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1:0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

第一篇: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

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

语文是富有创造性的学科,目前创新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已被教师们充分注意到,然而很少会有人留意学生的作业也同样需要创新。作业是语文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获得,技巧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体现创新的多元复合体。

一、“文本作业” 变为“个性形式”

传统的作业练习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也很少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学生个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潜力也得不到挖掘,难以由此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作业应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座桥梁。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植物叶片,用创作的乐曲,用摄录的活动录像,用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如学习了古诗《江雪》,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雪天垂钓图”,体会孤舟独钓的凄清景象;学了《曹冲称象》,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学了《一次科技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学了《琥珀》,让学生试作一个“琥珀”;学过《桂林山水》、《趵突泉》、《日月潭》等课文后,举办“我的足迹”摄影展览;春天到来的时候,可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可以到春风中去放风筝;可以搜集赞美春天的诗歌、散文,举行“春之声”诵读会;可以写和春天有关的任何题材的习作;可以拍摄一组反映春景春趣的照片……

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内容,还广泛涉猎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生物、绘画、历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走进社会生活。这样,作业就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是一个极好的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自己的潜能,与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不仅获 1 取了许多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二、“被动完成” 变为“自主学习”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传统的语文作业无非机械、重复地抄写,令人头疼的背诵,题目陈旧的作文。学生犹如疲惫不堪的渔夫在无边的苦海漫无边际地漫游。为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完生字、新词后,不再让学生机械抄写,那些已经记住的生字、新词可以不抄写,难记的字就读一读,记一记,再工工整整地默写一次,布置作业时充分信任学生,承认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结果他们想方设法不抄生字,记生字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习效率竟大大提高了。如有位学生记“赞”时说:“有两个先生家里有很多宝贝,我称赞他们真有钱。”字形、字意、运用全会了,我想这不得不说是“创新思维”帮的忙。

三、“整体统一” 变为“体现层次”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

如学习了古诗《小池》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小池》。

2、《小池》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3、学习作者杨万里的另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比较:两首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异同。

第一项是巩固练习,旨在积累语言;第二项是写话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第三项作业期望学生迁移学法,提高阅读能力。这三项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 2 以做简单的。但是,小学生又具有好奇、争强、好胜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标准答案” 变为“合理回答”

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学生都是不敢越“标准答案”一步。当作业“雪化了变成什么?”学生回答“变成春天”,如果我们用标准答案“水”来将他的回答一口否定,那么这位学生的想象力也将被我们扼杀了。

黄全愈博士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讲到:“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有‘创’才有‘造’。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如果我们拒绝学生打破常规的举动,那我们也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拒之门外。学完《争吵 》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你喜欢文中的谁?喜欢他的什么?大部分学生谈到喜欢克莱谛,有一个学生却对克莱谛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意见,认为克莱谛只看重友情,忽略了原则,应该对“我”的报复行为提出批评。我认为评价这样的回答不在于看学生提供的答案是否标准,而在于看他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不在于看学生答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为什么这样说,说的有没有道理,有没有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理解角度,这种与众不同的意见有新意,应予以肯定。

总之,我们必须冲破“标准答案”的樊篱,变“标准答案”为合理回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个人见解,允许学生与同学争论答案,最后自己得出正确答案,而不是一味由教师下定语。

五、“单一评改” 变为“人文互动”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善于发现并欣赏每个学生的创新活动。

一本看似单一的作业,蕴含着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它提供了许多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应当及时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介入其学习生活乃至心灵世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他热爱生活,鼓励他勤奋学习,解答他的疑难困惑,指点他走出挫折,为他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的成功快乐,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一个同学在作业本中粘了两份折纸,并留言让我打开看看。原来是涂满黑乎 3 乎铅笔印的纸片,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两枚硬币的图案。这一下使我联想起童年时候的情景,我也曾调皮地把纸片蒙在硬币上,使劲地用铅笔在纸上涂抹,然后举起来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的更清楚……想到这儿,我在作业本上写下了我的评语:“看来,你花了许多功夫,很认真!王老师小时候也这么做过,不同的是,我挨了老师的痛骂,呜……”你猜,学生看到这样的话语,会想些什么呢?第二天,作业又交上来了,在我的评语后面多了一行小字:“哦,是吗?看来你比以前的老师好多了!”

你看,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做法是可行的,还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宽容与和蔼。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师生之间有了信任后,有时学生会在语文作业后面询问一些其他学科的疑难问题,出几道奥林匹克数学题,问几个英语单词,考几个常识问题,猜一道不知从哪儿找来的脑筋急转弯……这要求老师掌握多少知识啊!有时候,学生有意要考一考我,出的题不但陌生,而且在一般的工具书中也难找到。我就迅速地打开电脑上网去搜索。现在,每到批改作业,我桌上的电脑总是开着。

评价学生的作业,不仅要评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评价非智力因素,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兴趣和习惯,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创造意识的体现,创造水平的提高,创新习惯的养成。评价时应多采用激励的方法,我从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当发现他将字写得工整了,发现他组了一个很特别的词语,发现他的日记又多了几个精彩的句子……一句真诚的赞语,可以让学生欣喜很多天!

评价还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尽量捕捉作业中的亮点,如有的学生字写得好,增加评价写字质量这一项;有的学生理解与众不同,富有创新,在作业本上画上一个笑脸;有的学生的作业质量高,令人赏心悦目,给予“作业能手”的称号。

这样我每天面对的都是崭新的、充满天真灵气的作业,在这里,学生和教师之间是那么地默契,是最真诚的朋友和伙伴。在这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

一句话,普通的作业活动,应是一种师生共同进行学识交流、情感沟通、志趣相融、教学相长的发展过程,应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

第二篇:幼儿美术活动设计思路与指导策略

幼儿美术活动设计思路与指导策略

一、设计思路

1.确定教学目标

虽然在有限的范围内幼儿的思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由于受到直觉的限制,幼儿肘期形成的概念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概念,所以,在确定美术教学目标时必须避免两种提法:一是把画出某一具体图象当作目标,如教幼儿选择红色画太阳,就容易使幼儿误认为用红色画太阳是唯一的方法,从而失去对颜色的想象。二是把认识近大远小、重叠、渐变等抽象概念当作目标。如教幼儿运用大小对比的方式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就容易使幼儿产生“小图象必定表示远方物体”的印象,从而导致思维混乱。

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客观判断幼儿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确定幼儿下一阶段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适度。如当幼儿只能用笼统的图形来创造图象时,我就鼓励幼儿将图形与线条进行多种式样的组合。当幼儿能画出较清晰的图形时,我就逐步引导幼儿用多种图形组合来创造不同的图象。当然,目标并不一定都是按教师的主观意愿制定的,有时它是由幼儿提出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目标与幼儿的需要吻合。

2.选择内容

幼儿美术创作主要表现在造型能力和表现方法两个方面。造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和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的成熟程度有密切关系,教师应避免运用简单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法,力求客观地把握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幼儿搭建小步递进的阶梯,以帮助幼儿主动建构自己的造型方式,提高造型技能。在尊重幼儿手部肌肉动作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接触多种工具材料及广泛运用的机会,使幼儿不断变化、创造,习得各种表现方法。

我认为幼儿学习技能的内驱力来自他们在内容的吸引下产生的强烈的自我表现的愿望。所以,教师应选择那些有足够吸引力的内容并进行艺术加工,认真研究内容与技能的内在联系,把技能表现自然地融入内容之中。如在教幼儿学画人物头部转动的动态时,我选择了“观测流星雨”这个热点话题,以“观测小组记录每一颗流星”为内容,启发幼儿尝试表现每个“观测者”的动作,使转动头部动作成为幼儿成功地观察流星的需要。于是,围绕这一有趣的情景画出向不同方向转动的头部动作,就很自然地成了孩子们的主观愿望和需要。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内容开展专门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这类美术活动在技能与方法上应尽可能简单、便捷,以便给幼儿更多创造的空间。

3.调整教学过程

通常幼儿美术教学过程由引起兴趣、出示范例、示范讲解、巡回指导和结束评价五个环节组成,这五个环节都以完成技能要求为目的。在实践中,我尝试将这五个环节调整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讨论、鼓励独创和展示判断,这是以鼓励创新、激发创造为目的的。

创设情景指的是将情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其成为诱发创作动机、引导幼儿学习技能的推动力;提出问题指的是围绕内容与方法提出问题(可由教师提问,也可由幼儿提问),让幼儿观察、思考;引导讨论指的是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那些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鼓励独创指的是鼓励幼儿按自己的体验大胆表现,努力超越自我;展示判断指的是给幼儿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比较自己与同伴的作品来进行判断和自我评价。

二、指导策略

幼儿美术创作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幼儿的创作是个体化的,教师很难设定统一的指导方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我认为把握以下一些指导策略会使美术教学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策略之一:不断提出疑问

当幼儿经常采取某种造型形式、表现方法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让幼儿考虑改变思路,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的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当幼儿选择红色画太阳时,教师可以提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当幼儿选用橙色和黄色画太阳时,教师可以再提问:“其他颜色可不可以用来画太阳呢?”当幼儿用彩条画太阳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怎样的彩条才更像阳光呢?”

策略之二:帮助幼儿建立求新、求变的创作思路

很多教师常要求幼儿画得“跟老师的不一样”、“跟小朋友的不一样”,这个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儿束手无策。我认为所谓“不一样”,首先应提倡幼儿创新,使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创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其次,要把“不一样”具体化、明确化,如大变小、高变低、红变绿、左变右等等。如画鸟时,我不但鼓励幼儿画自己喜爱的鸟,也鼓励幼儿画想象中的鸟,头、身体、翅膀、羽毛、眼睛、嘴巴什么都能变。有个幼儿按想象画了一种奇特的鸟。大家问我这只鸟的名字。我说:“人类只发现了一部分鸟,这只鸟也许是还没有被发现的鸟吧!”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了美好的愿望,由此带来的惊喜和成就感便成为幼儿继续进行创造的动力。

策略之三:善于用幼儿看待事物的方式去解释画面

幼儿对许多图象的解释都与日常生活经验具体形象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应经常观察、学习幼儿的造型,善于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解释画面,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进行交流。

策略之四:教幼儿学会修改图象

教师应使幼儿懂得完成作业和对待工作一样,应该是完整的,不能半途而废或因不满意而气馁,应鼓起勇气,设法修正,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有些自信心不强的幼儿,常常一画错或一不满意就换一个地方画,或把纸翻过来重画,或坐着发呆直至换一张纸为止,这是极不好的习惯,对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有始有终的学习习惯不利。针对这一现象,我有意识地组织了一些教学活动.如“印绳”、“打翻了墨水”、“圆圆找朋友”等,引导幼儿学会对已有图象进行再定义。尤其是当幼儿画“错”的时候,我就启发幼儿结合创作内容,对已有图象进行大胆想象,并用改变图象、添加特征等方法进行弥补。如果不能修改,则用再定义的方法使其变为其他图象,使其不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如画“动物世界”的时候,有个幼儿画了两个太阳,我就启发他大胆想象,把它再定义为其他图象,结果他成功地把它改画成了大狮子。

策略之五:展示作品,相互学习

幼儿的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互相学习借鉴的成分,因此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及时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想象和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应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既乐于观赏那些技能高、创造性强的作品,也能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的优点。

大多数幼儿都有创新的愿望,也乐于在同伴面前显示才能。有的孩子不愿让大家学习,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技能低下,而可能是不恰当的教学策略所致。如有的教师把“画得与别人不一样”片面理解为“不要学别人”;有的教师总是表扬那些技能较好的幼儿,结果使这些幼儿形成骄傲自满的心理,这不利于幼儿相互学习。

策略之六:鼓励幼儿超越教师

教师应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活动,不必将图象、颜色、步骤都讲解得十分详细,应给幼儿留有较多的创造余地,以显示他们的才能。有时甚至可以有意提供一些不完整或错误的图象启发幼儿思考,让他们担任“小医生”为作品“看病”,使幼儿有超越教师的机会。如在为故事《猴子过桥》画插图时,我介绍了猴子的两种动态,并表示自己想不出其他动态,请幼儿补充。在这种创作氛围中,幼儿个个信心十足,满腔热情,画出来的小猴也千姿百态,很有创造性。

第三篇: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策略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策略

摘要:小学数学作业不仅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和重温,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的一次锻炼。因此,小学数学作业要考虑到学情特点,老师要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层次性、重点突出的作业,并对作业完成多样性、多元化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评价

新课改要求教师教育教学要考虑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留作业时要以“自主、探究、合作”方式为主,以此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乐趣,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广大小学数学老师要钻研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策略,并切实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一、作业设计和评价的功能

作业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可以帮助老师掌握孩子的课堂掌握情况。通过完成作业,孩子们可以反思、回忆课堂的内容,同时,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生活常识的认知有限,认字水平还处于低层次,作业大多由家长协助完成。那么,老师在留作业时首要锻炼的就是孩子的自主能力、动手能力和协同互助能力。通过完成作业,来帮助孩子完成幼儿向少年的过渡。老师也可以通过批改作业来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以及个体学生的差异,更好的设计课堂节奏、内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和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作业应充分考虑少儿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作业设置要以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主,循序渐进的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1、注重激励,增强信心

小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学习数学方面会体现出接受能力快慢、做题难易上的区别。老师在留作业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在留作业时需要将梯度拉开,否则难题会令接受慢些的孩子有挫败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留作业时,要增加灵活性,而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种思路多种解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增强学生自信心。

2、注重思路展现,回归数学本真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遵循教育的本真。“数学教学的潜在目的是思维教育”,因此,在留作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题目能够让学生充分展开思路,可以自由发挥。题目的结果可以是固定的,但解题过程一定是不唯一的,要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伸展性,能够将自己的思路清晰的表述出来。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

3、围绕重点,精选精练

在新课改中提出,学生学习数学课程应该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是有张有弛的状态。那么反应在作业中也是难易交替的。因此,教师在布置习题时,要精挑细选,确保学生不做无用功,让个时段的习题都是围绕着课堂的重点展开,是对教学内容的增益和巩固。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学生的负担,还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有成就感。

一、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策略

1、评价标准多元化

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这是小学数学老师的职责所在。那么,在作业评价中,也要体现出尊重、鼓励学生,而不是仅仅看中结果的对错。例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路如果正确,要给予肯定,自己工整、书写规范应该加分;如果列式正确、计算错误给一半分数,如果字迹潦草、书写不工整要减分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评价小项里,让学生每次做作业都有所提高。让他们呢看到成功的希望,也有进步的喜悦。

2、评价主体多元化

不言而喻,评价的主体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主体。老师批改作业可以直接的对其进行指导,学生们之间互相批改作业,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建立学生们的自主意识,也可以在思维体系上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同时,学生自我检查、自我检阅也是一种评价,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可以让学生们更快的进入到有效的学习状态中,加深理解学习中的不足和相关的知识点,达到评价的真正目的。

3、评价方式多元化

小学数学作业的分类有很多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当堂完成的作业,教师可以随堂巡视的形式评价,选择做题对且快的范例进行表扬。对于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老师可以采取面评的方式,一边评价一边讲解,及时纠正错误。同时,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亮点,及时的给予帮助和肯定。多种形式的评价也会增加学生的兴趣。

4、评价语言人性化

数学作业评价有很多种,除了对错之分,还可以在错误的地方加入一些提示性的符号,也可以用一些表示赞扬的红星、拇指一类的图案,提升学生的好奇和好胜心。单纯的对错只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非对即错,不能让学生提高对学习的兴趣。而人性化的评价,能够保护小学生们脆弱的好胜心,让学生在做作业中有一种被重视的成就感。是一种对学生情感和成长中的关怀。

5、评价时机恰当

一般情况下,给予学生的评价要及时。因为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般是对当天学习内容的一种巩固,学生在交作业的时候,教师如果及时的给予反馈,能够帮助学生清晰的掌握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掌握的不好,教师也能够及时掌握个体的学习情况。但是,有一些作业评价需要有所延迟,这是处于保护学生个体心理感受的需要所做出的选择。因此,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足以评价的巧妙,以鼓励学生、激励学生为主。

总体来说,小学数学作业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在设计与评价作业时,应考虑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况,在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语言、评价时机等多方面潜心思考,找到适合本班孩子的最佳作业设计方法。

第四篇:《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作业1复习资料

17-18-1

366#《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作业1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题

1、观察:教师借助于感官或一定的手段工具,运用一定的方法捕捉发生在教育活动情境中的各种信息的过程。

2、内部评价:是指参与者主体进行的自我评价,如学习者主体对自身的自我认识和评价,教学者主体对自我的教学工作的评价等。

3、体验式学习:

4、区角活动:是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环境,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在获得游戏般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5、行为指向的幼儿园环境:

二、简答题

1、如何遵循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

(1)尊重性原则,评价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评价者都需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以激励、发展与正面肯定为主,以帮助教师或幼儿发现、发扬长处,弥补不足,不断前进。

(2)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评价者运用合理打的评价方法、手段和工具在活动组织的不同发展阶段展开评价。

(3)全面性原则,教育活动的评价应该是全面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

(4)情境性原则,在教育情境中,评价就是把获得的教学的信息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作为突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5)个别化原则,既要关注幼儿某一方面突出表现和潜在能力,为其个性化、个别化的发展和生成留有空间。

366#《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作业1复习资料

17-18-1

3、简述有效师幼互动的支持策略?(1)激励式互动策略

情境感染;②语言催化;③情感分享。(1)追随式互动策略

① 环境创设;②变换调整;③耐心等待;④及时反思。

(3)挑战式互动策略

① 问题质疑;②启发思考;③推动深化。

4、如何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精神环境?

答:

1、建构积极有效地师幼互动:首先,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其次,教师应尊重和关爱幼儿;第三,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

2、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教师要为同伴交往创设有利条件;教师要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教师要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3、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教师应经常表扬、鼓励幼儿;教师应持肯定、支持的态度;教师应多接纳、多欣赏。

5、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基本体系包括哪些?

幼儿园保教目标、幼儿园各领域目标、幼儿园各年龄班及学期目标、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等。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表述的基本要求包括:1、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过于笼统、概括和抽象。2、要清晰、准确、可检测,不能用活动的过程或方法来取代。3、从统一的角度表述目标。4、一个目标要通过多种活动实现,一个活动要指向多种目标。

三、论述题

1、请结合实际,试论如何遵循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中的 “灵活性原则”?(1)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2)灵活处理“抛球”与“接球”的关系(3)灵活处理角色身份(4)灵活调整活动节奏

366#《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作业1复习资料

17-18-1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设计区角活动的材料?

(1)丰富性:即教师应当根据区角的活动内容,提供足量的材料和玩具,以让幼儿自由地依据自己的需要选用合适材料。不同活动内容不同材料。同一活动内容多种材料。

(2)层次性:由于儿童个体差异,他们对事物会有不同认识,操作也会处于不同层面。因此,有些活动内容材料既要体现对儿童群体也要体现对儿童个体的关照,要有层次性。相同内容,不同年龄,材料层次不同。相同年龄,同一活动内容材料层次不同。

(3)情感性:充满情感色彩和生活性、情景性的环境材料更能激起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愿望,是他们积极建构的动力和支持力量。因此,赋材料于灵性和亲和力,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和积极参与活动的心向。

(4)自然性:最大可能地利用生活中的真实物品作为活动材料,避免假生活状态。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活动,让幼儿感受材料的多种质感和多样性,并萌发环保意识。

(5)探索性:将问题隐含在材料中,以情景或游戏驱动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在操作中感受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某些现象,并进而关注事物间的简单关系。

四、设计题

1、试以“交通工具”为主题内容,设计一则有关幼儿园探究式学习的活动。(要求:从活动设计思路、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方面来体现。)1、2、3、4、探究主题:从儿童经验出发

探究环境: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时间、空间、人数、材料等)探究过程:倾听、合作、交流、支架 探究结果: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366#《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作业1复习资料

第五篇:高中化学学习策略与指导浅析

高中化学学习策略与指导浅析

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几年来,我一直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不少同学抱怨高中化学难学,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区别比较大的原因造成的,高中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由于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与生产生活联系甚为密切,学生一时不适应也在所难免。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好高中化学呢?下面就以我讲解苯酚的结构与性质为例来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从几个简单的官能团入手,预设了一个问题:任取下列基团---CH3、---CH2 CH3、---C6H5----、--C6H4---、-OH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化合物,请先写出结构简式,再判断是否属于同一类物质。期望通过这样一个有一定思维容量、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搭建分子式的过程中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关注结构特点的思维过程,引发学生从结构来判断物质分类,对自己尚不熟悉的物质性质作深层探讨的兴趣。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在此体验过程中,有点慌。我们学校实验班的学生能较好地书写结构简式,只在一种情况下有点错误。在投影学生成果后讨论。

[片段1] 师:这些物质从元素组成上看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那些烃的衍生物都含有官

能团-OH,它们属于同一类物质吗? 生:是。

师: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生:官能团

师:这些物质那些是你们见过的? 生:讨论

师:还有其它意见吗?

生:甲醇与苯甲醇不是同一类物质。

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了“意外思维”(即与我的期望不吻合的思维),导致意外的原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即官能团的种类决定有机物类别;当都有官能团–OH时,分子中苯环的存在是否也影响有机物的分类?其实此时学生的思维与已有知识结构之间也出现了不平衡。此时,我注意到学生也在试图寻找这些物质结构上的不同,试图寻求物质分类的新依据,但又不能准确判断苯环的存在是否能决定有机物的分类,我以问题的方式加以引导学生找出结构上的差异。

[片段2] 师:甲醇与苯甲醇都叫醇。这些物质在结构特点上有何异同?

生:前三种-OH不与苯环直接相连,后两种-OH与苯环直接相连。结构不同。师:从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出-OH与苯环直接相连,这一类物质被称为酚。同学家里的洗手液是芳香的,我们学校用的洗手液(碰巧含酚类物质)瓶体的标签上有一行字“含来苏尔成分”就是酚类物质,它香吗? 生:(大笑)臭。

师:酚类物质具有苯酚相同的气味,苯酚是最简单的酚。研究酚就从苯酚开始。

以上片段教学中,我主要想从结构着手引出酚的定义,先直接界定甲醇与苯甲酸都是醇类,引导学生注意–OH与链烃基直接相连,不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叫醇,若烃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则物质的性质会与醇有许多不同,而被分为另一类物质——酚。然后通过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含来苏尔成分的洗手液来导出与之具有相同气味的苯酚,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明确研究目标。导入新课以后,试图 传递给学生一种探究物理性质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研究苯酚的物理性质。

[片段3] 请学生从药品中找出固体苯酚,观察色、态、味并描述。学生合作实验探究。

生:无色、怪怪的气味(有人起哄说香味,学生都笑)、固体。师:

还有吗?

生:还有些粉红色(其他同学都认同)。师:

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少量的苯酚,生成一种粉红色的物质,研究物理性质色、态、味,还应从溶解性角度来研究。请实验探究一下,并描述现象。生某:冷水中有浑浊。师:

若加热,会怎样?

生:油状分层,在下层。估计是苯酚液体。师:

说明什么问题?

生:苯酚的熔点低,密度比水大。

在我的一段追问下,学生基本上能在实验中独立观察、总结得到无色固体、特殊的气味、密度比水大,熔点低,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易溶等物理性质。这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片段。

[片段4] 师:油层在下层。是苯酚液体,振荡后会看到什么? 生:不溶,振荡也不溶。为什么?

生:可能温度没达到(大多数认同溶解了)

看来学生在实验时的思维状态已不仅是停留在仅仅动动手,观察,描述现象上,而是在尝试着分析解决问题,思考力处于较高水平。笔者欣喜地感受到学生这种闪烁的“课堂智慧”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了。知识不再死板,而是变得有意义起来。有同学在加热时,由于方法不当,胆小的同学尖叫了一声,于是我拿着一瓶酒精和一团棉花冲了过去,在确信无险情后,灵机一动提出一个问题。

[片段5] 师:刚才实验时,有惊无险。我准备了酒精和棉花,是给他消毒吗?

你得到什么启示?

学:说明苯酚有毒,有溶于强烈的腐蚀性,易溶于酒精。

学生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准确推测出苯酚的毒性、腐蚀性这一间接知识,这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很难用化学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的。这样应景的处理方式,学生不难得出苯酚易溶于酒精的结论,这一过程虽然没有直接实验,但是让学生感受到直接应用苯酚物理性质的乐趣,开辟了获得知识的另一条途径,对苯酚的表象留下深刻印象。但这一课堂探究过程,虽然达到了知识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判断和思考力,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苯酚的物理性质中,仅有溶解性与温度这一关系是难点,其他比较简单,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方案,实施真正的探究,而不是在我的密切指导下实验,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考力水平。

苯酚的化学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课堂中,主要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片段6] 师:苯酚和已学过的乙醇,他们的官能团都是-OH,乙醇能与钠反应,苯酚能与钠反应。乙醇是非电解质呈中性,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OH与苯环相连时能与 氢氧化钠反应吗?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索苯环对-OH的影响,描述现象,得出结论)学生实验探究(在浑浊的苯酚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变澄清了,说明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苯酚有酸性。

从已学过的乙醇的性质出发,比较烃基氢的活泼性质。我提出探究目标,由学生设计方案。学生直接用前面实验中获得的浑浊的苯酚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变澄清这一现象,得出苯酚的酸性比乙醇强,从而会很自然地进一步考虑苯酚为什么会有酸性以及它的酸性强到什么程度。我顺势解释了苯环对–OH的影响使–O–H键在水分子作用下更易断开,电离出H+,使苯酚显酸性;并通过设计一段讨论研究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讨研究苯酚酸性强弱的实验方案,并采用分组的方式实践,然后对实验方案进行分析,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优化方案,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使学生能完整地体验到这一探究的过程,并学会不仅停留在现象上,而是从现象入手去了解物质的本质性质和特点,掌握苯酚溶液具有弱酸性的知识内容。

[片段7] 师:当–OH与苯环相连时,会电离出H+,显酸性。怎样用实验探究苯酚酸性的强弱呢? 生:(讨论)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则,在澄清的溶液中加HCl或HAc。

(认可并开始实验)

生: 滴加HCl或HAc会变浑浊,生成的物质是苯酚,苯酚是弱酸。师:展示方程式。

如果仅从HCl与苯酚钠反应得到苯酚,能否证明苯酚是弱酸? 学:不能。从逻辑上讲,比强酸弱的酸不一定是弱酸。

师:因此需设计苯酚与弱酸(HAc或H2CO3)反应来证明苯酚是弱酸。若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也有浑浊,同时有NaHCO3生成,不能生成Na2CO3,因为它的碱性太强。你从中又得到什么启示? 生:苯酚比碳酸弱。

师:苯酚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酸性极弱。俗称石碳酸。

[片段8] 师:小结苯环对–OH的影响。从理论上讲,物质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OH对苯环也应有影响。回顾一下苯与液溴的反应,在液溴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只能取代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说明苯环上的氢不活泼。当苯环与–OH相连以后呢? [演示](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及方程式)。

我在此时,很注意引导学生在研究学习中用辨证思维法来考虑问题,铺设了一个相对的问题,让学生回顾液溴(有毒)与苯环反应的方程式,再设一个悬念,问苯酚与浓溴水反应会是什么现象,并为学生演示。学生不能预想到有白色沉淀出现,所以十分惊奇,情绪很高。这一原理在水体污染测定中也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

师:由于–OH对苯环的影响使–OH邻、对位上的氢原子激化了,变的活泼了,只要浓溴水能生成白色的三溴代物,这个反应很灵敏,在实践中,可定性或定量地测定苯酚的存在,比如对水体中的酚污染的测定。

对颜色反应的探究,由于反应比较复杂,现象十分明显,所以我仅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反应,从现象出现的原因落脚到苯环与–OH的相互影响上来。

[片段9] 师:在苯环与–OH的相互影响下,它也跟某些无机盐类发生一些有趣的反应。如:酚类物质与Fe3+会呈现橙色、紫色等无彩缤粉的色,苯酚与Fe3+会呈现什么颜色呢?

(学生实验探究)生:紫色。

师:溶液还是沉淀? 生:是溶液。(大家都很确定)

师:这种神秘的物质曾困扰科学家许多年,直到近几年才知道是一种络离子。这种方法也可以定性检测苯酚的存在。(展示方程式)师:小结

人类对苯酚的研究史,也是苯酚不断的为人类服务的历史。请同学根据所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苯酚与我们的生活

生:苯酚的用途十分广泛。如酚醛树脂,对甲基苯酚,甲酚皂等。

学生对苯酚用途的介绍,让大家耳目一新。大家了解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物质(如渔网、药物等)都与苯酚有关,从而升华为一种生活智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方法指导。老师必须能较好地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结合起来,课堂上注重对话与交流,注重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对问题解决的追求。把实验探究、问题探究很好地结合起来,使知识应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形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很好的调动,学习效果才能好,从而提高教学的开放性与实效性。

总之,我个人觉得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变着花样,也就是用不同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所以高中化学的学习既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又要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只要这两者能密切的配合好,学生学起来就会感觉到非常容易。

下载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策略(提纲)

    胎教理论与实践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策略 一、幼儿学习科学的心理特点: (一)3~4岁(小班)儿童学习科学的心理特点 (二)4~5岁(中班)儿童学习科学的心理特点 (三)5~6岁(大班)儿童......

    “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与管理策略探讨

    “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与管理策略探讨“双减”政策落地,让作业成为各中小学乃至整个社会都在讨论的热门话题。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管理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老......

    作业设计与布置

    浅谈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设计包括作业内容、作业的形式、 作业的评价三个方面。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 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 是提......

    教案与作业设计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马彩凤 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本82页例3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

    大学生就业与指导作业41

    “鑫汇诚”杯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 (评分标准) 一、初赛(总分100分) 1、内容符合要求,设计合理可行(每项8分,共80分) 1)清晰性:目标或措施是否清晰、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是否......

    作业收发策略

    问题二、如何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 教学中大家往往并没有过多注意作业布置及发放收取以及批改,实际上留作业、发作业、改作业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教师在留作业时,最好能够登......

    浅谈包装设计与包装策略

    浅谈包装设计与包装策略 梁思平辽东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118000 摘要:包装设计是一门集实用技术学、营销学、美学为一体的设计艺术科学。它使产品具有安全、漂亮的外衣,同时它更......

    校本研修实践策略与指导反思

    校本研修策略与对策 教师能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同时努力去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来解决问题。可自制教具,合理开发身边简易器材进行实验,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自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