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摘 要: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古文的比重越来越大,传统文化的含量也越发丰富。那些传诵已久,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其中既有显形的如礼俗、制度等制度层面的文化,也有隐形的植根于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诸如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层面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特别是心理层面的隐形的文化在我们民族的潜意识中,既会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带来不利因素。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价值观
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我们本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基础上,扬弃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那么,哪些是属于封建意识形态需要抛弃的?哪些是我们在接受时必须十分审慎加以深刻反思的呢?
首先,在民族精神方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宽容性,是属于我们传统文化中必须认同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反映在中学古文中有两类:一类是表现个人在艰难困苦中不畏劳苦,刻苦自立,奋发向上,最后取得成功的;另一类则是在国家、民族危亡之时站出来维护民族、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捍卫国家的生存和民族的独立的,即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等篇章中所宣扬的不畏艰苦、克服困难、发奋读书、渴求知识的自强精神;《劝学》所强调的持之以恒,“学不可以已”和专心致志的人生态度。后者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敢于并善于同强秦作斗争,针锋相对,不屈不挠,使秦王最终不得不妥协。《陈涉世家》中,陈涉虽出身于农民,却渴求平等,敢于推翻封建专制的强大统治,表现了彻底的革命斗争精神和气魄;《岳阳楼记》则表现古代知识分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可见这些精神无论是完善中学生个性品质,还是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是不可或缺的。“厚德载物”的宽容性,也是传统文化十分优秀的一面。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认同而不和”。这是中国古代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兼容并包的实质不是倡导“窝里斗”、“和稀泥”,而是在于以他人为重、求同存异、保持个性、强调团结合作,以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在国难当头的情势下,不讲个人荣辱,以国家利益为重,对廉颇的挑衅与傲慢宽怀忍让,一再回避,最后保全了国家,两人也成为刎颈之交。这种以整体为重的观念,是应该值得认同的。
其次,在价值观方面,中学文言文中表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种:一是重义轻利,一是尚君唯上。重义轻利,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至上的一面,《孟子二章》中的《鱼我所欲也》就以“鱼”和“熊掌”比喻“义”和“利”,明确提出“舍鱼而取熊掌也”,宣扬“义”的思想。《乐羊子妻》中不使“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也反映了义重于利,注重道德品质修养的思想。这种观念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如不谋私利,保持自己的品质和气节,在国家和民族利益受到威胁时能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这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的今天仍具有其现实意义。但重义轻利的另一面,却忽视了正当的物质利益的竞争,社会生活中缺乏为争取物质利益而展开的竞争意识,这无形中又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不利于市场经济规则贯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局限,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给予其恰当的评价和正确的认识。“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所非”的“尚君唯上”的观念在中国传统的民族心理中,可谓根深蒂固。“尚君唯上”有利于建设专制的统治,但却抹杀了人民的思想自由。特别是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前,严重束缚了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思想,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它完全属于腐朽的意识形态。《出师表》中的诸葛亮扶持和辅佐愚弱昏庸的新主刘禅,《荆轲刺秦王》中为了报答太子丹的个人恩怨的视死如归,都与我们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格格不入,我们在教学时必须加以彻底否定。
再次,在思维方式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是充满辩证法的整体观的。《劝学》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喻,阐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两小儿辩日》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同时还表现一种不盲从、不迷信权威的独立思考精神,这些思维方式都集中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品质。我们应以这些全面、独立的思维方式去训练学生的思维,以提高学生思维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应看到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推崇超思辨、直觉等整体观,却因此缺乏对事物的具体分析。特别是缺乏西方那种结构思维方式即归纳法、演绎法,难以指导人们对事物进行深刻的分析研究。这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特别重视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全面改造,否则,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在宗教信仰方面,中学文言文中还夹杂着许多浓厚的迷信思想、家族观念等,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看到它的消极性。如《促织》中所宣扬的因果报应以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家族观念;《孔雀东南飞》中的三纲五常及宗教观念,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陈规陋习。这是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产物。它和我们时代要求的道德观相去甚远,我们必须批判的扬弃。
总体看,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主要存在着两种偏颇:一是全盘接受,不加分析地夸大其作用;另一种就是全盘否定,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既会失去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又会丧失民族的凝聚力。民族文化传统是长期历史演变中所形成的民族的共同的精神、社会心理、道德风尚。失掉这些,必然失去文化上的认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便成为无源之水;全盘接受,用现代眼光去拿来,不去剔除,最终良莠不分,连民族的劣根性也保留下来,必然束缚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只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才能促进个性发展,才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素质能力超常的一代新人。
第二篇: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
语文主要是指语言和文字,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习知识的学科,更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精神。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一门心思把力气 下在字词章句的教授上。但在新课程标准提出后,给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和更高的要求,就是教学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所 以文言文教学既要注重字词学习,又要重视思想内容的学习;我觉得文言文是教材中最能传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部分。我们中华民族有很 多传统美德, 这些传统美德不能丢失, 语文教学应该对其进行很好的传扬。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使得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系统,更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智慧和文化。构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是语文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普通高中语文教育阶段属于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其责任不言而喻。然而许多高中学校把“升学”视为教育教学的全部任务,既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功能,也忽视了人的发展需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新课标”)提出高中语文课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新课标尤其注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开掘与积极扬弃,要求通过语文教育,能够达到“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的课程目标。许多语文教师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自觉有效的利用高中语文教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至于上述课程目标难以实现。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较之以前的语文教材,明显增加了古代诗文选文比重,在新增设的“梳理探究”部分也更加突出了传统文化内容。这充分表明新课标的制定者和新教材的编写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所以,高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开发、利用、整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使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的从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使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传统转化为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积极与世界的现代的文明成果有机融合,塑造出更加适应时代需求、彰显时代风貌的先进青少年文化。
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同时也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语文教材从中精选的上百篇诗文佳作,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通过学习这些艺术珍品,可以使学生从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作品中受到祖国博大精深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感受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脉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历史使命: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一、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
我们通过“传统文化知多少” 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接触和吸收相当少。于是,“不要拒绝对经典文化的吸收” 成了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研究的突破口。
听,即听录音,利用课前时间,班级播放古诗文录音,让学生听。看,教室里挂置一些古诗文挂图,课间学生可以随时观看。读,学生可以在课前两分钟和睡前十分钟进行朗读吟诵。讲,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文大意。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活动,进行再创造。赛,根据不同年级组织不同级别的古诗文比赛,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
开展“亲近古诗文经典” 工程,旨在增加学生在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 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志。因此,它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立中国整理足新课程,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弘扬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传统文化典籍和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作为重点内容,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寻求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传统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让学生在课堂 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三、以编撰校本教材为抓手,搭建教学研究的平台
问卷调查表明: 大多数学生都有想读文化典籍,却没有时间和针对性的阅读材料的情况。为此,我们在“亲近古诗文经典” 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创建研究性学习的平台,提升文化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新时空。
我们立足于学生平时文学的积累,关注地方实际,开展“寻访家乡 传统文化” 的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力图让它具有浓郁的家乡 味,又能很好地彰显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活动采用单元专题形式,力求浓缩精华、体现中华文化神韵,拓展视野。
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学研究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功能,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举办语文学习文化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求读书知己。这些活动,给学生以展现才智的机会,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我们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1)安排古诗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5 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2)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3)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4)古诗文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我们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
“观乎人文,天下化成。”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这儿有我们的精神家园,舍弃了她,就舍弃了我们的根。无论到了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她的滋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所以,语文新课程教学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筑起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功能,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举办语文学习文化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求读书知己。这些活动,给学生以展现才智的机会,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第三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博大的民族情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造就有用的人才,是每个语文教师不能推卸的责任。
一、中学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可能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因此根据新课程培养目标制订的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不仅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教材中的古代诗、词、文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珍贵资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总是有远大的抱负,宽阔的胸襟。曹刿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北伐中原。历史上这些名臣谋士,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中关于纳谏除弊、舍生取义、尽忠职守等方面的道理,古为今用,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谈谈怎样才能把自己造就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引导学生领会吸收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丰富充实自己。又如,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谦虚勤学,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刘禹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安贫乐道的节操……这些名言警语无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指导学生学习这些古诗文,不仅陶冶了性情,感悟出生活的哲理,而且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又如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民俗风情单元,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社戏》《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了解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了解民间风俗的丰富内涵。学生还可以通过调查家乡的风俗民情,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学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可能。语文教学要充分灵活地运用这些资料,以此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激起他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探究,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杰出历史人物的崇敬和爱戴,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使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实处
语文教师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去认识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主动、自觉地把语文课堂变成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场所,把语文教学过程变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
在诸多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是关键环节,它是老师施教、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如何利用课堂教学阵地高效地加强文本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
现行九年义务教材中编入了相当多的传统文化篇目,如七年级的《论语》、《木兰诗》等;八年级的《核舟记》、《活板》,九年级的《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都是很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篇目。教师精心筛选,一学期重点探究三五篇,在教学中通过对其字、词、句、篇和所表达的主旨等方面作深度和广度地挖掘、研讨和探究,把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达到传承的目的。
2.开展传统文化作品的诵读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的源头,是中国人的文化之根。那些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篇章、国学经典,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得以传承。当然,我们在诵读传统文化作品时,必须强调古为今用,并赋予它全新的意义。
3.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能生动的传承民族文化。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可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内涵,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学了《端午日》这篇课文,为增进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可组织“传统节日――端午节”综合性学习活动,对端午节的起源传说、端午节的地方习俗和主要活动、各地端午节的民俗特色、有关端午节的诗词等进行收集、整理,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4.大力倡导读书活动
语文教师为学生推荐书目,要求必须认真阅读,做好读书笔记。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每次放假,会把读一至二本中国古典名著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作业布置给学生。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每学期教科书上的《名著阅读和欣赏》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启发学生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并由此引导学生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热爱读书,丰富知识积累,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5.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专题讲座、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观看表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等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很好办法。还可以利用常熟乡土教材,组织学生调查本地的历史、风土人情、历史名人事迹等。例如学了《核舟记》,就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常熟在工艺制作上的成就,了解常熟花边,红木雕刻等体现常熟人民智慧和聪明才智的制作,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三、语文教师如何做优秀传统文化的承传者
首先必须努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自觉、主动地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使传统文化教育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中学语文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语文工作者,同时他还是一个优秀传统文化的承传者。
二是认真分析、研究、思考语文教材,正确认识和把握语文教材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好教材这个传统文化的载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求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甄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透教材”。对教材的研究既是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教师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需要。
三是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才能有机结合。
四是要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老师应着重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传统文化之美,在恰当的时候引领学生诵读美丽的诗句。例如,在看到花朵凋谢时,会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看到柳树,会吟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凝结着华夏先哲的无穷智慧,浸透着伟大的民族精神,闪烁着文明的创造火花,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一份极其珍贵的宝藏,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些灿若星辰的优秀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资源。如何将浓重深厚的文化积淀开发出来,传承下去,是我们社会,更是语文教师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东张中学。
第四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作文教学魅力
黑龙江省讷河市进化中心学校 郑先玲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髓,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教学中,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
一、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俗话说“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语文教师要想教好语文课,并且要把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首先自己必须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那么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博览群书,认真研习国学经典。传统国学文化深刻影响着中 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我们教师应该熟谙儒道二学,理解其中的思想精华,这样才能找到解读古代文人心灵的钥匙。唐诗宋词的诗性文化尽显魅力,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诗歌素养,潜心研究其中的思想内涵与写作特色,学会解读具体的诗歌作品以及其对现在生活的深远影响意义。
2、摈弃浮躁,静下心来,练好基本功。语文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是慢功,是硬功。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是这个道理。因此,语文教师要牢记这条古训: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练好基本功,做到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我们要善于挤出时间来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具备了良好的教学技能,教师才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学习。例如,在教读古典文学及古诗时,教师就要对所讲的古诗文倒背如流,《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等不朽的名著,教师如能有感情的面对全班学生背诵流畅,那对学生的感染力是亲切的、自然的,比从讲解词句开始授课要强百倍,此时中华古典文学的艺术瑰宝在学生们心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二、以课堂为阵地,传承好传统文化
(一)抓语文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
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对文本的分析和对“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挖掘文学作品的人文性,亦即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等。它应当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渗透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1)加强课内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明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教师应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和快乐,在这一文中就涉及了民族、节日、风俗等许多传统文化,(2)从阅读中了解传统文化
通过课内、课外阅读,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积累词句,体会故事情节,文章内涵。使学生心灵有所触动,如:三年级课本中一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副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副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阅读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3)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们只有了解了当时“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体会到唐王朝军队收复了根据地后,诗人欣喜若狂,激动的泪水沾满衣裳的高兴心情。古诗语言精致凝练,只有反复朗读、吟诵,才能真切体味出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吟诵起来音韵铿锵,旋律婉转,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古诗词的意境更是繁富多样的。学习古诗词还要把作品的意境和时代背景相结合,融入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繁富的意境,承传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赞歌。(4)努力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中华传统文化既具有物化的客观形式,又具有主体形式的存在和延续,例如:诗、词、曲、赋、国画、书法、对联等。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有知识的梳理,还要有习惯的养成、技能的落实和文化的积累。例如:在执教《北京的春节》和《元日》时,教师除了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外,还应该认真分析探究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了解各地春节、元旦中的风情习俗,了解认识春联、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从“桃符”到“春联”的演变,查找关于“屠苏”的知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查资料,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或以综合性语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的来源及各地节日的风情习俗;让学生感受诸如戏曲、武术、国画等国学精粹的博大精深。学生长时间徜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并注重积极尝试和点滴积累,定能受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
教材、读本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我们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著作的文化内涵。如在教授《九色鹿》时,我们可以从调达获救前后行为的对比入手,探讨诚信的重要,从而教育学生“人无信不立”。
2、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如在教授《孔融让梨》时,我们可以以孔融为什么要让梨为话题展开讨论,从而挖掘出中华数千年来一直弘扬的“孝悌礼让”这一传统美德。
3、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如在教授《桂花雨》时,我们可以从母亲那句“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入手,探寻中华民族古往今来那种根植于骨髓的“月是故乡明 ”式的乡愁。
4、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例如学了《春联》一文,课后有对对联的习题,我们可以由此入手让学生亲身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三、重视课外文化阅读,强调大语文教育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喧哗浮躁的时代,他们面临着太多的诱惑。但是,不管生活怎样地热闹,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一种对书香气息的天然热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一个生命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不管社会怎样变迁,不管科技怎样进步,不管教育怎样改革,我们都必须让孩子们在人生记忆力最佳的时期,诵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如《弟子规》 《千字文》 《三字经》等,让文化经典占据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的阅读从一起步,就直抵经典。要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四、开展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活动
文化来源于生活,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来一辈辈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文化财富,而传统文化不是虚无飘渺的,不是仅停留在经典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要更好的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我们可以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搜集和积累各种丰富的文化材料,制作工艺品,书画比赛,诗歌朗诵,演课本剧等等,这都是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相连,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在课堂上学生可搜集、摘抄、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教师可指导学生举行各种文化比赛,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和身边的文化传统。从而达到课内学习和课外活跃的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是整个世界文化的重要标志和遗产,需要我们去弘扬和传承,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并非一日之功,每个学子应该从小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做好文化传承的桥梁,为发扬中国的文化而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作文教学魅力
黑龙江省讷河市进化中心学校
郑先玲
第五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镇安县回龙镇中心小学 夏泽兵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髓,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俗话说“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语文教师要想教好语文课,并且要把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首先自己必须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那么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博览群书,认真研习国学经典。传统国学文化深刻影响着中 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我们教师应该熟谙儒道二学,理解其中的思想精华,这样才能找到解读古代文人心灵的钥匙。唐诗宋词的诗性文化尽显魅力,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诗歌素养,潜心研究其中的思想内涵与写作特色,学会解读具体的诗歌作品以及其对现在生活的深远影响意义。六朝骈体、唐宋散文在华美与质朴的二律悖反中寻找着内容与形式的最佳契合点,不能以形式主义简单否定,而应体悟、寻觅古人表达心声的艺术追求。明清小说描摹世俗生活,冲破清规戒律,凸显人本、人性于本真,要以审美的姿态,以人文关怀的底蕴去破解文本的密码。
2、摈弃浮躁,静下心来,练好基本功。语文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是慢功,是硬功。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是这个道理。因此,语文教师要牢记这条古训: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练好基本功,做到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我们要善于挤出时间来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具备了良好的教学技能,教师才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学习。例如,在教读古典文学及古诗时,教师就要对所讲的古诗文倒背如流,《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等不朽的名著,教师如能有感情的面对全班学生背诵流畅,那对学生的感染力是亲切的、自然的,比从讲解词句开始授课要强百倍,此时中华古典文学的艺术瑰宝在学生们心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二、以课堂为阵地,传承好传统文化
(一)抓语文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
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对文本的分析和对“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挖掘文学作品的人文性,亦即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等。它应当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渗透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1)加强课内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明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教师应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和快乐,在这一文中就涉及了民族、节日、风俗等许多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查找、搜集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虽然在新课程标准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拓展、启迪、陶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2)从阅读中了解传统文化
通过课内、课外阅读,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积累词句,体会故事情节,文章内涵。使学生心灵有所触动,如:三年级课本中一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副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副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阅读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在阅读中,了解文化艺术固然重要,但学会思考文章寓意,文化的精髓更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这也就是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愿望,在读中体会,体会中思考,思考中探索,探索中进取。发掘文化内涵,承传文化精神。
(3)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们只有了解了当时“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体会到唐王朝军队收复了根据地后,诗人欣喜若狂,激动的泪水沾满衣裳的高兴心情。古诗语言精致凝练,只有反复朗读、吟诵,才能真切体味出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吟诵起来音韵铿锵,旋律婉转,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古诗词的意境更是繁富多样的。学习古诗词还要把作品的意境和时代背景相结合,融入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繁富的意境,承传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赞歌。
(4)努力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中华传统文化既具有物化的客观形式,又具有主体形式的存在和延续,例如:诗、词、曲、赋、国画、书法、对联等。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有知识的梳理,还要有习惯的养成、技能的落实和文化的积累。例如:在执教《北京的春节》和《元日》时,教师除了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外,还应该认真分析探究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了解各地春节、元旦中的风情习俗,了解认识春联、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从“桃符”到“春联”的演变,查找关于“屠苏”的知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查资料,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或以综合性语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的来源及各地节日的风情习俗;让学生感受诸如戏曲、武术、国画等国学精粹的博大精深。学生长时间徜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并注重积极尝试和点滴积累,定能受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
教材、读本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我们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著作的文化内涵。如在教授《九色鹿》时,我们可以从调达获救前后行为的对比入手,探讨诚信的重要,从而教育学生“人无信不立”。
2、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如在教授《孔融让梨》时,我们可以以孔融为什么要让梨为话题展开讨论,从而挖掘出中华数千年来一直弘扬的“孝悌礼让”这一传统美德。
3、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如在教授《桂花雨》时,我们可以从母亲那句“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入手,探寻中华民族古往今来那种根植于骨髓的“月是故乡明 ”式的乡愁。
4、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例如学了《春联》一文,课后有对对联的习题,我们可以由此入手让学生亲身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三、重视课外文化阅读,强调大语文教育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喧哗浮躁的时代,他们面临着太多的诱惑。但是,不管生活怎样地热闹,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一种对书香气息的天然热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一个生命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不管社会怎样变迁,不管科技怎样进步,不管教育怎样改革,我们都必须让孩子们在人生记忆力最佳的时期,诵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如《弟子规》 《千字文》 《三字经》等,让文化经典占据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的阅读从一起步,就直抵经典。要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四、开展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活动
文化来源于生活,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来一辈辈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文化财富,而传统文化不是虚无飘渺的,不是仅停留在经典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要更好的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我们可以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搜集和积累各种丰富的文化材料,制作工艺品,书画比赛,诗歌朗诵,演课本剧等等,这都是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相连,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在课堂上学生可搜集、摘抄、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教师可指导学生举行各种文化比赛,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和身边的文化传统。从而达到课内学习和课外活跃的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是整个世界文化的重要标志和遗产,需要我们去弘扬和传承,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并非一日之功,每个学子应该从小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做好文化传承的桥梁,为发扬中国的文化而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