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01:5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说课稿》。

第一篇:《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说课稿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说课稿

百汇学校:胡婵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学设计,说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加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想。

一.说教学理念

首先我认为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进行有效益的教学;其次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同时教师需要具备反思意识,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还要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下面根据我的教学理念,我确定以下过程:

<一>分析教材,确定重难点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是王民主编的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因此教材将此作为本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内容是在第一章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世界地理的基本理论,也是学习后面世界的气候类型的入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关于“世界气温”部分,教材在分析世界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特点之后,总结了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然后从纬度、海陆、地形和洋流四个方面来分析世界气温的地区差异,同样,世界的降水也是受这四个因素的影响。

依据教材,我确定了如下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2、影响世界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四个因素。我确立这个重点的依据是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新课标课本“学习指南”的提示和要求所确定的。

教学难点:

1、理解并能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因素;

2、能判读等温线图及认知南北半球陆地和海洋的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月份。

我确立这个难点的依据:一是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所受影响因素多,比较复杂;二是学生的认知和分析能力不强,判读等温线图挖掘地理信息的需要较强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二>了解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考虑到学生在七年级已学习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有了一定的这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基础,并且气温和降水是我们生活当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有自己的生活切身体会,依据学生这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②了解引起世界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四个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读图比较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类比归纳能力;②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科学解释一些气候

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感受探索气温降水奥秘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围绕理念,确定教法与学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确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地图册辅助教学,贯彻“导学精讲,分层达标”的方针,运用读图分析法,演示法和讲练结合法。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一是地理中“无图不成题”,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在学习中要胸中有图,脑中有图;二是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教师要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三是通过相应的题目进行演练,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以达到知识上的学以致用。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我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掌握的学法是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二.说教学设计

新课标指出,地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内容我分两个课时进行学习,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的内容《世界的气温》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下面请看两组图片(在PPT中展示),一组是上学路上的对话;另一组是两位动物的对话,通过诙谐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本节课世界气温的现象认识,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现象?”

带着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气温和降水,接着请学生看教材自学;同时我出示学习目标,下发“导学案”,要求学生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导学部分,通过自学,学生对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规律及成因有一个基本了解,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分组讨论,探索新知 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一、二组讨论世界一月平均气温分布特点,三、四组讨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特点,并用课件提示学生从哪些方面来思考讨论(在PPT中有展示),然后我引导学生总结世界年均温的三个分布规律(在PPT中有展示)。

地理教学论指出,地理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通过小组读图讨论、合作交流,来获取地图中的地理信息,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对于世界年均温由赤道向两极降低的规律,我用手电筒演示垂直射到桌面和斜射到桌面,桌面受光面积有差异来加强学生对这一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精讲点拨,突破难点

在掌握气温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共同探讨规律的成因,我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的思路进行点拨。由于本课的难点是分析气温的四大影响因素,为突破难点,针对这四大因素,我设计了“四个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1.我选用学生在课前已收集的这两句诗“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草长莺飞百花盛开的南国景色”的形成原因及两幅图片哈尔滨和海南冬季景观,由

一组的学生代表归纳出是纬度,即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的规律。2.我运用学生夏季的时候喜欢去水因素边和海边玩的亲身经历和课本37页的H图,引导二组学生代表归纳出是海陆因素,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的结论;

3.我给学生展示“山上积雪,山下草木茂盛,百花盛开”的逼真生动的图片进行点拨,让三组学生归纳出是地形因素,即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规律,接着运用动画展示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接着出两道计算题让学生上台演算。

4.通过课本37页阅读中非洲南部东西两岸的寒流和暖流的影响,让四组学生归纳出暖流经过的地方气温高,寒流经过的地方气温低。

通过老师点拨,学生分析归纳,我们可以知道气温是受纬度、海陆、地形、洋流这几个因素影响的,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4)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导学案上的几道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让学生当堂演板作答。我确定习题的原则是:遵守课程标准,突出思想性、基础性和教学重难点,训练量适中。

因此我设计了三类题,一是选择题,二是填空题,三是读图题,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地理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第一类题是巩固基础知识,第二类题是强化重点,第三类题是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判读等温线图。(5)系统小结,梳理知识 依据所写的板书,对本节课的框架和重点进行梳理和小结,是学生进一步明确所学习的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该识记,哪些该理解。(6)板书设计,强化重点 本节我将采用重点式的板书(PPT中有展示),重点式的板书将本课最关键的知识加以概括、归纳而成的,这样的板书,条理清晰,重点一目了然。

三.教学反思

我认为成功的地方在:整体的教学设计思路比较清晰,重难点突出;其次,教学方法也比较实用,导学精讲,分层达标,能够使学生明朗本节课的任务。

我认为还比较迷惑的地方在:学生不能将中国地理中学习的气温降水的理论知识迁移到世界地理学习中对知识没有弄懂弄透,在学以致用上还存在着欠缺。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二篇:湘教版气温和降水说课稿

《气温和降水》说课稿

陈颖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 陈颖,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加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说教材我又把它分为说教材地位与作用、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气温和降水,共2课时,这是第1课时。主要讲了气温与生活的关系、气温的测定、世界气温的分布三个内容。本节教材,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引申,更是理解第三、四节气候的基础。因此,教材讲述气温,内容指向更多的是气候。

2、学情分析

优点:从年龄特征来看,初一学生平均年龄14岁,对什么事情都很好奇,爱置疑、表现,爱发表见解,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

缺点:

1、抽象思维逐渐成,但空间形象力不够。(因此讲课时着重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自主学习程度不够,分析、归纳能力不够。(教师问题引导时,应将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避免学生看到问题不知所措。)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掌握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世界气温分布图的阅读,初步学习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通过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教学难点:阅读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此处难度较大,我突破难点的办法是:采用问题引导法,巧设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个人答案,然后展开讨论、质疑、研究,得出组内答案,老师再归纳总结。

二、说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

问题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促进思维发展。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组织探究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2、学法

本课引导学生采用读图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展示法,绘制思维导图法进行学习。本课的重点是读图、析图,得出规律。因此采用读图法,进而自主探究自主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得出个人答案;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组内答案,再将组内答案进行公示;最后本课结束时,请学生将本课的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今天的天气预报(用天气符号表示)内容,配上天气预报背景音乐,请同学以预报员的角色进行预报(复习上一堂课学习内容)。指出气温和降水是天气和气候最重要的两大要素。引入本节课气温的学习。

这样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既复习了天气预报的知识,又从中点出了本课内容,很自然。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25分钟)

(1)播放教材北方和南方冬季的景观图,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气温下自然景观的不同,知道气温的概念和气温的单位.过渡:气温是怎么测定出来的呢?

(2)指导学生完成72页“气温的测定”的活动。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质疑、释疑。

播放气象站测气温的百叶箱图片,使学生了解气象站怎么测气温。投射教材中四次气温观测记录图,让学生计算出日平均气温,类似的得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通过上述过程,使学生掌握测量气温的方法。

过渡: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气温是有差别的,那么同一个时间世界各地气温都相同吗?由此进入“世界的气温分布”的学习。

(3)指导学生阅读图4-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活动中的两个问题,初步学习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可按下列步骤操作:

a、析图前,先交给学生简单的读图方法。(1)图中一条条弯曲的曲线是等温线,类似于等高线,是将世界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2)图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气温范围。

b、知道了样阅读等温线图后,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教材72页“活动”1:

c、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得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此处是教学重点与难点,应精心设计问题,给出读图指导如下:

①观察从低纬度向两极等温线的数值变化,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总结出规律一: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降低)

②自左向右观察20 ℃ 等温线,你观察在哪里发生了的大的弯曲?这说明了什么?(总结出规律二: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 气温不相同)

③从左向右观察10℃等温线,你又发现了什么?在世界地形图中,你发现该处0℃等温线在哪里?(总结规律三: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在学生得出个人答案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得出组内答案,写在小黑板上,然后展示成果。

教师总结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过度:刚刚我们利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出了气温的分布规律,那么这些规律是否也同样适用于1月和7月的世界气温分布状况呢?

(4)请学生阅读课本73页“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完成74页“活动”。

教学指导:此处教师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快速引导学生得出隐含在图内对应的气温分布规律.3、绘制思维导图,拓展深化(7分钟)

请学生绘制出本堂课的思维导图或者归纳出知识结构,请基础好的同学上来投影展示成果。

4.巩固练习。(4分钟)

5.课外实践作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1分钟)请有条件的同学设置简易的气温测量装置,测量一天的日平均气温。

四、说板书设计

在教学板书的设计上,力求简明扼要,能概括主要教学内容,真正起到教学纲要的作用。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气温。

2、了解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过程与方法:

1、学会计算日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气温。

2、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

3、初步学会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中地理有用,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气温的年变化。

2、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1、气温曲线图的绘制。

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原因。

法:

读图分析、引导启发等教学方法。

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哈尔滨、广州春节期间图片,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一、自主学习,掌握基础

学生参照导学案,自学课本。独立思考及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题目,并记录自己的疑点。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自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给老师,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二、探究讨论,解疑释疑。

(一)气温的日变化

1、北京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什么时候气温最高?什么时候气温最低?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多少?

2、将2:00、8:00、14:00和20:00的气温数据相加,除以4,得出日平均气温。

3、总结气温日变化规律。教师引导点拨。

(二)气温的年变化

1、读71页E表,根据表格给出的数据,绘出北京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并回答问题。

(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_____月,约为_____℃。(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_____月,约为_____℃。(3)北京气温年变化特点冬季_____,夏季_____,季节变化_____(大或小)。

2、说出北京(北半球)陆地气温年变化的规律。教师启发点拨

(三)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上面的问题,纪录疑点,教师巡回指导。师生合作完成问题

(四)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最低? 学生讨论后,教师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结论。教师点拨。

三、及时总结,梳理思绪

学生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巩固加深理解。

四、达标测验,巩固运用 学生做测试题。

板书设计

一、气温的时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

北半球7月最高,1月最低

二、我国气温的分布

1、冬季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纬度位置和冷空气的影响

2、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三、温度带

1、划分依据

2、类型

第四篇: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世界气温分布图比较抽象,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逻辑分析能力较差,因此读图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难度;其次,教材编排上没有先讲地球的运动,学生对理解纬度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有一定困难,因此,气温分布规律的原因不宜解释过深,尽量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及气温的变化。

2、理解等温线的含义。

3、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能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紧张高效的去阅读课文和图,利用知识迁移,加强读图方面的引导,挖掘地图中隐含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散思维和归纳能力,实现图文转换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气温测定而得到的气温分布规律等一系列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家乡实际,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和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能够总结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情,导入新课: 白板展示课本71页景观图,提出问题1:这些地区的景观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学生答:气温。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温差异。

二、分组活动,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71-P72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和 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深刻,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2、气温指,常用()表示。

3、气温的测定方法有哪两种?

(1)、用气象园中的______(白板展示百叶箱)(2)、用温度计时:

①读一读:请读出下图一天中,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分别是

、、、。

②算一算: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想一想:怎样计算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各小组成果展示:每组代表发言阐述讨论成果;教师总结补充。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探究一: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白板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阅读课本72页图4-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是最炎热的大陆,是最寒冷的大陆。

2.世界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在(纬线)之间。3.观察北半球、南半球的等温线,从低纬度向高纬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规律一: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_________。

4.观察北半球20℃等温线的弯曲情况,最明显的弯曲在哪?(__________交界处)这说明,同一纬度范围内,海洋和陆地的气温是否相同? 规律二:同纬度范围内的海洋与陆地气温_________。

5.从左向右描出北半球10℃等温线,会发现在亚洲陆地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拐弯,原本应是10℃等温线穿过的地区,出现了_____℃等温线,观察这里是___________(地形区),它的海拔_______。

规律三: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_______处气温较周围低。各小组交流讨论:每组代表发言阐述讨论成果;教师补充更正。探究二:世界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状况:(白板展示课本73页图4-

10、4-11)阅读课本73页图4-

10、4-11世界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与悉尼相比,1月气温高的是,7月气温高的是。从而得知,南北半球季节。

2.北半球同纬度范围内,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存在怎样的差异?(1)北半球冬季(一月):同纬度范围内,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__;(2)北半球夏季(七月):同纬度范围内,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__。小组代表发言阐述讨论成果;

学生对问题2提出了疑问,先由学生解答,教师在白板补充讲解。

四、达标测评:

1.气候最重要的两个组成要素是()A.气温和降水 B.气压和风 C.空气污染指数和雨 D.光和热 2.小明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下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

时刻气温(℃)248714182015 A.10℃ B.11℃ C.12℃ D.13℃

3.在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较平原气温要()A.相等

B.低

C.高

D.无法比较 4.一年当中,南半球陆地上气温最高的月份是()A.1月

B.7月

C.8月

D.2月 5.“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气温的()A.日变化 B.年变化 C.周变化 D.年较差 6.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是最炎热的大陆,是最寒冷的大陆。

(2)世界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在(纬线)之间。(3)气温的分布的最基本规律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____逐渐降低。

小组内交流核对答案,学生代表展示成果。

五、归纳整理:

(一)、气温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

(二)、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1、由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__________。

2、同纬度范围内,___与___气温不同;夏季,___气温高,___气温低,冬季,___气温高,___气温低。

3、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___。学生代表进行总结,教师补充。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小组交流从不同角度学习了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举手提问,最后进行整理。【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运用以图析文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如气温的的分布规律必须借助于地图总结出来,通过读图、析图,将图上反映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提高自己分析归纳能力;另外气温的日变化与年变化相关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联系实际平日里要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于气温分布图的分析能力还较差,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讲解,在以后教学中,应该在这方面加强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和总结归纳能力。

年级:七年级 版本:湘教版

课题: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教师:顾丽丽

单位:滦南县程庄镇川林初级中学

第五篇:《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2012湘教版地理 年 级:七年级上

教学内容:第四章第二节内容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准备:温度计,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气温气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

(3)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掌握世界气温分布规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世界气温分布图的阅读,初步学习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教学难点: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ppt展示):

上课之前给大家讲个笑话:一天妈妈和儿子遇到一个乞丐,妈妈拿出一百块钱送给乞丐。儿子:妈妈为什么把钱送给那个人啊?妈妈:我们要做个有爱心的人,你看那个乞丐,这么冷的天还没棉衣穿多可怜啊!儿子:妈妈你再给那个阿姨一百块钱吧!妈妈看一眼那个穿着时髦的美女问儿子:为什么?儿子:你看那个阿姨这么冷的天,还没有穿棉裤,只穿着一双丝袜多可怜啊!

【教学意图】以一则笑话引入本节课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PPT展示)1.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知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的测定方法。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三、出示学习重、难点

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日平均气温的计算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四、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知气温,会测量(ppt展示)

1.阅读课本P71-72气温的概念,常用单位以及气温测量的资料,掌握气温的相关知识。

2.实物展示测量工具温度计,引导学生使用和读数。播放气象站测气温的百叶箱图片,使学生了解气象站怎么测气温。3.互动环节:“气温的测量知识知多少”

【教师】通过对课本知识内容的理解,完善下列填空习题。【学生】对照课本,和同桌讨论做题。

①气温是指____________,常用 _____(____)表示。②图中所示的气温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

③读下图了解一天气温变化,气温的测量一般一天要进行____次,测量时间分别在_____、____、____和_____。

④读下图回答,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_______,最低温出现在________。

【教师】请同学们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①空气温度;摄氏度;℃②温度计③4;2时;8时;14时;20时④14时;日出前后

【教师】对学生回答不完整的知识内容进行补充。【教师】“我们自己可以测量气温吗?”找学生完成课件上的问题,让学生口述测量气温的方法,练习温度计的读数以及日平均气温的计算,类似的得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绘制气温曲线图。

【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自学、归纳、总结的能力,巩固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教师】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气温是有差别的,那么同一个时间世界各地气温都相同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图片上的探索活动题。

(二)活动二:穿越探索:(ppt展示+合作讨论)知识点:学会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线路①:从赤道向两极穿越,探索从低纬向高纬气温变化的规律。

线路②:沿32°N纬线穿越亚欧大陆,探索同纬度大陆气温分布规律。

线路③:沿50°N纬线穿越太平洋到亚欧大陆,探索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气温分布的规律。

【教学意图】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教师】同学们在线路①中1.观察等温线大致什么方向延伸? 表明了什么?2.等温线的数值从赤道往两极如何变化?3.观察同一纬度的陆地,等温线的形状如何变化?

若有封闭曲线,比较它的数值与周围的等温线数值有何差别?再看线路③

1.观察同纬度的地区从海洋到陆地,气温是否相同?2.判断两地气温的差异? 【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师生】分步骤总结如下:

(1)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和纬线大体上平行,说明气温的分布受到了纬度的影响。

(2)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3)等温线的弯曲说明了同一纬度气温可能不同。等温线在海陆交界处弯曲明显,说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另外根据青藏高原处气温异常,比同纬度陆地要低,得出规律:同纬度陆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4)简单总结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①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 ②同纬度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 ③同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五、练习反馈(ppt展示)

1.就北半球来说,一年中绝大部分陆地最热月出现在: A.8月 B.1月 C.7月 D.2月 2.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地跑进课室,老师说:“通常 这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10时 B.12时 C.14时 D.16时

3.某地7月均温是27℃,1月均是﹣6℃,其年较差为: A.30℃ B.31 ℃ C.32℃ D.33℃ 4.暑假来了,家住武汉的贝贝准备跟爸爸妈妈去旅游,他建议去庐山或海边避暑,他的理由正确的是:

A.同纬度的陆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B.庐山靠近海边,夏季同纬度的海洋气温比陆地低。C.夏季,同纬度的海洋气温比陆地低。

D.庐山纬度较低,气温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升高。5.气温受纬度因素影响的一般规律是()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C.中纬度气温最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教师】出示ppt,给学生3分钟时间做练习,并找同学答题。

【学生】1.C;2.C;3.D;4.B;5.B。

【设计意图】以练习题的形式巩固复习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六、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本节课的相关练习题 【教师】要求:独立完成本节课的作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得到充分的理解。

下载《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

    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 一、教学成功之处: 1.运用地图,以学生为小组找世界年平均气温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教......

    《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气温和降水》(1)教学反思 一、教学成功之处: 1.运用地图,以学生为小组找世界年平均气温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教学的目的,同时,由于是学生们自......

    《气温和降水》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气温和降水》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单元名称】 :《气温和降水》 【学科】:地理 【适用年级】:初一 【单元课时数】:4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

    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5篇

    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反思一: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在四个班级上完一遍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一、成功之处:注重了学生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的教案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 地点:初一(10)班 主讲人:蔡雪华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2.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和1月、7......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第二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降水形成的条,掌握三种降水类型。(重点)2、了解降水的测定方法 3、能够正确阅读降水量分布图,并总结出降水量的地区差异。(难点)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