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高校文秘专业教学发展的思考论文
摘要: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对文秘工作岗位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文秘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高校文秘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主要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文秘教学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字:高校文秘专业教学发展
我国高校的文秘专业教学始于50年代,迄今为止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思想意识形态,还是社会机构组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文秘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的专业,在理论框架、教学内容等方面,却缺少相应的变化。当下人们对秘书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备扎实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其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高等院校作为培养秘书人才的主要基地,在新形势下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也不利于学科建设。
一、当前我国高校文秘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人才培养观念滞后
在高校文秘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对文秘的认识存在着两种偏差:一是将文秘人员等同于领导助理,过于强调文秘人员的参与管理职能,尤其是参与决策的职能;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加强学生的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把文秘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工作作为唯一的出路,但是近几年来,文秘专业的毕业生,能进入党政机关作文秘工作的少之又少,这非常不利于培养通才型的文秘人员。二是将文秘人员等同于公关人员,扭曲了文秘人员的职能特性。以上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文秘专业教学与实际需求的严重脱节,培养的人才华而不实,缺乏实用性。
1.2教学方式落后
采用以课堂、理论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是常见的文秘专业授课方式,这种传统的文秘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信息传播流程单向、枯燥,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专业理论知识,课堂缺乏活跃气氛,情境教学和互动教学难以开展,例如《秘书实务》、《秘书礼仪》及《档案管理学》等课程,由于缺乏相应的实验条件,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也难以把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教学质量自然也就难以提高。
1.3教材建设相对落后
目前,各地对文秘教学计划的执行并不平衡,特别是课程设置随意性太强,主干课程不突出。而且当前不少高校文秘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尤其缺乏操作性强的优秀实践教材。在笔者所作的一项随机调查中,“教材内容无新意”被学生认为是缺乏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高校文秘教学发展的思路
2.1立足市场,确立正确的培养方向
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继续深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从事党政机关的文秘工作,不再是绝大多数文秘专业毕业生可以考虑的出路了。而他们最有可能从事的就是企业、商业、涉外企业或私人的文秘工作。文秘人员的工作重心也从政务型转向事务型。而目前市场的现状是事务型文秘人员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流。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似乎能说明这个问题:10年前高校文秘专业的学生男生比女生多,现在高校文秘专业的学生女生比男生多。某高校文秘专业2010年招收的17名学生中,只有一名男生;2011年招收的24名学生中,男生不超过4人。这是因为,政务型文秘人员是男生的首选,事务型文秘人员则是女生的首选。而目前市场的现状是事务型文秘人员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流。摸清了这样一种市场需求规律,我们才有可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实用型的人才。
2.2完善教学计划,调整人才的知识结构
作为文秘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对相关学科及知识的掌握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文秘人员应是通才,这是由文秘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将文秘人员定性为领导及管理者的助手和参谋,是限制了文秘人员的发展空间。所以文秘人员应具有更丰富、更合理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更广泛工作的需要。文秘人员应掌握的其他基础知识包括:英语、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法律常识、公共关系、社交礼仪、演讲学、会计学、统计学、心理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计算机基础、网络、电子商务、书法、速记、摄影摄像、汽车驾驶等。具备了这些知识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文秘人才的需要。2.3认清自我,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在我国高校的文秘教学中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很少有文秘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绝大多数的教师是中文系的毕业生。原因是:一是高校的文秘专业普遍都设在中文系,语言、文学、文秘不分家;二是目前我国还将文秘专业教育看作是高职教育,文秘专业大多是专科学历,甚至在国家本科专业目录中都找不到文秘专业的名字。所以就造成了现在高校文秘专业教师“专业”不对口的怪现象。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素质不高,必然响学生的质量。作为文秘专业的教师,应该放弃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语”和“文”的思想,真正去“文秘”的学问。由于文秘专业的应用型学科特点,该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文秘工作实践,再从事教学工作。而文秘专业的科研工作,也应该切实地搞起来,而且应该紧密联系文秘工作实践进行研究,并能有的放矢的指导实践。如此,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文秘专业教学的水平。
2.4运用新型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2.4.1运用情景模拟法
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情境创设在学生意义建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习的第一个要素,能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如在《秘书学概论》和《公共关系学》课堂上尝试采用多媒体教学,以丰富多彩的图片,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无论从观看规范动作到亲自模拟练习,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许多院校由于资金不足,没有建立文秘专业实训基地,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创设模拟情境,开展模拟会议、模拟接待、办公自动化训练、辩论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营造专业氛围,熏陶专业意识,提高专业技能,使学生学得愉快轻松,学得趣味盎然。
2.4.2加强社会实践法
文秘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到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从事办公室工作,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因此,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课程组织学生到酒店、餐馆等地进行实地学习,实地讲解,学生领会就很快。同时,在学校内组建公关礼仪队,不但为学校内的各种会议、活动、庆典服务,还可以参加各企业单位的大型会议、庆典活动等,如在校庆庆典活动中,组织文秘专业学生参加接待服务、会场布置、颁奖仪式等工作,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感受职业环境,培养职业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
高校作为我国培养文秘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走出误区,提高认识。唯有如此,才能为培养新时期合格的、通才型的文秘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继昭.秘书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黄曼青.高职秘书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4).
第二篇:文秘专业论文
摘要:从“秘书素质的系统性”角度出发,探讨秘书能力素质新结构应该具备的四个意识:应变意识、创新意识、独立意识和现代意识。
关键词:秘书从业人员;素质;新结构
“秘书素质”的话题伴随着秘书队伍的扩大而日渐高涨,但是大多强调“专业技巧,即如何应对某一件具体事件”,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秘书综合素质的系统性。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事业单位对秘书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能力素质要求。
一、社会对秘书从业人员的需求状况分析
根据近年来从人才市场反馈的供需信息分析,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为服务型秘书。如公司办公室、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室的服务人员、生活类秘书等;二类为事务型秘书,如企业、公司、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文员、公关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等;三类为文字型秘书,如企业、公司、行政事业单位的文书起草人员;四类为管理型秘书,如公司、企业单位的总经理助理、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室主任等。
依据职责的大小,秘书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初级秘书——以接电话、发传真、收发信件等服务为主。比如企业的初级秘书应包括公司前台接待、电话接线生、部门事务助理等。他们的职责比较单一,技术含量较低,薪金相对较低。二是中级秘书——能够写一般信函。起草报告和准备会议等,多为大专或本科毕业。比如,企事业单位中的部门经理秘书、经理助理等处于中层管理者身边的秘书,处理各种事件的能力要求较高,薪酬也相对较高。三是高级秘书——能起草重要的合同文本,懂法律、税务知识,有应急处理能力。高级秘书是随着市场环境下。组织横向联系的加强以及现代化办公手段对组织的渗透而出现的。现代高级秘书特别强调的素质有公关才能、外语水平和办公行政管理的能力等。比如,企事业单位中的高级秘书包括跨国公司首脑秘书、董事会秘书、地区总裁秘书以及总经理的高级行政助理等,目前属于人才市场上的稀有资源。
二、秘书从业人员能力素质现状分析
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条件,还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传统的以纸和笔为载体的书写方式为打字机、计算机所代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获得信息和交流信息的方式。现代办公室设备的使用。不仅要求从事办公室事务的秘书从业人员具有传统意义上秘书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而且要具有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具有使用现代通信手段获取信息并及时整理和传送的能力。这对现代秘书的知识技能结构和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秘书人才逐渐向“复合型”方向发展,其知识体系日趋复杂和全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秘书工作被划分到行政管理范畴,主要是帮助行政领导或经理分担日常事务,职责涉及到文档信息管理、会议和约会的安排、起草信函和文件以及内部和外部的沟通等各方面,已经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可或缺的职位。目前。我国秘书从业人员约2300万人。秘书逐渐成为一种职业,其地位日益提高。以往只负责抄抄写写的秘书已经不能适应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人才渴望的需求,这对秘书从业人员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的主要问题:一是素质单一化,过多地强调技巧训练。某些民营培训学校或者某些高职院校为了缩短培养周期,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以速成班培养速成型秘书,他们用短至一年甚至不到一年的时间,学习办公自动化、速记、应用写作等几门课程。学成经考试合格后颁发国家承认的结业证书。单纯地教与他们处理日常事务的技巧,如何应对领导需求,处于被动式的应付事务。其次。中文专业毕业生“万金油”型秘书,这一类秘书从业人员大多被看重的是文字功底好,“能说会道”。而随着行业的分化,社会分工的细化,各行各业对秘书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化。因此,这类秘书从业人员到了具体的岗位上仍然从头做起,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地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新的岗位。二是素质
模式化。秘书角色意识淡化。秘书从业人员处于从属地位,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做事盲目服从,缺乏“自立”、“自我”意识。虽被称为领导的“左膀右臂”,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主动性,缺乏创新意识,秘书“独立自主”角色意识淡化。
三、秘书从业人员能力素质的新要求
(一)应变意识——秘书专业自身生存的特点
秘书工作的具体内容也完成了四个转变:由原来简单的办文办事,发展为既办文办事又出谋划策:由原来的收发信息转向综合处理信息:由原来的单凭老经验办事转向实现科学化管理: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政策的转变必然要求秘书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势,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哲学一直被看作智慧的象征,而哲学从根本上讲就是“变”的科学。发展的科学。秘书工作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础坚持哲学“变”的观点,坚持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以“思辨”达到“思变”。秘书工作要忠于事实,以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不是把原则作为出发点。同时,在综合处理信息、科学化管理方面,秘书部门必须发挥灵活性的特点。坚持变化、发展、求新,不能墨守陈规,以不变应万变。要积极主动地关注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关注社会动态,了解市场热点和“敏感点”,掌握瞬息万变的信息,更好地为领导服务。作为新世纪的秘书,不能封闭、保守、僵化,做事被动。充分发挥自己办文办事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古人讲“登高望远”,只有思想放开了,才有可能打破僵化。
(二)创新意识——秘书从业人员参谋决策性体现
秘书部门的首要任务是为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在正确决策并有效执行方面提供参谋服务,即辅助领导进行科学决策。有人比喻得力的秘书是领导的“左膀右臂”。显而易见,秘书在日常工作中,不仅应该正确领会领导意图,更应该及时补充领导思想盲区,帮助领导打开思路,激活思想。因此。秘书从业人员必需增强创新意识,学会独立思考,打破常规,张扬个性。而回到现实中来,“秘书工作被动论”的论调占据主导地位,不少秘书在工作中对领导是绝对的服从。不是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是溜须拍马,俯首贴耳。从根本上毫无主见,创新精神更是无从谈起。秘书从业人员要有自我实现的追求,要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当好领导的助手,就必须将自我意识融入到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中体现自我。在规范的角色位置上塑造自我。在21世纪这样一个高科技时代,人们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是必然的趋向。衡量秘书工作的优劣,区分秘书水平的高低的最重要标准就是看对领导决策及实施辅助得如何。“科盲”秘书是难以完成辅助领导科学决策任务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具有不同的历史和特征,但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文化。可是长期以来,两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人文学者往往认为科技学者抱有一种浅薄的乐观主义,不注重人的处境;而科技学者则认为人文学者缺乏远见。只热衷于关注艺术和思想存在的瞬间,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明显不同,甚至在情感方面也难以找到共同的基础,这种文化分裂现象直接导致了我们人才素质培养方面的单一和偏失。秘书教育的主体衍生于文学教育,受其母体中国语言文学的遗传,它先天就带有十分浓重的人文色彩。秘书学基础课大部分内容就是语言、文学。甚至。受社会浮躁心态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只注重人际“技巧”和变通艺术,所学课程,几乎与科学无关。中国人受汉字的影响,在强化具体思维的同时,却忽略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抽象思维则是培养创新性意识的关键。立体几何学的学习培养了我们抽象思维能力;普通逻辑学的学习,锻炼丰富了我们的想象空间,使大脑思维得以延伸;数学、算学的学习又激活了大脑思考的缜密性,使我们的思考更加精细、严密。人文与科学的力量相借重,艺术与逻辑的力量相补充,数理科学不仅赋予发散思维的秘书专业以必要的收敛思维能力,而且会使人们在秘书工作中更善于理性思考,善于发现。展示自我,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相信我们的创造力会使我们在工作领域更加游刃有余。
(三)独立意识——秘书的独立人格的体现
在秘书行业,有不少这样的定位:秘书是“参谋”、“助手”、“心腹”、“左膀右臂”,是“二把手”,是无名英雄等。而涉及到秘书人格,却有不少人持这样的观点:领导两袖清风,秘书也清正廉洁;领导人腐败犯罪,秘书也必然品行不端。这就完全抹煞了秘书人格的独立性。秘书。夹杂在上级与下级中间,对上级来说,是“跑腿的”、“打杂的”;对下级来说,又是领导的“跟班”。其实多年之后,不少秘书对于自己的身份。常常感叹“什么也不是”。那么,秘书的人格到底在哪里?
秘书人格的确立,必然要求秘书明确角色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关系。人的自我意识表现为愿望、意向、兴趣、信念等,是不断进取、自我实现的精神支柱。依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每个人在进入自我实现的某个阶段后,又会出现新的更高的造出鲜明的角色形象。在角色形象中展现出独特的自我。
(四)现代意识——秘书与时俱进能力的体现
二十一世纪,是个崭新的世纪,是个知识与技能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因特网和电子邮件的广泛应用,物理上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小。办公室的许多工作,如各部门文件的传送、会议活动的安排、文件的处理、通知的传达等,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瞬间完成。计算机中文语音输入系统的实现,使秘书动口不动手也能写出生花文章。办公室工作高度智能,将使“文山会海”彻底成为历史,也把秘书从业人员从繁重的材料堆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随着电脑的普及,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将会被打破,秘书可以在家里完成领导交给的大部分任务,传统的聚集在一个拥挤办公室的景观将成为人们的记忆。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启动,网上共享信息成为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这使代表着时代价值观念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逐步向“信息就是金钱,决策就是生命”转变。然而受长期以来文化积习的影响,我们秘书的日常工作仍然生活在封闭、墨守陈规、满足现状的传统套子中。时代在变化、生活在变化,我们的传统意识也要随着变化:变封闭为开放;变守旧为创新;变保守为宽容;变被动为主动;变传统为现代。增强秘书从业人员的现代意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公关意识。在现代社会,秘书从业人员没有一定的公关意识是难以立足的。一个单位如果不懂得塑造自身良好形象,不懂得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单位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势必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地位和发展空间。群众是事业发展的基石,如何有效地实现与公众的沟通,是秘书从业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能。秘书从业人员要开展好工作,还必须协调好与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关系。秘书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强化公关意识,就必须掌握基本的公关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心理承受能力,要有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和宣传推广能力。二是竞争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秘书从业人员必须强化竞争意识。随着领导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领导的助手和参谋的秘书只有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三是法律意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主义法制的日趋完善,社会各行业与法律的关系日益密切。这必然要求秘书从业人员熟悉法律知识,树立较强的法律意识,否则就难以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方面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四是协作意识。当今世界,许多生产、工作离不开部门、行业的协作,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强化了人们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社会关系。对一个秘书从业人员来说,不依靠集体的力量,个人再有能力和抱负都难以成就事业。因此,秘书从业人员要自觉地与其他同事加强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浅谈办公室秘书的基本素质
摘 要:现代秘书岗位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岗位,对从事秘书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要做一名合格的办公室秘书,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敏锐的政治头脑,刻苦的学习态度,较强的交际能力,熟练的协调技术,务实的工作作风。
关键词:办公室;秘书;素质。
近些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秘书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工作领域越来越宽广,工作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进一步增强“讲学习、讲奉献、讲责任”的工作意识,倡导“团结、务实、创新”的工作精神和树立“精、紧、细、严”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秘书人员才能取得领导的信任和支持、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拥护,才能不断树立务实、创新、高效的新形象。要做好秘书工作,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秘书作为领导的助手和参谋,一是记录和抄写;二是文稿起草。记录,有领导的口授记录,有接待来访者的记录,还有会议记录和电话记录等等;抄写,即对字迹潦草或因在起草过程中经反复推敲、多次修改和勾划的文稿进行誉写以便于继续修改或交付打印。帮助领导攥写稿件使之能腾出时间去做其它工作,这是秘书应尽的责任。起草文稿,是秘书工作的主要部分。文稿的起草过程,常常是由领导和秘书合作进行的。有时,是领导亲自动手,秘书帮助誉写。以及做一些收集、补充和核实;有时,是领导口授主要内容,秘书记下后负责文字的加工整理;有时则是领导只口授一个要点,或者同秘书一起在讨论中形成一个要点,然后由秘书据此去收集材料、推敲观点,形成文字。这最后一种,领导只是出题目,而从拟定提纲、收集材料、起草文稿到讨论修改,则都由秘书单独负责。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起草文稿的时候,秘书不但可以在酝酿和讨论文稿的时候提出自己的意见供领导参考,而且可以在起草时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写上去,形成初稿,让领导人去决断,而不是照葫芦画瓢,这样形成的文稿才能真实、全面、生动地反映传达领导的决策、方针、意图等,并使之成为群众性的行动。
其次,要有一个敏锐的政治头脑。一是坚定的政治头脑。文秘工作涉及到的每一个方面,政治性都很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部门的主张,反映着本部门的形象,连接着单位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对事关政治性的问题,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二是丰实的理论头脑。一个人的理论素养越高,预测、把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必须善始善终地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扎实、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三是辩证的思维头脑。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办公室秘书应在这场变革中走在前面。这就要求我们观察问题要多视角、研究问题要多方位、解决问题要多方法。要注意思维的超前性。四是求实的科学头脑。实事求是是我们的一大工作作风,也是职业道德,工作纪律。办公室秘书想问题、提建议、当参谋、写文章、办事情,都要符合客观实际。切实做到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五是精明的效益头脑。在工作措施上,要以最少的投入争取最好的效果,用最短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在工作运作中,要讲效率、科学有序、操作规范、线条清楚。在工作效果上,要多出精品、减少次品。[论文网 LunWenNet.Com]
第三,要有一套过硬的功夫。一是勤奋好学的功夫。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和饥饿感,对知识永远保持一种旺盛的好奇心、新鲜感和求知欲。要养成一种坐得下来、静得下心、钻得进去的学习习惯。二是深入实践的功夫。办公室秘书要深入到征收管理的主战场和基层最前沿,主动、积极地与人交往,与方方面面的同志交朋友,建立工作友情,不放过每一个调查对象、线索、情节,做到“打破沙锅问到底”,“不到黄河不死心”,真正从实践中获取新知,收到实效。三是善于领悟的功夫。办公室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是学院的窗口和纽带。好的悟性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可在与领导和同事的接触中把握他们的工作习惯、思维方式和活动规律;在接受任务时,充分听取要求和主张,尽可能地准确理解和把握领导的意图和基层的反映,做到准确,有原则性;严谨,有逻辑性;独到,有精辟性。四是精于表达的功夫。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是机关干部的基本功。特别是文字水平,是一个工作人员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办公室秘书的最基本要求。一篇好材料要经过调研、加工、提炼、归纳、总结等复杂过程,使文章具有“真、实、准、启”的特点,让大家听后或看后能受到教育和启迪。“说”和“写”同样重要,办公室秘书都要加强锻炼,力求做到精雕细刻、千锤百炼,工作上人人都能“打通关”,个个都是“多面手”。
第四,要有一种务实的工作作风。一是对事业有春天般的热情。既然有幸走上这个岗位,就要义无反顾地投入春天般的热情,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执着地追寻它,尽力地干好它。只要每一件工作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就会在工作实绩中获得无限的乐趣和丰厚的精神回报,我们的精神境界就会得到升华,人生价值就会得到实现。二是对他人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做好秘书工作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配合与支持。对人虚怀若谷、宽厚容人,就会走出世俗,接近崇高。这是秘书的美德。俗话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我们要容人胜己,不嫉贤妒能,甘为他人做嫁衣、作铺垫,以“甘为人梯”的风格送温暖、献爱心,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更多同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合作,你工作的环境也才会更加宽松、和谐。三是对自己像旁观者一样清醒。能不能知己所长、知己所短,是衡量办公室秘书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知己所长,是要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自信心,而不是感到高人一等。知己所短,是要不断反省自我,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大力提倡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奉献意识。要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把精力用在想事干事上,要通过默默无闻的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办公室秘书,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外,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在工作中与同事建立融洽的协作关系,增强同事对你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与大家和谐相处,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办公室秘书。浅谈修辞在秘书口语表达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 文章从交流语境、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修辞在秘书口语表达中的运用。
[关键词] 修辞;秘书;口语表达。
有人说“能说会道”是秘书的看家本领,这话的确有一定的道理。秘书在工作中虽然很少去演说,但却经常要说话,汇报情况,提出建议,传达指示,接待来访,协调工作等等,大量使用的是口语表达。因
此,口语表达在秘书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秘书该如何进行口语表达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才能进行成功的交际呢?近年来,有不少有关秘书方面的著作对此进行了阐述,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意思明白;诚实;语言生动;口齿清楚;条理分明,表达准确;说话得体;正确等等。
在探讨秘书口语表达时,仅仅局限于语音层面和逻辑思维层面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在秘书口语表达中加强对修辞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现代修辞学大师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要义。”成功的言语交际,往往是在“适应题旨情境”下完成的。冯广艺先生在《汉语修辞论》中指出:“语言运用是一个动态运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言语表达者,还是言语接受者,都是在一种相互适应的状态下完成交际的任务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求言语表达者调整语言,以适应言语接受者”。在上述案例中,老板之所以“明显地不高兴”,是因为小玲的回答没有适应老板的要求。如果她能适当地调整一下自己的语言,比如“我去查一下”或“我去问一问”,那么交际的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在秘书的口语表达中,掌握一定的修辞艺术,会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实现有效的沟通。
一、秘书在进行口语表达时,要注意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一致。
即“话随境发,要求言语表达者根据语言环境来发话。
这里,语言环境对言语表达者的制约作用是如何构建言语的结构体,只有当言语表达者所讲的话适应语境时,才能发话,不注意这一点,仓促发话,就会影响交际的效果”。例如,在公众场合,当秘书发现上司做出明显的错误决定时,如果秘书立即提出意见,显然会伤害到上司的自尊心,必然会引起言语的接受者——上司的强烈反感,进而影响到交际的效果。如果是在一般非公众场合,例如只有上司和秘书两人在场,这时秘书如果立即提出意见,同时注意自己的措辞,如“这个决定您是否还需要再考虑一下呢?”那么这时上司必然会很乐意接受,理想的交际效果会更容易达到。
二、秘书在进行口语表达时,要根据不同的交流对象来确定合适的表达方式。
在秘书工作中,秘书要经常与众多的不同对象进行交流,如与上司、与客户、与同事等等,如何与不同的交流对象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这就要求秘书在进行口语表达时,要根据交流对象的变换,随时调整自己的语言,既客气礼貌,又恰如其分。如,秘书在接待客户来访时,如果来访者是一般的普通客户,那么秘书可以按照惯例,说:“先生,您预约了吗?麻烦请您登记,这是公司的规定。”如果来访者是一位公司经常联系的重要客户,秘书若以这样的语言来接待对方,对方可能会认为你不欢迎他,从而引起双方交流的冲突。
三、秘书在进行口语表达时,要根据不同的交流内容来确定合适的表达方式。
秘书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针对不同的内容,秘书应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以获得理想的交际效果。
(一)委婉式。
当交流的内容有可能对言语接受者的心理造成消极影响,此时,采取不直截了当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含蓄地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说出来,以使言语接受者更易于接受。
销售部送来的本季度销售报告中只罗列了销售数据,没有分析销售额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上司对此不满意,让秘书于雪把报告退回销售部重写。于雪把报告交给销售部经理时,向销售部经理一个劲说总经理如何如何不满意。开始销售部经理还微笑着倾听,但听着听着,销售部经理心里开始后不舒服了,进而产生抵触情绪,不再听于雪说什么,反而开始计较于雪的措词。尽管他知道自己的报告没写好,但他给自己找了各种借口,于雪说一句他顶一句,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在上述案例中,如果于雪说话委婉一些,比如先表达对对方的体谅,说一些市场竞争太激烈、整个行业的大环境都不太好之类的话,之后再委婉地说明“总经理不满意,要求增加内容、找出原因”的意思。销售部经理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态度,沟通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
(二)直截了当式。
当交流的内容比较紧急、重大,要求对方必须立即予以接受时,秘书在表达时就不要拐弯抹角,而应直奔主题。如总经理让秘书通知各部门经理下午两点召开紧急会议,秘书在表达时可以这样说;“×经理,今天下午两点在××会议室召开会议,主题是××××,希望您准时参加,不能缺席。”
(三)赞誉式。
当秘书对交流的内容是否让听话人乐意接受没有把握时,适当地对听话人的服饰、物品、兴趣等表示赞赏,使他在心理上感到一种满足感,从而更乐于接受秘书所要交流的内容。当然,这种方式在运用时要注意适度。
如秘书要同事帮他准备会议室,他可以这样说;“哟,做了新发型了啦!这个发型使你看上去很精神……,能否将××会议室准备一下,下午总经理开会要用。”
(四)迂回式。
当秘书对交流的内容不适于采取正面回答的方式,如交流的内容涉及到公司的机密等,秘书采取此方式既不失礼节,又能保护公司的机密。
如公司的一位员工问秘书:“听说公司下周要进行人事调整,谁有可能担任销售部经理?”“有能力的人。”秘书回答道。
古人云:“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修辞在秘书口语表达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这就要求秘书在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掌握一定的修辞方法,以提高驾驭语言 的 能 力。
[参考文献]
[1] 陈望道。
[2] 冯广艺。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汉语修辞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三篇: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实验性教学的思考论文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历经六十余年,至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环境设计师和设计教育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通过市场和教学理论验证各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需求。如今,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环境设计专业学科教学方法和效果又变得更加多元和模糊。这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一场新的挑战。
关键词:交叉学科;实验性教学;主动性学习;乌托邦思维
一、引言
上世纪50年代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设了装潢设计系,它是我国最早开设系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之一。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该校的环境设计专业经历了室内装饰(1957年)、建筑装饰(1961年)、建筑美术(1963年)、建筑装饰美术(1964年)、工业美术(1975年)、室内设计(1984年)、环境艺术(1988年)、环境艺术设计(1999年)系名的八次变更。这也体现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1]。由于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边缘学科,它既需要一定的审美感性思维成分,也需要一定的理性思维支撑,因此,它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渗透性。[2]环境设计专业包含环境行为学、城市规划、建筑学、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等多学科课程。事实上,环境设计专业又会因艺术类院校和工科院校在教学目标和方法上的差异而衍生不同的专业技能和研究方向。正是由于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多样性,带来了教学上的差异性。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
截至2017年,我国共有639所本科高校开设了环境设计专业。开设该专业的本科院校类型主要为综合类院校、综合型艺术类院校以及独立学院。尽管我国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本科院校数量庞大,但在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资源、学生素质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出现这些差异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一)主观原因
1.高校类型的差异。我国高校类型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教学背景与教学要求。研究型高校一般是以培养国内最高层次人才和研发最前沿科技为目标。但绝大部分的高校属于应用型高校,它们以服务社会和市场为目的[3]。教学上,授课人根据社会和市场的标准进行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学生对于知识拓展和思维的延伸。2.学科建设的差异。由于高校类型的目标和定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各学科的建设会结合学校的自身发展考虑。由于研究型高校注重的是各个学科之间的协同发展与综合实践,因此,学校对于各学科的建设都会给予足够的支持。但应用型高校则难以实现学科建设之间的良性平衡。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建设都有所忽视,并且普遍存在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师资储备力量不足、没有合理的教学定位以及缺乏相关的科研项目支撑等问题。3.教师与学生的差异。研究型高校一般具有完善的教学环境和丰富的科研教学资源,因此利于开展各项科研工作,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但是,大部分应用型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足,教学资源有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因此无法满足高质量的教学任务。4.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的差异。从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分析,大部分研究型高校(包含部分综合型艺术类院校)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明确的专业学习方向,并开设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程之外,还会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等方面相关知识。在毕业设计(创作)阶段会基于思辨能力、阅读能力、审美能力、知识拓展能力以及图形(符号)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一些应用型高校的环境设计教学方向仍然十分模糊,学生进入毕业阶段仍然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甚至缺乏设计思维和设计表达能力。
(二)影响各高校环境设计课程教学的外部因素
1.地理因素。研究型高校一般分布于我国的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因此,高校和城市之间能形成信息资源共享的教学环境。而相当部分应用型高校分布在省会以外的城市,因此,在信息的获取速度及城市资源的利用程度上存在较大差距。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而言,往往需要一定的信息资源,即便我们身处于网络信息时代,但缺乏现场的体验无论是对于授课者还是学习者都会产生负面的教学效果。2.政府因素。高校所属部门的差异也会导致高校科研的资源和效率有所不同。比方说,部属高校一般在教学改革探索、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可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因而此类高校能够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教学资源上具有一定优势,学生可以利用学校平台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而省属及以下高校能够获得的国家或政府的支持则十分有限,学生除了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更加主动地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才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3.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无形中也会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质量。由于高校之间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目的都有所不同,因此所从事相关的环境设计工作也会有所差异。人们普遍认为应用型大学的毕业生适合于操作难度较高的设计工作。要运用较为复杂的社会学及环境设计专业知识去解决设计问题的工作,需要对相关人员的综合能力、毕业院校以及学历提出一定要求。
三、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实验性教学
(一)高校环境设计教学中学生们经常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
1.实践能力不足。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动手能力以及对社会和客观事物的关注和思考,因此,在课程中涉及实地考察、社区调研、社会实践等方面往往出现缺乏实践经验和积极性等问题。2.审美能力不足。近些年,一部分考生需要通过报考艺术类专业才能获得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因此,学习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此外,一些高校教师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致使审美意识无法正确地传递给学生。3.知识储备不足。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跨界学科,它具有边缘性与综合性。理论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地阅读相关文献著作,寻找自身的学习方向。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能力,一些学生甚至在步入高年级的学习阶段之后仍然没有养成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因此,知识储备的能力成为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逐渐拉开距离的要因。4.创造力不足。学生由于在进入高校以前一直都以应试教育为培养目标,因此“求同”的价值观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此外,一部分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缺乏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过早地进入商业实践,在设计意识上形成了“妥协”的心理。这同样影响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5.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中,学生往往会获得团队合作的机会,例如竞赛、社会调研、课题研究甚至参与实践项目等等。大部分学生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专业分工不明确、过度依赖他人以及思维无法统一等现象。这也是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环境设计专业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学生产生被动学习的原因在于教学思维僵化、教学方法千篇一律。教学中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过度地要求学生考虑实用性和经济性往往会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阻力。特别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讲授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求进行实验性教学。
(二)实验性教学
1.实验性教学的概念。本文中的实验性教学是指能够突破产学研(IUR)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对弱化市场在教学和专业实践中的比例,授课者通过挖掘各个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能力和兴趣,并且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去接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2.实验性教学的作用。实验性教学的最大作用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主动式学习(active.learning),摆脱外界干预,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能够相对独立地、主动地完成对知识的诉求、分析、探索、评价等来实现学习目标。另外,实验性教学有助于学生们系统地、深入地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3.实验性教学的意义。实验性教学具有积极作用,所体现的教学成果往往是为了在未来形成一种概念模型和理想,但在教学上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快速满足产品市场化、商业化的效果。由于学生长期受到了标准化、模式化的教育和评判,在表达自身立场的问题上缺乏自信心。实验性教学又具有相对的开放性、未来性、主动性等方面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实验性教学更多的是趋向对知识的真实体验和思考,在实验性教学过程中还能够突破学科界限,结合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社会学等学科从而获得多样的教学形式。但实验作为回归人类自身对问题的探索与思考的途径,无论在科学领域还是艺术设计领域,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探索精神,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应当提倡实验性教学。
四、环境设计专业实验性教学的实践
长期以来,一部分人认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是以商业实践为目标,这是由于设计专业范畴的相关学科都需要通过满足用户要求为前提进行实践。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环境设计不应该追求实践过程中以形式美感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通过理论研究方法进行教学。实际上,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不应该过度强调商业实践教学,也不应该偏向理论研究教学。如果过早地让学生将环境设计理解为实用艺术,那么学生可能会出现过早地依靠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参与商业实践。导致的结果会影响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的效果以及对专业知识研究的深入程度。相反,过度地通过理论实践渗透,学生们也可能会失去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实验性教学是建立在培养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环境设计专业的实验性教学所提倡的并非建立一种以商业实践教学或理论研究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要相对弱化它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并且根据课程的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适当地介入应用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教学方法。另外,实验性教学兼顾了对课程前期、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以及课程后期的效果反馈、传播与评价。下文,笔者将分析在岭南师范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运用实验性教学方法的思考。
(一)岭南师范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条件与人才培养方案
2014年,岭南师范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成立,独立于过去设计系环境设计方向。目前,学院拥有环境设计专业学生128人,.4间专业课教室。未来学院新艺术楼的建成,环境设计专业基本能够满足校内实验性教学的空间条件。从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岭南师范学院作为教学型大学,其中师范类本科教育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环境设计专业在专业学科建设上要劣于师范类专业。由于教学型大学主要承担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因此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成为了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培养目标。
(二)实验性教学在岭南师范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开展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尽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体验上存在明显差异,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性教学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中获得相应的教学体验,弥补学院在专业教学方面的不足。1.基础课程中的实验性教学思考。岭南师范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包含造型与设计基础、构成设计、艺术概论、中外设计史、空间与形态、人体工程学以及工程制图。基础课程作为大学生入学后首要接触的课程,主要通过理论讲述和实操进行教学。其中,造型与设计基础、构成设计课程,是基于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下设立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几乎涵盖了理论和实操。但在过去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在机械式地学习,作品中能够看到独立创意的部分很少。一些学生甚至在迎合授课者的风格喜好进行创作,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即使是专业设计的基础课程,授课人同样可以利用实验性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基础课程大部分都是专业理论,学生通过死记硬背难以达到巩固知识和活用的效果。因此,针对学院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我们尝试利用下列教学方法。(1)二次学习与思辨讨论。设计专业理论往往反映的是某个特定时期某些设计流派或学者的主观思考,学生们通过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无法掌握知识,一知半解。因此,针对专业理论的基础课程,我们要求学生课后能够通过相关书籍、网络信息或展览等渠道进行二次学习,深入研究,并以小组形式进行课题辩论,这样在解决学生对于知识信息巩固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动性。此外,利用思辨讨论的课堂形式能够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提升自我立场。(2)课堂实践。对于具有设计实践环节的基础课程,我们要求学生了解题目信息、设计概念以及可行性等等。学生需要通过反复调查及小组讨论来确定设计,制定实践规划和制作视觉表现形式。学生需要通过实物模型或图像表达的方法体现思维。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只有不断围绕制作、展示、讨论的形式进行,才能实现完整的实验性教学过程。(3)课程思考与评价环节。在有限教学时间中,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理解和体验也是有限的。因此,需要通过实践、思考与评价的教学环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由于大部分课程无法在结课时获得作品展示的机会,因此,实验性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课程汇报展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同时,课程汇报展也是授课者教学成果的直接体现。2.核心课程中的实验性教学思考。岭南师范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包含空间与形态、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及毕业设计等课程。由于这些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学生在课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设计实践。在过去的教学中,围绕理论、实践、汇报、点评等环节进行教学的方法日渐式微,机械的、浅层的教学方法和理论讲授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显然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年级学生在课程中应当更多地学习与社会学、哲学相关的知识。此外,应培养学生通过设计来解决社会问题。因此,开展社会调研、讨论与评价以及通过社会交互等方式应该出现在课堂中。对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实验性教学方法,我们得出以下教学思考。(1)增加实地调研在课程中的所占比例。核心课程的教学对象一般是高年级学生。因此,课程专业考核不能仅仅是操作技能和形式的评价。适当地增加社会调研在授课过程中的比例能够培养学生的考察能力,与社会沟通的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洞察力等等。此外,通过有效的信息收集也能使设计实践具有更强的说服力[4]。未来学院新艺术楼的建成,环境设计专业基本能够满足校内实验性教学的空间条件。从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岭南师范学院作为教学型大学,其中师范类本科教育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环境设计专业在专业学科建设上要劣于师范类专业。由于教学型大学主要承担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因此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成为了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培养目标。
(二)实验性教学在岭南师范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开展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尽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体验上存在明显差异,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性教学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中获得相应的教学体验,弥补学院在专业教学方面的不足。1.基础课程中的实验性教学思考。岭南师范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包含造型与设计基础、构成设计、艺术概论、中外设计史、空间与形态、人体工程学以及工程制图。基础课程作为大学生入学后首要接触的课程,主要通过理论讲述和实操进行教学。其中,造型与设计基础、构成设计课程,是基于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下设立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几乎涵盖了理论和实操。但在过去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在机械式地学习,作品中能够看到独立创意的部分很少。一些学生甚至在迎合授课者的风格喜好进行创作,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即使是专业设计的基础课程,授课人同样可以利用实验性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基础课程大部分都是专业理论,学生通过死记硬背难以达到巩固知识和活用的效果。因此,针对学院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我们尝试利用下列教学方法。(1)二次学习与思辨讨论。设计专业理论往往反映的是某个特定时期某些设计流派或学者的主观思考,学生们通过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无法掌握知识,一知半解。因此,针对专业理论的基础课程,我们要求学生课后能够通过相关书籍、网络信息或展览等渠道进行二次学习,深入研究,并以小组形式进行课题辩论,这样在解决学生对于知识信息巩固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动性。此外,利用思辨讨论的课堂形式能够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提升自我立场。(2)课堂实践。对于具有设计实践环节的基础课程,我们要求学生了解题目信息、设计概念以及可行性等等。学生需要通过反复调查及小组讨论来确定设计,制定实践规划和制作视觉表现形式。学生需要通过实物模型或图像表达的方法体现思维。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只有不断围绕制作、展示、讨论的形式进行,才能实现完整的实验性教学过程。(3)课程思考与评价环节。在有限教学时间中,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理解和体验也是有限的。因此,需要通过实践、思考与评价的教学环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由于大部分课程无法在结课时获得作品展示的机会,因此,实验性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课程汇报展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同时,课程汇报展也是授课者教学成果的直接体现。2.核心课程中的实验性教学思考。岭南师范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包含空间与形态、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及毕业设计等课程。由于这些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学生在课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设计实践。在过去的教学中,围绕理论、实践、汇报、点评等环节进行教学的方法日渐式微,机械的、浅层的教学方法和理论讲授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显然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年级学生在课程中应当更多地学习与社会学、哲学相关的知识。此外,应培养学生通过设计来解决社会问题。因此,开展社会调研、讨论与评价以及通过社会交互等方式应该出现在课堂中。对于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实验性教学方法,我们得出以下教学思考。(1)增加实地调研在课程中的所占比例。核心课程的教学对象一般是高年级学生。因此,课程专业考核不能仅仅是操作技能和形式的评价。适当地增加社会调研在授课过程中的比例能够培养学生的考察能力,与社会沟通的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洞察力等等。此外,通过有效的信息收集也能使设计实践具有更强的说服力[4]。(2)加强社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三方联系。社会作为设计实践的根据与蓝本,学生需要通过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才能获得相关设计的信息。高年级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协调能力。环境设计专业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在核心课程中要培养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感知和探讨成为环境设计教学重要的议题。(3)丰富实践成果的视觉表达。环境设计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现象学和社会学的视觉化表达,通过图像信息将复杂的逻辑思维形象化,从而提高人们的可读性和理解性。设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图像表达能力。因此在实验性教学中,实现信息可视化是我们的教学目标[5]。此外,与大部分应用实践课程不同,设计教育课程中的可视化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在空间形态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通过实体模型、即时性的草图记录、视频动画、综合材料等体现设计思维。(4)通过公众课堂分享学习成果。课堂分享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对知识的思考和掌握的一种形式。在课程中,我们通过课堂或社会平台对课程的知识进行公开分享,在此过程中学生得到了主动思考的机会,并获得一定的话语权。此外公众课堂也能够实现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互动,达到知识传播、资源分享的目的。
五、关于实验性教学手段拓展策略的建议
(一)跨学科界联合授课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Ken.Friedman认为,当代设计教育催生于多维度的背景下,设计既要服务于民主社会,同时还要重塑社会。目前,设计环境处在后工业化与工业化时期,我们在兼顾传统工业的设计和生产的同时,还需要应对社会和个体的服务需求。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便利和多元,如果我们仍然运用相对孤立的教学方法,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背道而驰,结果将会限制专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6]。芝加哥艺术学院第一年设计课程实行让学生广泛关注艺术学及人文传统的相关知识,目的是让建筑和设计的学习与艺术联系起来。此外,我们还可以联合不同专业的学生针对同一问题进行授课和实践,增加学生们的跨学科交流机会。
(二)采用新的教学技术
实验性教学的特征是要求学生们利用多种体验方式去获得知识。在长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我们基本是通过图片、展板、动画以及实物模型来实现概念的物化。随着虚拟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VR技术的利用,能够更加直观地体验虚拟空间的视觉效果。此外,网络教学也能突破场地和时间的界限展开教学。
(三)教学信息社会化
在实验性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相关的信息传播显得尤为重要。艺术类专业院校每年都会将毕业设计展以及各种主题展览向公众开放,目的是为了将教学成果及各种文化成果传递社会。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还通过开放创意实验室(Fablab.Shanghai)实现跨学科讨论及公众参与。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相关网络平台共享教学信息。
(四)教学观念本土化
在以西方设计教育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下,设计效果产生了同质化的负面效应。当前的环境设计教学所呈现出来的现实效果让我们的都市变得千城一面,范式的设计教学缺乏对本土文化的思考。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对本土化设计教学的研究和关注。2017年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不断实验”实验教学展。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认为,中国建筑教育体制与方式存在不足,大多以模仿为基础,教学缺乏对自身的思考和独立的立场与态度。而教学展览的目的是引起社会和教育界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关注和反思。另外,本土化的设计教学也能够让地方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利用地缘优势展开一系列教学及科研活动,实现自身价值的挖掘与提升。
六、总结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从根本上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学,在学术创作与市场关系相互矛盾的状态中,我们所接受的视觉信息缺乏思考,同质化现象泛滥。我国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设计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也是不断地进行实验和探索。在全球化的背景中,无数实践案例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在开放性、探索性和不确定的实验性教学环境下才能发挥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中国设计,经历了世博会和亚运会之后,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及认可。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和机遇中,环境设计专业的实验性教学无疑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所催生的必然产物。
参考文献:
[1].任艺林.从室内设计到环境设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历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3-8.[2].王彤.跨学科多专业协同融合下的综合实践教学改革[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1-7.[3].何建坤,周立,张继红,等.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模式研究与证实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8.[4].日本建筑学会.建筑院校学生毕业设计指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4-126.[5].石萍.实验性设计课题的探索[J].装饰,2009(07):122-123.[6].王丽.国内外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1).:164.
第四篇:制约高校文秘专业的发展的瓶颈分析
制约高校文秘专业的发展的瓶颈分析
韩国春秦学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摘要:高校文秘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旨在从吸引力、招生、制度三方面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以便找出对策,谋求其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文秘专业瓶颈
文秘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强、涵盖面极广的管理性工作。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文秘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但是,机遇与挑战总是相伴而生,21世纪的高校文秘专业既迎来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很好的发展前景,又面对挫折与考验。各高校只有在把握机遇的同时,充分认识文秘专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才能使专业改革与时俱进,谋求更好的发展。
一、吸引力瓶颈
目前,国内高校的文秘专业实质上为高职专科,从办学层次和性质上看,其隶属于职业技术教育,而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职业教育越来越缺乏吸引力,这也是近几年职业教育院校招生不如往年的一个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普通民众接受职业教育的热情不高,尤其是高校本科专业的扩招,在学制、学历上对高职院校办学形成冲击;人们在工作之后失业或转岗很少主动寻求职业教育或培训;职业教育的“不可替代性”特征尚不明显等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缺乏不仅影响到如今的招生问题,也将影响到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问题,甚至影响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的问题。
二、招生瓶颈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的数据,2000-2003年,仅四年内,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95万人急增至187.7万人,增加了近一倍,研究生毕业生也从58767人增加到111091人,也有近一倍的增幅。然而,中等职业学校和技校不仅毕业生人数没有增加,学校数量反而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扩招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发展极为不对称,职业院校招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比如,我校的文秘专业,1988年开始招生,但近几年它疲态尽显。从招生数字看,2004年文秘专业招生4个班级共130人,达到高峰,到了05、06、07开始下降由4个班缩为2个,08年招了3个班,虽稍有反弹,但距离理想数字差距甚远,2009年计划招收2个班,60人,但经补录后仅达到26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考虑到2010年之后生源减少和院校间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文秘专业的生源问题可谓到了严峻的关头,专业的存亡是与专业学生人数密不可分的,没有学生,专业必将承受被淘汰的命运。
三、制度瓶颈
我国高等教育在类型上分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但目前,高等教育的分类分层只是简单地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或重点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此分法未能有效体现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种不同教育类型的独特性。高职高专并列称谓,等于将作为一种类型的高职教育简单划入专科层次。
高职教育层次高移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体现在创建模式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升格式,即本科高职由专科高职升格而来,如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FH);第二类为新建模式,如日本的技术科学大学;第三类是衍生模式,即院校自身衍生出来的职能如美国普通大学、社区学院举办的本科高职及日专门学校的专攻科。体现在办学形式上,也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独立型,由独立建制的高职大学承担,如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日本的技术科学大学等;第二类为混合型,即本科高职,由高职院校和其他院校承担,如美国社区学院、普通大学的本科高职,日本专门学校的专攻科等;第三类为合作型,即专科高职与其他院校合作培养本科高职,比如由美国社区学院与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高职即属此类。
可是,我国的高职教育在现阶段仍以专科层次为主,不能盲目升格,更不能不讲条件、不作规范地一哄而起,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我国即将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今天,为落实党的这一要求,本科教育如何在培养好研究型、工程型人才的同时,承担起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现今的高校文秘专业既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和美好前景,同时又不得不正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提升文秘专业内涵与档次,突破现有文秘专业招生就业之瓶颈,使其满足学校扩大招生及就业市场的需要,才能使文秘专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唐智彬.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09.(10)上.44;
[2]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1).5-8;
[3]费丽萍.市场细分.高校文秘人才培养新视野[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06-109。
第五篇:文秘专业论文题目
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试论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2.档案的作用与管理刍议 3.论档案人员的素质修养 4.秘书人员与文书档案的关系 5.试论档案整理工作
6.档案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 8.电子档案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9.档案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
10.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1.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2.现代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衔接 13.文书档案鉴定工作之我见 14.电子档案及其管理刍议 15.论声像档案及其管理 16.试论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7.浅议电子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18.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效益 19.网络时代的文书档案管理 20.试论电子档案的利与弊 21.浅谈企业文书档案管理
22.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23.论公文的美感 24.论公文写作的程式性 25.公文写作与修辞的关系
26.写作能力与现代秘书综合素质提高的关系 27.文学修养与提高现代秘书品位的关系 28.现代秘书快速写作研究 29.应用文写作技巧研究 30.现代秘书写作创新研究 31.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谈谈电子文件写作
33.恪尽职守以文辅政——略谈秘书的文字撰写工作
34.公文写作中的虚与实
35.试论传统文化在现代公文写作中的作用 36.电子写作的速度与质量研究 37.秘书提高写作能力的措施研究 38.日常应用文写作规范与技法 39.应用文语言也应讲究文采 40.浅议公文语言的精粹性 41.企业文书写作中的规范与创新 42.现代秘书做好辅助管理工作研究
43.现代秘书应具备的行政管理素质研究 44.党政机关(企业)秘书实现与时俱进的措施 45.试论角色意识在秘书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46.论秘书人员的角色意识
47.公共关系手段在企业横向经济联合中的作用 48.论秘书人员的知识结构
49.试论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 50.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秘书素质
51.试论非语言行为在秘书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52.秘书日常事务性语言的艺术特点 53.秘书接待性语言的艺术特点 54.秘书公关语言的艺术特点 55.现代秘书应具备的素质研究 56.试论秘书在突发事件中的参谋作用 57.论信息管理与秘书工作
58.论现代办公自动化对秘书能力的要求 59.谈秘书事务性工作处理艺术 60.论现代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61.秘书与语言文字修养 62.现代女秘书的美学修养 63.试论秘书与领导的关系 64.论秘书职业的文化内涵 65.浅析领导与秘书的相互影响 66.试论秘书的参谋职能
67.办公自动化在文秘工作中的作用 68.论文学修养与秘书语言
69.试论市场经济下办公室职能作用的加强 70.秘书参谋的艺术 71.秘书人员的道德建设 72.电子文化与“文档一体化” 73.谈秘书工作的现代化和网络化 74.论现代秘书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和开发 75.现代文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 76.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比较
77.试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78.试论公共关系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79.试论危机处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80.秘书与上级的沟通技巧 81.浅谈办公室人际关系的处理 82.秘书的人际关系
83.企业秘书的工作特点与素质培养 84.论秘书的“挡驾”艺术 85.论秘书的协调艺术
86.浅谈秘书工作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87.谈秘书的礼仪修养 88.秘书的说话艺术 89.浅析秘书的社交语言 90.“秘书腐败”现象思考
1.试论秘书信访工作处理与和谐社会建立 2.试论秘书的信息采集技术和处理艺术
3.试论秘书如何在网络办公环境中提高信息质量 4.秘书网络化办公环境下的安全性问题的思考 5.试论新形势下文秘人员应具备的反应能力 6.谈行政改革与秘书工作的变迁
7.浅谈秘书在反腐败斗争中应发挥的作用 8.浅谈秘书的素养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9.试论秘书的自我心理调适 10.试论秘书的个人素质 11.试论性别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12.试论新世纪秘书的知识结构 13.试论秘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14.试论秘书的公关能力要求 15.试论现代秘书人员的信息素养 16.试论秘书工作与人际关系 17.试论秘书人员的文档管理工作 18.试论秘书的协调工作 19.谈秘书的角色意识
20.试论秘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思维 21.试论当代秘书职业的机遇与挑战 22.谈市场需求与文秘人才培养的链接 23.中美秘书比较研究 24.浅谈秘书素质的优化 25.浅谈企业秘书的职业能力 26.试论秘书为领导操办事务的职能 27.试论秘书工作成果的认定与管理 28.男性从事秘书工作应注意的问题研究 29.对我国秘书培养模式的思考 30.试论秘书工作的审美特点 31.试论秘书工作的创造性空间 32.浅析领导与秘书的相互影响 33.浅谈秘书的管理协调职能 34.秘书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 35.试论现代秘书人才的法律意识 36.试论档案管理的规范与创新 37.浅谈公关协调与秘书工作 38.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思考 39.区县级政府文秘人员素质研究 40.论现代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41. 论秘书的写作素养 42. 试论秘书的以文辅政 43. 试论当前公文文风
44. 浅谈提高秘书写作能力的几个途径 45. 应用文写作技巧研究46.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7. 如何在应用文写作中正确地运用修辞 48. 公文写作中的虚与实
49. 试论传统文化在现代公文写作中的作用 50. 论秘书的语言文字修养 51. 论文学修养与秘书语言 52. 论公文写作的程式性 53. 谈公文写作与修辞 54. 浅谈公文的美感 55. 论秘书的文学修养
56. 论秘书写作中的代言性和创造性 57. 现代秘书写作的创新性研究 58. 论应用文语言也应讲究文采
59. 公文写作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用途与意义 60. 谈秘书的“思、写、说” 61.试论我国文书发展的基本规律 62.论新中国文书发展与变化 63.试论我国现代文书产生与发展 64.论公务文书的特点
65.论新形势下文书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66.论文书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 67.论文书立卷的意义
68.试析文书学与档案学之间的关系 69.论提高文书立卷工作的途径 70.试析文书的基本属性与功能 71.区县级政府文秘人员素质研究 72.文书人员素质状况研究 73.试论文书工作的重要性 74.论文书工作的原则 75.试析党政公文标准的异同 76.试析公文种类的正确选用 77.试论文书工作的任务 78.论文书处理程序的规范化
79.试析2000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变化
80.试析文书学与秘书学的关系
81.论当今社会对秘书岗位的职业要求新的变化 82.论秘书的角色定位 83.论新世纪秘书工作的发展 84.论充分发挥秘书的桥梁作用趋势 85.论秘书工作的适度原则 86.论秘书的时间管理 87.秘书与领导关系论
88.秘书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其对策 89.论秘书人员的职业道德
90.论超前性思维对秘书参谋工作的有利条件 91.从现代决策体制看秘书做好参谋工作的有利条件
92.论公关沟通原则在秘书工作中的运用 93.谈办公室接待工作的语言技巧 94.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95.论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97.妥善解决秘书工作中经常性与突发性的矛盾 98.论新时期秘书服务领导工作的新特点 99.秘书写作规律探讨
100.论涉外秘书的素养与能力秘书部门如何作好信访工作
论秘书的角色定位
2.论性别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3.论秘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4.新时期秘书综合素质之我见 5.论秘书的知识素养 6.论秘书的写作素养 7.秘书辅佐职能分析 8.论秘书的协调艺术
9.论秘书协调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0.论秘书信息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方法 11.论秘书的会议管理 12.论秘书的时间管理 13.秘书工作方法谈 14.论秘书工作的适度原则
15.秘书工作“三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之我见
16.试析公文的特点
17.公文写作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用途与意义 18.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之我见 19.公文写作思路初探 20.公文与记叙文特点之比较 21.秘书写作如何体会领导的意图 22.试论秘书的以文辅政 24.论秘书心理障碍及其调节
25.社会发展对秘书职业产生的影响和要求 26.试论现代秘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7.浅谈领导与秘书的相互影响 28.公共权力腐败的成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29.简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保障 30.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乡机构改革难点及对策探析
31.政府行为失范及其约束机制建立 32.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信用的关系分析 33.试论激励机制在中国公务员制度中的确立与作用
34.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思考 35.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36.浅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37.浅谈集体上访的原因及对策 38.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9.浅析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40.浅谈儒家道德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41.浅析我国政府的信用建设 42.社会保障与构建和谐社会 43.论乡镇秘书队伍的优化
63.论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64.论秘书处理与领导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65.论企业秘书的创新思维 66.谈秘书的性别差异与处事方法 67.秘书的危机意识 69.浅谈现代秘书的形象塑造 70.现代秘书应具备的知识素质研究 71.现代女秘书的美学修养 73.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对策 76.公共关系在创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79.论秘书人员的公关素质 84.秘书办公室人际关系 85.论秘书气质的丰富内涵 86.论秘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87.论秘书的个人素质 88.秘书工作的艺术
89.论现代秘书人员的信息素养 90.秘书写作与秘书素质、修养 91.论秘书调研的重要意义
92.加入世贸后转变秘书人员观念的思
16、论文书人员的素质要求
17、论秘书调研的重要意义
20、浅谈通讯在秘书工作中重要作用
23、论秘书部门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 30、加入世贸后转变秘书人员观念的思考 1.试论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2.档案的作用与管理刍议 3.论档案人员的素质修养 4.秘书人员与文书档案的关系 5.试论档案整理工作
6.档案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 8.电子档案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9.档案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
10.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2.现代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衔接 13.文书档案鉴定工作之我见 14.电子档案及其管理刍议 15.声像档案及其管理
16.现代秘书应具备的知识素质研究 17.公文写作与修辞研究
18.写作能力与现代秘书综合素质提高的关系 19.文学修养与提高现代秘书“品位”(素质)的关系
20.现代秘书快速写作研究 21.应用文写作技巧研究 22.现代秘书写作创新研究 23.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4.试论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5.电子写作的速度与质量研究 26.秘书提高写作能力的措施研究 27.现代秘书做好辅助管理工作研究 28.现代秘书应具备的行政管理素质研究 29.党政机关(企业)秘书实现与时俱进的措施 30.试论角色意识在秘书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31.日常应用文写作规范与技法 32.应用文语言也应讲究文采 33.论秘书人员的角色意识
34.公共关系手段在企业横向经济联合中的作用 35.加入世贸后秘书人员的知识结构 36.试论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 37.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秘书素质 38.试论现代公文写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39.浅议电子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40.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效益
41.从当前机构改革看秘书工作环境的优化 42.公文写作中的虚与实
43.试论传统文化在现代公文写作中的作用
44.论信息管理与秘书工作
45.论现代办公自动化对秘书能力的要求 46.关于秘书价值的思考 47.论现代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48.浅议公文语言的精粹性 49.秘书与语言文字修养 50.现代女秘书的美学修养 51.网络时代的文书档案管理 52.论秘书职业的文化内涵 53.浅析领导与秘书的相互影响 54.浅谈企业文书档案管理 55.办公自动化在文秘工作中的作用
56.恪尽职守以文辅政——略谈秘书的文字撰写工作
57.论文学修养与秘书语言
58.试论市场经济下办公室职能作用的加强 59.谈谈电子文件写作 60.秘书参谋的艺术 61.秘书人员的道德建设 62.电子文化与“文档一体化” 63.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 64.论现代秘书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和开发 65.秘书与文学修养 66.论公文的美感 67.论公文写作的程式性 68.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比较 69.试论电子档案的利与弊 70.浅议文书人员的素质要求 71.浅谈通讯在秘书工作中的作用 五)交际、礼仪类
1、浅谈女秘书的服饰礼仪
2、商务秘书的着装技巧
3、浅谈秘书的电话礼仪
4、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秘书应注意的问题
5、异常情况下秘书处理与领导关系的礼仪手段
6、女秘书如何与同性别上级处好关系
7、女秘书如何与异性别上级处好关系
8、秘书与上级的沟通技巧
9、浅谈办公室人际关系的处理
(一)公关类:
1、试论公共关系的技巧;
2、试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3、试论公共关系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试论危机处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二)文秘类:
1、浅谈秘书的办文职能;
2、试论秘书办公职能的特点;
3、试论秘书为领导操办事务的职能;
4、浅谈秘书的参谋职能;
5、浅谈秘书的管理(或协调)职能;
6、浅谈秘书与职能环境的关系;
7、试论秘书的职能环境资源;
8、试论秘书清除环境障碍与优化职能场;
9、试论领导活动与秘书;
10、试论秘书与领导的关系;
11、试论秘书工作的一般规律;
12、试论秘书工作的特殊规律;
13、试论对立统一规律在秘书工作中的运用;
14、浅谈秘书工作的原则;
15、浅谈秘书素质的优化;
16、试论秘书工作的一般思维方法;
17、浅谈秘书的特殊思维;
18、试论秘书思维能力的培养;
19、试论秘书工作成果的认定与管理;
(三)秘书写作类
1、浅谈经济合同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2、浅谈调查问卷的设计技巧
3、浅谈就职演讲稿的写作
4、浅谈述职报告的写作
5、浅谈领导讲话稿的写作
6、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之我见
7、公文写作思路初探
8、浅谈公文主题词的制作
9、公文与记叙文特点之比较
10、浅谈广告写作中的创意与表达
11、浅谈修辞格在广告标语中的运用
(四)秘书口才类
1、秘书口语表达的艺术特点
2、秘书口语表达的技巧
3、秘书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及功用
4、浅谈商务秘书谈吐适度的技巧
5、试谈非语言行为在秘书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6、试述商务秘书增强口语表达魅力的途径
7、秘书日常事务性语言的艺术特点(电话、调查研究、保密、挡驾、拒绝)
8、秘书接待性语言艺术特点(处理来访、接待宾客、陪客参观)
9、秘书公关语言艺术特点(公关工作、会议发言、商务谈判、工作洽谈、社交应酬)
10、浅谈商务秘书在与领导交往中的语言智慧
1、试述秘书职业的发展前景
2、当前中国秘书人员需求状况研究
3、浅议传统档案与电子档案之优劣
4、如何提高会议效率
5、浅议秘书职业道德
6、秘书工作艺术谈
7、秘书办事学问谈
8、办公室秘书着装艺术
1、文秘市场需求调研
2、公文制作与运行之我见
3、秘书职业道德点滴
4、秘书工作基本功琐论
5、秘书与公共关系
6、档案管理与企业发展
7、秘书在会展中的作用与方法
8、秘书信息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9、秘书与上司关系畅谈
10、秘书工作与企业文化
11、商务秘书与市场营销
12、秘书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13、秘书形象之我见
14、驳“秘书=小蜜”
15、秘书与商务礼仪
16、秘书在管理中的作用
17、中小型企业中的秘书职责
18、秘书与速记速录
19、关于秘书工作的服从性与主动性关系的探讨 20、关于秘书人员协调艺术的探讨
21、秘书公文应讲究语言文采
22、秘书做好保密工作原则和方法
23、秘书工作的参谋之道
24、浅议如何加强秘书人员的职业素养建设
25、试谈秘书办事的学问
26、细节和态度决定一切——试论秘书工作的职业精神
27、秘书工作与市场经济
28、关于秘书价值观的思考
29、论秘书的文学修养 30、21世纪秘书必备的能力
31、论当代秘书职业的机遇与挑战
32、论秘书语言的审美要求
33、论现代秘书人员的信息素养
34、秘书写作与秘书素质、修养
35、秘书工作与秘书礼仪
36、论秘书的人格修养
37、论秘书处理与领导关系的原则和艺术 1、21 世纪秘书必备的能力
2、论当代秘书职业的机遇与挑战
4、文秘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5、大中型企业秘书人员素质状况调查
6、县级以下秘书人员知识结构情况调查
7、秘书工作的艺术
8、企业秘书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9、企业秘书的工作特点与素质培养
10、论现代秘书人员的信息素养
11、新时期秘书人员的信息理念初探
12、秘书写作与秘书素质、修养
13、全球化语境下的应用写作研究(文体、格式、语言等)
14、公文写作现状初探
15、企业文书写作中的规范与创新
16、秘书工作与秘书礼仪
17、现代商务秘书工作研究
18、企业公关活动评析
19、公关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之研究 20、企业危机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21、怎样利用现代档案管理手段(电子、声像、多媒体等)辅助做好企业管理工作
24、论办公室人际关系的处理
25、试论秘书与公共人员的区别
26、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秘书工作中的作用
27、论西部大开发中涉外秘书的作用
28、论现代企业的文秘工作 30、秘书职业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37、论现代文秘工作者的能力与结构
38、论文秘工作者的礼仪修养
39、谈入世对秘书素质的新挑战 40、论现代文秘工作者的能力结构
41、文秘工作的人际关系学研究
42、浅谈秘书形象
43、论文秘工作者的人格魅力
44、论现代文秘人员的素质与道德
45、公共关系与企业形象定位初探
46、论商务秘书的角色定位
47、商务秘书人生价值的追求与现实
48、浅谈语言艺术在秘书工作的作用
49、浅析秘书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50、办公自动化与秘书操作技巧初探
2、试论秘书办公职能的特点
3、试论秘书为领导操办事务的职能;
4、浅谈秘书的参谋职能;
5、浅谈秘书的管理,协调职能;
6、浅谈秘书与职能环境的关系;
7、试论秘书的职能环境资源;
8、试论秘书清除环境障碍与优化职能场;
9、试论秘书工作的一般思维方法;
10、商务秘书现代管理职能探讨 11 商务秘书的文档工作处理 12 商务秘书与办公室信息管理
14、论秘书的角色定位
15、正确发挥秘书的“过滤器”作用
16、论秘书的时间管理
17、论秘书的心理健康
18、论秘书的自我心理调适
19、论秘书工作与人际关系
20、论秘书的会议管理/协调工作/保密工作
21、论秘书会务工作的艺术
22、论秘书如何做好接待工作 23 论秘书沟通艺术
24、论秘书人员的文书存储工作
25、论秘书办公室工作的艺术
26、论秘书的公关能力
27、论秘书在辅助决策中的作用
28、论秘书良好的职业形象
29、论创新思维与秘书工作 30、秘书适应办公自动化发展的思考
31、论秘书在协调工作中的作用
32、论新时期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33、论秘书工作的审美特点
34、论秘书工作的适度原则
35、提高文化素养与做好秘书工作的关系
36、试论秘书工作的地位
37、试论秘书的职业道德
38、试论秘书工作的服务性
39、试论提高公文写作质量的途径 40、论宴会礼仪与秘书工作的关系
41、论组织内部礼仪与秘书工作的关系 42 论秘书的理论与政策修养
43、论公文写作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