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找准激发学生思维的切点
找准激发学生思维的切点
——听育才中学李燕芳讲《声声慢》有感
詹芬
本周三赴武汉六中参加“学长式教学”课堂展示暨成果推介会,听了武汉市育才中学李燕芳老师的诗词鉴赏课《声声慢》,感受颇深。整节课老师只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舞台,学生则像演员一样在老师的激发下尽情的施展自己的诗词的感悟能力、品鉴能力。学生的表现让在座的听课老师不由自主发出赞叹,并时不时予以热烈的掌声。而我认为之所以能达到如此好的课堂效果,是因为主讲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讲课老师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把握了《声声慢》的情感基调之后将法国诗人克洛岱改写《声声慢》的诗《绝望》
绝望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
用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将这首诗与《声声慢》进行比较,思考两首诗表达情感有何不同。此时学生马上就体会出法国诗人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显得更直白,而李清照却是借具体的事物来委婉含蓄地表达内心的愁苦之情。接下来老师再问:作者借助了哪些事物来表达情感?学生很容易地从文中找到酒、大雁、黄花、梧桐、细雨,然后老师恰到好处地点拨,告诉学生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样学生就很轻松地掌握了意象这一复杂概念在诗词中的具体含义,同时又在比较中知道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能起到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从而找到了研读诗词的一个基本方法——赏析意象,想象画面,品味词作意境。正因为如此,学生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诗句变成画面,并能勾联以前学进的诗中关于酒、大雁等意象来进行比较分析,体会出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这些意象所蕴含的一种独特,浓郁的愁情。
一节课的成功离不开老师课前的充分准备,学生的充分预习,但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找到一个激发学生思维的切入口。李燕芳老师就在这节课中将比较阅读作为鉴赏诗的一切入口,让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了诗中的意象!进而很自然地去体会这些意象营造的意境,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审美愉悦,这样活跃的课堂氛转自然就形成了。那么我们平时要怎样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切入口呢?结合我平时的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学生兴趣点切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自然愿意主动关注、主动思考,同时也愿意将思考的结果与人分享,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来激发其思维。例如在上小说《项链》时,学生大都对小说的故事情节特别感兴趣,那么老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复述故事情节(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再让学生讨论:
①这几个情节中最出人意料是哪几个?②这些出人意料的情节是否合情合理?这两个问题既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故事情节曲折跌宕的特点,又能让学生明白曲折的故事情节要合理,必须要善于运用伏笔。这样老师十分轻松地完成了对小说故事情节的鉴赏。
二、抓住关键点切入
“关键点”指作品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句(包含中心句、过渡句、结论句),找准了“关键点”切入分析,就牵住了课文的“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纪念刘和珍君》时,可选取第一部分中“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抓住关键词“必要”,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有什么必要”。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他们很容易了解到刘和珍是一个思想进步、和蔼可亲的女子,这样优秀的知识青年牺牲了,作者不是很有必要写篇文章作为菲薄的祭品来纪念她吗?忘却的救世主快要来临,不是很有必要写一篇文章让人们记住这次惨案吗?面对御用文人的阴险论调、段政府的虐杀暴行,不是很有必要写篇文章来澄清事实吗?面对没有经验的年轻人付出的惨重的代价,不也很有必要写点东西来提醒生者要讲究斗争的方法吗?再者,不也很有必要写点东西用刘和珍他们的勇毅精神来激励真的猛士奋然前行吗?找准这“关键点”讨论分析后,老师就能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总结出此文“悲”与“愤”的情感线索,让学生快速把握主旨。
三、在疑问处切入
有些文学作品其产生时代环境,创作者的倾向性等原因不容易被现在的学生理解,因此读后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老师在上课时如能抓住这样的疑问作为切入口,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读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杜十娘在得知自己被李甲卖给孙富后,为什么一定要自杀?她为什么不选择别的道路?比如另觅知音,或泛舟江湖。学生的这些疑问实际上是由于对故事悲剧内涵无法理解而产生的,如果老师在上课时将其作为探索作品主旨的切入口,引导学生认识杜十娘悲剧发生的必然性,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品质。
切入一篇课文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应在运用前考虑一下此方法是否能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因为只有能激起“千层浪”的“石”才会让平静的水面有灵动的美。
第二篇:找准课堂切入点 训练学生思维
找准课堂切入点 训练学生思维
形成良好的个性
芭沟镇中心校 杨辉勤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每篇课文都潜藏着不同的思维训练点,因此要开启学生思维,关键是要找准文中的思维训练点。那么怎样找这个训练点呢?笔者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在课题处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训练的窗口。在课题处可以这样诱发学生思考:
(一)猜:一是根据课题猜内容,对直接点明文章主要内容的课题如《田忌赛马》、《海豚救人》、《小音乐家扬科》等让学生猜一猜: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可能是怎样写的?结果怎样?二是根据插图猜内容和标题,对故事性强,挂图较多的课文,如低年级的《小猴子下山》、《小白兔和小灰兔》、《小壁虎借尾巴》等可遮去课文题目,颠倒图画次序让学生看图猜一猜:课题是什么?这几幅图应怎样排列?为什么要这样排列?这样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严肃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从而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二)疑:即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如《威尼斯的小艇》、《金色的鱼钩》、《一件运动衫》等,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或是让学生思考:围绕这个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去读书。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个性。
(三)思:即以情激思。有些课题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渲染气氛,以情激思。如《海上日出》《草原》《燕子》等课题可让学生谈谈自己从电视、电影或日常生活中见过的这些景象,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思维的独特性,又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文章的意境。
二、在空白处培养想象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课文中有许多内容写得简略,形成一个个空白。抓住空白让学生想象或再创造,有利于激活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在写小艇与人们生活密切一段中,例举了商人、妇女、保姆、老人每天的活动离不开小艇,教师讲到这里可让学生展开想象:还可能有哪些人做什么也离不开小艇?
三、在细微处培养观察力
课文中有些字词看似平常,但用得恰当,虽只有一字一词,却格外传神。怎样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细微之处深入剖析解其神韵呢?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深钻教材,而且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慧眼识珠,在细微处发现开启思维的空间。如《燕子》一课第二自然段中写“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首先我让学生读这句话并与“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各色鲜艳的花都靠拢来”一句作比较。之后,让学生找找句子中有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这样使学生体会作者用人的动作“赶集似的聚拢来”形容青草、绿叶和鲜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树木茂盛、花草繁多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在关键处构建独特的知识结构
文章大多都有一些关键之处,它们或揭示课文主要内容,点明
中心,或寓意深刻,给人启示,或结构特别,为读者提供语言训练 的范例。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关键,引导学生探究,理解内容,领会含义,明白其中的道理,或设计拓展性训练,帮助学生积累知 识,创造性运用知识,形成独特的知识结构。如《骆驼和羊》一课
中“你们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是课文的主旨,要让学生通过分别找出骆驼的长处和短处、羊的长处和短处来理解句子的意思,明白其中的含义。
五、在结尾处培养学生活跃的灵感
一篇文章好的结尾常常会使人觉得言虽尽而意不穷,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学中可借文章的结尾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展开新思路的起点,引导学生对全文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发展潜能,大胆创造出新成果。以此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利用,加工、处理信息,培养活跃的灵感。如《三只白鹤》一文的结尾,要想知道哪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鱼,必须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充分利用活动图片引导学生经历对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的思维过程,最后才能得出结论。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每篇课文所蕴藏的思维训练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才能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
第三篇: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对数学学习活动具有引发、维持与导向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数学内容本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学习了“丈量土地”之后,组织学生对操尝教室等进行测量,计算其占地面积。随着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促使学生勤思多想,成为学习的主人。
1.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吸引学生。
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解题思路的开阔、各种特殊而巧妙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就构成了数学本身潜在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注意利用数学的这种内在魅力引导学生去联想发现并运用。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先出示了一句话:“甲数是乙数的25”。问:“同学们,你从这句话中想到些什么?”同学们立即争先恐后地举手了。有的说:“我想到乙数是单位‘1’,甲数是乙数的25。”又有人说:“我想到,甲数是单位‘1’,乙数是甲数的212倍。”……从不同的角度找出单位“1”的思考方法,使学生从思维的多向性上得到了应有的锻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意识。儿童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欲望。如在教学“圆的初步认识”时,对于圆是轴对称图形这部分知识,我是这样教学的。拿出一个剪好的纸圆,问:“谁能用我们这节课上学的知识,很快找到圆的圆心。”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后,其中一个学生站起来边讲边演示,他把这个纸圆对折了两次,指着两条折痕的交点自豪地说:“这就是圆心!”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又有一位同学用更简便的方法找到了圆心。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争强、乐胜的心理,适时、适当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比比谁最聪明”、“解题方法最佳的是谁”……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以不断深化学习动机,把学生从对分数的竞争引向追求知识、提高能力的竞赛。从而达到增添兴趣,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
第四篇: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
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
肇庆鼎湖中学 梁美玉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提高,我们发现,历史课堂上,学生出现认知冲突的现象日益增多。这种认知冲突能使学生产生迫切需要探索问题的内在需求。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适当激发他们的这种求知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巧设认知冲突,从而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认知冲突,激发、培养及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关键词: 认知冲突 激发思维 历史教学方法
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发现问题往往是创新思维的先导,其意义绝不亚于解决问题。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过早、过于直接地把问题(认知冲突)呈送给学生,则学生的思维太顺利,结果来得太容易反而降低了思维的活跃程度,留给学生思维空间太小,使得学生的思维停滞不前。这样,欠缺了一个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得学生不能体会到问题的产生过程,自主探究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那么,什么是认知冲突呢?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简单的说,认知冲突就是新知识或新观念与原有认识或经验之间的碰撞。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中都强调,教育的最佳境界就是教师能够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心理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去主动、积极地寻找办法来解决这个冲突,提升自己的认识
水平。认知冲突是连结固有经验与新知识的通道,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契机。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就造成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机,可以引起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促使他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在学习中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提高了思维能力。可见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学会引发、设置学生的认知冲突,这对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巧妙设置悬念,制造认知冲突
学生由于先天的遗传素质及后天的教育环境不同,在学习活动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对未知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有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以及学生活动中的矛盾因素,巧妙设置悬念,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自发产生疑问和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由此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例如在讲述必修一第14课中“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内容时,我先展示一段材料:“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1894年的甲午海战中,中国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辽阔的黄海海面进行了激战。这是一次悲壮的海战,两支装甲舰队的激
战是世界海战史上装甲舰队的首次决战。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部分北洋海军舰船被日军俘虏,在威海等地战沉的一些北洋海军舰船也遭拆解。至今,有关舰船的遗物在日本各地仍能寻觅。”
学生看完材料后探究此间因果的问题随即产生。我接着追问“曾经威震世界的北洋水师为何败给日军,葬身大海?”如此设置悬念,制造认识冲突,将学生置于一种悬念的氛围中,激起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解决悬念的迫切需要和动力。
二、创设矛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
认知心理学认为,激发内在动机的最有利的方法是将学习者放入一个新、旧知识具有冲突的情景之中。当学习者发现某种新知识与其旧知识相矛盾时,就会产生一种“认知不平衡”。而“认知不平衡”使学习者产生认知动机,努力求知,解决矛盾。一旦学习者的问题得到了解答,或者说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了拓展,那么,新旧知识就保持了平衡一致,并由此产生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对认知动机起到一种强化作用,进而逐渐形成一种比较稳固、比较有力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设计矛盾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认知的冲突。
例如讲述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中关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评价时,我先将史学界的三种观点呈现在学生面前:一种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一种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
人来说哥伦布到过美洲是一种灾难;一种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是具有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这些观点的分析都逻辑严密、论据充足,但结论又互不相容,有分歧或根本对立。于是学生必然提出疑问: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呢?评价历史入物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应该运用什么样的具体方法来进行评价? 创设矛盾情境,把学生置于矛盾的氛围中,使学生产生解决矛盾的迫切要求,迫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思考、交流、讨论,学生对评价“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得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
三、联系现实生活,挖掘认知冲突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课“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主要注意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中外重大时政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等联系起来。中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教师可以从社会热点或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
以必修二第25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为例,学生在学习“欧洲一体化进程”后,我用多媒体平台展示一系列材料,内容如下:
材料一:“感受今日欧盟的新生活”
关税取消,买到便宜的德国电器吃到了统一价格的法国农产品快毕业了,欧盟国家都承认我的学历打算去荷兰度假就在荷兰工作了,反正都是欧盟只要带上护照和欧元就OK啦一国驾照,各国通行
材料二:关于2005年法国公民投票否决《欧洲联盟宪法》的漫画
补充:《欧盟宪法条约》在法国最终未获通过,法国民众在巴黎举行了庆祝游行。
材料三:美联社分析指出,荷兰选民之所以反对《欧盟宪法条约》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怕失去国家特征。有人提出土耳其加入欧盟的问题时说:“选民反对国家特征被慢慢蚕食”。二是害怕更强大的欧盟将使荷兰这个只有1600万人口的小国不得不改变现有政策,包括允许使用大麻、允许安乐死。三是认为欧洲统一货币后,他们感觉物价上涨,有受骗之嫌。
看完材料后,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欧洲经济一体化已经取得了不可抹去的业绩,为何不能直线发展?”“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冲击下,国家会消亡吗?”于是我顺势组织学生针对所产生的问题进
行讨论、探究。
将历史与现实进行联系,引导学生从历史中看现实,从现实中看历史,使得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再认识,学会用全面、辩证、客观、发展的历史眼光来看待人类社会的各种复杂现象,能够实事求是地分析事物。
四、利用虚构故事和趣闻轶事,暗设认知冲突
历史教科书涉及的内容多是过去的事,知识点繁多。相当多的学生对古老的、脱离现实太久的历史知识没有多少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逸闻趣事、虚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冲突。
以“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为例,我是这样设计开头的:上课前,我悄悄把风扇关了,然后上课时就跟全班同学说:“我们班的风扇坏了,根据学校的规定,你们要修风扇的话就必须班长写份申请书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核实并签名,然后交给级长,级长再次确认后签名交到总务处,总务处根据申请书的内容请示校长,校长再将此事列为学校行政会议议程,等行政会议召开时全体行政领导一起讨论再做决定。”有学生马上提议:“我们自己找人来修。”我摆摆手说:“你们不可以找人来修。必须学校批准后才能修理。”学生们开始抱怨了。我马上追问:“你们觉得这样的做法怎样?”学生纷纷说:“太没有效率了”“一点自主权利都没有。”我笑了:“刚才我只是跟大家开了个玩笑,但是这样的做法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国有企业中确确实实的存在过。那么你们认为当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什么?”就这
样把学生置身虚拟情境中,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
再次“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为例,我讲了两个逸闻趣事:“故事一: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故事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较远的其他地方去,电缆厂需要的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然后追问:“上述的案例说明了什么?改革的关键是什么?”
通过创设虚拟的情景、利用趣闻轶事,增强知识的通俗性和形象性,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拉近,在直观体验中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注重深化练习训练,强化认知冲突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应分为三个阶段,即冲突阶段、建构阶段和应用阶段,分别起到搜索旧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的作用。其中,在应用阶段,教师可以层层设问,直指问题的本质,让学生了解到即使是同样的知识,学习的要求和深度也是不一样的,从而吸引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关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的练习,我是这样层层设问: 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最突出的是什么?(学生的答案几乎都是四大发明)
2、“我国著名学者余秋雨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化的民族,天文历法理应是第一发明;而中医中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民族而言,重要性也非同一般,应排在第二位,中国的四大发明应首先考虑这两项。”据上述材料,请说出中国在这两方面的科技成就。
3、既然古代中国在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成就如此之高,为什么欧洲人偏偏对中国四大发明情有独钟呢?
4、为什么近代中国科技又会落后于西方?
这样的做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也适应了当今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教师应该更宽容地理解学生,耐心地引导他们。
以上是我在历史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总而言之,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学习需要的不平衡,精心设计和组织每一个认知冲突和相应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激发思维。从已有的尝试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更高的境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得到充分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志刚 姜芳芳,《处理历史学习中认知冲突的原则》,《历史教学》,2009年第8期
【2】江生,《给学生真实的历史,关于认知冲突问题的处理》,《历史教学》,2009年第1期
【3】范江涛,《认知心理》,东方出版社,2000年 【4】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9
2001年
第五篇:回归课堂本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回归课堂本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真是自然存在的,绿色的形态。回归数学课堂教学之本真就是追求原汁原味的数学课堂教学。反朴归真的教学形态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起源于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巧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提高课堂教育成效。
为此,教师必须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讲分式加减运算时可引入如下随例:
①计算:
对于①可能有学生逐项计算来求结果,对于②学生可能会望而生畏,不愿深入。教师可先告诉结论,让学生产生这么复杂的算式老师是怎样算出来的悬念,然后再引导学生逐项分解写出详细解答。
二、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由于数学教学的最终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实践就是解答、思考、演算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题海战术”断不可取,以下方法尽可一试。
1、归类选题,举一反三。
例2(1)125×125×125×……×125[100个25]积的尾数是几?
(2)(21×26)×(21×26)×……×(21×26)[100个(21×26)]积的尾数是几?
分析(1)因为个位5乘5,积的个位仍然是5,所以不管多少个125相乘,个位还是5;
(2)每个括号里21乘26积的个位是6,我们只要分析100个6相乘,积的尾数是几就行了。因为个位6乘6,积的个位仍然是6,所以不管多少个(21×26)连乘,积的个位还是6。
当教师处理完例2后,学生仿照例题便能独立迅速地完成以下变式练习:
①,21×21×21×……×21[50个21]积的尾数是几?
②,1.5×1.5×1.5×……×1.5[200个1.5]积的尾数是几?
③,(12×63)×(12×63)×(12×63)×……×(12×63)[1000个(12×63)]积的尾数是几?
归类选题,抓住重点,举一反三是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有效举措。
2、引导联想。联想是由感知、想象或思考某些事物而形成的这些事物表象间的联系所引起的其他的表象或思维。巴甫洛夫说过:“一切数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各种联系,展开丰富的联想,即可以促进学习,推动学生探索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又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有人说1米等于1厘米,其理由是:1米=1分米×10 =0.1米×0.1米=0.01米=0.01×1(米)=1(厘米)
对于这个结论,学生当然不会相信。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前提下向学生指出这个错误的关键在于第二、第三个等号不成立即1分米×10≠0.1米×0.1米≠0.01米。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会发现1个平方单位和1个长度单位中“1”有着本质的不同,即长度单位与平方单位不仅概念不同,而且进率也不相同。通过对比联想,学生会很快掌握平方单位与立方单位的异同。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运用联想方法,不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解题能力也得到提高,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激发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就是执果索因的思维方式,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已具有了可逆性,重视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加速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1、逆用概念法则。培养逆向思维的意识概念法则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对运算法则的熟练应用,仅靠正向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方面的训练来加深理解基础知识。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法则来源于问题或问题本身存在着的互逆关系,这些都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极好素材。
2、注重公式的逆运用。激发逆向思维的兴趣在数学上不少公式是由已知知识逆向思维,通过猜测并验证而得到的,解题中,一些所谓技巧和灵活性也是由此而来的。而学生往往只习惯于从左往右地运用公式,缺乏逆向思维的自觉性和基本功。显然,这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是相当不利的。在教学中注重对公式的逆运用,往往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整体进行的,而逆向思维总是与顺向思维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时,也要注意逆向思维的培养,把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紧扣在教学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顺逆运算、顺逆公式、顺逆关系,注意对学生进行顺向思维的训练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核心,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互逆因素,有机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