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自评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5 01:4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程自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程自评报告》。

第一篇:课程自评报告

课程建设自评报告

一、课程概述

在我国,财务会计通常称为“会计核算”或“会计”。我国的财务会计,是以《会计法》(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99年12月第二次修改)为基本法规,而由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加以具体规范的。

我院于1981年开设财务会计专业,与当时我国会计管理模式相适应,财务会计课程按行业开设《流通会计》和《工业会计》等课程;1992年,随着会计改革及我校财会专业教育对象的变化,我们首次在普通专科班开设《财务会计》课程。另外,从一开始我们就注重对各层次财会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在学生毕业实习前组织学生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的调整并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目前,《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投资与理财、企业税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他经济类专业也相应地开设了《会计学》、《基础会计》等会计课程。2004年本课程被确定为渤海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高职学院院、系两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本课程的建设。

立项以后,高职学院投入了课程建设起步经费5000元,由《财务会计》课程组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调研活动,组织财务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专家参加论证会,明确了会计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对会计知识 的需求程度,明确了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立了本课程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确定了重点课程建设目标。通过立项,本课程组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并加以实施。

课程组根据项目实施计划,首先修订了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训教学大纲;选定了《财务会计》课程的基本教材,并筹备编写出版《财务会计》省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编写了授课计划、教案、电子课件以及实训教材;建立了试卷库、习题库和资料库;着手构建《财务会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在校园网开始试运行;实行《财务会计》课程的教考分离制度和教学质量学生测评制度。通过立项、中期检查、结项评估,使本课程建设在比较完备的整体规划和部署下,加大了课程建设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二、师资队伍

本课程组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梯次较为合理的教学队伍。本课程组有8位教师,除5位主讲教师外,有实训指导教师3位(其中兼职教师1位);不仅知识结构合理,而且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兼职教师是来自于企业单位的会计主管,专业实践经验丰富,适应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需求。

(一)知识结构合理

毕业于会计学专业4人;企业管理专业2人;金融专业1人;计算机应用专业1人,有2人已经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课程组全体教师都系统开设2门以上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程,指导教师均为实践专家。

(二)学历结构合理

按最后学历统计,获硕士学位2人,在读硕士1人,本科5人。双师型素质教师有3人。

(三)本课程组教师年龄结构合理

35岁以下教师占2人,35-50岁5人,50岁以上1人。

(四)职称结构合理

教授2人,副教授(含高级会计师)3人,占教师队伍总数的62.5%,讲师(经济师)3人,占教师队伍总数的37.5%,专职实验教师占授课教师人数的37.5%。

(五)教师配置情况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会计、投资与理财、企业税务等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我校会计类专业一届在校生有120人,专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5(一届学生)。辅导教师、实训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40。本课程组教师主要担任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和实训辅导工作,并兼任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指导和其他专业的会计课程。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组织设计与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是使学生掌握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能熟练处理企业日常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为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大专层次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服务;二是为后续课程(如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坚持四项原则:一是突出一个主线,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二是坚持二个统一,既理论与实务、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三是强调三个优先,内容的实用性优先于系统性、实务内容优先于理论内容、技能培训优先于知识教学,并使这两者协调起来;四是实现四个结合,即教与学、学与练、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校内与校外结合。

2.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就是在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在学生课程成绩考核的实施上,全面体现“两个统一”、“两个优先”“四个结合”的原则。例如,建立理论与实训两大教学体系,保证理论与实训教学的教学总时数比例不低于6:4。本课程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数6:4的比例,而且理论教学中仍有相当部分师生互动或学生参与的准实践教学活动。这种安排的目的在于实现三个结合: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的结合;把文化基础性、专业基础性和专业实务内容有机结合;将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获得有机结合。

3.建立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按照双元制建设的思路,从职业教育法关于“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界定出发,联系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实际,突破学校教育中以课堂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的思维定势,大胆探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施多渠道培养的获取式教学方式。不仅按照企业实际需要设计阶段实践内容,而且将阶 段实践的课堂设在学院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并通过会计模拟实验项目,将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阶段实践与综合实践结合起来。

(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体系结构

财务会计以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外财务会计报告为目标。财务会计报告是财务会计工作在每个核算周期的最终产品。为了从总体上增强学生对这一最终产品及其制作条件、工艺规范的感性认识,在课程的第一部分,第1章《总论》中首先给出一个公司的三张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作为教学案例,向同学们展示财务会计的最终产品,从而有助于理解财务会计的目标和特征;从理论上概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使学生对财务会计报告这一最终产品的“生产环境条件”和“工艺规范”、“质量标准”有初步了解。

第二篇:英语优秀课程自评报告

英语优秀课程自评报告

英语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后毕业生,根据三年制和两年制分为两学期和四学期的英语讲授内容,两学期英语讲授内容为软件学院学生所开设,每学期总学时为72学时;四学期的英语讲授内容为我院三年制学生所开设,每学期总学时为60学时,此两部分英语执行两套教学大纲,使用两套教材:三年制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为《实用英语》(第三版);两年制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为《新编实用英语 天津版》。该课程自从建院以来就已开设,时间长、开设的对象广,在我院占据了一定的重要地位,现就英语课程自评如下:

一、教学队伍

目前,承担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师有23人,全部为本科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其中取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有4名,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师2名,具有双学位的教师2名,35岁以下的教师有11名,占全部教师近50%,副教授及高级讲师共9名,其余为讲师或助教。教师整体队伍年龄结构上较为年轻,富有朝气。教学研究气氛浓厚、敬业精神强、教学方法灵活,易于与学生沟通,在教材、教法、教研中勇于探索,成果较多。对本课程教师的总体评价是:教师仪容端庄、声音清晰,教学方法得当,重点突出,内容丰富,课堂气氛活跃。在近三年的教学质量考核中,每位教师均在85分以上,获得优良成绩。

争取各种机会,为教师知识更新搭建平台。作为学院及部门的领导,非常重 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每年暑假都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学习与培训使教师扩 展了知识视野,了解了最新的教学动态,学习了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了教师 的教学水平和效果,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 成长,为今后我们具有更加精良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

该课程已经开设六届,讲授教师近20人次之多。我课程组教师近两年来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究,撰写了多篇教学研讨论文和论著,均在各种杂志、出版社发表,其中教学研讨论文共6篇,教学论著15篇。

二、教学内容

我英语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后毕业生,根据三年制和两年制分为两学期和四学期的英语讲授内容,两学期英语讲授内容为软件学院学生所开设,每学期总学时为72学时;四学期的英语讲授内容为我院三年制学生所开设,每学期总学 1

时为60学时,此两部分英语执行两套教学大纲并根据各自教学大纲分别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教学课程及教学内容按单元课时合理设置,并且,根据A/B级考试要求对所学内容实行了必要的调整,增加了大量的练习,提高了教学效果。三年制学生在四个学期中完成《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及《实用英语综合训练与自测》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理论为基础,突出应用性知识点讲授,对学生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强调理论“少而精”,多注重听、说、写作等实际的问题,增加讨论课比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时进行教学内容调整和课程体系调整。

课程体系调整的主要做法是全面修改教学大纲并付诸实施。课程教学内容以基本教学大纲为依据,针对经管系、机电系、电子系、软件学院等不同教学对象和培养模式,突出各自的教学重点。加强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如专业英语、实用英语写作等的有效衔接。

英语教研室每两周集体备课一次,通过讨论,问卷,座谈等形式对课堂提问与启发思考做出总体设计。对教案的适用、方法的科学、组织的严密、表达的完美等都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应用课件,动画逼真,图片精美,内容丰富,融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为一体,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B级辅导课程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完善的、多样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课件分为三大类:B级词汇、B级语法、B级写作。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学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听课情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内容从抽象转为了具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在扩大教学知识信息量的同时,明显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现课程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了解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必须注意将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不断检查教学效果,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效率高之长,避产生“电影看完无印象”的不良感觉之短,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条件

面对纷繁复杂、各具特色的英语教材市场,基础部外语组教师本着对学生高

度负责的精神,经过精心挑选、科学比对,慎重挑选出适合我院学生英语基础,并有利于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实用英语》系列教材。

《实用英语》系列教材的编写以教育部1993年颁发的《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坚持内容的实用性、教学的针对性和编写教材的科学性相统一,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使用教材。自1995年正式出版发行以来,该教材已进行了多次改版和修订,分别从词汇、课文和练习各方面加以调整,使内容日臻完善,层次愈加分明,其中第二版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6年我们选用了《新编实用英语 天津版》作为两年制教材,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除了《实用英语》系列教材配备的《泛读教程》、《综合训练与自测》以外,我们还向学生推荐使用以下教学辅导书:

1.《英语学习指导—高职升本辅导参考书》

2.相关A/B级考试的辅导资料及历年真题

基础部外语教研组教师近年来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本着以实用为主的精神,编写出适合我院及广大专科学生使用的英语类辅导教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学习指导文献,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五、教学效果

英语课的教师们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英语课程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强。经常进行热烈的教研活动,互相帮助提高,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认为 “英语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法方法比较适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学习兴趣较高,英语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几年来,英语期末考试及格率一直在90%以上。在天津市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口语大赛中获一、二等奖。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英语能力的总体评价是“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基本能适合岗位工作的需要。”我院英语教研室有教师23名,全部为中青年教师,教师队伍整体富有朝气、学习研究气氛浓厚、敬业精神强、教学方法灵活,易于与学生沟通,在教材、教法、教研中勇于探索,成果较多。对本课程教师的总体评价是:教师仪容端庄、声音清晰,教学方法得当,重点突出,内容丰富,课堂气氛活跃。

在近三年的教学质量考核中,每位教师均在85分以上,获得优良成绩。总之,英语课程从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到多种教材的选用,到教学模式的变革,乃至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经历了由原有的老模式,向现代化的新模式的转

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英语课程组的全体教师相信,凭借我们坚硬干练而又年轻的教师队伍,凭借我们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凭借我们勇往直前的工作热情,我们教研室全体成员,在基础部领导们的正确领导下,一定会有更加辉煌的明天,我们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定会走在高职教育行列的前沿。

第三篇:《有机化学》课程自评报告

《有机化学》课程自评报告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相关性质,分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有机分子的立体及构象关系,目标有机分子的合成等内容。教学内容为理论课100学时,实验课36学时。主要内容为绪论,烷烃和环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立体化学基础,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醇和醚,烯烃-亲电加成,炔烃和二烯烃离域键,芳烃-亲核上的亲电取代反应,醛和酮亲核加成反应,酚和醌,羧酸和取代羧酸-亲核加成-消除反就,羧酸衍生物,碳负离子的反应,有机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的化学,糖类和核酸,萜类和甾族化合物,周环反应等内容。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换位式教学、探论式、辩论式、直观式教学与科研兴趣小组相结合,根据教学要求灵活采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图表,以有机化学官能团为主线,同类结构进行比较;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和主动学习,做到互动互学、教学相长;注意章节小结,强化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及教学中使用英语专业词汇,逐步向双语教学过渡。实验课是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相应的实验内容,使学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在实验课中,逐步加入探索性实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使枯燥无味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

一、师资队伍

1.1师资结构

课程负责人于2007年评为教授,毕业于赣南师范学院化学专业,1

毕业后一直在赣南医学院从事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教学效果良好。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曾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课题3项,发表教学论文和科研论文2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篇,多篇论文被CA收录。

本教研室现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3人,高级实验师1人,硕士3人,博士1人,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学队伍中既有有年龄较大的教授,又有年轻的硕士和博士,人员平均年龄37岁。已形成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梯队合理,并具有良好的科研团队精神的集体。

本教研室具有完整的师资培养计划,按学校要求每年计划派人外去进修,在教学过程中,有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以老带新,形成了良好的互帮互助的氛围。高级职称教师均参与任课,分别从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高级职称教师任课比例为100%。

1.2教学研究和改革

本教研室人员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改革,近两年来申请获批的省级教改课题4项,校级教改课题6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3篇,教学改革的成果正应用于实践教学中。

1.3科研与学术水平

本教研室人员锐意进行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科研基础和科研能力,近几年来申请获批的省级课题11项,校级课题15项,项目总经费超过12万元。近三年来发表各类论文5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篇,中文核心期刊31篇,论文引用率均较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近三年来,本教研室人员参与实验教学教材编写3部,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教材编写2部,其他教材编写2部。

二、教学基本条件

2.1教材建设

本课程本科«有机化学»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权威教材,专此教材在全国各药学专业使用,反映良好。本教研室人员参与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医用有机化学》教材及其习题的编写,使用效果良好。

2.2教学文件建设

有机化学课程有完整的教学大纲,本教研室有完整的教学文件与教学档案,教学制度完备,执行情况好。

2.2实践教学

有机化学学科依托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具有整套的有机合成,结构鉴定,成分分析等仪器设备300余万元,完全满足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和教师科研的需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设的实验均能正常开设。近年来,本教研室把教研成果应用于有机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中,不断开设有机化学课程的研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管理

3.1教学手段

本课程均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有完整的本教研室制作的多媒体授课教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化,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3.2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使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增强,本课程主要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些章节采用读书指导法进行教学;为了促进学生对前续知识的迁移,在课堂中穿插讨论法进行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课堂生动,在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和动机等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元认识水平。

3.3双语教学

在教学中,凡涉及到专业名词和专门的反应,均使用英文标注。对于重点的知识点,采用英文和中文同时标注的双语教学,教学中加强学生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和学习,有利于后续课程药物化学和天然药药物化学中有机物质的学习。

3.4课堂教学

本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3.5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中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有机化学课程的实验主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有官能团反应,有机化合物的光谱特征等,所开设的学生实验均能成功,实验教学效果良好,并根据需要开设了研究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创新知识,并使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验中。

3.6课外

本课程每期均有辅导答疑安排,学生可以集中时间询问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学生作业有批阅。在教学之余,组织学生进行

课外科研,本教研室教师指导学生的课题有3项。

3.7考试

本课程考试为闭卷考试,由任课教师自主命题,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与往年试卷的相似度,有利于本门课程的考核。阅卷采用集体阅卷的形成,考试结果和试卷均有完整的成绩分析试题分析材料。

3.8教研活动

本课程所有授课内容均有集体备课记录,有集体备课的安排。按照赣南医学院课程评估指标体系评分结果,自评得分为97分。

第四篇:《国际金融》课程自评报告

《国际金融》课程自评报告

《国际金融》课程组

《国际金融》一直是由我系承担的一门课程,原为我校金融专业的专业课程。为适应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了解和熟悉国际金融惯例的人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自1990年以来,我们便开始逐步面向全校经济类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目前《国际金融》不仅是我校金融、财政、国际贸易、国际经济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会计学、注册会计、统计学、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等专业的限选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层次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金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了搞好《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课程组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师资队伍

目前《国际金融》课程组的任课教师有11人,这不仅是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而且是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

1.师资结构

——职称结构。现任《国际金融》课程主讲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占课程组教师总数的91%;具有高级职称者占课程组教师总数的36%。

——学历结构。现任主讲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2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有7人,两者占课程组教师总数的82%。此外,在读博士有2人,在读硕士有1人。

——年龄结构。《国际金融》课程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现任主讲教师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有2人,占18%;35~45岁的有3人,占27%;35岁以下的有6人,占55%。

2.教学水平

在教学中,课程组全体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和有关的专业理论,在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理论修养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科研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教书育人。能结合教学普遍开展教书育人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绩。课程组教师中有1人参加了1999年学校“三育人”经验交流会,并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

——开课能力。由于《国际金融》课程涉及的教学层次多、教学任务重,开设该门课程的教师已达11人。在这些教师中,独立开设2门课程以上的教师比例达100%,开3门课以上的教师比例也高达100%。

——教学研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课程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自2000年以来公开发表或完成的与课程教学有关的研究论文及课题共达58项(详见附页3),人均5.3项,其中有2篇论文获校级以上优秀论文奖;有一项课题获省级优秀课题二等奖;有两项教学研究成果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教学奖励。近三年内本课程组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绩,课程组教师中有3人获2000年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有2人获2002年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有1人获“高克成优秀教师奖”。

二、教学条件

1.教材建设

——教材组织和教材质量。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我们一直非常重视教材的建设工作,一方面坚持3~4年更换一次新教材,以保证教材的适用性和新颖性,另一方面致力于组织任课教师编写教材,以便把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以及我们自己的教学体会反映到教材中去,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教材。如2000~2002年在本科教学中所用的《国际金融》教材,就是由我们任课教师自己编写、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公开出版发行的。该教材共计40多万字,具有体例安排新颖、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全面充实的特点。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将当代国际金融的最新理论及其发展特点、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反映出来。《国际金融》一书目前已被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列入再版计划。2002~2003学年我们采用教育部推荐的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金融学》(裴平主编)。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将改用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金融》(陈雨露主编),该教材荣获2002年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教学大纲。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我们不仅组织课程组教师积极编写新教材,而且还组织大家编写了符合学科要求的教学大纲,并且要求课程组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内容来进行教学。

——教辅资料。教学中,我们给学生指定了一些必读的教学参考书目和课外阅读文献,并在教学大纲中根据每一章的内容编写了各种类型的习题。此外,我们还根据函授教学的特点,专门编写了适用于函授教学的《国际金融》学习指导书。

2.教学手段

——自2000年上半年学校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以来,《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便充分利用了这一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课程组教师积极要求在多媒体教室授课,至今课程组的全体教师都运用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授课,熟练掌握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操作技术。为利用好多媒体教学系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课程组的大部分教师都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

三、教学环节及效果

1.教学要求

——《国际金融》课程有着明确的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和熟悉基本的国际金融原理和知识,而且还要掌握一些有关的国际金融实务操作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确定了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详细的教学进度表,并要求课程组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准备

——课程组的每一位教师,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认真备写教案。在备课环节上,课程组也采取了一定的管理办法,一是检查新上课教师的教案,以了解他们的备课情况,也借以督促他们备好课,并及时解答他们在备课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帮助他们在上课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二是定期组织任课教师进行教学研讨或集体备课,以协调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3.课堂教学

——教学态度与水平。课程组的每一位教师都能本着“教书育人”的思想来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做到态度认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同时,在课堂上,每一位教师都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熟练讲授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技巧。由于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课程组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尽可能多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在《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大量运用“讲”“问”结合法、“问”“答”结合法、课堂讨论法、比较教学法、角色易位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来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课外情况

——课外作业。课程组要求任课教师在每一章内容讲解完后,都要给学生布置作业,并及时对作业情况进行讲评,全课程共布置和批改、讲评作业不少于5次。由于《国际金融》是一门核心课程,所以选课的学生比较多,教学班基本上是在100人左右的大班,这使得作业批改任务非常繁重,但老师们基本上都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课外辅导。由于《国际金融》课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务操作,而且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的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而我们的教学课时非常有限,在课堂上无法向学生们面面俱到地介绍所有的问题和内容,为此我们采用了课外辅导方法,给学生们指定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读物,辅导学生们去阅读这些材料,并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读书笔记。此外,根据近年来报考国际金融专业研究生的学生不断增多的情况,任课老师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对考研学生提出的问题也给予了专门的辅导和热心的解答。

——课外活动与实践。为配合学校的学术节活动,促进国际金融教学的改革,我系自1996年以来一直坚持每年定期组织国际金融专业学生开办艾弗模拟外汇交易所活动。在这一模拟实务教学活动中,除要求国际金融专业学生必须参加以外,我们还要求学习《国际金融》课程的外专业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以提高学生对国际金融交易活动的感性认识,并借以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一活动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5.教学效果

——学业考评。

(1)考试命题。《国际金融》课程的命题建立有试题库,试题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题型科学规范,难易程度适当,考核基本原理的试题的比例一般在70%左右,测试综合分析能力的试题的比例一般在30%左右。试题重复率一般不超过5%。

(2)阅卷、成绩评定。《国际金融》课程的总成绩按照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两部分来评定。平时成绩一般要求任课教师根据作业、考勤、课堂测试、笔记等项目打分,而且要求任课教师在最后一次上课时要向学生宣布平时成绩。对于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评定,我们一直是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在课程考试结束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任课教师实行密封流水阅卷。阅卷前,指定教师做出一份标准答案,然后要求阅卷教师根据标准答案来评分。可以说,我们的评分是客观、公正的,而且量分基本准确,没有出现过重大差错。

(3)通常情况下,在每次阅卷任务完成后,我们会对考试结果进行相应的总结,对优秀率和不及格率作出统计,以分析命题是否适当、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对哪些问题加以注意。

四、教学改革与研究

1.教学改革

在《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致力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国际金融》是研究国际间货币运动以及国际金融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研究范围十分广泛,而且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活动也越来越频繁,遇到的国际金融问题也越来越多,如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问题、外债规模的管理问题、货币一体化问题、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等,这些都已成为《国际金融》

学科研究的新课题。教学中,我们积极研究《国际金融》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并尽可能地将国际金融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到教学中去,这集中体现在对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更新上。如在最初的《国际金融》教学中并无国际储备的内容,后根据国际金融发展的新特点,我们及时增补了国际储备的内容,并将之作为重点章节进行讲解。又如,随着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发展,欧盟国家如期推出了统一货币——欧元,因此对于欧元的起源、稳定及未来发展的研究也就成为了国际金融学科的新课题,同样我们也在教学中及时增加了这部分内容。

——教学环节及方法的改革。在教学环节上,课程组重点抓了三个环节的管理,即上课前抓备课情况、上课时抓教学效果、下课后抓学生练习,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同时,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我们也花了不少功夫,如前所述,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特别是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合理地运用一些国际金融领域真实的案例进行讲学,以便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准备讲解了“泰国金融危机始末”、“香港联系汇率制保卫战”等案例,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与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训练了学生们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和实务能力,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在2001~2002学年第1学期,课程组对《国际金融》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将平时成绩由原来占总成绩的20%提高到30%,而将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比由原来的80%降到70%。进行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鼓励平时上课认真、学习用功的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2. 教学研究

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课程组还积极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至少每学期要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和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以促进任课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近年来,课程组的任课教师取得了较丰硕的教学研究成果,基本上每年都有多篇研究论文发表;《艾弗外汇交易实务模拟》获得了1998年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艾弗模拟外汇交易所——网络交易系统》获江西省教委教学研究立项项目,并在1999年4月顺利结题;在1999年学校召开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经验交流会上,课程组提交了关于《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经验的交流材料;在2000年全校教学工作会议上课程组有1人向大会提交了有关多媒体教学的经验交流材料;《艾弗模拟外汇交易所——网络交易系统》获得了2000年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谈多媒体技术在<国际金融>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获2002年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程自评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程自评报告

段鑫星 李绍伟 王治东 赵 玲

傅 豪

宋 冰

1999年3月,一个美丽的春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在我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校首次在大学生中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此同时,课程建设得到了学校的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资助,这门课的开设与项目的启动,意味着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意味着我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要求得到了更多更广泛的认同,意味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上课程化的轨道。有幸的是,正是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要求,激发了我们的研究兴趣,也激发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着我们不懈追求,不断学习;也正是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依着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与关注,督促着我们不断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大学生对课程的喜爱与渴望出乎我们意料,也使我们更加勤勉地做好课程建设的每一步。

四年来,课程建设组成员伴随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共同成长,正是学生的需要,课题组负责人攻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成为我校唯一的具有心理学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我们清楚地记得:一批批年轻的学子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获得了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并对自己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进行了积极的自我分析与调整,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我们清楚地记得:是大学生将信任放在我们的手心,将渴望与真诚交付于我们,他们垂询每学期的开课日程,渴望了解他们想了解的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的四年中,全校共有1380名学生选修这门课;通过课程的开设,与不少大学生结为朋友,他们愿意将心中从未启齿的秘密告诉我们,寻求理解与帮助;所有这一切,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带给我们的收获与荣誉。

教育部于2001年3月10日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此时我们比教育部的文件先行了两年,正是这两年的抢抓机遇,我们拥有了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教学队伍,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当回首课程建设走过的历程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正在成长,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探索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在各方扶持下,这棵小树茁壮成长,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主要成果如下:

在2000年校优秀教学成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中荣获1998-2000年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2年7月,完成校教改项目“大学生心理学课程建设”项目并获校2000-2002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校教材基金资助,并被科学出版社列为出版书籍,是我校首次获资助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教材。

2000-2002年,发表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六篇,其中核心期刊一篇,公开发表四篇,四篇论文被引用。

2002年,建立我校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设“段鑫星心理课堂”,将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心理论坛接受学生的咨询与辅导;课程开设四年来,为一千多名学生进行了网上、信件、电话与面询,大大地拓展了心理健康研究领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通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探索并建立“1+5”教学法,即课堂讲授+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网上辅导+学年论文,课堂教学质量稳固提高,学生评价优秀,课程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同。

一、课程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首先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与发展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观,探索并初步建立了适应大学生特点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测评为手段的立体交叉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课程共分十个大方面:新的心理健康观;大学生自我意识;大学生人格发展;大学生学习与创造心理;健康的恋爱观;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大学生情绪健康;挫折、压力及应对;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十个方面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构建符合大学生特点的课程教育体系。

课程设置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坚持做到“一、二、三、四、五、六”,即围绕一个中心“大学生发展与成才”;发挥两个作用即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与学生的自助作用;实行“三项改革”即作业方式,考查方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行了网上作业,学年论文与口试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做到“四个延伸”,将课堂教学与网上作业相结合向网上心理课堂延伸;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咨询相结合,向大学生自我成长延伸;心理测评与心理辅导及分析相结合,向学生心理自我建设延伸;课程教学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向健康教育理念的建构延伸;突出“五个重点”:即学习与创造心理、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恋爱与性心理、挫折及应对、职业生涯与心理健康。突出“六性”,即前瞻性、示范性、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指导性。学生普遍反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了解自我、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挫折应对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根据指标体系评分及依据(自评分96分)

(一)教学改革(自评分35分)

1、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自评分15分)(1)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自评分10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受大学生广泛关注的课程,我们立足于介绍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自己,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从课程内容的改革上,紧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着力于“1+5”教学法的探索,即课堂讲授+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网上辅导+学年论文,课堂教学辐射到网上辅导,辐射到新概念作业,形成课堂内外的互动,有效弥补课堂有效沟通的不足;通过心理影片的讲解与评析,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理解;通过学年论文,提高了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掌握了社会科学一般论文的写作规程,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在课程体系上重在建设,重在创新,重在特色。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从关切学生心理与素质发展的十个重要方面即新的心理健康观,大学生自我意识,大学生人格发展,大学生学习与创造心理,健康的恋爱观,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大学生情绪健康,挫折、压力及应对,网络与心理健康入手建设课程,形成了贯穿课程始终的一条主线,即在学习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上,增进心理健康水平,达到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特别是结合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如职业生涯、网络依赖、大学生恋爱等重点、热点与难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效果明显。

(2)教学方法的改革(自评分5分)

三年来,共为1000多名学生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务处对课程的总体测评为优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绩。探索1+5教学法,即课堂讲授+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网上辅导+学年论文,课堂教学质量稳固提高,学生评价优秀,课程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同。

1)引入实践教学法,打破课程教学的固定框框,增加最新成果及其观点的介绍,系统介绍国内外相应的研究成果,鼓励学生谈自我感受,谈心理问题。在学习心理中,重点介绍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三种学习模式的探讨”等,用归因理论分析大学生学习心理中普遍存在厌学、考试焦虑等问题,增加了“创造心理”的内容,倡导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倡导“新概念作业”,鼓励学生探索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共设计了“自我探索”系列问卷,让学生进行“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的对比,并写一篇“我”的新概念作业,进行自我剖析,写出“心理日记”;在课堂上请同学讲“自己”,请学生谈成长中的十件大事及相应的心理感受,学生真诚地将自己的“成长历程”、“情感世界”甚至“心灵痛史”展示出来,引发思考;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学学习的积极性。针对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讨论。比如,学生普遍关注人际交往特别是恋爱心理,学生有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困惑,太多的渴望,如何对待爱情?大学是否应该谈恋爱?为什么会患上单相思等,面对学生渴望爱与被爱的美好情感,从生理与心理发展入手,肯定学生正常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解除了学生心理上的困惑,与此同时,通过小组讨论、模拟恋爱、人生拍卖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恋爱与失恋,摆正恋爱与学业的关系,讲清原理,启发学生思考,自主做出判断。

2)通过开设讲座,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三年来,在校内开设大学生心理学方面的专题讲座十余场,听讲座人数达3000余人次。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2000年10月,为00级女大学生开设了“爱与成长”讲座,参加人数450多人;

2000年10月为环境与测绘学院、管理学院与建工学院00级新生开设“大学新生生涯设计”专题讲座,学生人数达1000余人;同年11月,为环测学院与管理学院女生开设“女大学生,如何度过你的大学四年”专题讲座,学生人数200余人。

2001年10月为01级女生开设“女大学生大学生涯设计”的专题讲座,参加人数达450人;同年11月为环测学院、管理学院01级新生开设“大学生涯设计”专题讲座,学生人数800余人;2001年11月,为管理学院女生开设“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对话节目;同月为环测学院女生开设“健康的人生,健全的人格”专题讲座,参加学生人数300多名。

2002年3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爱与成长”专题讲座;并于同年4月为化工学院女生开设“女大学生成才之路”专题讲座,学生人数80名。

2002年10月,为全校02级全体女生开设“树健康心理 与成功有约”的新生心理适应教育;02年10月为管理学院与环测学院女生开设“健康 美丽 自信”的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讲座,参加学生人数为500多名。

2002年12月,应邀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开展“美丽人生”、“大学生活初体验”为题的大型心理健康讲座,并介绍我校的做法。

2003年3月,为全校女大学生做“青春伴着梦想起飞”的大型心理讲座;2003年4月为赴德留学女生做了“守护你的金子,与幸福同行”的性生理与心理保健讲座。

2003年4月应邀为潍坊医学院学生做“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讲座。3)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综合测评,为1000余名进行了心理素质测试,并帮助大学生分析产生原因,使更多的学生关注自身,关注健康。在数百个心理测试量表中,经过认真的分析,筛选出“SCL—90”(症状自评量表)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使用量表,自尊量表(SEI)(配合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和社会支持量表(配合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SAS)、爱森克人格量表(EPQ)(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团体测评结果及时统计与反馈。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学生实际,自编“大学生活事件量表”、“成长历程回顾”等进行分析讲解,学生普遍感到通过自我剖析,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分析对自身构成重要影响的生活事件,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4)开展心理影片评析,通过影片艺术再现有关的心理学经典理论,并探索人的心理世界的奥妙。我们为大学生精选了十二部心理学影片,作为教学的辅助用片,利用课余时间精放几部并作出讲解,学生反响强烈,特别是对于某些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症,通过影片的再现与分析,起到很好的效果。

5)充分利用网上资源,通过心理学网站(www.xiexiebang.com)和电子邮件开展网上心理辅导与网上咨询,特别是网络具有身份的隐蔽性、交流的平等性与角色的多维性,大学生更能够敞开心扉,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开展积极的讨论,为大学生网上回复信件200多封,与大学生在课堂之余成为网络师生,受到学生的好评。网站的心理论坛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心情、共同面对心理问题的交流空间,论坛有关心理的问题达500多条,人气较旺,受到学生的喜爱。

2、教学研究(自评分10分)(1)教学研究活动(自评分5分)

在课程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完成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项“大学生心理学课程建设”;目前校级以上承担科研项目四项(完成一项,在研两项,预研项目一项)。校德育与爱国主义基金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体系的建立与研究”完成并获得专家好评;正在进行校基金项目“大学生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DJ200202);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1SJDXLX001)正在进行中;“大学生健康教育体系建立”为省社科项目预研项目。

(2)教学研究论文(自评分5分)

1)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段鑫星 池忠军 孟昭春 宋绍峰 王治东 李绍伟 《高等教育研究》2000.1 2)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讨;段鑫星 李绍伟

王治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大学生违纪的心理动因分析;段鑫星 李绍伟 曹红波 王治东

《青年探索》2000.5(核心期刊)

4)发展:新世纪大学生面临的挑战

王治东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5)一例女大学生退学的个案报告 王治东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第3期

6)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与成因分析

李绍伟

王治东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第6期

3、教学工作获奖(自评分5分)

三年来,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两项。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获2000年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获1998-2000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参加人员:段鑫星

池忠军

宋绍峰

李绍伟

王治东。

2)《大学生心理学》课程建设获2002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段鑫星 李绍伟 王治东。

4、教学改革整体水平(自评分5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有力度,在全国高校较早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积极拓展课程领域,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全国高校首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门网站(www.xiexiebang.com),介绍心理学知识,设立网上心理论坛,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上载到网上,供学生学习与下载(详见附件);

2)开展网上心理辅导,对大学生面临的个体心理问题进行咨询与回答,通过电子邮件,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既高度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又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目前共回复网上信件二百余封,咨询对象对网上心理辅导持积极的态度(详见附件);

3)尝试网上作业、网上答疑,受到学生的好评(详见附件)。

4)开展个体咨询,就他们在个体心理发展中遇到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咨询并做了咨询手记,对个别同学进行跟踪咨询与电话咨询。面对成长中的大学生,他们遇到的心理问题或大或小,学习、生活、就业、人际关系、情感等问题都对他们相对脆弱的心理构成威胁。为帮助大学生走过成长中的路,我们大家都能热情、细心地关注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倾诉,逐步深入,寻找缘由,找到根源(详见附件)。

5)探索团体训练的办法,通过人际关系团体、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盲行、人生拍卖等团体训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认知策略及思维方式,积极调整应对(见图)。

(二)教学条件(自评分27分)

1、师资队伍建设(自评分13分)(1)队伍结构(自评分6分)通过三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平均年龄30.5岁,学历结构在读博士一名,硕士一名,在读硕士两名,学士两名;职称结构为副教授1名,讲师3名,助教2名。为今后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与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赵玲、王治东都能够独立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会教学、会科研、会辅导、会咨询”为目标,通过在岗培训、脱产学习、聘请专家来校讲学、参加学术交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等多种方式,提高了队伍的整体水平与业务能力。

(2)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术水平(自评分7分)

课程负责人开设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承担校级以上科研项目四项;成员赵玲开设《社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伦理学》等课程;王治东独立讲授《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宋冰与傅豪参与助课与作业修改。

2、教材与试题库建设(自评分14分)(1)文字教材与辅助性参考书(自评分6分)

由段鑫星、赵玲编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中国矿业大学校教材基金资助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并于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见附件)。前两年选用教材为全国通用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孔燕等编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见附件);主要参考书选了七本,基本上都是在全国有影响的教材(见附件)

1)桑志芹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2)杜文东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3)江 鸿主编,《与你同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4)贺淑曼 蔺桂瑞编著,《健康心理与人才发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6月;

5)张玲等著,《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 6)钞秋玲主编,《女大学生心理教育教育与自身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7)张厚粲主编,《大学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 8)王焕琛 柯华威著,《青少年心理学》,心理出版社(台湾),1999年5月。(2)多媒体教材(自评分6分)

1)完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子教案在个人网站发布后,便于学生查询下载,便于学生学习;

2)EPQ(爱森克人格量表)软件便于人格测试的使用应用在教学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概念作业”试题的开发方便学生学习,已运用于教学中;

(3)试题库(自评分2分)

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性质,没有实施试题库,而是实行面试、学年论文和课程结业论文。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效果(自评分34分)

1、组织管理(自评分10分)

教学管理规范严谨,教学文件认真细致,教学过程严格认真,教学结果较好。

2、教学效果(自评分24分)(1)考试(自评分4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力于探索适应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考查方式,采取了口试、学年论文和课程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活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2)能力培养(自评分10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力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着力于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着力于大学生心理保健意识的提高,通过学年论文、网上心理辅导、团体训练、心理影片评析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提高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达到助人自助与心理成长的目的,最终达到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目标。

(3)教学质量的评价(自评分10分)

教务处“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结果为优秀。在学院组织的教学效果测评中,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给予积极与肯定评价。学生反馈认为:“这门课让我们学到了不少关于心理的问题,能够对一些心理问题有了理解,也使我们能够认识自己,提高了心理素质,非常实用”;有的同学认为:“这是我在大学期间学到的最有意义的一门课,老师能够贴近学生生活,以生动事例来教育大家,并使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大致的认识,同时学到了许多知识,大学生缺乏的就是联系大学生实际来传授知识、教育同学,而段老师做到了这一点”等等(见附件)。

三、课程存在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四年,是改革与探索的四年,也是注重发展的四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课程建设上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作为选修课,如何组织教学,保证选修课的出勤率减少流动,即选而不修与修而未选的情况;二是教学条件特别是教学经费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如一些相关心理测试仪器与心理测试量表的购置;三是加大师资队伍培养的力度,通过进修学习、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与理论水平。

四、今后工作的设想

当回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走过的路时,我们充满喜悦;对未来工作,我们充满自信;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再经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建成省级一类优秀课程,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的品牌课程,成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示范院校。我们相信:有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渴望,有学校政策的支持,有课程组所有教师尽心尽力的努力,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2003年5月16日

下载课程自评报告(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自评报告(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 (2015年) 桑 杭 小 学 2015.10.26. 桑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 为了更好的加强、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找出成绩,查出不足,我们桑杭小学对自己的工作进......

    《秘书写作》课程自评报告

    《秘书写作》课程自评报告 中文系秘书写作课程组 《秘书写作》课是中文系文秘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是写作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写作的继续和延伸,与其他专业写作相平行,并与语......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 我校高度重视本次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认真学习了下发的相关文件,吃透精神,认真对照山东省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逐条逐项的进行研究分析,对照检查自......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 我校严格按照《山东省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以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山东......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回顾过去几年多来的新课程实施,我们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积极开展新课程实施工作。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辘轳小学 2012年9月辘轳小学2012年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学校课程实施行为,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确保学校全面......

    课程改革工作自评报告

    射阳县长荡初级中学 课程改革工作自评报告 根据上级领导部门有关进行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布署,我校于2004年秋季开始正式启用新课程。五年多来,我们坚持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认真贯......

    优秀教研组自评报告

    语文教研组自评总结 语文学科是我校的重点建设学科,语文教研组建设也是我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研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语文教研组进一步强化研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