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一道风景
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一道风景
语文新课表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传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应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相比现代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淡一些,感悟能力要弱一些。基于此,长期以来,老师教学总怕学生不能理解,希望面面俱到,把文言文教成古汉语,将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的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学生成了笔记、背诵的机器;或者脱离双基,老师大讲特讲其艺术特色、人物形象。学生虽听得津津有味,但合上书本,又觉似无所获。因此,文言文教学,成了语文教研的热门话题。
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教法僵化,遵循一种固定的程式:介绍作者、时代背景——逐词逐句串讲——作内容分析,教师基本上是“独霸课堂”;二是目标单一,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学生成了被动笔记、背诵的工具;三是“从本到本”,缺少“迁移”。教学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认为课文讲完了,文中所有文言句子会翻译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到了,学生不能举一反三。
为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原则,以供分享:
一、以诵读为突破口,培养学生文言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就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我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一些难句、长句一时领悟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而且效果远比教师指点好。
对学生诵读指导要科学、有针对性,要根据作品的特定要求,在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作好指导。每次的读都要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读出语势,还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体味情感、感悟意境,都要给学生以具体明确的导向,从而达到“理解的朗读”这一目的。以《陋室铭》为例,在幽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更觉情与景会,事与心谐。读着读着,不觉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眼前浮现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领略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达到“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的效果。
二、以两手抓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文言文教学既要注重文言词汇、句式的积累,又要注重文章结构内容、艺术形式的赏析。众所周知,对文言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因而它应当成为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也仅仅是“之一”。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很多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曹刿论战》、《出师表》、《愚公移山》、《陋室铭》、《爱莲说》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至于文言文的诗词曲就更具有文学性了。如果仅仅从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把文质兼美的课文整体割裂成支离破碎的古汉语知识,就毫无美感可言,也不能说是语文课了。同时这些文言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因此,确立文言文教学是文学教学的观念,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之情,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理应成为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当然,“两手抓”并非“两手都要一样硬”。就某一篇文言文而言,应当因文而异确立教学目标与重点。笔者只是觉得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要兼顾到两个方面。
三、以授渔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由于学生不了解古代文化和特殊的词法、句法现象,无法自己独立理解文意,更无法与作者的意趣共鸣,因此,更需要老师教会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老师教些什么,怎么教,那便是艺术了,有所讲究,有所忌讳了
。一)讲重点突出,忌贪多求全。“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的和古代文学语言有着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决不会学外语那样毫无根基。因此教师的讲要突出三个重点(常用词法,包括古今异议、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古代文化知识),以促使学生知识类化,积累常用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但不可面面俱到,让学生无所适从。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再加上教师有重点地讲解和点拨,学生大致疏通文意的要求还是能达到的。即使开始学生有些地方读不懂,但日积月累,学生读懂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退一步讲,文中有些非重点的难点,暂时不懂也无妨。怕只怕教师完全代替学生去“读懂”,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学生永远无法自己读懂。
(二)讲讲透、迁移,忌点到为止。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必须讲透,以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提宾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通过比较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并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提高自学能力,并实现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迁移。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迁移”的训练应该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迁移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向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迁移,主要从文言文知识或思想内容方面迁移,比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或主题相近(反)的、或描写同一人物等等,都可作为迁移训练的材料。如学了《晏子使楚》,就可选《晏子春秋》中的其他篇目加以比照阅读,在巩固课内文言知识的同时,更进一步的把握晏子的思想性格;学习了《愚公移山》,就可选像《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加以比照阅读,进一步感悟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顽强意志。二是向现代汉语迁移,主要把文言课文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理解词义。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作大量的迁移。比如“肉食者谋之”的“谋”和“不谋而合”的“谋”;“前人之述备矣”的“备”和“关怀备至”的“备”等。当然也可以将文言词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不同义的词进行迁移,进行多义词和古今异义词的训练。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它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立足课内,延伸课外”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良好的文言文教学形式。故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宗旨,设计多边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仅能真正主动学懂大纲要求的文言文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的文言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学生要获得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讲养成良好的摘抄习惯,忌动口不动手。“不懂笔墨不看书”,新课标要求学生“用摘录和做卡片的方式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其重要,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并逐步加深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其实,文言文教学的策略还有很多。但不管哪种策略,都应该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
第二篇:让优秀作业成为一道风景
一、让优秀作业成为一道风景——鼓山学校开展优秀作业展示活动
良好的作业习惯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让学生终身受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形象地进行作业指导;广泛全面地提高学生地作业质量,11月23日----26日,我校尝试进行部分优秀作业展览。希望能够以点带面调动和激发起更多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本次活动面向全校各个班,先由每班的语、数老师从平时课堂常规作业中精心筛选出书写端正、整洁美观的作业10本,参展的作业本整齐地摆放在多媒体教室和少先队活动室。各班的班主任引导学生有序地前来观看和学习。
本次优秀作业展,使观看的学生深受启发,看到了自己平时作业存在的不足,纷纷表示要向这些被展出的同学学习,认认真真地做好每次作业。同时也让被展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老师们还借机开展了学生规范作业和作业习惯的教育。因此,这次作业展不仅提高学生作业质量和作业习惯,而且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学习身边的榜样,获得进步,体验成功;也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添上一笔丰富资料,可谓一举多得。
二、为了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2010年11月24日下午,我校3-6年级举办了现场作文竞赛。此次活动共有110名同学积极参与。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提高了每个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
三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11月25日下午,鼓山学校在教务处的组织下,开展了3—6年级数学能力竞赛活动。本次竞赛活动分为4个年级,共设2个考场,110名学生报名参加,活动秩序井然。
通过竞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真我风采的舞台,更让每一位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本次活动加强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思维的训练,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能力,更将成为鼓山学校孩子们数学兴趣发展的平台。
第三篇:湖北省直机关让学习成为一道文化风景
湖北省直机关让学习成为一道文化风景
“抓学习”是湖北省直机关“抓学习、抓作风、抓党建,促改革发展”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近年来,湖北省直机关结合全省改革发展实际、部门工作实际、党员干部思想实际,着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严格制度、创新形式、狠抓落实,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了机关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本领。学习已成为湖北省直机关的一道文化风景。
严制度,打造学习新环境。湖北省直机关工委将抓学习“软任务”变成“硬约束”,在完善制度、创新制度、执行制度上下功夫,以科学的制度加强学习管理,规范学习运行。年初,下发《省直机关抓学习实施方案》,突出学习重点,明确规定中心组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8次,每次不少于半天,因公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要补课;要以中心组和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带动整个机关和系统学习,在线学习不少于40学时;全年学习考勤情况要与督学、述学、考学、带学、评学结合起来;做到”三个纳入”,即把学习情况细化成分值,纳入评选党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的考核内容。4年来,省直机关每年举办一期新任党务干部业务培训班、一期机关党委书记培训班、两期省直一级机关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班。省直机关纪工委探索建立了基地化教育、廉政文化教育、旁听庭审教育、廉政讲堂教育新模式。
活载体,打造学习“升级版”。创新学习载体,着力打造“第一窗口”学习品牌,学习型机关建设蔚然成风。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文化厅共同主办长江讲坛,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推出“湖北干部讲堂”、“周末大讲堂”、“文化沙龙”3个板块,邀请阎崇年、余秋雨、易中天等一批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现场讲授,共举办讲坛226场。为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干部学习方式的新变化,省委组织部与省直机关工委整合学习资源,将省直120个一级机关在职干部以及部分二级单位班子成员共1.3万多人统一纳入“湖北省干部在线学习中心”学习范围。为增强学习实效性,省直机关工委印发了《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在线学习管理细则(试行)》,要求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络专题班课件学习40学时和考试测试,学习结束后,撰写一篇结合工作实际的论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又开展网络“学法用法”专题培训考试。这种集灵活性、互动交流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开放式学习的平台,深受机关党员干部喜爱。
实招数,引领读书成风气。最是书香能致远。4年来,省直机关工委重点抓好特色活动、营造读书氛围,培养机关党员干部自觉读书习惯。省委办公厅开展每名干部每天读书一小时、各支部每季度集中夜读一次、每年由厅领导推荐一批好书等阅读活动;省政府办公厅党员干部订阅电子期刊、政务微信,建立内网读书平台;省纪委开展文稿评审活动,分析讲解问题,总结文稿结构布局,介绍写作方式方法;省财政厅打造“优秀公文、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工作案例”评选学习品牌。为让书香飘逸在省直机关、充溢每个家庭,湖北省直机关工委联合11家单位发出《省直机关深化全民阅读、书香机关倡议书》,倡导工作再忙读点书,收入再少买点书,房间再小藏点书,坚持每天读书一小时,让智慧伴你一辈子。省直机关先后投入资金2600余万元,建立职工阅览室、图书室112个,建设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20个,为党员干部提供方便的读书场所。(作者单位:湖北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郭慧)
第四篇:威海:让新农村成为靓风景
威海:持久创城,让新农村成为靓风景
街面平整洁净,房屋整齐划一,小河水流清澈见底,健身广场宽阔平坦„„这就是目前高区初村镇西车门夼村的美丽景象。但是谁又能相信,就在几个月前,该村还是个远近闻名的“牛粪村”。
两个大型街心花园里,十余种花草树木将街心花园点缀得异常漂亮,龙柏、樱桃等树木也在春日里渐渐吐露生机,龙柏拼成的“和谐”字样非常醒目„„这是现在文登市大水泊镇河北乔家村。年前的 “三大堆”和乱搭乱建已渐渐褪去了踪影。
七成村路完成硬化,八成排水沟完成浆砌、1800棵白腊的“巾帼育苗林”在房前房后正孕育着新芽„„这是威海工业新区蔄山镇新白玉村的新面貌。“以前村里的房前街道比较狭窄,手扶拖拉机通行都很困难。”新白玉村党支部书记刘战龙告诉记者。
„„
村庄的样子在靓化,村民的生活在美化,这都归功于创城活动为威海带来的“人性化”,而这些 “人性化”,与威海市深入持续地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是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
4月6日,威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培廷到环翠区调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暨市区旧生活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时要求,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快推进的工作要求,按照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不断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加大农村经济林的建设力度,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旧生活区改造,切实改善城乡环境,尽最大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4月12日,王培廷又前往经区调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经区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栽植以无花果为主的经济林,健全管护长效机制,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
一次次走访,一次次调研,一次次强调,都体现了威海市委市政府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视与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近年来,威海市争睹积极完善创城工作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大力推进城市化精细化管理,使乡村环境面貌有了进一步改善,使农村为整个威海的品味和形象的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威海因地制宜、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农村的环境进行改造。西车门夼村四面环山,饲草资源丰富,该村七成以上的村民家里都饲养牛或羊,由于多方面原因,村里遍地都是牛粪,经过规划后,村里的牛统一运到了村东北部的集中饲养场,随后村民就陆续把房前屋后的牛棚拆除了,村里的面貌也整洁了。崮山镇沙龙王村、柳家庄村的河道经过整治疏浚,河水变清、环境变美。在泊于镇海西头村、圈于家村,房前屋后栽满了无花果、大樱桃等经济苗木,整个村庄变成了大果园„„
一手抓大项目、一手抓新农村建设,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威海建设新农村的思路之一。这一思路有利于进一步加大村庄绿化的力度,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让经济发展、财政增收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针对城中村改造问题,自2010年7月起,威海市启动了市区城中村拆迁改造工程,于去年7月完成了全部77个城中村、31339户、342.2万平方米的拆迁人物,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市区近10万群众的回迁安置工作。全部改造完成以后,市区25条半截路将全部贯通,新增城市道路24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430公顷,新建垃圾收集站180处,新增污水管线270公里,新铺设供热、燃气管线587公里,新增集中供热和燃气用户3万户,同时规划新扩建中小学5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63所、社区停车位12.8万个,建成区范围内基础设施将一次性配套到位,使城市形象和品味得到全面提升。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农村环境得到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农民们的精神面貌也悄然发生了改变。随着一些村庄“三大堆”清理的完成,村路硬化的完成,村民越来越注重环境卫生的维护。环境美化了,道路平整了,心情愉悦了,邻里之间的摩擦也少了,关系更加和睦了,整个村庄的氛围也越来越和睦了。另外,高区初村镇西马山村投资6万多元改建了村文化图书室、娱乐室,在村中心建成了健身广场,组建了乒乓球队、文艺队、秧歌队等。投资4万元改扩建了村委办公室,增加了妇女之家和老年活动室,设计安装了十余副宣传看板,购置了锣鼓和多种演出服装,充实了广大村民的精神生活。
另外,在创城过程中,“领头羊”们功不可没,他们的精神也得到了彰显。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威海涌现出了一批像张庭兰、徐国刚、王林欣等等这样一批废寝忘食、脚踏实地、一心为民、一线奋战的村干部,他们高标准推进,进展顺利,在短时间内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让农民切实得到了实惠,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他们体现的,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是一种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服务理念。高区初村镇西马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庭兰说:“基层工作,必须依靠各级党政组织,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必须注重发挥好妇代会的作用。其中,群众的支持最重要,有了群众的支持一切难题迎刃而解。”
曾经经济不发达、环境脏乱差、村民素质低的农村可能会被排除在“文明城市”之外,被看作是城市的包袱和累赘。但是,威海市却将农村的建设纳入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之中,全面改善民生、深入持久地开展创成活动,使村民的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让文明影响农村、农村包涵文明,最终实现城乡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统筹发展。
第五篇:让德育成为美丽的风景
让德育成为美丽的风景
——云南省楚雄北浦中学德育工作交流汇报材料
楚雄北浦是中共楚雄市委、市人民政府为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于2002年8月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的思路创新建设的示范性初级中学。
学校创办以来,在州、市党委、政府及省、州、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系支持下,在较短的时间里由2002年创办之初的22个教学班发展到如今的65个教学班,学生人数由1103人增加到4036人,教职工由72人增加到206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4人,一级教师70人,初级教师69人,助理会计师1人,工勤人员5人),学校占地面积也由30.93亩扩大到88亩,成为楚雄市规模最大,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初级中学。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在硬件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发展,实现了办学规模和质量效益快速增长的目标。先后被认定为云南省“文明单位”、“文明学校”、“一级初级中学”、“优秀甲等学校”、“绿色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校”,先后被评为“云南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三生教育优秀学校”、云南省首批“身边的好学校”。
我校坚持“让每一个学生在浓浓的师爱中茁壮成长”的办学理念,形成“坚忍不拔,完善自我”的办学精神,构建德育工作网络,以师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模式,努力将北浦中学打造市民信任的优秀学校。现将德育工作的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研讨。
一、德育工作取得的一些经验
我们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做好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实践”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德育教育:
1、“分级实施”定目标
我要严格贯彻执行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德育分年级目标实施的有关规定,按照学生成长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具体制定各年级的德育工作目标:七年级“尊师、爱校、好习惯”;八年级“爱学校、爱学习、文明守纪”;九年级“行为习惯做表率,为母校争光”。并将德育目标落实到学校管理、班主任管理、班级管理的各个层次,细化到学生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具体到每学年、每个月、每个周的德育教育之中。
2、“习惯养成”正行为
从建校以来我校就坚持不懈的抓师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将它定位为北浦发展的基石,重点培育的学校特色。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一周的入学教育,由政教处做好学习计划,组织学生军训,组织观看《北浦中学学生在校行为规范细则》教育片,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以及我校编写的《北浦中学师生礼仪常规》、《北浦中学师生一日常规》,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基本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利用每周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和班会课,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文明,鞭鞑丑恶”系列活动;三是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美好情操。四是通过强化师生“值日护导”,设立“文明岗”,学生会“监督岗”等,并定期开展检查,及时纠正师生不良行为习惯。五是在全校全面推广“弯腰运动”——师生自觉自愿弯腰捡拾校园中的自己见到的每一片树叶、纸张和果皮等,保持校园的干净和整洁。六是通过建立学生会、学生社团、聘任校长小助理等具体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3、“法制教育’明规矩
学校定期举行法制讲座,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强化了学生遵纪守法,做守法公民的意识。充分依托建立在学校的“楚雄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到基地接受警示教育,组建法律社团,长期坚持在基地的“青少年模拟法庭”开展法律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遵纪守法变成自觉的行动。
4、“心理教育”润心灵
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无一不冲击着涉世未深的未成年学生,学生中出现各种各样心理变化和心理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根据中学生心理生理发育特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设立心理咨询机构,配置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在各班设立心理委员,开设“心之舟”心理辅导室,每周一早上定期开展师生心理健康讲座,常态化开展师生心理疏导。
5、“待优生转化”促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可塑期,德育量化考核把学生大致分为优秀—优良—近优—待优四个等第,我校把待优生转化工作当作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把待优生的转化成果纳入对老师、班主任工作评估的重要内容,形成对待优生人人关心,时时关注的氛围。如
我校某班主任在介绍带班经验时说:“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待优生尤其要多倾注一些关爱和鼓励。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成立‘一帮一’助小组,用爱心去沟通这部分学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师,同学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从而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同时利用心理咨询室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如针对学生迷恋网吧而影响学习这种情况,学校开通校园网,开展网上咨询活动。因为没有见面的尴尬,学生能自由与老师对话,老师了解清楚了学生的心理,趁机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并真诚相劝,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帮助他们走出“自我迷失”的沼泽。此外是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如今每班都有家长委员会,教师家长配合与学生交流思想渐渐消除家庭因素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形成了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
6、“科研交流”导方向
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为此,我校自建校以来就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构建了一支以校长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政教处牵头,学校党总支、年级组、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教师为主线,家庭、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等为辅助的德育工作队伍。同时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切合当前德育工作的难重点,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坚持“三贴近”,即贴近班级、贴近学生、贴近家长。班主任必须贴近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还必须贴近家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校定期举行德育工作研讨会、班主任工作报告会,交流德育管理经验,探讨新的问题,使德育工作紧跟形势发展,符合当前教育的需求。
7、“美化环境”造氛围
一所好学校的标准一方面要校风好,另一方面要做到“校园美”,“此处无声胜有声”。为此,我校特别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教育学生。学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以儒家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校园校园文化展示体系,《弟子规》、仁、义、礼、智、信各种展板构成一道特色风景。镌刻着校风、教风、学风的校园屏风给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樱花大道上的教师书画作品、主干道边的廉政文化长廊、教学楼走廊悬挂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学生书画作品,校园文化宣传栏、科技宣传栏、心理教育栏等布局合理,师生置身其间,在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下,行为得到规范,心灵受到陶冶,素质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一)、学额过多班额过大,给德育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楚雄市民对我校的信任日益增强,自2008年以来,大批楚雄市非片区和外县小学毕业生涌入我校。如2013年,1635
名小学毕业生涌入,学校不得已招生25个班,平均每个65班人,造成学校“超大班额”、“超大学额”的现象,给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都带来巨大的困难。
(二)学生家庭教育缺失。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进行教育的时侯,就教师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那样会造成孩子在校一套,在家另一套的局势,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由于社会的转型,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挑战着学校教育工作。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坚持一如既往狠抓师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将它打造成学校名片。坚持实施分年级的德育目标,落实各个阶段的与重点,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只有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多管齐下,常抓不懈,才能取得成果。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网络,构建德育工作体系,适应社会需求。
(二)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在学生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德育生成能力。
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十二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工作还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今后,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地突出德育这个永恒的主题,真抓实干,不断创新,力争取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