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改教育论文

时间:2019-05-15 10:4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析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改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析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改教育论文》。

第一篇:试析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改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公共体育课 体育教学 教学内容

论文摘要:教学内容体系与课程设置结构的改革是教学整体改革的关健,原有的教学体系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体育教学内容与结构应从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大局出发,使知识、技术、技能的培养与娱乐、审美、品德教育紧密结合,以形成育人的科学化新体系。

1前言

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后备师资力量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为社会培养输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任务,其体育教学的改革对未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许多高校体育工作者围绕教学改革这一中心课题,做了不少有益的探讨和研究,他们认为原有的体育教学内容与结构体系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但是,大部分的研究与设想都未能得到根本上的突破。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除了要实现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外,更重要的是应建立和完善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及课程结构设置,它是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关系到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结合本研究讨论的问题查阅了有关文献资料26篇。

2.2调查访问法

围绕本研究要探讨的问题和内容走访或信访了8名教授、14名副教授、27名讲师,以及68名在校大学生和45名往届毕业生。

2.3问卷调查法

对河南省8所高等师范院校历届毕业生(1990一1997年毕业生)168人和在校大学生282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1?份,回收率为92.796;其中,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396份,有效率为94.9960

3分析与讨论

3.1明确体育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设置的重要性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点和起点

调查结果表明:89%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有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才能全面带动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设置的改革。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问题是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新的培养目标,以及人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其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使之与社会和人类的发展相适应。抛开这些而一味地在原有内容与结构下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其结果只能是徒劳无获,可能会影响到体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步伐。现代教育理念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改变,提倡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人们的体育观念也有了很大转变,倡导以快乐体育、休闲体育和终身体育为现代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必须结合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体育思想,完全转变思想观念,才能真正切人到其改革的基本点和起点。

3.2社会与人类发展的需要是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和结合点

调查结果表明,9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社会与人类的进步发展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96%的被调查者认为,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结构的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与人类发展的需要,适应体育社会化、大众化、艺术化等发展的需要,适应为现代社会培养新型复合型体育人才的需要,其改革应该是内容、结构和形式的全面更新。当然,这种更新并不是将过去已有的东西全部推翻,而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摒弃那些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体育思想不相适应的内容,在过去传统的体育教育内容之中,融进符合社会与人类发展需要的新内容、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手段,使之与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从而建立起具有高度科学化的高等师范院校育人的新体系。这才是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设置改革的出发点和结合点。

3.3体育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过于统一化,已经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8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他们在学校体育课学习中受到了很大约束,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满足,个性得不到自由发展。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都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各个学校按规定统一实施,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其内容与设置基本上是在原来基础上的翻版和重复,教师和学生都是在统一指挥下进行着教与学的反复低效率活动。这种统一不变的传统低效率教学内容与形式,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需要。3.4体育课中技术、技能的教学内容时数过多,忽视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96%的被调查学生认为,体育技术技能内容学习时间过长,而娱乐性和健身性的活动太少;有72%的学生认为,应增加体育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体育教学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中应注意到“量”与“深度”二者之间的关系,其内容传授的“量”和“深度”应根据不同专业年级的培养对象来合理确定。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传授的知识“量”过大,度”过深,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接受和理解消化,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对体育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运动技术的学习是必要的,而且是不可少的,但并非所有的运动项目都要以技术为主的形式进行传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从其兴趣、爱好出发改变一下教学内容与形式;可以以基本掌握为主,娱乐健身为辅,即教师把技术内容融人到健身娱乐活动之中,把技术内容仅仅作为指导内容。体育基本知识的传授是不可忽视的,其作用远胜于只进行技术技能的教育,它对大学生体育思想和体育观念的形成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作用。

3.5体育课课程设置的结构与内容明显地限制了学生体育能力的全面发展

9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他们在大学校园里学习的内容,工作以后在自我锻炼过程中基本上派不上用场,自我感觉到体育应用能力、体育适应能力处于较低水平。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体育能力的低下,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工作以后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体育能力是指一个人在体育技术、技能和知识方面的素养与体质的综合表现,包括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应用能力、指导他人锻炼的能力和其自身的体质状况。以往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过多地侧重于各项技术传授和体质的锻炼,而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应用能力和指导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教学计划和大纲中没有明确规定,致使学生只学会了这样做,却不知为何这样做,使其学习的东西不能完全应用到自我自觉锻炼的实践活动中去。这样,自然地影响了他们自我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也就没有能力指导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也很难在工作以后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周边人群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去了。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除了保留一些合理的内容外,应从学生的条件和愿望出发,因所处区域的不同、学校条件的不同,考虑到有利于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去合理安排内容。目前,在大学生的体育课上,仍是传统的多年不变的大纲规定科目,而一些对全民健身开展有益的项目和活动方法没有合理地安排到体育教学内容之中,这将对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目标的实施带来不利的影响。

4结论与建议

(1)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设置结构的改革是学校体育教学总体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改革应从适应社会发展及培养未来复合型体育人才的需要出发,建立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以此带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2)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应把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我国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紧密结合起来,设置合理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增加健身娱乐项目的设置,调整运动技术与体育理论学习的比例,以适应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在建立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时,应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把美学、娱乐和终身体育思想融合于体育教学实践环节之中,使休闲娱乐教育、美育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具体实施。

(4)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要以培养大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为出发点,其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要从社会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尽快扭转目前教学中的不利局面,努力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体育能力的高素质的师资后备力量。

第二篇:试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队列队形的教学论文

论文摘要:队列队的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时期合格师范生的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竹教法手段使学生全两掌握队列队形成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是提高队列队形教学质全的关健。

论文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队列队形教学

队列队形既是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内容.又是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完成特定任务的教学手段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的队列队形教学,更可作为师范生技能培养的手段。能加强学生政浩思想和优良品德教育.船增强学生体质.能锻炼学生的体型和体态,船提高学生队列操练和口令指挥能力,作为一项实用体育技能。便于学生将来成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有较强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如何在教学中通过旨理有效的教法手段使学生全面掌握队列队形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是提高队列队形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采用教学经验总结法、访问调查法、文献资料研究法进行研究。

一、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队列队形教学的主要内容

队列队形练习的基本术语是:

1、原地队列操练瑟指挥方法,如立正看齐,报数,向壶、右、后转等。

2、行进队列操练及指挥方法、如各种步法瑟其互换,行进问各种转法等。

3、队形变换及指挥方法,如一(路)变二列(路)瑟还原等。

二、队列队形教学在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的作用

1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强化专业思想高等师范院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队列队形练习不能便是谭的组织形式.必须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紧密联系,要求学生一切行动昕指挥,不怕苦、不怕累.坚决执行命夸,服从组调动,严肃认真、精种振作、思想集中.互帮互学、关心巢体,保持队伍整齐、肃静.自觉遵守队列纪律.体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作风和师范生的精神风貌。通过严格、全面、有针对性的n^列队形教学,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强化专业思想.培养符台将来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

2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判断方位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平衡感、节奏感和协调性造都有助干学生上好体育谭.有助干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3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太学生仍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形志的可塑性较强,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培养正确的站立、行走姿势,为日后成为一名教师打下良好的形象基础.

4通过卧剜队形练习中的指挥能力锻炼.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胆量,克服羞涩心理,敢于指挥全班同学进行队列操练,不断体会,运用正确的发音方法、自信而有力的声调、准确的站位和身体姿志,提高指挥技巧,为将来成为—_名教师特剐是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括动时,有较强的能力指挥队伍,树立威信。

三、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队列队形教学的特点

1.突出教材的思想性。队列队形练习车身有很强的思想性,根据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中充分发掘和利用队列队形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梢神,培养学生的革命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作风。

2.标准化与灵活性相结台。队列动作一般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的规定要求,统一标准.严格要求,体现了动作技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由于体育教学的需要和对象的特点.需从实际出发灵活掌握。倒如体育教学中行进的步幅与<队列条令>的规定适当缩小,照顾矮十学生,以免动怍牵强、紧张,破坏动作效果。

3.个体与集体的统一性。队列队形练习要求每个操练者动作标准、规范,这样才能保证集体动作的整齐划一。个体动作准确是集体动作整齐的前提,集体动作整齐是个体动作准确的体现教学中既强调个体动作的准确,又强调集体操练的协同一致.飙而提高学生队列队形的学习质量。

4.教学内容的多功能性。队列队形教学的每一内容都包含了多种教材的固索.如“立正”的教学,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反应力,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可培养学生动作操练能力和口令指挥能力.体现了教学内吝的多功能特点。

5.教学效果的可比性。队列队形的教学效果可通过提问抽查、示范表演、考棱等形式进行比较,既可比较操练效果,也可比较指挥效果,既可对学生单独比较,也可按横排、纵队、全班进行比较。通过多种开式的操练比较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四、队列队形教学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1教师必颓做到以身作则,梢冲饱满、严肃、认真、姿态端正、动作标准、口令准确,做学生的楷模

2严格要求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学生往往对队列队形练习不重视,觉得既辛苦叉枯燥,这就要求教师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去,适时运用袁扬与批评,联乐队列融形练习对将采工作实践的积极意义,提高学生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分解动作练习和完整动作练习台理进行,细致、简洁、正确讲解动作的技术要领.对容易出现错误的技术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博学生的动作操练更规范准确。

4操练时分练与台练相结台。在单个动作教学时以分练为主台练为辅.分小组进行动作纠正;协同动作练习时台练为主分练为辅,在台练中检验和改进提高单十动怍质量

5指挥能由的培养是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队列队形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敦会学生正确的指挥技巧,包括指挥员的站位、身体姿态,更重要的是指挥员的口令,让学生明确区分珂令和动争,声音必颓清晰、短促、宏亮、有力,学会运用胸音和腹音的发音方式,同时要求学生在队列队形指挥练习中严肃认真、精神饱满、自信大方

五、队列队形教学的基本形式

根据教学目的任务结台师范生特点,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队列队形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

1把队列队形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安排在不同学期不同课次进行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卧列队形练习的基率术语、操练方洼、指挥技巧等。

2课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的集体操练、分组操练、一对一操练.有分有台,教师巡棍学生练习情况井予以辅导,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操练能力和指挥能力。

3通过提问抽查、示范表演、考核评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课中集队、项目轮换等队伍调动形式强化学生队列队形练习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动作规范性。

六、队列队形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操练和指挥的能力,动作标准、口令准确、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随便。要做学生的学习榜样。

2思想教育措施要得力。队列队形的教学要重视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有效的方法、得力的措旖、结合学生实际。提高学生对队列队形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3队列队形的教学不能搞形式.技术的各细节要讲解清楚.匣复练习,努力提高学习的操练能力和指挥能力。

4不良的气候环境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时机组织学生在酷暑、严寒、风雨中进行适量的练习.能有救地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队列队形的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时期台格师范生的需要。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标准、严要求,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队列队形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把队列队形的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中国与俄罗斯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比较研究

中国与俄罗斯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比较研究

【摘 要】俄罗斯是中国的邻国,也是一个声乐艺术大国,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科学而完善的高校声乐教学体系,能够给中国高校声乐教学以丰厚的启示和借鉴。鉴于此,本文以两国的高师类院校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师资建设、艺术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以期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与俄罗斯;高师声乐教学;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227-02

一、俄罗斯高师声乐教学概述

俄罗斯高校声乐教育发轫于19世纪下半叶,当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自由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音乐教育的价值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必修科目。1864年、1865年和1866年,彼得堡、基辅和莫斯科三所专业音乐学院建立,在专业院校的带动下,先后又建立起了二十多所社会音乐学校。十月革命后,苏联音乐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整个体系的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就是以专业院校和高师院校为主的高等音乐教育。20世纪90年代,虽然国家出现了巨变,但是因为高等音乐教育体系已经有了较长的发展历史,且已经十分健全,所以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影响,特别是高师院校,仍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唱者和声乐教师,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俄罗斯声乐学派,仍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二、中国高师声乐教学概述

20世纪初,在当时特殊的环境和形势下,一些海外留学归来的学子,如赵元任、萧友梅、黄自等,纷纷提出要在学堂乐歌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特别是萧友梅,还创立了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国立音乐学院,在当时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教育事业整体大发展的背景下,多所专业音乐院校纷纷建立,一些师范院校也成立了音乐系,并借鉴了苏联的理念和模式进行教学,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到今天,几乎所有的师范类院校都建立了音乐系,声乐更是被列为了必修课,学生的就业方向也十分广泛,既可以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可以从事和声乐艺术相关的各种工作,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是声乐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与俄罗斯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比较研究

(一)教学目标方面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一旦目标树立之后,所有教学活动都要朝着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在俄罗斯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树立是十分多元化的。虽然是高师声乐教育,但是并没有将目标局限于培养音乐教师这一个方面,而是让学生在获得扎实的声乐理论知识和演唱技能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进行培养,力求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在中国高师声乐教学中,虽然也不再局限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一单一目标,但是在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方面还存有较大的不足。特别是自高校扩展以来,学生数量激增,而教师的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很难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所以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突出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成为了中国高师声乐教学一个急需解决的瓶颈。需要学校和教师都对此有充分的重视,如果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的话,则要考虑分阶段、有步骤的推进,并在短时内付诸于实施。比如一些院校推行的导师负责制,就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出适合自身的培养方案,这就是一种进步和完善的表现。

(二)教学模式方面

相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人口数量并不多,所以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基本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可以沿着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一步步前进。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比较融洽的,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权威,学生也不是言听计从,自身的一些想法、意愿等有及时表达的机会,而教师也会予以及时的回应,师生双方在相互探讨、交流中共同推进教学的展开。在中国高师声乐教学中,因为在建国初期基本沿用了苏联高师声乐教学的模式,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也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学生数量的激增,在教师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模式便不再适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如果一味的坚持,也势必是以课时量减少、课时缩短为代价。所以应该及时探索出新的解决办法,既能够充分保留一对一模式的优点,又符合当下的实际条件。近年来,一些学校探索出了小组课的模式,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水平、性格等要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进行小组授课。其优点在于,因为小组成员的水平相似,所以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对此教师就可以采用集体解决的方式,使教学效率成倍的提升,也大大节省了教师、琴房等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因为小组成员数量不是太多,所以教师仍然可以进行个别指导,达到了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的要求,所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师资建设方面

在俄罗斯高师院校中,对于师资建设是极为重视的,比如每年都会为教师提供多种学习和充电的机会、定期开展对教师的考核、要求教师参加演出实践等。也就是说,成为了一名高师声乐教师后远远不是终点,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仍然要不断的丰富和提升自我,从而保证整个教学的先进性。而在中国高师院校中,声乐教师都是以教学为主,忽视了个人的丰富和提升。多数教师都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按部就班的推动教学开展,对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知之甚少,且自己的一些演唱理论、技能等也都相对落后,加之学校对教师的学习支持力度有限,共同造成了这一局面。所以作为学校来说,要充分认识到师资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声乐这种具有技能性特征的学科来说,更应该对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有及时了解,并根据需要主动调整教学的多个环节。作为教师自身来说,也应该树立起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除了获得多方面的丰富和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在学生面前形成良好的示范,即在声乐艺术的道路上是永远没有终点的,唯有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才能有所收获。

(四)艺术实践方面

声乐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只有通过演唱,才能够将声乐作品传递给观众。所以在俄罗斯高师声乐教学中,对于艺术实践是极为重视的。在校内,艺术实践类课程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且有着严格考核标准;在校外,每个学校都建有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定期指派学生前往实习,多数学生毕业后,都有着较为充足的演唱或教学经验,基本满足工作的需要。但是在中国高师声乐教学中,艺术实践却呈现出明显的不足,多数学生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演唱技能,但是一到了公开演唱或实际教学中,就会因为相关经验的匮乏而发挥不佳,不但不利于个人的就业和发展,更是与声乐本质属性相违背的。所以需要进行全方面的变革和完善。在校内,一方面要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并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另一方面则要完善场地和设施建设,如音乐厅、音响设备等,并指派专人进行管理,使其长期处于稳定、可用的状态中,满足实践活动的需要。在校外,要积极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比如可以和一些演出团体、学校等签订协议,定期指派学生前往实习,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也可以满足这些单位的用人需要,正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结果。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国高师院校声乐教学所获得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与俄罗斯等高等声乐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在多个环节存在差距,这就需要广大声乐教育工作者以一种学习的姿态,通过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取长补短,将对方先进的理念、经验和措施等结合实际为我所用。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将俄罗斯和我国高师声乐教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也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高师声乐教学一定能够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冬艳.从国外声乐教学艺术看我国声乐教学中的不足[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2]陈明孔.从俄罗斯音乐教育成就看我国音乐教育[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1).

第四篇:论高校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与学科建设论文

摘要:高校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对体育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指导和提升,足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实现高等教育化的必要途径.高校公共体育理论教学是以竞技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是研究竞技的理论,并由此拓展出高校体育教学应有的层次和深度.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

1现状和意义

1.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过去就有,只是不够重视,更像是摆设,仅用于雨天教学和机动的备份,内容上不外乎是体育常识、体育卫生,属于体育常规教育的范畴,没有专业性和系统性.近年来,高校在评估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下,理论教学逐步受到重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1)理论教材的配备.高校根据各自的需要,编纂和出版相应的理论教材,学生人手一本.(2)理论教学的制度化.理论教学的课时,按照一定的课时比例,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3)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评价相联系.理论考核的成绩,按比例计算到学生体育成绩之中.所以说,理论教学作为公共体育教学的一种形式已经建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核,与我们所期望的相去甚远,流于形式,丧失了理论教学的意义.首先从理论教学的内容来看,大都是过去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浓缩版,内容陈旧,不是理论,只是运动动作和技术的文字说明,其价值相当于体育常识,缺少层次和深度,没有学术价值,学生不感兴趣.其次从理论教学的管理来看,理论教学所占比例偏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考核也不受重视(与其他公共课程相比).

1.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体育实践教学的补充和指导

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的系统的结论.”….体育理论基于体育实践,是对体育内在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得出的当前结论,体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主要通过体育课的形式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仅有实践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同时体育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多学科形成有机的联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育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体育的发展与进步和相应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密不可分,是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实践不可替代的.体育课理论教学,基于实践教学,作为体育实践教学补充,发挥理论所具有的指导作用,不仅如此,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延伸,甚至是对实践教学的超越,提升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档次,突破实践教学的局限性.

1.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实现高校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的重要途径

所谓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就是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具有学术性和研究性,将公共体育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区别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高校在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上有别于中小学,首先,中小学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体育教学的强身健体,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尤为重要,从学习技术和动作的角度看,中小学学生也处于动作技术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实践教学就显得更有意义.而大学生已接近成年,在学习技术和动作上处于劣势,但认识、理解和研究能力显著增强.加强理论教学,提高对体育及其价值的认识更加重要.此外,大学生缺少的不是体育锻炼的机会,而是强身健体的意识.高校在体育教学的硬环境上也非中小学可比,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氛围,为提升理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综合体育素养,而不仅仅局限于技能和健身,所以理论教学彰显出体育教学应有的教学层次和深度,具有学术价值.

2核心与内容

2.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关于竞技理论的教学

确立以竞技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活动为基础的说明书式的理论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本质上,体育是以竞技为基本手段和主要形式,增强体质,提高体能技能,培养心理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社会性活动.……竞技是体育最重要的特征,体育的必然是竞技的,没有竞技就不能成体育.”“体育的本质特征决定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高校体育学科体系是我国体育专业的基础和摇篮,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水平体育人才和体育科研与管理人才的重任,应加强体育教学的学科性与竞技性,……在以竞技为核心的基础中,根据各群体的具体特点,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娱乐和健身等基本属性及其功能,逐步实现体育的高等教育化.”竞技是体育的本质特征,是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核心,理所当然也是理论教学体系的核心,这就指明了理论教学的方向,拓展了新的层次和空间,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2.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专项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

理论教学依托于专项实践教学,在加强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同时,要兼顾到知识性和教育性.其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1)加强对专项的认识.了解其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2)学习专项竞技的方法、竞赛规则裁判法、组织方法以及比赛的方法等.(3)理解影响专项竞技的相关因素.技术和战术因素、身体素质和体能因素、心理素质因素以及运动损伤预防和科学训练方法等.(4)专项竞技对社会的影响.专项竞技与文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对健康和医学的影响等.其内容既是传统理论体系的继承,又有新的研究方向.

3作用与预期

3.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形成有机融合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使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补充、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也更加突出,同时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也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合适的形式,实现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对接,有利于形成以专项化教学模式为主体的学科分支,理论教学能够摆脱普通专业大学生受运动水平和能力的制约,打破实践教学由于客观原因而形成的教学屏障,率先从理论教学上实现突破,迈上新的层次,提高教学质量.

3.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在增加理论教学课时的同时,还要对理论教学场所,考核的方法做到科学的安排.理论教学不仅可以提升体育教学的层次,同时也使紧缺的运动场地,器材得到一定缓冲,合理安排理论教学的周期,减少季节变化对实践教学的消极影响.在课时安排上应有别于其他学科,要突破学期的限制,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层面上的可操作性.

3.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打破原有教学体系的平衡,教学双方必须以新的心态和新的要求共同面对,由加强理论教学而引发的新的评价体系,对教学双方的影响显而易见.加大理论教学的比重,对学生有了新的要求,部分学生仅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优势,“一招鲜吃遍天”的状况已经行不通了,而另一部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处于劣势的学生,则增添了学习的动力和自信.新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评价,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理论教学的大力介入,对教师的学习和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观念得以更新,学术的风气得到加强,教学双方由此更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种质的变化是学科建设的内涵.

3.4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完善了竞技育人的教学理念

理论教学注重研究竞技的理论,学生通过对竞技理论的系统学习,竞技意识得到加强,对竞技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竞技超越游戏、超越健身、超越知识,竞技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是生活的哲理,是成长的磨练.认识竞技,理解竞技,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亚于直接参与.尤其对普通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良好的竞技意识是走向社会的准备.公共体育教学面对的是来自不同专业的普通大学生,有各自学习和研究的方向.竞技是多学科的综合体,依赖于多学科的支持.理论教学为全面认识、理解竞技打开了方便之门,鼓励和吸引学生到与竞技相关的行业中来,从事研究和工作.竞技事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方向.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带来的新课题.

第五篇:高等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与中学语文课程革新

高等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与中学语文课程革新

内容导读:习的目标是获得亲身介入探讨探讨的体验,提高发现不足和解决不足的能力,培养收集、浅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讨性学习的方式侧重于学生的主动实践和探究,而不是课堂上的被动记忆。也可在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中完成探讨性学习。如在《中学古文教与学》的选修

[摘 要]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高等师范院校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带来了新的任务和挑战。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建设与中学的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必须“接轨”,这样才会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建设一支探讨中学语文教学的科研队伍。

[关键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建设中学语文课程革新教学论文

[中图分类号]065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1—0119—02

[作者先容]曲鸿雁,北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吉林吉林 132013)

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给“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积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以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培养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一些与之相应的基本语文素养。

一、高等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方面的构想

我们以为,目前高师课程设置与革新教学论文落后于中小学基础教育革新教学论文。大部分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只有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与教学论等几门必修课。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现代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一轮的基础教育革新教学论文。比如中文系传统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设置只有单一的36学时的教学法课程,它作为考试课在第6学期开设。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一些有关语文教学法的知识,根本不熟悉中学语文教学近况,就忙于设计教学内容。大部分是闭门造车,部分考研的学生甚至放弃课程试讲。学生在懵懵懂懂中,匆匆走上教育实习的讲台,结果不言而喻,致使学生的就业率极低。为此我们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并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行等举措,优化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体现“全学程、精内容、重能力”的特点,服务于基础教育。以此为宗旨,为培养未来教师良好的教学素养提供课程支撑。具体设计如下:

二、与中学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接轨,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我国教师需求量最大的市场是在基础教育这一块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探讨基础教育的需要,积极革新教学论文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策略,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此,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探讨性学习,以培养出能够在基础教育阶段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性学习的教师;加强教育基地建设,使学生了解一线教育的近况和走势。

1.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性学习

追求教学民主化,变讲台为平台。师生联系是同等的“朋友 伙伴”的联系,师生之间可以通过互动和交互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展开自由交流和民主对话,把学习的课堂变成一个“生活的世界”。学生与教师共同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探讨,学生可以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分工负责,把探讨的过程、学习和内容、使用的策略全部记录下来,再和组内同学以及教师共同分享;尤其要交流学习策略和学习的新发现、新感受,让每一位学习者都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欢快和收获。探讨性学习的目标是获得亲身介入探讨探讨的体验,提高发现不足和解决不足的能力,培养收集、浅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探讨性学习的方式侧重于学生的主动实践和探究,而不是课堂上的被动记忆。也可在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中完成探讨性学习。如在《中学古文教与学》的选修课学习中,教师要求学生对高中语文课本一、二册中的文言文进行探讨性学习。具体做法是:5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

小组完成一篇古文的教与学的设计。在课堂上由主讲同学向全体同学说明小组学习的内容,发现、探讨的不足以及学习感受。在36学时内完成高中语文课本一、二册文言文的教学设计。

2.建立稳定的教育见习、实习基地,熟悉基础教育的近况和进展走势

转变“关门办学”、“高高在上”的陈规,主动与中小学建立和谐联系,以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策略、科研合作等方面主动适应基础教育与进展的需要。积极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革新教学论文与进展提供技术、信息、知识等方面服务。在互利的基础上与中小学建立长期、广泛的合作联系,走共同进展之路。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探讨基础教育教学不足,搞好社会调查,撰写一篇教育教学小论文,再次进行探讨性学习。同时以自己的兴趣点出发,根据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设计一次有作用的教育活动案例。只有体验到基础教育的现实近况,才能培养出师范生适合基础教育革新教学论文需要的各种素质。

3.夯实教师技能,进行准教师方式练习

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所必须的专业技能。我们面对的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其教学基本功大致包括: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信息技术的运用等。具体操纵步骤是:(1)请一位中学教师或学科教育学教师进行示范课,使学生获得感性熟悉;同时领着学生进行教育见习,深入中小学教学现场听课,并且配合讨论,谈谈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疑惑。(2)学生自己以中学课本中自选一篇文章,进行教学设计,准备15分钟左右的讲授内容,在全体同学眼前做试讲,效仿教师范例,然后组织同学进行评课。(3)逐渐成熟之后,进入微格教学阶段。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做好录音录像工作。课程完毕,组织评议,指出优缺点和改善意见,学生根据评议反馈进行教案的修改。(4)由每一位教师指导5~6名同学再进行一次备课、讲课、听课、评课,循环提高。以篇章的教学设计到说课提纲等每个细节都由指导教师严格把关,反复听学生试讲,并且给予指导,给出成绩。(5)试讲成作业制作,将之作为就业应聘的依据。通过个别到全体的技能练习,使同学们形成合作性的探讨——备课——讲课——评课——改善的学习氛围。

基于以上浅析可见,高等师范院校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与中学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接轨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内容,首先要探讨新课程标准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新要求,并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以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教育人才。

(责任编辑:海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下载试析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改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析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改教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