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颗土豆,敬故乡杂文随笔
扒一扒
学名马铃薯,因为形状酷似马铃铛而得此名。别名就太多了:东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广东及香港称之为薯仔。
虽然中国目前是世界上产土豆最多的国家,但土豆的原产地却不是中国,土豆原产于美国安第斯山区。据说被带入欧洲以后,先被当做花卉用于观赏和装饰,不得不说,欧洲人民的浪漫气质,真是是与生俱来,流淌在血液里面的。
具体什么时候流入中国,不得而知,但中国不仅成为了大规模种植国家,各个地区的人民把其食用价值发挥到了极致。种植在水田里的土豆,水分含量高,适合炒丝、凉拌,口感较脆;种在山地里的土豆,淀粉含量高,适合炖、烧、焖,口感沙面。
烤一烤
烤红薯在各个城市的街头都有,烤土豆却不常有,然而烤土豆的味道,绝不逊于红薯。一个废旧的搪瓷盆燃烧着忽明忽暗的木炭,上面烤着几个土豆,是冬天大凉山的街头独有的风景。走旁边路过,会被空气里飘着的一丝焦香土豆味吸引,不驻足买一个,也会默默的吞两次口水。
土豆被烤得全身焦黑,选好自己想要的那个,卖土豆的妇女,用一块手掌长短的薄竹片,熟练的把面上焦黑的部分刮掉。刮掉皮的的那一瞬间,香味便肆无忌惮的散发出来,外面焦黄脆香,里面软面香甜。如果想加点味道,给卖土豆的说“给我加点酱。”她会把土豆竖着划成三块,在中间涂上自家制作的辣椒酱。着急的咬上一口,烫得张大嘴直吹气,带着土豆香味白色的哈气散发到空气中,温暖而满足。
炒一炒
土豆切丝,切好后放入水中浸泡片刻,成品会更脆。记忆里外婆切的土豆丝,就粉丝般粗细,那才是真正的丝。摁土豆的左手和拿刀的右手,就像是紧密配合的机器,见她右手不停上上下下,左手随着慢慢往后挪。伴着嚓嚓嚓的声音,三五分钟以后,圆滚滚的土豆就被切成无数根长短粗细一致的丝,整整齐齐的码在砧板上。我切的土豆丝已经从小时候的小棒槌,升级为现在的小棒,要想达到外婆的段位,简直是望尘莫及。
油烧熟以后,将滤过水的土豆丝下锅,待土豆丝炒到半透明状态时,加入配料青椒丝、红椒丝。翻炒到青、红椒丝变软,加入调料:盐、花椒面,即可起锅。清香扑鼻,颜色好看,土豆的淡黄,和辣椒的红绿色交错。作为开胃小菜,都是不错的选择。并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大江南北都能吃得到。
煮一煮
这里的煮,不是炖,做法也比较具有家乡特色。把土豆刷洗干净,连皮下锅加水煮,水没过土豆三分之一左右即可开火。20-30分钟后,水煮干了,土豆也熟了,土豆皮被煮得裂开,淡黄的土豆从皮里崩出来。把薄薄的皮撕开后,就可以开动了,配点咸菜、豆豉,就可以填饱肚子,做法简单,保留了土豆最原始的味道。乡村的晌午,常常就这么煮上一锅土豆,一家人围在锅边吃完后,又各自开始农作。
在基于这种吃法的基础上,我又研究了一种独家吃法。把剥好皮的土豆,放在碗里,用勺子三两下切成小块,放点盐、鸡枞油、花椒油、辣椒酱,拌一拌,又别有一番滋味。
再说煮汤,在城市的饭店去点土豆丝汤,服务员大概会盯上你几眼,然后狠狠的说一句“没有”或者“点菜单上有的菜”。要想吃,只得自己在家做。油烧熟,下姜片和葱花爆香后,加入一大碗水。等待水开的过程中,将土豆、老坛泡菜或者白菜,切丝备用。水开后先放土豆丝,待土豆丝在锅里咕嘟咕嘟煮软后,加入切好的菜丝。煮两三分钟,加入盐、葱花,还可以撒少许胡椒粉,搅匀后起锅。我更喜欢,泡菜煮的土豆丝汤,土豆丝的淀粉让汤变得浓郁,泡菜的酸味让这道菜更具特色。泡菜在这道汤中扮演的角色,就如回锅肉中的郫县豆瓣一样。
烧一烧
除了炒以外,烧是另外一种比较大众的做法,虽然各个地方对这种做法有着不一样的称呼。四川叫土豆烧排骨,东北叫土豆炖鸡块,广东叫土豆焖鸭块,但做法都大同小异。都是把肉类爆炒后加入调料,再注入水加入土豆切块,盖上锅盖煮熟。做菜时加入的调料,决定了这道菜的特色。
土豆在烧菜中扮演的角色从炒菜中的主角蜕化为配角,但确是个不可或缺的配角。土豆相比萝卜更易吸汤汁的味道,土豆的软糯加上汤汁的鲜美,入口即化,口齿唇间都是幸福的味道。
炸一炸
只要有卖小吃的地方,就有狼牙土豆。一桶罐装气、一口锅、一壶油、一桶土豆、一个三轮车、一排调料盒,就可以撑起一个家的吃穿用度。切成波浪形的土豆在油锅里滋滋作响,香味可以从街头窜到街尾;可以从办公楼下飘到办公室内,某奶茶的广告“小饿小困,香飘飘”,选择喝奶茶是因为他们楼下没有狼牙土豆卖。
炸好的土豆条油亮金黄,那一排的调料盒,可以将土豆调成多种口味。麻辣、酸辣、酸甜、白味,白味并不是什么都不加,而是不加辣椒;加辣椒的,又可以分为微辣、中辣、特辣;总之,不管什么样的口味,都可以得到满足。加折耳根、小米辣、大头菜末,是四川的特色,再加入酸菜末和老坛酸汤,又是我大凉山才有的特色。
写在最后
土豆就是这样一个,可做主食,可做菜肴;可炒可炸,可煮可炖;可做主角,可做配角;遍布世界各地,从古至今都深受大众喜爱的存在。如果你看的过程中,已经默默的吞了口水,更或者有跑去厨房抄起一个土豆下锅的冲动,这篇文章就达到了它的目的。
第二篇:敬师杂文随笔
部门要开展一个活动,于是派每个人去教室的黑板上写“小广告”
于是用两天的零碎时间,写了16个教室的黑板。
要说这份差事的唯一收获就是……写到最后我已经会背了T^T
手上沾满粉笔灰的感觉很不好受,连续举着的手臂也很是酸疼,还有不管怎么擤,上呼吸道都有异物感。
仔细洗掉手上的粉笔灰之后便没再管,晚上的时候突然发现食指侧面的皮肤粗糙得纹理可见,并且起了皮。
看着起皮的手指,不知为何回忆起了教过我的老师们,日复一日用着粉笔写字的老师们,他们那被粉笔侵蚀的手指会是怎样的。
记得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曾拿投影仪给我们看过她的手。只是当时还不懂什么是茧子皱纹……脑海里的画面至今也模糊不清。
许多年以后回忆起她当时的做法,便感受到一位教师的辛苦与无奈。
年少时做事说话不走脑,叛逆的时候也做过许多和老师对着干的事情,结果也不全都是坏的,和那个赌过气的老师之后还会讨论作文,也会和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太太开着玩笑……
老师这个职业,总归会在你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的。
总有一些事,会触发与他们有关的记忆。
周四做药用氯化钠的制备的实验,想起那被我称做男神的化学老师,想起他说自己在家为有甲亢的妻子这样制无碘盐。听说他快要成为父亲,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大学物理课学简谐运动,想起高二学简谐运动时物理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理解,在家试着做了好多次实验。
多年后往事已成过往云烟,以对一个人好为理由对一个人“不好”的人,你会感谢他们吗?
回忆带着笑,大概是他们得到最好的回报。
师者,敬之。
第三篇:故乡之音杂文随笔
许多离乡太久,抑或到了心生乡恋的年纪,先前司空见惯,充耳不闻故乡之音,如今拾起,却分外美妙直通心底,揽动了思乡的情傃,牵引着回乡的脚步。
故乡在上党盆地北部一角,村里的孩子们甚多,每逢节假日或晚饭前后,从四面聚拢的追逐嬉闹声,足可以掀翻全村那“叽叽喳喳”、“哼哼哈哈”的喧嚣,充满青春活力和生命张力,欢腾跳跃,似鼓点紧敲。“噔噔噔”地奔跑,落地有声,从村东头到村西头,从村南头到村北头,如浪潮随风绵延,此起彼伏,恣意荡漾,夹带着童年快乐的音符。
一到吃饭的时候,做好饭的妈妈们,开始扯开喉咙,圧着孩子吵闹的声浪,拉长声线喊道:“大狗、二狗、小燕回家吃饭喽!”急切中透着温情。至今还记得东头张二婶喊孩子的尖音大嗓子,一遍不应,二遍便骂:“再不回来,我拧死你!”叉腰,挺胸,狮吼一般的造型,如在眼前。众声中,我会分辨岀妈妈的声音,亲切、温暖,将玩兴正浓的我拽到喷香的饭桌前。
有孩子的村庄,就有希望;有动物的村庄,倍显真实。庄户人家的院内,皆会养些禽畜,真像迷人的动物园,随时可闻到鸡犬吠的聒噪。春天的鸡雏如毛线团,“叽叽叽”来回滚动。数月,“喔喔喔”打鸣的公鸡,和“咯咯咯”生蛋的母鸡,便可满院奔跑;家燕子“吱吱吱”在它的窝前飞来飞去;房上的鸽子咕咕地叫着;家院树上喜鹊“喳喳喳”给家人报喜,热闹着农家大人小孩,分外欢喜。
家里曾养过驴,每次听它“唰啦唰啦”吃草秸,和“咯嘣咯嘣”吃豆粒,我觉得挺可爱。吃饱了便可以套上驴车,哼着歌儿去干农活;忽而扬起鞭子,清脆响亮的“啪”一声,驴儿便有趣地“嘎嗒嘎嗒”在乡间小路上奔跑。想起那画面具有诗意。养蜜蜂的院子里嗡嗡地围着花树;牛儿哞哞地耕耘着田地;猪儿哼哼地养蓄着肥膘;狗儿“汪汪汪”地叫着踏实;猫儿“咪咪咪”看护着粮仓……动物虽叫声不断,但不招农家人所烦,因为它们也是农家一员,助农家人日子过得红火。
自然之声,如诗如画。风起时,树叶“哗啦啦”翻转抖动,如在歌唱起舞;下雨了,雨滴的“吧吧吧”声拍打着田苗,“叮咚咚”落入沼泽如在听到敲击的音符;飘雪了,寻食的麻雀“喳喳喳”轻飞院中,踏雪的人们“咯吱吱,咯吱吱”在路上漫行;夏日里农家人跳进池里洗个澡,大人小孩打水架,草间蟋蟀“唧唧吱吱”伴奏静夜。若展遐想,觉得红日初升的欢腾。融会四季万物的生命律动,便是一曲静谧悠远的田园交响曲。
“卖小鸡喽”。一声来自春天的吆喝,揭开了一年来村的商贩。“梆梆梆”的声响穿街过巷,这是卖香油来了,循着清香,尾随着起哄的孩童和几位农村妇女正走着“砰”的巨响声,他们跑过去,这是烤爆米花,孩童们拾着吃。曾记得还有磨剪刀的,铸锅的,收鸡蛋的,买冰棍的,烤羊肉串的……各样生意人,一伙伙,一群群,活跃在村里,延续不断。特别是农妇给孩子买羊肉串时,我恍然如回童年。
春天若有若无的小雨总是不期而至,岀现在凌晨或傍晚,雨虽然不大,但还是给人们带来了惊喜。神奇的春雨带给天地万物蓬勃的生机,无声地改变了大地的颜色,描绘岀一幅绿意盎然的画卷,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春意扑面而来。
记忆中故乡的暮天草色总是青青的,初春的第一场雨,总是在春雪之后悄无声息地来到农田、河里、溪流、树林、花草,农家人都在欣喜地享受春雨的滋润。
走在田间小路上,轻盈的雨丝打在脸上,痒酥酥的滑到嘴里甜丝丝的,此时你就会品尝到这份从天而降的清爽与美丽。童年时在故乡院中赏雨的情景,雨点淅淅沥沥地掉下来,洒在头上飘在脸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舒爽,忘情地站在雨里。虽然衣服被淋湿,可心里恬淡温馨,呈现一片春的羞涩。
田野里,微风吹来,小草探岀了身子,像玩皮的孩子四处张望,那一垄垄小麦在返青拔节。绿油油的麦苗伸岀温柔而多情的手掌,热烈地迎接飘然而至的春雨,在人们眼里化作丝丝缕缕,萌发了乡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畅想,故乡的春天生机盎然,色彩斑斓,故乡的春雨,缠缠绵绵,晶莹甜润。
再回故乡,春雨的声响已经消失了,干旱的禾苗使农家人焦急,我看着乡亲们挑着水桶“咯吱咯吱”把水浇在麦田里。见此情,我也加入到浇田的行列。随着岁月注定故乡会离我远去,成为永远的眷恋和不老的符号。只有传来故乡之音,记忆更清晰。望乡,忆乡直至泪眼蒙眬。
第四篇:一颗种子的杂文随笔
当我接到科学出版社编辑打来的电话,告知我书籍的校样稿已经发到我的邮箱,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查看,发现我的书稿已经被注上出版时间2014年8月。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由我编著的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书籍即将出版了。而这本书是关于22位优秀高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此时我的脑海里却呈现出一个总也挥之不去的场景,有一群人围坐在圆桌边,相谈甚欢,无拘无束,你看不出谁是主角,谁是配角,每一个人在为自己的心灵浇灌雨露,每一张面庞都期待阳光的照耀。每一个人的叙述或许就是别人的雨露;每一个人也可以为别人送上一份冬日暖阳。但是这些雨露阳光如果没有一个人的组织发起就不可能形成一种“相遇”。她就是Ora老师。我想这本书首先应该献给她。
21世纪的来临带来了我们学校的大发展,更带来了我们学院的转轨,要想弯道追赶最重要的是人的发展。院长为我们引荐了一位来自香港大学专注教师教育的女博士Ora,而她带来的是一些新鲜得不能再新鲜的名词:行动研究、学习共同体、教师学习空间等等;这些中文尚且不懂,更何况一连串的英语,我听得云里雾里。会后,Ora还一个劲地上网发邮件,要知道当时我连什么是电子邮件都未知,更不用说发邮件,添附件了,只有羡慕的份。如今,我在电脑上修改文章,发送附件,这正是从Ora处学来的。我编著的书籍就是关于高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与提升的,那里以叙事研究的方式来探究教师在团队学习的环境中可以如何拓展教师学习空间,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在这本书的前沿我写道:
我们分明看到了种子已然长成了枝繁叶茂、香飘四溢的果树,那果实里的种子,数量众多,基因相同。这些种子怀着一颗激荡的心正准备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去成就更多的硕果累累。为什么一颗新种子甘心在阴冷、潮湿、黑暗中生存?因为它知道它曾经有过的灿烂绚丽、甜美香醇,都来自另一颗种子的默默给予。
对我来说这颗种子就是Ora为我们种下的TATEAL。
2009年下半年杭州市第二轮“名师工程”培养项目正式启动,从此拉开长达五年的序幕,我也荣幸地成为十九个班中的一位班主任,与高中英语班中22位优秀教师一同成长。由此,面对全新挑战,我一个职前教师培养者不得不深入思考职中教师如何在这样一个团队中学习提升,成为杭州地区未来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
此时我想到的就是Palmer《教学的勇气》一书。这本书是Ora带给我们的,当时才02年,我捧着这本原版书时心头像点燃了一盏指路明灯一般,我如饥似渴地读着,虔诚地摘录着其中撞击心灵的话语。我第一次学到了一个词叫identity,它不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角色意识吗?可是在这里,角色意识被赋予了最重要的教育内涵,它需要的是将知识、情感和精神相融,将教师自我与学生和学科紧紧相连,才能达到职业角色的认同和融合。我开始渐渐地明白为什么王院长一再告诫我们语言教师不能仅停留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他总是要我们年轻教师回答一个本源问题:语言是什么?[正在看NormanFairclough的DiscourseandSocialChange,尝试阐释“衢州教案”这一历史文本,视角为新历史主义和互文理论,而潜在的批判性问题是:语言是什么。所以当读到谢老师这个问题,我停了下来开始书写故事带来的启发:我最近也在通过文献阅读和生活体会思考这个“语言意义”问题。上学期,我不断追问,语言的本质是什么,希望从《说文解字》,海德格尔,巴赫金,福柯,NormanFairclough那里找答案。但是,谢老师今天把我的脑海里那个问题变成文字(ideavisualizedintotext),放在谢老师的故事语境(context)中,这一刻竟然颠覆了我脑海里的一个词——“本质”,并且让我代之以“意义”,并且又一次意识到,我又犯了老毛病,认为有一个真理存在,正如我又带着考证的惯性去追寻语言的本质,把语言当作脱离主体的存在。语言的本质即使存在也是一种意义的存在。
那么“语言是什么”,对于谢老师是什么意义呢?需要继续往下读故事。]
这本书是一片天空,当我见到她的时候,我猛然想起那个井底之蛙,甚至可耻得连那个青蛙都不如,因为它好歹还抬头看看井中的天空,而我连头都不抬,我只埋头干我的事,并不知身在何处,心往何方。
在培养“名师工程”高英班的五年中我为学员们设计了大量的与学科有关的系列课程,以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智慧;同时面对一次次新的挑战,如磨课授课、申报课题、撰写论文,成果展示,我们总是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一个个地攻坚克难,把事情顺利地完成;期间我们营造着家的温馨,在情感上牢牢地维系着成员,再大挑战也能共同面对,使每一位成员都能体会一种生态化环境中成长的喜悦。这就是来自《勇气》一书的启示,智慧、情感和精神三者统一,缺一不可。这一切我都以叙事的方式写到了即将出版的书中。因为有了这些教师培训体验,到了2013年夏,我已经能够坦然面对来自浙江省学科带头人三十位优秀学员,在整整二十天的培训时间里,我们又一次实践着身份认同和融合,为教师学习注入勇气,使我们的“相遇”难忘而富有意义。有学员在总结中这样说:
这次培训是紧张、充实、忙碌而有序的……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作为生命体而成长着,在成长中感受着幸福。我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锐意创新,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学员王老师)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感谢这次培训,让我告别了“只顾低头赶路”的生活,教我学会了“抬头看天”的另一种活法。在专家引领和同伴的帮助下,做一名优秀老师的决心更坚定了,手中的方法也更多了。接下来,需要时刻提醒的是要执着地一直走下去,让我的工作变得很满足,很幸福。(学员黄老师)
还记得我们的座右铭吗?作茧自缚,羽化成蝶。还记得我们的口号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所以,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回去是为了更好的出发。带着教学的勇气和智慧,带着恩师的期盼和重托,我们会终生学习,不断反思,努力探索,教学研结合,勤奋工作,幸福生活!(学员薛老师)
在这些总结里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个词“幸福”,而这正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高境界,也是生态化教师学习价值取向的显著特征。唯有知情意的有机融合才能达到那样的高度。
2012-2013学年,我在美国访学,期间购买了Palmer的CouragetoTeach(第十版)一书,作为永久的珍藏。
“反思”是我从TATEAL中学到的另一个重要词汇。03-04学年我撰写了一年的教学反思札记,对自己的课程进行行动研究,随后写成了“基于《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行动研究”一文,发在《中国英语教育》(网络版)上。从此,我有了一个理念:反思要成为一个习惯。在课堂内我请本科生、研究生撰写反思日志;微格教学后撰写课后反思,以至于一位学生深感“反思是一种美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中,学员们提醒最多的一句话是:谢老师(要求)的反思日志不要忘了!
2009年下半年起,我又参与了杭师大东城教育集团发展项目(又是一个“五年计划”)之一:“课堂教学诊断”项目,从此与东城中学和东城实验学校结下不解之缘。几乎每周一次进入课堂的我有一种自豪感,更有着感激不尽的幸福。谁能让我这样推门听课?课后还迫不及待地询问教学问题,如何改进?多么不一般的学校,多么质朴的教师!
听课中我敏锐地发现教师们的自信度不够,自我效能感较低。我猛地想到我们当初在Ora眼里不也是这样的吗?可是她何曾对我们失望过?所以我也总是让这些教师先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这些优势转换成理念告诉他们,让他们明白自己并不差。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那幅圆桌会议的画面,此时老师们在尽情演绎,Ora在专注倾听,旁边坐着王院长,欣慰而慈祥。于是,我也像Ora一样专注地倾听大家的想法,让他们充分地说出自己的设计意图和实施效果,给他们以思考和学习的空间。我充分运用“反思”这一法宝,请每一位老师课后马上撰写教学札记,发给我,我也会很快地给予反馈,并且将我的读后感和老师的反思一起发给组员共同分享。在此基础上我鼓励老师们做课例研究报告,将一堂课的某一点作为重要抓手加以反思、提炼,在几次磨课中不断地对照、反思、改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行动学习者和研究者。
既然Ora带来的书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也要在每一次培训中不厌其烦地将书带到现场。有学员不理解,为什么不能给个书目,拍张封面传一下?我说:不一样!我要让你们摸一摸书的质感,闻一闻书的芳香,翻一翻书的内容。于是便有老师惊呼:一直找寻的书现在有了踪迹。于是拍照,马上上网搜索,立即下单购买。以后,在我们的培训中,老师去书店看书购书成为常态。有些教师在培训后意味深长地说:其实,只要看书就能够写出论文来。于是我喜欢买书送给东城的老师,开始是有针对性地送每人一本不同的书,以后就购买系列丛书送给整个教研组,以便传阅交流。在课例研究报告撰写中,老师们果然查阅了相关书籍,开始向理论迈进。教师们充分运用了反思与对比的方式,对比一堂课前后不同设计与实施,反思自己之所以处理不当的原因,评价时他们已经不再想当然了,而是说出了“社会建构理论”;运用了认知分类学的方法;他们想到了“如何让文本走进学生”,如何让学生理解语言深层的涵义;他们在思考活动设计能否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等等。他们更愿意在磨课的深层苦痛中获得新知与重生。颠覆自己,改变过去,迎接挑战。
2014年六月,东城教育集团发展项目第一期即将告一段落。作为高潮,各学科都举行了一次学术节,我们两个学校的初中老师围坐一起举行了一次以“英语阅读课的思维探究”为主题的沙龙活动。主讲者们都是老师自己,他们不再是被点评的对象,他们是今天的主角,是课例报告的主讲人。在专注的倾听中,我的内心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这是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五年前我坐在课堂中听课时,他们是城乡结合部的初中教师,眼中透着谦卑的神情,被听课时目光总是有意无意地躲闪着;孩子们的家长几乎没有一位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甚至会随时走入课堂找寻自己的孩子,而老师只能尴尬地站在那里,一脸无奈。今天,依然是这些老师,他们在自信地侃侃而谈;其他人则专注倾听,或记着笔记,神情气质都不同以往。这不就是Ora当年希望我们的那样吗?TATEAL的组建,不就是在践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吗?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已知导入”到“未知探究”,从搭建“支架”到“任务”呈现,从必然走向自由。
种子的作用不就是这样?当我们看到压弯枝头的果实,我们还能看到那颗种子吗?不能!但是我们分明看到了这颗种子化身为千千万万颗种子,洒向辽阔的天际,播撒希望、信心和勇气,扎根在所有贫瘠或富饶的山川大地。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样的哲学命题只有在TATEAL中听到过,很玄妙。但是如今,我必定会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或讲座中提到这些问题,请研究生或教师学习者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许许多多教师都如我当年一样从未思考过这些问题,而此时他们发现这些问题值得探讨。一位教师概括得很好,她说:这三个问题恰是关于教师的现在、过去和将来的三种时态。大家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往,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更加理性地确立自己的角色,看一看自己的身份是否已经融合到教书育人之中[生命的融合,我也需要自问了],是一位既传授知识技能又重视文化思想的教师。对过去说不,向未来问好,摒弃没有思想失却灵魂的过去,好好地在当下行动改进,将每一个问题看作一种挑战,一个课题,一种对自己的成全和希冀。不再碌碌无为,不再抱怨停歇,要走近学生,要向书本学习,要与同伴互助……
2014年六月,我所申报的全国“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项目(简称“国培计划”)获批,五位盲审专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项目。我的心中唯有感激!因为如果没有TATEAL,我不可能在中小学基础教育这个领域有这样的底气;如果没有中小学校教师们的认可,我就不可能一次次成功申报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如果没有这么多贵人相助,我不可能成功地完成那些任务;如果没有在“名师工程”中苦苦探询,就不可能有今天成果的展示;如果没有东城项目的艰辛锤炼,我也不可能设计出这份充满挑战的初中英语国培计划。这一切都源自TATEAL。TATEAL在播种,并默默给种子输送营养,种子扎根在某个地方,生根发芽,就会给一方水土带来芳香和果实,并且在年轻的心里继续播种。
TATEAL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教师需要在学习团队中获得继续前行的勇气;通过不断反思与行动,实现专业化成长。对我来说,路还很长,唯有践行[从我读研认识谢老师,谢老师就是一位温文尔雅,孜孜不倦的学生导师,总是在探索、交流。这些风风火火的故事,饱含多少劳累!最近我却发出一个疲惫的感叹:“生活能否再简单一点”,看到谢老师的“唯有践行”的誓言,我不禁感到,自己可能给自己精神的懒惰找了个深沉的理由。
方成纪念!
第五篇:一颗土豆的启发
一颗土豆的启发
《买土豆的故事》作为职场的经典故事,影响了很多人,初读时感受颇深,近日再次读来,在理解上又多几重意思。
一、不要总是抱怨所处环境
不可否认,环境对人的性格塑造、能力锻炼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时人常引孟母三迁成就亚圣之例作之印证,以证明人在环境当中的无力感,但这种影响也并非绝对的。为何?究其原因,环境是死的,无非优、劣两种,但人是活的,能够在大脑的运转下去对环境的优劣转换进行判断,人的主动性会逐渐掌握环境,从而在环境的变化中成长,丰富自我素养,同时反作用于环境。曾看过这样一张图片,一棵苍松生长于悬崖绝壁之上且枝繁叶茂,现实感极强的画面冲击曾经震撼了无数的生活失败者。曾读过这样一个历史故事,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军队在河北巨鹿破釜沉舟,一举击溃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加速秦之灭亡。追古怀今,环境永远不会是一个人成长的阻碍,我们与其去抱怨,不若积极应对。
二、积极主动更需深思熟虑
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岔路口、拦路虎等等,很多时候都面临抉择。有勇无谋者,披荆斩棘一往无前,豪气不可不谓惊天动地;有谋无勇者,瞻前顾后迟滞犹豫,唯唯诺诺之气确实令人可恨;勇谋兼备者则是时代中的弄潮儿,往往成就非凡。改革开放初期是勇者的天下,“草莽英雄”在经济的浪潮下盆满钵溢,知识时代的到来是谋者的天下,“羽扇纶巾”笑谈于天下的儒雅引
得万人景仰。事实证明,历史的车轮不会在一个时期永久地停留或缓行,只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快速转动,新千年的来临对人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勇谋兼备,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波诡云谲的大环境之下赢取成就。是的,无论哪一个时期,我们都会去积极主动做事,然后满心期盼未知结果的美好,这是常规的路径。未曾想过,如果我们在积极主动之外再多加一份深思熟虑,这样未知的结果是否会有了清晰的轮廓?
三、经验之外仍需努力创新
参加工作后,为了更快地适应环境,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向前辈们请教经验之类的东西,然后在工作当中我们也因循守制。故事中的李四,如果做为一名普通员工,我想他是能够得到满分的,对于老板命令的执行尽心尽力,但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的话,他的表现则只能得到及格分数。命令到执行,看似一步距离,可轻易跨越,多数人亦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去应对现在的情势,但最终却收获了差的效果。张三的行为则是在命令和执行之间加了自己的东西——创新,这份创新是对整体情势的判断,获得于经验之外的日常自我培养,非一朝一夕的投机取巧想法迎合。也只因这一步的距离,拉深了张
三、李四之间的差距。姜文导演曾拍过部名字《一步之遥》的电影,具体内容我并不熟悉,但电影名字我觉得放在这里不会那么突兀。有时候,这简单的一步确实是需要遥远的距离作为铺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