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收集素材
作文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收集素材
摘 要:发现、整理、搜集以及提炼作文素材,向来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重点和难点。而令教师感到最困难的也恰是如何指导学生搜集、使用作文素材的问题。有部分人认为学生的生活面比较窄,从家门到校门,从书房到课堂,也没什么可写的,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这是非常片面的个人看法。学生生活确实比较单调枯燥,不像成年人那样丰富多彩。但是,学生的生活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也有丰富的感情世界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关键是教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帮助、指导学生发现、整理、搜集和提炼这些可贵的素材,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质量。
关键词:教学;收集素材;作文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思考身边的人和事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思考身边的人和事,这样学生才不会在写作的时候“言之无物”,不知写什么好。
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事,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事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得出一些自己的感悟。
有一次,班里临时安排一个推销学习机的帅气推销员介绍产品。他漂亮的英语开场白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可是随后的英语水平却一落千丈。有的学生开始带着嘲笑的语气纠正他不太正确的发音。推销员走后,我灵机一动,问学生“这事可以写进作文里吗?”他们面面相觑,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我抓住这个机会问学生有何感想,学生纷纷说:“开场的英语好像是背的,后面说得不好。”“说得是好听,但是有种连哄带骗的感觉。”“人是很帅,就是水平很菜。”这时候,一个女孩子说:“我觉得我们班同学很没礼貌,当场嘲笑别人。”此言一出,班里一下子鸦雀无声,这个不一样的声音让同学们若有所思。我趁机引导学生:“很好,我终于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对于这件事,大家有没有别的看法呢?从正面和反面想想,从这件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发?比如,这个推销员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已经很尽力讲了,为什么会给我们‘连哄带骗’的感觉?他的推销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他这样推销有没有错?我们是否该嘲笑他?我们该怎么对待他的推销?”学生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在随后的发言中表达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他为完成一件事而精心做准备是值得学习的。”“一个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实力胜于雄辩。”“应以宽容之心待人。”“做事不仅要注重形式和内容,还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方法。”讨论的过程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思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知道写作素材并不难找,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写的东西。生活中不缺少写作的素材,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素材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大脑。
随后,我让学生就这件事写写自己的感想,学生的作文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观点,一改以前写作时无话可写的被动局面。因为作文内容是刚经历过的事情,他们记忆犹新,而且有话可说,富有真情实感,优秀的作文大量涌现出来。
二、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挖掘写作素材
在学校与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将活动与作文相结合,因为在活动中,学生人人参与,亲身体验,也自然有话可写。如在一次校园运动会中,我让每个学生都在运动会中观察周围的事情,体会当时的心情,还要留意捕捉有趣或有意义的事情。活动后,我及时组织学生回忆活动过程,让学生谈感受和生动有趣的情节。一位学生说:“我看到一个九年级的同学在参加一千米跑步比赛时很有可能破纪录,可是跑在他后面一点的同学摔倒了,他毫不犹豫地跑回去快速扶起那个同学,交给旁边的老师后才继续跑。就是这样,他仍然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觉得,他没有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忽视了需要帮助的人,真真正正体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这让我很感动。”这类活动既可以开阔学生的个人视野,又为学生提供了尽情施展能力、显露个性的机会,他们写出的作文也必定深有感触。
三、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等途径,在现代媒体中收集写作素材
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介,是学生间接观察、获取写作材料的有效途径。我给学生布置的假期作业里有一项是学生很喜欢做的,那就是看新闻联播、看访谈类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开讲了》《艺术人生》等,我要求学生注意节目的内容和主持人过渡性的语言和评价性的语言。在这些节目中,学生收集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故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精神的洗礼,这些东西都在学生的作文中都得到了体现。用心的学生都觉得,语言不再那么贫乏,因为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我们应有目的、有选择地指导组织观看有益的电视节目,让他们从中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参考文献:
[1]邵坤霞.小组式作文教学的尝试[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1(2).[2]陈文华.作文教学中的宏观驾驭与微观把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9).[3]方舒.在作文教学中巧用学生的积极心理[J].文学教育(上),2011(7).
第二篇: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积累素材 作文指导 2012
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积累素材作文指导 2012-02-10
今天,很荣幸能和在座的同行老师们就如何提高中学生作文水平进行交流。听了几位老师的作文指导课,令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对作文教学也进行过一些探索和尝试,从中也得到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弊端甚多,却是不争的事实。作文是学生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但是大部分学生谈文色变,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文。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础薄弱、缺乏兴趣、见闻不广、缺少生活积累等,但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学生一方面无话可说,缺少写作的材料,另一方面是无从说起,缺乏语言表达的技巧。针对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为解决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困惑,我就学生无话可说和无从说起两方面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是作文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学会积累素材
学生作文,每每苦于无物可写;或是勉强写,也都是一些假大空的套话。根本原因在于平时疏于积累,等到写作时才来抱佛脚,自然是绞尽脑汁也枉然。因此,平时勤于积累,才是打开写作源泉、丰富写作库存、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措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
写作素材积累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二是通过观察,积累写作的“原材料”。
一、从阅读中积累
中学生阅读的对象主要是课本和课外书。课本往往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对象。课本不仅指语文课本,还包含了数、外、理、化等各科,事实上,自然科学、文学历史、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事例在课本中均可找到名人轶事、成功事例等,此外,自己从小学到初中的作文也是不可忽视的材料来源。其中有些自己最感兴趣、最得意的事例或细节是作文时最好的素材。为了让学生学会从阅读中积累素材,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了指导:
1.摘抄积累 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优美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刻的哲理,可把它们摘抄下来,如果是属于自己的书报,可把全文剪下来,贴在专门的剪辑本上。
2.比较积累 在语文课堂阅读中,遇到一些和学生生活贴近或是学生感触很深的生动优美的写景、叙事、抒情的句段,我常常提问学生,如果让你来描绘这些景物,叙述这件事情,你会怎样写呢?或是在上课前布置学生描绘一种和课文内容相似的景和事,在课堂学习中通过比较来感受课文的精妙,以此积累写作素材和技巧。
3.阅读积累 鼓励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来积累素材。我按照学校的要求在班上设立了图书角,每人带来
一、两本课外书,全班同学相互交换阅读,这样便于交流。
4.背诵积累 对一些优美的句段,特别是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在充分的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吟咏体味,最终背诵下来。背诵多了,自然词汇丰富了,写作时自会左右逢源。
二、从生活中积累
生活是万花筒,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面对瞬息万变的日常生活,时时睁大一双锐利的眼睛,带着一颗像雷达一样敏感的心灵,生活中自然而然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
(一)学会观察和思考.在语文课堂阅读中,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生活的多种方法,使他们知道观察事物要细致、有心,更重要的是在观察时要调动种感官,从多层面,多角度去观察。例如:学校组织的读书报告会、国庆文艺汇演、运动会、学雷锋做好事等活动。用身边现形的事指导学生观察,(二)写日记
写日记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写什么、怎么写、写多少字、都有学生自己决定,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还可提示学生对生活中的各色人等、各式场景用细致、生动的笔触予以描写。描绘时要抓住特征,抓住给人印象最深的东西,精雕细琢。描写方式可多样,如对人物可进行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多方面的描写。场景可选取恰当的观察角度进行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
(三)写读书笔记
利用语文练习作业和周记对所读的文章按要求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要争取把它们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用文字按其本来面目记录下来。这是大多数记叙文的雏形,以后只需略加修改提炼即可成为一篇记叙文。
(四)发现法
生活现象时常会引人思索,发人深思。把这些思索记下来,即是自己的发现。这样的发现往往是独特的、人无我有的人生感悟,深思细品,可写成大文章。
(五)抒情法
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记录下来,怎么想就怎么写,直抒胸臆,不伪饰,不矫情,类似于日记中的心灵独白,快意倾吐。
三、形成积累习惯
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能引发心灵的感触,是感受思考的触发点、醒悟点。这样才有兴趣,才有不得不写的直抒胸臆的快感。在最初的时候,教师要带一点强制手段,使学生形成积累的习惯。可以规定:每天至少摘抄一段;阅读心得,观察笔记不得少于 400 字,没完成的守着完成。其次是培养积累的兴趣:可定期评比表彰,调动积累的积极性;可把积累的文字装订成册,使学生有成就感。再次是教给学生把积累的素材转化为一篇文章的方法,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积累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反复练笔,不断强化积累行为,长期坚持,就会形成积累习惯,必将带来“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写作自由境界。到那时,写作就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快乐了。
二是重视课堂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和作文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阅读中训练
2、造句训练
3、课前一分钟训练、4、抄写训练
第三篇:怎样解决学生作文素材问题
怎样解决学生作文素材问题
谈到写作文,有些同学感到头疼,无话可说,咬住笔头,无法下笔,或者感到周围的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值得记叙描写的。怎样才能解决学生作文素材问题呢?根据本人之所见谈点滴经验。
一、观察
我们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经常发生,如果不加以注意留心留心观察,便会像一阵清风、一泓流水、一串歌声,悄悄地过去,什么也不会留下。当代作家赵丽宏说:“在生活中,只有你留意寻觅,用心追求,到处能采撷到闪光的珍珠。”他的一篇优秀的散文《雨中》,就是描写了一件我们经常看到的平凡的小事。这篇文章的素材,是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摄取的。那是一个很平常的傍晚,赵丽宏在汽车站附近,看到了这样一个场面:赶着乘车的人,不小心撞翻了车站边的水果摊,苹果滚了一地。水果摊的老人十分焦急,担心人们踩烂或者拿走苹果。然而,老人的眉头很快就舒展了。赶车的人、过路的人都停下来帮着拾苹果。这样一个场面,是动人的,但也是普普通通的。许多人觉察不到,赵丽宏却敏
第四篇:怎样指导三年级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小问题研究 怎样指导三年级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金福园小学:黄秀群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想作文也是如此。有位文人说过“功夫在文外”,要想写好作文,最基本的当有作文素材。积累素材的基本方法当是观察和阅读。古人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说,今人应该也是如此吧。“行万里路”是说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仔细察看人、事、物而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读万卷书”是讲经过阅读或观看他人对社会的观察后形成的视听材料而获得的第二手间接材料。要想积累丰富而翔实的写作素材,就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
首先要做到有备。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对周围的人、事、物和各种现象要注意,要留心,不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否则,平时再熟悉的,作文时也可能成为陌生的,或者写得不细腻、无感情、不动人。观察后要勤作笔记,将生活中的闪光点或灵感闪现之处记录下来。
观察要有序。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组织、发展顺序,对不同的事物采用不同的观察顺序;或由远及近,或从上到下,或由外到内,或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开端到结局,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到次。
观察要细致。在观察过程中,不仅了把握事物的大概、整体轮廓,更要看清事物的全貌、细微之处和变化发展,了解把握其枝节。
观察要抓住重点、特点。要根据自己观察的目的确立重点,千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事物会因自身因素或外在条件而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情境下显现出不同的特点,观察不仅要把握其基本条件下的特点,还要抓住其在特定情境下的特点。只有这样,在写作时才不会千人一面、万人雷同。如写雨,春夏秋冬季的雨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季节的雨也是千差万别的。只有抓住了雨的特点,才能写得形象、逼真动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阅读要有计划、目的。日常看书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切不可漫无边际、毫无目的、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同时边读边作笔记,以备日后查找。阅读既要兼顾广度,还要注意深度。
材料要分类。不论是自己亲身获取的,还是通过视听获得的,都要对其进行整理、加工,按照自己的习惯分门别类、归档。
总之,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写作素材如同做饭的类、建房的砖,没有素材,写作文就如同做无米之炊、建空中楼阁。
第五篇:怎样指导学生演讲
周全谋划显条理 精心服务出成果
——怎样在短期时间里组织好“学生演讲活动”
目前,我校在综合实践培训活动中针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参训学生所开展的“演讲活动”实践项目是必要并可行的,我们也在实际操作中看到了效果。首先,通过“主题演讲”(如:理想、愿望、感恩、亲情、友谊、孝心、团结互助、训练收获、自我评价、成长烦恼„„)使学生受到了感染,激起学生共鸣,让同学们在交流中获得新的认知,经历心的洗礼,浇灌心灵的幼苗。我不止一次在演讲活动现场看到学生流下激动的眼泪,听到学生真情的呜咽。可以说“演讲活动”是一种比较好的品德教育形式。其次,同学们在“演讲活动”中展现出来的状态(主要是演讲者的表现和听众的纪律、反映等)和表达出的思想状况会准确、及时地被老师掌握。这有利于我们及时改进工作方式,更好地训练学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对提高学生的能力,达到比较好的培训效果是非常有益的。目的。
1、演讲主题要紧扣国家时政、社会现象,要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年龄特征相联系,也就是演讲要联系学生的成长实际。比如:08年5.12地震发生后以“感恩”、“奉献”、“自强”为主题是比较合符时宜的,因为同学们亲身经历了那场令人终生难忘的大灾难,他们从电视、报纸、互联网上亲眼目睹了那惨烈的场面,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是那些恕不相识的一双双手把我们扶起。同学们和家长、老师一起为灾区捐钱、捐物。灾后同学们又一次次见证了灾区人民的坚强与勤劳,见证了灾后重建奇迹。有了这样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同学们肯定能写得好稿子、讲得出感情,听众也一定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受到真切的教育。再如:对七年级刚入校的新生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比较符合他们刚进入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该阶段学生处于趋向独立状态,但他们又不能真正脱离父母和老师。刚在六年级建立起来的一点点自信也因为进入全新、陌生的环境而被大幅度降低。所以这一阶段学生的心里有许多疑惑、矛盾。学校应多为他们创造表达的机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无助与苦闷,甚至是发泄不满。当我们触碰到孩子们情绪的波浪时,当我们能与孩子们促膝而谈时,我们便把握了教育的契机。
2、选定演讲学生和主持人。由于写演讲稿要经历选题、构思、安排结构和内容、确定写作技巧、写作等过程,为了保证稿子质量,应尽早选定演讲学生。因为学校一般在星期三晚间进行演讲活动,人员应在星期一上午选好,这样就留出了两天半的准备时间。
根据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特点,整个活动应控制在40分钟以内为好。以每个演讲者用时3分钟,中间交接和主持人用时0.5分钟,再加上序和总结时间,确定8-10名演讲者较合适。
选定演讲学生前,组织者应主动与带班老师取得联系,与各班同学进行交流,以了解候选人情况。确定演讲选手时需注意,应保证每个班级都有人参与,除了让那些经常参加类似活动的活跃分子唱主角外,也应该考虑让一些有潜力的、积极性高的、甚至是水平一般的同学入围。因为在保证活动质量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进步。
3、召开演讲动员会。为了给参与者留出足够的酝酿和准备时间,星期一中午午餐后,要及时召集演讲选手和主持人开会。会上主要是作动员和讲要求。应向参与人员讲明:活动指导思想、演讲主题、演讲内容、演讲时间、演讲地点、纪律要求、演讲总要求、评分标准等内容。各选手应在此时定好自己的演讲内容并相互沟通,以免发生撞稿现象。
4、对选手要进行细致指导。一场演讲活动是否能成功,受诸多因数的影响。比如:恰当的演讲主题、演讲稿的质量、演讲技巧、临场发挥、活动场地布置效果、物资保障情况、台下听众(学生)纪律等等。组织者应尽量考虑周全些,在每一个环节上下足功夫。
1辅导演讲学生写好、用好演讲稿。○演讲稿要通俗易懂,“上口”、“入耳”。鲁迅说过,“为了大众力求易懂”。演讲是要让听众听得懂,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那么这篇演讲稿就失去了听众,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意义和价值。因此写稿前和写稿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语言应“上口”、“入耳”。指导学生从身边的事写起,稿件一定要写自己的心之所想,是有感而发的东西,特别强调写演讲稿一定要口语化。演讲,说出来的是一连串声音,听众听到的也是一连串声音。听众能否听懂,不但要看演讲者能否说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否写得好。如果演讲稿不“上口”,那么演讲得再好,也不能使听众“入耳”。演讲稿的“口语”,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的复制,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口头语言,要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无重复累赘感。在修改演讲稿时,应提醒学生把写的长句改成短句,把倒装句改成正装句,把听不明白的文言文、成语改换或删除。演讲稿修改完后,让选手念一念,听听是不是“上口”、“入耳”了,如果感觉不那么“舒服”,就再辅导修改。
好的演讲稿,语言一定要生动,用词应丰富。可能的话,最好掺入一点幽默的字眼(千万不能使听众觉得无聊)。如果只是思想内容好,而语言干巴巴的,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讲稿。语言大师老舍说得好:“我们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怎样好呢?”因此在修改文稿的时候,需要求学生字斟句酌。
对于稿子中的生僻字、多音字要让学生核准读音,多读。对于一些选手容 易读错或混淆的声母韵母,要及时指出纠正,如f和h、n和l、前鼻音和后鼻音。要对他们进行演讲语调、演讲情感辅导。纠正演讲者错误的语气和语调。
虽然因准备时间短,学生能力有限、差异大,不宜强求学生脱稿演讲,但还是应该提醒学生,尽量熟悉稿件。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学生由于对稿子不熟,在台上卡壳、冷场,这是演讲最忌讳的事情。一些人认为,好口才是天生的,其实不然,好口才是练出来的。有道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讲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勤讲多练”。因此应要求选手最大限度地将演讲稿背熟,并能正确把握文稿的内在涵义。尽量创造条件,让演讲者多进行“演习”,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以不断提高演讲的效果和水平,同时也能使演讲者克服“怯场”等心理障碍,做好心理准备。
2指导演讲学生掌握好演讲技巧。○a、叮嘱学生演讲的前一晚必须睡眠充足,使喉咙获得良好的休息,养足精神备战。
b、规定演讲学生在演讲前不要进食。乳制品尤应禁止,因为它可能使你的喉咙充满粘液。
c、建议学生穿着合适得体的服装,服装应依演讲主题而定。若是感恩主题,应穿得温馨些,胸前可佩戴一个心型饰品;若是严肃的主题,应穿得庄重些;若是欢快的主题,应穿得喜庆些„„ 另外,发型也可塑造出各种鲜明形象,应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发型。
d、提醒选手在演讲前,如果有机会与听众打成一片,应该把握住,与听众交谈,对他们微笑,或打个招呼。这样既能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也可稳定自己的情绪。
e、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情绪上、精神上保持放松。可以给他们讲一个幽默的故事或与其开开玩笑。告诉学生,上台前做几次张大嘴巴的动作,大笑也可以,这样可以使其下颚变得柔韧舒服。要开始说话时,保持微笑环视所有听众,然后做一次深呼吸。指导者应多表扬、鼓励学生,真情而准确地引导他们找到自身的优点和潜力,激励学生在演讲前对自己说:“你很棒!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协助他们预估到可能发生的事,想好处理预案。如:话筒没声音了怎么办,头发散了怎么办,台下起哄怎么办,喇叭传出的声音大或是小了,怎么办„„ f、要对演讲者进行台风、仪态、表情及临场发挥能力的辅导,练习走台的时候,要求选手上台要情绪饱满,充满自信,步伐稳健自然,目光环视全场;下台步伐平稳,要避免“得意洋洋”或“神情疲惫”。教会学生在演讲台上要保持自然轻松的姿态。演将时的姿势会带给听众某种印象,例如堂堂正正的印象或者畏畏缩缩的印象。虽然个人的性格与平日的习惯对此影响较大,但必须帮助学生在演讲时克服自身不足,掌握正确的演讲姿态。告诉他们,演讲时要让身体放松,反过来说就是不要过度紧张。过度的紧张不但会表现出笨拙僵硬的姿势,而且对于舌头的动作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可以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稳整个身躯。可以想办法扩散并减轻施加在身体上的紧张情绪。例如做一些恰当的手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g、辅导选手在演讲时怎样控制好自己的脸部表情。演讲时的脸部表情无论好坏都会带给听众极其深刻的印象。喜悦、激动、紧张、疲劳、焦虑等不同的情绪会带给听众完全不同的感受。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显现缺乏自信,老是畏畏缩缩,演讲就很容易变得缺乏说服力。演讲者要吸引听众的注意,其视线就不能脱离听众。演讲者要学会克服听众的视线压力。应一面进行演讲,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强烈“点头”以示首肯的人,应无视那些冷淡的眼光,这对巩固信心颇有好处。演讲时,演讲者不可“垂头”。人一旦“垂头”就会予人“丧气”之感。演讲者应控制好“语速”。说话速度一旦缓慢,情绪即可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再者,全身上下也能够为之泰然自若起来。
h、指导演讲学生在演讲过程中调节好节奏,规范演讲,懂得临场应变。头几句要抓住主题,激起听众兴趣。演说时要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语调自然优美、表达流畅、声音响亮,将自己的声音清楚地传达给听众。演讲要注意把握语句节奏,控制时间,做到抑扬顿挫,语感、动感合乎情理,要避免背诵式演讲。演讲时说话的速度应适中,快慢结合。语速标准大致为3分钟两张左右的A4原稿。注意,倘若从头至尾一直以相同的速度来进行,那只能是催眠曲。可将演讲重点戏剧性地表达出来。多用一些肢体语言,借此帮助演讲者吸引听众的注意。演讲不要有口头禅,有的选手演讲时喜欢每句后面用“啊、呀”等叹词,让人听起来很不是滋味。
5、应督促主持人提前写好串词。要求主持人熟悉串词,对主持技巧进行辅导。安排主持人与演讲者、保障服务人员一起开会,就出场次序、演讲注意事项、物资保障、临场配合等进行沟通。组织者应是主持人和演讲者的坚强后盾,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应需而到,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协助他们顺利完成任务。
6、应提前两天确定评委,召集评委开会,明确评分标准,统一评分尺度,商讨评分办法,并通知相关事宜。
7、应提前一天开全员动员会,引导所有学生都关注并积极参与演讲活动。有演讲就应有倾听,没有听众的演讲只能是孤独的自语,没有听众的回应只能是滑稽的独唱。
8、必须做好演讲活动的其他服务工作。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预料之外的棘手事件,这些工作均需提前完成。提前两天购买奖状、奖品。提前一天写好标语。提前一天调试音响设备。提前40分钟布置完现场、安装好电脑、灯光和音响设备。评委人员所需评分用具、饮用水要预先准备好。提前10分钟组织学生集合,讲纪律、提要求。活动组织者应随时监控现场情况,做好纪律维持和全盘协调工作。
9、演讲活动结束时,组织者应对选手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发挥出色的同学予以表扬,当众公布评分结果,以达到激励优秀、树立榜样的作用。要结合演讲的主题,引导听众从活动中收获感悟、明确方向。活动结束后,应安排相关人员及时拆除现场设备并整理收放好,及时清扫演讲现场。活动结束次日,需根据名次情况填写获奖名单,清点奖状、奖品以备全部培训结束时颁发。要及时对活动整体效果和各方面表现进行总结。吸取好的经验,找出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以便日后改进。
显然,要在数天内组织好一场演讲活动是颇具挑战性的。时间非常紧,事情特别繁琐。如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效果。但事在人为,只要我们坚定“一切为了学生”的信念,坚持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地投身工作之中,我们一定能组织好每场演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