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一体化发展面向未来的国家战略
城乡一体化发展面向未来的国家战略
【摘要】城乡一体化的提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重要的战略意义,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未来。城乡一体他的初级阶段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高级阶段是提高人的社会流动性,特别是为穷人进城和富人下乡提供了渠道,以便建立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良好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目前中国城乡一体他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重视解决标准问题、理论问题、方法问题和保障问题。“十三五”是中国深入推进城乡一体他的重要时间窗口,建议抓好规划引领、明确发展标准,推进市场决定、建立良好机制,改进政府作为、实行配套服务,加强制度保障、确保走向长远。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社会流动性社会结构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强调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和提高人的社会流动性,是中国针对过去实行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和建设投资发展不协调布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比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更高一个层次的社会要求,也是一个关系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家发展战略和长远发展秩序的问题。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尽管说得有点夸张,但问题确实严重。城乡一体化的短期目标是要实行问题导向,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农业现代化支撑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城镇化化解“三农问题”,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相关的投资理财、就业创业、生活方式、教育医疗和社保关系等在城乡之间合理规范地自由选择和自由流动,特别是为穷人进城、富人下乡提供便利和激励,推进城乡分工合作、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提高稀缺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社会福利总水平。在中国新阶段新形势新常态下,这项工作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关系中国经济发展未来。
城乡一体化关系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
城乡一体化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工作的简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但受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制约,中国城乡发展之间不协调、不开放、不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城乡空间布局欠合理,城乡公共管理欠整合,城乡基础设施欠配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城乡要素市场建设不统一,农业农村发展大大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农业农村发展辐射带动力不强,城乡之间平等交流分工合作不够,深刻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从2010年开始,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中国已从下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上中等收入国家。这是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中国既面临着有利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艰巨的发展挑战。“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工作是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强和改善政府公共管理服务。经过五年的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到2015年,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8亿人,人均GDP为4.94万元(约折7924现价美元),全国GDP为67.7万亿元,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为9.0%:40.5%:50.5%,城市化率56.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35.7万亿元,贷款余额99.3万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为15.22万亿元,财政支出为17.58万亿元,粮食产量62144万吨,肉类产量8625万吨,禽蛋产量2999万吨,牛奶产量3755万吨,水产品产量6690万吨,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其中城镇人均31195元,农村人均11422元。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逐步进入新常态,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与以前相比发生重大变化,对调结构、转方式、抓改革、保增长、防风险、惠民生、讲秩序、可持续提出了迫切要求,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未来,而城乡一体化与这些内容都有重要关联。其一,城乡一体化事关中国稀缺资源配置的空间和范围,影响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和平稳较快增长,是调结构、转方式的基本内容。推进城乡一体化意味着要拆除城乡之间人为制造的藩篱,包括有形障碍和无形壁垒,这将提高人的社会流动性,促进人的知识增长和资本积累,同时拓展城乡产业发展资源要素供给渠道,既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机会,也为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机会。其二,城乡一体化事关中国不同部门之间有效需求创造,影响市场经济所存在的过剩问题的解决,是抓改革、保增长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所内合的最大矛盾是过剩,特别是相对于购买力不足和市场限制所带来的相对过剩。推进城乡一体化意味着要拓展消费市场,扩大消费群体规模,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这既为城镇产品服务去库存流向广阔的农村提供可能,也为农村产品资源去库存进入城镇提供可能。现代城市是人口集聚和创造收入的中心,农民进城就业安居和市民化,可以激活城镇巨大的消费市场。现代农村的发展内容丰富,城市人下乡投资创业和享受田园生活,可以激活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改善提升农村生活设施和生产基础条件。其三,城乡一体化事关中国社会稳定和社会结构建设,影响市场经济的缺陷或不足的解决,是防风险、惠民生的必要内容。推进城乡一体化意味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去深入了解市场,深入了解社会,深入了解基层,调节经济周期,调控两极分化,可以减少经济波动和社会问题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其四,城乡一体化事关中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影响国际竞争力、气候变化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是讲秩序、可持续的关键内容。经济越发达,效率越高,秩序就越重要。城乡一体化是发达国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解决气候变化及环境等问题的重要基础,是发达国家经济保持高效率运行所需要的一般秩序。中国要增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解决气候变化和环境等问题,建立适应经济高效率运行的良好秩序,都离不开城乡一体化。城市是人口、建筑、工业、交通、物流的集中地,也是高能耗、高碳排放、环境污染的集中地。如果缺乏农村的有效参与和配合,气候变化和环境等问题是很难解决的。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
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和农村发展工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战略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工农城乡关系,在处理城乡发展关系上经历了城乡通开良性循环、以“大”农村促“小”城市发展、农村和城市顺次改革同步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城乡差别逐渐加剧、从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到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等五个阶段。总体上,城乡一体化的提出既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开始,由中央针对中国工农城乡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而逐步提出的。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的内容本身也有所变化,需要在理论上不断进行总结、提升和深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和拓展。
2002年到2008年,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并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时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工作处于萌芽阶段并包含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对国民收入分配关系进行调整,国家扩大对农村“多予”“少取”范围,加大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力度,对“三农”财政投入政策做出具体规定并保证投入规模逐年扩大,逐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更加关注农村民生(参见专栏1)。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构想。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作为科学发展总要求的“五个统筹”之首。2004年,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两个倾向”的重要论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当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带有普遍性的倾向”。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把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指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提出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建设和社会管理一体化。
专栏1 2002~2008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内容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的结构,增加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支持,逐步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004年中央1号文件: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繁荣小城镇经济。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中央1号文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加大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
2014年中央1号文件: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子少取放活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县域村镇体系,统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提升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2015年中央1号文件: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力实行脱贫攻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健全住房供应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完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文件报告整理
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提出问题、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国多种城市形态、多样乡村、多个民族、多元文化并存,各地城乡建设情况各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一,政府实力能力差异悬殊,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复杂,必须统筹考虑,解决一系列关键问题。按照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近年来各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进展实际,有四个问题必须重视。
标准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很强的工具性,首先要明确目标、建立标准,这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具有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是工作考核的基本依据。自中国政府提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的目标任务以来,迄今为止,已经明确的标准主要是“六个一体化”(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建设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在实践中,主要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些标准是重要的,但还很不够。一是标准内容有缺陷,对人的因素考虑不足。城乡一体化是为人服务的,但在目前的标准中,只见物不见人或者难见人,难以在各项工作内容上进行取舍。二是标准内容不具体,在实践中落实考核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首要工作是搞好规划,让未来城乡发展的具体边界和框架科学合理和清晰可见,以此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让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但目前这一工作尚未受到足够重视,很多规划基础不扎实,顶层设计不合理,基本内容不完善,特别是多数还不公开、不透明乃至限制发展的多而促进发展的不足。三是标准之间缺乏衔接配套,在实施中有内部冲突。推进城乡一体化涉及面广,各项工作内容很多,多数地区在发展优先顺序安排和统筹协调上缺乏明确界定。
理论问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和制约因素很多,政府有重要职责,但也不全是政府的事。城乡一体化不等于城乡一样化,不等于新型城镇化,不等于新农村建设。新中国是现代国家,目前的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在城乡发展上只能干有限的事并将这些事干好。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结合未来的发展目标,政府究竟应该干什么事、怎么干好,对这些事如何进行选择、排序、连接、组织、管理、监督和保障,如何建立良好的机制,需要完善和创新理论来指导政策实践和具体工作开展。但目前社会上对此研究重视还不够,特别是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在行动研究上不深不透,忽视了国家应在有限政府框架内解决这一最重要问题。在实践中,各有关部门单位各种思想认识观点主张很多、分歧很大,基本上都按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和本人工作最有利的内容来思考和设计制定整个公共政策,组织安排政府各项工作,势必阻碍整个推进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在发展目标定位上缺乏为人服务意识,在政府定位上求全责备;在实现途径设计上缺乏整体框架,在政策设计上很不完善;在工作布局安排上缺乏合理路线图,在工作安排上抓不住重点。
方法问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隐合有假设条件的,采用科学的方法至关重要。这项工作既涉及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思想观念和政策措施的转变,也涉及城乡关系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既涉及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涉及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调适。在政策设计上,要从全局、长远、战略、宏观、前瞻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政策的设计、执行和保障统筹起来考虑,将现实社会中的人作为政策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考虑政策制定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将这些因素作为条件尽可能显示在政策内容中,将政策作为一种限额交易合约,对政策运行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比较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保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产生新问题。其核心思想是政府作为在边际上,要在政策中合理引入条件,明确列出各种条件,将政策具体化和边界化,实行合约治理,使政策执行富有效率,同时制度保障可靠有力。但在实践中,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主要以文件为主,在引入条件和分类管理的政策规定上很不完善。
保障问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配置资源、加强保障,建立长效机制。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加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进展缓慢,在重要稀缺资源配置上保障不力。一是技术创新慢,发展资源稀缺。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平、发展模式和政策要求,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农民工市民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也需要国家大力支持,都需要解决钱的问题、人的问题和地的问题等,这些发展资源都是稀缺的,国家在配置上两面为难。二是制度创新慢,稀缺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在发展资源稀缺的背景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以及让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目前中国这两个作用都还发挥不够。特别是国家对城乡资产及其相关土地和资源的产权的合理界定和保护不足,城乡统一市场建设滞后,农民难以搬迁进城,实现市民化,城市人难以下乡投资买房和享受生活,稀缺资源难以通过市场交易优化配置。同时,国家目前还缺乏房地产税、继承税、赠与税等基本制度,政策性投资管理平台建设不足,有效率的公共服务组织缺乏,对不同资产所有者和不同收入水平人员家庭依法依规进行合理利益调节方面存在不足等,也造成部分稀缺资源占用浪费或重新配置困难。
“十三五”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十三五”是中国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时间窗口。当前中国经济步入“增速变化、结构升级、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创新。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未来需要,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要求,在近年来工作基础上,以战略主动谋求发展先机,以规划完善统领发展全局,建立市场机制,改进政府作为,优化制度供给,确立坚定的决心、改革的精神、统筹的方法和长效的机制,力争在正确处理城乡关系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上取得新成就。
抓好规划引领,明确发展标准。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要围绕提高人的社会流动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扶持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为穷人进城和富人下乡提供途径、扩大社会稀缺资源配置的空间和范围、促进发展动力拓展转换升级、缩小城乡区域劳动生产率和家庭收入生活水平的差距,长远谋划,推进城乡合理分工和有机连接,促进城乡内部结构优化调整,同时引入绿色发展理念,发展“低碳”城市和生态农业,完善和健全城乡发展规划,规划配置好土地和空间资源、规制和引导城乡健康发展,将各种相关规划制定完整并公开发布。要立足现有基础,处理好短期与长期、宏观与微观、政府和市场、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实行问题导向,明确到2020年工作的具体标准和相关衔接配套办法,寻求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取得重要突破的途径,释放国内需求潜力,升级消费结构水平,扩大消费群体规模,拉动广阔消费市场,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增添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和平稳较快增长。
推进市场决定,建立良好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平台是市场交易。要围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解决城乡发展资源都稀缺的体制矛盾问题,引入市场机制,对稀缺资源在不同区域单位配置的效率进行客观评价,促进稀缺资源从相对富余单位向相对稀缺单位合理流动。推进理论创新,对中国城乡土地所有制,按照建立制度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入现代制度和经济学理论进行重新解释,对土地市场建设的影响和制约因素进行全面深入考虑,建立城乡土地管理制度的内在一致性,探索引入土地所有权税费和土地特定用途补助,为深化城乡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支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城乡资源要素供给渠道,促进低成本融资。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拆除城乡之间人为制造的藩篱(包括有形障碍和无形壁垒),促进多方利益相关者充分参与,对排他性权利及其隐合责任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计量化、交易化,加强城乡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建立房地产税、继承税、赠与税等基本制度,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含用途管制、空间管制、指标交易和产权流转)、资金(含现金流、长期资金、投资项目)、人力资源(含从事三次产业、提供管理技术、信息咨询服务等)等市场体系,立平台、去库存、补短板、拉链条、促分工、做交易、建合作,促进城乡要素之间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
改进政府作为,实行配套服务。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围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让国家在有限政府框架内解决城乡发展的结构矛盾问题。一方面,国家要在宏观和大局上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农村实行“多予”、“少取”和“放活”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发展质量水平。合理界定、保护和明晰城乡资源环境产权,完善城乡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绿色采购、节能建筑规范、垃圾废物管理及回收利用等力度,加快建构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另一方面,国家也要在微观和地区上尊重各地发展实际差异,探索多元城乡一体化模式。在微观上,加快弥补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让农村行路畅通、用水方便、生产力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在地区上,推进城乡区域合纵连横、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城乡互动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要适应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需要,探索引入专业化组织,开发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建设新型农村管理服务载体,发展政策性投资管理公司,建立农村劳动者及劳动贡献登记管理服务中心和农村投资交易所等,为农民进城和城市人下乡牵线搭桥、分散风险和提供相关配套服务。
加强制度保障,确保走向长远。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长远保障是制度建设。要围绕讲秩序和可持续,让国家在有限政府框架内办事,在完善和创新公共管理服务上有所突破,从加强基本制度建设入手,科学合理地确定深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城镇土地国有制改革的方向,合理引入条件,明确界定和保护劳动者在制度中的产权,实行有保留、有取消、有修改相结合,建立内在逻辑一致的完整制度框架,激发各种劳动者在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上的生产积极性,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建立完善国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领导机构,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日常工作机制,组织在法律授权下开展改革试点和推进全面工作。深化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政府工作权力明确界定为有条件的权力,并公开这些条件,将政府工作职责明确界定为有限责任,并进行责任分解,推进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借鉴日本经验,制定和完善专门法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统筹推进国土综合开发,注重开发和地区综合发展,推动大型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综合环境,构建交流网络和多级分散国土框架,推进多种主体参与开发和地区合作,保障国土开发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城乡一体化发展
浅析城乡发展一体化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战略措施,深刻认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因、举措,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小康社会、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加快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关系开始发生了新变化。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所减小。但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现代化滞后,经济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明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中最严重的制约仍然是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研究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举措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原因
(一)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中国二元经济矛盾,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方面可以落实扩大消费,另一方面可以消化过剩产能,第三方面可以保证经济增长。我们现在所推动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与之前启动的“城市化”进程是不同的,当时的概念注重于大城市的外延和无限的扩容,而本次则更注重中小城市群,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后,不仅隐藏着巨大的内需扩容的空间,也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个分拆与重塑的过程。现在农民工进城,但他们并没能真正的融入城市,每年春节又出现返乡客流这种人口的不正常流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他们享受不到城市的待遇,没有城镇的医疗保险,他们建了很多高楼大厦自己是没法住的。农村发展滞后,很多农村留守儿童被拐卖的、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对于建设新农村也不利。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在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结合起来,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动力,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根本矛盾的重要途径,从国情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 镇的发展,在资源、土地方面更加宽松,也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都转移到北京、上海是不可以的。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使农民享受教育、医疗、廉租房等城市公共服务的前提。中央的重大举措将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逐步稳定下来,为消费提供较大的增长空间,并推动城乡差距的解决和维护社会稳定。
(三)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由于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占中国人口3/4的是农村人口,实际上我们3/4还在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理论上讲,是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彼此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实践上讲,是由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的。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据统计,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饮水不安全、一些村庄还不通公路、一部分农户还没有通电,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人均医保支出、千人平均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低保标准、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水平等都明显低于城镇;特别是1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于户籍限制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难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不能真正融入城市,长期游离在城乡之间,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既然制约“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那么,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举措
(一)加大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
双向的城乡一体化不是仅仅以城带乡那么简单,需要从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做文章:一方面要增强城市的辐射功能,比如城市的相关发展项目应向农村延伸或转移,也可在考虑资源与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城乡一体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另一方面农村要提高接受城市辐射的能力,比如农村要制定向城市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根据本地资源的特点,选准与城市对接的项目,以便于城市产业的延伸和转移。就统筹城乡发展来说,强化政府服务职能,重在强化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对农村服务的职能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涉农信息服务、涉农项目会办服务、政产学研协作服务、涉农人才培养服务、银企合作融资服务等等。目前应高度重视这几个方面的服务,一是以项目推进服务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专项资助计划。如就秸秆处理而言,政府可以用科技项目推进的办法来促进秸秆还田或秸秆能源的综合利用。二是要着力搞好面向农业现代化的技术服务,建立布点合 理的专业技术站所,形成能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 捷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三是着力打造面向农业现 代化的金融服务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业务向农村延 伸,并完善涉农金融担保制度,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目前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 主,远不能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为此,要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引导各类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立金融网点,并鼓励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等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新型 金融组织。
(二)加大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
要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关键是要落实 好强农、惠农、富农的相关政策。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 给。”现代农业是农村发展极为重要的基础,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现代农业以规模经济为基础,为此要注重打造主导产业明确、产业发展良好、辐射带动有力、功能布局合理、公共产品配套、生活设施齐全、城乡面貌清新、农民安居乐业、城乡 一体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园区带动高效农 业、设施农业、设计农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创新吸引投资,将土地流转给有投资能力的农业生产大户和有金融机构支持的农业合作组织;另一方面要将农民原有分散的联产承 3 包地,通过流转向专门从事农业 生产的人集中,改变一家一块田或一家几块田的零 散生产经营状态。同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充分 保证农民的利益,确保农民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 中增加权益收入。(三)坚持改革创新,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强大动力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显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城乡两方面都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农村改革,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要针对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机制在农业农村中不断深化、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更普遍应用等新情况,在切实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的组织和制度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此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在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在切实保障农民合法财产权益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要在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和服务能力的同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组织化程度
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在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将更加突出。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尽管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典型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要从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束缚。随着二元结构的转换,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和商品交换就构成了城乡间最重要的联系机制。因此,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战略作为城市—乡村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城市离不开乡村,乡村也离不开城市。城市和乡村本为“一家”,只是随着 4 社会分工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逐渐从空间上分离,并由此产生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一系列的差别。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混沌—对立—隔离的过程,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重心将逐渐由城市转向了城市—乡村地域,城乡系统也将趋向统一融合。对城乡这样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不应将各亚系统分别对待,必须重视整体综合。在城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都要求其他系统的配合与支持。因此,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城乡间的顺利贯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人口与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财富,又是城乡进一步发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也不可能全部滞留农村。要保持城乡这一复杂巨系统的高效率运转,必须要强调和重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外部系统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城乡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将会促进城乡间人才、科技、信息、文化等的交流,从而繁荣城乡经济。解决农村剩余人口问题,必须要从城乡两方面统筹考虑,重在疏导和分流。
第三篇: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
唐山: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行进在冀东大地,不时能看到一片片新建起的楼群——农村新社区。走进楼群,宽阔整洁的街道两侧,路灯林立、绿草茵茵。休闲娱乐广场、村民活动中心、幼儿园、村民诊所、便民超市、垃圾转运车„„各种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家家有楼房,做饭用天然气,活动有广场,锻炼有健身器,生病有合作医疗,老有养老金,虽然还叫于林庄,感觉却和城市没啥两样!”说起生活变化,丰润区韩城镇于林庄76岁的李俭满脸高兴。于林庄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受益村庄的一个缩影。
2009年10月,省委、省政府确定我市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市级试点单位,要求我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推进体制和制度创新,为推动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积累经验”。2010年4月,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了《唐山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并提出了“积极探索、率先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要求,希望我市为全省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作出突出贡献。一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总目标,按照“154”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思路,努力在规划编制、产权改革、民居建设、城乡社保等11个方面寻求新突破,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明显。无数像李俭一样的农民,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日子越来越幸福!
坚持规划引领,初步构建起了新型城乡形态
规划是龙头、是基础。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规划,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新体制,推动市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体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唐山市坚持把规划编制作为先导性工程来抓,按照“全域唐山”的理念和“三个集中”的原则,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健全城乡规划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依法监督、管理,城乡规划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从2007年11月开始,历时一年时间,我市率先在全省地级市编制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2008-2020)》,明确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思路、目标和重点。组织市规划部门和县(市)区,相继编制了近郊区城市化发展规划、县城扩容建设规划、中心镇扩大发展规划、中心村扩村建设规划、基层村建设规划。根据新一轮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到2020年,全市将逐步构筑起“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中心村—规划保留村”的城乡空间布局。
2010年,唐山市首次在全域范围内实现了“三规合一”,即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三个规划实现了衔接配套。为搞好农村新民居建设,2009年至2010年市财政投入3000万元奖补资金,聘请具有二级资质以上的规划设计单位,先后为400个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编制了建设
规划,全市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有了科学的规划保障。
强化产业支撑,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现代农业是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全市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作为促农增收的一条基本途径,始终常抓不懈。
组织实施“1510工程”,去年全市共确定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18个,计划总投资155.65亿元,比上年增长37.5亿元,其中有2个项目被列入了省政府督导和省产业办重点项目,有6个项目被列入了河北省2010年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到年底,竣工项目77个,完成投资35亿元。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全市狠抓产业化三大环节:大力发展壮大“农”字号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全市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全市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家和34家;扎实推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着重抓了乐亭、玉田、丰润3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建设。突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各县(市)区都谋划启动建设了一个面积不少于50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其中玉田县现代农业示范区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全市组织开展了省、市、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三级联创”活动,确定了市级示范社150家,申报了省级示范社41家,年内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30个。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52个,发展会(社)员数9.1万户,辐射带动农户达54.8万户。
2010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额达到320亿元,比上年增长6.5%,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已经达到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10元,较上年增长12%,增幅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拉大的趋势开始得到遏制。
实施新民居建设,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从2008年开始,着眼于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我市就以创建科学发展示范村为载体,全面启动农居改造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已有440个示范村实施了新民居建设、旧民居改造工程,其中整体新建村301个,改造提升村139个,涉及10.97万户,累计投资达203.7亿元,在完成示范村数量、建筑面积、投资总额等方面均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具体实践中,各县(市)区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以及“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坚持把新民居建设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将村庄建设规划纳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体系;把新民居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把新民居建设与农村改革相结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把新民居建设与创新经营机制相结合,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把新民居建设与改进农村公共服
务相结合,促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把新民居建设与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相结合,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促进乡风文明。相继探索创新了城镇资源带动、土地资源置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产业发展带动、新批宅基地和旧房翻建、特色村改造提升等“六种模式”。
新民居建设,实现了农民富起来,农户暖起来,农村靓起来,农家乐起来,农村经济繁荣起来的愿望,真正成为了一项惠及民生的幸福工程。加快了主城区扩张、县城扩容、中心镇扩大、中心村扩并,让更多有条件进城、愿意进城的农村人口实现了到城镇就业、生活的愿望,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加快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已达到54.9%。
着力改善民生,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目的就是要让农民与市民一样平等地享受到公共服务。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市不断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上水平。
2010年,全市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经费市级以上资金达到2.67亿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9亿元。同时,为义务教育阶段57.86万名农村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及部分教辅用书,涉及资金6294.8万元。共为2.53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1009万元。继续推行“农民工子女就读无障碍”模式,全市有620所公办学校共接收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口子女26337人。累计投资12.05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不断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农村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100%;农村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得到普及。
为了让农民能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我市不断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开展了乡镇卫生院“三基两化”建设和村卫生室建设。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已全部通过标准化、规范化乡(镇)卫生院示范县(市)考核,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标准化率达到80%。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2010年,全市参合农民达476.3万人,参合率为96.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2009年的100元提高到140元,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万元。农村五保户、贫困户通过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全部参加了合作医疗。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不断满足农民对身体健康与精神文化的需求。努力缩小城乡文化投入、阵地、队伍差距,县级文化中心、乡镇文化站、村民中心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实施的4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了481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为每个书屋配送图书1273种和部分报刊杂志。全市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197个,基本实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建设了75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改善和保障民生,关键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为此,市委、市政府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医疗、养老保障和低保水平,作为20件实事工程来抓。2010年,全市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2万人次,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3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540元。五保老人供养率保持100%,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均居全省前列。全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取得重大突破,全市有10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参保人数达到122万人,其中29.9万人已经领取了新农保养老金,分别比2009年底增加78万人、12.9万人。开展试点个数、参保人数、领取养老金人数均居全省首位。
深化配套改革,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围绕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不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积极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开展了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林权、农村承包土地(果树)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农村水利设施所有权确权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机制,为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创造条件。引导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大合作”,让股份合作经济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实现形式,股份分红成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基本途径。
开展了中心镇试点工作,择优选择了玉田县鸦鸿桥镇等6个镇开展中心镇建设试点,支持试点中心镇扩权强镇,指导6个试点中心镇编制了总体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立镇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人口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探索建立了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加强了对农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的管理,依法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存量,健全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村级集体财富稳定增长的运行机制。到去年底,全市建立集体财富积累机制的村和建立“三资”监管机制的乡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中,建立村级财富积累机制的村达到4586个,占总村数的90.2%。通过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建设,村集体实现增收7853.7万元,节支1638.5万元。
加强农村设施建设,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着眼于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市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不懈地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2010年又建设了500个文明生态村。全市共投入资金27809.9万元,完成道路硬化1429.6公里,造林绿化231.5万株,院街净化清理垃圾74.6万方,安装路灯11981盏,新建沼气池8860个。全市606个村“户户通”工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2611万元,硬化道路1350公里。目前,全市累计建设文明生态村4436个,占全市总村(队)数的86.6%。“户户通”村达到2606个,占全市总村(队)数的50.8%。在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同时,全市选树了200个村民中心建设典型,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到2010年底,建立“八项服务”的村200个,建图书室的村198个,建卫生室的村196个,建活动广场的村197个,有文体器材的村194个,建文体组织的村198个,经常开展活动的村193个,制定制度章程的村200个。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为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全市组织实施了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攻坚行动,在全市农村推行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健全了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管理制度,形成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6.9亿元,共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35个,购置垃圾清运车245辆,聘用保洁员1.8万名,全市实现“户收、村集、乡运、县处理”的村达到493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5%。
支农投入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各种设施的完善,让无数农民感受到与城市生活没啥两样。
承载着省委、省政府的重托,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望,唐山,正朝着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阔步前行。
第四篇:科学认识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科学认识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战略再次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瞩目的焦点,反映了两者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从“五个统筹”的战略高度,将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发展战略的宏观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央文件的精神,下面就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两者的关系谈几点认识。
1.正确认识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日益融合、持续趋优的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破除城乡分割和对立,加强城乡联系,推进城乡平等与融合发展,形成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生态和谐化、社会文明化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实现城乡一体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工业化基本完成,迈向后工业社会;(2)城市化发展从市区集聚化阶段进入郊区扩散化阶段;(3)都市型农业现代化初具规模;(4)中心城区和郊区之间快速交通网络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5)城乡平等发展体制初步形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多个行政区经济在体制上组合成为更大规模的经济共同体。其实质在于以区域为基础,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是:在一体化区域内,消除阻碍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一切障碍,以及一切以区域界限为依据的歧视政策和行为;区域中心城市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经济整合程度高,并形成区域之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城乡一体化主要着眼于行政区域内部城乡的协调发展,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更多地着眼于跨行政区域的互动协调发展。因此,城乡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要实现的交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空间一体化和社会文明一体化等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和实践任务,两者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性。
2.推进城乡一体化应注意城乡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律的差异性
我国城乡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律具有下列明显差异:
(1)农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而农业是经济效益低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的产业;城市经济以非农产业为主,其生产效率比农业要高得多。无论是土地和资本的产出率还是劳动生产率,农业一般都不及非农产业。
(2)在城乡之间,存在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规模报酬递增幅度的差异。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和扩散速度低于工业技术创新和扩散速度,加之我国农业本身的分散性和小规模经营特点,因而在目前城乡生产技术水平木高及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的条件下,农业经济的规模报酬递增幅度一般要低于工业经济的规模报酬递增幅度。
(3)农民的收益与风险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而城市居民的收益与风险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工业经济、服务业经济相比,农业生产更多地受控于自然条件,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和经营,而且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越大,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损失就可能越大。而在城市经济活动中,更常见到的现象是,风险越大,收益就可能越高。
(4)城乡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在城乡之间实行了一系列有明显差别的体制和政策,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目前,虽然有一部分体制和政策障碍已经基本消除,但在城乡居民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依然可见。如目前在城市实行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尚未覆盖到广大农村,农村人口没有享受到现代福利社会带来的福利,而只能以各自所承包的土地作为社会保障的替代物,因而难免会导致地方政府职能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现象。而且,城市贫困人口还可―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而大量的农民难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5)城乡资源配置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由于农业的分工程度低于制造业,因而它所能获得的利益也将小于制造业,并使得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另一方面,由于城市非农产业布局具有集聚性和专业化等特征,易于通过产业集聚与产业间的专业分工和协作来获取集聚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而分散性和多样性则是农业生产布局的基本特征,故农村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要远低于城市地区。
综合言之,农业主要是一个社会公益性的产业,因而应当弱化农业土地的就业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强化其生态保护功能;农村地区又是一个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低的空间,因而不宜向农业和农村索取过多的经济增长效益,而应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一种由城市空、间返还一部分效益给农村空间的补偿机制。
3.区域经济一体化宜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长远战略和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英国学者彼得 罗布森认为,一体化可分为合作、协调一致和一体化三个层次。合作是指在某些特定领域内各城市、各地区在政策和措施上自愿的、非强制性的互动行为。协调一致是指各城市、各地区以协定的方式统一行动、统一制定法律法规等。一体化则是指将某些经济职能和手段指派给同盟或共同体,并在同盟或共同体层面上协同运作。从上述三个层次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大多处于第一层次或由第一层次向第二层次跨越。在不同的层次或阶段,有不同的战略重点和措施。第二层次的战略重点是加强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区域协调,如实行共同的经济政策,建立共同市场制度,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或行动准则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动因是减少区域政策导致的市场扭曲所带来的配置和效率成本。因此,要重视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政策和制度协调,着力营造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无差异的政策环境,建立一个无障碍和无壁垒的共同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共同市场的建立远非瞬息即成。欧共体经过30年的发展,直至通过了完成内部市场的众多立法提案后所采取的行动,才开始达到真正统一市场的要求。
4.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要重视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在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整合的过程中,首要动力是经济利益。毫无疑问,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整体利益要大于各城市、各地区孤立发展时的局部利益之和。但如何分享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利益又是一个极为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它既影响到一体化计划能否实施,又关系到该计划能否持续下去并取得成效。实践经验表明,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若得到了兼顾,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趋于密切。因此,区域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及其公正性和可接受性便成为瞩目的焦点。公正的利益分配方式不仅有助于保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稳定,而且有助于国家生态安全的总体部署。
我国现行税收、财政、金融划地而治,行政区的利益边界与经济区的利益边界不整合,而协调两者利益分配结构的谈判机制、监督机制、仲裁机制又未相应建立起来,极大地制约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不平衡性,也要求建立区域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或利益补偿机制。而现行区域之间利益补偿机制的缺失或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和转移支付能力不足,难以取得理想的互惠互利的预期效果,促使地方政府寻求地方利益的扩张冲动远胜于对区域整体利益或共同利益的追求热情。
5.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当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举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目标在于以区域为基础,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要求消除产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一切障碍,消除以行政区界为依据的各种歧视性做法。因而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同等重要。但在我国,不少城市或地区对内开放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远不及对外开放,对内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显得迟滞而乏力,致使有限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未能发挥出最佳效应。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政策,区域经济合作还只具有形式上的发展而缺乏内在机制上的进展,致使很多要素市场尚未以整个区域为载体来运行,各城市间巾场关联度不高,制约着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深度发育。另一方面,区内不少城市热衷于积极发展对外合作,偏重同跨国公司进行产业整合,却疏于区域内部的产业协调,既削弱了本土产业竞争力,又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互相割裂的现象。
兹举一例为证。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银龙坞村与同在一条沟谷的安徽省绩溪县逍遥乡逍遥村仅一河之隔,但由于行政区划上的原因,逍遥村的小学生若要到本乡或本县城上学,则要翻山越岭,交通极为不便;若要到邻近的马啸乡上学,则需支付一笔较高的赞助费。在这种两难处境下,逍遥村无奈只好自办小学,结果出现了五个年级仅有7个学生和1个老师的奇特现象。除了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以外,行政区划分割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症结。既然我们可以把河流作为行政区划的分界线,那么为什么就不能稍作调整,改以山脊线作为行政区划的新界线呢?这样,不就可以消除这种奇特的行政割据现象了吗?由此可见,我们在实行开放政策时,不能“重外轻内”,而应当坚持“内外并举”。
6.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多方合力推进
在经济共同体中,无论是利益主体多元化中权利边际的确定,还是政府行为的约束和规范,无论是投资者安全感的获得,抑或劳动者权益的维护,无论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还是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都需要法律发挥促进和保障作用。因此,法制环境的建立和完善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又是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从某一个方面或依靠某一种力量孤军推进,是难以奏效的。即使是法律法规,也不例外。仅就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来说,单纯依赖法律手段仍有其不足之处,因为法律虽能从现象上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各种形式,但不能从本质上消除其产生的根源;法规虽可强制性地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压下去,但不久它又会变换形式重新出现。况且,一些地方性法规有时往往又会异化为行政区域之间的技术性障碍,进而对区域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形成不合理的限制。所以,只有通过政府、市场和行业协会三方联动,形成政府引导力量、市场驱动力量、行业协会推动力量和国际化促动力量等四股合力,才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五篇: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提升农村群众出行质量
建湖县客运管理处 裴文雅
摘要:本文就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构建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道路客运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城乡道路客运是联系城乡、服务居民出行的重要纽带,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道路客运资源共享、政策协调、衔接顺畅、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服务优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落实中央“三农”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方式、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行业比较优势的迫切需要,对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构建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道路客运服务体系,现就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基本需求为目标,以转变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将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大工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部门联动、政策引导和市场互动的组合作用,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出行服务。
(二)主要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全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更加协调、网络衔接更加顺畅、政策保障更加到位,服务广度和深度逐步提升,服务质量显著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基本建成分工明确、衔接顺畅、保障有力、安全高效的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二是建设一个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衔接顺畅、方便灵活的城际客运系统,有效衔接城市公共交通、农村客运及其他客运方式,不断巩固道路客运的保障能力、竞争优势及其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三是基本建成能力充分、方便快捷、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地市级以上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覆盖郊区主要乡镇。四是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行稳定、安全规范、经济便捷的农村客运系统,实现全国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建制村通班车率达到92%,100% 的中心镇建成客运站、候车亭或招呼站;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力争实现县域内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达到30%以上。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协调。以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城乡联动,有序衔接,促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的公益属性,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将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加大公共财政、土地等公共资源保障力度,不断满足城乡居民“行有所乘”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发展条件和需求特征,探索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模式和推进路径,不搞“齐步走”和“一刀切”。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地区分批开展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在全行业推广应用,逐步建立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长效推进机制。
——坚持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城市公共交通、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发展。在普通公路上,人员往来比较频繁的毗邻城市之间以班线客运公交化改造为主,地市级以上城市周边地区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为主,县域内特别是乡镇以下地区以农村客运线网优化为主,并积极推进公交化改造;在高速公路上,以发展班线客运直达运输为主。注重整合城乡道路客运企业、线路、场站等资源,提高集约化、组织化水平,强化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维护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
二、主要措施
(一)科学编制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
1.认真组织编制“十二五”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各地要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打破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的二元分割格局,从实际需要出发,认真组织编制“十二五”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有关内容应纳入城市及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之中。规划编制要立足整合城乡客运资源,优化客运网络衔接,科学合理布局城乡客运线网;稳步拓展和延伸城市公交网络,支持和鼓励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提高城市公交线网覆盖面;改进客运组织模式,有序推进县乡客运和毗邻地区线路的公交化改造,促进运输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大力实施农村客运通达攻坚工程,优化调整农村客运网络,加快发展镇村公交;充分利用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站点设施,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城乡客运网络有效衔接和融合,实现城乡客运线网结构全覆盖;高度重视城乡结合部,以及镇与镇、县与县、市与市毗邻地区客运线网的设置和衔接。
2.编制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要依据“十二五”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编制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完善路网布局,提高路网技术标准和安全保障。“十二五”期间,全省建设改造农村公路2.5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桥梁6000座,为全省镇村公交和城乡客运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加快完善城乡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1.积极改善农村公路通车条件。对乡镇通往行政村的现有农村公路和桥梁,不符合客运班车安全通行条件的,要纳入“十二五”规划加快改造,力争2012年前完成。加快建设通往集中居住点等重要节点的农村公路,提高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继续实施撤渡建桥,发展水上客运,切实改善岛屿村群众的出行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新建公路安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竣工、同步验收。
2.加强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要求,在新建或改建农村公路时,加强农村客运站(亭)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到2015年,全省农村乡镇客运站达700个,占乡镇总数的 70%,开通镇村公交的沿线行政村设置招呼站或候车亭。同时,结合客运线网规划,优化城乡客运场站布局和衔接,主动对接地铁、铁路、机场等其他运输网络,积极改善换乘设施,方便群众出行。
3.强化城乡客运基础设施管理。加强政策引导,不断完善站场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确保已建成的农村客运站及时投入使用,为经营者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充分发挥县、乡政府的作用,加强农村公路和农村客运站(亭)等基础设施的养护与管理,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三)进一步优化调整城乡客运经营结构
1.优化城乡客运经营结构。各地要大力倡导公司化经营、公交化运营、员工化管理,积极推进城乡客运经营主体整合,通过收购、兼并或入股等形式,实施规范的公司化改造;打破地域垄断,积极引入规模大、有实力的客运企业,促进本区域内城乡客运资源整合;对区域内存在线路重复、经营中容易发生矛盾的相关客运企业,积极引导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造、兼并。
2.创新城乡客运组织模式。对县(市)城区至乡(镇)的线路,有条件的可选用公交车型,实行公交化的运营模式。对乡(镇)到乡(镇)、乡(镇)到行政村的线路,通过新辟、改线、延伸等手段,因地制宜实行多样化的运营模式,不断扩大农村客运的覆盖和服务范围。对路况条件、客源等不适宜公交车型的,要按照《乡村公路营运客车结构和性能通用要求》,选用适用车辆。
(四)不断加大对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的扶持力度
1.建立规范的城乡客运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鼓励实行城乡客运低票价政策,落实经济补贴、补偿。对城乡客运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评估,核定企业合理运营成本。对不能完全通过价格补偿的政策性亏损,由政府给予合理补贴。对城乡客运企业承担的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伤残军人、警察、学生等实行免费或优惠乘车)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增加的支出,由政府进行专项补偿。对车辆和设施装备的配置、更新等,地方财政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2.加大对城乡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扶持力度。市、县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快改造不符合客运班车通车条件的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农村客运站、候车亭,完善安保设施,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规划内的项目给予专项补助。3.加大对镇村公交发展的推进力度。加快建立镇村公交发展扶持政策,大力推进镇村公交发展。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县(市)为单位、乡镇为单元对开通镇村公交的乡镇给予一次性补助,对所有乡镇开通镇村公交、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县(市)给予一次性奖励,重点用于新增、更新节能环保车型等,具体补助和奖励资金可在燃油税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镇村公交营运车辆可参照城市公交标准申请燃油补贴。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考核,重点考核地方政府财政配套资金支持情况、企业经营机制、服务质量以及群众满意度等,具体实施办法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另行制订。
4.加大对基础设施用地的保障力度。国土资源、规划、建设部门要对纳入城乡规划的客运枢纽、换乘场站、乡镇客运站、保养场、停车场、首末站、调度中心等基础设施,优先保障场站用地。对经规划确定并依法取得的城乡客运基础设施用地,不得随意挤占,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五)切实加强城乡客运服务与管理
1.加强城乡客运规范化管理。完善城乡客运服务网络,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延长服务时间,努力改善城乡居民出行条件。简化许可程序,改造毗邻地区城乡客运线路,引导城市间公交线路相互融合、互联互通,着力解决城市毗邻地区城乡居民的出行问题。加快优化城乡结合部线路设置,加大线网密度,建设换乘站点,规范市场秩序,统筹考虑城市公交与班线客运资源整合,避免无序竞争。
2.建立健全城乡客运服务质量规范和质量考评体系。高度重视城乡客运统计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支撑。定期组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加强城乡客运服务质量考核,将考评结果作为各项资金补贴的依据,并与客运线路招投标及企业发展扶持政策等挂钩,督促企业规范管理。
3.加快城乡客运技术创新。积极推广智能化调度系统和ic卡系统,建立城乡客运服务信息查询系统,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发挥科技手段在经营行为监管和行业经济运行分析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大力推进新能源、新技术车型在城乡客运的应用,积极与省内汽车制造企业合作研究开发标准化的镇村公交车型。
4.确保城乡客运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强化经营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公安部门要科学核定车辆载客数和时速,合理划定车辆停靠点,科学指导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在城乡道路条件满足通行安全的情况下,允许投入有站立乘员席的公交车型从事城乡客运。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加快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所需资金纳入政府公共财政,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切实把加快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作为服务民生的“惠民工程”抓实抓好,为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供基础支撑,让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各地要成立由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宣传、教育、公安、监察、财政、国土资源、建设、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机构,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把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列为各级政府城乡统筹工作的重要任务,将城乡客运发展指标纳入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评价等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引导城乡居民自觉维护城市道路、农村公路以及站(亭)等基础设施的完好,充分利用学校和各种媒体大力普及安全出行知识。
(二)加强行业引导。各地要制订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客运在发展规划、设施建设、服务监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集约化程度高、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客运线路招投标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全力打造品牌客运企业。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牵头组织对各地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工作进行考核,提出指导性意见,及时反馈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考核结果可作为各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立项和补助的参考依据。深化行业文明创建,组织开展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示范县(市)建设,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加快全省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进程。
(三)加强市场监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城乡客运市场的监督管理,确保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工作顺利推进。公安、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强化城乡客运安全管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交通安全秩序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监管,严厉打击农用车、拖拉机、三轮车、摩托车和各种报废车非法载客行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城乡客运安全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交通运输部门要充分发挥基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作用,充实力量,加大城乡客运管理力度,规范经营行为,强化服务质量监管,依法查处非法营运车辆,督促客运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加快推进我省城乡客运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