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实践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实践研究
摘要
小学生处在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抗挫力很有必要。本文对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面对挫折的表现进行了实际分析和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抗挫力的必要性,以及提出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一些具体的策略。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抗挫力 方法 培养 0前言
小学体育活动中,学生会面临一系列可能出现的实际困难,小学开展体育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强健学生体质,从而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抗挫能力就显得很有必要。1小学生体育活动中面对挫折的一些表现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生要完成一些需要完成的体育活动项目,这对他们来说要完成这些项目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课堂中往往会出现学生抵抗挫折能力不强的现象,具体表现有以下三点。第一点是不敢直面困难。在体育课堂上,老师会安排一些有难度和有一定风险的体育活动项目,比如跳高和跳山羊等,有些学生会害怕和逃避这些活动,而女生的表现更加强烈,她们害怕因为失败而受到同学的嘲笑,他们会选择逃避,他们会躲避这些对他们而言有难度的体育活动,从而失去了对体育课的信心和兴趣,当下次再遇到时,他们会拼命的抵抗,拒绝。如果这种害怕和躲避不加以及时的引导和解决,他们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以至于产生自卑心理,这样对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第二点是情绪不稳,甚至于直接攻击他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非常溺爱,无论什么都会顺着他们,从而养成一种什么事都必须顺从自己的意见,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一旦遇到对他们来说有一些困难的体育活动或者同学某件事和自己意见不相同,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做,他们就表现出不情愿的心理,继而情绪失控,在行为和语言上会攻击他人。最后一点是说谎话和逃避属于自己的责任。小学生在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时,在抗挫能力较差的情况下会说谎和推脱本属于自己的责任,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害怕受到老师和父母的责骂,没有勇气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和面临的困境。
2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抗挫力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在参加体育活动项目时普遍会出现缺乏自信心和意志力薄弱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学生意志力不够坚定,受到周围同学行为的影响比较大。学生可能会在体育活动中害怕各类体育项目,以至于讨厌和逃避体育课,这样就会影响到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小学生是未来人才的基础,他们的意志力和抗挫能力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假使个人的抗挫能力不强,他们将来会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对祖国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小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3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抗挫力的方法
小学体育课开展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抗挫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抗挫能力的具体方法。3.1学校和老师应该重视对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
我们知道要在德育方面培养学生是一个整体性的工作,培养的花费的时间很长,需要培养的东西也很多,因此学校有必要在培养时要建立一个总的目标,这需要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首先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小学生的抗挫力作为教学计划中的一部分,这样才会引起体育老师的重视,体育老师才会去思考如何在体育课上的培养学生的抗挫力,然后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定期的组织培训,让老师在培训过程中学会抗挫力的培养方法,最后就是学校要开展关于培养小学生抗挫力的教研会,从而集中体育老师来一起交流总结经验,这样才能解决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3.2重点培养学生的抗挫意识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大部分的老师在他们心中有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意识,可是仍然有不少的小学体育老师没有这个意识,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就要求就是体育老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抗挫能力不足的原因做出全面的分析,再对症下药,然后掌握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从实际中出发,去培养学生的抗挫力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一些方法的运用,这样才会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抗挫意识。3.3培养学生对抗挫力的认识
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处于基本的识物阶段,没有思辨能力,对于抽象事物没有概念,思考方式不全面,所以要通过列举一些抗挫力的培养的实例来加强他们对抗挫力的认识,可以列举一些他们学的语文课文里去寻找素材,通过老师的精心改编来列举出实例,例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语文课文中,一群伙伴在花园里玩耍,一个伙伴不小心落入了水缸中,同伴们想出各种办法来救他,有的伙伴哭,有的伙伴跑去叫老师,唯独司马光在冷静的思考,搬一块大石头砸破缸,使缸中水流出来,从而让小伙伴获救,避免了一个家庭因为孩子的去世使整个家庭陷入破裂的悲剧。这个故事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去想,正是由于少年时代的司马光的抗挫能力好,家庭和老师注重抗挫能力的培养,从而临危不乱,解决了生活中的困难,使伙伴的生命得以继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于抗挫能力有了具体的认识,对于他们来说,抗挫能力不再是抽象的,而是一个例子,同时两门课实现了交叉,这样无形的提高了他们对抗挫力的理解,也体现了榜样的作用。3.4开展实践活动来小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小学生有顽皮的天性,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来培养小学生抗挫能力,在无形中使他们的抗挫能力得到提高。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体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情况与体育课堂的质量呈正相关性。体育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学生进行自我表现和增强自己信心的好机会和平台,同时对于培养学生抗挫能力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著名的“两人共一腿”活动就可以提高学生意志力和默契度,这个活动可以增加同学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还有就是展开拔河比赛,可以把学生均分为两组,规定获得胜利的一组可以得到奖品,这样不仅使学生有参加的动力,而且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力和抗挫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使他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当然,对于失败的那一组不能批评,要鼓励他们参加比赛,增加他们参加体育实践活动的信心,培养他们的意志力,进而使他们的抗挫能力的到有效的提升。结语
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抗挫意识,在课堂上多开展活动,让学生能以顽强的意志力去打倒课堂上的“拦路虎”,培养抗挫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参考文献
[1]王美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研究[J].科学大众:大众教育,2013 [2]何艳丽.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 [3]王建海.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4]林海梅,刘兰香.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强自信提高抗挫力[J].考试周刊,2012
第二篇:《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1世纪的社会发展与国际竞争靠的是人才的素质,而人才的素质如何,不仅要看考分的高低、知识的多少,更要看能力的强弱,特别是要看人才的承受能力、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以及人才的意志品质的优劣。生活的道路历来是不平坦的,未来的社会竞争更为激烈,成功与挫折同在,危机与挑战同在。
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在顺境中成长。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百般呵护;过去学校只重视品德、智力的培养,轻视心理素质的训练,忽视现实教育和挫折教育,学生的抗挫力差。据调查89%的学生认为只有我一人遇到过挫折,别人都没有遇到过。91%的学生在遭遇挫折时采取逃避态度。他们一旦遇到成绩下降、竞赛失利、升学落榜、父母离异等挫折,就会无所适从,心灰意冷,甚至一厥不振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失落恐慌,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在学校,特别是在班集体建设中,加强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教育,优化学生心理品质,使学生具有完整的人格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尤为重要。
爱默生说:“挫折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和重要启示,在逆境中,人才能真正展示自身的实力。”孩子只有具备一颗百折不挠的心,才能屹立于人生之巅。我们要给予孩子子体验挫折的机会和失败的权利,并鼓励他们在失败中勇敢地站起来。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健康心理,在 今后充满强烈竞争的社会生活中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理性地对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做人格健全的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曾经对1000多名受到挫折的大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发现被观察者在行为上表现出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有25种。⑴全身紧张;⑵活动过多;⑶焦虑不安;⑷难以入睡;⑸食欲减退;⑹小便频繁;⑺极愿向人诉说;⑻力求达观;⑼有重新检讨之意;⑽愤怒;⑾兴奋;⑿极力避免与人接触;⒀情绪抑制;⒁食欲亢进;⒂苦恼;⒃颤抖;⒄腹泻;⒅疲惫不堪;⒆思睡;⒇烦燥;(21)恶心;(22)活动减少;(23)便秘;(24)关心身体健康;(25)呕吐。从实验看出:如果一个人遭到挫折时,就不能较好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调整自身的心理活动,作出有效的适应性反应,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心理上的种种冲突和功能上的紊乱,不仅使人产生焦躁、忧郁、悲伤、恐惧、怨恨、萎靡、绝望乃至厌世的心理状况和负性情绪,持续时间一长,还会改变自我概念,使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自尊感降低,失去应有的自信心,以致自暴自弃,给个体的顺利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挫折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其实,苦难和挫折本身并不能造就一个人,能够造就人的是他在挫折中找到的解决方法。一件事发生了,他能够承受得住,走了过来,他就进步了,就会感觉很好。
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大多处于封闭状态,青少年学生对社会、生活知之甚少,而中学生由于年龄、认识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他们受挫折后的消极情绪反应比成人更强烈。在挫折面前他们往往痛苦不堪,不知所措,甚至走向极端,这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后果。这些已经引起国内外很多有识人事的高度重视,对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究。
近年来,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耐挫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人类的命运,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紧密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的内容,逐步革新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增添了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有益的尝试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孩子的受挫心理,探讨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受挫折的教训经验,养成受挫折不慌不馁的良好心理品质。
2.引导孩子掌握抗挫折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以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生能顺利地克服挫折带来的消极的情绪状态,使现在的中小学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和未来的社会的合格公民。适应社会和国家的要求,为国家做出贡献。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更新观点,优化环境,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要对培养学生耐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形成共识。
四、研究内容
1.分析研究当前中小学学生缺乏耐挫折能力的原因,针对原因寻找对策。
2.积极寻找挈合点,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对培养学生耐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形成共识。
3.研究探讨培养学生耐挫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心理健康引导,使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人和谐相处。
4.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使学生正确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培养健全的人格。能充分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使之达到良好的,长期而稳固的社会适应状态,进而充分发挥本身的社会才能,获取理想的社会效应。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拟采用以下方法:
1.调查研究法:以调查问卷法,调查统计法等,对中小学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的现状调查。
2.行动研究法:以教育实验法,教育比较法等,对学生实施耐挫折能力的实践研究。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步骤:①确定研究课题与对象;②掌握有关参考资料;③制定总结计划;④搜集具体实事;⑤进行分析与综合;⑥组织论证和实践;⑦总结研究成果。
4.建立实验档案:全面收集实验资料,科学地分析实验结果,正确地判断实验现象,准确地总结实验规律。实验中,我们注意材料的收集、分类、保管,建立专项实验档案,为探讨实验规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本课题是基于国家“深化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倡导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背景,意在通过研究,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开辟一块师生共同参与的平台。
2.课题研究与教学、生活互补。研究的课题既要在专题范围内自成体系,又要在该专题涉及的范围内涵盖相关学科。“挫折”可与政治课堂和语文阅读等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并贯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始终。在学生的心理成长方面作切实有效的辅导。
七、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
1.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竞争,强手如林和复杂诱惑的时代,敢于冒险,勇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这是对未来人才的最基本要求。然而,这些品质的形成过程,又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就能充分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使之达到良好的,长期而稳固的社会适应状态,进而充分发挥本身的社会才能,获取理想的社会效应。而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证明:人的这一品质的形成又与耐挫折能力密不可分。一个人的远大目标和坚强意志,成功概率与成才渠道,多源于能抵抗任何挫折,善于在逆境中,为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惜牺牲一切。正所谓:寒门出孝子,白屋出状元,逆境出人才。因此,素质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离不开耐挫折能力的教育。
作为我们这些曾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民教师,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在日常教学中,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对学生进行耐挫折能力训练。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使孩子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要求。
2.本课题的实践价值
(1)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对挫折的容忍承受程度差的毛病,这种类型的学生容易陷入长时间不良情绪的困烦中不能自拔从而产生不理智对抗行为,诱发偏常心理。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2)家庭教育的缺陷,学校教育的某些误区,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学生不切实际的需要是当前学生耐挫能力差的原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更新观点,优化环境,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要对培养学生耐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形成共识。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 耐挫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和谐的人。
八、研究基础
1.课题组教师具有较强的基本功。他们思想过硬,潜心研究,善于创新,素质全面,大部分教师都是班主任并有多年管理学生的经验,对学生的现状极为了解,其中中学高级教师职务3人。课题组教师都参加过《心理学》和新教材培训。
2.我校的科研氛围浓厚。课题主持人严谨务实,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撰写很多论文,并在省市评比中多次获奖。课题组成员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先后30余篇文章发表或获奖,这些均为此课题的顺利实施奠定必要研究基础,提供了有效的人力保障。
3.从此课题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来看,课题组全体成员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广泛开展调研工作,大量搜集相关领域的研究资料,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对课题的即将实施作了科学、合理的分工,选拔有一定科研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子课题负责人,保证各子课题能正常开展研究,同时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工作制度,为此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4.此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提供了必需的财力保证,提供参研人员学习的机会,引导他们将自学与外出考察学习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5.我校教师都配备了电脑,实行了一人一机,上网收集资料方便快捷,图书室的藏书及报刊杂志数量多、种类全,这为本课题进行文献检索提供有力的保证。
九、预期成果
1.根据学生耐挫能力下降的原因的分析,不断渗透耐挫教育,培养学生耐折意识,对学生进行毅力、吃苦、奉献等教育。让学生明白无论做任何事情,总会遇到或多或少的挫折,只要我们经受得起挫折的考验,不畏困难,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2.在活动中,利用各种挫折事例进行教育。中学生抽象思维较还不算强,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具体的、直观的、身边发生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促发联想。班主任在对他们进行耐挫折教育就不能只讲空洞的抽象道理,而必须利用现实生活中,甚至是身边的挫折事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以达到在挫折当中学会耐受挫折的目的。在学生的心灵中对一些社会问题,有一定的认识遇到的挫折能以正确的态度、措施逐一化解,有效强的心理适应能力。
十、研究进度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
1.第一阶段(2016年3月3日——2016年3月8日)
各校组织申报。
2.第二阶段(2016年3月9日――2016年3月30日)
总课题组审批立项。
3.第三阶段(2016年4月1日――2016年10月30日)
开展过程研究。.第四阶段(2016年12月1日——12月30日)论证验收。
第三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研究DOC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课题的核心概念是:挫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抗挫能力 1.挫折:
1.日本教育心理学家大桥正夫认为:“由于某种情形而使需要的满足处于受阻或中断状态,叫做挫折。”台湾学者张春兴表述为:“所谓挫折有两种含义:一指阻碍个体动机活动的情境;另一意义是指个体遭受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按照《心理学词典》的解释,“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有时仅指阻碍个体动机活动的客观情境。” 2.小学生抗挫折能力:
是指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挫折时,能正确认识挫折、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的心理防卫措施,调整心态,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能力。3.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抗挫能力:
通过一定的体育训练,使小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同时采用一些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去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1.研究领域现状:
①近几年来,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话题中,挫折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让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洗养尊处优的习气,磨砺坚强的意志,学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和技能,培养他们的韧性、耐挫力和受挫后的恢复能力。② 现在的很多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经不起任何挫折和干扰的脆弱的“蛋壳心理”。因此,一旦遇到挫折的环境或受到批评,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攻击,或自责,或放弃追求,甚至出现轻生行为。
③ 困难和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而体育课能对学生进行抗挫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困难”,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使学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感悟挫折,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体验战胜挫折的愉悦。
④ 有些教育部门或学校也曾对学生抗挫折力的培养进行过多种渠道的尝试,但大都缺乏方法论的系统指导。2.研究价值级创新之处:
① 抗挫折力培养着眼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在体育课上进行挫折练习而培养百折不挠、不向挫折屈服的精神,从而获得健全的人格。
② 以耐挫力培养为突破口,推动体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同时也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③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活动以及个性特点,都表现的极其直观、具体、生动、鲜明,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④ 形成一套受挫能力培养的机制,努力寻找有效途径和方法,切实解决影响体育教学效率的有关问题。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① 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② 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③ 切实转变体育教学轻视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观念,努力改进教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2. 研究内容与重点:
① 验证经过整理和创编的体育活动内容(挫折练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② 创编符合儿童特点,便于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的抗挫折练习。③ 提高小学生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形成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独立的人格,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①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体育课程标准等文献,切实转变体育教学轻视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观念,努力改进教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② 选定调查的具体对象,并对所选对象进行前测。
③ 用不同的调查方法组织具体的实践操作,采取切实有效的调控,确保调查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时效性;再次,分析、总结调查材料,采取措施。④ 分析制约抗挫折能力的原因。
⑤ 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的能力。⑥ 对本课题的实施与完成度做到保证。
2.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申报立项阶段(2013年5月——2013年7月)
搜集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继续开展基础性调查研究;聘请资深人士作课题指导,学习有关理论。
第二阶段:调查分析确立研究对象阶段(2013年8月——2013年10月)调查我校学生心理现状,找出易受挫学生,分析制约抗受挫能力的原因,确立课题研究的对象个体,并写出调查报告。
第三阶段:开展实验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1月)
开展实验活动,建立实验档案,进行个体心理调控和治疗,探索操作方法,探讨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案和可行性。第四阶段:形成成果(2014年2月——2014年5月)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信息,考察实验研究成果,撰写报告,进行结题准备,检测实验效果,申请成果鉴定结题。3.研究方法:
① 文献资料法:搜集国内外同类研究信息,借鉴先进经验; ② 调查研究法:向学生发问卷,开座谈会,科学分析成因; ③ 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每一阶段教师的成功经验,并推广运用; ④ 实验对照法:在校内或班内设立对照样本,以增强可比性。
(五)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负责人具有一定的小学体育实践研究能力,多年的教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科研理论和教科研经验。
2.本课题研究的前期调查研究工作已顺利开展,搜集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负责人具备了本课题要研究的理论基础。
3.课题研究计划已经制定,研究本课题的各项条件已具备。
第四篇:运用体育教学培养中职学生的抗挫能力论文
摘要:从中职体育教学中形成抗挫折心理教育的原因出发,对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方法及途径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中职体育教学如何加强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与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中职 抗挫能力 形成原因 提高策略
所谓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与目标产生偏差、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而“挫折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经历挫折后,能够及时适应并有效调整,从而产生抗御和解决挫折能力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对于中职体育教学而言,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施挫折教育,是中职体育教学工作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简析中职学生挫折心理的形成原因
1.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因素造成的学生心理挫折具有普遍性和长久性的特点,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阻碍性问题。例如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社会伦理道德、学习环境适应能力等等。社会因素属于人为因素,所以社会因素的诱发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也是最常见、直观的因素。社会因素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心理意识。由此看见社会因素对学生心理影响的持续时间较长。
2.个体方面的原因
顾名思义,个体因素引起的挫折,其源头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具有明了的主观性。此类挫折的程度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抱负、知识水平、隐忍力、社会经验、生活阅历、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心理承受力与认知水平。不难看出,个体因素引起的挫折因人而异,其表现形式与程度随着学生自身的特征差异不同。而且挫折影响程度随着学生适应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人际关系方面的原因
在中职学校中,某些学生因其自身性格迥异,具有自私自负的心理,其心胸狭隘,缺乏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导致他们处于相对孤立的环境中。长期以往,此类学生更易对学校、老师、其他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更加影响与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易产生挫折感。人际关系引发的挫折具有独立性,其单单反映了学生心理相容能力较差,同时也是学生最易克服与修正的挫折。
二、培养中职学生的抗挫能力策略
1.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培养正确的挫折观。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可以利用课堂,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灌输正确的挫折观。首先让学生在思想上有准备,遇到挫折不要害怕、退缩,学习中的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消极情绪体验,但也能使人坚强、成熟。对学生讲解人的一生之所以丰富多彩,是因为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样生活才有滋味。这样会增强学生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自信心。其次,还要发挥好榜样的力量,多列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明星的故事,如姚明、郭晶晶等。通过讲述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们在具体形象的感染熏陶下,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利用身边同学的事例,让学生们在榜样的鼓舞下,能够克服困难。
2.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如:在篮球、足球等项目的练习中,在安全和规则的范围内,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能发挥自己个性特色的方式进行练习,使他们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在生理、心理和合作上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三维健康观。引导学生根据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层层递进,逐步提高,让学生自己选择内容去尝试,使他们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坚定信念,在成功中寻找喜悦。养成遇到困难、挫折时永不言败的优良品质。
3.个性对待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兴趣爱好,要求教师精心选择多种教学内容让学生选择。如在跳高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性格差异,设置不同的高度,让学生选择适宜自己能跳过的高度跳越,而且跳高的姿势不限。又如练习上肢力量、练习腰腹力量等,教师提供多种训练上肢力量或腰腹力量的项目(方法),让学生从几个项目中确定或选择自己喜欢的练习项目进行练习,运动量由自己掌握。但是教师要人为地给学生设置一些难度,使学生在练习时克服困难,寻找勇气,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当前,中职学生挫折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已不容忽视,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将是体育教学的新课题。加强中职学生的挫折教育是德、智、体、美等素质教育的重要延伸,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必须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少滨茹光波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J].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01)。
[2]夏时江适时进行“挫折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04)。
[3]王道茂试论青少年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4]胡晓兰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1,(32)。
第五篇: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一些中学生由于学业负担沉重、竞争压力大、父母期望值过高、心理调节能力差等原因,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于轻生自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伤害和损失。中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教育学者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困难”,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达到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目的。学校体育教学是以锻炼身体为基本形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活动以及个性特点,都表现得极其直观、具体、生动、鲜明。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呢?
一、在体育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人的一生要遭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能忍受挫折的打击并保持自身的平衡是适应力强和心理健康的标志。遇到挫折不要怕,学习中的挫折和磨难虽然给人以打击,带来失望甚至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坚强起来。人生之所以丰富多彩,是因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不断克服困难,不断与挫折作斗争,并且最终战胜困难和挫折。如果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不妨将它们看作炒菜时用的调味品,因为有了挫折,生活才有滋有味。在练习中当学生遇到很难掌握的技术动作时,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外,还要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使学生正确地面对所遇到的困难,并通过适当的方法鼓励他们去努力克服困难。当学生克服困难后,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个别辅导,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失利,保持心理平衡。通过各种情境教学,教育学生对挫折要有积极态度,并有较强的忍耐力,把挫折变为动力,通过挫折磨炼意志、强化精神,增强百折不挠、知难而进、奋发进取的勇气。
二、在体育活动学会调节情绪
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能影响人的方方面面,积极的情绪对人体活动常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效率,使人保持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如愤怒、怨恨、焦虑、忧郁、恐惧、痛苦等,如强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可导致神经活动机能失调。”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刚刚步入青春期,正处于情绪的不稳定时期,因此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调控不良情绪。有些学生把体育课看作是简单的体育锻炼和游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前的准备和课中的游戏等活动有助于放松心情;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运动有助于宣泄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的紧张情绪。
三、在体育活动中磨炼学生的意志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关键。当前学生的普遍特点是不能吃苦,见硬就回,经不起挫折打击。体育教学中有目的地设置运动项目、增加运动难度有益于培养学生意志的独立性、果断性和坚韧性。例如,耐久跑教学中通过增加跑步距离、缩短跑步时间、增加技术动作难度等手段,给学生设置挫折情境,提高学生耐挫折的能力。在体操教学中,学生在器械练习时经常产生畏惧心理,教师要通过动作示范、语言激励等方式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一旦学生闯过难关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再辅以反复的训练强化,就能帮助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
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
体育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深刻认识体育教学在培养和谐人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和作用。要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懂得不正当竞争就是违背比赛规则,是不道德的表现;要把奥林匹克精神迁移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人之中,用奥林匹克精神教育学生,用体育竞技规则规范学生的行为,用体育健儿的团结合作精神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既有竞争意识,又懂得合作,发挥团队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定期举行集体项目的体育比赛和体育游戏,如接力游戏、拔河、球赛等,多创造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的机会;要多和学生们接触,和他们一同游戏活动、一同比赛,一同享受成功,共同体验体育带来的快乐;要主动接受学生的求助,同他们一起合作,寻找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友谊感、合作意识,强化“抗挫折”的信心。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具有其独特的直观性、具体性和优越性,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学校要本着对学生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开齐上满体育课,体育教师要上好体育课,使学生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其心理、情感也能得到释放和升华。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