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书〉导读教案
《〈四书〉导读》教案
《论语导读》教学设计
姚海燕 任宏丽 周峨 曲如意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
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
1、先把校勘过的《论语》部分原文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问题如下:
(1)《论语》关于“修身”提出了哪些要求?(2)你怎样理解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
(3)《论语》是怎样论述“仁”的?你怎样看待这种学说?(4)《论语》的“仁”学与“忠恕”观念有什么关系?(5)《论语》的“仁”学在后代有哪些发展?试论述之。(6)《论语》对于交友提出了哪些建议,你怎么理解?
(7)对于“友”在于古代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你有哪些了解?试论述之。(8)你怎样理解和看待《论语》关于“君子”、“小人”以及“义”与“利”的二元划分?
(9)怎样看待孔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观点,你觉得二者之间有无矛盾?后者和“养生”思想有无渊源关系?
(10)在当时人的眼中,怎样看待孔子和他的学说?可以尝试查找其它经典著作论述这个问题。
2、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
3、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三个题目。
4、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
5、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
6、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附件一:关于《论语》: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附件二:《论语》原文(略)
《大学》教学设计
郭颖、袁开惠
因为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学生水平较高,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所以《大学》的整体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
1、先把校勘过的《大学》原文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如下:(1)朱熹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朱熹为什么主张要先读《大学》?
(2)《大学》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哪些方面?
(3)研读《大学》,谈谈此“大学”和当代大学有何异同?并试加评述。(4)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对于学业和人生有什么现实意义?
(6)结合《大学》和现实,谈谈“修身”在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性。(7)如何理解“内圣外王”在我们今天所倡导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价值和意义?
2、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
3、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三个题目。
4、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
5、课堂伊始,先请同学们齐声诵读《大学》原文。
6、诵读后,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
7、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
附件:
一、题解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1)《礼记》中的《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 3 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2)《大学》的版本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3)“大学”的含义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二、《大学》原文(略)
三、《大学》译文(略)
《中庸导读》教学设计
刘庆宇 张亭立
本课程以部分七年制本科生为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 典的能力,增强人文素养。
课程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充分开拓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思考能力,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课程设计拟以贯穿全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十二个问题为线索,由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研读文意,并通过小组讨论,充分交流意见,互取短长,领悟儒家经义,增强人文素养;讨论时可联系实际情况,阐发传统经典的现实意义。
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
1、将已校勘的《中庸》原文(白文)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布置思考问题如下:
(1)什么是“中”?什么是“和”?什么是“致中和”?(2)《中庸》既是以致“中和”为目的,如何才能致中和?(3)诚的含义是什么?
(4)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联系自身有何现实意义?(5)如何把“致中和”躬行于实践?(问题五)(6)“躬行”的出发点是什么?
(7)如何理解《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你如何看待儒家的这一思想?
(8)“躬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9)“学”、“知”、“行”三者的关系如何?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10)中庸的适用范围如何?(11)为何说:“中庸难行?”
(12)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我们如何理解 “中庸”?有何现实意义?
2、学生在课前熟读原文,并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就上述思考问题分组讨论。
3、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
4、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
附件一 中庸原文(学生使用)(略)附件二 导读设计(教师使用)
解题:《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 5 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中庸》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认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告,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故《中庸》开篇便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什么是“中”?什么是“和”?什么是“致中和”?(问题一)
提示:《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本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解:中为本,和为道,合而言之“中和”就是道,而且是达道。“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性即本性,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本身固有的质和量。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这就叫“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中和”又有分合之谓,合而言之指一种高度和谐的境界,一种十分完美的境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分而言之,“中”指思想方法,而“和”则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
*《中庸》既是以致“中和”为目的,但如何才能致中和,也就是如何才能“达道”呢?(问题二)
提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解:从思想上认识,需要诚。*诚的含义是什么?(问题三)
提示:《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 6 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解:至诚无妄的心态。
提示:《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解:诚己。
*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联系自身有何现实意义?(问题四)
提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解: 提出了学、问、思、辨、行五字,而且分别提出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辨必明、行必笃的要求。审、慎、笃是个态度问题,只要认真、刻苦,也就不难做到。但博学和明辨不光是态度,主要是个下功夫的问题了,所以《中庸》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的资质,体力是不一样的,有强有弱,但有了这种己百己千的精神,也就无不可至了。这就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致中和”,只要有心。
提示:《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解:施诸已而不愿勿施于人。诚的反面是伪,所以“至诚”还得与欺伪作斗争,不但不能欺人,也不能欺心。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能忠能恕,也就距中庸之道不远了。然则哪些东西是忠恕呢?《中庸》举了一个最为浅显的例子:“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凡事都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凡不愿加在自己头上的,决不强加在他人头上。这样,人间就多了许多理解,增长了许多“中和”的气氛。
提示:《中庸》:“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解:施诸已而不愿勿施于人,是至诚无伪的一个方面,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则是至诚无伪的另一方面。要求别人是容易的,口使令指就可以了,但要把对别人的要求反求诸已,要求儿子对自己作到的首先自己对父亲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首先对自己的上级做到,就很不容易了,连无所不能的孔子也说“丘未能一焉”。而这种推己及人,反躬自问的思想作风,正是人品的伟大和崇高所在。
*如何把“致中和”躬行于实践?(问题五)
*“躬行”的出发点是什么?(问题六)
提示:《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解: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中庸》强调的一种重要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处的境地出发,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出发。
“君子”行事,必须从现实的情况出发,不能有外慕之心:“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就是说人处在富贵的地位就按富贵者的情况行事,处在贫困的境地就按贫困者的情况行事,处在不开化的夷蛮之地就按夷蛮的情况行事,处在患难的境地就按患难中的情况行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外求,不幻想,不眼高手低,这样才“无入而不自得”。
提示:《中庸》:“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解: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们所处的地位是不可能同等的,所以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从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出发,不作人为的拔高,不搞硬性的助长。在上位不凌下以立威,在下位不援上以附势,一切顺其自然,不怨天,不尤人,这样就无时不心地和平。不能持中的小人则不是这样,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冒险行事,以期侥幸取胜。即使偶尔达到目的,也是身心憔悴,离中庸甚远。
提示:《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解:从实际出发,必须从低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不管你要走多远,都是从身边的第一步开始的;不管爬多高,都是要从最低的第一级开始的。
提示:《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解:从实际出发除了空间的实际,还有时间的实际。所谓时中,一是随时而中,指的是时时处处无所不中。一是因时而中,指的是与时俱进,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
*如何理解《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你如何看待?(问题七)
提示:《中庸》:“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中庸的运用究竟应该从哪些地方开始? “修身-事亲-知人-知天”表现出何种原则?
解:《中庸》引《诗》及孔子的话说:“《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 8 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从调整家庭关系开始。夫妻之间,如鼓瑟琴;兄弟之间,和乐且耽。再加上对父母的孝顺,一个家庭也就臻于“中和”了。*“躬行”的态度怎么样?(问题八)
提示:《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提示:《中庸》:“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举舜和颜回的事例为了说明什么?
解:行而不倦的精神。《中庸》的作者认为,舜之所以为舜是因为他坚持中庸之道。他注意调查研究,倾听周围意见,而且能隐恶扬善。对听来的意见善于分析,排除左右两个极端,就其中最合实际者,取而用之。《中庸》强调实践,不仅在实践中运用“中庸”,而且要在实践中学习“中庸”。运用要像舜一样,“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至于学习要像颜回。选择中庸,就是善于选择那些最精当的,真理性最强的,也就是反映了事物本质的“中庸”,拳拳服膺,使之成为己有。这就告诉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东西都是有偏激的,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所以要善于选择。选择不是选那些哗众取宠的,显赫一时的,更不是人云亦云的,而应该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真实反映了事物本质的。*“学”、“知”、“行”三者的关系如何?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问题九)
提示:《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解:《中庸》在这里特别强调学与行的重要,无论何种人,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坚持学习,就能“知”。无论何种人,也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坚持实践,就能成功。朱熹作注说:“盖人性虽无不善,而气禀有不同者,故阐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吕氏曰:所入之途虽异,而所至之域则同,此所以为“中庸”。若乃企生知安行之资,为不可几及;轻困知勉行,谓不能有成,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朱熹认为,人的天赋不同,所以学、行的难易有别。吕氏的论述更为深刻:如果人们只希望自己能生而知之不肯力学,希望能安而行之不能困勉,则中庸永远只能是理论意义上的中庸,而不能为人所用,所以说“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
*中庸的适用范围如何?(问题十)
提示: 《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凡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此两段用意何在?
解:天下之达道五,是外向的,对家庭社会而言的;天下之达德三,是内向的,对自己而言的。无论内向外向,对人对己,原则是一样的,“所以行之者一也。”不仅普遍人如此,一国之君,天下之主,也不例外。*为何说:“中庸难行?”(问题十一)
提示: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解:中庸是极难掌握的,除自身的修养、认识外,还有个方法问题。《中庸》借孔子之口说:“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为什么很久以来没有人能够做到呢?这是孔子有名的过犹不及论。过与不及,都是非中庸的表现。过者过头,超过了应有的度;不及者不足,未达到应有的度。过与不及的两种倾向有两种人最容易犯。就实践而言,聪明人容易过头,而愚蠢者往往不足。就理解而言,好人容易过头,不肖者容易不足。何以会如此?《中庸》的作者没有展开论述。其实都有个思想方法问题。善于思考的知者、贤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容易参杂自己的主观成份。所谓的愚者、不肖者(这里的不肖者实际上还是指愚者)表面看来好像是思考能力不及,实则同样是参杂了自己的主观成份,只是愚者、不肖者通常受知者、贤者的影响乃至愚弄罢了。
*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我们如何理解 “中庸”?有何现实意义?(问题十二)
提示: 《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 10 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解:“中庸”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人的思想必须遵循这一规律,而不能须臾偏离。君子中庸,他的思想无时不在中庸规范之内。小人反中庸,其思想没有任何约束,以至肆无忌惮。肆无忌惮,指的是离开客观规律的胡思乱想。中庸讲究的是不偏不倚,故其思想方法也应该是不偏不倚的,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就一般而言,在上位的人往往易过,而在下位的又往往不及,因为位置的上下是相对而言的,官员中都有自己的下属,就是最低级的官还有他治下的百姓,所以官员这个群体总的倾向是容易过头,而组织体系愈强的愈易过头。故《中庸》特别强调“君子”的思想方法要防止过头。《中庸》引《诗》立论说:“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絅者衣无里也,也就是单衣。为什么绣有花纹的锦衣外面还要加上单衣呢?就是嫌花纹太露了。以此知君子之道贵在内蕴,而不在外表。内蕴既深,外表虽然暗淡,日久而愈加显露它的光芒;内蕴肤浅,虽然外表引人注目,但很快就会在人们的印象中消失。淡而不厌,简而有文,温而成理,这才是行中庸的正确方法。“中庸”并不是人们习惯所说的折衷主义,不是与放弃原则划等号的“中庸之道”,更不是于两者间取其平均值的简单算式,而是一种非常老到的思想修养和极其严格的效果要求。追求的是人与事的“中和”境界。惟其尚“中”,所以能“和”,惟其乐“和”,所以要“中”。做人要中,处世要中,思虑要中,审事要中,一切惟是求,惟中是律。
《孟子导读》教学设计
周峨 任宏丽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
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
1.《孟子》部分原文(含朱熹集注)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问题如下:
(1)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
1、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哪些内容?
2、孟子的仁政学说与孔子的仁学思想有什么联系?
3、怎样理解孟子的仁政学说与劳心劳力说法的关系?
(2)关于《孟子》的“性善”学说:
1、孟子怎样论述“性善”观点的?与孟子辩论的告子怎样看待人性的?
2、除了“性善”说,关于人的本性,你还了解哪些说法?
3、你怎样看待人性问题?
2.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
3.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组题目。
4.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5.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
6.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附件一:阅读材料(学生用)(略)
1、《孟子》的“仁政”学说
2、《孟子》的“性善”学说
补充资料:其它关于人性学说的资料 附件二:问题引导及解答(教师用)
1、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 引导:复习《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解答: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范畴。从思想渊源看,仁政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继 12 续与发展。孔子以“爱人”为内容的仁学思想,包含着一种最基本的精神,就是对别人要有同情之心。在孟子的仁政学说中,则把这种同情之心称为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这是孟子学说的出发点。
在此基础上,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1、民本思想
2、制民之产
3、轻徭薄赋
4、崇礼重教
5、反兼并战
2、关于《孟子》的“性善”学说:
引导:除了“性善”说,关于人性,还有“性恶”说、“兼善兼恶”说、“无善无恶”说等。
荀子主张“性恶”说;周人世硕主张“兼善兼恶”说(见王充《论衡本性》);与孟子辩论的告子主张“无善无恶”说。
解答:与孟子辩论的告子着眼于人的自然属性,得出人性“无善无恶”的结论。告子把人的自然属性等同于人的本质属性,从理论上是错误的,它混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与告子相反,孟子性善论立足于人的社会属性。孟子并不否认人的自然属性,但认为自然属性为人兽共有,并不足以反映人性所独有的本质特征。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就在于人有“四心”,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意识。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必然会产生某些含有道德因素的共同情感。孟子看到并肯定了这一点,是正确的。但这种共同的情感不是永恒不变的,孟子把它说成是永恒的,并把它作为人性的基础,是不成立的。
第二篇:四书论文
通过一学期对《四书章句》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古人对于修身养性的研究和认识是很先进的。而在《四书》里面,最具体深刻的要数《论语》了。于丹说:“《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我觉得很有道理。众所周知,孔子的思想核心在于“仁”。孔子主张以仁治天下。在《卫灵公第十五》中,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即靠聪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虽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会失去的。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不会尊敬他。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护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礼义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可见治理好国家,仁义是很重要的。
对于个人来说。孔子认为,一个好的人,必须诚实守信,谦逊宽容,忠恕重孝。
《论语•为政》中说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是不讲信用,就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体现这个道理。倘若一个人不讲信用,久而久之,身边的亲人朋友便会一个个离他而去,最终,他就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没有人愿意相信他,帮助他。他也无法立足于社会了。
又如《论语•子路》中说道,言必信,行必果。就是告诉我们,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
《论语•述而》中有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有收获,就必须虚心求教。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应该心胸宽广,容忍别人,而不是追求自己片面的利益,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应该学会宽容,不为小事斤斤计较,平静的对待,才称得上君子,在日常生话中,退一步,事情就能更好的得到解决,化干戈为玉帛,免去一场不必要的灾难。其实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为了一点利益,与身边的人发生争执,最后失去友情。所以,对于做人来说,宽容是很重要的。
《论语•卫灵公》中说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比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论语。里仁》有句话叫“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认为,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他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在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为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感念,父母生养了我们,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长大以后不仅要在物质上关心父母,更要在精神上体谅父母。孝敬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现在的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苦处,这些都不是可取的。
通过《论语》我们看到了孔子所描述人生的境界,看到了为人处世应该做的,这些都为我们成为一个正直善良优秀的人提供了好的标尺,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时常勉励自己,审视自己,自我反省,自我鞭策,自我发现。
第三篇:女四书有感
《女四书》中的一部东汉女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班昭所作《女诫》。其父班彪,两汉时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曾做《史记后传》。长兄班固,东汉著名学者,《汉书》的主要作者。二哥班超,字仲升,是两汉之际著名大将军。因她哥哥班固没有完成《后汉书》的写作,所以班昭代兄完成了这一著作,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参与二十四史撰写的女性。汉和帝时,班昭被召进宫做皇后和妃子的老师,人们又称她为“曹大家”。《女诫》的内容除却“原序”之外,包含七章内容,依次是:“卑弱”“夫妇”“敬顺” “妇行”“专心”“曲从” “和叔妹”。其中“原序”介绍了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后面七章的内容则教导要做怎样的女性。
“卑弱”讲的是女性要谦卑忍让,待人恭敬,做了好事不声张,做了坏事不推脱,忍辱负重,常常表现出畏惧。女性要以卑柔为美,男性要有阳刚之气。合二为一,方为夫妻。女性生理构造与男性不同,但表现柔弱谦卑要有度,不可过于谦卑,要有最起码的人格自尊,不要成为男性的附属物。
“夫妇”之道,阴阳参配,人伦之大节。从“大节”来看,夫妻之道是非常重要的。丈夫要是没有贤良品德就不能驾驭妻子,妻子如果不贤惠,就不能侍奉丈夫。丈夫驾驭不了妻子就失去威严,妻子侍奉不了丈夫就失去道义。夫妻的相处之道是相互的。丈夫在外养家,妻子在内教子,丈夫肩膀上的责任更重,妻子更要尽心服侍丈夫,使他在家能安定舒服,舒缓压力。但是如果丈夫在外做偷鸡摸狗的不法勾当,又是或者品行不端,回到家里,怎会能让妻子看的起他呢?所以男性的人性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敬顺”译文中写道:修身不过一个“敬”字,避强不过一个“顺”字,以敬来修身,以顺来避强,女子的敬顺之道,这是妇人的大礼;夫妻之间不能太过亲密,否则时间长了,就会轻薄怠慢;作为夫妻本应礼仪亲善和睦,以恩爱相互亲密合作。人都有欲望,得到了好的就想要更好的,这里将“敬”,就是告诉你要知足,心怀美满的过现在的生活,往上爬固然好,但又有谁知不会生出其他事端呢?知足者常乐。夫妻之间本就不应该互相辱骂对方,夫妻是建立在父母之外的最为亲密的关系,不应该互相的伤害对方,恩爱合作以达到共赢的效果。
“专心”里《礼记》,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男子有再娶的道理,女子没有侍二夫的道理。现代与古代不同,现代讲平等社会,夫能再娶,女能再嫁。但是中国受像《礼记》中的这种思想影响千年,使得即使是现在也呈现男再娶易娶,女再嫁难嫁的现象。女性的家庭观念比较强,所以更受家庭,儿女,社会的牵制,不能真正的实现自由平等。如果一个家庭男方出现了第三者,社会更多的是批评作为女性的第三者,而殊不知更大的错误在于男方身上。还有近几年新出现的同妻现象,这些男性只是为了繁衍后代而娶,对妻子毫无爱恋怜惜可说,在拥有后代后想方设法的离婚。这些思想坑害了无数的女性,希望中国社会能早日真正的实现男女平等。
这后六章讲诉的都是女性与她的家庭成员的共处之道,从而成为人人称赞的好女子。《女论语》是唐朝唐代宋若莘所著,宋若昭姐妹二人写的一部女训书籍。宋氏,唐代贝州清阳人,姐弟共六人,五个女孩都精通六艺,能吟诗作赋,而且五个姐妹都不愿嫁人。若昭拜尚宫。因为品性高洁,学识渊博,皇上和六宫嫔妃,公主等都非常敬重她,宝历初年去世,封为“梁国夫人”。姐妹二人被后人称为“女中亚圣”。
《女论语》全文内容除了 “序传”之外,共有十二章。分别是:“立身章” “学作章” “学礼章” “早起章” “事父母章” “事舅姑章” “事夫章” “训男女章” “营家章” “待客章 ” “和柔章” “守节章”。“序传”中作者假借曹大家的名义,说明了做此文的目的。十二章内容釆取的是随着女子年龄增长,从未嫁人前做女孩时到结婚后为人妻母,对不同年龄,进行各方面的德育教育的过程,比较全面。《女论语》的叙述手法采取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每一章开篇教给女性如何做,结尾则是对比没有这样做的女性就会被乡邻和后辈耻笑。《女论语》相对《女诫》有所进步,比如在对待丈夫有错时,不再一味强调要“卑弱”,而是主张女性要劝诫夫,“夫有恶事,劝谏谆谆”。
《内训》的作者是仁孝文皇后。仁孝文皇后徐氏,生于元朝至正二十二年,为明朝幵国功臣中山武宁王徐达之长女。徐氏嫁给燕王朱棣封为燕王妃。因徐氏生性温和贤淑,对丈夫体贴有加,当时孝慈高皇后常当众称赞她。
《内训》全文内容除了 “御制序”,共有二十章。分别是:“德性章”“修身章”“慎言章” “谨行章” “勤励章” “节检章” “警戒章” “积善章” “迁善章” “崇圣训章” “景贤范章” “事父母章”“事君章” “事舅姑章” “奉祭祀章””母仪章” “睦亲章” “慈幼章” “逮下章” “待外戚章”。二十章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德性章” “修身章” “慎言章” “谨行章” “勤励章” “节儉章” “警戒章”“积善章”“迁善章”九章,为第一个部分:前两章论述了女子要养德,养德的方式是修身,后七章是修身的具体内容;“崇圣训章”和“景贤范章”两章为第二部分:主要讲女子修身养德的方法,要以古代贤女为榜样;“事父母章”‘‘事君章”“事舅姑章”“奉祭祀章” “母仪章” “睦亲章” “慈幼章” “逮下章”和“待外戚章”九章,为第三部分:这部分讲女子在完善女德修养之后,如何把这种修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女四书》 非常详尽地阐述了妇女的“三从四德”。如《女诫》中提出, 妇女要“谦让恭敬, 先人后己,有善莫名, 有恶莫辞,忍辱含垢, 常若畏惧„„正色端操, 以事夫主”。在这一原则下,妇女才能更好地操持家务、孝顺公婆、服侍丈夫、教育子女,而这又是每一位妇女都必须尽的责任和义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以《女四书》作者为代表的古代妇女的头脑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自觉的身份意识:妇女的最高理想和最基本的目标,,是做一个“贤妻良母”。而且要求婚前女子洁身自好。男女七岁开始不同食、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女孩从小要养成“幽闲贞静,守节整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行、动、坐、卧要做到“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认为未婚女子应秉礼行事,要养成贞静的习惯。
其次,婚后要忠贞于自己的丈夫。这种情况分两种,一种是丈夫在世时妻子要守贞,一种是丈夫去世后妻子要守节。班昭最先提出婚后丈夫可以再娶妻,但女子要从一而终。她认为,丈夫是妻子的天,天命不能违,所以妻子不能背弃自己的丈夫,如若背弃,“天则罚之”。
《女四书》孝梯的基础是儒家的孝梯、尊亲观念,孝梯是连接整个家庭的纽带,女子的一生围绕家庭而活,家庭成员包括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嫁人后夫家的舅姑、伯姑叔妹。所以,孝悌伦理是《女四书》女性伦理很重要的一部分,《女四书》的女性伦理也是通过女子与这些人的关系而展现的。
所谓“百善孝为先”,儒家非常重视孝道的弘扬,《女四书》作为儒家文化的一部分,非常重视教育女子孝养父母。对父母尽孝,是《女四书》伦理思想中最重要的道理。在《女四书》中刘氏举了大量的女子为孝养父母不顾生死的的例子:汉朝曹娥,其父祷神,醉溺于舜江,曹娥投水寻父,二日后,死抱尸浮出;淮安女张二娘,祖母病危,医言食肝可愈,二娘求肝不得,乃自割肝烹以进祖母,祖母即愈。这些例子意在告诫女子在侍奉父母时应奋不顾身与毫无犹豫,这样的孝才是真的至孝,会让后人钦佩学习。但是其中不乏许多的愚孝,例如曹娥投江寻父,她无论水性多好也不可能游遍整个大江,肯定知道溺毙的地点,她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找她父亲,而不是一味的伤害自己,共同赴死。还有淮安女张二娘的割肝救母的故事,她救祖母是好事,但是真的一块肝都找不到一定要割自己的肝吗,在古代割肝后,肯定就救不回来了,生命都没有了又何谈尽孝呢?尽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愚孝,也要考虑做事的后果。现代社会出现很多父与子打官司,孤寡老人的新闻,可见孝道在日渐沦落,作为新一代未来建设者,我们应担起这个重任,传扬孝道,孝顺父母。
第四篇:名著导读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 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三、整体感知:
1、作家简介: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2、(看图片)哪位同学来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
明确: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西游记》全书100回,三部分。其中第1至7回,写石猴的出世、学道、大闹龙宫、地府、天宫,直至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重点是大闹天宫.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8至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l3回至l00回故事的主体,写唐僧赴西天取经,一路上收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徒,又得小白龙化作白马背驼,他们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修成正果。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3、是啊,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那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
明确,西天路上艰险和灾难的体现者,大都是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这些阻难的也是猴、猪的精灵。它就象是一部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的童话。
四,情节欣赏
1、前面咱们已经看了很多相关情节的图片,(情节)师:我们就先来看情节。同学们这么来谈:我认为……情节好。因为……比如:…….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来总结:比如:【(1)、我认为第四、五、六、七回很好。这可以概括为“大闹天宫”。因为它很曲折,比如:先封他为弼马温,他听说是“没有品从”下界了,自称“齐天大圣”,招安后让他看管蟠桃园,结果他乱了蟠桃会,反了天宫。我也认为这段好,因为它最能反映孙悟空的反抗精神。这大闹天宫的确是孙悟空叛逆性格的集中体现。
(2)、我认为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情节也很好。因为它很曲折、生动。比如:妖精先变为少女,又变为老太太、老爷爷,表现得很可怜,使师徒两人产生误会,赶走了孙悟空。
(3)、我认为第59、60、61回很好,它很吸引人。它可以概括为:“三借芭蕉扇”。第一次借到的是假的,越扇越火越旺,第二次借到了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才在菩萨的帮助下成功了。也怪了,那铁扇公主为什么不借扇给他呢?其中原因是:在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中,孙悟空奈何不了红孩儿(圣婴大王)的三昧真火,就请来了南海观音收服了她的儿子红孩儿。他们之间因此而结仇。】
教师总结:所以这些故事是相对完整而又相互关联的,这一百回就采用了这种冰糖葫芦式的结构。作为小说,情节生动这是拥有读者的决定因素,吴承恩在这方面可谓功底深厚!(人物。)
教师点拨:在这部神魔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师板书“人物”)关于神佛你能说出几个?(玉帝、王母娘娘、如来佛、菩萨(师演示剧照)这些可以说是最上层的了。还有吗?托塔李天王、赤脚大仙„„、还有巨灵神、土地神等小神小仙。当然在取经路上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妖精无数。同学们说说看?黄袍怪、精细鬼、蜘蛛精、蝎子精(其它略)教师: 可谓人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我们就只来看师徒四人吧。(显示四人剧照。)这师徒四人中除了唐僧之外,他们都是神性、人性、动物性的和谐统一,那么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谁?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他赞成的你也可以反对。不过你要拿出理由来证明你的看法。
五、回味故事情节,赏析人物形象:方法:观点+例子(概括/摘引)+简要分析
【 孙悟空 】(1)示例: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白菩提老祖学得高强武艺,有神通,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变化无穷。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玉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增强了他长生不死的本领。
(2)他还聪明机智。能识破机关,看清真面目。比如: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个条件:“叫天天应,救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毫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
(3)我喜欢他,还因为他很有人情味。比如:在第二十七回中,孙悟空走前那声声“师父”。我读的时候就非常感动。在此时他为了拜一下师父,“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这里体现了孙悟空对师父的留恋和无奈。
(4)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5)我虽然喜欢他,但孙悟空也是有缺点的。比如,不愿让人提起“弼马温”那不光彩的过去。有时还管不住自己。
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 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 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 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 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他占花果山为 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 娘的蟠桃胜会,偷吃太上老君的 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 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 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 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 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 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精选精读篇:阅读《美猴王》回答问题
1、试概括一下本节的主要内容。
2、“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
3、石猴为什么会成为众猴之王,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三调芭蕉扇》
1、试概括一下本节的主要内容。
2.、铁扇公主为什么不愿意把芭蕉扇借给孙悟空? 因为她很小气,怕孙悟空一借不还.铁扇公主误以为孙害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红孩儿
3、孙悟空为何称铁扇公主为嫂嫂? 因为牛魔王是孙悟空大哥,而牛魔王是铁扇公主丈夫
请你分别概括孙悟空三次借芭蕉扇的经过。
①一借芭蕉扇,孙悟空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得无踪无影。灵吉菩萨得知实情,给他一粒“定风丹”使孙悟空再去借扇。
②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取了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把芭蕉扇骗回。
③孙悟空无奈请来托塔李天王和天兵天将帮助,降伏牛魔王,再次从罗刹女那里借出芭蕉扇,熄灭火焰山
5、补充《三打白骨精》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请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上白骨精,它利用孙悟空外出巡山的机会,先后变成上山送斋的村姑、朝山进香的老妪以及老丈的模样使唐僧和八戒上当,可均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它的化身。唐僧不辨人妖,念紧箍咒来惩戒孙悟空,并写下贬书,孙悟空只得返回花果山。白骨精将波月洞化成天王庙,唐僧、沙僧中计就擒,八戒乘隙逃走,请来孙悟空,终于救回师父.b.突出了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文中通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表现他疾妖如仇、武艺高强,机智勇敢,洞察力强的特点.c.选文突出了唐僧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
教师总结:说得很好,孙悟空桀骜(jié ào)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机智勇敢、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等。常言说:人无完人。孙悟空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的约束。正因为他性格的多彩多变,亦庄亦谐,我们才更喜欢他。(资料分析:孙悟空形象)教师提问:花果山景色如何?
(借此创造出典型环境,让环境与人物得到和谐的统一,从而使人物形象更生动、具体、鲜明和突出。《西游记》的开篇“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用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充满神情异想的神话世界,富有浓烈醉人的色泽,奇情异思的诗情画意,既增添了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替人物的出场作了必要的提示。更主要的是,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花果山———鸟语花香、充满着斑斓的色泽、珍禽异兽、奇花异草。正是在这美好的自然世界里,大自然孕育了它的英雄———孙悟空。他是石猴,大自然的儿子,一出世就“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食草果,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夜宿石崖上,朝游峰洞中。美丽的大自然,塑造了他自由自在、蔑视天宫权威、高举“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大旗大闹天宫的反抗性格。大自然的景致正是他性格形成的典型环境和背景。教师总结:在小说中作者提到了海外仙山,天上灵宵宝殿,水中龙王宫,地下阎罗城,这一切都光怪陆离,每一处都极尽了描摹功夫。景物的描写,一般有衬托、渲染气氛的作用。景物我们先品到这里。当然还有很多美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读这样的句子真的是一种享受!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 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 相似。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唐僧 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 孙悟空收服,八戒从此成为孙悟 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 取经。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 劳,取经后被封为净坛使者。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猪八戒】:(1)我喜欢猪八戒。因为他能吃苦。比如:在高老庄时,丈人称他“倒也勤劳,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
(2)他强硬。被捉后往往骂不绝口,不求饶
(3)勇敢、单纯。能与悟空协力合作,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
(4)我反对!因为他好色、贪吃、懒惰。在天宫调戏嫦娥被贬,高老庄又强抢民女。让他寻山他却睡了。(5)我也反对,不仅如此,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不坚定,动不动就分行李打退堂鼓。
教师总结:优点:憨厚老实,既勤劳、朴实、善良、有本领,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不忘取经大义,是取经路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缺点:好吃懒做,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有时爱撒个谎,又自私狡黠、贪图小利;既心胸狭窄,一事当先,先顾自身。猪八戒身上的这些缺点其实也是我们人性的一些弱点,在这四个人当中他就是一位丑角,正因为他的“丑”才增强了幽默感和作品的真实感,在艺术上才“美”起来。
唐僧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 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 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 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唐 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 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 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 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 裟、九环锡杖、金箍咒。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 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被封为旃檀佛。
【唐僧】:(1)、我喜欢唐僧的正派、有同情心。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要嫁女儿给他时,他“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一心向佛。在第五十四、五十五回中也体现了这一点。(2)、我不喜欢他。因为他好坏不分,软弱。在第二十七回国误信坏话将悟空赶走,是不能原谅的。
教师点拨:所以作者也写了让他自食其果的情节。哪位同学举个例子?(3)、在第三十回中他被妖怪变成了一只斑斓猛虎。悟空笑他:“师父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等个恶模样来也?(女儿国怀孕)教师点拨:优点:唐僧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有理想追求、到西天取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从来没有动摇过。
是非不分,盲目慈悲,慈悲到了糊涂的境地。又固执迂腐,显得懦弱无能。
其实,唐僧毕竟是肉眼凡胎,对妖魔鬼怪是无能为力的。沙僧呢?有没有喜欢的? 【沙僧】:法名悟净,原是天宫玉帝的卷帘大将,因触犯天条,被贬出 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月牙铲,武 艺高强,不畏强敌。经南海观世 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与孙 悟空、猪八戒一起保护唐僧西天 取经。他身上有两件宝,一件是 菩萨葫芦,一件是九个骷髅组成 的项圈。后来,他用九个骷髅作 为九宫,把菩萨葫芦安放在其中,成为法船,稳似轻舟,顺利地 帮助师徒四人渡河西去。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后被封为金 身罗汉。(1)、不喜欢,他太老实了。
(2)喜欢,他老实本份,任劳任怨、忠厚诚恳,、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
教师总结:沙僧循规蹈矩、一本正经、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小心谨慎、明哲保身,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恩怨分明、诚实不欺,执着事业、信念坚定,关键时刻不失义骨侠肠,他是道德之典范。他也是取经人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是粘合剂,又是调和剂。是一位君子。这四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以孙悟空和猪八戒性格最为鲜明,充分体现了个性美。那么你从中有何体会呢?
(相比于孙悟教师总结:这四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以孙悟空和猪八戒性格最为鲜明,充分体现了个性美。那么你从中有何体会呢?
教师总结:《西游记》中塑造的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其中以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形象最为鲜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全面、公正,要学会欣赏别人,不能一偏概全
六、艺术成就
1.神性(幻想性)、人性(社会性)、物性(自然性)三者的有机结合,是《西游记》人物塑造的一个突出特点。
2.情节生动、奇幻、曲折,表现了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
3.语言生动流利,尤其是人物对话,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幽默诙谐的艺术情趣(、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物性”:指形象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所保持的原有的形貌和习性。“神性”:这里指动物植物一旦成精变怪,就带有的神奇本领。“人性”:这里指作者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神佛妖魔,将其人化。孙悟空形象既有猴子的外貌、习性等“物性”,又有七十二般变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等超凡 “神性”,同时还有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心高气傲、争强好胜等“人性”。)师总结:西方小说《鲁宾逊漂流记》、《老人与海》一样,《西游记》是一部人类战胜困难的战斗史,也是一曲战胜自然的凯歌?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它给予心灵的滋养。今天,我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愉悦了人生。这部作品人美、景美、情节美,正因如此它成为了世界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广泛的杰作之一。今天我们只欣赏了它最生动的几个情节,最主要的四个人物,最美的几处景致,它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学修养的提高,再过半年,一年,五年,再读这部书,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体会
第五篇:《水浒传》导读教案
《水浒传》导读教案
沙东 张绪琴 导读目的:
1、知道《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深化学生对《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认识,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同时,潜移默化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导读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深层的阅读的欲望。导读难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课前准备:
1、《水浒传》电视剧的主题歌。
2、准备好《水浒传》(青少年版)。导读过程:
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课前播放《好汉歌》,进行气氛渲染。
2、它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刚刚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也选自《水浒传》?《林冲棒打洪教头》,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4、小结:
《水浒传》里有许多这样精彩的故事,虽然大家以前通过电视、书籍对其中的故事有所了解,但把这本书全部读下来的人不多,对其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的更是不多,要想读好这部巨著不容易,所以希望通过今天这堂课,同学们能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然后真正走进《水浒传》中,去充分感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魅力。
二、了解《水浒传》的地位
1、《水浒传》曾是我国解放后印数最大的一部古籍著作,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此书,不管老的少的都喜欢,它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如此厚爱?请看各家各派对水浒的评价。
2、多媒体出示:(1)清代著名小说推理家金圣叹将《水浒传》、《西游记》、《庄子》、《离骚》、《史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六才子书”。
(2)清代文艺批评家卧虎浪士言:我国小说,汗牛充栋,而其尤甚,莫如《水浒传》、《红楼梦》。
(3)胡适认为:在5000年中,流行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并非四书五经,也不是性理语录,乃是几部白话小说《红楼梦》、《水浒传》„„
(4)日本汉学家仓石武四郎称:《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无前例的杰作。(5)《苏联大百科全书》的评价是:《水浒传》是14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
3、真是一本杰作,是谁创作了这本杰作?
三、出示:走近作者。
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本书没有对作者作具体介绍。请看大屏幕,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施耐庵。
2、出示施耐庵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关于其生平,至今尚无确切的资料,据说他生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原名耳,又名子安,祖籍苏州,曾出仕钱塘,又传他曾参加张士诚军。但这些都还待证实。
3、一本书如果没有介绍作者,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去知道?关于施耐庵的故事很多,传奇更多。他与水浒传之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施耐庵,请运用上网、查课外书、询问等方法去获得信息。点击:上网、查课外书、询问等
四、出示:走近文本
1、请同学们拿出《水浒传》,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出示“阅读前言、序言、说明等等”,出示“浏览目录”。
2、其实水浒传的版本有很多种,有的书还会有序言、说明等等,拿到一本书我们都要读一读。因为阅读这些都是我们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写作特色、写作背景等等最快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3、我们来交流一下(了解一些要点)。
4、除了前言,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书本的主要内容。目录的内容就是故事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请同学们浏览一遍目录,了解水浒有哪些故事,读一读你最感兴趣的故事目录。
5、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些故事呢?(简单交流)
6、这一个个小标题里包含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今天我们不可能一一来欣赏,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大家都会喜欢的《景阳岗武松打猛虎》。出示“走进文本”。
五、出示:走进文本,讲述故事
1、请同学们翻到76页《景阳岗武松打猛虎》。
2、请同学们用速读的方法了解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出示:了解主要内容。这则故事有六页,很长,但是有很多同学对它却有所了解,如果把已有的认识加上现在的认真阅读,相信你会读得又快又好。
3、看后交流,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介绍。
4、《水浒传》这本书之所以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就是因为故事引人入胜、语言丰富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我们要会欣赏这部名著,通过语言文字去感受名著的巨大魅力。
六、出示:欣赏精彩。
1、请同学们联系平时读书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欣赏一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圈划批注、好词好句摘录、比较、朗读、联想、写读后感„„)
2、荆小的书香校园工程使同学们积累了许多有效的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出示:自主读书: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欣赏这一章节你认为最精彩的一面。
3、读后交流。
4、奖励看视频。
5、小结:名著就是名著,它带给我们的是一道丰富的大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品尝品尝呢?
6、同学们,武松只是108个好汉中的一个,你还认识水浒中的哪些人物呢?简单交流。
8、请看大屏幕,我们来欣赏一下主要人物的形象。
9、小结:108个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诨号,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你们会深刻地认识他们,也一定会被108个人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物所感动。课后请同学们用学到的方法继续阅读这本书,相信这部名著会使你收获多多。
七、阅读结束语,以歌结尾。
一起把书翻到最后一页,让我们齐声朗读最后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