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字的形状论文-高一美术唐清平
美术学科唐清平老师教学案例评价分析
一、本人《汉字的形状》教学实践案例
课堂开始提出:想不想要高考时老师给你多打几分?想要,就要认真学好这节课。全班写下一句:“为成长而不断努力的自己加油!”
由“成长”引出人在成长过程中身材的变化,转入第一部分汉字的“身材”变化——汉字的形状。以“口”字为例(图1),它在井字格中应该占的多少格;它长高一点,有哪些字(图2);长到最高,有哪些字(图3);接着长胖,有哪些字(图4);再长胖,有哪些字(图5)。如果“口”字来不及长高,先长胖,有哪些字(图6);又长高,有哪些字(图7);再长胖,有哪些字(图8)。如果“曰”接着长胖,有哪些字(图9),“一”字只有头长高了,有哪些字(图10);“一”字只有腿先长长了,有哪些字(图11)。得出汉字的11种形状。
接着进行第二部分汉字的结构与形状关系的学习。让学生观察四组汉字,每组的字有多少个组成部分,应该写成什么形状?在文字学习中,汉字的结构有:独体结构、品字形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八种结构。但这里美术学习的结构概括为四种:由一部分构成的独体结构,如“已”、“目”;由相同的三部分构成的品字形结构,如“晶”、“森”;由两部分构成的组合结构,如“林”、“阴”;由三部分以上构成的复合结构,如“霸”、“喜”。从第一部分可以看出,独体结构的字虽然各种形状(图
1、图
2、图
3、图
6、图
7、图
8、图
9、图
10、图11)的都有,但一般情况下:竖多的字写宽,如“皿”、“而”;横多的字写高,如“日”、“月”;横竖一样多的写成正方形,如“口”、“田”。品字形线构的字统一写成图10形状。组合结构的字多数写成图4形状,但也有部分写成图5形状,如“建”、“过”有“辶”旁的字,以及“成”、“武”有“弋”旁的字。复合结构的字由于笔划较多,一般写成图5形状。
跟着,第三部分是对四种结构的各类形状汉字进行演示、练习,提醒印刷的宋体字没有大小变化,但手写楷体要有大小变化;特殊字的形状。
最后,修改课堂开始所写的话,现堂检验学习效果;一句话总结本节内容就是:“独体最多样,组合时异常,品字复合走过场”;拓展欣赏教师的书法作品、优秀的硬笔书法作品,以及工整美观的卷面能多拿分的原因;布置课后作业。
二、运用《让知识变得更容易学——名师改造难学知识的优化艺术》中的《烦琐知识简洁化》对本人的教学实践案例进行自主评价分析
烦琐知识简洁化的教学方法中指出:寻求中间环节,挖掘隐含条件。在我的案例中,引入与第一分部内容的熟悉化与形象化是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对理解学习内容。从“为成长而不断努力的自己加油”到人的成长,再到字的“成长”,都紧扣与成长,抽象的成长转入到具象的成长,过渡自然。课堂能顺的进入利汉字形状的学习,把看起来一样的汉字形状形象化。这里我寻求的是“成长”的中间媒介,让课堂环节环环相扣。
将烦琐知识简洁化的注意事项中指出,注意过程的条理性、逻辑性。在我的案例中,用“长高”“长胖”去描述汉字形状的变化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在“长”的过程中,第一组形状先“长高”(图
2、图3)后“长胖”(图
4、图5),第二组形状也一样(图7“长高”,图8“长胖”),第三组形状,先“长头”后“长脚”。第一、第二组有相似的逻辑,第三组符合“从上而下”的书写习惯。最后,把看起来一样大小的汉字“成长”为11种形状,让汉字变得有“状”可遁。这里我极力的注意汉字形状演变过程的条理性、逻辑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汉字的结构方面,比较难把握。曾试过以汉字学习中的八种汉字结构学习汉字的形状,虽然建立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学习,但汉字的多种结构对应多种形状就显得十分烦锁,不仅容易混淆,而且这结构与形状没有形成有逻辑的规律,难以记忆。因为独体结构主要有:图
1、图
2、图
3、图
6、图
7、图
8、图
9、图
10、图11形状,品字形结构有:图10形状,上下结构有:图
4、图7形状,上中下结构有:图5形状,左右结构有:图
4、图7形状,左中右结构:图5形状,包围结构有:图
4、图5形状,半包围结构有:图
4、图5形状。作业表明这种教授效果不好。同时有学生反映,对同一形状的汉字有多种结构,而形状也有多样,很难记住。烦琐知识简洁化的教学方法中指出,将知识中的已知条件简洁化,就是把会干扰现在学习的已知识压缩或忽略,从使知识有利于目前的学习。将八种结构浓缩成四种也就是将已知条件简洁化。汉字常规的八种结构学生已熟知,但是以新四种结构去概括更为简洁,符合认知规律且新颖,既符合汉字结构造字的逻辑性也更为直观形象,利于记忆与运用。从作业效果看来也起到一定的效果。
三、总结反思
教学是一个不断学习与进取的过程。教师有丰富的知识不但能使教学中的问题迎刃而解,还能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知识丰富,就必需在繁忙的工作中挤时间学习培训、看书研究。教师不追赶时代就会被时代湮没。
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与改进的过程。教学要反思过去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成败得失,提升教学质量。它包涵了教师对教学的理解与整理,既要有教师的理性角度上的,也是从学生的感性角度上的。从教师角度上的是归纳与梳理,让知识、教学变得更有条理;从学生角度上的是认知与理解,让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掌握,课堂更轻松有趣。所以在评价教学质量时,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经验,而要有一定的依据。参考相应的书籍、明师的教学方法等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二篇:少儿美术教案——不同形状的罐子
课
题:不同形状的罐子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和感受三个不同形状的罐子,比较罐子之间不同的特征,培养儿童敏锐的感受力。2.通过直觉感受,用线表现形的不同特征。
教学要点:1.选择造型特点不同的陶罐,便于通过对比感知每个罐子的形状特点。
2.鼓励儿童大胆用线画出特点不同的罐子,运笔要认真、果断,不能潦草。
教学准备:教师:三个不同形状的陶罐。
学生:8开纸,深色尼龙水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讨论
提问:摆在桌子上面的东西是什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教师启发儿童认识器皿的使用功能,这些是用来盛水或其他东西的器皿。
提问:陶罐的基本构造有哪些部分?
教师引导儿童通过具体观察,了解陶罐的构造:有圆形的罐体、罐口、罐底。此外,有的罐有双耳,有的罐有像杯子一样的把。
提问:这些罐子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启发儿童根据对罐子的高矮、大小、不同形状的分析,认识不同罐子的特征。
●作画提示:1在纸上画三个不同的罐子,可以考虑从最高、最大的一个开始画。画在纸的什么位置上?可以靠在纸的一边,也可以画在纸的中间。然后再比较着画其他两个。2.画罐子从哪里入手?先画罐口,然后根据口的大小画罐体的形状,最后再添画罐子的花纹。
●教师辅导:1.行间巡视应不断强调罐子的不同特征,要求儿童进行比较。2.画面安排要注意罐子在画面空间的大小和位置。3.展示典型作业,作为示范引导。●作业评赏:展示全体学生作业。
找出表现特征最好的作业,说一说优点在哪里?
小
结: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罐子的形状是各不相同的,注意表现出它们形状的特点。
本课作业中体现了儿童敏锐观察和表现物象不同特征的能力,这是造型训练中最重要的内容。
教学指导建议:
本课适合4~5岁儿童学习。
克服幼儿绘画中形象概念化问题,其主要方法须注意培养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通过观察、比较,善于把握不同特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是画好形的造型基础。
第三篇:读唐诗学日语汉字
中文名: 读唐诗学日语汉字 版本: [PDF+ISO] 发行时间: 2006年 地区: 大陆 对白语言: 日语 简介:
作者:姬成强,姬晓光,高瑞之 编著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1 ISBN:7802181100 字数:300000 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瑰宝,是日本文学艺术吸取华夏文明的载体,本书通过中日唐诗80首的对照,让你更容易了解两国的文字,熟悉两国的语言,区分两国的汉字,掌握日文汉字。
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曾经说过,如果把一门外语比喻为人的躯体,那么语法就是骨骼和经络,单词就是血液和肌肉。很同意这种说法。
对于初学日语者来说,如何记忆日文汉字呢?要做 到事半功倍、学有成效,我建议大家不要死记硬背,而是跟着唐诗一起背。这样可以使日文汉字在传递各种信息的有生命的句子中“活”起来。
本书以每首唐诗为一节,首先给出日语唐诗的汉字音读篇,再给出日语唐诗翻译篇和中文唐诗,然后以日文汉字为序,列出了日本汉字的音读、训读、熟字训和中日汉字、词汇、词意的对照。
本书旨在使初学者学习日语汉字更容易上手,可作为有日语基础并喜欢唐诗的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凉州词 孟浩然 春晓 过故人庄 宿建德江 王昌龄 出塞
骆宾王 易水送别 贺知章 回乡偶书 王之涣 登鹳雀楼 芙蓉楼送辛渐 闺怨 王维 鹿柴 相思 竹里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送别
送元二使安西 杂诗 李白 静夜思 春夜洛城闻笛 峨眉山月歌 清平调(其一)清平调(其二)清平调(其三)山中问答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友人 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 玉阶怨 早发白帝城 赠汪伦 崔颢 黄鹤楼 王翰 凉州词 张旭 桃花溪 高适 别董大 除夜作
张谓 题长安壁主人 刘长卿 弹琴 杜甫 八阵图 江南逢李龟年 绝句
岑参 逢入京使 碛中作 刘方平月夜 张继 枫桥夜泊 韩翊 寒食
卢纶 塞下曲(其二)塞下曲(其三)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江南曲 孟郊 列女操 游子吟 张籍 秋思 王建 十五夜望月 新嫁娘 刘禹锡 春词 秋思 乌衣巷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问刘十九 柳宗元 江雪 贾岛 寻隐者不遇 张祜 题金陵渡 杜牧 泊秦淮 赤壁 清明 秋夕 山行 遣怀 赠别(其二)江南春 陈陶 陇西行 李商隐 嫦娥 登乐游原 风雨 落花 隋宫 夜雨寄北 李频 渡汉江 韦庄 金陵图
第四篇:唐宋词论文(选读课)
唐宋词
一、摘录
1.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凝碧旧池头)
2.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暮春》(更能消几番风雨)
3.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春已归来)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5.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姜夔《琵琶仙》(双将来时)6.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
7.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8.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9.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范成大《忆秦娥》(楼阴缺)10.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严仁《木兰令》(春风只在园西畔)
11.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12.做冷欺花,将烟困树,千里偷催春暮。——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做冷欺花)
13.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史达祖《双双燕·咏燕》(过春社了)
14.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吴文英《霜叶飞·重飞》(断烟离绪关心是)
15.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银屏人妒。——吴文英《宴清都·连理海棠》(绣幄鸳鸯柱)
16.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17.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吴文英《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采幽香)
18.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19.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潘希白《大有·九日》(戏马台前)
20.东似旧,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否,花复认郎否?——刘辰翁《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怎知他春归何处)
21.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昭野旌旗)
22.欢极,蓬壶渠浸,花落梨溶,醉连春夕。——蒋捷《瑞鹤仙·乡城见月》(绀烟迷雁迹)23.长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致无书。——张炎《渡江云》(山空天入海)
24.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王沂孙《眉妩·新月》(渐新痕悬柳)
25.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影亭梅次草窗韵》(层绿峨峨)
26.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僧挥《金明池·伤春》(天高云阔)
27.落花狼藉烟阑珊,笙歌醉梦间。——李煜《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东风吹水日衔山)
28.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李璟《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29.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一半。——李元膺《洞仙歌》(雪云散尽)
3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二、鉴赏
1..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大意:我勉强带上薄酒一壶,去到伊人的居室,生怕梨花落尽,化成秋色,无处寻。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词人客居合肥赤阑桥之时。艺术特色:词句描写了一个惜春怀远的词人形象。作者表面上生怕梨花 落尽伊人青春伊始,实际上是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想马上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语言凄切委婉,清新幽丽,将自己那种春天里的秋意传达得极为入妙。通览全词不难发现,作者也以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途的担忧。姜夔(1154-1221),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2.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大意:柳色深暗,花光明艳,春景正美。小栏内,红芍药已含苞结蕊,好似佳人抽簪。写作背景:作者此时是故地重游,在外做官游历多年,此时又回到了他少年时游历过的地方,因此倍感亲切。艺术特色:词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红芍药拟人化,把芍药结蕊比作佳人抽簪,极写芍药之娇媚。整句写景也极为别致,先以“春事深”总写春景美,再以芍药“抽簪”具体写春景美,点面结合,节律明快,轻灵和婉,表达作者爱春惜春之情。作者生平:章良能,(?~1214),父章驹,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上虞知事。兄良肱,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庆元元年(1195)二月,以枢密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六年二月,迁著作佐郎。嘉泰元年(1201)九月,擢起居舍人。四年,以朝散郎知泉州,开禧元年(1205)除江西运判。因受司谏宇文绍节指为右丞相谢深甫的同党,外放泉州任知州。二年,任宗正少卿。五月被免职。外放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三年八月,以权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同年十二月,迁礼部侍郎,兼侍讲和修玉牒官。嘉定元年(1208)五月迁吏部侍郎。当年又擢升为御史中丞兼侍读。二年正月,又从御史中丞迁为同知枢密院事。六年四月,自同知枢密院事除参知政事,诏书称其:“学博而守约,才大而用周。”七年正月,卒于任上,谥文庄。宁宗下诏,除资政殿大学士、守参知政事致仕。工词章,有《嘉林集》百卷。现仅存《小重山》一首。见《绝妙好词》卷一。
3.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严仁《木兰令》(春风只在园西畔)
大意:春光只在庭院西畔,荠菜花开得繁,蝴蝶飞舞正忙乱。艺术特色:词句以西院、荠菜、蝴蝶为物象,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既有西院的静态美,又有蝴蝶的动态美,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物态纷呈,色彩绚丽。一个“乱”字就把春天那种繁荣秀丽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的淋漓尽致,画面感极强,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惜春之情,“深情委婉,读之不厌百回”(《白雨斋词话》)作者生平:严任,(生卒年不详)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今属福建)人。与同族严羽、严参齐名,世号邵武三严。有《清江矣欠集》八卷,已佚。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五载其词三十首,并云:词集名《清江矣欠乃》,杜月渚为之序。其词极能道闺阁之趣。杨慎《词品》卷四称他“长于庆寿、赠行,洒然脱俗”。况周熙《蕙风词话》卷二谓其《醉桃源》词“描写芳春景物,极娟妍鲜翠之致,微特如画而已。政恐刺绣妙手,未必能到”。
4.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昭野旌旗)
大意:最让人伤心的是,纵使我折尽梅花,也难寄这份相思之情。艺术特色:此句采用梅花作为象征,指代南方沦陷之地。用“折梅花”表达自己对游人的挽留。思想感情:作者借梅花,既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挽留之情,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劝谏,希望岂能念及旧国,不忘遗民之痛。写作背景:宋亡之后,词人义不仕新朝,抱遗民之痛。友人应召入元做官司,作者为宋爱国遗民,词中含蓄地予以劝谏。作者生平:周密(1232—约1298),字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弁阳老人等,原籍济南(今属山东)后居吴兴(今浙江湖洲市)。宋末曾任义乌令。宋亡不仕。能诗词,善书画,词讲究格律,著有笔记《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等。词有《草窗词》、《 洲渔笛谱》,编纂《绝妙好词》。
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大意:不要说此情此景不令人黯然销魂,西风卷起珠帘,你会看到人比黄花还要消瘦。写作背景:此词为李清照晚年时期的代表作,作者 经历了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悲痛,对人生的感悟非常深刻。艺术特色:词句采用夸张的手法,将“人之瘦”比之于“黄花之瘦”,突出作者此时内心的凄苦悲凉,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嫠妇的形象。选景具有典型性,全为秋天时特有的景象,渲染出了凄凉萧瑟的气氛。词句诉说爱情,诉说相思,然而却不着一字所有感情都寓于景物之中,语言幽丽委婉,耐人寻味。作者生平: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第五篇:唐模美术实习报告
唐模美术实习报告
2012年4月9号我们坐上了开往安徽唐模的客车,心中充满了对那个远在安徽的小镇的想象,青山绿水、小桥流水等等的画面不断的在脑海中浮现,仿佛自己已置身山间。心中的喜悦与期待让我们忘了路途的遥远,一路上山青水秀的皖南风光使我们这帮学生惊叹不已。经过7个多小时的车乘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皖南的小镇,我们走下客车,外面飘着春季常有的细雨,远处的山因为下雨的缘故笼上了朦胧的雾气远远望去仿佛一幅巨型的水墨画。
通过一条两边种满竹子的小路,我们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古色古香的建筑上挂着一块牌匾“唐模实习基地”。2点钟的午饭虽然晚但还是来了,虽然不怎么好吃但这并没有影响我的心情,因为我现在的心思都全部放在了对这座山区小镇上了。午饭后稍作了休整我们便跟随导游开始了对唐模的参观。
首先我沿着环镇的小河来到了第一个景点“老作坊”脚下的青石板上张着些绿绿的青苔、两边的绿树或许是因为下过雨的原因吧,显得格外脆绿,作坊旁有个圆形的巨大水车,虽然没有水、而且不转,但还是吸引着我们的好奇心,同学们纷纷拿出相机拍照留念。这时有同学在喊“快来看啊”我们循声走进一家作坊,引入眼帘的是好多长着毛的东西,我们都在猜是啥,导游走过来说这是豆腐,是把豆腐发酵使其长出菌丝,就像长了好多毛一样,所以也被形象的称之为“毛豆腐”因为经过发酵所以营养更容易
被人吸收,平常我们吃的腐乳就是毛豆腐做的。
参观完毛豆腐作坊我们接着又来到了隔壁几家砚台作坊,老板这时还在专心的雕砚台呢,作坊中间放着几张桌子,桌子上放的都是老板自己制作的砚台,用的就是当地山里的石头!一个个砚台都各有特色,老板把每块石头上的杂色通过自己的手使其变成了精美的花纹,令我们无不惊叹老板的手艺。老板不仅制作砚台,而且还雕了一些吊饰也十分精美!
不仅有石雕,对面的木雕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老树根本来就各具形态,经过木雕师傅的加工就更显生动。走出作坊偶然的发现门前的一盆兰花开了,很香,很美。竹笋在春雨的召唤下也一个个从肥沃的土壤里冒出了头,争相恐后的向上冒,我想不多就就会和旁边的柳树一样高了吧!
离开作坊我们在这灰瓦白墙的小巷中穿梭仿佛跨越历史来到了古时。在翰林府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文人正在桌上挥洒墨迹,笔走龙蛇。不知是否巧合,随即我们便来到了一个四面都是墨迹的屋子,我虽不太懂字但从那潇洒的笔触中我似乎能看到一丝作者的性格。
这没有什么商业,商店都是那种比较原始的,都是当地人自家开的,买的也就一般的商品,商店门前偶尔摆放着少量的素菜都是当地人自家地里种的,这种感觉让我回想到儿时的一些记忆。这唯一的小吃或许就是一种烙饼吧!包的不是鲜美的猪肉,也不是平常的韭菜,而是包的小野葱,味道就多了一层原始!
沿着河流我们继续参观着,一片断壁残垣引起了我的兴趣,可以想象原来一定是一幢房屋的,可现在就只有几个围墙,门也已经被侵蚀的面目全非了一根门柱还倾斜着,这时一只松鼠从墙上跑过,我心生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听导游说这原来是祠堂,太平天国时被毁了,不就就要开始修复。其实我想让他这样放着或许比修复要来的有价值。
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方池塘,很有江南园林的感觉,建筑不在是皖南的白墙黑瓦,而是亭台楼阁。不出所料这是模仿西湖而建的,虽然比不上西湖的广阔,但风格还是大相径庭的。两岸的桃花开的很艳,花瓣不时的飘落,落入水中引来一些小鱼相互争食,我心里暗暗想,这些鱼岂不是要号称桃花鱼!
最后的一个景点是槐荫树,看到才知道其实是棵樟树,槐荫树之名是因为黄梅戏天仙配在这拍摄而得名的,树冠很大像一把巨大的雨伞向四周撒开,树根处已经空了,茂盛的枝叶背后竟是4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不由令人心生佩服。就这样我对这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匆匆的吃过早饭就拿上各自的画具去画画了,前一天的游览中我对这个山间小镇中的古树很感兴趣,所以便来到了这最古老的树前,一棵一千四百多年的银杏树,树很大,刚刚长出的叶子还很嫩很嫩,我专心的画着,用心去体会这棵千年古树,它那粗糙开裂的树皮;那中空的树洞;那刚刚冒出的嫩叶,古老与新生在这棵老树上交织,给人一种思维的碰撞。
游客很多但驻足欣赏的又有几位?
这次实习我们还去了呈坎,这和唐模虽然距离不远但却有这很大的差别,这比唐模的建筑更豪华布置也更有设计感植物的栽种也别具将心,开阔的池塘中种植着各种的水生植物,水上布置桥假山,很有江南之感!走进村落令我映像最深的就是环镇流动的水渠,水渠就绕着房屋,到处流通,但即使这样水渠中的水还是清澈无比。渴了几个同学坐在一家豆腐店里喝豆浆,豆浆是自家磨得原汁原味,完全跟现在街上卖的不一样。呈坎或许从前大户人家比较多吧,很多的建筑都建造的十分精美而且布局也十分考究,其中一个祠堂建的很是宏伟梁上画满了精妙绝伦的彩绘,而且几根巨大的金丝楠木更是令人称奇,据说现在这一根金丝楠木的价值就高达3亿人民币,院中的那颗400多年的桂花树也形态优美和对面的几棵紫薇相互辉映很是唯美。
如果说呈坎是豪华的话那唐模就显朴素了,但都各有其特色,我喜欢唐模原生的古树,也喜欢呈坎的人造园林。它们都让我学到美不仅仅只有一个标准,这或许是我这次安徽实习最大的收获吧。同时我也被这样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所打动,希望有机会还可以来这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