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英语德育目标
初一英语德育工作计划
明德学校 由玉滔
2013.3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还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真、善、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德育的渗透
在初一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礼仪、习俗风貌。要学习包括表达思维活动(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喜欢、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成、关心)、社会文化(介绍、问候、告别、就餐、看病、庆贺)等三十多个语言功能项目,内容丰富。这些语言材料的学习,为课堂的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初一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其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切忌长篇大论。例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Sorry.”等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在学习“When do you usually„”句型时,当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用新的句型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时,教师在要求同学注意听别人发言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来认识什么是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懂得珍惜时间。这时知识的讲授、学生的交际练习,实际上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达到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二、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的情感教育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身心整体发展的过程。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这阶段儿童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放到首位,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从而把语言教学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标的心理内驱力,动机产生于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结构、认识结构、情感结构,运用正确的心理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环绕着学生的种种心理需要进行教学。学生的心理需要主要由兴趣、成功、审美、创造性四要素构成。其中,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加强英语教学的活动性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游戏、唱歌、比赛、表演等教学形式,可以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机会。例如,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的双人、小组、集体比赛游戏活动,即满足了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语言材料,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关心的集体主义精神。
(2)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初一英语教学是启蒙阶段,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要靠老师的渗透和培养。初一英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感性学习,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和交际用语都应当从感性学习入手,通过示范、模仿、运用,使学生充分感知语言,从而逐渐领悟语言的内在联系。从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角度来说,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良好习惯,这是掌握英语的关键。初一阶段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适当读写。要把“听”放在首位。要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和同学讲英语,回家要听录音,培养听力。在听的基础上说,积极参与课堂练习,要养成大胆讲英语的习惯,朗读和背诵的习惯,书写规范整齐的习惯,运用语言交际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等。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开端。学生学习、掌握少量的语言知识,固然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这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重在渗透。德育的渗透在于自然地与知识溶于一体,要善于在学科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捕捉德育因素,做到点到为止,牵强附会。今后我们要继续实践和探索,更好地发挥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第二篇:一年级德育目标
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九隆三小 一年级 2018、3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礼仪传统,认真贯彻《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大力推进我校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提升我校全体师生文明素养,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结合我校一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一年级学会礼仪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举止。贯彻执行《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以《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而提升我校全体师生文明素养,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使我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特成立一年级监督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王丽
负责教师:武世荣 周雯 李德英
三、工作目标
通过日常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礼节规范,能与老师、学生正常地交流;在学习、生活中初步养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良好习惯;规范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培养学生良好地文明礼仪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四、主要内容
结合《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学校的“七项评比”工作,将文明礼仪的学习、文明礼仪的实践、文明礼仪的展示贯穿文明礼仪教育的全过程。把礼仪贯穿到歌谣、听故事、知识抢答、朗诵等各种表演形式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根据《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确定不同学段、不同年龄阶段学习的内容和重点。
一年级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1、8点按时到校上课,不迟到。
2、认真佩戴红领巾,干净,整洁。
3、每天排队有序领餐,不拥挤,不喧哗,不挑食,不掉饭。
4、学会收拾自己的书包,课桌,东西摆放有序。
5、学会扫地,擦桌椅,擦黑板,打扫卫生。
6、自觉课堂纪律,不讲小话,不玩东西。
7、按时完成作业,做错的作业要认真改错。
8、大声唱国歌、校歌,升旗时肃静行队礼。
9、学会使用“您”“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
10、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不拥挤,不推搡。
11、集队做到“静、齐、快”,路队整齐、精神。
12、不攀爬窗台、栏杆,不玩危险的游戏,保护好自己和同学的人身安全。
13、懂得自己是小组的一员,能用实际行动为小组争光。
14、认真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15、饭前便后勤洗手,讲究卫生。
16、上课、读书、写字,姿势端正。
五、活动内容安排
第一阶段(2018年3月1日——2018年4月1日):做好学习宣传工作,启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实施文明礼仪教育工作。
1、举行启动仪式,宣布活动的目的、组织、时间、任务,结合《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的“七项评比”,提出具体的要求。制定并上报活动开展的计划、组织和实施方案。
2、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宣传。利用好手抄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工具,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宣传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教育的目的、意义和知识。
第二阶段(2018年4月1日——2018年5月1日):
(一)个人礼仪(4月1日——5月1日)
知道常用的礼貌用语。掌握读书、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习惯。认真佩戴红领巾,保持服装的整洁,爱清洁,讲卫生。
(二)交往礼仪(5月1日——6月1日)
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人正常交流,和睦相处。
(三)基本礼仪(6月1日——7月1日)
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礼节。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轻声交谈,不打扰他人。自觉遵守公共交通规则,不闯红灯。知道升旗的基本礼节。遵守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做文明游客、文明顾客、文明乘客、文明观众。
以上礼仪我们一年级将遵照执行,认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并不断把文明礼仪意识转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让文明礼仪之花香飘校园。
第三篇:德育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抵制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形成“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培养未来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常见问题分析:
1、同学之间没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因此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意见。
2、学生不能在老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起来沟通的桥梁,把老师与家长的话误传或不传。
3、家长在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更多的注重了“学习”方面的发展,忽视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参与人员:五年级全体中队员和辅导员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第五—六周)“火眼金睛”行动
(预想:说起我们的“道德烦恼”可真不少:生活中,乱丢垃圾、践踏草坪,“世界杯”上的假球、市场上的假商品等。还有真正的烦恼,来自自身的经历:踢球时不小心把别人的窗户打碎了;考试作弊、抄别人的作业等。因此让学生来收集这些方面的资料,一是让学生认识不讲诚信的危害性,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大家一起商议、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选择坦诚,让他们认识到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宽容和谅解。只有敢于与不“诚信”的现象作斗争,才能争取自身的利益,维护社会的文明。)
1、成立 “火眼金睛”特别行动小队,到学校、家庭、社区,了解收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在中队会上进行讨论,大家一起整理、汇集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四个方面的内容。
2、通过整理、汇集队员诉说的“道德烦恼”,大家一起想办法,分析解决这些烦恼,揭露危害、认清假象、防止蔓延,确立“诚信之敌人人防”的意识。
3、让“特别行动小队”找找身边诚实守信的故事、赞赞身边诚实守信的好人。(设想:让学生意识到诚信就在我们身边,做到诚实守信并不难)
4、举行“名人诚信故事擂台赛”,让名人的诚信事迹,教育学生懂得如何讲诚信、守道德。(设想:我们的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故事的收集,让学生在故事的演讲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理解诚信,明白如何做到诚信。并且在看书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诚实守信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让他们产生我们不能忘本,要不断发扬光大的意识)
第二阶段:(第七周)传达诚信信息
1、向全校师生发出“共建诚信校园”的邀请函,让全校的老师和同学用“诚信”要求自己,用“诚信”指导自己,让大家接受诚信的考验。
2用手中的画笔、心中的诚信,画出“诚实守信”的美好品德的真正含义。让学生用自己心中的诚信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争做一个诚实守信、文明有礼的社会小公民。(设想:为了清楚地表达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学生把在特别小队活过程的见闻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连成一个个故事:弯腰捡起一分钱、考试不要偷看、做错了勇于承认等,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绘画展现了大家纯洁无暇的美好心灵。)
3、设计自己的“诚信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内化为每个学生自己的道德标准。
第三阶段:(第八周)树立诚信榜样
1、定期评出“诚信”小标兵、“道德”好榜样,及时收集学生中感人的事迹,载入光荣榜、荣誉册。
2、让这些“诚信”小标兵、“道德”好榜样谈谈自己的做法、感受。(设想:树立了优秀的学习榜样,大家有了学习的榜样,平时就更能清楚在生活中、学习上做到诚实、守信,讲道德、明事理。)
活动延伸:把“诚信”进行到底,美德长存心中
1、“诚信王国天天游”,引导大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天生活在诚信的环境中,感受诚信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乐趣。
2、“诚信之花遍地开”,带领队员积极走向社会,做“诚信监督员”,进一步了解诚信的种种事例,分析诚信给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和谐、友善、美好的环境。
后记:
人之初,性本善,在我们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总有一方“世外桃源”,这里有着正义的化身——诚信,为我们驱散烦恼的阴影,留下童年的纯真。所以,当我们用双眼打量着五彩的世界时,我们真诚地希望——诚信,永存心中!
附:《“知诚信、行诚信”做诚勇少年》(班队活动方案)
活动准备:
1、小品《狼来了》、《卖苹果》;
2、配乐诗朗诵《感悟诚信》
3、故事:古《曾子杀猪》、今《宋庆龄的故事》;
4、歌曲《啊,诚信》《明天会更好》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人员:五
(四)中队全体学生 活动过程:
主持人A:在我们漫漫的人生路上,什么不可丢弃?
主持人B:在我们遇到艰难困苦时,什么要永远留在身边?
主持人A:它在我们身边,离我们是那样近;
主持人B:它又离我们越来越远,是那样模糊。
主持人A:它是我们远行路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主持人B:它就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朋友——
合:诚信!
合:《“知诚信、行诚信”做诚勇少年》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A: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用这样一个故事来教育我们。
(队员表演童话剧《狼来了》)
主持人B:面对牧羊童的哭喊,农民伯伯无动于衷,这一切都是牧羊童自己骗人造成的后果。
主持人A: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狼来了”的故事,它就告诫我们:一个不诚实爱骗人的孩子,最后会失去援救而被狼所吃。失去诚信,就会失去朋友,会失去很多很多的东西,只有诚信才是人生的通行证。
主持人B: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少年儿童就像是祖国朵朵含苞欲放的花儿,请欣赏舞蹈《月亮花儿开》。
(学生表演舞蹈《月亮花儿开》)
听歌声 :月亮花儿开,蓝蓝的一片海,山岭静悄悄呀,天上云„„
主持人A: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的最大美德莫过于诚实。
主持人B:列宁小时候摔碎花瓶、勇敢承认的故事,我们至今还记得。历史上评价一个人,关键并非是他的学识,看重的是他的人品。有德有才者,谓之君子也;有德无才者,谓之仙人也;有才无德者,谓之小人也。古人很注重诚信这一人生信条。在现实生活中,更有很多著名人物的诚信故事成为我们诚信的榜样。
下面请欣赏一个关于古人讲诚信的故事,《曾子杀猪》。
主持人A:古人很注重诚信这一人生信条。在现实生活中,更有很多著名人物的诚信故事成为我们诚信的榜样。下面请欣赏关于著名人物的诚信故事《宋庆龄的故事》。
主持人A:看来,诚信在人们心中还是具有颇高地位的。现在我们可以给诚信下一个定义了。“诚信即诚实守信。诚者,忠诚也,没有二心;信者,守信也,言行一致。”诚信被中华民族奉为做人之根本,是我们应该具有的基本的道德品质。下面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诚信,去体味诚信。
请欣赏配乐诗朗诵 《感悟诚信》。
(队员表演朗诵《感悟诚信》)
主持人A:无数的期待与梦想要靠努力去实现,今天的立志与誓言,将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主持人B:拥有它时也许你不珍惜,失去它时你就后悔莫及。
主持人A:啊,时间,写出生命的主题,让我们放声高歌《啊,诚信》。
(全体队员合唱《啊,诚信》)主持人A:“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维护安定团结。诚信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周围又有哪些与诚信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呢?瞧!那边过来了一位卖苹果的。(队员表演小品《卖苹果》)
主持人A: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应言行一致,胸怀坦荡,以负责的态度对待别人,用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把诚信作为我们的为人准则。昆德拉说过:“所谓人生,即是周而复始的诚实友好、信任的给予和被给予。”
主持人B:在人生风浪的洗礼中,只要你拥有了诚信,你的人生即可成为出色的人生。让我们再一次朗读今天队会的主题:《知诚信、行诚信”做诚勇少年》
主持人A:下面请老师为我们做总结。
老师:同学们,今天以“诚信”为主题的队会开得非常成功,你们的热情使我感动。是的,诚信是你人生旅途中美丽花草的种子,只要你辛勤去耕耘,就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诚信,是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拥有诚信,你的世界会无限大,生活会无限好;拥有诚信,你就会美丽到永远„„让我们心中时刻装着它——诚信,知诚信、行诚信,做诚实、守信、勇敢的好少年!
全体学生合唱《明天会更好》,在歌声中,队会结束。
第四篇:高三德育目标
高三年段德育
一、高三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特征
1.学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
高三学生处于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完成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脑和神经系统基本成熟;基本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体系,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
2.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1)高三学生的社会意识已接近成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现实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们更多的开始考虑个人前途的问题,这一特点使高三学生做事的盲目性减少,计划性增强,特别是表现在学习上。此时,他们的学习带有更强的目的性——为了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其他与学习无关的活动都可以不参加。
(2)随着备考时间的减少,高三学生会有越来越强烈的升学愿望,学生的思想压力和心理上的波动都会比较突出,紧张、焦虑会成为困扰学生情绪的主要问题。一些学生为了提高成绩,往往急于求成,当现实和理想产生矛盾时,便产生焦虑、浮躁的心理情绪,随之带来的是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一次考试的失败可能会让学生意志消沉,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3)高三学生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心理和思维上都更具有独立性。他们会认为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很好的处理。他们不愿意过多的和家长和老师沟通。甚至有部分学生会产生保守的心态,学习竞争激烈,唯恐其他同学超过自己,不愿意向别人提供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愿与同学交流。
二、高三学生阶段性学习特征
1.知识方面
高三各科学习均进入全面复习阶段,课堂密度随之增大,而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在原有基础上巩固和提高。学生须整理自己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2.能力方面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是是高考的命题要求。高考的能力要求又是比较综合全面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高中三年所学的汇总能力。从横向上分析,不同的学科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其相应的学科能力,比如物理需要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从纵向上分析,基于高三学习的综合性、交叉性等特点,这一阶段必然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也比高
一、高二高很多。
3.考试方面
高三学生面临高考,考试要求呈现出频率高、复杂化、跳跃强等特点。基于高三考试这些特点,学生需要一定的应试能力。首先,在频率上高三基本周周考、月月考,这就要求学生首先有一个健康的体质,需要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这种高强度的考试。其次,高三考试的每一门课程都开始了综合性的考核,复杂程度必然高于高一、二,尤其进入后期的二轮、三轮复习更是如此,那么这种综合性的考试就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的能力,具备不骄不躁的、冷静思维的心里素质。此外,高三考试一两天内就要进行所有学科的考试,这样的考试节奏自然要求我们的学生具备短时间内思维转换的能力,具备不纠结于前一门的失误而影响后一门的发挥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相关的心理疏导工作
三、高三德育目标和基本原则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高三德育目标制定如下:
1.政治思想方面:
1.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遵守法律,正确理解党的正确方针政策,确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观点。
1.2.关心国家大事,能运用科学世界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国内外重大社会重点、热点、焦点问题,为他们进人成人阶段独立面对社会独立思考问题奠定基础。
1.3.积极靠近党组织,为党组织输送优秀高中生加人党组织。
2.道德行为方面:
2.1.做到遵守学校常规、尊师守纪、团结同学、关心集体;能参加社会、集体、学校的一些公益活动。
2.2.坚持全面发展,做合格的毕业生。
3.心理品质方面:
3.1.保持健康的心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谐地处理生活、学习的各种矛盾。
3.2.勇于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顽强的毅力和耐挫能力,以最佳的精神状态,争取高三的优异成绩。
4.学习态度、方法指导方面:
4.1.对各科学习能坚持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4.2.能根据自己实际、学科特点、高考特点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4.3.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搞好各科复习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程序。
4.4.能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复习好各科知识。
基本原则如下:
1.导向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因材施教原则: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高三德育的实践策略
1.目标策略
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动目标的自觉性。目标,是人们的微理想,指引着人们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更是要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制定可及的目标。而在高三这个特殊阶段更是要告诫学生胸怀理想,不忘目标,脚踏实地,促使学生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化作保持其学习的原动力。
鉴于此,我们将目标教育贯穿于整个高三教育中。以行动告诉学生,高三不只是要漂亮的分数,还要有过硬的身体、健康心理和优秀的品质。在开学之处,开展以“我的高三梦”为主题的讨论活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聆听同学的梦想,从而到达彼此欣赏彼此鼓励,共同努力的目标。此外,还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告诉学生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总之,高考的成功只是衡量高三教育的一个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规划策略
高三学生的时间非常宝贵,容不得丁点的浪费,有的时候恨不得一天劈成两天。但是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合理的的规划是必要的,尤其是对时间的安排上尤为重要。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既重视学习的时间保障又重视学习效率的逐步提高,这样有利于学生保持一种较好的生物节奏感和心理节奏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进步,树立自信,无畏而行。
鉴于此,我们首先应该根据各个班的整体学生状况,制定不同的班级学习计划,指导不同的班级指定适合其复习的进度;其次不同学科的老师要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制定自己的学科教学安排;最后,还要时常了解每个个学生的复习进度,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程度,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长期、中期、短期时间规划管理,使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脚踏实地做好高考前的冲刺复习。
3.坚持、适时激励策略
高三的学习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漫长的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态度是无法打赢这场攻坚战的,高三的学习是需要一气呵成的,再而衰、三而竭的学习过程会令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的,需要老师不断激励学生奋进,需要学生自我激励保持信心。老师要坚持教育,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要引导学生坚持到底,学生也要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克服浮躁心理,坚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鉴于此,我们通过一些简单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坚持学习,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比如,可以定期的召开主题班会、家长会,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老师与家长之间交流思想动态,共同服务于学生更好的坚持学习。还可以适时的举办小型的学习方法讲座,架起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经验交流的桥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每次月考后,都召开考后分析会,分析考试情况,为进一步学习服务。
4.张弛有度、适时调整策略
高三学生由于复习强度突然增大,睡眠时间相对减少,容易造成身体疲劳、心情紧张。过度紧张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停滞,甚至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这就需要适时调整,做到张弛有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必须进行休息,静止性休息如睡眠,或活动性休息如体育锻炼,休息既可以防止疲劳,又可以消除疲劳,增强人体各大系统的功能。
因此,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鼓励并要求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做到:(1)体育课要坚持上(2)课外活动课多活动(3)晚自习课间去跑步(4)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5.应试心理指导策略
中科院心理所王极盛研究员在研究影响高考的20个因素后发现,排在前四名的因素分别是:考试中的心态、考试前的心态、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如果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是高考成功的基础,是高考成功的硬件,那么在考前、考中的心态调整水平则是高考成功的软件,起调节作用。高考考的是知识,也是心理。
鉴于此,我们采取了效应的应试心理指导策略:
(1)正确认识自己、认识高考
多数高三学生对自身定位不是很准确,因此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特点、长
处和不足,进而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根据实际改进;制定适合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
高考是高三学生必须要面对的,因此要正确认识高考。让学生意识到:1.高考就是高校对新生的选拔性考试,这就是高考本身的功能;2.高考是对自我知识能力掌握程度的检验。3.高考仅考察了学生的部分能力4.高考不是成功的独木桥。
高考对学生而言,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如果没有一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因此考取大学对学生的发展无疑很重要。而考取大学并不是唯一出路,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2)调整心态,激发状态
在高考前或高考中学生会遇到困难甚至挫折,情绪一时波动在所难免,好的心态激发好的状态,因此学生要学会优化自己的情绪。
具体做法是:1.不要把考试焦虑看的过重,出现焦虑是正常现象,适当的焦虑还可以促进自己潜能的发挥,要辩证的看待焦虑。2.积极自我暗示,当情绪低落时,要适当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3.多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交流就是学习的过程。
第五篇:中学德育目标
中学德育目标
(1)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中学德育大纲的核心部份,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途径方法的选择、学生品德的评定以及德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都要致力于德育目标的实现。本大纲德育目标是依据绪言提出的指导思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面向共产主义的未来,从当前中学的实际出发而科学地制定的。
中学德育目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通过中学阶段的教育,使学生达到以上目标:热爱祖国,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一)初中阶段德目标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
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
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
具有初步的分辩是非等能力。
(二)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形势,具有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感情。
有振兴中华,建设家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把个人前途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
进一步树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和改革、开放的意识。
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象。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树立劳动观点,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
遵守公民道德,懂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礼仪。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形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对不良影响有一定识别能力和抵制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能力。
(2)德育的基本内容
(一)初中阶段的基本内容:
1、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初步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的教育。
2、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
国家观念的教育;热爱祖国河山、文化、人民以及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教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教育;尊重兄弟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热爱和平,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教育。
3、理想教育: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
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学习目的教育。
4、道德教育: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
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
热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教育。
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
5、劳动教育:
热爱劳动和勤劳致富的教育。
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
勤劳俭朴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6、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教育。
初步的民主和法制观念教育以及宪法、刑法等法律知识教育。
自由和纪律的关系的教育。
《中学生守则》的教育:
7、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青春期心理卫生和性道德教育; 男女同学真诚友谊的教育良好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培养的教育。
升学与就业的指导。
(二)高中阶段的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初步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
经济常识教育。
政治常识教育。
2、爱国主义教育:
为祖国富强、人民富裕贡献青春的教育。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优良传统,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影响的教育。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教育。
遵守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教育。
3、国际主义教育: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热爱和平教育。
发展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合作的教育。
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教育。
4、思想教育:
进一步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立志成才教育。
5、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教育。
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利国家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提倡共产主义精神的教育。
6、劳动教育:
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指导。
社会主义劳动态度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教育。
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教育。
7、民主、法制与纪律的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教育。
进一步的法制与纪律教育。
8、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
继续行青春期教育。
加强心理保健指导。
加强良好意志性格的教育。
除对高中、初中各年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良好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以上各系列内容的教育外,还要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及党和国家重大决策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等教育; 结合纪念重大节日以及班、后级教育主题的需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有关学科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总之,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经常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