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贝多芬百年祭》教案
《贝多芬百年祭》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一代音乐大师惊人的音乐激情及与命运抗争、永不屈服的人格魅力。2.学习文章以小见大,叙议结合,揭示内涵的写法,把握文章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3.品味文章形象、生动酣畅淋漓的语言。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研读,把握人物的个性及音乐的特质。2.抓住关键的词句,领悟作者寄寓的情感。3.学习文章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生平
乔治·萧伯纳爱尔兰戏剧家。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父亲做过法院公务员,后经商失败,酿酒成癖,母亲为此离家去伦敦教授音乐。受母亲熏陶,萧伯纳从小就爱好音乐和绘画。在都柏林美以美教会中学毕业后,因经济拮据未能继续深造,15岁便当了缮写员,后又任会计。1876年多居伦敦母亲处,为《明星报》写音乐评论,给《星期六评论》周报写剧评,并从事新闻工作。
萧伯纳的世界观比较复杂,他接受过柏格森、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又攻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1884年他参加了“费边社”,主张用渐进、点滴的改良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在艺术上,他接受易卜生影响,主张写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萧伯纳杰出的戏剧创作活动,不仅使他获得了“ 2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作者作品
萧伯纳的文学始于小说创作,但突出的成就是戏剧,“他的戏剧使他成为我们当代最迷人的作家”(颁奖辞)。1885至1949年近64个创作春秋中,他共完成了51个剧本。前期主要有《不愉快戏剧集》,包括《鳏夫的房产》(1892)、《荡子》(1893)和《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等;《愉快的戏剧集》由《武器与人》(1894)、《康蒂妲》(1894)、《风云人物》(1895)和《难以预料》(1896)组成。第三个戏剧集名为《为清教徒写的戏剧》,其中有《魔鬼的门徒》(1897)、《凯撒和克莉奥佩屈拉》(1898)和《布拉斯庞德上尉的转变》(1897)。
进入 20世纪之后,萧伯纳的创作进入高峰,发表了著名的剧本《人与超人》(1903)、《芭芭拉少校》(1905)、《伤心之家》(1913)、《圣女贞德》(1923)、《苹果车》(1929)和《真相毕露》(1932)、《突然出现的岛上愚人》(1936)等。其中《圣女贞德》获得空前的成功,被公认为他的最佳历史剧,是“诗人创作的最高峰”(颁奖辞)。萧伯纳在1892~1939年共写了51部戏,其中除《圣女贞德》是描写法国青年女爱国者在英法百年战争中领导农民反抗英军被俘牺牲的唯一一部悲剧外,大都是喜剧或带有喜剧意味的笑剧、闹剧、狂剧以及历史剧、哲理剧、政治幻想剧等,题材、手法虽有变化,讽刺、暴露的精神则始终如一。其他作品有《武器与人》、《康蒂妲》、《风云人物》、《魔鬼的门徒》、《凯撒与克莉奥佩特拉》、《人与超人》、《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巴巴拉少校》、《医生的困境》、《安德洛克勒斯与狮子》、《皮格马利翁》、《伤心之家》、《回到玛土撒拉》、《苹果车》等。
三、创作背景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他的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
音歌手,母亲是女仆。家里条件很不好,他的父亲酷爱音乐,而且总想让贝多芬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从4岁起,贝多芬就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弹起了钢琴。之后,钢琴、长笛、小提琴、中提琴、管风琴,贝多芬都能一一演奏。13岁时,贝多芬被任用为宫廷剧场的首席小提琴师和教师、助理管风琴师等。
1789年,贝多芬来到波恩大学听哲学课,同时,认真地学习、研究古代神话和文学课程。在学习中,他接受了欧洲作家充满斗争精神的民主主义思想,并决心为了自由、人权而斗争。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到过维也纳,见到了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莫扎特很早就听说过贝多芬的事情,而且,有一种感觉,他觉得,贝多芬将来一定在音乐方面大有建树。贝多芬跟着莫扎特上了一段时间的音乐课,深深被莫扎特的治学、为人所感动,他决心不辜负教师对自己的期望,认真学习。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对贝多芬影响很大。他对资产阶级革命才建立的共和 制非常赞成,并把“自由、平等、博爱”看作是自己的人生信条和奋斗目标。他后来的乐曲 作品中都充满了这种思想。
1792年,贝多芬移居维也纳,自此,他永远地离开了故乡。这时,贝多芬一心倾慕 的莫扎特已经去世,于是他便跟另一位作曲家海顿学习作曲。海顿是一位古板、传统、恪守 旧规的教师,喜欢安分守己、唯命是听的学生,而贝多芬的思想则活泼、自由、不拘一格,所以,海顿很不喜欢贝多芬。贝多芬无奈,只好停止了跟海顿学习。贝多芬靠自己的顽强努力终于被认为是维也纳最好的钢琴家和最优秀的作曲家。
尽管贝多芬在乐曲创作上表现出了不凡的才能,但他本身却连遭不幸和打击。
27岁时,他患了耳聋症,而且病情不断恶化。这对于酷爱音乐、视音乐如生命的贝多 芬来说,无异于夺去自己的生命。到了中年,他的耳朵一点也听不见了。
在1801到1812这10余年间,他作出了许许多多成功的作品,除《月光奏鸣 曲》之外,还有《第二交响乐》、《克莱策奏呜曲》、《第三交响乐》(又叫《英雄交响 乐》)、《曙光奏鸣曲》、《热情奏鸣曲》以及后来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交 响乐》。其中,《第五交响乐》创作于1808年,被认为是贝多芬最受欢迎的交响乐,也 是他的作品中最完美的典范作品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告诉人们要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要积 极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
1827年3月26日,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贝多芬却带着未完成作品的遗憾,带着对封建统治者的憎恶,带着对人世间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离开了人世。生前,贝多芬是一个人在创造,熬尽最后一滴心血;死后,贝多芬把他的艺术创造送到人类生存的每一个角落。
贝多芬的一生是孤独的、苦难的。正是这种孤独,能使他直面真正的艺术,正是这种苦难,练就了他“硬汉”的品格,他不仅是作曲家,也是艺术家、思想家,他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把音乐视为“纯粹精神”的音乐观,他认为音乐作为启蒙思想的载体,应该能开启更高知识世界的大门,他本人也要把整个生命奉献给艺术,这一信念趋使他陷入到疯狂的情结中,抗拒着人生的重负,接受着命运的磨砺(如本身身体的残疾)。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生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来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而是来完成伟大的工作的。”他的生涯中充溢着与命运抗争的力量、讴歌欢乐的热情,他用毕生心血铸就了非凡的音乐建筑,为人类留下了一笔永恒的宝藏,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尊为“乐圣”。
正如罗曼罗兰所评价的那样:“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用那句豪语说明的——用痛苦换来欢乐。”
百年之后,英国伟大的剧作家、散文家,萧伯纳为伦敦《广播时报》写了一篇音乐评论——《贝多芬百年祭》,一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文章是纪念贝多芬的,其中包含着作者对于贝多芬以及对于音乐的理解,字里行间,透着大师的独特的感受——他把贝多芬视作“反抗性的化身”。
四、课文讲解 1.课文分析 1)课文层次
首先,作者从贝多芬逝去的情景入手,“他是反抗性的化身”这一句把我们引入到大师的灵魂深处,让我们看到了大师的人格特性——反抗性。贝多芬的一生是在孤独和不幸的痛苦中度过的,生活的艰难和噩运历炼了贝多芬的精神和意志,在这种生活的重压下,贝多芬没有逃避,而且直面人生,与生活抗争,与命运抗争,完全可以说是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性格人物。
其次,不仅从他的个性上,作者认为他是反抗性的化身,就是他的音乐也是反抗性精神的载体。作者将莫扎特等其他音乐家与贝多芬进行了对比:在身份上一方是贵族,一方是“未经驯服的兄崽子”;在性格上一方是文雅、与传统社会很合拍,一方却放荡不羁、玩世不恭。接下来,作者则侧重谈他的音乐:
一方面,贝多芬的音乐不同于18世纪流行的舞蹈音乐,舞蹈音乐是讲求“对称样式”的,而贝多芬则没有遵从这种样式。
另一方面,杰出的音乐背后大都蕴涵着复杂的、不同寻常的感情。贝多芬所做到的就是“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这就是“贝多芬之谜的全部”
最后,文章淋漓酣畅地阐发了贝多芬一样能做得那么好,但他却不愿这样做,宁愿忍受孤独,忍受别人的不理解,因为他不甘心平庸凡俗,而不朽的艺术总是与众不同的。
傅雷曾在《〈贝多芬传〉译者序》中说:“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 2.重点难点讨论
1)文章写贝多芬,围绕什么核心展开的?为之作者选取了那些材料?如何表现主题的?
此文的开头,作者大气磅礴的写出了贝多芬的抗争式的辉煌,这也正是作者心中“贝多芬精神”的显现。接着作者写到“还是和他生前一直那样的唐突神灵,蔑视天地,他是反抗性的化身。”作者选择了这一独特的视角,给了我们总体上的感知。贝多芬的一生是孤独苦难的,经济的拮据,身体的疾痛,几乎不能使他在生活中自由地享受快乐,但他不屈服于生活给他带来的重重磨难,他偏要用痛苦来创造欢乐的音乐,他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他不屈服命运的安排,他要反抗命运的不公,因此作者说贝多芬是反抗性的化身。而贝多芬的伟大成就正是这种反抗性的杰作,没有这种反抗性,也许我们看到的贝多芬不过是被生活的苦难压垮的碌碌无为的街井小市民形象而已,何谈他的不朽灵魂,何谈他永世的音乐?而本文恰是找到了“反抗性化身”这个很好的切入口,贝多芬的品格和音乐,才能更完美地展现于人们的眼前。
能体现贝多芬“反抗性化身”的具体事件:
街上遇到大公不脱帽,且在他们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
穿着不讲究,被警察当作流浪汉抓起来。
这些虽是一些平凡的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小中见大,正是这点滴的小事,却把人物的反抗性点染得形象、生动、淋漓尽致。当时的社会,人们的伦理道德中,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达官贵人无疑是人们尊崇追随的对象,能为那些人效劳是普通人的荣耀,同时也正是这些达官贵人制造着生活中众多的不幸。贝多芬能这样的不调和,不恭顺,不屑于为挤入上层社会,为受人们崇敬而刻意地注重衣着,刻意地献媚讨好,正是反抗社会,投入到真正艺术之中的具体的显现,是最能展示他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从中我们领略了一个真实的、真正为艺术献身的艺术大师的风范。
2)写贝多芬不能离开他的音乐,贝多芬音乐的精髓是什么?他的音乐与他的个性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此问题,同学们应该抓住几个关键句去理解,可以先找出几个关键句,然后加以讨论、分析、归纳,形成一定的共识。
首先,说贝多芬的灵魂是奔腾的澎湃的,那可没有一点问题。“奔腾澎湃”的灵魂,多么形象的说法,仿佛大海的怒涛冲击着坚硬的崖岸,这就是贝多芬的活力和激情,这种活力也一样作用于音乐之中,涌现出音乐的无穷的魅力。“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很容易控制,可是常常并不愿意去控制,这个和他狂呼大笑的滑稽诙谐之处是在别的作曲家作品里都找不到的。”音乐的律动,是“奔腾澎湃”的灵魂的再现。
其次,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样无顾忌的骄纵的不理睬传统的风尚,——这些就是使得贝多芬不同于17和18世纪谨守法度的其他音乐天才的地方。”不拘泥于传统的风尚,就意味着音乐中有与时代的不协调音,这正是“造成法国革命精神风暴中的一个巨浪”,在音乐之都维也纳也处于战乱之中时,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钢琴协奏曲》出版了,这部协奏曲有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气质。温存的抒情,轻盈的絮语在协奏曲中只占有次要的地位,整个作品中那种风云呼啸、人马奔突之势,无不使人感到时代之魂的复活。
第三,可是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他还能表达感情。“他一生非常保守的使用着旧的乐式;但是他加给它们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可以说贝多芬真正解读了音乐的内涵,把音乐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第四,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生享受不尽的美丽的乐曲;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们展开的那迷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回都能发现新东西,并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笼罩着我们。”归根结蒂,贝多芬的音乐打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缘于他的音乐充满着活力与激情。
诸多的句子是作者对贝多芬音乐真正内涵的见解,揭示了贝多芬音乐的精髓——惊人的活力与激情。而且能从具体的实例中让我们仿佛谛听到了这种震世的华美的乐章。音乐中的活力与激情,来源于他不屈的反抗性的个性品格,音乐是表达情感、思想的,在此,音乐家找到了很好地表达情感的载体,尽情地渲泻着,形成了贝多芬独特的音乐的乐式和内涵,可以说他的个性魅力与他的音乐成就是相辅相成的,是协调统一的。3)文章刻画人物除了直接描写人物外,还调动了哪些艺术手法?
此文中首先是对贝多芬进行直接的描写表现他的个性,更多的时候,作者把他设置到一个客观的环境之中,运用衬托、对比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① 谈到贝多芬的灵魂是奔腾澎湃时,与韩德尔巴哈相比较,突出贝多芬的活力与热情。
② 莫扎特、海顿等都是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但在这里,似乎都成了贝多芬的铺垫和陪衬。把不同性格的人放在一起,来突现人物的性格是描写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法,我们可以想到《世间最美的坟墓》中,把托尔斯泰放在伟人们之中,突出他的逼人的朴素。
③ 从服饰上把贝多芬等穿“散腿裤”与莫扎特等人的穿“紧腿裤”作比较,形象地写出了不同身份的两种人,突出了贝多芬的鲜明个性。没有比较,也就没有个性的显现;没有衬托,也就没有伟大的灵魂。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妙处,感受作家艺术手法的高超,更透彻地理解文本。
4)生动、优美、诗化的语言,饱含着作者的浓重的情感,试举例加以分析。
例如“但是在听过贝多芬的第三里昂诺拉前奏曲之后,最狂热的爵士乐听起来也像少女的祈祷那样温和了。”“最狂热的爵士乐”是何等的疯狂,“少女的祈祷”是何等的温柔,在贝多芬的音乐面前,两者的等同突显的是贝多芬音乐的激情。
“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在轧路机前面再加上修饰语“不听话”就可见贝多芬的个性了,诸多的实例,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把握其语言上的独特之美。3.相关评论
本文人物刻画凝练、深入。作者将贝多芬的性格与他同时代的音乐家加以比较,突出他强健的灵魂,鄙视流俗的气质,非凡的道德勇气和作为共和党人的激进革命倾向。无论在个人生活中还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贝多芬惊世骇俗的鲜明个性在于他的贯穿一生的反抗精神,“扼住命运的咽喉”而不甘于屈服的顽强战斗品格。从他的个人生活来看,他是不幸的,但是他所取得的成就显示了他顽强的生命力量。贝多芬的音乐表达了充沛的感情,以及突破乐式陈规的特点,一般人的看法是病症;但是作者充分肯定了他的艺术才华,认为他的艺术技巧是全面的、完善的,其音乐中的激动人心的情感爆发正是异于其他作曲家的独一无二处。因而,贝多芬的为人和音乐创作共同形成了他的个性。文中浸透了对音乐家的理解和同情,对个人在时代变化之中的命运的关注,同时也显示了作者丰富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评论经验。文章语言流畅,自始至终贯穿不可阻挡的气势,也切合对贝多芬雷霆般性格特点的描画;面对贝多芬丰富的思想元素,作者的概括彰显明晰;人物形象生动,比如文章开头对贝多芬的刻画,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作为一片纪念文章,本文并非只是对贝多芬盖棺论定,也有对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的理解,虽属一家之言,但是经过作者列举音乐家轶事和恰当的分析,读来令人信服。
五、思考与练习
见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第九版)P.412
第二篇:《贝多芬百年祭》教案
贝多芬百年祭
萧伯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一代音乐大师惊人的音乐激情及与命运抗争、永不屈服的人格魅力。
2、学习文章以小见大,叙议结合,揭示内涵的写法,把握文章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3、勾画评点,品味精彩语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勾画评点,品味精彩语言,感受大师人格及音乐魅力。
2、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难点:
1、理解文中作者对于大师的独特的感悟视角。
2、感受诗化的语言中的丰富的情感,学会分析品味。
一、导入: 1827年3月26日,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他,就是伟大的贝多芬。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肖伯纳的文字走近贝多芬,更多地了解贝多芬。
二、作者介绍:
萧伯纳(1856——1950)英国著名的戏剧家和文艺评论家。因其戏剧强烈的讽刺倾向,他被称为“二十世纪的莫里哀”。他在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的代表作有《鳏夫的房产》、《圣女贞德》和《巴巴拉少校》等,其中《圣女贞德》是他最佳的历史剧,是“诗人创作的最高峰”。
三、课文内容分析
《贝多芬百年祭》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全文脉络清晰,从整体上看,文章重点说明贝多芬的个性及音乐的特点:
1、阅读课文1至3自然段试归纳贝多芬的个性。萧伯纳写贝多芬,围绕什么核心展开的?为之作者选取了哪些具体事件来说明?在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提示:从文本中找关键词句分析。)
(1)贝多芬的个性:反抗性、奔腾澎湃、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清教徒性格。
(2)萧伯纳围绕的核心:作者以“反抗性化身”为核心,将贝多芬的个性和音乐的特点完美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3)能体现贝多芬“反抗性化身”的具体事件:
①第一段第三、四行“街上遇到大公不脱帽,且在他们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
②第一段第六、七行“他穿衣服之不讲究尤甚于田间的稻草人,被警察当作流浪汉抓起来”。
(4)在这里作者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2、写贝多芬离不开写他的音乐。
阅读课文4至7自然段试归纳贝多芬音乐的特点。在萧伯纳眼中贝多芬音乐的精髓是什么?他的音乐与他的个性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提示:同学们应该先抓关键句去理解,先找关键句,然后加以讨论、分析、归纳,形成一定共识。)
(1)贝多芬音乐的特点:杂乱音响,不对称;活力与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他能使我们激动,并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笼
罩着我们。”“是使你清醒的音乐。”
(2)贝多芬音乐的精髓:惊人的活力与激情。(3)音乐与个性内在的联系
贝多芬的音乐打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缘于他的音乐充满着活力与激情。音乐中的活力与激情,来源于他不屈的反抗性的个性品格,可以说他的个性魅力与他的音乐成就是相辅相成的,是协调统一的。
四、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1、语言特色: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诗化,饱含着作者浓重的情感。
2、艺术手法:对比;大量运用生动具体的描绘;比喻
举例说明:① 谈到贝多芬的灵魂是奔腾澎湃时,与韩德尔巴哈相比较,突出贝多芬的活力与热情。②莫扎特、海顿等都是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但在这里,都是为了衬托贝多芬的。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贝多芬百年祭》,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贝多芬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不仅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更因为他是一个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是一个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只有勇敢的面对生活,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千难万险,才能唱响生命的赞歌。贝多芬那种不屈于命运,敢和世俗、平庸、传统挑战,敢于和病魔、困窘、寂寞搏斗的精神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步!
第三篇:《贝多芬百年祭》教案
《贝多芬百年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的事迹,把握贝多芬音乐中所体现的精神。
2、学习文章以小见大、对比衬托的手法。把握文章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3、勾画评点,品味精彩语言。
教学重点:
以小见大、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反复朗读,师生讨论。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贝多芬的身世、经历、成就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1、背景介绍:
一百多年前,一位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乐曲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逝去了。他,就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乐圣贝多芬。他艰难坎坷的一生,坚韧超凡的毅力,同他的音乐一起启迪着后人。法国著名文学家、音乐史家罗曼•罗兰称贝多芬为“胜利的普罗米修斯”。“依着他的先例,我们应当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则称贝多芬为“反抗的化身”。
萧伯纳不但是位出色的剧作家,还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在青年时,他就希望成为男中音,工作之余,他为《明星报》撰写了不少音乐评论。音乐拉近了贝多芬与萧伯纳的心灵距离。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萧伯纳发现了贝多芬钢琴曲与众不同的个性,那撞击、咆哮、怒吼的音乐深深吸引了他。在贝多芬逝世100年后的1927年,萧伯纳为自己崇拜的音乐家写下了这篇文章。
2、作者介绍:
乔治•萧伯纳(1856—1950),英国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上校》《圣女贞德》《苹果车》等,它是“易卜生主义”的继承人,英国“新戏剧”的创始人,作品具有高度的社会性,语言机智雄辩,以幽默讽刺著称。
3、作者逸事
三、听课文第一段的朗读录音,学生跟读;
学生朗读第二段并默读余下内容。
四、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评价贝多芬其人; 第二部分:评价贝多芬的音乐
五、文本思考:
1、贝多芬有什么个性?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刻划人物?
2、贝多芬的音乐有什么特点?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播放莫扎特的音乐让学生来做对比)
六、品味语言(课堂练习)
题目见课本第13页课后练习三。答案略
七、质疑:学生针对文中不懂的句子自由提问。
八、总结:
本文介绍了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为人,其音乐创作的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突出了贝多芬及其作品的反抗精神。
九、作业:
小作文《我所了解的贝多芬》
第四篇:我用的贝多芬百年祭教案
贝多芬百年祭
萧伯纳
【教学思路】
本文是大师写大师的一篇文章,就审视和赞赏的角度而言,往往是独特的,具有平凡人所没有的认知高度,同时离我们时代比较久远,又有对音乐艺术的独到的赏析,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前,首先指导学生利用图书或网络来查找相关人物的介绍评价信息,找一些贝多芬著名的音乐来欣赏,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其次引导学生细心地研读课文,做整体的感知,然后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样,也就抓住了文本的主体。最后,文本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尤其像本篇这样有着诗一样精美语言的文章,则更要紧紧抓住它,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进行品味,选取些关键句,更好地分析到位,理解透彻,这样才能抓住文章的精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一代音乐大师惊人的音乐激情及与命运抗争、永不屈服的人格魅力。
2、学习文章以小见大,叙议结合,揭示内涵的写法,把握文章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3、勾画评点,品味精彩语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勾画评点,品味精彩语言,感受大师人格及音乐魅力。
2、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难点:
1、理解文中作者对于大师的独特的感悟视角。
2、感受诗化的语言中的丰富的情感,学会分析品味。【教学方法】 反复朗读,师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827年3月26日,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他,就是伟大的贝多芬。也许知道大师名字的同学不少,但真正了解大师的同学一定不多。现在我给同学们讲个故事:
年轻的贝多芬闯荡维也纳时,他的崇拜者,也是朋友兼房东——李希诺夫斯基亲王一家对他关怀备至,贝多芬心存感激。但后来贝多芬发现,亲王企图通过爵位的尊严,迫使贝多芬改变自己的意志。贝多芬勃然大怒,当下搬出亲王的宅邸,并宣布与之绝交。他在致亲王的绝交信里写道:您之所以成为一个亲王,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己。亲王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永远只有一个!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肖伯纳的文字走近贝多芬,更多地了解贝多芬。
二、作者介绍
萧伯纳(1856——1950)英国著名的戏剧家和文艺评论家。因其戏剧强烈的讽刺倾向,他被称为“二十世纪的莫里哀”。他在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的代表作有《鳏夫的房产》、《圣女贞德》和《巴巴拉少校》等,其中《圣女贞德》是他最佳的历史剧,是“诗人创作的最高峰”。
三、课文内容分析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萧伯纳的《贝多芬百年祭》
《贝多芬百年祭》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全文脉络清晰,从整体上看,文章重点说明贝多芬的个性及音乐的特点:
1、阅读课文1至3自然段试归纳贝多芬的个性。萧伯纳写贝多芬,围绕什么核心展开的?为之作者选取了哪些具体事件来说明?在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提示:从文本中找关键词句分析。)
(1)贝多芬的个性:反抗性(第一段第三行)、奔腾澎湃(第一段第十行)、激进的共和主义者(第二段第一行和十行)、清教徒性格(第一段第七行)。
2(2)萧伯纳围绕的核心:
文章的首句,作者就大气磅礴的写出了贝多芬抗争式的辉煌,这也正是作者眼中“贝多芬”的显现。接着作者写到“还是和他生前一直那样的唐突神灵,蔑视天地,他是反抗性的化身。”作者以“反抗性化身”为核心,将贝多芬的个性和音乐的特点完美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3)能体现贝多芬“反抗性化身”的具体事件:
①第一段第三、四行“街上遇到大公不脱帽,且在他们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
②第一段第六、七行“他穿衣服之不讲究尤甚于田间的稻草人,被警察当作流浪汉抓起来”。
(4)在这里作者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这些虽是生活中的小事,却能把人物的反抗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当时的社会,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达官贵人无疑是人们尊崇追随的对象,能为达官贵人效劳是普通人的荣耀。贝多芬能这样的不调和,不恭顺,不献媚讨好,这正是他反抗社会,投入到真正艺术之中的具体的显现。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一个真实的、真正为艺术而献身的艺术大师风范。
2、写贝多芬离不开写他的音乐。阅读课文4至7自然段试归纳贝多芬音乐的特点。在萧伯纳眼中贝多芬音乐的精髓是什么?他的音乐与他的个性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提示:同学们应该先抓关键句去理解,先找关键句,然后加以讨论、分析、归纳,形成一定的共识。)
(1)贝多芬音乐的特点:
a.杂乱音响,不对称(第四段第五行)。
b.“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第六段第二行)
C.活力与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第六段第四、五行)
d.“他能使我们激动,并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笼罩着我们。”“是使你清醒的音乐。”(第七段第四、五和第七行)
(2)贝多芬音乐的精髓:惊人的活力与激情。
3(3)音乐与个性内在的联系:
①贝多芬是“反抗性化身”,反抗性使得他突破乐式陈规。他的音乐是杂乱的、不对称的。“他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贝多芬的灵魂是最“奔腾澎湃”。“奔腾澎湃”的灵魂使贝多芬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这种活力和激情也一样体现在音乐之中,“贝多芬加给音乐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了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
②激进的共和主义者和清教徒性格使得贝多芬嘲讽传统,无所顾忌的骄纵的不理睬传统风尚。这种鄙视流俗的气质使得他的音乐中有与时代不协调音。“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着旧的乐式”这也是激进共和主义者的特点。但贝多芬就是贝多芬,“ 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享受不尽的美丽的乐曲;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们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回都发现新东西„„”
总之,贝多芬的音乐打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缘于他的音乐充满着活力与激情。音乐中的活力与激情,来源于他不屈的反抗性的个性品格,可以说他的个性魅力与他的音乐成就是相辅相成的,是协调统一的。
3、分析“贝多芬之谜”。(解题提示:第七段首句“以上就是贝多芬之谜的全部。”)
四、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语言特色: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诗化,饱含着作者浓重的情感。举例说明:①(第一段第五行)“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在轧路机前面再加上修饰语“不听话”就可见贝多芬的个性了。
②(第一段第十四行)“但是在听过贝多芬的第三里昂诺拉前奏曲之后,最狂热的爵士乐听起来也像少女的祈祷那样温和了。”“最狂热的爵士乐”是何等的疯狂,“少女的祈祷”是何等的温柔,在贝多芬的音乐面前,两者的等同突显的是贝多芬音乐的激情。
艺术手法:
文章为纪念贝多芬而作,却以大量的篇幅写到莫扎特等其他音乐家,为什么这样写?
贝多芬性格的独特性在文中是通过与其他音乐家,尤其是莫扎特等人的对比突现出来的。
举例说明:① 谈到贝多芬的灵魂是奔腾澎湃时,与韩德尔巴哈相比较,突出贝多芬的活力与热情。
②从服饰上把贝多芬等人穿的“散腿裤”与莫扎特等人穿的“紧腿裤”作比较,形象地写出了不同身份的两种人,突出了贝多芬的鲜明个性。
③莫扎特、海顿等都是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但在这里,都是为了衬托贝多芬的。
没有比较,也就没有个性的显现;没有衬托,也就没有伟大的灵魂。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妙处,感受作家艺术手法的高超,更能透彻地理解课文。
其次,文章还大量运用生动具体的描绘和比喻手法:像开头第一句“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就运用了具体的描绘,生动地刻画出了贝多芬桀骜不驯的性格。其他像“轧路机”“稻草人”等比喻使贝多芬的形象鲜明,使语言幽默风趣。
回顾今天上的内容:
五、结束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贝多芬百年祭》,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贝多芬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不仅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更因为他是一个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是一个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只有勇敢的面对生活,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千难万险,才能唱响生命的赞歌。那你将怎样谱写你生命的赞歌呢?
六、作业
1、如何理解“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的最有深度的音乐了”这句话?
2、请同学们课后阅读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更多地了解贝多芬,让贝多芬那种不屈于命运,敢和世俗、平庸、传统挑战,敢于和病魔、困窘、寂寞搏斗的精神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步!
第五篇:《贝多芬百年祭》课文解读及教学设想
激情的音乐 叛逆的灵魂
——《贝多芬百年祭》课文解读及教学设想
北京二中 成颖
贝多芬辞世后,后世众多的音乐伟人如勃拉姆斯、李斯特、德彪西、瓦格纳等都纷纷写纪念文章,评价贝多芬的伟大一生。而萧伯纳作为一位文学家,在评价贝多芬时却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写作视角。
本文没有涉及贝多芬坎坷的一生,只是论及贝多芬的品格精神和音乐创作,文章没有简单的称赞和颂扬,而是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贝多芬及其音乐的独特理解和感受:他把贝多芬视作“反抗性的化身”,认为“惊人的活力和激情”是贝多芬音乐的本质特征。
下面笔者从内容、结构、语言和写法四方面解读本文。
(一)内容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是激情澎湃的,贝多芬的品格精神是反抗和叛逆的,这正是本文所展现的萧伯纳对贝多芬及其音乐的独特感悟。
第一段:总体评述贝多芬的思想品格和音乐特征,含有三层意思。
1、贝多芬的反抗性,作者认为他是“反抗性的化身”。
这种反抗性表现在:一是对天地神灵的反抗,文章说他“唐突神灵,蔑视天地”,这其实正是贝多芬不屈于命运的表现;其次是对世俗权贵的傲视,当他在街上遇到大公和他的随从时,不仅不脱帽致礼,反而是不恭敬地从他们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
2、贝多芬虽然外表不修边幅,但灵魂却是伟大而奔腾澎湃的。
文中说贝多芬穿着极不讲究,有次竟因穿着破烂而被当作流浪汉被抓,但在他破烂的外表下容下的却是奔腾澎湃的伟大灵魂。作者之所以写贝多芬外表的平凡甚至是邋遢,正是为了与其灵魂的伟大形成对比,凸显后者。接着作者反复强调韩德尔和巴赫具有伟大的灵魂,其目的是要以此为衬托,强调贝多芬的伟大灵魂中还具有别于他人的奔腾澎湃的特质。
3、奔腾澎湃的思想表现在音乐中,呈现出不愿受任何约束和控制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
作者首先非常有分寸地说,这种狂风怒涛般的力量,贝多芬自己是很容易控制住的,只是他并不愿控制而已。这样,作者就非常含蓄且巧妙地规避了人们可能会对贝多芬作品产生这是一种无法控制的神经质的发泄的质疑和误会。紧接着作者又告诉我们,这种狂风怒涛般的力量是贝多芬作品所独有的。然后,作者就用具体的作品——贝多芬的第三里昂诺拉前奏曲和第七交响乐来解说这种力量带给人们的强烈的感染力。它让疯狂的爵士乐显得像少女般温和,能让最狂热的舞蹈家拼命的舞动,甚至让人们觉得,在欣赏贝多芬的音乐时产生缠绵悱恻的感觉真傻。
让学生理清以上三个层次应是本段教学的一个难点。可以通过提醒学生注意分号的使用来突破这个难点,因为每处分号表达了一层意思。另外,学生可能会对“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最黑最黑的舞蹈家拼了命的跳下去”等句子感兴趣,但理解起来又会有一定的难度,因而这也应是教学的关注点。
第二段:通过将贝多芬与其他同一时期的音乐家进行比较,突出贝多芬与众不同的精神品质,即他的独立不羁和不受约束。
首句“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样无顾忌的娇纵的不理睬传统的风尚——这些就是使得贝多芬不同于十七和十八世纪谨守法度的其它音乐天才的地方”是本段的主旨句。将贝多芬与其他音乐家作整体比较,相比较于其他音乐家的谨守法度,贝多芬的奔腾澎湃的精神,对世俗禁锢的嘲讽和不受一切束缚的品质,显得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他的这种精神品质,与当时法国革命张扬个性的觉醒,推崇平等、自由的精神是相契合的。所以作者说贝多芬是“造成法国革命精神风暴的一个巨浪”。
接着,在与莫扎特、格鲁克、海顿的具体对比中,贝多芬这种与众不同的品质就更加得以彰显。莫扎特是衣着整齐的:“他从小就是梳洗干净,穿着华丽”;他天性文雅、举止大方;符合传统,被世俗认同,特别是从他对蓬巴杜夫人的态度和言语中更可见他对世俗、权势的认同和尊重,虽然在灵魂的深处他也会感到孤独。格鲁克和海顿亦如莫扎特一样文雅,虽然莫扎特和格鲁克的文雅中更多地透露出宫廷精致的贵族气质,而海顿的文雅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民间闲散的质朴气息,但毕竟他们都是谨守着一切世俗的法度,受到传统和世俗束缚。而贝多芬却是一个“不羁的艺术家”,是“一个不穿紧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即使“在他已老到像一头苍熊时,他仍然是一只未经驯服的熊崽子”,也就是说贝多芬是独立不羁、不受约束的,在率真、纯朴的天性中又包孕着坚强的意志。
正因为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品质,莫扎特、海顿和贝多芬之间就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作者强调这绝不是出于嫉妒,“海顿从不知道什么是嫉妒”,莫扎特甚至还非常赏识贝多芬的才华,预言“有一天他是要出名的”。
接着作者谈到贝多芬与莫扎特之间还存在着对人对事的道德分歧,在莫扎特,道德是灵活的,是没有标准的,他可以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随意的修饰,而这正是贝多芬所不认同,甚至是厌恶的。作者在此段结束时谈及这个内容,是为了开启第三段的内容。
教学中,本段要抓三个关键点:一抓主旨句,掌握整段大意;二抓对比的写法,从对比中看出贝多芬与众不同的精神品质;三抓结尾处的内容,即贝多芬的道德态度,明白此内容在结构当中的作用。重点是引导学生研讨对比的内容。
第三段:承接第二段的内容,评述贝多芬在道德领域对自我操守的坚持,也是通过与其他音乐家的比较,来突出贝多芬的这种精神品质。
对于贝多芬而言,赋予道德以灵活性是令其厌恶的对生活的不恭敬,由此可见他对待道德的严肃态度。贝多芬认可莫扎特非凡的音乐成就,他也曾以莫扎特为师,并学有所得,“莫扎特曾向他启示了十九世纪音乐的各种创新的可能”。但是贝多芬还是将矛头直指莫扎特,认为莫扎特不如海顿,虽然莫扎特和海顿同样的甘受束缚、具有服从性思想本质,作者形象地说他们是“穿紧腿裤的宫廷侍从”和“穿传统制服的侍从”,这两种说法只是区别了他们行为方式的不同,但其思想本质却是一致的。贝多芬之所以有这样的偏向,只是因为莫扎特把道德当作儿戏,这是具有清教徒性格的贝多芬所不能容忍的。需要说明的是,清教徒不是一种派别,而是一种主张简单、实在、人人平等的生活态度,具有清教徒性格的人对一切充满信心,具有排除万难、获得非凡成就的勇气,善于创造和创新,努力不断地开拓和征服。也是出于和莫扎特同样的原因,贝多芬将韩德尔当作英雄,而瞧不上格鲁克,尽管韩德尔和格鲁克的音乐创作风格是极其相似的。作者援引贝多芬对待韩德尔和格鲁克的态度,是为了对贝多芬对待道德的态度作进一步的补充,充分显现贝多芬对道德操守的坚持,这也正印证了文章开头作者所说的贝多芬身上倔强的特点。
本段中,除了对比仍是教学的关注点外,还特别需要廓清几个概念,即“穿紧腿裤的宫廷侍从”、“穿传统制服的侍从”和“清教徒”的具体所指,只有扫除了这些障碍,才能更好地理解贝多芬的道德精神实质。
第四段:这是一个过渡段,从前面的评述贝多芬其人过渡到评述贝多芬的音乐创作。
作者用“因为有了无线电广播,成百万对音乐还接触不多的人在他百年祭的今年将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的音乐”这句话巧妙地完成了这种过渡,同时还点了题。
作者说众多的纪念文章按照惯例全都充斥着千篇一律、空洞无物的颂扬,而读者对这样的文章也是毫无期待的。作者之所以这样说,也是要暗示自己文章的与众不同,值得期待,这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自信,而这点也正是为英国现代进步文学开辟道路,同样崇尚个性、民主、自由的萧伯纳和贝多芬的精神共通之处。惟其如此,萧伯纳对贝多芬才会惺惺相惜,对贝多芬的精神品质和音乐创作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可是,普通人和贝多芬的音乐却存在严重的隔阂,他们完全不理解贝多芬的音乐,他们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感受到的是:困惑、意想不到和杂乱无章。那么,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音乐?作者从这样的音乐中感受和解读到了什么呢?文章的第五段作了回答。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挖掘、揣摩本段语句的内容和句子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理解萧伯纳在文中所蕴含的深意。
第五段:表达了作者对贝多芬音乐的独特感受,即贝多芬的音乐传达了内心的情感,他的创作打破了一切形式的束缚,这也是他有别于其他音乐家之处。
作者认为,贝多芬“把音乐完全用作了表现心情的手段”,这是人们之所以不理解他的音乐,甚至他本人的原因。在处理音乐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时,一方面贝多芬是尊重形式的,“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着旧的乐式”,但同时他又不受制于形式,而是赋予它们“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甚至为了激情传达的需要,可以摒弃一切形式的束缚,而这种激情不只是流于浅层的感官的愉悦,而是具有思想高度的、来自灵魂深处的震颤。
为了使读者获得更加充分、直观的感受,作者接着以《英雄交响乐》为例来说明贝多芬音乐创作的这个特点:“在这个音乐作品中,贝多芬首先用了一个从莫扎特那里借鉴来的乐式,接着又用了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不仅说明了贝多芬对形式的尊重,还再次表明贝多芬并不是一个排斥一切的人,只是他有自己的坚持。而作品中的这些乐式都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并且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到“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也就是说为了表现内心的激情而突破了一切形式的束缚。贝多芬的这种音乐创作特点又何尝不是与他内在人格中不受一切羁绊和束缚的精神相契合的呢?正因为如此,“从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疯了”,因为他们的创作追求和创作境界都达不到这个高度,而萧伯纳却恰恰对此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肯定。他说:“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
本段教学的重点是贝多芬处理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态度,并以此生发到对一切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关系的认知,联系学生的写作进行正面的引导。
第六段:是对上述内容的收束,对贝多芬音乐创作和品格精神内在关系的总结。
作者用“以上就是贝多芬之谜的全部”,根据前文可以得出,这里的“以上”指的当是“贝多芬其人”和“贝多芬的音乐”这两者。之所以说是“谜”,是因为人们的不理解。他们既不理解贝多芬,也不理解贝多芬的音乐。作者正是在这解谜的过程中,向读者诠释了他对贝多芬及其音乐的独特感悟。如果说第五段只是对贝多芬音乐的充分肯定,那么这里就是对它的高度赞扬。在作者看来,贝多芬有着非凡的音乐才能,他所创造的美让人终身享受不尽,而且常听常新,更为可贵之处,也是作者认为与众不同之处是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而这种充满激情的音乐使人警醒、思考,让人感到孤独,其实孤独是最容易让人思考和警醒的。难道不可以说,贝多芬实际上是在通过他的音乐传达他对人生的坚定信念吗?
“以上就是贝多芬之谜的全部”是本段需要揣摩之处,也是本段教学的难点。对这句话的理解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仅指音乐作品,有人认为是兼指贝多芬本人及其作品,就这点可以让学生展开充分探讨。
第七段:通过说明贝多芬音乐对听者的影响,再次赞扬贝多芬音乐,其实也是贝多芬其人的思想深度。
在作者看来,贝多芬的音乐具有跨越时代的意义,“从旧式的跳舞乐队前进到爵士乐”,也就是说贝多芬是音乐从精致、规整跃变为激情、自由,使音乐有了丰富的精神内涵。而听者在懂得了贝多芬的音乐精神之后,思想和音乐的审美也都将同时得以超越,他将不仅能听懂贝多芬的音乐,而且最有思想深度的音乐也能听懂。再次赞美贝多芬的音乐是最有思想深度的,也是对包蕴于音乐中的贝多芬的思想品质的赞扬。
“旧式的跳舞乐队”“爵士乐”“贝多芬化了的老式跳舞乐队”到底指的是音乐的何种特点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是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可以提供音乐背景知识进行点拨,但重点还在学生对这些词语的揣摩。
(二)结构
本文的篇章结构大致呈现出总——分——总的形式。第一段先总体评述贝多芬的思想品格和音乐特征,接着二、三段评述贝多芬独特的精神品格,第四、五两段评述贝多芬音乐的独特品质,六、七两段又是总,评述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和品格精神间的内在关系和思想深度,层次非常清晰,结构完整而紧凑。同时,又特别注意段落间的过渡和句子的承上启下,如第四段从对人的评述过渡到对音乐的评述就非常巧妙。第二段结尾写贝多芬与莫扎特之间的道德分歧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为了开启第三段的内容,评述贝多芬的道德操守。而第六段首句“以上就是贝多芬之谜的全部”是对前文的收束,很好地承接了上文。
(三)语言
本文语言充满激情,表现了作者强烈的主观倾向,文章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作者说贝多芬是倔强的,是反抗性的化身,贝多芬的灵魂是伟大的,是最奔腾澎湃的,音乐中的活力和激情是惊人的,是最有思想深度的等等。
诙谐、幽默也是本文语言的一个特点,如将从大公和他的随从中间大踏步直穿而过的贝多芬比成是“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就很风趣,而且括号中“大多数压路机还恭顺地听使唤和不那么调皮呢”这一补充更增添了这个比喻的幽默感。为了表现贝多芬的音乐会使舞蹈家狂热、拼命的舞动,作者用了“最黑最黑的”“拼了命”这样的词语,也是语言诙谐的表现。
同时,本文的语言在激情、诙谐中又不失稳重,措辞极有分寸。在将贝多芬与其他音乐家进行比较时,对其他音乐家的评论,就很注意措辞的分寸和准确性,如对莫扎特的评论、对莫扎特和海顿对待贝多芬的态度评论等,就是作者对贝多芬本人的评价也是极有分寸的,从他在评论贝多芬灵魂的伟大和奔腾澎湃时的措辞中就可见一斑。
(四)写法
首先本文使用了比喻、对比、衬托等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 比喻:“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未经驯服的熊崽子”、“穿紧腿裤的宫廷侍从”、“穿散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等,形象地写出了贝多芬的天真直率、独立不羁、不受约束的品质。
对比:将莫扎特和贝多芬形成对比,突出贝多芬不受约束,坚守道德操守的可贵品质。
衬托:用韩德尔和巴赫来衬托贝多芬灵魂奔腾澎湃的可贵之处。
其次,本文在评述贝多芬的精神品质和音乐创作时,两者共通共融,互为印证。
贝多芬的独立不羁的反抗性品格正是她音乐创作的精神源头,而贝多芬音乐中突破一切形式束缚的激情和活力又是贝多芬精神品质的载体,作者在评述时也特别关注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将两者结合起来互相阐释、互为印证。
总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关注和赞美的是贝多芬激情澎湃的音乐和反抗叛逆的精神,而在作者看来,这两者又是和谐而完美的统一。因而,在教学中也应让学生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理解。
另外,对学生而言,《贝多芬百年祭》这篇课文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阅读存在障碍,所以教学的基点应是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借助学生的自我生成,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比如教学中,可以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或者是就文本的内容进行提问,以此明白学生的兴趣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在教学中做有针对性地研讨或点拨,力图做到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