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的读写结合教案

时间:2019-05-15 01:2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鲸的读写结合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鲸的读写结合教案》。

第一篇:鲸的读写结合教案

《鲸》读写结合教案

一、教材分析

《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做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准确的运用说明方法说明某一事物是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

2.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领悟说明方法 1.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

2.课文是怎样把鲸的这些特点介绍清楚的?

画出体现鲸特点的语句,品味分析说明鲸特点的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这里作者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不熟悉的食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由象“很大”到鲸“比象大得多“,以此来说明鲸之庞大。这样写,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他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这段话通过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叙述更加准确、清楚,使人对鲸是个庞然大物深信不疑。

(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鲸呼气时喷出来的气比喻成“花园里的喷泉“。使说明的事物形象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总结写法

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可以通俗、生动、准确地对事物的特点做以说明,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学完课文,相信同学们对鲸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通过查资料,我们知道鲸有很多种。请大家一起观赏鲸家族中的部分成员,(课件出示各种鲸的图片)完成随文练笔作业。

(1)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2)以“我不是鱼”为题写一篇短文。(3)以某一种类的鲸的口吻做一个自我介绍。2.运用今天学的说明方法介绍你喜欢的玩具或学习用品。

第二篇:读写结合论文

浅谈小学读写结合教学的方式方法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通过考试中的作文,发现学生作文能力不是很理想,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从文本入手,寻找读写结合训练点进行训练,是其中的方法之一。这里就谈一谈如何从文本入手,寻找读写结合训练点进行训练。

我先简单说一下自己对读写结合的理解。

我认为用通俗的话说“读写结合”就是 “读中学写”、“读后练写”。的确,“读写结合”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读写训练,可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已经由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探索,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读写结合训练的几种训练方式:

一、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仿说、仿写训练,实现读写结合。

1、好词好句的仿写。

具体操作就是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遇到了精美的词语、或有特点的词语,这时引导学生用上这些词语像课文的句子那样说一句话,或用自己的方式说一句话。这种方式通常用于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词句,同时学习并掌握运用词语的方法。

2、修辞手法的仿写。

这种仿写,有时候也是句、段的仿说仿写。因为用了修辞手法的一般都是一句话、或一段话。具体做法就是在学习课文时,遇到了比喻句、排比句等,在帮助学生理解了相应的句段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也试着说一个比喻句、或一组排比句等。

3、连续动作的仿说仿写。

冀教版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在描写事情或人物时,会运用连续的动作,使所叙述的内容生动、形象。

4、小诗、片段仿写。

教材中有一部分诗歌很适合学生学习语言,感受韵律,我们教师一定不能错过这些读写结合的机会。

5、修饰性词语运用的仿写。

修饰性词语就是咱们常说的形容词、副词,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会使文章有声有色,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小学生,我们不可能跟他们讲词性,但我们要利用课文引领学生学会恰当地运用这两类词。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时也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运用修饰词语的习惯。

6、标点符号的仿写。

标点符号也是文章的一部分,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也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也要结合具体文本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标点。这里强调的是高年级学生如果能恰当运用省略号、破折号,会为自己的习作增添亮色的。

二、结合文本特点,展开想象,实现读写结合

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会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利用这些空间,帮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也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1、选择词语 创编故事。

有时候文本中的词语很有特点,或是描写心情的,或是描写神态的,或是描写动作的,或是几个词都跟文本主旨有直接关系等等,甚至有时就是词语比较多,这时我们就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词语,让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说一段话或几段话。这样做既积累了词语,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有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课文。

2、展开想象续写。

文本中经常会有意犹未尽的地方,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原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续写,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实现读写结合。

3、顺着情节扩展

课文中由于篇幅的限制或是其他原因,有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这时我们就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作进一步地扩展。

三、触动心灵,有感而发,实现读写结合。

小学阶段的许多文章,其选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借助文本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学完这类课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与收获,这样做也是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给提供一个互相分享的机会。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要鼓励学生有感而发,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我觉得小学阶段的每篇文章都可以让学生写感想和收获。

四、具体的收货 读写结合的小主题研究在我校也实施了一段时间,我们都从研究之初的生疏逐渐走向了熟练。我现在就结合我在教学中如何紧扣小课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进行交流。

在实践中,我确定我今年教的三年级读写训练的重点是在精读课文教学的基础上,学习以“先……然后……再……最后……”这样的形式为代表的连续结构段;一段中写两到三个内容的,内容之间有适当连接句的并列结构段;以及总分结构段这样三种段的写作训练。让学生由理解精读课文的内容到理解作者写作表达的形式,再由作者的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到启发学生选择内容展开读写结合训练,做到课内外读写结合。

1、教学之中的读写结合,具体形式如下:(1)课中批注

这是读写结合最随意的形式,一边读一边在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思之处做上批注,便于读完后整理自己的思路。

(2)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训练

在学生的写作中的经常用的一个词就是“然后”,学生的词语利用程度太低,所以课堂中安排学生找出文章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再自己写话。比如《虎门销烟》的“先.......接着......再......”

我要做一只小狗,我先把纸折出小狗的头和身子,接着用水彩画出小狗的眼睛和鼻子,再把头和身子粘在一起,一只小狗就做好了。

我走进教室,我先把书包放下,接着把各科作业交到组长那里,再回到座位上进行早读。外面下雪了,我和同学去堆雪人。我们先滚两个球当脑袋和身子;接着,拿一个胡萝卜当鼻子;再拿两把笤帚当手,一个雪人就堆好了。

(3)修辞方法的训练

课文中很多文章都运用了修辞,三年级的学生对复杂的修辞还掌握不好,但是简单的学生掌握的还是不错的。

小草露出了她的小脑袋,向大地母亲问好。

把自己变成蜜蜂吧,去感受花朵的芬芳;把自己变成海鸥吧,去倾听大海的胸膛;把自己融进大自然吧,这样会发现生活更加灿烂。

(4)关联词语的训练

语文关联词语的运用,不但能让课文简洁,而且更容易理解。所以训练学生关联词语,对学生的的语言逻辑关系也是一种训练。

虽然我不知道世界多么广阔,蓝天有多么辽远,但是我依然热爱我的生活。

不管外国商人反不击反击,不管政府 支不支持,林则徐都要把收缴上来的鸦片全部销毁。

2、教学之后的读写结合(1)续写

课文中,有些句子后面留有空白,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填补,在后面续写,同时对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个考察。《泥姑娘》这一课中,文章到小蜜蜂醒找泥姑娘就结束了,没有找没找到。于是安排学生写一写小蜜蜂是如何找泥姑娘的,结果如何呢?

小蜜蜂醒来之后就四处寻找救他的人,可是却什么也找不到,只看到桌子上那湿漉漉的泥,他不知道那就是为救他而牺牲自己的泥姑娘。

小蜜蜂在采蜜时问了花朵,问了小草;在飞行时问了小鸟,问了蝴蝶,可是谁都不知道泥姑娘在哪。

当小蜜蜂看到老泥匠用它灵巧的双手捏出泥姑娘时,它知道那就是那个大雨的夜晚就自己的泥姑娘。它激动不知如何是好。

《木偶奇遇记》中皮诺桥是如何带着爸爸逃出鲨鱼的肚子的,以后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皮诺乔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出去。他发现是因为自己太过于匆忙了。于是这一次他不慌不忙地带着爸爸游到了鲨鱼的嘴边。趁着鲨鱼张嘴吃鱼的时候逃了出去。

皮诺乔带着爸爸艰难地游到岸边,可是他已经奄奄一息了。这时候,那个天蓝色头发的仙女又来了,将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男孩。

(2)扩写

可以扩写故事情节,也可以扩写某处一带而过的细节,训练学生能把事情写具体的习作能力。《歌唱二小放牛郎》 是一篇诗歌,内容也是比较简单,所以我课后,让学生把诗歌改写成一篇精彩的故事。

王二小想:我要想办法把他们带进我们的埋伏圈,这样老乡们不就得救了吗?于是,王二小顺从的走在前面说:“你们和我走吧,我带你们找他们”。敌人就这样被带进了我们的埋伏圈。

3、课外的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因此,必须把课文教学引申到课外,与相关的生活和课外阅读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课外阅读、生活经历来充实课文教学,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加灵动而丰满。

我要过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日,于是我冥思苦想,终于想出来一个好主意。

等待的过程真是既兴奋又紧张,我们就这样等待着,等待着......白天的风景和情形,只有太阳知道的最清楚。它知道云朵怎样唱歌,它知道果子怎样落到地上,它知道小草怎样跳舞,它知道蜜蜂怎样采蜜。总之,白天的一切它都知道。

我要变成一条快乐的小鱼,和老师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假如我有了翅膀,我就要飞上天,跟星星说话,成为月亮姐姐的新伙伴,默默太阳公公的长胡须。

我堆的雪人:它有一个坚硬的鼻子,石头做的;有橙色的小嘴,橘子皮做的;还有红色的帽子,铁桶做的。怎么样,它很可爱吧。

最后,说说实践读写结合的的最重要教训:贵在坚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欲成事者必得持之以恒,也就是说凡事贵在坚持,前几年我在我的班级实践学校号召的读写结合,效果不佳或者效果不明显,我觉得主要是没有很好地一以贯之的实践下去。

第三篇:读写结合实施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有效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有效策略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它承载着语文教学任务的半壁江山。一直以来,语文老师为学生的写作能力苦恼,许多中高年级学生也畏怕写作文,甚至厌恶作文,从而使习作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崔峦先生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纵观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强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普遍存在着动嘴多动笔少的现状,即使有读写结合的随文练笔,还存在着千篇一律的“伪练笔”、错过时机的“空练笔”、缺失引领的“浅练笔”等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提出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希望借助该课题的研究达到以下目的:

通过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习作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提高指导学生习作的能力,也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

通过研究,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从“读写结合”的落点选择与训练策略切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有效地将组织运用语言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以致用,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以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通过研究,促进学生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增加写作素材,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从小练笔入手,变“要我写”到“我要写”的主观心理变化,最后达到“我爱写”“我会写”的目标。

该课题的研究对于学校、教师、学生都将产生深远意义:(1)能有效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要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有效性”就得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揣摩文本语言,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让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寻找课堂教学设计的支点,以符合学生需要的角度切入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读写结合”。此课题的研究必然能提升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能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重点研究如何开发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空白点,拓展延伸点,有效地挖掘文本中的练笔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习作实践,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小练笔的随机进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也极大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不仅是提高习作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读、说、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3)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和学习效能,让课堂更加高效。也促使教师的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必然能促进学校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促进学校长远发展。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于永正老师说:“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算真正的语文课堂。” 温儒敏教授说:“如果说有作文教学的正路,那就是三句话:读写结合,广泛阅读,适当练写。

2、《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来源于“有材料可写”,一旦有了材料,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表达兴趣浓厚。在这种情绪下,引导学生把教材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课堂教学就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3、致力于读写结合研究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说:“读和写是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

4、儿童最善于模仿,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和中介,让孩子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不但能满足了儿童好表现的需要,还能激发孩子习作的积极性。根据儿童“易遗忘”的特点,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以中高年级教材为主,深入开展有效性“读写结合”的研究:

1、调查研究,了解我校中高年级课堂读写结合现状。

2、研读文本,探寻读写结合的有效切入点和训练方式。研读教材,针对不同课例,探求行之有效的随文练笔方式,在读与写之间构建一座桥梁,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从典型表达处的模仿练笔、启发思维进行想象练笔、深入文本后的抒情练笔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到更多有效的随文练笔训练方式,对练笔进行有意识的点拨和引导,为学生的习作打下基础,“写”出语文课的精彩。使课题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3、读写结合,探索以读促写的有效指导方法。

在课题研究中,狠抓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训练;制定具有不同训练目标的随文练笔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将小作文与大作文有机融合起来,以形成灵活、高效的作文训练模式。

4、研究策略,构建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课文是阅读教学的载体,从课文中精选出一个或几个训练点,在每个训练点上组织一系列有层次的听说读写训练,注重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让文本成为习作的典范和习作的法宝,让读写结合真正收到实效。

5、研究评价,总结出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

学生练笔后,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指导。善于发现、引导,渗透写作方法和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扎实练好平日小练笔的“基本功”,写好个性化大作文。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突破习作教学难的瓶颈问题。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调查法、以经验总结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进行系统研究。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的资料及文献,奠定理论基础;收集整理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研究成果,认真讨论学习,更新观念,指导研究。

2、行动研究法。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不断提出计划、组织实施、反思修正,总结评价,及时提炼经验,摸索规律,使课题在行动中得到深入,取得实效。

3、调查法分析法:通过多方位、多范围、多角度的观察分析和问卷调查等途径做到对课题研究过程的准备把握,增加针对性和实效性。

4、课例分析法:对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典型课例进行剖析,升华为理论。

5、经验总结法: 及时总结经验和典型案例,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归纳与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和实际经验。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即: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拟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题阶段三个阶段进行。本研究共需1年时间。

1、准备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

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前期调查,组织预备性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并申报立项。开展“略阳县东关小学学生语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和“略阳县东关小学教师习作教学问卷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2、实施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9月。

采用行动研究法、合作研究法,课题研究深入实施,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发展。围绕课题研究方案制定的研究内容及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因“文”制宜,合理、有效地开展“小练笔”研究,耐心细致地进行个案分析,撰写教学随笔。同时结合自身的读书学习,做好读书笔记。调查教师及学生习作教学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撰写调研报告,制定研究计划,开展随文练笔策略与方法研究,,按计划安排开展阶段性研究活动,定期组织学习和课堂实践,及时总结反思,提炼经验,进行阶段性研究总结、论证,不断修正研究方案和研究策略,同时注意过程性资料的积累。撰写研究总结及相关论文,梳理研究材料,对课题组成员研究状态予以关注与指导,统筹规划。

3、结题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1月。

整理各项过程性材料,整理归类、归档,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课题研究经验,汇编优秀论文、典型教学设计、案例、反思、教学实录、优秀教学札记,总结研究工作,申报结题。

七、课题研究对象与范围

1.课题的研究对象:3——6年级学生,3——6年级各册教材。

2.课题研究范围: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总结性研究报告。

2、课题经验论文。

3、优秀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随笔等。

4、学生成果集。如小练笔习作集、日记、作文等。

第四篇:读写结合总结

关于“读与写”的思考

我们的“读与写”活动从开始酝酿到付诸实施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摸索,总结,修正,经历一个不断思索,改进的过程。到今天我们的活动已经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而且有了令人慰的成果:首先是我们大家饱含激情的参与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实施。再者是大家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开动脑筋,说出肯綮中的的言论供大家欣赏,揣摩,最后共同进步,这实际上是最值得欣慰的。细想来,我们的活动可以概括为为以下的“三个一”,那就是“一种理念,一次尝试,一个平台”。这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成了我们整个活动成功有序进行。

一种理念

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教育方式和理念经历了太多的变迁,从开始的模仿苏联的“红领巾模式”到今天的在新课标倡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变更又不断充盈的过程。然而,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我们的教材如何变更,我们的方法怎样改变,但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就是对“读与写”的研究和探索,因为我们抓住了语文教育教学当中一个本质的东西,那就是“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输入方式,而“写”又是最基本的输出方式,两者结合起来是反映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最为直接而且最为有效的证明,并且我们可以从古人“厚积薄发,读而后现”经典成才之路上找到依据。所以,我们决定把这一活动具体化,系统化。而在我们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可以把“读与写”活动的本质概括为:“读写结合教学是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从教材文本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习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只是在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常说对于一篇课文我们要走进去,再走出来。不仅要知道文章表达了什么,还要知道文章是怎样表达的。可是究竟怎样走出来,怎样让学生知道文章是如何表达的?具体操作的时候,我们往往觉得没有抓手,缺少具体的操作策略。鉴于此,我们试图充分发掘教材资源,进而探索编写出一套一到六年级读写结合教学的经验材料。而后,就有了我们具体实施活动的指导与实践。

一次尝试

尽管“读与写”活动在人们的倡导中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然而具体实施起来却是一次尝试,所以这一活动从一开始就倾注了大家的心血。从徐老师的倡导,发起,统筹规划,到每一位成员的参与,实施,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在这里做一下简要的叙述:2012年10月份我们召开了全旗“读写结合”教学研讨活动,初步收获了一些好的经验,分享了大家的一些智慧。之后,锦山小学、锦山中心校、十家中心校三所学校还把这一内容确定为研究课题,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接下来我们聘请的承担编写任务的六位优秀教师,牺牲了整个一个寒假的休息时间,为大家编写了高质量的“读写结合教学环节设计”。然后,新学期伊始,我们开始实施整个的活动计划:首先,我们通过网络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及时看到大家观点。然后是在这个平台上,大家以随机交流的方式或者是发帖,跟帖交流的方式传递思想,求取进步。另外,我们要求交流的时候尽量让问题具体化,精确化,这就避免了一些假话,大话,空话的出现,使我们的交流有题可论,有的放矢。当然,我们并不排斥一些有见地的教育理论,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有分量的营养,充盈我们的大脑。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有专门的人员对活动的次数和质量进行监督和统计,这样保证了整个活动能够正常而且有序的进行。在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活动计划开始之后大家所表现出来的热情着实令人欣慰。首先是徐老师的率先垂范,给大家以精神支持和专业引导,使大家有信心,不盲目,并且不断受益。另外,大家在参与的过程中往往有真知灼见,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收获,更是大家思想升级的动力。再者,在大家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团结一致的和谐精神得到进一步验证,是我们这个活动设计伊始所不曾预料的,尤其令人激动。总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这次尝试正在有序,有活力的进行着,我们会让它不断发展,不断充实,创造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奇迹。

一个平台

我们的这一活动能够有效,有序的开展,得益于网络这个平台。新型的科技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涌现,使我们惯常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可以用极快的速度传递自己的思想,接收别人的理念,这是效率的见证。从活动设计伊始,我们就关注了qq交流的价值,因为在现实的网络交流中,我们每个人最常用的聊天方式就是这样,所以我们的初衷就在于怎样让闲聊变得有价值,让闲聊也可以提升我们的境界。所以在徐老师的提议下,我们建立了一个专门用于交流的群,这个群有主题上的说明,是专门为语文交流而设计的。而群的内部有着极为细致的划分,群空间里有典型的群论坛,论坛分为一到六年级六个讨论版,这样分属于不同年级段的老师可以很快的找到自己跟帖的位置,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另外,大家在发帖的时候既可以原创,又可以跟随,这使得大家的思想也具有了体现的灵活性。这样的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交流,大家可以不用谋面却可以畅所欲言,其乐融融,其情悠悠。

总之,我们的“读与写”活动在一个理念的支撑下,在一次尝试的锻炼中,很好的借助了网络这个平台,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有人说,我们有着激情如火的青春,我们斗志昂扬。有人说,我们有着至忠至诚的信念,我们拼搏进取。而我却要说,我们团结一心,踏踏实实的工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默默无语,卓有成效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最美的颜色。

第五篇:读写结合实施方案

喀喇沁旗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验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教师对整个小学阶段的习作(写话)(后边说到的习作都包括低段的写话,不再重复注释)教学缺乏整体规划和思考,习作训练不够系统。由于习作教学自身具有极大的灵活度和创造性,造成教师在习作训练中阶段性目标不明显,有着“信马由缰”的倾向。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七组和五年下册第七组的习作都是写人的,如果教师不能清晰地认识和把握各阶段的教学特点和训练重点,很容易把两次习作一样对待。正因如此,以至于产生一二年级就要求习作、用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来指导中年级习作等现象,这些比较混乱的习作练习无疑加重了学生习作的负担,造成了学生对习作的恐慌。要求孩子写出“有思想、有深度、语言优美”的文章,并进行一些写作技法的指导,结果造成大量的抄袭范文、套用范文的现象,习作中出现大量的假话、空话。

2.教师在进行阅读课堂教学的时候,对于文章表达了哪些内容关注的较多,至于这篇文章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关注的不够。也就是说把教材当作习作指导的例子上做得很不够;而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又极少回顾阅读教学。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都习惯将习作教学的阵地完全放到习作课上,往往忽略了小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最所接触的最宝贵的习作资源――教材中的“课文”。这样导致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两相分离,学生读课文和学习作也完全是两码事。这种读写分离的教学方式,既浪费了有利的习作教学资源,又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学生平时或课外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好词好句好段背诵起来滔滔不绝。可是这些积累的内容却很少有学生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习作的语言依然非常枯燥,浅层次。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积累的时候没有把积累的材料真正的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感知,没有与应用联系起来。所以这样的积累再多,对学生习作能力的促进也是有限的。

4.习作的前期准备不够。习作是对生活的一种提炼和升华,对于一些体验,有的学生可能早已完成,只是潜伏在大脑深处需要设法唤醒;而更多的经历却可能是学生陌生的,需要在习作前经历一段时间的热身、接触、熟悉、甚至亲历,学生才可能有初步的积淀。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习作:写下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有两种习作的形式供选择,一是自己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二是用《观察日记×则》为题,把自己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的情况以日记的形式整理出来。注意日记的格式。如果不早早布置观察任务,直接就写,学生会无法下笔。类似这样的习作就需要一项任务驱动,使不甚清晰的印象清晰起来,使不甚熟悉的领域有所涉猎,这时学生才可能有话可讲,有想法与人交流。当前的习作教学在习作前一天布置或从审题那一刻开始,显然有悖于学生习作规律。

5.习作指导课讲得多,练得少。这里的“少”是指一节习作课上学生能自主支配的时间少,二是习作的量少。习作课上,教师总怕学生不会写,因此进行种种“指导”工作,过多地教给学生习作技巧,不但使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千人一貌,还束缚了学生自由表达。近来,我们注意了前一个问题,给学生的习作留下了较为充分的时间,但第二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好。课本上安排的一些习作练习我们一些教师能较好地完成,但不知道再增加哪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因此,对于教师“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学生练得科学性等方面还需要我们加大研究的力度,要“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会习作。”

上边这几个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也不利于《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全面落实,妨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每个学段要达到的目标。第一学段: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第二学段: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 2

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第三学段: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2.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学生如何阅读提供样式,二为学生如何习作提供样式。我们一般在第一个方面下的功夫甚多,在第二个方面下的功夫较为薄弱。其实加强第二个方面的研究,教材才真正起到了叶老所说的作用。

3.丁有宽先生在其“读写结合”实验中指出: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即读写对应性,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习作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读、说、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4.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往往需要以模仿为阶梯。因此,阅读教学的一篇篇课文为学生学习表达提供了模仿的“范例”。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和中介,让孩子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不但能满足了儿童好表现的需要,还能激发孩子习作的积极性。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精神,营造和谐生动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理解、积累、表达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首先在习作能力培养目标上要更加明确,拟出各年级、各册教材学生习作能力训练的细目表,进行科学化、序列化的训练。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各年级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的完善这套教学设计。明确每个学段每册教材甚至每个单元每篇课文需要积累哪些内容,培养学生怎样的习作能力。第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拓宽学生写作思路,会选择素材,会挖掘提炼主题,创新性地写作,讲真话,抒真情,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第三:通过实验我们要探索出一些课内读写结合和课外读写结合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第四,更新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打造我旗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团队。

四、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此项课题在国家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和自治区教研室分别立项,并确定为赤峰市教研室重点抓的实验项目。国家、区、市课题组的专家会经常对实验工作进行理论上的指导和技术上的支持。

2.教研室把此项实验列为小学阶段重点推进的实验课题,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各校对此项实验也是高度重视,都是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确定的实验教师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精英和骨干。奠定了较好的实验基础条件,形成了良好的实验氛围。

3.小学语文教师二群网络教研平台搭建已经完成,广大教师能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实验工作方面的学习、交流、研讨等。网络平台的建立和使用为解决实验工作中的困惑和推广实验工作中的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前几年进行的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实验和小学语文操作体系构建研究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成果,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有了很好的教学模式,对于语言材料的积累也有了充分的认识。这两项实验的成功开展为本次实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5.教师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积极投入实验工作,保证完成实验任务。

五、课题研究范围和起始时间

研究范围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实验阶段:

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成立课题组,制订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培训实验教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

课内读写结合研究阶段(2013年3月——2014年8月)所有承担实验任务的教师进入实验状态,深入研读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收集实验资料,积累成功案例,撰写研究论文。

课外读写结合研究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由课内读写结合向课外读写结合延伸,继续收集实验资料,积累成功案例,撰写研究论文。

总结反思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实验教师、实验学校对实验效果进行总结评估,撰写结题报告,接受验收。

六、实验材料积累的具体要求

1、学校对实验工作的开展每学年要有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总结。每学期要围绕“读写结合实验”工作至少开展一次专题教研活动,并对活动的过程性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装订。平时对实验教师开展实验工作要有检查指导,引领实验教师更好的完成实验工作。

2、教师每学期要制定具体明确的实验工作计划,学期末进行认真反思,如实的总结。在每篇阅读教学中找好“结合点”,或积累语言,或揣摩表达方法,扎实开展读写训练。实验过程中注重反思,积累教学案例,做好阶段性小结。积极参加实验工作研讨和网络教研活动。

3、各校每学期每个年级至少推荐十篇优秀学生习作,习作内容可以是单元主题的命题习作,也可以是自选题目的习作。无论哪方面的内容,都要求是学生真情的流露,真实水平的体现。坚决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推荐的习作要求按照年级编好目录,注明作者姓名和指导教师,统一用宋体小四号字打印,指导教师 5

要对推荐的习作认真批阅、打印,保证无字词和标点错误,习作质量高。学期末学校统一打印一份交教研室,同时交电子版。

七、课题实验的组织机构 课题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张金怀 副组长:郭延庆

组员:徐凤辉 苗向东 周永仕 李瑞华 刘国辉 张海波 李亚斯 姜耀聪 王晓军 孔维龙 李岩

课题实验指导小组: 组长:徐凤辉

副组长:谢志刚 许晓欣 冯振秀 张士花 陶娅 王月亭 李海珍 张广明 孙宏伟 宋锐

首席实验教师:李芳芳 李菲菲 焦晓娟 王树新 谢国文 王云飞 林雪芳 于艳华 张桂英 马美娟

喀喇沁旗教研室

二0一三年十月二十日

下载鲸的读写结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鲸的读写结合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写结合总结

    读写结合总结 张艳秋 本学期在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读写结合的校本教研。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

    读写结合课

    案例读 写 结 合 课 ------《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小学 张柱德 教学目标: 1、 回顾课文《夜莺的歌声》主要内容。 2、 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3、 赏析例......

    读写结合教案设计

    6、天安门广场 柳林七小 杜莺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

    读写结合体会

    读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参加泰安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2012年3月10日—11日,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在泰安市师范附属学校报告厅举办了“读写融合,提高实......

    读写结合论文

    读写结合,快乐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关于读书的名言皆道破了读与写的紧密联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阅读也是作文构思创作的主要渠道。以读......

    《白鹅》读写结合教案[最终定稿]

    《白鹅》读写结合教案 年级:四年级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第13课 白鹅。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白鹅高傲的特点? 3.学生......

    读写结合阅读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阅读教学设计 安徽淮南师范附小 余洪礼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语文学习性质的论述中,这样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写”......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欧也妮.葛朗台》、《金钱的魔力》《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