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步入信息网络时代以来,教育正受到网络媒体的强烈冲击。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而且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1)教育功能。音乐教学中的唱歌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根据歌词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素材的整合、融入,演示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人物思想感情和道德行为。
(2)感染功能。它包括愉悦感染和悲凉感染等,指的是歌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再现情景后,学生的情感受到激发而产生的共鸣。
二、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为实现小学音乐的教学要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2.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
3.运用多媒体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美
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协作式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美。
三、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1.在欣赏教学中,多媒体能实现视、听同步。2.运用多媒体可以使乐理课的教学更加直观生动。
3.在视唱、练耳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会使视唱、练耳的教学更加规范、容易,并且可以代替教师的部分工作。4.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多声部音乐教学中,可使各个声部单独或同时播放,充分发挥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教学作用。
四、多媒体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旨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高质量地完成音乐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于段,有其优越性。如果我们只追求形式,盲目使用多媒体,效果会适得其反。当前,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多媒体功能被弱化的问题:
1.将多媒体当作投影仪、录音机来使用。忽视了多媒体动画与视听结合的功能,多媒体辅助教学名存实亡。
2.缺乏从教学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多媒体运用的形式单一。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没有从教学的角度进行设计,而是孤立地使用课件,弱化了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环节方面。新授课一般包括复习、导入新课、新授、练习和巩固五个教学环节,但是有的教师只将多媒体运用在某一环节,没有形成“导入—反馈”的教学形态。
(2)教学内容方面。多媒体必须在学习内容和学生认知结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教学内容离不开乐理、欣赏、视唱、声乐。许多音乐教师教学时,只重视对欣赏、唱歌教学的设计,而忽略对各个教学内容上的的设计。
3.过分追求声像效果,淡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多媒体集声、像、动画于一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片面追求花哨的视听与动画效果,导致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上,而无法使学生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涵的教学内容。
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仅靠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还是要认清教学规律,把握先进的教学理论,从教学思想上着手。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只是为教学思想服务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实践中,不要一味地移植一些时髦的教育技术,而是要在教学法的指导下,从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内容的编排到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才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音乐课堂自由翱翔
内容摘要:
当今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如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音乐的美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教法单一,教学形式古板,极易造成学生的“情感营养不良”,出现了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恶劣现象。信息技术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对现代音乐教学产生了前所末有的影响,它给音乐课堂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带领学生自由翱翔在音乐的天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 歌唱教学 欣赏教学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需要充分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去创造浓浓的音乐氛围,只有使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让学生尽快进入音乐意境,去感受音乐的奥妙,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教法单一,教学形式古板,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以他人感受代替自身体验;以间接经验代替直接经验的传承式教学泯灭了音乐课程的自身魅力,这种缺乏情感内涵,充满理性的课程设计不仅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枯燥单调,甚至恐惧、苦恼、丧失了学习兴趣,极易造成学生的“情感营养不良”,出现了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恶劣现象。信息技术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对现代音乐教学产生了前所末有的影响,它给音乐课堂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带领学生自由翱翔在音乐的天堂。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有三大模块:唱歌教学、欣赏教学、实践与创造教学。教师应当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合理的运用于课堂教学这三大模块,更好地培养学生感受、欣赏、理解、表现和创造音乐的能力,从中受到艺术美的熏陶,行为美的教育。
一、运用信息技术,使歌唱教学不再困难。
1、信息技术使乐谱视唱变得容易。
我们的音乐教育面对的是全部学生,而在班级里面从小受过音乐教育的学生十有一二,所以节奏不稳、音调不准、不会识谱是中学歌唱教学中一大难点。往往是音乐教师一句一句教得“声嘶力竭”,学生一句一句学得“力竭声嘶”,结果教师使尽浑身解数,换来的是学生把握不准,表现不了的曲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现在我校有三分之二的教室有多媒体设备,还有三个公用的多媒体教室,供没有多媒体设备的班级使用,所以我们音乐老师都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歌曲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现出歌曲的标准乐谱进行歌唱教学。学生在视唱时,既能看到乐谱,同时又能听到歌曲的旋律。由于学生的识谱能力有限,我就让他们先听两遍旋律,熟悉音高节奏,然后再让他们视唱乐谱,他们每视唱准确一句,我就点击电脑,奖赏他们一阵掌声并加上一句歌词,如果他们没有唱准,我就点出一个哭脸给他们,然后重新视唱,直到唱对为止。用这种方式教唱乐谱,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进步很快,老师也省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所教的几个班级,学生的视唱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歌曲背景,更准确的表现歌曲情感。
学习歌曲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曲内涵,表现歌曲情感,应当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信息技术以其所特有的视听联觉的技术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为学生设置适当的情境,拓展了学生的视听空间,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今中外的风士人情和世间万象,为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提供条件和环境。在教唱歌曲《牧马之歌》(人音版第13册第二单元歌曲)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了解歌曲背景,应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信息技术在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伴随着富有浓郁风味的新疆音乐,媒体上展现的是一副副极富新疆特色的画面白雪皑皑的天山、果实累累的葡萄沟、一尘不染的额尔齐斯、茫茫的戈壁滩、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色彩缤纷的新疆服饰、丰富多样的新疆民俗,一一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如身临其境,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为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打下了基础。有时我还把歌曲制成卡拉让学生跟着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唱歌的热情。
二、运用信息技术,使欣赏教学不再抽象。
音乐欣赏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但我们传统的欣赏教学,遵循的是“听_讲(教师讲解有关知识)_再听”的模式,往往是“音乐在响,学生在说,老师在讲,学生在想(想别的事)”。一节欣赏课下来,音乐放了又放,老师讲了又讲,而学生却烦了又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因为音乐的抽象性使学生听得如“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更不要说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了。信息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音乐既是一门听觉艺术,又是一门最富情感的艺术,而情感体验来源于环境刺激,信息技术的运用,正适应了情感艺术的要求,更能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我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特定的氛围中,帮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让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去欣赏作品,极大地刺激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在欣赏《保卫黄河》这首作品时,我先不急于让学生欣赏,而是边给学生播放黄河险峡激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战的画面,边给学生讲解,“千折百弯的黄河,像一条巨龙,成为古老中国的象征,在这里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一望无垠的肥土沃壤,有粗旷雄浑的黄土高原,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因此,人们往往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亲切的称它为——母亲河。可是,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全国上下立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浪潮。在这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有人拿起了刀枪,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而诗人光未然则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了这段催人奋进的诗词,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家卫国。作曲家冼星海,也像我们一样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激动的对光未然说:“交给我吧,我有把握把它写好”。冼星海拿到歌词后,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拖着生病的身体,创作了这首经典歌曲《保卫黄河》,这也是他所创作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形象的画面加上动情的讲解,引起了同学们迫切想欣赏乐曲的欲望,这时,我适时的播放乐曲,同学们听得是心潮澎湃,激动万千,一再要求再听。
三、把信息技术应用于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创作”模块,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要的”。课堂教学中的音乐创造活动,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通过学生的创造再现音乐的美。只有在参与音乐实践和创造活动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各种体验才能获得,潜能才能得以挖掘。
在引导学生创编一段关于草原的旋律时,我边播放草原的画面边让同学们即兴创作。碧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奔跑的羊群像一朵朵雪莲花点缀在翠绿的地毯上,牧羊姑娘轻轻挥动着羊鞭,漫步在草原上。看到如此美丽的画面,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哼唱起来,身体也会跟着晃动起来,这就是一种音乐的创作,完全是发自学生自身最自然的反应。所以信息技术应用于“实践与创作”教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又如在选择歌词创编曲调时,我让学生选择歌词自由创编,然后将学生创编的旋律输入电脑,在电脑中播放出来,当学生听到自己的旋律变成音乐时,就兴奋想要跳起来,即是不喜欢音乐的学生,此刻也兴致勃勃,蠢蠢欲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创作的热情。
总之,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介入,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给学生以畅想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态和美妙的情境中主动地感受音乐和领悟音乐,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愉快轻松。
参考文献:
1、人音乐版教科书教师用书。
2、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理念与策略。
3、中小学音乐教育。
第三篇: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自选课题(《牧歌》欣赏)案例自评
新建县第六中学
余江红
课型:综合课 年级:初二年级
教学目标:能够感受音乐的意境,以及根据音乐即兴创编表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MP3播放小提琴版音乐《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学生闭目聆听,并想象一下音乐所描述的意境。(比起用录音机放磁带,mp3音响效果要更好。)
2.用多媒体出示这首音乐的歌词,并让学生整体齐唱一段。然后说说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个地方?----内蒙古。(比起手写的歌词,多媒体幕布上出示的要更快更清晰。)
二、新课感受
1.用多媒体出示小提琴图片和文字简介小提琴音色并分别播放各种音色的音响片段。(传统方法不能做到 ‘图-字-音’ 如此灵活展示出来。)
2.MP3播放小提琴曲《牧歌》,让学生感受小提琴所奏出的内蒙古风光。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3.用多媒体展示几段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及那人们的生活习俗的视频画面。(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了真实的内蒙古,比起传统说教来的更生动,更有真实感。)
三、体验
1.先让学生说说音乐所描述的意境,后用多媒体出示音乐的文字分析段落。2.再用MP3播放小提琴曲《牧歌》,让学生重复听一遍音乐,与此同时用多媒体幕布展示与音乐相似的画面,让学生更生动的感受音乐。
3.幕布出示音乐的曲谱,简单分析音乐的曲式结构。师生一起讨论得出结果——幕布出示A-B-A结构分析内容。(比传统手写展示来的更快捷更明了。)
四、创编表演 1.学生创编诗歌表达对内蒙古的热爱,或向往,或祝福并有情感的上台朗诵出来。老师用多媒体录音器把学生的朗诵声音录下来。
2.学生即兴根据音乐编排舞蹈动作并跳出来。然后老师用多媒体播放蒙古族舞蹈视频,师生一起跟学几个标准动作。(多媒体视频可控制快进后退,跟学动作更方便。)
四、下课总结
学生说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东西?听着音乐《牧歌》一起舞蹈直到下课铃响。
总结自评:音频、视频、图片等通过电脑教学课件整合在一起展示给学生,好像将整个音乐世界一下子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和耳畔,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在传统教学当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四篇:[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音乐课堂已成必然。这种必然的选择给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带来了冲击,同时也为音乐教师打开了一条音乐教学改革的新路。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以人为本,注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
虽然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也为各学科的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我们依然要用辨证的唯物观来看问题: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课堂结构安排,更需要新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没有现代化手段的音乐课堂是枯燥的,完全依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音乐课是失败的。道理很简单:信息技术只是手段,教学的主体是人。所以无论怎样的教学条件,音乐教师都应 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智力为目标,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的安排课堂教学。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音乐情境
音乐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的行为,成语“高山流水”就体现了人类对音乐的丰富理解力,然而依然有很多人无法听懂其中的韵味。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的空间。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与境界,有时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之形象化,促进学生想象,架起心灵与音乐的桥梁。这样能够弥补以往传统教学中挂图式静态教学的不足,使课堂充满动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萌生喜爱音乐的兴趣及参与音乐活动的强烈愿望,进而更深层次的理解音乐的内涵。
三、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加强音乐理论的学习
理论教学历来都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难点,追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理论知识枯燥无味,对学生无吸引力;另一方面,音乐课课时少,学生没有太多上课时间学习理论知识,而且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音乐课堂扩充了时间与空间,它能将不同地区的学生通过网络组织在一起学习,也能将在学校未完成的课堂延伸到家中,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机会,更为学生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提供了保障。同时由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构建而成的音乐课堂将会把教师解放出来,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而且枯燥的音乐理论与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结合在一起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被学生接受。
四、扩充容量,拓宽学生的视眼
传统的音乐课堂就是一个录音机加上一架琴,学生的选择少了,兴趣也就随之降低了。将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引入到音乐课堂后,学生对音乐素材的选择变的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音乐作品、电影电视配乐、器乐彩图、美术名画、摄影作品等各种材料,这些资源很容易在网上和多媒体系统里传播、共享。网络与多媒体环境下的音乐课堂,教师与学生的选择更加宽广,知识的容量也变大了,这时教师要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不能让学生“随意发挥”否则将会事得其反。
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音乐处理能力
历来学习音乐几乎成了“贵族”的专利。音乐器材价值昂贵,很多学生只能望而兴叹,也只能进行声乐方面的训练。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尝试的机会。网络上有很多免费的共享软件能够模拟各种乐器,也能对声音进行较专业的加工处理,比如“钢琴大师”就能够将键盘模拟成钢琴,“Cool Edit Pro ”能够对声音文件进行编辑。虚拟技术在节省财力的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音乐殿堂的大门。
六、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这个集声、光、电和现代高科技于一体的教学媒体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将课堂教学推向了一种新型的教学型态,而这种教学形态的形成不是由信息技术决定的,它是由教师与学生决定的,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才能构成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有活动不能依赖技术,而应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和内涵就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音乐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教师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都应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总之多媒体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恰当,便能提高教学效益,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反之,如果使用不当、喧宾夺主,也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甚至影响和降低音乐教学质量。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音乐课堂已成必然。她的到来冲击了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同时也为音乐教师打开了一条音乐教学改革的新路。从实际出发,分了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以人为本,注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课堂结构,而且教学的方法要有创新;目前的音乐课,尤其是公开课或者音乐优质课的教学证明: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手段,让学生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可是很多的教师只注重多媒体的使用,却忽视了音乐基本功的 灌输。如果长期这样,教师的音乐素质我认为肯定会减退。因为信息技术只是手段,教学的主体是人。
二、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加强音乐理论的学习
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音乐课堂扩充了时间与空间,它能将不同地区的学生通过网络组织在一起学习,也能将在学校未完成的课堂延伸到家中,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机会,更为学生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提供了保障。同时由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构建而成的音乐课堂将会把教师解放出来,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而且枯燥的音乐理论与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结合在一起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被学生接受。
三、网络与多媒体环境下拓宽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引入到音乐课堂后,学生对音乐素材的选择变的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了,教师与学生的选择更加宽广,知识的容量也变大了,这时教师要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四、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将课堂教学推向了一种新型的教学型态,而这种教学形态的形成不是由信息技术决定的,它是由教师与学生决定的,因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才能构成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有活动不能依赖技术,而应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音乐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教师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都应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总之,多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在音乐课教学中运用得恰当,便能提高教学效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甚至影响和降低音乐教学质量,与现代教学理念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