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乘法教案

时间:2019-05-15 01:3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乘法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乘法教案》。

第一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乘法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乘

法教案

www.5y

kj.co

m 第三单元乘法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数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材编排中删除了以往的机械、复杂的操练题目,增添了能使学生体验一些数学的思维方法的韪,多让学生尝试一些探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运算的意义,并能用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划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通过对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课时安排

内容

课时数

卫星运行时间

课时

体育场

课时

神奇的计算工具

课时

探索与发现一

课时

探索与发现二

课时

探索与发现三

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电脑(或幻灯设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用电脑呈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或用幻灯呈现课文主题图)。

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教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圈、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

1、揭示课题。

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3、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旧知铺垫

(1)提出问题: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圈、圈、圈需要多少时间?

(2)学生用算式计算

(3)反馈计算结果

(4)114×2=228(分)114×5=570(分)114×10=1140(分)

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

2、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畔需要多少时间?

(2)列出算式表示

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

114×21=(分)

(3)估算结果

①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②学生可以把114看亻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比XX分多

学生2“比2500分少

(4)具体计算:

教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解决方法1:

114×20=2280(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

114×1=114

2280+114=2394

解决方法2:

114×21

=114×7×3(用21看成“7×3”)

=798×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

=2394

解决方法3

114(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21

114……114×1

228……114×20

2394

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3、试一试

课文第34页的“试一试“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使他们掌握笔算方法

(2)反馈运算结果

312

①54×312列竖式时的注意点:写作

×54

248

560

②408×25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408

×25

2040

816

③47×210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

×210

三、课堂活动:

课文第32页“练一练“的第2题

“森林医生“先认真观察算式的每一步计算,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错误的原因,然后再写出正确的竖式计算过程和结果.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文第32页“练一练“的第1、3、4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挂图 114×21= 竖式

教学反思

体育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力目标:能运用估计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格,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能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正确估算。

教学难点:能比较准确地估计生活中的一些数量。

教具准备:多媒体。

学具准备:小组准备一张报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谈话:XX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这不,老师就为你们选取了一些精彩的片段,请大家欣赏。(播放视频)

2、提出问题:看了以后,同学们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如果有学生提出“参加开幕式的有多少人?”的问题后,师再问:你有什么办法估算吗?)

3、提示课题: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运用估算的方法算算体育场能容纳多少人。(板书:体育场)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出示课本中的体育场全景图,并请学生认真观察体育场排列情况,估一估这个体育场能坐多少人?

(1)独立思考:估计整个体育场的座位数。

(2)小组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估算的方法,估算的数据及结果。

(3)小组选代表反馈交流结果。

学生1:从图中看出每小块看台大约有50个座位,这个体育场可能有30个看台,大约有1500个座位;

学生2:把体育场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大约坐1000人,4个方位,大约坐4000人:

学生3:体育场的每一排座位数大约是XX人,估计这个体育场有30排,大约共6000个座位。

2、出示具体数据进行估算。

(1)出示其中一个看台的图片(多媒体出示),学生进行估计。

方法一:将看台座位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

人,这个看台估计有

名观众。

方法二:这个看台每排有

人,共有8排,估计有

名观众。

……

(2)这个体育场共有28个看台,如果每个看台的观众数大致相同,你能估计这个体育场有多少名观众吗?

引导提问:①这个体育场一共有多少个看台?

②每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

③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21×8×28或168×28

估算结果:把168看成170,把28看成30,170×30=5100

4、小结:

师:估算时应注意什么?

a)将因数看成整

十、整百或整千的数,这样便于计算。

b)估算时注意符合实际,估计结果接近准确值。

三、联系实际,拓展练习。、根据本班级人数,估计全校学生的人数。

2、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请同学们自选一张报纸,估计其中一版的字数,你能有几种估计的方法?(学生有多种方法,可以将报纸折一折或圈出一块,在知道这一块的字数的基础上再得到整版的字数“也可以数一数某一行的字数与总行数,然后相乘得到整版的字数。)

3、估一估。这是小博士文具店九月中旬一个星期的营业额(单位:元),你能很快估计出这个星期的营业额吗?你还能估计出九月份的营业额吗?说说你的估计方法。

星期

营业额

294

286

291

298

302

315

312

四、回顾反思,培养能力。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在估算过程中你遇到过困难吗?能不能说说?是怎么解决的?

五、课后练习,形成能力。

同学们,你们知道神舟七号飞船什么时候返回吗?我们课后回家通过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多少圈,估计共飞行多少千米?

六、布置作业:课后完成“练一练”的第3-5题。

板书设计:

体育场

每个看台座位数

看台数

共有多少个座位

28×6170

70×30=5100

30×6=180

28(30)

80×30=5400

20×8=160

60×30=4800

21×8=168

68×28=4704

教学反思

神奇的计算工具

教学目标:、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2、从身边算起,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适当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难点:、认识并熟练使用计算器。

2、熟练运用计算器。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远古时代,都有哪些计数或计算的工具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可以用哪些计算工具来进行计算?

2、问: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计算器?

3、小结: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计算器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计算器这个神奇的计算工具,并利用它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板题:神奇的计算工具。

二、展开学习。

.争做优秀推销员(认识计算器)

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以推销员的身份来介绍自己的计算器。试想,如果你是这个品牌计算器的推销员,你应如何介绍这个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和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可以举一个例子计算演示。

比一比谁是最优秀的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标准为

(1)声音洪亮,语言能够表述清楚

(2)能够有条理的进行介绍,两人一小组试推销,互相取长补短。

强调小数点

2.计算器高手:

作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不但要有非常棒的口才,还要有良好的计算功底,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场计算比赛,请听清要求,女生先用口算进行计算,男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指定的题目,并把答案记录在口算卡上,算完后马上起立,比一比口算速度快,还是计算器的速度快?拿出你的口算卡做第一组题,准备开始

演示:

第一组:15+23=

82-62=

000×5=

第二组:7861+3492=

35×21=

6300-2145=

师问:那么,什么样的计算用口算比较快,什么样的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快呢?

总结:并不是所有的计算都用计算器比较快,对于比较简单的算式来说用口算更方便、更准确

请你用合适的计算方式来计算下题: 1002-63 4698+1836 0.5×60 1596÷38

汇报:每道题分别用哪种计算方式来算的?结果是多少?

不要所有题都依赖于计算器,同学们还是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这样大脑才能越来越灵活。

3.环保问题。

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这些问题的数据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请大家看大屏幕:

出示:“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浪费16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

现在我们把这些水利用起来:“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水约重20千克),大约能装多少桶?”

你家每月要喝几桶水?

“算算这些水够你家喝几个月?合多少年?”

合作要求:

(1)先想一想,再在本上试着进行计算

(2)如果有困难,四个人可以进行讨论,最后由一人进行汇报。

看到这个数字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看似不经意的一滴滴水,积累起来就够一家子喝上几年的。通过这组数据的计算,你有什么感想吗?

小结:有句宣传词这么说:“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想想,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通过计算器的计算,使我们懂得了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4.你说我做。

同桌之间互出题目进行计算。

5.游戏。

做了半天题,同学们一定有点累了,现在我给大家变一个魔术,想看吗?

出示计算器:输入12345678(做小动作,吹口气等),按=号,显示:87654321

想一想:这个小魔术的秘密在哪里?(事先键入99999999-)

师:你们能自己设计一些类似的游戏吗?

三、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总结:,计算器发展到今天,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老师希望你们读好今日书,成为明日才,去更好的完善计算器的功能。

教学反思

探索与发现

(一)有趣的算式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有趣算式结果的探索,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探索知识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对算是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

2、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探索方法。

教学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谈话导入:同学们,数学王国里充满了奥秘与神奇!传说数学王国里有一座山,山里有一座宝藏,等着人们去挖掘。不过,要想去挖掘宝藏,可得闯过四道关卡。每道关卡都有一组有趣的算式,如果你能找出算式中的规律,就表示你闯关成功!连闯四关,就有机会挖到宝藏。今天淘气和笑笑想去闯一闯,你们愿意与他们同行吗?那就带上你们的计算器一起出发吧!

(板书:探索与发现

(一)有趣的算式)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1=1

1×11=121

11×111=12321

(1)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的答案的规律。

(2)引导学生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直接说出得数:1111×1111=?

(3)请学生继续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

(4)依据规律直接填得数。

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2345654321

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5)这组题的得数都是回文数,也就是一个数从左边开始念和右边开始念完全相同。与回文数相关的还有回文句,如“北京自来水来自京北”;回文对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油灯少灯油,火柴当柴火”等。

学生举例说说。

2、第二关:奇怪的142857。

(1)引起学生的好奇心:142857奇怪在哪呢?先请同学们把142857分别乘1、2、3、4,仔细观察积的特点,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可以让计算器来帮忙。

(2)反馈计算结果。

42857×1=142857

42857×3=428571

42857×2=285714

42857×4=571428

(3)观察积与因数的关系,及结果的特点。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规律:用142857的个位上的7乘第二个乘数,确定积的个位是几,然后在142857中找到这个数,把它及前面的数一起移到积的后面,剩余的一部分移到积的开头,如果剩余两部分,把后面的部分放前面。如142857×2,7×2=14,积的个位就是4,先从142857中找到4,把4及前面的1写在得数的后面,其余的2857就写在开头,所以142857×2=285714。

(4)引导学生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直接说出得数:142857×5,142857×6的积吗?(714285,857142)

(5)学生独立计算后与组内同学交流,再全班交流验证结果。

教师加以鼓励:恭喜你们闯关成功,有信心闯下一关吗?

3、第三关:神奇的9。

(1)提出疑问:999999×999999=?

学生计算,用普通计算器无法直接得到准确结果,怎么办呢?

(2)学生展开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引导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

先出示:

99×99=

999×999=

9999×9999=

借助手中的计算器,算一算。

(4)小组讨论,寻找规律。汇报总结。99×99=9801999×999=980019999×9999=980001

教师总结规律:

它们的结果都以数字98开头,以1结尾,中间填0,0的个数是算式中一个乘数里9的个数减1得来的。

(5)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结果。

99999×99999=

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

4、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

(1)板书呈现0-9十个数字。请你在这十个数字中,随意选出4个你喜欢数字。

(2)老师也选取了4个数字:6、1、7、4。

(3)“卖关子”,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只要按我的方法去做,不管你挑哪四个数字,我都知道你的结果。

(4)计算规则。

规则:将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

如:1,2,5,0。

最大四位数:5210最小四位数:1025

然后两数相减,并把得出的四位数字重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数,再次相减……例如:

5210

8541

8730

-1025

-1458

-3078

4185

7083

5652

6552

9963

6642

7641

-2556

-3699

-2466

-1467

3996

6264

4176

6174

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得到的最后结果都是

(5)学生探索。

6174。

①学生独自按照规则进行计算。

②最终发现,计算的结果全部都是“6174”。

教师加以鼓励:说得太精彩了!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祝贺你们用自己的智慧连闯四关。看来,数学王国里的宝藏很快就会让你们挖到。

三,课外拓展

请同学们读读44页的“数学阅读”,了解一下计算工具的演变历史。

教学反思

探索与发现

(二)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并懂得用字母进行正确的表示。使学生在理解乘法结合律、交换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乘法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探索乘法的结合律。

2、难点: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今天,我们再一起去探索,看一看,我们还能发现些什么规律(板书课题:探索与发现)

二、活动探索规律

(一)、乘法交换律

、计算下面几组算式

7×13=

25×8=

3×17=

8×125=

2、你发现了什么?

3、你能把你发现的规律概括出来吗?

4、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数,你能把你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吗?

(二)、乘法结合律、出示摆好的长方体。(教材45页长方体)

教师:老师在课下用许多小正方体搭了这样一个长方体,你们知道老师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吗?

学生自主探究,也可以小组内商量。

学生交流验证,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但无论用什么方法计算,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质疑:为什么结果都是一样的呢?这其中是不是蕴含着某些规律呢?

板书算式:

3×(5×4)

(3×5)×4

3×4×5

=3×20

=15×4

=12×5

=60

=60

=60

2.探索乘法结合律运算的规律

(1)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算式,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板书:3×(5×4)=(3×5)×4=3×4×5

(2)这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这三个算式乘数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

师:那这种现象是不是偶然呢?

生:再找几组这样的算式验证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师:这个办法好,我们再举一些其他的算式,看一看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为了节省大家计算的时间,在运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

(学生在小组内举例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举例的情况?

生:我们小组举的例子是(34×28)×21和34×(28×21),发现计算的结果也是相同的。

生:我们小组举的例子是×4和15×(25×4),计算的结果也是相同的。……

师:从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来看,每一组的结果都是相同的。那么从这一过程中,你能发现乘法运算中的规律吗?

学生概括:乘法运算中三个数相乘,可以先算前两个数,再把所得的积与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算后两个数,所得的积再与第一个数相乘。

3、用字母表示定律

师:这个同学概括得真好。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发现的规律吗?

学生用字母表示:(a×b)×c=a×(b×c)。

师:这就是乘法结合律。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结合律的。

师:老师把同学们所说的过程表示出来就是,发现问题、举例验证、概括规律。这就是我们发现规律的过程。

4、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想一想,计算43×25×4怎样最简便,应用了什么定律。

三、介绍小知识

学生阅读教材47页的“你知道吗”。

教学反思

探索与发现

(三)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2、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学准备:、口算题、10个红圆片、6个白圆片。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谁来说一说,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使计算简便。

师:同意吗?(同意。)接下来我们做几道口算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其他同学快速判断。(生口算。)

今天我们在一起去探索,寻找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这样开门见山的导入,不但可以巩固旧知,为新课作铺垫,而且当学生快速口算到新课题时,会出现一种戛然而止的效果,出现问题情境,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三、探究发现

.动手操作,按要求摆学具

每行摆5个红圆片,3个白圆片,摆了2行,共摆了多少个圆片?

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得出以下两种解法:

(5+3)×2或5×2+3×2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说明这两个算式关系是什么?(相等。)

师:算式,看看算式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那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的算式都可以这样计算呢?通过这一个例子能下结论吗?(不能。)那怎么办?(再举几个例子。)好,下面请每个同学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看看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都可以这样计算?

(学生计算,并汇报。)

师: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写到这里,通过举例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都可以这样计算。有没有举出例子不能这样计算的?(没有。)一个例子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全班同学举了这么多例子,我们都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下面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几组等式,看看你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3.结论。

生: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知道吗?这就是乘法的第三个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出示,学生齐读分配律的意义。)

师:如果老师用a、b、c表示两个加数和乘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a+b)×c=a×c+b×c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定律吗?

介绍一种记忆方法:a代表爸爸、b代表妈妈、×代表爱、c代表我。即:(a+b)×c=a×c+b×c爸爸和妈妈爱我,也就是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或c×=c×a+c×b,我爱爸爸和妈妈,也就是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

师:回到第一题,看来利用乘法分配律,确实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接下来,我们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几道题。

【设计意图】:在探究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一次严密的科学发现过程:猜想——验证——结论。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练习应用

(生练习应用定律。)

师:通过这两道题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分配律是互逆的。为了使计算简便,我们既可以从左边算式得到右边算式,又可以从右边算式得到左边算式。但遇到实际计算时,要因题而异。

四、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看到乘法分配律,你们能联想到什么呢?(两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除都可以应用这样的方法。)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目标:、通过整理与复习,对认识更大的数、线、角以及乘法这三个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掌握这三个单元的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把握三个单元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

2、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教学、口算卡

教学流程:

一、让学生说说学到了什么。

、认识更大的数。(能说出读书,写数的方法,体会数据改写单位的意义。)

2、线与角。(能说出三种线和五种角的名称。)

3、乘法。(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4、估算。

5、乘法运算定律以及应用。

说完之后,让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进行汇总,画一张简单的提纲图。

二、同桌之间说说自己的成长足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2、明白了某些数学道理。

3、存在哪些疑问与困惑。

三、课堂作业练习。

、老师说数,学生写数。

62457

689256

475963

70006000

203670630

2、教材53页练习1.(1)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可以画标记明确题意。

(2)

提问:怎样把以“一”为单位的数改写为以“万”为单位的数?

(3)

学生独立完成。

(4)

提问: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你能发现什么吗?

3、教材53页练习2

4、教材53页练习3

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同桌之间可以互相检查,交流画角的方法。

5、教材53页练习4.(1)先让学生说出互相平行的线和互相垂直的线是什么样的。(学生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手势表示。)

(2)学生找平行和垂直的街道,并进行验证。

6、教材53页练习5

(1)复习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

(2)学生进行计算。

7、教材53页练习6.指导学生写清解题步骤,答题要完整。

教学反思

www.5y

kj.co

m

第二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口算乘法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 力和口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口算练习。

30×3 20×6 20×4 13×3 2×4 200×4 9×50 120×2 40×7 2×3 23×2 400×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为下面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学生看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汇报查找的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

速度)分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为学习后面的数量关系作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生列式16×3=(小组讨论口算方法,汇报)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方法1:想10×3=60,3×6=18,30+18=48,所以 16×3=48 方法二:16 × 3--------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口算方法:

第一种:16×30先用16×3=48,再在积的末尾填写一个0得480 所以

10×30+6×30=480

第二种160×3想100×3=300,3×60=180,300+180=408,所以160×3=480 第三种因为16×3=48,所以160×3=480)独立完成后汇报 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

(学生独立口算,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1)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2)学生小组交流口算方法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4)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老师点评每一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口算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 2×380= 150×6= 7×13=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3、汇报口算方法:你怎么口算?

4、小组讨论:寻找较简便的口算方法。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口算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巩固新知:

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的前六道题,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 选几名同学说一说他们的口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贯彻思考这两道题和我们前面学 过的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探究学习,突出学生的计算方法逐渐简便,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 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口算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五)、整体回顾、总结评价

谈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觉得你们组表现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能够及时发现自己收获和不足,以便于及时整理自己的学习思路,更快地掌握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六)、布置作业: 当堂测试A、B卷

课堂检测(A)

一、口算练习

35× 2= 19× 5= 250×3= 140× 6= 17× 5= 16× 5= 140×7= 230× 4=

二、智慧树

三、动脑筋

我们的问题是:杜鹃花大约有多少个品种? 课堂检测(B)练一练 × 3= 13 × 6= 25 × 6= 350 × 2= 120 × 4= 280 × 3= 算一算 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想一想 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课堂检测(A)答案

一、口算练习70、90、750、840、85、90、840、920

二、智慧树 34、930、70、96、720、720、90、72、780

三、动脑筋

17×40=680(个)答:大约有680个品种。课堂检测(B)答案(1)、练一练 54、78、150、700、480、840

(2)、算一算 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24、48、96、240、720、960 规律: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3)、想一想

第一种: 18×3=54元 60-54=6元 答:买每份18元的买3份,余6元.第二种: 21×2=42元 60-42=18元 答:买每份21元的买3份,余18元.第三种: 21×2=42元 42+18=60元 元的买1份.答:买每份21元的买2份,买每份18

第三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笔算乘法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1、口算

30×2 240×4 20×3

2、计算(列竖式计算)145×2 = 45×12=

[设计意图]为下面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你们喜欢旅行吗?去过哪些地方?

李叔叔要从长春去北京旅行,但是他遇到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帮他,好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问题:李叔叔从长春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长春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思考

请学生回答:估算,列竖式。

生1:我可以估计一下: 150×10=1500 150×2=300 比1800少一些。

生2:我用列竖式的方法。生答师板书 师:用什么方法能算的更准确一些呢? 用笔算更准确。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请学生详述列竖式过程,及时点拨。

师再次讲演列竖式过程。(强调:积的末尾5要与十位对齐)

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新知: 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的前六道题,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 选几名同学说一说他们的口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贯彻思考这两道题和我们前面学 过的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探究学习,突出学生的计算方法逐渐简便,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五)、整体回顾、总结评价

谈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觉得你们组表现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能够及时发现自己收获和不足,以便于及时整理自己的学习思路,更快地掌握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知识的新课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由于追求课堂的高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知识生成环节。在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做知识迁移过程中老师参与的程度太大,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教学时,我觉得竖式的书写很重要,在课上就重点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我在教学板书时做到以身作则;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作业批改中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大部分学生没有按我的要求写,所以错误还是很多。所学知识的深度拓展不够,导致学生的思维训练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没有得到发挥。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乘法结合律教案 北师大版

乘法结合律

教研课题:学法有效性研究

教学目标:

1、经历乘法结合侓的探索过程,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扯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引导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25×6= 70×5= 14×100=

25×4= 35×2= 125×8=

2、师:看到同学们有这样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老师刚刚发现了两组比较有趣的算式,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二、探索发现

大屏幕出示两组算式

(2×4)×3 2×(4×3)

=8×3

=2×12

=24

=24

(2×4)×3=2×(4×3)

(7×4)×25 7×(4×25)

=24×25

=7×100

=700

=700

(7×4)×25=7×(4×25)

=24×25

=700

师:请大家观察这两组算式,再照样子仿写一组,然后小组内说说你 们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

汇报

(要求:学生能说出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所得的积,与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每一个数所得的积是相等的。)

三、运用验证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下面我们就找生活中的事例来解释自己所发现的 2 这个事例。

出示书中的两个例子

要求:(1)先说清楚两个算式中每一步表示什么?

(2)再说两个算式特点是否符合我们发现的规律。

小组交流、汇报

师:任意三个数相乘,改变了运算顺序,积都不变吗?

先独立举例子,写练习本上。(大数用计算器)

再小组交流,板书展示一组。

四、表示对比

师: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这个规律语句比较冗长、复杂,如果用字母表示就比较简洁了。用a、b、c三个字母表示这三个数,你能写出这个规律吗?

汇报

学生口述,板书

(a×b)×c=a×(b×c)

看着字母表示的形式,完整地述说乘法结合律的意义。

板书课题

乘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对比

五、简捷计算

直接出示 125×9×8

生观察算示的特点,思考怎样算简便?运用了哪个运算律?

展示简便运算过程。

总结简便运算的步骤。

六、应用提升

1、说一说,下面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2+48=48+72()A×B=B×A()

a+(20+9)=(a+20)+9()

(△×○)×b=△×(○×b)()

2、教材55页2题、4题

七、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八、板书设计

乘 法 结 合 律

学生举例题

(a×b)×c=a×(b×c)

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感谢您的选用。

第五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民族之花”,设计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领悟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充分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整体,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我们的祖国才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本单元既有歌词,也有记叙文,还有说明性的文字。选材也各不相同,教学时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分析每一篇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有的采用的是直抒胸臆,一气呵成的方法;有的是通过包含感情的方法抒发的,有的是借助于一个简单的饰物来说明的,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一篇文章都能使读者受到深深的感染。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章的的句子.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认识五十六个民族,体会各民族的深情;激发学生多民族感情的理解,以及感谢。重点难点

本单元通过对比喻句的理解来把握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以读代讲,感悟诗句、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1、《爱我中华》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他们相互尊重,情同手足,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样和睦相处(放歌曲爱我中华)。

2、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和图片,谁来给带大家介绍,展示一下?

3、你们想唱这首歌吗?要想唱好一首歌,首先要理解歌词,那我们就一起到文中看一看吧!

二、初读,读通

多媒体出示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用“_”或“?”画出来。在小组内与同学讨论交流。

三、再读,感知

谈读书感受,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通过课文中哪些词句得到的?请再读读课文。

四、研读,感悟

根据学情随机反馈。

1、通过研读,感受到不管五十六种语言有多大的差异,但有一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我中华”。

①结合有关语句谈理解,讲感受。

②点击教学软件,通过大屏幕放映⑴奥运会上运动健儿在运动场上雄姿英发的场景,使学生目睹各族健儿在世界 比赛场上为祖国摘金夺银争得荣誉的场面。放映⑵医护人员在非曲时期救助病人的画面,使学生体会到中华各族儿女在爱国热情的激励下,在各行各业中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③指导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那感人的场面。

2、通过研读,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过渡:看到这一幕幕动人的场面,我们心潮涌动,激情澎湃,清听作者的感慨。①出示课件,学生边看边听边体会。

②介绍材料,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爱我中华》这首歌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乔羽、著名曲作家徐沛东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作的,是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音乐采 1第三单元 民族之花

用壮族民间曲调并进行了发展。这首歌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它不断鼓舞着中华儿女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的豪情壮志。

③会唱的同学唱《爱我中华》,多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④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民族情,爱国情,更唱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⑤组织讨论,在朗读歌词时,哪句话让你充满激情。

⑥师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时(师读爱我中华其余生读)。爱我中华在文中出现了6次,每次都不同程度地爱到感染,特别是最后一句,在歌词结尾点题,首尾互应,一气呵成将作品中的爱国情推向高潮。

五、总结全文

这么美的歌词,配上昂扬的旋律,更能表达人们的爱国情感,就让我们载歌载舞再一次听听这首催人奋进的歌吧!(放歌曲爱我中华)。

第一课时

2、《草原》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来。

教学难点:理解意思较深的句子。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电视机、音响、光碟、两片叶子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1.激情导入。同学们,那辽阔的草原是个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地方,想去欣赏吗?(想)请让我带大家去领略草原那美丽的风光。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录像,让学生欣赏。

2.板书课题。欣赏完了,草原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景色美丽,草原辽阔)作家老舍先生笔下所描绘的内蒙古草原又是怎样的呢?带着疑问,这节,我们一起来学习12.《草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草原

二、整体感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1.同学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初略地读了课文,我可以向大家提个问题吗?(可以)课题是草原,课文写了草原什么呢?板:景色美丽热情好客。

2.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

在“景色美丽”和“热情好客”两部分内容中,喜欢“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右手,喜欢“热情好客”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左手。(看来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现在,大家最想去感受哪部分内容呢?(景色美丽)为什么呢?我尊重大家的意愿,带大家去感受这部分内容。

三、自主、合作、探究“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

1.自读自找(不理解词、句、其它问题)合作、探究(不懂的问题)相互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议疑问。

①先让其中一个小组汇报情况。小组中的同学找出哪些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还有不能解决问题吗?其它组的哪位同学能帮助解决?谁能评一评回答的问题?②除这组的同学所提出问题外,其它组同学还有问题吗?谁来帮忙解决?谁能评价同学回答的问题?

未能解决或解决不理想时,教师启发、解疑,学生对“翠色欲流、勾勒、渲染”等词理解不深刻,教学中采用“实物感悟法”(翠色欲流),操作演示法(勾勒、泻染)加深对词意思理解。学生提不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如:A.一些难理解句子,弄清其意

思。B.草原景色有什么特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感情?C.„„,刚才大家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很好,解决了很多问题,面对景色如此美丽的草原,如果不进行细细品读一番,去受到美的熏陶,实在遗憾!

6.品读佳句,体悟情感,培养语感

①自由读“景色美丽”部分,划出认为最美句子品读。A.自己练读。B.两个同学互读,看谁读得最棒。

②各小组推一名读得最好同学朗读,学生评价,赏析。

③出示认为最美句子,师生品读,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景色之美,从中受到美的感染。④引读“感受部分”:面对如此美境,难怪作者陶醉了,在这种境界„„,在这境界„„(教师引读)。

⑤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着优美乐曲,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情景。

⑥贴出“景色美丽”这部分的思路,在音乐的渲染下,美美地读一读或背一背这部分内容,再次感受草原美丽的风光。

四、知识拓宽

1.展示搜集到有关草原的图片、诗歌、歌曲„„小组中交流、欣赏。

2.设计广告语。假如你是个导游,请设计出介绍内蒙古草原情况的广告语。可借鉴课文中好词、句,也可用具有磁性语言来介绍,看哪组同学最有创意,小组合作解决,选代表发言、评论。

五、总结,再现草原美景

同学们,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让我们再回过头美美地聆听那草原的赞歌,再次受到美的陶冶,来结束今天愉快的学习,好吗?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录像,学生边听边欣赏。(执教:周善庆指导:邹武林)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教师出示一根编中国结的红丝线,同学们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一个中国结,这优势什么呢? 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教师总结:

"这跟绳子扯的再远,也离不开这个"头".这就形成了这个"中国结".

板书课题:中国结

二、整体认读了解课文内容内容。

1、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解决课文中新的生字朋友。

2、思考:课文中写的中国结都在什么地方出现?

三、细读课文,交流品读。

通过对课文第二段的阅读,对中国结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默读二、三段,思考: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

让学生展开想象除了书上的这些描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达到完美的境界。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人民喜欢中国结,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全班互相交流。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语句。

指导朗读,通过个别的词语体会中国结的意义,应该读的速度快一点,声音响亮。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上下理解。

过渡:

中国结不仅代表着你们说的意义?它还代表着中国心,饱含这中国情.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3、《中国结》

读完后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理解文章中所说的"头"的。

中国结中寄托着所有华夏子孙的浓浓深情,有一种怎样的感情?课文中那些词语表达这种情感?通过课文的分析让学生试着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四、总结:

根据板书,由学生总结从课文中学到了写什么?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中国结受欢迎的原因.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题 

1、你喜欢的中国结,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你都见过什么样的中国结? 

2、我们继续来感受文章中给我们怎样来解释中国结的 

[板书课文标题]

播放课文录音。

二、重新认识全文 

1、速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用笔画下来。 

2、你能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吗? 

3、小组研究:

它包含了什么样的民族感情?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课文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

三、总结全文

1. 再读全文: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

2. 纵观全文,说一说:

中国结代表了什么?

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

四、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1、学习生词

A、本课中你还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B、集体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叹为观止

憧憬

2学习写本课生字。

A、出示生字“宠 饰颈 侨 憧 憬 乞”。

B、读字组词。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C、认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模仿写。

D、写完后在班里展示写的好的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

对于本节课你想说点什么?

第一、二课时 语文天地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通过我们学习了“民族”你对民族深情是不是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你能来说说吗?

你们可真棒,又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部分知识吧!

二、语文天地练习。

1、摘录笔记

本单元教师对学生的摘抄应该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而是让学生把课文中新的词语积累下来,并进行自学.

2、聊一聊各个民族

全班一起来汇报自己的情况,并让学生对都了解什么.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

3、开卷有益:

做客喀什

(1)默读全文。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在小组里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词语,比一比谁读得多、谁读得正确。

(2)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说一说

(3)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4)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抄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4、金钥匙 大家写完文章后,都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修改它们呢?

丁丁告诉我们:"我愿意把自己的文章给别人看,让别人给我提出意见.

咚咚告诉我们:"习作写完后,我自己愿意大声的朗读,能发现不通顺的句子,还能找到不清的地方 让学生们说说自己还有什么合理的方法.

5、读一读 出示:

语言是花苞,行动才是果实;

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

维吾尔族言语

想要找到珊瑚和玛瑙,就得下到大海里;

想要找到宝石和碧玉,就得翻过万水千山

裕固族谚语

老师给学生介绍一下这两个民族.

从句子中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在小组里施行合作的方式完成.

对于有困难的字词教师可以加以指导.

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谚语吗?

作业设计:

1、熟读《开卷有益》

2、背诵两句谚语.

第三、四课时

下载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乘法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乘法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大全)

    第三单元乘法 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整......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乘法分配律教案

    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乘法》50942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乘法》50942 22.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北师大......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小结

    角的度量单元反思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直线、射线、线段和角以及学习角的度量和画角。本节课的内容很多,而且大多是很抽象地概念,因此在讲解直线、射线、和线段时,重点要对这......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应用题

    1、将1300千克大米装入米袋中,如果每60千克装1袋,至少需准备多少个米袋? 2、学校准备了1000元购买盆花美化校园,每盆花的单价是15元,如果一次买4盆花只需付50元,学校最多可买多少......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宿州第十七小学王可乐 教学内容:课本第41~42页的主要内容 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课以南极“可爱的企鹅”作为教学背景,所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观察物体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是相对独立的单元,与前面所讲的内容联系不是很大,主要是通过一些观察活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