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
杨旭辉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常言道:“课内打基础,课外出成绩。”任何一个卓有成就的“语文人”绝不只是局限于课内阅读,其实课外阅读量大大超过语文课本,所以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引导相当重要。2011 版新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在教学建议中还提出“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指导是语文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课堂是语文教师履行课外阅读指导责任的最重要的场所。我们语文教师务必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成果的一个过程。
一、基本课型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有: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读写迁移课、班级读书会、读书笔记交流会等。
(一)、读物推荐课
“不管大人或小孩,看书是因为喜欢阅读,不是因为看书对我们有好处;乐趣来自于我们阅读的方式和内容使我们思考与感受,如果我们要为孩子推荐作品,相信我们应该基于阅读的层面而推荐读者想要阅读的喜欢阅读的作品。”(【加拿大】培利·诺得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
与“基于阅读层面”相对的另一个概念是“基于功利层面”,为了让学生能应付考试,或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所进行的灌输性阅读,这往往成为阻碍儿童阅读的最大障碍。“基于阅读层面”的阅读是阅读能够持续的根本保证,它与“读好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好书”之所以好,首先在于要让人能读下去,“能够让人思考与感 1 受”。对于儿童来说,“好书”是能让他们“快乐”并且能获得“思考与感受”的作品,这些作品是能够真正陪伴孩子成长的,是能够成为儿童的朋友的。
书籍浩如烟海,不加选择地读一是没那么多时间,二是读了没有多大的收获,甚至会有坏的影响。要选择好的、有价值的书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是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因此为孩子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尤为重要。那些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优秀作品应该是阅读推荐的首选。中国的《小猪唏哩呼噜》《乌丢丢奇遇》《我要做好孩子》《草房子》、外国的《窗边的小豆豆》《浪漫鼠德佩罗》《喜乐和我》《时代广场的蟋蟀》等,不胜枚举,这些好书,从儿童的视角呈现儿童的生活,于是儿童的生命里多了许多“爱、承担、理解、包容、勇敢”等丰富和积极的情感,有了更多“想象、幽默、理性、规则”等感性、具体的生活智慧,儿童的生命因此生动起来。
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主要方法有:书刊、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可依据读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推荐方法。如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化媒体播放书中一段精彩场面的人物道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出推荐的读物、推荐理由。师生可以共同阅读一章节或一篇,指导读书方法,制定阅读计划。
同时要注意,课外阅读是个性行为,儿童生活背景、知识背景、性格特征有很大的差异。课外阅读指导推荐不能也不应该要求学生读相同的书。课外阅读推荐就是把儿童带进浩大的宝库,打开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宝盒,带学生经历一段段神奇的感受,最终还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儿童。
阅读推荐的基本策略
1.设置悬念,激发阅读欲望
儿童天生就充满好奇心,所以设置悬念是很有效的阅读推荐策略。通常有几个设置悬念的切入点。
(1)片断阅读设悬念
用书中的片断设置悬念是最常用的手段。教师可以抓关键情节,也可以抓一些有趣情节出示原文让学生阅读后戛然而止,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果在阅读片段前教师做适当铺垫,不仅会让学生对书中情节发展的探究欲罢不能,还会增进情感互动。
南京的马莉老师推荐童话《吹小号的天鹅》。书中的路易斯是一只哑巴天鹅,但它非常善良、勇敢、好学、执著,童话故事曲折、动人。老师先介绍了路易斯经历,让学生对这只天鹅产生了同情、敬佩的情感,接着出示了这样一段话:“有一次,路易斯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游到它心爱的塞蕾娜面前,鞠了躬。它的石板照旧挂在它的脖子上。它用嘴叼起石笔,在石板上写上‘我爱你’,把石板给塞蕾娜看。塞蕾娜看了看石板,游过去了。它不会读,虽然它也很喜欢这只脖子上挂着个什么玩意儿的天鹅小伙子的长相,可是它不能对一只不能说句话的天鹅产生兴趣。一只吹号天鹅而不能吹号,依它看来是毫无价值的。”学生阅读这个片断后,立即产生强烈的兴趣。由于孩子对路易斯的同情、敬佩、喜爱,都希望塞蕾娜能爱上路易斯,但它们最后到底是否相爱了呢?这个悬念一定会让孩子们自觉去翻书的。
南京的潘宁老师推荐《外公是棵樱桃树》,出示了我和外公“学爬树采樱桃”“潜泳抓鱼引来救援队”等有趣故事后,出示这样一个片断:“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外公心中竟然有一根刺!这根刺深深刺痛了外公,这根刺也彻底断送了我和外公在一起的日子。”这根刺是什么?孩子们自然去书中找答案。这根刺穿起小说情感线索,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同时体验到复杂的人生、珍贵的情感,产生“思考 3 与感受”。在推荐作品时,有时往往因为小说情节发展慢,或文字多而导致课堂出示片断比较困难,教师则可以通过叙述设置悬念。这种叙述可以是通过片断阅读的串联,也可以是教师组织语言串联。
(2)图片想象激悬念
在儿童作品推荐中运用书中插图激发悬念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在低年段儿童刚刚进入整本书阅读时,往往会一边看文字一边寻找图画的支持,图画能帮助儿童进入阅读情 境,帮助儿童理解文字。
图
(一)是《淘气包埃米尔》的插图。南京的杨树亚老师推荐这本书时,请学生猜测“小女孩怎么会升上了旗杆?”能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会引发学生多少奇思妙想,又会产生多少阅读渴望。图
(二)是《佐贺的超级阿嬷》的插图,南京的孙艳老师请学生猜这位阿嬷腰上拴的绳子后拖着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这做?这超出儿童生活经验的奇特画面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好奇。当学生真的去阅读这本书时,这条线索带着学生走进“二战”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感受苦难中的智慧,体会到爱的伟大,还懂得抗日战争给日本人民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一个画面一定会久久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画面所附载的思考和感受也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上。推荐一本书,有时只用一个画面可能就成功了。
除了用片断阅读、图片想象设置悬念,还可以利用目录引发悬念。目录是一本书的阅读线索,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资源。有些教师利用目录让学生猜测故事情节也收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很好效果。
2.品味情趣,引发阅读期待
儿童是感性的,具体形象最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也最能激发他的思考。儿童是需要有想象力,有趣味的东西的。
寻找能够引发儿童情感共鸣的切入点:如学校生活场景、温馨的家庭生活。南京的张静老师在执教《那个可爱的小香咕》时,出示 4 了书中这么一段话:“一天,香咕梦见把小饭丢了,找不到了,她急得吸溜吸溜哭起来。香咕哭醒了,一看小饭就在枕头边。她不打算再哭下去,可心里却还是难过:虽然是梦,可小饭总归是丢过一次了,她不想失去它,它老陪着她,已经像她的小妹妹了。香咕把小饭抱紧了,闭上眼睛。她要再做一个梦,如果梦见找到小饭,该多好!”这段话呈现的情景是儿童的生活中常有的,那么简单,那么可爱,自然会引发儿童对香咕和小饭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寻找容易引起儿童愉快情绪的内容作切入点。如杨老师在推荐《淘气包埃米尔》时,从埃米尔的典型方言“我要‘俄的猫子(帽子)’!我要‘俄的墙(枪)’!”入手,学生一边听一边说,乐不可支,一下子就爱上这位淘气、可爱的埃米尔。
3.感受影响,产生阅读向往
阅读期待除了来自于作品本身,有时还源于对作者喜爱,或者对作者、对作品影响力的好奇心。《淘气包埃米尔》是国际安徒生大奖得主林格伦的作品,当老师出示了这样几个数字:“译成88 种文字印了130000000 册摞起来175 个埃菲尔铁塔高、排起来绕地球3 圈”这些数字让学生吃惊不已,阅读向往随敬佩之情由然而生。
《柳林风声》是美国的童话小说,老师推荐时告诉学生美国总统罗斯福一口气把这本书读了三遍。推荐《夏洛的网》时,出示这样的一段话:“在理想的世界里,应该只有两种人存在,一种是读过《夏洛的网》的人,一种是将要读《夏洛的网》的人。”告诉孩子们这是有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并告诉孩子们,这本书被誉为“美国最伟大十部儿童文学之首”,这些信息的传递都会让学生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阅读方法指导课
阅读方法指导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一种课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5 最终达到“自能读书”。此课型有其现实性和针对性,是针对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或只看热闹,或纯为猎奇,读书不少收效却不大的现状而设置的。有如下读书方法供参考。
①三读法
浏览性泛读。对浅显易懂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采取浏览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探求性速读。为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
品味性精读。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谋篇布局,欣赏佳词妙句,经过细嚼慢咽,将其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法
圈点勾画,作批注。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制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将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和背诵。
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③边读边思考法
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文章脉络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三)、阅读欣赏课
好的书不应只停留在为情节所吸引的浅层次阅读上,更重要的是品味、欣赏、揣摩、涵咏。因此课外阅读欣赏课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显得尤其重要。阅读欣赏课是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 6 程,参与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语文能力,思维上得到启发,思想上受到感染与熏陶,情感上引起共鸣。形式上可分体裁赏析、写作手法赏析、内容和主旨赏析等。流程大体如下:
精心选择阅读文本。阅读文本要力求短小精悍,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课外阅读指定篇目。学生调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鉴赏、评价。
自由讨论阶段。讨论可以以同桌为单位,也可以是多人一组。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自由式,也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教师可以先确定一些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要坚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重的方针,要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学生上台演讲。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要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局面。
教师小结。教师肯定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还可以将文章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拎出来让学生再思考再认识。
(四)、阅读汇报课
阅读汇报课是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的一种课型。它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还有利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赏析、得失寸心知的效果。可采取如下做法。
学生准备汇报提纲。教师提前一周告诉学生,以使学生对前段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回顾梳理,选准汇报的内容要点,列好汇报提纲。提纲一般包括:阅读的书名、作者或文章的题目、作者;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主要收获,包括思想教育、阅读知识、写作方法、语言积累及其他知识等;疑问、困难或建议。要求学生依据个人实际,7 抓住一两点生发开去,谈要谈具体,说要说出真知灼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学生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即使问题幼稚可笑,教师也要加以鼓励。
学生汇报,教师调控。大致按教师启发谈话——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小结的程序进行。汇报形式力求多样,要以学生口头谈收获为主。
读后(中)交流指导课
“读后(中)交流课”,即主要针对整本书或某一系列的书,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自主阅读后进行课堂交流的课。以期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持续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品质。
一、明确阅读交流指导课的主要目标
虽然指导阅读大多数是语文教师承担的工作,虽然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但阅读的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为儿童的生活服务。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交流指导中,更应该关注阅读内容对孩子精神成长方面的意义。通过指导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富儿童情感世界、增进儿童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因此,课外阅读交流课和课内阅读指导课在主要目标上应该有明显的差异。课外阅读交流多属泛读、课内阅读多属精读,课外阅读交流最重要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能更多获得阅读乐趣,从而能够保持持续阅读的兴趣;课内阅读更多注重阅读策略指导、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欣赏感悟以及字词句篇等工具性目标的落实。两者是有交叉的,但绝不可相互替代。在我所看到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中,有一些教师用概括大意、语段欣赏、写法手法分析、积累好词好句等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心生厌烦,这样的指导和设置课外阅读指导的初衷南辕北辙,应该引起警惕。
也有一些读后交流课老师认为乐趣就是好玩,从头至尾设计大量无聊的噱头博得孩子一笑,这样也不可取。儿童阅读要使儿童获得 8 乐趣,到底阅读乐趣在哪里?
《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罗列了获得阅读乐趣的途径,“文字本身的乐趣、引发我们情绪的乐趣、引发想象的乐趣、故事的乐趣、重复心安的乐趣、新鲜感的乐趣、为自己找镜子的乐趣、认识文本结构的乐趣、逃避的乐趣、获得认识的乐趣、与其他人讨论对所读文本之回应的乐趣、对我们的回应产生更深层理解的乐趣„„对话的乐趣”,当我们发现阅读会有那么多方面的乐趣时,阅读课的设计就会丰富起来了。
二、课外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基本策略 1.重视儿童阅读回应
首先,儿童对阅读作品的回应反应了儿童的兴趣所在以及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体现自主阅读的本质属性;其次,学生对作品的回应需要与人交流、需要得到重视与反馈,并因此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乐趣;再者,对学生自主感悟的回应的重视,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领的抓手。因此,在课外阅读交流课中,给学生最大的自主表达空间是最重要的教学设计策略,应该尽量减少以教师的所谓正确、全面、深刻理解来替代、淹没学生阅读的真实回应过程,剥夺学生阅读的乐趣。
在此理念下的操作其实并不太复杂,就是把课堂表达的主动权真正地让给学生,让“时间”,让“话题”。
南京徐红飞老师指导学生交流《水浒传》。上课伊始,教师交待了本节课交流任务、背景,只用两分钟时间,老师就坐到了学生中间。接下来,各小组在学生主持人的组织下,轮番上场,有的小组专门讨论“人物外号”,有小组专门讨论“兵器”,有小组对“人物性格”感兴趣,还有小组对“地名”感兴趣,有用PPT 展示的,有出题考同学的,有表演的,有朗读的„„学生表现虽然稚嫩,有许多卡壳,也有很多错误,但不管是台上的,台下的,七嘴八舌,兴趣盎然。在遇 9 到学生说不清楚的,老师会问一句,或点拨一下,组织一下,一节课上完了,老师做了一个小结。
这样的课真实地体现了课外阅读交流课的特质。因为给学生时间、空间,学生可以真实表达其对文本的回应,于是促进了课前真实的自主性阅读;课堂中的多角度的交流丰富学生的阅读视角;更多学生的参与营造了良好阅读氛围。教师的指导体现在课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了解、推进,教师对课堂的设计此时无声胜有声。
南京程洁老师在组织学生交流《雨啊,请你到非洲》时,让学生在黑板上自由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写下了诸如“痛心、幸福、害怕、难过、珍惜”等近二十个关键词。教师就请写下这些关键词的学生用“读读议议”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过程。整个教学过程非常简单,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氛围中读自己印象最深的片断,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回应别人的想法,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没有分析、没有说教,有的就是以书的内容为媒介的心的交流。
这两节课设计是简单的,但又是匠心独运的,老师给学生自主回应作品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特定的时空里成长。
2.丰富阅读表达方式
儿童的年龄、能力背景、智力倾向等都决定儿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理解方式是多样的。在阅读交流指导中,教师有责任设计多种方式使更多学生从中获得阅读自信力、成功感,从而获得阅读乐趣。阅读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有“读后感的交流”“合作擂台”“辩论”“演讲”“合作阅读卡”“戏剧表演”“故事会”“实验、考察”“小报制作”等。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以及阅读书籍的特点进行选择。
南京陈林静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名为《永远的童年》主题阅读,学生在读了《城南旧事》《草原上的小木屋》《好小子———童 10 年故事》一系列的书后,一个班组成若干个团队按要求进行了课前准备,老师在此基础上设计组织了阅读交流指导课。她设计了多种交流方式:
(1)“阅读大擂台”,让学生回答一些有关书中的关键细节,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匠心,领悟要关注关键细节的阅读策略。
(2)“辨论”。老师设计辩题是《城南旧事》中的“疯子疯不疯?”,让学生按团队分成支持“疯”“不疯”两大阵营展开辩论。最后,教师站在两大阵营中间,用辩证观进行陈述:疯子既疯又不疯,当我们用自己体贴之心走进人物的内心的时候,我们就多了一份理解和爱心。接下来,老师再抛出一个辩题———“书中的小偷坏不坏?”,仍然让团队间辩论,聪明的学生们也学着老师辩证地分析问题了。
(3)“博文欣赏”,老师选取一些优秀阅读感言让学生读一读,鼓励学生写下读后感。
(4)“团队阅读特色展示”,有展示自己收集的相关电影、歌曲的,有展示自己比较阅读的体会的,有朗读相关诗歌的。
(5)“自制记忆书”,在一张小“足迹卡”上写下自己在这阶段阅读中最想说的话。这张“足迹卡”将伴随孩子读书的时光,几年以后,当他们把自己的阅读“足迹卡”串起来时,这不就是他们自己的精神成长的轨迹吗?这值得珍藏一辈子!
3.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教师指导全班学生所进行的共同阅读,应与儿童纯粹地自主阅读、与亲子阅读有所不同。教师做为专业人员,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欣赏获得新的发现,产生再次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交流中,教师应该关注
学生的读书策略的使用,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判断与思辨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儿童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
在前面所述的《水浒》阅读指导中,徐老师的引领智慧藏在课前对学生兴趣的了解中,藏在对学生出问题后的点拨中。陈老师《永远的童年》中处处体现了她的指导,在阅读擂台赛她让学生体验关键细节的阅读策略,在辩论中让学生学会珍视自己的阅读角度,更学会辩证也看待问题,在博文欣赏中用学生的具体案例巧妙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赏析等。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中的指导作用是融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润物无声。
(五)、语言积累课 指导学生积累语言。
背诵法。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但不是死记硬背,须在阅读时进行准确的感知和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感知的重点、理解的要点,不懂课文不能背诵课文。
摘记法。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在阅读中随时随地积累,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
剪贴法。剪剪贴贴,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然后,贴到札记本上,不管怎么贴都可以。旁边还可以配上用彩笔自画的插图。
(六)、经典诵读课
古今中外的经典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的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宝藏。儿童正处在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能抓住机遇背诵一些永恒的经典名篇,将会对孩子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通过开展儿童经典诵读能激发潜能,学习语言、增强人文底蕴,同时又能培养孩子的高尚的情操和人文关怀,由此可以使孩子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
二、课型的选择
课外阅读的意义众所周知,不再繁述,但每个年级段课外阅读承 12 载的目的任务不同,教师指导也应有所侧重,所选择的课型也应有所不同。
低年级学生是入门的起始年级,使他们爱读、乐读,培养兴趣是阅读的目的。在阅读中能读通、读懂故事情节,在阅读中初步感受优美的语言,愿意和家人、同学老师交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更多地应选择大声朗读课、经典诵读课、阅读欣赏课等,由教师读故事,尤其是读绘本,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年级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能运用一定的方法行进阅读,积累语言,并就书中的人物或情节表达自己的见解。中年级更多的应选择读物推荐课、班级读书会、阅读方法指导课、语言积累课等,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
高年级课外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自己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学着做批注,适当的写阅读感受,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作品能力。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可选择班级读书会、读写迁移课、阅读汇报课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研究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研究综述
摘要: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有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读写迁移课、班级读书会等。通过研究不同课型适用的阅读材料及具体的操作模式,以及不同课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探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实效,给一线教师以借鉴和启发。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基本课型
综述
概念界定:
课型:余映潮老师认为,所谓课型,就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可以说,课型是由“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可以说,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是什么课型。
导言:
我校自开办以来,非常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要求教师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但课外阅读指导课究竟该怎么上,如何根据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选择适当的阅读课型,怎样上更有实效,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达成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目的,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本文就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进行综述,为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实践工作做理论的探索和指引。
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到现在如火如荼,推广课外阅读已成为当今小语界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老师成为阅读推广的点灯人,课外阅读正成为孩子语文素养提升的新的增长点。然而,读书要想有收获,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而在独立阅读刚刚起步的中小学阶段,学生往往不能自己很快地摸着门径,如果听任学生自己盲目阅读,不仅收益甚微,而且还往往使学生在观念上产生误会,以为课外阅读只是粗略的阅读,不需要精研,久而久之养成不良习惯,读任何书都马虎了事,这样就终身难以从阅读方面获益了。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本文就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综述如下:
一、基本课型
扬州亲近母语课题组在课外阅读推广方面成果斐然,在多年的课题研究实践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纳出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有: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读写迁移课、班级读书会、读书笔记交流会等。
1、读物推荐课
书籍浩如烟海,不加选择地读一是没那么多时间,二是读了没有多大的收获,甚至会有坏的影响。要选择好的、有价值的书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是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因此为孩子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尤为重要。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主要方法有:书刊、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可依据读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推荐方法。如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化媒体播放书中一段精彩场面的人物道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出推荐的读物、推荐理由。师生可以共同阅读一章节或一篇,指导读书方法,制定阅读计划。
2、阅读方法指导课
阅读方法指导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一种课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此课型有其现实性和针对性,是针对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或只看热闹,或纯为猎奇,读书不少收效却不大的现状而设置的。有如下读书方法供参考。
①三读法
浏览性泛读。对浅显易懂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采取浏览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探求性速读。为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
品味性精读。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谋篇布局,欣赏佳词妙句,经过细嚼慢咽,将其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法
圈点勾画,作批注。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制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将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和背诵。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③边读边思考法
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文章脉络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3、阅读欣赏课
好的书不应只停留在为情节所吸引的浅层次阅读上,更重要的是品味、欣赏、揣摩、涵咏。因此课外阅读欣赏课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显得尤其重要。阅读欣赏课是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参与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语文能力,思维上得到启发,思想上受到感染与熏陶,情感上引起共鸣。形式上可分体裁赏析、写作手法赏析、内容和主旨赏析等。流程大体如下:
精心选择阅读文本。阅读文本要力求短小精悍,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课外阅读指定篇目。学生调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鉴赏、评价。
自由讨论阶段。讨论可以以同桌为单位,也可以是多人一组。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自由式,也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教师可以先确定一些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要坚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重的方针,要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学生上台演讲。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要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局面。
教师小结。教师肯定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还可以将文章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拎出来让学生再思考再认识。
4、阅读汇报课
阅读汇报课是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的一种课型。它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还有利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赏析、得失寸心知的效果。可采取如下做法。
学生准备汇报提纲。教师提前一周告诉学生,以使学生对前段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回顾梳理,选准汇报的内容要点,列好汇报提纲。提纲一般包括:阅读的书名、作者或文章的题目、作者;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主要收获,包括思想教育、阅读知识、写作方法、语言积累及其他知识等;疑问、困难或建议。要求学生依据个人实际,抓住一两点生发开去,谈要谈具体,说要说出真知灼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学生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即使问题幼稚可笑,教师也要加以鼓励。学生汇报,教师调控。大致按教师启发谈话——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小结的程序进行。汇报形式力求多样,要以学生口头谈收获为主。
5、读写迁移课
实施以课外阅读为基点的辐射性读写迁移,在迁移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展现独特的阅读体验,提升习作能力。在习作之前,教师根据习作要求,选一两篇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可供学生模仿借鉴的文章,重在表达方法的指导;有时也可以由教者给出文题,学生自选同类课文进行“自学”,强化对此类表达方法的感悟。
6、班级读书会
引导班级的孩子围绕特定主题共读,交流、分享、碰撞阅读收获。班级读书会的操作策略:
①共读:建立话语环境
班级读书会通常采取群体成员(同伴、师生)共同阅读、交流同一本书的方式进行。成员共同阅读慎重择定的符合最大多数成员趣味的书籍,等于是在建设一个该群体的话语新系统,也就为成员间的交流讨论提供了一个共有平台。
②话题:寻求对话支点
“主题”的选定
读书会的讨论话题很多时候不止一个,即便唯一的话题,也需要带领者心中具备明确的讨论方向感。一般情况下,带领人应该组织各个成员围绕着商定的话题,在参与成员的无意识中逼近乃至达成预设目标。这个预设目标就是本处所指的“主题”。它不同于一般所讲的思想主题,更多的是作品传递的一种精神追求、感情高地。
需要说明的是,读书会过程中的话题群并非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的单纯讨论交流,与话题推进穿插进行的还应有诵读、默看、表演、想象、描述等多样的活动,有时甚或就是话题展开的重要策略手段。
③分享:提升阅读品质
读书会各成员因为背景、个性等的差异,在共读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时,既会产生相似的体验,也会产生各具个性的反应。相似的体验会引发成员间的共鸣,差异的体悟会给他者带来新的启迪。这种共鸣与启迪的获得就是分享。分享的获得既提升了阅读者个体的阅读品质,也会强化班级读书会这一组织形态的凝聚力,让所有成员都感受到个体自由阅读所不具备的情绪体验,为后继的阅读、讨论形成优质动力定型。
7、大声朗读课
“大声读给孩子听”师生共读,是指针对低段年级学生认识的字不多,分析判断能力也较差,阅读有一定困难,习惯还没有养成等不利自主阅读特点,教师通过帮助孩子寻找合适的读物,利用学校专门的时间,在一定的场合,大声读给孩子听,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探讨,把孩子带进一个崭新的课外世界,给孩子畅快的阅读享受,给孩子直接的情感熏陶,给孩子丰富的语言积累,教给孩子一定的读书方法,为孩子以后的自主阅读和终身阅读打下基础的师生共读活动。
8、语言积累课
指导学生积累语言。
背诵法。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但不是死记硬背,须在阅读时进行准确的感知和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感知的重点、理解的要点,不懂课文不能背诵课文。
摘记法。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在阅读中随时随地积累,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
剪贴法。剪剪贴贴,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然后,贴到札记本上,不管怎么贴都可以。旁边还可以配上用彩笔自画的插图。
9、经典诵读课
古今中外的经典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的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宝藏。儿童正处在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能抓住机遇背诵一些永恒的经典名篇,将会对孩子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通过开展儿童经典诵读能激发潜能,学习语言、增强人文底蕴,同时又能培养孩子的高尚的情操和人文关怀,由此可以使孩子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
二、课型的选择
课外阅读的意义众所周知,不再繁述,但每个年级段课外阅读承载的目的任务不同,教师指导也应有所侧重,所选择的课型也应有所不同。
低年级学生是入门的起始年级,使他们爱读、乐读,培养兴趣是阅读的目的。在阅读中能读通、读懂故事情节,在阅读中初步感受优美的语言,愿意和家人、同学老师交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更多地应选择大声朗读课、经典诵读课、阅读欣赏课等,由教师读故事,尤其是读绘本,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年级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能运用一定的方法行进阅读,积累语言,并就书中的人物或情节表达自己的见解。中年级更多的应选择读物推荐课、班级读书会、阅读方法指导课、语言积累课等,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
高年级课外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自己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学着做批注,适当的写阅读感受,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作品能力。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可选择班级读书会、读写迁移课、阅读汇报课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研究方向
1、课外阅读指导课不同课型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2、如何更好地实现课内外衔接。
主要参考文献:
1、亲近母语网站上徐冬梅的“亲近母语”课题结题报告;
2、余映潮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师》上的《课型》一文。
慢慢地,把教案写短
特级教师 张祖庆近日,朋友发我一份教案,说是三天后上公开课,让我看看。我下载附件,打开细读,乖乖,6000多字!没开看,头就晕。大环节里套小环节,小环节里套1.2.3点,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学生可能的回答,以及如果这样回答教师怎么评价,写得清清楚楚。读完,我哑然失笑。这哪是教案啊?分明是完整的课堂独幕剧嘛!这位朋友教了15年书。又想起另一位朋友。
几年前TA曾发我一个教学设计,谦虚地说,让我指点一下。我打开认真读起来。教案超长,8000多字,10页。慢慢读,欣赏啊。读着读着,我笑了。请看——
师:呀!你第一遍读课文,就能读得这样字正腔圆,可见平时训练有素。师:(如果学生读得疙疙瘩瘩,则说),没关系,这只是第一遍读课文,错几个字,也正常的,多练练,一定会读得更好。
类似这样的语句,占去整个教案的五分之二。你一定以为这是某位师范实习生的教案吧?非也,这位朋友,已经教了20年书,且在当地颇具知名度,在省级、全国级公开课上,多次展示过自己的风采。我无语。2 看到这样的教案,我总是发回对方,和TA说,你把教案浓缩在1500字以内再发我。对方往往不理解,写详细些,把课堂的每个细节都想到了,课不就更顺了吗? 这话看似对。
但课堂,不是剧场;学生,不是演员。预设得细致一些没错。学生的回答,岂是老师可以预先写出来的?你的回应,岂可做到滴水不漏?
再说,写在教案上的语言,是什么?书面语言!课堂上呈现的语言,是什么?口头语言!
有时听课,我们常常觉得老师不在上课,而在演戏。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教师把“书面语言”“口语化”,课听起来就别扭了。课堂是师生对话的地方,对话,要自然、真诚。老师将预先写好的书面语背给学生听,对话能真诚、自然吗?只能做作得一塌糊涂!把教案背一遍,教学语言固然优美,环节衔接也貌似行云流水,但,这样的课,老师听着累,学生也往往云里雾里。
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薛法根等老师的课,为什么给人如坐春风的感觉?因为,他们都是用很朴实的口语,和学生交谈,而不是用矫揉造作的书面语给学生朗诵。他们的教案写得具体吗?往往只有简单的几行字。
上个月,我和薛法根老师同台上课,有幸看到他的《匆匆》一课教案。多少字?连同目标,不到300字。请看—— 《匆匆》教学设计 薛法根 教学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朗读体会文本语言的节律之美; 2.结合生活体验,解读作者对时间的“匆匆”之感; 3.模仿文本写话,领会文本对时间匆匆的形象表达。教学过程:
板块一:重锤敲击叠词的节奏之美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选取典型的叠词,体会节奏之美。联系朗读,进一步体会散文诗的语言节律。板块二:深层追问时间的哲思之美
围绕核心问题思考:作者为何对时间有如此匆匆之感? 点拨:时间一去不复返;八千多日子的空虚无为。板块三:生活比照语言的形象之美
时间是抽象的,作者是如何把“八千多日子”和“一个日子”写形象的? 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模仿写话,进一步领会形象化表达的方法。教案虽然简简单单,但生成极其丰富。3 最近,偶有老师问我,张老师,您把教案传给我,学习一下。我说,我没教案。人家不信,以为我藏着掖着。哈,最近两三年,我的大部分公开课,还真没有教案。没有教案,不表示我没备课。我备在心里,备在PPT上。为什么不写教案?故意不写!什么?公开课不写教案?
是的!这几年,我一直这样的。为什么公开课故意不写教案?
因为我在上课之前,细细地读了文本,心里反反复复地琢磨教案了。这节课大致几个板块,提什么主问题,在心里想好了,课就可以上了。
其实,早些年上公开课,我也写过很详细的教案。但那样的课,上得累。上课时,老想着自己的教案,生怕忘问哪个问题,丢了哪句精彩导语,课堂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的课,精彩不到哪里去。慢慢地,我的公开课教案越写越短。近年来,我干脆不写了。
教案由长到短,由短到无,这大概跟练武功是一个理儿,先有招,再无招。教案由长到短,由短到无,这大概跟山水画中的留白是一个理儿,无即是有。4 不写教案,备课依然要花大力气。力气花在哪里?
细读文本,寻找这篇文章和别的文章不同之处;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琢磨学习难点;思考教学目的,想好几个大板块,预设好几个主问题;做好PPT。至于教学语言,课堂随机生成。这样,你的脑子里,便没有了教案的束缚。
你不用刻意去构思,学生的回答用哪句妙语去评价;
你不用刻意去经营,哪个环节的过渡语该怎么出彩; 你不用刻意去追求,哪个教学节点该博得老师掌声。
把教案写短一点,教师就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 把教案写短一点,教师就把更多空间还给学生,课就有更多生成可能; 把教案写短一点,课就自由起来,潇洒起来,灵动起来。把教案写长了,课就短了;把教案写短了,课就长了。
作业本
有一种书,它叫作业本,老师的红勾和红叉,一个又一个。
有一种书,它叫作业本,我的欢笑和泪水,一串又一串。密密麻麻,一页接一页,直到最后的句号。带着满身的伤痕,它完成了使命,而我就长大了。
第三篇:中心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
第四实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
基本课型学习材料
高唐县第四实验小学 于红霞
一、基本课型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有: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读写迁移课、班级读书会、读书笔记交流会等。
1、读物推荐课
书籍浩如烟海,不加选择地读一是没那么多时间,二是读了没有多大的收获,甚至会有坏的影响。要选择好的、有价值的书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是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因此为孩子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尤为重要。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主要方法有:书刊、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可依据读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推荐方法。如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化媒体播放书中一段精彩场面的人物道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出推荐的读物、推荐理由。师生可以共同阅读一章节或一篇,指导读书方法,制定阅读计划。
2、阅读方法指导课 阅读方法指导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一种课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此课型有其现实性和针对性,是针对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或只看热闹,或纯为猎奇,读书不少收效却不大的现状而设置的。有如下读书方法供参考。
①三读法
浏览性泛读。对浅显易懂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采取浏览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探求性速读。为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
品味性精读。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谋篇布局,欣赏佳词妙句,经过细嚼慢咽,将其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法
圈点勾画,作批注。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制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将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和背诵。
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③边读边思考法 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文章脉络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3、阅读欣赏课
好的书不应只停留在为情节所吸引的浅层次阅读上,更重要的是品味、欣赏、揣摩、涵咏。因此课外阅读欣赏课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显得尤其重要。阅读欣赏课是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参与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语文能力,思维上得到启发,思想上受到感染与熏陶,情感上引起共鸣。形式上可分体裁赏析、写作手法赏析、内容和主旨赏析等。流程大体如下:
精心选择阅读文本。阅读文本要力求短小精悍,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课外阅读指定篇目。学生调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鉴赏、评价。
自由讨论阶段。讨论可以以同桌为单位,也可以是多人一组。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自由式,也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教师可以先确定一些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要坚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重的方针,要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学生上台演讲。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要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局面。教师小结。教师肯定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还可以将文章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拎出来让学生再思考再认识。
4、阅读汇报课
阅读汇报课是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的一种课型。它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还有利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赏析、得失寸心知的效果。可采取如下做法。
学生准备汇报提纲。教师提前一周告诉学生,以使学生对前段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回顾梳理,选准汇报的内容要点,列好汇报提纲。提纲一般包括:阅读的书名、作者或文章的题目、作者;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主要收获,包括思想教育、阅读知识、写作方法、语言积累及其他知识等;疑问、困难或建议。要求学生依据个人实际,抓住一两点生发开去,谈要谈具体,说要说出真知灼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学生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即使问题幼稚可笑,教师也要加以鼓励。
学生汇报,教师调控。大致按教师启发谈话——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小结的程序进行。汇报形式力求多样,要以学生口头谈收获为主。
5、语言积累课
背诵法。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但不是死记硬背,须在阅读时进行准确的感知和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感知的重点、理解的要点,不懂课文不能背诵课文。摘记法。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在阅读中随时随地积累,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
剪贴法。剪剪贴贴,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然后,贴到札记本上,不管怎么贴都可以。旁边还可以配上用彩笔自画的插图。
6、经典诵读课
古今中外的经典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的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宝藏。儿童正处在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能抓住机遇背诵一些永恒的经典名篇,将会对孩子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通过开展儿童经典诵读能激发潜能,学习语言、增强人文底蕴,同时又能培养孩子的高尚的情操和人文关怀,由此可以使孩子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
二、课型的选择
课外阅读的意义众所周知,不再繁述,但每个年级段课外阅读承载的目的任务不同,教师指导也应有所侧重,所选择的课型也应有所不同。
低年级学生是入门的起始年级,使他们爱读、乐读,培养兴趣是阅读的目的。在阅读中能读通、读懂故事情节,在阅读中初步感受优美的语言,愿意和家人、同学老师交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更多地应选择大声朗读课、经典诵读课、阅读欣赏课等,由教师读故事,尤其是读绘本,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中年级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能运用一定的方法行进阅读,积累语言,并就书中的人物或情节表达自己的见解。中年级更多的应选择读物推荐课、班级读书会、阅读方法指导课、语言积累课等,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
高年级课外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自己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学着做批注,适当的写阅读感受,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作品能力。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可选择班级读书会、读写迁移课、阅读汇报课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四篇:《诗词诵读》课基本课型研讨
《诗词诵读》课基本课型研讨
杨老师的《诗词诵读 凉州词》可作为我区此类课型的基本模式。我们今天将这节课展示给大家,供各校观摩学习,学习什么呢?
一、课型把握准确。首先是这种课型——作为“诗词诵读”课型,从认识题目到逐渐引导学生弄懂诗的意思、内涵以及情感,都是在读中实现的。读的方式多,读的用意明确,读的层次清楚,读的效果明显。(举例略)所以说,这首诗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真正通过读,来弄懂的,通过读来传达出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在诗中力求表达的情感的共鸣,通过读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升华。这就是“诵读”特点,这就是“诗词诵读”课型的根本所在。
二、教学目标正确。我们来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想象,读懂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将士们的豪情,能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
1、体现教学内容的根本任务。教学内容不是课文的全部,必须是学生不知道的内容,必须是课文精要的内容。所以杨老师定位于“抓住重点词句”;“ 启发学生想象,读懂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在诵读中体会将士们的豪情,完成背诵。举例略。
2、运用想象理解内容。新课标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就诗歌本身而言,它是诗人想象的产物。启发学生想象诗词的画面和情景,方才可以引领学生逐步走进诗人的内心感受中去,去感受诗人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举例略。
3、有感情的朗诵。新课标告诉我们: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凉州词》中将士们的豪情,作为边塞诗人的王翰对边关将士的那种悲壮与豪情的感怀之情,尽在字里行间,也在诵读的语言声调、节奏等的体味之中,只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随着渐入深层,探知到字里行间的情感的时候才可以突出情感的朗读,老师也应该把握住这个契机指导学生朗读,用读传达出学生对自己已经领悟到的情感,使之与诗人“共鸣”。
三、教学流程合理。如何按照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或者说如何把教学目标变成有效的教学流程,处理好教师的引导,与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很重要。我们来看看杨老师的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并理解课题。
1、(CAI出示沙漠图片,伴随风声。)西域沙漠,人烟稀少,这,就是唐朝的边塞重镇(CAI出示“凉州”),凉州当地歌曲中夹杂有少数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许多诗人都喜欢为它填写新词咏唱。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老师边说边写课题)
——这个环节,老师的设计用意是:精要导入,逐步解题。
二、初读,读准诗句,读出节奏感。
1.学生自由朗读,然后与同座对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葡萄和琵琶的读音。
2.读后检查朗读效果。3.教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
4、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读懂了什么。5.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这个环节,老师的设计用意是:初读的任务是要解决基础知识与基本读通(没有读通顺,更本不可能谈读懂内容),然后如新课标所说的“读出节奏”(诗歌不同于其它文体的特点之一就是诗歌的节奏)。诗歌的语言节奏,尤其是古代诗歌的节奏,很讲究平仄的读法。老师的范读,为学生掌握读出节奏提供了很好的示范。随着这几个层面的诵读积累后,学生就可以大致知晓全诗的基本内容了。
三、细读,悟诗情。
1.刚才大家通过读诗初步了解了古诗的内容,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香甜的葡萄美酒。(出示诗句第一行)。
同学们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觉?
读后评价一:让我们仿佛闻到了醉人的葡萄酒香味啊。这情景使人兴奋。——读 读后评价二: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闪着亮光盛满了香甜的美酒是多么诱人啊,这是场难得的盛宴,多隆重啊。——读
【引入资料:同学们,这就是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凉州往西就是新疆的吐鲁番,那里可是盛产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课件示有关事物,师讲解)再读。
教师:那醇香的美酒和精致的夜光杯让我想起李白《客中行》的一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来,读出人们的神往!
评价三:多热闹的场面啊,碰杯声、欢笑声,多么欢快的气氛啊。这情景使人异常兴奋.——读
2.你们听,琵琶声传来了。西域人有骑在马上弹奏他们特有的琵琶以助兴的习俗。听了琵琶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学生说后读。扣“催”品析:
(1)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战士们赶快奔赴战场。
评价:边关的战事多频繁、多紧急啊,战士们刚要举杯饮酒就要上战场了,多可惜啊,读。
(2)这急促的琵琶声还在催促什么?评价:在这样的大漠想喝杯酒很难,要举办这样的盛宴更难,这急促的琵琶曲还在催促将士们多饮几杯酒,直到一醉方休。读。——是不是应该从“催”里读出:1快尽兴畅饮;2快奔赴战场3快喝喝完了要奔赴战场?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细细的读,慢慢的品,从这个“催字”中读出了不同的情怀。4.小结:这场酒宴真是非常隆重、非常热烈,酒宴上人声鼎沸、酒杯交错,谁来读出这样盛大的场面。指名读、分组读。
5.激越的琵琶声,让将士们兴致飞扬。有人微感醉意,想放下酒杯,这时座中有人在劝他,怎么劝的?
展开想象:“怕什么,醉就醉吧,醉卧沙场,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吗请诸位莫笑,引入下一句。6.抓住“几人回”品析。读句子评价一:“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自古以来边关烽火难息,多少将士血洒疆场!——读出“几人回”的自问,自问中的悲凉!
播放视频体会“悲惨”:伤人一万,自损八千,战争是多么残酷啊。——读
体会悲壮: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这是为什么?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悲壮的。全句运用反问的句式说出将士们的心声。——读
读句子评价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古至今戌边的战士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更是豪迈的。——男生齐读,正是因为将士们有这样的豪迈的气度,才有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男生读。
引入:这是一份怎样的悲壮豪迈的气势啊!这是边塞将士“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国血战到底的决心!齐读此句再读诗句。
——这个环节,老师的教学设计用意是:逐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抓住重点诗句,读出时空来,读出画面来,读出情景来,读出人物的感受和情感来,最后读出诗人的感怀来。
杨老师扣住一个“醉”字,注重了这样几个画面、场面:
A、从第一句扣:葡萄美酒与夜光杯构成的画面和情景,扬起欢快的情境,近乎“美酒醉人”之意味。
B、从第二句扣:将饮美酒,马上琵琶声声催促的情景,一个“催”字,催出学生几层感受,催出“一醉方休”之酣畅。
C、从第四句扣:“自古沙场几人回”的几人回中走进将士们的人生思考之中,走进古代沙场边关戍边的复杂内心,走进将士们血肉之躯中张扬的民族精魂的豪气,扣出“醉卧沙场”的万丈豪情。
这正是我们所要期待的一点:在这点语句中,扣出时空来,扣进情境中,扣到心灵里,扣出淋漓尽致的情感来!让学生在读几句诗行中,走进诗人的思想深处,走进一段历史时空,走进人物、画面以及故事、情感之中,既感受到文字的温度,又感到语言的厚度。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凉州词》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整首诗一开始就营造了庆功宴上那欢庆而热烈的气氛,这样盛大的场面与最后一句抒写战争的残酷、将士们战死沙场的气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抒发了戍边将士为国捐躯的悲壮与豪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把整首诗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评价:你就是戌边的小战士。
点四个人读,评价:你们就是威风凛凛的边防将士。
点一个大组读,评价:你们读出了战士们精忠报国的一腔热血。
全班读:从你们这悲壮豪迈的声音中,让我们听到了战士们的心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师生读之
整体回归,对于高年级是极其必要的,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内容感受,形象感受,上下联系,表达领悟,情感升华。
五.指导背诵:
下面让我们将这种豪情融化在记忆中,融化在血液里,把这首诗试着背一背。学生试背,指名背,小组背,全班齐背。
完成背诵,是这种课型的最终目的,在各种形式的读诵中,在老师极有用意的安排、引导中不知不觉完成背诵。尤其是激励学生把“这种豪情融化在记忆中,融化在血液里,把这首诗试着背一背”,更有一种激励与升华的用意安排。
六.拓展:
《出 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读读这首诗,你发现那一处和我们学的《凉州词》有相似的地方?
教师小结: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齐读。“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今天我们在学习《凉州词》,《全唐诗》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同学们在课下还可以搜集有关的边塞诗好好的读一读。
一定量的拓展,有对应内容的拓展,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四、教师的有效引导、评价。教师不只是要把学生引导到哪一个环节,哪一个问题,更在意把学生引入到值得,也完全应该打开的重点语句中间,问题及其探讨都来自学生(举例略——“催”与“几人回”)。教师的评价,自始至终充满激趣和期待,充满热情的肯定,充满教师自己对学生感悟、体会的感受,甚至是敏感的感受。举例略。教师为了更好的引导,几次引入资料,引入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诗句的相关诗句,效果也很明显。举例略。
此外还得说说教师对诗情的把握。略。它对教师思考在什么地方实施引导很有作用。
五、有意引发学生自悟。杨老师至少在这样几个地方刻意去引发学生自悟:
1、展开想象,走进美酒盛宴;
2、“催”的场面与催促内容;
3、“几人回”让学生自悟到许多不同的感受——这是全诗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最难的地方。如果是教师端出来,就没有学生的自悟,更没有学生的深入感受,也就没有真正走进诗人的感怀之中。
六、教学效果突出。学生在渐读渐悟中,逐步打开了诗句展现的时空,绽开了诗的画面、情境,以至于诗人动人的情怀。学生由迷蒙的字面,到产生感受与情绪的升华,而且在震撼的同时完成诗的背诵。应该说目标达成,学生很有所获,教学效果突出。
当然,杨老师的评价语言还可以简洁,而且更有针对性——针对学生当时的真实感受,针对学生扣抓住的关键词句的理解、朗读,以及读书的某个特别的语调与节奏等,或真诚地谈老师的直接感受,或借某一点的读法——更可作用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感受,或读得更有情味。尽量避免重复的感叹词和评价语。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研究综述 摘要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研究综述
摘要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有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读写迁移课、班级读书会等。通过研究不同课型适用的阅读材料及具体的操作模式以及不同课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探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实效给一线教师以借鉴和启发。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基本课型
综述
概念界定
课型余映潮老师认为所谓课型就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可以说课型是由“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可以说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是什么课型。
导言
我校自开办以来非常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要求教师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但课外阅读指导课究竟该怎么上如何根据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选择适当的阅读课型怎样上更有实效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达成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目的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本文就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进行综述为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实践工作做理论的探索和指引。
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到现在如火如荼推广课外阅读已成为当今小语界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老师成为阅读推广的点灯人课外阅读正成为孩子语文素养提升的新的增长点。然而读书要想有收获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而在独立阅读刚刚起步的中小学阶段学生往往不能自己很快地摸着门径如果听任学生自己盲目阅读不仅收益甚微而且还往往使学生在观念上产生误会以为课外阅读只是粗略的阅读不需要精研久而久之养成不良习惯读任何书都马虎了事这样就终身难以从阅读方面获益了。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本文就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综述如下
一、基本课型
扬州亲近母语课题组在课外阅读推广方面成果斐然在多年的课题研究实践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纳出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有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读写迁移课、班级读书会、读书笔记交流会等。
1、读物推荐课
书籍浩如烟海不加选择地读一是没那么多时间二是读了没有多大的收获甚至会有坏的影响。要选择好的、有价值的书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是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因此为孩子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尤为重要。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主要方法有书刊、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可依据读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推荐方法。如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化媒体播放书中一段精彩场面的人物道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出推荐的读物、推荐理由。师生可以共同阅读一章节或一篇指导读书方法制定阅读计划。
2、阅读方法指导课
阅读方法指导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一种课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此课型有其现实性和针对性是针对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或只看热闹或纯为猎奇读书不少收效却不大的现状而设置的。有如下读书方法供参考。
① 三读法
浏览性泛读。对浅显易懂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采取浏览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探求性速读。为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品味性精读。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谋篇布局欣赏佳词妙句经过细嚼慢咽将其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② 不动笔墨不读书法
圈点勾画作批注。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制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将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和背诵。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③边读边思考法
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文章脉络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2、阅读欣赏课
好的书不应只停留在为情节所吸引的浅层次阅读上更重要的是品味、欣赏、揣摩、涵咏。因此课外阅读欣赏课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显得尤其重要。阅读欣赏课是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参与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语文能力思维上得到启发思想上受到感染与熏陶情感上引起共鸣。形式上可分体裁赏析、写作手法赏析、内容和主旨赏析等。流程大体如下
精心选择阅读文本。阅读文本要力求短小精悍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课外阅读指定篇目。学生调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鉴赏、评价。
自由讨论阶段。讨论可以以同桌为单位也可以是多人一组。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自由式也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教师可以先确定一些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要坚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重的方针要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学生上台演讲。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要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局面。
教师小结。教师肯定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还可以将文章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拎出来让学生再思考再认识。
3、阅读汇报课
阅读汇报课是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的一种课型。它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还有利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赏析、得失寸心知的效果。可采取如下做法。
学生准备汇报提纲。教师提前一周告诉学生以使学生对前段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回顾梳理选准汇报的内容要点列好汇报提纲。提纲一般包括阅读的书名、作者或文章的题目、作者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主要收获包括思想教育、阅读知识、写作方法、语言积累及其他知识等疑问、困难或建议。要求学生依据个人实际抓住一两点生发开去谈要谈具体说要说出真知灼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学生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即使问题幼稚可笑教师也要加以鼓励。学生汇报教师调控。大致按教师启发谈话——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小结的程序进行。汇报形式力求多样要以学生口头谈收获为主。
4、读写迁移课
实施以课外阅读为基点的辐射性读写迁移在迁移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展现独特的阅读体验提升习作能力。在习作之前教师根据习作要求选一两篇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可供学生模仿借鉴的文章重在表达方法的指导有时也可以由教者给出文题学生自选同类课文进行“自学”强化对此类表达方法的感悟。
5、班级读书会
引导班级的孩子围绕特定主题共读交流、分享、碰撞阅读收获。班级读书会的操作策略
①共读建立话语环境
班级读书会通常采取群体成员同伴、师生共同阅读、交流同一本书的方式进行。成员共同阅读慎重择定的符合最大多数成员趣味的书籍等于是在建设一个该群体的话语新系统也就为成员间的交流讨论提供了一个共有平台。
②话题寻求对话支点
“主题”的选定
读书会的讨论话题很多时候不止一个即便唯一的话题也需要带领者心中具备明确的讨论方向感。一般情况下带领人应该组织各个成员围绕着商定的话题在参与成员的无意识中逼近乃至达成预设目标。这个预设目标就是本处所指的“主题”。它不同于一般所讲的思想主题更多的是作品传递的一种精神追求、感情高地。需要说明的是读书会过程中的话题群并非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的单纯讨论交流与话题推进穿插进行的还应有诵读、默看、表演、想象、描述等多样的活动有时甚或就是话题展开的重要策略手段。③分享提升阅读品质 读书会各成员因为背景、个性等的差异在共读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时既会产生相似的体验也会产生各具个性的反应。相似的体验会引发成员间的共鸣差异的体悟会给他者带来新的启迪。这种共鸣与启迪的获得就是分享。分享的获得既提升了阅读者个体的阅读品质也会强化班级读书会这一组织形态的凝聚力让所有成员都感受到个体自由阅读所不具备的情绪体验为后继的阅读、讨论形成优质动力定型。
6、大声朗读课
“大声读给孩子听”师生共读是指针对低段年级学生认识的字不多分析判断能力也较差阅读有一定困难习惯还没有养成等不利自主阅读特点教师通过帮助孩子寻找合适的读物利用学校专门的时间在一定的场合大声读给孩子听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探讨把孩子带进一个崭新的课外世界给孩子畅快的阅读享受给孩子直接的情感熏陶 给孩子丰富的语言积累教给孩子一定的读书方法为孩子以后的自主阅读和终身阅读打下基础的师生共读活动。
7、语言积累课
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背诵法。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但不是死记硬背须在阅读时进行准确的感知和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感知的重点、理解的要点不懂课文不能背诵课文。摘记法。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在阅读中随时随地积累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剪贴法。剪剪贴贴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然后贴到札记本上不管怎么贴都可以。旁边还可以配上用彩笔自画的插图。
8、经典诵读课
古今中外的经典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的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宝藏。儿童正处在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能抓住机遇背诵一些永恒的经典名篇将会对孩子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通过开展儿童经典诵读能激发潜能学习语言、增强人文底蕴同时又能培养孩子的高尚的情操和人文关怀由此可以使孩子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
二、课型的选择
课外阅读的意义众所周知不再繁述但每个年级段课外阅读承载的目的任务不同教师指导也应有所侧重所选择的课型也应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是入门的起始年级使他们爱读、乐读培养兴趣是阅读的目的。在阅读中能读通、读懂故事情节在阅读中初步感受优美的语言愿意和家人、同学老师交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更多地应选择大声朗读课、经典诵读课、阅读欣赏课等由教师读故事尤其是读绘本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中年级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能运用一定的方法行进阅读积累语言并就书中的人物或情节表达自己的见解。中年级更多的应选择读物推荐课、班级读书会、阅读方法指导课、语言积累课等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高年级课外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自己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学着做批注适当的写阅读感受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作品能力。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可选择班级读书会、读写迁移课、阅读汇报课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研究方向
1、课外阅读指导课不同课型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2、如何更好地实现课内外衔接。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