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课《走近李清照》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01:2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学欣赏课《走近李清照》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学欣赏课《走近李清照》说课稿》。

第一篇:文学欣赏课《走近李清照》说课稿

文学欣赏课《走近李清照》说课稿

富县羊泉初级中学 薛亚萍

一、说设计意图:

1、这节课的题目是《走近李清照》,目的在于尝试和实践文言诗词教学中一种充满新意、美意的课型“文学欣赏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能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标在7-9年级的要求中说: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评价。对作品中的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根据课标的这种高层次的教学要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小说、戏剧、文言诗词等文学欣赏课文或单元。

余映潮老师说在教学文学欣赏课文或单元时,文学欣赏课尤有新意和美意。一般来说一个学段的语文教材中大约有20篇以上的课文需要运用这种课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本单元的《词五首》一课中选编了宋词中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词人的作品,这是对学生进行古代诗词欣赏教学的极好机会。《词五首》一课中选编了宋词中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为增加课堂教学的厚度,让学生对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诗词有更深入更系统的了解。在教学中我按时间的顺序将初中语文课本中编排的李清照的三首词《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和她同时期的三首代表作综合在一起,设计成一节李清照诗词的文学欣赏课。

3、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上将采用背景穿插、音画烘托、对比体会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李清照诗词美读—品析—想象—评说的欣赏活动,4、选用音乐《高山流水》、《琵琶语》、《寒鸦戏水》、《醉花阴》歌曲《一剪梅》《声声慢》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熏陶作用,激发学生对李清照的热爱之情和古典诗词的兴趣。

二、说教学内容

1、品读《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重点品读《武陵春》。

2、联读欣赏《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

三、说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从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著名文学家,培养学生诵读品析能力,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精妙之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等角度出发,将在以下三个方面让学生学有所得:

1、知识与能力

知人论世,比较了解词人李清照的传奇一生,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词人的心境,体会词中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

用诵读—品析—想象的方法欣赏诗词的语言,抓住重点字词句进行品析,把握词作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女词人的委婉含蓄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知人论世,了解词人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及其心境。把握词的意象,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

五、说课时安排

一 课 时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用一幅对联引入,让学生说一说对女词人李清照的了解?(多媒体展示词人简介)

2、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上一堂文学欣赏课:走进李清照,我们一起用欣赏她诗词的方式走进她的生活,体会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别样的才情、诗情、愁情。(课件 文学欣赏课 走进李清照)

(二)、欣赏活动一:走进书香才女李清照 欣赏《如梦令》两首 背景穿插一:教师讲述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课件出示相关内容)欣赏《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课件出示诗词)

1、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词

2、这首词中你认为哪个词最能表现这种感情? 联读欣赏《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课件出示诗词)

1、请同学诵读这首词。(指名学生诵读)

2、引导学生进行妙点赏析理解“绿肥红瘦”。

(三)、欣赏活动二:走进幸福少妇李清照 欣赏《醉花阴》、《一剪梅》 背景穿插二:教师深情讲述李清照的幸福生活(课件出示相关内容)欣赏《醉花阴》

1、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词

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用文中一个词来表达。

2、学生配乐朗读,根据词中意象,想象画面。

3、品析佳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听读欣赏《一剪梅》(课件播放)

(越是渲染词人前半生生活的美好,夫妻恩爱的甜蜜,她对生活的热爱。就越能对比出她后半生的悲苦,帮助学生理解词作。)

(四)、欣赏活动三:走进晚景凄凉李清照 欣赏《武陵春》、《声声慢》

背景穿插四:教师配乐讲述凄苦晚年李清照渲染悲苦的气氛(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欣赏《武陵春》(课件出示诗词)

1、背景点示:(课件出示)

2、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词(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理解诗词内容

上阕: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哪个句子,人物的哪些动作表现出内心的悲哀。下阕: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写出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4、品味“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妙处

5、深情诵读这首词

听读欣赏《声声慢》(课件配乐朗诵)教师深情讲述《声声慢》创作背景

播放《声声慢》朗诵材料,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

(五)、对比体会别样愁情。

教师:《武陵春》《声声慢》这两首词中抒发的“愁”与《醉花阴》《一剪梅》中抒发的“愁”一样吗?为什么?

(多媒体出示):

前期《一剪梅》《醉花阴》——愁—闲愁、个人之愁、相思之愁、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不沉重。

后期《武陵春》《声声慢》——愁—深愁、家国之愁、死别之愁、孤独之愁、永恒之愁、厚重的,无法承受的。

(六)、总结一代词宗的李清照一生

(教师简要讲述)

(七)、分享感受

教师:这节课上到这里,在同学们心中李清照的形象应该是越来越清晰了。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心目中李清照,可以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她,也可以用抒情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八)、课堂小结

1、方法总结(知人论世、反复诵读、品析字句、想象、对比……)

2、师生深情诵读《永远的李清照》

李清照,一位人生经历千回百转、跌宕起伏的传奇女性,一位将婉约词风推向极致的杰出作家。她像一颗耀眼的明星,永远在中国的文学史中闪烁,永远在茫茫宇宙中闪烁,永远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闪烁……

(九)、布置作业(老师建议)

1、背诵这六首诗词

2、小作文《我心中的李清照》

七、说教学反思

优点:让学生通过这节课了解了李清照传奇的一生,对这位作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到了鉴赏古诗文的一些方法。

第二篇:走近李清照之如梦令教案

《走近李清照之<如梦令>》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

2.品读李清照的诗词

3.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涵养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灵性生命。她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她就是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在那个唯男子独尊的年代,她无疑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的词自成一家。语言清丽而不萎靡,情调感伤而不空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品读李清照。(引用)

二、认识李清照

1学生们谁来谈谈自己有关李清照的知识积累(分个说)

师: 学生总结你总结的很好,能把你总结的给大家展示一下吗?

同学们做的的都很好,说明回家认真一洗了。关于李清照我们重点记住一下几点

2幻灯总结: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 易安 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金石考据家。夫妇俩志同道合,幸福美满。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无子嗣,所有的厄运相继降临到她身上,最后她孑然一身,郁郁终老。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李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了高峰。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师:过渡:凭着遗留下的区区的七八十篇作品,李清照居然能够和作品上千,甚至上万的李白,杜甫等男性的大作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平起平坐,由此可见她的文学造诣之高。李清照在词作有如此高的造诣,得益于其家庭。这与父母对待儿女教育的态度非常开明,所以她从小养成开朗的性格,其天才也得以发挥。你看,这位活泼潇洒的少女正向我们飘然走来。——欣赏李清照的《如梦令》

先叫学生读——放录音——再找学生读——配乐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好,谁能换种方式把这首词表现出来,使之锦上添花——学生唱

咱们同学唱的太好了,老师也搜集了一首,但总觉得不如同学们唱的活泼,要不咱们听听?

放录音

师:读也读过了,唱也唱过了,你们能试着背一下吗?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梦令这首词我们不但读了,唱了,还背了,下面我们来疏通一下词义(出片)揣摩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1、让学生朗读,揣摩本词所表现的情感。(表达了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总结的非常好,哪你从哪几个词中读出了这些情感呢?(小组合作)

2、引导学生揣摩重点字词

(“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和朋友比赛谁划得快,箭一样地栽到藕花的深处,然后“惊起一滩鸥鹭”,扑啦啦的,一群的水鸟从一望无际的田田的荷叶当中飞起来。)

2、在这首小词中,作者运用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勾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荷湖日暮图。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充溢着青春活力与生活热情。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浮现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3、心绪激荡,任性豪逸的少女时代过去之后,李清照于18岁时时与赵明诚步入爱河,她又演绎了一部传颂千古的爱情经典。李清照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他俩的爱情,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这个美妙的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生花的深情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且看《醉花阴•重阳》:

师:学生读,思考你从中读出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这些情感通过哪些词表现出来的? 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

4、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国破,家亡,财散,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她南渡后辗转流离、历经坎坷,心中郁积的哀恸不言而喻。《武陵春》就形象的表现了这种心绪。

学生读

思考:该词哪些地方是表现自己的愁绪?

“闻说”、“也拟”、“只恐”: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这六字前后勾连,揭示了作者内心活动的传神笔墨。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最后,李清照在孤独、寂寞、甚至在有些人的嘲讽和诽谤当中走完了一生。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李清照词的特点(出示幻灯片)

处了今天我们学过的这几首词以外,你搜集到了哪些,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展示)

五作业

根据李清照早晚期词的创作特点,比较鉴赏《醉花阴》和《武陵春》蕴含的感情和营造的意境的异同点。总结:

李清照这一生啊,应该(说)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但是我觉得,现在,她不必再感到遗憾了,为什么呢?因为她写的词,她写的诗和文,早已经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我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李清照没有辜负“不徙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板书)这样的评价,她的文学正绵绵不绝、繁衍生长着,永远永远流传下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一道风景。

第三篇:《走近农民工》说课稿

湖南省首届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教书育人风采竞赛

《走近农民工》说课稿

说课教师:宁乡县金海实验小学罗集华

指导老师:宁乡县中小学教研室张奋利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中的一个实践活动——《走近农民工》。这册教材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中的第一个活动内容是:“让我走近你”。我带孩子们走近了一个特殊的弱势人群——农民工。农民工干的是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劳动,为城市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得到的却是极其低下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他们需要社会的尊重与关怀。但是,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却认为农民工是低贱的。我设计这次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近农民工,了解农民工,正确认识他们劳动的价值,体会他们生活的艰辛,从而懂得尊重和感谢农民工,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我确立了如下活动目标:

通过实地采访调查与课堂交流,感受农民工的辛勤付出和作出的巨大贡献,对他们产生尊敬之情;了解农民工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困难,激发学生对农民工的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们,进而关注农民工的子女,为他们送去温暖。

二、说活动思路

为了凸显新课程的生活性、活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设计如下活动思路:

课前活动:制定采访计划、实地采访调查、搜集资料

课堂交流:一拨心弦——感受贡献,萌生敬佩

二拨心弦——交流采访,唤起同情

三拨心弦——以情导行,倾注关怀

课外延伸:“我为农民工送温暖”

接下来,我将根据这个活动思路具体说说活动的过程。

三、说活动过程

1、课前活动

新课程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儿童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世界 1

中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自去感受、体验、领悟、才能构建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课前,我先指导孩子们分小组讨论,确定想了解农民工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各小组制定一个详细的采访计划,并设计个性十足的采访记录卡。然后带他们走近农民工进行采访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和真真切切的感受。并布置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农民工生存状况以及党和政府关心农民工的资料。

2、课堂交流

实地采访架设了生活与课堂的桥梁,要通往目的地,还需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对事物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孩子们的心好似一把精巧的琴,只要你用灵巧的双手轻轻拨动他们心中的情感之弦,就会跳出一个个动听的音符来,最终实现情感的升华,奏出优美的乐章。

我是怎样拨动他们的心弦的呢?

一拨心弦——感受贡献,萌生敬佩

我从一张“车站拥挤的民工潮”导入课题,让孩子们“寻找”城市里农民工的身影,说说他们为我们做了些什么。再用课件辅助出示了一段非常形象的解说资料,让孩子们认识到:是农民工建设和维护着繁华美丽的城市,城市已经离不开农民工了。然后引导孩子们用心去发现:“农民工给城市带来了哪些变化呢?”他们发现了:“农民工进城了,高楼大厦立起来了,街道变干净了,生活更方便了,城市变美了„„”心中的敬佩之情、感激之意,溢于言表。

二拨心弦,——交流采访,唤起同情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大功臣,他们生活得好吗?”我话锋一转,播放了课前实地采访的录像。当镜头最终定格在农民工们用砖头、稻草搭成的床上时,孩子们内心感慨万千。我趁热打铁:“你想说你采访到的情况吗?”孩子们深有感触地谈起了他们的采访。有个孩子说:“那些打井的农民工,从井里面爬出来,全身上下都是泥。”有个孩子说:“有些农民工因为没有拿到工资,连过年都没有回家。”还有的孩子说:“我们看到他们的条件那么艰苦,而他们却说那已经是够好的了,以前他们住工棚,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睡的被子都是湿的。”„„ 这些事例都深深地打动着孩子们的心,有的孩子说着说着就哽咽起来了。我没有放过这个情感的契机,紧接着向他们展示了一组农民工工作与生活的照片,并作了一个小结:“浩浩荡荡的民工潮,为了微薄的收入,艰难地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他们进退两难,回家去,难以养家糊口;在城市,又面临着生活的困境,忍受着世俗的白眼。他们坚强地奋斗在城市,在辛劳与汗水中追逐自己小小的希望与梦想。”此时此刻,孩子们心中被那朴素的情感激发到了最高点,眼角已经闪动着晶莹的泪光了。

三拨心弦——以情导行,倾注关怀

唤起了孩子们对农民工的同情,我把话题一转:“农民工处境艰难,然而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的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农民工,农民工艰难的生存处境党和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近年来党和政府实施了“阳光工程”,帮助农民工摆脱困境,为农民工办了许多好事、实事。”然后请他们列举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孩子们饶有兴致地说到了“政府为农民工讨回工资”,“教育部规定农民工子女入学免收借读费”等等。当有个孩子说到咱们长沙市政府为农民工建公寓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我不失时机的问:“你想帮帮农民工吗?”然后来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假如你是一名市长、一个包工头,或者是别人什么身份,你会为农民工做点什么?”孩子们朴素的情感顿时又化作了对农民工的关怀。他们纷纷当起了英明的市长,善良的包工头,慷慨的富翁„„,为农民工排扰解难。

3、课外延伸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我还注意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我说:“光说可不行,要拿出实际行动,你打算为农民工做点什么?”聪明的他们想出了许多好办法:有的说要给农民工写一封慰问信;有的说大热天的时候去给农民工送一瓶矿泉水;还有的说五一劳动节的时候,做许多漂亮的贺卡送给农民工„„其中有个孩子说:“我们还可以帮帮他们的孩子!”“对呀,我们班上不就有农民工子女吗?”我感到一阵欣喜,马上引导他们想开去。孩子们又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要为他们捐款捐物,有的说要给他们补习功课,还有的说:“我有好吃的就分一半给他们吃”„„这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是难能可贵的爱心哪!于是,德育课堂源于生活,又回归了生活。

整个课堂沉浸在朴素而又浓厚的情感氛围之中。老师深情总结之后,在一首欢快的《打工子弟之歌》中结束了全课。我想在这种“润物无声”的意境中,一种对农民工的全新认识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孩子们的心底了。尊重和感谢普通劳动者,关心弱势人群也成为了他们道德品质的一部分。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这是高二第一学期前半学期的学习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作用

《声声慢》编排在必修四第二单元。在人教版高中语文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一个宋词单元。编者选取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他们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四位词人的作品,题材、风格不同,带给后世读者的审美感受也各不相同。柳永词走婉约套路,苏、辛则是豪放词风的代表,李词细腻、含蓄。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艺术价值,也大体反映了宋词的发展脉络。

二、教材的地位

闺怨主题是唐宋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题材,“闺怨词”是专门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的一类词。但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男性替妇女表达情感,虽别有一番风味,但终归和妇女复杂、内隐的心理隔了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敏感、细腻。《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

仅从创作时间看,《声声慢》本应编排在辛弃疾词的前面,但必修四将李清照的词编排在后面,自有它的道理。一则苏、辛不分家,说起苏,自然想到辛,因为二人作品的风格有相似之处;二则辛词的思想内容更适合对中学生进行传统价值观教育;三则李词两首被列为自读篇目。综合以上因素,《声声慢》编排在这个单元的最后位置是合理的。这也决定了对本课的教学应该以诵读、学生自我探究为主,属略读篇目,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

三、教材前后联系

宋词大致有豪放、婉约两种风格,本单元选编的苏轼、辛弃疾的作品即是豪放风格的巅峰之作,柳永、李清照的作品则历来被看作是婉约词风的代表作。四位作家的作品共同构成了宋词的精华,缺一不可。

本单元选编李清照的两首作品,《醉花阴》写于南渡前,大体抒发“相思闲愁”,《声声慢》写于南渡后,笔下流淌的已经不是闲愁,而是丢家亡国之痛和孤苦无依之悲。两词虽风格一致但情调迥然有别,互为补充,既可帮助读者完整阅读李清照,也可帮助读者读懂那个时代的动荡和变迁,还可以帮助读者分清“此愁”与“彼愁”的天壤之别。

本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深入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为以后进行诗歌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学情介绍

1、本首词之前,学生学过柳永、苏轼、辛弃疾这三大家的作品,对词的文体常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对豪放和婉约的风格特点也有大体认识。

2、九年级上学期,学生诵读过李清照的《醉花阴》,对李清照的身世经历有所了解。但这两首词在初中教材中都属于“课外诵读篇目”,可以断定,学生对李清照的身世经历、靖康之耻以及豪放、婉约的风格都掌握得不深,但李清照的这两首词如果不了解词人的人生遭遇就很难把握两首词中深层的感情内涵。

3、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专项教学诗歌,教师已经比较系统地讲授了形象与意象的概念、特点,并初步培养了学生分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与情感的能力,这一点对学生学习本课是很有利的。

老师安排学生在课前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生平2.利用早读熟读成诵,初步感知两词。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结合《课程标准》中阅读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本课将通过诵读法、情境法、对比探究法来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来学习,确定本课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运用知人论世、意象分析的方法赏鉴这两首词。

2、比较这两首词在创作风格、情感表达上的差异,体会李清照南渡前后思想情感的变化。

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因《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还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依据这两点所以我确立了教学目标二,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两首词。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课程标准同时说:“古代诗文的阅读,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理解基础上背诵会更容易。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李清照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女词人,我们也曾经学过她的一些作品,你还记得其中的哪些诗句?„„许多诗人都有偏爱的常用意象,比如李白的“月”、李贺的“马”,那么李清照的笔下又常常出现哪些意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之所以设计这样开头,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一情境和导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氛围,让学生更容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1、整体感知

●自由朗诵《醉花阴》和《声声慢》,寻找两首词中作者使用的共同的意象,并体会它们表达的情感。请学生诵读,教师指导(注意《声》的前14个字的读法,解读其中的感情变化:情感上一脉相承,从若有所失的空虚到发现眼前景的孤寂,从而引发对凄惨命运的感叹和悲痛心情),全班齐读。●共同意象有:酒、黄花。情感都围绕“愁”字展开。

以朗诵为起点,初步感知内容感受情感。通过个读——感知——范读或自由读——个读——齐读流程,学生感受声律美,熟悉内容,为进一步赏析感知打下基础。意象是情感的寄托,引导学生从意象看端倪。本文所选意象均被愁思笼罩,而且符合传统审美标准,可引导学生激发记忆库,通过对典型意象相关诗句赏析探究基础上理解其内涵。

2、自学探究

品读讨论,结合你对李清照的了解(提醒学生注意写作背景),这两首词中共同意象的背后所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愁情是否一致?为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有两问,我会引导学生重点赏析“瘦”“憔悴”“堪摘”。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越来越强,思维灵活,已能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所以这个问题通过课前预习和当堂讨论,学生可能会赏析出两者情感不一致。

所以设置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在鉴赏古诗词时学会知人论世。探究完本问题,我会紧接着引导学生探究有代表性相同意象在不同词中意义。

3、点拨梳理

之所以设置这个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感受两首词中愁绪的不同,突破本课教学重点。

●教师引领学生思考“黄花”的不同形象,分析其中情感。

两首词都用了以花喻人、物我交融的手法。《醉》通过塑造淡雅、清秀的瘦菊形象,借用菊所代表的清高、淡泊的精神反映了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并用衬托手法将自己表现得更为楚楚动人,展现出一种闲愁。《声》中的“如今有谁堪摘”则体现了无人共摘的孤苦及无甚可摘的憔悴,表现了词人饱经沧桑的心灰意冷。

分别朗诵这两句诗,通过朗诵表现情感。

●学生自主赏析“酒”的意象。学生结合前后词句,想象、描述情景,比较愁情在程度和内容上的差异。

“把酒”是一种行为意象,我们可以想象词人映着晚霞,在菊香萦绕中举着酒杯走走停停,眺望远方的情景。“把酒”可以喝也可以不喝,它是一种派遣寂寞的生活情趣,体现出的是淡淡的轻愁。“淡酒”是名词意象,“三杯两盏”体现出饮酒之多。为何酒“淡”,天寒风急,环境的寒冷体现出心境的悲凉。原是借酒消愁,孰料愁情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觉得酒味寡淡,足见晚年的凄凉惨淡。

分别朗诵这两句诗,通过朗诵表现情感。●分析意象过程中引入“知人论世”。适时进行背景补充: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受过较好的文化教养。她工书,能文,兼通音律。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吟诗作对,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赵明诚出仕期间,与李清照聚少离多。李清照因此写下了许多抒写离情别思的词。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北宋灭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避难奔走,所有收藏丧失殆尽。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清照无儿女,晚年孑然一身,孤寂而死。

“一切景语皆情语”。从“乍暖还寒”到“到黄昏、点点滴滴”,虽为描景,实为抒情。如何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景后有情呢?在诗歌鉴赏中,想象和联想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想象和联想,诗就失去了生命。意象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和感情。《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所以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就酒、黄花、自己最有感触的意象进行交流。在“析愁”基础上联系李清照人生经历探究“为何而愁?”并进一步比较两词“愁”之不同(比愁)。通过发动学生讨论,表达观点,理解这首词运用意象的特点,深入分析意象的传统意义和审美特征。

点拨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作者所见所感。这样学生就能初步感受到景物背后浓浓的情意了!

由于学生学习的诗歌不多,对某一种意象的内涵知之甚少,所以教师应发挥教学的主导性,启发他们回忆以前学过有关这些意象的诗句,体会这些意象常赋予的情感,再结合本文诗句运用比较法思考。我精心挑选了代表性的诗句,用幻灯片将相同意象的诗句结合到一起,有利于细致比较和深入分析!综上分析,学生不难理解此词字字显愁,句句溢愁。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对作品的影响评价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不是所有文本都和词人人生经历联系很紧密,但是这两篇情感把握正好是词人某阶段经历习习相关。

为了能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两首词的不同,我特别要求学生预习李清照早年晚年生活,我也顺势引导学生结合人物人生经历总结,更准确地理解心生何愁,更深刻地体味悲戚。

我又安排学生边读边赏边背,这样让这两首词的意境,在朗读和分析中,特别是饱含感情地朗诵中,深刻体会到词人人生状态。

●总结《醉花阴》和《声声慢》所表现的愁情。

《醉花阴》呈现了一种轻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时的清新、寂静的意境,表现的是孤单寂寞、离别相思之愁。

《声声慢》营造了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寒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表现了词人深重的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醉》愁是暂离之愁、个人之愁,是有望的、甜蜜的轻愁。《声》之愁却是无望的死别之愁,无力的家国之愁。情感更加深沉、悲凉,风格上也更显凄怆陈郁。

●如《声声慢》总结不到位,再引入“雁”的意象加以分析。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同意象延展: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提问:为何雁过伤心?

⑴雁声凄惨⑵传递信息的使者(亡夫之痛)⑶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

认知发展论指出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能进行相关的学习迁移,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可能会赏析到过雁、酒、黄昏、梧桐、细雨等意象,对淡酒、过雁可能赏析不到位,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对学生独创性的赏析要给予表扬和激励。

4、当堂成诵

富有感情地朗诵这两首词,并进行背诵和抽查。

5、结语

这节课我们通过李清照词中的两个意象——花与酒探寻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其实纵观李清照坎坷的一生,可以说是时时有词,词词说愁,比比皆花,处处有酒。少女时赏朝气的花,饮甜蜜的酒;少妇时赏残破的花,饮苦涩的酒;晚年时则赏凋零的花,饮悲凉的酒。但无论是花还是酒,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杰出女词人无以派遣的愁。《声声慢》中还有其他的主要意向,也请同学们在课下尝试进行分析解读。关于李清照,还向大家推荐这些文章(PPT呈现),如果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再收集一些关于李清照的资料,多读一些她的其它作品,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女词人。

新课程说明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阅读教学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学生被作品打动了,被词人感动了。每个人心头也似乎有一团愁绪,挥之不去!

四、课堂小结

通过对比赏析,我们体会到作者早年的“愁”是相思闲愁;晚年的“愁”则是在历经国破家亡夫丧后的悲愁。真是“一般黄花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由此可见,鉴赏古诗词一定要做到知人论世,赏析意象,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把握情感主旨。

请同学们化身为作者,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让我们在吟咏背诵中结束对本课的学习。

通过课前预习和当堂的反复诵读、赏析理解,学生背诵本词已没有多大障碍,这样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①,教学目标③则贯穿在整节课的诵读赏析中,教学重难点的依次突破,教学目标的逐步实现后,本课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我会安排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

1.你对本课还有别的疑问和理解吗?请写成小论文,如果没有请任选一首词改写成散文。

所以设置这样的活动,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学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认知发展论中也提出,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学生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

同时这一活动的完成就实现对本课教学难点的突破。

2.积累有关黄花、梧桐、黄昏、酒、雨等意象的诗句,体味这些意象在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作业设计可以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业的形式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新课改还提出学习语文应该养成积累和梳理的习惯。因此我设置了这两项作业。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第五部分,板书设计

这节课以愁展开以愁结束,让人生叹。结合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板书简洁性、艺术性,我将板书设计成

板书设计:

排遣寂寞

风急天寒 生活情趣

不抵浓愁

离别相思

亡国之痛

孀居之悲

孤单寂寞

沦落之苦

淡雅、清秀

黄花

饱经沧桑 引人怜爱

心灰意泠

第六部分,学课件

多媒体技术是教学辅助技术。好的教学课件既要与课文内容一致,又要突出多媒体的优势。我将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说我的教学课件:

一是内容丰富素净,既有代表性的诗句又有详细的人物生平,紧扣教学,促进教学;二是画面典雅深沉,音乐哀戚,围绕课文营造氛围;三是版面整齐划一,色调一致,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审美力;四是课件导航清晰,操作方便,有利于目标进程的明确和播放的稳定和快捷。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敬请专家评委指正!

第五篇:高二作文:走近李清照

高二作文:走近李清照

高二作文:走近李清照

走近李清照

厦门集美中学高二年1班张眉

生命中,总有一些事情是无法挽回的……

——题记

〈一〉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出身名门世家,书页的馨香过早地在你脑海中打上烙印,文化的汁液将你浇灌得不仅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你的身世是如此地令人羡慕。是的,在那样的一个时代,女子为文作赋是沧海一粟,而你却成就了历史的辉煌。是身世的优越赋予了你前进的动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没有敏捷的才思,没有细腻的情怀,如何能够勾绘出这如此俏丽活泼的文字。少女时代的你,集千万宠爱于一身,如何叫你不显示出朝气蓬勃的姿态呢!那一幅争渡的美景图中,似乎连你爽朗的笑声也一并呈现了出来。

〈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才刚经历了与明诚共看庭前花开花落,望空中云卷云舒后,留给你的,却只剩下无尽的等待。明诚踏上了充满荆棘的仕途之路,远去了,留下你,独守空房,终日伏于案台上暸望。等到了秋风又起,等到了雁儿南飞,等到了一轮明月又悬挂相思楼头,却等不到,等不到明诚的一封信,等不到那一个风花雪夜般的传奇……

风雨中又过了几载,人事早已变迁,明诚已永远地属于他脚下的那条路,那一坡黄土。而你也与张汝舟结为连理。背负的不仅是那委屈的骂名,更是一种无尽的煎熬。他没有明诚般的细致,更不懂得怜香惜玉。华帐前,红烛下,竟对你拳脚相加。无意中,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风雨葬送的岂是那几瓣海棠花?不,是那易碎的红颜。风吹起花瓣,如同吹起阵阵破碎的红颜;洪荒的古乐,诠释着灵魂的落差。躲进梦的深处,听花唱尽繁华,唱尽梦魇,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

岁月荏苒,梦已逝;人犹在,却比黄花瘦……

〈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短短的几年里,国破家亡,跟随着高宗赵构的几次逃亡,怎么是一个弱女子所能承受的压力。我想,你的心,可能早就死了,只剩空壳一具。你无力再

回想起路途的颠沛流离,无力再回想起曾经的甜蜜与悲苦,更无力回想起那一次的争渡……

一颗巨星陨落。然而你的生命尽头,绝不仅是一缕青烟。你留下的回忆,太多、太美、太凄凉……

我多想走近你,将海棠花拾起,扮靓你的容颜……

走近李清照……

[指导老师林春源]

下载文学欣赏课《走近李清照》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学欣赏课《走近李清照》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近道德模范》说课稿

    《走近道德模范》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走进道德模范》。 一、教材分析 十月份我校开展了:“学习道德模范,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活动,联系到这......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定)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这是高一第二学期必修四的学习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

    初中音乐欣赏课《东方红》说课稿

    本节课是人音版音乐第14册第一单元的欣赏课。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14册第一单元是通过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欣赏的和学习,让学生了解红色音乐,了解中国......

    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说课稿

    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说课稿 说教材 在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中有三个主要的教学内容:一是欣赏作品《卡门》序曲;二是讲解音乐知识回旋曲和序曲;三是进行有关的知识测试。......

    走近《三字经》班级读书会说课稿

    走近《三字经》 班级读书会说课稿 山丹县三立小学 刘 瑜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近《三字经》。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

    走近金子美玲说课稿专题

    《走近金子美玲》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的童诗读写,走进金子美玲。 之所以选取金子美玲的作品作为本次主题读写的内容,是因为(出示文字配音乐):“她的......

    <梳理探究走近文学大师>课堂教学设计

    梳理探究走近文学大师 一、梳理积累 1.你读过哪些文学大师的名著?请梳理你的阅读记忆,填写下列表格。 作家 姓名 国籍 作品名称 印象深刻的作品形象 作品的思想精髓 狄更斯 英......

    高中音乐 《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说课稿

    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 说课稿 说教材 在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中有三个主要的教学内容:一是欣赏作品《卡门》序曲;二是讲解音乐知识回旋曲和序曲;三是进行有关的知识测试。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