第一篇:经济法学教学大纲(2011年)
经 济 法 学
(教学大纲)
编写:单飞跃教授
第一讲 经济法的基本认识论
一、作为法律现象的经济法
(一)以经济法形式表达的经济法法律现象。从现有史料分析,主要分布在三个国家:
1、德国:1919年《煤炭经济法》、《钾素经济法》。
2、捷克斯洛伐克:1964年《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经济法典》,这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部经济法典,但其背景是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实际借鉴意义不大。
3、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认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七大部门(包括国家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中的经济法。
目前,只有中国承认经济法是一个独立法律部门。但经济法独立性较差: 表现一:内部结构非常松散,没有龙头法,没有整合标准。全国人大常委会文件(官方分类):(1)总类、经济体制,(2)财政,(3)税务,(4)金融,(5)地质矿产,(6)能源,(7)交通,(8)铁路,(9)民航,(10)邮电通信,(11)土地,(12)水利海洋,(13)农林牧渔,(14)商业,(15)对外贸易经济合作,(16)审计,(17)统计,(18)价格,(19)技术监督,(20)工商管理。
表现二:经济法法律实施机制不专门、不独立,有待建立完善。
(二)不以经济法形式表达的经济法法律现象。
1、日本:《禁止私人垄断和确保公正交易的法律》
2、美国:《反托拉斯法》
3、我国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
4、德国:《经济稳定增长法》
5、加拿大:《禁止限制性贸易合并法》
随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日益紧密与复杂,经济法性质的法律在各国普遍存在,只不过不冠“经济法”之名而已,但可以通过其经济法属性进行识别。
二、作为文化现象的经济法
法律和文化并不必然关联,有经济法现象不一定有经济法文化。世界上有经济法文化的国家:
(一)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法文化
前苏联拉普捷夫的纵横统一说,认为存在计划因素和财产因素高度结合的经济关系。既有纵向经济关系也有横向经济关系,还有在经济组织内部的纵横结合的经济关系。主要的表现形式有联合公司(国营企业)和经济合同。
(二)德国的经济法文化
德国没有经济法部门,但有经济法文化,有直接称为经济法的理论学说,但大部分以经济宪法和经济行政法体现出来。
(三)法国的经济法文化
法国不承认经济法是一个独立部门,但存在经济法的理论学说。
(四)日本的经济法文化
日本经济法学分为两大学派:以禁止垄断法为中心的经济法学派(丹宗昭信、原谷襄儿为代表)和不以禁止垄断法为中心的经济法学派(金泽良雄为代表)。
(五)中国的经济法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法学研究最繁荣的国家。中国30年的经济成就为经济法的研究提供了支持,其内容是中国化的。从经济法文化发展为经济法学科现已做到,但要发展到经济法科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作为知识现象的经济法
(一)经济法知识现象是指经济法作为一种知识被传播,被接受,甚至被考核。
(二)知识现象与文化现象是不统一的。
(三)经济法的知识载体之一——经济法教科书
1、法学专业用的经济法教科书
2、财经类专业用的经济法教科书
3、经济法律通论
(四)经济法知识现象本身就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专门进行研究。
1、经济法知识是否具有基本的确定性与稳定性
2、经济法知识传播中如何处理与相关知识的关系
3、经济法知识的考核标准
4、经济法知识对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影响
5、经济法知识与经济法立法相互间的影响
6、经济法知识与经济法司法相互间的影响
7、经济法知识与政府经济行为相互间的影响
8、经济法的社会理解与专业理解如何达至融合
第二讲 经济法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经济法理论的已有研究范式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范式
1、国家协调说。国家——协调——经济运行。
2、需要国家干预说。经济法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3、国家调制说。经济法是调整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规范的总称。
4、国家调节说。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促进社会经济出现国家意志预期目标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历史阶段论研究范式
1、将经济法的产生于发展置于一定的历史阶段中。
2、认为经济法是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3、认为现代经济法概念是法律分工的产物。
4、经济法与公法、私法相互作用且有关联。
(三)法律功能主义研究范式
基本分析手法主要强调法律具体承载的功能和社会效果,并转变为经济法的部门地位独立化的主张。
(四)经济法哲学研究范式
1、整体主义经济法主张
2、形式理性经济法主张
3、实质理性经济法主张
4、分析实证主义经济法主张
5、利益理论的经济法主张
二、经济法的基本哲学关系
(一)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公共经济决策寄生在政治机体之中,并以政治方式做出,政治属性是经济法的根本性。
1、政治首先意味着看法不同,社会主张的多元性
2、政治是对“社会有利”地位的尊重
3、政治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共识
4、社会强制的合法性
5、政治是一个人工性体系
(二)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1、体现为两两相对的关系:“国家之手”和“市场之手”;“国家失灵”和“市场失灵”。
2、市场是第一性的,国家是第二性的,市场化这一宪法主旨必须得到尊重和服从。要打破对“超市场”力量的寄托和幻想。
(三)政府与私人的关系
1、这是个主体层面的问题,政府和私人均为主体,并始终是一对矛盾,二者的实力之比是不对称的,并不是纯粹的经济力量对比,而是体现在政府利用政治手段、政策方式约束私人,但私人可以通过转化为公民身份约束政府,但是这种约束是间接和滞后的。
2、如何保证经济生活中的公民权利和身份是经济法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
(四)公共与个体的关系
1、公共是一种产权,是财产权利的复合形式,但公共并不是优先于个体的,任何个体都可以分享公共所产生的权益。
2、公共、个体是一种利益的状态,公共是个体利益的溢出效应,或者是个人利益通过公共手段进行储存的一种方式。
(五)自由与干预的关系
1、需要坚持自由主义干预观,通过干预使得私人和市场更自由。
2、干预不能演变为“管制主义”。
3、干预者一定超越被干预者的利益状态,要避免“最危险的干预”,即干预者的利益观和价值观强加于被干预者的干预。
(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国家的结构形式;
2、中央与地方分税制;
3、区域经济政策;
4、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5、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6、地方对口支援;
7、地方公债与中央承保等。
(七)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1、经济民主的含义:经济机会的更多竞争权,经济福利的更多享有权,经济利益的更多自主权,经济决策的更多参与权,经济生活的更多自在权,经济空间的更多开放权。
2、集中的含义:公共经济生活中居民经济意志的集散机制,公共经济生活中公共表意与公共表决机制。
(八)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公民经济权利是随着公民身份而产生的权利,和依据私产而产生的私人权利是不同的。
(九)分化与整合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进取型的机制,财富分化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市场经济机制同时又必须是一种整合机制,要用公平性消融进取性,市场分化不应发展为社会分裂。
(十)公法与私法的关系
经济法与公法、私法之间的关系。
三、经济法的范畴体系框架
(一)经济法的起源
1、经济法的起源是指经济法的历史问题,或者说是根源问题,即经济法从何而来,为何而来。
2、历史论包括思想史论和制度史论。
(二)经济法的对象
1、调整谁;
2、研究谁。
(三)经济法的主体
1、立法主体、执法主体、司法主体、守法主体是一种研究路径。
2、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也是一种研究路径。
3、经济法的主体在性质上是公共体或政治体。
(四)经济法的权利(权力)
1、经济法的权利(权力)研究的是主体的能力,也就是实现它的法律意愿所使用的工具。
2、经济法的权利(权力)为公共经济权利(权力)。
(五)经济法的形式
1、经济法的形式讲的是经济法的表现论问题,即经济法用什么表现出来。
2、提炼经济法的形式,要注意它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又要注意它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从结晶意义上看,经济法的形式表现为基本经济法律加上单行经济法规。
4、经济法的大量规范通过宪法记载,或者通过宪法性规范记载。
(六)经济法的方法
1、经济法的方法实际上是经济法的手段论、工具论、实现论,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经济的目标、初衷。
2、经济法的方法是经济政策。
(七)经济法的性格
1、经济法的性格是指经济法的文化品质。
2、经济法的民族性。
(八)经济法的价值 经济法的功用与功能问题。
(九)经济法的体系
1、经济法的体系讲的是经济法内在的架构,或者是经济法的结构问题。体系不是组合而成的,应当是生成的,是法律内生的。
2、经济宪法和经济行政法构成经济法的体系。
(十)经济法的地位
1、经济法的可识别性问题。
2、经济法的位阶。
3、经济法与相关法的关系。
(十一)经济法的程序
1、授权程序。
2、干预程序。
3、公众分享权利(力)的公共程序。
4、司法程序。
(十二)经济法的责任
1、经济法的责任即违反经济法的代价和成本。
2、经济法的责任是宪法责任和行政责任,责任性质是政治责任性质,主要责任形式是问责制,经济法的责任是不能抵消损失的责任。
第三讲 发展语境与中国经济法的创新使命
一、国外经济法的四种语境:
(一)集权语境: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代表的经济法所依托的计划经济语境。
(二)战争语境:以德国为代表的战时经济法所依托的极端经济语境。
(三)危机语境:以美国为代表的危机对策经济法所依托的危机语境。
(四)垄断语境: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反垄断法和反托拉斯法依托的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语境。
二、中国经济法的发展语境
(一)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1、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二)中国发展语境的基本界定
1、发展使命的紧迫性
2、发展矛盾的特殊性
3、发展要求的科学性
4、发展模式的独立性
5、发展道路的长期性
三、中国经济法须回应中国的特殊发展使命
(一)中国社会仍然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阶段,工业化程度仍然很低,与全面工业化、信息化要求的差距仍然很大。
(二)中国社会仍然主要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仍需很长时日。
市场化是一种理念、一种观念、一种信仰。中国目前的市场仍是一个残缺的市场。
1、按市场需求生产,按市场价格获利,价格机制和交换环节实现了市场化; 9 但生产仍以国有垄断为主体,政府牢牢地控制着资源供给的总闸门。形成了典型的生产垄断化,交换市场化。
2、市场化的产权准备不足。
3、市场化的机制准备不足。
4、市场化的保障准备不足。
(三)中国社会仍然主要处于城乡二元结构阶段,城市化的规模与水平仍然很低,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的建立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中国的城乡结构不仅是经济板块和法律板块,还是文化板块和社会板块。文化和社会板块上的差异很难磨合,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任重道远。
(四)中国经济仍主要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资源消耗大,劳动力成本低,技术和资本含量低,环境成本高,与现代经济增长模式之间的距离还很大。
(五)中国社会仍主要依托个人自我保障、家庭保障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单位保障,安全的、系统的、社会保障达到一定社会权利基准的新型社会体系尚未形成。
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自然社会、身份社会,不是由契约和制度链接的。动员能力很强,但社会的自我组织能力很差。
(六)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命令型和模仿型的社会,不是创新型、自主型的社会。
只有创新才能领先,模仿永远是追赶。
四、中国经济法须调适中国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矛盾 中国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总的特点就是发展不平衡。
(一)人口多与资源少的矛盾。资源与人口之间供求紧张关系矛盾。
1、中国人口基数大,资源需求绝对量多,使本已恶化的资源人口关系更趋紧张。
2、中国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剧了了资源消耗与环境消耗。
3、中国消费文化的奢侈化倾向,进一步加剧了供求矛盾。
从传统来看,中国的消费分为宫廷消费和民间消费,宫廷消费从来都是奢侈 10 和铺张浪费的,占有欲强,消耗的资源量大,公务成本高。
4、市场调节型与进取型的资源配置机制会进一步放大资源稀缺效应。
(二)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反向配置的矛盾
市场配置资源机制比较完善的东部地区,地幅狭窄、资源有限、人口压力大;地域宽广的中西部地区,市场机制不完善,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条件差。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反向配置的矛盾,导致中国经济的空间反差大,社会流动性大,发展不平衡矛盾突出。中西部既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矛盾,也是最大的市场。
(三)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
1、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的转型还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原因是:(1)农村区域面积大;(2)农村人口基数大;(3)农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水平的制约非常强。
2、农村目前仍然呈现出落后特征,落后分为绝对落后和相对落后。绝对落后是指能力、素质、财富、收入在量上的低位性;相对落后是指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步伐越快,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差距就越大。
3、农村总体而言仍然处在失落状态。(1)劳动力失落,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被城市吸附。(2)土地失落。(3)比较优势失落,主要体现为农民政治优势失落,农民在政治上基本处于失语状态。(4)社会心理失落,社会参与的机会减少、资格减退、能力减弱,社会位阶出现边缘化,信仰失落,期待失落。(5)文化失落。
(四)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1、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不同步,两者虽然都在发展,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靠文化和秩序来支持的社会,契约、公共、制度等现代社会元素缺失。
中国社会的制度是等级化的,而现代社会的文化流动和秩序流动是平等性的和平衡性的,靠市场和契约起到关联作用。
2、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规模不协调,经济发展从体制到机制,从数量到规模都在全面推进,但社会发展仍然处于体制和机制的尝试和探索之中。
3、经济发展撬动了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并加剧了结构内的不平衡性,11 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
社会的主流化和边缘化趋势非常明显。主流化是指主体秩序利益中的主体;边缘化是指主体秩序利益外的主体,边缘化的主体在社会中是作为客体存在的。主流主体支配政治权利和支配社会财富。
社会情感对立。不是特定群体之间的对立,而是不特定群体之间的不特定对立。
社会冲突的常态化与极端化。
4、社会发展机制不能有效消融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后果和矛盾。不仅是人发展社会,还须让社会发展人。第一,社会要给参与市场经济者平等的起跑线。第二,社会要收容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失意者和淘汰者。第三,社会要给予没有能力参与社会竞争者以保护。
社会的建立需要一个公共的支持体系,这个体系的个体是不区分身份的,依靠基准、权利,公共服务为所有的社会个体提供支持。
社会也是一个公共保障体系,其特点是不绝对按个体对公共的投入来分配权利,而是充分尊重人的社会权利属性和人的社会存在资格。
5、社会预期不稳定。社会预期包括产权、未来生活的保障、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内容,但当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体制不明确的时候,社会预期是不存在的。
社会建设的内容:
第一,社会能力建设。(1)社会整体能力和社会个体能力建设。(2)社会基本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建设。(3)社会物质能力和社会思想能力建设。
第二,社会权利建设。这里的社会权利指的是社会个体凭借某种法律资格可以获得的利益。社会权利包括:(1)抽象权利与具体权利;(2)个体权利与群体权利;(3)宪法权利和其他法律权利。
第三,社会主体建设。其核心是要淡化等级与身份伦理,强化契约与交互伦理。社会组织建设要区别于政治组织和其他的公共组织,致力于企业、社区、社会中介组织、行业自律组织、工会等的建设。
第四,社会协调建设。这里指的是社会沟通机制的建立。(1)个体间的沟通。(2)个体与群体沟通。(3)社会与政府沟通。(4)社会裁判机制的建设,这是社会协调中的重要部分。消解社会冲突需要裁判机制,这里讲的是社会裁判的非 12 正式性,同时还有效率性和便捷性,使社会纠纷可以得到及时排解。
第五,社会服务建设。包括公共服务水准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能够满足基本要求。
第六,社会保障建设。(1)社会保险。(2)社会救助。(3)社会福利。
(五)经济的泛政治化与政治的泛经济化同时并存
经济的泛政治化是指经济的运行主要通过政治设计和政治推动,并且借用政治轨道实施经济行为。但政治是不能对经济负责的机制。
政治的泛经济化是指,政治运行的目标用经济指标来衡量,政治业绩用经济数据来判断。
(六)国有垄断与市场竞争的矛盾
国有垄断和私人竞争并存的结构,是一个交换市场化、生产垄断化的二元结构。
(七)财富个别化与社会分裂化的矛盾
市场和权力造成财富个别化,市场所产生的不公平可以通过制度被消解,但权力造成的不公平只能靠政治变革来解决。
(八)过冷与过热经常交替的经济反复现象
经济的投机性强,主要是因政府反复地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所造成,使市场的预期降低。其次是中国经济的经济开放度不够,经济机会不多,容易形成市场的密集型交易。
(九)不断增长的开放需要与仍不成熟的开放能力之间的矛盾。
1、双向开放的要求:中国向世界开放、世界向中国开放。
2、开放是需要成本的,开放的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拿捏较难。
第四讲 经济宪法与经济宪政专题
一、经济宪法的语源
(一)经济宪法一词为德国的秩序自由主义学派(弗莱堡学派)提出,该学派的创始人为欧肯和伯姆,他们创立了一个著名的经济学专业杂志《秩序年鉴》,力图构建一种经济的秩序,又称“奥尔多秩序”。
(二)作为市场竞争秩序。秩序自由主义的核心是自由。隐含着经济宪法的判断。欧肯明确提出了“经济宪法”概念,“应当将经济宪法理解为国民经济生活秩序的整体抉择”,要将“法律秩序作为经济宪法来塑造”。
(三)弗莱堡学派的经济理论区别了两个词,一个是“经济秩序”,一个是“经济过程”。经济秩序指的是经济生活在法律上和体制上的框架。经济过程是指经济行为者的日常交易过程。
(四)在自由放任制度下,国家既不确立经济秩序也不干预经济过程。在计划经济中,国家既左右经济秩序又左右经济过程。
(五)在弗莱堡学派建立的竞争性制度模式中,政府避免直接干预经济过程,但是应当建立经济秩序。政府的功能是建立经济秩序,但不能干预经济过程。
(六)经济秩序的基本构成原则
1、货币稳定;
2、开放的市场,包括进入和退出的自由;
3、私人产权;
4、立约自由;
5、承担义务,指个人对其承诺和行动负责;
6、经济政策前后一致和稳定;
7、从根本上维持竞争。
(七)弗莱堡学派还将经济政策区分为秩序政策和过程政策。过程政策指的是影响经济变化的所有国家干预经济调节的综合,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等。过程政策是最低程度的政府干预,其目的就纠正竞争扭曲,重新为竞争打通道路。
(八)过程政策必须遵守三条原则
1、国家必须限制利益集团的权力;
2、所有的国家干预必须面向维护经济秩序,而不是面向市场过程;
3、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干预政策必须是系统性的,而不能是特定性的和选择性的。
秩序政策和过程政策的关系方面,秩序政策的地位要高于过程政策,过程政策是为秩序政策服务的,要奉行与市场一致的原则。
二、经济宪法与经济宪政的中国意义
(一)中国经济繁荣中的政府促进机理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主要奉行政府主导型与政府推进型的经济增长机制,这可以从中国经济的增长机理中得出结论。
1、长期积弱的中华民族渴望民族复兴的精神气质,再辅之以中华文化的中心偏好,使得政府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民族英雄式的形象主宰社会经济生活,推动经济增长。
2、以GDP的数值比率作为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标准,使经济增长目标与政府官员的政治利益直接挂钩,官阶晋升的政治动力驱使着政府官员十分关注经济增长比例,客观上推动了经济增长。
3、长期积贫的中国社会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这种需求所释放的能量使生产具有了目的性与效益性,经济也因此取得了较快增长。
4、政府同时发挥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两个作用,掌控着经济政策资源与主要经济力资源,政府成为经济资源与经济利益的主要集散地,运用政治影响力使政府所能控制的财富总量激速攀升。
(二)政治与经济一体化决策体系的宪政哲学困境
时至今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动力在逐渐消退,非理性动力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小。政府主导型与政府推动型经济体制模式的实质是政治与经济的一体化决策体系,而这在宪政哲学上是得不到合理解释的。
1、政治决策的合法性与经济决策的正当性的验证标准不同。政治决策的合法性主要通过在先设计的程序进行验证,程序合法性意味着政治合法性。经济决策的正当性则主要通过经济后果上的效益与效果进行验证,只有程序上的合法性 15 对一项经济决策来说是不够的,其必须具有效益性。
2、政治决策者关注的效益与经济决策应关注的效益是存在本质距离的,政治决策者关注的决策效益主要是:(1)完成任期目标或履行对选民的承诺。(2)进一步获得政治优势地位。(3)获得荣誉性的政治身份。
政治决策者不会从根本上关注其所作出的经济决策的效果,这是因为:(1)政治决策者并非最终受益人,决策者受到任期制的约束,往往不是最终受益人。(2)政治决策者并非直接受益人,一项政治决策的受益要通过公共机制进行过滤。(3)政治决策中的利益调和机制,往往容易使决策者与所期待的利益渐行渐远,利益不相关性使决策者容易出现决策冷漠或决策随意。
3、政治是不能对经济负责的机制。政治决策机制是决策者无需承担经济代价与经济后果的机制,政治决策如果失败,决策者所需付出的是政治代价,即丧失政治生活中的有利地位、接受政治身份上的惩罚。即使决策者要负一定的经济责任,但这种经济代价对一项以政治方式作出的经济决策的失败后果的修复,从总体上来说是于事无补的。
(三)中国经济增长亟需宪政支持
政府既可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可以是人为经济衰退的原因。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容易产生制度性依赖,形成政府迷信,不利于市场化信仰的形成。
1、中国式的二元结构缺陷。
中国经济结构是一种版块型、主次型的结构,需求市场化,但是生产组织、资源配置没有市场化。国有垄断和私人竞争两大板块之间脱节,国有垄断的生产和再生产在一个封闭和不开放的体系中进行,生产、交换、分配在一个秘密状态下进行,只有消费是公开的,并因消费依赖性而产生“受迫性消费”和垄断利润。
2、利益集团对于政治权力的觊觎和对政治秩序的肢解。
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相结合,利用政治权力换取经济资源,权力分配资源的体制已经固化。
3、短期化的政府决策模式与周期性的经济冷热交替。
没有一个彻底的经济排毒渠道,冷热交替使得经济发展没有稳定和成熟的发展体系。
4、宏观调控的迷信与耗尽
反复运用宏观调控造成了对宏观调控的迷恋和迷信,也降低了民众对于市场的预期。
5、经济暴力的泛滥
经济暴力常以征收、征税、国有化和强制性定价等方式出现,对公民经济权利及产权造成直接威胁,也对市场自由与平等构成威胁。经济暴力有硬暴力与软暴力之分。
三、经济宪法与经济宪政的基本观点。
(一)经济需要立宪
1、任何人的状态都具有不确定性,人们才会作出立宪选择。
2、在立宪选择的状态中,每个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是同等的。也就是说,如果立宪,没有人可以例外。如果说一部分人具有确定性,而另一部分人不具有确定性,则立宪是无法达成的。
3、所有人都面临不确定性时,立宪才可能达成。
4、立宪选择中,每个人都有同等预期,每个人的状态是公开的、平等的,没有人在立宪中被特定化、特殊化,不会因为特殊的理由而为特殊的主体安排特殊的确定性以规避不确定性。
5、中国经济生活中,具有太多的先在确定性,这种状态必须通过经济立宪予以改进。
(二)经济宪法不是一个偶然拾得的法律名词,而是一种宪法情结与宪法寄托。
1、经济宪法是平面性的法律秩序无法阻却已经存在的或若隐若现的经济领域的政治力量时,所力图建构的一种宪法性的更高秩序。
2、宪法性是指不被作为一般制度对待,不被轻易怀疑、质疑和动摇的属性,是宪法所特有的稳定性和对抗性,并且为专门的护宪机构所看护。
(三)经济宪法的产生有赖于公共经济契约的形成。
1、社会契约的序列与层次:(1)产权契约;(2)政治权利契约;(3)公共经济契约;(4)社会福利契约。
2、公共经济契约是在政治权利契约与产权契约可能崩溃的基础上产生的,17 它在于对产权契约的不公平性和政治权利契约的扩张性与绝对平等性进行相互间的调试。
3、公共经济契约要对产权契约的社会公平性不足给予社会契约的补偿,即设立一定的社会产权共有机制,对产权者利益进行一定的分配,使社会成员间相互侵犯产权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4、公共经济契约通过建构社会成员共享的公共经济权力机制,为产权者和无产权者共同参与和决策社会经济事务提供平等和公开的法律权利平台,使政治权利契约中的权利平等性从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伸展。
5、公共经济契约的内涵:第一,保护产权;第二,统一基本经济符号,便于计算与交易;第三,设定一定的公共财产规模满足社会对公共品的需要;第四,同意政府采取一定的经济行动,用以维护市场机制和保护经济安全;第五,通过公共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四)经济宪法就是用宪法约束的条件与框架来讨论经济制度的安排问题。包括价值宪法条件和文本宪法条件,经济制度应该受到怎样的宪法条件约束,这里的宪法条件是有价值判断的。文本宪法的条件是讨论经济制度的安排受到什么样的制度条件的约束,这里的宪法条件是先在的,实在的,对经济制度的安排是具有管束意义的。
(五)经济暴力的规制应当作为重大的经济宪法问题来对待。
(六)明确经济宪法的基本假设,对政府经济行为进行动态的宪法监测、经济宪法审查、经济宪法司法等。
(七)依赖政治规则进行的经济决策应当尽可能地控制到最低点,这并非基于效率的考虑,而是基于责任的度量。即使需要存在最小范围的此类决策,也必须要有一整套经济领域中的民主政治规则,即经济宪政规则。
第五讲 竞争法专题
一、竞争法原理
(一)竞争法的概念
1、广义的竞争法是指有关维护促进公平竞争、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的法律;
2、中义的竞争法指有关制止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法律;
3、狭义的竞争法则仅仅指有关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
(二)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1、自由竞争原则
2、公平竞争原则
3、公共利益原则
(三)竞争法的作用
1、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
3、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和规制垄断。
4、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竞争法与相关法的关系
1、竞争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关系。
2、竞争法与价格法的关系。
3、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不正当竞争行为,指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1、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违法性。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3、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民事侵权性。
4、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破坏性。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1、市场混淆行为
2、商业贿赂行为
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5、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6、不商业诋毁行为
(三)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1、监督检查的种类
2、监督检查的主体
3、行政监督检查主体的职权
(四)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三、反垄断法律制度
(一)垄断的界定
1、垄断的概念
2、垄断的构成要件
(二)垄断的基本类型
1、协议限制竞争
2、滥用优势支配地位
3、企业合并
(三)我国《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垄断行为
1、垄断协议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经营者集中
4、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四)反垄断执法机关
1、准司法机关,是指具有司法权限的行政机关,美国的联邦贸易委员会与日本的公平交易委员会即属于此种类型。
2、纯粹的行政机关,在反垄断法执法中不具有司法权。这种类型的执法机关在欧洲比较普遍,德国的联邦卡特尔局、法国的竞争审议委员会即属于此。
(五)违反反垄断法的法律责任
1、违反反垄断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种形式。
2、我国法律规定的违反反垄断法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
第六讲 财税法律制度
一、财政法原理(一)财政的概念与特征(二)财政的职能
1、分配收入职能
2、资源配置职能
3、宏观调控职能
(三)财政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1、财政收入关系。
2、财政支出关系。
3、财政管理关系。
(四)财政法的特征
1、国家主体性。
2、法域特定性。
3、财政法有很强的技术性
二、预算法律制度
(一)预算和预算法的概念
(二)预算体系
(三)预算管理职权
1、权力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
2、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
(四)预算收支
1、我国预算法规定,各级预算应当做到收支平衡。
2、收支平衡是我国预算收支的基本原则,预算收支范围确定应遵循收支平衡原则。
三、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一)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
(二)财政转移支付形式
1、税收返还
2、原体制上交和补助
3、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
4、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
(三)财政转移支付额的确定
四、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一)政府采购的概念
(二)政府采购原则
1、公开透明原则
2、公平竞争原则
3、公正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三)政府采购法律关系的当事人
1、采购人
2、供应商
3、采购代理机构
(四)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五)政府采购监管体制(六)政府采购救济机制
五、税收法律制度
(一)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
(二)税收的种类
1、按征税对象,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和行为税、资源税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税收分类方式。
2、按税负能否转嫁,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3、按管理权限分,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4、按计税依据,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三)税收的职能
1、财政职能。
2、经济职能
3、监督管理职能
(四)税法的原则
1、税收法定原则
2、税收公平原则
3、税收效率原则
4、税收社会政策原则
(五)税法的构成要素
1、纳税人
2、征税对象
3、税率
4、纳税环节
5、纳税期限
6、纳税地点
7、税收优惠
8、税务争议
9、税收法律责任
(六)流转税法律制度
1、增值税法律制度
2、流转税法律制度
3、消费税法律制度
4、营业税法律制度
5、所得税法律制度
6、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法律制度
(七)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1、税收征收管理的概念
2、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主要制度
第七讲 金融法专题
一、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一)中央银行的概念
(二)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
1、中央银行的传统职能
2、中央银行的现代职能
(四)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与结构
1、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2、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
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五)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3、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六)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1、赋予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能
2、不赋予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能
二、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制度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1、金融宏观调控职能
2、金融服务职能
3、一般金融监管职能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本结构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
1、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机构
2、货币政策委员会
3、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
(六)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三、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一)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1、银行业监管法原理
2、银监会的组织机构
3、银监会的监管职责
4、银监会的监督管理措施
5、违反银行监督管理法的法律责任
(二)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1、证券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2、证券监管体制
(三)保险监管法律制度
1、保险监管的概念
2、保险监管的原则
3、保险监督管理机构
4、保险经营的监管
第八讲 国有企业法律问题研究
一、国有企业果真“强”与“大”吗
(一)国有企业“强”与“大”的数据表象
(二)身份关系与国有企业的做“强”做“大”
(三)国有企业独立人格与产权预期的缺失
(四)国有企业的干预与失控
(五)企业家与国有企业的事实控制
二、国有垄断企业的合法性考量
(一)国有垄断企业为谁而存在
1、公共积累
2、消费者福利
3、国有企业利润
4、国家需要
(二)国有垄断企业扭曲的市场结构
1、对消费者定价不公平
2、对社会不公平
3、竞争不公平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关键在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彻底廓清
(一)局限于企业的改革是存在局限的改革
1、经营体制改革的企业变革思路,在经营体系上使政府与企业分离,但在企业控制上使经营者获得了对企业的事实控制权,形成了“政府——国有企业——消费者——社会”之间的新对立。
2、只改企业不改环境、只改机制不改体制的变革,事实上进一步使企业客体化,而不是企业主体化,政府与利益集团成为国有企业的最终操盘手。
把庞大的国有资产与国家积累按照政府意图分配到一定的载体之上,这个载体就是国有企业。
28(1)资本是政府给的,不是自己创造与积累的,也不是私人投资者认股的。(2)人格是政府创设的,可以随意设立与归并。(3)意图是政府的,企业意图只是政府意图的加强版。
(二)企业只能在市场化的条件下成长,政府培育的企业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只是企业的另类。
企业的成长要素:
1、人格独立(企业稳定性)
2、产权预期(产权干预的排斥与产权变动的法治约束)
3、企业家
4、市场责任
5、竞争平等
6、市场开放
7、劳动就业
8、创新
(三)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善决定了中国企业的前途命运
1、资源闸门——公开、开放
2、准入政策——开放、平等
3、平等调控——宏观调控政策的平等
4、培育竞争
5、社会保障——市场收容机制
6、必要干预
第九讲 三农法律问题专题 一、三农问题的特点
(一)经济性与社会性交织
(二)自然性与制度性兼具
(三)绝对性与相对性并存
(四)自然灾害的频发性与破坏性增强 二、三农的未来走向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从物质气质到精神气质的整体转换。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1、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是适合中国人口特点和自然条件的,具有较高的农业生产力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中国的自然地理状况决定了中国农业的区域性和层次性,对中国农业发展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1)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应该是农场式的农业。这个应该强调要素集合型的农业。土地应该流转起来,大规模发展农庄、农场,实施大规模的农场式的生产。(2)地理区位偏远但是自然条件特殊的地区,适合发展加工型的农业、副业型农业,除传统种植业以外的其它发展,实施经济型农业。这些地方某些要素是可以流动的,比如林权、林地。(3)地理区位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应该是一种自我保障型的家庭型农业。
(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1、抹平社会间距
2、公共体系向农村延伸和覆盖
三、农民问题。
(一)农民作为公民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资格和生活状态
1、公民的平等性
2、公共身份
平等性是讲政治资格、社会资格彼此之间的无差异。公共身份是农民对所处社会的支配力和控制力。
四、农民工问题。
(一)农民工的问题,从身份属性识别,是作为自然生命、物质生命、法律生命的特殊社会群体,这个群体对城乡一体并合起到决定成败的作用。
(二)现在社会还没有一个张力和制度将农民这个群体有机串联起来,并用正式制度加以保护和支持。
(三)农民工的走向,不仅是向城市居民转变,更重要的是向城市公民转变。市民更多的是文化意义,不能用作法律概念来界定,其核心还是在城市公民,农村公民和城市农民,在法律上是有差异的。
五、农业干预法律问题
三农整个正经历一个转型期,这个转型期对农业是有极大的挑战。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农业、农村空壳化,造成农民既离土又离乡,离土后的这批农民不再作为农村劳动力使用。
(二)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之后,降低了农民对农业的依赖,通过保障解决了后顾之忧,农民种粮种田的积极性少了。
(三)农民绝对收入的低水平状态和农业收入对农民收入贡献的极限性,决定了农业是不可能使农民致富。
(四)中国区位条件对农业的客观制约始终存在。
(五)自然灾害在近些年发生的频率和变化对农业的威胁与伤害已成常态。从这五个条件去考察,前三个都是转型期里形成的,如果我们还把农业当做自觉自发的生存状态,当作农业不自觉的依赖状况,农业必然要出大问题,必须建立农业干预法律机制。
第二篇:经济法学教学大纲(二)
经济法学教学大纲
(二)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经济法的概念,本质和地位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明确经济法的渊源和体系,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掌握经济法的本质,地位和基本原则.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现代经济法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
二、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问题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定义 第三节 经济法的地位和本质
一、经济法的地位
二、经济法的本质
三、经济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联系和区别 第四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意义
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经济法的渊源
一、经济法的渊源
二、经济法的体系
第二章 经济法律关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经济关系和经济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熟悉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种类和特征,掌握经济法的主体,内容和客体,熟悉经济法律关系的运行管理和保护.第一节 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一、经济关系与经济法律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 第二节 经济法主体
一、经济法主体概念和条件
二、经济法主体种类
三、经济法主体体系理论 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内容
一、经济权利,经济义务的概念和意义
二、经济权利
三、经济义务
第四节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
一、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概念
二、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第五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种类和特征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种类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 第五节 经济法律关系的运行,管理和保护
一、经济法律事实
二、经济法律行为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管理和保护
第二编 经济组织法
第三章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工业企业法律调整和法律责任的内容,熟悉工业企业设立、变更、终止、经营方式、内部领导体制等内容,掌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发的概念、性质和法律地位。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概述
一、企业与企业管理
二、工业企业法
第二节 工业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一、工业企业的设立
二、工业企业的变更和终止 第三节 工业企业的法律地位
一、工业企业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权利
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义务、经营责任 第四节 现代企业制度
第五节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内部领导体制
一、厂长(经理)负责制
二、职工民主管理
三、企业党委的地位和作用
第六节 企业与政府部门关系的法律调整
一、《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
二、《转机条例》的规定 第七节 法律责任
一、《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
二、《转机条例》的规定
第四章 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乡镇企业的任务及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法律规定,熟悉集体所有制企业设立的条件和终止原因,熟悉乡村企业设立应具备的条件,掌握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概念、特征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法的概念,掌握城乡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性质和权利义务。第一节 集体所有制企业法概述
一、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概念
二、集体所有制企业法
第二节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
一、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性质和任务
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三、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财产和经营管理
四、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五、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六、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七、法律责任
第三节 乡镇企业法
一、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性质和任务
二、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三、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
四、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五、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管理
六、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
七、国家给予集体企业的各项优惠待遇
八、奖励和处罚
第五章 私营企业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私营企业的法律责任,熟悉我国政府对私营企业引导、监督和管理的具体内容,掌握私营企业的概念、性质、法律地位和分类,掌握私营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私营企业的设立和关闭的法律规定。
第一节 私营企业概述
一、私营企业的概念
二、私营企业的种类 第二节 私营企业法
一、私营企业法的概念
二、私营企业的设立和关闭
三、私营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四、国家对私营企业的引导和监督管理
五、法律责任
第三节 合伙企业法
一、合伙企业法的概念
二、合伙企业的设立、变更和解散
三、合伙人和合伙协议
四、合伙人的出资、盈亏分配及分担
五、法律责任
第四节 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六章 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了解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作用。了解合营企业的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概念。重点掌握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注册资本和出资方式的法律规定。掌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设立的申请条件、设立程序及合营企业的组织机构。掌握合营企业的期限、解散与清算的法律规定。
要求掌握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概念及特征。掌握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出资方式、组织机构的法律规定。掌握合作企业的设立程序和终止的法律规定以及对外资企业的保护的法律规定。了解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变更和经营管理的法律规定。了解合作经营企业合同的主要内容。了解外资企业的设立条件和终止以及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了解外资企业变更的法律规定。
第一节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概述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概念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作用 第二节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与登记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登记
第三节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注册资本与出资方式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
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出资方式 第四节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董事会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机构
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工会组织 第五节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计划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物资购买
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产品销售
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
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利润分配
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劳动管理
第六节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与清算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期限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解散
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清算 第七节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律制度
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律制度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与变更
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与出资方式
四、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
五、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
六、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终止 第八节 外资企业法律制度
一、外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法概述
二、外资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三、外资企业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
四、对外资企业的保护和优惠
第七章 公司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股票发行、债券发行的主要内容,了解公司财务、会计的法律规定及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了解公司债券发行的主要内容及外国分支机构;熟悉公司的分类,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法律规定。第一节 公司法概述
一、公司和公司法的概念
二、公司的分类
三、我国公司法的法律规定
第二节 公司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一、公司的设立
二、公司的变更
三、公司的破产或解散 第三节 公司的组织机构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二、国有独资公司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的发行和转让
五、股票的发行
六、股份或股票的转让
七、上市公司
第四节 公司债券
一、债券和公司债券
二、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
三、公司债券的发行程序
四、对公司债券的管理
五、公司债券的转让
六、可转换债券
第五节 公司的财务、会计
一、对公司财务会计的要求
二、公司利润分配
第六节 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
一、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法律责任
二、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节 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一、发起人或股东的法律责任
二、董事、监事、经理和职工的法律责任
三、清算组的法律责任
四、资产评估、融资、验证或审计机构的法律责任
五、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 企业破产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企业破产法的基本原则及适用范围,熟悉破产还债程序的法律规定,熟悉破产宣告的条件及破产财产分配顺序的法律规定,掌握破产法、破产财产、破产债权、和解、整顿的概念。第一节 企业破产法概述
一、破产和破产法概念
二、企业破产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企业破产还债程序的法律规定
一、破产申请的提出和受理
二、债券人会议
三、和解和整顿
四、破产宣告和破产清算 第三编 宏观调控法
第九章 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计划,计划体系和指标体系,熟悉计划程序,掌握计划法概念.了解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管理及其手段,熟悉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管理,掌握固定资产投资法的概念和法律责任.第一节 计划法律制度
一、计划和计划法
二、计划体系和指标体系
三、计划程序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法律制度
一、固定资产投资法的概念和对象
二、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管理
三、固定资产投资宏观管理手段
四、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管理
五、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法律责任
第十章 财政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财政管理体制和预算管理体制,熟悉预算程序,熟悉国债法,政府采购法、财政转移支付法和国有资产管理法的主要内容,掌握财政法的概念,财政法律关系特征,掌握预算法的概念和预算管理职权.第一节 财政法概述
一、财政法的概念和体系
二、财政管理体制
三、财政法律关系及其特征 第二节 预算法
一、预算法的概念
二、预算管理体制
三、预算法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国债法
一、国债法的概念
二、国债的发行,转让和偿还
三、国债的监管
第四节 政府采购法
一、政府采购法的意义
二、政府采购法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财政转移支付法
一、财政转移支付法的概念
二、财政转移支付法的主要内容 第六节 国有资产管理法
一、国有资产法的概述
二、国有资产产权界
三、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四、资产评估
五、产权交易
第十一章 税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税收的概念和分类,以及税收与税法的关系,熟悉税法体系,掌握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管法.第一节 税收和税法
一、税收的概念和分类
二、税收和税法的关系
三、税法构成要素 第二节 税收实体法
一、增值税法
二、营业税法
三、消费税法
四、个人所得税法
五、企业所得税法
六、其他税法
笫三节 税收征管法
一、税收征管法的概念
二、税务管理
三、税款征收
四、税务检查
五、法律责任
六、税务争议的处理
第十二章 金融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金融法律关系和金融法体系,熟悉中央银行法的主要内容和保险法的主要内容,掌握商业银行法,外汇法,票据法,证券法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金融法概述
一、金融法的概念
二、金融法律关系及其特点
三、金融法体系
第二节 中央银行法
一、中央银行的地位、职责和组织机构
二、人民币及其发行制度
三、中央银行法定业务
四、金融监管
笫三节 商业银行法
一、商业银行概述
二、商业银行组织机构
三、存款制度
四、贷款制度
五、支付结算制度
六、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 第三节 外汇管理法
一、外汇管理法和外汇体制
二、外汇和外汇业务管理
三、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市场的管理 第四节 票据法
一、票据和票据法
二、票据活动的原则和一般规则
三、汇票
四、本票和支票
五、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
六、法律责任 第五节 证券法
一、证券和证券法
二、证券发行
三、证券交易
四、证券交易所
五、证券公司
六、证券监管 第六节 保险法
一、保险和保险法
二、保险合同
三、保险公司
四、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价格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我国价格的形式,熟悉国家调控价格和对价格进行监督检查的内容,掌握价格法的概念,我国价格的主要形式。第二节 价格法概述
第三节 我国价格形式的法律规定
第四节 国家调控价格总水平和对价格监督检查
第十四章 会计法和审计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会计和审计概念,熟悉会计法和审计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和原则,掌握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审计程序和法律责任。第一节 会计法
一、会计法概述
二、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三、会计核算
四、会计监督
五、法律责任 第二节 审计法
一、审计法概述
二、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三、审计程序
四、法律责任
第十五章 自然资源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自然资源与能源的概念,熟悉自然资源法、能源法土地法的概念,熟悉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的概念,掌握土地法、土地管理法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能源法概述
一、自然资源与能源的概念
二、自然资源法的概念
三、能源法的概念 第二节 土地管理法
一、土地管理法的概念
二、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三、土地的规划、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森林法、草原法和矿产资源法
一、森林法
二、草原法
三、水法
四、矿产资源法 第四节 能源法
一、煤炭法
二、电力法
三、石油和天然气的法律规定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概念,熟悉环境保护法的概念,熟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规定,熟悉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定,掌握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和维护环境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概述
一、环境
二、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
三、环境保护法
第二节 环境保护基本制度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二、“三同时”制度
三、排污收费制度
四、环境标准制度
五、环境监测制度
第三节 保护和改善环境
一、概述
二、《环境保护法》中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规定 第四节 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一、概述
二、《环境保护法》中关于防止污染和其他防治公害的规定 第五节 法律责任
一、违反环境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的情况和种类
二、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责任的处理
第四编 经济运行法
第十七章 合同法(上)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合同法的概念、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的概念、合同的法律特征、合同的订立。掌握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撤销的主要内容,明确违约责任的法律规定。掌握合同法其他规定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合同法的概述
一、合同法的概念
合同法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调整与合同有关的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后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原则
2、公平合理,诚实信用原则
3、合法原则
第二节 合同的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
《合同法》第二条对合同的界定是“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合同的法律特征
根据合同的定义,合同法所调整的合同可归纳下列法律特征: 1. 订立合同的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
2. 合同是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3. 合同的主体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4. 订立合同的行为是当事人的合法合意的行为
三、合同的法律关系 1.合同的当事人 2.合同的客体
3.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第三节 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订立的程序 1.要约 2.承诺 3.合同成立
二、合同的主要条款
一、订立合同过程中的损害赔偿责任
二、合同的效力
1.合同的生效和合同有效的要件 2.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合同 3.合同的代理 4.无效合同
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
一、合同履行的概念和原则
二、对约定不明的协议争议的处理
三、中止履行 第五节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转让和终止
一、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概念和特征
二、合同变更的要件
三、合同转让的概念和特征
四、合同转让的分类和转让程序
五、合同终止的概念
六、合同终止的条件和法律后果
七、合同撤销的条件、程序、与解除的区别 第六节 违约责任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性质
二、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
三、违约责任的形式
四、违约责任的划分与免责条件 第七节
合同法的其他规定
一、无名合同的法律适用
二、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
三、合同争议的解决与时效制度
第十八章 合同法(下)
第一节 合同的法律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合同分为不同种类。
一、按合同给付的性质不同分为转移财产的合同、提供劳务的合同、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合同。
二、按合同成立的条件可分为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三、按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是否存在对价关系可分为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四、按当事人是否互负义务可分为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五、按合同采用形式不同可分为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第二节 转移标的的合同
一、买卖合同概述 1.买卖合同的概念 2.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概述 1.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的概念 2.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的法律特征 第三节 信贷合同与租赁合同
一、信贷合同概述 1.信贷合同的概念 2.信贷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租赁合同概述 1.租赁合同的概念 2.租赁合同的法律特征
3.承包经营合同
三、融资租赁合同概述 1.融资租赁合同的概念 2.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特征 第四节
完成工作的合同
一、承揽合同概述 1.承揽合同的概念 2.承揽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建设工程合同概述 1.建设工程合同的概念 2.建设工程合同的法律特征 第五节
提供劳务的合同
一、运输合同概述 1.运输合同的概念 2.运输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保管合同概述 1.保管合同的概念 2.保管合同的法律特征
三、仓储合同概述 1.仓储合同的概念 2.仓储合同的法律特征 第六节 技术合同
一、技术合同概述
1.技术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2.技术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二、技术合同的种类 1.技术开发合同 2.技术转让合同
3.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
第十九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重点掌握不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特征。掌握违反商业道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限制竞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内容。了解反不正当竞争立法的必要性和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及执法程序。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
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特点 第二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
掌握采用欺骗性标志从事市场交易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回扣、折扣、佣金、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降价排挤行为、诋毁商誉、有奖销售等名词概念。掌握商业贿赂的特征。欺骗性标志交易行为的表现形式。回扣与折扣,佣金与回扣的区别。不属不正当竞争的降价。有奖销售的法律规定。
二、违反商业道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掌握附条件交易行为、串通投标、强制性交易、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三、限制竞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三节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执法程序
一、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二、执法程序
第四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章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掌握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认证等概念及生产者、销售者的责任和义务。掌握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了解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和产品质量认证监督制度。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一、产品质量法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二、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内容
三、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 第二节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一、产品质量管理体制
二、产品质量标准化制度
三、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四、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五、产品质量认证监督检查制度
第三节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四节 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损害赔偿
一、承担产品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要件
二、生产者的损害赔偿责任
三、销售者的损害赔偿责任
四、损害赔偿请求权
第二十一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及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运用范围、基本原则和立法目的。了解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方法。了解争议解决的办法和法律责任。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概述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概念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目的 第二节 消费者的权利
一、保障安全权
二、知悉真情权
三、自主选择权
四、公平交易权
五、损害求偿权
六、依法结社权
七、获取知识权
八、维护尊严权
九、监督批评权 第三节 经营者的义务
一、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二、接受监督的义务
三、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义务
四、不作虚假宣传的义务
五、出具相应的凭证和单据的义务
六、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
七、提供符合要求的商品和服务的义务
八、不得从事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 第四节 国家与社会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一、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二、社会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五节 争议解决和法律责任的承担
一、争议的解决
二、法律责任的承担
第二十二章 房地产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掌握房地产、房地产法等概念和房地产转让、房地产抵押和租赁的法律规定。掌握房地产开发用地的法律规定。了解房地产开发的法律规定和房地产管理的法律规定。了解法律责任。第一节 房地产法概述
一、房地产的概念
二、房地产法的概念
三、房地产法的调整对象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的法律规定
一、关于城市建设规划的规定
二、关于房地产开发的规定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用地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
二、土地使用权划拨
第四节 房地产转让、抵押和租赁
一、房地转让的概念和条件
二、房地产转让的内容
三、商品房预售
四、房地产抵押
五、房屋租赁
第五节 房地产管理的法律规定
一、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
二、对房地产权属的管理
三、对房地产交易的管理
四、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 第六节 法律责任
第三篇:《经济法学》教学大纲本科
《经济法》教学大纲
说明部分:
1、课程的性质、任务:《经济法》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立法机关、行政管理部门所颁布的经济法律和法规,结合人民法院及正规媒体公布的丰富相关案例予以阐述,并结合新法规的颁布予以更新和补充。尤其注重于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金融票据法律、房地产法律和产品质量法的讲解和分析。
2、教学的基本要求:初步了解有关经济法律的基础理论和经济法制建设的发展现状,基本掌握党的十四大以来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重要的经济法律和法规,并能以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典型案例,以法律视野去观察和认识不断完善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分析能力。
3、适应的专业与学时数:经济类专业本科,54学时。
4、与其他课程关系:学生必须在学习了法律基本理论课程及经济学课程的基础上学习经济法。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曲振涛编著 《经济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杨紫烜主编 《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史际春主编 《经济法总论》(教学参考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 4)刘文华
徐孟洲:《企业法 公司法案例精选精析》法律出版社1999年 5)王传丽主编 《国际经济法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6)吴大英 吕锡伟 《法规草案的设计与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8年 7)吕忠梅 《环境法》法律出版社 1999年
8)江平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精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 9)李后龙主编 《以案说法-合同法疑难案例解析》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 10)徐罡等 《美国合同判例法》法律出版社 1999年
11)李湘宁主编 《商品房法律实务指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年 12)周天林 沈联合主编《中国票据法律与实务》中信出版社1996年 13)孔祥俊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法律出版社 1998年
6、主要教学方法与设备要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设施及相关课件
正文部分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3学时)
基本知识:理解经济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异同,明确经济法是一门有自己调整对象的独立学科。
基本理论:经济法律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经济法的概念及经济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
第一节 经济法概念及其调整对象(0.5学时)
一、经济法的历史沿革(了解)
二、经济法的概念(理解)
三、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理解)
第二节 经济法的特点和基本原则(0.5学时)
一、经济法的特点(理解)
二、经济法的地位与作用(了解)
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理解)
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1学时)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掌握)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理解)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理解)
四、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理解)
第四节 经济法律责任(1学时)
一、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了解)
二、承担经济法律责任的原则(掌握)
实践教学环节:为什么说经济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
第二章 公司法(4学时)
基本知识: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变更、破产、解散和清算等。基本概念: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限责任理论
第一节 公司法概述(0.5学时)
一、公司的概念和法律特征(理解)
二、公司法概述(理解)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1学时)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掌握)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掌握)
三、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理解)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掌握)
第三节 股份有限公司(1学时)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掌握)
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掌握)
三、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和股份(掌握)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掌握)
第四节 公司债券与公司财务、会计(0.5学时)
一、公司债券(理解)
二、公司财务、会计(理解)
第五节 公司的变更、破产、解散和清算(1学时)
一、公司的合并和分立(理解)
二、注册资本的增加或减少(理解)
三、公司的破产、解散和清算
实践教学环节: 思考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与股票的关系如何?
第三章 合伙企业法(3学时)
基本知识:合伙企业的设立、财产、与第三人的关系、入伙、退伙等。基本概念:合伙企业
教学重点和难点:合伙企业的设立、财产、与第三人的关系
第一节 合伙企业法概述(0.5学时)
一、合伙的概念及分类(理解)
二、合伙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理解)
三、合伙企业法的概念和使用范围(掌握)
第二节 合伙企业的设立、解散和清算(1学时)
一、合伙企业的设立(掌握)
二、合伙企业的解散和清算(掌握)
第三节 合伙企业的财产、事务执行与债务清偿(1学时)
一、合伙企业的财产(掌握)
二、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掌握)
三、合伙企业的债务清偿(掌握)第四节 入伙与退伙(0.5学时)
一、入伙(理解)
二、退火(理解)
实践教学环节:试述合伙企业财产的范围、性质及财产转让的有关法律规定。
第四章 外商投资企业法(5学时)
基本知识:外商投资企业的具体含义、设立的条件、程序、出资方式等。基本概念: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教学重点: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条件、程序、出资方式
第一节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时)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概述(了解)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设立(掌握)
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注册资本与合营各方的出资方式(掌握)
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理解)
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掌握)
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期限、解散和清算(掌握)
第二节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1.5学时)
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概述(了解)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管理形式(理解)
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投资方式与财产所有权(掌握)
四、合作经营企业利益分配、亏损风险分担及投资回收(理解)
五、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设立、期限和终止(掌握)
第三节 外资企业法(1.5学时)
一、外资企业法概述(了解)
二、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注册资本与出资方式(掌握)
三、外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了解)
四、外资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和清算(理解)
实践教学环节:合营企业各方的出资方式和投资的财产所有权具有哪些特点?
第五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3学时)
基本知识: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权利和义务、事务管理 基本理论:个人独资企业
教学重点和难点: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个人独资企业法概述(0.5学时)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理解)
二、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概念(了解)
第二节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变更和解散(1学时)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掌握)
二、个人独资企业变更和解散(掌握)
第三节 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及权利和义务(1学时)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理解)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掌握)
第四节 法律责任(0.5学时)
一、个人独资企业违反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法律责任(理解)
二、投资人委托或者聘用的人员违反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法律责任(掌握)
三、登记机关及其直接责任人违反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法律责任(掌握)
实践教学环节:1元钱可以设立个人独资公司吗?
第六章 企业破产法(3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国有企业破产的条件和程序 基本概念:破产
教学难点:国有企业破产的程序
第一节 企业破产法概述(0.5学时)
一、破产(掌握)
二、破产法(理解)
第二节 企业破产的条件和程序(1.5学时)
一、企业破产的条件(掌握)
二、破产申请的提出和受理(掌握)
三、债权人会议(理解)
四、和解和整顿(了解)
五、破产宣告和破产清算(掌握)
第三节 法律责任与破产救济(1学时)
一、法律责任(理解)
二、破产救济(掌握)
实践教学环节:思考在什么情况下,由人们法院裁定、宣告企业破产?
第七章 合同法(8学时)
基本知识:理解并掌握合同从订立到履行直至终止全过程的基本制度 基本概念:合同、后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保证
教学重点和难点: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担保、合同的变更转让及终止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1学时)
一、合同与合同法(理解)
二、合同法的原则(理解)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1学时)
一、合同订立的程序(掌握)
二、合同的内容与形式(掌握)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1学时)
一、合同效力概述(理解)
二、合同生效(理解)
三、合同无效(理解)
四、可撤销的合同(掌握)
五、效力待定的合同(掌握)
六、合同无效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掌握)
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1学时)
一、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理解)
二、合同对第三人的效力(掌握)
三、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掌握)
四、合同的保全(掌握)
第五节 合同的担保(2学时)
一、合同担保的概念和种类(了解)
二、保证(掌握)
三、抵押(掌握)
四、质押(掌握)
五、留置(掌握)
六、定金(掌握)
第六节 合同的变更、转让及终止(1学时)
一、合同的变更(理解)
二、合同的转让(掌握)
三、合同的终止(理解)
第七节 违约责任(1学时)
一、违约责任概述(理解)
二、违约行为(理解)
三、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掌握)
四、违约责任的免除(掌握)
五、违约的类型(理解)
实践教学环节:思考题: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第八章 工业产权法(4课时)
基本知识:商标权、专利权的取得条件和申请程序 基本概念:工业产权、商标权、专利权
教学重点和难点:商标权、专利权的权利保护
第一节 工业产权法概述(0.5学时)
一、工业产权的概念和特征(了解)
二、工业产权法的概念和立法(了解)
三、工业产权的国际保护(了解)
第二节 商标法(2学时)
一、商标和商标法的概念(理解)
二、商标注册制度(掌握)
三、注册商标专用权及其法律保护(掌握)
四、商标的管理(理解)
第三节
专利法(1.5学时)
一、专利和专利法的概念(了解)
二、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掌握)
三、专利权的取得(掌握)
四、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掌握)
五、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掌握)
六、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理解)
七、专利权的保护(了解)
实践教学环节:试述专利侵权行为及专利权的保护。
第九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2课时)
基本知识:理解并掌握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具体表现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基本概念:不正当竞争
教学重点和难点: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0.5学时)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了解)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和作用(理解)
第二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1学时)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特征(掌握)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掌握)
第三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本节自学
第四节
法律责任(0.5学时)
一、行政责任(掌握)
二、民事责任(掌握)
三、刑事责任(掌握)
实践教学环节:作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第十章 产品质量法(3学时)
基本知识:了解产品质量立法概况,明确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质量责任。基本概念: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教学难点:产品质量责任的主体和规则原则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0.5学时)
一、产品质量法的概念(了解)
二、产品质量法的原则(理解)
第二节
产品质量的管理与监督(0.5学时)
一、我国产品质量管理的体制(了解)
二、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制度(理解)
三、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掌握)
第三节
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质量责任(1学时)
一、产品质量责任的主体和规则原则(掌握)
二、产品质量责任的构成要件(掌握)
三、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掌握)
四、产品质量责任的免责条件(掌握)
第四节
法律责任(1学时)
一、行政责任(掌握)
二、民事责任(掌握)
三、刑事责任(掌握)
实践教学环节 思考题:产品出现质量缺陷,哪些情况下生产者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一章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4课时)
基本知识:理解并掌握房地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房地产开发、交易的法律规定基本概念:房地产开发
商品房
房地产登记管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房屋与土地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概述(0.5学时)
一、房地产的概念和特点(理解)
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概念(了解)
三、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理解)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用地(0.5学时)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掌握)
二、土地使用权划拨(掌握)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1学时)
一、房地产开发的概念和特点(理解)
二、房地产开发的基本原则(理解)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理解)
第四节 房地产交易(1学时)
一、房地产交易的概念(理解)
二、房地产转让(掌握)
三、房地产抵押(掌握)
四、房屋租赁(掌握)
第五节 房地产权属登记(1学时)
一、房地产权属登记的概念及功能(理解)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和服务所有权登记(掌握)
三、房地产转让登记和变更登记(掌握)
四、房地产抵押登记(掌握)
实践教学环节: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转让条件是什么?
第十二章 财政税收法(1课时)
基本知识:我国国家预算体系、预算管理的法律规定及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收征收管理
基本概念:预算、税收保全
教学重点和难点:预算管理的法律规定及税法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预算法(0.5学时)
一、预算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理解)
二、国家预算体系(理解)
三、预算管理体制(理解)
四、预算收支范围(掌握)
五、预算管理的法律规定(掌握)
六、法律责任(掌握)
第二节 税法(0.5学时)
一、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理解)
二、税法的主要内容(掌握)
三、税收征收管理的法律规定(掌握)
实践教学环节:什么是流转税?什么是所得税?各包括哪些税种?
第十三章
金融法(4学时)
基本知识:掌握金融法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
基本概念:中央银行的职能
商业银行
金融监管
外汇 教学重点:金融监管
第一节 中央银行法(1学时)
一、中央银行法概述(了解)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体制(理解)
三、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掌握)
四、中国人们银行的业务(掌握)
五、中国人们银行的金融监督管理(理解)
六、法律责任(掌握)
第二节 商业银行法(1学时)
一、商业银行法概述(了解)
二、商业银行法的主要内容(掌握)
三、法律责任(掌握)
第三节 外汇管理的法律规定(1学时)
一、外汇和外汇管理(掌握)
二、外汇管理的基本原则(理解)
三、外汇管理的机构和方针(理解)
四、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理解)
五、违反外汇管理法规的责任(掌握)
第四节 票据法(1学时)
一、票据和票据法概述(了解)
二、汇票(掌握)
三、本票(掌握)
四、支票(掌握)
五、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掌握)
六、法律责任(掌握)
实践教学环节:思考题:思考题:票据在实务中的运用以及如何避免风险。
第十四章 证券法(4学时)
基本知识:掌握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法律规定及法律责任
基本概念:证券
证券公司
上市公司
证券交易所
承销
核准制
公募发行 内幕交易
虚假陈述
要约收购
协议收购
教学难点: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
第一节 证券法概述(0.5学时)
一、债券及债券法概述(了解)
二、债券活动和债券管理的原则(理解)
第二节 证券的发行(1学时)
一、股票发行(掌握)
二、公司债券的发行(掌握)
第三节 证券的交易(1学时)
一、证券交易的一般规则(掌握)
二、证券的上市、暂停或终止上市(掌握)
三、持续信息公开(掌握)
四、禁止的交易行为(掌握)
五、上市公司收购(了解)
第四节 相关的证券机构(0.5学时)
一、债券交易所(了解)
二、证券中介机构(掌握)
三、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了解)
四、证券业协会(了解)
第五节 法律责任(1学时)
一、未经批准发行、承销证券的责任(掌握)
二、非法设立交易所、擅自设立证券公司的责任(掌握)
三、泄漏、编造假信息,伪造、出具假资料的责任(掌握)
四、违反规定参与股票交易、挪用公款买卖证券人员的责任(掌握)
实践教学环节:作业:学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司法解释。
第十五章 会计、审计、统计法(1.5学时)
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审计与会计的相关法律规定
基本知识:会计法的原则
会计核算
审计法的原则
审计机关的权限 教学重点:法律责任
第一节 会计法(0.5学时)
一、会计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了解)
二、会计管理体制(理解)
三、会计核算(理解)
四、会计监督(理解)
五、法律责任(掌握)
第二节 审计法(0.5学时)
一、审计法的概念(了解)
二、审计管理体制(理解)
三、审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掌握)
四、审计程序(了解)
五、法律责任(掌握)
第三节 统计法(0.5学时)
一、统计法的概念(了解)
二、统计管理体制(了解)
三、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制度(了解)
四、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了解)
实践教学环节:思考题:简述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第十六章 经济仲裁和经济审判(1.5课时)
基本知识:掌握我国经济仲裁与审判的相关规定 基本概念:仲裁
仲裁协议
教学重点和难点:仲裁与诉讼的关系
第一节 经济仲裁(1学时)
一、仲裁法概述(掌握)
二、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理解)
三、仲裁协议(掌握)
四、仲裁程序(掌握)
五、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掌握)
六、仲裁裁决的执行(了解)
七、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掌握)
八、国际主要仲裁机构简介(了解)
第二节 经济审判(0.5学时)
一、经济审判的概念(了解)
二、经济审判机构及其收案范围(掌握)
三、经济审判的案件管辖(掌握)
四、经济纠纷审判程序(掌握)
五、涉外经济纠纷审判程序的特别规定(理解)
实践教学环节:思考题:经济庭的撤销对经济审判的影响。10
第四篇:土地管理法学教学大纲
土地管理法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A05010440 课程名称:土地管理法学 课程性质:选修课 适用专业:法学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 总 学 时:32学时 总 学 分:2学分 预修课程:民法、环境法
课程简介:土地管理法是我国环境资源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土地形势非常严峻,而现行土地管理的法律规定又相对落后,分布比较零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基础,同时还包括《民法》、《物权法》的有关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推荐教材:
刘光远、王志彬主编:《新编土地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书目:
[1] 刘新华主编:《新土地管理法全书》,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版 [2] 鲁伯霖主编:《土地法概论》,百家出版社1994年版
[3] 王卫国著:《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二、课程总目标
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土地制度、土地法律关系和土地产权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分析与土地这一重要财产有关的各种法律问题的能力,具备有效解决有关土地纠纷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掌握土地及土地法的概念、特征、渊源;了解土地资源国情和土地管理实情;理解土地基本国策的内容和主要精神 重点:土地基本国策 难点:土地法的调整方法 作业:
1、土地及土地法的概念及特征?
2、我国确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什么?
3、试述现行《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土地制度概述(4学时)
了解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掌握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概念、特征及主要内容;了解中央和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职权的划分 重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难点:中央和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职权的划分 作业:
1、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2、为什么要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3、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职权如何划分? 第三章 土地法律关系(2学时)
掌握土地关系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素;了解我国土地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及土地法律关系保护的基本要求
重点:土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难点:土地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作业:
1、简述我国土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2、土地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3、土地法律关系保护的特点及保护的机构。第四章 土地产权法律制度(6学时)
了解土地产权的结构;掌握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及其他土地他项权的法律规定;掌握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方法和程序 重点: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 难点:地役权 作业:
1、试述我国的土地所有权法律规定。
2、我国法律规定的土地他项权有哪些?其概念分别是什么?
3、简述土地权属争议的概念、特征及处理程序。第五章 土地使用权制度(6学时)
掌握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转让、入股、合营、出租和抵押的法律规定;了解土地使有权转让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国有企业改革中土地处置的方式及程序 重点:土地使有权的出让制度;土地使有权的转让方式
难点:土地使用权的抵押规定 作业:
1、简述国有土地使有权出让和划拨的区别。
2、试述国企改革中土地处置的方式和程序。
3、简述国有土地使有权出租的概念、条件和程序。
4、我国土地使有权抵押的范围、条件、程序和效力如何? 第六章 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2学时)
掌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掌握土地承包经营主体资格及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的内容
重点: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的内容 难点:土地承包经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作业: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特征和性质。
2、我国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的期限如何规定?
3、土地承包经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何? 第七章 耕地保护(2学时)
理解和掌握耕地保护的含义和我国耕地保护的目标;了解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的涵义、内容和有关法律规定
重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难点:土地复垦 作业:
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基本农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3、什么是土地复垦?法律上对土地复垦作了哪些规定? 第八章 建设用地法律制度(4学时)
掌握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特征和分类;掌握法律有关宅基地使有权和土地征用的相关规定;了解土地所有权划拨的范围和收回的条件 重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规定
难点:土地征用的适用范围;土地征用的补偿规定 作业:
1、试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范围和原则。
2、现行法律对农民宅基地使有权如何规定?
3、征用土地必须符合哪些法律规定的条件?
4、法律规定对被征用的土地如何补偿? 第九章 土地行政执法(2学时)
掌握土地行政执法的手段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掌握土地行政执法的概念 重点:土地行政执法的手段 难点:土地行政执法的效力 作业:
1、试述土地行政处罚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2、简述土地行政强制执行的特点、条件和程序。第十章 土地法律责任(2学时)
掌握土地法律责任的概念、土地违法行为的构成及土地法律责任的具体形式;掌握土地违法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适用条件 重点:土地法律责任的形式 难点:土地违法行政责任 作业:
1、试述土地法律责任的概念及作用。
2、土地行政责任的调整及其责任的形式。
3、土地违法犯罪的种类及其处罚。
四、考核方式 考试形式为开卷。
五、成绩评定
考试总成绩构成: 出勤 10% 平时成绩
20%
期末考试
70%
教学大纲执笔人:诸江
教学大纲审定人:雷
鑫
教学大纲修订时间:2010年5月
第五篇: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说明
本大纲是针对公安高等院校公安类各本科专业(非法学)的专业基础课而制定的,即适用于作为公安通修课的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了“承上启下、培养观念,精讲多练、贴近实战”的本课程的课程指导思想,注重对课堂讲授、教材编写、教学实践、试题及答案的设计等环节的指导和协调,是本门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评价标准。
本大纲由刘万奇教授、樊学勇副教授设计、起草,刑事诉讼法学课程组全体教师研究制订,法律系主任刘万奇教授审定。
2006年1月18日
课程编号:011106
授课对象:公安类各专业(非法学)本科生
学时:48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诉讼、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明确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刑事诉讼法同刑法的关系、刑事诉讼法的宗旨、任务、作用和历史发展,了解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刑事诉讼法学的体系和内容。
第一节 诉讼
一、诉讼的概念
(一)“诉讼”的词语解释
(二)诉讼的定义: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在国家专门机关的主持下依法解决其纠纷的活动。
二、诉讼的特征
性质的公力性、发生的被动性、形式的公开性、程序的法定性、认知的间接性、权属的独立性、效力的终极性。
第二节 刑事诉讼
一、刑事诉讼的概念
(一)“刑事”的词语解释
(二)刑事诉讼的定义
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惩罚犯罪并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处罚的活动过程。
二、刑事诉讼的特点
三、刑事诉讼在整个社会关系调整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刑事诉讼法的定义:是规定办理刑事案件的原则、制度和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关于刑事诉讼法概念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刑法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法的宗旨、任务和作用
三、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一)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简介
1、外国刑事诉讼法历史发展简介
2、刑事诉讼法的历史类型划分及各自特点
3、两大法系的诉讼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二)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简介
1、中国古代、近代刑事诉讼法历史发展简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历史发展简介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学科地位和研究对象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体系和内容 思考题:
1、什么是诉讼?诉讼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什么是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刑事诉讼法?
4、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是什么?
5、刑事诉讼法有何作用?
6、刑事诉讼历史类型划分的标准及类型是什么?
7、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什么样的刑事诉讼结构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8、当事人主义诉讼形式有什么特点?
9、职权主义诉讼形式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刑事诉讼各基本原理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理概述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概念
二、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作用
三、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刑事诉讼价值原理
一、刑事诉讼价值的含义
刑事诉讼价值是指人们评价和判断刑事诉讼程序是否正当、是否合理的伦理标准,也是刑事诉讼程序在其运作过程中所要实现的伦理目标。
二、刑事诉讼价值的内容
(一)外在价值——所谓“外在价值”,是指人们评价一项刑事诉讼程序在形成某一好的裁判结果方面是否有用和有效的价值标准。
(二)内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人们评价一项刑事诉讼程序本身是否具有善良品质的道德标准。所谓“善”,是最普通的褒义形容词,意思是一种高尚的、至少是令人满意的品质。刑事诉讼程序无论能否产生好的裁判结果,只要它本身具有“善”的品质,人们就会认为它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
(三)效益价值——所谓“效益价值”,是指人们对刑事诉讼程序的设计和它的实际运作,要考虑是否符合经济效益标准。
第三节 刑事诉讼目的原理
一、刑事诉讼目的的含义
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建立刑事诉讼制度,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要达到和预期的理想结果。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价值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目的的内容
刑事诉讼的双重目的,一个是追究犯罪;另一个是确保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司法机关的非法侵犯。刑事诉讼的目的应当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
第四节 刑事诉讼结构原理
一、刑事诉讼结构的含义
刑事诉讼结构是指控诉、辩护和审判三种诉讼职能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二、刑事诉讼结构的内容
奴隶社会弹劾式诉讼结构。封建社会纠问式诉讼结构。资本主义社会两种典型的诉讼结构,即大陆法系职权主义的诉讼结构(模式)和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诉讼结构(模式)。职权主义诉讼结构的特点。当事人主义诉讼结构的特点。这两种诉讼结构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刑事诉讼结构。思考题:
1、刑事诉讼的目的是什么?
2、什么是刑事诉讼结构?
3、如何理解刑事诉讼价值的外在价值?
4、如何理解刑事诉讼价值的内在价值?
5、如何理解刑事诉讼价值的效率价值?
6、刑事诉讼的双重目的如何平衡?
第三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各项基本原则的基本含义和内容,领会各基本原则对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的意义。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定义: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意义
(一)对立法的意义
(二)对司法实践的意义
三、国际通行的主要刑事诉讼原则
(一)国家追诉原则
(二)不告不理原则
(三)无罪推定原则
(四)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五)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四、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
(一)我国各类诉讼的共有原则
(二)我国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第二节 我国各类诉讼的共有原则
一、司法独立原则
(一)司法独立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司法独立的基本含义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扰。
(三)司法独立的意义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含义
三、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一)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含义
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对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个人成分、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社会地位,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三)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内容
1、在诉讼中适用法律时,不允许给某些公民以任何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不允许对某些高层官员或高干子弟以任何优待;
2、不允许对任何人加以歧视,不得以当事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务高低、宗教信仰或民族、种族等等的差异而给予歧视性待遇。
(四)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意义
四、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一)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内容
(三)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意义
五、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一)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内容
1、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3、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
(三)贯彻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意义
六、司法主权原则
(一)司法主权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司法主权原则的内容
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三)实行司法主权原则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一、国家专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
(一)国家专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该原则的主要内容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专属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除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外);
2、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只能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别行使;
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二、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
(一)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的内容
(三)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的意义
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一)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含义
四、保障辩护权原则
(一)保障辩护权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保障辩护权原则的内容
1、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有权获得辩护
2、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三)保障辩护权原则的意义
五、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一)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的含义
(三)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在诉讼中的体现
六、保障诉讼权利原则
(一)保障诉讼权利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保障诉讼权利原则的含义
1、法律赋予各类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2、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是公、检、法三机关的法定义务
3、诉讼参与人有权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诉讼权利。对于侵犯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他们有权提出控告
(三)保障诉讼权利原则的意义
1、体现诉讼公正
2、保证公安司法机关客观地查明案件事实
七、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
(一)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的内容
1、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具体处理方式
(三)实行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的意义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无罪推定原则?
2、司法独立原则的基本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3、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4、依法行使职权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已经追究的应当如何处理?
第四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刑事诉讼专门机关的性质和职权,当事人的概念、范围,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国家专门机关
一、公安机关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
(二)公安机关的刑事职权和地位
(三)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二、国家安全机关
(一)国家安全机关的性质和任务
(二)国家安全机关的刑事职权和地位
(三)国家安全机关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三、人民检察院
(一)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
(二)人民检察院的刑事职权和地位
(三)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三、人民法院
(一)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
(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地位
(三)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四、其他侦查机关
(一)军队保卫部门
(二)监狱
(三)走私犯罪侦查机关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
一、刑事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一)当事人的范围
(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二、当事人
(一)被害人
(二)自诉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四)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其他诉讼参与人
(一)法定代理人
(二)诉讼代理人
(三)辩护人
(四)证人
(五)鉴定人
(六)翻译人员 思考题:
1、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权是什么?
2、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职权是什么?
3、人民法院的性质和职权是什么?
4、诉讼参与人包括哪些人?
5、什么是当事人?当事人包括哪些人?
第五章管辖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管辖的概念,职能管辖的概念,公检法职能管辖的分工,审判管辖、级别管辖、地区管辖、指定管辖、专门管辖的概念及有关规定。
第一节 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一、管辖的概念
刑事诉讼管辖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管辖的意义
(一)有利于依法行使职权
(二)有利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有利于人民群众协助和参加刑事诉讼活动
第二节 职能管辖
一、职能管辖的概念
职能管辖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又称立案管辖或部门管辖。
二、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
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自诉案件;由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的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由军队保卫部门立案侦查;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由监狱立案侦查。
三、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
1、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2、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案件;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
5、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的其他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管辖交叉: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案件时,应当将贪污贿赂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应当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在上述情况中,如果涉嫌主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人民检察院予以配合;如果涉嫌主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由人民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四、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范围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范围:
1、告诉才处理的四种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八类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4、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
第三节 审判管辖
一、审判管辖的概念
审判管辖的定义: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的定义: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一)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除外。
(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1、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2、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三)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是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四)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是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五)关于级别管辖的变通规定
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下级人民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审判。
三、地区管辖
(一)地区管辖的定义
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确定地区管辖的基本原则
1、以犯罪地法院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为辅;
2、以最初受理的法院审判为主,主要犯罪地法院审判为辅。
(三)关于地区管辖的特殊规定
四、指定管辖
(一)指定管辖的定义
在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的管辖权产生争议或者由于各种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情况下,上级人民法院将案件交某一个法院审判的管辖。
(二)指定管辖的情形
管辖不明的刑事案件;原来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各种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刑事案件。
五、专门管辖
(一)专门管辖的定义
对专门人民法院管辖权限的划分,以及各专门人民法院之间,各专门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军事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
1、相当于地方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军内刑事案件,此类刑事案件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军职人员。
2、军职罪案件。
3、其他犯罪案件。如全案涉及国家军事秘密的军地互涉刑事案件中的非军职人员犯罪案件。
(三)铁路运输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
主要是铁路运输系统公安机关和铁路运输检察院负责侦查的刑事案件,如危害和破坏铁路运输和生产的案件,在火车上或在车站、路段内犯罪的案件以及与铁路运输有关的经济犯罪案件等。思考题:
1、什么是管辖?
2、什么是职能管辖?
3、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的范围是什么?
4、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范围是什么?
5、什么是审判管辖?
6、什么是级别管辖?
7、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有哪些?
8、什么是地区管辖?确定地区管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六章 回避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回避的概念、意义、种类、理由、对象及程序。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意义
一、回避的概念
回避的定义:负责办理案件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如果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本案办理的一项诉讼制度。
二、回避的意义
回避的意义:有利于刑事案件得到公正的处理;有利于树立公检法机关的威信。
第二节 回避的种类、理由和对象
一、回避的种类
(一)自行回避的定义
法定人员在诉讼过程中发现自己有法定应当回避的情形,主动提出不参加该案办理的一种回避。
(二)申请回避的定义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法定人员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向法定人员所在机关提出申请,要求其不得参加该案办理活动的一种回避。
(三)指令回避的定义
法定人员在诉讼过程中遇有法定应当回避的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由其所在机关的有关组织或者负责人决定其不得参与该案办理活动的一种回避。
二、回避的理由
回避的理由: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
三、回避的对象
回避的对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
一、回避的提起
(一)回避提起的主体
自行回避的提起主体是法定应当回避人员的本人。申请回避的提起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指令回避的提起主体是法定应当回避人员所在机关的有关组织或者负责人。
(二)回避提起的期间
从立案到执行的刑事诉讼各个阶段。
(三)回避提起的方式
书面和口头的方式均可。
二、回避的决定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法院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
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根据其隶属和聘请关系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三、回避的效力
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其他回避对象在回避决定作出前,应当停止该案的办理活动。被决定回避的侦查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进行的诉讼活动是否有效,由作出决定的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决定。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四、违反回避规定的法律后果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违反回避制度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思考题:
1、什么是回避?
2、回避的种类有哪些?
3、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4、回避的适用对象是什么?
5、回避的决定如何作出?
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辩护的概念,辩护的种类,辩护人的范围,辩护人的诉讼地位、权利和义务,刑事诉讼代理的种类。
第一节 辩护
一、辩护的概念和意义
(一)辩护的定义
针对控诉,提出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制度。
(二)辩护的意义
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实现;促进控辩双方诉讼地位的实质平等;加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促进刑事诉讼目的的顺利实现。
二、辩护的种类
(一)自行辩护的定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指控,自己进行反驳、申辩和辩解的行为。
(二)委托辩护的定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律师或者其他公民充当辩护人,协助其行使辩护权。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公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侦查部门将案件移送审查起诉部门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的人数:一至二人。
(三)指定辩护的定义
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指定律师为其进行辩护。
指定辩护的种类。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应当是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
三、辩护人的范围
(一)可以担任辩护人的范围
律师;人民团体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二)不得担任辩护人的范围
1、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2、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
4、本院的人民陪审员。
5、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
6、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如果3、4、5、6项人员本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的,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也可以担任其辩护人。
四、辩护人的责任和权利义务
(一)辩护人的责任
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二)辩护人的权利
(三)辩护人的义务
(四)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辩护人是刑事诉讼中具有独立诉讼地位、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参与人。
1、辩护人独立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辩护人独立于控诉方。
3、辩护人独立于审判机关。
4、辩护人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
五、关于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刑事诉讼
(一)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的意义
(二)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聘请律师的规定
1、律师介入侦查阶段的时间。
2、公安机关负有告知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义务。
3、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提出聘请律师要求转达。
4、涉及国家秘密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批准。
(三)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工作性质
(四)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权利
1、向公安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2、会见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的情况。
3、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4、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五)关于侦查机关的规定
1、律师提出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批准。
2、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安排。
3、在律师会见时的派员在场。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一、刑事诉讼代理的概念
刑事诉讼代理的定义: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允许特定的诉讼参与人依法委托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其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制度。
二、刑事诉讼代理与刑事辩护的区别
三、刑事自诉案件的代理
自诉案件的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以及被害人的近亲属有权随时委托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起3日内,应当告知他们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四、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代理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从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五、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代理
自诉案件中的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起3日内,应当告知他们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公诉案件在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之日起3日内,应当告知他们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思考题:
1、什么是辩护?
2、辩护有哪些种类?
3、哪些人能做辩护人?哪些人不能做辩护人?
4、辩护人的责任是什么?
5、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处于什么样的诉讼地位?
6、辩护人有哪些诉讼权利?
7、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刑事诉讼有哪些权利?
8、什么是刑事诉讼代理制度?
9、哪些人有权委托刑事诉讼代理人?
第八章 强制措施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强制措施的概念,五种强制措施的概念、适用对象、条件、程序。
第一节 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意义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
强制措施的定义: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为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现行犯采取的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的各种强制方法。
强制措施与刑罚、行政处罚的区别。
二、强制措施的意义
强制措施的意义:防止现实人身危险性;保全证据;防止脱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第二节 拘 传
一、拘传的概念
拘传的定义: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没有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传唤与拘传的区别
法律性质不同;适用的对象不同;强制性不同。
三、拘传的审批和执行程序
(一)拘传的审批
须报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的负责人批准。
(二)拘传的执行程序
(三)拘传的期限
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被拘传人。
第三节 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
一、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概念
(一)取保候审的定义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以保证其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监视居住的定义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随便离开其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加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
(一)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致于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二)不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况
根据《关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4条的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三、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审批和执行
(一)取保候审的审批和执行
1、保证人的条件
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保证人的义务
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56条的规定;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3、保证金的确定和收取。
4、取保候审的执行
(二)监视居住的审批和执行
1、监视居住的审批
2、监视居住的执行
(三)被取保候审人、监视居住人应当遵守的规定
四、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期限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第四节 刑事拘留
一、刑事拘留的概念
刑事拘留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遇有法定的紧急情况时,依法采取的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二、刑事拘留的情形
三、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的区别
四、刑事拘留的程序
第五节 逮捕
一、逮捕的概念
逮捕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避免发生社会危险性,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的强制措施。逮捕是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
二、逮捕的条件
(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2、有证据证明该犯罪行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
三、逮捕的批准、决定和执行
四、逮捕与拘留的区别
第六节 扭送
一、扭送的概念
是指公民将当场抓获的现行犯罪分子强制送交公安、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为。
二、扭送的对象 思考题:
1、什么是强制措施?
2、强制措施与刑罚的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拘传?拘传与传唤的区别是什么?适用拘传的程序是什么?
4、什么是取保候审?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5、保证人的条件和义务是什么?
6、什么是监视居住?监视居住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7、什么是刑事拘留?
8、刑事拘留的条件是什么?
9、适用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10、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是什么?
11、什么是逮捕?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12、刑事诉讼法关于逮捕的批准、决定、执行权是如何规定的?其程序是什么?
13、逮捕与拘留的区别是什么?
14、公民扭送的对象是什么?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的范围,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概述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遭受物质损失的一项诉讼制度。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一、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范围: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害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人民检察院。
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范围: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和共同犯罪案件在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期间
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
思考题:
1、什么是附带民事诉讼?
2、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范围是什么?
3、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范围是什么?
第十章 期间、送达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期间的概念,期间的计算,送达的概念,送达的方式和程序。
第一节 期间制度
一、期间的概念和意义
(一)期间的定义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以及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各种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
(二)期间的意义
二、期间的计算与恢复
(一)期间的计算
期间的计量单位:时、日、月。期间的起算不包括开始的时和日。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
上诉状或者其他诉讼文书,只要是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邮寄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应以当地邮局盖印邮戳的时间为准。
以月、日为计算单位的,如果期间届满日是法定假日的,应当将期间届满之日顺延至法定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对于被告人或者罪犯的羁押期间,应当到期间届满之日为止,不得延长至节假日过后。
(二)期间的恢复
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5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
第二节 送达制度
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一)送达的定义
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件送交收件人的诉讼活动。
(二)送达的特点
(三)送达的意义
二、送达的方式和程序 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 思考题:
1、什么是期间?
2、期间的计算单位是什么?期间是如何计算的?
3、什么是送达?送达有哪些方式?
第十一章 刑事证据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把握刑事证据分类的标准,明确各种法定证据的概念、特点、表现形式;了解证明对象的概念和范围、证明责任的概念及其分担原则、刑事证明标准的观念、不同阶段的证明要求。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一、刑事证据的概念
刑事证据的定义:法定机关的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收集或认定的通过法定形式表现的证明案件情况的一切事实。
二、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
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关于刑事证据基本属性的三性说与两性说之争。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
一、物证、书证
(一)物证的定义
物证是以其自身属性、外部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情的客观实在。
(二)物证的特点
客观性;特定性;间接性。
(三)书证的定义
书证是指以文字、图画、符号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情况的书面材料。
(四)书证的特点
证据内容的思想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证明效果的稳定性。
(五)书证与物证的区别
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以及存在状况来证明案情的;而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画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情。如果某种文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它的存在状况、外部特征都能证明案件事实,这种文件就具有物证和书证两种属性,它既是物证又是书证。
二、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一)证人证言的定义
是指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就自己直接或间接感受到的有关案件事实向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作出的陈述。
(二)证人证言的特点
(三)证人资格
(四)被害人陈述的定义
是指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就其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和有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况所作的陈述。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定义
是指受刑事追诉的人就有关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供认、辩解,又称为“口供”。
(二)口供的内容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攀供。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点
四、鉴定结论
(一)鉴定结论的定义
鉴定人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对刑事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分析和判断之后所出具的书面意见。
(二)鉴定结论的特点
五、勘验、检查笔录
(一)勘验、检查笔录的定义
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和人身进行勘验、检查所作的实况记录,包括文字记载、绘制图样、拍照,制作模型和录像等。
(二)勘验、检查笔录的特点
六、视听资料
(一)视听资料的定义
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科技设备所储存的信息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音像信息资料。
(二)视听资料的特点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分类
一、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一)划分标准
根据各种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明作用(是支持控诉还是支持辩护)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二)控诉证据的定义
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应当从重处罚的证据,就是控诉证据。
(三)辩护证据的定义
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证据,就是辩护证据。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一)划分标准
按照刑事证据对案件事实是初始反映还是再反映,可以把刑事证据划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二)原始证据的定义
凡是对案件事实初始反映的证据就是原始证据。
原始证据的表现形式:亲眼目睹犯罪活动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物证的原物,书证的原件,勘验笔录等。
(三)传来证据的定义
凡是对案件事实再反映的证据就是传来证据。
传来证据的表现形式:物证的复制品,文件的副本、影印件、抄件,非亲自感受案件事实的证人所作的证言等。
三、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一)划分标准
根据证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二)言词证据的定义
凡不是以实物、形象、痕迹、符号等客观载体为其表现形式,而是以人的言词(包括证词的录音)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就是言词证据,又称“人证”。
言词证据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
(三)实物证据的定义
凡不是以人的言词、意见为表现形式,而是以各种实物、痕迹、图形、符号等载体和客观上存在的自然状况为表现形式的证据,都是实物证据。
实物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视听资料、勘验、检查笔录。
四、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一)划分标准
根据证据与案件的主要事实的关系,即能不能直接地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二)直接证据的定义
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三)间接证据的定义
是指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而只能证明案件中的某种局部情况和个别情节,必须与案内的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证据体系,才能共同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对案件的主要事实作出肯定或否定结论的证据。
(四)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协调性;封闭性;排他性。
第四节 刑事证明的理论
一、刑事证明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证明的定义:国家公诉机关和诉讼当事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向审判机关提出并运用证据阐明系争事实,论证诉讼主张的活动。
二、刑事证明对象
刑事证明对象的定义: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
刑事证明对象的范围:实体法事实;程序法事实。
三、刑事证明责任
刑事证明责任的定义:是指证明主体为使自己的诉讼主张获得裁判确认而承担的提出并运用证据加以证明其主张以避免败诉风险的责任。
刑事证明责任的分担:自诉案件中的证明责任。公诉案件中的证明责任。
四、刑事证明标准
刑事证明标准的定义:用以衡量对刑事案件事实的证明是否达到法律所要求的程度的具体尺度。
我国刑事诉讼中不同诉讼阶段的证明要求。
思考题:
1、什么是刑事证据?
2、什么是刑事证据的关联性?
3、什么是刑事证据的合法性?
4、什么是物证?物证有哪些特征?
5、什么是书证?书证有哪些特征?
6、什么是证人证言?刑事诉讼法对证人资格是如何规定的?
7、什么是被害人陈述?
8、什么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被告人口供的特点是什么?
9、什么是鉴定结论?
10、什么是勘验、检查笔录?
11、什么是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有什么特点?
12、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3、控诉证据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14、辩护证据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15、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6、什么是原始证据?什么是传来证据?
17、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8、言词证据的概念、特点是什么?
19、实物证据的概念、特点是什么?
20、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1、什么是直接证据?什么是间接证据?
22、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规则是什么?
23、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什么?
24、什么是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是如何分配的?
25、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什么?不同诉讼阶段的证明要求是什么?
第十二章 立案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立案的概念,立案的条件和程序,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
第一节 立案程序的概念、任务和意义
一、立案程序的概念
立案程序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行发现的案件线索,按照管辖范围进行审查,认定有无犯罪事实和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交付侦查或者审判的诉讼程序。
二、立案程序的任务
接受并审查立案材料;决定是否立案;出具法律文书。
三、立案程序的意义
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始程序;立案是使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法律保障;立案是进行侦查或审判活动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一、立案的材料来源
立案的材料的来源:单位和个人的报案、举报;被害人的报案、控告;犯罪人的自首;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行发现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二、立案的条件
立案的条件: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一、立案材料的接受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先接受;对于确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立案材料,应当先接受下来,再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或移送主管部门处理;将移送情况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本部门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局面。
二、立案材料的处理
立案材料的处理:分别作出立案、不立案的决定。
第四节 立案监督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思考题:
1、什么是立案程序?
2、立案的条件是什么?
3、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材料接受的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4、刑事诉讼法关于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是如何规定的?
第十三章 侦查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侦查的概念,各种侦查行为应遵循的法定程序和侦查终结的处理程序。
第一节 侦查程序概述
一、侦查的概念和意义
(一)侦查的概念
(二)侦查与侦察的区别
(三)侦查的意义
二、侦查的任务
(一)收集证据
(二)查明犯罪事实
(三)确定和查获犯罪嫌疑人
(四)预防和减少犯罪
三、侦查的要求
(一)应当迅速及时地进行侦查
(二)应当客观全面地进行侦查
(三)应当深入细致地进行侦查
(四)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侦查
(五)应当保守侦查秘密
第二节 侦查行为的程序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概念和意义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和其他有关情况,以言辞的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一种侦查行为。
(二)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的程序
二、询问证人和被害人
(一)询问证人、被害人的概念和意义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遵守的程序
三、勘验、检查
(一)勘验、检查的概念和意义
(二)勘验、检查的种类
(三)勘验、检查应当遵守的程序
四、搜查
(一)搜查的概念和意义
(二)搜查应当遵守的程序
五、扣押物证、书证
(一)扣押物证、书证的概念和意义
(二)扣押物证、书证应当遵守的程序
六、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一)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二)查询、冻结存款、汇款应当遵守的程序
七、鉴定
(一)鉴定的概念和意义
(二)鉴定应当遵守的程序
八、辨认
(一)辨认的概念和意义
(二)辨认应当遵守的程序
九、通缉
(一)通缉的概念
(二)通缉应当遵守的程序
第三节 侦查终结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和意义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
(二)侦查终结的意义
二、侦查终结的要求
(一)案件事实已经查清
(二)证据确实、充分
三、侦查终结的程序
(一)制作结案报告
(二)报请审批
(三)侦查终结案件的处理
四、补充侦查
(一)补充侦查的概念和意义
(二)补充侦查的种类
五、对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案件的特殊规定
(一)侦查权限的特殊规定
(二)案件侦查终结后的处理
思考题:
1、什么是侦查?
2、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哪些程序?
3、询问证人应当遵守哪些程序?
4、刑事诉讼法对勘验、检查的程序有哪些规定?
5、搜查应当遵守哪些程序?
6、扣押物证、书证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7、什么是通缉?通缉应遵守哪些规定?
8、什么是侦查终结?侦查终结的要求是什么?
9、什么是补充侦查?
第十四章 提起公诉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提起公诉概念,提起公诉、不起诉应具备的条件及遵守的程序。
第一节 提起公诉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提起公诉程序的概念
提起公诉程序的定义: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以国家公诉机关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对指控的犯罪进行审判,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并予以刑事处罚的诉讼程序。
二、提取公诉的意义
提起公诉是公诉案件的必经程序;提起公诉是人民法院审判的前提和基础;提起公诉是准确、及时地惩罚犯罪和防止将无辜公民交付审判的保障。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
一、审查起诉的内容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认定犯罪性质和罪名的意见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二、审查起诉的法定方法
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的意见,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三、审查起诉的期限
四、审查后的处理
依法作出提起公诉或不起诉的决定。
五、提起公诉的条件
(一)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
(二)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六、不起诉
(一)不起诉的定义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其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以及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交付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
(二)不起诉的种类
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
1、法定不起诉的条件
犯罪嫌疑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
2酌定不起诉的条件
(1)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
(2)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3、证据不足不起诉的条件
(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三)公安机关对不起诉决定的制约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进行复议。公安机关的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四)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救济
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的被不起诉人的申诉:被不起诉人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提出申诉的。
思考题:
1、什么是提起公诉?
2、审查起诉的内容是什么?
3、提起公诉的条件是什么?
4、什么是不起诉?不起诉有哪些种类?
第十五章 审判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刑事审判的概念,刑事审判组织的组成,两审终审和公开审判制度。
第一节 审判的概念及审判组织
一、审判的概念
审判的定义: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程序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公诉案件和自诉人提起的自诉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二、合议庭的组成方式和工作原则
合议庭的组成。合议庭的工作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同等权利原则、审判委员会讨论原则、保守秘密的原则。
三、独任审判适用的范围
只限于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四、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程序
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
第二节 审判制度
一、两审终审制
(一)两审终审制的含义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一种审级制度。
(二)审级制度的定义
依照法律规定,国家审判机关在组织上分为多少等级,案件需要经过几级法院审理后,其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制度。
(三)确立两审终审制的意义
二、公开审判制
(一)公开审判的含义
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时都公开进行,公民可以到法庭旁听,新闻记者也可以采访报道。
(二)公开审判的内容
向当事人公开;向社会公开,允许群众参加旁听,允许新闻记者进行采访和报道;审判结论公开,判决书公开。
(三)公开审判的例外情况
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四)确立公开审判的意义
可以把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利于带动合议、陪审、辩护、回避等其他审判程序和制度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人民法院客观全面地查明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处理;是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教育和改造犯罪分子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
三、人民陪审员制
(一)人民陪审员制的含义
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组成合议庭,除指派审判员参加外,还通过一定的民主方式从普通的公民中选出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并与审判员共同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的制度。
(二)确立人民陪审员制的意义
体现了公民参与法律执行的精神,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把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直接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从而增强人民法院审判员的责任心;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
思考题:
1、什么是刑事审判?
2、独任审判制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3、合议庭是如何组成的?
4、如何理解两审终审制?
5、如何理解审判公开制?
第十六章 第一审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对公诉案件的程序性审查,开庭审判前的准备,法庭审判等程序的设置,自诉案件审判程序的特点,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与特点,判决、裁定和决定的区别。
第一节 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第一审程序的概念
第一审程序的定义: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自诉人提起自诉的案件进行初次审判时所必须遵循的诉讼程序。
二、第一审程序的意义
第一审程序的意义:具有决定意义的中心环节和主要阶段;是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是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关键。
第二节 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一、庭前审查的内容和方式
庭前审查的内容;庭前审查的方法:书面审查。
二、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将传票或者通知书送达有关诉讼参与人;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名单、开庭时间和地点。
三、法庭审理的五个阶段
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
四、延期审理、中止审理
(一)延期审理的含义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遇有影响法庭审理继续进行的情况,从而将案件延至另一日期审理,待影响审理进行的原因消失后,再进行审理的制度。
(二)延期审理的情形
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的;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侦查,提出建议的;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三)中止审理的含义
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以及审判的过程中,因出现足以影响案件正常审理的情形时而作出的暂时停止正在进行的诉讼活动,待该障碍消除后再恢复诉讼的一种审判制度。
(四)中止审理的情形
自诉人或者被告人患精神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进行审理的;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被告人脱逃,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
(五)延期审理与中止审理的区别
理由不同;时间期限不同。
五、对扰乱法庭秩序的处理
第三节 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一、自诉案件审查后的处理
自诉案件审查后的处理: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二、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
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撤回自诉;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可提起反诉。
第四节 简易程序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简易程序的概念
简易程序的特点:适用的法院和案件是基层法院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适用的案件是犯罪事实较轻并且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适用的审判组织形式一般是独任制;不受刑事诉讼法关于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证据、法庭辩论程序规定的限制,简化了审理程序。
二、简易程序适用的范围
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法院决定适用的案件;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简易程序审理的期限
简易程序审理的期限: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
第五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一、刑事判决
刑事判决的定义: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的处理决定。
刑事判决适用的对象:只能解决实体问题。
二、刑事裁定
(一)刑事裁定的定义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或判决执行的过程中,对案件的实体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
(二)刑事裁定适用的对象
裁定主要是解决诉讼过程中的程序问题,有时也解决部分实体问题。
(三)刑事裁定与刑事判决的区别
适用的范围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使用的次数不同;法定的上诉期限不同。
三、刑事决定
(一)刑事决定的定义
公检法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某些程序性问题进行处理的一种形式。
(二)刑事决定适用的对象
决定只解决某些程序性问题。
(三)刑事决定与刑事裁定的区别
适用决定解决的程序问题不能上诉,适用裁定解决的程序问题难免有上诉。
思考题:
1、什么是第一审程序?
2、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开庭前,人民法院对案件审查什么内容?
3、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开庭前应当作好哪些工作?
4、法庭审理程序分为几个阶段?
5、对违反法庭秩序的行为如何处理?
6、什么是延期审理?延期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7、什么是中止审理?中止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8、中止审理与延期审理的区别是什么?
9、什么是自诉案件?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是什么?
10、什么是简易程序?简易程序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11、简易程序的特点是什么?
12、什么是刑事判决?
13、什么是刑事裁定?
14、刑事裁定与刑事判决的区别是什么?
15、什么是刑事决定?刑事决定与刑事裁定的区别是什么?
第十七章 第二审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第二审程序、上诉和抗诉概念,有权提起上诉、抗诉的主体,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和程序。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第二审程序定义:上一级人民法院根据上诉权人的上诉或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依法予以重新审判的诉讼程序。
二、第二审程序的意义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
一、全面审理原则
全面审理原则的定义:只要对一审裁判提出了上诉或抗诉,第二审法院即应对第一审裁判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
全面审理原则的内容:二审法院既要对一审裁判认定的事实是否正确进行审查,又要对其适用法律是否正确予以审查;二审法院既要对上诉或抗诉部分进行审查,又要对未上诉或抗诉的部分进行审查;共同犯罪案件中,二审法院既要对已上诉或抗诉的被告人的部分进行审查,又要对未上诉或抗诉的被告人的部分进行审查;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案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即不仅审查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还要审查刑事诉讼部分。
二、上诉不加刑原则
(一)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定义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二)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意义
有利于促使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从而有效地限制和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有利于保护被告人合法权益;有利于加强第一审人民法院办案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办案质量。
(三)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
适用上诉不加刑的前提条件是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如果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起上诉的,不论被告方是否上诉,都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与审理
一、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一)有权提起上诉的人员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被告人同意的辩护人、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二)有权独立提起上诉的人员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以及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三)有权提起抗诉的主体
是与原审人民法院相对应的同级的地方人民检察院。
(四)上诉、抗诉的期限
(五)提起上诉、抗诉的方式和程序
(六)提起抗诉的方式和程序
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
(一)开庭审理方式
(二)调查讯问的方式
合议庭成员都要认真阅卷,了解案情;讯问被告人,直接听取其供述与辩解,对没有上诉的被告人也应当讯问;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合议庭评议和宣判。
(三)第二审的处理结果
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撤销原判,直接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四)第二审的审理期限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
思考题:
1、什么是第二审程序?刑事诉讼法关于上诉、抗诉的期限、方式是如何规定的?
2、有权提起二审程序的主体有哪些?
3、如何理解第二审程序中的全面审理原则?
4、如何理解上诉不加刑原则?
5、第二审的方式有哪些?
第十八章 死刑复核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死刑案件的核准权和复核程序。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拥有死刑复核权的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有利于保证死刑案件的审判质量;有利于贯彻“保留死刑又慎用死刑”的方针。
第二节 死刑复核的程序
一、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报请核准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二、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案件的报请核准
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第一审案件的报请复核。
三、判处死刑案件复核的审理程序
应当由审判员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报请复核的要求;复核方式与内容;复核后的处理。
思考题:
1、什么是死刑复核程序?
2、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如何报请复核?
第十九章 审判监督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和对案件重新审判的程序。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审判监督程序的定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依法提出并由人民法院对其重新审判所应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
二、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审理的对象不同;提起的主体不同;提起的理由不同;提起的期限不同;审理案件的法院不同;适用刑罚的原则不同;作出裁判的法律效力不同。
三、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
第二节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审理程序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出的申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纠正错案的议案;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新闻媒体对生效判决、裁定提出的意见和反映;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自己发现的错案。
申诉的主体——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申诉与上诉的区别
二、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与二审程序抗诉的区别
抗诉的对象不同;抗诉所引起的审判机关不同;抗诉的期限不同。
三、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
原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原判决、裁定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影响对案件的正确裁判。
四、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重新审判程序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重新审判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决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除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外,应当制作再审决定书;重新审判案件的程序,应当根据原来的审级确定;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案件的方式主要应为开庭审判,对少数再审案件可采用书面审理或书面审理与调查讯问相结合的方式。
五、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审理期限
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思考题:
1、什么是审判监督程序?
2、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是什么?
3、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有哪些?
4、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是什么?
第二十章 执行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执行的概念,执行的依据和执行机关,各种判决的交付执行程序,减刑、假释的程序,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象与条件。
第一节 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一、执行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刑罚执行机关为实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依法进行的活动。
二、执行的主体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法律授权的其他机关。
三、执行的依据
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四、执行的意义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一、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
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执行死刑前的准备工作;执行死刑的具体程序;执行死刑的停止。
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的执行
(一)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的执行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和罪犯结案登记表送达看守所,由看守所及时将罪犯直接送到监狱等场所。
(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的变更
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三、各种徒刑判决的执行
各种徒刑判决的执行: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四、管制、拘役的执行
(一)管制的执行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拘役的执行
拘役是剥夺罪犯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对于判处拘役的罪犯,应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在收到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送达的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后,应当立即交付执行。
五、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和缓刑的执行
(一)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
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罚金的执行
被判处罚金的罪犯,期满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裁定减少或者免除。
(三)没收财产的执行
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附加适用或者独立适用,都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四)驱逐出境的执行
凡独立适用驱逐出境的,在判决生效后执行;凡附加适用的,必须在主刑执行期满后执行或者被假释后执行。
(五)缓刑的执行
宣告缓刑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人民法院应当将法律文书和罪犯交当地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并向其宣布在缓刑考验期内必须注意的事项。
六、无罪、免除刑罚的执行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第三节 减刑、假释和监外执行
一、减刑、假释的程序
二、暂予监外执行
(一)暂予监外执行的定义
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应当在监狱或其他刑罚执行场所执行,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形,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刑罚执行场所执行刑罚时,暂时采取的一种变通执行的方法。
(二)暂予监外执行适用的对象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具有法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三)暂予监外执行适用的条件
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的。
思考题:
1、什么是执行?
2、执行的主体有哪些?
3、执行的依据是什么?
4、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执行应遵守哪些程序?
5、什么是暂予监外执行?暂予监外执行适用的对象和条件是什么?
考核办法:
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的方法是课堂提问或对布置作业检查的方法,分数占总成绩的20-30%;期末考核的方法是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分数占总成绩的80%—70%。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刑事诉讼法学》,主编:崔敏、李佑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参考书目
《刑事诉讼法教程》,主编:崔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2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主编:陈光中、徐静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二版。
《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主编:程荣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主编:王国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