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时间:2019-05-15 01:5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第一篇: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他们本人(不教书的理论家除外),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包括我自己。为什么把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我何尝不是这样想!“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这是很可怕的评价。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我有时也这样),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旁门左道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花架子哗众取宠。前不久,我在西安苏教版语文教材培训会上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它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人达到读正确、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领读

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 第二节课:精读 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小学生只有读出声音(包括听别人读),自己听到,才能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离开了朗读的中介,往往难以理解课文。其实成年人读出声音来,或边看边听别人朗读,对书面的文字的理解也远比默读理解得好,因为朗读是活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

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记得台湾的一位教授也这样说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引自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

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的护士见作者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那一份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是写母亲辛劳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黑板上板书的“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兴趣的培养也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先请学生“读帖”(苏教版语文每课的生字都是请书法家书写、并用红色印的),“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学生们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不是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第二篇: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他们本人(不教书的理论家除外),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包括我自己。为什么把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我何尝不是这样想!“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这是很可怕的评价。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我有时也这样),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旁门左道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花架子哗众取宠。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苏教版语文教材培训会上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它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人达到读正确、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小学生只有读出声音(包括听别人读),自己听到,才能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离开了朗读的中介,往往难以理解课文。其实成年人读出声音来,或边看边听别人朗读,对书面的文字的理解也远比默读理解得好,因为朗读是活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

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记得台湾的一位教授也这样说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引自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的护士见作者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那一份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是写母亲辛劳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黑板上板书的“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兴趣的培养也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先请学生“读帖”(苏教版语文每课的生字都是请书法家书写、并用红色印的),“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学生们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不是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徐州市老特级教师李梦钤先生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我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这样说,绝不是否定多媒体、否定表演等手段。如果运用的恰到好处,自然会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现在,该用我也照用。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于永正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于永正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他们本人(不教书的理论家除外),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包括我自己。为什么把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我何尝不是这样想!“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这是很可怕的评价。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我有时也这样),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旁门左道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花架子哗众取宠。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苏教版语文教材培训会上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它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莲山,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莲山。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人达到读正确、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小学生只有读出声音(包括听别人读),自己听到,才能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离开了朗读的中介,往往难以理解课文。其实成年人读出声音来,或边看边听别人朗读,对书面的文字的理解也远比默读理解得好,因为朗读是活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

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记得台湾的一位教授也这样说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引自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的护士见作者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那一份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是写母亲辛劳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黑板上板书的“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兴趣的培养也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先请学生“读帖”(苏教版语文每课的生字都是请书法家书写、并用红色印的),“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学生们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不是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徐州市老特级教师李梦钤先生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我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这样说,绝不是否定多媒体、否定表演等手段。如果运用的恰到好处,自然会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现在,该用我也照用。浅谈初一语文的朗读教学

“九义”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九义”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的强化了朗读,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要求、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显然都是为了强化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些很值得我们教师认真钻研。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语文课的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相对比较弱一些,可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却要强得多,他们对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等的学习还未产生很大的兴趣,却很热衷于朗读,对磁带的语调、教师的表情模仿得快、准。因此,初一的语文教学,朗读是必可少的。教材中的教读课、自读课都应不同程度的过好朗读关。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意味,既能受到熏陶感染,又能锻炼用语音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阅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那么,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教师要正确对待朗读,做好朗读示范。我们要改变朗读处于被动地位的现象,扫清老式的满堂灌的教法,充分认识朗读的效能,真正把朗读放到课堂教学应处的位置上来。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教师要把朗读当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学生朗读时,教师应专心地听,朗读之后,要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总结。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注意用示范朗读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标准和榜样,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老教师,要尽快杜绝用方言进行朗读,可想而知,教师的朗读水平很低,他指导学生朗读的效果又会如何?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朗读要领,指导学生朗读。教师对朗读的知识要胸有成竹,对不同的课文,朗读时的轻读(~)、重音(·)、停顿(较长“/”、较短“//”、更短“///”)、快慢、语调等都应了如指掌,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技巧。

例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朗读时凭什么停顿?大的停顿和小的停顿,凭标点符号,更小的停顿,凭词的组合,句中的三个小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停顿时无大小之分。那么这句话应读成怎样的腔调?这是一句表达告诉别人一件事的陈述句,要读轻一点,读出陈述语气。

又如朗读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是按音节划分节奏的方法朗读,还可按意义单位划分节奏,读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因此,朗读节奏可按音节或意义单位来划分。读一句话还要读出重音,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里的某个音节或句中的某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读出重音有时能起分词义的作用,如“过年”与“过年”,前者是“明年”之意,后者是“过新年”之意。一个短语或者句子里的音节读重音,表示这个音节是主要字眼儿。如《散步》中“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一句中“本不愿”是它的主要字眼。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只有一个重音,一个句子有时就不只是一个重音了,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朗读课文,能读出停顿、重音、语调,就显得有节奏感。例如朗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诚然,朗读的要领、技巧是很多的,如第一册第十七课的课后练习五还重点分析了朗读一段课文的重音、轻读、小停、拖音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假如教师都能准确地朗读并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能读好停顿、重音、轻读、拖音、语调,且掌握好速度(广播速度每分钟200字)、富有节奏感,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准确的有感情的朗读中获得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情调韵味,就能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通过朗读触摸心灵,引起共鸣,排除学生与课文之间的隔阂,达到身临其境、忘我的境界。这样便自然地避免了课堂上那些不必要的枯燥无味的满堂灌,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充分调动学生乐学的积极性,发挥了朗读教学的应有效能。

再次,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如此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指导,让学生易于接收。也体现了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最后,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训练方式。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是以齐读作为朗读的重头戏来抓,齐读在初中占压倒优势。当然,认真使用齐读,恰当安排,精心指导,可使训练面广,加强朗读气势,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滥于齐读,也明显体现出它的不足,会读的不会读的,认真读的不认真读的,都混杂在一起,滥竽充数,学生有时顾了整齐顾不及准确,顾了响亮顾不及感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读一字停一顿、千篇一律的拖腔唱读,远离了朗读的要求。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学及运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第四篇:读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有感

读《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有感

运师附小张马飞

近期,有幸读了赵国忠主编的《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这本书,感受到了教育教学的艺术性,也深感自身平时教学存有很大的差距。都说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但是其中亮点的设计与挖掘往往能弥补课堂的遗憾。那么我们如何去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使其中的亮点最大化呢?结合本人对这本书的理解,现简单谈谈个人的几点感受。

一、解读课程标准

无论哪门课程的开设,都是有纲可依的,这所谓的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新课标》,其中规定了该学科的课程性质,学科特点,不同学段要达到的标准等等。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对课标烂熟于心才能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教学,驾驭自己的课堂。

二、备课须用心

众所周知,备课包括备教材教法和备学生两大部分。要想使一堂课有亮点,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认真了解学生的学情,性格特点等前期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坚持学习是硬道理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有不断地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我们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听别人上课能感受到一节课的不足,真正让自己去处理同样的课,却又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眼高手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就是学习不够,读书不足造成的。只有见的多了,识的广了才能秀出课堂的精彩,所谓厚积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再说,要想给孩子一杯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鲜活水,这也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四、课堂教学要创新

同课异构,就是说:同样的教学内容要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其中就涉及到创新。创新不是简单的或随意的调整课堂程序,而是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方式。要让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这一主体群,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塑造他们的人格,让新的东西在课堂上大放异彩,这才是真正的创新。只有学生喜欢的课堂才是成功的教学,只有学生认可的课堂才有亮点可言。

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认真解读课程标准,还要用心备课;不仅要坚持学习,还应学以致用,力争用新的形式、新的理念去驾驭课堂。只有这样,才会让课堂上的亮点大放光彩!

第五篇:激励:真正懂得你价值的人在哪里

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是老方丈,每天都在读书念经;一个是小和尚,每天都在砍柴挑水。

有一天,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跑去找方丈:“方丈、方丈,我想读书……”

方丈看了看小和尚,什么也没有说,回到房间里搬了一块石头出来:“这样吧,今天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市集上去卖。但是记住一点: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和尚想不通:一块石头让我去卖,而且说,有人买还不给卖?可是,没有办法,小和尚只好拿着石头下山了。

在市集里,从清晨到下午,没有一个人来瞧这块石头。快日落的时候,有个妇女走了过来,看了看石头、看了看小和尚问:“小和尚,你这石头是卖吗?”

小和尚说:“是啊!”

“这样吧,我出五文钱买你这块石头。因为它的样子很别致,我想买回去给丈夫写字的时候压压纸,这样不容易被风吹走。”

小和尚想,一块石头能卖五文钱啊!但是,方丈不准他卖啊!所以,小和尚只好说:“不卖、不卖!”

妇女急了:“我出六文钱!”

“不卖、不卖!”

妇女没有办法,只好摇摇头,走了。

傍晚的时候,小和尚带着石头回到山上。

方丈问:“怎么样?”

小和尚遗憾的说:“今天竟然有个妇女愿意出六文钱买这块石头。但,你说不让我卖,我只好没卖!”

方丈问:“你明白了吗?”

小和尚奇怪的回答:“不明白啊?”

方丈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搬着石头就走了。

小和尚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砍柴。

过了一个月,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又来找方丈:“方丈、方丈,我不想砍柴,我想读书!”方丈看了看小和尚,还是什么也没说,回到房间里搬出那块石头。“这样吧,这次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米铺老板那去卖,但是,还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和尚想不通:还让我去卖啊,上次人家出六文钱都没卖!但是,没有办法,方丈就是方丈啊。小和尚带着石头下山了。

来到米铺店,见到了米铺老板。

米铺老板听说小和尚是来卖石头的,拿着那块石头端详了半天说:“这样吧!我没有多少钱――我出500两银子买你这块石头!”

小和尚吓了一大跳,一块石头值500两银子啊!

米铺老板解释:“你不要看它只是一块石头,其实,它是一块化石,我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

小和尚连忙说:“不卖、不卖!”抱这石头赶忙回去找方丈。

见了方丈,说:“方丈、方丈,米铺老板说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说是一块化石!”

方丈问:“你明白了?”

小和尚回答:“不明白。”

方丈又是笑笑,什么也没说,把这块石头搬走了。

小和尚又没办法了,只好还去砍柴。

再过了一个月,小和尚实在受不了了,再去找方丈:“方丈、方丈,我想读书,我不想砍柴,也不想卖石头了!”方丈笑着看小和尚,还是什么也没说,回到房间里搬出那块石头:“这次呢,你还是去卖石头。不过,这次是卖给山下珠宝店的老板,还是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小和尚受不了了:这么贵的一块化石,让我拿着去卖,还说人家出多少钱也不卖!

可是,看着方丈严肃的样子,小和尚只好小心翼翼的带着石头下山了。来的珠宝店门口,告诉门童,说有块石头带给老板看看。珠宝店的老板正穿着裤衩睡午觉,听说一个小和尚带石头来卖,连忙跃起,只穿了个裤衩就奔了出来。看到小和尚连忙把石头拿过来端详半天,问小和尚: 这块石头是你的吗?“

小和尚说:”是啊!“

”你是这个山上的小和尚吗?“

”是啊!“

”是老和尚让你来卖的吗?“

”是啊!“

珠宝店老板叹了口气,说:”这样吧,我也没有多少钱。我只有三家珠宝店、两家当铺和一些田产,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

小和尚吓的”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这么值钱啊!“

珠宝店老板解释:”你不要看它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其实,它只是外面包裹了一层石头的样子,里面是一块无价之宝的宝玉!就好象古代的'和氏璧'一样,在未开采前只是外面包了一层石头而已。我愿意用我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

”方丈、方丈,你怎么能把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随随便便让我带下山呢?珠宝店老板说他愿意出三家珠宝店、两家当铺和一些田产,就是他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他说这里面是一块无价之宝!“

方丈问:”你明白了?“

小和尚回答:”不明白!“

方丈微笑和告诉小和尚:”同样一块石头,在一个妇女的眼中,只是一块压压纸的石头,值六文钱;到了米铺老板那里,认识到它一些价值,知道它是一块化石,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而真正懂得它价值的只有珠宝店的老板,知道它只不过是外面包裹了一层石头的样子,里面是一块无价之宝的宝玉

"

下载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于永正(五篇范例)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他们本人(不教书的理论家除外),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包括我自己。为什么把简单的事反......

    五年级语文幸福在哪里

    第五单元劳动 1 幸福在哪里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三个牧童把一口喷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十年后,通过他们自己的劳动,亲身找到了幸......

    大学生“宅”死家中 真正的素质教育在哪里?

    大学生“宅”死家中 真正的素质教育在哪里?近日,一则大学生“宅”死家中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悉,该大学生毕业后放弃工作独自居住家中14年,最终被人发现“宅”死家中......

    3D《龙门飞甲》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龙门飞甲》:美艳、情感、计谋、痴情、替身、搞笑、武林、暗器、特技收齐了!不看3D你损失龙门飞甲值得一看,单说层次感还不错的3D效果就应该得到力挺,华语电影如都能如此踏实弥......

    语文教学的亮点

    语文教学的亮点和味道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桂平市西山镇城西小学甘振宁【内容提要】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实行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是仍存......

    一年级语文《春天在哪里》教学设计(5篇)

    春天在哪里 教学目标: 1、通过到大自然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培养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以及把自己所见所感有条理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读《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一书有感上

    读《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一书有感以往,我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企图以花架子......

    《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

    课题:空气在哪里 一、教材简解 本课是三年级科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的第一课《空气在哪里》。《空气在哪里》这一课是“科学探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空气是一种没有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