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案(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1:5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案

本单元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法与减法的含义,加、减法口算以及应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编排上有两大特点:一是把运算意义、计算方法和应用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落实到每道例题和许多练习题里,发挥知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如体会了运算的意义,就能知道计算时应该怎样想;应用数的分与合进行计算,又能加强对运算意义的感受。又如把运算知识的教学寓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既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运算的意义和方法,又能感受学习运算知识的作用和现实意义。二是从学生认知水平有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出发,把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六部分编排,逐渐提升认知要求和认知深度,揭示加法和减法的内在联系。具体安排见下。5以内的加、减加法和减法分开教学,先教学加法,再教学减法。根据一幅图列一道加法算式或列一道减法算式。加法共教学10道题,例题和试一试教学2道,想想做做1~3中教学另外8道。减法共教学10道题,例题和试一试教学2道,想想做做1~3中教学另外8道。有关0的加、减加法和减法的教学结合在一起。在例题中教学相同数相减得0以及一个数加0,在想一想中教学0加一个数与一个数减0。想想做做第4题整理有关0的加、减法的各种情况,帮助学生掌握规律。有关6、7的加、减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仍然分开进行。根据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或列两道减法算式。加法共教学11道题(6)组,例题和试一试教学4道(2组),想想做做第1、2题教学7道(4组)。减法共教学11道题(6组),例题和试一试教学4道(2组),想想做做中教学7道(4组)。有关8、9的加、减加法和减法结合起来同时教学。根据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8的加减法共14道题(4大组),例题教学4道(1组),试一试教学4道(1组),想想做做教学6道(2组)。9的加减法共16道题(4大组),例题教学4道(1组),其他在试一试里教学。有关10的加、减加法和减法相结合同时教学,根据一幅图列四道加减法算式。共教学18道题(5大组),例题教学4道(1组),试一试中教学其余的题。加、减两步计算依次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加法和减法意义的教学分四个阶段进行。教学加法和减法,首先要教学运算的意义。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要在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才能教学。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是抽象的概念,形成概念需要很长的过程。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单元只要求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经过四个阶段的教学,逐步达到这样的要求。(1)联系生活经验以及分与合的思想,初步认识加、减法。第40~47页是教学加、减法意义的第一阶段。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分与合的思想,有意义地接受加法和减法,知道加、减法的一些知识。① 通过例题讲解运算意义。在加法例题的情境图里,3个小朋友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学生立即会想到合起来一共5个小朋友。这里的合是加法概念的生长点,也是加法意义的核心成分。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3加2计算,很自然地引出了加法运算。减法例题设计了两幅内容连续的画面,呈现原来有5个小朋友浇花,走了2个小朋友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结合现实情境和具体数量关系感知减法的意义。② 变换情境内化运算意义。从例题里接受的运算意义需要及时巩固,两次想想做做的第1题都是看图写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让学生在变化的情境里继续感受运算的意义。每题都是三幅图(三小题),左起第一幅图的算式已经写出,要求学生联系图意体会算式的意思,并填写得数。第二幅图的算式里缺一个加数或缺减数,要求学生依据图意先补充式子,再算得数。第三幅图的算式让学生独立写。可见,学生对运算意义的内化是逐渐提高要求的。学生能否正确写出算式,理解图意是关键。要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帮助他们把图意说清楚。特别是减法的最后一幅图,必须想到荷叶上原来是4只青蛙,这是算式的一个数据,也是写减法算式的难点。③ 操作学具体验运算意义。两次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变换认知角度,通过画图形表达算式的意思,反馈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教学时要注意三点: 先让学生说说算式的意思。如2+3是2个和3个合起来,5-3是从5个里去掉3个。再让学生体会左边第1小题的图为什么这样画,并完成另两题。最后组织学生议论,还可以怎样表示算式的意思?画别的图形、摆学具、操作铅笔等实物可以吗?从而对运算意义有较概括的体验。(2)通过一图两式发展对加法和减法的认识。第48~53页是教学加法和减法意义的第二阶段。根据一幅图中合起来的数量关系写两道加法算式;根据一幅图里总数的构成,从中去掉一部分,剩下另一部分的数量关系,写两道减法算式,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因此,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不是算式数量的变化,是对运算意义认识的发展。① 例题让学生体会一图两式。第48页例题求一共多少人植树,两个卡通分别在情景图的右上角和右下角观察。一个卡通先看到近处的队伍中有5人,再看到远处还有1人推着车,于是列算式5+1=6。另一个卡通先看到身旁的1人,再看到另外5人,列出算式1+5=6。两个算式虽然不同,但只要把两部分学生人数合起来,都能算出参加植树的人数。第50页例题一共有6人植树,通过已知男同学人数求女同学人数和已知女同学人数求男同学人数两个问题,列出两道减法算式,直观显示从6人里去掉一部分,剩下另一部分。这两道例题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现象,列出不同算式,体会一图两式。② 试一试和想想做做帮助学生掌握一图两式,教材充分考虑了一图两式是教学难点,经常扶学生一把。第48页在辣椒图下面列出3+4=7,这道算式是顺着图意列的,算式里的3和4分别与图中的3个青辣椒和4个红辣椒上下对应。让学生补充另一道算式,体会只要把两种颜色的辣椒个数相加,都能得到辣椒的总数。同样,第50页在萝卜图下面顺着图意,对应着两部分萝卜已经有算式7-2=□。让学生填写另一道算式的减数和差,再次体会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剩下的是另一部分。教材对学生的扶体现在两点:一是顺着图意思考的算式比较容易,教材已经写出,让学生写另一道算式,着重体会这道算式的意思以及和图的关系,从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二是另一道算式只填第二个加数或减数,已有的第一个加数和被减数降低了补充算式的难度。想想做做和练习六里加法的一图两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减法的一图两式只要学生写减数,一般不要他们写被减数。一方面是适当降低要求,另一方面防止出现其他意思的减法算式。(3)通过一图四式感受加、减法的联系,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第54~60页是教学加、减法意义的第三阶段,在一图两式的基础上继续提出一图四式的要求。四道算式中的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分别在第二阶段教了,现在只是把两个一图两式组合成一图四式。通过组合,感受加法与减法间的内在联系。尽管本单元不给加法和减法下定义,更不讲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学生还是能在现实情境和具体的算式里有所感觉。这种感觉,使他们对减法的理解又深入了一步。教学有关8、9、10的加、减法的三道例题都是一图四式,三次试一试也都是一图四式。另外,第54页想想做做第1题和练习八第1题也是一图四式。教材提供这么多机会,让学生反复经历一图四式的过程,其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体会运算的意义。一图四式的教学着重安排在第54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三个层次。① 例题在情境图下面已经列出四道算式,让学生写出得数。这是他们首次接触一图四式。教学要注意三点: 一是仔细看图,统一看法。学生对情境图一定很有兴趣,各人观察的切入点不同,获得的信息也不同。如2人有救生圈,其他人没有;1人戴游泳帽,其他人不戴这些信息与下面的算式无关,必须排除。要组织学生交流,把观察点放在池里有5人,池边有3人上。二是让学生解释算式的意思。在写出得数后,先一道一道地进行。然后两道加法算式为一组,两道减法算式为另一组,一组一组地解释。三是让学生看一看,根据一幅图列了几道算式,其中几道加法、几道减法,从而知道一图四式。② 试一试根据图意已经列了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让学生写另一道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这样安排是激活一图两式的经验,把两个一图两式组合成一图四式。教学时也要注意三点: 第一,引导学生联系图意,从6+2=8写出2+6=8,从8-2=6写出8-6=2;第二,安排学生分别复述两组算式的意思;第三,让学生体会怎样写出这幅图的四道算式。③ 想想做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会一图四式。还要思考右边的图为什么只写两道算式,体会每道算式都有两种解释。(4)在应用中加强理解。第66~70页是教学加、减法意义的第四阶段。引导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问题中的合或分的关系,选择加法或减法解决问题,继续理解运算的意义。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蕴含在事件的过程中,发现数量关系的方法是让题意活起来,使情境动起来。在看图、想图、说图的活动中了解事件的发生与发展,理清其中数量的变化状况,与头脑中已有的加、减法概念相互呼应,从而选择适宜的运算。另外,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计算,对理解运算意义也是有益的。2.教学加法和减法计算,引导思路、发展思维、有效练习。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这些数的分与合,很多学生还在生活中进行过简单的加、减法计算,这些都是教学1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基础。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一方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加强算法引导,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计算。(1)不把算法强加给学生。由于本册教材加强了分与合的思想以及加、减法意义的教学,所以大多数学生能够应用数的组成的知识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当然,也会有部分学生可能凭直觉说出得数,甚至通过数数得到结果。对这些学生,在不否定他们算法的同时,可以引导他们改变思考方法。① 联系运算意义想算法。加法是把两个数合起来;减法是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从中去掉一个数。这里的合与分和前一单元数的合与分意思一致。突出加法算式的合、减法算式的分,学生容易应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如加法的第一道例题,3+2是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这是很自然,也是很流畅的思路。又如减法的第一道例题,5-2是从5个人里去掉2个人。因为5分成2和3,所以去掉2还剩3。从表面上看,这两道例题似乎没有讲算法。其实是把探索算法的机会留给学生,通过运算意义带出算法。② 通过一些设计引算法。如果说5以内的加、减法,由于数比较小,学生还能凭感觉说出得数。那么,随着运算的数逐渐变大,说出得数就越来越难了。因此,教材在教学有关6、7的加、减法时,加强了算法的引导。第49页第6题,6只蜜蜂排成一行,看图填算式□+□=6。在学习数的分与合时,学生已经很熟悉这样的图,能够每次移1只蜜蜂,有序地说出6的一组分与合。教材让学生利用经验,通过写算式体会6的组成能计算6的加法。类似的安排还有第51页第6题、第55页第5题、第56页试一试等。③ 结合渗透数学思想以及和、差的变化规律,启发其他算法。第62页的例题教学求未知加数,渗透方程思想。计算8+()=10的思考方法与加、减法不完全一样,学生会有一定困难。要指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含有括号的式子的含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求括号里的数的方法,着重让学生体会可以从分与合的角度想10可以分成8和几或8和几合成10,从而求出括号里的数。63页想想做做让学生继续体会求未知加数的含义和基本方法。其中还多次让学生计算成组的题,如3+2、3+3、3+4,7-

4、7-

5、7-6等,学生通过算算比比,就发现了相邻算式间的联系。利用一道已经掌握的算式帮助计算邻近的算式也是一种有效的算法。第58页第4题,根据2+6=8,不计算就在2+4和2+7中找到得数比8小的算式,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启示学生利用相邻算式帮助思考。单元复习整理出加法表和减法表后,找出表中横着、竖着、斜着一行算式的规律,也有助于学生利用熟悉的算式帮助计算其他算式。(2)练习形式活泼多样,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熟练地口算加、减法需要充分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好的效果。① 为计算题配置有趣的背景,如送信、青蛙跳伞、小鸡回家这些背景为计算练习增添情感色彩,能调节学生的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这些练习还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为了帮助小动物,要认真地算,争取都算对。② 组织学生互练。如第43页第5题、第49页第5题等。练习用的算式卡片和数字卡片制作方便,一人出题,其余人口答,容易进行。这样的练习要经常进行,并且应该延续到后面的计算教学中去。③ 安排学生自练。如第52页第1题,照书上那样做九张数字卡片,每次任意拿出两张,用大数减小数。又如第55页第2题、第56页第1题等。这些练习只摆卡片,不需要书写,学生不觉得累,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有利于主体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④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口算水平。练习六第3题给16道口算题加上色块,在练习

七、练习八和单元复习里也各出现一次,是用于检查口算能力的。16道题一般在2分钟内完成,不要提过高的速度要求,个别学生还可以再多用一点时间,要鼓励学生争取全部算对。如果有错,要及时改正。⑤ 通过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一道题内连续进行两次加、减口算,对掌握10以内加、减法无疑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利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进行第二步计算,能锻炼短时记忆,培养注意力的转移和集中。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口算能力的提高。为此,先引导学生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写在第一个运算符号的下面,看着写的这个数继续算下去。在学会这样思考后,逐渐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记在心里,进行下一步计算。3.改革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应用题教学确实存在许多弊端。首先表现为题材封闭,应用题都是教材为学生编就的,学生感受不到应用题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失去了在实际情境中收集、表述信息的机会。其次是呈现形式单调,几乎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和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比反差太大,学生学习应用题是为了解答应用题,不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分析应用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偏重形式逻辑和抽象的数量关系。四是解题时过分拘泥于不必要的细节,给学生制造了一些人为的约束,牵制和分散了学生的精力。教材安排了许多现实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题材开放,以图画、对话、表格等形式呈现生活原型;还给学生收集、表述、加工信息的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问题或提出问题;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教学结合在一起。本单元许多计算题都是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来的,如教学的第一道加法算式3+2=5和第一道减法算式5-2=3分别是解决一共有几人浇花和还剩几人浇花的问题。教学的加减混合算式7-2+3是汽车里原来有7人,到站后下车2人,上车3人,为计算汽车里现在有几人这个问题列出来的。所以说,本单元既是教学加、减计算,也是教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至少有以下好处:一是使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方法教学和技能练习,还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教学。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教学计算,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使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数学教学的经常性内容,得到切实加强。三是现实的、熟悉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已有知识,有利于理解运算的意义,探索计算方法,有助于形成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2)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有层次地进行的。教材一方面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结合起来教学,另一方面也设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线索,使教学活动扎实地展开。① 呈现方式: 图画图文结合简单的符号。在5以内加、减计算中,实际问题都用图画方式呈现。原因有三点:一是物体的个数少,画面能够容纳;二是图画有趣,学生喜欢且容易看懂;三是信息直观,容易收集。如练习五第1题右边一题,左边3只兔,右边2只兔,下面是□+□=□,学生一看就明白是把两边的兔合起来。从6、7的加、减计算起,实际问题采用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用语言表达物体的个数,就不需要把所有物体都画出来了,能使画面简洁。学生也无法在图画里数出答案,必须进行计算。如第60页第6题里说了小芳种10棵向日葵这句话,图中就不把10棵向日葵都画清楚,还剩多少棵没有采只能计算。二是便于提出问题。如第53页第7题,如果不用文字叙述,问题很难表达。由于学生识字尚少,独立阅读有困难,所以,文字表达的条件和问题,教师要读给学生听。从第61页起,安排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括线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直观地看到加法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的运算;减法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② 信息容量: 少多。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起步阶段,出现的是小情境,如第41页第1、4题等。小情境里的信息少,一般只解决一个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理解问题的数学内容,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在第44页第1题里,盘子里桃的个数的变化是数学信息,算式4-4=0表达了这种变化,是求盘里还有几个桃的数学方法。在解决小情境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安排学生仔细读图,充分说出在图里看到些什么、有多少,以及由此想到了什么。然后要安排学生看图下面算式的运算符号,体会式子的含义。当根据图画想到的问题与算式的含义一致以后,解题就顺利了。在学生能够解决小情境里的问题后,适量出现一些大情境,如第47页第4题。图画里的信息多,可以提出和解决许多问题。让学生看图说出几道算式,培养对信息的简单分类和选择利用的能力。如树上有2只鸟,又飞来1只,一共有3只鸟;3个小朋友跳绳,2个小朋友观看,一共5个小朋友。又如第69页第5题,根据画面中的各种动物列出不同的连加、连减算式,体会数学问题的多样性。教学开放情境里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两点: 一是引导学生把观察和思考集中在一种物体及其数量上,防止信息相互干扰。如观察小鸟的时候,暂时不要观察小朋友;观察兔子拔萝卜时,不要观察猴子摘桃。待一种物体的算式列出来以后,再去观察另一种物体。二是要组织学生间的交流,尤其是各人观察的物体不同,获得的信息不同,思考的问题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从而体会情境的开放和问题的多样,但不要每个学生把所有的算式都列出来。(3)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本单元结束时,安排一次场景型实践活动《丰收的果园》,让学生综合运用认数、计算和位置等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在丰收的果园里有梨树和苹果树,各种小动物正在收获水果。画面中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回答。要注意的是,回答这些问题不是这次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要让学生感受这些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到画面中去选择有关的信息,更要让学生试着提出一些问题并自己解决。如果学生都能积极热情地参加活动,主动地与同伴合作交流,增进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就达到了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

第二篇:一年级加法减法教案

NO:5 教学内容:加法(第23页-第24页的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27页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 生:小棒或学具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电脑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体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题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2)学生汇报算式;3+2=5,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1、游戏一:贴苹果

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上去。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大家摆学具说算式,一人写算式。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

2、红花配绿叶 要求:这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个小组找到的“红花”答案多。评价: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

五、托管时间完成第27页的第1————4题 NO:6 教学内容:减法的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27页的第5————6题。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师:课件、实物投影仪。生:5个圆片、5根小棒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3()5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 1+3 1+4 2+2 4+1 3+1

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把两部分合起来)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电反复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桌子上放着3只纸鹤,有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只)

师:像这样,从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

2、学习减法算式

问:3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板书:3-1= 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电脑演示第25页的第2幅图和第26页上面的一幅图,分别让学生认真观察(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2)根据图意列算式

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第25页最下面的做一做)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

(1)先画三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板书:3(2)再用虚线圈2朵花,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3)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4)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3—2=1 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1)指名说图意

(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学生独立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进行评价。

三、巩固反馈

1、P27页的第5题

(1)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2、P27:6每个小朋友拿出5朵小花,根据题目摆一摆。NO:7 教学内容:练习课(第28页的第7————11题)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教学重、难点: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按数的顺序填数()3 4()()()1

()()3()()

(学生口答)数的组成

2 3 1 □ 2 □

二、指导练习

1、P28页的第8题

第一幅图:让学们认真观察 : 1)4人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一共有4条黄瓜,奶奶摘了二条,还剩下几条)

2)要求还剩下几条,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如何列式?请你在书中完成。3)全班集体评价 出示铁锹图

教学方法同上

2、P28页第9题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把算式补充完整。

3、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

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第28页的第10题。全班进行评价。

三、数学小游戏:回家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第三篇: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同步练习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37分)

1.(8分)比一比

27+12_______40

44-23_______20

79-18_______61

33+36

_______68

28-21_______15

89-23_______57

46-23

_______46-24

75+21_______98-5

2.(1分)从第二行拿_______支笔到第一行,两行笔的支数就相等。

3.(3分)两个乘数都是7,积是_______。7个8比26多_______,45比52少_______。

4.(2分)计算

_______

_______

5.(3分)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6.(1分)修路队修路,第一天修了485米,第二天修了523米,第三天修了535米,三天一共修了_______米。

7.(1分)现在有4把椅子,要来14人,每人1把椅子,还需要_______把椅子。

8.(2分)有3个苹果,5个梨,8个香蕉,小方可以选择两种水果,她最多能拿到_______个,最少能拿到_______个。

9.(8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5+3=_______-1=_______-5=_______+6=_______

8-1=_______-4=_______+3=_______+2=_______

10.(8分)直接写出得数

240x30=_______120x40=_______300÷50=_______630+90=_______

363+40≈_______ 69×199≈_______ 25x48x4=_______150-50x2=_______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1.(2分)判断横线上填的数是否正确。

214-76=248

12.(2分)1只兔妈妈带着3只小兔在公园玩,游客一共能看到3只兔子。

13.(2分)商店里有7把雨伞,6把太阳伞,雨伞比太阳伞多2把。

14.(2分)树上有4只猴子,地上有3猴子,一共有6只猴子

15.(2分)列竖式计算要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

三、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

16.(2分)红红今年比妈妈小20岁,再过10年后,红红比妈妈小()岁。

A

.10

B

.20

C

.30

17.(2分)根据图片,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

A

.5-3=2

B

.5-2=3

C

.3-2=1

D

.3+2=5

18.(2分)634加286的和与327的差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A

.B

.C

.19.(2分)原有大米42袋,用去27袋后又买来40袋,现在有()袋。

A

.33

B

.44

C

.55

20.(2分)林云去书店买书,一本漫画25元,一本故事书30元,书店店员给林云便宜了5元钱,林云一共花了多少钱?

A

.55元

B

.50元

C

.45元

D

.40元

四、应用题

(共5题;共45分)

21.(15分)看图回答

(1)

地点

路程/米

商店——书店

商店——小明家

商店——学校

(2)商店到饭馆1000米。学校到饭馆多少米?

(3)小明家到商店的路程与到饭馆的路程哪个长?长多少米?

22.(5分)看图列式计算

23.(5分)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6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4.(15分)三(2)班的小刚、安妮、磊磊都是集邮爱好者,他们都有不少邮票:

小刚

安妮

磊磊

300枚

280枚

420枚

(1)小刚集的数量比磊磊少多少张?

(2)安妮和小刚一共集多少张?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25.(5分)买这两种玩具,50元够吗?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37分)

1-1、2-1、3-1、4-1、5-1、6-1、7-1、8-1、9-1、10-1、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1-1、12-1、13-1、14-1、15-1、三、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

16-1、17-1、18-1、19-1、20-1、四、应用题

(共5题;共45分)

21-1、21-2、21-3、22-1、23-1、24-1、24-2、24-3、25-1、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1、小数加减法:教材第47~51页(例

1、例2和练习八)

2、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和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52~55页(例

3、例4和练习九)

3、整理和复习与探索实践:教材第56~58页 教材

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一位小数简单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先结合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继续探索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再把加法运算定律从整数范围推广到小数,并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学习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突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适时地将加减法运算定律从整数范围推广到小数,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规律具有的普遍意义。

4、恰当引入用计算器计算,拓展学生学习与探索的空间,提高学习效率。

5、让学生经历简单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单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和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难点:自主地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授课日期

(序号

1)课题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教时

备课日期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2、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教学例1

二、教学例1减法部分和例2

三、归纳小结

四、练习

五、全课小结

六、课后延伸

1、创设情境:超市购物 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

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铅笔盒、美工刀、„„„;

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先列出算式。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把竖式写下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 你们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把学生的想法板演出来)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

还是刚才的几位同学上去板演。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

3、小结加法的计算法则。

1、同桌的两人比较一下,谁用的钱多些? 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先列式 并列出竖式

你会计算吗?要注意些什么?

试着计算出来,并投影一些同学的计算。逐个点评,表扬做得较好的同学。

2、小结减法的计算法则。

比较整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比整数加减法更需注意的地方: 都要数位对齐,都要从低位算起;

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还要点上并对齐小数点。

1、你们同桌两人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2、你买的两样东西价钱一样吗?哪种多些,多多少?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

3、谁最会花钱,花了多少?谁用得最少?他们俩相差多少元?

4、每个同学如果都有10元钱,售货员还应找回你多少元?

5、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先说计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几位学生上去板演,集体订正。

6、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7、做49页试一试题目

让学生观察与例2中的计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启发学生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先独立完成这里的计算,再学习小组内交流。

8、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题

三个小组各做一题,比一比哪一小组的正确率高。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学得怎么样?

我想知道你们小组共用了多少元,小组的同学合作一下,把结果告诉我。

在这里如果都会,则不必把末尾对齐的错误指出来,以免混淆

鼓励做得较好的同学。

让学生自己说,教师稍作整理。

纠正错误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计算法则。

学生说,教师板书

课后感受

授课日期

(序号

1)课题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二课时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教时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回忆复习

二、基本练习

三、提高练习

四、课后延伸

五、布置作业 自己复习上节课所学习内容47页的例1和48页的例2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

0.65-0.25

6+0.34 1.6-0.4

4.5+0.5

0.82-0.42 0.83-0.5

9.2-6

2+2.8 3.4-3.1

17.6+3.9

3.6+2.4 0.45+2.85

0.73-0.23

14-3.9

2、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说说能想到些什么,可以求哪些问题,再让学生根据问题合理选择信息并列式计算。

3、用竖式计算

7.5-3.18

0.51-0.37

4-0.82 5.26-4.75

13-3.9

8.04-7.4 每个同学选做两题,比速度更要比一比正确率,做得全对的同学予以鼓励。

4、练习八的第3题

可以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练习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还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练习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练习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练习八的第五题

初步向学生渗透综合法的思想。

把学生典型的错误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共同纠正。

初步向学生渗透分析法的解决问题的思想

课后感受

授课日期

(序号

1)课题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三课时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教时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

3、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教学重点难点 知识的迁移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引入

二、探究

三、练习

四、总结

1、口算

用卡片出示练习九的第1题,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种文具。

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想买哪两种?你会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吗?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引导学生探索算法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3、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华一共用的钱数,请同学们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

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4、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这里的字母 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

4、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学生练习

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5、完成练习九的3~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4、5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怎样评价?

(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

课后感受

授课日期

(序号

1)课题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四课时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教时

备课日期

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学习用计 算器计算

三、用计算器 探索规律

四、布置作业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大家都去过广润发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你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怎样判断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呢?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2004 1002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生和老师相互交流回答问题。

(出示课题)

说明:各种不同的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先看使用说明书。

(同桌交流)

学生列式。

告诉学生,在这里可以用100减,也可以去减100,100减的结果是个正数,是应找回多少元。减100的结果是一个负数,是营业员差你的钱数。

课后感受

授课日期

(序号

1)课题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五课时 课型 练习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教时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 难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回顾与整理

二、练习与应用

三、全课小结

1、说说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容。

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

2、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

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比整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3、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吗?

1、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口算时也要让学生说一说部分题的注意点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加与退位减,以及被减数的数位不够的情况与结果末尾是0的情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形象的复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由于题目较多,可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些,然后集体订正,学生也要说出列竖式的注意点,并列举计算中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在改错中更深刻的体会计算的方法。

3、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提醒学生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把整数的运算定律通过合理的迁移,最终能熟练地应用在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 结合示意图理解题意:

竹竿的高度分成几个部分的和? 现在已知几个部分?

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么的高度? 怎样求池水的深度?

用什么方法?列出算式并解答。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5题:

先简要介绍钙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再让学生看着统计表说说各种食品每1000克中的钙含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分别解答相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

6、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题:

教师首先讲解,让学生弄清当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义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方法;其中 “水位变化”栏中的数字是与前一天比较的差值。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正负数和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里,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数,比前一天少则是负数。

7、完成练习与应用的思考题:

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知识和基本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解答。

集体订正。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增长了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就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啊,小数加减法的运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呢,你还能在我们的身边找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吗?课后去找,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全班进行交流。课后感受

授课日期

(序号

1)课题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六课时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教时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

3、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4、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5、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提前收集:上月的电话缴费单,水电燃气三个月的缴费数据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探索与实践

二、评价与反思

三、总结与教育

四、延伸与拓展

1、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话缴费单,看看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吗? 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

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话费最多,各自的余额又是多少呢?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话费,那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算算。

2、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看看谁家的哪项费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③家庭支出较高者:

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最多,支出较多的同学考虑一下能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呢?

通过这次的记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3、统计一下自己上周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 你的收入是从哪儿来? 你的支出合理吗?必要吗?

你结余多少?你准备怎样处置你结余的钱?

4、我们应当如何合理安排收入与支出?

1、围绕书上的三个方面的指标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举例说说自己在学习本单元中学得好的地方和学得不理想的地方,然后在小组内向组长汇报,自己给自己评几颗星。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自己小家都管理不好的人,更谈不上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具备了治理小家庭的能力,才能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小家治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整理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已具备了初步料理家务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财技巧,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我们也一定能治理好国家,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内生活费用的支出情况,并用计算器算出合计数。并对家庭支出的各种数据作出相应的判断,给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初步学会理财。

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答出:合法收入,量入为出 课后感受

授课日期

日 小数加减学习效果书面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1、5.7+9.8=5.7+10()0.2 2、63.8-10.3=63.8-10()0.3

3、比 3.92多 0.4的数是()

4、比4.93少1.5的数是()

5、()的一半是6.3

6、甲数是10.9,比乙数多0.852,甲、乙两数的和是()

7、小于1的最大的三位小数减去最小的四位小数是()

8、根据18.3-9.8=8.5,可以写出两道算式18.3=(),9.8=()

9、比10元少1.7元是()元

10、三位小数减去两位小数,所得的差是()位小数

二、判断

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各数的末尾对齐„„„„„„„„„„„„()

3、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9个„„„„„„„„„„„„„„„„()

4、甲数是1.45,比乙数少0.45,乙数是1„„„„„„„„„„„„„„()

5、用小数计算8吨80千克-3吨800千克=8.8-3.8=5(吨)„„„„()6、5.42+3.78=9.20,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所以等于9.2„„„„()

7、0.78-0.078=0„„„„„„„„„„„„„„„„„„„„„„„„()8、6.43-6.2-0.2=0.03„„„„„„„„„„„„„„„„„„„„„()

三、选择 1、5.7+8.9+8.3=5.7+8.3+8.9运用了()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结合律

C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4角6分+7元4分=()

A 7元8角6分

B 12元

C 7.50元

3、把2米3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是()米。A 2.3

B 2.03

C 2.003

4、计算小数减法,不小心把减数增加3.2,被减数不变,那么他计算得到的差()A 增加3.2

B 减少3.2

C 不变

5、从10里面连续减去()个0.1,结果是0。A 100

B 10

C 1000

6、两数相除余9,除数最小是()

A 9

B 10

C 11

8、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两位小数,和是()小数。A 两位

B 三位

C

五位 四

计算

1、口算

0.7+0.9=

0.8+0.6=

8.24+3.76=

4.1-3.8= 14+0.78=

14.6-0.34=

1.3+8.56=

0.8-0.55= 4-0.04=

1-0.03=

30.5+3.05=

0.8-0.45= 0.78+2.2=

5-0.08=

3.25+0.75=

10-0.1=

2、列竖式计算 8.65-6.31=

10-7.64=

13.6+8.46=

0.99+1.1=

3、简便计算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4.57+3.17+3.43+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8.54-5.96

27.38-5.34+2.62-4.66

4、列式计算

7.07与3.45的和减去它们的差,得多少?

比15.7少4.3的数加上3.54,结果是多少?

甲数是48.3,比乙数多12.7,两数和是多少?

9.8比2.34与4.36的和多多少?

五、解决实际问题

3.45+8.7+16.55+1.3 21.63-(8.5+9.63)

1、妈妈买上衣用去了23元5角,比买裤子多用8角3分,妈妈一共用去多少钱?

2、班级进行跳高测验,小明跳了1.24米,小伟跳的比小明高0.13米.小华跳的比小伟矮0.02米,小华跳了多少米?

3、粮站收购大豆2.34万吨,玉米比大豆多0.42万吨,粮站收购大豆和玉米共多少万吨?

4、李老师买了三本书,价格分别是7.80元、5.65元、6.20元,他付出2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5、食品厂一月份生产饼干5.8吨,以后每月都比前一个月多生产0.2吨,这个食品厂四月份生产饼干多少吨?

6、小马虎在计算4.25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只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6.28,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思考题: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0.43,甲、乙两数的和是6.18.甲、丙两数的和是6.75,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

第五篇: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1)

为方便教学,数学网小编整理了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学习,希望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接下来一起来学习下吧!第八单元 总复习

第一课时 20以内退位减法

复习目的

1.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

1.水果式题、应用题的相关课件。

2.20以内退位减法的减法表挂图。

复习过程

一、复习算法。

课件演示水果式题;提问: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生畅所欲言后,师肯定他们答案,小结出方法:

1、想加算减:想9加2等于11,11减9等于2,8加

5第 1 页 等于13,13减5等于8.2.用差1得9,差2得8的方法: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l得9.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2得8.3.10—2=8 8+1=9 即:11—2=9 lO-5=5 5+3=8 即:15—3=8 师让他们选择最易于接受的方法,再演示水果式题的其它题目。

二、复习减法表。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挂图.板书: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师随意指一道式题,让生熟练回答。(可采用开火车、举红旗、爬山比赛、信鸽投信等多样形式活跃气氛)

三、复习加、减法应用题。

让生观察图形,尝试自己编题.根据生编题情况,师再出示课本第95页第6题:

1.蝴蝶和蜻蜒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蜒有多少只?(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2)想想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用减法算?(因为要求蜻蜒有多少只.必须从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数,所以用减法.)(3)列式解答。

第 2 页 2.有蝴蝶8只,蜻蜒16只,蜻蜒比蝴蝶多几只?(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2)想想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用减法算? 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提问题?(蝴蝶比蜻蜒少几只?)为什么也用减法计算? 3.你还能提怎样的问题呢? 根据学生编的加法应用题,分析列式解答,并强调为什么用加法来解答。

四、课堂练习。

1、口算题.退位减法表里随机抽指.2.口算

12-8 14-6 12-3 16-9 13-6 11-9 12-4 13-9 14-8 14-5 14-7 11-8 15-6 1l-7 12-7 16-8 13-5 1l-3 18-9 13-8

以上内容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由查字典数学网提供,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同学们的学习,如想了解更多数学知识,请继续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第 3 页

下载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案(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案(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4页例题和“试一试”和第4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1节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0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

    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案

    小数加法和减法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杨钱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

    《加法和减法》教案11

    《求未知加数》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例题,完成第63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求未知加数的算式,探索并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P48~49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的第4~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95~ 97页例1、2 课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细心......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1. 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口算的,能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