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题谈新课程卷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试
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青铜峡第五中学 张岩
“我们从历史那里得到最好的东西是它所兴发的激情。”
——歌德 前言: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而这种心灵的接触主要是通过课堂上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的交流,对教材情感的体验以及对教学情景的情绪感觉。也正是在这些体验与感受中,学生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日益清楚的表明:教学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具有情感性。重视情感与理智的统一,即情知结合,这是我们素质教育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面对新教材,我们教师应该有新观念、新行动。新课程改革强调:“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问题也理应提到应有的高度。”初中学生从生理、心理显示出他们情绪的强烈、感情的丰富。作为教师,我们就要抓住每一个教学中的契机,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情感教学,以情感为媒介、为动力,创造多种心理功能的情感交流,从而实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交融,达到真正培养学生的目的。以下是自己的几点体会,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以良好的开端,激活学生情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面对层出不穷的中外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我充分利用新生入学的第一堂历史课,给学生准备了以下几个问题:(1)说说你知道的中外历史人物有哪些,你感兴趣的有哪几位、简单说说理由?(2)你知道的历史影片有哪些,你感兴趣的有哪几部、简单说说理由?(3)你所在的城市或家乡有哪些历史名胜古迹?你去过哪些地方?印象最深的是哪里?(4)你是否上过历史课?你觉得历史课应该怎样上?学生个个争先恐后地回答。(当然,其间也有部分学生了解的特别少)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又挂出一些历史人物的画像如:李时珍、瓦特、哥伦布、爱迪生等,又做简单介绍,又讲述了几个简单而又精彩的故事,既富有道理,又很有趣味,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最后我告诉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只要认真学习还会了解更多、更精彩的历史。从而,在第一节课上就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有了学习的动机、热情,也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有意义的第一节课,师生迈出了很好的第一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只有当情感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地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成为信念,成为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
二、通过真挚情怀,感染学生情感
课堂教学是一门沟通心灵的艺术,而这种心灵的接触主要是通过情感的交流而实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真挚的情意,并将其渗透和体现于教学的语言、手势、眼神、体态等,才能避免枯燥乏味,也才能很好的感染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
“感人先者,莫先乎情”。如:讲戚继光抗击倭寇时,教师要充满感情,通过语言、表情表现出对倭寇的憎恨和对戚家军的赞扬,要用情感体现出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气慨。“感人先者,莫先乎情”。如:讲班超投笔从戎,教师应充满感情:“班超抛弃京城的安逸生活,在遥远的西域奋发了30多年,直至70岁,回到京城之后,不到一个月便与世长辞。他为国慷慨捐躯一生,在西域人民、中原人民乃至全中华民族都将永远不忘他的英雄业绩。”全体同学通过教师真情讲述也都受到感染,从内心敬佩爱国者。讲完中国近代史,我充满感情的这样总结:“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康、梁领导的戊戌变法也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也失败了。中国近代史上有无数仁人志士为拯救中国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和斗争。但中国最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样,通过学习历史达到振兴民族精神的目的也就不难做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达到理智与情绪的和谐。
三、借助情境理念,加深学生情感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作者胸中有境,入境使于亲。”教师要在注重情景教学中、要在琢磨教材中苦下功夫,尽量挖掘历史事件中的情景,应精心创设适当的环境气氛,使学生情绪受到感染。当前使用的《北师大初中历史新教材》较以前有了很多改变:图文并茂、内容简单,但要找到合适的历史情境,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还是要查阅大量资料、深钻教材、体会情境,从而才能在讲课时有声有色、寓理于情、很好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如:在学习《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课,讲到唐诗,我配上古典音乐,充满感情的分别朗诵了李白、杜甫等的几首诗,又分别由学生来朗诵他们熟悉的诗歌,并由学生总结出他们诗歌特点的异同?这样能感受到意境、想象到情境就容易理解诗人写诗的历史背景,受到文化的熏陶,又很轻松的了解了历史。在探究《清明上河图》这课时,我让学生回到当时的历史,以《汴京一日游》为题,去逛逛都城和汴河两岸的风光,介绍给大家。(学生观察图画,发挥想象、相互交流)又如讲红军长征时,我播放长征组歌,先让学生感受情境,讲完后再次播放,学生再次进入情境,这样可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很多方式,可带学生进入广远的意境,穿越历史的长河、缩短久远的历史距离,让历史仿佛就发生在学生眼前。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也达到“意境广远“、”理寓其中“,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从而学生获得了有血有肉的知识,教师也达到育人的目的,也为学生学习历史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四、运用历史环境,陶冶学生情感
可通过观赏名胜古迹,如:都江堰、杜甫草堂、武侯祠、长城、故宫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乃至祖国的历史、文化,在游览观光中感受祖国文化的悠久和博大,唤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克服自卑心理、从而消除学生的消极情感,也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奋发图强、为国增光的信心。
也可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通过学生入微的观察思考、欣赏品味,再配上讲解员深情并茂的讲解,使学生感受到了血与火的战场,悼念那些光荣而伟大 的地下英灵,愤慨那些胆小而自私的卖国者;学生感受祖先的伟大,敬佩先人的聪明才智,从而激发奋发学习、不断创新的热情,学生的爱国情感由此得到陶冶。
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丰富的图画、通过播放音乐、电影、幻灯等来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如: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可播放《火烧圆明园》,美国独立战争可播放《爱国者》、《革命》,抗美援朝可播放《上甘岭》,学习“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一课,可播放《雷锋日记》、《焦裕禄》等影片。
总之,触景生情,乃人之常情,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环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并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历史知识运用自如,学生的情感也就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五、关注学生“才华”,培养学生情感
情感教学是以对全体学生和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为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的。要注重在教学中把每位学生都当成主角,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情感教学本质。
要特别关注那些沉默寡言、不爱表达、甚至内向怪癖的学生,对他们要多鼓励、多给予参与的机会,慢慢调动他们的情感,从而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形成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的课堂。还应注重那些对历史有“天资”的学生,他们是因特别喜欢历史而学习历史,他们思维开阔、知识丰富,教师就应适当增加教学难度,培养他们积极思维、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人逢喜事精神爽”,如果面对的学生个个都很乐观、快乐的去感受历史,那么他们的创新思维就会得以开拓、追求真知的毅力也会得以萌发、记忆力也得以增强,这无疑就是我们情感教学的初衷。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情感之间的调节与启发中使学生了解其意义和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其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努力奉行,便同时是意的教育。”这不正是情感教学中“情意合一”的体现?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历史教学也在随着教材的改革、教学设备的更新、授课模式的变化而改变着。但帮助每位学生茁壮成长、提高每位公民的素质却没变,在教学中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感更不会变。还是让我们记住人类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话:“青年从学校毕业时,应当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单纯掌握一些技能的机器。”让我们每位教育者用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把孩子们送到彼岸。
第二篇:试谈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设计的信息化
试谈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设计的信息化
正宁三中
代增龙 西峰区后官寨中学
白如玉
关键词:试谈、新课改、语文、教学、信息化
内容提要:面对新课改,作文语文教学者,我们有诸多的困惑和不解,也有过更多的教学失意,如何教好语文就成了每一个教学工作者思考的一个关键。当新的教法,特别是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是所有教学者都有一种释怀的感觉。但如何利用多媒体,如何把信息教学和基础教育结合起来,我们的这篇试探性作品也许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教育把人类推向了更文明,教学把人改变的更聪明。抓基础教育就成了教育的首要任务,因为基础教育是科技兴国的基础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而课程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关注课程改革,教学观念及方法的转变已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有序地推进,随着信息化技术向新教学理念的渗透,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能较好提供给学生所需的知识,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体现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宗旨。传统的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当今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格格不入,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倡“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语文信息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观念,从老师单一的“一言堂”向“师生共同探讨”模式转化,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达到整体优化,共同提高的目的。苏版课文编排贴近学生生活,紧跟时代发展为中学语文网络教学提供了可能。
一、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思路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次课程文化的全面深刻的变革,随着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架构的改变,对教学设计提了新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学生的发展”指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学习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一)新课程构建了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体系,这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个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基本要求同特殊要求结合起来,把着眼全体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把班级授课同差异教学结合起来。
(二)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全面提高
学生的素养是他内在心理的写照。取决于他的心理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提高学生的素养,就必须化知识为智慧,积文化为品性。新课程的功能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不仅要重视双基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智慧和能力,而且要促进他们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他们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二、明确新课程符合网络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于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有下述明确的要求: 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招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面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未来的技术是信息技术。显然,未来的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教育技术。而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则可以为这一切搭建起一个有效的平台,显现其优势。
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应当贯彻上述的精神,教学设计也就自然要以此为依据,一节有声有色的实验课更应遵循上述原则。人教版高中必修四有四个单元,因此选择了一部分内容尝试信息技术实验教学。这节利用网络教学的语文实验课力求图破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说教为中心的模式,把学生置于一个信息丰富的环境中,让他们去寻找、选择、加工运用,他们必然表现得兴致勃勃,才华横溢,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三、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实验
(一)抓住机遇,激活探索的内驱力
人教版必修四有四个单元:戏曲,诗歌,小说,散文:这四个单元体现了这样的一个编排主线,即文化,经典,传奇,爱国等多思想的多元化教材安排模式。
高新科技单元课文编排贴近学生生活,紧跟时代发展为学生展示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单凭语言介绍显得抽象和枯燥,若让学生利用网络的信息资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让他们在形象生动中学到更多。因此每一单元编排比其它单元更适合开展大范围的“专题探究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果同学们在学习本单元之后能够学会学习,对科学产生兴趣,就算是成功。而且对青少年来说能热爱科学,对之感兴趣,也就可以说爱国情感目标培养达标。激发青少年从小爱科学的兴趣才能为科教兴国夯实基础。在本单元开始时,我做了下述动员:科学是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的,容易使人沦为科盲,在今天一个缺乏科学常识的人就是一个文盲。如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还何谈为国做贡献呢?高新科技装点了五彩斑斓的世界,人类的生活、生产、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种种革命性的变化。我们以八年级的教材为例,例如:电脑,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就让我们生活越来越精彩。看一看本单元课文都为我们编排了些什么?代表人类最高科学水平:航天、克隆、基因…你喜欢吗?你可以自由选读其中任何一篇,在阅读中,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书,上图书馆查找,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网络查询与之相关的资料,还可以租看音像制品,寻找一些高科技产品,采取各种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接触相关知识,看我们谁对前沿科学了解最多,谁对高新技术知道得最多?同学们听了,反应热烈,情绪高涨,探索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二)善用条件,布置查询任务
学校有设施良好的网络教室,以及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教学课的开设,为学生查询本单元的相关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对电脑基本操作的熟悉,及对网络信息的极大兴趣,足以让他们感受人类借助科技飞速发展的进程,让他们对科技带给人类的革命性变化有具体认识。先安排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并以此为依据自由组合成小组,老师布置查询任务。以《在太空中理家》为例
设置问题如下:
1、提到理家,往往就会想到“衣食住行”,那么在太空中理家又是理哪些方面呢?
2、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太空生活片断进行简单介绍。
3、寻找并为同学播放美国“哥伦比亚号”升空爆炸的录像并结合课文以及“探究 练习”以“宇航员精神”为话题发表自己的感想。
在布置了对单元具体内容整体把握之外,还留下共同探究问题如下:①你能举出身边的例子说明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么? ②你能说说你最欣赏的科学家吗?为什么?③结合你探究的问题谈谈你以为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最重大的发明是什么?④在本单元中你认为应当掌握哪些知识,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又希望得到老师哪些方面的帮助呢?⑤你能构想一下未来20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吗?50年呢?⑥课后学习延伸: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文章,展望一下未来的科学(三)单元导读,师生互动资源共享
首先,把不同的成员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小组组建则通常是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民族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由4人组成,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差生,二名是中等生,要求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利于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让学生各自寻找,查阅资料,开展合作学习,并以之为学习的基本形式。并在合作小组内交流讨论。讨论中资料得到补充,学生思想得到碰撞。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提高。在科技中感受语文,在语文中感受科技,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与课文的相关内容和许多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科技,据课后不完全统计,学生的阅读量因查阅、自学、互助比往常增添了4--5倍。这充分显示了信息技术为语文阅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动机,培养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阅读教学也因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其次,先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们把资料收集整理好。再让探究内容相同的小组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使他们掌握的资料得到进一步的扩充,同时有利于纠正查阅中的错误,使知识更加精确与权威。在充分体现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同时,更强调探究式、问题解决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突出多样化个性化的个体学习行为。在教育中这一切都有利于激情引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在感知、想象、理解、应用整个学习过程中,利用这些技术可以突破重点、降低难点,增大教学密度,节省教学时间;有利 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共同发展。
再次,让全体同学订出分类依据。例如:A、以时间为段分为:
19、20世纪重大发明;21世纪当前最新科技。B、以内容上分为:课外知识及课内相关知识。C、以类别分为:航天、基因、克隆……。D、探究问题;E、想象空间等;并把自己手中相同相关内容的资料放到不同分类中去。比一比,看谁的资料能进入的类别最多?同学们整体处与兴奋与投入中。这样,资料就由点到面,纵横交错形成一个班内的共享小资源库。每个同学,包括成绩稍差的孩子都能拥有对自己的资料的解说权,他们成就感极高,自然就关注得更多并随时给以补充、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还把自己找到的资料做出一份答卷。最后由老师开始制作个人网页,内容取材于学生收集的资料,个人网页制作大约费时一周,内容包涵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指导。仅是一个本单元具体学习之前的单元导读,旨在引导学生,并通过单元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学习兴趣,为本单元具体篇目的学习从借助网络开展,将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具体的开展了解,学习,展望,从而激发学生科学创新意识,有利于展开大范围的专题探究教学。同学们在这个酝酿过程中,已非常希望借助网络学习之时制作基本完成浏览网叶不仅代替了以前学生与课本的对话和交流,还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对生活实际的感受,帮助学生再现生活中的某一画面;如《在太空中理家》的知识可以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图形等表示,丰富多彩的太空世界都可以被模拟仿真,可以出现虚拟世界。网络可以消除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误区,还能培养学生理解,表达的素质。促进学生对语言内化,吸收,积累上找到一条捷径,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网页制作与初二学生心理特点与情感认识能力的发展水平相符合。它是一种大容量的知识库,可供学习者检索、学习。它所包含的信息是多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动画等。学生在学习中可按照需要随意选择路径。网页还提供检索和导航功能,使同学可以方便检索知识库中的信息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在网络教室里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发挥自己的主观 能动性,向多元化发展。互联网让学生学会求知并带来机遇和挑战。网上学习要求学生把对知 识的探究精神发挥到极至,并让其充分个性化的观念。不同名家的不同见解,要求学生与学生自由的、学生与老师的平等的相互讨论,相互探讨,百家争鸣。根据课文的要求和老师的引导,学生会主动参与讨论、争鸣,并从中得出答案,这些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答案,而是相当多的各有不同见解的答案。老师对这些不同见解的答案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这样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析疑和评析的发散能力,和鉴别欣赏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要求的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思想,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之下,现代教学理念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主义观念。在整个导读中信息量丰富,同学们把网页上看到的资料又进行了一次必要的整理补充,很好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对网络教学实践的感触
许多教育工作者一致指出,二十一世纪的公民需要获得以下一些技能:
1、信息处理(组织、获取、操作和评价)的技能;
2、问题解决能力;
3、批判性思维能力;
4、学习能力;
5、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这些目标将使人们对教师和学生的观点产生新的变化。地球在缩小,教室在扩大,这就需要把网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但怎样指导学生用网络学习?这将成为信息社会对教师的新要求。创建基于网络技术的开放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
单元导读网页信息收集虽由师生共同搜集,但由老师独立完成费时过多且有诸多的漏洞,同学们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内与大量虽是自己整理的信息见面,有很多同学还是显得措手不及而停留在表面的浏览,无法作出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导致与老师的提问无法达到师生互动的境界。在教学设计中也忽略了课堂上老师的定位,因此看到有些同学手忙脚乱不能进入学习过程时,老师对其也爱莫能助,老师显得有些多余。
我以为在以后的网络课堂中应作如下尝试:
1、资料收集以后,应发动班上电脑高手加入,可避免见面时的不知所措,让他们不仅熟悉自己,也熟悉别人的资料。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学生认识发展的特点表现为思维发展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并开始形成辩证思维,由于辩证思维的发展,青年初期学生的扩散思维很活跃,这可以培养其敏捷性、批判性、创造性。
2.尝试制作班级网页,对于学生来说本着以人为本,以尊重、平等、自由的人格为出发点,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生根据自身认识发展的特点和现代科技在教学上的应用,在网络技术条件下能配合老师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而且制作网页,凭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促使他们主动去学习网页制作与管理,这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与合作的过程,班级网站的建立,可汇聚全班共同的作品与成果更有利于师生互动。
借助这次试验,我深感到现代网络和电脑技术在语文课堂有着广阔的天空,在工作中只要能走出电脑网络认识误区,正确认识网络本质,网络教学就能成为切实改进教育方式,丰富语文课堂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第三篇:试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摘要:历史教师应当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以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专业成长的需要。历史教学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必然选择,课堂教学的随机性要求历史教师重视教学反思,依据历史教学活动的要素确定反思内容和历史教学活动顺序,确定历史教学反思内容,促进专业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在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念和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并且在思考中发现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反思性教学其实就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历史教师应当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以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专业成长的需要。
一、认识历史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工作多年的历史教师,他们同一个教案用了好几年,同一个历史知识去年这样教,今年还是这样教,教学能力停滞不前。这是缺乏反思的、静态的历史教学,而不是动态的、持续的、良性发展的历史教学。
1.历史教学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必然选择
新课程的实施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历史教师使用的教材具有开放性,并且要求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充分展现主动性,要求历史课堂具有生活化倾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虽然少了一些传统的羁绊,但只有对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才能增长历史教学智慧,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即使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必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因为过去的许多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正在受到新课程的挑战。在我们身边,不乏从事教学工作多年但教学能力停滞不前的教师,面临新课程他们的教学还是老一套,纵观许多教学名师的成功历程,无不是反思研究所造就。
2.课堂教学的随机性要求历史教师重视教学反思
我们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在不断变化,使得原来自认为很出彩的教学设计变得不合时宜。特别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他们各有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历史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他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也是动态的,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的。教学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如班风、学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后的教学反思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教师保持可持续性的教学效应,并弥补历史课堂上留下的遗憾。
二、明确历史教育的价值和最终目标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说过,历史教育的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是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是讲历代治乱兴衰。在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要是懂得做人的道理。现今历史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养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等。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把这一要求作为自己实施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也是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重点。那么,怎样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呢?可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察。情感,从心理学角度说,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的表现形式有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友谊感、同情心、责任心、良心、荣誉感、自尊心等;美感是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足、愉悦、爱慕的情感;理智感指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表现为成功感、怀疑感、对成就的欢喜与自豪、以科学的对真理追求等。历史学科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育的资源,教师应多探讨如何把情感资源内化为学生自身情感的途径。态度,指人对于种种对象和现象的反映倾向和心理准备,是人根据以往的经验,给行为的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在基础教育阶段,态度主要体现在社会化方面,如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正义感、同情心等。从态度形成的过程来看,良好的态度可以经过学习者的成功体验直接形成,也可以通过效仿榜样而间接获得。而历史教学在后者中作用巨大,较其他学科有更强的优势。价值观的形成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一是学习、理解道德规范,使学生接受;二是引发学生的价值观念,促进其自发的反应;三是让学生进行价值的是非选择价值澄清;四是使理想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价值体系。因此,作为历史教师,仅仅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历史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应少一些历史教育的功利色彩,注意探索利用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反思能促进历史教师的不断进步
教师的实践智慧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生成,正如波斯纳所说的“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反思”。教学反思的载体可以是多样性、灵活性和随机性的。历史教师可以写教后感、教学小结、教学日记、教学札记,短到一两句话,长至三五百字,甚至是长篇大论。
历史教师如果能坚持写教学反思,将会形成动态的、持续的、良性发展的历史教学,必将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有研究成果表明,教学反思可以在以下方面加速历史教师的发展。
1.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历史教师可以深刻认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自己的教育视野。在反思中,历史教师吸纳了先进的理念,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开始重视过去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更多关注教育的热点问题和深层次问题。此所谓“我思故我新”。
2.增强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撰写教学反思是教师最适宜的、最具操作性的草根化研究方式,既贴近教育教学的实践,又能将理性的思考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撰写教学反思,可以为教研积累第一手鲜活资料,以后将反思的成果加以整理,形成论文,就可以发表或获奖。教师尝到甜头后,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将会极大提高,持之以恒,学者型的历史教师不再是梦想。
作为处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要从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当中培育、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素养。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将历史教学上升到艺术层次演绎出来,教学反思才能使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成长的道路上产生质的飞跃。
第四篇: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 孙枫
新课程中的《立体几何》部分,从设计到理念与《大纲》教材有较大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下面我就这些变化作一个分析。
一、立体几何内容变化
新课程中,立体几何知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修2中的“立体几何初步”;另一部分是选修2—1中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有以下的一些变化:
1.增加了平行投影、中心投影,三视图
增加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更进一步地认识空间图形,通过三视图及空间几何体与其三视图的互相转化,对空间图形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更全面地把握空间几何体。
2.对于“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标》强调重点应放在定性研究平行与垂直上,有关空间角、距离的计算在必修中不作要求,而“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等内容被安排在选修2-1“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仅是理工科学生学习。
3.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只要求直观感知、操作确认,不作证明,严格的证明被移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部分,体现了分步到位,螺旋上升的设计理念。
4.新增内容“多面体与欧拉公式”,被安排在选修系列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二、立体几何内容、结构特点的变化
《大纲》教材中的立体几何对能力的要求除了运算能力外,教材强调公理化体系,注重逻辑推理,重点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而新课程中,首先安排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认识,要求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在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中,是以“长方体等几何体”为模型进行说理或简单的论证。在选修2-1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部分,则是以逻辑推理与向量运算相结合的方式完善了空间几何推理论证,并对空间几何
中的一些问题从向量角度予以证明。
由此看出,《课程标准》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内容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 1.立体几何的内容安排,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与以往立体几何的内容体系相比,本模块立体几何的内容体系在结构上有重大改革。
以往立体几何内容,常从研究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要素:点、直线和平面开始,讲述平面及其基本性质,点、直线、平面之间位置关系和有关公理、定理,再研究由它们组成的几何体包括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体积、表面积等等,基本上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这种安排有它的道理,它严格按公理化的体系,按知识的进程来安排内容.逻辑关系非常严谨,老师教起来也感觉数学的味道很浓.但这种安排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学生学立体几何感觉困难吃力的原因之一.而新课程下的立体几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这样的安排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感受入手,再研究组成空间几何体的点、直线和平面。这种安排更多地是从关注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章节内容的安排上,在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上都有所体现。而这样安排有它实际的意义,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中,对于一个物体,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轮廓,之后才会对它的侧面、边角感兴趣。而这种先由整体上认识空间几何体的安排,更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几何的直观性,有的教师让学生观察大量的空间几何图形的模型的同时,还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基本的空间几何体的模型,让学生感受这些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这对于空间几何体的认识和空间感的培养还是非常有帮助的.2.强调几何直观,渗透公理化思想,引进合情推理,进行适当的几何推理
高中立体几何课程历来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而新课标更加强调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强调空间观念的建立,并且通过强调几何直观来落实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标准中强调:“借助长方体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并总结归纳一系列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在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在获得数学结论、空间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应当“经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从而将合情推理引入课程。
在大量的实际背景,直观操作和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若干定理,让学生感受公理化思
想(而不是进行严格的公理化的训练)、了解证明的意义。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认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在推理过程中渗透公理化思想,养成言必有据的理性思维精神,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的能力。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高中学生普遍对立体几何的入手感到困难,其主要原因有:
①学生的实际感知及所具有的数学能力一时难以适应这种由平面到空间的突变;
②在教学中缺乏直观的空间模型和实验操作,以至于学生不能通过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悟出数学问题的实质。
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对具体素材的依赖性强,具体与抽象割裂的不足,在教材中,有的放矢地设计立体空间模型的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结论,并通过分析、论证、说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从而从不同的感觉渠道促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如“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在传统教材的明非常经典,在证明的过程中也渗透了许多的数学思想。而在新课程中,该定理是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而获得的,虽然没有经历传统证法中的思维训练,但学生经历了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并直观感判断线面垂直的必备条件,这对于学生认识空间位置系、提升空间想象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3.从整套教材来看,立体几何教学、学习的要求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层次、多角度的。与传统立体几何的教学内容相比,《课标标准》在“立体几何初步”删掉了许多定理,剩下的又有一半不做证明要求,那么是不是《课标标准》对立体几何证明的要求降低了呢?
毫无疑问,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新的《课标标准》,从整体的教学内容安排来看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几何教学、学习的要求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层次,多角度.认让知关证进
(1)新课程中立体几何的学习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的: ①必修课程: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 ②选修课程:系列2《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③选修系列3,4:系列3-1《数学史选讲》中的部分专题以及系列3-3,球面上的几何;系列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系列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系列4-1,几何证明选讲等;
因此我们不能说:新的课程标准降低了几何证明的要求.从上面三个阶段来看,要求是一步一步提高的,这样的安排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几何的需要。
(2)立体几何的学习也是分层次、多角度的:
第一层次:对几何体的认识,依赖于学生的直观感受,不做任何推理的要求.第二层次:以长方体为载体(包括其它的实物模型、身边的实际例子)对图形(模型)进行观察、实验和说理.引入合情推理.第三层次:严格的推理证明.如线面平行、垂直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第四层次: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在选修系列2部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引入向量与坐标,用它们处理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交角以及点到线、点到面的距离,从而使几何问题代数化,这不仅使几何问题的处理有了多种方法,而且对立体几何问题的认识也有了多视角,这无疑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中的几何问题。
三、立体几何内容变化的分析
从几何的发展,以及几何的研究方法和教材的变化整体看,随着几何知识复杂程度的提高,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是几何研究发展的大趋势,而且研究几何使用的代数工具也是不断提升。
另外,从推理角度来说,既有合情推理,又有演绎推理,而且从数学自身发展的过程来看,即使演绎推理也并非“几何”所独有,它广泛存在于数学的各个分支中。
四、立体几何有关内容的教学建议 1.关于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柱、锥、台、球的特点,并根据各自的经验、结合身边的模型讨论各个几何体的特点,可以通过学生自制模型来提高认识,并在比较中形成对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直观认识。
2.关于投影、三视图
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在讲授前要充分了解初中教材中的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范畴、与高中教学要求的异同,也好做到有的放矢。
2.1平行投影、中心投影
初中人教版教材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投影、投影线、投影面、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正投影、线段的投影、平面的投影、正方体的投影,教学要求均为了解。
2.2 三视图
2.2.1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三视图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到的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三视图的教学内容与初中相比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初中涉及的几何体都比较简单,具体的教学要求不尽相同,初中的教学要求是:由几何体画三视图(三等原则);由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描述物体的形状;由三视图求物体的表面积。高中的三视图的教学要求是: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图形比初中的复杂);增
加了斜二测画法(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2.2.2 三视图的教学建议:
对于画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几何体,只要求前一节介绍的柱、锥、台、球及它们的一些简单组合,不必研究较复杂的几何体,尤其由三视图和直观图画实际的立体图形要求不宜过高。三视图的教学中注意要求的层次性,注意虚线的使用。三视图还原几何体不惟一的情况不要涉及。
教师在这部分教学中应该意识到:实物与相应的平面图形、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不仅是一个思考过程,也是一个实际操作过程。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根据条件作出立体模型、根据三视图经过头脑的加工和组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尝试和动手操作来实现。
总之,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仅仅会画空间几何体.而是通过作图:从实物模型到三视图再到直观图这样一个过程,来认识空间几何体,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这是我们教学的重心,也是学习后续内容的基础。
3.关于逻辑推理与证明
立体几何中涉及的逻辑推理与证明,主要集中在必修2中的第二章“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中关于线、面的平行与垂直问题的处理,这部分具体的教学要求是,对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判定不作证明,只要求操作确认,对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要求证明,但教材的理念十分清晰,就是分步到位,因此立体几何教学不应忽视推理与证明。
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把握“直观感知”、操作确认”,下面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为例作简要说明。【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折纸试验,使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归纳和确认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能简单应用定义和判定定理;
2.通过对判定定理的探究和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对探索过程的引导,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教学过程】
1.实例引入、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
2.通过试验,探究定理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直观感知判断线面垂直的条件 问题1:折痕AD与桌面一定垂直吗?
问题2: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与桌面垂直?追问:为什么折痕与桌面是垂直的?(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解释)问题3: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能判断此直线和平面垂直吗?(学生利用模型说理)问题4:条件中的两条直线必须相交吗?(学生借助模型说理)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借助模型感知并确认判定线面垂直的条件.教师在此基础上,利用几何画板课件将上述过程进行动画演示,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判定定理中两个关键条件“双垂直”和“相交”进行理解和确认.
这是新课程下利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来获得判断定理的典型案例,学生无需经历严谨的推证过程,借助实验操作、直观感知,并可以借助简单的描述说明其道理,从而便获得了判断定理。
第五篇:谈谈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
平寨中心学校初中部:杨金玲
【论文摘要】初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认为更为主要的是注重学生的情感调动,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 历史教学 新课程
一、精心导入,激情引趣
设计好教学导语,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设计好教学导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选好导语的素材,即所设计的内容应该与教学的内容相关;
2、突出重难点,即围绕教学的知识点有重点的突破;
3、导入的时间不可过长,以防影响后面的内容教学。
例如,在“人类的产生”中,我就通过讲述“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远古时代,一位名叫女娲的神,用水和黄泥造出了许多的男男女女,从此天地之间就有了我们人类。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她还炼了五色石进行补天。学生在这样充满神秘色彩的导语引入下,很想知道人类的起源和产生过程,为他们的课堂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导语设计,一方面,能够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够激起同学们的阅读学习课文的探究兴趣。
二、创设丰富的情景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实践教学中,运用一定的情境教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不断的学习理解文本内容;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注重主体的感受与体验,以及感受能力与感受欲望,使学生在情感与意境的最佳组合情境中,受到感染,从而达到情感与审美体验。
例如,我在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 1 课《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时,使用了模拟历史情景的手段、“白天,北京人依靠粗糙的工具同大自然作艰苦的斗争,狩猎、采集,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夜晚来临了,北京人回到了居住的山洞中。茫茫夜空,月光阴暗,远方的天空似乎有一些星星。洞里洞外一片漆黑,大家只能依靠彼此的声音和气息辨认对方。空旷的原野中不时传来野兽的嚎叫。年轻力壮者手持木棒守卫在洞口,担负着保护大伙的重任。
洞内的老弱妇孺们吃着白天寻来的野果,嚼着难以下咽的兽肉。一阵寒风袭来,大伙不由得抱紧双肩,彼此紧挨着,在寒冷和不安中慢慢睡去。”
我此时发问: 人们最需要什么呢?正当万籁俱寂之时,只听得“咔嚓”一声巨响,一道闪电从夜空跃出,随之雷声大作,洞中的北京人惊醒了,也惊呆了,然后林中一片冲天红光,滚滚热气袭来,野兽惊号,鸟儿悲鸣,四处逃散。北京人不知发生了什么灾祸,没命地逃向远方。几天之后,惊魂未定的北京人怀着警惕回来了。森林荡然无存,黑糊糊一片,浓浓的白烟中夹杂着浓烈的焦味和一丝他们从没有接触过的香味,他们发现,香味来自于林中死去的兽类。一个大胆的年轻人忍不住取下一丝肉放入口中,他的眼顿时露出了惊异和兴奋的光„„北京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最伟大的发现:夜间冲天的火光,可口的兽肉和周身所感觉到的热气,均来自于那跳动着的神秘的东西——火。”
三、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教学,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效果
新课程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视觉感官欣赏的需要,帮助学生把一些较难记忆的语言项目通过插图进行轻松的理解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例如,在“商鞅变法”教学中的商鞅舌战图是反映该变法艰辛的最好实例。对此,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进而练习现在的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问题,以起到追古思今的作用。在讲述该内容的时候,引用《史记》中语言进行辅助讲解。这样,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对该内容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探究的兴趣。再比如讲解“唐朝瓷器”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观看教材中的图片,形成感官认识,从而提高理解程度。
四、利用学习疑问,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的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中利用这些疑问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的精神和学习品质,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探究能力。巧设疑问,以疑激趣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设计的问题应该紧紧围绕文本教学内容;
2、创设的问题,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
3、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能够顺利的完成上述问题的解答,以满足他们学习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讲述“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
2、纸的发明在什么时间?
3、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
学生在意义回答了上述的问题之后,通过追加问题的办法提出“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因为这样的问题,在书本教材中没有作过多的说明,比较难理解,需要借助一定的资料进行帮助理解。针对该问题,笔者建议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和到图书馆查资料等方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之下,不仅能够掌握了教学内容,还培养了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选用小字资料,拓宽学生知识面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要,除正文外,教材还以楷体字的形式精选了大量的小字阅读材料。有的是寓意深刻、富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历史故事或历史典故;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进一步阐述;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简介。这些材料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文字生动、富有情趣,对能力较强的同学能帮助其加深理解正文、拓宽阅读和思考空间、扩大知识面。如讲到唐朝丝织品轻盈精薄时,穿插风趣幽默的故事,一位阿拉伯商人透过五层丝绸衣服看到唐官员胸口的黑痣,这使学生对枯燥的经济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自然会对唐代高超的丝织水平留下深刻印象。再如“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一目,课本在介绍了《资治通鉴》的体例、范围、价值后,又有一大段小字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可以进一步了解司马光认真的态度、扎实的学风、严谨的习惯,会对学生良好学习风气的养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只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历史唯物主义观,真正实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旭霞.论历史教学中的树人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 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