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
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
珠海市二中 陈嘉欣 吴惠恩 简玉梅
指导教师 陈少康
一、问题的提出 如今,可供阅读的图书越来越丰富,可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时间却在随着年级升高、功课增加而减少。在中学校园里,许多学生都在中考或高考的压力下,被沉重的教科书和堆积成山的辅导书压得气喘吁吁,课外阅读竟也成了一项奢侈的休闲。而我们在关注这一问题的同时,不得不也审视起现在的应试教育现状。
二、研究目的
在应试教育下,许多中学生都变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这对正值青少年的我们的心理或生理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我们想通过这次研究调查,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并引导他们正确地进行学习。而且如果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展他们的学习动机,指导好他们的课外阅读,特别是诱发他们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不可忽视的。
三、研究内容
1.喜欢阅读的课外书籍的类型 2.用作课外阅读的时间 3.课外书籍的来源
4.影响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因素 5.对课外阅读的态度
6.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习吗?
四、调查过程
经过全体组员的讨论后,定下了本次研究的课题“关于中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调查”,也初步确定了调查的对象是珠海市各大中学生。此后,经过组员的一致认同,各自分好了工,确认为:表格设计及派发:吴惠恩,简玉梅;查阅相关资料并记录:陈嘉欣;采访:胡芳菁,王语嫣:资料整理:潘洪添;总结论文:全体。时间安排定位周末与寒假期间。
计划确定以后,便展开了调查。大家纷纷提出应调查的内容,负责的同学整理好后制成了调查问卷并派发给他人填写,虽然中途会碰到一些阻碍,如被人拒绝,但最终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接着就是上网查阅了资料供参考,再由相应的同学负责采访了个别学生、家长与老师的意见,了解具体的情况,然后是整理资料,将这么多天努力的成果一一展示给每一个组员看,还就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各自交流心得,最后共同总结论文。相信这会是一次让我们都难忘的经验。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1、九成中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不足1小时
本次针对中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的问卷调查,调查了近百位学生,有效收回问卷50份。
问卷调查显示,虽然有75%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必不可少,但在现实中只有10%的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籍时间“至少一小时”,78%的学生“想阅读,但时间都被功课挤满”。在阅读内容上,休闲娱乐杂志更是受到热捧。
2、阅读认识:七成学生认为很有必要
在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上,有75%学生都认为课外阅读具有网络、电视等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可取代的意义;12%学生认为“无所谓”;13%学生认为“读书或看电视只要能得到信息就好了”。对曾经颇受关注的设立“全民阅读日”问题,71%学生认为“很有必要”。
对课外阅读的认识13%12%意义重大无所谓知道就好75%
再看看学生家庭的阅读条件,71%学生阅读的课外书来源是“在书店购买”,16%学生从“图书馆借的”,12%学生是“跟别人借的”,只有1%的学生“从不看课外书”。对待孩子买书的问题,75%的学生家长“非常爽快”; 只有1%的家长对孩子买书不支持。这当中教辅书所占比例为46%,学生反映所买的书中教辅书占了一半。
课外书来源12%1%16%在书店购买图书馆借的跟别人借的从不看课外书71%
3、阅读时间:八成学生称阅读时间被功课霸占
在阅读时间和计划上,每天阅读课外书时间“至少1小时”的同学只占10%,有57%的同学阅读时间“不固定,隔几天就会看书”;而在周末,有43%学生都在家里“用来做一大堆作业题”,26%学生“忙于参加各类型兴趣辅导班”,12%学生“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或看电视”,只有19%学生会“经常安排一定时间阅读课外书”。对阅读课外书的现状,78%的学生“想阅读,但时间都被功课挤满”,只有15%“想阅读,也有充足的时间”。
阅读时间1%32%一小时以内至少一小时57%10%不固定从不看课外书
4、阅读类型:休闲娱乐类杂志受热捧
学生最常用阅读方式,“多数看杂志报纸,快速浏览”占了32%;“喜欢传统书本阅读”占24%,“网上阅读”居多,占44%。涉及阅读课外书类型,“休闲娱乐类杂志”受热捧,其次才是“文学名著、科普和知识等”,“网络读物和流行小说”同样有不少学生读者。
阅读课外书类型
26%25%8%26%15%娱乐类杂志文学名著科普网络读物青春小说
5、阅读阻碍:作业问题成关键
在调查到学生认为影响课外阅读的因素有哪些时,作业太多成了首要问题。选择“作业太多”占了55%;“忙于参加辅导班”占了4%;“忙于上网聊天、玩游戏”占了24%;选择“其它”占了17%。
影响阅读因素作业太多17%忙于参加辅导班55%24%4%忙于上网聊天、玩游戏其他
结果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许多中学生都认为课外阅读必不可少,可是繁重的作业、无休止的补课等都成了扼杀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凶手”,这也正是现代应试教育的悲哀。我们应该提倡减负,学校也应该每周安排一些时间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此外,大部分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都是休闲娱乐杂志,我们认为这些读物大多是些没有价值的内容,对学生增长知识毫无作用,而且其中还包含许多不良信息,因此,我们建议学生应该少看这些读物,应把目光更多地投注于文学经典或是科普知识。家长应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但也要注意学生购买的读物是否合适他们阅读,这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或是放松身心都有一定作用。老师更应该真确地引导学生阅读应把作业问题处理好,不宜布置过多的作业,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除了上述调查结果外,我们在调查过程中还收集了一些案例: [个案一] 课余时间几乎被兴趣班排满了
讲述者:王同学(男,前山中学初二学生)
我从小学就喜欢语文,很小我就读了很多课外书,爸爸妈妈也总是鼓励我多阅读。爷爷是一位退休的中学语文教师,每次放假回老家,他总是布置我背诵古文、古诗。
上了中学,功课负担重了,爸爸妈妈对我提出新的要求,为了考好成绩,我每晚都要做大量习题,阅读的也都是和作业有关的内容。特别上了初二,我见到初三的大哥大姐们经常连假期还要回校补课。自己心底也开始暗暗紧张,过去喜欢阅读一些名著,也只能利用周六周末草草翻阅一下。可是,休息日我还要上物理、数学兴趣班,还要弹钢琴。面对排得满满的任务表,哪还有时间去阅读?
[个案二] 高中后父亲不再支持我读名著
讲述者:李同学(女,实验中学高二学生)
上小学和初中时父母经常为我买回一些名著阅读,鼓励我多阅读,平时每天多看看新闻,休息日也看看电视剧。上高一以来,老师总是布置大量习题,老师对我说,你成绩是不错,但是参加高考需要拔尖才能上一所好的重点大学。
父母对我的态度也开始改变。他们见我休息日看连续剧就会在一旁唠叨,也不像以前那样支持我课外阅读了。父亲怕我上网太多,竟不经过我同意将本来买给我的电脑抱走了。有一次他见到我手里抱着一本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很生气地过来提醒我不要再看了。“等考上重点大学再慢慢看”成了父亲劝我不读课外是的口头禅。
由上述例子可见,学生的阅读状况实际上与学校、家庭都有关系。看看下列新闻图片,我们对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状况就不难理解了。
应试教育下家长更多关注教辅书。
图为广州购书中心一楼大厅临时搭建售书窗口,应对数万每到新学期开学,教辅书就成为学生家长热购的对象。
对中学生的阅读状况,专家如此评述:(讲述者:魏红芳,珠海市第四中学语文老师)
课外阅读与课本学习不矛盾,与高考不矛盾,它只会促进课本学习、提高高考水平。所以我主张,中学生每天至少应有1个小时时间进行课外自由阅读。对课外阅读途径,我认为报纸杂志阅读、网上阅读和传统的书本阅读都是必需的、有益的,轻视现代传媒的报纸杂志和网络阅读,将会使自己的知识视野变得狭窄、知识内容单一和陈旧。但无论如何,传统书本阅读仍是最基本的阅读途径,像各种版本的文学作品,给人的感受是其它传媒永远无法代替的。
问卷调查显示,有63.9%的中学生是“想到什么看什么”,结果便可能出现以大众文化产品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情况。我们不否定大众文化的价值,但一个民族一旦只有大众文化,或人们只热衷于大众文化,而传统书籍的经典作品却无人问津,那么,势必造就大批无思想深度的“文化大众”,整个民族素质必将下降。长远而言,这种倾向令人担忧。
六 讨论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是不理想的,为此我们进行了分析,对问题讨论如下:
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课外阅读? ①让学生略优秀课物外读领的魅力:语文学习有两大享受,一是朗读,二是课外阅读。对于热衷于课外阅读的同学,可以让他们欣赏、沉醉、深思,开拓更加广阔的阅读范围,提升阅读的质量和档次。对于尚未入门的同学来说,可以让他们初窥课外阅读百花园里的风景,产生向往,逐渐培养起阅读的兴趣,成为课外阅读新的爱好者。
②做一个智慧的买书者:引导学生树立一个观念:优秀的书刊,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精粹,是最有意义、最值得珍藏的!学生要成为读书爱好者,首先要学会买书,具有鉴别、判断能力,把最有价值的书刊买回来,不能让坏书刊败坏读书的口味,贻害求知的心灵。老师先行一步,可以把经验传达给学生;学生买了好书,学有收获,可以参考他们的买书类型。长此以往,学生既充实了自己的书架,有积累了自己的买书经验,对他们一生有益。
③激发阅读的兴趣容易,保持读书的恒心困难。我们通过每周的交流、读书的评价,推动学生挤出时间读书,每周持续读书,逐渐养成每天读书的良好习惯。当然,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容忽视,“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不敢懈怠、坚持读书,为自己的思想不断注入源头活水,这对学生是最有力的感召!
2.如何解决阅读时间被功课霸占问题?
应尽量提高完成作业的速度,充分利用闲暇时间。经统计,每天课件10分钟,饭前饭后10分钟等平时被同学浪费的时间,加起来竟有150分钟,几乎是一个晚修的时间。因此,同学们不妨利用这些时间完成作业或是进行一些课外阅读。
3.如何解决学生青睐休闲娱乐杂志问题?
学校、老师要进行宣传引导,让学生了解这些读物的无益,并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和阅读能力。
第二篇:中学生课外补习班现状调查报告
中学生课外补习班现状调查报告
以焦作市某学校为例
【摘要】本调查是关于中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现状调查,通过本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学校各个群体对课外辅导班的了解和认知的程度,核心在于了解学生对辅导班的态度——他们是否真正出自己的意愿、是否真正喜欢所开放的各类科目,旨在将他们的现状进行还原。
【关键词】 课外辅导 现状调查 了解 认识的程度 意愿
一、调查的背景以及调查的概述
本调查是以焦作市某中学初二3班的学生、老师以及课外辅导班为对象,主要应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来探讨关于辅导班的现状为人们提供一个对辅导班大致的宏观的认识。
(一)关于调查地点的选择
本调查的地点选择在焦作市区内笔者的母校,选择本地方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本地的辅导班相对的较为集中,且办学的类型有所不同,能够多方面的获取信息。二是笔者对母校更加熟悉,这样可以很轻松的和老师进行相应的沟通,并能后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
(二)关于调查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禁忌和猜疑,这就需要及时的化解遮蔽,或者利用其他的方式掩盖的遮蔽其真实的调查的意图,所以在获得真实的信息和维护调查者的意图利益之间就存在以个灰色的地带,这是较难的把握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调查的过程当中要灵活的处置,采取变通的方法,技巧。
首先是以一种诚恳的口吻和语气来向被调查者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以及是否会他们造成利益上的损害,其次在调查的过程当中,被调查者的耐心,合作和态度都是比较的重要的,相对的比较极端的一个案例是,如果被调查者真的很忙,但是你还在那儿软磨硬泡,这就难免会引起被调查者的反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能察言观色,再选择适当的时机去调查,最后的一点也是比较的重要的,这牵扯的关于伦理以及情感方面的问题,就这一点而言,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对他们的名誉,以及以后的发展和当前的利益造成任何的损害。
(三)关于本调查的意义
对于本调查不仅有理论方面的意义,而且也有实践方面的意义,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理论研究都是纯理论化的,在某种情况下他忽略了问题的现实的价值,通过本调查,可以给我们一个实际的认识,那就是当前课外辅导班的现状到底什怎么样的,是否真的就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这样就可以把我们所调查的相关结论应用于关于辅导班的实践当中。
我国中小学教育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老师、家长在学生正常接受的教育教学之外,还要求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奥数班、网校、家教等辅导训练。而此类辅导训练往往是有偿服务。虽然近几年教育部一直倡导素质教育,并出台一系列减负政策,希望减轻学生额外负担,但现实生活中课外有偿辅导却屡禁不止,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几乎人人都有参加课外辅导的经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了解其利弊对当前及今后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有深远意义。最为重要的是,中学生作为祖国最有朝气的一个人群,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辅导班现状呈现在打中面前,让社会对这种现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以确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初中生,共发放问卷24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13份。我们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数量、类型、时间、形式等方面:
(一)目前中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数量情况
被调查初中学生参加的比重接近九成,占88.1%。从数量上看,有近三分之一的被调查学生参加了一个辅导班,参加两个课外辅导班的占26.1%,有22.7%的学生参加三个及三个以上的辅导班,可以看出,参加两个及以上课外辅导班的人数将近一半,说明在大多数中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课外辅导起到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
初中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数量比重
40%30%20%10%0%初中生二个一个三个及以上没有(二)参加课外辅导班的类型
调查发现,选择语、数、物、化等纯文化类课程补习的远超过其他类型,占74.1%,撑起了课外辅导的半边天。选择第二位的是各类学科竞赛班,8.0%;艺术绘画类,7.4%;体育运动类,5.5%;科学活动类,2.5%;其他包括棋类、外语类、记者班等的占1.8%。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学子在选择课外辅导时将目光投向了文化课补习与提高,将其作为一种巩固课内基础、学习主课知识的途径,这仍然是多数学生与家长的主要认知。其次,选择考级考证、竞赛辅导两项的比例也占了21.6%,说明学生参加课外辅导不乏一定功利性,希望在短期内强化自己的应试能力,学习针对性较强。再次,选择音乐和艺术的共占19.5%,体育运动的7.4%,由此证明中小学生和家长对培养艺术情操和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也相当高,越来越开始注重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作业辅导选项鲜有人问津,意味着多数学生的补课着重讲解知识而非只做习题,这一点值得称道。素来是冷门项的科学类辅导班得到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这当归咎于中国教育的重心在传授而非鼓励创造力,比起自主探索,中国学生更倾向于接受课堂知识。此题的结果与预期大体相符,在注重对文化课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同时,中小学生和家长也应该给予“副课”项目更多关注,这对身心健康、人格完善、培养兴趣裨益更大。
(三)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时间
1、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时间段
调查显示,在周六周日上辅导班的学生占了大多数,为79.6%,上课时间在周一至周五和寒暑假的分别只占9.3%和11.1%。可以看出,有近八成的学生将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时间设定在周六周日,这样可以跟紧学校课程的进度,更好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是参加课外辅导班时间上的首选;而由于周一至周五的补课只能安排在放学以后或晚上,这对全日制课程的学生而言,强度过大,而且如果课时较长,还会影响听课效率和正常睡眠,因此选择参加的比重较小;寒暑假期,虽然应是学生们放松休息期间,但仍有超过一成的学子利用假期,学习新知识或预习之后的内容。
选择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时间段比重寒假暑假11.1%周一至周五9.3%周六周日79.6%周六周日周一至周五寒假暑假
2、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时间长短
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同学每周参加课外辅导的时间在4至8小时之间,比重占总数的51.6%,位居第二的是每周少于4小时,为33.8%,在8至12小时之间的,为10.7%,占4.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每周大于12小时。如果以每周参加2个辅导班,每门以2小时计,粗略估计每周用时4小时左右较为合适。
(四)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形式 %50403020100老师上门辅导教师家上课49.432.413.94.3教育机构上课其他
可看出,多数人还是青睐在专门课堂学习或去教师家补习,调查数据显示,在教育机构上课的人数比率居第一,为49.4%,将近一半;到教师家去上课居其次,占32.4%;而请老师上门辅导多以分析作业、复习旧知识为主,此种形式仅占13.9%;此外包括在校补课、临时求助等其他方式的占了4.3%。还有部分学生同时多种形式并行。
四、总结与建议:
课外辅导训练与目前学校的教育现状一样,目的跟国家倡导素质教育的宗旨是相违背的,其实际效果也是褒贬不一。但它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真真实实存在了,原因主要存在于社会、学校、学生及家长几个方面。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将从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面进行调查,采用访谈式调查方法随机对这三方进行调查。
从学校因素方面看,每年的升学率是卡在学校脖颈上的一道枷锁。升学率高不高,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声誉,进而决定着学校的生源,最终直接关系到该学校能否在名校林立、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去。所以,大多数学校都在搞解难班、奥数班、奥语班等类似的辅导班。即使校内不组织,大都也支持学生在校外参加类似性质的辅导班。而现在学校内许多老师开始在校外以家庭教学模式收纳自班的学生,以及外班的学生作课外辅导班。辅导班的教学内容与上课内容无异,可能是更为细化,而这部分上课的学生一般认为还是自己的老师,上课水平,教学方法也都比较了解。一般情况办这种小班的老师,教学水平都比较好,比较受学生的爱戴。
从学生及其家长方面看,大致分三类情况:一是学生学习能力强,课堂学习有余力,此类家长们当然不愿让孩子课余时间花在游戏和休息上,给孩子加压也是顺利成章的事。不过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一般此类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比较放心不会插手过多。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很大。二是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学校教的东西“消化、吸收不了”,家长们便急着到处找老师、家教、培训班给孩子补课,不惜一切代价为达到自己对孩子的过高期望而努力。这类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相当上心,只要有一切的可能都会去三是学生处于中等水平,并没有补课的必要,也无余力学习新知识,但是看到其他同学纷纷参加,往往有攀比心理。而一些本不打算给孩子额外负担的家长们为了不影响孩子前途,迫于无奈随大流,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这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过高的期望值和从众行为,成为课外辅导有偿服务存在与发展的温床。建议:
(一)课外辅导用时要合理,不宜过长
我们建议,每周用时不宜过多,8小时以上应当偏多,如果一门课上时间太久或课数太多,不但使人疲倦,使听课效率打折扣,而且会渐渐降低学生对所学项目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依赖课外补习,课内不认真听讲,课外又不重视,造成无益有害的后果。适度适量才能将知识掌握量最大化。
(二)选班慎重,因人而异
每个人的水平和弱项不同,不一定都需要课外辅导,然而有些人,盲目跟风,不了解自己的综合情况,结果是浪费时间和金钱,不对症下药,自然对原有问题无甚帮助。选择辅导班时,应清楚分析自己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和需要,不能随大流,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教育质量需要提高
大多人对教育机构的质量相当满意,但不乏个别组织无序、临时聘请教师、不负责任的机构。希望我们的课外培训教育机构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设置更合理、有针对性的课程,满足学生获取更好教育的需求,学生和家长也要善于选择,不能盲目跟风。同时对不正规教学机构希望教育部门加以整顿。
(四)学习动机应予改变 许多学生被家长或受周围风气逼迫,参加辅导,心中有抵触情绪。我们认为,主动自愿,非强迫,才是掌握知识的关键,家长希望孩子学习取得进步的心情本是无可厚非,但不可急功近利,施加强压,使孩子被动学习,产生逆反心理。应放平心态,鼓励孩子扎实长远地投入学习。因升学压力或日后规划不得不参与辅导的同学,必须调整心态,尝试用主动姿态投入学习,才能改善情绪,获得较大的收益。
(五)形式合宜,对症下药
单独辅导和集体辅导两种形式各有千秋。在辅导机构中,传统的多人课堂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结识有相同目标的伙伴,然而各人薄弱环节不同,上大课缺乏针对性,听课效果也不如一对一强。请家教单独辅导,方便老师针对学生的不足,查漏补缺,但是可能造成较大压力,而且费用一般较高。应该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五、结束语
课外辅导班的本质与初衷无非就是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但是在家长的殷殷关切之下,更应该注重的是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与素质能力。在巩固学校知识的前提下,拓展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素质才应该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第三篇:中小学生课外补习班现状调查
中小学生课外补习班现状调查
洛阳东升三中常文佳
近年来,各种补习班、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为了对学生参加补习班的情况有所了解,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于2012年12月20日至2013年1月3日,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组人员有:常文佳、高茹涵、李晓瑞、杨恒秀、陈瀚霆、刘卓琛、牛文天七位同学。
2012年12月20日至25日,我们分别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随机发放102、125、102份问卷,共回收262份(被某小学老师当做发小广告的给没收了几十份)。2013年1月1日至2日,我们在书店、商场、马路等场所发放问卷139份,回收131份。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68份,回收有效问卷393份,问卷回收率为84%.现将此次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1.是否参加补习班:参加的有291人,占74%。其中:女生211人,参加补习班的有168人,占80%。男生182人,参加补习班的有123人,占68%.2.学生所处阶段:小学生142人,参加补习班的有103人,占72.5%;初中生136人,参加补习班的有120人,占88.2%;高中生116人,参加补习班的有68人,占58.6%.3.参加补习的科目:参加补习班的291人中,语文68人,占23%;数学185人,占64%;英语206人,占71%;物理91人,占中学生的36%;化学68人,占中学生的27%(小学没有物理化学计算时没统计在内);其他80人,占27%。(该调查不包括音乐美术)
4.每年在补习班上的花费:参加补习班的291人中,低于1000元的50人,占17%;1000-3000元的128人,占44%;3000-5000元的48人,占16%;5000-8000元的35人,占12%;8000元以上的30人,占10%;
5.是否自愿参加:参加补习班的291人中,“全部自愿参加”156人,占54%;“部分自愿参加”114人,占39%;“非自愿参加”的21人,占7%。
6.参加补习班效果:“效果很好”的108人,占37%;“效果一般”的151人,占52%;“作用不大”的25人,占9%;“无作用” 的7人,占2%。
调查结果分析:
1.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大多数
学生(调查人数的74%)选择上补习班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其中女生上补习班的比例(80%)高于男生(68%),这与当前各阶段女生成绩优于男生的现状相符。
2.在参与补习的科目中,英语和数学两科补习人数最多。英语热与当前的出国热有关,现
在不少国外大学开始对中国招生,香港的几所大学招生时也十分重视英语,每年出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这些都使家长和学生从小学甚至幼儿园时期就开始重视英语。而数学是因为比较难学,而且不少学校招生时过于看重数学竞赛成绩,因而补习人数较多。中学的物理和化学补习人数也相对较多,一方面是高考理科招生比例大,另一方面部分学生感觉理科知识有一定难度。统计结果与社会上补习班的招生宣传基本吻合。
3.参加补习班的学生中,初中生比例最高(88.2%);高中生比例最低(56%)。这应该是
与高中生自学能力增强有关。
4.学生每年在补习班上的花费以1000-3000元的为最多(44%),5000元以下的占78%,因为多数学生只需补习一科或两科。但也有少数学生补习科目较多,有的甚至采取名师一对一辅导,费用自然就很高了。课外补习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经济支出,加重了一些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
5.多数学生自愿参加补习班,非自愿参加的只占参加补习的学生的7%。充分说明了当前
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这与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完全相左,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6.多数同学认同补习的效果,“作用不大”和“无作用”的只占11%,这一方面说明补习
班对学生的学习确实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也能解释近几年补习班疯长的现象。
调查结果的思考:
首先,从参加补习班的学生的比例可以看出中国学生在现行高考制度下所面临的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除了正常的上课、写作业,学生还要利用晚上、周末、节假日到处上补习班,所以现在的学生成绩上去了,身体素质下来了,跑不动,跳不远,没时间玩,没时间思考,装一脑袋死知识,与国家现在提倡的“中国创造”如何对接?
其次,参加补习班不仅占用了学生运动、休息、娱乐时间,也增加了家庭经济支出,减少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时间,一些学生在上不上补习班及费用问题上与家长产生矛盾也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第三,对社会上的补习班我们也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它的存在确实能办助学生查漏补缺、总结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的人们的需要。但要防范那些没有执照、虚假宣传、骗取钱财的不良补习班。
2013.2.26
第四篇:中学生上网现状调查
中学生上网现状调查
西安电大户县分校行政管理专业王建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上网已经成为中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交友等的另一途径,它带来了方便,使都市繁忙的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同时,它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网恋、网友、黑客等。中学生作为网络大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家长及教师对于其上网态度如何?中学生如何利用上网来丰富自身的知识?他们对网络的一些特殊现象有何看法?因此,我是一个中学计算机老师,所以我选择了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希望从中能得到有关中学生的上网情况,来辅助我更好的利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中国网民已近7950万。在网民中,中学生上网人数已占到网民总数21%,在中学生网民中,上网人数已占4/5以上,且男生上网所占比例(84.1%)高于女生所占比例(76.9%)。根据调查结果显示,81.0%的同学家中配置了电脑并且还拥有上网功能,当中78.5%的同学的上网方式是宽带,这就说明了为什么近几年宽带的用户正在不断的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电脑逐渐成为家庭学习、休闲、娱乐的必要设备,而其中的许多家庭已经将电脑作为人们生活办公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既然中学生上网“畅通无阻”,那么他们又是在什么的地方上网呢?答案显而易见,有的在学校(少),有的在网吧(多),有的在家里(最多)。
0.8%的学生在学校上网,人数比较少。由于学校的能力有限,还不能做到让学生可以在校自由上网。学校应开设信息课,或者用课外辅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好网络,对中学生上网“宜疏不宜堵”,家长与学校要相互配合,正确引导学生,育人与网下育人相结合的路子,以促进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家长、学校及社会有必要采取行动,担负起辅导中学生健康上网的责任。
24.5%的学生在网吧上网,人数比较多。网吧在城市已经说得上是随处可见了,价格1——3元,比较合算,是中学生可以承担的价格范围,也是中学生可以肆意发挥的地方,减少了家长、学校的监督,自然他们就会选择这样的“好地方”了。但是中学生不可以忽视网吧的管理、安全等问题,因为很多网吧存在非法行为,损害中学生的人生安全,甚至夺走了他们宝贵的生命。网吧管理重要的一条就是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公安、文化、行政执法等部门要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对容留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要加以重罚。
67.7%的学生在家里上网,人数是最多的。学生们大多认为在家里上网方便、安全,而且家里又申请了宽带,不用浪费,又不用自己掏钱,很划算。九成多的家长们也都倾向于自己的孩子在家里上网,主要是因为在家里可对孩子上网进行监督和适当指导,以避免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家长也比较放心。另一方面家长们反对学生在网吧上网,因为网吧人员复杂,孩子易交友不慎;网吧管理存在隐患,容易出事故;上网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易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误导,影响身心健康等。
不管中学生在哪上网,都是上网对吧。我们是否会问他们都干了些什么呢?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玩游戏、聊天以及查信息,其三者的比例分别为60.3%、62.8%、72.7%。
玩游戏。游戏对智力以及反应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如今游戏的逼真与刺激,非常容易让人沉迷而欲罢不能,这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
网上聊天,QQ又是一种非常盛行的聊天工具。而为什么同学们会对聊天情有独钟呢?当问及这个问题时,一部分同学回答是“交网友”,其他的同学是和朋友联系,一位热衷于上
网的同学说:“一般只要有时间我就上网,有时上课我都情不自禁地想着上网。”的确,在我们同学中,为上网,废寝忘食者,甚至逃课上网者大有人在。
获取信息,这当然是比较积极的一种人,能够比较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服务大量的网络信息,为上网中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这也不排除一些不良的信息,因为网络也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传播的土壤。有很多信息是没有加工筛选的原始信息,良莠不齐。在各种信息、观点自由表达的网络上,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乘信息大潮汹涌而来。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还没有成熟,还没构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大量的接受这类信息,势必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趋向,使他们逐渐认同西方民主和西方文化,并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进而动摇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另外,网络也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传播的土壤。据调查显示,上网中学生当中,有近八成访问过色情网站。另据《华商时报》报道,我国涉嫌性犯罪的未成年人几乎全部观看到淫秽影碟或访问过色情网站,青少年的犯罪手段也大多来自网络。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开学时每周上网时间4小时以下的占71.4%,4-10小时的占22.8%,10小时以上的占5.8%;寒暑假时每周上网时间10小时以下的占61.6%,10-20小时的占23.2%,20小时以上的占15.2%,也就是说有一成多的学生出现沉溺网络的现象,平均一天超过3小时以上。青少年的自制力、理性发展都还未达到成人状态,所以很难控制自己,容易导致网瘾问题出现。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上网都以聊天或玩游戏为目的,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进行网上写作的学生上网族也不乏其人,但是这样的学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当笔者问及一些学生上网都做些什么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回答“搜集资料、浏览信息”等等,但当进一步问他们如何搜集资料以及经常浏览的网站有什么特色、有哪些栏目时,他们往往一脸茫然地回答不出来。这说明,大多数上网的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等“旁枝末节”上了,他们没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为自己的工作,学习服务。
针对这些信息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面对全体中学生倡议“健康上网”:
(1)父母和教师应当与孩子一同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这不仅能够便于长辈与新一代沟通,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上网,减少消极的影响,抵御不良信息。
(2)在学生上网时,家长必须给其建立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并且与孩子“约法三章”,规定其上网的时间等等。可参考国家颁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3)学校在信息管理方面多开展这类的专题讲座或者活动,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网络。
(4)学生本身也应该自觉的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约束自我,做到上网有度,注重培养自身的良好网络习惯和道德素质。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活动,我懂得了应该如何正确的凭借事实,从具体的感性材料中总结经验,提取出具有可行性和代表性的理论。以小组讨论为主的研究方式使我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提高了。研究性学习一方面要求我要有主动性,不能单纯依靠老师,也不能指望有答案给我参考,只有靠自己走出新路,才能有所收获;另一方面又要求我要有很好的合作精神,研究过程不是单靠个人的表现就可以完成的,严谨、艰难的研究工作需要组员互相配合、群策群力,只有最大限度的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大家互相帮助,这种研究才能有效率地进行。
在接触家长与高年级的同学时,也培养了我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如何与别人的交流方式。记得刚开始进行社会调查时,同学们普遍表现得比较拘束,在与被调查者用普通话交流时往往感到不自然,结结巴巴,而且对这种研究方式感到犹豫和不适应;但是到我们的课题
即将结束,作最后一次社会实践时,同学们的表现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待被访问的家长和同学,我们会主动的与其交流,行为举止也较大方得体,这种改变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可喜的。不仅如此,在数据统计与资料收集时,我们还必须通过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困难,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和人生经验,这些在书本上都是没有的。
网络,作为进入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定将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中学生,一个社会中比较活跃的群体,网络势必会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网络走进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现在我国的网络技术与管理水平还没有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网络化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对我们中学生有利也有弊。总之,在网络这个大染缸里,中学生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中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
2006年9月15日
第五篇:关于中学生课外补课调查问卷
瑞安市外国语学校,关于中学生课外补课情况调查问卷 姓名:班级:
课外补习(Private Supplementary Tutoring),有学者将其称为 “影子教育”指的是学生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参加的培优补差活动,因其补习内容基本上类似于学校课程。对课外补习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兴盛于整个90年代,并持续繁荣至今。在笔者此次的调查中,我们将课外补习定义为:学生在正常的学校作息时间以外,参加的一些有关语数外、音体美等科目的学习活动,包括家教、参加课外辅导班、兴趣特长班等多种形式。课外补习一直盛行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了解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影响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本调查小组特从小学生参加课外补科目、原因、时间、效果、以及自我满意度这几个方面开展了此次调查。
一.选择题: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所在的年级?()
A.初一B.初二C.初三
3.在本学期是否有课外补习?()
A.是B,否
4.课外补课是否自愿?()
A.是B.否C.无补课
5.补课的科目是?()
A.语文B.数学C.英语D.科学E.其他F.无补课
6.您觉得课外补课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
A.有B.没有
7.您补习几门功课?()
A.1门B.2~3门C.3门以上D.没有补课
8.您觉得课外补课是一种负担吗?()
A.是B.不是C.有时觉得D。不清楚
9.补课效果是怎么样的?()
A.很有效,成绩提高显著。
B.好像有点效果,自己也不知道。
C.完全无效,纯粹浪费时间。
D.无补课。
10.为什么补课?()
A.觉得自己成绩不太好,想通过补课来提高成绩。
B.别人都补课,自己补课不稀奇。
C.父母强求
D.其他
二.简答题:
1.你是怎样看待课外补课的?
2.父母对补课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谢谢您的配合!
卢倩倩、曾喜乐
七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