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必修ⅴ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兰亭集序》最新同步教案27.
语文必修V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兰亭集序》最新同步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27
教学目标
1、了解序的体裁特点。
2、了解作者旷达的性格及其借题发挥的写法
3、弄懂“修”、“期”、“致”、“临”、“次”等多义词的义项
4、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及内容 相关知识
1、作者介绍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瑯玡临沂(现在山东临沂县)人。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他作过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2、时代背景
东晋前期,国势日衰,士大夫们一味追求享乐,大多意志消沉,只是依靠门第把持高官,却又要“不以物务婴心”,不讲求进取。在这种情况下,清淡玄理的风气更为兴盛。士大夫们一方面用老庄的任诞思想支持自己不受任何拘束的纵欲享乐生活;一方面又从老庄超然物外的思想中寻求苟安生活中的恬静心境;同时还以清淡高妙的玄理点缀风雅,炫耀才华,掩饰精神的空虚。作者不为玄谈家们的论调所蔽,借题发挥,批判了当时士大夫的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3、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一篇序,总述其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
序》,并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兰渚之亭,在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西南20余里。文序,文体的一种,一般放在集子的开头,介绍创作的目的、主要内容及评价。课文评释
永和九年(注释:永和:东晋穆帝的年号。),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注释:会稽:郡名,辖区在现在的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东南部一带。山阴:县名,在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修禊事也[注释:修禊(xì):古代习俗,于三月上旬的巳日(曹魏后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游玩嬉戏,以消除不祥。文人常借此宴集,为诗文之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注释:群贤:许多贤达人士,这里指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人。毕、咸:范围副词,皆,全都。)。此地有崇山峻岭(注释:崇山峻岭:险峻挺拔的山岭。崇、峻,同义词,高。),茂林修竹(注释:修竹: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流激湍[注释:激湍(tuān):流势急而激起浪花,这里指激流。],映带左右(注释: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四周。映带,映衬,围绕。左右,指亭子周围。)。引以为流觞曲水[注释: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引(湍急的清流)作为流觞的曲水。觞,酒杯。曲水,环曲的水渠,专门开渠而供流觞之用。修禊时,把酒杯放在上游让它随着水流向下流,在谁面前停下谁就取饮。],列坐其次(注释:列坐其次:分列在水渠两边而坐。列,排列。次,旁边,这里指水边。),虽无丝竹管弦之盛(注释:虽:虽然,虽说。丝竹管弦:管乐器与弦乐器,这里用来代称弦乐和器乐。盛:多,这里指热闹。),一觞一咏(注释:一觞一咏:边喝酒,边吟诗。),亦足以畅叙幽情(注释:畅叙幽情:痛快地倾抒心中的感情。幽情,深藏于内心的情感。)。是日也,天朗气清(注释:是日:这一天。是,指示代词,“这”。),惠风和畅(注释:惠风:和风。)。仰观宇宙之大(注释:宇宙之大:天空是那样的广阔。这里是意译。宇宙,时间与空间的统称,这里用来代指天空。之,助词。),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注释:所以游目聘怀:这是放眼四望、驰骋情怀的好地方。所以,古代汉语中的固定短语,用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面的时候,可以理解为“用来+动词(或动词短语)+的+……”,这里指用来游目聘怀的好地方。游目聘怀,尽情观看、驰骋想象。),足以极视听之娱(注释:极视听之娱:极尽视觉听觉的乐趣。),信可乐也(注释:信:副词,的确,实在。)。
[译文]东晋穆帝永和九年,这一年是癸丑年,三月初,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求福消灾的活动。众多的贤达名士都来了,老老少少聚集在一起。这个地方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森林,修长的竹子;还有清水激流,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四周。引来清澈的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众人在曲水旁边分列而坐,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伴奏,边喝酒边吟诗,也完全可以畅快地倾诉内心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轻拂。向上看,天空是那样的无限广阔,向下看,大地上事物如此繁多,由此,极尽目力和想象,足可以极尽视和听的乐趣,着实快乐啊!
——本段交待兰亭聚会的缘由及其情况。先交待聚会的时间、地点、与会者及兰亭的自然风光。次写作者的感受和快乐的心情,其中“俯”“察”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为下文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夫人之相与(注释:夫:句首语气助词(旧称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可以不译。请注意,千万不要把这个“夫”和下文中的“人”连读成“夫人”。人之相与:人与人相互交往。之,语气助词,这里用来表示缓舒语气。相,副词,表交互,可以译为“彼此”、“相互”。与,动词,相处,交往。),俯仰一世(注释:俯仰一世:在一低头一抬头之间便过了一生,这里用来喻指时间短促。)。或取诸怀抱(注释:或:代词,不定指,可以译为“有的人”。请注意,古代汉语中的“或”,是个代词,极易被误解为连词,特别是在“或……或……连用的语言片断里更是如此。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晤言一室之内[注释:取诸怀抱,晤(wù)言一室之内:从内心深处掏出自己的想法,在一个室内面对面畅谈。这里是意译。取诸,即“取之于”,从……中取得。诸,兼词“之于”。怀抱,胸怀抱负。晤言,面谈。晤,见面。];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注释: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凭借所喜爱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行为,不受约束地生活。因,凭借。寄,寄托。所托,所寄托者,指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不拘束。形骸,身体,形体。)。虽趣舍万殊[注释:趣舍万殊:爱好取舍各不相同。趣(qù),通“趋”,趋近,取。舍,舍弃。殊,不同。],静躁不同(注释:静躁:安静和热闹。),当其欣于所遇(注释:欣于所遇:对接触的事物感兴趣。),暂得于己(注释:暂得于已:一时感到自我满足。快然:高兴的样子。),快
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注释:曾(zēng):副词,乃,竟。不知老之将至:不觉得老年的到来。出自《论语•述而》。];及其所之既倦(注释:所之既倦:对原来爱好的事物感到厌倦。),情随事迁(注释: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系之矣(注释: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向之所欣(注释:向:时间副词,从前,过去。),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注释:陈迹:旧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注释:以之兴怀:因此而发生感慨。);况修短随化(注释:修短随化:人的寿命长短听任自然造化。),终期于尽(注释:终期于尽:最终将归结为消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注释:死生亦大矣:死生也是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据庄子说是孔子的话。)。”岂不痛哉(痛:悲痛,伤心。)!
[译文]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不知不觉就度过了短暂的一生。有的人在一室之内畅谈理想抱负;有的人把感情寄托于自己喜爱的事物上,放纵行为,无拘无束。尽管各自的爱好千差万别,有的喜静,有的爱闹,趣味不同,可是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的时候,一时间很自得,很陶醉的时候,竟然不知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已经厌倦,情感就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人生的诸多感慨也就随之产生了。从前所喜爱的,片刻之间,已经变成了旧迹。至此,仍不能不因它而生发感慨;何况人生寿命的长短全随自然造化,最终会归结于消亡。古人说过:“人的死和生也是一件大事!”难道不是很让人痛心吗?
——本段重点论述死生的命题。先说作者由喜而悲,提出人生的重大命题死生问题,再由是概括赋诗作序的感慨。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注释:每览:每每读到。昔人:古人。兴感之由:对死生大事生发感慨的原因。),若合一契(注释:若合一契:同自己的想法吻合一致,如同符契。契,用木、竹刻制,分成两半,由两人执掌,合起来可作为凭验。),未尝不临文嗟悼(注释:临文嗟悼:对着古人的文章感叹伤心。),不能喻之于怀(注释:喻之于怀:在内心使自己明白。喻,明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注释:固知:本来就知道。一死生:把死和生等同看待。一,数词,这里活用作动词,一样看待。诞:荒唐,不真实。),齐彭殇为妄作(注
释:齐彭殇:把长寿和短命等同看待。齐,形容词,整齐,这里活用作动词,相同看待。彭,彭祖,古代传说中长寿的人。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注释:由:通“犹”,好像,如同。),悲夫!故列叙时人(注释:列叙时人:一一列出当时参加聚会的人。),录其所述(注释:所述:所作的诗。所,结构助词,它与后面的动词“述”组成的“所”字短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字短语,这里指“……的作品”。)。虽世殊事异(注释:虽:连词,即使。世殊事异:时光推移,事物变化。),所以兴怀(注释:所以:古代汉语中的固定短语,用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面,可以理解为“……的原因”。),其致一也(注释:其致:人们的情趣。其,代词,这里用来指代人类。致,情致,情趣。)。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注释:斯文:这些诗文,这里用来指这本诗集。)。
[译文]每每看到古人对死生生发感慨的原因,同自己的想法完全契合,不能不面对着古人的文章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本来知道把生和死等同看待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的。后代人看待如今的我们,正如我们现在看待古人那样,悲伤啊!故而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合编一集,并以本文为序。即使时代变迁,事情不同了,引起人人感慨的原因,以及人们的情趣还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一定会对这本诗集中的诗文有所感慨吧。
——本段进一步讨论死生问题,引出抄录诗集和作序的目的与意义。作者不赞成“一死生”,“齐彭殇”的虚诞论调。
[字词积累]
1.读音(正确诵读下面加点的字)
癸丑guǐ
修楔xì
流觞shāng
游目骋怀chěng
趣舍万殊qū
齐彭殇shāng
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2.通假字
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3.一词多义
(1》修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修造(《岳阳楼记》)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议书》)
邹忌修八尺有余
谏》)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征敛无期,求索无厌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国策》)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集序》)
(3)致
皖师欲结欢于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治理、整治(《过秦论》)
修订、修改(《答司马谏
高(《邹忌讽齐王纳
长(《兰亭集序》)期限(《史记•陈涉世家》)
约定时限(《大铁椎传》)
限度(《吕氏春秋》)
期望、企求(《察今》)
满、周,一周年(《战
至、及(《兰亭
送、送达(《柳敬亭传》)
表示、表达(《屈
原贾生列传》)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到达(《劝学》)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获得、得到(《送东阳马生序》)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招致、引来(《过秦论》)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孔雀东南飞》)
志
语)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兰亭集序》)
(4)临
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阳楼记》)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集序》)
下
低处看(成语)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5)次
贤能不持次而举
次(《荀子•王制》)
致使、使得专
心
致
极、尽(成 情趣、面对、迎(《岳
面对、引申阅读(《兰亭居
高
临
从高处往
将要(《出师表》)
等
陈胜吴广皆次而行
按次序(《陈涉世家))
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在排列上次一等(《孙子兵法》)
师退,次于召陵
临时驻扎(《左传•僖公》)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夜篝火
行军途中的驻地(《陈涉世家》)
列
座
其次
旁边(《兰亭集序》)[句式积累] 特殊句式:
“所以”句:“所”与“以”构成一个固定结构。①表示行为实现的方法,如“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②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如“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课文解析
1、文章结构
兰亭聚会之由及其情况(1)《兰亭集序》
提出“死生亦大矣”的生死观(2)
写作者对生死的看法及录诗作序的目的(3)
2、写作特点
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用抒情
笔调来写,淋漓尽致,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无论写景、叙事、抒情,都相当精彩。
(1)写景,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十六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
(2)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毫无雕琢,却将宴会中所有重要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情雅致。
(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成了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产生共鸣。
应该看到,作者的文笔如此洗练,并非有意而为,而是句句顺乎自然,出自真情,使人感到无穷逸趣,这正是本文能够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主题思想
文章交代了兰亭修禊事,说明作诗缘由及《兰亭集》的成书经过,并指出本书的意义,同时借题发挥,谈了自己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学法指导
1、熟读成诵,理解作者作序的目的,并积累成语:游目骋怀
放浪形骸
情随事迁
修短随化
世殊事异
群贤毕至
崇山峻岭
2、积累多义词:修
期
致
临
次
3、通假字积累:趣—趋
由—犹
4、词类活用:意动用法:“固知一死生”(把……看做一样);“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同等)。
5、注意特殊句式:“所以”句:“所”与“以”构成一个固定结构。①表示行为实现的方法,如“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②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如“所以
然者何?水土异也”。练习解答
一、回答下列问题,把握各层大意,背诵全文。
1、本文第1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作者根据什么说这次盛会“信可乐也”?
2、用课文原句或自己的话概括第2段所议论的问题,然后说说这番议论跟前一段叙事是怎样联系的。
3、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
1、第一段是叙事,分两层写,前一层侧重叙述活动的情形。先交代修禊的时间、地点和与会者,又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暗示它可以引发与会者的诗兴,然后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概括了游宴中的欢乐情形,入题。后一层转入写与会者的主观感受。先用景色做烘托,由此说明“仰”“俯”之所见,再归结为“游目聘怀”之“乐”,自然顺理成章,为本文奠定了抒情的情调。
作者根据“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和“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等情况说“信可乐也”。
2、第一问:“死生亦大矣”。第二问:前一段叙事说的是“人之相与”之“乐”,本段即由此生发议论,从“欣于所遇”说到“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再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归结为“死生亦大矣。”
3、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二、这是一篇书序,文中有些话说明诗集的由来,有些话说明编集的目的,试一一指出并体会作者行文的巧妙。
解答: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作诗缘由,又用了“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的情形,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有众多的作者,诗是即席之作。结尾以“故列序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
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首尾圆合。
三、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修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4、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临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4、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次
2、太上不辱先,其次上辱身
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4、又间令吴广之所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解答:
1、高
修
2、长。修短,这里指寿命的长短
3、修建
4、整治、治办
1、必,这里是必定到达的意思
1、情趣,情致 期
2、jī,周。期年,一周年
致
定
1、面对,这里引申为阅读
临
2、面对,这里引申为迎。“临风”,迎着风
3、面对
4、将要
1、处所,地方,这里指曲水之旁
2、下一等
次
3、次序,按次序,这里引申为轮到
4、驻扎
2、达到 3、3、招致约
第二篇:高一必修一第二单元《兰亭集序》教案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到“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设想】 用填空方式概括文章内容、探究文章意蕴,指导学生品味文本精练优美、清新畅达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从读通到读懂再到品味,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力求避免逐字、逐句、逐段的串讲、肢解,对一些重点疑难字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书法欣赏,在高雅悠扬的古筝声中PPT显示书法作品《兰亭集序》)
师:这是中国古代书画史上声名显赫的《兰亭集序》。可惜,唐太宗仰慕斯文,弥留之际,死抓真迹不放,将其带人昭陵殉葬,我们今天所见的只是摹本。全文324个字,个个笔墨酣畅,特别是20个“之”字,各具情态,绝不雷同,令人叹为观止。所以后人评其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天下行书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三、诵读感知
请你在文中找出三个直接表现作者感情特点的字,并带着这种感情自由诵读课文。表明作者感情的词语:乐、痛、悲。(PPT显示)
个别朗读,自主评价。诵读提示:(PPT显示)
注意节奏,读出节拍。如:
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
注意语气,读出韵味。如:
此地有崇山峻岭,……(用清新明快的语调)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低沉压抑,徐徐吐出)
女生读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生”“齐彭殇”,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即玄理之一。受社会思潮影响,东晋文学创作内容消沉,逃避现实、出世人仙的情调很浓,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讨论后小结(PPT显示):在这种背景下,王羲之在文中描绘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能批判当时盛行的虚无思想,实际上就是眷念人生、热爱生命的表现。他在书法上的执著努力和卓越成就也是对抗人生虚无的体现。诚所谓“消极其表,执著其里”,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温馨提示: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利器。
五、美点赏析 点评式填空(PPT显示)
要求找出典型的语句加以品味,然后用四字短语概括。
兰亭之序,其文辞可谓(),其行文可谓(),其书法可谓(),其流传可谓(),吾辈读之,可谓()也!
参考答案:清新畅达,曲折有致,矫若游龙,古今不绝,叹为观止。
温馨提示:点评是阅读的深化,更是领略妙处、学以致用的前提。
六、探究应用
读书既要读出作者,又应该读出自己。这篇1600年前的美文,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
(1)人生苦短之叹,自古有之。如: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正因为生命是宝贵的,可堪珍惜;光阴是短暂的,不可虚度。只有执著追求,奋发有为,生命才会因拼搏而闪光,短暂才会因努力而永恒!
(2)生死是个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许多人对此有精辟的论述。如:
人固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司马迁)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哈姆莱特)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臧克家)
这些隽语告诫我们,死之意义如何。决定于生的价值。
(3)美好转瞬即逝,“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回忆时不禁“感慨系之”,“人生若止如初见”。是啊,行走在消逝中,有多少美好的回忆是我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啊!
温馨提示:阅读是二度创作,读出自己,不做两脚书橱。
七、小结全文
王羲之抗于流俗,不仅表现在坦腹东床的气度,更表现在对东晋普遍流行的人生虚无、出世人仙的社会意识的自觉抵制上。有人说,《兰亭集序》是40岁才能读懂的书,其实,只要有一颗热爱生命、奋发有为的心,你就能深入地理解王羲之内心深处涌动着的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执著。
八、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忧乐”“生死”是全文的关键词,你能任选一个作点辩证分析吗? 去年,周杰伦推出新的专集,其中有一首单曲名为《兰亭序》,请你找来听一听,并读一读歌词,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说你的感受。
温馨提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生活中学习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教学网(www.xiexiebang.com)精品资料
第三篇:苏教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整理
1.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文学常识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伟大的革命领袖。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的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该词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二、拼音
百舸(gě)争流 挥斥方遒(qiú)浪遏(è)飞舟
三、词类活用
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把„„看作粪土(意动用法)
四、重点词语
1.漫江 满江。漫:满、遍 2.百舸争流 舸:大船 争流:争着行驶 3.鹰击长空 击:搏击,这里指鹰飞得矫健有力
4.鱼翔浅底 翔:这里指鱼在清澈的水中轻快地游动
浅底:江水清澈,显得很浅 5.万类霜天竞自由 万类:一切生物
秋天:深秋
6.怅寥廓 怅: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高院空阔,指宇宙的广阔 7.谁主沉浮
主:主宰
沉浮:事物的盛衰、消长 8.峥嵘岁月稠 峥嵘:不平常
稠:多
9.恰同学少年 恰:正当、刚好 10.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11.书生意气 书生:青年学生 意气:意志和概念 12.挥斥方遒
挥斥:奔放
遒:强劲有力
13.激扬文字 激扬:激浊扬清 14.粪土:把……看做粪土 15.击水:游泳 16.浪遏飞舟 遏:阻止
五、课文理解
1.词的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阙:写橘子洲头所见的湘江秋景。下阙:回忆往事,寄托胸襟和抱负。2.全词共有几幅画面?各取一个小标题。
4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3.①上阙写到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用词中的一句话概括)上阙中的景物(意象):山、林、江、舸、鹰、鱼。特点:万类霜天竞自由。(绚丽多姿,生机勃勃)
②作者面对此情此景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深意:词人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
作用:上阙交代时间、地点,写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的秋景,并生发感慨,设问;下阙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巧妙作答。因此这三句在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在全文中起过渡作用的是哪一句?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6.中流击水图的情景中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凌云壮志,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的正是我辈同学少年。7.《沁园春·长沙》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本文的“景”,由“看”领出。诗人看到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水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天上“鹰击长空”,水底“鱼翔浅底”,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则从眼前的山、林、水、船、鹰、鱼,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河和生机勃勃、奋发自强的大自然,作者情不自禁:“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博大胸怀和革命者的凌云壮志。从而实现了由“景”到“情”的飞跃,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
8.内容概括
在长沙逗留期间毛泽东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年的革命形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抒写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表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9.艺术手法
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
六、拓展提升
1.毛泽东的“独立寒秋”的形象与柳宗元的《江雪》中“独钓寒江”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江雪》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所做,表现了诗人与恶势力不妥协的心志,两诗意境相似,然而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不可相提并论。
第四篇: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必修一第四单元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梳理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各种传媒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中新闻以其强大的承载能力每天大规模地传播着公共信息,可以说关注新闻已成为我们每个人每天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怎样有效地解读新闻,本单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本单元四篇文章《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消息,《包身工》是报告文学,《飞向太空的航程》是通讯。这些作品强调真实性,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时代的精神。
《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从“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国人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
学习这一单元的文章,要了解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学习新闻作品,要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学习报告文学,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学习叙事写人的技巧,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
二、复习《短新闻两篇》
(一)复习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3、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4、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培养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的意识。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2、明了背景
《别了,“不列颠尼亚”》: 1997年7月1日零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 ,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 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 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 , 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将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 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本文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尔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津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3、梳理结构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 港督府告别仪式
主体 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 时间顺序
↓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结尾 补充介绍背景,表达复杂情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使(导语)现在:阳光、草地、孩子们的嬉笑 命 布热金卡 历史背景:杀人工厂 与 毒气室和焚尸炉 责 罪恶的集中营 拥挤的住处、绝育实验室 任(主体)囚徒的照片和执行绞刑的地下室
灾难已过去,但历史不能忘记
4、感悟主旨
《别了,“不列颠尼亚”》: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文章传递出了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是一篇获过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作者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三)、精彩语段赏析
1、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3、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4、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5、“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6、“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四)、重点难点探究
1、《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人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2.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3、“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
这句话,一方面写出我们百年的屈辱史,一方面又写出了中国人为此作出的努力。作者表达的情感是非常沉重的,自己的土地被人一占就是150年,这是何等屈辱的事,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这奇耻大辱,争取香港的回归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掉这个日子。
4、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法西斯灭亡十四年后,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里再没有什么重要事件发生,有的只是络绎不绝的游客,“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的景观。此地现在平静,无新闻可写?但是,14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无数看不完的鲜花与果实,流走了无数想不完的希望与梦幻,而始终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侵略者那血淋淋的记忆与联想,始终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对未来的昭示: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再也没有比战争这个魔鬼更能残酷地蹂躏人类的情感和命运了!是的,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何尝不是过眼云烟的东西呢!能够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不就是新闻的价值吗?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五)、基础知识积累
1、作者、作品
①《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是四人: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都是新华社记者。
②新闻包括消息、特写、通讯等样式。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及时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常用的新闻体裁。消息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消息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③罗森塔尔,全名为埃•姆•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2、识记字词(1)字音
序幕(xù)凝重(níng)掩映(yìn)冉冉(rǎn)明媚(mâi)噩梦(â)嬉笑(xī)凋谢(diāo)撰写(zhuàn)步履(lǚ)茫然(máng)绞刑(jiǎo)隐秘(mì)窒息(zhì)祷告(dǎo)婆娑(pï suō)(2)词语积累
凝重:庄重。掩映: 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瞩目: 注目, 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易帜: 变换旗帜。指降英国国旗,升起中国国旗 接载:接待,装载。序幕: 指重大事件的开端。
子夜:半夜。退役: 军人役期满后停止服役, 这里指“不列颠尼亚”号战舰不再执行任务。毛骨悚然: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不寒而栗: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踉跄:liànɡ qiānɡ走路不稳。也作踉蹡。
祈祷:qí dǎo ①也作“祷告”。基督教特指向上帝(天主)和耶稣基督呼求、感谢、赞美等。天主教还包括吁请圣母马利亚以及其他圣徒向天主和基督代求。有不出声的默祷和出声的口祷;个人单独进行的私祷和集体举行的公祷等。公祷时通常由牧师或神父领祷。②伊斯兰教与礼拜相联又非礼拜的一种宗教仪式。指穆斯林为在今世、来世得到某种慰藉而向真主提出的一种祈求。可在礼拜前后举行。
呆滞:dāi zhì 不灵活;不通畅。嬉戏:游戏;玩乐。
三、复习《包身工》
(一)、复习目标
1、掌握报告文学的特点,懂得区别新闻和报告文学
2、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3、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内涵丰富、情感充实的句子
4、能由此深入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弱势群体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包身工是指二三十年代,在上海东洋纱厂里,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因为这些女工在进厂时已经签订了卖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权,所以被称为“包身工”。
本文以包身工为题,意义有三:其一,课文讲述的一群人的故事,这群人当时社会上给他们的称呼就是包身工;其二,我们从课文的主旨来看,以包身工为题,暗示了文章的中心;其三,包身工,除了是当时社会对这群人,这类人的称呼以外,它还是一种制度,一种罪恶的制度。
2、明了背景
《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光明》半月刊创刊号。为了创作这篇报告文学,夏衍亲自深入东洋沙厂采访调查。她得到一位女工的帮助,混进包身工中两三次,但是这经后,他就被工头盯住了从三月初到五月,夏衍为了看到包身工们上班的情景,足足作了两个多月的夜工。他深入生活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写成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包身工》。
3、梳理结构
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作者刻画了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上午四点过一刻”,“鸽子笼一般”的住房里,包身工起床,开始了一天非人的生活。
第二个场景是:“四点半之后”,包身工吃猪食一样的饭。
第三个场景是:“五点钟”,包身工们走进工厂,开始了在“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和“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威胁下的一天的工作。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总结(从“两粥一饭”到结尾),作者概括了包身工们的非人生活,并提出了自己的愤怒控诉。
4、感悟主旨
《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详细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他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同时告诉人们,包身工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
(三)精彩语段赏析
1、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这是通过反问和褒词贬用(贬词褒用)的修辞手法,含蓄地表达感情。“慈祥”这个褒义词,在这句中转为贬义了,这说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善包身工生活,实质上却是心怀鬼胎,为了从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佳肴”本是褒义词,指美味可口的鱼肉等荤菜。从菜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为“佳肴”,变褒为贬,反衬出包身工粥菜之难得及质量之粗,暗含讽刺的意味。
2、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情况,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寄予的关切与同情,作者的情感灌注在字里行间。
3、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地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这是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控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指斥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
4、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要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强烈的愿望。同时,向肆无忌惮地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就使这篇侧重于揭露黑暗的报告文学,显出了一点亮色。
(四)重点难点探究
1、作者是怎样描写包身工这个群体的生活的?
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作者精心选材,描写了包身工们一天的生活状况。它所用的手法是“点面结合”。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细节。这两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面”上的描述搭起了一个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点”的刻画,则是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
“面”上的描写,主要指的是人物的群体描写,课文写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鸡鸭一般地走进工厂、在工厂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都是先作一下概括性的叙述,比如清早起床的场景,开场便是一个凶恶男人破口大骂,在这叫骂声中,包身工们出场了,穿衣、提鞋、小便、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这里面,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出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个群体,描写她们的生活,必须通过整体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
但是,仅有这些概括的描述,会显得单薄。于是作者选取了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细节。比如文中三次提到的“芦柴棒”这个人物。第一次,由老板喊她的名字而写出她那“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的外貌。第二次写她病倒了,尽管是急性的重伤风,尽管“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做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尽管她“用手做着手势,表示身体没力,请求他的怜悯”,但是,老板为了不丧失一天的利润,还是要用各种毒辣的手段来强制她做工。第三次写她身体瘦得像骷髅一样,甚至连“抄身婆”都不愿意用手去接触她的身体,即使这样,老板也决不放她回去。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这里,作者虽然只写的是一个芦柴棒,但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芦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的虐待和污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一个包身工们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通过“芦柴棒”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的命运。
另外,还有一些典型事例,比如没吃上粥的包身工,接受老板娘亲自制作的“美食”;典型细节,如她们“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等,都使得包身工们的苦难生活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2、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首先是四点一刻,包身工起床的情形,展示了她们住宿条件之差,以及在种种折磨下精神状态的麻木,之后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使带工的谎言与现实条件的糟糕形成对比。然后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场景,接着进一步追根究源,分析了日本厂家之所以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三大原因。最后是五点钟之后,包身工们上工的情景以及做工时所遭受的种种威胁和虐待。紧接着插叙指出日本纱厂吸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庞大的事实,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3、课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中间都有一些转折性的词句,使得衔接自然流畅。比如写四点一刻被骂做“猪猡”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一句作为过渡,写这些乡下姑娘是如何被带工老板骗到城里来的。在介绍了四点半钟包身工们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价的机器”来衔接,引出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对包身工受剥削、受压榨的情况做了具体、详细的介绍。
4、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1)对比。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带工老板在住、吃、穿着打扮、收入等方面的对比。前者,住的是“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像鸽子笼一般”的工房,吃的是“浆糊一般”的薄粥,穿的是“褪色和油脏了的湖绿乃至莲青的短衫”;得到的工钱每天仅三角八分。而后者,穿的是“拷绸”之类;“不仅可以放债、买田、起屋”,还能兼营茶楼、浴室、理发部之类的买卖。通过这些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买办势力相互勾结残酷压榨包身工血汗的滔天罪行。另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外头工人”的对比。包身工“脏,乡下气,土头土脑”,没有做工与不做工的自由,出了差错要挨打;外头的工人则“衣服多少地整洁一点”,可以选择工作,不会挨打,可以通过贿赂工头换取好的工种。通过这种对比,真实刻画出包身工奴隶一般的境地。
(2)比喻。比如“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这段话里,作者用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比喻帝国主义及其买办们与包身工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十分精当,有力地控诉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
除了明喻之外,用得最多的是借喻。文中用了“猪猡”“懒虫”来借喻包身工,这些词本来是老板和老板娘对包身工的称呼,说明他们根本不把包身工当做人看,作者借用过来,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另外,还有用“机器”借喻包身工,揭露了带工和纱厂老板把包身工看成赚钱工具的罪恶本质;用“罐头”借喻日本纱厂,说明包身工无处可逃的悲惨境地。
(3)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也就是变换词语感情色彩的手法。比如:“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慈祥”这个褒义词,在这句中转为贬义了,这说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善包身工生活,实质上却是心怀鬼胎,为了从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佳肴”本是褒义词,指美味可口的鱼肉等荤菜。从菜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为“佳肴”,变褒为贬,反衬出包身工粥菜之难得及质量之粗,暗含讽刺的意味。
“罚工钱就是减少他们的利润,停生意不仅不能赚钱,还要贴她二粥一饭,于是带工头不假思索地就爱上了殴打这办法了。”这句中的“爱”褒词贬用,揭露了带工老板们为了榨取包身工的血汗而不择手段、丧尽天良的豺狼本性。
“东洋婆望了一会儿,也许是她不喜欢这种不文明的殴打,也许是她要介绍一种更合理的惩戒方法„„”这句中的“文明”“合理”褒词贬用。对包身工惩罚的残酷程度是一样的,而所谓的“文明”和“合理”,只不过是说让包身工顶皮带盘心子比直接殴打包身工更省力,看上去也不那么血腥而已。
“这些在东洋厂里有‘脚路’的带工„„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这里的“饲养”一词,贬词褒用,反映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当时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再加上地主、商人的层层盘剥,农民生活极为贫困,无力对自己亲生子女给予应有的抚养的悲惨景况。
另外,还有夸张、排比等手法,不再一一说明。
(五)、基础积累
1、作者、作品
(1)夏衍(1900-1995),现代剧作家,革命戏剧和电影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原名沈乃熙,字端轩,浙江杭州人。1932年进入电影界;创作了《狂流》、《自由神》、《赛金花》等多部电影剧本。解放后,曾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品很多,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话剧剧本,还有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改编的电影剧本。作品收入《夏衍选集》。
(2)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中的一类,是文艺通迅、速写、特写的总称。基本特征有三:真实性(不同于其他文艺创作),新闻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学性(不同于一般工作报告、社会调查)。
报告文学,是一种兼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体。说它是“报告”,是就题材来说的,它必须选择真人真事的新闻题材,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来说的,它必须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再观生活,如注重选材的生动、形象,布局的精巧。笔调的富有特色等。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2、识记字词(1)字音
衍(yǎn)汀(tīng)游说(shuì)辊(gǔn)跚(shān)趾(zhǐ)骷髅(kūlïu)(2)词语
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了生死赏罚的大权,横行霸道,对人民生命财产随意处置。生,让人活着;杀,叫人死亡;予,给予;夺,剥夺。)
吆喝:(大声喊叫)呻吟:(病痛时口中发出的声音。)一听天命:(一,全;听,听凭,听任)契据是实:(是,此)非特不能赚,还要贴补:(非特:不但)http://www.xiexiebang.com/
四、复习《飞向太空的航程》
(一)、复习目标
1、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2、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3、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本文标题运用了双关修辞,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2.明了背景
2003年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結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以说,飞船的升天,可以说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天科技事业的幕前幕后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华夏“神舟”。
3.梳理结构
导语→中国 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飞 背景 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 富于 主体→ 天 初步 研制火箭成功 创造 航 成就 人造卫星上天 与智
程 载人 计划搁浅,梦想尘封 辉的飞天 新的征程:“神舟”五战五捷 中国 结尾→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人 4.感悟主旨
本文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热情的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三)、精彩语段赏析
1.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本句是一个议论性的评价话语,突出了这次发射事件对世界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同时也表明此次发射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充满了对中国成功发射“神五”的自豪感,体现了对伟大祖国的由衷热爱。
2.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本句语言富于韵味。第一句用整句,第二句用散句,整散结合,抑扬顿挫,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融合起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同时告诫国人,我们不能再落后了,从而激发起中国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让中国人团结起来,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奋斗。
3.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此段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衔接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句中“这个飞天梦想”指代的是上文的飞船载人类上天。而此段后半句引出了后面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上的艰难历程。
4.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这证明了马克思的学说,任何事情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发展航天事业也不例外,没有中国经济势力的增强,就没有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从侧面了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作用。
(四)、重点难点探究
1、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导语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5日“神州”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2、这则新闻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有什么特色? 新闻的主体部分,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州”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这一部分所占篇幅最长,引用的好似一些背景材料,这就使得本文和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都是很详细地描述火箭发射的过程,党中央以及国人对于此事的关注,飞船上天后杨利伟的所见所感,即使有一些背景资料,也只是寥寥几笔。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们认识到“神州”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是关注这样一些琐碎的场景,读者急需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3、在“飞天”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通过此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一是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二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三是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四是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五是“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六是“神州”五号的成功发射。
(五)、基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①贾永、曹智、白瑞雪,新华社记者。
②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 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通讯的主要具有真实性、时效性、思想性、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等特点。
2、生难字注音
耸(sǒng)入云天 嫦娥(cháng ã)九霄(xiāo)翌(yì)年 酝酿(yùn niàng)横亘(gân)橘(jú)红色 乾坤(qián kūn)
3、多音字辨析
朝:朝(zhāo)阳 朝(cháo)廷 载:载歌载舞(zài)三年五载(zǎi)露:透露(lù)露(lîu)脸 4形似字辨析
拨 拨动 亘亘 候 静候 霄九霄 拔 拔地而起 桓齐桓公 侯 王侯 宵 夜宵 璀 璀璨 茸茸毛 辟 开辟 摧 摧残 葺修葺 僻 偏僻 催 催化剂 耸耸入云天 劈 劈柴
第五篇:语文必修五同步训练一
必修五同步练兵
(一)(师用)
一、基础知识训练题:
A.尴尬(gān)朴刀〔pō〕 吹嘘〔xū〕 怨怅〔zhàng〕(解析:怅chàng)B.省得〔xǐng〕 搬口〔bān〕 着意〔zhuó〕 絮聒〔guō〕 C.逞辩〔chěng〕 怄气〔òu〕 喏喏〔nuò〕 啰唣〔zào〕 D兀的〔wù〕 趱行〔zǎn〕 嗔怒〔chēn〕 干系〔xì〕
2、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
A.赍发(jī)
投奔(bân)
迤逦(yǐ lǐ)
调和(tiáo hã)B.恶了高太尉(wù)
陷害(xiàn)
玷辱(diàn)
休恁地说(něn)C.浆洗缝补(jiànɡ)酒馔(zhuàn)尴尬(ɡān ɡà)
讷(nâ)
D.提防(tí)
省事(xǐnɡ)
洗漱(shù)
朔风(shuò)解析:提防(dī)
3、选出对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A)
A.玷辱(白玉上的污点)/掇开(搬,挪)/碎琼乱玉(美玉)/繁翳(遮蔽)B.彤云(黑色的)/天量昭然(明白,显著)/放诞(不合常规)/诡谲(欺诈)C.总角(指代儿童时代)/乖张(违反情理)/庇佑(保佑)/朔风(冷)D.募人出首(头)/刺配(发往远地充军)/酒馔(酒菜)/赍发(资助)解析:B诞,荒唐的,不合情理的;C朔,北;D馔,饭食。
4、选出对加点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D)
A.好歹要结果他性命(结束,了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惹事)B.我自来又和你没甚冤仇(从来)小二换了汤,添些下饭(就着菜把主食吃下)C.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人讲了礼(说明礼节)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给)D.权在营里开了个茶酒店(姑且)多得林冲看顾(多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加点字词的理解。加点词都是宋元时期的口语,理解词义时要结合语境去理解。A项中的“生事”不作“惹事”讲,应当理解为“设计制造事端”或“找麻烦”;B项中曲“下饭”在句子中作“菜肴”讲,而“就着菜把饭吃下”是今天的意思;C项中的“讲了礼”应该理解为“互相致礼”。排除A、B、C三项。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一组是(C)
小二独自一个 也似伏侍不暇。那跟来的人讨了汤桶,自行。
要送官司问罪,又得林冲主张,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赔了些钱财,方得脱免。因见小人,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彩。A.穿行 烫酒 赔礼 勤恳 B.穿行 斟酒 陪话 勤恳 C.穿梭 烫酒 陪话 勤谨 D.穿梭 斟酒 赔礼 勤谨
解析:处理此题,有两个方法:一是分析词语含义,二是观照语境。“穿行”指从孔洞、缝隙、空处通过。无来来回回之意。故取有“来来回回”之意的“穿梭”。排除AB;第一句中,前面说“讨了汤桶”,自然是“烫酒”,而并非“斟酒”,6、关于《水浒传》,下面介绍不够准确的是(C)
A.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B.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各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C.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炼、准确、细腻、优美、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D.总的说来全书的艺术水平是不平衡的,后半部不如前半部。解析:细腻优美不是《水浒传》语言的特点。
7、“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样描写的意义或作用是(C)A.有象征意义:当时的社会正如这草厅,动荡、腐朽,行将崩塌。
B.有象征意义:林冲的命运如同这草厅,被黑暗的腐朽的恶势力(用“风雪”象征)压得走投无路。
C.对情节有推动作用:草屋崩坏,才使林冲离开草料场到山神庙避寒;否则,林冲将被烧死,高俅如愿以偿,也就没有逼上梁山的情节了。D.有衬托作用:草屋的破漏,动荡,衬托了林冲的动荡的、矛盾的、不佳的心境。
解析: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分析出,C项的分析最切合实际,A、B、D均脱离情节而显得牵强。
8、对本文细节描写的鉴赏和分析不够准确的一项是(D)
A.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侯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B.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C.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正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侯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D.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表现他内心深处勇武好斗的性格,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解析:该项中“勇武好斗”分析不准确,这一细节主要是表现林冲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
9、对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分析得最正确的一项是(D)A.因为草料场被烧,已无宿身之地,只得上了梁山
B.是因为杀了陆谦、富安等人,罪责难逃,不得不投奔梁山。
C.是因为林冲已认识到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本质,对它不再抱有任何幻想的原故。
D.是反动统治者一“逼”再“逼”,“逼”之不已的结果,也是尖锐的矛盾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短文训练(江苏卷)
一、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0~13题。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邮差先生于是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 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②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的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一九四二年二月
10、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分)答案:寂静、祥和、安宁、舒缓、讲原则。
标准答案: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11.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第一处,善解人意,替人着想,热心体贴;第二处,善于自责,心地善良,乐观开朗。(分析略)
标准答案: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12.“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分)
答案:含意: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每天都有晴朗的好心情;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没有人打扰。作用:与上文三处写到的阳光相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有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标准答案: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13.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答案:①叙述舒缓,表现出小城人们的生活之态,祥和与安宁; ②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表现邮差先生常年如一日地这么工作这么送信,没有惊心动魄,以平凡的工作来表现他的人格美,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③展现在历史大背景(日本侵华战争)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画面,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愿。
标准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解析]读小说尤其要有耐心,而尤其是这样的小说,还是老老实实地寻找小说的三要素吧,同时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10题的解答主要抓住环境的描写和背景特点,11题主要抓住人物的活动和心理,12题要结合全文内容进行表里分析,13、题要揣摩写作主题。
[评点]这篇小说入眼很难,入心更难,初看很朦胧,细看有理趣,选文是很有特色的,可以看出命题者很有匠心,也很高妙,打破了以往命题的老路,也赞一个!
但是不能单以命题人的理解而否定了他人有道理的见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最后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
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料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扰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爸爸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的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 又了有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的多嚼几把黄豆,还取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北,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发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计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颗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发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 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着嚼它。不知是黄豆大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品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找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影子。
父亲长号着,声间读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我蓦然明折,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改自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
1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
B.文中说“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权那样疯长”,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不等式的快;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
C.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点,叙事手法新颖,主题有教益。
D.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高地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睥渴望和对财务室的羡慕。E.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为也具有溜之深厚寓意。
【考点】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解析】B项并没有形容身体长得快的意思。C项“语言平实”“情节跌宕起伏”“叙事手法新颖”的分析都不够恰当。D项“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的分析是错误的。爷爷专注看染布,起初是对染布有兴趣,后来大灾后才成为爷爷谋生的职业。【答案】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15、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考点】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解析】这是一句有关人物的动作描写。动作是人物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体会时要结合上下文,尤其要考虑败家父亲对爷爷的影响。
【答案】(6分)心态:反映出“爷爷”在产业被抵债后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气愤。
分析:①“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是因为内心痛苦,没兴趣嚼黄豆了;②“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寓意其守成的失败,也表达了对儿子败家的气愤。(答出心态给2分,每点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方法点拨】要注意语句深层含义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16、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考点】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解析】题目中“嚼黄豆”是小说主要人物的一个习惯动作,而且问的是“在全文”有何作用,因些回答本题除考虑到结构上起到线索的作用外,主要应围绕小说三要素与主题的关系来分析。【答案】(6分)①生动揭示“爷爷”心理,反映“爷爷”专注、执著和顽强的性格特征;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爷爷”创业、守成过程中的和环节紧密联系起来;③为情节发展做铺垫,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7、、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解析】“最后的黄豆”既是“爷爷”留给我的物质财富,更是精神财富,也是“爷爷”留下的人生教训。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像小说中的父亲,即使有再多的财富,到头来也只能挥霍一空。题目中“最后”可谓“题眼”,引人深思。
【答案】(8分)寓意:一是“爷爷”通过一生奋斗留给“我”的物质遗产,是现实世界中的财富;二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启发“我”对物质有清醒认识,是精神财富。
启示一:就人生追求而言,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启示二:就亲情而言,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而要帮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启示三:就传承而言,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
(答出寓意每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论述启示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启示或其他启示进行论述,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2分。)
【方法点拨】本题借对小说标题的探究来探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解析时既要紧扣文本内容,又要根据要求联系现实谈出自我的感悟。探究时应注意选择“最深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