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爱的中国1

时间:2019-05-15 01:3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爱的中国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爱的中国1》。

第一篇:(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爱的中国1

3.1可爱的中国

教材分析

方志敏同志1923年入党,“两条半枪闹革命”。1935年1月24日,在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在皖浙赣交界的陇首村被捕,坚贞不屈,拒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

2.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而爱祖国的炽热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构想

教学开始时,可先让学生查阅资料,在课上交流,教师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在学生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从中受到启发感染。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方志敏及旧中国的资料。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近些年来,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无比骄傲和自豪。同学们,如果让你来形容自己的祖国,你会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

2.学生说。(如:亲爱的祖国、伟大的祖国、腾飞的祖国等)

3.人们常常把祖国比作母亲,你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可爱的中国》。

二、初读感知:

1.通过课前的预习,你觉得哪些字词大家容易出错,想提醒大家注意?

蹂躏、刻不容缓、日新月异、肃清、瘟疫、愚昧等,注意读音,字形、词义。

2.词语解释: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辽远:很远,遥远。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方志敏在狱中,关于作者和当时的背景,你有哪些了解?(师适当补充)

方志敏,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党,参与创建江西的中国共产党、团组织。曾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主席,领导农民运动。参与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1934年,率部北上抗日,被国民党军队逮捕入狱,1935年8月6日,英勇就义。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章。《可爱的中国》曾由鲁迅先生代为保存,解放后公开发表。

5.学生质疑(祖国为什么可爱?祖**亲为什么哭泣?……)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三、细读品悟:(一)讲读第1-3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到作者激动的心情)2.再读,你是从哪感受到了?(感叹句、陈述句、反问句,标点符号给了你启示)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吗?

3.刚才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祖**亲为什么会哭泣?”你能找到答案吗? 4.从母亲的哭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母亲的伤心、我们的内疚)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重点指导接连4个“难道”开头的并列句式)这句话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母亲的心情?谁来读?

5.面对母亲的哭诉,我们感到深深的内疚,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怎样理解“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残暴的蹂躏。”

6.作为儿女,怎样才能解救自己的母亲呢?(刻不容缓,不是……而是)指读,从中感受到什么?(热爱祖国,远大的抱负)7.有感情的朗读1-3自然段。

(二)讲读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读,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中国的历史:长城、运河,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中国的现状: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帝国主义侵略、汉奸卖国贼

中国的未来:………代替………前途光明;民族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面前;祖**亲也会美丽的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

2.再读这一段,你能体会出作者的心情吗?(对祖国明天的美好愿望,充满了自信)3.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讲读第5自然段:

1.齐读,从这一段中你读出了什么?

2.指名说,师点拨。(表达了无比的信心,强烈的爱国之情)3.全班有感情的齐读。

四、情感升华:

1.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你的心情怎样?

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能为祖**亲做些什么?

4.总结。作业设计

1.摘录课文中的佳词佳句。2.写写自己学完课文后最深的感受。板书设计

目前

屈辱

可爱的中国

深沉

执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完成课后思考题:

1)“朋友”指的是谁?方志敏对朋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课文是怎样描述中国“目前”景况和“将来”的景象的? 3.小结。

二、日积月累:

1.课文中有许多语句特别震撼人心,找一找,试着背一背。

2.学生找出震撼自己的句子,交流。

3.尝试背诵。

三、听写本课生字。

四、拓展阅读《可爱的中国》一书。

五、练笔:

1.想象:在写《可爱的中国》时,狱中的方志敏会是怎样的心情?你能想象到吗?

2.学生发挥想象,交流。

3.指名学生说,共同评议。

4.把你想象到的方志敏的心理活动写下来。

六、总结。作业设计:

1.写摘录笔记。

2.背诵课文中震撼人心的句子。

3.完成小练笔。板书设计:

可爱的中国

方志敏

哭诉

内疚

第二篇:北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矛与盾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教学难点: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揭题设问

1、分两组比赛说成语,要求必须来自寓言故事。

2、说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寓言两则》中的其中一个寓言故事《矛与盾》。

(板

书课题,指导学生写好“矛与盾”三个字)

4、说说读了课题,让你产生了哪些疑问?(矛与盾各是什么样的,分别用来干什么?

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自主学文,释疑懂理

(一)解题(解决第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插图及注释,引导学生了解矛与盾各自的作用。

(二)读通

1、教师范读,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吐字清楚,注意断句停顿。

2、学生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3、指名2-3名学生读课文,由学生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4、齐读全文。

(三)读懂(解决第二个问题)

1、自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揣摩句子意思。如果有不好理解或说不通顺的语句,就在 书上标出来。

2、将自学所得及疑问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质疑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句子一: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A:学生尝试说句意,教师引导学生用现代语言说明白,说通顺。板书“坚”

B:想一想,“誉之曰”的“之”指的是什么?

C:这个人是怎样夸赞的呢?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句子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A:提示:于,对于。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尝试说句意。板书“利”

B: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句子三: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A:学生尝试说句意。引导将“穿透”换一种说法。板书“何如”

B:想一想,问话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问这句话的?应该怎样说好这句话?(引导学生以年轻人和老年人这两种不同的身份来说好这句话。)

3、练习把整个寓言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指名讲。

(四)明理(解决第三个问题)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这个故事演出来。(提示:根据你们小组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课文的原话,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丰富故事中的情节,表演时要注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2、选择两个小组上台表演,学生评议。

3、看了这样一个故事,你有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其人弗能应也”?)学生通过讨论可得出:这个人不论怎样回答,都会和自己刚刚说过的话相抵触。进而教师乘机揭示成语“自相矛盾”)

4、进一步讨论:你觉得这个人可笑吗?可笑在哪里?

5、情景延伸:这个人被这么一问,自知失言,灰溜溜回到家里,他长吁短叹,非常懊丧,这时,他的一位好友来到他家中,了解了情况后,就热心地开导他。就请你扮演他的朋友来开导他,好吗?(教师扮演卖矛与盾的人,请学生在稍作准备后上台表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明确寓意。)

6、现在,我们也用“自相矛盾”比喻语言和行动不一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基础性作业: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实践性作业:排练课本剧《矛与盾》

鹬蚌相争

教学目标:

1.会认11 个生字和1 个多音字, 会写8 个字。

2.自主积累4 个以上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 能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知道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退让。教学重点:

1.会认11 个生字和1 个多音字, 会写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讲述这个成语故事。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 知道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退让。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时数: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动画片。(课件出示《鹊蚌相争》的动画片, 学生观看。)

2.学生思考: 看了这段动画你知道了什么? 有什么问题? 还想知道些什么?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自由轻读课文,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自学生字。

2.出示会认字字卡, 指名认读。组词。

3.同桌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用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生评价。

三、精读课文。

1.读读课文, 你认为哪些自然段讲了鹊蚌相争这个故事?(3-6 自然段)

2.精读3-6 自然段。

(1)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认为有意思的地方画上“一”, 不理解的词句旁画个“?”。

(2)学生汇报。

(3)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②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 想想这一个自然段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这一段有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并配上相应的动作吗?

③学生汇报。

④老师指导朗读。

(5)学生自主学习4-6 自然段。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①请同学们找出写鹊和蚌争论的自然段, 同桌分角色朗读, 并评一评同桌读得怎么样? 练一练争取让自己读得更好。

②自己读读第4-6 自然段, 想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 同桌讨论讨论, 还是弄不懂就作个记号,待会儿提出来, 大家解决。(理解: 摆脱、毫不示弱、相持不下、毫不费力等。)

(6)学生汇报。

(7)齐读第3-6 自然段。

(8)试试看, 自己能绘声绘色地把《鹊蚌相争》讲给大家昕吗?

3.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 其实这篇课文还藏着一个故事, 聪明的孩子们快找一找吧!(1、2、7、8 自然段)

4.请想读的同学自由地读读第1、2、7、8 自然段, 想想故事里都讲了什么? 比比谁说得最棒!

5.你知道苏代为什么要对赵王讲这个故事吗?

四、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

1.自由读读全文, 读了这个故事, 你知道了些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在生活中你见过类似鹊蚌相争的事情吗? 课后反思:

小抄写员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文章主人公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2.通过学习了解叙利奥的内心变化,体会叙利奥家庭成员之间深深的爱。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叙利奥内心的痛苦原因。

2.理解文章结尾的含义。

第三篇:(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琥珀 1

琥珀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认识琥珀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指名读课文,读后思考讨论:

l. 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2.那么,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呢?(人们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这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二、启发谈话

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这块琥珀的样子,运用了丰富合理的想象,告诉了我们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及发现过程。

三、阅读课文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读后讨论:“约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万年前要用上“约摸”这个词?(“约摸”,大概估计。从课文中可以看出这个松脂球挂在一棵老松树上过了几千年,后来地壳发生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这样合起来肯定超过一万年了。)

3.老师小结:因此,科学家的推测和估算是有根据的。4.指名读第2-11自然段。读后思考:

(1)我们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松柏树,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松树的句子。

(2)课文中有几处写了太阳光的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因为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树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阳光最热的时候。)

5.老师小结:因此,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6.课文中还有一句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科学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这就为下文琥珀出现在海滩上伏下了一笔。)7.指名读第3-4自然段。

8.老师小结:作者对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9.指名读第8自然段。

10.老师小结:作者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心理,写得十分传神。

四、继续学习课文

1.思考讨论: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想象就在“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呢?

(松树渗出的一滴树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苍蝇又必然要挨得非常近。这样就出现了千载难逢的巧遇。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据的,十分的合理。)

2.老师小结:松脂把两只小虫包在里头,再加上松脂继续地往下滴,又把原来的盖住了,就积成了一个松脂球。

3.思考讨论:松脂球是怎样变成了化石的?

(后来经过很长的时间,地壳发生变化,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这就形成了儿石。)

五、启发谈话

对于这块琥珀的形成,科学家的想象也很合理。思考讨论:

1.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风吹浪卷到岸边,孩子踩着后挖了出来,孩子的爸爸认出这是一块琥珀。)

2.渔民看到这块琥珀,为什么说“这是很少见的?(一块琥珀包裹两只虫子是很少的,再次表现出了这块琥珀的不可多得,极有价值。)

六、齐读最后一段

七、老师小结

这块琥珀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既然在一万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经有苍蝇和蜘蛛,那么苍蝇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万年以上了。这是这块琥珀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附:板书 琥珀

一万年前(化石、琥珀)夏天,热辣辣(大地的松脂)蜘蛛捕苍蝇

陆地下沉,海水上涨、淹没

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了苍蝇和蜘蛛——科学价值

第四篇:(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城市的标识1

3.3:城市的标识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生字:遒qiú 涸hé 芸yún 馈kuì 忖cǔn

蒡bàng 啁zhōu 啾jiū 窠kē 形似字: 正音字:胞bāo,不读pāo 崭zhǎn,不读zhàn 词语: 遒劲:雄健有力。形容树枝。

馈赠:赠送。

芸芸众生:芸芸,众多的样子。众生:泛指人类和其它一切动物。指一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川流不息:川,河流。息:停止。象河水那样流个不停。比喻来往的人或车辆,船只很多。

寿终正寝:寿终,很大年纪才死去。正寝:旧式住宅的正房。指年老时在家安然死去。比喻事物的自然消亡。能力目标

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文章的线索。思想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

二、作家介绍

张抗抗:生于杭州,1969年“下乡”到黑龙江。当代女作家。

普里什文:(1873-1954), 全名米哈伊夫·米哈伊洛维奇·普里什文。俄罗斯著名文学家。

三.学习的重点,难点

重点:用细腻的语言,赋予变化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四.课文分析

首先来讲解文题。什么是标识?所谓标识,是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作者在本文中把树当做一座城市的标识,其作用是表达对现代化城市树木的珍爱,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本文自然段较多,共17个自然段。作者是按着如下的思路写作的。

作者先从反面入手,写出了现代化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像“多胞胎”,像“连体人”,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气和灵性。作者抓住了城市的“大厦和大楼”,“街道”,“轿车”,“人们的衣着”等这些具体事物,用细腻,形象的语言来写现代城市的缺欠——雷同,没有个性,为下文从正面写城市的标识——树,做好了准备。

这一部分里有一个难句,应该用懂它的含义。即“就好像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一锁成一个连体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城市间的雷同,描写中带有讽刺。

接着,作者就写城市中的树,正面写城市的标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标识。香樟树是杭州的标识;法国的梧桐是南京,上海的标识;榕树是福建或广州的标识;油松是长春的标识;圆冠榆是喀什的标识;国槐榆是北京的标识。最后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树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将成为城市的灵魂,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城市仅存的个性。

全文层次清晰,共分三个部分。1-5段为第一部分,6-15段为第二部分,16-17为第三部分。

本文多用比喻,排比,对比修辞手法,语言亲切,优美。

第五篇:北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美猴王

美猴王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刻 画人物的方法。

2、让学生汲取人物形象的精神养分,培养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析美猴王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分析美猴王的动作、语言,了解美猴王的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卡通片《西游记》主题歌《猴哥》,师生同唱,创设情境。

2、请学生说出知道的与《西游记》有关的故事情节的名称,引出新课。二.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请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主要写谁?它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以此达到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的目的。

三.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1、教师质疑:石猴靠什么当上猴王的?

2、阅读文章,分组讨论:提示学生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从石猴的动作、语言描写进行分析。(教师巡视、倾听,参与各组讨论,同时播放石猴进出水帘洞的flash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石猴的性格特征)

3、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

(1)当众猴提出谁能钻入水帘洞平安返回就让它为王时,石猴连声高叫“我进去,我进去”表现出石猴争强好胜的特征。指导学生模仿当时石猴的语气读出“我进去,我进去”

(2)写石猴进入水帘洞时,只用“蹲”“纵”“跳”几个动词就形象地写出了石猴勇敢无畏的特点。引导学生找出这几个动词所体现出来的石猴的性格特点。

(3)石猴进入水帘洞见到里面美好的景象,他完全可以自己享用,但他立即跳出来告诉大家,表现出他一心为大家的优良品质。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石猴的优良品质。

(4)众猴进入水帘洞后,石猴要求大家实现当初的许诺,表现出它勇于为王当仁不让的性格特征。指导学生分析石猴的语言描写,进一步认识其性格特征。

4、学习成果展示:发下填空题“的猴王”,让学生分小组对上述讨论进行总结,然后拿上展示台展示,加深对美猴王的印象。四.体验感悟,拓展想象

1、让学生讲《西游记》中有关孙悟空的故事,实现文本——学生现实生活——课外生活三者的联系。要求:吐字清楚,语言流畅、有感情;适当加些动作。

2、请学生点评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习,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请学生说一说:你从孙悟空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4、我们对能识妖降魔的孙悟空赞叹不已。假如你也有孙悟空的本领,你现在最想为谁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五.课堂结语

今天,老师从大家的畅谈中知道了同学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都想像孙悟空一样勇敢无畏、一心为大家。我相信,经过努力,同学们一定能够成为生活中的美猴王。板书设计:

下载(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爱的中国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爱的中国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 1

    四时田园杂兴 教材解读 《四时田园杂兴》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场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

    北师大版六年级《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 内坑镇梅美小学 李婉君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蛮可爱的母亲躲一边去哭泣了,而且哭得伤心得很呀!她......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八单元

    古宋一中 第八单元 告别童年 教材分析 本单元收录了《学步》《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我们上路了》《万岁,母校》《童年的朋友》这几篇文章都展现了成长过程中的精彩片段,体现......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金台区南坡小学吴利强 本学期是六年级学生最关键的一学期,既要在有限的时期内完成本册的教学任务,又要腾出充分的总复习时间,所以,本学期的......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新学期来临,面对新的教学任务,为了让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学......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反思

    第一单元乐趣《养花》 教学反思: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有疑”。有了“疑”,才会去探其究竟,才会获得新知。可以说,生疑是创新的开始,解疑是创新的过程,答疑则是创新的成果。......

    北师大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子(5篇)

    -座 -答-- -句 -- 文不-- -级:----年名----六姓- 内期-- --第- -- 11 0 -封 -2------:---校---学--- - -- 句子 一、、按照要求写句子。 1、当年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