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江南网络参赛教案(解)
江南
一、教案背景
√小学
学科:语文 1.面向:□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3)标画出自然段,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课题: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3.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4.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材简解:《江南》是(苏教版)第一册中的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学会本课生字。教学难点:整体感悟劳动人民一边采莲、一边嬉戏,鱼儿与人同乐的那种愉悦和谐的快乐氛围。
教学方法:《江南》是汉乐府里少见的清新雅致的劳动之歌。短短的几句话,清新雅致的采莲、荷叶田田,鱼戏三个词,就把江南风景的清新雅致写得淋漓尽致。教学本课时,主要通过读诗,让学生感受到江南之美。可以采取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还可以采用配乐朗读。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步认识古诗的形式,借助拼音读熟古诗。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课文。
1.亲爱的同学们,进入学校已经有2个多月了,也学习了很多知识了,特别是学会了拼音,我们已经可以用拼音来自己认识汉字了。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一看。(出示幻灯)先出示拼音,拼读2遍,再出示汉字,齐读。
http://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江南有关的课文。(板书:江南。)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D%AD%C4%CF+%B7%E7%BE%B0%CD%BC&in=11460&cl=2&lm=-1&pn=82&rn=1&di=42296937075&ln=1359&fr=ala0&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
教师:同学们,知道江南是指哪里吗? 江南是指长江以南的一带,那儿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啊?(出示幻灯)采莲图。
http://58.222.221.254/upload/2009_11/09111309414902.ppt 2.同学们,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请学生说。
3.同学们的眼睛可真厉害,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东西。是啊,你瞧,教师手指着图。(简单讲解图的内容)http://58.222.221.254/upload/2009_11/09111309414902.ppt
婷婷的荷花开放在碧绿茂盛的荷叶间,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欢快地游玩,秀美的水乡女 孩正划着小船采摘莲子呢。(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莲子就是莲蓬,可以吃的)课文中用一句诗写出了这幅图画。(出示:江南可采莲)这句诗句。借助拼音试读。请个别学生读。
教师:是的,江南不仅物产丰富,景色也很美丽,你看在一群采莲的姑娘身旁,长满了什么呀?
学生:荷叶。
教师:是的,这里荷叶长得怎么样啊?引导学生:碧绿碧绿、一个挨着一个、层层叠叠、茂盛、鲜亮、可爱。荷叶是多么的鲜亮嫩绿,古时候就用“田田’’这个词说出了荷叶的鲜亮嫩绿。(出示:莲叶何田田)学生试读。教师适当指导朗读。
http://wenku.baidu.com/view/f922fd28647d27284b7351ac.html 4.同学们,这个地方这么美丽,你喜欢吗?
5.同学们喜欢,鱼儿们也很喜欢,你看:它们都在清澈的河水里玩耍呢。(出示:鱼儿 在水中游戏的图)
6.鱼儿们可开心了,河水清澈,荷叶碧绿,荷花粉红,你看它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边说边出示句子)。
7.学生读句子,教师适当指导。
http://caiming.szedu.com/cai/in/3kecheng/kianou.ppt#256,1,幻灯片 1
8.欣赏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图,让我们来读读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给你三分钟时间,尽力把这首诗歌多读几遍,把它读通、读顺。(打开书自己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据上面的要求,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自读情况。(字音读准了吗?课文读通了吗?)(1)出示:可、北、叶、江、南、西、鱼 注意字的读音,个别读,集体读,关注后进生。(2)出示:采、莲、何、戏、间
注意字的读音,个别读,集体读,关注后进生。
http://58.222.221.254/upload/2009_11/09111309414902.ppt#260,4,幻灯片 4
三、再读课文。
1.现在你能把整首诗读准确吗?小朋友们打开书自己再读一读。2.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三个生字:“江、南”。2.自学书后第二题,看看该如何写。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左窄右宽。可:横要稍长一些。
南:上小下大,注意第二笔撇稍向左斜,下部分写时注意不要写的太窄,笔画不要靠的太紧,最后一笔竖不要太长。
4.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设计: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江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古诗。学习“可、叶、鱼、西、北”生字,正确书写,并会默写。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活动。
上节课学的生字词还会读吗?(开火车读。)课文会读吗?(指名朗读。)http://58.222.221.254/upload/2009_11/09111309414902.ppt#271,11,幻灯片 11
二、谈话揭题。
1.字、词会读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江南》。
2.这节课的要求提高了,除了读准确课文外,还要把课文读美,让听的人眼前仿佛一下就出现了江南的美景。你能行吗? 3.为了把课文读美,我们得看图弄清楚文章中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边读边在自己的脑中勾画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图。
三、精读课文。1.教学第一行。
(1)课文第一行句子告诉我们,江南一带是采莲的好地方。“莲”就是荷花,你们能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吗?(采莲子。)(2)指导朗读。(能自豪地读第一行诗句。)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的?把江南这一采莲的好地方介绍给大家。(练习读。指2读。)指导停顿:江南/可采莲
http://caiming.szedu.com/cai/in/3kecheng/kianou.ppt#286,2,幻灯片 2 http://wenku.baidu.com/view/f922fd28647d27284b7351ac.html 2.教学第二行。
(1)江南水乡的美,还美在荷叶。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子的?(碧绿的,像小钟的。层层叠叠的„„)(指名回答。)(2)这荷叶不光多,而且还很美。
(3)让我们来赞一赞荷叶吧!(试着读好第二行句子。)指导停顿:莲叶/何田田
3.教学第三至第七行。
(1)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连鱼儿也似乎特别高兴。瞧,它们在莲叶中间欢快地游着,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书上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鱼儿就像在欢快地做游戏,可高兴啦!)(2)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像鱼儿嬉戏的情景。)反复练习。朗读。指导停顿: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小朋友们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嬉戏的情景。小朋友们真棒!(3)能把这首诗歌背下来吗
四、教学生字词。
1.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鱼、西”两个字。
2.自学书后第二题,看看这两个字如何写。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鱼:“撇折”像鱼头,“田”像身子",“一”像鱼尾。西:下面边的部分应写得上宽下窄。
http://58.222.221.254/upload/2009_11/09111309414902.ppt#266,6,幻灯片 6 4.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全文。学习谜语,引导收集资料。
1.学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们采莲,鱼儿嬉戏,婷婷的荷花在比美。)2.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会如何?为什么? 3.荷花的美,给穿梭于荷叶间采莲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4.课后能去收集一些反映荷花、荷叶美的图片、诗歌、儿歌、绘画吗?
六、作业设计:
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收集资料。
七、板书设计:
江南
江 南 可 叶 鱼 西 北
教学反思: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简单易读,琅琅上口。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看图,再说一说:通过读这画面,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有几个孩子也能够绘声绘色地描绘出自己看到的画面,并且很贴切诗歌的内容。接着,我又让学生谈谈:你最喜欢什么? 大多数的孩子都对文中的小鱼很感兴趣,于是,我便就势引导学生想象水中的鱼儿在干些什么,它们之间会谈些什么……从而来感受鱼儿在水中嬉戏的快乐。紧接着再结合书上的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莲叶何田田”的美丽景色并指导第一句的朗读。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教学第二句时,抓住“戏”这个字,读出鱼儿的自由快乐。通过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受江南水乡莲花满池的美丽景色,体会到鱼儿在池塘中嬉戏的快乐。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使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并结合诗文中具体可感知的意像,引导学生理解诗文。
第二篇:《江南的湿度》读解
《江南的湿度》这本诗集被冬箫诗人一共收入了146首,并被分成三个部分:《生命的哑默》、《幻化的声音》、《自然的情绪》。下边,我就对该诗集里的诸首诗作的读解方面的个人看法分享给大家,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相互学习。谢谢!
《忌日》是《江南的湿度》里的第一首诗歌,从“不许快乐的日子特别安静”到“生和死都在这个时刻一同怀想”,充分流露出了诗人对“生命”这个问题的思考、推敲和诘问的那份心绪。
“生和死一起贴近盒壁”这个诗句出现在《骨灰堂》这首诗,藉此可见诗人对“生命”这个问题察觉的敏感度。
在《中年抑或青年的尾巴》里,诗人在对“生命”的思考里发现了生命质点的位移与其存在的关系,并极富想象力地带着一种幽默感形象地喻指以“尾巴”。
《对生活不用怀疑》,反映出诗人把对“生命”思考转换了一个角度,即“生活”。“生活”不但与“生命”有关,而且跟“生命”的诞生、成长和死亡存在着必然的关系。
《慢慢地》:“其实慢慢地也很快/一分一秒很慢,但一眨眼/就已经人到中年”——这显然反映出了诗人对“生命”这个问题的思考又转换了一角度,即“时间”。——“时间”不是生命,但是生命必然跟时间纠结在一起,并粘连到时间的每一个点位上。
《路上的年轻人》:“路上的年轻人保持着我当年的姿态/或者行头更年轻些/但我不羡慕他们”——这是诗人从“岁月”变化这个角度去思考“生命”这个问题的。
《千里之外》:“失去你等于失去一种特殊的声音/千里之外/有人留下了信念和灯盏”——这是诗人从“声音”这种无质量、无重量,只是传递能量的波的非物质角度去思考“生命”问题的。
诗人在《今晚我一个人》里没有正面反映什么问题,却以“赋”的创作手法,点到了“星光”、“徐徐凉风”、“栀子花香”等,这恰好明证出了诗人在“生命”这个问题的拷问。
诗人把《我们俩》这首诗写得充满了浪漫的情调和温馨,但是这却不是一首“爱情诗”,而是诗人从“我”这个简简单单的人称代词出发去诘问“生命”。“我们俩”,实际指的就是“我”和“生命”。
要解读《缘分——致cy》这首诗,首先得搞清楚“cy”这两个字母的语义。对此,我们有必要去援引诗人在该诗作里的一些诗句,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它来的时候,没有惊动别人/安静,就像/世间飞扬的两颗尘粒/悄悄碰在一起,然后/合二为一”“或许有一天,他们会一分为二”——从此可见,“cy”即是“次月”的汉语拼音的两个声母的抽取。——诗人从属于时间范畴的年月日里的这个“月”的生成、推进与演变的角度去诘问“生命”,这个视角既普遍又独特。诗人在书写这首诗时,使用了颇具浪漫特色的笔法。
诗人的《关于苹果(组诗)》,在创作方法上可谓含蓄,但是在解读方面不能涉足“意象”;也就是说,拿解读“意象诗”的方式方法去理解其内涵,那就会陷入“不可知”的迷茫境地。那么,怎样解读之呢?首先要破译“苹果”的喻意。——“苹果”有哪些喻意呢?我们通过查找一些资料,结果发现“苹果”的喻意大概有这么一些:
1、与平安有关;
2、与诱惑、纠纷有关;
3、与女人有关;
4、与和谐温馨、幸福有关;
5、与睡梦中所见有关。——大概知道了“苹果”的喻意,接下来就去试着理解诗人“关于苹果”的组诗的含义。对诗歌的理解过程,是一种潜在的心理活动,必须得展开想象的翅膀并像不忘觅食的鹰一样遨游于苍穹;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诗人诗作的字里行间去把握诗人的所思所想。——读诗,如果通过诗行的字里行间读不懂诗人的所思所想,那不但是对所读的诗是瞎猜乎而且简直就是“文盲班”进修。——诗人在《开始写苹果》里开篇就说:“我没有尝过,所以/不知道她的滋味/但她的颜色/从肉里往外红。表面的年龄/接近快乐”因此我觉得诗人的这首诗与一位初入社会的少女有关,但是诗人恪守着自己的道德情操,暗里观察,并默默地思考着某一“生命”的发展、变化的历程。按此理解去解读《关于苹果(组诗)》,即在诗人顺次而下的《第二次写苹果》、《再次写苹果》、《最后一次写到苹果》的几首诗作里,我们不难发现并敢断言:这个“苹果”组诗就与某一位曾经接近过诗人的姑娘有关,但是在诗人的心目中,尊重他人的“生命”即是对“生命”的爱护,至于某一个个人的命运如何,那要看一个人对待自己生命的自我珍爱程度如何——这里边包涵着自己的具体行为。
《仅有一天(组诗)》其实是诗人委婉的“独白”或者“忏悔”。因为诗人在《仅有一天》一诗最后有这么两句诗:“因此,我把情人/译成了——仅有一天”——我曾经说过,诗人也人。因此诗人的七情六欲跟别人不差。我目睹到那些“苹果”被“野猪”们糟蹋,暗地里真的为她们感到惋惜。风流的诗人大有人在,而风流的诗人却多有一颗与人为善的心。跟诗人接触的“苹果”,诗人以其独有的行为方式拿美好的诗句反映出来,相比较而言,“野猪”们是做不到的。“苹果”的生命和命运在诗人那儿被得到美丽的升华,但在“野猪”们那儿也许就是豆腐碴。——所以,诗人的这个组诗是从异性的角度去思考“生命”并试图努力地去解释人生、命运和生命的。
诗人的《等待》这首诗可能会在不同的读者那儿产生不同的认识,行为诗人在《等待》里透出的意思并不很明朗;不过我的理解是:“等待”需要耐心、意志和毅力,因此这就纠结着一种“生命”的存现性。所以,该诗还是诗人对“生命”问题的一种思考。
《大宅》这首诗是诗人从人之为人的具体居所这个角度去发现、思考“生命”的存在及“生命”的发展变化的。
《当我写下那些白色的文字》“当我写下那些白色的文字/没想过有多少人看到了它的骨:架/就像空气,只是风/才使它出现得凛冽或者温暖”。——这是诗人对自己文学创作结果的一种遐思,这也是每一位文学作者共同的心理意识。这样的“遐思”或者“心理意识”对每一个文学爱好者而言,在自我生命谋求存在的发展历程中,也许还搀和着痛苦。
第三篇:参赛教案
学校:南昌市青云谱实验学校
班会主题:常怀感恩之心
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师姓名:周立杨
常怀感恩之心主题班会课教学设计
主题:常怀感恩之心
活动目的: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看待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处或者是你有这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之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的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鉴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品格。自然而然的,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通过本次活动,体会父母、师长、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无私的亲情、师生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感恩的资料,阅读有关感恩的故事。
2、学会诗朗诵《感谢你父母》、《老师,您辛苦了》;学习唱《感恩的心》。
3、学生提前给父母、老师或好友等写一封感恩的信。
活动时间:2013年11月29日
活动地点:三三班教室
活动过程:
一、引入
主持人: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养育你长大;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人生的方向;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他们让你变得更加刚强。学会感恩,可能会给帮助过我们的人心里带来一股暖流;常怀感恩,生活会变得无比细腻。感恩是一门艺术。常怀感恩的人是幸福的。下面我宣布“常怀感恩之心”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感恩父母
(一)、感受父母的爱
主持人: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这个人,叫“母亲”;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种爱叫“母爱”。
而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他总是你依靠的屏障;
父爱是路,无论你走到哪里,他都伴你延伸,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让我们一起感受伟大的母爱和父爱。
故事:1999年10月3日10时20分左右,在贵州麻岭风景区,200多名游客在马岭河峡谷谷底唯一的缆车乘坐点,等待乘坐缆车去山顶吃中饭。11时10分,一阵难以想象的拥挤后,面积仅有五六平方米的缆车车厢,竟满载了35名乘客,又一次缓慢上升,10多分钟后到山顶平台停了下来。工作人员走过来打开了缆车的小门,准备让车厢里的人走出来。就在这一瞬间,缆车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缆车缓慢滑行了30米后,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巨响后重重地撞在110米下的水泥地面上,断裂的缆绳在山间四处飞舞„„ 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车厢内来自南宁市的潘天麒、贺艳文夫妇,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
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结果,这个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永远却离开了人世„„(观看《天亮了》flash)
2、主持人:同学们,在我们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生活琐事,或许你会嫌妈妈唠叨,或许你会说爸爸严厉,但是这其中却蕴涵着十分深厚的爱。让我们带着对父母的爱一起来朗诵《感谢你,父母》
感谢你,父母
让我怎样感谢你啊, 我的父母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片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雪山
让我怎样感谢你, 我的父母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拾起一朵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长江
让我怎样感谢你, 我的父母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拥有一丝阳光
你却给了我整个温暖的冬天
三、感恩老师
1、主持人:其实,老师的心,和父母一样。父母给了你生命,老师给了你灵魂。父母给了你肉体,老师给了你思想。愿天下的孩子孝顺父母,愿天下的学子爱戴老师.2请学生上台读写给老师的感谢信
3、学生齐读:
老师,您辛苦了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的嫩苗
是谁,把淘气的我们,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就好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养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3、主持人:孩子们,在生活中,我们不仅仅要感谢父母,感激老师。我们学习生活中还有亲戚朋友,甚至还有对手,凡是对我们的成长有帮助的人,我们都应该感恩。正所谓“感恩不待时”,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感恩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四、感情的升华
心中有爱才能发现世界充满爱;心存感恩方能感知生活给予我们的恩泽。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让我们在《感恩的心》这首歌中体会美好。
班会课反思:
虽然“感恩”这个班会主题被反复使用过,但是它仍然是具有生命力的。学生不同,对于感恩的认识就会不同。现在的孩子常常会忽略对别人的感激、爱护和关怀。我希望通过这样一节班会课,能弥补孩子的这种情感缺失。班会课之前,我先布置学生写感恩信,要求学生了解和收集自己身边的感恩故事。在课堂上,又通过观看故事短片、诗歌朗诵、学唱歌曲等活动,是学生逐渐体悟到感恩的真谛。但是实际的效果和预期效果还是存在差距的:
1、学生的收集不充分,交流时,有很多学生无话可说;
2、环节设计上缺少互动。孩子们没有亲身参与到课堂中来,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导致课堂质量有所下降;
3、最后的实践环节有作秀之嫌,没有落到实处。
通过这堂班会课,我再一次的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在不断地摸索中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也希望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四篇:参赛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教材分析
1、《沁园春•长沙》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提炼文章的主旨。要求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仔细研读全文和寻找关键语句,在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状况,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提高把握文章主旨的准确性。
2、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诗歌,根据诗歌这一文体特点,要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把握作者的情感即文章主旨,同时品味诗歌语言,陶冶学生的情操。
3、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规定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本课确立学习借景抒情,以壮景抒豪情的表现手法为另一个教学重点。
4、针对现在职高学生思想特点: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等问题,学了这课后,让学生明白:一个人应该顽强拼搏,奋力进取,要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远大抱负,做一个对祖国和社会有价值的人。
教学目标
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博大胸襟和慷慨豪情。
教学方法: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美。针对职高学生基础差,学习懒散寻特点,为了能够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拔高焦点。
2、我确定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先学后教为原则;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
3、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景设置法、设疑法、讨论法。学习方法
新课改要求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针对语文学科特点,特定学法如下:
1、2、勾画圈点法——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弄懂文意,采用这个方法圈点重难点。评点法——在已有鉴赏能力上,对课文大胆进行评点,培养学生独立评价能力,独有的审美能力。
3、4、质疑法——在评点过程中疑问,积极提出,积极与师生讨论
合作探究法——在教师引导下提出本课重难点,由学生合作探究,教室最后明确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一首诗:《咏蛙》http://
2、整体感知
思考:本词描述了几幅画面?试根据内容给各幅画拟出小标题。
讨论、明确:
描述了四幅画面:
独立寒秋图 湘江霜天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五、再诵诗歌,品味鉴赏
http://wenku.baidu.com/view/bf916c5077232f60ddcca1ff.html
1、写壮景,抒豪情
①独立寒秋图:注意“独”字。②湘江秋景图:抓住“看”字。注意视角、用词、手法。
品味明确:http://
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静)
近观: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静、动)
仰视:鹰击长空(动)
俯瞰:鱼翔浅底(动)
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结: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③峥嵘岁月图:抓住“忆”字。思考什么叫“书生意气”?
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粪土当年万户侯”,怎样的情怀啊?试回想一下《沁园春·雪》中哪些词句的思想内容与此相近。(齐诵:“昔秦皇汉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http://
①色彩:“万山红遍” 与“漫江碧透”
②动作:“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
③明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
④暗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当时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暗含)
3、语言品味: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有表现力。
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有气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的描绘出游鱼在水中像鸟一样盘旋的状态,很自在。
4、景、情、志:注意意象http://wenku.baidu.com/view/bf916c5077232f60ddcca1ff.html
本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霜天”图,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的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刻认识,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片回忆了往夕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的革命豪情,形象含蓄的给出了“谁住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中国的革命青年。
六、齐诵全词。http://
齐读下面这首诗《诗人·领袖》(印发)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
常于马背上构思,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地抽烟,抬头望断南飞雁,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雪天更善畅想,神思飞扬起来,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屈指数算,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
七、拓展http://wenku.baidu.com/view/bf916c5077232f60ddcca1ff.html
1、比较分析《沁园春·长沙》中“同学少年”和《沁园春·雪》中“风流人物”的形象。
2、阅读下列诗句,比较本词中的秋景,看看在感情色彩上有何不同。
①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
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③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
④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红楼梦》
3、课外摘抄五首以上毛泽东诗词
http://
教学反思
这节现代诗词鉴赏课上,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以学生为本和师生、生生合作,加强朗读训练,注重从教材中发现相关训练素材,拓展语文学习机会。通过参与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引导学生从抓住情感反复咏读作品入手,侧重欣赏诗歌意境的营造和品味语言,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练笔交流借鉴,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能紧扣诗词鉴赏的特点和一般方法来启发学生建立兴趣学习,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打破了传统“诵读——讲评” 的教学模式,是对诗歌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有益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由于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又分了6个组,所以学生的表达大大超出了课前预计的时间,最后的拓展评价没有让学生每组都尽兴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需调整对学生的估计。此外,教后,也是受那个写现代诗的学生的启发,我感觉其实最后的拓展可以改为自选主题写一首描绘自己眼中的秋的现代诗,融自己的情感于自己笔下的秋景,也可以用“沁园春”词牌,我想,这样更贴近于我的教学目的。
第五篇:江南教案
3、《江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江南和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之情。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教学难点: 理解“何田田”。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小河一条接着一条,池塘一个连着一个,一到夏天,池塘里的莲花就全都开了,这个地方就是——江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指“江”,认识这个字吗?你是怎么认识的?你能给“江”组一个词吗? 2.了解江南地理位置
(出示中国地形图,指出长江)长江是一条很长很长的河,自西向东,流经我国好多个省市。江南就是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就像孩子们看到的那样,江南有着风景秀丽的水乡景色,还有着碧绿的、层层叠叠的荷叶,荷塘里还有快乐的游来游去的小鱼,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其实,这样的景色,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古代的诗人也看到了,所以呢,就写下了这一首流传千古的汉乐府歌辞《江南》。为什么叫汉乐府歌辞呢,因为是诗歌流传之后,由汉朝的乐府官员收集起来的,所以称为汉乐府歌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根据自学提示自己学习课文。(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一”画出要求会写的字,用“△”画出要求会认的字。2.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江南有莲花,有河流,美得像一首诗!听——(听课文配乐朗读)
(2)认读生字词。
你也想来读一读这首诗吗?要读好诗先要读好这些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逐个拼读,齐读,你读我指,开火车读等形式认读。
(3)读全诗,将诗文读正确,读流利。①各自练读。
②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及时纠正错误。③老师想请一小朋友合作来读课文,谁愿意? 教师范读,让这小朋友评价;再请这小朋友读,师评价。读得正确的送一大拇指,读得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④像老师与这位小朋友那样,同桌之间互相练读,直到读正确为止。⑤全班齐读课文。三.感知了解“莲”
1.江南到处是莲花!在相应的黑板画的相应处贴上“莲叶”、“莲花”的词语卡片。指名读,齐读。
2.谁知道关于莲的一些知识?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补充一首莲的诗歌。《采莲曲》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四.指导写字,练写“江”、“叶”。1.出示“江”、“叶”。分别给它们组词。
2.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你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1)观察范字:
请大家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同座互相讨论:每个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
(2)指名交流: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口字旁写注意错落有致。(3)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一个写一个。3.学生在田字本上练写。4.反馈指导,加深印象。(1)实物投影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讨论、评议:你觉得哪些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要改进?
(2)重点比较“江”这个字笔画简单,你觉得怎样写才好看?(注意三点水旁的写法)5.继续练习。
五.课堂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习字册》中相关字的书写。
六.板书设计
3、江 南
美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去那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小河一条接着一条,池塘一个连着一个,一到夏天,池塘里的莲花就全都开了,这个地方就是——江南。(板书课题)江南。(齐读)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边听边观看江南水乡的美景)。师:你觉得江南水乡哪儿最美?
生:那儿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鱼儿。
学生们自读自演小鱼。
4.指导朗读:做小鱼的感觉怎样?(高兴)
用高兴的心情来读读这几句!要让人听出小鱼游动时的各种姿态,比如你想像鱼游得快时,就读快些,想像鱼在自在地游,就读轻松点。采莲姑娘在采莲时无意中发现塘中还有鱼呢,就兴奋地叫起来了:“看,这儿有一条鱼!看,西边也有一条!” 再来惊喜地读读这几句诗!
(三).背诵全诗。1.齐读全诗。
2.背诵比赛:看谁背得又正确又有感情!3.指名背,并为他配上音乐。
4.古人有击节而歌,就是一边打拍子一边唱诗,我们也一起把这首诗来唱一唱。
(用《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曲调唱全诗)三.知识拓展
1.出示白居易的《忆江南》,这也是一首描写江南的诗,听老师配乐范读。
2.简单介绍诗意,学生自由拼读。3.你还会被其他描写江南的诗句或儿歌吗? 四.指导写字。
1.接下来,让我们写一个字,其实,字写好了,也是一幅漂亮的画。出示“鱼”:
师边范写“鱼”边述:这是鱼头,“田”是鱼身,鱼尾巴在水里就是“—”。生练写两遍。
2.自己观察“可”、“西”二字,说说注意点,集体书空笔顺。3.练写生字。
4.教师巡视指导,二次讲评,表扬写的好的学生。五.布置作业 1.实践活动:画一画
3、《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江、南”等八个生字,会写“可、东、西”三个字和竖钩、竖弯两个基本笔画,认识“氵、十、艹”三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观察插图等方法,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描绘的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画面,激发学生对江南和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教具准备:生字卡片、PPT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美景图激趣导入 PPT出示江南美景
师:这儿的景色美吗?(美)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看看美景。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江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开课:这里的江指长江,江南就是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就像孩子们看到的那样,江南有着风景秀丽的水乡景色,还有着碧绿的、层层叠叠的荷叶,荷塘里还有快乐的游来游去的小鱼,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其实,这样的景色,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古代的诗人也看到了,所以呢,就写下了这一首流传千古的汉乐府歌辞《江南》。为什么叫汉乐府歌辞呢,因为是诗歌流传之后,由汉朝的乐府官员收集起来的,所以称为汉乐府歌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朗读视频。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识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8页,自由指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也可以问同学或老师。
3、同桌互读互评,师巡视指导。4.出示生字词检查认字情况:(字卡)(1)带拼音的字:抽生拼读,他生跟读。
请一个孩子当小老师拼读,其他孩子跟着读,如果读错了,另外的孩子改正,并换老师。特别提示易错音节。注意: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南”是前鼻音、鼻音,“ 连”是前鼻音、边音,“江”是三拼音节。
(2)去掉拼音的字:开火车读(个人开,全班跟读)。(3)带拼音的词:游戏。(4)去拼音的词:组词。
给生字组词。先和同桌交流,你想选哪几个字组词,你能组几个?再全班交流。注意让孩子说的时候说出:我选谁?组词。
三、再读课文。
1、现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读准确吗?小朋友们打开书自己再读一读。
2、抽生读文,他生评价:
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流利?应该怎样读?
3、小组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两个生字:“可、东”。
2、仔细观察,看看该如何写。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可:横要稍长一些。东:撇折与竖勾交叉。
4、教师示范写生字,生书空。
5、学生描红,练习书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6、展示优秀书写。板书设计:
3、江南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