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设计

时间:2019-05-15 01:0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设计》。

第一篇: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设计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设计

今天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2、能力目标:了解慕尼黑阴谋,德国闪击波兰标志二战的全面爆发; 知道英、法宣而不战,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国家,英国遭到德国空袭这些都是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 阐述德军突袭苏联使二战扩大和日本偷袭珍珠港使二战进一步扩大的史实。

3、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图说‛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学生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锻炼表达能力;结合史料分析‚战初德意日为什么会连战连捷、不可一世‛,进一步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

难点:绥靖政策,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景创设法、讲解法、引导式教学法等。学法:材料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图说战争法、合作探究法等。我采用的是我校的‛七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设立学生自主学习目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赏识学生,满足学生展示独立学习的欲望,而学生采用的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学生组内交流可以解决内容完全放手,同时也在关键问题上画龙点睛。

五、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形成一定的历史学习技能,对战争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二战的了解也不过是有部分初一学生起点低,对学习历史有畏难情绪,基本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获取知识,因此必须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来降低学习难度,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收获。

六、设计思路与理念

我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使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集思广益,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轻松的学习中,让学生经历历史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他们自主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使他们主动获得知识能力,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为了使学生学有所成我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即面向全体同学,通过小组合作交流都可解决,有助于激发学生热情,后面有难度的问题也满足了有能力学生的需要,最后设置的是自编习题环节,这是学生创新的学习活动,通过自编习题,学生对问题信息和条件信息都有很深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知识。本节课我设计理念是遵循学生为主体原则,抓住高效课堂为主线,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会了学以致用。

七、教学过程环节

我制定了从课前展示到达标反馈七个环节流程。

1、课前展示: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走入历史课堂。

2、创设情境:它是精彩课堂的开始,我设计从和平鸽的图片入手,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欲望。

3、目标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有效本教学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学。

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设计知识点的小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调动自己思维;开放性合作学习,这种设计使学生有可能真正开展自主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目的。同时,组与组之间也分出竞争分出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主人和学习的主人。

5、点拨升华:通过各组对各个问题探究的汇报,共同归纳本科知识点,同时教师点睛之笔将问题转变了知识,学生也经历知识生成过程中小组的团队精神。

6、实践创新:为了应用生成知识,我设计类型问题,以课堂讨论形式出现,既有基础习题,又有创新题型,采用学生自主回答为主,同时对于重点难点需强化问题或大部分学生有困难的问题,教师重点讲解。

7、达标反馈:设计自编习题环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这也是历史思想升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掌握: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二.能力目标: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慕尼黑协定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是一种绥靖政策,最后是自食其果,身受其害。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

难点:绥靖政策,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景创设法、讲解法、引导式教学法等。

学法:材料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图说战争法、合作探 究法等

四、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形成一定的历史学习技能,对战争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二战的了解也不过是有部分初一学生起点低,对学习历史有畏难情绪,基本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获取知识,因此必须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来降低学习难度,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收获。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

学生主持提问前一节课内容,讲评小组加分。

(二)创设情境: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过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实施新政,德国、日本、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始扩军备战,这节课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目标展示:

1、慕尼黑阴谋签订的时间、地点、主要国家、人物、内容?

2、什么叫绥靖政策?以及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事件?以及时间?

4、掌握苏德战争爆发时间、领导人、结果?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5、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什么?发生的时间?

6、合作探究: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妥协政策?

7、合作探究: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

8、合作探究:德军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什么没有能使苏联屈服?请谈谈你的看法。

9、合作探究: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参考答案在幻灯片上显示

(五)点拨升华和

(六)实践创新:针对学生疑点、难点问题,教师解答。当今世界地区冲突不断,局部战争爆发、我们要关注世界安全。再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英、法、美的绥靖政策纵容侵略,也加速了二战的爆发。(3)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

(七)达标反馈:

1.(2010〃河北中考)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

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 的‚政策‛应是()

A.殖民主义扩张政策 B.委任统治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2.代表英国签订《慕尼黑协定》的是()A.丘吉尔

B.达拉第C.张伯伦

D.戴高乐

3.下列国家与‚慕尼黑阴谋‛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捷克斯洛伐克

B.德国 C.英国

D.波兰

4.在20世纪30年代,对德国的侵略扩张奉行‚绥靖‛政策 的国家有()

(1)苏联(2)英国(3)法国(4)美国 A.(1)(2)(3)B.(2)(3)(4)C.(1)(3)(4)D.(1)(2)(4)5.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C.德国空袭苏联

D.德国进攻波兰 6.1941年6月22日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珍珠港事件

B.美英等26国《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C.苏德战争爆发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

7.希特勒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一书中,宣讲德意志民族 是最优秀的民族,应该夺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消灭共产主 义。下列哪一次战争最符合他的上述主张()A.进攻波兰

B.进攻法国

C.突袭英国

D.进攻苏联

8.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西方大国为什么要推行绥靖政策?

答: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谋求与法西斯国家妥协,并力图推动法西斯进攻苏联,将祸水东引,坐收渔利。(2)推行绥靖政策的顶峰是什么历史事件? 答:‚慕尼黑阴谋‛。

(3)标志着绥靖政策破产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答: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又直指波兰。本课总结:

法西斯的暴行,激起各国人民的反对,让我们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学习了慕尼黑阴谋和二战的爆发和扩大,掌握慕尼黑阴谋时间、内容以及影响;掌握二战爆发时间、标志、进一步扩大的时间、事件。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岫岩一中高

第二篇: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设计 灯塔市实验中学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主备人:那春儒 辅备人:徐世友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时安排:1课时

【课标要求】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 爆发和逐步扩大等主要事件。

【目标达成】

1.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慕尼黑阴谋,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克。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国、法国宣而不战,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北欧国家,英国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这些都是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在首相丘吉尔的号召下,英国人民坚决同法西斯战斗到底。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2.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认识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3.情感态度价值观 :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知道对待邪恶势力必须要与之斗争,不然就是助纣为虐。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 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2.难点 :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以及绥靖政策的实质。【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展示】

历史上的今天 【情景导学】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珍珠港 影片导入)

【自学导航】

阅读教材解答如下问题:

1、希特勒上台后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哪个

2、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英国、法国要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呢? 【合作探究】

德国吞并奥地利实际上就是向哪一条约的挑战啊?。同时也是对当时存在的被英法所控制的所谓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哪一机构的挑战啊? 【感悟提升】 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设计 灯塔市实验中学

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

1.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一系列表现中我们能看出绥靖政策的实质其实就是对侵略采取什么态度?

2.真像张伯伦说的那样迎来了和平的时代,人们能够安心睡觉了么? 【训练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逼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现,眼睁睁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么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拯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摘自《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丘吉尔和他的同谋者认为:“要使前俄罗斯帝国臣服,不仅是军事上的远征问题,而且是世界政治问题„„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服俄国。”

——摘自《丘吉尔的一生》

材料三: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摘自《丘吉尔的一生》

思考:

(1)材料一、二、三的历史背景是否相同?说明判断的理由。

(2)在上述三则材料中,丘吉尔对德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在材料一、三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

【板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教学后记】

第三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新人教版

第六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知识目标:

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二、知识结构: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具体原因:经济大危机、德日法西斯化、战争策源地形成、绥靖主义政策

2、战争酝酿:

(1)慕尼黑阴谋

成因:法西斯侵略的威胁、英法的压力、捷克政府的软弱

情况:1938年9月;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英法德意 影响;纵容了侵略、加速了二战、苏与英法离心(2)苏联自保

情况: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3、初期阶段

(1)大战爆发

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入侵波兰,英法宣战,二战全面爆发(2)西线形势

进攻北欧:丹麦、挪威

进攻西欧: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

(3)重要事件:绕过马其诺防线、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4)战略态势:法西斯德国控制欧洲,实力大大膨胀,处于有利地位

4、大战扩大

(1)苏德战争

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 重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2)太平洋战争

爆发原因:日美矛盾激化——日本向东南亚扩张,美英贸易禁运

战争开始: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

后果影响:重创美国舰队、二战达最大规模、促进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三、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资源相当丰富,课前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分成学习小组,发放各组的预习案。包括:二战的全面爆发;德国西进的过程;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导入 1.歌曲

2.复习旧知,法西斯国家对外政策的特点?

(随着法西斯政权的稳定,实力的增强,对外扩张也越来越猖狂,引发二战。西方国家是否也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呢,导入新课)

一、慕尼黑阴谋

说说看:什么是绥靖政策?

思考与讨论: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教师要及时的启发、引导。如:德国最初的侵略方向;西方国家想祸水东引;一战后,战争的残酷性使西方国家经济军事地位却受到巨大的削弱,致使英法集团的一部分人不敢同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只要有妥协的希望,就坚持妥协。)说一说:绥靖政策的表现。(慕尼黑阴谋。)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本课一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打起来的。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

大洲的土地上。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小组活动:介绍德国西进的过程。

(包括战争开始阶段英法对德宣而不战;法国的溃败;英国的不列颠之战。学生在介绍的同时进行生生互动式的提问。)

思维提速:德国为什么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 小组活动:介绍苏德战争。

各抒己见:苏德国战争中莫斯科保卫战为什么取胜? 历史故事:日本偷袭珍珠港。

(同时展示相关的地图、影像资料。)

动脑筋: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日军已对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进行了侵略。1940年日本还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狂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早已拉开。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第四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教育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对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课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上承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和法西斯轴心国形成,下启由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和冷战的开始。本课通过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集体智慧,以课件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获取知识,加深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体认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查阅资料,师生共同完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习惯。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创新、善于发现的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落到实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慕尼黑会议;德吞并捷克;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奇怪的战争;德攻占北欧和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国家,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溃败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不列颠之战;德军侵入巴尔干;突袭苏联;二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日本偷袭珍珠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

能力:思考讨论二战的战争性质,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战争性质的方法。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二战资料及影视资料,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

/ 6 ②二战初,德、意和英、法之间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卫国战争。让学生充分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在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我们要确立为人类的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法国的溃败,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难点:二战初期性质的复杂性。

三、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对历史史实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上表现为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喜欢自我表现等良好的性格特点,这些都为完成本课教学内容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支持。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把知识的学习融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感悟历史,通过不同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采取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2.课程资源的重组与素材的选择

(1)开发学生现有的历史知识,指学生在教科书中已获得的知识,及通过文艺作品、影视作品等积累的相关知识,并给予充分发挥利用。

(2)对学生现有能力的合理利用,指学生的分析、概括、叙述、阅读、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

3.多媒体的运用

制作多种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大量二战的资料,并通过学生的听、看、问、答等活动,通过问题创设课堂情境,组织学生分析归纳,从而达到主体探究学习的课堂效果,使课堂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场所,成为师生间交往、对话、沟通、探索的平台。

四、教学过程的构思

/ 6 本节课采用计算机整合教学,恰当采用多媒体,运用学习讨论法,让学生自读课文,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应用问题的能力。同时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梳理知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使历史课堂形成一个民主的、轻松的、活跃的教学环境,让教学氛围和谐融洽。

五、教学流程

1.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影视资料《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教师提问)这段资料介绍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导入新课)由于德、意、日三国勾结,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加速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终于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2.讲授新课(1)自主学习

活动一: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探讨: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前欧洲、亚洲的形势。

活动二:学生进行讨论

①希特勒唆使当地的纳粹党羽提出苏台德区“自治”的要求,接着又提出苏台德区与德国合并,捷政府拒绝了合并要求。希特勒便在德捷边境集结军队,进行战争威胁,而对德国的侵略行为,捷、英、法分别是什么态度呢?

②德、意、英、法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会议,并签订了协定,协定的内容是什么呢?他们在没有捷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怎样决定了捷克的命运?

③英、法与捷本无利害关系,况且法还是捷的同盟国,那么,它们为什么与德、意一起策划慕尼黑阴谋,支持德占捷呢?

④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与学生达成共识。

教师概述:吞并捷克后,法西斯德国的军事、经济力量大增,在战略上

/ 6 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侵略的野心更加狂妄,但希特勒考虑到,自己目前的力量不足,必须避免两线作战,鉴于苏联的强大,他打算先打败英法的盟国和中立国,打垮英、法,再进攻苏联。所以,在吞并了捷克后,便1939年4月下达了永远消灭波兰的作战计划,经过精心的策划后,于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二战爆发。

(2)合作探究

活动一:播放录像片:《德国突袭波兰》。学生分析:“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突袭波兰呢?” 活动二:播放录像:《敦刻尔克大撤退》。

学生绘制《德国占领欧洲各国示意图》,通过动手加深德国占领北欧、西欧、南欧的印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多个国家被占领的原因?为什么西线战场上出现了“静坐战争”“奇怪战争”的状态?

教师导语:英、法静坐观战的局面持续了7个多月,这就给法西斯德国以从容调配兵力,准备新的进攻的时间。德国并没有东进去进攻苏联,而是集中力量对付英法。

活动三:学生讲故事

在攻打比利时的时候,德军主力已经从比利时绕到了马奇诺防线背后,于5月14日突破法国要塞色当,随即转锋南下。6月5日德军向法国发动了总攻,意大利看到法国就要失败,赶忙趁火打劫,于6月10日对法宣战,同时出兵进攻法国的南部,6.14德军未发一弹占领了巴黎,22日,法国投降,法国号称帝国主义强国之一,仅仅在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就溃败了,法国长期对德推行纵容政策,结果把自己葬送到希特勒的铁蹄之下,戴高乐将军坚持抵抗德国的侵略,流亡到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大屏幕显示《戴高乐将军人物像》,加深学生印象。)

教师概述:希特勒在欧洲的军事胜利,盟军的连连挫败,引起了英国国内对张伯伦政策的严重不满,就在挪威即将陷入德军手里的时候,5月10日张伯伦被迫辞职,邱吉尔继任英国首相。法国沦亡后,希特勒想劝说英国议和,遭到邱吉尔拒绝。于是,希特勒下令准备入侵不列颠。1940年7月10日德国为了控制空权,发动了称之为“不列颠之战”的大空战。

/ 6 活动四:播放录像片:《不列颠之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探究英国和法国受到法西斯德国侵略的不同情况和结果。

教师导语:德国虽然失败,但在二战初期,德国已经占领了欧洲的许多国家,控制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好了侵略苏联的准备。6月22日法西斯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190个师、3700多辆坦克、5000架飞机的庞大兵力,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规模之大,史无前例。

活动五:播放录像片,《莫斯科保卫战》:

大屏幕展示《苏德战场形势图》、《斯大林像》,学生看图,了解苏德战场的具体位置,组织学生讲述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过程。并讨论“德国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什么没能使苏联屈服?”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英勇的苏联军民,在斯大林和苏联政府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寸土必争,誓死保卫莫斯科,捍卫国家,成功地阻止了德军的进攻,保卫了莫斯科。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是德军在二战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大失败,苏联红军粉碎了希特勒军队“天下无敌”的神话,使全世界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活动六:播放录像片,《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组织学生讨论:“有人说,日本军队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

3.巩固小结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德国无视《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在欧洲扩军备战。英、法为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召开慕尼黑会议,牺牲捷克,满足德国,但德国野心更大。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面对德国的进攻,英、法宣而不战,坐视波兰灭亡。波兰灭亡后,并没有按英法的希望去进攻苏联,反而对付英法,不久法国灭亡。德又对英国进行空袭,但没有成功。1941年6月22日德突袭苏联,二战扩大,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法西斯德国天下无敌的神话。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六、教学反思

/ 6 一堂课能否真正体现课改理念,关键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一般来说本节课学生已掌握了一部分有关二战的史料,并能从史料中得出结论。教师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入手,组织学生引导分析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前期德国取胜的原因等问题,一改以往教师把结论直接交给学生或学生在书上找答案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真正做到教师“用教材教”,学生用教材“学”。本节课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对初三学生来说既注重设计的趣味性、研究性、关键性、开发性的问题,又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历史课堂上形成思考探究的习惯,真正地把课堂教学变成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 6

第五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反思

反思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之后,感慨很多。本节课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备课非常仔细。但还是存在不足的地方,比如在时间及内容的协调上就不是很好。

此部分是两课的内容,因为课时紧张,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用一节课的时间上完了两课的内容,现在看来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因为课堂容量的增多增加了知识巩固的难度,也给课堂练习带来了麻烦。比如前面二战的开始、扩大及进一步扩大就讲的非常详细、充足,但在后面二战的转折和结束时,却显得有点局促,感觉进行的有点快,所以有的学生就反应的不是很快,使得我的讲课也有些被动。结果很显然,当堂检测时间很少,有的班甚至没来的及,这势必对下节课的内容带来了压力,细想想,应该跟分成两课讲的效果差不多。可以说这也成了本节课的一大遗憾,只能在下节课再次补充并强调了。

希望在以后的上课中,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使得自己的课能够得到改善。

反思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容量很大,教材中有些地方的编排显得突兀,例如没有交代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背景。为什么纳粹德国军队在侵略扩张中战果辉煌,它的战术思想—闪电战究竟是怎么回事,教学中的内容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有待任教者对教材重新开发。既要解决大容量的教材内容在一节课完成,又要帮助学生理解一个个疑问,我想到用课件来上这节课。制成的课件在每个班上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修改,在教研组的公开课上,总体达成了教学目标。不过,我觉得有几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是引用的历史文字资料要注明出处。在教学中,为了学生能理解有些历史内容,我引用了一位德国基督教牧师马丁.尼默勒写的诗,希特勒、斯大林、丘吉尔的话。在课件制作时,我曾想过在这些历史文字资料末尾注上出处,但在班级上的时候我发现历史文字材料字号小,后面同学看不见,字号必须放大,这样一来在同一张幻灯片上无法标资料的出处。然而历史学科的根基是“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在以后教学中,我打算在最后一张幻灯片上标明引用历史文字材料的来源。

二是教学中用的历史漫画必须介绍具体点的引导资料。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纳粹德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我用了一张描绘希特勒抱着地球的漫画,在交代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背景时,我引用了一张希特勒与斯大林隔着一个死去的波兰士兵互相脱帽敬礼的漫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这两幅漫画时,尽管我做了点介绍,但学生的反应一般,怎么向学生讲解历史漫画,既不能介绍太简单,学生不理解,又不能说透,学生失去自我思考的体验,这是我需要进一步思考、实践中解决的问题。

反思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反思

我讲的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上体现了新课改理论,也真正作到了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面向全体学生,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也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下就是我对这节课所做的课后反思,这里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一些值得缺憾的地方。我首先来谈谈值得肯定的地方:

1、在讲新课之前,我先复习上节课的相关内容,这样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同时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使学生能迅速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整堂课的教学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还给了学生,把他们看成是课堂中的真正主人,尽最大可能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比如,让他们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对二战进程中的全面爆发、扩大及进一步扩大的标志性事件进行归纳、概括、提炼、研讨与>总结,这都是让他们自己去主动完成对教材中知识的掌握。

3、整节课总共是设计了四道动脑筋的思考题,比如,对二战爆发原因和战争性质的讨论,我都是尽可能发挥学生们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他们分组讨论、归纳与总结,作为教师的我只是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起到学生组织者、引导者与服务者的作用。这样的讨论题由师生共同探究来完成,体现了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与互动。

4、整节课的教学中也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真正作到了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中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与参与意识。在课堂中对一些学生的大胆言论我也不妄加评判,而是由学生们自己去评论,这样形成了一种热烈积极、各抒己见的研讨气氛。另外我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兴趣。

5、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采用了情感化教学,尊重和赞赏每一位学生,更重要的是鼓励他们的求异、求新与创新。比如对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的讨论,有一些学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对此我和其他学生都给予热烈的掌声予以赞赏,即使有些不合乎逻辑的观点,我也不立即予以否定,而是作为问题留给学生在下课继续讨论。

以上就是我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同时我也有一些缺憾的地方:在课上对有些问题的探究、分析还不是很充分、很到位和很具体。这是我的一个值得缺憾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弥补这个遗憾。但通过练习可以看出我还是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目标。

以上就是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节课的课后反思,它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与教训,希望我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发扬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反思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反思

今天是讲二战爆发的历史。首先在网上查阅了一些关天二战史的资料,比如莫斯科保卫战,不列颠之战等等,当真正接触这些资料之时,突然感觉历史是这样的生动,并非象教科书上所写的那样枯燥无味。我突然想,要是学生能亲自读读这些东西,或许能打动他们,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欲望。我也感觉到,是学生读的东西太少了,特别是关于历史方面的东西。没有丰富的史实做奠基,他们怎能对书上精辟的描述理解,进而产生兴趣呢?

上课了,首先在语调上较以往有了一些改变,有意识的让声音变得抑扬顿挫,我发现有几个学生仿佛感觉到了这种变化,特别是几个男生,他们给随着我提出的一个个问题,都在逐步的回答,我感觉到已经开始调动起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心里有些高兴。以往的平铺直叙讲课所带来的不愉快,仿佛倾刻间消失。

当讲到不列颠之战、莫斯科保卫战之时,特别对之加以了润色,德国的海狮>计划,伦敦上空的轰炸,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挫败德军的进攻、斯大林钢铁般的意志、莫斯科红场的阅兵、苏联人民为保卫莫斯科所做的英勇斗争等,感觉学生在和我一起回到当年那场硝烟弥漫的战争。感觉到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就在那一刻之间。

这一节课下来,感觉课堂没有以前的那样沉闷,但是又感觉,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之时,又怎样完成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呢?比如对二战原因的分析,对慕尼黑阴谋的认识,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理解,对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过程、作用的分析认识,由于时间问题,都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更深入的分析。而这些都是考试所要考到的问题。怎样解决好这样的矛盾呢?

要做到这些,我想只有不断的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有从细微处慢慢的改变,一步步提高,让历史课真正变成有趣味的,而又充满智慧的、学生心目中喜欢的课堂。

下载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精品教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 【教学设计】 1.课程导入 故事导入,揭示本质。 两个放着一群羊的牧羊人在山间遭遇到一只狼,为了躲避灾难,牧羊人将一只可怜的羊扔给了狼,狼美美地饱......

    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学习目标: 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德军的西线攻势、敦刻尔克大撤退及法国败亡;不列颠之战的时间、过程;北非战场的激战。 2、理解:通......

    3.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慕尼黑会议;德吞并捷克;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奇怪的战争;德攻占北欧和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国家,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溃败和戴高乐的自由法......

    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了解: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

    3.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掌握: 把绥靖政策推上顶峰的事件-慕尼黑会议;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二战中重要的战役。 2、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第6课_我是中国人(教案设计一)

    第6课 我是中国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 (2)知道我国的国名,首都,国庆节。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热爱祖国的情......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慕尼黑阴谋,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克。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国、法国宣而不战,德军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