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基于改进课堂教学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01:0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例研究—基于改进课堂教学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例研究—基于改进课堂教学的思考》。

第一篇:课例研究—基于改进课堂教学的思考

课例研究——基于改进课堂教学的思考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

苗长广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和老师的共同追求。校本公开课是一种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活动和研究载体,在“三五一”规定新形势下,在“以学定教、多学少教、先学后教”的新理念下,笔者以参加学校化学公开课“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一课为例,就如何真正提高校本公开课的课例研究,更好实现改进课堂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与思考,抛砖引玉。

一、总体感觉

本节课上,从教的角度来看,一是对所教内容还是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整体把握;二是三个环节也比较清楚:定义和基本经验,宏观微观的本质分析,热量变化的图示法;三是当堂练习也有针对性。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初步达成了教学目标。从学的角度看,总觉得学生还是显得被动,“被记忆”、“被分析”、“被模仿”得比较多,大多处于认知性层次,问题解决能力不强,有效思维的明显不够,体验性层次基本没有。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花了大量时间是在学生已会知识上或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认知性知识上,本节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没有涉及(是要在第2课上解决)。

二、几个思考

(一)为什么要有这个单元,是不是可要可不要呢?

我认为,要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思想的整体性和认识的阶段性来把握本单元。化学研究的最核心知识就是化学反应,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整体认识化学反应,把握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把一个完整的化学反应呈现给学生,应该是学习化学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此之前,教材已经从种类、本质、速率、程度这四个角度对化学反应有了一个扫描,而且在不同角度明显有阶段性的侧重;作为本节内容,又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来进一步认识什么是化学反应,为何要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化学反应,它有什么重要价值和实际用途。当然,如果学生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有更大兴趣,可以在今后选修化学反应原理,进一步提升对化学反应的把握。其实,学生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和零散认识 的,只不过缺少系统的把握,因此,不学习、学好这个专题内容,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是不全面,也是不可能深刻的。

(二)既然学生必须要学习本单元,那么教师是不是可以“不教”或“少教”? “不教”或“少教”对于本单元而言更有实施的可能与条件,也应该能有更好的探索。教师的“不教”或“少教”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而是智慧;不是要求降低了,而是要求更高了。具体而言,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教师要更好把握标准。

我认为,首先要把握课程标准,对本单元是怎样要求,到什么层次水平;其次是把握必修与选修标准,必修是在四个内容上提出3A1B2Ⅰ测试要求,选修是在三个内容上提出2个“了解”1个“掌握”层次能力要求,要对从必修走向选修标准发生的重要变化了如指掌;最后还要把握全国高考说明,从更宽广的意义上来更好把握教学目标和要求。没有标准的更好把握,就不可能有本单元教学目标的更好把握。

2、教师要更好把握教材。

首先,要充分认识教材地位。认识教材地位绝不是简单看看教参,而是要真正做到“整体看”、“前后看”。所谓整体看,就是要将本单元教材放在化学学科系统中来看,既要考虑必修要求,又要考虑选修的可能;作为化学教师,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来整体把握化学反应的本质,真正认识到本单元在化学反应中的应有位置和层次要求,要不断追问:本单元与本专题是什么关系?所谓前后看,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在前一单元要先讲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为什么在其后要讲化学能与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其次,要充分吃透教材。吃透教材必须认真阅读教材,推敲文字,切实提高对文字的敏感性,真正理解教材的结构,并与课程标准紧密联系,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从教材结构角度来看,教材P34为什么要有引言?而且还花了三小节篇幅来讲述这个引言,它所表达的意图和价值又是什么?我理解,这个引言不简单是说明知识的背景和作用,实际上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不是本单元的关键性问题):变化与能量是什么关系?由此引伸出连续相关纵向问题:一是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是什么关系(即有哪些能量?如何转化?如何实现这种转化?);二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与热量又是什么关系(即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如何变化?有何基本规律?如 2 何表述表示?)由此,进一步发现,本单元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就在此,教材进而用“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问题解决”三个不同的功能栏目来呈现,让教师组织教学,让学生有路可寻、有法可解、有思可想,并且补充一个“资料卡片”,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把握热量变化的内在本质。再比如,从行文的角度来看,教材P34第1行第1句、最后2行以及P36和P37页最后一句话,既有相互呼应的意味,更有突出强调的作用。还比如,实验1与实验2的最后一句,仔细比较,就能读出其中的差异和深意了。

第三,要充分发展教材。教材只是实现国家课程标准的一种载体和平台,是实现编者团队的集体认识和具有比较普遍意义的资源(目前化学有三种版本教材),教师不能简单意义上照搬照抄、机械使用教材,而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更好创造性使用教材。比如,“活动与探究”,一是药品是否可以考虑用Na2CO3晶体和NH4NO3晶体等代替,如果考虑产生有害气体的话,还有没有更好的;二是判断反应混合物的温度变化,除了用手触摸烧杯外壁这种直观的感受外,是否可用更为先进的科学仪器来做精确测量,让学生有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更加理性的思维方式。三是可现场制作“降温袋”,将化学化学中的热量变化知识转化为提高生活质量服务,激发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创新潜能。

3、教师要更好把握学生。

教师要做到“不教”或“少教”,必须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把握学生就是要把握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自身的发展规律。学生学习本单元,哪些知识是学生已有的,只需要认识或更加整体把握:如化学反应中有吸热反应或者放热反应,哪怕是概念,对所有学生都不应成问题,现在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强化、加深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三种情况,学生有手直接触摸都能方便知道,问题是如何更加科学、定量让学生判断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呢?(可为接下来简单计算打好基础)。再比如,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宏观与微观解释学生到底能不能自己看书解决,需要多长时间,个人不能解决,同伴能相互启发解决吗,老师费尽口舌、反复说明、列举例子,有必要吗,这就是“教者辛苦、学者无心”。

(三)既然教师可以“不教”或“少教”,那如何让学生“多学”或引导学生“会学”?

1、准确定位目标,抓准关键性问题。

高一学生还没有选科分班,教学目标定位应该略高于学测水平。从本节课来看,教师对三个环节还是能分得清楚,但怎样更好以关键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分析比较、交流讨论来达成目标,还有待探讨。我以为,本节课可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着重解决以下三个关键性问题:一是能否正确判断的问题——如何准确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即总结发现形成基本的经验规律)?二是能否认识本质的问题——如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理解吸热(放热)现象(这是难点也是重点)?三是如何正确表示的问题——如何用化学语言和图像来表示吸热(放热)情况。

2、精心设计情境,解决关键性问题。

一切有效教学皆源于问题,特别是关键性的问题,而所有的问题只有在精心设计下才能更具情境、更加系统、更为有效,更有价值。如前所述,本节课如何设计教学情境,用一主线将这些关键性问题串并联起来?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深度思维、深刻思维?

(1)教学设计一:探究下列实验中热量如何变化?

探究1:课本P34页“你知道吗” 探究2:浓硫酸稀释与冰盐混和

探究3:课本实验1与课本实验2(可作一定的改进)

探究4:实验3(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与实验4(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和)

以上四个探究,只要强调观察的重点就是看热度如何变化?有哪些方法?一是实验过程让学生用手触摸,二是要用温度计、量热计、温度传感器进行测量,三是最好能在投影上直接显示温度数值或直接显示出探究3、4的图像(仪器不能实现,最起码也要让学生直接看到温度计的读数发生的变化,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实验结束,要给学生尽可能多时间谈实验中热量变化的看法。学生的看法越多越好,允许、鼓励学生相互争论,但要求是说清楚理由。特别想说明的是,教材上呈现的实验1和实验2,不能只简单用来说明化学反应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否则,一方面会造成学生的许多认识错误,另一方面,也难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由此,经过讨论交流,要通过归纳总结形成以下共同认识:一是明确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有化学反应必然发生能量变化,但有能量变化,不一定是发生 4 了化学反应(也可能是物理变化、生物变化等其他形式)。二是务必明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热量变化的关系。“许多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变化”,....意味着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就一定会有热量变化,换句话说,就是有的化学反应是没有热量变化的(学好本节课后,学生如能从本质上理解这句话就到位了)。三是明确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与测量方法的关系。有些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比较显著,用手触摸就能感觉到;也有些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不明显,要用温度计、量热计甚至温度传感器才能精确测量(如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2)教学设计二:研究吸热或放热反应有什么经验规律?如何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来分析化学反应中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交流1:每位学生能列举放热反应至少5个,吸热反应至少2个,从中能否发现判断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的一些规律?不管答案是否正确,要求是必须说清楚理由。

其实,这些经验规律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果只告诉学生,结果只能依样花葫芦,造成简单模仿,反复训练。如果让放手让学生探寻,又怕花费大量时间,结果还是不理想。可以探讨的是,能否提供一些资料卡片或事先布置学生查寻相关资料的任务,给学生搭一个脚手架。

这一环节需要老师及时参与学生的讨论,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和错误,特别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以小组代表上台讲述,形成共识,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关于本课上的常见放热反应的第5条“通常情况下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应该是很难理解和把握的,在教学中是否需要值得商讨。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辨析的是: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高温”等与放热(或吸热)的关系。要及时强化纠正,不能让学生形成错误理解。

交流2:每位学生阅书P36、37,提出自己的见解,要要求打比方来加深认识,看看谁打比方最贴切、最形象、最好记。

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比较抽象的,也是教学的难点,怎么突破,怎么巩固,可能还有更好的方法。如多媒体动画、模型建构、图示图表等等。但不管怎么组织学习,基本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实践与思考”,从而“把抽象变成形象”、“把无形变成有形”,是“学生自己习得的,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3)教学设计三:如何正确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问题1:实验3中和反应热曲线图(如有温度传感器电脑描绘最好,没有也可用量热器进行绘图)

问题2:教材P37比较2molH2和1molO2混合前的总能量与反应生成2molH2O的总能量,产用直角坐标图来粗略示意。

问题1和问题2都是体现了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图示方法,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P36页最后一节内容。对于问题2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反映能量关系。

最后,本节课在结束时,可结合实验2的现实应用和问题2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提出呼应与思考。

思考1:如何利用实验2制作“神奇暖手袋”,可到市场上去调查。结合小制作,谈谈将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如何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思考2:回家阅书,怎样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每位同学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不少于5个,总结书写规律和注意点,说明反应热量的计算过程。

(四)既然有了好的教学设计和策略,是不是化学课堂就能精彩呢? 我们常说,心态决定状态,眼界决定境界,细节决定成败。其实,对于化学学科恐怕更是如此。有了好的教学设计,也有很好的教学策略,但如果不注重细节、把握细节,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功败垂成。如前所述,教材上的“能量”与“热量”,“必然发生”、“伴随”与“主要表现”等,一词一字,含义差异很大。化学实验中的状态、顺序等更是直接会影响到实验的现象、结果与成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敏锐,特别体现在对学生的化学语言表述上,要善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和错误;教师要智慧,能将学生现场生成的资源尤其上错误的资源及时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细细回想一下,这节课,这样的资源是不少的,这就是细节。我以为,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关注,重点细节都需要强化,核心细节需要放大,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当然,要具体组织教学时,根据不同班体、不同学生群体、不同文化背景,肯定会有许多不同组合来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比如,“你知道吗”,是放在前面作为引言,还是放在探究中来组织教学,是学生自己阅读领会还是教师呈现讲授,等等,都值得研究与探索。但不管怎样组织教学,使用什么策略,唯一的标准就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学习——即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

综上所述,有很多思考可能过于理想化和基于更高的要求,也有本人对标准、教材和实际情况了解不深、不清、不全的种种缘故,还有就是所思所想没能用文字更好准确表达出来的差异,再就是,时间匆匆,思考也匆匆。写出来,提供给大家,只为交流,只作引玉,期盼今后在本单元教学时,能更好改进,更好提高,如果因表述不清的原因而引起误解的话,相信大家也会理解并一笑了之。

(本文为校本教研活动发言的整理稿)

第二篇:关于课例研究方法的思考

关于课例研究方法的思考

作者 纪勇

课例研究作为研究活动,必然需要选用一定的方法。而作为研究方法,本身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存在。在一般的教育研究著作里面,对研究方法都做过许多的分类介绍,比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预测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见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还有人提出案例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见张红霞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我们发现这些分类,都不是绝对从逻辑层面进行的分类,而一般多是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规模、研究形式等个或几个角度来思考,按特点突出的思路做的划分。就上述所列方法而言,有一些方法相互之间是具有包容性的,如行动研究法就是一个上位概念,里面包含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等因素,并且,就做任何一项研究而言,所使用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所以,老师们在写课题方案时,往往难以决定选取什么研究方法;而评价研究方案的人,又常常很容易找出许多的瑕疵,加以指点,研究者对此困惑多多。

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专家们对“研究方法”的表述,发现他们往往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思考司题,其中又结合着具体操作性的思考。我们把这些方法从专家那里“拿来”,做一些理性的分析,也就是需要分清方法论“方法”和操作性“方法”。方法论,是理论的宏观观照,操作性方法,是具体地落到实践层面的程序性知识。就课例研究而言,宜在定方法论思想的观照下,掌握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研究实力、研究类型、研究目的、研究规模等,从实用的角度,在研究的相关阶段选取相应的具体操作方法。

那么,究竟课例研究需要用到哪些方法呢?又怎样在具体研究中选用合适的方法呢?笔者将从研究的进展顺序角度来做一些探讨,以供批判或抛砖引玉之用。

一、课例获取的方法

无论是研究即时性课例,还是研究沉淀性课例:是研究章节的课例,还是研究连续性课例,是研究完整性课例,还研究片段性课例,首先都需要获取课例,积累课例。获取课例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实践记载法

即时性课例研究,主要要用到实践记载法。也就是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自己进行教学实践,或在微格教室存下实录,或用录音机、录音笔录下课堂过程,或请同伴做出课堂记载。有必要时,自己整理出课堂实录。根据自己研究的规模或者研究的目的,可以做节课的课例记载,也可以做相对长一段时间的课例记载。如果是为了研究某一节课的原生状态,从这个原生状态中发现教学中的某一个或一些亮点,或某一个或些问题,以提请自己或同行注意,那么,用此法获取这样一节课的实录就可以了。而如果是为了研究某个年龄层次教师的教学特点,发现教学素养提升的路径,或者研究某类文体或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思路,那么,就需要获取多节课、多位教师的课堂实录。如果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或者为了解决某一个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就可以设计成课题研究方案,这样的研究,也需要自己反复实践,以获取更多的课堂教学案例,使自己的研究更具科学性。如做“教学过程中随机性对话机智性培育研究”这样的课题,就需要积累很多的课堂实录。文献查阅法

沉淀性课例研究,需要用到文献查阅法。这种方法就是指从专著、文集、杂志、报纸,甚至网络、光盘等媒介上获取课例的方法。这种方法,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也可以有简单和复杂之别。如在随意翻阅中,发现某名师的一个教学实录,或者发现了一位同事、同学、老乡的教学实录,一读,觉得很有特色,有些值得自己借鉴的地方,于是就把它提取出来,再仔细阅读,做出研究。这样获取的就是一节课的实录。也可以是针对某一问题,做有意识的课例搜集。如做“小说文本阅读教学内容取舍艺术研究”这个课题,就可以广泛搜集各类出版物所刊载的关于小说文本阅读教学的课例;如做“课堂主问题设计研究”这个课题,也需要作广泛的课例资源搜集。这样的搜集,需要养成随手做批注的习惯,还要善于分类保存。用电脑作文本积累时,可以建立专用文件夹,如果还有小类,可以再在这个文件夹里再设小类文件夹,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方便。

就语文来说,目前,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刊物有数十种,像《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月刊》、《语文建设》、《语文世界》都常有课例刊登。一些报纸,如《语文报》教师版等也常有课例刊登。“中华语文网”等网络上的课例也非常多。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育研究》(教学卷)、《王荣生教授评课》、《褚树荣评课实录》等图书,都载有许多课例。对于图书、报刊资源,可以利用图书馆查阅,但最好还是自己订阅或购买。学术交流法

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教研部门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学术团体组织的学术会议,往往都有老师呈现课堂教学过程,我们可以或录音或录像或笔记,力争记录详细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情景,以作为研究资料。这类课例获取活动,或者本身就是带着研究目的的,或者可以让我们从观课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评课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即时性的课例研究方式,记载别人的评课发言或者自己的评课发言,也是

种课例研究积累。

上述三种主要的获取课例的方法,在做有些研究的时候是要综合运用的。

二、课例处理的方法分析法

所谓分析,就是“把事物、概念分解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分别加以考察,找出各自的本质属性及彼此司的联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就课例研究来说,它是种通过分解课例的表象呈现,发现某种本质属性的思维方法。这就好比是淘金,先把沙石磨碎,再用水淘洗,才淘出金子。我们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分开,分别加以考察。从教师的角度,发现教师处理这个环节时用了怎样的语言,体现了怎样的思考,反映了什么样的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面对这个知识点或教学内容,面对教师的这样一种教法,他们是有所获,还是无收获,是积极参与,还是消极对待,经过这样的分析以后,我们就很容易得出一般性认识,这样处理是好还是不好,好到什么水平,差到何种程度,为进一步提炼般规律奠定基础。如在一个《沁园春·长沙》的课堂案例中,我们截取老师呈现教学目标的这个环节,发现他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项分别列出了六个目标,看出他对教学目标的处理出现了失误,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出现偏差,把课程目标等同于具体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三维目 标”割裂开来理解,有违语文教学规律。再做分解,发现这位老师在表述时,有这样的句子:“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宽广胸襟,追求完满人生”。看得出来这位老师的教学理念是着眼于教师教,而不是着眼于学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贯彻得不彻底。还有这样的句子:“自主体验毛泽东诗词的气势磅礴、雄奇伟壮的风格,小组探讨、演绎,交流、分享。”这不是教学目标,而是教学手段或者学习方法。对课例,我们如果只看到热热闹闹,学生活动很积极,不去分解研究学的“积极”是怎样的“积极”,“热闹”的成分是不是与文本有关,是不是“语文”的,那么,我们就发现不了教学中的问题,就提不出值得改进的方案。所以说,分析是处理课例的基本方法,也是课例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概括法

所谓概括,就是从具体的面上的表象的材料中提炼出本质性的东西,得出理性的认识,升华为某种理念。它是与分析法相对又互补的一种思维方法。课例呈现的是一种操作过程、活动画面,这些过程、画面到底包含了怎样的内核实质,则是需要运用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加以归纳概括的。例如,我们观看了一节课的录像,发现教师对学生活动的反馈评价一共有12次,只用了“很好”、“非常棒”这么两个词语,于是概括出这位老师的反馈评价语言比较贫乏,进一步推论:这样的反馈评价(教学回应)只是起到了表面的激励作用,而没有指出“很好”好在哪里,说话的学生和其他学生都不知道他说的有什么好,启迪意义不大,教学有效性不高。带着这个问题,再去观看另外的教学录像,发现这位老师对学生的每一次反应,要么自己说出“这个回答体现了三个意思,分析基本到位,如果再„„就更深刻全面了”这样的评价,要么启发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回答,大家对话,找出回答的好“处”和不足以及改进的意见。于是我们概括出有效的教学回应的一两点经验。教学经验能不能得到提升,教学弊端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教学理性思考水平和实践探究水平能不能得到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和概括能力。

课例研究,不是纯粹的教学实录,加上了“研究”,就含有了理性认识的过程与理性判定的成分。课堂观察,是课例研究的一种基本形式。有的地方搞课堂观察规定,“要用数据说话”,结果主持人在点评观察员的观察意见时强调“只需写出数字,不要作出分析评价”,这是值得商榷的。把事实呈现在那里,固然是一种“说话”,但是,对这些数据,不分析,不概括,不提出

些观点,对大家的启示作用就有限了。进行分析、概括意见,是另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说话”,否则,还叫什么研究呢? 比较法

所谓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照,从而发现他们的异同。课例研究的比较法,就是把不同人上的课,或完整或部分地放在一起比较,或者把你自己在不同时期或不同环境或不同学生对象的情况下上的课,或完整或部分地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得出某种认识,发现某种规律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课例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时我们研究课例,总发现这节课很一般,似乎总欠缺一点什么味道,分析了,也试着概括了,但都不甚满意。这时,又观看了另一节课,突然眼睛一亮,心里豁然开朗,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这就是用了比较思维的缘故。笔者在研究问题探讨课课型特点时,比较了许多节课,终于解决了一个疑惑一文本研习课、问题探讨课,都要讨论问题,这两种课有什么区别?比较后发现,问题探讨课和文本研习课的问题呈现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问题探讨课的问题是从问题出发,而走向文本,从文本中找解决问题的路径或答案,课堂呈现重在“探讨”。这种课是有个主题贯穿节课的始终。而文本研习课,是从解读文本出发,引出一个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司题一般是指向文本的具体环节的,问题相对零碎,尽管也可以有个问题链,但不像问题探讨课那样有一条主线贯穿,而是呈现出花叶缤纷的情形。这里就运用了比较法。

为了陈述的方便,我们将课例处理方法分成分析法、概括法和比较法,其实,在课例研究中,这三种方法往往是综合运用,彼此照应的,单用一种方法的研究是少有的,效果也不会太好。

三、成果呈现的方法

课例研究成果的呈现方法很多,我从文本呈现的角度主要讲三种。述评法

就是边陈述课例边作分析评价。就像我们对学生作文做随文点评,做旁批。不过,这个“旁批”要复杂得多,细致得多,旁批时还要说理由根据,不能只写结论,要分析这个课例的某些特点,根据什么原理分析,反映了什么样的规律,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如何改进。对话法

先把课例呈现出来,后面的写法有两种形式。一是以研究者的身份与执教老师对话,研究者从旁观的角度审视这节课,提问题,执教者从设计和操作者的角度说理由,两者共同探究出一些经验、规律或值得注意的问题。二是几位研究者都站在审视的角度来研究这节课,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一定的顺序,相对集中地各自谈自己的看法,进行思想的碰撞。综评法

对个或者几个课例,进行分析梳理,从不同角度观照,理出几个分观点,拟出几个小标题,分条陈述研究结果。这种方法对研究者要求相对要高一点,需要宏观观照,综合分析,微观入手,条理清晰地陈述研究结果。

其他还有如课题报告法等多种方法,研究者可根据实际来选择使用。

第三篇: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计划

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计划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数学组:邱晓蕾

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主客体错位现象,即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学生没有去探索知识或还没有遇到困难之前,教师便过早地给予铺垫,过早地给学生解难引路,很少级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太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变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学,教师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体服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学实效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本学期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师的讲授时间,并且抓准讲授的时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适时宜地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时2-3分钟。

(一)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如:趣味问题导入,实用事例导入,实验猜想导入,直观教具演示,设置悬念等。例如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预先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先猜想它的两个底角有何关系,后折叠实验,最后推导证明。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学习中,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和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应是学生熟悉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并让学生感受到人人都在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在学习生活所必需的数学。例如学习数轴时,教师可让学生预先观察温度计的气温分布形式,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探索数轴的画法。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应当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和合作者,在课堂上学生的合作交流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和探究。学生在讨论时,教师不应成为旁观者,要以“教师”的身份积极地组织各组正常活动,及时为组释疑导向;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有困难的组指导:或倾听、或释疑、或引导小结,不断形成“典型”组引路的局面,为全班学生营造讨论的氛围,促使广大学生学习讨论的方式方法,真正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巨大作用。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从时间、方式方法、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调节,有张有弛,有放有收,形成比较科学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不能把它当一种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当然一节课中也不能频繁地让学生讨论,要防止讨论流于形式,讨论既要注意形式上的“民主和谐”,更要注重内容上有实效。讨论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为讨论而讨论,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恰当运用“讨论法”。比较简单的问

题,或者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就能解答的问题,就没有必要让学生浪费时间去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和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指导和讲解,使学生对此产生深刻的印象,并能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

此过程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应用时25分左右。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获得新知之后,教师应该针对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习题,课内练习精而有梯度,有层次,使不同学生都能尝试,都有收获。同时方法“活”,灵活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如:小组竞赛,交流讨论,互评互批,互作评价等,把练习巧妙地安插在游戏竞赛中。例如:对“翻折问题”的教学可处理为:学生动手折纸,体验并画出图形,激发学生主动探知的兴趣,然后交流讨论,通过生生互动,促进学生新的发现。用时25分钟左右。

在布置有规律的问题时,不紧要求学生会做,而且要通过探究得到规律,并逐步形成探究规律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学期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改进行动计划,我相信,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我会逐步完善。

2011年8月30日

第四篇:课例研究

应该了解的定义

1、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在今年的研修当中也有特定的含义。它首先是要求我们锁定在教学实践当中的真实问 题。然后我们开展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课例研究。三次备课是第一次备课我们在确定了研究问题之后选择一节课,然后呢是老师基于已有经验进行备课,不要寻求帮助。在备课以后,研修组老师进行备课研讨。在研讨的基础上,授课的老师开展基于同伴互助的备课。第二次备课之后要进行观课准备,上课。观课和上课同时进 行。在上课结束以后,根据观课的情况,研修组进行评课议课。然后在评课议课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再进行第三次备课。那么整个的过程就称作“课例研究”.(就是下面的磨课计划。

研究小组确定研究问题和方向-做磨课计划表-按磨课计划表的计划就行磨课-进行讨论研究问题)红色字体是自己总结

2、什么是混合式课例研究?

混合式课例研究是项目整合下行的载体。混合式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协同研究,是基于教师现实起点,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自主研究,是借助课例研究e流程跟进教学过程的混合式研究。

第五篇: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一、课例研究——唤醒教师的主题意识

在雅典德尔斐神庙的门楣上刻着这么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最重要的是:成为本真的你”。任何一个教师,那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课例研究中执教教师通过虚心的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二、课例研究——分享教育智慧

就执教教师而言,课例首先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自己的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而 这一面“镜子” 让每位教师都来“照”,都用这面“ 镜子”照到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必须要学会在了解自己中畅所欲言,提出教学中的疑惑不解,每一位教师则通过细致的诊断,结合自身的经验,给出认为合理的建议。教师又会对其所给建议生成新的问题,如此问题套问题,最终提炼精华,集体的智慧得以分享。

三、课例研究——真正让教师主动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在课例打磨过程中,参与的每一位教师,对组中每个成员的问题都经过了思量,揣摩,有的会在瞬间,有的则会在教学之余反思自己的教学,可以说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在课例研究中,我体会到,只要给教师一个平台,便能使其尽显其才华;给教师一个台阶,就能使其登高望远。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何其漫长,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不懈努力,收获会更多。

也谈课例研究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课例研究关注教师的亲身体验,更注重问题解决活动的价值。更多的是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使学生学习一些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某些策略。除此之外,通过问题解决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广泛的实用性和价值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我认为小学阶段解决问题的策略还可以有:

1、转化

六年级下册转化策略的教学

师:回顾一下,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生1: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生2: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生3: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把圆转化成长方形。

生4:推导圆柱体积公式时,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

师:那在数的计算方面有没有运用转化策略的例子啊?

生1: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

生2:计算分数除法时,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生3: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电脑演示。

师:从同学们所举的这些例子看来,转化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生:转化能帮助我们把新问题都转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经解决过的旧问题,更方便我们解决问题。

在学习过程用“转化”这样一条主线将图形与数的运算串起来,使学生感受了数学学习的脉络,体会到转化策略的实际价值。这样,当学生遇到新的数学问题时,就会自觉运用转化的思想,在头脑中检索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将新的问题变成学过的问题。

2、比较

例如,四年级(下册)“画图”策略的第二课时是运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行程问题。教学中,学生同时运用了画图与列表的策略,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解决行程问题应用哪种策略比较好”,让学生在不同策略的比较中明确优化的策略。

3、替换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已知a=b+1,则a与b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是---,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数替换a,b的值,使学生明白a,b的关系找到问题答案。

以上是我的几点粗浅认识,希望得到更多的见解,从而使教学因策略而精彩深刻,学生因策略而睿智聪颖。最近来访

下载课例研究—基于改进课堂教学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例研究—基于改进课堂教学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例研究的理解与思考(5篇)

    课例研究的理解与思考---朝 花 夕 拾博兴县第四中学李春兰 1. 课例研究常态化:课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把课例研究常态化,我们不只在远程研修时,应常......

    观课议课能够改进课堂教学

    观课议课能够改进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比听课评课有一定的优势。我们的观课和议课一定要积极主动地思考。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由学生的活动......

    混合式课例研究

    1、什么是混合式课例研究? 混合式课例研究。是教师对课例的协同研究,是教师自主的问题研究,是借助技术流程跟进教学过程的混合式研究。混合式课例研究,研究什么?“课“的研究。......

    课例研究学习体会

    课例研究学习体会 课例研究学习体会 课例研修的过程为教师提供了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反馈教学,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教学......

    课例研究(推荐)

    一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 四川省大竹县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室 罗恒 作者简介:罗恒,四川省大竹县教研室中小学英语教研员,大竹县骨干教师、科技拔尖人才、优秀青年教师。......

    《葡萄沟》课例研究

    以生为本 共品葡萄 ——二下《葡萄沟》课例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葡萄沟》一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

    课例研究总结

    课例研究总结 一、本次典型课例的基本情况 这次共收到数与代数部分的典型案例8篇,分别是:刘大安老师的《发新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靳春花老......

    课例研究小结

    第十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小结单 位:郑州航空港区第十小学时 间:2012年10月第十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小结本学期10月份,我们语文组按照学期教研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以课题研究为基础,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