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 沪科版

时间:2019-05-15 01:1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物理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 沪科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物理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 沪科版》。

第一篇:八年级物理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 沪科版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学设计

八年级第二章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要求学生探究关于速度变化情况,主要是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关于速度的变化情况,包括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具体的实验分工。学生在活动中要在具体的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猜想。本节探究课的重点在于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重点应该侧重于这个方面的培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刻度尺和秒表进行测量

2、学会正确的记录实验数据

3、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亲身经历观察变速运动的物理过程,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并设计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案

2、会探究速度的变化,会将物体运动经历的时间和路程分为若干段。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物理实验,认识要想做好一个实验必须有几位同学的密切配合,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

会用刻度尺和秒表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的的测量各段路程所对应的时间

教材的延伸

把物理融入到实际生活,让物理走向社会 教具

多媒体、斜面、小球、秒表、刻度尺、金属片、夹子、实验报告一份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引入课题

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数据

实验步骤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进行实验探究(分组实验)

实验结论

实验交流

3分钟 2分钟

6分钟

2分钟

3分钟

10分钟

2分钟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2分钟

自然界的运动有多种多样,请同学们观看以下几段同学们平时也曾经历的运动的视频,并思考他们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问:速度为什么越来越快呢?

问:请问桌面上提供的器材可以进行哪个实验呢?

问:比较快慢的方法?

利用具体的演示,点破选择哪一种方法

通过提问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利用多媒体展示斜面模型和实验表格,点拨学生如何设计实验步骤

问:如何测小球通过各段路程的时间?(多媒体演示测小球通过相同路程的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秒表和一些改良器材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学生的实验数据,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实验结论

实验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错误?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并思考下列2个问题:

1、金属片的作用?

2、斜面坡度大小和斜坡的长度长短对这个实验有什么影响? 学生积极思考,感受自己身临其境时速度的变化。并做出猜想

学生回答问题,并思考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观察桌面的器材,并思考,然后回答问题

回顾知识并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并思考,然后得出正确的实验方案

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步骤

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注意观察,并动手熟练器材的使用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实验完成后,填写实验报告单

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与物理的紧密联系

一步步向学生提问,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培养学生选择器材的能力

回顾知识,并为下面设计实验方案指引方向

加深学生的理解

培养学生设计表格的能力

直观的展示,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设计出实验方案

利用多媒体模拟小球的运动,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板 书 设 计

第四节:探究速度的变化

1、提出问题:小球沿斜面下滑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略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路程s/m SAB = SBC = SCD =

时间t/s tAB= tBC= tCD=

5、实验结论:小球沿斜面下滑速度越来越快

6、实验交流:

布 置 作 业

1、完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2、设计一份探究百米赛跑的实验方案

教 学 反 思

本课例将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和书本知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影像、动画使内容形象、生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收集证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设计实验、生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增强课堂趣味性,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从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

并多实验器材进行改良,使实验操作更简便和准确。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2.4速度的变化教案1.0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四节 科学探究 速度的变化

陈晶晶

一.课程标准:

2.2.2 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该课程目标属于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中的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能力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培养初步的分析比较能力”; “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内容:

1.教学重点: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及设计合理的记录数据表。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在前两节课已经知道了长度、时间的测量以及速度的公式,并可以用速度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为本节课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对不同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不同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掌握的依然不够熟练,易出错。

2.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出计算平均速度的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特别是在斜面的下半段的时间如何测量,这里是一个难点。

四.教学目标

1.经历测量物体在不同时间段或不同路程段上的运动速度的过程,加深对平均速度及变速运动的认识;

2.学会通过实验测定物体速度的方法。

3.通过探究速度的变化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来检验。

五.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什么是速度?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什么是平均速度?(一、)问题探究(构建动场)

同学们每天都要上学,你知道从你家到学校的速度吗?要知道这个速度应该怎么办?(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要用到什么工具?你会计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吗?)

我们怎么知道速度是如何变化的?(二、)设计方案(交流探究)

1、小组交流讨论测量方案(包括记录表格)

2、小组代表在班内汇报方案,投影实验记录表格

3、师生共同评估方案

(三、)自主完成实验(自主学习)

各小组从下列项目中自选课题,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详细的实验方案,利用课外时间或者体育课或者实验室进行实验,收集数据,证明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上交实验报告。

1、重物下落时,其中间一段速度是否变化?

2、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其中间一段速度是否变化?

3、某同学在跑步时,其中间一段速度是否变化?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分组进行指导,比如小球沿斜面下滑前半段路程时间测量技巧,用挡板听声计时;先把挡板放在斜面底端,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记出总时间,改变挡板的位置,测出此时挡板到顶端的距离,再让小车从顶端自由滑下,听声记出上半段所用时间,用总时间减去前段路程时间就是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

(四、)评估: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自我评估,写入实验报告:

① 全程平均速度,速度最快的时段

② 测时准确,计算无误,填表正确

③实验认真负责,善于配合,有团队意识

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一)当堂检测:

1、(目标1)A、B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车通过450 m 用了30 s,而B车通过9 km用了12 min,那么速度快的为

车。

2、(目标2)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5段路程中做

运动,速度大小是

m/s。

3、(目标1)如果铁路钢轨每根长25m。火车行驶过程中,若在45s内听到车轨与钢轨接头处的撞击声30次,那么火车的速度是

km/h。

(二)课后作业

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 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

2、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逐渐加快的变速运动,测得它最后3m所用的时间为0.5s,则下面哪个数据可能是全程的平均速度?()

A、3 m/s

B、6 m/s

C、6.3m/s

D、0 3.一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的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的速度为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的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合 km/h。

4.张华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通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通过的路程是3m,第三秒通过的路是4m,则前三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5.一列火车从北京到广州的平均速度是80km/h,下列四位同学对该火车的运动速度的议论的错误的是()

A.甲说火车有时运动速度比80km/h大

B.乙说火车有时运动速度比80km/h小。

C.丙说火车有时运动速度为0

D.丁说火车一直以80km/h 的速度行驶。

6.一辆汽车以54km/s的速度沿着紧靠湖边的水平路面行驶,它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汽车的速度是。

7.刘强同学在长为2km的一段平直道路上行走,总用时0.5h,先以5km/h 的速度运动了0.25h,求其后0.25h的平均速度。

第三篇:物理:2.4《电容器 电容》教案(沪科版选修3-1)

2、4 电容器 电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以及常用的电容器。

②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及其定义,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③知道公式及其含义,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

④会对平行板电容器问题的动态分析。

2.能力目标

①知道利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

②学会在实验中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电容的概念。教学难点

电容的定义和引入。

对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类比法。

教学用具

静电计、平行板电容器、多媒体、电源、导线、电键。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面相关知识

要点:场强、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等。

(二)新课教学

展示各种电容器.并做解释:这是一种能容纳电荷的容器,今天我们来学习它——电容器以及描述它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电容

CBB65型金属化聚丙烯 薄膜电容器 CBB60型金属化聚丙烯 CBB61型金属化聚丙烯 薄膜电容器 薄膜电容器

1、电容器

(1)构造: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操作: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做充电。

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充电电流。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联系,两个极板间有电场存在,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电能贮存在电场中,称为电场能.操作: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就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放电.现象: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放电电流.放电后,两极板间不存在电场,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提问: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待学生讨论后总结如下: 小结:充电——带电量Q增加,板间电压U增加,板间场强E增加, 电能转化为电场能 放电——带电量Q减少,板间电压U减少,板间场强E减少,电场能转化为电能

2、电容

与水容器类比后得出。说明:对于给定电容器,相当于给定柱形水容器,C(类比于横截面积)不变。这是量度式,不是关系式。在C一定情况下,Q=CU,Q正比于U。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2)公式:CQ

U

-6-12(3)单位:法拉(F)还有微法(F)和皮法(pF)1F=10F=10pF(4)电容的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由导体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的,与电容器是不是带电无关.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演示]感应起电机给静电计带电

说明: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来测量电势差.把它的金属球与一个导体相连,把它的金属外壳与另一个导体相连,从指针的偏转角度可以量出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势差U.现象:可以看到:

①保持Q和d不变,S越小,静电计的偏转角度越大, U越大,电容C越小; ②保持Q和S不变,d越大,偏转角度越小,C越小.③保持Q、d、S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板,静电计的偏转角度并且减小,电势差U越小电容C增大.(2)结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与介电常数ε成正比,跟正对面积S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真空 C课堂练习:

1.关于电容器的充放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充放电过程中外电路有瞬间电流 B.充放电过程中外电路有恒定电流

C.充电过程中电源提供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D.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逐渐减小

2.一平行板电容器始终与电池相连,现将一块均匀的电介质板插进电容器恰好充满两极板间的空间,与未插电介质时相比().

A.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增大 B.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C.两极板间各处电场强度减小 D.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3.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容越大的电容器,带电荷量也一定越多 B.电容器不带电时,其电容为零

C.由C=Q/U可知,C不变时,只要Q不断增加,则U可无限制地增大 D.电容器的电容跟它是否带电无关 1.AD 2.AB 3.D

4、常用电容器(结合课本介绍P30)

(三)小结:对本节内容要点进行概括

(四)作业:课后1、2、3、4

SS 介质 Cr 4kd4kd

第四篇:《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

第九章 机械与人

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常用的杠杆,能从中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

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

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的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3、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4、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尝试用杠杆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重点

1、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

2、杠杆的平衡条件

3、杠杆的分类 难点

1、正确画出力臂和利用杠杆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2、正确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 教具

开瓶器,扳手,剪刀,天平,镊子,起钉锤等 杠杆,铁架台,钩码(一盒)教学方法

提前预习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举例法 教学过程

一、交代第九章机械与人

明确第九章我们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交代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进行新课

1.请同学们观察图9-1中所示的各种杠杆,通过讨论说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教师展示部分杠杆。

经过讨论,让生说出他们的共同特征。

总结得出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教师引导分析:杠杆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是某个组合机械的一部分,杠杆的外形多种多样,可直可弯、可粗可细。

作为杠杆的条件:一根硬棒、有力的作用、必须能绕某固定点转动。例如:汽水瓶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称为杠杆。

让部分同学举例生活和生产中的杠杆。

2.明确杠杆的五要素,让学生明确它们的概念,结合图9-2找出杠杆的五要素。力臂的画法是一个难点,应采取图示说明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或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练习课后作业1题。

练习探究P63 1题,P64 7题。

3.学生自己阅读课本P153页实验探究。教师展示一简单杠杆的平衡实验现象

由此引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及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与假设,以及制定验证猜想与假设的计划。(教师应注意:实验如采用课本实验装置,杠杆自重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任何影响,但若用上面图示实验,杠杆自重将影响实验结果,故应尽可能选择质量较轻的代用器材。)

实验中教师强调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对通过实验得不出平衡条件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分析实验过程,找出错误所在或误差过大的原因。应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与交流探究的结果。

最后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和同学们共同分析,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结论。及:F1×l1=F2×l2 杠杆的分类

练习对实验结论和所学知识的应用。练习课后作业2、3、探究P64 4、6题。

4.请同学们对图9-1和图9-4中的杠杆进行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方法。

让学生对杠杆进行分类,没有固定的分类原则,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从使用、特点、效果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无论学生怎么分类,都及时给予肯定。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有的杠杆可以省力,有的杠杆可以方便工作。(让学生知道“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科学方法,也是研究问题的需要)

三、开放作业 形成能力

1.家中常用的剪刀、理发用的剪刀、医生用的剪刀、裁缝用的剪刀、花匠剪枝用的剪刀、建筑工地上剪钢筋的剪刀,进行分类。2.课后练习题

3.探究开放性作业部分 教师据反馈讲解。

四、小结本节 形成知识网络 师生据板书内容小结

注意所学主要内容,重难点

五、作业及预习

预习第二节滑轮的应用

第五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教学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教学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进行物理教育教学,特制订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八年级两个班的物理教学任务。八(1)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女生26人;八(3)班共有学生65人,其中女生25人;八(3)的基础较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虚心好学,有进取心;他们有明确的是非观,独特的情感体验;他们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八(1)班的基础相对较差,有少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心思未放在学习上,纪律性也较差,但这部分学生思维敏捷,爱动手动脑,教师充分把握住这一特点,也能将这部分差生规范过来,认真搞好物理学科的学习,同时有可能这部分差生的成绩还比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关注、多多帮助他们。

经过八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对于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学习方法逐渐成熟,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却很欠缺。物理这门自然学科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充分以探究活动为主,注重实验与观察的方法,同时具有很强的神秘感与奥妙。教师应充分把握这一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更好地探究活动的能力,寻找物理规律,学习掌握好物理知识与技能,树立起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运用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是这下学期的学习任务很重,时间紧,内容多而且知识内容难,因此更要抓好学生的双基教学和创新教学,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体系分析:

教科书《物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基本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等思想。

在此基础上,物理注意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培养功能的体现;注重从自然与生活现象中引入物理问题,通过探究寻找物理规律,然后将其用于生活、生产实践;注重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渗透于不同章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还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以便学生学习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客观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等。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第八章压强;第九章机械与人;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主要是力学知识、简单机械类、近代物理知识的物理知识体系。

四、教学目的要求:

1、加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定义、概念、定理、公式、原理,以及实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科学探究、解答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4、能运用课本上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等。

五、本期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措施:

在熟悉教材、纲要、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制订有效的计划,选择好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同学生共同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探究历程,认真批阅作业,辅导学生,认真做好物理实验活动的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和“校本教研”工作,定期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学生的辅导工作,并认真作好教学反思,设计教改方案。重点培养中优等生,注重全体学生的充分全面的发展,加强他们的思想德育工作,充分有效地提高初二物理的教育教学质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由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多彩的光和熟悉而陌生的力五章组成。教材从出生起最初感受到的声现象入手,然后再介绍无处不在的光现象、力,从而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就是生活知识的一部分,消除了学生对物理的陌生感、畏惧感,增加了亲切感和兴趣。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三、教学目标

1、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2、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

4、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已经发展起来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5、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要继续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与试验,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开展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要研究与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特征”“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平面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温度计的使用及物态变化”“电路的识别和连接”等知识点,它们是解释各种现象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物理知识打下基础伏笔,是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声音的特征”,区分音调和响度,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是第一章的难点;“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这几方面内容相互联系,且都要通过实验手段来进行教学,实验起到关键的作用,但八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强,所以此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

1、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3、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4、提醒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按预习;上课;复习三步进行教学,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5、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学生在玩中学,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二、基本情况分析:

八(1)、八(2)的学生,从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5章,包括声、光、热、电的现象及基本知识。

四、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声光电等自然界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d、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教学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教学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二(5)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女生26人;二(6)班共有学生54人,其中女生25人;二(7)班共有学生60人,其中女生32人。二(5)、二(6)两个班的基础较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虚心好学,有进取心;他们有明确的是非观,独特的情感体验;他们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二(7)班的基础相对较差,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关注、多多帮助他们。

三、教材分析

1、本期教学内容共有五章,他们分别是: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多彩的光、熟悉而陌生的力。具体的栏目丰富多彩,在“迷你实验室”,你可以做一些妙趣横生的物理小实验;在“实验探究”中,有需要你动手动脑的物理实验;通过“讨论与交流”,希望你畅所欲言;“信息窗”为你提供自学的阅读材料;在“请提问”、“实践活动”以及“作业”等栏目中将为你提供思考、实践、练习的空间,你可以选做一些活动或练习。

2、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4、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四、教学目标

1, 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 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4,结合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具有特色的物理课程教学,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5,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6,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7,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8, 二(5)、二(6)班学生的人平成绩达70分以上,优秀率达20%,及格率达70%以上;二(7)班学生的人平成绩达40分以上,优秀率达5%,及格率达30%以上

五、具体措施

1、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拥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2、书本为主、实验为辅进行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

3、以自学探讨为主、讲授为辅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4、运用实验或实践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等。

5、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并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6、教育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养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6、更新评价观念,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

7、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8、在“备、教、辅、批”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练习和单元检测上加强辅导。

下载八年级物理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 沪科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物理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 沪科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1】一. 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件:声音的特性教学目的1. 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2. 常识性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

    《§6.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各们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六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一、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的基本思路是:以生活中的实......

    九年级物理 12.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沪科版

    12.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12.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案1【教学课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比热容概念是通过科学探究方式建立的,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历制定探究计划和......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2 (新版)沪科版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学目标 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沪科八年级物理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

    福州家教(www.xiexiebang.com)和厦门家教(www.xiexiebang.com)版本所有 沪科版《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试听音乐、经验的联......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质量》教案

    第一节 质量 教学目标: 一、目标与技能: 1、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通过实验、讲解生活里第现象,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4......

    八年级物理 9.3 做功了吗教案 沪科版

    第九章 第三节做功了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机械功的概念,能从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 释机械功的含义; (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