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下食品专业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5 10:5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改革下食品专业教学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改革下食品专业教学研究论文》。

第一篇:教育改革下食品专业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食品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和多门专业知识,主要向社会输送食品生产、检验、销售等人才,但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全国教育改革等因素,其存在诸多弊端使得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缺乏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等。为避免以上问题,让学生与社会具有更高的互相匹配度,需要学校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需要学校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培养“综合型”教师;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和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并加快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和课程内容更新。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更好的培养人才。

【关键词】教学改革;食品专业;创新

创业在2015年两会上,李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在2015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教育部长袁仁贵也强调,要推进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要把高校的办学思路转移到服务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培养学生的就业创新能力上来。在当今社会形势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以及云计算、互联网与现代制造及其行业的结合,“互联网+”等行业和模式应运而生,职业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也逐渐成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向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转型发展也逐渐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趋势[1]。食品专业涉及理学、工程学、化学、医学、检验学、食品科学、农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2]。是向社会输送食品安全检测、监管、风险评估、质量监控等方面人才的重要渠道。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等卫生行政部门或者食品药品相关企业质量监管控制部门,对助推地方食品行业发展及创造良好的食品安全卫生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但当下由于高校大量扩招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动手时间能力差、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不能有机结合,课程设计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课程设计调整相对滞后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培养“综合型”教师

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及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实践教学,教师的作用更为明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更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实践指导。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相关食品企业或者单位引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扎实理论基础的工程师、企业管理人员等来学校兼任或专任教师[3]。湖北某高校医学相关专业就采用了此种模式,该校与学校所在地周边各大医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在各大医院设立课堂,引进医院中具有牢固理论基础且极富实践经验的医疗一线人员为学校医学相关专业讲课。通过这些一线人员的实例教学,该校医学专业学生对各大医院的运作模式、各种常见或罕见的病例、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维护、各种医疗应急事件的处理,都有较好的了解。也使学生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进而互相促进,使学生能力大幅提升。

2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工作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经济时代,在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从而学生创新创业的可能性也就大幅增加。但仅仅依靠创新创业意识是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竞争的,尤其是竞争激烈的食品行业。因此,在教育改革及时代背景下,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市场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抗压能力挑战意识。近年来,国家也大力提倡和鼓励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教育部及财政部也都下拨了相应经费来进行该项活动。并统筹全国组织大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2015年的“全国互联网+大赛”、“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中国传统食品大学生创新大赛”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增加创新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作为高校,要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尽力共享资源,开放实验室,举办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或与校外食品企业联合建立实践基地,增加学生创新创业的机会,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在未来更好地适用社会。

3加强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考虑学生的发展等问题,加强与社会各界和合作交流。要与校外研究机构、行政事业单位、食品生产加工或检测行企业进行互助合作,在以上单位建立实践基地[4]。并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让学生亲身参与食品生产、食品研究、食品检测等食品行业相关工作。使学生能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利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以得到极富实践经验的行业前辈指导,实现食品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也促进食品专业知识的正向迁移。高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相关专业学生学生输送到这些基地进行实践操作实训,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接触到毕业后可能从事的相关工作,可以了解到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这样学生们可以在实践基地的实习实践中把已经学习得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发现已学习的知识对工作和应用的不足,进而确定将来学习的方向,坚定学习好专业知识的信心。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地提升和完善自己,让自己更好地匹配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学校也达到培养并向社会输送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操作实践能力的人才。

4加快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和课程内容更新

食品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依据国家有关要求,根据学生职业意愿进行设置。是以培养新世纪食品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食品工程等相关知识的人才为目标,拟达到培养人才能很好的适应食品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质量控制检测等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的发展,及各行业务的互相渗透。知识的更新也是十分快速,尤其是专业知识。如食品生产加工及食品包装两门课程,随着机械设备的更新,都必然产生新的加工技术及包装技术,而新的技术一般更为节省成本或者是效率更高,这样就能逐渐替代旧有技术,从而使原有知识不能在适应时代的需求。又如,当下“互联网+”模式在全国乃至全球各行业盛行,食品行业也不例外,食品的生产销售等也不可避免地采用这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要让食品专业的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契合社会需求。就需要学校根据当前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如随着机械设备的更新,就需要更新食品加工机械、食品生产技术、食品包装技术、食品工艺学等相关课程内容。根据“互联网+”模式的兴起,就需要更新食品营销学等课程内容,或根据学生就业方向新设相关课程。让学生能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步,能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通过分析和实践,我们认为食品专业的教学改革,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和普遍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要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改革,很好地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时间操作技能、研究分析水平,使他们能更好地适用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满足食品行业的需要并更快地融入食相关工作。能真正实现行业和学生个人的双赢。当然,改革不一瞬间或者一小段时间就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它与发展相生相伴,食品专业教学需要在改革中不断进步发展,同时对于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需要进行适当符合现实情况的改革,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改革成果,在不断的调和中达到改革和发展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齐景凯,锡林高娃,刘燕.浅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J].吉林农业,2013,01:179-180.[2]赵良忠,夏湘,黄大川,等.应用型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新体系的建构和实践[J].海峡科学,2010,09:88-91.[3]杨武英,黄波,丁菲.高职食品加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126.[4]吴跃.科学发展视角的大学食品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19.

第二篇:食品专业论文

《食品专业导论》课程论文

我国的葡萄酒

学生姓名:洪跃生

专业班级: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4)班

学号:311000227

2我很高兴第一次以食品为话题写作。

“写一篇与食品有关的论文吧,题材不限。”

“哇,真棒!我可以爱写什么写什么,即能增进知识又不乏趣味„„”同学们跃跃欲试,兴趣高涨。

对啊,我一直对葡萄酒有兴趣,就写葡萄酒了!

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我还选了两本书作知识补充。一本是由王朝葡萄酒公司常务总经理、国家级品酒委员王树生老师主编的《葡萄酒生产350问》,书中祥述了葡萄种植、发酵工艺、技术加工、储存、陈酿、勾兑、过滤、澄清、包装、品评、管理及销售市场等与葡萄酒有关的专业知识,让我接触到许多平时没学到的知识。一本是台湾品酒达人刘家宇写的《只因爱上葡萄酒》,该书最大的特色在于简明地叙述了一些葡萄酒常识,还林列了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澳洲、美国、阿根廷等葡萄酒出口大国各自的葡萄酒分级系统、参考价格及特性,图文并茂,不但丰富了知识,还大饱眼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飞速提高,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对食品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不仅想吃得饱,还想吃得有滋味。吃得健康。葡萄酒作为一种健康饮料,在国内的需求量也随之剧增,我国的葡萄酒行业也因此有了飞速的发展。

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是拥有上千年葡萄酒历史的国家,其葡萄种植、酿造工艺、市场管理严谨,习惯上称这些国家为葡萄酒的旧世界。而中国、澳大利亚、美国、智利、新西兰、南非等国家只有100至300年葡萄酒酿酒历史,相对地称为葡萄酒的新世界。虽然中国在历史上很早就有葡萄酒栽培、葡萄酒酿造,但历史上始终未能形成较大的消费和产业,其兴起也是在近代(以1892年张裕公司的建立为起源),归在葡萄酒新世界较合理。4并且我国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识参差不齐。毕竟,葡萄酒作为一种洋酒,以前之能是豪门贵族的消费品。在超市,我们经常看到葡萄酒是直立陈列在一般货架上,甚至在专销店也有这种做法。稍微懂葡萄酒知识的人都知道葡萄酒是要躺着放的,这样可以使软木塞长期浸润着葡萄酒,防止软木塞干燥龟裂,使葡萄酒过度氧化。这次我阅读了一些权威的葡萄酒专著,踏上一个月的葡萄酒之旅,希望能拿出一些与大家分享。

1.什么是葡萄酒

我国葡萄酒新国标GB15037-2006规定: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和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葡萄酒厂条件比较简陋,大多生产抵挡的半汁葡萄酒,含汁量从30%低至20%,甚至还有不含葡萄汁的“三精一水”(指用香精、糖精、酒精、色素等勾兑而成的“葡萄酒”),严重影响了葡萄酒的发展,导致了1989年我国葡萄酒业的大滑坡。基于此,我国发布了新的葡萄酒国家标准GB1537-2006,并强制执行。该标准与《国际葡萄酒组织(OIV)法规》(2003版)关于葡萄酒的定义是一致的。但葡萄酒不像其定义那样简单,它是一种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杰作,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神奇饮料,而且还是一种“有生命”的饮料。

2.为什么说“葡萄酒”是“有生命”的葡萄酒是有生命的,从酿成(诞生)一天起就开始了从幼年到成熟及衰老的一生发展变化过程,而其他酒类如白兰地、威士忌,一离开橡木桶或其它陈化木桶之后就不会再成熟、变化了,意思即是定型了。

3.葡萄酒怎么分类

葡萄酒按色泽分为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红葡萄酒;按含糖量分为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按二氧化碳含量分为平静葡萄酒、起泡葡萄酒(高泡葡萄酒、低泡葡萄酒)。其它分类的还有利口葡萄酒、葡萄气酒、产膜葡萄酒、冰葡萄酒、贵腐葡萄酒、加香葡萄酒、低醇葡萄酒、脱醇葡萄酒、山葡萄酒、年份葡萄酒、品种葡萄酒、产地葡萄酒。

4.葡萄酒的生产大致要经历哪些程序

葡萄酒生产大致经历了:(1)除梗破碎;(2)加入酿酒辅料并浸渍发酵;(3)通过分离、压榨分别分离出自流酒与压榨酒;(4)将自流酒与压榨酒混合;(5)苹果酸-醋酸发酵;

(5)加入适量二氧化硫;(6)陈酿与储藏;(7)澄清过滤;(8)技术处理;(9)稳定性测验;(10)装瓶。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和不同的生产水平,生产程序及工艺会有所不同。

5.是什么造就了葡萄酒的典型性与风格

除了葡萄品种会影响葡萄酒的质量外,不同的年份、气候条件(葡萄生长的日照、降雨量、有效积温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等)、土壤的差异、种植反法、葡株年龄、采收的成熟度及采收反法以及酿造反法等,均会影响到葡萄酒的质量和特性。这些条件中,葡萄品种、种植方法、葡株年龄及采收以及酿造反法均可用人为的反法改变,只有年份、气候及土壤等自然条件是人力所难以改变的。正是这些条件赋予了各产区葡萄酒的典型性与风格。

6.葡萄酒的包装有何特点

(1)容积

虽然随着包装行业的发展,葡萄酒包装材料有了较多新的选择,但是玻璃瓶仍是葡萄酒的标准包装。常见的玻璃瓶容积有750ml(标准瓶)、1500ml(2标准瓶)、375ml(半标准瓶),除此之外还有4标准瓶、6标准瓶、8标准瓶的大瓶包装。有一些袋装葡萄酒的容积从1~20L的都有,以2L、3L、5L最为普遍。

(2)瓶封

通常以纸、塑料、锡合金等材料制成,气泡酒会用铁丝罩住木塞并缠绕在瓶口,而瓶封的颜色,有时会代表不同的酒。以勃艮第酒为例,有些酒商会以黄色瓶封代表白酒,红色瓶封代表红酒。

(3)瓶肩

在法国,瓶肩的倾斜角度会应不同形式的风格而有不同,例如波尔多是高肩瓶,而勃艮第是斜肩的胖胖瓶。经典的酒瓶可有上面提到的波尔多式、勃艮第式和瓶身细长、高挑的阿尔萨斯式。

(4)瓶底

如今,瓶底凹不凹已不会影响酒质。但凹底瓶通常暗示这瓶酒可以被陈放。现在酿酒技术可将杂质过滤得很干净,所以酒商会用平底瓶来包装以节省包装体积及运费。但也有酒商反过来将一般日常饮用的餐酒用深的凹底瓶来包装,使酒给人一种好的形象以促进销售。因为深的凹底瓶,瓶身会比较高,而一般人都的喜欢高挑的“身材”,因此会给人一种“这是高级酒”的错觉。但是凹底瓶对起泡酒(尤其是香槟),是非常重要的。

(5)瓶子的颜色

通过酒瓶的颜色也可知道一瓶酒的特性。装在透明波尔多酒瓶中的白酒通常甜度较高,因为其高含量的酒精可以使酒中其它成分经受住光线的照射。而干白葡萄酒一般存于绿色瓶中。德国白酒,棕色瓶代表莱茵河地区的酒,绿色瓶是代表莫斯尔河地区的酒。

(6)酒标

酒瓶上的标签是一瓶酒的身份证,在酒标上可标明年份、生产者、商标、生产地等等。在法国等国家葡萄酒酒标收到严格管制,比如波尔多产区的酒和勃艮第酒应酒的等级必须有所区分。而在中国对酒标没有一个权威的分级系统,葡萄酒市场相对混乱。

7.葡萄酒的饮用常识

在适当的温度饮用适当的葡萄酒能使酒表现出更好的风味。一般来说,年份近的,清淡的白葡萄酒饮用温度比年份远的,浓郁的白葡萄酒低,甜白葡萄酒应冰到4~6摄氏度,清淡的葡萄酒可冰到6~10摄氏度。而酒精度高、酸度高的、年份远的、口感浓郁丰厚的葡萄酒饮用温度为12~18摄氏度,但最高不应超过20摄氏度。因为温度太高会使酒快速氧化挥发,使酒精味太浓、气味变浊。相反,太冰会使酒香味冻凝而不易散发,易出现酸味。起泡酒及香槟酒的试酒温度应在5~6摄氏度。在餐会中,没有人规定某一种酒一定要搭配某一种菜,当酒食如果能适当搭配就会相得益彰。因为葡萄酒能涮清味蕾,诱出食物的美味,而适当的食物又使葡萄酒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一般情况下,红肉配红酒,白肉配白酒,腥味食物要搭配酸度较高的白酒。

8.初学者品酒

(1)先评外观

用手握杯观察时,要捏住玻璃杯的柱部,不能握杯上部,以免手纹影响观察和酒温上升。举杯齐眉,在适宜的光线下观察酒的色泽及清浑,香槟还要观察起泡状况。

(2)闻香

先闻静止状态的酒,然后晃动酒杯,使酒与空气充分接触,以便酒的香气释放出来。在将杯子靠近鼻子,再次问一问酒香。通过闻可鉴赏出酒的果香酒香陈酿香,若有醋酸味则不应饮用。

(3)品味

品酒时入口的酒量应恰好足够漱口,让酒在口中大转,让舌头上下、前后、左右及整个口腔上下颚充分与酒接触,去感觉酒的酸甜、苦涩、浓郁、厚薄、均衡协调与否,然后吞下体会,再回味。

【参考文献】

1.王树生《葡萄酒生产350问》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2.刘家宇《只因爱上葡萄酒》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年

第三篇:新课程下中学政治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程下中学政治教学研究论文

精彩导读:新课程要求我们围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服务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首先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尊严,都是自己的理想。我们作为教育工作...摘要:新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不同,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学生的成长认知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一位合作者与引导者,而不能是导演或灌输者。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师生关系

在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沿用了多年的教学大纲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国家课程标准被推到前台。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教育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成为当前一线中学政治教师思考的重点。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分成以下两个问题思考:

1传统的中学政治教学过程

1.1教师中心主义

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中心主义问题。教师把课堂当讲堂,甚至是个人上演独角戏的舞台,教师按剧本“教案”上演“课本剧”,教师是演员兼导演,学生是观众和道具。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牵着走。师生活动是以短平快的问答为主,一切按事先预定的路线推出,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课毕,学生满载着麻木与标准答案走出教室。而政治课堂上空洞的理论,干巴巴的说教令学生厌倦。

1.2教学只重结果而轻过程

传统的中学政治教学只面向结果,而轻视甚至忽视学习过程。所谓的面向结果就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寻已有的说明、已有的结论及认证、已有的答案等活动来做为教学过程的第一任务,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也是以学生接受了多少的知识为依据。只重视结论、不重视过程的教学忽略了学生思维,单纯以为教学无须学生动手和动脑,只需要听讲和记忆,把知识掌握了就可以了。于是便出现了掌握了知识却不知道知识是如何得来的,不去研究、思考、评判和推理知识的现象。这种枯燥乏味的背诵、题海训练,脱离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的有机联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了,使得学生越来越背离课堂。

1.3重教书而轻育人

传统政治教学过程仅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人格的提升。传统教学以政治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这种教学重教书而轻育人,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它把教书看为本职,不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形成,致使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形成良好人格的过程。单纯强化和注重学科知识,缺少对人的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的整体关怀,无法体现人存在于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以政治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活动困于固定、狭窄的认识主义的框框之中,片面的要求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与掌握,却

不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挫折、意志、信念等内容的追求。

2新课程的中学政治教学过程

2.1中学政治教学过程的本质

新课程的提出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强调教学就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老观念,把教学过程的实质变为如何体现人的生命价值,把课堂教学的活动拓展为讨论、合作,体现了个人与集体及社会的不可分割性。超越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的认识。

首先,新的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教学是掌握政治学科文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不是单纯的认识,更是实现生命意义的过程,是展现人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体验对生命内涵的过程。其次,教学过程的表现形式是师生沟通互动,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学生和教师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互助合作的目的就是让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生的人格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好的相遇,以达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最后,这种互助合作式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平等的师生对话。平等的对话,不单是教学的活动方式,也是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互助合作就意味着心灵的敞开,个性的张扬;对教师来说,互助合作就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待,不单单是关注事物现象,更是要关注现象的实质,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人类与社会与世界能否和谐共同发展。

2.2新课程教学过程的操作

2.2.1发挥教学在课程建设中的能动作用,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

首先要对课本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任何一种课本,特别是国家同意审定的课本,其一般性、普遍性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学生发展,往往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学情、教情,进行本土化、校本化的改造,该舍的舍去,该加的加上,不能照本宣科。其次要据本地的资源和环境,对教学内容加以改造。尽管目前的政治教材在编写中尽可能地选用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能有的材料,但对于有些地区来说,仍然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或者有更好的替代材料。

2.2.2建立教学相长、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变“传话”为“对话”

教学过程实现的主要形式是师生交往互动,这种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就是平等对话。要实现真正的对话,教师要做到:首先,要确立师生双方的主体地位。新的课程观认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是知识传递的关系,而是有着共同话题的对外关系,在对话中师生进行着知识为智慧的交流、精神为意义的沟通,师生双方都是完整的人,以整体的人格相互影响。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提高的过程,实现人格交融的过程。其次,师生相互尊重和理解是对话的基础。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互相尊重、互相信赖、互相激励,尤其是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个性给予理解和肯定,对不同的学生要做到一分为二的看待,教师对学生不要单纯空洞的说教,要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真实的意愿,要做学生的倾听者。教师要为学生展现个人独特的个性提供一个空问,让学生有一个能够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不同生命的价值都能够得以实现。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和价值示范。在师生平等沟通互助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这种引导,学生就有可能会偏离主题,甚至产生负效应。教师的示范作用、合作品质等对学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2.2.3加强书本知识,同生活与实践经验的联系,从“书中学”到“做中学”

教育的长远利益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不能单看的成绩。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靠死记硬背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与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学习方法与技能取得的高分决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含金量也绝不是一样的。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会独立思考和自己动手,要求学生亲身经历,亲自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2.2.4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

新课程要求我们围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服务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首先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尊严,都是自己的理想。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应该有最起码的尊重。其次,关注每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传统教育只注重学习结果,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欢乐愉快的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其乐融融、非常有积极性的。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上的学生则是一种冷漠呆滞、愁眉苦脸、非常消极的态度。这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同时还要求我们必须因人施教、用心施教。公务员之家:http://

2.2.5形成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体系,建构开放、充满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首先是要围绕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根据本地的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水准来确定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适宜的方式方法。突出师生活动的多样性,教师与学生的组合、学生与学生的组合等以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其次是教师努力把教学课堂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索未知世界的场地。新课堂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为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运用知识的反思与归纳,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这种开放式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活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变重知识的接受为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学习;变单一的认知性学习为多维体验性学习;变机械决定性学习为互动的交往性学习。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精神享受,当成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最后是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能产生美好的生命体验。教师要把那些能落实三维目标的因素和不可测得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美好的生命体验。

第四篇:幼儿园管理专业普通心理学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现状,并结合幼儿园管理专业特性,提出幼儿园管理专业的《普通心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应从分析目标与对象、选择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内容入手,同时在建立课程资源意识、应用延展性意识、问题反思意识、职业意识、知识整体性意识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不断丰富和多样化课程考核和评价手段,在动态交互作用中进行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兴趣。

关键词:普通心理学;教学方法;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管理专业是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4年的新设专业,在国内也属于新兴专业,《普通心理学》是幼儿园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本人在授课中发现,许多学生起初对心理学有粗浅、非理性的兴趣,对心理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学习愿望比较强烈,然而接触一段时间后,兴趣大大减弱。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学生基于以往的生活经验形成的对心理学的错误或不切实际的认知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全面系统传授,而忽视将理论与学生的专业、生活实际相结合,这种片面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认为心理学充满枯燥理论,远离生活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学习兴趣下降。[1]因此,如何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密切联系幼儿园管理专业特色,培养他们建立科学的心理观和理性的心理学兴趣,了解心理学研究以及如何开展研究,同时探索适应学生年龄和需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成为当前《普通心理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就目前幼儿园管理专业《普通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分析目标与对象:教学方法研究的逻辑起点

1、明确教学目

普通心理学是继教育学、管理学之后,幼儿园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有关心理学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既要阐明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概述各分支学科的特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要为后续课程,如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教育心理学、教育与心理测量等课程奠定基础。

2、把握教学对象

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授课安排是在大一,这阶段的学生普遍还保留有中学学习的习惯和思维意识,被动、死板,缺乏自主学习与研究意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倡导问题意识,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理论联系实际性,向学生展示学科全景,培养建立学生学科思维,弘扬科学精神作为辅助教学的一个侧重点。

二、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场域

1、进行教材改革

在教材的选用上,国内使用较为普遍的是北师大(彭聃龄)版的《普通心理学》教材,或是学前教育基础课用书科教(李传银)版的《普通心理学》教材,这两本书的共有特点是都比较强调心理学的“一般”和“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和基本原理。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感到概念繁、理论多、内容抽象、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兴趣下降大半。因此,需要考虑幼儿园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教材改革,对部分心理学知识内容进行有意识的调整与删减。教材改革主要考虑三点: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幼儿园管理专业方向的结合;二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如学前儿童发展科学)的协调;三是普通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科前沿的结合。比如,在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章适当增加学前儿童发展特点的讨论;在工作动机和组织行为章节,引入管理心理部分。

2、重新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设计

根据幼儿园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重新编制《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简介,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的基本内容、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第二部分为课程教学总体安排,包括学时及学时分配、推荐教材及要求、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考核方式及内容;第三部分为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练习、实践教学及相关必要说明。在以往的授课经验中,教学大纲仅仅限于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使用,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但在此次教学改革过程中,在学期一开始就以电子讲义的形式将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学习重难点及教学要求等向学生进行详细说明,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使学生明确课程需达到的水平。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其一可以使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课程的内容,方便其进行学习规划,建立自主学习意识;其二当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学习自我考核和评价有了依据;其三学生还可以根据推荐书籍和文献阅读,扩展知识范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研究的意识导向

教学活动的组织从强调学科内容的完整性逐渐转向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关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学活动的组织需要在以下五种意识的主导下展开:

1、课程资源意识

根据精选后的教学基本内容,搜集大量的视频与图画资料,丰富课程资源,并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刺激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引导总结出理论知识点。如对感知觉的规律、视错觉现象等内容采用图片形式可以非常直观的让学生得出相关结论,提高教学效果。

2、知识的应用延展性意识

多角度加强心理学的应用性与趣味性,便于学生更直观、感性的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利用案例和故事来解释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当教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其对特定教学内容的独特理解和真情实感时,学生往往会产生难以忘怀的感受。[2]同时,在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或前沿问题,比如近两年比较火的节目《最强大脑》中个案,来讨论说明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更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

3、问题反思意识

设置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如通过“为什么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主要反映的是人在哪些方面表现的不一样?”的提问引出人格问题的讨论,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加强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运用。

4、职业意识

在授课中加入职业意识培养,通过创设职业情景,进行互动式教学,比如针对情绪这一章,可以通过设计“如何缓解应对新入园学前儿童分离焦虑情绪”,让学生组建项目研讨小组开展分析讨论,学生既了解到未来将要进入的职场问题,同时激活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趣味性和实用性。

5、知识的整体性意识

及时总结教学内容,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课前提问、课后布置练习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每章课程内容结束之后,首先由学生对本章知识点归纳梳理,并以框架图表的形式绘制出来,再由教师点评总结。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知识系统,使他们明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为期末复习做好铺垫。

四、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的检验

科学的考核方法既能使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课程考核应兼顾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和课堂主动性的培养,将考勤、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项目参与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结合起来,再根据期末考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勤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20%,小组讨论项目参与度和课堂表现占30%,在课堂反馈调查中发现,93%的学生认可并接受此考评方式,同时对开展自我测评和小组互评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期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他们培养自我学习、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意识和主动性,而这也是课堂教学应追求的目标。总之,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是孤立的,它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受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影响,改革需要综合考虑四者的交互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学科基本内容,提高学生兴趣与关注度。

注释:

[1]陈向丽.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1.8.[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第五篇: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素描教学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动画专业在我国高校起步较晚,随着动画专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动画专业基础理论、学科理念及发展进行严肃认真的研究。素描教学作为基础训练的核心课程,在动画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将素描教学与动画专业方向进行结合,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关 键 词:动画专业 素描教学 课题训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生源的扩大、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与国际间学术交流的逐渐增多,高等院校在学科结构、办学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型学科、交叉学科不断设立。从属于艺术学科的动画专业在此背景下在我国高校设立并迅速发展起来。从上世纪后期到今天,短短几年的时间,动画专业已经遍及我国大部分高校。从教学规律与理论方面来讲,动画专业还处于起始阶段。根据教育规律,对于动画专业基础理论、学科理念、专业发展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研究,结合现状在实践中发展总结,站在学科前沿的高度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动画专业具体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论证,从宏观发展到教学方式等各方面对动画专业学科建设进行完善。

素描教学作为基础训练的核心课程,历来在艺术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发展,关于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改革及探讨相继出现,触及到素描教学与专业方向结合的课题,产生了许多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探索。目前对于艺术设计中的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在中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早的学科,素描教学初步发展出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教学改革迈入稳步发展的阶段。但针对于起步较晚的动画专业,素描教学与其学科的结合还处于初级阶段。既不能用传统的艺术教学方式对待动画专业的素描教学,也不能套用其他设计专业的模式。对于动画专业如何开展素描教学,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素描教学与动画专业结合的意义

动画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不同于其他艺术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素描教学如何与动画专业紧密结合已成为一个课题。

根据动画专业的学科特点,素描训练的重点包括对人物、场景、空间的把握和造型能力以及对专业的控制能力等。具体来讲,首先是动画专业的学生要具备较强的描述能力,由于动画专业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较高,因此许多学生过分依赖计算机技术,忽视了动手能力的训练。然而,严谨的造型、出色的控制能力依然是动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高校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动画设计艺术人才,而不是计算机软件操作人员,因此艺术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成为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点。其次,动画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形象创作能力,这是动画专业的重中之重。形象创作能力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能力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进行专业的训练;此外,还有动态把握能力和场景表现能力。针对动画专业特点,对人物动态和场景的表现是素描训练中的另一个重点,通过系统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作能力,并在动画设计环节发挥作用。

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在短期的素描训练中迅速地改变早已形成的视觉思维习惯、视觉审美习惯和视觉表达习惯。要破坏旧的审美价值观,建立新的审美价值观。在素描训练中,技术要适应思维的变化,即技术语言为思维服务。

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并针对专业要求,可以将素描教学安排为上、下两个学期进行,以明确的课题训练为单元,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明确训练目的,以期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本文将以第一学期的课题训练作为研究内容,进行具体的探讨。

二、动画专业素描课题训练

课题训练一:描绘能力训练

描绘能力训练安排在学生入校后的第一学期,由于我国艺术招生考试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接受的几乎是完全一样的绘画训练。这样的模式,一方面使招生考试有了一个容易划分的标准;另一方面却或多或少地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本课程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方向分析,改变学生的应试状态,从开始便进入专业状态。此部分的教学重点是描绘能力的训练,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描绘对象,使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思维状态。

有机物描绘(自然生命体)

花卉、植物、动物、贝壳、化石、地貌、水纹宇宙、景观氛围等自然事件成为视觉世界中最为普遍与生动多变的图像;同时,自然的表现样式的发展也典型地反映了“视觉方式”的演化:从稚拙的模仿发展为技法成熟的再现,从线性透视的三维空间表达转化出多维及抽象的挥写,从寄景抒情的意境渲染演绎为隐喻的象征语义……视觉艺术实践表明,自然物象与自然景观无疑是创造性设计活动的不竭源泉之一,是激发创造灵感的动机之一,是获得创造动力的启示之一,是形成设计的艺术风格、语言形式的文本之一。

大自然中隐存着视觉形式的所有要素:对称、比例、平衡、协调、对比、线条、形态、空间、光影、色彩、肌理、图案等。在自然中进行课题的选择,其意义就在于研究如何将这些要素从自然形态中辨识、分析、生成出来,从不同的层面理解自然的表现语义,实现在动画设计艺术中具有独立价值的表现与运用。

在自然物体描绘训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物体,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感受对象,体会自然形象的转换,同时掌握由三维向二维转换的规律和技巧。

无机物描绘(强调质感)

任何物体的外部形态,除了自身的外部造型以外,都是通过形成外部形体材料的表面结构关系来表现自己的存在,都隐藏着物体材质的美感,作为未来动画设计师的学生应该深刻地研究它,挖掘它材质的美感,以便在将来的设计中将物体材质的美感更深刻地表现出来。

通过这个单元课程的训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客观物体特性的观察、思考和认识的敏感性,提高学生应具备的眼、心、手三位一体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进一步训练学生细腻的观察能力、坚毅的态度、专注的精神状态和丰富的表现手法。我们有着各种物体的质地感觉,不同的质地产生出丰富的质感。画面中质感的表现一般是由模仿物体表面形态开始的,平面描绘的方法能够产生视觉想象,利用各种工具、材料制作的方法可以使质感的表现更为丰富。

质感既是视觉的又是触觉的,有时需要眼睛和手的共同参与,许多物体表面细微的肌理需要结合皮肤的接触才能感觉到。同类的材质,外表一样,但手感不同,有些材质的外表与手感是相反的。选择生活中的无机物进行质感描绘训练,根据质感类别选择物体,如金属、塑料、玻璃、纸品、织物等,对物体进行深入描绘,通过细节感受形体,通过训练使学生体会无机物与自然生命体的不同状态,产生鲜明的感受,同时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描绘能力。

课题训练二:形象创作能力训练

形象的创作能力在动画专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基础训练中的重点,需要用较多的学时来完成。这一课题分为两部分进行,即人物写生训练和人物形象创作训练。(转第117页)

(接第111页)

人物写生训练

在造型语言中“形”具有深刻的内涵,它是一种立体的、全局的、内在的物态现象。艺术家的观看,是对外在诸多因素的一种整体观照。当我们想进一步观看物象时,总是在比较、目测的过程中接近我们想要了解的,必促使感受系统在观看过程中获得一种整体经验,如此,才能便利我们更大范围地观察物象,把握比例的可能性。当物体的整体印象贯穿于素描的始终,并在深入确定物象关系的过程中,始终把握住基本的脉络,这便是达到准确描绘目的的前提,也是整体观察的意义所在。人物写生训练中对“形”的把握相当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后期的形象创作。

人物写生训练部分强调对人体结构知识和表现技法的掌握,着重进行结构、动态的表现训练。人物形象的选择应广泛,男、女、老、幼以及各个行业的形象都应该有所涉及。训练过程分组进行,分别以头面部表情、肢体表情为主题进行训练。

不同于传统的人物写生,头面部表情训练部分更加注重情绪的表现,课堂教学采取短期作业的方式,使学生体会不同性别、年龄对象的喜、怒、哀、乐等状态,训练迅速捕捉表情、表达情绪的技巧。肢体表情训练部分分为着衣和人体两个方面进行,重点放在动态结构和肢体语言两个方面,首先使学生具备相关的人体结构知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同时通过不同的动态表现,进一步体会肢体语言所体现出的情绪,将肢体表情与面部表情相结合,更加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创作训练

人物形象创作训练是在前期写生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主题创作。主要分为三个主题进行(根据学时可适当增加)。

主题创作一,设计创作一个典型人物的系列状态。要求学生结合模特或图片,自己设计一个人物形象,完成一个不少于二十个表情和动态的系列形象创作。

主题创作二,根据文学作品描述,创作一个人物形象,描绘其一天的生活状态,此系列不少于20个表情和动态。

主题创作三,结合场景创作人物形象,设计(或根据文学作品选择)一个较简单的情节,结合室内、外场景进行创作。此系列篇幅不限,要求形象生动,场景和谐,情节完整。

人物形象创作阶段介入实质性的动画形象创作,此阶段要采用多种形式帮助顺利完成课题训练,如模特的配合、图片的利用、速写练习、计算机模拟等各种手段进行辅助,严格根据要求,创作完整、生动的人物形象。

综上所述,动画专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对其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有着重要意义,素描作为基础训练的一部分,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课题训练的方式使学生从客观世界的存在规律中发现“素描”中的设计因素,使素描训练从技法的思考和表达向思维的变化和表达方面转变,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多角度地观察、分析、理解的能力以及由此而发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动画专业素描基础训练过程应该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表现技巧都要随着视觉和思维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中形成适应现代动画设计需要的新的视觉思维基础、新的审美基础和新的技术语言基础。研究动画专业的素描教学理论和方法,必将对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英)约翰·伯格著,刘惠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美)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下载教育改革下食品专业教学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改革下食品专业教学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构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课堂教学。为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教师改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文教育理念下小学教学研究论文

    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振兴的伟大未来。相对应而言,小学的教育需要有和谐、协调、均衡有序的环境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只有遵循先进的......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浅谈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三班41007153 李丽 【摘要】 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教育的背景,理念,政策,课程文化等。任何关于教育政策的讨......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中小学课程改革 浅谈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 学院:物理学院学号:***姓名:岳良 一什么是课改 课改是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的简称。它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课改,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了。从最早的小学五年制到六年制,到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课改,如今全国已实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基础教育也悄然在发生着变化。也许我们......

    幼教论文 浅谈幼儿教育改革下的音乐教育

    浅谈幼儿教育改革下的音乐教育 《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研究论文(小编整理)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接着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围绕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了一下加强电子商......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 摘 要: 面对当今社会的需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也做了多次改革,然而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教学、口语习作教学的基础,最新的小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