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析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一)
试析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一)论文摘要;随着对语言,语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英语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其相关文化的教学,这也已经成为了英语教学界的共识。本文根据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在教学中应注重文化输入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和总结,初步探讨了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文化教学的成功之路。论文关键词:中职英语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文化教学 文化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的,文化在语言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受重视的原因,并指出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文化意识输入的必要性,讨论了职业院校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对策。1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当今中国,开放纳客,涉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人们发现:来自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仅靠掌握准确的语法知识,地道的语音语调和一定数量的词汇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文化的差异,同一词或词组对不同国家的人来说可能指的是不同事物,容易产生误解,毫无恶意的言语也会使对方惊讶或愤怒;简单的一句话有时会使一方捧腹大笑而另一方全然不知其幽默所在。
例如,中国人提到狗,会想到痛打“落水狗”,“看门狗”等贬义词。如果用这来理解Heisadoglikeman.那么就贻笑大方了。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因为dog在英美文化中代表“忠诚。并有“Luckydog。Everydoghashisday.”等谚语(凡人皆有得意时)。再比如,外国朋友到中国人家里做客,见到主人的妻子时,说一句“Yourwifeisreallybeautifu1.”之类的恭维话,在西方文化类似的语境里显得很自然,但汉民族文化却难以接受这种率直的恭维方式。同理,中国人在街上碰到熟人,问对方“你到哪儿去”是寒暄的套话,无可厚非,但西方人却认为这种探询隐私未免有些多管闲事。
因此,日益增加的跨文化交流,使得人们重新审视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英语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其相关文化的教学,这已成了英语教育界的共识。2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由于英语课仅是一门基础课,相对于专业课而言,院校和学生都不够重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想着把内容灌输给学生,缺乏文化意识的输入,结果使得学生越学越难,越学越没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然而,令我们欣慰的是,当教师不一味的强调知识点,而是根据教材补充相关文化背景常识时,学生往往会非常感兴趣。他们认为文化知识比语言结构知识生动、有趣,是活的语言,从而表现得非常积极、热情,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顺利,教学效果也变得很理想。所以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的输入切实可行。3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再思考
以上论述表明,在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3.1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标准应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目标
普通中学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定,并对不同等级的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作了具体的描述。但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标准中并无此类具体的描述,只是笼统的提到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希望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标准中也能制订出一个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英语文化意识培养方案。这样,教师们就能根据标准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第二篇:中等职业院校2015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4年是学校创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和省级品牌示范院校的关键一年,也是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三改一抓一构建”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品牌示范职业学校为重要抓手,以“构建和谐校园,打造品牌学校”为发展总目标,以“凝聚人心,促进融合,规范管理,提速发展”为本工作目标,以创新为重点,以融合为关键,以质量为保证,强化管理,锐意改革,聚力发展,加快推进学校整合搬迁后的融合快速发展,努力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培养更多更实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主要工作
(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党团工学的各项工作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开展个人自学、专题辅导、集中交流和上党课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更好地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巩固和发展“正风纪、树形象、为民众”活动的成果,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狠抓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作风建设,查找并纠正学校“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创新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风清气正、公正廉洁、职责分明、开拓进取的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七一”前夕,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开展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活动。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继续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效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多渠道、多形式的加大校内外宣传力度,研究校内外宣传方式和载体,逐步形成宣传工作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和推进学校中层干部、党员专题培训,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积极探索富有特色并具有创新性的组织生活;做好发展对象的培训、培养、考察等工作,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
4、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干部培训,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强化干部监督、考核,完善科级干部考核办法,抓好考核结果运用,形成正确用人导向;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遴选和培养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加强对各级干部学习的组织、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学习制度,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
5、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认真落实“三重一大”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做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各种警示教育活动,持续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继续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大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力度,丰富建设内容和形式,使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树立反腐倡廉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培养、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6、扎实做好群团工作。重视工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参政议政职能,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定期不定期召开各类座谈会,广泛听取教职工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开展教职工合唱比赛、篮球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和活跃教职工业余生活,促进教职工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积极筹备、召开学校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定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引导教职工争做学习型、知识型、专家型职工,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教师形象,提升学校声誉;继续做好离退休人员、走访慰问、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的作用,以重大节日为主线开展好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
(二)以创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省级品牌职业院校为重点,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7、认真落实“两创”阶段性工作目标。要按照三部委批复的《实施方案》和《任务书》、《示范校项目建设任务分解表》的要求,对照、检查创建示范校工作台账完成情况,扎实推进示范校的创建工作;要完善国家示范校创建材料的归档、整理等工作,做好迎接五月份示范校创建中期检查工作,同时制定好第二示范校创建工作台账;要建立示范校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
8、加强专业、课程和实训建设。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合理设置和优化调整专业,以重点专业为龙头,提高专业资源利用效率;要从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入手,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文化素质课程体系;要以满足专业发展和教学要求为原则,建立完整、先进、稳定的实训体系,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工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要借助校企合作、引企入校等方式,建设多层次的实训体系,达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零距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教学课题与生产课题零距离;要确定1-2个骨干专业为突破口,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同时继续开展好中德机电一体化(标准班)教学模式改革,以起到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9、加大教学规范管理和教学监控力度。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完善绩效评价为导向,注重对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督导评估,对全体教师实施目标管理考核,进一步调动全体教师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积极性;要以转变思想为关键,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将管理规范的意义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向教师讲清楚,从思想上确保管理规范执行的力度;要以实施教学改革为载体,定期开展课堂教学过关验收,逐步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管理粗放,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工作考核制度;要注重教科研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赛,并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逐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10、加快实施“名师工程”。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各专业骨干教师,加快建设一支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符合国家级示范校创建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争取省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有所突破,通过开展教学名师评选、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专业技能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1、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优化师资结构。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活动,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科学安排部分教师进修转岗、转专业工作,合理解决教师过剩与紧缺并存的矛盾。大力推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选派一批骨干专业教师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技术人员,社会能工巧匠、成功人士为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作用。
12、加强师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加强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全校上下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全校一盘棋、合力促发展”的思想,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学校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上来,形成推动学校稳步发展、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以服务育人为宗旨,着力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13、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要高度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以实行全员准军事化管理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科、校团委、保卫科、宿管办四个学生管理平台的作用,把广大教职员工、各位班主任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凝聚到培育学生上来,全面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建立学生成长帮扶需求信息征询机制,全面了解和收集需要特殊关注的学生信息并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对这些学生给予分类帮扶;广泛发动和组织班主任、课任教师的力量,全面开展针对特殊需求学生的专项帮扶活动;组织党、团员教师根据自己所长结对特殊学生,为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学习等提供更多的热心关怀和悉心帮助,进一步营造全员育人、阳光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
14、加强班主任和宿管员队伍建设。通过岗位培训等途径,提高班主任和宿管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操守,优化班主任和宿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要采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讲座与研讨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增强班主任和宿管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要逐步完善班主任和宿管员工作考核机制,完善班主任和宿管员的政策及待遇,充分调动班主任和宿管员工作的积极性。
15、加强团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各级团组织在学生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学生干部,发挥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活动中的骨干和模范作用;加大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指导力度,注重引导规范学生社团管理,促进社团健康发展。
16、全面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主,德育为先”的原则,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内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公德教育,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常规管理,拓展德育渠道,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德育氛围,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形成和谐、文明的良好校风。
17、扎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问题;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做好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积极开拓勤工助学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助学岗位。
(五)以创新形式为突破,全力做好招生工作
18、强化招生工作机制。继续坚持学校统一领导、招就办具体负责实施、专兼职招生人员为骨干、全员参与的招生运行机制;积极争取、合理安排做好2014年分专业招生计划编制,科学制定2014年招生宣传方案;加大招生投入,巩固招生规模,扩大生源数量,提高新生质量,2014年力争招生稳定在2100人。
19、加强招生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年富力强、能吃苦、善交际、能打硬仗的专职招生队伍;聘请学校有招生经验的老教师作为兼职招生顾问;各教学部推荐固定的、能长期做招生工作的招生专干1-2名(其中科级以上干部1名),由招就办负责统一培训指导。20、广开渠道,扩大招生。加大学历与非学历招生工作,扩大招生规模,形成学历教育与证书培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优势互补的办学新格局。
(六)以校企深度合作为目标,切实抓好学生实习就业工作
21、继续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按照高起点、宽领域、深层次、多形式的思路强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特色办学之路;开展“校中厂”、“厂中校”教学模式探索,鼓励把课堂搬进车间、把车间办成课堂;扩大顶岗实习范围和订单培养规模。
22、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根据专业群分布情况,对实训基地按大类进行规划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同校内实训基地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制订实验实训室考核评价标准,合理使用现有设备,提高实习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开展合格实验实训室考评工作,充实实验实训教师队伍,增强实训实效。
23、继续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建立就业工作激励机制,制定学校就业工作考核细则,提高就业水平。完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毕业生就业网络,立足现有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市场,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并多途径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毕业生出口。全面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成立校友会,拓展毕业生就业服务渠道。
(七)以教育科研为平台,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质量
24、加强科研教研工作。继续做好各级科研课题申报、成果鉴定等工作,督导做好2012、2013年立项的省级教科研改革课题的按时结项;加快校本教材编撰,按照示范校建设的时间要求完成2014五个重点建设专业10本校本教材的编撰工作;做好各级论文、课件等教科研活动的组织和评选工作;充实学校网站教科研内容,打造教科研学习、交流平台,强化教师教研意识,改善教研条件,使学校稳步走上“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内涵发展之路。
(八)以制度建设为引领,规范管理深化改革
25、完善依法治校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制度、方式和渠道,推进民主管理;健全民主决策制度,畅通师生员工诉求表达渠道,落实教代会参与、监督学校决策制度;深入推进规章制度的梳理、完善、建设工作,形成办事有章可循、规范高效的工作服务机制。
26、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政策和要求,探索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与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和重实效、重贡献的分配机制;完成有关部门人员的定岗工作,对各部门富余人员进行调整,做好人员合理分配,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27、深化财务制度改革。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方筹措资金;严格禁止乱收费行为,切实做好学生学费的收缴工作;进一步规范财务工作流程,完善财务分配制度,实行财务信息化、科学化管理,规范财务收支,科学编制预算,强化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资金的需要。积极探索经费预算切块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28、建立完善工作督查体系。强化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有效的工作督察、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做好教职工日常考勤工作,完善教职工考核办法;加强教务科、学生科对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宏观指导、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九)以精细管理为抓手,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29、积极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倡导和培育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学校、热爱社会的优良校风,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加强校园卫生检查,切实保证各教学楼的走道、楼梯、教室、卫生间的卫生清洁。
30、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进一步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的采购、登记、使用、管理的程序,做好日常的核查登记工作,总务科与财务科协调做好账目核对工作,做到账和物的一致,切实管好用好学校每一份资产。
31、切实抓好后勤保障工作。进一步健全后勤管理制度,狠抓落实,完善后勤服务体系建设,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全面完成校园的基本建设工作,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创建秀美校园;加强节约用水、安全用电等常规工作的管理,使后勤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专业化。
32、加强综合治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充分发挥人防、技防、物防的作用,深入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继续坚持值班制度,做好值班工作,加强值班巡逻,认真排查和整改薄弱环节,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运动、网络等安全教育,开展防止管制刀具进校园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完善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消防管理制度,认真组织消防逃生演练活动,杜绝安全隐患。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三日
第三篇: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刍议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刍议
(王海婧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在当前职业院校教育中,英语教学越来越表现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培养能熟练应用英语并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性课题。本文指明了当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制约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发展的因素,最后就如何改善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对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社会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人才的要求也从单一型、理论型向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型转化。英语能力在人才素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英语同计算机、汽车一样成为现代化人才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因此,我们必须从时代和国际竞争需要的高度来认识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采取各种对策努力提高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水平。
一、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英语教学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当前许多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情势堪忧,大都面临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状况。
(一)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根据有关教育方面的资料显示:在职业院校中,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30%的学生基础尚可,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缓慢。实际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比统计的情况更严峻,在简
单的音标、语法、时态等方面都错误连篇。
(二)缺乏学习英语内在动力
由于职业院校教学的特殊性,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不重要,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能干好工作,对于现在生产技术飞速发展情况下,对技术人才在英语上的要求不了解,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因而造成对英语学习的误解。
(三)英语学习存在腻烦心理
由于英语基础薄弱,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惧怕的心理,而对英语学习的惧怕,又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背负上沉重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对学习英语产生厌倦情绪,逃课、抄袭作业、害怕课堂提问等问题时有发生。
二、制约英语教学发展的因素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快速发展提高,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
(一)教学内容没有突出专业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普遍使用单一的教学内容,英语教育没有自己的特色,所用教材基本上是大学英语的压缩版。用这些教材教育出来的学生,即使通过了四级考试,步入社会后在英语应用方面仍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型人才英语能力的需求。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以实用为主、突出应用的英语教学才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英语学习,既要打好语言基础,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和工作需求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教学方法没有跟上时代发展
时代在不断发展,而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却基本上没有改变,仍处于传统的以应付过级考试为核心的阶段,大多数教学仍然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使用的主要是词汇、语法、翻译教学法,教师普遍缺乏综合运用多种英语教学法从事教学的能力。在教学中存在重词汇质量、轻数量,重精读、轻泛读,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应试教学、轻素质培养等现象。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只能是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个性,缺乏实践体验和巩固、缺乏师生互动,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考核没有起到真正作用
目前,职业院校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手段依然是书面考试,卷面成绩就是学生水平的惟一检验标准。这种考核标准虽具有评分标准简洁易掌握、费时费力少、前后比较效应性强等优点,但这种形式不能对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实践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恰如其分的测试并获取合乎实际能力的相关指标。因此,这种考核手段往往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以模仿、重复和死记硬背为主,不能起到考察英语教学效果、促进英语教学发展的作用。
(四)教学环境没有形成学习氛围
英语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在一定语言使用区域中或一定的语境下,人们通过口语、书面语相互交际而经常使用某种语言,这种语言就易于被人们所掌握。而目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不注意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除了在课堂上有些英语气氛外,其他时间全部是汉语环境。由于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加上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学习兴趣不高,所以学习效果始终差强人意。
三、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对策
针对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弊端,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
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一)改革英语教学内容
传统的英语教材偏重于课文的阅读理解和课后的大量习题练习,忽略了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词汇结构和语义结构体系反映了该语言认知世界的方法,同时也反映了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集中体现着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等文化信息,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英语的实际应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英语知识,更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具备专业的实用英语会话、翻译和交流等能力,满足社会实践需要。所以,要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增加专业英语内容,增加英语文化知识和应用文写作、听说会话、阅读翻译、专业实践等方面英语的教学。
(二)加强英语实践练习
英语是一种实用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词汇、语句语法、英语文化知识等系统英语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和课外练习得到运用和巩固,并通过亲身感受从内心获得新的体验和真切的领悟,使理性认识得以运用和升华,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英语素质,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要注重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专业实践中的英语实践练习,让学生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涉外单位实践,参加力所能及的相关涉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三)丰富教学方法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型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学相长的基本规律,所以教学往往是劳而无功。要提高学习效果,就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模
式和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通过讲练结合、课堂讨论、情景教学等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既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能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在教学手段上,要大力提倡教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多媒体网络语言教学实验室,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整合丰富的多媒体外语学习资源,提供传统语言视听教室无法达到的功能,实现因材施教、师生互动、动态学习、群组交流等特色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形象性、现场感和生活化,大大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多元考核标准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现代考评理念。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目的,摒弃那种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测、轻督导,以识记书本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为考评标准的旧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运用英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能力。考试内容要全面,应重视对学生全面语言技能的考核,避免纯知识性的考核。其次,成绩的考评要多元化,力求客观、准确、科学。考试形式应包括考试与考察、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考场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等多种方式。逐渐推行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单项分级考核和综合文化素养的社会交际能力考核制度,使学生真正具备英语素养,能够运用英语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进行社会交流和社会实践。
(五)营造英语学习环境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过程,仅靠课堂学习远远不够,因此,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英语教学环境的构建。一是加强课堂英语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有关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行为模式、民族文
化、社会历史和社会背景等内容的讲授,利用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等英语电教手段,积极构建英语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改善课堂英语教学环境氛围。二是积极构建校园英语学习环境:开辟外语园地板报栏,常设英语角,定期组织外籍教师讲座报告,开展英语文化沙龙,定期举办英语演讲、辩论、小品演出、论文比赛等活动,组建各种英语兴趣团体开展各种英语实践活动和专题活动,结合专业设置与社会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英语实践基地等。通过以上各种方法手段,多方营造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英语文化环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元旭.大学英语教改探索[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
[2]何林,王庆光.试论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3]王建华.浅议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
第四篇: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有四个: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和英语水平的高低紧密相联,为了学生的将来,为了学生毕业之后能立足于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应急学生所急,想学校所想,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英语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黄炎培先生所言职业教育的四个目的。
[关键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2-0119-03
一、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特别是理科学生,英语是他们的弱项,是有些学生高考时放弃的科目。他们上课听不懂,下课也无法独立完成作业。因此,对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学习积极性更加低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感到组织教学难度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找不到好的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来自农村,由于乡村的英语教学基础条件较差,英语师资水平不理想,一些学校甚至没有收、录音设备,英语资料严重缺乏,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非常有限。进入高职院校后,这些学生在听、说方面的困难尤为突出,听、说、读、写能力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这些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
在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校尽管已经加大了听力教学的比重,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们仍以语法讲解加翻译为主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远离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结果是累坏了教师,拖垮了学生。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下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时间和机会,教师只是让学生背知识、做题目,是一种跟随性的学习,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教与学中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
由此看来,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习信心的丧失和学习兴趣的缺失。面对这种现状,高职英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学生重新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多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二、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策略
(一)加强目的性教育,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要使学生明白学习英语并不仅仅是为了通过国家英语等级考试,更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通晓英语、有着较高文化素养和技术人才,只有尽量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技能,才能适应全球化的社会,更好地立足社会;通过学习和掌握英语这门语言,为自己谋生,为社会谋福。学习英语是时代的需要,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职业院校学生将来就业的直接附加条件。
(二)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兴趣
对某外族文化抱有好感,向往其生活方式,渴望了解其历史、文化及社会知识,是一种十分有利于学习该文化语言的因素。如果对某一种语言抱有好感,对该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感到新奇,那么对学习者来说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探索;相反,把英语想象得过难,觉得英语表达方法别扭,持这样的态度的学习者必然会对英语畏之如虎,毫无疑问学习的效果会受到影响。
(三)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关键是使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活动。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活动。可见情感是成功教学的第一要素,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其次,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是既定现实,从教学开始就应该调整教学目标。本校现有的教材《实用英语综合教程》(高职高专第三版)对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比较适合,但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就有一定困难。许多教师为了照顾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重复在中学阶段早已应该掌握的语言知识,造成基础好的学生的课堂教学信息获取得过少,难以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需要。这种不能满足他们求知欲的现状,从某种程度来说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对基础差的学生而言,仅仅凭着对以往知识的回顾而没有系统的复习,难以弥补从前知识的缺失,无法跟上学习进度,这样同样也会使他们丧失信心,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所以,笔者认为,应当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采用分层分班教学的方法,按照学生现有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在入学之初,根据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可以把所有学生分成A、B、C三等,再分别确立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A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B层:抓好英语基础教学,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C层: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培养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基础学习为重点。
由于A、B、C各层学生之间存在差异,A层学生基础好、能力强,教师可让他们多学、快学,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而B、C层学生基础弱一些,学习习惯也差一些,教师应采取“先降低难度,后逐步提高”的方法,即根据B、C层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讲授所学内容,让他们听懂,理解所学知识,然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并逐步提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树立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逐步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1.通过使用视频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视频材料的来源渠道很多:影碟、光盘、网络等,但是影片的针对性、地域性决定了其发音的差异和内容的难易。因此,教师需要对听、说材料进行精心整理、筛选、分类和编辑,适合在课堂内使用。
2.通过学习英语歌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可以抓住大学生爱看电影、爱唱歌的特点,引导他们多听英语歌曲,并学唱自己最喜欢的英文歌曲。英语是有乐感的语言,听英语歌曲可以消除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听力的恐惧,在音乐的美妙旋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英语听、说水平。
3.通过网络学习与交流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和本科院校相比困难较多,尤其是农业职业院校的困难更多,况且英语又不是专业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辅导学生过英语A、B级,教师的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对于本校英语教师而言,完成英语教学任务是重要的,拿到英语等级证书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坚守一个信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终生喜欢学习英语,这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许多网站都有丰富的、语言纯正地道的听、说教学材料和辅助材料。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材料和方法,感受英语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甘肃农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一)着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过硬的英语师资队伍
1.师德高尚、水平较高、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英语教学团队是英语教学的关键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团队是一个比较脆弱的队伍,全校四位英语教师承担着六个系部(基础部、农业技术系、食品工程系、畜牧兽医系、园林工程系、经济管理系)的教学任务,每人每周20课时的教学量。由于学院前身是农业学校的原因,学校留不住人才,也补充不上新鲜血液。自升为高职院校以来,教学量增多,导致英语教师严重缺乏。学院外聘了五位兼职教师,每人每周12~14课时,师资不足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是,现有的在职英语老师长年累月在教学第一线,从来没有机会出外参加英语学习和相关培训,导致教学方法呆板教条,教学围着课本转。建议学院不妨学习其他学校的经验,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允许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根据教学任务安排教师外出参加进修,接受新观念,提高业务素质。
2.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
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教师在学生入校后必须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语言基础的巩固训练,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双管齐下,又要求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师应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主体地位。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因为英语基础较差而对英语课不感兴趣,在这种前提下,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再没有新意,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会导致学生更加厌学。事实上,现在的英语教学满堂灌仍占主导地位,教师授课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很少或根本不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完全可以根据学生英语基础不同的实际,有效地开展目标教学。允许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接受层次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上逐步淡化语法功能,强化英语的交际功能,适当增加英语视、听、说的比重,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刚刚兴起,教材建设还不完善,要么沿袭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要么过多地重复中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学校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从《许国璋》到《新概念》再到《新视野》,直到目前正在使用的《实用英语综合教程》(高职高专类教材第三版,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类优秀教材一等奖)。本教材基础知识和实用性相结合,基本适合教学的需要,学生反映良好。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把握好教学原则,适当淡化英语语法教学,强化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增加视、听、说的教学内容和分量,放宽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语法、词汇量上的要求,教学重点放在加强学生的开口说话能力上,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
教师应学习相关专业的英语,满足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求知。对于职业院校中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允许其不再学习公共英语,而转向学习专业英语,教师应主动与各专业进行教学内容方面的衔接。如根据学生所修专业的不同,分别为学生开设商务英语、财经英语、生物英语、计算机英语、农学英语等,使英语充分发挥其作为语言工具的作用,更好地帮助学生丰富和掌握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英语教师可以到相关专业听专业课,了解该专业对英语的特殊要求,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方位整合教学资源
努力营造有利于英语自主学习校园环境,是英语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条件。英语学习对条件和环境的依赖很强,本校过去不重视环境和条件的建设,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学院已建成语音发射系统,可覆盖学校及周围700平方米。要让学生学好英语,通过英语等级考试,还需要学院相关部门建立以系部为主的职能部门配合的有效管理机制,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三)改革职业院校英语课程设置
教师应该学习所授专业方面的英语,学校要为学生开设相关专业对口的专业英语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学习相关专业的英语知识,这将更加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择业。这就对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学习其他专业的专业英语,处理好专业课与英语教学的关系,达到使学生既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对本专业涉及的英语有充分的理解,为其就业,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四、结语
总之,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紧贴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改革与创新英语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考核评价方法,加大对学生英语技能的实践和培养,逐步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就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连淑能.与外语学生谈综合素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9).[2]梁悦.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4).[3]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5]夏纪梅.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J].外语界, 2000,(4).[6]王初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0).[7]周燕.英语教师培养亟待加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8]张迎雪.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第五篇: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重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教学中要逐步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文化意识渗透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起促进作用。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意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意于培养世界意识。学习语言,只有了解了有关的文化知识,才能达到正确理解和表情达意。
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意识到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但忽视社会文化因素的干扰。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课只注重讲解语法,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对文化意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所听、所读的材料,导致他们所说所写的内容和方式也因此而不够得体、恰当。外国人一般都能容忍我们所犯的语法或语音错误,但对文化错误却常常耿耿于怀,因为这些错误不符合他们的交际习惯,在习俗上不能接受。
因此,新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正确认识世界,增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根据这一新的要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把握教材,还要仔细琢磨课文所反映的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真正而完全地获得英语知识和交际英语能力。
所以,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对文化背景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英语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因此,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同步地学习与英语有关的文化及这些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艺术、科技等有形和无形的财富。
(一)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称呼语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常用于非亲属之间 :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中国学生习惯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李秘书”、“方护士”称为Secretary Li,Nurse F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所以,我让学生叫我Miss Yuan.2.感谢和答谢
在英语中thank you 除了用来表示感谢,还可以纯粹地表示礼貌,如学生把作业交给老师时,老师要谢谢学生,在通电话结束时,双方会互相说“谢谢”。一般说来,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而在英美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是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在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 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3.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我们庆祝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他们庆祝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万圣节…。随着东西文化的不断交流,西方的一些节日也日渐在东方流行,圣诞节就是最好的例子。现在中国人也开始热衷于过愚人节、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西方传统节日。
4.饮食
同中国一样,英美国家也习惯一日三餐。早餐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为早上7:30到8:30,午餐为中午12:00到2:00,晚餐为7:00到9:00。美国人没有喝午茶的习惯,而英国人则非在下午4、5点钟喝午茶不可。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5.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有些来自成语典故,有些来自神话传说,有些来自文化著作,再好的词典也难以囊括所有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那些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不同或差异较大的英汉词语。这主要涉及到动植物名称、颜色等。不同文化中相同的概念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英美国家,白色表示纯洁、高贵。故婚纱是白色的,而在中国就意味着“死亡”、“疾病”。此外,在西方国家中许多表示颜色的单词也可以是姓,如:表示W hite怀特(白色)、布朗Brown(棕色)、格林Green(绿色),还有习语也与颜色有关:black tea(红茶)、blue films(黄色电影)、a white man(忠实可靠的)、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脸色不好)。
To lead a dog's life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to take horse吹牛
a lion on the way拦路虎
like a duck to water如鱼得水
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
a cat on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的语言意义出发作出主观评价。
6.手势语言
手势语言是一种非言语性交际手段,是英美人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的一种重要方式。不同的手势表达不同的含义。适时恰当的手势语言具有含蓄、简单的特征,既形象直观,又避免了因不方便说或说不清带来的麻烦,可谓口头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常见的有:
1,耸肩,双臂下垂,手心向外-表示不知道或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2,朝对方张开手臂-表示欢迎
3,高举双手或伸出一手,食指和中指张成开“V ”形-表示胜利。
4,握拳后竖起大拇指-表示同意。
5,大拇指与食指组成圆,其余三指伸直-表示满意。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一些手势语言,肯定对学生理解、习得知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7.宗教知识
宗教问题对中国学生是一个难点,也是个重点。所以在学英语时,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所信仰的宗教以及其宗教文化,否则在交际或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例如,在缺乏宗教文化知识的情况下,见到the End of the World,我们肯定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世界末日的来临,然而,在基督教中,人们却认为是伸张正义的时刻。所以,当西方人说“the End of the World”时,实际上相当于中国的俗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8.隐私
我们中国人喜欢问别人的年龄、收入、结婚了吗、去哪儿等,可对于英美国家的人来说,这样问干涉了他们的隐私,大部分外国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 t's none of your business!”这就容易造成“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
目前的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头戏,阅读材料中含有纯真的、地道的英语,所包含的文化意识相当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多元文化的渗透,善于设置文化语境,使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在日常阅读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文化渗透的方法
文化渗透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牛津版的7A,里面涉及的文化方面的内容很多,这要求我们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多方位文化渗透教育,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兴趣小组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教师一定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对比教学,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