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佛教慈善机构
当代福建佛教慈善组织运行模式剖析 本论文以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厦门同心慈善会和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等三个佛教慈善组织为重点,对它们的慈善活动开展和组织运行机制进行剖析,比较其组织特点和发展优势,并将三者分别归纳为“救济型慈善”、“服务型慈善”和“弘法型慈善”三种类型。以这三个佛教组织进行考察,不仅可以反映出福建佛教慈善的基本状况,而且可以代表不同类型的佛教组织运行机制特点,从而揭示我国佛教慈善组织的发展面貌。
关键词:慈善 慈善组织 福建佛教 佛教慈善组织
作者:王佳,1984年生,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科研人员。
《宋史·地理志》记载:“福建其俗,尚浮屠之教”。其佛教慈善历史久远,尤其在造桥修路、拓展交通方面的贡献突出。福建僧人募建桥梁,始于隋代而盛于宋、元之时。据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一书统计,福建僧人宋代建桥99座,元代建桥40座,明代建桥36座。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福建佛教界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共有6所弘法慈善类基金会(委员会),其中以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规模为最大。本文选取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厦门同心慈善会和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等三个佛教慈善组织为考察个案——它们分别依托寺院、社会力量和佛教协会创立,对其慈善活动开展以及组织运行机制进行考察剖析,比较其组织特点和发展优势,并将三者分别归为“救济型慈善”、“服务型慈善”和“弘法型慈善”三种类型。以此来反映出福建佛教慈善的基本状况,进而放大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佛教组织运行机制比照,从而揭示出我国当前佛教慈善组织发展面貌。
一、研究个案简介
(一)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简称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成立于1994年12月14日,由妙湛法师倡导并创立,它是中国第一家政府民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佛教慈善机构,也是中华慈善总会的创始会员和特邀理事。成立以来,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秉承“勿忘世上苦人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悲济世,造福人群”的理念,面向全国开展慈善活动,进行布施救助。现已成立了“慈善处”“佛经赠送处”、“义诊院”等四个机构,通过捐资希望工程、资助病残、扶贫济困、安老慰孤、义诊施药、放生护生、赈灾救急、祈福消灾等具体方式进行各项慈善活动,服务于社会。截至2008年底,发放各类善款总额超过4500万元,有海内外正式登记注册会员4万余名。其慈善事业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经常获得政府部门的表彰和受助群众的感谢。
(二)厦门市同安区同心慈善会。初创于1999年,前身是广普法师等8人发起的“小蚂蚁爱心小组”义工服务小组。2002年10月,经厦门市同安区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该会以“与人为善、同心协力、共创安心家园”为宗旨,以“养护心灵、关怀生命”为行动理念,下设同心儿童院、同心义工服务中心、同心图书馆和同心心灵养护中心。其中,尤其以儿童院和义工服务最为出色。同心儿童院创办于2004年6月,是厦门市第一家民间儿童福利机构,主要负责代养丧失父母、亲友无力抚养的孤儿,以及双亲或单亲服刑而暂无抚养能力的狱犯子女。目前,儿童院共收养了97名院童,其中有27位是汶川地震的孤儿。同心义工服务中心,成立于2007年7月,由厦门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非政府非营利的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目前已经办了22个义工班,培训义工1200人。至2009年底,已发展会员1800余人,义工1200余人,会所除了厦门市区、同安、翔安,也逐渐向外拓展。
(三)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这是福建省佛教协会的下属机构,始创于1993年5月。它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宗旨,进行各类慈善活动。下设四个基金,分别是:社会慈善基金、佛教教育基金、护持道场基金、印经音像基金,放生护生基金等。其中,社会慈善内容涉及扶贫、济困、救灾、助残、养老、希望工程、义诊等诸多方面。成立16年来,在赈灾济困、助学慰老、施药义诊、扶持残疾人事业、印赠经书和音像制品、放生护生、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全省佛教界进行社会慈善实践和慈善理念宣传方面影响很大。
二、运作理念
佛教慈善是世界三大慈善思想之一种典型,其特征为普世主义的慈悲观念。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也是佛教慈善理念中最为重要的内容。长期以来,佛教对中国慈善公益事业贡献突出。这种社会服务,既是佛教精神的体现,也是利他精神的弘扬。同时,在佛教的教义中,也特别强调“布施”和“报恩”。佛教信徒因此常常在具体实践中惠人以财物和关怀,以感恩之心帮助他人,报答社会。作为佛教慈善组织,佛教的慈善观念是其行动的内在价值基础,但落实到具体社会慈善活动中却又是努力避免沾染任何宗教特质的。
价值理念对于慈善组织来说非常重要,理念系统是维系组织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佛教慈善组织,佛教教义的慈善理念是一个重要来源,佛教本有的慈悲济世、救渡众生的理念,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民众对此有较深的认可,同时也要结合时代发展和现实社会的需要将其具体化、生活化,以引起社会的共鸣和参与。南普陀寺慈善会的“勿忘世上苦人多”——妙湛法师临危之际在病榻上写下的遗偈感动了无数的人,成为慈善会凝聚的核心价值和行动的悲切愿力。而同心慈善会的“养护心灵,关怀生命”的行动,则主要针对现今城市生活人心浮躁,人们希望获得内心宁静的需要。这一方面继承了佛教本有的“治心”的功能,同时在养护心灵的活动中完成了具体的慈善助人。会长广普法师对于“慈善”两个字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她说“慈”是“心在兹下”,就是要把自己的“心”放在最下面;“兹”在上面,代表着此刻、现在、这里,意味着活在当下,感受他人的需求,给予他人快乐。“善”是“口在美下”,也就是要用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并通过自己的口讲出来,进而做出美的事情,把感动留给别人。
理念系统对于慈善组织的成长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慈善组织能够吸引那么多的人员来加入,其招募成员和组织管理的办法,一定有其功不可没之处,不过在此之外一个更根本的理由应该是:它背后一定有着一个非常坚实的“理念系统”的基础。换句话说,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脉络中,一个慈善组织要能够动员大量的社会资源,它的“理念系统”必需是能够让这个社会中的群众产生很大的共鸣的。会众的凝聚、社会的动员都依靠于一个广泛认可的理念系统。
三、慈善开展与社会作用
作为佛教慈善组织,佛教本有的慈善理念成为其运作的内在核心价值,这就和普通的慈善组织有所区别。对于有佛教背景的慈善组织,它们的活动一般有三个主要面向:指向社会的项目——如赈灾、助学、义诊等,指向佛教界的项目——如印经、放生、法会等,以及指向会员的项目——如共修、讲座等。在这里,笔者着重考察指向社会的项目,这种社会性的慈善是“有形的慈善”,也是严格意义上的慈善。而指向佛教界的项目,主要面向佛教信众,如开展印经、放生、法会等,明显带有宗教性的色彩,虽然不在重点的研究范围,但却与佛教慈善组织的生存发展有
相当密切的关联。例如,在福建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的各项收入名细中,只有放生和印经是盈余的项目。该会也将放生基金中的大部分拨用于社会慈善活动。可见,这种带有宗教性的活动有时充当了“钱袋”的功能,对于基金周转是有正向作用的。同时,出于佛教教义的这些活动,尽管带有宗教色彩,却有劝善的功能,比如在放生中培养人们的慈悲、平等、关爱思想。从这个角度说,宗教性的慈善由于其内在劝善的伦理价值,可以被视为广义慈善的一个方面,尤其在精神领域是一种“无形的慈善”资源。作为指向会员的项目,有助于组织的凝聚,同时在会员的分享交流中有助于深化慈善的认识、加强对组织的认同,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慈善的行列,有利于组织成长壮大。
(一)服务内容
1、南普陀寺慈善会的服务内容
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将慈善精神付诸于实践。成立至今已先后发放各类善款总计4500余万元。主要服务内容有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四大类,包括希望工程、资助病残、扶贫济困、安老慰孤、义诊施药、放生护生、赈灾救急与祈福消灾等具体方面。具体服务内容详见下图1,资金支出使用情况见下表1:
慈善方面,既有应急性项目,如赈灾救助、急难救济等,也有常规性项目,如救助贫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孤儿、资助学生等。其中,尤其以救济灾区款项数额最为巨大、支援力度最强。如1998年中国长江特大洪水时期,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共向各地灾区和慈善部门捐款达251万元,捐款数额列居国内佛教单位的首位。2008年中国南方省份冻雨雪灾,厦门南普陀寺和慈善会捐款150万元。“5.12”汶川大地震,南普陀寺和慈善会共捐款225万余元。从1994年成立至2008年底,该会累计发放慈善救济款1600余万元。
医疗方面,专门设立了慈善义诊院,是厦门市卫生局正式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单位。不仅施药义诊,而且还组织医生到贫困和边远地区免费为群众看病送药。目前,义诊施药超过120万元,义诊人数近20万人
教育方面,资助贫困学生,支援建立希望学校,捐助教学设备,改善教育状况。截至2008年底,捐资助学达1300余万元,新建希望小学25所,修缮学校63所。
文化方面,宣传和整理传统文化,介绍佛教文化知识,免费赠送佛教书籍等。并且支援《佛教文化报》和中国佛学院等,促进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的发展。同时也举行青年佛教讲修班、青年佛教夏令营活动、禅修活动等。其中印赠经书1469.65万元;放生护生66.5万元。
在基金的使用上,社会慈善和教育的比重是占绝对优势的,比重超过2/3,可见下表1和图2:
从表1和图2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基金使用的份额和比重。的确,社会慈善和教育资助是其慈善事业的核心部分。在具体实践中,南普陀寺慈善主要以现金和实物帮助困难群体和个人为主,充当慈善资源调配的中介机构。在内容上,有明显的救助特点,笔者称南普陀寺慈善会的这种慈善类型为“救济型慈善”。
2、厦门同心慈善会的服务志业
同心慈善会的慈善服务的方式是直接参与间接财物帮助相结合。同心慈善会创办了儿童院,收养孤儿弃儿,直接从事对儿童的养护和照料,而不是像其他慈善组织只是捐款给孤儿院予以资助。同时,它也受理困难人员的补助申请,予以财物支援。最显著的特点是,同心强调“文化的慈善、心灵的慈善”,强调对于受助者予以心灵的关怀和辅导,使他们走出困难和痛苦。对于帮助对象,同心慈善会与其建立长期的友好关系,进行好后续追踪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探访反馈信息。此外,它们的义工服务和心灵养护项目也非常突出。总体上看,笔者将同心慈善会的慈善类型称为“服务型慈善”。
同心慈善会的服务志业详见下图3:
其中,儿童院和义工服务中心是最重点的两个项目。儿童院现养护97名院童,是专业的儿童服务机构,主要代养父母、亲友无力抚养的孩童(如父母死亡、入狱、重大疾病等)。儿童院借鉴国际SOS儿童村的管理模式,实行科学的管理和运作,为院童提供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儿童院运作经费依靠社会、个人、公司等筹集或基金会资助,或者由爱心人士每月400元结对助养,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宗旨,服务出色,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并且与多家单位达成友好共建关系。义工服务中心旨在为社会提供慈善活动,传授参与义工志愿服务的技能,组织义工开展各项志愿服务。已经培训义工1200人。常规项目有:帮助贫困学生、关怀孤老、疾病探访、急难救助、回收资源、环境保护、植树造林等。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同心慈善会发起近千名会员、义工进行了“千人徒步募捐”、“5.12追思祝福烛光祈愿募捐”等活动,分别募款418992.87元和101774.1元,分批送往灾区。
图书馆又名安心书苑,具备馆内阅览和图书外借功能,主要服务对象为工业区的务工人员及附近的居民,目前馆内藏书有一万多册。主要服务有图书借阅、读书会、学生课业辅导、职业技能培训、英语计算机辅导等。
心灵养护中心是同心慈善会的又一个特色项目,以养护心灵、净化心灵、共创安心家园为要任。这是特别具佛教内涵特征的一组服务,也运用了一些佛教修习方法,但是在语言名相上去除了宗教色彩。主要有以下几个子项目:(1)新生命工程,又称生命关怀,下设癌友关怀和临终关怀和疾病探访。癌友关怀,是由专业义工指导癌症患者学习医疗知识,特别通过义工的爱与关怀给予癌病患者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陪伴他们走出阴霾。临终关怀,是帮助临终者减轻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使其从容平静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如服务对象是佛教徒且家属愿意,该会也组织助念团为其助念。疾病探访,既提供现金救助,又帮助病人进行心理抚慰,减轻病患。(2)国学推广,主要是基于佛教方法的静心课程与禅修活动,为了避免宗教色彩,而方便称之。其下常设读经班(诵读传统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等)、都市佛学班、心灵瑜珈(禅修)、传统文化和读书会等五个版块,尤以佛学讲座和禅修最受欢迎。(3)健康咨询,主要有义诊、推拿、经络养生讲解、瑜珈辅导等内容。(4)心理咨询,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担任,进行心理治疗和辅导,解决心理问题和障碍。(5)都市佛学班,本是国学推广部下设项目,因为特别受欢迎,所以重点发展。佛学班经常邀请著名的法师、学者等举办讲座,介绍佛教知识,每期报名参加的人都很多。同心慈善会在社会慈善方面贡献突出,截至2008年12月底已经累计捐款1,191,342.75元。而其义工、会员等进行的志愿服务时间也明显多于南普陀寺慈善会和福建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
3、福建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
福建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的活动内容详见图4,在基金的具体运作上,社会慈善只是其中较小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放生护生和印经音像部分上,无论是基金募集,还是基金使用,这两项的比重都是占绝对优势的(详见下图5和图6)。50%以上收入来自放生护生基金捐款,25%左右印经音像捐款,两项合计超过总收入的75%。在支出中,70%以上也用做印经音像和放生护生。由于活动内容中佛教色彩比较浓厚,笔者称它的慈善类型为“弘法型慈善”。
尽管佛教内容的比重大,但是成立十几年来,福建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仍然在社会慈善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截止2008年底,累计用于社会慈善的款项逾400万元。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它在本省佛教界有号召和带动作用。尤其在赈灾方面力度最大,号召全省佛教界人士积极捐款,如2004年印尼海啸,号召捐款200余万元;2006年福建台风灾害,号召捐款300余万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代表全省佛教界捐款2000余万元。同时,也非常重视教育建设,如:2000年,组织全省佛教界捐款95万在西部地区兴建希望小学;2003年,号召捐款102.5万元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由于处于佛教协会的系统中,福建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娈员的组织动员力度和号召影响力度是非常强的,这也是它自身一个优势所在。
(二)内容比较
1、慈善内容的横向对比
三个佛教慈善组织有重叠的部分,如济贫救困、义诊施药、助学、赈灾等,但是也有不同的侧重,从中可以看到它们各自强调的发展特色。笔者依据其内容特点,将南普陀寺慈善会、同心慈善会、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分别归类命名为“救济型慈善”、“服务型慈善”和“弘法型慈善”。
南普陀寺慈善会是典型的“救济型慈善”,以财物救助为主,一般充当慈善中介机构,承担物资调配和发放。南普陀寺慈善会受理的申请援助遍及全国各地,不仅有个人申请,还有学校、县乡政府部门和红十字会等机构申请救助,南普陀寺慈善会往往迅速拨款援助。而且,它的常规性救助和急难性救助也很有效,经常主动慰问孤儿院、特殊教育学校、养老院、以及孤寡老人和经济困难群众等,捐赠物资提供帮助。在灾害发生后,南普陀寺慈善会往往第一时间亲临灾区现场,把物品和资金发放到灾民手中。秘书长慧然法师说,他们亲临现场,为的是把钱真正交给灾民,看到灾民接到救济的钱物会比较踏实。成立十几年来,南普陀寺慈善会大力投入社会慈善,赢得各界好评。
而同心慈善会则是以“服务型慈善”为重点,不仅经济方面提供帮助,而且提供多种慈善服务,既有间接资助也直接运行慈善实体。同心慈善会开展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收养孤儿、培训义工、开展文化讲座、关怀养护心灵、救助贫病等等。儿童院和义工活动是其工作的亮点内容。在具体实践中,同心努力走进社区,走进生活,走入人们的内心。会长广普法师一再向同心人强调“要活在每一个当下,感同身受对方的需求,真正给予他们快乐,让对方觉得和我们在一起。„„在服务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去看募到多少钱,这个不是我们衡量的目标。我们衡量的标准是我们在和众生的互动当中,我们义工彼此之间的互动当中,有没有养护到心灵,有没有关怀到生命”。同心慈善会“心灵的慈善、文化的慈善”正是通过这种具体服务来落实实施的。
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则属于“弘法型慈善”,它活动的内容更多的是弘传佛教文化,社会慈善出于佛弟子的本怀。因为在定位上只是佛协一个从属部门而非专业慈善机构,所以发展上与另外两个有了明显差距。但是,从国内其他地区的佛教协会发展来看,未来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2、发展历程的纵向对比
从发展历程纵向考察,同心慈善会在发展上属于“创新派”,不仅提供慈善服务多元,而且专设了儿童服务机构,直接从事慈善实体——儿童院的运作,既充当慈善活动的中介,又亲自运营儿童院实体。而且,其组织管理理念、义工培训方法、志愿活动开展、会员管理和动员、慈善理念的宣传策划等方面都明显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其他佛教慈善组织鲜明的对比。近几年来,同心慈善会的成长迅速,不但活动积极有效,而且形成了稳定的基金,“同心模式”也被业内人士津津乐道。而南普陀寺慈善会在发展上属于“传统派”,它的经济基础好,组织声誉甚佳,但是开展慈善方式相对保守:如资金筹集主要靠“愿者上门”的方式;慈善活动主要提供财物捐助,接受困难地区、部门和个人的要求帮助申请;会员虽然数量多,彼此之间的互动却很少;近年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有待突破成长的瓶颈。可以说,南普陀寺慈善会未发掘的资源还很多,如果运用合适,未来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相形之下,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在发展上则有些落后,募集资金少,社会慈善部分主要用于赈灾、防灾项目,常规性持续性的慈善救助项目尚未成型,而且资金使用以佛教性的内容为主。但是,作为省佛协的隶属机构,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在佛教系统的动员力量和号召力量是很强的,今后在慈善事业应当是大有可为
(三)社会作用小结
佛教慈善组织作为民间慈善组织的一种形态,具有民间社团的一般特点,在应对困难群体需要时反应迅速有效,并且运作成本相对于政府组织或准政府组织的行政费用更为低廉节约。如南普陀寺慈善会的日常管理出自其法物流通所得,不花捐款一分钱,同心慈善会活动召集很多义工和志愿者进行,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是以护持道场专项基金来开支。而且,因为有佛教发起的背景和价值理念,在具体运作中较之普通的慈善组织,格外突出宗教背景的慈善所组织特有的奉献的热情和志愿的精神。此外,相对于国内很多慈善组织进入募款困境面临缺乏资金问题,宗教背景的慈善组织这方面的顾虑则较小。具体说来,佛教慈善组织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佛教慈善组织有助于辅助政府和社会福利的不足,尤其在国家社会遭逢重大灾害发生时,其动员力强,反应迅速及时有效。如2008年初中国南方省份大面积遭遇罕见冻雨雪灾,厦门南普陀寺和慈善会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150万元,之后又陆续援救捐助。而在“5.12”汶川大地震灾区捐款中,南普陀寺在地震灾难发生的第二天下午,就举行祈福法会,筹集到款项120.72万元,次日即全数送往灾区。随后一周,又通过募捐、义卖等方式陆续筹集赈灾款104.5万元,于21日交给四川红十字会。
第二,佛教慈善组织的慈善活动具有集体性,超越了个人和家庭,而其募集慈善资金的动员力量更不可小觑,是一股重要的民间慈善力量。灾情面前,应对非常迅速:如1991年安徽、江苏等地洪涝灾害,佛教界捐款500万元;1996年赈灾,捐款200万元;1998年长江、嫩江一松花江流洪涝灾害,捐款4000万元;2003年防治“非典”,捐款500多万元;2004年印度洋海啸,捐款1300多万元。在汶川大地震灾难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中旬,国内五大宗教向汶川地震灾区教募款近7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佛教界。
第三,提供了慈善参与的机会和途径,传播慈善理念,有助于提高社会对慈善的认知和参与。据统计,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纪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自愿捐赠。可以看出在中国现阶段的情况下,企业的捐赠行为更多的是一种行政影响,更多的企业慈善意识还相当薄弱。而民间慈善组织区别于官方慈善组织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慈善活动的开展依靠志愿性动员而非行政性动员。在民间慈善组织开展活动的过程
中,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慈善认知理念,自愿自觉地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在汶川大地震灾难发生后,同心慈善会随即在5月17日和5月18日,组织千名义工街头徒步募捐,义工们身穿义工服头戴帽子,发放传单,介绍灾情及募款用途,同时开具接受捐款票据。两天徒步募捐,筹集善款418992.8元。这种方式,既帮助了灾区筹款,也有助于市民的慈善参与,而且宣传了慈善理念,非常具有感染力。与此同时,活动中也直接宣传了同心慈善会自己。当然,这种活动要有严格的程序和透明的财务运作作为保障,信息通畅公开,让公众知晓善款去向,保证善款有效、妥善使用。5月18日晚,同心慈善会又在厦门市体育中心举行了“5.12追思一祝福烛光祈愿活动”,以“携手同心,让爱传递”为口号,当晚参与者大约1000人,收到爱心捐款101774.1元。另外,截至2008年9月下旬,同心慈善会收到捐款721468.13元,直接发到灾民手中375720元,上缴民政局345748.13元。同心慈善会财务公开,七日内的任何单笔收支明细都一项一项列出,而且在接受捐款时开具收据和免税发表,因此赢得了大家的肯定和信任,很多市民愿意参与其中加入同心的慈善行列。这只是众多佛教慈善组织中的一例。实际上,慈善组织的数量、信誉、活动展开,对于地方城市慈善文化建设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慈善组织密集的地区,市民的慈善认知和参与也相应较高。
第四,佛教慈善组织分布于民间各个地方,服务相对细致周到,尤其是其常规性救助,多面向本地区社区进行,提供的帮助也贴近困难人员需要,而且能够一直持续进行。国家和政府的福利和救助是公共性的,往往一刀切,手段较为单一,难以估计个体需要的差异。但是民间慈善组织的开展服务的手段则更多样和灵活,更能符合受助者的需要,可以惠及所在社区的困难群体,有助于加强地方社会资本。
尽管佛教慈善组织有诸多的社会功用,但是也必须强调,它只是政府福利的一个补充,是残补性的角色。任何情况下,不要忽视政府所做的,也不要夸大宗教慈善组织能做的。
四、发展建议
以上三个佛教慈善组织的分析中,可以预见佛教组织的发展趋势。由此,笔者对于国内佛教慈善组织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继续增加社会性慈善项目的投入比重,尤其是常规性救助,结合所在地区社区特点持续进行。作为佛教慈善组织,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佛教内在的慈悲济世的理念价值,另一方面要注意在外显的具体实践中淡化宗教色彩,行动和名相上要努力去宗教化,以易于普通大众接受。如同心慈善会举行“祈愿活动”而非“祈福法会”,举办“瑜珈”班而非“禅修”班,这都是为了更符合普通人的需要,很值得参考借鉴。
第二,慈善活动要朝服务专业化与内容多元化方向发展。个人的奉献精神与慈善热情固然重要,但是要吸纳专业慈善人才,应用专业的管理方法,推进慈善事业发展;同时,应结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把传统慈善项目的内容进一步拓展,从原有的老弱病残贫的传统救济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益领域延伸。
第三,加强协作性发展。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商业部门的帮助,积累广泛的社会关系,协作发展。如南普陀寺慈善会和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联合发行慈善牡丹卡专门用于慈善捐款,同心慈善会邀请各界精英人士担任荣誉职务、参与同心周年纪念会演活动等,都是协作发展的范例。慈善组织若要良好发展,政策支持、经济保障、社会参与都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我国大力推进民间慈善事业的建设,同时支持和鼓励宗教界发挥作用、服务社会,这为佛教慈善组织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空间。汶川大地震灾难,唤起了大众普遍的的慈善之心,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对慈善组织发展是一个重大契机,对于公民个人乃至社会国家的慈善建设更是一个重大契机。现在我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需求缺口很大,宗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有很大的空间。尽管现在我国佛教慈善组织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够成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从它的成长发发展以及台湾佛教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经验来看,未来佛教慈善组织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当政府福利的一个有效补充 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于1994年11月份在已故会长妙湛大和尚提议下创立的。现任会长为圣辉大和尚。慈善会始终恪守佛教“慈悲济世”的宗旨,时刻铭记“勿忘世上苦人多”的警训,发扬“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奉献精神,以“为政府分忧,为民众解难”为目的。办出了具有佛教特色的慈善机构,满腔热情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群,积极开展赈灾救急、扶贫解困、助学助教、安老慰孤、义诊施药、资助病残、弘法利生等,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慈善处电话:0592---2092832,地址:厦门市思明南路515号,邮编:361005,详细资料可上南普陀寺慈善网查询
慈善会根据寺院特殊性,以佛教特有的模式,将资助范围定为“立足本省,面向全国”。并设立了三处一院——即爱心之桥的“慈善处”、法雨均沾的“赠送处”、集善资粮的“流通处”、寻声救苦的“义诊院”。在资金的使用方面,我会十分珍惜社会各界人士的慷慨解囊,为了圆满每一份功德,真正做到管好财、理好财、用好财,我会加大了财务管理力度,年初进行财务预算,并专门设立了审计,制定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力求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对每一项善款的用途、金额都进行详细的审核。此外,我会还通过《慈善》季报和《慈善》年刊将收支情况向会员和社会公布,以此增加财务透明度,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还定期请社会审计部门进行财务审计,三处一院各部门财务进行独立核算,原则上做到专款专用。
慈善会对所募集的资金都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所收善款全部用在慈善事业上。自1994年成立至2008年9月底,慈善会先后发放各类善款4523.23万元,其中慈善救济款1557.18万元;施诊施药122.95万元,义诊人数198850人;新建希望小学25所,修缮学校63所,捐资助学达1306.95万元;印赠经书1469.65万元;放生护生66.5万元,目前有海内外会员四万多名。
慈善宣传
唤醒全社会的善心,是做好慈善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会利用《慈善》年刊、季报、宣传栏、网络等多种宣传媒体,把慈善动态及时向会员、捐资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宣传报道,并把《慈善》季报、年刊邮寄给海内外广大会员和关心慈善事业的各界人士,还将慈善信息向许多杂志社投稿,宣传我会慈善活动;用宣传栏、板报等形式在寺院里广泛宣传慈善活动,使慈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捐资助学
“科教兴国”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捐资助学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也是该会慈善工作的重点。慈善会创办以来,在办教助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作出巨大贡献。资助四川、西藏、内蒙古、湖南、安徽、云南、黑龙江等14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福建上杭、霞浦、长汀、罗源、莆田等23个县市,厦门市同安、思明等区及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大、中、小学特困生1万余名,建“南普陀希望小学”25所,修缮学校63所。1996年,捐资15万元分别建云南省丽江县剑川甸南乡柳营村建英姿小学和福建上杭峰乡丰乐小学。1998年,资助福建松溪下段小学建校款25万元;9月出资30万元给黑龙江省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建“南扶希望小学”;10月出资35万元在湖北、湖南各兴建一所希望小学。1999年4月,资助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恒县道二乡扛扛村小学15万元;8月,资助厦门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同安区新店镇陈塘回民村10万元,用于兴建幼儿园综合楼;8月16日,得知湖南民主垸58所学校被淹,2万余学生无法就学,圣辉会长立即率本会工作人员赶赴灾区考察,并捐款15万元为灾区建一所希望小学;12月21日,资助又受灾又贫困的安徽省青阳县木镇中心小学10万元,用于修建校舍。2000年,资助浙江省永嘉县枫林镇乌弄小学10万元;福建省上杭县溪口乡锦坊小学15万元;江西石城县丰山乡大琴小学15万元;福建仙游县风山乡东湖小学15万元,均用于建校。2001年,资助湖南省安乡县焦圻镇中学10万元;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罗岩乡深坑溪村小学10万元;安徽太湖县寺前镇中心小学15万元用于修建校舍。2002年7月,前往水灾最重的福建省三明建宁实验小学考察,捐款10万元修建教学楼;同年10月资助湖南三湘灾区245名特困生10万元。2004年9月,为重庆市万州区瑞池偏石小学捐资建校款15万元。2006年11月,为重庆武隆白马镇的“厦门三溪希望小学”捐助15万元建校款。2007年,慈善会共援建了8所学校,分别是:江西省寻乌县南桥镇下廖小学、福建南靖特殊学校、福建清流特殊教育学校、厦门同安白沙仑小学、厦门翔安鲁藜小学、广西泰城鸭塘小学、福建霞浦西胜民族小学、安徽太湖朴初小学,共捐赠80万元建校款;9月,又为内蒙古赤峰东山小学捐赠了20台电脑500套课桌,近14万元善款。安老慰孤
孤老病残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慈善会经常派人前往福建省漳州长泰县儿童福利院、福建泉州肖厝清源庵、厦门市福利中心老人院及孤儿院,慰问生活在那里的孤儿和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及慰问品。每逢新年、九九重阳节以及“六一儿童节”,慈善会的法师也会带着祝福和礼品去看望他们,给他们带去温暖和爱心。该会还积极参与厦门市的助老工程,1999年该会助养了110名特困老人,2000年助养了69名特困老人,2001年助养了90名特困老人,总计32.28万元。自1995年开始,慈善会积极响应厦门市开展的“助养特困老人”专项活动。如同安区西柯镇西浦村82岁林文墙,有两儿、四孙,几年前长子患肝癌病故,次子遭车祸去世,生活艰难;同安区新民镇乌土村徐产水,儿子车祸双腿致残,老伴脚掌被车压断,儿媳先天性痴呆,孙子只有6岁,全靠老汉一人养猪、捡垃圾为生。对于这些特困老人(户),慈善会通过实地调查落实,并取得地方基层组织证明,每人每年发给1200元救助金。救助人数从1995年10人开始,逐年递增,至2003年救助人数300多人,金额近40万元。2003年,捐助福建省龙岩市百名孤儿10万元助养款。2006年,慈善会又助养了300名孤儿,共计16万元;还为厦门市400余名孤寡老人送去了达20万元的爱心款和慰问品。助残扶困
关心残疾人也是慈善会的重点工作,该会相继资助湖北省浠水县残联10万元修建残疾人康复中心;捐资20万元为福建省连江县、大田县、尤溪县、漳浦县260名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出资8.8万元为福建宁德地区的屏南、周宁、寿宁等几个县的残疾人购买了盲杖和轮椅;为湖南郴州永兴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儿童配置助听器;为厦门市思明区培智学校弱智儿童购置康复训练设备;还为河南、甘肃、重庆、辽宁、福建等各地身患重病却无钱医治的诸多患者提供帮助。泉州张嘉滨,“文化大革命”中不幸为流弹所中,腰以下失去知觉,卧床30余年,人称“南方张海迪”,慈善会多次资助其医疗费、生活费,并为之举行专项慈善募捐活动。2001年以来,慈善会始终关心着在厦门市南山疗养院、同安凤南康复村、同安区皮肤病防治中心等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与麻风等病人,为他们购置生活用品、医疗器械,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恢复健康,累计捐赠善款达25万余元。
扶贫解困又是慈善会工作的一个重点。慈善会每天都有接到来自全国各地贫困者的申请书,该会根据不同程度给予救济,助其渡过难关。每年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该会都会组织工作人员到厦门各区、各街道、居委会慰问特困家庭,为他们送去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和慰问金。2005年,慈善会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新年慰问活动,请厦门市内的贫困孤老到南普陀寺素食馆欢聚一堂,共进午餐,并慰问厦门翔安区、厦港街道等600余名的孤老及贫困家庭,为他们送去了新春祝福和28万元的慰问金。2007年,慈善会一如继往地关心着贫困的孤寡老人和无依的儿童,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和生活补助达20余万元。赈灾救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慈善会在赈灾救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黑龙江、湖南、湖北、安徽、福建、广西、贵州、陕西、四川等地的洪涝灾害赈灾现场,都有该会工作人员的身影,为湖南、江西等地灾区捐款捐物,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募捐善款不仅支援了灾区群众,也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风尚进一步发扬光大。1995年妙湛法师积极响应中国佛教协会的倡议,组织会员捐钱捐物,在较短的时间内,为灾区人民捐款40余万元,衣物3万余件。1998年夏秋期间,在圣辉大和尚的带领下,先后10次派人前往各灾区考察慰问,共捐献赈灾款251万元,捐献衣被7.65万件,并在黑龙江、湖南、湖北和闽北等地重建希望小学4所,修复校舍7所。1999年台湾发生“9·21”大地震,该会立即向灾区捐款10万元。2001年初,内蒙、新疆两地部分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雪天气,雪灾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慈善会及时向两地灾区捐款20万元;同年夏天,广西、贵州、湖南等地普降大暴雨,导致洪水泛滥,为此慈善会工作人员前往三地考察赈灾,资助近10万元。2002年8月,向桂、渝、川、陕灾区捐款34万元。2003年6月,湖南省各地受洪灾严重后,捐资20万元。2004年8月,广西、河南、湖南又发生水灾,该会资助三灾区共计28万元。2005年1月,慈善会向遭受印度洋海啸的灾区捐赠10万元救灾款;8月,为遭受洪灾的湖南、江西、广西、福建省各地捐助46万元救灾款,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同年10月又为受台风“龙王”袭击,损失惨重的福建闽候灾区送上10万元的应急款。2006年,南方大部分地区台风、洪水频临不绝,该会向福建长汀、平和、福鼎、湖南郴州、炎陵、广西桂林等灾区捐赠赈灾款共65万元。2007年7月,湖南郴州、永州发生特大洪灾,会长圣辉大和尚率领众法师到灾区视察灾情,为灾民送去了15万元赈灾款和20吨大米;8月,为安徽遭受洪水的二个重灾区捐款20万元,帮助灾民恢复生产;8月末,该会又为云南宁洱地震重灾区捐赠20万元善款,用于重建震倒的二所卫生所,解决群众就医问题。
2008年2月18日,“促和谐迎奥运献爱心厦门佛教界、南普陀寺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现场捐款大会”在南普陀寺天王殿前隆重举行,为遭受重大雪灾的灾民捐款,厦门佛教界此次捐款200余万元,将分别援助受灾地区福建省50万元、湖南省50万元、贵州省40万元、广西省20万元、江西省15万元、安徽省15万元、湖北省10万元。为灾区人民早日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献上厦门佛教界的爱心。
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这次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下午,厦门市佛教界、南普陀寺随即举行为四川汶川大地震诵经超度祈福大法会暨捐款仪式,现场共募捐善款120.72万元。5月15日下午,厦门南普陀寺、海峡导报社又一次为地震灾区举行捐款启动仪式,这充分证明,大爱无边,体现出佛教界和社会各界人士慈悲济世的情怀,观音菩萨寻声救苦的精神。厦门市佛教界共向灾区同胞捐款400多万人民币,表达佛门弟子慈悲情怀!佛教界慈悲行善的例子举不胜举,这充分体现出佛门弟子爱国爱教的积极热情。施诊施药
1994年,慈善会成立不久即设立专门的义诊院,并被列为慈善会下属的一个正式的常设机构,自1995年12月19日妙湛和尚圆寂之日起开始义诊活动,设有中西医内科、骨伤科、妇科、小儿科、针炙科、按摩科,以及治疗室、中西药房、心电图室等,聘请名医坐堂义诊,为贫困市民免费治疗。农历初一、十五和佛教节日,义诊院工作人员定期在寺院山门口开展义诊活动,并经常组织到养老院、孤儿院、残疾人家中及边远贫困地区义诊施药。1996年春节前夕,义诊院联合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中心等单位在火车站广场开展“特区人民献爱心”义诊活动,为返乡民工义诊,前后3天,义诊5225人,施药3.3万元。
2001年12月,慈善会诸位法师受圣辉大和尚的委托,到厦门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关心和慰问戒毒所的53名正在戒毒的人员,与戒毒人员进行真诚、平等的谈心和交流,并捐款2.92万元,希望他们戒断毒品,找回失去的美好与快乐。2002年,慈善会连续三次组织义诊院医师前往同安区莲花镇、内田村、尾林村义诊施药,11月又远赴福建仙游县圆庄镇义诊,义诊总人数1360多名,施药总金额1.3万余元。2003年,累计外出施诊总人数2385人,施药总金额3万元。2006年,慈善会组织医护人员来到福建革命老区花桥为300余名村民义诊施药;4月,向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白血病患者欧燕珍捐赠1万元善款用于骨髓移植治疗。2007年,慈善会在闽北的松溪县革命老区及闽西龙岩上杭畲乡进行了义诊施药活动,并为上杭庐半乡卫生院捐赠了红外线治疗仪、血球计数仪、B超机各一台,价值15.2万元。祈福消灾
为维护世界和平,净化人心,以梵音佛音接引信众,回报信众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会为广大会员和信众举办每年一次的祈福消灾法会和每月三次的共修法会,祈愿法界众生共沾法味,使共修者从法会熏修中升华人格,福慧双增,从而更坚定了自己从善行善的信念。
1994年12月14日,中国大陆第一家佛教慈善机构——厦门市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在妙湛老和尚的倡导下,经海内外各界促成,得以正式成立。
到目前为止,该会已成立了“慈善处”“佛经流通处”、“赠送处”、“义诊院”等机构,在关怀优秀教师、资助失学儿童帮助特困户、残疾人、孤儿和孤寡老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慈善工作。该会自成立以来,共举办了各种法会近百场次,组织会员学习佛法,举办了青年佛学讲修班及“清净之旅佛教青年夏令营”;已赠各类书近百万册,创办了《慈善》会刊、会报,使慈善之念深入人心。目前,参加报名的海内外会员一万五千九百八十人,慈善捐款共七百多万元。
南普陀寺基金会在希望工程、资助病残、扶贫济困、安老慰孤、义诊施药、放生护生、赈灾救急等诸多方面成绩突出,2007年,南普陀寺慈善会荣获“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附: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章程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慈善会的名称为“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英文译名为“The Charity Of Nanputuo Temple Xiamen”,缩写为“C N T”。
第二条 本慈善会的性质为地方性联合性社会慈善团体。团结和动员教内外各界善心人士,关心和支持社会慈善与利生事业。是一自愿结成、非营利性、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第三条 本慈善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爱国爱教,慈悲济世。发扬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造福社会和民众,促进社会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四条 本慈善会是南普陀寺所设置机构,接受厦门市民政局的业务领导(并在民政局社团登记办登记注册)和厦门市宗教局的行政指导。
第五条 本慈善会的住所在厦门南普陀寺寺内慈善大楼。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慈善会的业务范围
(一)希望工程、捐资助学;
(二)安老慰孤、扶贫解困;
(三)资助病残、赈灾救急;
(四)义诊施药、放生护生;
(五)弘法利生、造福社会。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 本慈善会的会员种类为个人会员。
第八条 申请加入本慈善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慈善会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慈善会的意愿;
(三)具有爱心和助人之心;
(四)热心社会慈善、福利和公益事业。第九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填写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由本会发给会员证。第十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每月三次专为会员举办的共修法会;
(二)享有对本慈善会的批评、建议和监督权;
(三)被提供每年的《慈善》年刊、季报和纪念品;
(四)入会自由,退会自由;
(五)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本会为全体会员举办祈福消灾大法会。第十一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会的决议;
(二)维护本会合法权益;
(三)积极参与本会所进行的各项慈善利生活动;
(四)按规定交纳会费。
第十二条 会员如果1年不交纳会费被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三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常务会研究通过可予以除名。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 本慈善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南普陀寺班首、执事会议。该会议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慈善会章程;
(二)听取和审查慈善会提出的报告;
(三)抉择和审查慈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
(四)审查批准和监督重大慈善项目的实施;
(五)审议慈善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六)决定对慈善会有重大贡献人士的奖励。
第十五条 本慈善会会长由南普陀寺方丈兼任,常务副会长、常务秘书长和常务副秘书长,由会长任命。
第十六条 本慈善会每年召开一次会员大会,向会员通报该年慈善工作开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七条 本慈善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爱国爱教,德修兼优;
(二)具有较强的领导、管理能力;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五)为出家众。
第十八条 本慈善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本会负责人会议;
(二)检查各项决议的落实情况(慈善救助方向和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三)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四)决定副会长、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的任免。第十九条 本会秘书长行使如下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协调各部门和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办公室及各部门、机构的主要负责人选,交会长认定;
(四)监督财务资金的使用情况;
(五)决定本会专职人员的聘用。第二十条 本会实行会长负责制,常务副会长协助会长主持工作,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设立办事机构为会长室下属办公室,办公室直辖三处一院(慈善处、流通处、经书赠送处、义诊院),慈善会各处(三处)的主要负责人须由僧人担任。第五章 慈善资金来源、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一条 本慈善会资金来源:
(一)会员会费;
(二)接受捐赠款;
(三)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二条 慈善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一)慈善会的资金在国家银行设立专用帐户。所有捐赠、资助、援助及其它收入的慈善金,均存入本会的银行帐户内。
(二)慈善会建立独立的财务会计和审计制度,每季度向班首、执事会议汇报慈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并接受班首、执事会议及登记机关的审查监督。
第二十三条 慈善会本着不违背因果、专款专用的原则。慈善资金主要用于希望工程,捐资助学,安老慰孤,资助病残,赈灾救急,扶贫解困,义诊施药,放生护生,弘法利生等和其它社会福利事业。
第二十四条 本慈善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
第二十五条 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第二十六条 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第二十七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班首、执事会议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每年以年刊和季报的方式向社会公布。第二十八条 本会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市民政局)和行政指导单位(市宗教局)等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二十九条 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条 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南普陀寺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一条 对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班首、执事会议表决通过。
第三十二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须在班首、执事会议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市民政局核准后生效。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三十三条 本慈善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要注销时,由班首、执事会议提出终止决议。
第三十四条 本会终止决议须报业务主管单位市民政局审查同意。第三十五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三十六条 本会经市民政局社团办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第三十七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社会福利事业。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章程经2003年7月1日,班首、执事会议表决通过。第三十九条 本章程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班首、执事会议。
第四十条 本章程自厦门市民政局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
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慰问市仙岳医院精神患者
佛教在线福建讯 2011年5月13日,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南普陀寺慈善会与厦门市慈善总会联合举办助残系列活动。当天上午,受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会长圣辉法师委托,普陀法师、德鸣法师、演传法师、静仁法师与厦门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虞玲玲等一行到厦门市仙岳医院,看望了该医院里的民政救济以及“三无”精神患者,为他们送去了一套家庭影院娱疗设备和生活用品、营养品等,并祝福他们节日快乐,早日康复。
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成立于1995年9月,是河北省佛教协会所属的省一级慈善机构。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佛教协会会长净慧老和尚任该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河北佛教协会副会长常辉法师任常务副会长并主持日常工作。会址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小安舍弘一佛堂。该会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宗旨:
发扬佛教慈悲济世的优良传统,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为以孤儿、特困学生为主的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协助政府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组织机构:
慈善办公室负责接待来访,处理各种日常事物。
弘德家园(孤儿院)三所,分别在石家庄市、廊坊东方大学城、保定市,目前共助养7-17岁孤儿198名。
弘一佛堂、镇海寺为本会所属寺院,早晚课诵,接引众生。印经处、流通处常年敬印佛书、善书,免费与众生结缘。
《妙莲华》慈善双月刊为该会会刊,创办于2003年1月,配合该会工作,报道慈济现场,弘扬传统美德 弘德家园简介:
弘德家园目前分设于石家庄市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院内和廊坊、保定市内,迄今已有210名孩子入园。宗旨:
弘扬传统美德,建设仁爱家园。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确保孩子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目标:
1、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酌情资助其优秀者接受高等教育。
2、培养德、智、体、美、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合格人才。入园条件:
家庭特困、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年龄在0-14岁的父母双亡、父亡母嫁或父母双方残疾、重大疾病、精神疾病、服刑、弃婴等孤儿或事实孤儿。入园程序:
由孩子的监护人申请,县级有关部门或团体认可,成绩考核、体检合格,本会同意。资助承诺 :
该会承担入园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学杂费、医药费及必要的保险费,安排就近就读中小学、幼儿园。管理方式:
l、家园设有专职园工负责日常生活管理。
2、聘请教师、大学生辅导功课,导读经典名著,教授书法、绘画、舞蹈、武术等。善款管理:
l、接受佛教界及社会爱心人士捐赠。
2、弘德家园年满18岁以上的孤儿工作后,按将每月收入10%的资金交回家园抚养弟弟妹妹。
3、设立帐户,专款专用。
4、收支公开透明,可供随时查询。
东林慈善功德会简介
该会是东林净土文化基金会下属的一个慈善机构。
二00六年五月,为维护佛教的修行、弘法、教育以及慈善事业,在大安法师的倡导下,在江西省民政厅注册成立了东林净土文化基金会。该会成立以来,给了东林寺护生会强有力的支持,使护生会顺利展开放生、扶贫、救济、艾滋病救助等慈善事业。
东林慈善功德会以东林净土文化基金会为依托,以东林僧团为指导,以居士群体为核心,以志愿者为基础,继承了东林护生的慈善事业。该会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组织机构: 服务项目:
1、东林慈善门诊部开展“一对一慈善医疗救助工程”
2、东林慈善门诊部开展佛光复明活动
3、东林慈善功德会为贫困地区设立长期募捐衣服项目
4、九江市贫困无业青年培训计划
5、高三贫困生助学金项目
6、东林慈善功德会开展居家关怀项目
普寿寺菩提爱心协会简介
菩提爱心协会是由出家众发起、海内外众多热心慈善事业的人士积极推动,于2005年5月在榆次区民政局登记注册,是集慈善福利事业为一体,非营利性公益社会团体法人。该会附属于大乘寺教育基地,被定位为对世人的教育机构。会所设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乘寺对面。宗旨: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爱国爱教;筹募慈善基金,造福社会,慈悲济世,利乐众生,推进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组织机构:
协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协会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在理事会团会期间,常务理事会行使理事会的一切权力)。协会的执行机构是由常务理事会选举出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各位负责人各尽其责,分工合作。
协会常务理事会下设“佛法教育部”,专门从事对世人的教育。该教育体系由“经教部”、“大家律仪部”、“三皈五戒部”、“因果典故部”、“高僧传记部”、“祖师大德开示部”等若干部门组成。服务项目:
1、开设对世人的佛法教育课程;
2、走入社会进行佛法弘传;
3、建设以老人安养为主的“清泰安养园”,推动福利社会化进程,帮助、照顾老弱孤寡等社会弱势群体,为其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用佛法施以精神抚慰。
4、加强与各公益机构及宗教团体之间的联系,就佛法教育事业进行交流与合作。
5、从事符合该会宗旨的其他社会慈善福利事业。
同心慈善会简介
同心慈善会于1999年开始“小蚂蚁爱心小组”义工服务,于2002年10月经厦门市同安区民政局批准成立,于2002年12月8日举行成立仪式,全称为“厦门市同安区同心慈善会”,为专业的非政府(NGO)非营利(NPO)慈善社团。社团法人代码号:51366234-1 监督指导单位:厦门市同安区民政局
该会重视慈善理念,强调以“不求回报”之心做慈善,以“财务透明化、行政公开化、管理制度化、服务专业化”的原则做慈善。宗旨:
与人为善、同心协力、共创安心家园 组织机构:、厦门市翔安区同心儿童院
2、厦门市同心义工服务中心 服务项目:
1、协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该会在接到助学申请后,义工将上门进行实地走访,符合事实后,给予学费的资助或生活费的补助以及精神上的关怀,使贫困学生免于失学的痛苦,做好各项后续追踪工作,并与资助对象建立长期、友好的关系,帮助其自强自立完成学业。
2、进行孤老关怀
该会在得知社区中某些孤寡老人生活或精神上缺乏关爱时,将组织义工定期或不定期的上门探访,陪伴老人家,为其打扫卫生,倾听心声慰藉孤苦。
3、生命关怀
A、癌友关怀:主要组织癌病患者,由经过训练的专业义工指导学习癌症、养生知识,特别是通过义工的爱与关怀给予癌病患者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信心,陪伴癌病患者走出人生的阴霾。
B、临终关怀:陪伴临终者,并引导其对死亡的正确认识,帮助临终者在爱与尊严中迎向新的生命,如服务对象是佛教徒且家属愿意的情况下,该会将组织助念团为其助念。
C、疾病探访、急难救助:根据专款专用的原则,将急难求助金送到患者手中,同时保持紧密联系,让患者从经济到精神上都得到安抚。
4、举办各种公益文教讲座及读书会
目前,该会根据实际情况及会员义工的要求,每周日下午的“传统文化沙龙”,不仅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举办各类文化科学讲座(如心理学、养生学、医学、书法艺术等),并邀请该领域内有影响力的专家、教授来演讲及指导;同时,在每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开展各种读书会,旨在让参与其中的人不仅能拓宽知识视野,并能提升心灵,交流情感,真正体现我会“养护心灵,关怀生命”的理念。
5、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为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敬老、尊师、孝敬父母、助人为乐”的精神,该会组织会员、义工深入社区,与学校、家长合作,教导儿童开展读经活动,所用教材如《孝弟三百千》《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庄子》《易经》等中国传统经典,旨在通过此项活动,促进中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成长。
6、环保及资源再利用
组织会员/义工进行资源再利用、植树、捡垃圾、收集废旧电池等各类环保活动,宣传环保观念,收集旧净衣物,送往灾区或贫困山区,并将以身垂范成为城市环境保卫者。
7、同安安心书苑
位于同安城南工业区的同心慈善会安心书苑,系厦门市同安区同心慈善会于2006年9月创办,为该会公益项目之一,该书苑具图书馆的阅览与外借功能。安心书苑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工业区的务工人员及附近的居民,旨在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丰富其文化生活,为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创造一个和谐的安心家园,目前,馆内藏书共计一万多册。
8、同心儿童院
同心儿童院系该会创办的儿童服务机构,主要代养父母、亲友无力抚养的孩童(如父母死亡、入狱、重大疾病等)。该儿童院借鉴国际SOS儿童村的管理模式,为院童提供温馨健康的家庭环境,并实行科学的管理和运作,旨在使不幸家庭的孩子重新获得关爱与温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康而自信地步入社会。
9、同心义工服务中心
同心慈善会义工培训部旨在为社会提供慈善活动、志愿者服务(义工服务)的技能培训,为社会团体提供非营利性组织的经营管理知识,为社会工作者交流社会服务经验,着重义工的组织与训练,强调善用专长,为有志参与志愿者工作的人士及需求义工的服务机构提供登记及配对,以团队形式按需求创造志愿者服务,按义工的能力及兴趣作转介,因应社会需要直接策划及推动各类型的义工服务计划,为义工提供服务机会。
勤济慈善协会简介
2004年8月4日,福建省莆田市勤济慈善协会正式挂牌成立。勤济慈善协会是莆田市的第一家民间慈善机构。
地址:莆田市城厢区学园路凤凰商业城三楼 邮编:351100 电话:0594-2229626 邮箱:ptqinjicishan@163.com
莆田市勤济慈善协会入会须知
在申请加入勤济慈善协会会员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你必须是志愿加入莆田市勤济慈善协会的,愿意为慈善救助工作而投入时间精力、奉献财物。如果还不了解慈善会,或不是志愿加入的,或由别人代为申请的,勤济慈善协会谢绝这样的申请。2.你必须是一个能够遵守《莆田市勤济慈善协会章程》的人。3.必须填写完整《入会申请表》,并按章程规定提供所需的材料。
4.必须能够真正地投入、肯去承担救苦救难的慈善事业,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5.你必须具备慈善活动的实际行动能力和相关的知识。
6.你必须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没有触犯过法律、没有被法律处分或制裁过。
7.在品德方面,必须没有突出的缺点,比如盗窃、借钱而赖帐不还、信口开河欺骗别人、搬弄是非等等突出的缺点!
8.你必须是一个没有不良嗜好的人,不赌博、不嗜酒和吸毒。
9.你必须是一个讲卫生和有公德心的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抽烟。10.你必须是一个精神健康的人,没有任何精神病史和神经病史。11.必须不是属于任何非法组织的成员或邪教的成员。12.年龄必须在16岁至70岁之间。
13.提出申请之后的半年之内,你必须参加慈善协会安排的慈善活动。14.必须能够圆满完成会员培训课程。
15.提出申请半年之后,合格者颁发给会员证,成为勤济慈善协会的正式会员。在成为正式会员之后,你必须继续积极参加慈善协会组织的各种培训和学习课程。
16.根据《章程》规定,普通会员如果不参加本团体的慈善活动的时间超过一年,视为自动退会。
17.这是一个有组织纪律的团队,服从安排、能跟同事合作是一个会员必须具备的素质。18.以上规定自2008年2月1日开始实行
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
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于2004年12月30日经江苏省民政厅审核批准正式揭牌成立。
灵山慈善基金会遵循基金会管理条例开展各种形式的募捐,但不授权任何人以 “ 灵山慈善 ” 的名义进行募捐。所有捐款和捐物必须遵从自愿原则。我们收到任何捐助,都会及时把捐款或捐物的使用情况通知资助人,并公布在网上。并接受有关部门的严格审计。“ 灵山慈善 ” 的受资助对象必须家庭贫困、品德良好、无违法乱纪行为,符合这样的条件,才能被考虑为资助对象。如果受助对象的行为表现、思想品德或学习成绩出现重大问题,或家庭经济条件获得很大改善,我们将同资助人共同讨论是否继续资助。
“ 灵山慈善 ” 对每个受资助对象都有严格的挑选与监督程序,确保捐款百分百用在最需要的受助人身上。首先由全职工作人员亲赴调查,每家逐户做详细家访,充分了解并记录受助人的家庭状况、或是学习情况与老师评价,然后由工作小组开会讨论,确认资助对象后再与有关主管单位共同讨论。若有任何分歧,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家访和调查,才做最后确定。“ 灵山慈善 ” 的资助款项分两种情况使用:一种是对受资助的学生,我们绝对不会把资助款直接交给学生或家长,而是由我方代表事前约好时间,在学校有关代表(校长或老师)与受资助学生(或家长)同时在场的情况下,才将资助款(学杂费等)交给学校,并由受助方,校方与我方代表共同在缴费收据上签字。受助学生名单和相关收据长期保存在爱心助学行动。一种是助残、助孤、助医的对象,我们将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资助方案。“ 灵山慈善 ” 以完善的财务与监督制度,确保慈善活动的健全运作,并将所有捐款与开支都及时公布在网上,力求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所有捐款收支的原始凭证都会长期保存,并由会计人员负责帐目。
“ 灵山慈善 ” 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自愿、义务为慈善为灵山慈善所开展的慈善爱心行动工作,所有的行政费用均由无锡市中灵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支出。凡是资助人的捐款,绝对不会用作行政费用,确保百分百用于资助项目和对象。根据工作需要,“ 灵山慈善 ” 在各地聘用一到两位全职工作人员,任期届满时由工作小组决定是否续聘。全职工作人员分为两种,一种是项目干事,一种是项目义工。项目干事要求任期至少一年,提供生活补助;项目义工要求任期至少三个月,不提供生活补助。生活补助归入行政费用,不从资助人的捐款中开支。
全职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包括: 1.寻访受资助人,然后进行详细家访并确定受资助对象。2.与资助人联系,寻找并确定资助对象,并在网上公布相关资料。3.执行灵山慈善的其它慈善项目,比如建造敬老院、资助学校等。4.接收和落实捐款。5.推广灵山慈善基金会的宗旨与工作。6.协调工作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关系。7.每月做一次月度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并在网上公布。8.每年做一次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并在网上公布。“灵山慈善 ” 成立 “ 工作小组 ”,负责资助工作的讨论与决策。“ 工作小组 ” 由积极参与灵山慈善行动的热心人士组成。所有工作安排以民主方式进行。任何资助对象,必须经过至少三名工作小组成员同意方可确定。任何资助项目,必须经过半数以上工作小组成员同意方可确定。“ 工作小组 ” 每年举行一次年度工作会议(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检讨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并集体制订来年的工作计划。年度工作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的成员参加方为有效。任何议案必须经与会成员半数以上同意方可通过。会议结束后 “ 工作小组 ” 将会议纪要(包括议程,议案,决议等)记录存档并在网上公布。我们的原则 一切为了资助者和受助者 脚踏实地,专注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独立 , 非官方,倡导佛教“慈悲济世 ” 的精神 内部平等,积极开放,欢迎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参与和监督,为实现目的考虑一切有效的合作方式 工作:
搭建慈善平台,用好每一笔善款。资金来源及运用
严格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外开展资金募捐工作,对所有外界募集资金,物资严格用于经审定的受助者或依照捐助人的意愿处理。
目前组织运作资金由内部成员承担 ,将来考虑对外进行专项募集。组织形式:
目前由协调中心,家访组,资料组,技术组,宣传组等部分组成。灵山慈善在组织结构上实行开放的原则,欢迎所有愿意为中国慈善事业出力的义工加入,吸纳支持和赞同我们的基本宗旨和原则、自愿遵守组织章程的人士成为我们的志愿工作人员,并愿意与支持和赞同我们的基本宗旨和原则的其他单位、机构、团体、个人,以灵活的行之有效的合作方式共同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救助方案与模式、工作主体:灵山慈善义工 , 即支持和赞同灵山慈善的基本宗旨和原则、自愿遵守灵山慈善基金会的章程、并在组织上加入本会的志愿工作人员。、救助对象:因家庭贫困从未入学、中途失学或即将失学,而其本人又有强烈求学的愿望且家庭积极支持其上学的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和儿童; 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贫困者。、资金的筹集及运用: 灵山慈善通过义工调查核实受助者资料 , 在网站发布信息 , 联系外界热心人士对急需经济支持的受助者提供资助。
上海玉佛寺觉群慈爱功德会
觉群慈爱功德会成立缘起慈悲喜舍,历来为佛教扶危济困之舟楫,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乃佛菩萨普渡众生之津梁。放眼天下,当今世界痛苦和灾难依然与人类如影随形,人生苦迫,无有穷期。其对治之道,惟有团结起来,众志成城,以爱心与智慧相互扶持,才能克服困难,化险为夷。因此,无论是贫病照料、急难救助和扶弱赈灾,还是社区服务、机构关怀与环境保护等,均迫切需要一种专门的机构来进行此类活动的有效运作,此正是社会各类慈善公益机构建立之因缘。
上海玉佛寺作为海内外名刹,一贯秉承佛陀大慈大悲之精神,拔苦予乐,同耕福田,行菩萨道。多年来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卓有成效,社会舆论好评如潮。今为整合资源,更好地开展慈善公益事业,本寺决定成立觉群慈爱功德会,倡募资货。敬祈十方善信,布施资财,为人为己,植福消灾,而佛法功德,更属不可思议,何乐而不为?爰缀数言,以为缘起。户 名:觉群慈爱功德会 银行帐号: 开户银行:
垂询电话:62663668* 电子信箱:juequn_ciai@126.com 传真:62667995 http://www.xiexiebang.com 地 址:上海市安远路170号玉佛禅寺 邮 编:200060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是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领导下的为全国老年人服务的民间慈善组织,是独立的社团法人。它的前身是中国老年基金会,成立于1986年5月。本届理事会于2003年10月选举产生。理事会聘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彭珮云为名誉会长。全国政协委员、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同志担任本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行动宗旨是:孝行天下,构建和谐。基金会以老年人为本,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并呼吁社会共同尊重、关心和帮助老年人。基金会的工作任务是:以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中心,以为健康的老年人锦上添花、为有困难的老年人雪中送炭为重点。几年来,本会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开展了以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和以孝亲敬老为内容的教育宣传活动,并积极推动、实施了“爱心护理工程”在全国的试点工作。建立起“爱心护理基金”、“慈航基金”、“中国老年健康基金”、“老年科技发展基金”、“中国贫困老人援助基金”、“孝心关爱基金”等多个为老年人服务的公募性专项基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全体同志庄严承诺,将不遗余力地为全国的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行善事,甘当天下老年人的贴心人和孝子。
佛教慈善与社会责任 资料来源: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作者: 根通 时间: 2009-04-01
佛教界的善举,有力地实践了“人间佛教”的精神,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中国佛教的慈悲济世的襟怀与风貌,为佛教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事实证明慈善事业是佛教工作的一大特色,是弘法利生的一个窗口,感染与动员了更多的善心人士参与到公益事业之中,是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体现。
宗教关系作为当前五大社会关系之一,涉及的其实就是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各宗教之间的关系以及宗教自身系统中的关系,协调处理好这几个层面的关系,不仅是宗教自身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人群安宁等国家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从历史上来看,宗教与社会的平衡机制一旦被破坏,社会的集体不安意识就会波及到宗教,从佛教的“三武一宗”法难,从明末清初的天主教“礼仪之争”,概莫能外。宗教作为社会整体结构中的一个子系统,有其与社会相适应的一面,同时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与特殊性,所以一个和谐的社会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就是如何引导其适应稳定的一面,而消解其不适应性。中国大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落实与完善,宗教进入公众领域的视野,取得稳步发展的成效,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民众的普遍关注,其影响已超越宗教自身而达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层面。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今天应如何看待并探索中国宗教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途径呢?我以为,宗教界加大慈善事业的投入,发扬慈悲喜舍的优良传统,承担济世度人的社会责任,将是与社会最好的互动。
一、佛教的慈悲理念
慈悲本为二个独立的概念,最早佛教只强调慈,稍后才以慈悲并称,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慈名爱念众生,当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所以龙树对慈悲的定义就是“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因此慈悲的定义就是“拔苦与乐”。
慈悲在小乘佛教中,原为五停心观之一,主要对治嗔恨心较重之人,因为这样的人心中总是充满愤恨和不满,修此慈悲观可以柔和其心,令其消除内心的敌意,从而避免由嗔心所带来的过激和冲突。所以慈悲观在小乘中是一种修行法门。在《俱舍论》中,在慈悲之外又加上了喜舍,合称四无量心。《俱舍论》卷二十九说:“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四无量心也是一种修行法门,也是一种德性,到大乘佛教时,为了突出慈悲的深意,便将慈悲喜舍定为佛之本性,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说:“善男子,大慈大悲名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随菩萨如影随形,一切众生必当得大慈大悲,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将慈悲喜舍由修行法门提升为佛性的地位,体现了大乘佛教对慈悲的重视,所以大乘佛教认为证悟成佛必须要透过“慈悲”的实践来实现。
大乘佛教认为,只有智慧而没有慈悲,就会流于独善其身,佛陀的根本精神并不是教导众生只为自己着想,慈悲利他才是如来的本怀。实际上,大乘佛教的兴起就是慈悲的生起,慈悲思想的兴起实际也就是菩萨思想的兴起,因为菩萨的真实含义就是觉有情,慈悲就是菩萨的本质。但是大乘菩萨的观念并未出现在《四阿含》中,在大乘经典出现以前,虽有一批《本生经》故事来讲述本生菩萨的行迹,但本生菩萨指的是世尊无数轮回的前生,这些《本生经》的故事其实并非佛陀所说,而是后世基于对佛陀的崇拜而创作出的。本生菩萨的故事很受普遍民众的欢迎和认同,这些故事满足了崇拜者的心理,同时也显示了佛陀伟大的人格精神。另外也为大乘菩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本生经》中本生菩萨唯有一人,就是世尊,但在大乘佛教中,菩萨的数目却是数不胜数,大乘菩萨是大乘修行者普遍的人格典范,从而逐渐建立了大乘佛教以慈悲为中心的基本特质。中国佛教信仰结构最终确立菩萨信仰为主体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大乘菩萨的慈悲特性,最典型的表达是悲智双运,就是三轮体空的慈悲即:施者是空,受施者是空,所施物也是空。大乘菩萨的慈悲是建立在空智思想基础之上的。在大乘佛教中,将慈悲分为三种:即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众生缘慈悲,可以说是基于“人之常情”而起的慈悲,容易有其局限性。法缘慈悲,是从“诸法缘起”的角度,视众生平等无别,以一种无差别的态度来为众生拔苦与乐。无缘慈悲是不存有慈悲意识来行慈悲,所以它的根本精神是三轮体空,扬弃施者、受施者、所施之物的分别来行慈悲。以无缘慈悲来行慈悲者,没有施者的自得,去除了对受施者的远近亲疏之分,也不会吝惜所施之物,甚至连行慈悲这个念头都不存在于意识之中,这才是真正的无缘的慈悲。众生缘慈悲是一般人伦道德的慈悲,法缘慈悲是宗教性博爱的慈悲,法缘慈悲是基于佛教缘起思想的慈悲,是能施与所施自他不
二、能所两忘的慈悲,以无所施而施,无所与而与的方式来行慈悲。
大乘菩萨的慈悲是无缘慈悲,无我是空,但慈悲不空,虽知无我而不断慈悲,故空而不空;虽行慈悲而不执有我,故不空而空。无我的慈悲不仅要消除人我的界限,还要提倡三轮体空的精神来实践慈悲的宗旨。也就是说行慈悲者须完全抛弃慈悲的观念,以超越慈悲的方式去行慈悲。因为菩萨行慈悲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要去满足众生的主观感受,而是在于为众生拔除最究竟的痛苦,走上解脱之道。
二、中国佛教的社会承担
中国佛教高扬“人间佛教”的旗帜,并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号召,以大乘菩萨行来弘法利生,更以“众生病则我病”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思想来回报社会,服务人群。所以从建国后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以来,慈善公益事业就一直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展开。在建国初期,公益事业主要体现了赈灾济困、植树造林以及出钱出力支持抗美援朝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寺院基本建设的初步完成,本着慈悲喜舍的精神,积极从事慈善事业,全国各地佛协与规模较大的寺院纷纷成立慈善功德基金会,从小至大,在每一次的救灾济贫工作中都能听到佛教慈悲的声音。在成就众生中成就自己,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只有在众生得到解脱后,菩萨才能得到最终的解脱,这是佛教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根本精神。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中国佛教呈现出崭新的风貌。全国佛教界发扬“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的优良传统,响应党和政府关于加强发展慈善事业的号召,将慈善事业作为佛教与社会沟通的最直接、最可接受的桥梁与方式,这一模式受到政、教、学三界的普遍认同,也受到社会民众的赞叹。如中国佛教协会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款、向修复长城、抢救大熊猫等公益事业资助。为大兴安岭林区遭受特大火灾的人民捐助、向云南省临沧、耿马遭受地震的上座部佛教界捐助。1991年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中国佛教协会致函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紧急呼吁全国佛教徒积极行动起来,奉献心力,向遭受洪涝灾害的安徽、江苏等地区捐款捐物,救济灾区人民,共募集救灾款人民币500万元。当年,中央政府授予中国佛教协会“抗洪抢险救灾模范先进单位”称号。香港佛教四众弟子通过香港佛教青年会向江苏省境内曾遭受洪涝灾害的苏北地区灾民捐赠价值八十万元港币的寒衣。1996年中国佛教协会赴青海慰问受灾群众,并向各省、市、自治区佛教协会和各名山大寺发出通知,号召捐款捐物,支援受到严重洪涝灾害的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安徽等省的灾区。全国佛教徒当年赈灾捐款达到人民币200万元。
1998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向张北地震灾区捐款10万元人民币,中国佛教协会机关职工和广济寺僧众捐款3万元人民币。此外,中国佛协还向西藏那曲雪灾地区捐款5万元人民币。十一世**向西藏受灾地区捐款3万元人民币。当年夏天,中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当年佛教界捐款达到人民币4000万元。1999年台湾发生地震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台湾地震受灾同胞的痛苦牵动着大陆佛教四众弟子的心。各地四众弟子纷纷致电致函询问灾情,慰问受灾同胞。中国佛教协会向台湾佛教界诸山长老发了慰问电,对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台湾同胞表示沉痛哀悼,对受灾同胞、遇难者家属、佛教界同仁致以亲切慰问。中国佛教协会已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将首批人民币5万元赈灾款送达台湾受灾地区,帮助台湾同胞早日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随着佛教慈善事业的不断展开,各地有条件的佛协与寺院成立了专门的慈善功德会,为慈善公益事业的有序展开、规范化动作奠定了基础。1993年初,重庆市佛教协会在惟贤法师倡导下,成立重庆佛教希望工程编委会,开展资助失学儿童。重庆佛教希望工程捐出200多万元,使二万多名中小学生重返课堂,修建了15所希望小学、1所幼儿园、48所希望书屋。[1]1998年又成立重庆佛教协会慈善功德会,在继续开展希望工程的同时,启动“母亲工程”,救助贫困母亲3404人。1994年12月,在妙湛法师主持下成立了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开展了“八万四千善行,从六个一百做起”的慈善活动,即一年中要奖励100位优秀教师,资助100个失学儿童、100名孤儿、100特困户、100孤寡老人、100残疾人。妙老圆寂后,基金会禀承“勿忘世上苦人多”的遗训,成立十年来,“先后发放善款27437573.58元,其中慈善救济款10088802.08元;施诊施药1075472.35元;义诊人数150556人;捐建希望小学22所;修缮学校58所;捐资助学达9068665.78元;印赠经书6824157.07元;放生护生380476.30元。”[2]上海佛教界的慈善事业一直有优良的传统,他们设立了两个基金会,每年为上海贫困家庭捐赠25万元,为上海市残疾儿童教育事业捐赠30万元。上海市佛教界近20年来用于赈灾、扶贫的捐款在2000万元以上。在西南、西北地区捐建14所希望小学。广东省佛教界从1993年至2002年,用于慈善公益事业的资金达到一亿一千八百万元。目前全省佛教界共有6个慈善基金会,一所养老院、一所弃婴收养所。2000年湖南省佛教基金会成立,从1980年以来全省佛教界用于救灾款共700多万元、用于希望工程助学款800万元,建希望小学30多座,设立奖学金300万元。山西省佛教界也成立了山西五台山佛教慈善功德总会,资助山西大学13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救济社区贫困家庭,为灾区群众捐款,修建希望中小学校6所。[3]1995年9月河北省佛教协会成立了河北佛教慈善功德会,这是经省政府批准的河北省佛教协会所属的省一级慈善机构。其宗旨是:发扬佛教慈悲济世的优良传统,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为以孤儿、特困学生为主的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协助政府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成立10余年来功德会始终致力于资助以孤儿、特困学生为主的弱势群体,走遍了河北省境内的偏远山区、贫困地区,捐衣捐粮无数,建希望小学、图书馆、深水井、拦水坝若干,自2000年始,每年定期资助贫困县市的孤儿、特困学生,迄今资助范围已覆盖全省39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的一半以上县市,受助人数逾10000人次,善款累计数百万元,并收养其中最贫困的孤儿入住弘德家园(孤儿院),目前石家庄、廊坊、保定3所弘德家园共收养孤儿148名,天津、北京家园在筹建中,邯郸、衡水等地善心人也正在当地积极筹建弘德家园,2006年达到500余名。他们的口号是:“代众生布施,将善款直接送到受助人手里。”倡导“日行一善”活动,在全国影响很大。
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人间佛教思想是两岸佛教界共同奉行的准则。台湾慈济功德会在证严法师带领下目前大约有500万会员,分布在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为大陆受灾同胞进行救助行动,特别是1991年在大陆援建灾民住房── 安徽省全椒县14个慈济社区、江苏省兴化县15个慈济社区、河南省固始及息县两地的34个慈济社区,计3107户百姓受益。建11所学校,10多间养老院,收容了近500位老人。
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是由香港“旭日集团”美国公司董事长杨洪于1999年创办的。基金会自成立以来,每年都投入数千万元在祖国内地做扶贫工作。从2000年至今捐款总数接近一亿元。慈辉佛教基金会在祖国内地偏远地区扶贫济困,维修乡镇卫生院、打井修桥、资助贫困学生。在多所大学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学术资助,曾荣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爱心捐助奖”,杨洪也当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百名慈善家之一。
2003年入春以来,中国许多地方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中国佛教协会先后发出通知与《致全国佛教四众弟子公开信》,要求全国佛教徒行动起来,主动协助各级党和政府部门做好“非典”防治工作,号召全国佛教四众弟子本着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积极支持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捐款捐物。佛教界共为防治非典捐款500多万元。7月10日海峡两岸非典疫情刚刚得到有效控制,两岸四地佛教领袖、四众弟子一万多人云集厦门南普陀寺,隆重举行“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为降伏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巨大海啸,波及南亚和非洲十二个国家和地区,造成数十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是国际上罕见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12月29日,中国佛教协会向在印度洋地震及海啸中受灾的国家发去慰问电,代表中国佛教徒对他们遭受的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表示慰问。2005年1月1日下午1点,在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前,由中国佛教协会组织,两岸佛教界共同举行了“海峡两岸、百寺千僧、捐款千万、救苦救难”消灾祈福万人大法会。为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地震海啸中遭受巨大灾难的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八个国家的灾民消灾祈福,并对亡灵进行诵经超度。现场捐款993万元,全部交给中国红十字会转交受灾各国。
2005年11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华慈善大会”上,无锡灵山祥符禅寺被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荣誉。几年来灵山祥符寺先后投入了2300多万元,致力于赈灾、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助医、支持文化艺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慈善公益事业。祥符禅寺的获奖,是国家对于佛教界积极致力于慈善事业的肯定,同时表明了佛教界在公益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云南省佛教协会、昆明佛学研究会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利用当地群众对南传佛教虔诚信仰的心理,协助政府参与到宣传、预防艾滋病和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中去,积极参与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开展艾滋病关怀服务的摸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6年1月18日上午,山西省佛教协会、五台山佛教功德慈善总会“扶贫济困献爱心”捐赠仪式在太原文庙广场隆重举行。将4万元善款和价值13万余元的面粉赠送给太原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及太原市社会福利院等单位的困难群众。据了解,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根通法师为代表的广大佛教界善士广结善缘,从2003年至2005年已捐赠41万元善款。
2006年10月,为支持中国爱滋防治,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捐港币3900万元。12月消基金会又向广东惠州市惠城区特困生发放助学金25万元。
由中华全国慈善总会主办,《人民政协报》协办的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组委会评选出全国百位慈善人物。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理事长、天津荐福观音寺住持妙贤法师获选其中。2007年1月8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颁奖盛典。妙贤法师作为宗教界唯一代表出席了发布会并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
2007年1月23日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在锦州市民委(宗教局)、锦州市慈善总会等部门人员的陪同下,再次来到锦州开展扶贫济困活动。此次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筹集的10.985万元善款,以米、面、油和现金等形式,分别送到黑山县、北镇市、凌海市、义县、太和区和关单新村的605户贫困户、特困户家中,为2200名贫困人口送去爱心和帮助。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是从2004年开始在辽宁省锦州开展扶贫济困活动的,2006年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与锦州市政府共同举办了“慈爱锦州”棚户区改造大型募捐活动,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为关单棚户区改造工程捐款615万元。3年来,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为我市的义县、太和区翻扩建了10所希望小学,修水库3座,打百米深机井8眼,设立40万元助学金,帮助800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累计捐资已达900多万元。
2007年1月25-27日厦门市佛教界在厦门市举行了“迎新春 送温暖”活动。活动期间,将1月9日厦门佛教界筹集的全部善款送到了给厦门市湖里、思明、翔安、同安、海沧、集美共六个区的560户贫困、残疾、低保等困难居民的手中。
2007年1月26日,“中国公益先锋颁奖典礼”于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上海玉佛禅寺方丈觉醒法师荣获“中国公益事业十大慈善大使”称号。“慈善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积极从事慈善事业,不仅是佛陀对我们的教导,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每一个公民的要求,从这两点来讲,佛教界应该更多的承担一些社会的责任。”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玉佛禅寺方丈觉醒法师表达了自己对于慈善事业的看法。近年来玉佛禅寺已累计向希望工程、慈善义拍、印度洋海啸灾区、市儿童福利院、觉群之光慈善义演等活动,捐赠善款总额达1700万元。
2007年1月31日,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向南海区狮山镇官窑的贫困户送来近13万元的大米、食油等物资。
2007年2月2日,湖南省郴州市佛教协会慈善功德会为北湖区、苏仙区的50余户贫困户送上大米2吨、食用油132桶。2007年2月3日,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与天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在津利华大酒店举行向天津市100位贫困残疾大学生助学捐款仪式。这是该会连续四年举行的助残助学活动的延续。
2007年2月12日,山西省佛教协会、山西省五台山佛教功德慈善总会,为太原市困难群众捐赠了5万元善款、价值19万余元的4000袋面粉。这是山西省佛教界第5年向太原贫困地区捐赠,历年累计捐赠款物82万余元。从2003年开始,山西省佛教界善士就在春节来临之际,向太原贫困地区捐赠。
2007年5月8日,河北省红十字会与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河北省佛教协会成功举办了《爱与心相连——“五•八”世界红十字日大型慈善义演晚会》,香港及国内著名演艺界人士倾情义演,共同筹资2498.5万元,建立了河北省第一个农村特困患儿长效救助机制——《河北省农村特困大病患儿医疗救助金》。
2008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一场五十年不遇的暴风雪席卷我国14省市,致使道路冰滑、交通堵塞、水管冻爆、停电停运、物资紧缺,不仅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至1月底,因灾死亡38人(因房屋倒塌、滑倒和溺水等原因),紧急转移安置161.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01亿亩,倒塌房屋14.9万间,损坏房屋60.2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26.7亿元。雪灾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也牵动着佛教四众弟子的心。中国佛教协会得悉灾情后,立即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佛教协会积极行动起来,以各种方式,通过不同的渠道,为抗灾救灾工作做出贡献。
1月31日,中国佛教协会向广大佛教界发出救灾倡议,随即在北京广济寺隆重举行“雪灾消弭国泰民安祈福法会”,号召全国三大语系佛教四众弟子发扬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念众生、护国利民”的优良传统,积极参加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尽自己一份力量。广大佛教信众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在较短的时间里中国佛协已募集到150万元,送往灾区。雪灾无情人有情,广东省佛教界捐资近400万元支助灾区。南方冰冻灾情牵动着山西佛教界的心,全省各地佛教协会、寺院和广大佛教四众弟子踊跃捐款,共筹措善款967163.70元,并将其中426423.70元善款送到山西省慈善总会。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香港佛教界闻讯也迅速行动起来,香港佛教联合会主席觉光法师特别呼吁全港百万佛教徒及各方仁人善长,同伸援手,共度难关。2月1日,香港佛教联合会通过中央驻港联络办向内地灾区捐款300万元。3日,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主席净雄法师向叶小文局长表示,将立即响应贾庆林主席的号召,赶到湖南灾区,捐款80万元,并参与救灾工作。
2008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适逢佛祖释迦牟尼诞辰二五五二年纪念日,北京市灵光寺在佛牙舍利塔前隆重举行为缅甸灾区捐款暨浴佛节大法会。常藏法师号召在场的法师和信众,秉持佛教同体大悲的精神,向遭受风暴灾害的缅甸人民伸出友谊之手。随后举行了捐款仪式。此次所捐70余万元人民币将全部送往缅甸赈济灾民。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19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80人遇难,374061人受伤,失踪17686人。累计受灾人数4616.0865万人。
严重的灾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大灾有大爱。中国佛教协会于14日上午在北京广济寺隆重举行消灾祈福大法会,祈望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和尚在法会上呼吁,各级佛教协会带领广大佛教徒,全面配合党和政府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各尽所能,积极参与到灾害的紧急救助当中,向灾区人民伸出慈悲、关爱、援助之手。现场赈灾捐款络绎不绝,共募集善款188.57万元、2000美元和价值100万元的物资。
2008年5月14日,十一世**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获悉地震灾情后,寝食难安。当他得知中国佛教协会将在广济寺举办捐赠仪式暨祈福法会,立即委托中佛协工作人员代他个人现场捐赠10万元善款,转达至灾区人民,并亲笔写信向灾区表达自己的慰问之情。同时,**身边工作人员也纷纷捐款达15700元。
2008年5月21日,第十一世**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北京雍和宫主持为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的祈愿法会,为灾区人民祈福。
2008年5月29日上午9点许,“中国佛教界为汶川等地震灾区祈福追荐赈灾大法会”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千年古刹宝光寺隆重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高僧大德汇集于此,共同为地震遇难同胞诵经祈福,祈愿灾区人民摆脱灾难,重建家园;受伤者脱离危险,早日康复;死难同胞的亡灵早得超荐,早登极乐。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亲自为法会主法。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出席并致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刀述仁、戒忍法师、永寿法师、明生法师等出席法会。参加法会的还有来自香港、台湾的佛光山、法鼓山、慈济功德会等以及部分演艺界的热心人士一同来共赴善举。
山西省佛教界四众弟子共捐款5080420.6元。温州市佛教界所捐赈灾善款达938万元。广东省佛教界捐献2600余万元。在6月21日晚上,广东省佛教协会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慈悲喜舍奉献爱心——广东省佛教界抗震救灾慈善募捐晚会”,再次发动全省佛教界为支援灾区献爱心, 全省佛教界、企业界和现场观众为支援灾区捐出3200万元,专门用于对口支援汶川灾区重建。其中广州光孝寺、六榕寺、深圳弘法寺、韶关南华寺等省内各寺院带头捐出共2000万元。
台港澳地区佛教界与海外华人佛教徒对地震灾区表达了最大的关注。净良长老以急件发函至台湾省各县市佛教会,号召广大佛教徒发挥人溺己溺的慈悲精神,赈济灾区。佛光山于5月17日全球五大洲的佛光人与游客同步举行“百万人共同念佛祈福回向法会”,并决定捐出新台币1000万元来救灾。台湾慈济功德会还派出医疗救治小组前往灾区、台湾法鼓山社会福利慈善基金会也派出救援人员进入地震重灾区,发放救灾物资、抢救伤员、消毒防疫、行医送药、进行心理安抚、重建场所„„在灾区,到处都留下了佛教志愿者的足迹。香港、澳门佛教界也积极行动起来,投入捐助与赈灾活动之中。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对地震中不幸罹难的亡者表示沉痛哀悼;对灾难中生死未卜、失去联络的人士表示万分关切;对失去亲人,蒙受巨大苦痛的死难者家属表示同情和慰问;对震区急需救援的灾民、伤病者,表示慰问和关怀。香港佛教界于 5 月 15 日将 630 万元善款捐送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赈灾专户。
此外,严重和灾情也引起了国际佛教友人的广泛关注,日本、韩国等地的佛教团体以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都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了深切的关怀与同情。
据不完全统计,从地震发生到目前,海内外的佛教界已为地震灾区捐款超过了两亿元。
佛教界的善举,有力地实践了“人间佛教”的精神,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中国佛教的慈悲济世的襟怀与风貌,为佛教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事实证明慈善事业是佛教工作的一大特色,是弘法利生的一个窗口,感染与动员了更多的善心人士参与到公益事业之中,是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体现。
在当前国家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佛教界更应顺时应机,高扬慈悲喜舍的利生情怀,为社会的繁荣富强,为人群的安乐和谐贡献特有的力量。这里涉及一个重要话题就是佛教界要建立常规的慈善制度。经济是寺院发展的基础,但经济也同样是历史上构成法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如何使寺院经济得到平衡发展,则是随著国力强盛、信众布施增多所出现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探索一条新的寺院经济管理模式,关系著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当代佛教的主旋律是建设人间佛教,回馈社会,服务人群,报恩众生,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那么建立制度型佛教行善模式,则不失为在当前现实生活中促进佛教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的一个积极尝试。慈善制度的建立使寺院资金有了一个合理的流向与出口,这不仅实现了佛教慈悲救世的本怀,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佛门善款日巨而又缺乏制度性监管所引发的腐化风险和弊端。目前日益庞大的寺院经济将是对这一问题的又一次警示。教界有人曾倡议成立一个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佛教慈善总会”,以便有利于全国佛教界人力物力的调动及团体管理。据有关人士预计,在21世纪,佛教慈善事业将会成为未来中国慈善活动的主体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
此外,当今社会,贫富越来越悬殊,佛教界应当以佛教的慈悲精神为怀,积极投身到有益于民众的各种慈善事业中,利乐有情、造福社会,真正起到扶危济贫、赈灾救难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佛教慈善事业,以期达到与社会和谐共处,与人群共享安乐的理想。
程群:略述佛教慈悲观念在中国的开展
2011-01-16 10:04:40 来自: 静升(琴将秋水弹明月 茶得春山试白云)
佛教的慈悲观、布施观与福田观
智慧与慈悲是佛法的两大基本精神,佛陀在以佛眼之智洞彻诸法实相的同时,慈愍三界火宅众生,甚于父母念子。“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普令群萌,获真法利。”(《大无量寿经》)慈者,与一切众生乐;悲者,拔一切众生苦。慈悲心成为佛法的根本。龙树在《大智度论》中把佛教的慈悲观分为三个层次: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之“众生缘慈悲”;以观诸法从因缘和合所生,而后起悲怜之心的“法缘慈悲”;观真如平等之理,以无分别心所起的“无缘慈悲”。此无缘之大慈大悲与真如相契无间,故能圆融无碍,周遍法界而不为烦恼所拘限。
慈悲观的理论根源即在于佛教之核心精神——缘起法则。从缘起的横向联系而言:诸法依所需条件的存在而存在,也赖所依条件的消失而消失。世间一切皆成立于关系之上,个体犹如结成的网结,在拥有独立意志的同时也受着关系的决定。个人不能离开家庭、社会、他人而生存;社会不能离开分工协作而发展;人类不能离开平衡健康的生态环境而延续。从纵向的生死流转长河而言,缘起法贯穿前生、今世、来生三世。在佛陀眼里,无始以来一切众生皆曾互为父母子女,众生皆曾有恩于我,我应普报众生之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佛法从缘起论的依存关系,确立慈悲为他的伦理准则与道德规范。“自护时即是护他,他自护时亦是护己。„„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杂阿含经》)利他即是利己,度人亦即在自度。与中国儒家文化的仁爱,基督文化的博爱相比,佛法的慈悲不受造物主的迷妄,不为纲常伦理的狭隘所局限,从而有着更为广阔而深刻的理论内涵。
佛教慈悲观、菩萨行在社会实践中的开展,则表现为以布施为核心的社会慈善事业。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的行法,其本义为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小乘布施的目的,在于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来世之贫困。本生经中以身饲虎、施身闻偈等故事,都是布施行为至极点的表现。随着大乘佛教的兴盛,原仅局限于以小乘出家众为对象的慈善事业,推广运用至三界六道全体众生身上。布施成为六波罗蜜之首,为菩萨所必行。佛经把布施主要分为对佛、僧、贫穷人施予衣食等物资的“财施”;向人宣说正法,令得功德利益的“法施”;使人离开种种恐怖的“无畏施”三种。此中,财施是信众回馈给宗教的方法,法施是宗教回馈给诸信众的方法。在系统阐述佛教布施理论的《毗耶娑问经》中,还特别提倡“时施”,即给予贫病急难者以雪中送炭式的及时帮助。[1]
佛教谈到布施时,常用“福田”作比喻。“田”含有生长的意思,“福田”即可生福德之田。凡敬待福田(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收获福德、功德的“福报”。《大智度论》把福田分为二种:
一、以受恭敬之佛法僧为对象的敬田;
二、以受怜悯之贫、病者为对象的悲田。另有三福田(悲田、敬田、恩田)、八福田、看病福田等多种,但都不出悲、敬二大福田。真正的布施要求“不简福田”:对于悲田,不生轻贱心;对于敬田,不应生求报心。以缘起之理,才能远离差别见解,对一切众生不分亲疏贵贱一视同仁,观施者、受者、施物空无所得,而行三轮体空清净布施,这才是佛教所极力提倡的真布施、清净布施。
在悲敬二田中,佛教更关注以贫病、孤老为对象的悲田。据《像法决疑经》所述:“我于经中处处说布施,欲令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乃至饿狗,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宝,悲田者贫穷孤老乃至蚁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这种强调救助悲苦众生的悲田思想,是启发社会福利观念的理论来源之一。从北魏创“僧祗户(粟)”始,至唐朝建“悲田养病坊”、“无尽藏院”,宋朝设“福田院”,乃至近代各种新兴佛教慈善团体的兴起,无一不是佛教悲田思想在各个不同时代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按因果业力论的理论,贫富苦乐的差异,源于各人的宿因现缘。既然如此,为何还需要对弱势生命进行慈护布施?昭慧法师从宗教社会学和宗教伦理学角度分析布施的社会功能,对施者与受施者都有极大的正面鼓励意义。整个世间的因果网络,会在众人共同的努力中加以改善。布施在改善受者处境的同时,也减除了他们自怨自艾、愤世嫉俗的心理,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暴戾之气。而对施者,则是一种温和而自发性的重新分配财富的手段,且给人带来高尚的成就感。布施福业在人间,虽不能完全取代税收制度与社会福利政策,却可以补其不足。所以布施福业之伦理价值,在自利方面,得以避免来生的贫乏困苦,提升生活的品质;得以养成慷慨乐助的品格,发扬心灵的美质。在利他方面,得以对不幸沦为经济弱势的个人纾贫解困,并有促进人间和谐安乐的社会意义。[2,132页]
救急济难的佛教社会慈善事业
综观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来的历史,由于佛教济世度人的慈悲情怀,佛教在社会救济事业中承担了独特的角色。无数佛门弟子遵循佛旨,积极投身赈灾济贫、施药治病、护生戒杀、植树凿井、修桥铺路等公益事业。太虚大师架构的僧团,更是设计了“救世慈济团”,明列四大纲目,包括救灾(援拯焚溺、赈济饥荒、消防水火、救治兵伤)、济贫(传习工艺、开垦荒地)、扶困(安养老耄、保恤贞节、矜全残废)、利便(施舍灯明、修造桥路、义置舟渡)等十一项救济工作。本文仅举生老病死为纲,以略窥佛教在人间急难中所体现出来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精神。
【生】从广义角度讲,世间一切众生从受生到出生后的生命过程都处在有缺陷的痛苦中。而在佛教普济众生的菩萨行中,对生命关怀的最直接、紧迫的表现就是救济灾难、纾解贫困。中国是灾难频繁的国度,一遇天灾即饥民充斥,饿殍遍野。就灾害的种类而言,有水灾、旱灾、震灾、风灾等九种,道端良秀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一书,统计秦汉以迄民国的灾害次数如下:
秦汉440年间375次
魏晋200年间304次
南北朝169年间315次
隋朝29年间22次
唐朝289年间493次
宋朝487年间874次
元朝163年间513次
明朝276年间1011次
清朝296年间1121次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灾害平均每年一次以上,严重的时候每三个月就发生一次,并以水灾和旱灾的比例最高,至今仍为中华民众一大困扰,尤其是防止水灾的对策,最为历代执政者所著重。灾害之后,如何救济饥饿的灾民是朝野上下最急需解决的问题。[3,34页]
北魏首创“僧祗户”制度,以丰年“僧祗户”所缴纳之“僧祗粟”作为社会救济基金,由僧团掌管以供灾年赈灾之用。隋唐时期,三阶教信行法师于长安化度寺创立称为“无尽藏院”的金融机构,将信徒奉献的财物贷与他人,用以救急济难。
至于佛教徒以个人或寺院的力量,自发地周济贫民,更是史不绝书。唐朝的昙选法师,在并州(山西)兴国寺门前常置大锅一口,盛满米粥,亲手周济贫饥。汉州(四川成都)开照寺的鉴源和尚,每天在讲演《华严经》之余,设千人粥食分与饥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饶州僧绍禧、行者智修煮粥,供赡五万一千三百六十五人;另有僧法传、行者法聚供赡三万八千五百一十六人,四人分别被诏令赐予紫衣与度牒。[4,425页]
《高僧传》卷十二记载了南北朝时期释法进舍身救饥,感动官方,而达到赈饥目的的事迹:
“是岁饥荒,死者无限。„„进屡从求乞,以赈贫饿。国蓄稍竭,进不复求,乃净洗浴,取刀盐,至深穷窟饿人所聚之处,次第授以三归,便挂衣钵著树,投身饿者前云:‘施汝共食’。众虽饥困,犹义不忍受。进即自割肉,和盐以啖之。两股肉尽,心闷不能自割,因语饿人云:‘汝取我皮肉,犹足数日,若王使来,必当将去,但取藏之。’饿者悲悼,无能取者。须臾弟子来至,王人复看。举国奔赴,号叫相属,因舆之还宫。周敕以三百斛麦以施饿者,别发仓廪以赈贫民。”
隋末兵荒马乱之际,东都婴城坚闭日久,城中饥饿相望,沙门法素不忍其困危,变卖一黄金佛像,换米赈济,遭受众沙门指责。法素力辩道:昔日如来为解救众生,不惜头目脑髓,生作肉山死为大鱼,以济馁饥。此佛像今日若不施予众生,城破之后也必然为他人所毁,令多人因此堕落,不如今日让我独自承担此罪业。(《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斋会是佛教特有的布施仪式,乃是不分道俗、贫富,平等设斋的施食法会。斋会的全部费用统由施主们负担,可称为纯粹的社会贫民救济事业。梁武帝屡次开设无遮大会,尤其是大通元年(529)九月,武帝在同泰寺开设道俗五万人的四部无遮大斋会,舍身佛寺。到唐朝中期以后,从帝室、地方官到民间,开设大斋更为普遍,有几十次者乃至上百次者。唐朝京师会昌寺的德美法师、承默禅师之“普福田业”,自开皇末年(600)始,到大业十年(614)终,每年都行大布施,或周济衣物,或赈施食物。夏末之时,置盆于殿前以接受信徒的供养,故俗称此为“普盆钱”;德美将普盆钱分散给贫穷人等。[5,57页]
佛寺施粥的传统一直保存至近代。1939年成立的上海佛教同仁会即办有施粥处,印制粥票请各界善士认购,同时特约热心善举的粥店,作为施粥的供应点,全市贫民或流落街头者,持该会所发粥票到特约店食粥。此举创行后,全市贫民受惠非浅。前后五年,得免费吃粥的贫民,总数达千余万人。
三十年代,由佛教组织参与的慈善机构纷纷筹款输捐实施赈灾。1917年秋京津地区水灾,高鹤年、王一亭、狄楚青等居士在上海组织佛教慈悲义赈会,从事灾区赈济事宜。1919年长江水灾,上海佛教居士林积极筹赈、施医、施药、施粥、施衣等。1920年,吴璧华居士见华北各地灾情严重,组织佛教筹赈会劝募巨金,亲赴灾区放赈,又设收容所于各灾区,安置灾民。各地寺院、佛教团体均有类似举措。
抗日战争时期,赵朴初居士等代表中国佛教会参加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总会,负责该会的救济工作。“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赵朴初居士临危不乱,深夜独自高举红十字大旗,徒步率领上万难民脱离险境,并一一叩开寺庙、剧院大门予以安置。在黄涵之、赵朴初等人的努力下,该会先后设立了50多个收容所,收容难民50万人次,除供给衣食医药外,还进行救亡教育,动员青壮年参加抗战。[6,274页]
【老】【病】佛教对老病苦的关怀,突出表现为对医疗、养老的重视。在佛教的诸多经典中,有关医学的部分为数众多,《金光明经》、《法华经》、《华严经》等都曾谈到治病之方,《四分律》、《五分律》、《摩诃僧祗律》等律藏诸经中对于疾病的种类、原因、治疗方法和药剂等都有详细说明。在八福田中,看病福田为第一。大乘戒律《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之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故比丘常兼习医术,救心与救身兼施。
寺院重视治病救人,在僧人中自然涌现出一批神医。如佛图澄医术神妙,能起死回生。“时有痼疾,世莫能治者,澄为医疗,应时瘳损,阴施默益者,不可胜记。”(《高僧传》卷九)除佛图澄外,佛教名医据历代《高僧传》记载,有单道开、杯度、僧惠、僧聪、僧坦、慧集、法存、耆域、法开、丰干等人。医疗内容,除一般病症外,还涉及眼疾、齿疾、脚疾、头风、伤寒、难产等各种疑难杂症。
我国医院的起源也与佛教有着密切关连。早在南北朝时代,佛教徒就已开始设立医疗救护机构。齐文惠太子与其弟竟陵王子良,同好佛教,“设大疾馆,以养穷民”。(《南齐书》二十一卷)梁武帝对单老孤稚者设孤独园收养,“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赈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又于京师置孤独园,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若终年命厚加料理,尤穷之家免收租赋。”(《梁书》卷三)北齐文宣帝时,北天竺的那连提黎耶舍法师在汲郡(河南)的西山建立三寺,广事收容疬疾患者,且将男女病房隔开。这些留寺医疗的办法,被认为是近代医院之滥觞。[3,101页]
病院的设立,最著名者是唐朝的悲田养病坊,这是根据佛教的福田思想,由国家设置在寺院之内的社会慈善机构。悲田养病坊把贫穷患病无力求医濒死者、为老而无养所恼者、贫穷流落街头者、幼失所亲而孤苦者集中起来,施以安养。武则天于长安年间(701—704)命令在全国设立“悲田院”以收容孤儿及孤老,设立“养病院”对疾病者施予医药的治疗。
僧尼们并不仅仅从事于这种由国家所办的救济事业,据《太平广记》九十五卷记载,唐朝初年,洪窻禅师赖其行乞所得,“于陕城中,选空旷地造龙光寺,又建病坊,常养病者数百人。寺极崇丽,远近道俗归者如云。”在瘟疫流行之时,由于患传染病人数太多,无法集中到寺内治疗,僧医即游行乡里,拯救危急。
寺院的病坊甚至惠及疬疾、癞病、麻疯病患者。癞痢者所发出之恶臭污秽,人们掩鼻避之唯恐不及,僧人不仅收容而且亲自为之洗涤、吸脓。如据《续高僧传》记载,唐初蜀地福成寺道积,“诸有癞疾洞烂者,其气弥复郁勃,众咸掩鼻。道积与之供给,身心无贰,或同器食,或为补浣。时有问者,积云:‘清净臭处,心憎爱也。吾岂一其神虑耶?寄此陶练耳!’皆慕其为行也,而患己不能及之。”
至近代,1937年上海时疫流行,中国佛教会设立佛教时疫医院救济贫病。重病者随到随诊,并视病状之程度给以住院治疗,免费供给饮食。不到一年,施诊给药的病人达八万余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广化寺、柏林寺、三时学会及华北佛教居士林组织创办了伤兵医院,中佛会还在沪建立了多所难民收容所与战时佛教医院,救济难民,护理伤员。
【死】死亡是人生最大的苦难,也是宗教的永恒主题。佛教能够在以儒教为国教的中国得到民众的广泛信仰,就是因为它在理论上彻底解释了生死问题,并在实践上以超荐度亡的礼仪慰藉了民众的心灵。儒教以孝立国,人子对父母的主要责任,就是养老送终。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如孟子所说“老弱转乎沟壑”,暴尸旷野。每当天灾人祸、兵荒马乱之际,承担收埋遗骸之任者,往往都是佛教徒。
以宋代为例,宋神宗崇宁三年(1104)立漏泽园,施行官办僧行的制度。以官地收葬流亡外地的死者及穷乏者的骸骨,由僧人具体实施之。某些州县在漏泽园之外,另设有义阡或义冢,以备兵灾时疫之需要。还有为一般民众皆可利用的普同坟。
历史上僧徒自发收埋遗骸者,也为数不少。丹徒县有金山龙游寺长老净信与其他僧行二十人,当绍兴初年金兵战乱,尸骨遍野,乃加以收尸埋藏。绍兴元年,官方委托僧宗华负责养济院死者及外地流移死亡者遗骸之掩埋。湖州马墩镇行者祝道诚收埋运河遗骸一千二百六十余具。
收埋遗骸工作是一般人避之惟恐不及的,但是宋代僧人基于宗教淑世精神却不辞辛苦,不避污秽,心无畏惧,令人钦佩。僧人为死者诵经、做斋会、做水陆道场及死后的超度亡魂、安葬等,连火葬也都是由寺院办理。僧人替人守坟,在宋、元相当盛行。[5,428—432页]
近代高鹤年居士,除担起赈灾重任,并在各地建立善堂,拾骨施棺,造万灵塔11座安葬丧亡灾民。[7,219—220页]抗战时期,在整个淞沪会战中,僧侣救护队共救出军民万余人。1938年,中国佛教会在沪组织了僧侣掩埋队,由范成领导,在淞沪及苏、锡、虞地区掩埋尸体万具以上。
经济基础与组织制度
菩萨悲心唯有辅以寺院经济的丰厚、组织机构的合理,方足以成就诸多的慈善公益事业,承担社会救济的重大责任。在历史上,佛教慈善事业的经济来源和组织形式,约有以下几种:
一、国家委托僧团管理的社会救济基金制度,如北魏时代的僧祗户。
据《魏书·释老志》载:北魏文成帝时,沙门统昙曜上奏,请求将从宋朝夺得的平齐郡民户“平齐户”,其所应纳于国库的税收改纳僧曹,其管理权委于寺院。规定每逢丰岁缴谷六十石于僧曹公署者,为僧祗户,所缴之谷为僧祗粟。“僧祗”,意为“大众”。“僧祗之粟,本期济施。俭年出贷,丰则收入。山林僧尼,随以施给。民有窘敝,亦即赈之。”北魏的僧祗粟实际上为一种借贷本金,专供荒年赈灾之用,以救济紧急为目的。其利息收入主要用来供给州郡一切僧尼的宗教活动。
此一制度当时甚受社会人士所欢迎,它迅速地普及到各地,而被广大人群所利用。如北齐武平六年,大水为灾,人民饥馑,政府不直接主持救济,而利用早已实施的僧祗粟、僧祗户政策,令寺院及富户去办理赈灾工作。(见《北齐书·后主纪》)僧祗粟成为一种社会救济基金,在北朝战争频繁、土地荒芜、赋税繁多、瘟疫流行的时代起了积极作用。僧祗户后逐渐转化为寺户,由寺院直接掌握。
二、由寺院作为行为主体,而由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奖励、扶持的慈善机构,如唐代的悲田养病坊。
唐朝的悲田养病坊是由国家设置在寺院内,为一种半官方半民营的佛教慈善医疗机构。所需经费均由官府支给,管理和经营之责则由佛寺的僧尼担当。后演变为寺院独立承担的慈善机构。一直到武宗会昌法难之时,这种救济事业仍未被废止。并且国家为改善当时因大量僧尼还俗,养病坊无人管理而遭废弃的局面,从官吏中遴选出笃厚诚实者,接管养病坊的管理之责。并根据养病坊中所收容人数多寡的比例,拨给寺院寺田,以寺田收入作为养病坊的财政来源。若有余额则充作基金,用以孳息。
宋代佛教救济事业的组织基本上沿袭唐代悲田养病坊,但在组织制度方面更加周全、严密。宋初的福田院仍由僧行主管,国家每年给福田院一名紫衣、三名行者剃度的额度,用以鼓励该慈善救济事业的开展。后又订立考核成绩的规范,福田院每存活若干人,即增加度牒一名作为奖励;反之,如死损若干人,即减少度牒一名作为惩罚。宋朝政府对恤政的执行与管理相当出色和成功,为宋以后各朝代所难以望其项背。
除此制度化、稳定有序的救济组织之外,政府、官吏也常安排组织僧人进行临时性的赈灾工作。如上文中煮粥赈饥的法传、法聚等人,都因救灾功绩卓著而被政府赐予紫衣、度牒的奖励。
三、纯粹由寺院独立举办,由寺院农业、工商业及各种金融机构收入作为经济基础的慈善机构,如隋唐时的无尽藏院。
从南北朝开始,寺院内不但设“僧祗粟”,也设有其它的金融机构,称为“寺库”。它接受百姓作质押的典当品和众多布施财物,以充为寺院经济的基础,并贷放给贫困的百姓。隋唐至宋朝均继续流行着此一制度。寺库到了宋朝称为“长生库”,元朝称之为“解典库”。
隋唐时的“无尽藏院”,是佛教特有的积聚财物的形式。据《太平广记》卷四九三载:“其无尽藏财分为三份:一份供养天下伽蓝增修之备,一份以施天下饥馁悲田之苦,一份以充供养无碍(斋僧)。”其中的“悲田”、“无碍”两部分,具有明显的救济性质。创立者信行认为用无尽藏的财物,可以激发受施者之从善心,施者之菩提心。并特别强调,布施不应该是个人的独自活动,而需要成为集体的事业。单独所行的布施其量虽多却功德少,但如通过无尽藏汇聚力量,无论布施的是多么微少,都可不问贫富贵贱、僧俗,互相融通,而成为法界无尽藏行,虽修一行,而成为周遍无尽的布施,所以其功德也最大。故信行要求加入无尽藏的信徒,每天至少要“舍一分钱或一合粟”。无尽藏设有十六种无尽藏施,它把各位信徒的少量供物合在一起,其价值和宗教功效得以倍增。它充当了一种把收入的财产分别用于法事和慈善事业的分配人的角色,而且发挥了类似现代银行的功能。
四、由僧俗大众组织起来的社团,具有比较稳定的组织、基金和管理形式,特别表现在近代的各种佛教慈善组织。
宋朝两浙地区的僧尼、居士乃至庶民大众,在各地组成念佛团,集体修持。如杭州延庆院的念佛结社就是一个经常结众一万人、终身修持念佛、愿生西方的净业团体。若遇社友之中有人死亡,其社友即为之念佛追荐。因社友死亡所遗的缺额,则以最快的方法,招募补足。[4,138页]
清初苏州彭际清(1740—1796),置润族田(即一般人所说的义庄)以救济族人;开设近取堂,以从事社会福利事业,尤以后者对社会影响更大。[8,205页]近取堂经营的有施棺局、放生会、恤嫠会等。其中恤嫠会所影响的地域极广。“予开近取堂,其规制大约与东林同善会等,亦间有殊焉者。彼则事止于方内,此则兼通乎方外也;彼则谊笃于同伦,此则旁该乎异类也。”(《二林居集》卷六“近取堂公产录叙”)
近代佛教慈善事业的开展,成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运动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仅以上海为例,佛教界成立了众多的慈善团体,如上海佛教慈幼院、佛教公墓、佛化医院、慈联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佛教医院、佛教火化场、佛光疗养院、上海佛教同仁会等。1919年长江中下游水灾之后,由上海狄葆贤、王一亭和江苏高鹤年、江味农等居士组织的佛教慈悲义赈会,在各地建、劝、办义赈分会。主持筹款、总务、查放等事务者,均为虔诚的志愿佛教徒,从根本上杜绝了历来官办救济中款、粮往往被吞没、挪用等弊病。
各类慈善团体与机构的建立,使慈善活动能够有组织地、恒常地举行,越出了单靠寺院赈济的范围而走向社会,与社会大众发生更为紧密的联系。在当代,大陆厦门南普陀寺由已故方丈妙湛法师发起建立的“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台湾由证严法师领导的“慈济功德会”,在香港注册由严宽祜居士发起建立的“福慧慈善基金会”等组织,不仅加强了举办较大规模慈善活动的能力,也在组织形态上推进了佛教在现代社会的发展。
【参考资料】
[1]南怀瑾:《佛教的布施学——毗耶娑问经选讲》,《法音》,1998.8。
[2]释昭慧:《佛教伦理学》,台湾法界出版社,1995。
[3]道端良秀:《中国佛教与社会福利事业》,佛光出版社,1981年。
[4]野上俊静等著、释圣严译:《中国佛教史概说》,台湾商务印书馆。
[5]黄敏枝:《宋代佛教经济史论集——宋代佛教寺院与地方公益事业》,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
[6]阮仁泽、高振农主编:《上海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7]邓子美:《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百年文化冲撞与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8]释圣严:《佛教伦理与时代潮流》,收入《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0.10
福建积极构建和完善慈善救助工作网络
[福建日报] 2008-05-05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4月20日,南平市慈善总会正式成立。至此,福建省县以上慈善组织增加到37个。省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董启清介绍说,今年省慈善总会将大力推进海西慈善事业的发展,完善全省慈善救助网络,力争使福建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县、区)都建立起慈善组织。目前,各地慈善组织正成为凝聚爱心的平台和传递爱心的纽带,为构建和谐海西发挥着积极作用。
项目带动,探索筹资救助长效机制
“省慈善总会成立以来,积极探索一次性捐赠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的筹资方式,以项目带动募集善款,增强慈善救助工作实效。”董启清说。
“助孤工程”是省慈善总会成立之初就设立的重点项目,通过助孤“一元捐活动”,收到各地各单位捐款494万元,如今全省8000多名14周岁以下的孤儿已有半数得到助养;“助学行动”,共募集助学捐款1550万元,资助特殊教育学校20所、困难学校10所,资助1300名大学贫困生和1230名失学青少年入学;“助残行动”,为全省2312名贫困唇腭裂患者免费实施了矫治手术,为4712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
此外,省慈善总会还通过设立“冠名留本慈善基金”的方式带动企业捐资。2006年,有7家企业与省慈善总会签订协议,设立基金1.55亿元,每年可捐赠442万元。董启清说:“企业将本金留用,把每年利息捐赠出来做慈善事业,既使企业的发展不受影响,又能回报社会,实现了公益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双赢。”
发挥特色,各地慈善事业蓬勃发展
据董启清介绍,厦门市慈善总会近年与台湾慈济会积极合作,在当地联手实施慈善项目,增强了救助实力。泉州市慈善总会成立于2001年9月,除自身开展多种慈善项目外,还与香港泉州慈善促进总会合作,其中,推出的慈善门诊受到了广大贫困患者欢迎。福州市慈善总会成立于2006年9月,2007年起实施“三三一”工程,救助孤儿、孤老、贫困高中学生各300名,2008年又计划将救助人数增加一倍,社会反响热烈。莆田市慈善总会成立于2007年6月,目前也已开展了多项慈善救助。
县级慈善组织发展也呈现良好态势。晋江市慈善总会成立于2002年12月,其发挥当地私营企业发达、海外侨亲众多的优势,至2007年已募集善款6.5亿多元。在周宁、上杭、尤溪、松溪等经济欠发达山区,县慈善总会也积极凝聚在外经商办企乡亲的爱心力量,结合实际开展慈善活动,为造福家乡贫困群众,推动山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
此外,福建省宗教界积极发挥在信众中的影响,为慈善事业添砖加瓦。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是全国首家佛教慈善机构,目前在海内外拥有会员两万多名,累计发放善款3000多万元。
完善网络,构建汇聚爱心力量平台
董启清说,省慈善总会将积极发挥在全省慈善工作中的联络、引导、交流和促进作用,争取年内使福建省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县、区)成立慈善组织,并逐步向乡(镇)延伸。完善全省慈善工作网络,形成各地慈善组织既是独立法人,又是省慈善总会会员的工作格局。
“筹集善款是发展慈善事业的前提,要重点动员、普遍发动,引导更多的企业富而思源、回报社会。”董启清说,今年,省慈善总会还将继续实施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项目,扩大慈善救助范围。“助孤工程”,力争全省困难孤儿全数得到助养;“微笑列车”唇腭裂矫治工作,将让40周岁以下的唇腭裂患者全部得到免费矫治。
慈善是群众性的社会事业,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慈善观念、奉献意识。据了解,省慈善总会今年将力促设立“福建慈善日”,为海西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第二篇:慈善机构感谢信
慈善机构感谢信范文1
尊敬的光彩照人的慈善机构:
我代表XX社区的所有成员,向你们致以由衷的感谢。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注和帮助,你们的贡献让我们的社区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美好和充实。
自从你们的组织进入我们的社区以来,带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也逐渐化解了社区面临的一些问题。你们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和项目,如慈善义卖、晨跑俱乐部、社区清洁日等等,让社区变得更加美好和富有生机。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你们组织了很多捐赠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各种防疫物资、日用品和医疗设备,感谢你们为抗疫工作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所有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了你们的关心和爱心,我们坚信,只有众志成城,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疫情。
你们的慈善机构,不仅仅是赠与者,也是我们社区的教育者,我们从你们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学会了关爱他人、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等等社区精神和价值观。我们也从你们身上领悟到了很多的道理和信仰,慈善精神始终鼓舞着我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也向所有志愿者和参与者表示感谢,谢谢你们的无私付出和奉献。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你们的使命和宗旨,为更多的社区和人们带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愿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社区和世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充实的未来!
祝万事顺意,身体健康,再次感谢!
此致
敬礼
XX社区人民
20xx年xx月xx日
慈善机构感谢信范文2
尊敬的**公司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要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真诚的祝愿你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我是高山文岭小学六年级1班的黎红菲,我是一个留守儿童,平常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爸没有固定的收入,生活非常拮据,自从收到贵公司的资助,家里的压力减轻了许多,虽然300块钱对于大人们来说并不多,但是这300块钱却让我每个月在吃饱饭之余,还能买文具和资料书,还有课外书等,意义非常重大,给我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舞。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一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将来用丰厚的知识和爱心回报你们、回报社会。同时,我也会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一切给予我们关怀、帮助、支持与鼓励的人,长达以后尽力去帮助他人。
你们对我学习和生活的.特殊关爱,使我对自己今后的学习更加充满信心,你们的恩情令我难忘,感谢你们帮我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也深深的慰藉我的心灵,我知道自己读书的来之不易,也一定会努力学习。尊敬的**公司的叔叔阿姨,我只有一句话:您们的帮助如雪中送炭,解决了我们的经济困难,你们的关心更似春风化雨消除了我们心灵的灰暗,你们的抚慰像大海中的航标,指引着我远航。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报效社会,报效祖国。最后,再次衷心感谢你们的无私帮助,祝你们节日快乐,阖家幸福!
此致
敬礼!
xx
20xx年xx月xx日
慈善机构感谢信范文3
5月12日,四川发生了7.8级大地震,强烈的地震使很多幸存者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身体受伤。为了帮助伤员们尽快康复,并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
恩鹏科技董事长潘跃红先生毅然提出通过香香港动力支援慈善机构有限公司捐赠一批远红外理疗垫,因为远红外线独特的理疗效果,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加快新陈代谢,可以减轻伤员的痛苦,帮助伤口快速愈合。
快速发展的恩鹏,经营着造福人类的.健康保健事业。所以恩鹏公司最主要的价值观就是给用过我们产品的顾客带来直接的身体健康的改善。董事长潘跃红先生表示,支持并帮助灾区恢复身体健康,重建家园,是每个企业家应尽的责任。
通过此次我司的捐赠,也希望能激起更多企业家的善心,一起支持灾区,构建我们和谐幸福的祖国大家园。
此致
敬礼!
20xx年xx月xx日
慈善机构感谢信范文4
尊敬的领导:
你们好!
我们是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xx级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即将离别母校的时刻,我们满怀感激之情向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给予我们极大关心和帮助的青岛市慈善总会的领导和社会上的好心人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刚走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我们同样是满怀激动的心情、父母的期望、未来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望,开始了崭新的大学生活。但是,繁重的课业、高消费的生活,对于我们这些刚刚离开父母怀抱的贫困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困难,我们只能默默忍受,我们说不出口,也想不出办法。
但这些痛苦并未瞒过老师、慈善总会领导和社会上好心人的眼睛,你们想尽办法,尽一切可能解决我们大学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毕竟我们还是一群不经世事的孩子,离开大人们的关心和呵护,就寸步难行。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就这样在老师的关心下,在慈善总会和社会好心人的帮助下,一点点地解决了。我们时刻不忘这些帮助,并以此激励自己好好学习来报答你们的恩情。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如今我们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即将走向新的工作岗位。
现在,我们即将离开我们可爱的大学校园了,即将离开充满爱心的市慈善总会的叔叔阿姨和社会上的.好心人,我们内心非常激动,也非常难过。我们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青岛作为我们的第二故乡,这里山美、水美、人心更美。
最后,祝愿慈善总会的领导们工作顺利!也希望你们的工作能为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来更多的幸福和温暖!我们即将踏入社会,我们立志要用实际行动报效伟大的祖国,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和工作,同时,要为更多需要慈善救助的人们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振兴中华民族而鞠躬尽瘁!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慈善机构感谢信范文5
尊敬的中华慈善的全体工作人员:
您们好!
我是高雪氏病患儿王振人的爷爷王兴连和奶奶王凤云。我们唯一的小孙子小振人今年四岁半,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儿,同时,也是一个命非常苦的、有着悲惨命运的孩子。在他不满一岁的时候,他的妈妈就离家出走不要他了,妈妈抛弃小振人一个月后,孩子的肚子肿大得就像脸盆一样,四肢骨瘦如柴,生命奄奄一息。我和小振人的奶奶,我们两位年迈的老人,为了给小孙子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又负载累累,后来,经过北京协和医院的诊断,小振人患的是罕见世界疑难病——高雪氏病。
这让我们老两口万分痛苦和绝望,我们曾经想过抱着孩子一起去死,哪怕是到阴曹地府,也要陪伴小孙子,不让这个失去母爱的孩子感到孤单和无助啊!
就在我们老两口抱着小孙子走投无路的时候,由协和医院施惠萍大夫的介绍,通过北京儿童医院藏燕教授的推荐,世界健康基金会肖文慧大夫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肖大夫帮助小振人向美国健赞公司申请了药物救助,让小振人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小振人的病有救了,有药物能治疗孩子的病了,这也是给了我们家庭一条活路啊!
尽管有十多万元债务缠身……
尽管奶奶身体羸弱疾病缠身……
尽管爷爷头发花白、腿部有不明肿块,疼痛难忍……
但是,爷爷还是用年迈的双肩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四处打短工赚钱,一切,都是为了小孙子,为了这条小小的生命,为了王家家族的血脉啊!
之前,小振人一直是通过世界健康基金会取药,20xx年7月,最初,通知我们转为到中华慈善基金会取药的时候,我们的内心都很惶恐和不安,好担心换了新的取药地点,药物的.发放会不会及时?工作人员是否了解小振人的病情?能不能像世界健康基金会一样,从发药到用药的全过程都能跟踪和负责到底呢?
怀着这种忐忑和焦虑的心情,我们老夫妇抱着小孙子乘坐长途火车,从老家黑龙江来到了首都北京。让我们深感意外和惊喜的是,中华慈善第一次为患者发放药物,就邀请有关专家和负责人,给我们这些得到的药物救助的患者和家属,举办了一次联谊会,在联谊会上,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如何预防和治疗高雪氏病的相关知识。我们也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患者,并且成为了知心的朋友,在未来与病魔抗衡的日子里,又多了一份信心和勇气。
中华慈善负责接待我们的孙莹莹小姐十分热情和周到,事先就电话联系我们,给我们安排好宾馆休息,并且,一切有关取药和联谊会的相关事宜,孙莹莹小姐都非常有耐心地给我们说得非常细致和周到。我们入住宾馆之后,负责具体接待我们的梅洁小姐多次还来宾馆看望我们,给小振人买礼物,我们知道,这些已经超出了梅洁她本职工作的关心,这让我们两位老人都好感动和感激,我们感激的不只是梅洁给予小振人的物质上的帮助,而是,感激和感动她那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真情,更是代表着中华慈善人性化的关心和温暖的行动,她让我们的小孙子小振人在病痛中体味到了“母爱”的温暖啊!
以后,在接下来的取药过程当中,中华慈善和美国建赞公司的工作人员刘文滨先生、郝静小姐、曹曦小姐等工作人员,都十分热情和周到,每次工作人员(有的工作人员我们不知道姓名),他们给我们打长途电话过来,都充满爱心地询问小振人的身体恢复情况,激励我们家属好好生活,勇敢地帮助孩子顽强地抗争病魔。
在中华慈善这里,我们和所有患者都体味和感受到了爱和温暖,中华慈善和健赞公司,让我们有尊严地接受援助和帮助,让我们患者家属,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而你们,你们大家,在挽救一个患者的同时,也挽救了无数个家庭啊!
在这里,我们由衷地向中华慈善和美国健赞的全体工作人员,以及默默支持他们工作的家属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祝福,感谢你们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充满人性化的服务和爱心!也祝福你们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幸福的家庭和人生!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慈善机构感谢信范文6
尊敬的--市慈善总会领导:
提笔首先向您们问好,祝您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我叫--,现年--岁,家住---市--镇--村,原是-----小学持证代课教师, 10月下岗。丈夫---是农民,一直以来因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时根本无法下地,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无法下水,只能从事旱地劳作。家中独子---,20xx年9月考入福建省----学院就读,原想儿子毕业后,能减轻家中的负担,可天不随人愿,自20xx--年10月被确诊患上尿毒症以来,花完了家中这辈子微薄的积蓄以及亲朋好友的资助。为了儿子,我捐出了自己的肾,可器官移植手术及前期维持费用已花去20多万元钱,而术后的费用每年还需15万元,这组天文数字,对于我这样的一个家庭来说是遥不可及的。
好在社会上许多爱心人士、社会团体、和热心单位给予救济和帮助,使得我儿子顺利地进行了换肾手术。现在儿子换肾后正在恢复中,我儿子的`生命是广大爱心人士、社会团体、热心单位给予的,我要让儿子知道感恩,让他毕业后为社会多做贡献,回报社会。
尊敬的武山市慈善总会领导:您们对我家的大恩大德,我们全家一辈子都不能忘记。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代表全家向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您们好人好运,好人一生平安。
您们的恩情终生不忘。
此致
敬礼!
xx
20xx年xx月xx日
慈善机构感谢信范文7
亲爱的慈善机构:
在我最困难的时刻,您们向我伸出援手,真神奇。就在我快无法应对状况的时候,您们向我提供了帮助、关怀、和支持。您们的善意和友爱使我激动不已,我真心感谢您们为我所做的一切。
在这封感谢信中,我想表达我对您们的真诚感激之情。我的生活曾受到贫困的折磨,我的家人身体也每况愈下,我曾经一度感到无助和孤独。因为有您们的支持,我才能度过如此艰难的时刻。您们的.慷慨捐款和善良的心灵使我感觉到我不是孤军奋斗的。
通过您们的帮助和关怀,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改善。您们提供的食物、衣物和住宿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和温暖,这种爱让我意识到我并不孤独。在我最需要它的时刻,您们为我提供帮助,这种善良的行为我的心底感到无限感激!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想向您们表达我对您们无私帮助、慷慨捐赠和支持的真正感激之情。您们不仅捐款,而且是一份源源不断的希望。我感谢每一个人,感谢您们使我看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我重新找到了信心迎接未来。
我永远感激您们无私的帮助,在我最困难的时刻为我提供家的温暖和希望。我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也希望您们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弱势群体,继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谢谢!
衷心地感谢您们给我们带来的善良和支持!
此致
敬礼!
慈善机构感谢信范文8
尊敬的xx公司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要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真诚的祝愿你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我是高山文岭小学六年级1班的黎红菲,我是一个留守儿童,平常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爸没有固定的收入,生活非常拮据,自从收到贵公司的资助,家里的压力减轻了许多,虽然300块钱对于大人们来说并不多,但是这300块钱却让我每个月在吃饱饭之余,还能买文具和资料书,还有课外书等,意义非常重大,给我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舞。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一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将来用丰厚的知识和爱心回报你们、回报社会。同时,我也会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一切给予我们关怀、帮助、支持与鼓励的人,长达以后尽力去帮助他人。
你们对我学习和生活的特殊关爱,使我对自己今后的学习更加充满信心,你们的恩情令我难忘,感谢你们帮我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也深深的慰藉我的'心灵,我知道自己读书的来之不易,也一定会努力学习。尊敬的xx公司的叔叔阿姨,我只有一句话:您们的帮助如雪中送炭,解决了我们的经济困难,你们的关心更似春风化雨消除了我们心灵的灰暗,你们的抚慰像大海中的航标,指引着我远航。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报效社会,报效祖国。最后,再次衷心感谢你们的无私帮助,祝你们节日快乐,阖家幸福!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第三篇:慈善机构演讲稿
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爱心人士们: 大家下午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爱心活动,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今天献出我们的一份爱心,明天托起孩子的一份希望!
当然我们的一次捐助不可能拥有救世主般的能量,可以支配他们一生的命运。但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人间的大爱和社会家庭的温暖!上善若水,大爱无边!爱,不是施舍!爱,是博大的、是美好的、是高尚的,有爱就有温暖,有爱就有希望!我们瀚韬教育愿意播散爱
心的种子,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这些需要我们关爱的孩子们贡献能量!
在相应这次筹备的过程中,也有人问过我:你们瀚韬教育是不是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宣传你们瀚韬教育?我一笑了之!因为我们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内心特别的清楚爱心是种无比的正能量!
大家想一想:
一个有爱的人,是不是勇敢的? 一个有爱的团队,是不是有力量的?
一个有爱的教育机构,是不是让人信赖和尊重的?
我们瀚韬教育坚信,一个有着爱的教育,秉承着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学校,怎么不会被孩子们家长们认可呢?所以我们不怕质疑!
就如同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爱的慈善聚会一样,是不会没有掌声的吧!谢谢大家!
第四篇:中国十大慈善机构
中国十大慈善机构
中国不乏富人,也不乏可以广施善行的慈善机构,原本应该有密切联系的两者在现实中似乎显得有些淡漠。我们真实记录了在中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十大慈善机构的相关状况,呼吁人们,特别那些富裕的人群来关注并支持中国的慈善事业……
中华慈善总会
作为中国规模较大、业绩较好的公益组织机构之一。自1994年4月在民政部老部长崔乃夫的倡导下成立,总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开展多种社会救助工作。
按照总会章程,慈善总会最高权利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每界5年,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执行机构,每年召开一次。总会经费来源于会费、捐赠、政府资助、利息、核准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行政经费来源于创始基金增值部分、会费、行政经费专项捐赠、政府资助、捐赠款利息、兴办实体的收入等。按照国家规定,从捐赠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项目管理经费。
目前,中华慈善总会共有团体会员108个,并与绝大多数团体会员合作开展多种慈善项目。据2002年一项资料显示,总会成立7年多直接接受款物总计9.8亿人民币,其中,善款5.4亿人民币,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共计4.4亿元。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有数据显示,中国有6000万残疾人,这些人就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服务的对象。
1988年3月15日成立,做为国家法律确认、国务院批准的各类残疾人的全国性统一组织,她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其最高领导机构。其下设主席团、执行理事会、评议委员会、专门协会和各类地方组织。
残联的章程规定,其资金来源有五部分:社会各界(国内外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政府资助、国际合作项目、创收和其它收入。据残联内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资金主要来源还是残联先申报,然后国家有关部委拨款专项专用。
中国青少年基金会
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简称中国青基会)是以促进中国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福利事业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为宗旨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它所实施的项目包括人们所熟知的希望工程以及保护母亲河行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公益信托基金、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
在这些项目中,最主要、最有影响力的是希望工程。这是一项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公益事业,旨在通过筹款,资助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据统计,目前全国希望工程累计资助建设希望小学9000余所,累计资助失学儿童乐250多万名,援建希望网校130所。
中国扶贫基金
1989年3月成立时,中国扶贫基金是一个没有基金的基金会。那时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没有从事民间扶贫工作的经验。通过多方联络,基金会努力争取海内外各界人士对扶贫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加入扶贫行列。
1996年——1999年,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基金会主要采用扶贫到户和开发式扶贫的工作模式实施了“贫困农户自立工程”、“科技扶贫”、“教育及医疗设施援建”等项目。
从1999年下半年起,中国扶贫基金会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这一年也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二个十年的开始,这一阶段的工作方式是:通过项目援助、受援人参与等方式,帮助贫困社区的弱势群体改善生产、生活和健康条件并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实现脱贫致富。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是经过中央人民银行批准、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它向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募集资金和物质,旨在全面提高妇女素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该基金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理事会,由正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秘书长及理事组成。理事会实行届任制,每届任期三年,每年召开一次会议,遇有特殊情况,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召开。
妇女基金会基金来源主要是第一,接纳海内外热心妇女事业的企业、社会组织、人士的捐赠;第二,国家政策允许的基金增值和服务收入;第三,利息及其他合法收入。基金的增值部分必须用于基金的任务范围,基金的使用须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目的、对象方式合法使用。
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当时正值清朝末年,为救助日俄战争中受害的我国同胞而成立。1912年,中国红十字会正式成为国际红十字会的成员,1993年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明确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它的职责较以前有所扩大。
目前,中国红十字会主要履行以下职责:开展救灾的准备工作;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伤病员和其他受害人进行救助;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参与输血献血工作,推动无偿献血;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等。
中国红十字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一般情况下五年开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理事会执行其决议,理事会闭会期间由常务理事会执行其决议。总会机关的常务理事组成执行委员会,对常务理事会负责。
中华环保基金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为奖励首任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教授为环境保护作出的贡献,特别颁发十万美金作为奖金。这笔钱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非营利性的专门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民间基金会——中华环保基金成立的基础资金。
1993年4月,环保基金正式成立,其宗旨主要是通过资助和奖励对中国环保事业作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推动中国环境保护的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训及国际合作等各项环保事业的发展。基金会的基金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国内外热心于环保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团体的捐赠;其他组织、个人的捐赠;国内外有关组织和友好人士的捐赠。
基金会的最高权利机构为理事会。理事会设常务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若干名、秘书长一名、常务理事和理事若干名。理事会聘请若干国内外著名人士担任名誉理事长。
宋庆龄基金会
十大全国性慈善机构中,宋庆龄基金会是唯一以国家领导人名字命名的慈善机构。
1981年5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逝世,一年后,在宋庆龄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里,宋庆龄基金会成立。基金会成立后,宗旨集中体现为“和平、统一、未来”六个字,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祖国统一,关注民族未来。在机构上,基金会设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在领导人员上,基金会设名誉主席、主席、副主席,由理事会民主推选产生;秘书长为基金会法人代表。
募捐方法有三种:现金和现金支票,可以直接寄到基金会;股票、有价证券、产权契约,在住所住地的中国银行办理;各类物资,向基金会去信去电商处。
见义勇为基金会
作为指向性最强的基金会,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1993年6月由公安部、中宣部、中央综治委、民政部、团中央等部委联合发起成立。成立九年以来,该会同有关省市组织了大量表彰活动,募集见义勇为基金7000多万元,发放奖励抚恤、补助慰问和助学金2000余万元。
目前中华见义勇为基金的工作模式是:一,每两年开一次全国性表彰大会,由中宣部、公安部、民政部等单位抽人员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各省上报的人员事迹进行评审;二,面对日常申请补助的见义勇为人员,由基金会办公会进行研究,看够不够标准、够哪一级标准,形成意见后报基金会会长或常务副会长审批,再对外发钱。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千个市、县设有见义勇为事业组织管理机构,从事见义勇为工作的人员近万人。近十年来,各级见义勇为管理组织已募集基金十几亿元。
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促进会是1994年4月为配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而发起的。以刘永好为代表的10位民营企业家在全国工商联七届二次常委会议上联名倡议“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进而在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间商会)发起下成立促进会。她是光彩事业的组织机构,是经由国家民政部注册的非营利社团法人组织,享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她以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民营企业为参与主体,包括港澳台侨工商界人士共同参加。
促进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下设常务理事会。促进会的经费来源一是会费,二是有关社会团体、企业人士的赞助,三是其他资助。
李立国:慈善事业法已提上全国人大立法计划
把政府做不了、做不好,却适合社会力量来做的工作尽量交给社会来做,让渡更大的空间给社会力量来参与 “十二五”启程。作为中国民政系统的“掌门人”,李立国眼下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践行好“民生”二字的新内容。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财富不断集中带来的社会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以及物价上涨等带来居民生活成本的逐渐提高……一系列依靠单纯的经济增长难以解决的新问题的出现,使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民生色彩浓厚的政策举措,在“十二五”期间升至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的地位。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稿中,“民生”被给予了这样的定位。
这一定位无疑给“以民为政”的民政系统带来更多可为之处与发展机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注意到,初入2011年,民政部在应对老龄化社会与慈善事业领域动作频出。
未富先老的社会现状关系到每一位中国普通居民能否实现“老有所养”,每一个微观家庭的养老困境已经集结为社会难题;而慈善,则是在一部分中国人先富起来之后,实现社会财富分布格局调整的一条可能的路径,因而成为社会舆论的聚焦之处。同时,这两个领域也是民政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并参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落点。
为此,《财经国家周刊》就日趋严重的社会老龄化问题以及中国方兴未艾的慈善事业发展,于今年“两会”前夕对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进行了专访。
养老服务体系难题破解
提到“老龄化”,李立国首先向记者提供了一连串不容乐观的数据。目前,中国老年人口众多,60岁以上老年人口1.6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2.5%,预计将在2014年突破2亿,2034年突破4亿,2054年突破4.72亿;与这些数字相对应的,是大面积的空巢家庭的存在。
当前中国的城乡空巢家庭已经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甚至高达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这说明历史上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日益弱化。此外,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家庭与社会的负担越来越沉重,并通过老年抚养比体现出来:中国65岁以上老年抚养比达到11.6%,部分省区市达到17.97%。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老龄化进程面临的一个更加严峻的局面在于:未富先老。这意味着,中国的很多老年人正在面临原有单位福利体制解体与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的双重困局;而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形势,很可能令众多农村老年人陷入“老无所养”的窘境。
“十二五”开局之时,中国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的现状是:现有的社会养老服务无论是供给总量、资金投入、社会分布、服务水平,还是政策落实、监督管理等方面都明显滞后。“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李立国如是说。
《财经国家周刊》:我们发现,当前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体系的需求层面,很多表现为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模式。“十二五”期间,民政部在这样一个养老服务体系的搭建上,将有哪些举措?
李立国:“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从国情出发,基本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居家养老服务要以经济困难老人、独居、空巢老人为重点,以日托照顾和上门服务为主要方式,为其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助餐、助洗等福利性、公益性、互助性和商业便民服务;建立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和服务网络。
依托城市社区服务信息载体,在社区普遍建立数字网络服务系统、养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等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居家养老提供可靠、便捷、完善的技术服务支持;在确保老年人权益的前提下,鼓励通过委托、承包、转租的形式,支持社会服务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要按照就近就便、小型多样、功能配套的要求,建设和改造一批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餐桌、星光老年之家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住养、精神慰藉、入户服务、助残助医、文体活动等服务。
此外,我们将支持通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将居民区内或者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地区中闲置的医院、企业以及各类公办培训中心、活动中心、小旅馆、小招待所等公共设施改造用于养老服务。
《财经国家周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如何引进外部力量和市场力量?
李立国: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这是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动力。
目前,我国社会力量直接兴办或参与运营的养老机构快速增加,在有些地区民办养老机构的数量已超过政府办养老机构,一些地区还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支持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
“十二五”期间,民政部将按照鼓励扶持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种所有制投资主体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是加强政策扶持。目前国家在规划用地、建设、电信、用水、用电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养老机构自用房产、土地,是暂免征收房产税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各类养老机构则与居民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实现同价;同时,鼓励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院、门诊等医疗机构,或与当地医疗单位联合在养老机构内设立老年病科室,并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
此外,我们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并加强资金支持。我们支持以公建民营、委托管理、合资合作、服务功能承包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或养老机构的建设、运营,培育民间社会福利组织。鼓励社会专业机构以输出管理团队、开展服务指导等方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运营,探索连锁、合作等服务模式,引导机构和设施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推动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养老机构。
同时,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支持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或服务企业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对于非营利性的民办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或组织,既可在建设期按照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土地租期等指标,一次性或者分期给予建设补贴,又可在运营期,按照床位数、收养人数、入住率等指标,给予一定的运营补贴。
慈善新课题
慈善,这个词汇对于大部分国人而言,仍然较为新鲜而时尚。从某种程度上讲,近几年中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的提高,以及伴随而来的社会各界对灾区无私援助和许多知名大企业、国际组织及各领域公共人物积极甚至高调的慈善行为,使得慈善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自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以来,中国的慈善事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轨道。2005年之前,除了大灾年份,我国每年慈善捐赠总量大约为几十亿元,2006年全国捐赠款物达到100亿元左右,2007年达到309亿元。2008年汶川地震等重大灾难激发了慈善捐赠高潮,使当年的捐赠总量高达1070亿元,2009年为540亿元。据初步统计,2010年的捐赠总量在700亿元左右。
随着各种慈善行为开始大方登上社会舞台,它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舆论的敏感地带。由于事关财富转移,慈善一词往往与“富人的良知”、“企业社会责任”等概念捆绑起来。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当下中国的阶层写照。中国居民收入不断分化的大背景,让慈善这一概念蒙上了一层特殊的色彩:慈善被认为是以爱心为基础的一次再分配,慈善事业的财富调节功能,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是保障一部分困难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新途径。
慈善,作为当前民生工作的新元素,也给民政部的工作带来变化。如何处理政府与民间慈善力量的关系,成为李立国重点关注的问题。“避免把权力都抓在手里”、“让渡更大的空间给社会力量来参与”,李立国对民政系统承担的慈善管理工作做出这样的定位。
《财经国家周刊》:慈善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但目前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是在最近几年才逐步成型并且广受关注的。您如何看待这一进程?在近几年慈善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民政部有哪些动作?
李立国:慈善事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尤其是社会建设和保障民生的任务更加繁重,为发展慈善事业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更大的挑战。
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民政部门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承担重要职责,尤其在保障民生方面责任重大。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既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也要加快培育慈善组织和提高慈善工作的专业能力。
为适应我国慈善事业迅速发展的形势,民政部于2007年成立了慈善事业发展领导小组,并根据国务院新的“三定”方案,于2008年设立了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负责拟定慈善事业发展规划、指导社会捐助工作;同时设立社会工作司,负责拟定社会工作发展规划、政策和职业规范、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志愿者队伍建设规划。
目前《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修订工作已经开始,将对倍受关注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做必要的修订和完善,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直受各界关心的《慈善事业法》已提上全国人大立法计划,有关部门根据工作程序正在抓紧办理这一法律草案。
同时,建设慈善信息披露机制也在不断完善。民政部组建了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每年发布全国慈善捐赠报告,分析评估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情况,建立慈善信息发布制度。
《财经国家周刊》:当下中国先富起来的群体的慈善观念,存在哪些误区和分歧,有哪些慈善观念应该坚持和推动?
李立国: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拥有一大批先富起来的群体,他们在近年的慈善事业中表现突出,成为慈善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大额捐赠数目增长十分明显,包括工商业巨子、文化名流、体坛明星等,都在此列。
这一群体捐赠的特点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一是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富裕群体人数不断增多;二是参与捐赠额度不断提高;三是参与捐赠行为趋于理性:四是参与慈善活动领域不断扩展。
从他们的慈善理念来看,一方面是为了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回报家乡,是一种对乡亲的回馈;另一方面,是他们追求精神满足,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同时这一人群还会通过慈善行为来言传身教,影响和培养他们后代的品德。此外,也有部分人是在做慈善的同时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促进企业和谐。
当然,上述人士在捐赠方面也有一些需完善的地方,如捐赠的随意性、应急性和被动性比较明显,部分慈善项目运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不够,缺乏现代慈善运作理念,有时部分参与者还表现出明显功利性,企业公民责任意识不够。
尽管目前社会公众对富豪参与慈善的行为有不同看法,甚至有时争议很大,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看待这一现象:一是要正面鼓励和弘扬富裕人士参与慈善事业。因为这不仅可以培育更大的慈善群体和筹集更多的慈善资源,为困难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同时也可以发挥慈善事业本身在引导和提升社会文明进步及参与者个人道德水准的积极作用,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有利。
而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完善慈善法规政策,加强慈善监管水平,使包括富裕人士在内的慈善捐赠及相关活动在规范的框架内运行。
《财经国家周刊》:您于去年会见来京参加慈善聚会的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您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家做慈善与国外一些具有多年经验、运行更加成熟的企业慈善行为相比存在哪些差距?
李立国:去年9月份,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两位慈善家来华与国内50余位慈善家进行了一次富有意义的对话,我也参加了这次交流活动。中外慈善家对如何看待财富,以及自身投入慈善事业的内心体验、中外慈善文化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很有启迪的对话。
尽管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慈善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慈善行为与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但慈善的本质和内涵是相通的,即慈善是发自每个参与者内心对他人和社会的无私奉献,体现的是爱心、善良和责任,展示的是对财富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慈善始终代表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闪烁着人道精神的光辉,体现着人们对社会和谐进步的追求。
《财经国家周刊》:一份调查报告显示,75%的中国慈善组织信息不透明。这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将带来什么影响?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如何保证?在管理上,民政部将如何提高慈善组织的透明度?
李立国: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透明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提高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力的关键,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透明工作与社会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民政部在促进慈善信息公开透明方面负有监管责任。在现实情况下,做好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已经不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做的问题。如果不下大力气解决慈善信息公开透明的问题,就难以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也就难以促进我国慈善事业上新台阶。
目前,通过社会组织的年审制度和评估制度,尤其是实施基金会信息公开办法,在指定媒体和网站公开相关机构的治理结构和财务信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与社会公众特别关注的捐赠款物的流向以及效果的评估等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正在制定社会捐助信息公开透明的制度,建立慈善信息服务平台,以进一步满足社会对慈善信息公开透明的要求。
财务透明是慈善组织信息公开透明的核心,我们将继续推动慈善公益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的运行机制,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机制和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
同时,我们将推动慈善组织制定行业规则和行业标准,加强行业监督,形成行业自律机制。推动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制定评估规程和评估指标,适时开展评估工作,及时发布评估结果。
《财经国家周刊》:在民间慈善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您认为各级民政系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引导、支持作用?政府部门与民间慈善力量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
李立国:正确处理政府部门和民间慈善力量的工作关系,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思想观念,也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
在2011年民政工作会议上,我着重谈了这个问题。特别提醒民政系统的各级机关和干部避免把什么权力都抓在手里,把什么事情都搂在怀里,自己做不过来,又不肯放权、放手让社会力量做,结果是什么都做不了、做不好。
我希望大家尽量把政府做不了、做不好,却适合社会力量来做的工作尽量交给社会来做,让渡更大的空间给社会力量来参与。这不仅是一个理念问题,更是一种工作方法和思路的问题。民政部门作为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职能机关,要着重从创造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管,积极扶持和有效指导慈善组织的工作出发,履行好民政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责。
要克服把管理等同于管人、管物或直接冲在募捐第一线的理念与做法,始终站在培育、监督、服务和工作指导的位置上,建立政府与慈善组织协作的关系。政府部门要敢于和善于发挥社会力量服务民政工作,帮助政府改善民生和做好社会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服务等领域发挥补充作用。
2、慈善事业特征慈善的特征一是无偿性,二是双方并无利益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以社会成员的慈善心为道德基础;(2)以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和资源捐献为经济基础;(3)以社会性的民间公益团体或公益组织为组织基础;(4)完全以捐助者的意愿为实施基础。慈善事业的这些特征将它和政府从事的社会救助事业区分开来。政府的社会救助事业以社会稳定为政治基础,以财政拨款为经济基础,以政府机构为组织基础,以法律制度为实施基础。
3、慈善行为慈善行为是公众以捐赠款物、志愿服务等形式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自愿行为。通过某种途径自愿向社会及受益人提供无偿的社会救助和社会援助的行为是慈善的核心所在。这些援助包括资金、劳务和实物等方面,是社会广泛参与,慈善组织运作,由社会募捐、项目实施等组成的慈善活动体系。慈善事业就是发扬人道精神,调节、救助困难群体与社会的事业。
4、慈善事业的意义(1)有利于组织和调动社会资源,促进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的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为完成社会保障体系和发展公益事业提供更广泛的社会支持;(2)有利于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3)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团结互助、关爱奉献的慈善精神。(4)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理解、交流和合作,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因此,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中国十大慈善机构
1、中华慈善总会
作为中国规模较大、扶助弱势群体最多的公益组织机构之一,自1994年4月在民政部老部长崔乃夫的倡导下成立,中华慈善总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开展多种社会救助工作。
按照总会章程,慈善总会最高权利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每届5年,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执行机构,每年召开一次。总会经费来源于会费、捐赠、政府资助、利息、核准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行政经费来源于创始基金增值部分、会费、行政经费专项捐赠、政府资助、捐赠款利息、兴办实体的收入等。按照国家规定,从捐赠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项目管理经费。目前,中华慈善总会共有团体会员108个,并与绝大多数团体会员合作开展多种慈善项目。据2002年一项资料显示,总会成立7年多直接接受款物总计9.8亿人民币,其中,善款5.4亿人民币,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共计4.4亿元。
2、中国青少年基金会
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简称中国青基会)是以促进中国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福利事业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为宗旨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它所实施的项目包括人们所熟知的希望工程以及保护母亲河行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公益信托基金、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
在这些项目中,最主要、最有影响力的是希望工程。这是一项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公益事业,旨在通过筹款,资助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据统计,目前全国希望工程累计资助建设希望小学9000余所,累计资助失学儿童乐250多万名,援建希望网校130所。
3、中国扶贫基金会
1989年3月成立时,中国扶贫基金是一个没有基金的基金会。那时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没有从事民间扶贫工作的经验。通过多方联络,基金会努力争取海内外各界人士对扶贫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加入扶贫行列。1996年——1999年,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基金会主要采用扶贫到户和开发式扶贫的工作模式实施了“贫困农户自立工程”、“科技扶贫”、“教育及医疗设施援建”等项目。
从1999年下半年起,中国扶贫基金会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这一年也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二个十年的开始,这一阶段的工作方式是:通过项目援助、受援人参与等方式,帮助贫困社区的弱势群体改善生产、生活和健康条件并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实现脱贫致富。
4、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是经过中央人民银行批准、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它向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募集资金和物质,旨在全面提高妇女素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该基金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理事会,由正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秘书长及理事组成。理事会实行届任制,每届任期三年,每年召开一次会议,遇有特殊情况,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召开。妇女基金会基金来源主要是第一,接纳海内外热心妇女事业的企业、社会组织、人士的捐赠;第二,国家政策允许的基金增值和服务收入;第三,利息及其他合法收入。基金的增值部分必须用于基金的任务范围,基金的使用须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目的、对象方式合法使用。
5、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有数据显示,中国有6000万残疾人,这些人就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服务的对象。
1988年3月15日成立,做为国家法律确认、国务院批准的各类残疾人的全国性统一组织,她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其最高领导机构。其下设主席团、执行理事会、评议委员会、专门协会和各类地方组织。
残联的章程规定,其资金来源有五部分:社会各界(国内外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政府资助、国际合作项目、创收和其它收入。据残联内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资金主要来源还是残联先申报,然后国家有关部委拨款专项专用。
6、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当时正值清朝末年,为救助日俄战争中受害的我国同胞而成立。1912年,中国红十字会正式成为国际红十字会的成员,1993年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明确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它的职责较以前有所扩大。目前,中国红十字会主要履行以下职责:开展救灾的准备工作;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伤病员和其他受害人进行救助;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参与输血献血工作,推动无偿献血;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等。
中国红十字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一般情况下五年开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理事会执行其决议,理事会闭会期间由常务理事会执行其决议。总会机关的常务理事组成执行委员会,对常务理事会负责。
7、中华环保基金会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为奖励首任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教授为环境保护作出的贡献,特别颁发十万美金作为奖金。这笔钱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非营利性的专门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民间基金会——中华环保基金成立的基础资金。并于2005年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专门资商地位”。
1993年4月,环保基金正式成立,其宗旨主要是通过资助和奖励对中国环保事业作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推动中国环境保护的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训及国际合作等各项环保事业的发展。基金会的基金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国内外热心于环保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团体的捐赠;其他组织、个人的捐赠;国内外有关组织和友好人士的捐赠。
基金会的最高权利机构为理事会。理事会设常务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若干名、秘书长一名、常务理事和理事若干名。理事会聘请若干国内外著名人士担任名誉理事长。
8、宋庆龄基金会
十大全国性慈善机构中,宋庆龄基金会是唯一以国家领导人名字命名的慈善机构。
1981年5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逝世,一年后,在宋庆龄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里,宋庆龄基金会成立。基金会成立后,宗旨集中体现为“和平、统一、未来”六个字,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祖国统一,关注民族未来。在机构上,基金会设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在领导人员上,基金会设名誉主席、主席、副主席,由理事会民主推选产生;秘书长为基金会法人代表。募捐方法有三种:现金和现金支票,可以直接寄到基金会;股票、有价证券、产权契约,在住所住地的中国银行办理;各类物资,向基金会去信去电商处。
9、见义勇为基金会
作为指向性最强的基金会,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1993年6月由公安部、中宣部、中央综治委、民政部、团中央等部委联合发起成立。成立九年以来,该会同有关省市组织了大量表彰活动,募集见义勇为基金7000多万元,发放奖励抚恤、补助慰问和助学金2000余万元。
目前中华见义勇为基金的工作模式是:一,每两年开一次全国性表彰大会,由中宣部、公安部、民政部等单位抽人员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各省上报的人员事迹进行评审;二,面对日常申请补助的见义勇为人员,由基金会办公会进行研究,看够不够标准、够哪一级标准,形成意见后报基金会会长或常务副会长审批,再对外发钱。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千个市、县设有见义勇为事业组织管理机构,从事见义勇为工作的人员近万人。近十年来,各级见义勇为管理组织已募集基金十几亿元。
10、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促进会是1994年4月为配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而发起的。以刘永好为代表的10位民营企业家在全国工商联七届二次常委会议上联名倡议“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进而在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间商会)发起下成立促进会。她是光彩事业的组织机构,是经由国家民政部注册的非营利社团法人组织,享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她以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民营企业为参与主体,包括港澳台侨工商界人士共同参加。促进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下设常务理事会。促进会的经费来源一是会费,二是有关社会团体、企业人士的赞助,三是其他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