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起跑随笔
一起跑
暮色渐深
大家的兴致也渐渐减退
此时小丑的突然到来
让大家又起欢腾[由整理]
魔术表演、生日快乐歌
一群小伙伴的祝福欢呼
这好像是我曾梦见过的生日场景
这个夜晚也因此又多了一分温暖平添一份感动
伴着生日歌声的同时
接力赛还在紧张的进行中
接力队员们也在奋力奔跑中
如果将24小时分成三个时间段
那相比而言最简单的那8个小时即将结束
而最辛苦难熬的8个小时也随之到来
老板等6位男队员留下夜间抗战
换由另一小分队(司机和女队员)回宾馆休息
后援团大厨给准备着夜里队员的补给
于是夜里现场状况如何
之后才有听闻
比如跑得低血糖眼花了
跑的胃下垂、岔气
肚子不舒服、头疼等等
还有草地上帐篷里被初秋的蚊子怼的没能入睡
又或凌晨2点睡梦中被拉起跑步心中一万的不情愿等等
这个夜有点长……
此时的我回宾馆休息迷糊睡了不到4个小时
猛然惊醒看看手机群里很安静
按捺不住想明白现场状况
于是简单洗漱回到营地想为大家做点什么
哪怕是煮煮泡面、烧烧开水
都能让自己心里有所慰藉
也期望能给大家去除一些乏困带去些许暖意
赛未完天已亮
熬过了第二个8个小时
小伙伴们已经累到不行
此时吃上亲友团送来的当地特色早餐
又是一番幸福滋味吧
显然夜间休息的我们轮班的时候到了
中午12点之前都需要我们奋力奔跑了
5个小时四个人的车轮战
(会长、阿桑、立夏、荒野)
我们没有人退缩用心应对
尽管身体不舒服
会长依旧跑的那么认真
三圈一轮、两圈一轮、一圈一轮
在奔跑休息奔跑休息的重复中
休息的时间间歇越来越短
一边跑着一边关注着公里数
看大家顶的很辛苦
后援团妖精姐姐也顶上了跑起来
想为大家多争取一些休息时间
每每到这种时刻我都会有些动容
团队中每一个小细节都能感染彼此
(ps:此图告诉我们这种湿身跑必须得多带衣服)
此时另一小分队在宾馆休息不到3个小时
也不停在群里关注着赛道上我们的状况
并很快舍弃休息到了场地支援
看到他们的那一刻、总算心安了
像是黑暗里的一盏盏明灯
台风里的一棵棵大树
让我们丢了不安有了依靠
很快老板就截下了原定三圈的妖精姐姐
以他帅气的姿态又一次出此刻赛道上
同行的小伙伴也一并在接力区等待下一次接力
最后3小时、2小时……
随着离260公里数的距离缩短
紧张的氛围也越来越浓
团长一圈再一圈的坚持
我们看着他在跟时间比速度
唯一能做的就是期望这时间快点过去
260公里能快一点完成可偏偏事与愿违
突如其来的一场狂风暴雨
吹乱了营地也打湿了情绪
停赛之后的成绩累加
南京悦跑259.9公里
让我们与“公益”只差一步
拿着团长给领过来的奖牌
每个人的情绪似乎都蒙上了一层薄雾
到那里,“要跑24小时”合肥站告一段落。
南京悦跑十二人小分队(队员10+后援2)
在9月9日下午3点到9月10日下午3点的这24小时里。
全力以赴“24小时不间歇”完成了259.9公里的总成绩。
感谢接力队员的共同努力以及后援团的奉献
尽管有些许遗憾,但它却给予我们下一次起航的动力!
我想每个人在这24小时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一份精彩,困、乏、累、坚持、惊喜、欢笑、兴奋、激动、温暖……
这每一个词汇里都有着一种真实一份难得的回忆!
我们会记住这个24小时无休止的“鸭腿跑”!
第二篇:教学随笔一
英语教学个人随笔
——孔新
我认为,教师不但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学生面前是一名教师,而且更要注意与学生做知心朋友,要使学生觉得你亲切可敬。在教学中,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而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教师是语言活动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也是关键作用。教师的思想、教学态度、性格、志趣和情感等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
在课堂上,教师的态度和蔼,平易近人,语言里要流露出安慰和鼓励,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任何训斥、讥笑和讽刺都不利于双边活动的开展,还将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关心、帮助学生,积极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对有困难的学生更要耐心帮助,同时鼓励他们要互相关心和帮助。使其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英语教学个人随笔
——孔新
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话,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和大班化的影响,我们的英语课堂往往是老师说,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很多的日常用语和句型都一带而过,大量的时间被用于各种题型的操练。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景,例如借助图片、玩具等引出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们的生活体验,如喜欢什么食物、喜欢什么颜色等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听听说说、读读认认、唱唱玩玩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有和谐的语言教学氛围,是学好英语的前提;而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好英语的保证。
第三篇:教学随笔一
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随笔
语文教学随笔
一、走出课堂,利用室外情境。
传统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教学改革蓬勃以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应以多种形式、在多种阵地上进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尝试了将学生领出课堂,走入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情景来为教学服务。
教学二年级语文《秋游》一课时,讲到“天空中的云,有的像„„有的像„„”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大操场,让学生实地对天上的云进行观察。当时天气晴朗,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与课文中的情境差不多。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想象。追着要告诉老师,这朵云像骆驼,那朵云像手枪;这朵云像白兔,那朵云像绵羊;这朵云像一只公鸡,那朵云像一棵树„„
学生发言极为激烈。然后再领学生进课堂,进行《秋游》的学习。由于学生有了直接的体验,对课文中的内容不但理解得透彻,而且朗读得特别有味儿!
这里,我利用大自然的情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免费且最实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自己的观察中得到了体验。
二、动手实验,创设学习情境。
低年级学生对于具体、感性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对于逻辑、抽象的事物就不会太喜欢。苏教版二年级《动手试一试》一文,虽然记述的是一件事情,但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却是需要逻辑分析去理解的。
为此,在教学中,我借助课文中的实验,进行了一场实地、真实的实验,让学生免去了分析的过程,而只需进行观察与思考。先端出满满的一杯水,放入一个石子,让学生看有什么事情发展。学生都观察得很认真,发现水漫了出来。然后我问,如果放进去的是金鱼,水会漫出来吗?有的说会(已经预习过而已理解课文),有的说不一定(还没有预习课文),有的肯定的说不会(预习了课文,但还没有理解课文)。于是我现场实验,将带来的一条金鱼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结果水也漫了出来。然后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而对于全体学生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由于对于真实的答案已经知道,且是看着实验知道的,学生对于后面的学习就顺利了许多。
三、借助道具,渲染对话情境。
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童话故事。对于课本上的几篇寓言,也是情有独钟。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导入和学习时,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在朗读时,仍能使学生保持一种十分兴奋的心情,无疑是十分有利于学习的。而分角色朗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我在指导《狼和小羊》的分角色朗读时,为学生准备了头饰(狼、小羊),让学生到讲台边来表演。由于头饰渲染了气氛,学生们都格外的兴趣盎然,争先恐后来表演、朗读。甚至有的学生将对话背了下来。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道具,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开心、读得开心、演得开心。
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有趣,也使教学变得更为有声有色。在教学中,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使他们能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教
学随感
——语文教学不可轻视“读”
涟水县大东中学 杨海宁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读”是人类接受和传承前人文化最基本的手段,也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方式。它是对语言和思维材料的积累,是奠定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基础,对教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我觉得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点是熟悉和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的基本手段和途径是“读”。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笔头,轻口头),“读”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显得重视不够。
“读”一般可以分为朗读、速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等。纵观大东中学上学期的语文课堂教学,基本采用的是“以读促教,以读促学”的模式,由学生自主地在“读”中“悟”,“悟”中“读”,在“读”中寻求和摸索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及方法。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今年,大东中学教师真正转变了角色,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语文活动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而且特别注重指导学生“读”的方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读”能力的培养。上学期各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能善于引导学生“读”,并加以引导点拨。如用圈点勾画法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品读(提示为:可以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词语的生动性等方面理解。)等等,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通过读去顿悟,去体验语言文字的内涵、精髓,进而体会文章所创设的意境,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这种做法不仅符合当前以“学生为本、读书为本、创新为本”的教育理念,更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
“以读促教,以读促学”的模式不仅体现了东中的教学理念,更凸显了“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中识记,识记中运用、创新。”是东中课改的精髓。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知,语文教学应重视“读”,不断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语文实践的能力。(涟水县大东中学杨海宁)
第四篇:教学随笔一
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
张码学区小学 张云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紧紧抓住语言这个中心,强化语言文字的运用,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努力为学生营造语文实践的“场”,读、写、思、问,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比较好地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达成了一种平衡,非语文抑或泛语文的东西少了,还以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第一,从学科性质上看,这17堂课较好地彰显了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还以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布卢姆说得好:“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作为教师要有有着比较强烈的目标意识,课堂上能够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具体说来——
在课堂上,关注文本的语言,以语言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积累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文字,努力地干好语文该干的事情。
第二,从教学目标上看,堂课要充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高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还以语文的清爽与干净。
高年段的语文课不同于低中年级的语文课。在课堂上凸显出高年段阅读教学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推敲重点词句,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这是其一。
其二,注意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其三,注意以读书为主线,加大思维力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第四,注重语言积累和运用。
对于叙事性作品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对于诗歌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大体理解诗歌的意思,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在教学中,能够强化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对于说明性文章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令人欣喜的是,这次3位教学说明性文章的老师在教学中有许多匠心独具的设计,把这类文体教得很有语文味和人情味.(待续)
2011.9.20
第五篇:研修随笔(一)
研修随笔
(一)炎炎夏日,共享研修“盛宴”
又是一年研修时,牢骚漫天飞。不用多言,我也是发牢骚者之一。当大多人对研修歌功颂德的时候,我只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首先我得说,制定这个研修计划以及开发这个研修项目的专家绝对得是智商一流,学习内容选材之新颖,概念之首创,流程之科学严谨,……都让人叹为观止。因此,对于像我这样的智商三流的人,在学习的时候只能是绞尽脑汁还忙得焦头烂额。
第一天,学校领导给我们开完动员大会后就让我们散了。从那一刻开始,每个人都投入第二天,第三天,了紧张而又有序的学习中。学习内容很多,六天八个模块,平均一天一个多。而且,在学习之初我们就被告知如果不认真学习,很有可能不过关。每个模块分导学,研习和巩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括若干活动。每个活动中会又有知识讲解,案例和知识测试,你需要阅读所有知识点和案例并且要下载一些表格软件之类的东西。每完成一个环节,小红点才会变成绿勾勾。每个人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生怕完不成任务。尽管我们是如此的认真,我们还是云里雾里的。对于一些概念像思维导图,中规,迷糊得很。第一天学完两个模块的时候已经快六点了。兴许是因为许久没这样用脑的缘故吧,只感觉头晕脑胀,视力模糊。
在我们刚刚对研修内容任务和流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后,我们开始学习模块三了。指导教师告诉我们这是最难的一个模块。果然,难度之大只能让人感叹,作业之难难于上青天。很多人都说,愁死啦。但有句话说得极对,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很快就有人就提交作业了,我们只能感慨,人跟人真的不能比啊,看来我们跟人家的智商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努力了整个白天外加晚上加班的结果是,主题单元设计只做了一半,思维导图还没开始。很是怨恨自己的愚笨,但不睡觉又不行。带着怨恨入眠的结果是作噩梦。惊醒一次接着睡又作噩梦。又惊醒后接着睡还是作噩梦。如此反复三次天就亮了。
吃完早饭就投入了紧锣密鼓的学习中。十点左右,主题单元设计总算完成了。思维导图是我最头疼的部分,因为视频软件出了故障,不能播放教程,自己鼓捣了半天也没弄好,急的直想哭。幸好我可爱的同事们要比我聪明的多,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总算是完成了第一个作业。完成作业时我高兴得大声叫喊,那种感觉真像是彩票中奖一样。这些天,学校里的学习气氛绝对跟哈佛大学不相上下,全校上下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