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2 维护财产权 教案
⒎2 维护财产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公民的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和权能,了解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什么是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使学生明确自己在法律上的经济权利,懂得合法的经济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公民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的内容和含义,了解国家的有关法律对公民经济权利的保护。加深对国家保护公民权益的理解,从个人财产权的角度强化学生对国家法律的认同感和信任感。通过学习,认识公民的经济权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初步了解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能够理性、合理地看待处理自己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
教学重点
公民的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的两种方式、依法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
教学难点
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方式
教法学法
经典案例分析法、提问启发式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时政播报
第一课时
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
一、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一)公民私有财产的含义和范围
师:一年365天有那么多节假日,老师想问问你们最期待的是哪个节日呢?(学生回答,目的:春节)
师:看来大家最期待的莫过于春节啦,春节的时候大家都会收到压岁钱,以及亲戚朋友们送的礼物,这些压岁钱和礼物送到大家手里就属于你个人了。
师:由此请大家想想在生活中周围的哪些财产属于你个人呢?
(学生回答,出示图片:电脑、书本、手表)
师:刚才大家列举了那么多属于自己的财产。请大家判断这些财产属于谁?(出示图片:学校的桌椅、路边的电话亭等。)
师:其实,公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所积累的财富,包括私人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是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我们通常将财产分为个人私有财产、集体所有财产和国家所有财产。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公民个人。那么,我国法律规定属于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有哪些呢?(引入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 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展示)(1)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股票;(2)公民的房屋、生活用品;(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6)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这个规定强调了合法性,只有合法的财产所有权才受国家法律保护,国家法律不保护非法的财产。
练一练:下面哪些不是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
1.合法劳动的报酬
2.个人的银行储蓄
3.家养的牲畜
4.股票的红利
5.承包的土地(×)
6.私家车
7.公民获得荣誉得到的税后奖金
8.租住的房屋(×)9.存款的利息
10.个人放高利贷的利息(×)11.公民的私有住房
12.李某赌博赢得的3000元钱(×)
(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师:现在假设春节期间你收到了2000元压岁钱。(拥有2000元――占有)
师:你会如何安排这些钱呢?
(学生回答:例如买东西――使用,存进银行――收益,捐给希望工程――处分)
师:从我们拿到这2000元到现在,你对这2000元都进行了怎样的处理呢?(拥有2000元――占有,买东西――使用,存进银行――收益,捐给希望工程――处分)其实将大家的这些行为后面加上一个“权”字就是我们财产所有权的全部内容了。
财产所有权: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占有权:对财产的实际控制或持有的权利。
使用权: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财产所有人生产、生活需要,或获得一定收益的权利。
收益权:支配(占有、使用、经营、转让)财产取得经济效益的权利。(收益与使用,使用的目的是为取得效益)
处分权:依法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即所有人决定其财产的命运的权利。包括事实上的处分(生活上的消费、吃、用)和法律上的处分(赠予他人)。
牛刀小试:不定项选择题
1、李某用自己的合法收入购得棉衣10套,送给社会福利院老人过冬。李某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B D)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2、金庸先生以一元的版权将《笑傲江湖》转让给中央电视台,金庸先生是行使对自己财产的(C D)
A、占有权
B、使用权C、收益权
D、处分权
师:同学们在春节假期里经常外出游玩,少不了要乘坐出租车,也有同学遇到过手机或者随身的包包丢失在车上的情况,等想起来联系上出租车司机,又不乏司机不愿归还或者要求支付一定钱款才归还,甚至根本就联系不上的情况,这时我们的合法财产就收到了侵犯!(过渡)现在我们了解了财产所有权和个人合法财产的范围,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应该怎么办呢?(当我们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应积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法律是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最有力武器。我们要尊重并维护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学生回答)
(三)法律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
师:国家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0第四段)师:书上列举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宪法:原则性的规定;
民法和物权法:通过民事法律手段来实现; 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和行政处罚; 刑法:处罚有关犯罪行为。
易错提醒:法律 只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对于通过非法手段(如抢劫、盗窃、受贿、赌博等)获得的财产,法律不仅不保护,还要予以追究和制裁。
二、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一)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继承权
师:作为未成年人,大家尚未真正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物质财富,但也有财产权。未成年人的财产权主要是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的。
保护公民继承权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我国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
(二)财产继承的方式:
法定继承: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进行继承。
遗嘱继承:按照被继承人生前立下的遗嘱,将财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教材58页“情境研讨”的图
1、图2思考,他们是不是都有继承权?
(学生先讨论)
师:好了,我们先将问题留着,进一步了解财产继承的相关内容。
1、法定继承
(1)含义: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进行继承。(教材P60)(2)顺序: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人。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师(说明):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也包括同父异母的或同母异父的。
注意:第一顺序的继承人较第二顺序的继承人有优先权,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者他们都放弃或丧失继承权时,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之间,并无先后顺序之分。(3)分配原则:
①一般均等原则:一般情况下,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当均等;
②协商原则:特殊情况下,继承人协商同意的,继承人继承的份额也可以不均等;
③照顾原则: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或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给予照顾;
④权利与义务一致原则: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传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 4
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
师:了解了法定继承的三方面内容,同学们现在认为图
1、图2中的人物是否有继承权呢?
(学生回答)
图1:女儿是可以继承遗产的。
图2:不尽赡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遗产。
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58页“情境研讨”的图
3、图4思考,他们的行为可行吗?
2、遗嘱继承
(1)含义:按照被继承人生前立下的遗嘱,将财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教材P61)(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
师(特别说明):合法的遗嘱继承或合法遗赠行为先于法定继承。(2)遗嘱的有效性:
遗嘱必须是遗嘱人在正常情况下的真实意愿的表达,且所立遗嘱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3)遗赠
请同学们思考,教材58页“情境研讨”图3中的问题,张老伯可以立遗嘱把遗产捐赠给他人、集体或国家吗?为什么?
(可以。那是“遗赠”概念阐释,见P61第二段)
教材58页图4中的问题,生前承包的荔枝树能够作为遗产吗?
所承包的荔枝树作为集体财产是不可以当作私人遗产来继承的,但是所承包的荔枝树预期所产生的收益却是可以作为遗产来继承的。
(三)、未成年人对继承的财产享有所有权
师:在继承遗产时,未成年人和无生活能力的成年人的继承权能否被剥夺?(学生回答)
师: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财产的所有权,是未成年人获得财产的主要形式。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师: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
师:如果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通过协商、调解仍不能解决问题时,应当懂得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按照法定程序来维护我们的财产权益。另外,未成年人对通过继承得到的财产享有所有权,并通常由其监护人来管理,但不能随意处分。
巩固练习:
1、案例分析:王某和弟弟从小父母双亡,后被陈某夫妇收养。长大成人后,王某娶妻张某并生有二子一女,女儿王一出嫁后,经常回娘家料理家务,照顾老人生活,大儿子王二婚后在外生活,对父母从不尽孝道,二儿子王三是精神病患者。2015年,王某因病去世。在分配遗产时,陈某夫妇、张某、王
一、王
二、王
三、王某之弟均提出继承要求。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对王某的遗产应适用哪种方式继承?(法定继承)
(2)哪些人可以继承王某的遗产?
(张某、王
一、王
二、王
三、陈某夫妇,王某之弟是第二顺序继承人,在第一顺序继承人可依法继承财产时,第二顺序继承人无继承权。)
(3)在分配王某遗产时,你认为谁应该多分,谁应该少分或不分?为什么?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或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给予照顾(如,王三);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传时可以多分(如,王一);有扶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如,王三)。
第二课时 我们的智力成果权
三、我们的智力成果权
(一)智力成果权的含义和内容
师:在大家身边不乏一些热爱写文章、搞小发明创造的同学,如果这些作品被发表或是获得专利,那么这些同学就拥有了自己的智力成果权,即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它包括了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国家也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来保护公民这方面的权利。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1、侵犯智力成果权的表现
师:那么生活中,大家遇到过哪些侵犯智力成果权的情况?
(学生回答,总结:发表或转载的作品没有付稿费;专利发明被用于商业用途而没有获得相应收益;作品或发明被剽窃等。)
(二)依法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1、侵犯智力成果权的表现
生活中,同学们遇到过哪些侵犯智力成果权的情况?
下面我们来看看胡同学案例: 情境剧场: 16岁中学生三项发明引资200万,换得10%股份当老板
武汉一16岁的在校高中生胡某凭借3项发明专利,成为一家注册资本200万元的企业的股东。他是武汉地区“学生股东”第一人,他发明的“无压痕眼镜架”在宁波市投产。他的另两项专利“世界筷子”“自洁水龙头”也已进入生产进程。前者在一双筷子上加三个套环,以固定筷子,让外国人也能熟练地使用;后者在传统水龙头把柄上钻4个孔,一开水龙头,把柄便溢水自洁。
3项发明吸引了浙江某知名企业,该集团3个月前投资200万元成立“天之煌公司”予以开发,胡某凭专利技术拥有公司股份10%。
胡某的家人说,胡某自幼爱好发明,去年3月至今已申请10项专利。教师提问:这个16岁中学生当老板的事情,给你什么启示?(学生回答)
2、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师:这个案例表明未成年人也享有智力成果权,依法维权并获得切实的利益是未成年人保护自己智力成果权的表现。但在侵权行为频现的当今,未成年人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首先向侵权方追究责任并要求赔偿,遇拒绝承担责任并赔偿的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寻求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训练反馈:
1.中学生小虹在某杂志上发表了自己写的作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篇作文是小虹的智力成果
②小虹享有该篇作文的著作权
③出版社应给小虹样书及稿酬
④报社享有该篇作文的专利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上中学的刘阳买了一套英语学习软件回家。爸爸一问价钱,说:“这么贵,怎 7
么不买盗版的?”刘阳理直气壮地反问:“买盗版的不就等于盗窃了吗?”刘阳的“理”在于()①盗版软件是侵犯智力成果权的表现
②盗版软件质量太差
③购买盗版软件会助长侵权行为
④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护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公民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依法享有所有权,对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享有智力成果权,我国制定并运用多种法律,采取不同方式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和智力成果权。当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遭到侵犯或智力劳动成果遭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一定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板书设计:
⒎2 维护财产权
一、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一)公民私有财产的含义和范围
(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三)法律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重点)
二、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一)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继承权
(二)财产继承的方式:(难点)
1、法定继承(1)含义;(2)顺序;(3)分配原则
2、遗嘱继承(1)含义;(2)遗嘱的有效性;(3)遗赠
(三)未成年人对继承的财产享有所有权
三、我们的智力成果权
(一)智力成果权的含义和内容
(二)依法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重点)
1、侵犯智力成果权的表现
2、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反思:
第二篇:八年级政治维护财产权教案
⒎2 维护财产权
一、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了解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什么是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使学生知道自己在法律上的经济权利,懂得合法的经济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加深对国家保护公民利益的理解,从个人财产权的角度强化对国家法律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了解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能够理性地、合理地看待和处理自己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
二、教学重点:
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智力成果权.三、教学难点:
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四|、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他们尚未参加劳动,没有创造物质财富,但他们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如通过继承得到的遗产,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的智力成果等,同样具有财产权,这些权利都得到了国家相关法律的认可和保护.但由于这些学生年纪尚轻,缺乏社会经验,他们并不是都能了解这方面的知识.2、学生的需要: 学生缺乏相应的法律常识,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应有的合法财产.因此,很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学习.第一课时 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
一、教学重点:公民的财产所有权的含义,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二、教学难点:如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不受非法侵害,如何理解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是受到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分析,情景体验,小组讨论.四、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成语导入:“拾金不昧” 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成语
(学生回答)“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师: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
(学生回答)略
师:的确正如同学们说的,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 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就在我们感叹好人有好报的时 候,我在某一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 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师:看到这儿,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
(学生说这个司机善良,有爱心,但是不应该未征得失主的同意自行处理其财物.)师:看来大家是很能辩证地看待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的.丢钱的王某肯定是心急如焚,相信他会找到司机李某.那么如果你是失主,当你找到李某听到他将5000元捐给了白血病患者的消息后,你会做出什么反应
(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看看王某的做法:
王某上了火车后发现钱包不见了,经回忆,钱包可能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李某说钱已经捐给了患白血病的大学生,自己并没有得到利益,并拿出汇款存根为凭证,因而拒绝返还钱款.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李某返还5000元现金.师:你支持王某的行为吗 为什么
(支持)师:好,让我们来看看法院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处理
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调解后,李某自愿返还王某3000元,王某愿意放弃剩余的2000元.对于这个结果,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拾金不昧为什么还要赔偿,这是否有悖情理,法院做出如此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要解决大家头脑中的这个疑问,就需要我们从公民的财产所有权问题说起.师:好!下面请大家想想在生活中你都对周围的哪些财产享有所有权呢
(学生回答)师:刚才大家列举了那么多属于自己的财产.下面请看图片,看看这些财产的所有权都归属于谁
(出示图片:学校的桌椅,路边的电话亭等.)师:我们如何划分财产归属的种类呢
(学生回答)师:我们可以将财产分为个人所有,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公民个人,我国法律规定属于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有哪些呢
讨论:
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
一、财产所有权
1、什么是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图书资料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这个规定强调了合法性.2、: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提问:**同学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相信大家最盼望的就是放假了.那么,一年365天,你最喜欢过哪个节日(法定节日)**春节期间大家一般可以收到多少压岁钱
**好.假设春节期间你收到了1000元压岁钱,你会如何安排这些钱呢
**你会把这1000元放在哪里 ?
**:看来同学们年纪虽小但却十分具有理财思想.近期央行根据国内经济形势调高了存贷款利率,相信你这时存钱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从我们拿到这1000元到现在,在这个过程中你对这1000元都做了哪些事呢
其实将大家做的这些行为后面加上一个“权”字就是我们财产所有权的全部内容.(1)财产所有权:
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占有权:公民对属于自己的财产的占有权,就是对财产的实际控制权.使用权:公民对财产的使用权,就是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的权利.收益权:公民对财产的收益权,是指公民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取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处分权: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即公民决定其财产的命运的权利.它包括事实上的处分权和法律上的处分权两种形式.师:了解了财产所有权的含义之后,回过头我们再看看刚才那个案例中法院的处理结果,谁能将法院作出处理的理由给我们大家试着分析一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过渡:了解了财产所有权和合法财产的范围,那么生活中我们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应该怎么办呢
提问:如果你放学回家,看到了图片中的情形,你的反映是什么(家中被盗了):看到如此情景,你接下来会做什么(打电话告诉家长,或直接打110报警)归纳:由同学们对刚才情景所作出的反映,我感到大家还是很有法律意识的.即在自己财产受到侵害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应该说依靠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最有利的武器.3、国家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为了切实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现实生活中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具体手段有哪些呢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 农民甲于1991年3月2日,在县城农贸市场以600元买了一只毛驴.1991年3月4日,甲一时疏忽,毛驴从家中走失.这只毛驴恰被邻村农民乙发现并将其赶回了自家.乙对其邻居说这只毛驴是刚从集市上买来的.1991年3月23日,乙赶着这头毛驴到集市上去卖,正好经过甲家门口,当即被甲认出.甲即向其索要.乙拒绝返还,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甲遂向县人民法院起诉.,如果你是案件中的甲,你怎样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如果你是法官,你又会做出怎样的处理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普遍的做法.我国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普遍的做法.当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公民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所有权,请求恢复原状,请求排除防害,请求赔偿损失等方式予以保护.②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严厉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方法.课堂小结:
1、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
2、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3、国家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据2001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曾庆福自退休以来先后从自己的退休金中拿出6万多元,默默捐赠敬老院
问:
1、这6万多元属于什么财产?
2、曾庆福老人能不能这么做?为什么?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尚未真正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物质财富,但我们也有财产权.未成年人的财产权主要是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的.结合课本58页图1、2、3
请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财产继承权
二,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1、什么是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财产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 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2、财产继承的方式
我国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1)法定继承
①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进行继承.②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③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原则 P61 教师再引导学生重新思考图1,图2所显示的问题.(学生回答)图1中:女儿是可以继承遗产的.图2中:不尽赡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2)遗嘱继承
①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下遗嘱,将个人合法财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②遗嘱继承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③我国继承法,遗嘱继承必须具备以下法定条件.第一、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并且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同时,遗嘱必须合法有效.第二、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一人或数人,但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课本58页图3中的问题,张老伯可以把财产捐赠给他人,集体,国家吗 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略
同学们知道,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下的合法的财产是可以继承的,那么这些财产就是遗产.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课本58页图4中的问题,长辈生前承包的荔枝树能够作为遗产吗
(学生小组讨论)略
(明确)荔枝树作为集体财产是不可以当作私人遗产来继承的,但是所承包的荔枝树预期所产生的收益却是可以作为遗产来继承的.过渡
:如果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通过协商,调解仍不能解决问题时,应当懂得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按照法定程序来维护我们的财产权益.(2)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未成年人是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财产的所有权,列表比较: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区别 案例分析:
相关的课堂练习:
三、我们的智力成果权 导入:分享喜讯
丁某最近购买了一套房子,而且还购买了一部电脑,那么
1、在这里丁某有什么财产呢?
2、你们自己有财产吗?有什么?
3、武汉某一在学校高中生自小自幼爱好发明,去年3月至今已申请10项专利。他有财产吗?
——房子,电脑,文具是财产,专利权也是财产,他是一种无形的财产,即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智力成果权。(我们的智力成果权)
智力成果(所谓智力成果主要是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
通过学习与思考获取的知识和智慧,是一种无形的财产,也是智力成果,它表现为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1)科学技术成就:神洲五号 互联网
发明创造:四大发明
第一台蒸汽机
电脑
文学艺术作品:国内外的名著名画
(2)介绍自己知道及喜欢的智力成果,畅谈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灯泡的发明,让人们告别了黑暗;互联网的使用使信息传播更快捷,人们能更好的沟通和了解世界……
1、什么是智力成果权
(1)智力成果权,是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2)、智力成果权包括什么内容?
著作权
专利权
商标权
1)、著作权包括使用作品权获酬权
使用作品权:包括复制权、表演权、播放权、展览权、改编权翻译权。获酬权:作者使用自己的作品或转让著作权获得报酬。2)、专利权:指一项发明创造,即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向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权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3)、商标权:商标是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一种标记。商标权是指经过合法注册后的商标专有权。你还知道那些商标?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智力成果不仅方便,改善我们的生活,而且还会给我们带来价值,不信,下面我们就来听:
.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拓展活动:
《大家的福娃大家护》
此前报道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公布还不到一周,北京朝阳工商部门就在秀水街市场查获了28件仿冒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T恤.而在万通,记者也发现有人在偷卖“中国印”.奥运一向为社会所关心,因此,“中国印”一公布,新一轮的奥运标志保卫战就此开始.奥林匹克吉祥物也是这样,奥林匹克吉祥物是一种最易受侵权的知识产权.依照《著作权法》,奥林匹克吉祥物创作完成,就自动生成了著作权.北京奥组委吉祥物发布公告的日子是2005年11月11日,北京市版权局同时将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版权登记完毕.北京奥组委不但拥有福娃的商标权,同时还拥有福娃的著作权,所以,未经奥组委的许可,他人是不可以随意使用福娃形象的.为了及时地,更好地保护福娃,不让他人侵害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请同学们为“保护福娃”出谋划策.根据今天所学,以及你对保护智力成果权的理解,在保护智力成果权方面,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依法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P61 作为一个公民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课堂小结:
1、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2、财产继承的方式
3、我们的智力成果权
材料附录一: 一,选择题: 1,何某有一子一女,儿子是婚生子女,女儿是继女.何某去世后,何某的遗产()A.只应由儿子继承 B.只应由女儿继承
C.儿子女儿都有继承权 D.儿子女儿都无继承权
2,老李患病昏迷时,其大女儿趁机立下10万元遗产留给自己的遗嘱.其所立遗嘱()A.合法有效 B.不合法 C.真实有效 D.受法律保护
3,下面不是我国继承法承认的遗产是()A.公民的合法收入 B.公民的文物和图书
C.公民的房屋,储蓄 D.公民与他人共有的财产
4,公民赵某去世后,留下了百万家产,他生前立下有效遗嘱要把全部家产留给照顾自己十几年的养女.而其亲生子女以自己也是法定继承人为由向法院要求分割遗产,你认为()A.法院应该支持其子女的请求 B.法院应该按法定继承方式处理此案 C.法院不会支持其子女的请求 D.其子女和养女共同分割全部遗产
5,王老太是国有工厂的退休职工,丈夫逝世后,留给她和她收养的女儿王某三间房屋.王某长大成人后,拒不履行赡养扶助养母的义务,王老太含恨自杀,王某在外听说养母自杀立即回来继承王老太三间房屋和400元退休金.正确的说法有()A.法院可以剥夺王某的继承权 B.王老太的遗产应归村委会集体所有
C.因王某不尽扶助义务,不能继承遗产 D.因王某是养女,故没有遗产继承权
6,刘老太有一养子刘某,在刘老太中风瘫痪后,刘某不但不尽抚养义务,还嫌弃辱骂老人.老人去逝后,刘某便独自占有了刘老太的三间房.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依法剥夺了刘某的继承权.这启示我们()A.并非所有的继承人都能继承遗产
B.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得到的遗产少
C.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可以不分 D.公民一定要对父母尽扶养义务 二,问答题
张老汉妻子早逝,只有一个儿子.儿子外出工作结婚后,对张老汉不理不问,从来没有关心照顾过.老汉全靠退休金和邻居小李的照料度日.张老汉见小李长期以来关心照顾自己,便立下遗嘱,决定死后把自己的两层楼房留给小李,不给儿子.请回答:(1)张老汉立下的遗嘱有效吗 为什么
(2)张老汉的遗嘱属于遗嘱继承吗 为什么
答案:(1)张老汉立下的遗嘱有效.因为我国继承法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2)张老汉的遗嘱不属于遗嘱继承,而是遗赠.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
个或数人继承.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一个或数人,但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不享有遗嘱继承的权利.三,辨析题
法定继承人都可以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答案: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1)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财产继承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2)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就是说,死者生前如果有合法有效的遗嘱,其遗产的继承,应按照遗嘱处理,而不能按法定继承办理.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公民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由此可见,法定继承人不一定都可以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四,案例分析
1,张某因病去世,留下2万元储蓄和三间房子.张某有三子两女,长子结婚另过,从不照顾家里,经济上更不给予任何帮助;次子亡故,其妻带着女儿改嫁了;小儿严重残疾,收入微薄;长女远嫁他乡,次女已病故.为遗产的继承,其子女争吵不休,连张某的弟弟也赶来要分遗产.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请你按继承法规定,谈谈张某的遗产应该怎样处理.答案:(1)根据国家保护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允许继承人继承的原则,张某留下的二万元储蓄和三间房屋属于合法财产,生前受法律保护,死后可以继承.(2)根据继承权男女平等的原则,长女有继承权;根据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的原则,小儿子严重残疾,收入微薄,可以多分点;长子有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却不尽抚养义务,应当不分或少分;根据代位继承的规定,次孙女可继承其父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3)张某的弟弟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因此,不能分得遗产.2,陈某有一子陈甲在外地工作,有一女陈乙与其生活,陈某之妻早逝.陈某有3间私房,5万元存款,1辆摩托车,并持有1万股某公司的股票,他还借给朋友2万元.陈某原住在单位租给他的公房里.并且其著作出版后有稿费5000元.陈某死后,其子女共同继承了他的遗产.讨论下列问题:(1)材料中陈某在法律上被称为什么
(2)材料中的陈甲,陈乙又被称为什么人
(3)材料中的陈甲,陈乙共同继承了其父的遗产,说明二人行 使了自己的什么权利
(4)上述材料中陈某的哪些财产可以作为遗产
材料附录二: 材料1: 2004年6月11日,《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在地坛书市发现盗版,当日下午一时左右,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执法大队进行了查收.《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自出版以来,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该书第二版2004年2月出版,为16开本,红色特种纸内衬,定价24.80元.在书市查收的盗版书为32开本,定价18元,无内衬,印制粗糙,封面颜色黯淡,插图模糊不清.据新华出版社有关人员说,该书在广东还有一种盗版,其版式,开本均与原书相同,定价为29.80元,封面无覆膜,全书纸张较薄,印制装帧质量较差.教师提问:这两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怎样严重的问题
材料2: 16岁中学生三项发明引资200万,换得10%股份当老板
武汉一16岁的在校高中生胡登煌凭借3项发明专利,成为一家注册资本200万元的企业的股东.他是武汉地区“学生股东”第一人.他发明的“无压痕眼镜架”在宁波市投产.他的另两项专利“世界筷子”“自洁水龙头”也进入生产进程.前者在一双筷子上加三个套环,以固定筷子,让外国人也能熟练地使用;后者在传统水龙头把柄上钻4个孔,一开水龙头,把柄便溢水自洁.3项发明吸引了浙江知名企业宁波天安集团,该集团3个月前投资200万元成立“天之煌公司”予以开发,胡登煌凭专利技术拥有公司股份10%.胡登煌的家人说,胡登煌自幼爱好发明,去年3月至今已申请10项专利.教师提问:这个16岁中学生当老板的事情,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未成年人也能够享有智力成果权.材料3: 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首次采用了先进的纸雕防伪技术,纸雕防伪兼有水印防伪的视觉效果和雕刻防伪的触觉效果,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同时对奥运商品的价位不会造成影响.所有经北京奥组委同意使用的会徽商品都将使用此种防伪技术.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副部长袁斌介绍说,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防伪标志由目前我国在防伪技术领域最好的企业制作.截止到8月12日,北京市的朝阳,西城,丰台,延庆等区县工商分局已经分别检查了动物园,秀水街等服装市场,依法查扣擅自使用会徽标志的服装134件.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官员手拿印有“中国印”的真假T恤衫做了展示.真品的标签运用了纸雕防伪技术,与假冒品有着显著区别.此外,假冒品在水洗后胸前的标志很容易掉色,而真品则不会.发布会上,北京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天起,将组织全市工商系统开展保护奥运会会徽专项执法检查.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公布还不到一周,朝阳工商部门就在秀水街市场查获了28件仿冒奥运会会徽“中国印” 的T恤.而在万通,记者也发现有人在偷卖“中国印”.奥运一向为社会所关心,因此,“中国印”一公布,新一轮的奥运标志保卫战就此开始.根据《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的名称,徽记,标志以及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的名称,徽记;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会歌,口号,“北京2008”,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及其简称;其他与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关的标志等都受到此条例保护,其中就包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未经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奥林匹克标志.其中包括将奥林匹克标志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用于服务项目中,用于广告宣传,商业展览,营业性演出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同时,也不得销售,进口,出口含有奥林匹克标志的商品,制造或者销售奥林匹克标志,以及可能使人认为行为人与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之间有赞助或者其他支持关系而使用奥林匹克标志的其他行为等.因此,在没有经过北京市奥组委同意和授权的情况下,任何以商业为目的使用“中国印”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工商部门可对其处以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利用奥林匹克标志进行诈骗等活动,还要追究刑事责任.教师提问:从奥运会会徽采用防伪技术这件事,你对如何保护智力成果权又有什么想法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提问:据你所知,我们国家在保护智力成果权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学生思考并回答.展示我国在保护智力成果权方面的工作.教师提问:根据今天所学,以及你对保护智力成果权的理解,在保护智力成果权方面,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生思考并回答.
第三篇:八年级政治下册 7.2 维护财产权教案 粤教版
7.2 维护财产权 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智力成果权。
2、教学难点: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他们尚未参加劳动,没有创造物质财富,但他们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如通过继承得到的遗产,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的智力成果等,同样具有财产权,这些权利都得到了国家相关法律的认可和保护。但由于这些学生年纪尚轻、缺乏社会经验,他们并不是都能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2、学生的需要:
学生缺乏相应的法律常识,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应有的合法财产。因此,很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三、综合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 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民的财产所有权的含义、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不受非法侵害、如何理解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是受到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分析、情景体验、小组讨论。◎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一、财产所有权
成语导入:“拾金不昧”
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成语?
(学生回答)“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师: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学生回答)略
师:的确正如同学们说的,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 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就在我们感叹好人有好报的时 候,我在某一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内容:
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师:看到这儿,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
(学生说这个司机善良、有爱心,但是不应该未征得失主的同意自行处理其财物。)师:看来大家是很能辩证地看待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的。丢钱的王某肯定是心急如焚,相信他会找到司机李某。那么如果你是失主,当你找到李某听到他将5000元捐给了白血病患者的消息后,你会做出什么反应?(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看看王某的做法:
用心
爱心
专心
王某上了火车后发现钱包不见了,经回忆,钱包可能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李某说钱已经捐给了患白血病的大学生,自己并没有得到利益,并拿出汇款存根为凭证,因而拒绝返还钱款。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李某返还5000元现金。师:你支持王某的行为吗?为什么?
(支持)
师:好,让我们来看看法院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处理?
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调解后,李某自愿返还王某3000元,王某愿意放弃剩余的2000元。
对于这个结果,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拾金不昧为什么还要赔偿,这是否有悖情理,法院做出如此处理的依据是什么?要解决大家头脑中的这个疑问,就需要我们从公民的财产所有权问题说起。
板书: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师:同学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相信大家最盼望的就是放假了。那么,一年365天,你最喜欢过哪个节日(法定节日)?(学生回答)
师:春节期间大家一般可以收到多少压岁钱?(学生回答)
师:好。假设春节期间你收到了1000元压岁钱,你会如何安排这些钱呢?(学生回答)
师:你会把这1000元放在哪里?
(学生回答存银行)师:看来同学们年纪虽小但却十分具有理财思想。近期央行根据国内经济形势调高了存贷款利率,相信你这时存钱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师:从我们拿到这1000元到现在,在这个过程中你对这1000元都做了哪些事呢? 其实将大家做的这些行为后面加上一个“权”字就是我们财产所有权的全部内容。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占有权:公民对属于自己的财产的占有权,就是对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使用权:公民对财产的使用权,就是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的权利。
收益权:公民对财产的收益权,是指公民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取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处分权: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即公民决定其财产的命运的权利。它包括事实上的处分权和法律上的处分权两种形式。
师:了解了财产所有权的含义之后,回过头我们再看看刚才那个案例中法院的处理结果,谁能将法院作出处理的理由给我们大家试着分析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师:好!了解了财产所有权的含义。下面请大家想想在生活中你都对周围的哪些财产享有所有权呢?
(学生回答)
师:刚才大家列举了那么多属于自己的财产。下面请看图片,看看这些财产的所有权都归属于谁?
(出示图片:学校的桌椅、路边的电话亭等。)
师:我们如何划分财产归属的种类呢?(学生回答)
师:我们可以将财产分为个人所有、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
用心
爱心
专心
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公民个人,我国法律规定属于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有哪些呢?
讨论引入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图书资料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这个规定强调了合法性。过渡:了解了财产所有权和合法财产的范围,那么生活中我们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应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看家庭盗窃现场的图片)
师:如果你放学回家,看到了图片中的情形,你的反映是什么?(家中被盗了)师:看到如此情景,你接下来会做什么?(打电话告诉家长,或直接打110报警)师:由同学们对刚才情景所作出的反映,我感到大家还是很有法律意识的。即在自己财产受到侵害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应该说依靠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最有利的武器。过渡: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为了切实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现实生活中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具体手段有哪些呢?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农民甲于1991年3月2日,在县城农贸市场以600元买了一只毛驴。1991年3月4日,甲一时疏忽,毛驴从家中走失。这只毛驴恰被邻村农民乙发现并将其赶回了自家。乙对其邻居说这只毛驴是刚从集市上买来的。1991年3月23日,乙赶着这头毛驴到集市上去卖,正好经过甲家门口,当即被甲认出。甲即向其索要。乙拒绝返还,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甲遂向县人民法院起诉。
我们请左边二组同学注意,如果你是案件中的甲,你怎样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我们请右边二组同学注意,如果你是法官,你又会做出怎样的处理?(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师:以上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普遍的做法。我国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普遍的做法。
当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公民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所有权、请求恢复原状、请求排除防害、请求赔偿损失等方式予以保护。
②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严厉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二、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师: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尚未真正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物质财富,但我们也有财产权。未成年人的财产权主要是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的。结合课本58页图
1、图2,请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财产继承权?(任由学生讨论回答)引出:
我国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⑴、法定继承
①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进行继承。
②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③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原则:略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师再引导学生重新思考图
1、图2所显示的问题。
(学生回答)图1中:女儿是可以继承遗产的。图2中:不尽赡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⑵、遗嘱继承 ①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下遗嘱,将个人合法财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
②遗嘱继承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
例题:(判断)遗嘱继承不受继承法和继承顺序的限制。(×)③我国继承法,遗嘱继承必须具备以下法定条件。
第一,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并且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同时,遗嘱必须合法有效。
第二,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一人或数人,但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师:请同学们思考,课本58页图3中的问题,张老伯可以把财产捐赠给他人、集体、国家吗?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略
师:同学们知道,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下的合法的财产是可以继承的,那么这些财产就是遗产。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课本58页图4中的问题,长辈生前承包的荔枝树能够作为遗产吗?(学生小组讨论)略 师:(明确)荔枝树作为集体财产是不可以当作私人遗产来继承的,但是所承包的荔枝树预期所产生的收益却是可以作为遗产来继承的。
过渡:如果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通过协商、调解仍不能解决问题时,应当懂得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按照法定程序来维护我们的财产权益。
三课堂作业:动感课堂
第二课时 我们的智力成果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智力成果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怎样维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分析、情景体验、小组讨论。◎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智力成果权
情境剧场:(可用课本59页王玲的遭遇)
(选用)王珊 8 岁,常常自言自语,搞文学创作的爸爸细心地将女儿的话记录下来,竟然是一首首小诗,以后王珊又多次将自己的诗词放在校刊上发表,好几首儿童诗还得过奖呢!不久,爸爸在书店发现一本儿童获奖诗词选,其中收录了女儿四篇获奖作品,于是找到出版社,索要稿酬和样书,出版社却答复: “ 我们出这样的书根本就不赚钱,只是为鼓励儿童写诗创作。再者你女儿才8岁,要什么稿酬?!” 王珊的爸爸坚持要为女儿争个明白,诉至法院。
师:你知道出版社侵犯了王珊的什么权利?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小组讨论)略
师小结:我国《民法通则》、《著作权法》均规定了公民享有著作权,创造作品的公民就是该作品的作者;著作权属于作者。依据《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及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王珊作为诗词的作者,享有著作权,这是公民的权利。公民行使权利不受性别、民族、年龄的限制,儿童尽管是未成年人,但是也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36 条规定: “ 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因此出版社未经作者王珊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许可,擅自选用作者王珊的作品,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应支付作者王珊稿酬。
过渡:其实著作权属于智力成果权的一种。智力成果权,指的是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即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角色扮演:《假如我是„„》
教师鼓励学生任选一角色:假如你是编辑叔叔,请你阅读后写一封回信,并与同桌交流。假如你是律师,你该怎样运用法律维护王波的智力成果权?(学生活动,教师点评)
师:介绍你最欣赏的智力成果,并分析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学生讨论)拓展活动:“大家的福娃大家护”
此前报道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公布还不到一周,北京朝阳工商部门就在秀水街市场查获了28件仿冒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T恤。而在万通,记者也发现有人在偷卖“中国印”。奥运一向为社会所关心,因此,“中国印”一公布,新一轮的奥运标志保卫战就此开始。奥林匹克吉祥物也是这样,奥林匹克吉祥物是一种最易受侵权的知识产权。依照《著作权法》,奥林匹克吉祥物创作完成,就自动生成了著作权。北京奥组委吉祥物发布公告的日子是2005年11月11日,北京市版权局同时将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版权登记完毕。北京奥组委不但拥有福娃的商标权,同时还拥有福娃的著作权,所以,未经奥组委的许可,他人是不可以随意使用福娃形象的。
为了及时地、更好地保护福娃,不让他人侵害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请同学们为“保护福娃”出谋划策。(学生讨论)略
师:(点评)略
师:根据今天所学,以及你对保护智力成果权的理解,在保护智力成果权方面,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讨论)略
四课内作业:
一、选择题:
1、何某有一子一女,儿子是婚生子女,女儿是继女。何某去世后,何某的遗产()A.只应由儿子继承 B.只应由女儿继承
C.儿子女儿都有继承权 D.儿子女儿都无继承权
2、老李患病昏迷时,其大女儿趁机立下10万元遗产留给自己的遗嘱。其所立遗嘱()A.合法有效 B.不合法
C.真实有效 D.受法律保护
用心
爱心
专心
3、下面不是我国继承法承认的遗产是()
A.公民的合法收入 B.公民的文物和图书
C.公民的房屋、储蓄 D.公民与他人共有的财产
4、公民赵某去世后,留下了百万家产,他生前立下有效遗嘱要把全部家产留给照顾自己十几年的养女。而其亲生子女以自己也是法定继承人为由向法院要求分割遗产,你认为()A.法院应该支持其子女的请求 B.法院应该按法定继承方式处理此案 C.法院不会支持其子女的请求 D.其子女和养女共同分割全部遗产
5、王老太是国有工厂的退休职工,丈夫逝世后,留给她和她收养的女儿王某三间房屋。王某长大成人后,拒不履行赡养扶助养母的义务,王老太含恨自杀,王某在外听说养母自杀立即回来继承王老太三间房屋和400元退休金。正确的说法有()
A.法院可以剥夺王某的继承权 B.王老太的遗产应归村委会集体所有 C.因王某不尽扶助义务,不能继承遗产 D.因王某是养女,故没有遗产继承权
6、刘老太有一养子刘某,在刘老太中风瘫痪后,刘某不但不尽抚养义务,还嫌弃辱骂老人。老人去逝后,刘某便独自占有了刘老太的三间房。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依法剥夺了刘某的继承权。这启示我们()
A.并非所有的继承人都能继承遗产
B.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得到的遗产少
C.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可以不分 D.公民一定要对父母尽扶养义务
二、案例分析
1、张某因病去世,留下2万元储蓄和三间房子。张某有三子两女,长子结婚另过,从不照顾家里,经济上更不给予任何帮助;次子亡故,其妻带着女儿改嫁了;小儿严重残疾,收入微薄;长女远嫁他乡,次女已病故。为遗产的继承,其子女争吵不休,连张某的弟弟也赶来要分遗产。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请你按继承法规定,谈谈张某的遗产应该怎样处理。
答案:
(1)根据国家保护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允许继承人继承的原则,张某留下的二万元储蓄和三间房屋属于合法财产,生前受法律保护,死后可以继承。
(2)根据继承权男女平等的原则,长女有继承权;根据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的原则,小儿子严重残疾,收入微薄,可以多分点;长子有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却不尽抚养义务,应当不分或少分;根据代位继承的规定,次孙女可继承其父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3)张某的弟弟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因此,不能分得遗产。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第四篇:教案 第九课 依法享有财产权
教案 第九课 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第一项目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的意识,在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提高依法维护他人和自己合法权利的自觉性。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公民的经济权利,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分析能力。
2、实际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2、了解有关的法律规定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目是“第九课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的第一目。这一目从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和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增强依法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意识,教育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它和第二目“法律保护我们的无形财产”、第三目“做个聪明的消费者”共同说明经济权利是公民的重要权利,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体现了我国坚决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本目设置了两个层次: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教材通过图片、法律条文的规定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同时尊重、维护别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现实生活实例和法律条文,引导学生认识国家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知道这是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延伸和体现;了解遗产继承的方式,明确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当未成年人被侵权时,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既是本目教学重点,也是本目的教学难点。之所以是重点,因为财产是人们求生存、谋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手段。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一项权利,其他权利如财产继承权则是这一权利的延伸和体现。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听到、看到、接触到较多的是公民的私有财产权问题,弄清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非常重要。说是难点,因为对私有财产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这四项权能的相互关系,学生较难理解,疑问可能较多,解决学生的有关疑难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两点,从学生较为熟悉的问题入手,深入浅出,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是本目的教学难点。因为要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的继承权不受侵犯,了解有关财产继承的法律规定和维护继承权的方法,涉及到《宪法》、《继承法》、《婚姻法》等多部法律,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设计思路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日益重视,法律加大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力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现象频繁发生。特别是一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知之不多,当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寻求法律保护。
对未成年人进行采用正当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通过课堂教育使其了解相关知识,不仅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而且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的财产,使其懂得继承人继承遗产既要依照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借助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来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再通过学生自学探究,小组分析讨论,归纳出理论知识点。最后由教师精讲点拨加深学生的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按照“三贴近”的原则,采用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以合作探究为主、以活动参与、情境教学为辅,注重学生道德认识的培养及道德行为的转化。
五、教学准备
1.理论准备。学习《宪法》、《刑法》、《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物权法》等法律关于“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的相关内容。
2.事例、资料的准备。如搜集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的图片、漫画、案例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3.提前布置,让学生搜集现实生活中关于财产纠纷的案例;通过上网等渠道搜集有关财产继承方面的法律规定。
六、教学过程:
环节
一、情境导入,自主感悟 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字、图片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中国最高立法机关于2007年3月制定出台的《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物权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私人合法的储蓄、投资及其收益受法律保护。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私人的继承权及其他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材料,谈认识。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消费者权,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教师归纳小结、引出课题:在现代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的重要权利,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消费者权,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多媒体课件展示:第九课 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设计与本目密切相关的问题:我们在生活中都拥有一定的财产。那么,财产属于谁?公民应当如何依法获取和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财产留给谁?我们有没有财产继承权呢?引入本目教学。
多媒体课件展示: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环节二:学法维权——引导学生认识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一)走近财产权——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起学生对财产权的关注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
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王某上了火车后发现钱包不见了,经回忆,钱包可能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李某该不该把钱还给王某?学生发言,教师点评、总结:这需要我们去了解财产的归属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合法财产所有权。
(二)认识财产权——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合法的私有财产权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文字资料: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7页的相关链接,联系图片回答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
1、拖拉机就是该农民所拥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农民拥有这台拖拉机后对该拖拉机分别行使了哪些权利?。
3、他为什么能够拥有这些权利?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对讨论进行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该农民在买回这台拖拉机后便拥有了这台拖拉机的财产所有权。因此他分别对这台拖拉机行使了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四项权利就构成了财产的所有权。该农民之所以能够对这台拉机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就是因为该农民对拖拉机享有财产所有权。
课堂活动
(一):现场采访——你如何安排自己的压岁钱?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自己的事,引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采用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突破本目教学难点之“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理解私有财产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这四项权能的相互关系。多媒体课件展示: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教师总结前面所学,告诉学生:当公民拥有财产所有权时,才能对财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也就是说,只有当公民对财产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时,公民才享有财产所有权。
在这四项权利中,最重要的是财产的处分权,因为其他三项权利其他公民是可以分享的,而唯独处分权只能由财产所有者行使。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回放——李某该不该把钱还给王某?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捡到的遗失物,不属于个人所有,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才拥有合法财产所有权。当公民拥有财产所有权时,才能对财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因此,李某没有权利支配拾来的钱款,也没有权利擅自捐赠出去。李某以自己的名义将钱捐出,属于越权支配,在失主追讨这笔钱时,理应承担返还义务。
多媒体课件展示:探究讨论——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合法财产 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哪些呢?
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现有的知识来判断下列选项中的财产哪些属于合法的,哪些属于非法的,并简单阐述自己的判断理由。
A、通过从事劳动所得的工资 D、公民通过存钱获得的银行利息 B、毒品 E、捡到遗失物据为己有 C、通过抢劫得来的5000元钱 F、公民在书店里买的书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回答:合法财产是指公民通过符合法律规定方式、方法取得的内容合法的财产。如选项中的 A、D、F 就是合法财产,而选项中的 B、C、E 就是非法财产。其中,毒品本身就是非法的,而其它两种则是取得财产的方式和方法违反法律规定。
教师继续提供材料并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国家法律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字材料: 相关链接
1、民法通则75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这个规定强调合法性。
2、民法通则79条第1款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该条第2款规定:拾得的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
(三)感受财产权——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追踪
王某要求李某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李某说钱已经捐给了患白血病的大学生,自己并没有得到利益,并拿出汇款存根为凭证,因而拒绝返还钱款。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李某返还5000元现金。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调解后,李某自愿返还王某3000元,王某愿意放弃剩余的2000元。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1)本案中,审判机关依据何种法律、采用什么手段,维护了王某的权利?(2)人民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待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归纳提升:本案中,审判机关依据《民法通则》,采取民事法律手段维护了王某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我国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受国家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运用刑事和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多媒体课件展示:共同探讨
案例一:宁某在某市有一套住房,产权归其所有。2001年初,宁某去省城儿子家暂住,将自己的房子租给王某,租期3年。2004年3月房屋租期届满,宁某返回故里,要求王某腾房。王某以找不到其他住房为由,拒绝腾房。宁某只得同意王某再租1年,他们夫妇到女儿家暂住,1年后王某还不肯腾房。宁某无奈,只好一纸诉状将王某告到法院,要求王某返还财产。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的行为是侵犯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判决:被告王某返还侵占的原告之房屋,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000元。
案例二:外地来京的无业人员张某、李某等组成盗车团伙,疯狂作案三十多起,盗得摩托车、电动车数十辆,还有两辆小汽车,价值50多万元。2005年1月该团伙被公安机关破获,张某、李某等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6年等。
教师把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回答:案例一中,审判机关依据何种法律、采用什么方式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第二组回答:案例二中,审判机关依据何种法律、采用什么手段,追究侵犯财产罪犯的法律责任? 两组共同回答: 人民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待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归纳提升:
1、民法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国家审判机关依据民事法律,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往往采用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民事法律手段是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
2、案例二中,审判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采取刑事法律手段追究侵犯财产罪犯的法律责任。刑事法律手段是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
3、两案的审理共同说明了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教师继续提供材料并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字材料: 相关链接: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运用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有:确认所有权;恢复原状;返还原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等。
我国刑法设专章明确规定了侵犯财产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侵占罪、敲诈勒索罪等,并对其规定了最严厉的刑法处罚措施。
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民事法律手段是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常见、最普通的方法。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资料:
2002年12月的一天晚上,王某和李某等四人在一起打麻将。最后,李某输给王某1200元钱。由于当时李某钱不够,王某便让李某写了所欠700元的欠条,说好过一个月后还清。2003年2月,王某要欠款时,李某拒不给钱。王某一怒之下凭借欠条将李某告上了法庭,请求法庭为自己追回李某所欠的700元钱。经法庭审理判决,李某给王某所写的欠条无效,驳回了李某的诉讼请求。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法庭驳回了李某的诉讼请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学习的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的内容,回答上述问题。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对于公民通过非法方式、方法获得的财产,法律不但不保护,国家还要依据法律予以追究和处罚。
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四)维护财产权——引导学生学会依法维护合法的私有财产权
课堂活动
(二):小品表演——张浩一怒之下把小明的文曲星摔碎了,小明该怎么办?
教师引导学生为小明出主意。在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教师总结:当我们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可以与侵害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提起诉讼,请求法律的帮助。一方面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合法的私有财产所有权,另一方面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资料:
农民甲在县城农贸市场以600元买了一只毛驴。一天,甲一时疏忽,毛驴从家中走失。这只毛驴恰被邻村农民乙发现并将其赶回了自家。乙对其邻居说这只毛驴是刚从集市上买来的。次日,乙赶着这头毛驴到集市上去卖,正好经过甲家门口,当即被甲认出。甲就向其索要。乙拒绝返还,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甲遂向县人民法院起诉。
教师把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同学代表案件中的甲:你怎样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请第二组同学代表法官:你又会做出怎样的处理?
设计意图: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问题,既拓展了教学时空,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使学生明确必须采用正当方式维护合法财产不受侵害,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也有利于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多媒体课件展示:当我们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环节三:学法维权——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教师引导:人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积累的这么多财富,我们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可一旦人死去之后,该怎么处理这些遗留财产?遗留的财产该留给谁呢? 这时就出现了财产的继承问题。通过继承来完成对死者生前遗留财产的处理。伴随着继承,就出现了一项新的权利———继承权。那么,什么遗产、什么是继承权?哪些人能成为继承人享有继承权?法律又是如何保护公民享有这一权利的呢?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多媒体课件展示: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一)“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把学生分为两组,自读课本,一组提出问题,另一组回答问题,展开竞赛。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展开竞赛,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学和分组知识竞赛,本层次的基本概念和简单问题学生就可以理解和掌握
(二)“思”——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理解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资料:
王某全家三代七口人生活在一起,父母退休在家,弟弟是某中学的教师,儿子小明刚读初中,养女小红读小学。王某夫妇开办服装店,已有存款 42 万元,王某个人财产还有图书、字画等。天有不测风云,王某因心脏病突发住进医院,临终前对全家人说,把自己的图书、字画留给当教师的弟弟。
在学生阅读案例材料之后,教师引导设问:谁是被继承人?谁是继承人?遗产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在上述案例中,死者王某遗留下了财产,因此死者王某是被继承人;王某的妻子、儿子、养女、父母、弟弟都在继承人的范围内,因此他们是继承人;王某和妻子合办的服装店、存款中属于王某的那一部分以及王某自己的图书和字画属于遗产;上述继承人中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就享有了财产的继承权。
教师进一步设问:假如王某的妻子以王某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为由,不同意将图书、字画给王某的弟弟。你同意王某妻子的说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有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可以很轻松的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这涉及到公民的遗产继承方式。依照法律规定,公民的遗产继承可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王某临终前立有口头遗嘱,把自己的图书、字画留给当教师的弟弟。所以王某的弟弟有权继承王某的图书和字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字材料: 相关链接
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
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继承权,未成年人也不例外。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继承人应按照什么方式继承遗产?如何继承?王某的养女是否有继承权?为什么?遗产分配时,能不能给儿子多分点,给女儿少分点?为什么? 多媒体课件展示:
遗 产
配偶 子女 父母
兄弟姐妹 祖父母 外祖父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其他继承人应按照法定继承来继承遗产。继承开始后,由第一继承顺序继承人开始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遗产分配要遵循男女平等、养老育幼、照顾病残、和睦团结、互谅互让、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根据婚姻法规定,无论是血缘的还是法定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婚生的和非婚生的父母子女关系,养父母子女关系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具有同等的法律意义,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养女小红享有继承权。也不能给儿子多分点,因为遗产分配要遵循男女平等的原则。
(三)“行”——引导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财产继承权 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资料:
2003年11月25日,某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职工柳某突然病亡。当安葬完柳某后,柳某11岁的养女柳莹却进不了家门了,因为父亲生前购买的三套房子一套被姑姑强占了,一套住着租户,另一套则是铁将军把门。小柳莹幸被好心人收留才免遭流落街头之苦。小柳莹的姑姑说,小柳莹不是他哥哥的亲生孩子,不应该有继承权。这件事让同学们十分气愤„„
课堂活动
(三):模拟法庭——我来断案 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法官、原告、被告、原告代理律师、被告代理律师,展开庭审辩论。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进行归纳总结: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无论是血缘的还是法定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婚生的和非婚生的父母子女关系、养父母子女关系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具有同等的法律意义,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小柳莹享有继承权。在这里,小柳莹的合法的继承权被侵害了。在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继承权被侵害后,该怎么办呢?那就是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继承权。
环节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公民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依法享有所有权,我国制定并运用多种法律,采取不同方式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当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遭到侵犯时,我们一定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尽量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积极协商解决。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课堂达标:
一、选择题
1.2004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表明()
A.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所有权 B.我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C.私有财产比公有财产需要保护 D.私人的所有财产都应保护
2.在我国,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是()A.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B.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C.通过行政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D.通过宪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3.我国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在法定继承当中分成两个顺序,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继承顺序的是()A.子女 兄弟姐妹 父母 B.配偶 父母 外祖父母 C.子女 配偶 兄弟姐妹 D.配偶 子女 父母
二、非选择题
4.甲出国留学,临行前将自己价值1080元的DVD机委托乙保管。乙在甲出国后,擅自将甲的DVD机以650元的价格卖给丙。甲从国外回来后,得知自己的DVD机被乙卖给丙,便要求丙返还原物。丙不给,理由是该机是自己花钱买来的,对其拥有所有权。为此,两人争执不下。请同学们就此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该机的所有权应该属于谁?
(2)你认为甲、乙二人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确认和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3)假如你是法官,你该依据何种法律,做出什么样的判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D
二、非选择题 4.(1)属于甲。
(2)通过民事法律的途径确认和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3)依据民事法律,首先确认财产的所有权,然后判决返还原物。拓展资料:
1、养子继承遗产案
案例:钱某夫妇膝下无子,于1986年收养孙某幼子为养子,改为钱姓,叫钱振兴,在振兴13岁时,钱夫妇先后病故,留下了住房5间和15万元的遗产,钱某的弟弟见其哥哥留下大笔产业,以钱振兴是养子,不是钱家血亲不能继承财产为理由,阻挠振兴继承遗产。孙某得知此事后,据理力争,钱弟说:“振兴是你的儿子,只能将来继承你的财产,不能继承钱某的遗产。”孙某说:“振兴已过继给钱某,他姓钱不姓孙,他养父的财产只能振兴继承,我百年后的遗产,他不能继承,两个人争吵不休,无法处分,孙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评析:我国婚姻法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子女间的权利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也就是与生身父母脱离了关系。在钱家钱某与钱振兴父子,收养关系一经成立,取得了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律地位,有权继承养父母的遗产。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及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女婿均为法定继承人,其中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继承法》第10条规定:“本法所说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因此,钱振兴依法可以成为钱某的第一法定继承人,有权继承其养父母的财产,至于钱的弟弟在其兄养子钱振兴在世时他无权继承其兄遗产。
2、新宪法修正案开辟我国私产保护新时代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现行宪法有关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作了与时俱进的重大修改,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从理论上讲,通过修宪完善对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的保护,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这次宪法修正案适应保护私有财产的客观需要,提升了私有财产保护的宪法地位、加大了对私有财产保护的力度、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等,进一步完善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一言以蔽之,财产权是宪政的基石、人权的屏障、市场经济的核心,社会繁荣的枢纽,是人类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也是维系人类自由与尊严的根基。财产权堪称孕育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温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等规定的入宪将开辟我国私产保护新时代。
第五篇:《维护受教育权》教案2
《维护受教育权》教案2
www.5y
kj.co
m《维护受教育权》教案
第二课时
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引导和教学启示,初步培养维护自己受教育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对受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能力和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时的重点是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难点是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填空: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______________的机会,以及获得__________的权利。
2、单项选择:在我国受教育()
A只是公民享有的权利 B只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c只是义务而不是权利
D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不定项选择:在当今时代,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
A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B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c才能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
D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
二、导入新课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人力资源总量大,但质量偏低,人力资源地域差异明显,尤其是中国西部的文盲率偏高。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相当于世界70年代的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至少滞后十几年。在我国适龄人口中,80%以上是初中或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到XX年,中国受本科以上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13.9%,日本则是37.5%。劳动力文化层次低,产业和行业间的人力资源矛盾突出,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才集中在计算机、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截止到XX年底,农林牧副鱼的从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要占到43.1%,其中文盲11.8%。各行业中,职业人员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专业人员比重低。城乡劳动力文化差距大。目前,城镇人口的文化程度处在初中、高中阶段,农村处在初中、小学阶段。所以说,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均衡性相当严重。我国要在今后20年赶上发达国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快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就必须大兴科教之风,就要从娃娃抓起,从培养人才的基础过程抓起。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鉴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及我国的国力所限,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义务教育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板书)
1、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板书)请同学们看书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义务教育的含义(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归纳。)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这里的“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履行的责任;教育专指学校教育。(2)九年义务教育:
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初等(小学)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初中)两个阶段,共九年,又称九年义务教育。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义务教育的含义,下面我们来接着了解义务教育的特征。
2、义务教育的特征(板书)
请同学们看两则材料,思考这两则材料反映出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材料一:1996年底,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三家联合颁布了《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只缴杂费,符合借读条件的学生缴借读费,除此之外,未经三家联合批准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学校不得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学生结合材料回答,教师进一步分析并板书。)通过有关中小学收费政策的了解,使我们认识到,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这说明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还难以做到免收一切费用,对杂费应按国家规定标准收取,不得乱收费。
(1)九年义务教育是免费性的教育。(板书)
这里的“费”是指学费,免除的这笔费用由国家财政统一支出。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个人和家庭仍然需要承担必要的书本费、杂费和生活费。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目前还不太富裕。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在义务教育的费用问题上有了一系列新的政策: 材料: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从XX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即“两免一补”);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通知》和省有关要求,我省决定,从今年秋学期起全面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据我市教育部门初步测算,我市财政将新增资金投入超过6000万元。目前相关方案正在制定中(《泰州晚报.XX年4月4日》)
材料二:截止1997年底,全国已经有1882个县(市、区)和县级行政区单位“普九”人口覆盖率为6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初中阶段入学率为87.1%。其中江苏丹阳市小学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实践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7—15周岁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率提高到95%。(学生结合材料回答,教师进一步分析并板书。)说明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在我国境内,凡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期限的义务教育;全国各个地区都要实施义务教育。(2)九年义务教育是普及性教育。(板书)
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从旧中国的20%提高到90%,实践校数达到7.6万所,在校长数达到近4000万人,分别比旧中国增长了17倍和46倍。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个人和机构都要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适龄儿童和少年入学就读,剥夺他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大家看一则材料:
1996年,辽宁丹东市第31中学的学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多达50人,于是学校所在地哈木堂镇政府向各村发出通知,要求辍学学生返校上课。负责教育的同志挨门挨户的宣传《义务教育法》,动员家长让孩子复学,但仍然有9名学生没有去学校报到。在秋季开学前,镇政府在多次说服教育无效的情况下,一纸诉状告到镇安区人民法院,法院经过依法审理,向这9名学生的家长下达了裁定书和执行通知书,对每位辍学学生家长罚款300元至500元,并强令他们在规定其间内送子女复学。由于法律的有力干预,这9名学生在新学期回到了学校。
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表现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尚未普及小学教育,许多适龄儿童特别是女童没有受完规定年限的教育,致使文盲、半文盲仍在产生;不少中小学教师缺乏应有的培训;一部分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在一些城镇和乡村初中学生中途辍学严重等等。这些状况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各种保障措施在全国有步骤地实施义务教育。
普及义务教育的保障(板书)
(1)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为了保证义务教育得以全面贯彻实施,我国专门制定了一部法律,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最重要的法律保证,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关于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情况。
问:义务教育法是什么时候通过的,什么时间施行的? 答:分别是1986年的4月12日和7月1日。问:义务教育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答: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问:义务教育法施行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它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反映了国家对未来一代的关怀,而且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具体体现。
问:义务教育法共有多少条?它都定了哪些重要问题? 答:18条。它规定了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学制,义务教育的管理和经费,对妨碍义务教育行为的处罚等重要问题。问:义务教育法对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怎么规定的?
答:它的第5条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能推迟到7周岁入学。”它的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同时还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2)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
国家拨出大量资金,兴办学校,提供教学设施;筹措经费,帮助贫困学生;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尽可能创造更好的条件来让少年儿童读书学习。
问:
1、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史以来中央专项资金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教育工程是什么吗?对它的进展情况了解吗?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教育是1995年到XX年期间实施的一项旨在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宏大工程,这一工程由中央、地方投入巨资,先期在经济发展中等的湖北、湖南等12个省的383个贫困县实施,目前又在x疆、内蒙古经9个省469个贫困县实施,它一方面使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另一方面推动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这一实例反映出国家在义务教育中的职责主要有制定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兴办学校,保证必要条件;筹措经费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等。
2、同学们知道,目前我国参与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是什么?
它是希望工程。自1989年希望工程实施以来,进展如何呢?请同学们看以下材料:
据了解,目前全国希望工程的筹资规模已超过11亿元,救助失学儿童160多万名,建设希望小学4000余所;还为近万所农村小学配置了“希望书库”。另外,为了表彰和鼓励在贫困乡村学校一直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优秀教师,该工程还设立了“希望工程园丁奖”,并对1000多名希望小学的校长进行了业务培训。为了下个世纪的中国不再有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希望工程正进入冲刺阶段——经过两年的努力,希望工程要累计救助失学儿童250万到300万名,援建希望小学6000所,到本世纪初基本完成救助贫困失学儿童的使命。
3、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及应如何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正在上八年级的学生小芳家庭出先了变故,妈妈因与爸爸赌气而离家,不知去向。爸爸又常常出去赌博而不做工养家,也不管小芳的生活。新学期要开学了,小芳向爸爸要书本费,爸爸不但不给,还训斥她:“义务教育不是不收费吗?怎么又要我给钱!上学要花钱,就别上了,你也不小了,就去打份工,挣钱养家吧。” 探究:
1、小芳的爸爸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芳,为了争取读书的机会,应该怎样说服自己的爸爸?)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成两个组,一组讨论小芳爸爸的一言一行,是否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一组讨论小芳应该怎样为自己争取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指导学生抓住义务教育的两个特征展开讨论。)
(2)全班交流,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起来发言,然后同学之间再做补充。(3)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特征;有关义务教育的保障措施等内容。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当代,一个人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_________获得的()A.教育
B.实践
c.遗传
D.生产
2.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包括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学生上学的愿望,家长给予支持 B.国家提供物质保证,学校能够办学 c.公民自己刻苦学习,学校保证录取
D.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提供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3.孙某强迫读初中二年级的女儿退学,孙某的这一行为主要侵犯了()
A.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B.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c.公民的政治权利
D.公民的名誉权
4.下列选项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A.受教育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人身自由
D.申诉控告权
5.据调查表明,当前人们的就业机会,事业的发展和收入状况与他所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脑袋满,才能钱袋满”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以个人自身的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看,受教育应是公民的()
A.一项基本权利
B.一项基本义务 c.一项个人私事
D.一项兴趣爱好
6.李某夫妇认为女孩子上学读书没有用途,迟迟不让9岁的女儿上学,这种行为违反了()①《宪法》
②《民法》
③《义务教育法》
④《未成年人保护法》
⑤《刑法》
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⑤⑥
二、简答题:什么是义务教育?我国义务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三、漫画欣赏: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对漫画中的人物言行进行评析。
能否让未成年人打工
www.5y
kj.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