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实验教学探索教育论文

时间:2019-05-15 10:3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数学实验教学探索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数学实验教学探索教育论文》。

第一篇:高职数学实验教学探索教育论文

【摘要】数学实验的目的是以实验为载体,展示数学的探索发现过程,使学生亲历这个过程,从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开设数学实验是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课程;数学软件

1“数学实验”的背景

多少年来人们心目中的数学就是它的抽象与难懂,以及它的严密的推理和证明,是属于纯理论的范畴。数学活动只是高度的抽象思维活动,使人望而生畏。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数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纯理论训练思维的载体,或其它学科进行表达的工具,而是从一种基础理论转变为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技术,加之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融合,计算机的使用数学只用纸和笔进行研究的传统方式,改变了数学的性质,数学正在成为一门“实验科学”。

“数学实验”是近几年来才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泛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应用软件(如Mathematica、Mathcad、Matlab等)学习数学,进行数学模型的求解。通过“引例→知识→软件→范例→实验(实践)”的教学过程,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将数学建模、数学知识、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查阅文献资料、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借助适当的数学软件,分析、解决一些经过简化的实际问题,并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经受全方位的锻炼。这项新事物是对数学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又一尝试。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数学家吴文俊从中国传统的数学机械化思想出发,创立了几何定理机器(计算机)证明的“吴方法”,实现了利用计算机进行推理证明的突破,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称赞与广泛重视,他因此获我国首届重大科技成果奖。1989年美国的MountHolykeCollege数学系于在本科的教学计划中,增加了一门大学二年级水平的导引性课程──数学实验室。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了该大学编写的《数学实验室》一书。1995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课题组提出在大学开设“数学实验”课程。从这以后,一些知名大学率先开设了“数学实验”,如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000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编的《高等数学改革研究报告(非数学类专业)》正式出版,书中明确阐述了数学实验课在数学教学体系中应有的地位、作用及建议,讲授的内容和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的一些传统的教科书如高等数学、微积分等都引入了许多数学实验的内容。这时,不但本科院校在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数学实验课,高职院校也不落后,纷纷将这项改革付诸实践。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学必须突出实用性,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教学过程与社会实践过程的高度符合与统一。“数学实验”课程恰能很好地体现这高职教育的特点。将数学应用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等都涉及到许多数学问题。“数学实验”就是用数学解决这些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

于是在2005年底,学院也成立了“数学实验课程建设初探”课题组,开始了“数学实验”课程的实践与建设。

2“数学实验”的过程

2.1课程的目的与组织模式

“数学实验”课程的目的就是以实验为载体,展示数学的探索发现过程,使学生亲历这个过程,从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既获得数学知识,又养成探索能力、非逻辑思维能力。课程的教学目的从两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是加强“用数学”的教育,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习较实用的数学软件包Mathematica及Mathcad、Matlab等数学软件,从而对高数、线代、概率统计等教材中涉及的导数运算、积分计算、图像及数据处理、级数解法、矩阵运算及回归分析等内容在微机上得以求解和处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理论在计算机上实现对有生产、生活实际背景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动手、动眼、动脑、,更有效、更主动地提高“用数学”的能力。由于课程要突出体现数学的实用性及计算机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在建立描述问题的数学模型,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其次是将数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成功的数学软件,培养学生进行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这正是新的数字时代对应用性人才所提出的要求。

由于“数学实验”课程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作依托,因此基本上定位于大

二、大三的学生。故面向04、05级学生开设“数学实验”选修课,每周四课时,大多数都在计算机房上课,便于上机实验。讲课与实验的学时比一般为1:2。

教材采用高职高专《应用高等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实验部分内容,及教研室老师根据建筑行业的实际编写的《数学实验讲义》。

实践证明:一直以来由于内容多、负担重、理论性强、苦燥乏味,且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困扰着高职数学教学的现象,通过“数学实验”,有了一定改变。现在的“数学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用他们熟悉的、喜欢“玩”的计算机去做数学,并用数学解决几个经过简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数学实验”不仅给了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能力,也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2课程的内容与实施方法

“数学实验”的内容大多选自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数学课程。将实际问题经浅化、简化、线性化处理之后,最终归结为较为简单的形式,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通常介于常规数学课程与数学建模之间,是数学应用教学的过度性内容。通过数学实验,可以使学生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数学实验”课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以更直观、更真切的方式感受课堂上听起来枯燥的数学理论与数学原理,对实验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新视觉、新感受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与热情。所以我们“数学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基础理论,结合已经学过的高等数学知识,再适当补充介绍一些最常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如微分方程、数值计算、优化方法、数理统计、图论与组合等,只讲这些内容中的基本原理和算法,不讲证明,也不做纸上作业。二是基础实验,选择Mathematica、Matlab作为数学软件平台,熟悉其符号、指令,围绕高等数学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及软件的数值功能和图形功能展示基本概念与结论,初步体验数学软件的强大实用性,如解方程、求极限、求导、求积分、求解微分方程等等。三是综合实验,结合学生自身专业进行专业课的数学实验。以专业实际为背景,纵向引入问题、引出方法,并落实于问题的解决,(如象建筑结构的可靠度的分析与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土方的计算等)。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实验知识,独立利用计算机去编程、去计算并注重解决问题的多样性。这方面的训练将极大地提高数学知识应用于专业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体验从实际问题——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实验报告的数学实验全过程。这种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专业技能具有直接的意义。

“数学实验”的期末考试与通常的高等数学考试有也完全不同,全部采用无纸化形式,在计算机房进行,时间两个小时,在电脑上完成并提交。考试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题以检验学生运用数学软件,通过计算机进行高等数学的计算;二是应用题以检验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开设“数学实验”的收获与体会

3.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实验”从问题出发,抛开抽象的数学定义、定理的推导证明,不追求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讲究处理问题的过程与总结出的规律,只需将复杂的公式和方程变为有限的操作程序,即可得到各种需要的数值结果,而这些结果的取得也许用传统的计算方法需要花费十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才能解决。对于数学基础较薄弱,怕数学,又不太愿学数学等情况较严重的高职学生来讲,在通过电脑成功地求解了数学问题的时候,使他们享受到了久违了的成功喜悦。为自己也能进入数学的微妙世界,感到新奇与兴奋,一扫以前矮人一头的自卑感,然后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让学生在感叹数学奇妙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促进了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并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对社会责任增加一份凝重和对自身的能力平添一份信心。

“数学实验”面向问题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学生不仅会重新拾起以前学过的知识,而且还自发地找有关书籍,去学习以前课中没有学到的以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然后去尝试完成新的实验,去经受成功的磨练,从而促进数学与其它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互融,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达到爱学习,主动学习的目的。

3.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数学实验”课程中的学习由过去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由以前做书本中的习题变化为做自己设计的问题。让学生真正从一个旁观者和听众变成一个主导者,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及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由于实验任务具有多样性,因此学生可以选择任务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来完成,学生还可以改变实验的任务,提出设想,提出条件,在新的设想和条件下完成任务。因此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3是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中央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区别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在人才培养上,坚持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强调职业性与适应性。重点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实践。“数学实验”能促进数学教学改变原有的从概念定理出发进行理论教学的模式,转向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毋庸置疑,开设数学实验是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第二篇:静电实验教学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静电静电实验静电产生

论文摘要:静电实验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叙述了静电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分析影响实验成功的各种因素,讨论了在实践中抓住主要矛盾是确保实验教学成功的关键。

静电实验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属于较难在课堂上驾御的物理演示实验,原因是影响静电实验成败因素颇多。因此,就要求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静电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又要在实践中研究静电实验的规律,分析影响实验的各种因素,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方能在一个具体实验环境条件下,把握试验关键,确保静电实验成功。

一、静电研究的历史

古代人们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电现象,不了解他们内在的联系,认为它们是各不相干的。有些现象实在无法解释,只能求助于神的力量。16世纪英国御医吉尔伯特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静电现象的人,吉尔伯特的工作停留在定性的阶段,进展不快。1752年,美国社会活动家富兰克林用风筝将雷电引下来,把“天电”收集到莱顿瓶中,从而弄明白“天电”和“地电”原来是一回事。18世纪后期,贝内特发明验电器,这种仪器一直沿用到现在。它可以近似地测量一个物体上所带的电量。另外,库仑发明了扭秤,用它来测量静电力,推导出了库仑定律。科学家使用了验电器和扭秤以后,静电现象的研究工作就从定性走到了定量的道路。经过长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研究,人们对静电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对电的本质问题,一直到研究物质结构后,才算比较清楚。

二、静电中的电荷本质

电荷本身不是物质,但电荷与物质不可分离,自然界不存在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的电荷,电荷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之一,它有正电荷与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导体上所带的电荷是可以自由移动的自由电荷,以传导方式实现电荷的转移;而绝缘体带电情况与导体带电情况大不相同,绝缘体所带的电荷是以束缚电荷的形式出现,不能以传导方式转移,而是以放电形式实现转移。所以,带电的绝缘体与导体接触后,导体上所得到的电荷是通过放电形式转移而来的,即金属中的电子在强电场作用下,从金属表面逸出,导体表面电荷集中部分最易发生这种现象。我们通过接触可以实现绝缘体与带电体上电荷的转移,但其本质上不是传导而是放电,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有助于我们理论上正确分析静电产生的原因。通常物体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正点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由于正、负电荷相等,一般物体呈中性而不带电。但当物体经过摩擦、加热、感应、照射等变化,往往使物体获得或失去一些电荷(电子),呈现带静电状态。由此可见,静电产生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实验中静电的产生

1.摩擦带电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起电方法。两种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由于两种物质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的不同,两者之间就存在着一个电位差,叫接触电位差。因电位差存在,常常有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从而使前者带正电,后者带负电。两物体相互摩擦,摩擦的作用使两物体接触的点增多,接触更紧密,从而增加电子转移的机会,加之摩擦温度升高,加速了电子转移。但是,从物理本质上来讲,摩擦带电是一种接触带电,相互接触紧密时的接触电位差是主要矛盾,相互摩擦的两种材料之间挤压的越紧,越容易实现电子在两种材料的转移而使之带电,而只有快速.反复而不紧压的摩擦是不易生电的,有经验的教师是用紧压的摩擦来成功使物体带电的。实验中有时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却得到两玻璃棒带电性质相反的反常现象。研究后认为,用丝绸摩擦第一根玻璃棒,因玻璃棒失掉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在空气特别干燥时,丝绸上的电子不易漏失。当与第二根玻璃棒一起摩擦时,由于摩擦次数较少或较轻,不仅没有使玻璃棒失掉电子,反而把丝绸上的多余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使第二根玻璃棒带负电,发生两棒相吸现象,为防止反常现象发生,第二次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起电前,应用手充分与丝绸接触,使丝绸原先所带负电荷放净后,再于玻璃棒摩擦。

2.感应带电也是静电实验中较常用的方法。静电感应是静电场中的导体内,自由电荷受到场力作用移动,电荷重新分布,最后达到静电平衡,从而使导体不同部位出现正、负电荷的现象。感应带电是在静电感应的条件下,使导体的一端接地后,去掉静电场,则导体另一端的电荷重新分布在导体表面,用这种方法使导体带电的优点是:导体容易带电且带电量也易控制,需注意导体是处于与地绝缘状态。

3.实验中注意静电的特征

静电具有高电压特征。例如,人在地毯行走或从椅子上起立时,人体静电电压可高达一万多伏,静电的电量小、电容小。为什么电压高呢?原来两导体之间的电容、电压与其上电量之间保持U=Q/C的关系,而C=εS/d.如果介电常数ε,极板面积S保持不变,则电容与极板间距离成反比。举例说明:如两物体紧密接触时,其间距离为25×10-8厘米,其接触电位差很小,当两物体迅速离开至0.1厘米时,由于距离增大为原来的40万倍,电容则减小为原来的40万分之。如果分离前后物体上电量保持不变,电压将升为原来的40万倍。即使接触电位差只有0.01伏,分离至0.1厘米时电压可达4千伏。因此,数万伏静电压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分析,不难看出,静电的高压特征主要来自电容,而不是来自电量。故其电量小,但电压高。

静电在高电压的特征下,对绝缘体材料性能的要求相应也很高。有些教师在流电实验范围形成的绝缘体概念,在静电范围许多材料却是亚导体,电荷易漏失,导致实验失败。因此静电实验要求使用高电阻率的绝缘材料。一般电阻率为107欧姆米以下的物体,在静电范围都属静电导体,而电阻率为107獈1014欧姆米的物体只能算亚导体。静电绝缘体,一般指电阻率为1014欧姆米以上的物体。因此,静电实验中,要选好用的静电绝缘体。如:有机玻璃,各种塑料,硬泡沫塑料,石蜡等等,而不能用亚导体:棉线,纸张,木材,橡胶,胶木,玻璃等做绝缘体,认识这一点是查找静电实验失败原因的关键。

在静电实验中,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一是空气湿度,二是仪器的绝缘性能,绝缘材料表面受潮,不清洁导致其绝缘性能下降致使实效差或根本做不出来。解决的方法是,在潮湿的天气条件下,在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最好用钨灯烘烤。经过研究发现,空气湿度对静电的影响处于次要地位,而仪器的绝缘性能处于主要地位。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需要改善仪器绝缘性能,一是用清洁剂将仪器洗净,清除杂质,增加绝缘性。二是改善仪器中关键的绝缘元件的绝缘性。仪器的清洁是静电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

总之,每个教师要确保课堂教学成功,就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静电实验教学的成功,要求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静电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又要在实践中研究静电实验的规律,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静电实验教学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啡暇.材料物理性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马文蔚.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3]张瑞琨.教学全书物理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第三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索教育论文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石邮院通过立足行业优势、适应企业需求、注重产学合作三种途径,拓展市场,建立机制,打造出一条行业办学、服务企业、互利双赢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之路。

关键词:立足行业 适应企业 产学合作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所属的唯一的高等职业院校,以打造学生两种素质(品格素质、专业素质)和两种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为核心,强化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教育,坚持立足邮政,加大邮政企业订单生培养工作力度,积极加强与电信行业及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拓展市场,建立机制,毕业生协议签约率稳步上升。

一、立足行业优势,明确培养目标,将面向邮政企业基层岗位作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学院作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所属的唯一的高等院校,立足行业优势,加强企业需求调研,针对邮政基层岗位人才短缺的现状,将着眼点放在了邮政基层一线岗位人员的培养上,大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力争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适应邮政企业基层一线岗位要求的科班人才。我们确定了“面向企业、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并争取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政策支持——在文件中明确提出各级邮政企业应优先遴选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邮政类科班人才到基层岗位就业,突破一些省市邮政企业不接收大专层次毕业生的政策瓶颈,保证了我院邮政类专业毕业生学有所用,对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2005至2009年,学院每年召开毕业生邮政企业双选会,会议规模逐年扩大,会议效果也逐年提升,全国31个省市区均派员参加了学院双选会。随之毕业生在邮政企业就业的主渠道作用也日益明显,毕业生协议就业率从2006届毕业生邮政企业协议就业率不足25%,而2009届就突破了50%,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二、适应企业需求,加大订单培养工作力度,以订单促就业

学院于2004年开始的邮政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为了适应邮政企业对基层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做”与基层一线岗位要求“零距离”的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一个突出的好处是对就业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招生即就业”。它不仅满足了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的需求,同时为优秀毕业生明确了就业方向和职业前景,使订单生全心学习,努力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订单生的素质只要毕业时达到企业要求,就能被用人单位录用,这就为学院毕业生就业提供了稳定的渠道。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逐渐落实推广的过程中,企业和学院积极加强合作,不断创新订单式招生和培养的新途径、新机制。学院以企业需求为核心,不断创新、完善订单培养机制,不但有效提高了订单人才质量,也保证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生命力和发展张力。2007年,北京、山东、西藏等省区实行了订单招生面试制度,在学生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前,面向社会广泛宣传邮政企业发展前景,详细介绍订单式培养的流程和途径,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北京计划招生30人,有200人参加面试;山东计划招生80人,有近800人参加了面试。这种新机制有效提升了校企社会声誉和生源质量。同时,学院通过积极探索,创新了订单人才培养专业体系,制定了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在不同专业订单生中开设了《邮政营业员技能训练》、《邮政储汇业务员技能训练》课程,组织全体订单生进行了《邮政营业员》和《邮政储汇业务员》职业技能鉴定,邀请企业共同参与订单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质量控制等。在6年多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中,我院依托各级邮政企业,力求专业建设符合企业发展需要,教学实践切合企业经营实际,品格教育激发学生忠诚邮政、奉献邮政的情感和精神。2010年订单招生省份已扩展到18个省(区、市)邮政公司和7个省(区、市)邮储分行,覆盖27个专业,累计招收订单生2571人,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已经扩展到邮政企业与邮储银行。订单生品学合格,顺利毕业后,均被各省订单企业“照单全收”,现已有855名订单生走上了地市局基层工作岗位。

三、注重产学合作,以建设校企一体化教学新机制促进就业市场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我院既是邮政企业基层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时又面向通信企业培养一线人才。作为华北地区知名的通信类高职院校,我们在就业工作中:一是认真分析、确定毕业生就业市场定位,明确毕业生推介范围和用人单位分布区域,建立就业工作开展框架。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我们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现代通信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熟悉现代通信技术,了解通信营销知识,接受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训练,善于沟通,诚实踏实,企业乐用、好用的高素质、高技能基层人才;把毕业生推介范围确定在通信建设监理公司、通信建设工程局、电信运营商等企业,随着三网融合概念的推广,推进在广电领域寻求新的就业机会;结合生源地分布情况,把用人单位分布区域确定为以省内城市为主,辐射至北京、天津、山西等周边省市,兼顾黑龙江、辽宁、广东等省通信企业。根据这个架构,近年来,在每年1000名电信类学生(河北生源占比80%)中,就业率连年达到了95%以上。

二是探索建立了校企一体化专业建设的新模式,为解决就业的源头问题夯实了基础。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两种素质两种能力”的培养,通过进行教学改革,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即把学生的实习课程安排到企业的工作现场去做,使学生真正进入工作角色,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通过实践找到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进而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企业通过接收学生到公司实习,可以使企业在工作过程中更精准地发现适合企业、认同企业的好苗子,为接下来选用毕业生提前做好准备,形成了学院和企业之间“实训——就业”的双赢模式。同时,校企一体化的实施形成了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长久机制,带动了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使教师的授课内容更贴合企业的需求。目前,学院与河北省通信建设有限公司、河北华航公司、河北易安通讯网络有限公司、中兴、华为等大型公司都有合作,电信工程系为企业提供技术及培训服务,企业工程师为学生授课,企业与学院在学生实习、教师实践、兼职教师任课、共建实训基地、产学合作、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促进了就业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立足邮政企业、服务通信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建设是石邮院就业工作的指导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通过上述三种方式,学院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学院已形成了“以面向邮政企业作为主渠道,电信、金融、物流等其它行业为有力补充”的毕业生就业格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逐年提升。

第四篇:浅析高等学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 开放实验教学 探索

论文摘要: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放实验教学更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潜能,也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和有效途径。建立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机制,增强本科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应用创新能力。本文结合开放实验教学的体会和实践经验,对开放实验教学的特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方法来保持竞争优势。因此,在各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实验中需要研究的教学问题。

高校教学实验室是进行科研和生产基地的重要地基,也是培育和发展创新人才的平台。因此,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已日益成为高校教学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的实验教学只是对学生有限的辅助教学形式,创新和研究方面的训练是不够的。随着经济和信息社会对专业技能的发展,创新人才的需求增加。高校不仅承担传统的实验室实验教学任务,而且是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发明创造和科学的态度意识的重要场所。开放式实验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创新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实践训练的发展空间。

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是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必须转变思想,更新教育体制,改革人才培养和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本文结合开放实验教学的体会和实践经验,对开放实验教学的特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开放式实验室管理

1.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三要素

开放式实验教学包括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主体三个要素。[3]

(1)实验时间开放。实验时间开放包括时间点开放和实验学时开放,不再统一要求,可以自由选配。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进入,实验室的实验必须立足于开放时间的前提。

(2)实验内容的开放。主要是指我们的实验内容,已不再是千篇一律,不同的学生可与不同的学科实验,实验对象相同的具体测试程序也有所不同。

(3)实验主体开放。其含义之一是实验教学的主题是自愿的,参与不再是标准要求;另一层含义是指主体试点范围扩大。

2.开放式实验性质

高校开放实验室从功能可分为开放式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开放型。高校实验室工作应该是开放的实验教学,促进开放运行,并促进作为首要任务人员的培训。作为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为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因此从实验教学的角度来看,开放实验室的完全意义上应包括三个方面:教学时间的开放,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开放。

3.开放式实验的意义

传统的观念认为实验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作为一种辅助实验课程,并且是验证式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来选择或设计自己的试验项目,实验从验证性实验到综合性和设计性过渡。[4,5]这种转变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

(1)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并在实际中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开放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在这一事件中,在合作的“双重”模式的学生和教师使用,在“教”与“学”,以找到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实现一个开放性实验,首要条件是建立一个开放实验室。这是我们对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开放性实验不是简单地打开了实验室将实验时间延长,而是根据项目的实验测试独立发展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的内容应具有探索和创新。

(2)促进和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提高实验室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综合实验室,实验的设计将涉及大量的新知识,随时会有问题,这是对实验的指导教师及实验室技术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和提高自己。开放实验室,学生做实验在时间和内容方面不再受限制,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测试频率和测试周期节律的调控提高利用实验室资源。

二、开放式实验室队伍建设

1.实验队伍建设

该实验室的水平,不仅要看看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良好的环境条件,更重要的是看是否有一个思想先进,业务水平高,具有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队伍的优良作风。[3,4]

(1)加强队伍的素质教育,重视对实验教学人员的业务培训。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以雄厚的技术,奉献,敬业,创业精神,求实的精神,建立了实验队伍,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关键。[2]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高校实验室技术人员发展的相互渗透,越来越高的知识层次的需求,对实验室人员的整体情况,以便能够统筹规划和有序运行的实验室。因此,为了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学校应建立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和管理水平,更新知识的专业素质,提高质量,使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验方法不断提升。

(2)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稳定,促进实验教学队伍结构的合理化。高校实验室应给予最优先的教师队伍。一个结构合理,优秀的运营测试团队,实验教学和科学实验的有序,提高了实验教学保障的基本水平。高校教学型的测试团队,应该注意的年龄结构和合理的职称,使技术职称和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团队年轻,并给高级工作人员充分发挥青年实验者主导作用,逐步完成了新的取代旧的实验室技术人员,以提高实验队伍业务水平。[4]充分吸引理论和研究培训和教学经验的高品位,高学历,高品质,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实验队伍作为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以促进学术标准,提高教学水平。

2.引入新的激励和竞争机制

为了调动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适当的政策和措施,以激励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自觉地为实现实验室工作的各项目做出贡献智慧,高效,有序运作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这些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都必须围绕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教师,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积极参与,有利于教师和实验室人员的培训,为全民终身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借鉴现代新知识,新管理,帮助促进了实验室人员的智慧发挥。

3.结合专业特点建立实习基地

专业教学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习基地开展课外开放实验,创新实践教学的实验研究本科学位的学生提供了课堂的主会场,帮助学生巩固和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他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生产实践,而且要帮助学生研究自己的实践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思路。

三、开放式实验的指导问题

1.建立交流平台,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开放式实验室对指导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要求他们有超前的科学实验意识和世界一流的敏锐眼光。实验指导教师实行相互交流互访制度,国外著名大学教师来国内学校对实验室指导和建设,从实验使用、管理和实验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交流,使实验室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思想。另外给国内实验指导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让他们去国外大学实验室进行访问学者,才能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实验室教师吸收新鲜思想,保持世界一流实验指导意识,进而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在实验室开放教学中,实验性质由验证性向设计性、综合性过渡,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的实验教学中,无论是实验项目的数量,还是实验项目的难度都远远超过以往,为了保证实验室开放的效果和质量,各实验室需选拔出责任心强、知识面宽、实验技能水平高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实验室开放工作。

2.尽快培养或引进一批承担实验室开放的师资队伍

承担实验室开放教学的教师在准备、辅导开放式实验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比以往更多的知识难点,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将会更高。首先实验室主任要由高学历、有较强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来担任,只有高水平的实验室主任才能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做出良好的规划,并对实验室行使有效的管理;对实验指导老师从思想和业务两个方面加强培训,要求全体任课教师熟练掌握基本的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演示的手段;其次要引进一批了解新技术、新知识国外大学的师资队伍,探索实验新方法,提高实验室开放的质量和效率,对新进教师全部引入实验室工作,熟悉相关课程的实验程序。最后探索对高校实验教师实行合理走读形式,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实验教师资源以及资源均衡发展,促进实验教师资源薄弱学校实验发展和提高,另外走读还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师积极性,防止实验教师资源浪费。

四、开放式实验室资源共享

为了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未来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开放和共享教学资源。高校实验室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硬件和软件,三个重要方面的管理。实验室人力资源发展是原动力,设备和硬件资源是实验室发展的基础,实验室软件管理是有序高效运行的保障。这项工作不仅有利于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提高研究水平,而且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扩大开放,开放给学生和教师,提高设备利用率,避免重复,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因此,做好人力资源,设备和实验室资源,是实验室建设的基础工作中的合理分配。[4]

五、结束语

在这个重要的教学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中,人力资源、设备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实验室管理的三个和谐管理是重要方面。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开放式实验室是一个重要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促进实验教学的开放形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籍长志.基于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趋势的几点改革建议[J].现代企业文化,2009,(11):183-184.[2]杜亚琳,马鸿艳.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4):47-48.[3]徐小明,张湘伟,丁政,等.开放型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与系统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8):80-82,112.[4]杨洲,李静.开放式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3):32-34.[5]王其军,吕栋梁,辜音奎,等.实验室开放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6):88-89.

第五篇: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索论文

摘要: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主科科目,但学生却普遍认为物理这门学科较难,不愿意主动学习,这主要是由于物理属于科学范畴,且形式较为抽象化,学生的思维若不够敏捷很难掌握学习物理的技巧,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将核心素养作为一切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概念;重要性;方法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相对来说比较偏向形式化,基本是由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之后再总结实验结果的形式进行教学,但这种形式并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基本政策,这就需要教师审时度势,根据新课改的新要求,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参与探究实验,而这一切都要基于物理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其重要性,并寻找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式。

1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1.1概念

高中物理教学主旨是在学生认知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由于高中学生即将面临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而物理的难度相对来说较大,正确理解物理的基本内涵将有利于学生系统物理思维的建立,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学习物理基本知识、物理操作技能,以及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和学习态度之上提出的为学生未来发展考虑的重要内容,核心素养强调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实际生活运用,不仅是理论知识,还包括科学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科学导向,由此可见,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和社会认知的决定性条件[1]。

1.2重要性

由核心素养的概念可知,学生借助学校教育而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进行物理实验的动力,而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求知欲增长,只有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性有效提高,物理的内涵才能够充分体现,也才能够被学生充分理解,二者相互促进且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离不开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离不开物理这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支持,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才是正确的物理教学方向。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关键,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如下:

2.1开展小组合作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虽然思维不够缜密,却有着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这一时期的学生所缺乏的不是刻板固守的强硬纠正,而是有力有效的方向引导,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想要进行科学的物理实验教学,就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点,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正适用于高中学生,也适用于实验教学[2]。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同龄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与促进比教师督促更加有效,例如,教师要进行实验之前,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名学习能力较强、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求这名同学不动手操作,而是指导小组其他成员亲手操作,出现疑问时可以讨论解决,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例如,在《电流表的改装及内接外接法》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探讨电流表的改装知识,以及内接外接法等知识,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水平。

2.2结合生活实际

虽然人类发展中必然会受到社会条件等框架的制约,但这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恰恰相反,这种制约反而会使学生走向更加正确的道路,物理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有约束的,这为教师制定了教学思维的导向,教师需要根据这一内容将实验设计得更加贴合实际生活,脱离开实际的实验都是不科学的,与核心素养的要求不符,因此,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探寻物理实验的踪迹,并将其运用到学习中,才能达到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目的,从而引导学生的思想越来越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例如,在利用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进行长度测量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以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去测量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如矿泉水瓶瓶盖的内外径、小水杯的深度、水笔笔盖的内外径等,要让学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

2.3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要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也是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因此,教师要将这一内容体现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参与,加强学生主动认知与学习,物理本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抽象学科,学生参与将提升物理思维的建立能力[3-4],例如: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笔者曾经分别让三个同学上台做演示实验。第一个同学在同一高度同时放开两个摆长相等、质量不同的单摆,结果两个单摆摆动同步。经过几次实验,实验结果基本一样,因此得到实验结论“单摆的周期与质量无关”。第二个同学在不同高度同时放开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摆,实验结果两个单摆摆动也同步。同样经过几次实验,实验结果大同小异,因此得到了第二个结论“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第三个同学则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两个质量相同、摆长不同的单摆,实验结果在第一次实验里发现两个单摆摆动不同步。这一下子,这位同学有点慌了,赶紧再做一次实验,结果两个单摆还是不同步。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只好红着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此时,笔者问全班学生:“从刚才第三位同学的实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呢?”本来预想,学生应该会异口同声地说:“单摆的周期和摆长有关。”但出乎预想的是,学生的回答是:“第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了!”那位同学的脸更红了。笔者想马上反驳,说结论应该是“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这样的话,显得苍白无力。那应该怎么办呢?笔者接着说:“既然大家觉得刚才这位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了,那么我们就请一位“高手”上台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样?”在大家的推荐下,一位大家认为实验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上台,重新做了第三个演示实验。结果两个单摆还是不同步的摆动,甚至有个不相信的同学又上台做了演示实验,结果还是一样。此时,课堂上安静了许多,笔者接着说:“其实,不是第三个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而是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第三个同学得到的不应该是大家的质疑,而应该是大家的表扬。”疑团彻底揭开了,上台做实验的同学得到了鼓励,其他同学通过这次小小的“曲折”也明白了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还学会了应该更深入的看问题。再如:老师在进行打点计时器实验测定匀变速运动时,首先老师示范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方法,而后可以让学生自行操作,期间老师游走于学生之间为学生答疑解惑,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2.4鼓励实验创新

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物理实验的创新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会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又能帮助学生挖掘实验的精髓,展示实验的思想和魅力,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个实验时,基于本实验操作的难度和复杂性,笔者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把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内容和学生一起探究了下,然后又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操作实验,但有学生按教材中的原方案操作实验后,发现误差较大。经过分析后,学生觉得误差较大的原因是实验室所提供的小车质量没有办法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实验室有质量更大的小车吗?没有。那怎么办呢?这时,几个实验能力较强的同学围着实验桌进行讨论。笔者提示可以对实验方案进行创新,也就是更改实验方案啊!虽然已经临近下课,但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上来了,陷入了一阵思考和讨论中……最终得出了一个不需要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这个前提条件的创新实验方案。是的,对于上面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些老师会蜻蜓点水地应付过去,但笔者认为学生的潜能是不容小觑的。如果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和帮助,或许会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堂时间内,有所创新,收获无限的知识。这也是符合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创新实验教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学习的重要支持,而物理这门学科对树立学生科学观和综合认知能力有很大帮助,物理实验又是促进学生物理能力提高的有效教学手段,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才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胡涛.改进方法,提高效果———谈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改进[J].技术物理教学.2013(01).[2]翁宗琮.城乡结合部高中学生物理探究实验现状调查与对策———以广州市第一高中为例[J].物理通报.2015(S1).[3]刘明.探究实验创新的思考———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课说起[J].湖南中学物理.2015(01).[4]张浩.重视物理实验培养物理精神———谈我对“观察失重现象实验”的处理[J].湖南中学物理.2011(12).

下载高职数学实验教学探索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数学实验教学探索教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高职语文改革的思考和探索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高职语文教学成效低下是目前普遍面临的困境,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为例,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出发,力图就调整课程设置、语文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相......

    试析以就业为导向,探索高职教育规律论文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形成崭新的高职教学模式,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努力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论文关键词:就......

    论高职开放式实验教学

    摘要: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是改革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必须遵循质......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论文5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 大学语文 模块论文摘要: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功能,在高职教育阶段如何让大学语文更好地服务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本文在分析......

    浅议高职语文教育论文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的教育形式,它的产生意味着一种颠覆、超越和重组,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变革和调整。而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担......

    实验教学中的教育公平性论文

    一、课堂教学的公平性什么是课堂教学的公平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以为课堂教学公平性应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1、课堂教学要体现教育民主,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每位学生都有......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论文(五篇)

    一、引言五年制高职院校,是一种特殊的学校,它的学生年龄多在15岁左右,这些学生本身的性格特征较明显,他们好奇心较重、贪玩、认知程度低、自制力低下等。在这一特殊学校的语文课......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机制探索论文

    摘 要: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本文试图以沈阳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工作为基础,探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机制。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