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时间:2019-05-15 01:4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第一篇:信息技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信息技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传到农村,电脑、网络已走进农村的千家万户。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农村教育带来了生机,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冲击和挑战。农村的教师由于环境条件和自身素质所限,在先进教学设施的运用和网络普及和使用等方面远不如城镇老师。教师专业的成长发展更是缓慢,这样严重制约着农村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通过探讨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运用,让农村教师能更快地走上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农村

教师

专业化发展 河南省济源市邵原二中

李自强

一、农村教师结构的现状

(一)年龄结构现状分析 农村中小学校,特别是深山区的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呈现出老龄化,以济源市邵原中心校为例,在小学,尤其是偏远农村小学,45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占全校老师的70%以上,即使处于镇上的两所初中和镇实验小学,中老年教师也占到40%以上,这些教师大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不能独立操作计算机,不会运用网络进行教学,更不懂得信息技术。老师年龄偏大,他们以前没有进行计算机教育培训,由于年龄关系和条件的限制,这些中老年教师也不愿接受新生事物,不去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思想落后、年龄偏大、条件限制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的重要障碍。

(二)知识结构 专业水平分析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出现参差不齐,45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大都是民师转正,他们的学历往往是高中毕业教初中或小学,这些老师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理论培训,他们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成为农村学校的骨干甚至是学校的领导。这个群体对信息技术接触和了解很小的,由于年龄的原因,也不愿意去摸索,不愿意去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教学;30岁以上的教师在农村学校所占的比例只有15%,有的学校比例会更少。他们大都是师范学校毕业,属中专文凭,这些老师在学校时,计算机教学还没有普及,接触的不多,但这些中年老师现在已在为农村学校的主力军,他们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能主动学习运用计算机教学,他们将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近几年,随着特岗教师进入农村,他们来到农村中小学,给农村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特岗教师大都是本科毕业,有着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教学功底,他们却在教育教学方面经验明显不足,虽然计算机操作能力很高,但不能很好地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他们现阶段的主要精力还是投入在熟悉教材,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上。

二、农村教师专业化现状

(一)教学环境

由于农村学校,特别是深山区的农村中小学校,教学环境是相当的落后,我镇的小学有8所,其中7所在农村,这些学校多数到现在仍然是一张课桌,一支笔,教师讲课就靠一张嘴,有的学校连投影器也没有配备,条件稍好的镇上的实验小学和两所初中,教学环境相对来说是不错的,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老师办公室安装了电脑,学生有了机房,每周能上一节信息技术课。只有小部分教室里使用多媒体教学。但由于条件所限和环境影响,这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运用教学的使用率不高,许多多媒体教学设备长时间处于搁置状态。

(二)校本教研和研修

近些年,教育部门提出进行校本教研,让老师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可在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往往受条件制约,校本教研和研修的范围仅仅限于教师间相互听课,学习课程标准或者学习一些教育家的思想理念,写写读书笔记。一年中,学校只能让小部分老师到镇上或市区学校进行听课或学习。在农村的小学,是没有条件机会在网上查阅资料,不能在网络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他们只能利用报刊杂志来了解先进的教育思想,他们生活在与网络隔绝的世界里。即使一些爱钻研的青年老师,他们只能主动去听中年骨干老师的课,向骨干老师学习一些课堂经验和教学方法,不能与全省全国的名师交流学习。

(三)进修和培训

教师进修和培训是促进老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在农村学校,教师的进修也是十分困难的,由于农村学校老师的严重缺编,老师们离职进修几乎是不大可能的,老师们只好利用假期时间进行进修。没有网络,对信息技术不熟练,是他们在培训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近几年来,国家开始对中小学老师进行学科素养培训和国家培训计划,可农村中小学老师来说,他们学校没有网络,进行培训还要到10多公里的镇上学校进行学习。间陋教学条件的限制让农村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变得非常艰难。

三、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下的专业发展之路

(一)信息技术培训

眼下,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让他们尽快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今年济源市组织的全市中小学老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给农村老师带来了福音,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为期30天四期的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让老师们学习到如何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怎么进行网络研修和网络互动。这些信息技术培训是农村老师梦寐以求的,他们在培训中那种不耻下问,刻苦钻研的精神感动着培训老师们。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强调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科教学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师可以上网查找自己学科教学的网站,了解先进和教学思想和详尽的教学实录,可以在网络中下载选编适合自己学生的训练习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搜集教学资料和教学资源,制作音色并茂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让农村学生也体验到信息技术教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校园网的建设与使用

近几年来,上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大力投资,一些农村较大规模的学校开始建成和开通校园网,校园网的使用,让学校老师实现了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教学经验交流的平台。在校园网上,优秀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等丰富了农村教师教学素材,使教学课堂生动起来。

(四)利用网络进行备课随着农村信息技术的传播和普及,学校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投入,注重学校网络的建设,这样就给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利用网络进行备课,让农村老师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当前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就能与全国知名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农村老师利用网络可以搜索中更多更详尽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资源,老师们的视野开阔了,他们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网络给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老师们利用网络进行备课,他们可以集中优秀老师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使农村老师努力赶上城市老师,也让农村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五)课堂教学的交互性

由于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运用,让老师们大胆尝试,他们努力让信息技术教学思想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老师们都在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以往老师一味讲,学生被动学习的沉闷的课堂氛围,有效地实现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互性。

(六)提供广阔的网络交流平台

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济源市开展了广泛的网络交流平台。在教育局的倡导下,给广大农村提供了网络教学交流的条件,教育局相继成立了研修茶座和名师工作室。在研修茶座上,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博客,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写在博客上进行全市范围内交流,农村的教师终于可以与市区老师进行网络交流和沟通,教育局定期会评选出一些精华的博文,激发了老师写作积极性,在学校里老师们议论最多的是谁发的博文多,哪个老师的精华文章多,邵原花园小学是一所只有12人的老师,可学校的网络研修一点都不差,他们学校的博客群被评为“济源市教育名博”,在济源市的校本研修交流会上,教育局领导专门介绍了花园小学的经验;邵原实验小学的杨立峰校长,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撰写教学博文,是研修茶座中的“博客之星”,被济源市教育命名“济源市名师”。

针对农村的骨干老师,如何发挥他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骨干带头作用,济源市教研室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把这些骨干教师集中起来进行轮训,让名师批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在全市进行交流学习,这样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就与市区的名师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成长。

QQ教研活动是近来兴起的一种网络教研活动,在市教研室的带领下,许多学科的教研活动实现了全市教师的交互性,约定在同一时间,把全市的语文教师集中在一起,针对教学活动的某些困惑,在线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时,没有农村老师和市区老师的区别,只有心与心的沟通。给农村老师专业化成长插上了翅膀。

(七)网络培训由梦想变成现实

网络培训,在以前农村学校网络条件差的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随着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的建设,网络培训由梦想变成了现实,现在学校教师可以在自己的学校进行学科素养培训和国家培训,学习到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有些老师还实现利用网络进行网络进修,完成了高学历进修,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不再是梦想。

四、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展望

(一)建立班级网站,实现班级师生互动

教育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农村老师对信息技术能力运用日臻熟练,除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外,也让信息技术运用的班级管理中,建立班级网站,逐渐成为一种班级教学趋势。班级网站的建立,有利于老师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为师生更好地进行交流提供了平台,班级网站的建立,也给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舞台,班级QQ群,班歌,班级活动的照片和文艺节目视频等,这是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能丰富班级管理级经验,也是密切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网络备课实现无纸化办公

实现无纸化办公,是近些年济源市教育局提出的网络备课的一种新的备课模式。它是在纸质教案上的一次升华,原来的手写纸质教案,许多中老年老师往往是今年搬抄去年的教案,年年相似,图劳无利。利用网络备课,就是要实现三级备课,首先是老师自己编写学科教案,不得下载,只能参考网络上的资料,第二步,同一年级的学科老师两次备课,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教学模式,进行批注和修改。最后,把网络教案上交学校教研组集体讨论,最后形成一份完整可行的优质教案。

(三)建立自己的博客圈和QQ群整合自己的教学思想,向名师发展

农村老师由于环境偏僻,信息闭塞,要想更快地进行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名师的指点,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坚持撰写教学心得和读书笔记,利用网络把自己的教学理念与市区名师甚至全国名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农村老师要善于宣传自己,根据自己的学科,建立自己学科或学校的博客圈或QQ群,把自己的成熟的教学经验推广出去,让外面的名师了解自己,让全国的名师帮助进步,只有在名师的指导下,农村老师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才会越走越远。

总之,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农村教育注入了活动,给农村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相信,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会大幅度提高,教师在专业化成长会日新月异。相信会有一天,农村教师也会与市区教师一样,娴熟地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让农村孩子与城里的孩子拥有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从而实现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均衡发展。参考文献:

1、《上海教育科研》 2005年11期

提高信息素养 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浦月娟

2、《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1年07期

农村中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与对策探讨——以湖北省南漳县为例 付光梅

文放

3《中国电化教育》2010.5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张进良 何高大

第二篇:发展网络教育共享资源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国培计划(2012)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培训

发展网络教育共享资源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榆林小数1班:刘永兵

我校是一处普通农村中学,近年来,我校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把网络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优化网络资源,达到让网络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现就我校利用网络技术,达到资源共享的一些做法简介如下。

一、倾注全校力量,成就网络建设

早在2002年初,学校就审时度势,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教育技术及网络信息化建设在教学中的巨大优势,多方筹措资金几十万元,在我区率先建起了第一个网络教室。之后,又筹集二十多万元为全校100名教师购置了计算机,建成高标准的校园网,并连接了宽带网。逐步完善了学校远程教育和校园网络建设,建立了网站、校园广播系统、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接受室,成立了信息组,有一名专职的网管人员负责网络、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学校专用一台服务器安装教育资源库,以课件素材、学科教学内容及教学参考文献为主,涵盖了百科知识的各个方面。其中各学科的动画、图片、音频、文本等更为众多教师所喜爱。学校教师自制的课件、教案,网上下载的优秀教学设计、试卷、课件以学科和年级为单位,放在学校自主开发的B-S平台中。目前我校共收集各类文本达500多篇,图片近万幅,视频二千余条。

几年的积极实践,从建校园广播系统,到建校园网,再到建学校网站,迅速实现了由“建”到“用”的飞跃。使网络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所“大学校”,从根本上使我校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网络互连互通,搭建教研平台

(1)优化备课。学校规定,教师电子备课,要参考至少三则网上的优秀教案,然后按自己的教学风格、班级学生实际整合出自己的教案,我们称为是“三合一”式备课。所以网络电子备课不仅仅是搜索网络教案,更是搜索后的整合,不能仅仅依靠“鼠标”的复制—粘贴即可,更是需要“键盘”的介入。教师在搜索、参考网络优秀教案的过程就是想向他人学习的过程,甚至是向网络上的名家教案学习,通过搜索,更能深层次地把握文本背景、价值等,是真正意义的集体备课。

(2)教学反思。我们依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新课程研修”等课题,全校教师积极开展教师教育行动研究,教师通过自我反思,诸如德育反思、教学反思、课程资源开发的反思、生活反思等,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3)探究式教研。学校网络教研主要是参与市、区教育局教研网。我校李刚、李占峰、张宏、王安光等都是学科论坛的版主。学校开展了“如何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践”、“怎样实现教师角色和行为的转变”、“什么是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如何开展”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教师结合自己工作实际,选择各自的课题,围绕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网络开展咨询,相互

切磋并提供服务,指导教师开展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这种问题与研修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了教研的活力和生命力。

三、强化应用力度,加快教师成长

教师掌握信息化程度是一个极具魅力的话题。这对于长期习惯了一块黑板、一枝粉笔工作方式的教师来说,有相当的难度。为提高教师的微机操作水平,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微机培训工作,通过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由过去对信息技术“一窍不通”到成为手中学习、工作的重要工具,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信息素养,使教师掌握运用信息成为可能。不断提高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已经给教师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1、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是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学校把活动的重点放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上。重点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优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观,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了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校明确要求,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必须建立自己的网页,全体教师都要有自己网上学习资源包。

2、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专业化素养明显提高。无论你走进课堂,还是走进教师办公室,都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教师教育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上备课,寻找资料,网上教研已经成为教师每天常规工作。在校园网的论坛上,教师表达自己的观

点,发表自己的作品,以文会友,创建个性化的教育天地,多名教师建立“博客”,信息化改变了我们教育生活,带给我们许多工作和学习上的挑战,也带来了教师成长的快乐。

3、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得到初步改变。教师们在课堂上已经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有的教师创建了专题网站,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专项服务,走进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教师的追求和实践。很多教师在运用资源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实现了创新,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使我校教育教学管理都上了一个大的台阶。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极大提高,前几年我校曾连续八年获全区教学质量第一名。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我校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又进行了一些有效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学生素质提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道路,目前从各项评估和考核成绩来看,我校仍然走在了全区前列。

4、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空间得到拓展。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研发课件、丰富学科的教学内容,重组教材,已经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把身边刚刚发生的大事要闻开发为课程资源,在我校已是屡见不鲜。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都已经变为现实,网络信息化使课程开始由预设走向生成。

5、带来了培训方式、教研方式和科研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研究方式、培训方式正在被以校本网络研训所替代。我校的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正在走向网上,校本研修和教学日常管理也悄悄在发生着变化。网络信息化造就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文化现象。

四、校内校外相通,连接学教双边

学生即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档案资料,及时做出自我反思和总结,也可以浏览各学习网站进行在线学习,还可进入虚拟Internet网络教室,通过网络会议室或BBS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讨论,交流心得,又可与教师进行交互对话,学生以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心境来汲取知识,进行情感的陶冶,灵魂的再塑造。

除了课堂教学外,我校还根据大部分学生是农村的实际,在节假休闲日,不失时机的开展网络夏令营、空中英语课堂、电脑技能培训等有益的活动,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电脑游戏、编程、机器人制作等竞赛,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其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不再把学习看成是枯燥乏味的过程,即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提高了学生计算机操作技巧,加深了对计算机文化的认识。

五、资源共享共用,沟通四位一体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我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学校、家长、学生、教师四位一体的网络沟通模式。利用电子档案管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品行表现,及时动态更新与分析学生的发展历程,跟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通过网络教室与家长及时沟通,家长可随时了解学生在校表现,从而增加了双向交流与管理力度,利于社会监督和信息的反馈。电子档案管理也便于广大教师及时把握每位学生学习动态,提前制定工作预案,为工作主动性超前性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保障。

学校正在筹备利用网络教室开展教师、家长、学生间的联谊交流活动,定期有家长、专家、往届毕业生回校做现身说法教育,并借助

网络通讯功能与家长、在校大学生及时联系,交流思想,提供学习指导信息,从而把学校教育办成面向社区开放的综合教育体系,让全社会支持教育、关爱教育,以促进我校网络化建设更快更好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深知网络信息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校将以市教育信息网、区教育信息网为依托,积极探索,以网络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在信息化发展中快速成长,建成一支信息化、专业化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办出有影响力的现代基础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第三篇: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焦建利教授聚焦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让我们意识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将信息技术与教师的发展、与教育结合的重要性。本专题分为三大板块,分别为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知识的结合以及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方式。在第一板块中以生动形象的事例及图片,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如今社会发展的首要趋势——技术的迅猛发展,由此引发人们去思考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中来。

第四篇: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尤其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要求和挑战。进入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因附有信息化特色,对很多教师来说不知所措。本文针对信息时代教师展业过程中,教师对信息技术及专业发展的给予定位;对信息技术的导向作用及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研究和总结,进一步教师明确信息时代自身专业发展方向;明确信息技术对自身专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从而能够更好的和完善自身专业发展,最终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师

专业发展

研究

一、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教学领域里,知识传播已不在是过去那种简单的从声音到耳朵的单一形式的传递,而是图、文、像并茂复合传递形式。如果我们依然守着旧的教育方法不改,将会落后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因此,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必然要进入教学领域并对当代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的教育改革要提高教学效率、水平,就一定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反之,我们任用老办法,“两耳不闻窗外事”,到头来还是落后。当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将有力地促进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有力地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更新,并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育与教学模式,实现学习主体化、多元化、社会化,这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适应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各类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步骤相适应,吸取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知识,从教育自身特点和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出发,使之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观念上转变,明确教育自身发展与教育适应现代化,面向世界和未来社会与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提高,必须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教师只有教学实践的应用,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明确现代化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中重要性,从具体教育实践中,进一步树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观念。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认识,在

实践中钻研与贯彻,其前提是熟悉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中青年教师学会使用多媒体教学,才能发挥其在教育现代化中的作用。因为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信息的包容量、增强教学的逻辑思维性、评价教育学的效果,能充分的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育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能科学的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我们进一步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的工具,让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展示他的独特魅力

二、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角色的转变

首先,网络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有利于教师从“传道”者转向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在过去,一个学生十多年中学到的知识几乎可以终身受用,然而如今学生有着丰富的获得信息的渠道,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都面临着无数信息选择。一方面,学生学习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学生又在无限的信息中选择最有利自己学习或者发展的信息。这需要学生逐步具有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否则,只能被知识信息的汪洋大海所淹没。学会学习是未来最具价值的能力,由此,教师只向学生传授教科书上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选择、判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学生获取知识的引路人。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教师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惑”是教师的职能,但以往的“解惑”更多是越俎代疱,使得问题止于教师。但“解惑”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思考,而是应该激疑善问,提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质疑。现代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平台,它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从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从不同资源中查找、评价、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从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的探索精神,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

再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利于教师从“授业”者转向解决实践问题的参与人。信息技术可提供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并且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同时有助利于教师利用教学设计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利用适宜和学习策略,深入到生活中间,和其他学生一起去探索,在实践情境中向学生传授求真、求实、求新的精神,成为解 2

决实践问题的参与人。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促使教师越来越从台上走向台下;越来越从知识教学走向能力教学,越来越从教学内容的讲授者、知识的主要传播者转向知识的组织者、设计者、教学资源的优化者,成为学生与信息世界的中间人。

(一)教师要成为指导者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者可以更加便捷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指导者,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以学生发展为本,也就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中,必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采取适宜的方式或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起来,激活起来,更要重在激发学生对某个学科或某个领域的学习、研究兴趣,而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

其次,要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作为指导者,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认识到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发展者,而不是教育活动中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者。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具以及从internet上获取的各种教学信息等等),通过主动建构意义而获得。因此教师要在整合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自主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学会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所以我们的老师在思想意识上必须强化一种认识:我们要选择、创造的手段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为应用而应用,去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所以只有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才能真正做到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教师要成为促进者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的广泛推广、使用,促使教师从传统课堂上的主讲者转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从“独奏者”成为“伴奏者”,进而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

识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担当起学习促进者的角色。

教师成为促进者还有一个层面,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化学习丰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涵,开阔了品德培养的视野。教师要在复杂的网络生活中,要帮助学生建构具有前瞻性的道德价值观体系。通过网络渗透现代道德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的内在道德价值取向,培植学生道德理想和信念,促使学生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三)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传统教学中,国家统一编写教材规范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形成了“教参----教材----学生”这一固有的程序和模式。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成为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具备研究者的角色。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教师自己可以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并且不断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检验、实现与发展,这样能够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

(四)教师要成为管理者

尽管任何先进技术的使用不能完全取代教师,但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确实对于教师成为管理者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传统的管理并非毫无价值,而是要注入新的内涵。

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性。网络形成的开放式教育系统,有利于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教师应更多地理解、信任、同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情感素养,形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师生间的协作水平,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成为新时代的管理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

(一)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知识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个性特点的教师个人素质(语言能力、与学生沟通能力等)。而这些能力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学习,并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得专业成长。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具有紧随社会科技进步飞速发展的特性。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和认识到学科的这一特点,在平时的日常工作和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 4 的业务水平,内强素质,紧跟科技发展方向,为今后更好的工作做好准备,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信息技术教师地位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积极思考,在反思中成长

反思+实践=专业成长是现代教师自身发展的之由路。

反思是经验总结的重要基础。反思与经验总结都是一种指向过去经验的追索性认识活动,是对于既有经验性的在认识,经验的总结者与研究者互相合作进行总结。实践反思很重要,如果只知道做,而那些做的对,那些做的不对,不反思符合不符合先进的教学思想。通过反思,找差距,再实践,才能真正找到感觉,应该怎样做,目标就明确了,若集体反思,则可开拓教育视野。提高认识。教师通过对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行为以及相关的观念、认识、体验,自觉地进行再思考再认识。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一名成功的教师,必定不只是经验丰富,而且是善于对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自觉进行积极反思的教师。教师通过反思把握情景下具体问题的本质,获得对教育的感知与顿悟,不断生成实践创意,提高实践智能、,不懈地追求自身教育行为的合理性,改进教育实践。这个过程既优化了教育教学效果,又推动了教师专业认知和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反思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促使自己自觉地把先进教育理念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逐步调整日常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转变了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断积累丰富了自身的默会知识,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通过反思,构建个人教育理论、实践创新的必要环节。凭借反思实现实践创新,并进一步走向理论创新。

信息技术教师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从自己的实践中去发掘,在通过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来加以提炼和总结,既要从操作层面上来反映你的经验,又要从理论层面来解说你的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并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使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更有效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叶 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

谢安邦:《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师教育研究(2009-5)陈 婷:信息技术环境下微格教学的 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电化教育研究,2006.(6)邱晓丹: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项目的教师专业发展.现代教育技术,2007.(5)黄春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2007.(1)

第五篇:促进农村教师自主发展研究报告

促进农村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

“运用小课题研究促进农村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是培训部2013年确立的小课题,课题研究周期一年,经过准备、实施、总结三个研究阶段,已实现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一、课题的提出

1.开展部室重点课题研究的有力支撑

“十二五”期间,培训部申报立项省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生命化教育理念,转变培训方式与激发中小学教师内驱力的策略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关注教师成长规律,探寻影响教师成长的各种因素,创新不同梯度的教师培训模式,总结激发教师内驱力的策略,以提高培训效能。关注农村教师成长与发展作为课题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层面,作为部门重点推进的特色工作,既可以有力支撑部室课题研究,还能提高农村教师专项培训的效能。

2.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推动

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是实现自身成长的有途径之一。这些年来,虽然我们一再倡导、鼓励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但是由于教师自身工作繁忙,对开展教育科研缺少正确的认识,科研能力的发展不容乐观。特别是农村教师在参与学校课题研究过程中,无论是在课题研究的选题、实施,还是管理、成果整理等方面都身处一定的困境。

在2012年初,我区开展小课题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我们认为让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进行开展基于实际问题的研究,可以逐步让农村教师从经验走向理性,实现教师自主成长与可持续发展,进而有效破解农村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困境。

基于以上考虑,2013年我们确定小课题“运用小课题研究促进农村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以指导农村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聚焦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作业质量提升这一问题,由培训者与教师共同进行行动研究,使培训者提高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实践能力、指导能力和管理能力,探索运用小课题研究促进农村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教师则通过课题研究学会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操作与实践、成果转化与应用等,在研究实践中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实现自主成长,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通过带领农村教师开展“农村儿童家庭作业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在具体的各环节的实践操作中,让教师正确认识小课题研究在自己成长中发挥的作用,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总结出有效的指导策略。

三、课题的实践

本课题研究共分如下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基于调研的整体策划

培训中,教师普遍反映课堂上教学的重、难点教授的都比较到位,但在家庭作业这一环节,学生的落实上出现很多问题。先是通过下发《家长学习辅导情况问卷调查统计表》,将共性的问题呈现,确定了“农村儿童家庭作业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作为我们与教师共同研究的小课题。研究思路主要有三点:一是对农村儿童家庭作业辅导情况的现状调查。通过填写问卷调查农村儿童家庭作业辅导完成情况,以及教师家庭作业的布置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找出农村儿童不愿意写或怕写家庭作业的原因。二是制订《农村儿童家庭作业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 》的研究方案和措施。通过开展实验教学,从实验班的儿童入手,进行指导策略的实施。进行家庭作业呈现方式的改变,激发儿童的兴趣,营造氛围。三是开展儿童家庭作业的个案研究。选择在班级成绩各层次中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儿童,观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深入分析他们不写家庭作业的原因,针对性制定引导措施,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引导留守儿童主动作业。在此阶段,教师们积极进行研究,认真填写问卷,进行问卷分析,为我们针对课题进行整体策划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我们以研究者与指导者的身份与教师共同开展研究,让教师明确适合的研究方法会使课题研究更具科学性。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我们发现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作业情况矛盾突出,儿童、家长、教师间存在着重要的四个缺失现象,即稳定生源的缺失、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缺失、家长必要的辅导能力缺失、家校之间信息沟通的缺失。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课题研究的内容确定为优化家庭作业的设计、探索家庭作业指导策略、帮助家长掌握有效的辅导方法。

我们组织了课题开题会,重点解读了《课题研究方案》并部署了课题研究各阶段重点工作,强调在课题研究中要注意积累纪实材料,注意科学分析实验数据,注意进行阶段总结。

此阶段,我们注重激发并保持教师参与研究的动机与积极性,不是简单地布置研究主题和研究任务,而是集中问题,发现共性问题,明确开展研究的真正意义与目的,避免了教师在研究中处于被动、执行、盲目的状态。

(二)实践阶段:基于实施的整体推进

此阶段,我们按照规范的研究流程,采用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带领教师一起开始实质性的研究工作。在研究的内容上(模式研究和实践策略研究)我们又进行了再研究和再探讨。

我们将此阶段的任务从不同层面进行设计,我们注重研究方法的引导及对教师研究过程的跟进。教师在研究中要做到协作交流,总结经验,逐步改进,撰写相关经验案例、教学叙事、小课题研究论文。

在具体做法和分工上,我们明确提出要求: 1.分层作业设计——全体学员

要求教师设计基本作业和选做作业,作业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每周上传设计的一份作业,2.家校交流指导——一、二、三学年教师

要求教师从作业时间、书写要求、关注重点与家长电话、短信或留言,每周保留两次纪实。

3.学习小组组织指导——

四、五年学年教师

建议在看护班的同学中组建,5人左右,每班两组左右,教师明确分组,和学生制定学习纪律,及时掌握学习小组学习情况,填写《周评价单》。

4.共性要求

A.每周组织填写《学生作业记录评价反馈单》并保存; B.积累实验期间学生作业、测试卷等原始材料;

C.注意反思总结平时工作,每月定期组织(1+1)实验工作交流; D.实验教师根据建议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共同协商,随时调整改进。5.制定学期实验工作计划上传到1+1。(6)召开班级学生家长会。

有效的指导,是防止课题研究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在和教师共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遍及教师研究的各个环节具体的指导工作使教师的研究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以和教师平等的研究身份一同进行研究,使得教师乐于参与研究。我们有针对性的指导,也避免了教师进行盲目的研究。

一是在研究内容上的指导。

在课题具体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开展案例式的小课题研究的专题培训,对确立的小课题选题、研究方案设计、过程管理、成果撰写等方面多次进行有效指导,让教师在小课题的研究实践中学以致用;二是通过网络(1+1)、进入现场、召开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对教师的小课题研究进行跟进与指导,防止研究过程中的目标偏离;三是通过一些能够用表格进行量化的数据进行设计与下发,帮助教师将时间更多地用于课题的过程研究。我们组织了学员辅导策略交流、小课题研究的方法与策略、开题会即相关专题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小课题研究工作方法、策略及具体课题研究的步骤,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为了发挥教师研

究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我们倡导教师进行针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可以自主进行问题的研究设计,这样的研究成果不单一,形式也较为灵活。

二是在研究方式上的指导。

我们建议教师把问题整合归类、分析,为今后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源。在课题方案的设计上,我们指导教师主要围绕四点(1.课题的提出,即针对什么问题确立了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的意义;2.研究内容,涉及题目中的关键词,也包括研究的内容、重点、范围、对象等;3.研究实施,研究时间的规划及要完成的任务;4.成果形式,包括过程性成果,课例、案例反思和最终成果)进行设计,制定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

在课题材料的积累上,我们指导教师建立课题研究档案袋,包括1.课题方案;2.课题相关背景学习材料3.课题研究过程的体会及论文;4.课题研究过程的典型个案(课题研究中的典型个案包括课题研究实践课的教案、说课稿、课件及活动课设计等;5.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凭证。6.课题研究过程的大事记。

(三)总结阶段:基于成果的全面梳理

此阶段,我们注重督促和指导教师做好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和课题研究成果的梳理。为了做好结题工作,我们组织《小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小课题研究如何结题》的专项培训,精心布置研究成果的征集等工作,保证研究有始有终。教师整理了研究过程中的读书学习心得、小课题研究成果(阶段总结)、课堂教学实录(反思)、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等材料,在丰富与充实课题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教师自己的研究过程。合理布置作业 满足学生不同的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好家庭作业;学生能通过独立作业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建立了学生作业档案袋,对学生进行时时追踪等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了农村教师的工作效率。

五、课题的成效

带领农村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无论是作为培训者的我们,还是教师都在研究中有了不同的收获,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

1.培训者的小课题研究实践能力、指导能力、组织能力显著提升。

小课题研究中,在课题研究的策划、实施与思考中,我们以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将课题研究扎根于教师,缩小研究范围,将研究主题聚焦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难题。在与教师的共同研究中,我们在对小课题研究进行深入研究与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方向性、辅助性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我们下发调查问卷,组织教师进行问卷分析;进行了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和如何进行成果撰写等理论讲座与专题辅导,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了小课题研究对于自己成长的意义。我们通过报刊、网络等途径为教师提供可供学习的材料(如作业实

施意见、有效教学等),帮助教师完成研究知识积累。在课题研究的各环节,我们按照研究计划,及时督促教师按时上交、积累研究资料。这样的指导,有利于教师进行较为科学的课题研究,也为教师以后自主进行研究尊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显著提高。

在一年的课题研究中,教师对于小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小课题研究的流程已了然于胸。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更加专注于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这也是教师自主成长的实践平台。无论是调研问卷的分析、研究计划的制定、分层作业的设计都有自己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研究计划的制订均能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充分体出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在后期研究提交的课题成果,呈现了教师们研究虽不十分系统却很朴素的研究成果。

这些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在教师边研究边实践的过程中,一定会得到有效的转化与推广。

通过研究,我们也看到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入研究状态,而且能够置身于教学与研究情境成为研究的主人。

3.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业绝不单单是学生的事情,它是师生共同的作业,是教学中最具活力的环节。”“作业的质量关乎学生的生命质量。”经过小课题研究,农村学校学生们的作业发生了变化,趣味性、自主性的作业在不断增多。一张张《学生作业记录评价反馈单》呈现出学生们作业在不同阶段的“质”的提升,也反映出了“教”与“学”方式的改变。

如幸福中心校郭瑞雪老师设计的游戏作业

学习完整数混合运算后,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玩扑克”游戏的作业,先找出一些数字扑克,游戏规则为:找几个同伴,大家同时翻出一张扑克牌,利用运算符号计算,结果要为24。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好。这样的作业布置,学生既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又能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成高子中心校吴松老师的分层作业设计:《课文

12、雨点儿》 1.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

12、雨点儿 》 2.作业内容:

基本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把课文读给家长听,并和家人说一说在雨水的滋润下,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你又读懂了什么。(使学生在朗读中逐步练习阅读技巧,读准感叹号、儿化音等,并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分层作业:读一读,背一背。

《小雨点儿》:小雨点儿,丁丁丁,唱着歌,真好听。笑得花儿开口笑,唱得蜜蜂来舞蹈。(使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积累语文素材,增强语文素养。)……

更多的特色化、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和家长看到了农村教师对工作的认真。

六、课题研究引发的思考

近年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逐步从外控走向自主,从制度保障走向观念自觉,教师自主成长的过程是动态持续的、是自觉自愿内发性的。课题研究由于其科学严谨的研究流程,长期以来让教师们爱恨交织,老师们往往认识不到研究对于自己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教育教学规律性的总结更是不知如何入手。让教师们实实在在地做好一个课题,让问题取之于实践,研究解决于实践,成果服务于实践,通过规律的总结,解决自己的问题,便是一个成功的研究。

在研究中,由于教师个人的知识经验、研究能力、现实工作压力等诸多因素,课题研究成效有不同程度的呈现,教师能否自觉进入研究状态不仅需要自身对于小课题研究的深刻认识,培训者层面需要在研究方向上的引领、问题的明确和适时、适当的专业研究指导。在课题研究中,研究实践过程的跟进与指导尤为重要,教师间对于研究内容的交流也是提高研究成效的一个有效方式。教师层面,仍要坚持读书、反思、研究的习惯,带着问题去学习、去研究,在研究中实现自主成长,彰显自己的教育教学个性。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引导教师用研究的方式、方法直面或解决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工作更科学、更合理。既能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可以改变教师的工作状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教师找到真正的职业幸福感,从而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专业得到发展与提升。再完美的课题研究,都是研究者在实践中一点点做出来的,通过本课题研究,帮助农村教师走出盲目的、无序的教育教学及研究状态,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重要获得,我们自身也在与教师们开展富有实效的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与教师实现了共同成长。

下载信息技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标题: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姓名:李凤库 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中心校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教育......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酉阳县万木乡铺子小学校 李鼎明 【摘要】当前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基本普及农村学校,为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发展信息技术 促进电教发展

    发展信息技术 促进电教发展 ------郭滩镇第二初中学电教验收汇报材料 郭滩镇第二初级中学 郭滩镇第二初级中学建于1997年,现有19个教学班,1276名学生,拥有一流的现代教学设施......

    浅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浅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近日学习了《校长、教师及学生的管理课堂 》一书,书中关于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让我深受启发,因为我所在的学校就是一所师资相对薄......

    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初探

    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初探 【内容摘要】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只有教师专业发展了,教师的业务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才能得到大......

    信息技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信息技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桂平市寻旺乡绥陵小学 何丽英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乡村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乡村教学改革,加快实现乡......

    农村教师如何走出专业发展困境

    农村小学教师如何走出专业发展的困境 近几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推进和步步深入,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新课程、新教材不相适应的矛盾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山......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命题,各种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学术报告比比皆是,行内外的专家学者也加入进来,形成了较大阵容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