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课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论文(xiexiebang推荐)
摘要:在当今高职院校深化改革的大趋势、大背景之下,传统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也因其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而亟待改革。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渐发展、普及。由于其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较高,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能够切实的改善高职教学的教学效果,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正在成为一个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探索领域。
关键词:微课;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革新,逐渐呈现出网络化、多样化、可视化的新型特点,微课作为这种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产物也蓬勃发展,这种教学方式通过调动多种多样化、趣味化的信息综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最终助推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微课的内涵和定义
从定义上来说,所谓微课就是指在相对传统教学方法更短的教学时间里,用更加简短的流媒体和信息化的方式,以实际教学知识点为主要内容的一种高效教学活动。虽然微课以多种信息方式作为传递教学内容的介质,但其实质内容仍旧是一种完整、独立的教学活动从内涵来说,微课一般以专题或者知识单元的视频形式出现,但其持续的时间更短。此外,微课还包含很多围绕教学内容的学习资料以及各种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二、微课在高职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分析
(一)微课在高职教学中的特点
对于微课来说,其本身存在这样几个特点:
1.顾名思义,微课就是简短、微缩的课堂教学方式,其首要的特点是是微课的教学时间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更短,并且课程内容相对简短,多是为了达到突破某个专题或者模块知识点的重难点部分而设计的。
2.其次,微课虽然内容简短,但由于其专题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决定了是微课教学的内容一般都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和主体性,可以在非常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教学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展现给学生,其效率更高。
3.最后从微课的主要表现形式来看,微课一般主要是以视频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信息载体来传递教学内容的,如此一来,学生们可以更加灵活的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只需要通过移动设备就可以进行微课的学习。相比与传统教学方式,微课更加具有灵活性,这也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
(二)微课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丰富高职教学方式,辅助、补充传统课堂的不足方面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应用空间。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推广、使用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和传统课堂教学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学生因此可以有更多的学习选择,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此外,学生还可以对某些重难点部分进行有重点、有选择的重复观看,直到掌握为止。
2.因为微课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明显提高。此外多样化的声频、视频内容也让学生耳目一新,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最终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3.微课由于采用互联网技术,属于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因此其大多数教育资源可以进行实时共享,因此教学的资源来源更加多样、形式更加丰富。教师们也可以通过微课平台将自己的教育资源进行共享,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很强。
三、微课在高职教学应用中应遵循的原则
相比于本科教学的教学目标,高职教学更加强调和重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其应用应当和实际工作岗位一致。因此,微课更为重视教学内容的目的性和直观性,因此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在高职教学改革中不能随便滥用,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设计及应用原则。
(一)应用原则
1.实效原则
高职院校应用微课其目的首先是要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其首先应该让学生感到实效性,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接受,其应用也才能发挥其主要作用。在应用微课的时候不能搞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要牢记微课不是为了赶时髦、也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应该实实在在的在应用内容上来着手,不断地积累合适的教学内容、课程素材,否则,其必将没有应用的市场,效用原则是微课最首要的应用原则。
2.灵活原则
微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很灵活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任意一个阶段,其应用阶段的选择是随着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情境的变化而灵活变化的。其可以应用在课堂授课以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微课是学生预习教学内容、熟悉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的主要工具。在授课过程中应用微课,微课只是被当作一种纯粹的教学资源和内容素材,在有教学需求的时候,通过视频的放映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知识结构和框架的直观了解,和对其重难点内容的掌握。在课后应用微课阶段,微课作为一种巩固所学知识的主要手段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被屡屡应用,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灵活的学习某个知识点或者知识模块。
(二)设计原则
1设计界面的原则
在微课诸多的设计要素中,文字、图片与音乐是最基本、最直观的三个要素,也是评价一个微课的设计好坏的重要指标。一个好的微课设计在结构布局上应该强调紧凑、完整;在画面和音乐方面应该强调美观、精炼。总之这三个主要要素必须服从于微课教学的内容,只有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协调与统一,微课的设计才不会显得头重脚轻或者本末倒置。
2.设计内容的原则
首先对课程内容来说,由于微课的篇幅原因,在设计其内容的时候应体现简洁、具体的原则,微课设计应该在说清楚授课内容的基础上越短越好,一次微课不能超过5分钟,微课内容应该只围绕并针对一个概念或者知识点进行说明,换句话说微课的内容和层次更加细致,将使微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此外,再设计微课的语言方面,应该本着简洁明了的原则,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旁白来展示教学内容,不提倡用大篇幅的文字来充斥课件,因为过多的文字会限制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挥。其次,虽然微课普遍课时短,但其内容设计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和主题,在整体教学结构方面要尽可能的保持完整性。此外,微课的内容选择应该与从实际的工作岗位相协调、相一致,体现其实践性。
四、微课在高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硬件设备的配套与检测
微课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手段,因此对于计算机硬件有很强的依赖性,硬件设备的配套与检测是确保微课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基础和保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推广之前,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对微课教学的计算机硬件进行相关的检测,保证硬件性能。此外在学习素材和教学内容方面也可以适当引入国内外的优秀资源,真正的发挥出微课的互联优势、信息优势。
(二)微课设计、录制确保清晰、准确
一个好的的微课资源具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其制作的声音清晰度较高,感染力较强,但是在很多实际情况中,部分教师录制微课的时候不注意录制的环境和录制声音的大小,会存在一些微课声音过小、声音杂乱的现象,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注重教师个人技能的提升
微课说到底只是一种教学的形式,教师才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和最活跃的要素,教师个人的职业技术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这微课的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时刻牢记对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培训和考核,此外作为教师自身,也要主动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来适应微课等教学改革的变化,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微课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五、结论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微课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中已经显示出了极大地优越性,教改也初见成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院校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微课的应用环境会逐渐完善,其应用也更加广泛。这对于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打破传统教学课堂的束缚与制约,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在微课优化设计、开发与实施等领域,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整合和优化,因此这条探索之路还很漫长,但是相信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进步和深化,将会有更多的微课理论和优秀素材在教学实践中被逐渐丰富,并真正的成为一种分享式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3]吴婵.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0).
[4]马秀芳.高校微课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5]李俊.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资源建设初探[J].科技视界,2013,(24).
[6]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第二篇: 心理学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1、深入疏导,转化角色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疏导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进入疏导法。指的是教师运用说理的方法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尽快地从情绪化中走出来,带领学生认知自身的行为,并且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在刚刚进入校门之后以及在毕业之际需要工作岗位之时,恰恰是高职院校学生大规模爆发伤心、痛苦感情的高发期。还有很多例子就是在校期间,年轻人因为恋情的问题也会产生一定的情绪波动甚至是有负面的情绪出来。这些时候都是需要教师来及时的引导学生,告别负面的坏的情绪,回忆自己做过的高兴的开心的或者是成功的事情,通过这样的心理历程的回味来促使学生改变过去只是凭着主观和意气办事的做法,慢慢恢复自信心。深入的疏导法对教师则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提升心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不仅要重视沟通技巧,更要注重沟通态度。学生们往往更加欢迎热情、和蔼以及善于沟通的教师,因此需要教师转变自身意识,定位为学生的朋友,置身于学生的位置,了解学生的品行、思想和问题,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激励,使心理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2、营造轻松的学生氛围
辅导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需要一个轻松的环境和氛围。想要学生卸下心防、打消心理戒备,就要教师试图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一学生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是因为如果学生有着很深的心理戒备,是不会轻易的被打开心防的,教师也就无从疏导。还有,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心理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认为是有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疏通和教育。其实这是一个致命的偏见。高职院校学生因为就业和社会压力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均会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或者是障碍,有了问题就需要及时做到排解,否则不仅会加重心理负担,还会被心理包袱困住拘束,产生不好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可建立一定树立比例的“心理疏导室”,聘请心理医生,对前来咨询的学生给予详细的讲解和疏导。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下评论,更不能反应冷淡,造成学生的紧张感,应在较为活跃和轻松的气氛中进行谈话和咨询。高职院校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这样一个环境,不但会很好地为学生排解问题,同时还利于学生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发展。
3、健全干预机制
高职院校不仅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更要将个体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当做重要的工作来做。健全干预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控制心理问题的发生以及由此衍生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建立健全个体的心理问题干预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来抓:首先,实行值班制度,使得心理咨询的教师如同医务教师一样,做到随时能够接待学生,不会使学生感到落寞。初次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尤其会有紧张的心理,如果再遇到无人值班的情况,那么就会更加加重学生的紧张感和不适感。此外,高职院校应配置,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的需要,使得每一位需要咨询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帮助。最后,对于初步评估有精神疾病的学生应及时启动应急措施,转送医疗机构进行有效的治疗,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结语:将心理学引进到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机制当中,不仅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健康,同时还是对高职院校本身的完善。这一机制的实施,必然会形成一个双赢的良好局面。
第三篇:微格教学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微格教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W.阿伦和他的同事于20世纪60年代首创的培养学生或教师的一种方法。微格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被培训者提高某一技能的教学方法。它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可以使师生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学习或教学行为。它是建立在教育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由于微格教学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技能方面带来很高的效率和质量,所以这种教学法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笔者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微格教学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有着更大的应用空间,应该重视和推广。
一、高职体育课中应用微格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高职学校是培养祖国后备人才的基地,所以加强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其次,加强高职生身体锻炼的习惯,既可以提高文化课的学习,也可以提高人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再次,高职生对体育锻炼目的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认识到身体的重要。最后,高职生每周上一次体育课,得到身心放松,所以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很高。因此,高职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有义务把体育锻炼的方法和锻炼目的意义告诉给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使学生与教师得到互动。学生知道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就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教师也从中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微格教学的程序、方式、方法、反馈机制,以及在教学、训练中的作用和意义,容易被人们接受、理解、消化和吸收,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引入微格教学是可行的。
二、微格教学的程序在高职体育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微格教学的程序。微格教学的基本教学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事前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供示范、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包括微型课堂、角色扮演、准确记录)、反馈和评价(包括提供反馈、自我分析、讨论评价)、修改教案后重新进行教学实践。微格教学的原理。微格教学将现代化的视听设备用于教学之中可以说是首当其冲的。在体育课教学中,通过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录像,使教师或者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在大脑中形成必要的运动表象,这对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掌握运动技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重放技术动作实况录像,将完整的技术动作分解为技术环节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技术动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制订出改进技术动作的方案或教学计划,再进行训练。这对提高教师、学生的教学、学习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微格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采用微格教学法,能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本领,教会学生强身健体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使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双赢。
第一,高职体育课教学环节的微格教学程序法应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采用微格教学不一定采用完整的程序化进行,也可以采取其中的几个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微格教学的应用,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反馈和调整,为下一步的实践教学提供可改进的依据。对于高职健康体育课学来说,应用微格教学,可以激发高职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达到健身的目的,同时也是方法论的学习,可以为文化知识的学习提供帮助,使学生全面有效的发展,这正是微格教学的功能所在。
第二,高职体育教师课堂讲解技能的微格教学法应用。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要具备在业务能力上会做、会讲、会教的技能。其中,会讲就是教师的讲解技能。高职体育教师首先要把握讲解体育技术动作学习的要领。讲解的要领要反映讲解内容、概念、区别与联系、基本原则、锻炼方法、注意事项等。其次,语言要清晰流畅。流畅的语言与发音、词汇、连接、语速和节奏等因素在讲解中很重要。再次,要加强语言强调。在技术动作教学环节中,尤其是关键环节要以简练的语言刺激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例如,篮球持球突破的“蹬、转、探、拍”的技术动作采用关键、流畅的词语为学习的要点。体育老师课堂讲解技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采用微格教学法,可利用视听设备记录课堂讲解过程,课后重放实况录像进行分析讲解是否合理,找出不足,为下次课堂教学提供宝贵经验。第三,高职体育教师教案编写的微格教学法应用。教案是组织教学的具体方案,也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运用微格教学,高职体育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其次要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再次要确定应用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反应,以及组织教法和时间安排。经过微格分析,修改不足,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三、高职体育课引入微格教学的作用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早在1977年6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国际体育教育联合大会上就讨论了体育教师的培养问题,特别重视对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培养。微格教学作为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许多国家早已采用。微格教学科学地将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过程与评估融为一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应用到高职体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意义。有利于提高高职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和提高学生掌握技能的能力。微格教学之所以能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技能,不仅遵循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且还符合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现代科学的基本原理。从课堂教学前后的录像中,可以看到教师教学行为显著、稳定的变化。通过微格教学,高职教师积极主动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目的。体育课中采用微格教学方法,能够达到教与学的良好效果,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技能,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可以促进高职体育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教学是一门艺术,要使每位教师的教学艺术成为大家的共同财富,无非通过教师之间不断地相互学习和交流。通过微格教学,教师们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取长补短,达到实施教学的经济性、有效性,使得教有所长,学有所得。微格教学中的科学方法促进了高职体育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微格教学将以客观性、系统性、具体性为特征的科学方法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应用于体育教学技能的研究开发和训练实践中,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研究层次,并实现了对复杂教学活动变量的控制和训练过程的系统控制,使基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达到了可操作的水平。微格教学在方法论上为高职体育教育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经验,明确了科学方法论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有机结合的中介,这种中介作用在实践上表现为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微格教学促进了高职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教学技能的学习为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实习和新教师的实践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技能的分支教学到完整课的实践教学,符合新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目标明确和操作具体的教学技能训练便于体育教师观察模仿,减少了教学的复杂程度;模拟的教学环境可减少体育课教学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使高职体育教师顺利地从单一教学到多种教学法过渡。以往教育实习的经验说明,体育教师在完整课的教学中真正得到训练提高的仅仅是几项教学技能。所以体育教师在开始时首先训练基本的教学技能,投入相对少的精力却可以收到较大的效果。教学技能的训练在观察、模仿和操作训练上比较容易,而且基本的教学技能普遍性较强,可以在各种情况下的完整课教学中应用,所以有利于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和训练。
第四篇: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对策论文
【摘要】微课是一种传播媒介,信息以视频的方式传播,给人以直观形象的效果。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用微课展开教学,就是生物教师将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录制为微视频传播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在课前观看视频预习,也可以在将微视频下载下来,作为课后复习的资料。生物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微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自主学习,之后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围绕着学生的问题展开。整个的高中生物教学被活化了,不仅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而且还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高中生物教学;应用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事业也越发的重视,教育改革的道路也不断的拓宽,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学习的需求逐渐提高,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高效的信息交流的微时代。微型课程作为继微博、微信等形式的微型媒体形式之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微型教学手段,这在教育界中也成为热门话题。针对目前情况来分析,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其认识还是不足的,加上受到传统教学的限制,在教学模式创新和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一、利用微课指导学生构建生物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知识不仅实践性强,而且抽象性非常强,对于善于运用形象思维思考问题的高中学生而言,生物知识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记忆层面,而没有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予以理解。为了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充分利用微课是非常必要的,用以指导学生构建生物知识体系。比如,在《DNA的复制》的教学中,DNA的整个复制过程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仅仅凭借听教师讲课,发挥想象力很难对知识正确理解。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配合微课教学,将DNA复制的各种变化用微视频播放出来,结合具体的内容讲解,就可以让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深化理解。染色体变化的过程中,染色体进行相互交换、重新组合,两条脱氧核糖核酸螺旋会出现断裂,对各自的片段进行交换,之后重新组合。在细胞当中有脱氧核糖核酸断裂的时候,用微视频将相关的内容播放出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随着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形成一个知识脉络,DNA的知识体系就被构建起来。
二、采用微课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核心概念的学习效率
生物知识的学习中,核心概念是需要重点掌握的部分。由于内容抽象,而且知识点很难理解,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可以使得教学内容直观体现,可以帮助学生将生物知识框架构建起来,对生物知识的概念也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比如,在《生物进化》的教学中,就需要学生对“变种群基因频率”予以掌握。在具体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生物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植物中会有白化苗。这种苗木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植株携带有白化基因。小麦经过授粉之后结出第1代种子,再经过授粉之后就获得第2代种子,以此类推,就可以获得第3代种子、第4代种子。学生在进行运算的过程中,就可以对遗传学知识有效运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中,就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用微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自主学习,挖掘知识,具备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植物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世代传递,采用了自然选择方法可以将产生白化基因的几率降低,从原有的50%降低到30%,并逐渐下降。对于这些知识采用微视频体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对植物的生长规律予以掌握,让学生对“自然选择”的概念深入理解,认识到基因频率的改变决定于自然选择。
三、微课教学改变高中生物教学结构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方式,可以将整体的教学结构予以改变。学生在教学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可以自由发挥,并对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探索。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让学生在学习中对生物的奥秘进行探索,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
四、采用微课可以强化教学各环节
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来说,任何环节都可使用。当教师通过微课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强化微课在其环节中的应用。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其对将要讲解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以此来提高他们对新章节中知识内容的认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微课的辅助讲解,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如教师讲解细胞物质输入与输出的时候,可采用视频的方式将细胞物质输入与输出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认识到细胞物质输入输出。而在课后巩固复习中,教师通过建立QQ群,可在群里与学生分享教学视频,这样学生就可在家进行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提高生物水平。
五、结束语
生物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采用这种方式对学生展开教学,可以实践生物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由此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伟平.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贾斌.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考试周刊,2017,(72):171.
[3]陆林.谈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20):120.
[4]王玉婷.基于“闻道微课”平台下的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18):144.
[5]刘福城,肖安庆,李通风.微课小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2):58.
[6]许柑叶.乐学助教,提高教学有效性——微课在高一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16,(04):65.
第五篇:人才测评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人才测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因为通过它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人才充分发挥其潜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离职教育人才培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主,因此利用人才测评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其职业定位。首先分析了人才测评的理论及其对高职教育人才测评的重要意义,如帮助高职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等。同时也指出了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人才测评存在的问题。最后利用AHP人才测评分析方法介绍了如何在高职院校中选拔优秀学生干部。
关键词:人才测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分析法人才测评的理论及应用
目前,人才测评技术的应用范围几乎涵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各个面,从招聘、岗位胜任力考察、选拔与晋升、团队建设、培训诊断与辅导直到企业人力资源普查,都需要借助人才测评技术。首先,人才测评是人才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环节。人才的录用或晋升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对人才的了解,所以对人才的测评就成为人事管理活动的起点,人才测评也成为人才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环节。所谓知人善任,人才测评是“知人”的过程,测评为用人决策(即“善任”)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其次,人才测评是人才配置的有效工具。市场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在我国人才资源配置中确立了主导性地位,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基本上是通过市场中介完成配置与调整。党政领导人才的配置与调节虽然基本上仍是指令性方式,但在某些方面已有所改进,比如公务员招考和公推公选领导干部,也可看作是双向选择的一种形式。但不论是哪种人才配置方式,其前提都要求对人才有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选拔到合适人才。最后,人才测评提高了人——岗匹配率,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人才测评一般都是在岗位分析基础上,根据岗位胜任特征来确定测评指标,因此测评结果对于被试人选能否胜任该岗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由此做出录用决策就大大提升了人一岗匹配率。人才测评在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2、1 在高职就教育人才培养中引进人才测评的重要性
(1)帮助高职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即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真正了解自己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自陈量表,如16PF人格测验,EPQ人格测验,“大五”人格测验等当种人格测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人格测验是人才测评方法中心理测验的主要方面,其理论依据在于:人格的基础是特质,它构成了人格的基本维度,而每个人的人格特征都可以从这些基本维度去分析和判断,并进行相关评价。人格测量表则是根据这种理论,构建了人格测验的基本维度。对每一维度编制多道题目形成测验量表,测试者对量表问题的不同回答则反映其不同的行为特征,据此以测量蕴蓄于中的人格特征。
(2)帮助学生认清所处的环境,进行现实审查,也离不开人才测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高职学生了解其职业价值观,就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和正想要做的,这是高职学生进行现实审查的重要方面,是良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保障。通过这种职业现实审查,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更有目标性,不好高骛远,但也不是毫无目标可言。
(3)通过职业能力倾向设定,帮助高职学生建立其职业目标。高职学生往往学习基础较差。自律性不强,在开拓进取方面的能力不足。因此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通过职业能力倾向测评可以找到高职学生在某方面的能力倾向,对他们能否在特定领域具有发展潜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为他们进行良好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准确的方向。
(4)评价中心技术可以帮助高职学生进行行动规划。通过前面三个步骤,制定出了个人的职业兴趣和价值观,并为此确定了职业目标,但是要将这种职业目标变成现实还必须制定出合理的行动规划。而合理行动规划的制定是以找到职业目标与自身现实的差距作为基础的。而评价中心技术正好可以运用于此,它模拟真实的管理系统和工作情境,将受测者纳入该情境中,通过观察受测者的行为表现评价其人格特征与能力水平。通过这种职业评价中心的方法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找到未来职业目标与自身现实之间的差距,并为弥合这种差距而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行动规划。
2、2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人才测评存在的问题
主要问题如下:
(1)人才测评技术基础差、发展慢。我国人才测评由于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差,特别是心理学科未获得长足发展,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对国外测评量表的修订过于依赖,造成许多测评工具“水土不服”的现象,使得测评信度和效度大大降低,与国外相比我国人才测评技术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而在学生领域,特别是高职学生测评领域的原创性理论研究基本是空白,测评技术也以学习借鉴上海、北京等先进地区为主,无论理论还是方法都缺少针对本地特色的原创性研究,如发达地区,学生素质高,高校多,高职学校反而比不发达地区少很多,因此即使国内,人才测评技术也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
(2)专业测评人才缺乏。人才测评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操作程序和评价分析中需要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训练,否则可能会使测评结果产生较大误差。然而目前高职学校中,专业测评人才比较缺乏,各类人才测评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的,甚至有些高职院校人才测评人员是空白。可以说,我国高职院校中,对学生的人才测评还未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即使有测评人员,也基本都是兼职老师担任该项工作。
(3)学校人才测评难以和社会接轨。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人才测评难以被企事业单位所接受。学校很难判断人才测
评的准确结果,人才测评尽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其职业目标,但是这终归是理论上的。学生步入社会后,究竟是否与职业测评结果保持一致,或者保持多大程度的一致,学校很难得到反馈结果。层次分析法的人才测评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即AHP(Analytics Hierarchy Process),是美国运筹学家A.L.Seaty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它可以把对各要素的权重的定性判断给出定量的描述。尽管AHP的应用需要掌握一些简单数学方法,但AHP从本质上说仍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再确定各层次中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前判断,确定备选方案的总的顺序。整个过程体现了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综合,有效使用AHP方法,可大为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3、2 利用层次分析法在高职学生中评选学生干部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学生干部评选的原因在于:高职教育不是以培养优秀顶尖人才为直接目的,也不是以培养科学家,经济学家,物理学家或其他大师为己任。离职教育是以培养符合社会化大众需要,具有一定技术之长的学生,或者使这些学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其他能力。因此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学生干部的选拔应是一次较为典型的应用。假设某高职院校评选学生会主席,利用AHP方法处理方式基本过程如下:报名与资格初步审查,学生演讲答辩(可能很多学校没有,但可以借鉴2008年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直选的方式进行),进行学生调查,素质能力测试,学校考察,讨论决定任用。在以上各个环节中,报名与资格初步审查以及学生调查可以直观得到答案,学生演讲答辩可以进行评分,但是参选人内在的素质测评则必须运用一定的方法。
步骤一,可由学校管理专家(如商学院有一定经验的教师等)、学校领导(特别是校团委)和人事处负责人及其他相关部门领导,企业人事部门领导(主要从社会需要的角度考虑),条件可能的话还可以聘任评价机构测评师等组成测评小组,根据各人情况和岗位分析结果,互相独立地提出测评指标,每人不能超过3项。第一轮结果计有品德素质、学习成果、领导能力素质、个性素质、智力素质等5项指标。第二轮,先将第一轮的结果反馈给各个测评成员,每个测评成员根据此结果确定是否要修改自己原来意见,并请偏差较大的成员尽量做出新的判断。通过几轮调试,经过充分沟通,测评小组最后得到比较一致的,需要测评的量,比如针对学生会主席,主要测评量有:思想品德素质,领导能力素质,思维创新素质等3个指标。通过这种方法避免了权威、职务以及人数优势对确定指标的干扰,集中了大多数人的正确意见。
步骤二,构造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即把素质测评目标分解为一个多层指标,第一层为目标层;第为准则层}第三层为措施层,即各个候选人。同时要求各个测评人员确定每一层对上一层的权重。并按照候选人一对候选人二,候选人对候选人三等方式进行相互比较打分,在“领导能力素质”素质环节中,某测评人员认为候选人一对候选人二的比分为1.2,但是对候选人三的比分为0.9,记载该环节中,候选人一的素质高于候选人二,但是又低于候选人三。以此类推。很显然在每一个素质评分的矩阵汇中,存在倒数关系,即候选人对候选人二与候选人二对候选人一的得分互为倒数。
步骤三,以上评分表存在一个不科学的地方即,肯能有两个候选人在某两个个评选因子上互相差别很大。比如候选人二的“领导能力素质”远远高于候选人三,但是其“思维创新素质”又远远低于候选人三。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其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刘元英,曲丹,我国人才测评的功能及其现状和发展[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
[2]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一种简单的新决策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3]王蔷,吴茂林,应用胜任力模型提高人才测评绩效[J],现代商业,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