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时间:2019-05-14 12:4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一篇: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课题一 倍数与因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能力目标: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自学、有问题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团体合作能力。教学重点:

1、自然数与整数的范畴及区别

2、因数倍数的研究范围 教学难点: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情景图或白板课件 教 法:引导自学,精讲疑难 学 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来做个小调查,哪些同学知道爸爸的名字?哪些同学知道爷爷的名字?哪些同学既知道爸爸的名字,又知道爷爷的名字?

(板书:我 爸爸 爷爷)

引导说出“谁是谁的爸爸”“谁是谁的儿子”。

师:我们人与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我们刚刚说到的“父子关系”。父子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表述时一定要说完整才行。其实数与数之间也有这样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

1.出示教材上的队形图。从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算式。

9×4=36(人)

5×7=35(人)

说说在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名称及所表达的意义。2.认一认。

以9×4=36这个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

这里出现了两个新的概念:倍数和因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倍数和因数。(板书课题:倍数与因数)

引导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体会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师要让学生多说一说。

师:根据5×7=35,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

在利用乘法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如18÷2=9,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3.根据算式说一说。出示25×3=75,20×5=100。

师:25和3是75的什么?75是3的什么,也是25的什么? 生:25和3是75的因数。75是3的倍数,也是25的倍数。师:如果我说25是因数,75是倍数对吗? 学生讨论。

同桌根据算式互相说。

老师小结: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因数或倍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因数或谁是谁的倍数。

4.找7的倍数。

师:找到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探究结果汇报 组长汇报:

1组:就是用7分别去乘1,2,3,……得数就是7的倍数。7的倍数有7,14,21……

2组:用7去除每个数,得数没有余数的就是7的倍数。7的倍数有7,14,21…… 小组交流。

老师小结:判断哪些数是一个数的倍数,可以用乘法求出这个数的倍数,再找出对应的数,也可以用除法去验证。

四、总结收获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学生讨论。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因数与倍数,知道了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学会了怎样判断哪些数是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倍数与因数

教学反思:

课题二 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 能力目标: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能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情感目标: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2、5倍数的特征及奇偶数的判别 教学难点:奇偶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100以内数字表 教 法:引导自学 学 法:动手实践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提问学生来说说自然数和整数的范围及异同

2、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说法:4乘5等于20,说出因数和倍数

3、寻找四个2的倍数

由学困生完成,错误时提问其他学生帮助更正。

二、板书课题

1、出示自学目标

A、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B、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2.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第33页的内容。按照要求动手做一做,然后思考:

(1)、通过表格中做上记号的数你能说一说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2)、2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3)、什么是偶数和奇数?5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师:如有疑问可以与同学讨论,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三、学生自学

过渡语:依师自定激励语。

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四、自学检测

1、先让学生同桌交流自学成果。

2、出示检测题: 第34页的练一练第1题。学困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五、精讲

1、学生当小老师来批阅板演,如发现错误,不要擦去原题,在旁边更正

2、根据学生板演中出现问题来精讲,突破重难点,适当延伸。

六、课堂小结:学生自己说收获,老师及时总结并板书重点结论,对于学生没有说到的重难点,可以引导其说出并总结板书。

七、作业

完成第34页 “练一练”第 4题。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教学反思:

课题三 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能力目标: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情感目标:发展学生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教学重点:3的倍数的特征总结 教学难点: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100以内数字表 教 法:引导自学 学 法:自学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2和5的倍数特征 2、2和5共同倍数的特征

3、说一些数,提问学生来判断奇偶

通过提问一些学困生来完成,让其他学生来评断,达到全员参与复习。

二、板书课题并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你们想研究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1、出示自学目标

理解并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能独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第35页的内容,重点看第35页中间的表格和对话框,思考:通过表格中做上记号的数你能说一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5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

三、学生自学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学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3的倍数特征总结较抽象,学生可能一时无法总结,老师要做以适当引导。

四、自学检测

1、学生先自行交流自学成果。

2、出示第36页的练一练第1、2题 通过提问或让学困生板演来完成检测。

五、精讲

1、学生当小老师来批阅板演,如发现错误,不要擦去原题,在旁边更正

2、根据学生板演中出现问题来精讲,突破重难点,适当延伸。

六、课堂小结:学生自己说收获,老师及时总结并板书重点结论,对于学生没有说到的重难点,可以引导其说出并总结板书。

七、巩固练习

第36页的练一练第3题、第4题。

作业可布置配练习题。作业布置要紧密结合本课要点,做到二次巩固。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特征总结

课后反思:

课题四 2、5、3倍数特征总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2、3、5共同倍数的特征

能力目标:能应用共同倍数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情感目标:提升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大胆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2、3、5共同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出示60以内的数字表 教 法:归总训练

学 法:积极思考,做好知识归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学生完成2、3、5各自倍数的特征知识。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迅速判断是2、3、5谁的倍数。由学生完成,老师引导学生解决出现的错误。

二、归总训练

1、引导学生观察2、3、5共同倍数的特征,然后形成规律,让学生大胆的说出,提问学生进行补充。

2、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主要由学困生完成,老师引导学生评判,由错误信息深入难点重点的突破。

3、巩固训练。

4、总结本课重难点及突破过程,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由学生自述,老师加以引导。

5、布置作业。作业布置要紧密结合本课要点,做到二次巩固。板书设计 2、3、5共同的倍数 特征总结 课后反思:

课题五 找因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练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认识因数的特征 能力目标:能正确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了解找因数与拼长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数因数的特征。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发现能力和合作动手能力。教学重点:正确找到一个数全部的因数 教学难点:归总一个数因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12个小正方形学具 教 法:归总训练

学 法:活动中强化知识技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问3的倍数的特征并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2、3、5共同倍数的特征提问和据特征来说出此数。

3、因数的研究范围。

自备复习题,通过提问一些学困生来完成,让其他学生来评断,达到全员参与复习。

二、板书课题并引入新课

1、出示自学目标

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第8页的拼一拼。重点看第37页中间笑笑和智慧老人交流的内容,思考:(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2)说一说一个数的因数和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3)12的全部因数有哪些?(5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三、学生自学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四、自学检测

1、学生自行交流自学成果。

2、出示第38页的练一练第1题。尽量提问学困生以板演或问答形式完成。

五、精讲

1、学生当小老师来批阅板演,如发现错误,不要擦去原题,在旁边更正

2、根据学生板演中出现问题来精讲,突破重难点,适当延伸。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呢?还是无限的啊?最大的是?最小的是?来突出因数的特征。

4、如果不拼成长方形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此处来完善找因数的数学算式法。

六、课堂小结:学生自己说收获,老师及时总结并板书重点结论,对于学生没有说到的重难点,可以引导其说出并总结板书。

七、巩固练习

第38页 “练一练”第2、3、4题 课外作业:第5题

作业布置要紧密结合本课要点,做到二次巩固。板书设计:

找 因 数

不同方法的展示 因数的特征总结

学生的错误展现 课后反思:

课题六 找因数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找全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归类 能力目标:能运用多种方法来找全一个数的因数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全面思维,增强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找全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难点:找因数的多种方法实践 教 法:归纳要点,强化训练 学 法:全面思考、积极实践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准备相关习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因数与倍数的依存关系:出示一组因数倍数,让学生说说谁是谁的因数(倍数)

2、因数的研究范围

通过提问学困生来完成,学生自主补充更正出现的错误。

二、要点归纳

1、找因数的方法

利用乘法算式来寻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2、及时训练巩固利用乘法算式来找一个数的因数,对于找不全因数的问题让学生自主研判,利用错误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3、尝试用除法算式来寻找因数

6的因数:6÷1=6 6÷2=3 6÷3=2 从1除起,后两个算式出现相同数字,证明因数已找全。

三、两种因数找法的巩固

可以用配练中的习题来加强巩固,让学生自主选择两种找法,重点解决出现找不全的错误。利用板演中出现的问题来解决疑难,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四、总结全课重点

让学生自己说收获,重点突出找不全的解决及判定方法(什么时候发现因数找全了)。

作业布置要紧密结合本课要点,做到二次巩固。板书设计: 找因数练习课

要点总结

两种方法演示

板演及错误解决 课后反思:

课题七 因数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明晰因数与倍数各自特征 能力目标:能运用特征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总结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因数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特征的实际应用 教 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索 学 法:积极探究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出示特征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找一些数的因数训练(自主选题)

2、找一些数的倍数训练 学生自主完成,错误由学生自找并解决。

二、当堂训练

1、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数的因数,从三个方面引导: 最大的、最小的、个数有限还是无限

2、学生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数的倍数,引导学生依因数特征来完成

4、完成因数倍数特征表。主要是由学生来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再形成规律。

三、强化训练

配练及相关习题(实际应用类的题型,以求突破教学难点)由学困生完成,学生自己判断及交流,找出错误,突破错误点,达到能力的提升。

四、总结

学生自主说出因数倍数的特征,老师引导学生补充完整。

五、巩固

典型习题的强化。诸如一个数最小的倍数一定大于它的因数等此类问题。

作业布置要紧密结合本课要点,做到二次巩固。板书设计

因数、倍数的特征

因数倍数的引导观察 因数倍数特征总结表格 课后反思:

课题八 找质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经历探究的过程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 能力目标: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学会用列表法探究新知。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100以内质合数的判断方法 教 法:引导自学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12个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目标

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二、自学指导

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请看自学指导。

认真填写第39页的表格,重点看第39页表格下笑笑、淘气说的话,思考:(1)观察左表中各数的因数,根据因数的个数多少可以分为哪两类?(2)结合上面的发现,说一说这两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3)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三、学生自学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学生认真看书,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四、自学检测:

1.说自学收获:同桌之间先互相交流一下自学目标的完成情况。重点说说什么样的数是质数?什么样的数是合数?1呢?

2、第39页的“认一认,填一填”。

提问时以学困生为主,围绕重难点引导学生补充完整。

五、精讲

1、根据学生所作的回答来找出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疑难点。

2、重点突出质合数的区别及与奇偶数的联系区别。

六、巩固练习练习:第40页第2题

另附一题: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吗?偶数里谁是唯一的质数?1为什么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呢?最小的质数合数分别是多少?

七、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质数、合数的概念以及找质数方法,如何对一个数进行判断?(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作业布置自定。板书设计:

找质数

质数 合数

重点内容总结: 课后反思:

课题九 质合数和奇偶数的区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再次熟练质合数和奇偶数各自的特征,正确区分各类数

能力目标:学生对此四种数的分类极易混淆,本课目标旨在让学生理解此四种数的分类标准,在实际中正确区分此四类数。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质合数和奇偶数各自的分类标准。教学难点:本类知识概念的交叉和区分 教 法:归总分析 学 法:积极探究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相关内容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质合数的分类标准及意义

2、奇偶数的分类标准及意义

3、说说10以内的质数、合数、奇数、偶数。要求学生完成。

二、自主探究,老师引导,及时总结。

1、引导学生写出10以内的质数、合数、奇数、偶数。

2、引导学生观察质数里有偶数吗?奇数里有质数吗?质数全部是奇数吗?偶数和合数有什么联系吗?

3、学生基本都能解决。

4、及时总结:

2是质数中唯一的偶数,质数中除了2以外,都是奇数。合数中既有偶数也有奇数。

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10以内连续的三个合数、20以内连续的三个合数等易混淆的概念。

三、巩固

完成配练相关习题和其他相关习题,提问学困生完成。

四、总结

全课主要内容总结,由学生自述自己本课的收获,不足由老师引导补充。

作业自定,要分层次而布置,要紧密结合本课要点,力求达到巩固知识。板书设计

质合数和奇偶数的区别

要点概括

板 演 课后反思:

课题十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掌握找因数和找质数的方法。

2、再次熟练质合数和奇偶数各自的特征,正确区分各类数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并理解。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教 法:引导学生自学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相关内容准备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相关内容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奇偶数的意义

2、提供一些数字让学生迅速判断奇偶

二、出示自学目标

在活动中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三、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观察动画演示做好记录后,思考:(1)如何用列表和画示意图的方法发现数的奇偶性变化(2)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是什么(3)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四、学生自学

提供动画演示,督促每个学生做好记录,然后认真自学。

五、自学检测

1、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自学的收获和遇到的困惑。

2、提问学生完成活动一下的试一试。

3、提问学生完成活动二下的试一试。

尽量让学困生完成,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完成评判。

六、精讲 41页的练一练

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重点突出初始是偶数还是奇数,然后问奇偶次时之间的联系。

七、巩固练习:

做《配套练习》相关章节 重点检查学困生完成情况,及时辅导。作业布置要紧密结合本课要点,做到再次巩固。

八、小结:

学生说收获,老师引导补充完整。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十一 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整理复习过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整理和归纳知识。情感目标:自我评价和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全面掌握三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体验有序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教 法:引导探索法 学 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这一阶段我们学到了什么?

二、归纳总结。

1、请你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并与同伴交流。

2、小组合作把学到的知识进行系统、有序地归纳与整理。

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概念及相互联系)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概念及相互联系)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概念及相互联系)

3、汇报结果,教师补充。

三、巩固与应用。课本第46页的第1-5题。

四、解决实际问题。课本第47、48页的第10-14题。

五、课堂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课本第47页的第6、7题。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测试及讲评(4课时)

第二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1)倍数和因数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注意:①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②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是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数都就是3的倍数。偶数的特征: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是偶数。奇数的特征: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2)质数

一百以内25个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 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记住20以内的质数)

(3)质数与合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4)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按照2、3、5、7、11等质数顺序去试除,看有没有2、3、5、7、11因数等(其中可依据2、3、5倍数特征判断)。

注意: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1.整除:若整数a除以非零整数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说b能整除a),记作b|a。

2.质数﹙素数﹚:恰好有两个正因数的自然数。(或定义为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两个因数,无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3.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正因数。

4.1只有正因数1,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若a是b的因数,且a是质数,则称a是b的质因数。例如2,3,5均为30的质因数。6不是质数,所以不算。7不是30的因数,所以也不是质因数。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非零自然数,叫做互质数。

7.1个非零自然数的正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而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所有不为零的整数都是0的因数。(还有争议)

9.2是最小的质数。

10.4是最小的合数

11.两个正整数相乘,那么这两个数都叫做积的因数

第三篇: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找因数教案 北师大版

找因数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7~38页《找因数》。

学情分析:

在四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解一些因数和积的概念。学习本单元的前三个课时后,学生已基本建立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这些为学生能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作好前期准备。

教学目标 :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讨论来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正确找出一个自然数的因数。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能准确找出某一个自然数的全部因数

教学难点:在找某个自然数的因数时如何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具:投影、课件

学具: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景导入。

(如下练习题小纸条每人/小张,师投影出示集体评讲,学生同桌互改)

1、在45÷5=9中,()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2、在12×4=48中,()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3、在2 78 90 45 62 99 102 15 111 91 240 27 57 120中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同时是2、3、5的倍数:

2、引入(揭示课题):48的因数是不是只有4和12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同学们喜欢做拼图游戏吗?如果老师给你们12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要你们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你们能想出几种几种拼法呢?(四人合作交流)

师:把你们想到的拼法画在课前分发的方格纸上,看谁画的长方形种类多。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课件展示课本37页方格图,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

2、用乘法算式表示所拼长方形的面积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操作时,发现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拼法,那下面老师有个任务要交给你们了:把你们画出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在方格纸上标出来,并且用一道乘法算式表示出你们所画长方形的面积。开始行动吧!

3、请学生说出自己所写的乘法算式,让其他学生猜猜他是怎么拼的?(排几行?一行排几个正方形?)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

依学生汇报板书:

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学生观察算式,找出因数一样的算式,并指明算式一样时选择其中一种说出来(因为所拼的长方形经过旋转后会一样)。引导学生说出能用3种方法表示,这三种方法是:

1×12=12

2×6=12

3×4=12。

4、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拼长方形的方法。

师:12个小正方形可以拼出三种乘法算式的长方形,1×12=12 2×6=12 3×4=12,在咱们拼出的这些长方形中,它们的长与宽都是12的因数,那么,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说一说)

师:是啊,咱们可以通过拼长方形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三、集体合作寻找找因数的方法

1、引导学生说出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找到12的因数。

师:经过拼长方形的过程,你能找出12的因数有哪些么?你能找出12的因数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呢?(预设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或用除法;若学生只说出用乘法时,师则引出:既然咱们可以用乘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那么用除法行不行呢?咱们不妨来试一试。)

2、引导学生写出12的所有因数。

师:其实要找出12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有没能力吧12的所有因数全部找出来,能不能?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想一想,怎么不遗漏、不重复的找出12的所有因数呢?在练习本上把你找出的12的因数写一写,如果能把你们怎么找到的方法写下来就更好了。

师收集几份比较有代表性的展示,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写法,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1)这位同学是通过什么方法去找的呢?(乘法或者除法)

(2)他的因数找全了么?有遗漏或者重复的么?(按乘法或者除法找因数的时候,要一对一对的找)

(3)这位同学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的)

四、课堂小结。(课件出示)师: 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那么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再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发言小结: 找一个数的因数,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除法也是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也不遗漏。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说出12的因数。(学生汇报)(板书:12的所有因数有:1、2、3、4、6、12。)

五、巩固与应用。

1、找出24的全部因数。(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思考找出24的所有因数;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指明按从小到大,一个一个有序地说,以免遗漏。

2、找出16的全部因数。(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思考找出24的所有因数;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指明按从小到大,一个一个有序地说,以免遗漏。

3、学生独立在书中完成第37页的练一练的第1、2、3题。(投影展示1、2、3题,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

3、把48块月饼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同样多,有几种装法?每种装法各需要几个盒子?如果有47块月饼呢?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此时此刻有何想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去看一看,想一想,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七、随堂抽测。(小纸条每人/小张)1、24=1×24=()×()=()×()=()×()24的全部因数是: 18=()×()=()×()=()×()

18的全部因数是:()既是24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2、(1)一个数既是8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这个数是(2)15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3)只有两个因数的偶数是。

八、布置作业:(对应的练习册—金牌学案)

九、板书设计

找因数

1×12=12 12÷1=12 2×6=12 12÷2=6 3×4=12 12÷3=4 方法: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 用除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

12的因数有:1,2,3,4,6,12 有序

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感谢您的选用。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北师大版)

主备人: 主教者:班级:时间: 年 月 日 周 星期 教学

内容课 题 分数的再认识 36-39 课 时 教学

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由于单位一的不同,所表示的含义大小也分别不同。2.通过一个分数单位,能理解并准确找到这个分数所在的整体。3.理解并掌握一个整体和单位一之间的关系。教学

重点 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由于单位一的不同,所表示的含义、大小也分别不同。教学

难点理解并掌握一个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课前

准备学生准备铅笔几枝 教 学 过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了分数,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分数知识。你能写出一个分数并读出来吗?这一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分数。

二、新课

(一)活动一:分数的再认识

1.请你拿出你所有铅笔的二分之一。2.拿出的铅笔为什么不一样多?

3.小结:因为每个人的铅笔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二分之一也不同。在这件事上,铅笔的总数要看作单位一。

4.师拿厚薄两本书,说这两本书的三分之一的页数一样吗?为什么? 5.我一次能吃四分之一块蛋糕,(课件出图),这两个四分之一一样吗?为什么?

6.小结:两本书的三分之一中,因为两本书的厚薄不同,因此结果不同。在这里,要把书看作单位一。

在蛋糕的问题上,也是由于蛋糕本身的大小不同,因此它们的四分之一也不同。要把蛋糕看作单位一。

由此可以看出,单位一不同,所表示的分数的大小和实际含义也不同。

教 学 过

(二)活动二:画一画。

一个图形的四分之一是正方形,画出这个图形

(三)活动三:练一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各个分数。3.分别画出下列各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分析: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四分之三。谁是单位一? 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四分之三。谁是单位一?

(四)总结

虽然都是四分之三,它们表示的多少一样吗?为什么?

三、作业 练习的1-5题 快乐同步练

四、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8支 1/2 4支 8支 1/2 4支 4支 1/2 2支

整体不同,相同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个性设计 及改进

教学反思:

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主教者:班级:时间: 年 月 日 周 星期 教学

内容课 题 分饼40-42

课 时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带分数和假分数的关系。教学

重点 理解真“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教学

难点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课前

准备小黑板 教 学 过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讲故事引入。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这一天,师傅把解决午餐的事教给了八戒来解决。八戒出去化缘,从一户人家里化来了三张饼。这可让八戒犯难了,三张饼怎样分给四个人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 2.用圆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然后全班交流。

3.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并讲解。

(1)每张饼每个人得四分之一,每个人共得四分之三张饼。课件演示,强化理解:

(2)把三张饼放在一起分,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就是一张饼的四分之三。4.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得多少张饼呢?

二、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1.介绍真分数和假分数。(出示课件)

分别写出几个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与同学进行交流。2.师板书概念:

像1/

2、1/

4、2/

3、3/4„„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像3/

2、3/

3、5/

4、9/4„„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出示课件)

三、练一练。

1.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2.以7为分母,分别写出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3.在直线上填上假分数,在下面填上带分数

教 学 过

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1-3 2.判断正误.

(1)小于1的分数是真分数()(2)假分数大于1。()(3)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4)真分数小于1。()(5)等于1的也是假分数。()

五、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

六、作业:快乐同步练

七、板书设计 分饼

像1/

2、1/

4、2/

3、3/4„„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像3/

2、3/

3、5/

4、9/4„„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个性设计 及改进

教学反思: 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主教者:班级:时间 年 月 日 周 星期 教学

内容课 题 分数与除法 43-45 课 时 教学

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教学

重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教学

难点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课前

准备小黑板 教 学 过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掌握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

(一)活动一:探索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1.把两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同学们都知道每人可以得到1块,谁来写一写算式? 2.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几块蛋糕? 所以1÷2=1/2,教师板书

3.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你能用分数表示吗? 你能像这样再写几个算式吗? 4.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5.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教 学 过

程6.小结: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除数做分母,被除数做分子 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二)活动二:试一试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 5=()/()8÷7=()/()5/6=()÷()12/7=()÷()2.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

3.怎样把2又3分之1化成假分数?

(三)活动三:练一练

1.把1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几块? 2.把下列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27/5 18/6 1又3/8 8又1/49 4.一共有15个桃子,共4千克,要平均分给5个小伙伴。

(1)每只小猴分到多少个桃子?(2)每只小猴分到多少千克桃子?、三、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哪些内容?你认为自己表现怎样呢?

四、作业:快乐同步练

五、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1÷2=1/2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个性设计 及改进

教学反思:

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主教者:班级:时间: 年 月 日 周 星期 教学

内容课 题 练习三 46-47 课 时 教学

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通过练习,理解分数与除法互化的算理和方法,并进行正确的互化。3.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4.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教学

重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互化的算理和方法,并进行正确的互化。教学

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课前

准备小黑板 教 学 过

一、复习

1、举例说说分数的意义。

2、说说什么叫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3、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填写1、2后,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4/

5、1/5)(4/

12、8/12)(3/

6、3/6)(3/

7、4/7)重点说说写出涂色部分后空白部分你是怎样思考的?

2、先让学生独立填填后,再说说比较分数大小比较是怎样思考的? 1/4=1/4 2/8〈2/3 重点说说2/8和2/3是怎样比较的?

3、先引导学生解决第1个问题,学生根据题意收集有关信息,再根据分数的意义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说说还能用分数表示什么?主要用分数进行交流,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教 学 过

程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充分交流。

4、举例说说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互化的方法,然后独立解决第5题。

5、先独立完成第6题,然后说说比较方法。

6、先独立完成第7题,然后说说思考方法。

三、实践活动:观察年历,独立完成,交流还能提出用分数表示的哪些问题?

四、作业:实践活动出数学报,并说说各栏目所占篇幅约占这张报纸的几分之几

五、板书 练习三

幻灯片出示知识点结构图 个性设计 及改进

教学反思:

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主教者:班级:时间: 年 月 日 周 星期 教学

内容课 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48-50 课 时 教学

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2.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规律的关系。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

重点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

难点 抽象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前

准备小黑板 教 学 过

一、铺垫孕伏

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填空。

2.根据120÷30=4在□里填数。

(120×3)÷(30×3)=□(12÷□)÷(30÷10)=4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2.实际操作,初步感知。

刚才我们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中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出示课件)

(1)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三张形状大小相同的纸条。

①把第一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②把第二张纸条平均分成4份,其中2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③把第三张纸条平均分成6份,其中3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2)说说这三个分数的意义。

(3)把三张纸条上下对齐,观察阴影部分: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3.启发引导,总结规律

(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3)总结归纳: 教 学 过

三、巩固发展

(1)填空。(实物投影出题,一人在投影片上做,其他同学填书,再集体订正。)

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是相等的还是不相等的,为什么?课件出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探索得出了什么规律?是怎样得到的?

五、作业

1、练一练1-4

2、快乐同步练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个性设计 及改进

教学反思:

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主教者:班级:时间: 年 月 日 周 星期 教学

内容课 题 找最大公因数 51-53 课 时 教学

目标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学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3.使学生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学

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

难点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课前 准备 教 学 过

一、填一填:

呈现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1)让学生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并交流找因数的方法。

(2)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引导学生重点思考: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 填哪些因数?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3)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再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小结: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是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因数,再找出公有的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引导学生讨论其它的方法。(出示课件)

二、练一练

1.课本52页“练一练”1,2题

让学生把书翻到45页,填写练一练第1、2题,教师巡视指导 2.第3题

让学生完成第3题。

实物投影学生填写情况,组织交流

让学生找出这几组数的公因数后,说一说有什么发现。3.第4题 引导发现:

这里第一行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第二行的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对于这样有特征的数字,可以直接找出它们的公因数 4.第5题,让学生写出第5题中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教 学 过

三、数学探索

1.写出1、2、3、4、5、„„、20等各数和4的最大公因数。(1)先让学生填表,找出这些数与4的最大公因数。(2)再根据表格完成折线统计图。

(3)组织学生观察表格,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找一找1、2、3、4、5、„„、20等各数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否也有规律,与同学说一说你的发现。

四、总结:

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谁能说一说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五、作业

快乐同步练

六、板书 找最大公因数 12的因数有: 18的因数有:

最大的那个就是最大公因数个性设计 及改进

教学反思:

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主教者:班级:时间: 年 月 日 周 星期 教学

内容课 题 约分 54-56 课 时 教学

目标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及依据。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3.渗透等量变换的数学思想。教学

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教学

难点理解约分、最简分数等概念。课前 准备 教 学 过

一、揭示课题。

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举例说明

今天,我们一起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两个数的公因数来学习“约分”。板书课题:约分。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懂得什么是约分,根据什么来约分,应该怎样约分等知识。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1.做一做:(课件出示)

请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从上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引导得出:我发现这几个分数的大小一样。板书:8/24 =4/12 =2/6 = 1/3(2)你能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一发现吗? ①让学生观察这一组等式中的分子、分母变化特征。②由学生口头说明这4个分数相等的理由。(3)教师利用电脑课件配合学生说明。3.概括小结。

(1)请学生尝试说明这4个分数相等的理由。接着引出约分的概念: 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2)介绍最简分数的名称和意义。

像这样,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了,不能约分了,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4.约分的方法。

(1)把16/48化成最简分数。(2)介绍约分的方法:

约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因数一个一个去除,另一种是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教 学 过

三、练一练。1.第1题

圈出最简分数,并把其余的分数进行约分。教师注意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碰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2.第2题

用“猜灯谜”的形式进行约分练习。3.第3题

在○里填上“﹥”“﹤”或“﹦”。这里包含了多种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其余的要约分后进行比较。4.第4题

写出三个相等的分数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四、小结

什么是约分,什么是最简分数?

五、作业 快乐同步练 个性设计 及改进

教学反思:

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主教者:班级:时间: 年 月 日 周 星期 教学

内容课 题 练习四 57-59 课 时 教学

目标1.进一步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较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约分。3.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灵活性 教学

重点掌握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教学

难点能够较灵活地进行约分 课前 准备 教 学 过

一、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约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巩固应用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练习

二、练习

(1).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2和16 15和40 18和24 2.让学生说说找公因数的方法

3.补充讲解: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课件出示:

用公有的质因数2除 3 9 15 用公有的质因数2除

除到所得商的公因数只有1为止 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4.让学生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8和18的公因数 5.求下面每组数的公因数,并说说你的发现: 12和36 5和25 8和24 引导得出: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和5 7和11 8和9 引导得出: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乘积(2).约分

1.提问:什么是约分,怎样约分?约到什么程度?

教 学 过 程

2.把下面各分数约分。10/12 12/15 15/25 35/21 60/45 40/90 18/24 10/100 结合板演进行集体订正

3.判断下面每组的两个分数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5/6和25/30 5/15和/5 18/24和2/3 3/4和9/12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本领,有哪些提高,对你自己的学习还满意吗?

五、作业 快乐同步练个性设计 及改进

教学反思:

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主教者:班级:时间: 年 月 日 周 星期 教学

内容课 题 找最小公倍数 60-62 课 时 教学

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2.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运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

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

难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课前 准备 教 学 过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写出20以内2的倍数。2.写出20的所有因数。

3.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什么?最大的因数是什么? 4.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什么?最大„„?

我们已学过了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等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找最小公倍数。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去少年宫。

1.创设“去少年宫”的情境。

2.请说一说“每隔2天去一次,每隔4天去一次”怎么理解。3.引导学生探索“哪几天他们同时去少年宫”的解决策略。(1)在日历表中用不同的符号圈出两人去少年宫的日子。(2)将这些数写下来,看看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3)实物投影学生所写,引导观察得出这些数都是3和5的公倍数,从而提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二)填一填。1.找4和6的倍数。2.找4和6的公倍数。

在这些数中,既标由于“△”又标有“○”的数,有哪几个?它们是什么数? 3.4和6的最小公倍数

(1)在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什么?可以给它一个名称吗?(2)有最大公倍数吗?为什么?

请学生独立填写,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教 学 过 程

三、练一练。1.第1、2题 2.第3题

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请学生现独立练习,然后交流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3.第4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对部分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阅读课本内容

四、总结

什么叫做最小公倍数?怎样找最小的公倍数?

五、作业 练一练第五题 快乐同步练

最小公倍数

公倍数就是几个数共同有的倍数。最小一个就是最小公倍数 个性设计 及改进

教学反思:

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主教者:班级:时间: 年 月 日 周 星期 教学

内容课 题 分数的大小 63-65 课 时 教学

目标1.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教学

重点会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大小;理解通分的含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

难点能应用分数大小比较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 准备 教 学 过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比较下列各分数的大小。

3/8和4/8 7/9和5/9 13/30和17/30 2/5和2/7 1/5和1/3 2/9和2/11(1)学生比较各组分数的大小。(2)说一说思考的方法。课件出示课本53页情景图

提问:操场和教学楼谁的占地面积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2.板书:通分。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一)比较教学楼和操场面积谁的大 1.创设情景,引出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这两个分数大小的办法,然后组织学生就自己的方法进行小组交流。3.汇总学生的方法。

(1)数形结合,画图比较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子比较(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比较

将5/ 6和 7/9通分,并与同学交流你的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数字特点灵活运用,让学生明白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二)试一试

三、练一练。

1.完成第1—3题。

(1)第1题,把下面各组分数进行通分。(2)第2题,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3)第3题,运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 学 过 程

2.选做第4题

第4题,引导学生比较3个分数的大小,交流比较的策略。

四、总结 1.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可以把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与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2.通分的要点:

(1)和原来分数相等。(2)分母相同的数字。

3.还有什么疑问吗?觉得你表现怎样?

五、作业 练一练5-7题 快乐同步练 板书设计

比较分数的大小

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可以把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与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个性设计 及改进

教学反思:

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主教者:班级:时间: 年 月 日 周 星期 教学

内容课 题 数学与交通66-68 课 时 教学

目标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方程意识。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

重点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教学

难点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课前 准备 教 学 过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创设了“送材料”的情境,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的信息进行估计,因为轿车的速度快,所以轿车行的路程肯定超过一半,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近一些,估计相遇地点在阎村镇附近。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要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因为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求时间需要逆思考,所以要引导学生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比较方便。第三个问题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有多远”,实际上就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

教学时,首先呈现信息,引导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并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注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然后,解决“出发后几时相遇,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多远”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可以画线段图帮助理解,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相遇时两辆车行的全部路程是多少,分别是什么车行的”,从而分析得出“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50千米”的数量关系式,再列出方程,并解决问题。

二、巩固练习试一试

本题应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注意要让学生说说怎样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教 学 过

三、练一练 第1题

本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几题让学生说说解方程的方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第3题

注意让学生观察图上的信息,先让学生估计在何处相遇,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因为淘气的速度快,所以应该是在接近邮局的地方。再解决第2个问题,引导学生列方程先求出相遇时间,再求相遇时笑笑走了多远。70x+50x=840,x=7;50×7=350(米)第5题

本题可以先引导学生读懂题中的数学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设未知数为x,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可以设牛的体重为x千克,大象的体重就是10x千克,再根据“大象比牛重4500千克”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解。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快乐同步练 板书设计:

个性设计 及改进

教学反思:

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主教者:班级:时间: 年 月 日 周 星期 教学

内容课 题 旅游费用 69-71 课 时 教学

目标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

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

难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 准备 教 学 过

程活动一:购买门票.师:长城旅行社推出a.b两种优惠方案。

景园一日游 景园一日游

a: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 b:团体5人以上(含5人)每位100元 师:4个大人一个小孩选哪方案省钱?

师:右图有4个小孩,2个大人,他们选择那种方案省钱呢? 指两名同学板演:

女生计算a方案的支出、男生计算b方案的支出、生答:按b种方案省钱.活动二:练一练

师:根据你的发现,请估计以下三种(1、2、3题)情况分别选择那种方案省钱: 师:我们的估计正确吗?请动笔算一算。活动三:租车方案

师:育才小学115人去秋游,怎样租车合适:

大客车:限乘客40人,每天每辆1000元,小客车:限乘客25人,每天每辆650元。第一组:如果都坐大客车 第二组:如果都坐小客车

第三组:如果租1辆大客车,还需要□辆小客车 师:也可以用列表的方案比较各租车方案 大客车/辆 3 2 1 0 小客车/辆 0 2 3 5 乘客/人 120 130 115 125 租金/元 3000 3300 2950 3250 师:观察表格说说那种租车方案最省钱?

程活动四:试一试

师:如果育才小学325人去秋游,怎样租车最合适?

比较租金,找出最省钱的租车方案 115÷25=4(辆)„„15(人)需租5辆小客车,共付租金650×5=3250(元)共付租金:1000+650×3=2950(元)共付租金:1000×2+650×2=3300(元)学生统计各组租车方案:填表

生答:1辆大客车和3辆小客车最省钱 独立计算租金,汇报多种租车方案 活动五:练一练

师:京华旅行社推出a、b两种优惠方案。有10位家长带5名孩子,选那种方案便宜? a方案:团体5人以上每位300元 b方案:成人每位400元

小孩每位200元 独立计算费用 汇报a方案和b方案 a方案:

15×300=4500(元)b方案:

10×400+5×200=5000(元)

(三)10位家长a方案300×10+200×5=4000(元),五位孩子b方案 生答:混合方案最省钱。板书设计: 个性设计 及改进

教学反思:

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主教者:班级:时间: 年 月 日 周 星期 教学

内容课 题 看图找关系 72-73 课 时 教学

目标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教学

重点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 教学

难点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课前 准备 教 学 过

程活动一:观察与思考 出示第一幅图:

1.第一幅图呈现的是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图

2.先组织学生看图后交流,说说从这幅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3.从中让学生了解折线变化的过程、每个数的意义。(1)如线往上画,说明速度提高;(2)200表示速度是200米/分;(3)3表示过了3分钟。4.看图回答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在看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活动二:实践应用 试一试的题目。

1.关键是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说明图的变化与事件或行为变化的联系,下面呈现每道题目的要求。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关键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1)呈现的是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2)第一幅图离家的距离一直在变,先是离家的距离逐步变远,再是离家的距离逐步变近,这与小明母亲走到读报栏后直接返回家中的行为是一致的,所以第一幅图描述的是小明母亲的行为。

(3)第二幅图中途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这与小明父亲在中途读报的行为是一致的,所以第二幅图描述的是小明父亲的行为。

程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描述图表所表示的信息,说说自己的想法。(3)教师要注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

(4)本题主要是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2)了解题目的意义。

(3)做出判断后交流自己的想法。本题呈现的是楼层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XX新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XX新北

师大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件www.xiexiebang.com

第二十课时

有多少块糖(同数连加的现实情境)

课题

有多少块糖(同数连加的现实情境)

总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块糖。如果数得又对又快,老师就会奖励你一块糖哦!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出现的数数方法有:

•一块一块地数:1、2、3

•两块两块地数:2、4、6、8

•五块五块地数:5、10、15、20

••••••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有道理就应当给予肯定,尤其是学生说出根据数目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数法的时候,更应该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经具备的跳着数数的方法和技能引入新课,既为新课的教学做了铺垫,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主探究

.数一数,填一填。

师:自由数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看图数一数,填一填,能做到吗?

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

学生自己数一数,完成填空后,汇报交流。

生1:每行有7块,有2行,一共有14块。

生2:每列有4块,有3列,一共有12块。

师: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的糖块按行数一数。然后交流。

生1:第一幅图中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2列,一共是14块。

生2:第二幅图中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是12块。

师: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

生:第一幅是2+2+2+2+2+2+2=14,第二幅是3+3+3+3=12。

2.说一说,算一算。

师:现在咋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

•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算式是:5+5+5=15。

•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算式是:3+3+3+3+3=15。

•横着看时,有3行就是3个5相加。

•竖着看时,有5列就是5个3相加。

•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

三.当堂练习

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布置作业

第二十一课时

儿童乐园

课题

儿童乐园(初步认识乘法意义)

总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激趣:“星期天,儿童乐园中的小朋友真多”引入情境。(板书:儿童乐园挂图)

2.发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

(一):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2+2+2+2=8

4×2=8(人)或2×4=8(人)

要求:

①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②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4表示有四架飞机;

③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④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

2.活动

(二):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3.活动

(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三.展示延伸

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2+3=6(人)

质疑:

①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②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3+3=6(人)

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张椅子坐3人]

2+2+2=6(人)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

四、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

要求: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3.汇报,订正答案。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布置作业

生活中哪些情况能用乘法表示?

第二十二课时

有多少点子(乘法的直观模型)

课题

有多少点子(乘法的直观模型)

总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大家一起做游戏,高兴吗?

出示:教材第20页情境图

师:仔细看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1: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是每行2个,共3行,2+2+2=6。笑笑说用乘法算式是2×3=6或3×2=6。

生2:淘气第二次摆的点子图上是每列4个,共5列,4+4+4+4+4=20.淘气说用乘法算式是4×5=20或5×4=20。

师:你觉得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图还可以怎样说?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抽生答,教师评价。

二、自主探究

.想一想,摆一摆。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能根据点子图说清每行有几个,有几行;或者是每列有几个,有几列。并能说出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真是学到了不是知识。现在老师想同学们在点子图上表示出乘法算式4×7。行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2.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3×8.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3.学生在小组内出题,在点子图上圈一圈。

三.当堂练习

四.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布置作业

第二十三课时动物聚会(乘法的应用)

课题

动物聚会(乘法的应用)

总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在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每天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学习、做游戏。国庆节这天,小动物们带来许多好吃的准备开联欢会,同时它们还想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小朋友们愿意参加吗?

(二)感知情境,自主探究

.投影显示插图,学生看图后,试着提问题。

师:图上有几只小鸟前来参加聚会?

生:图上有9只小鸟。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我是用加法计算的,3+3+3=9(只)。

生:我是用乘法计算的,3×3=9(只)。

师: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生: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有3根树枝,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也就是求3个3只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

2.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猴子一共端来多少个桃子?

师:这位同学真细心,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会用加法计算,6+6+6=18(个)。生:我的方法与他不同,我用乘法计算,6×3=18(个)。生:我还能提出两个问题,图上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生:一共有12个胡萝卜,18个松果。

生:3×6=18(个)

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看了一幅图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还想办法解决了,真不简单,谁能说说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是什么?

生: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说得真对。想一想,用3×6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三)尝试练习,反馈矫正

.连一连,说一说。

老师这里有一道连线题,想考考你们,看今天谁表现得最棒。

学生很快就独立做完了。(集体反馈)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摆一摆,说一说。

(1)摆小雨伞一共用了多少根牙签?

(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3.画一画,说一说。

教师先出示乘法算式3×2,让学生说一说它表示几个几。

生:3×2表示2个3。

生:3×2表示3个2。

师:说得真不错,谁能用圆片摆出2个3或3个2。

4人小组合作,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分别表示4×3,2×5,4×6,5×4,并与同伴说一说。

教师参与到各组的活动中,看看学生摆得对不对,有困难的同学则给予帮助,使他们通过操作真正理解乘法的意义。

(四)实践应用

师:大家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生:每人有2只手,3个人有几只手?

生:每组有6个同学,4组有多少个同学?……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聪明,老师都没有想到我们身边竟有这么多的数学问题,都是你们这些好奇的孩子发现的,希望你们以后天天给老师出这样的题,让老师变得和你们一样聪明。

布置作业

第二十四课时

课题

练习二

总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画一画,说一说。

2.摆一摆,填一填。

说明:以4根小棒作为一份,有5个4相加得20。

3.看一看,填一填。

4.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想一想,连一连。

说明:乘法算式,两边都要连。

6.画一画,数一数。

7.说一说,填一填。

8.每样东西各买了多少?

说明:看到的是已经买下的物品,分别进行计算。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布置作业:

件www.xiexiebang.com

下载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大全]

    XX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 观察物体单元教学目标 u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 u教学要求: 1、让学生通过观察几何形体,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不......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优......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67页第6-9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列举的策略,会用这种策略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思......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本站推荐)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与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认知计算、自觉验算得良好......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与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以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上册试题精选

    一、口算(10分)6.4÷4=7.5÷5=12.5+0.5=16×0.51.2÷3=24.8-8=7.2÷4=0.24×3=4.8÷65.6÷7=2÷0.5=0.24÷0.2=0.4÷8=6÷0.02=1.3×0.2=7.2÷0.8=8×0.5=2.8+8=0.39÷0.03=......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宿州第十七小学王可乐 教学内容:课本第41~42页的主要内容 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课以南极“可爱的企鹅”作为教学背景,所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例 10 教案

    教材第 39 页例 10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