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猩猩》读后感
安娜喜欢大猩猩。安娜的爸爸很忙,安娜想和他玩一会,他总是推说到周末,可到了周末,爸爸又总是喊累。。这样的话语和我们说的何其相似啊,我们也经常对孩子的请求置之不理。图画中有一页,安娜自己端着吃的,守着一个小电视,荧幕上发出的光把她小小的的影子拉的很长,看起来很孤单。。
生日,爸爸送给她一个猩猩玩具,安娜随手就扔进来玩具堆,她想要真正的猩猩,至少可以见见真正的猩猩。晚上,安娜梦见猩猩领她去了动物园,见到了真正的猩猩,可它们看起来都不开心,猩猩还和安娜看了电影,吃了饭,我想这都是安娜一直以来一些简单的愿望。。
曾经看过文章,说是孩子还能和我们在一起多久,其实想想,没有多久,她们很快就断奶,有了自己的伙伴,上了幼儿园,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想法,马上就要和我们分床睡,马上就要有了自己的小房间。。。珍惜孩子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你会发现,她们很快就会长大,不在整天粘着你,想想,还有些小失落呢。。
第二篇:大猩猩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大猩猩的面部特征,创作与众不同的画面。
2、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体验线描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4K卡纸、一把剪刀、一支黑色勾线笔、每组一瓶白色颜料(或白色油画棒一支)、一块抹布、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谜语《大猩猩》导入,幼儿学学大猩猩走路的样子,引起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大猩猩范画,了解大猩猩的外形特征提问:
1、大猩猩的头是什么样子的?
2、眼睛是什么样子的?
3、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4、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5、四肢是什么样子的?
6、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
三、出示各种动态的大猩猩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姿态的大猩猩。
2、这些大猩猩在做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大猩猩的各种姿态(主要是头部动作)讲解画大猩猩的方法,表现各种大猩猩的面部动态。
3、用白颜料(或油画棒)给大猩猩涂牙齿。
四、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1、幼儿学画大猩猩,启发幼儿画出大猩猩的面部特征。
2、提醒幼儿画大猩猩的头发时,要按轮廓线顺着一个方向向外扩散涂色,保持画面的整洁。
3、引导幼儿用各种线条加密,丰富画面。
五、欣赏作品
1、请幼儿大胆地介绍自己的线描画,同伴之间互相说说喜欢谁的画。
2、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画墙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三篇:晚安,大猩猩
晚安,大猩猩
绘本故事内容:夜深人静,一个身穿绿色制服的动物园管理人去跟动物们一一道晚安,他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没有发现大猩猩偷走了他挂在身后的一串钥匙。
调皮的大猩猩从笼子里溜了出来。
它悄悄地跟在管理人的身后。当管理人对大象说完晚安之后,大猩猩把大象放了出来;当管理人对狮子说完晚安之后,大猩猩把狮子放了出来;当管理人对长颈鹿说完晚安之后,大猩猩把长颈鹿放了出来……就这样,当管理人在月光下向家里走去时,他没有发现,小老鼠、大猩猩、大象、狮子、长颈鹿、鬣狗、犰狳,一长串的动物跟在他身后回家了!
管理人上床睡觉,大猩猩也钻到了被窝里。
当他的妻子对他说“亲爱的,晚安”时,从黑暗中同时传来了七个声音:“晚安!”她吃了一惊,于是拉开了灯。她没有慌张,也没有叫醒酣睡的丈夫,而是自己牵着大猩猩的手,又把动物们送回到了动物园里。
不过,她没有发现大猩猩又悄悄地跟了回来。
而且还比她先上了床!
绘本分析和理解: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并不是像书名一样给人很安静的感觉,像睡前故事一样,反而让我觉得很闹,很有活动,很搞笑。孩子们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没有几个字,重复来重复去就是一个“Good night”,完全是靠图画在讲故事,一个正在咿呀学语的幼儿也看得懂。所以有人说:作者在讲述这个好笑的睡前故事时,更多依赖的是图画而不是文字。
还有,这本书是一本让孩子们备感亲切的图画书。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你注意大猩猩呀、大象的笼子,它们不但一人一个房间,地上还都扔着玩具。大猩猩的笼子里是自行车、长毛绒猩猩,大象的笼子里就更有趣了,躺在地上的,竟是图画书《小象巴贝尔的故事》(The Story of Babar)里的巴贝尔。这立刻就会让孩子们联想到自己的房间。再有,那上床倒头就睡的管理人、拉着大猩猩的手往动物园走的管理人的妻子,也都让孩子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和妈妈。至于它的颜色,例如那一串五颜六色的钥匙和一座座五颜六色的笼子,更是孩子们熟悉的卡通色。细节,也是这本图画书的迷人之处。眼尖的孩子一眼就会发现那个粉红色的气球向月亮飘去,它贯穿全书,最后变成了一个粉红色的小点,飘过月亮。床头柜上的闹钟的指针也在不断变化,大猩猩坐在床上哈欠连天时,它指着11点,而当最后大猩猩在床上发出阵阵鼾声时,它告诉我们时间已经过去了35分钟。也别漏过了墙上和床头柜上的照片,那上面有管理人妻子为大猩猩喂奶时的照片,还有他们夫妇和大猩猩的合影。要说最吸引孩子们的,恐怕还是套在大故事里的小故事——小老鼠和香蕉的故事了。尽管不那么引人嘱目,但小老鼠从一开始就出现在故事里了:第1个画面,它站在锁上咬断了坠着气球的香蕉;第2个画面,它抱着香蕉下到了地上;第3个画面,它把香蕉扛了起来;第4个画面,它开始拖香蕉……而到了最后一个画面,它已经和大猩猩一起,挤到了管理人和他的妻子之间,香蕉也被吃掉,香蕉皮丢到了被子上面。
活动设计:绘本《晚安,大猩猩》虽然没有几个字,完全是靠图画在讲故事,孩子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画面丰富写实,只要孩子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很多的笑料。绘本中有很多的线索可以教给孩子,容量很大,要选择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活动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导入,提起幼儿的兴趣。“我们来看看晚上的动物园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样一个问题顺利衔接到第二环节,逐图欣赏,引导幼儿观察、推测并讲述。这个环节的容量相当大,我有详有略的让孩子们理解绘本,注重让孩子们多说,重点晚安的画面上,孩子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最后一个环节介绍绘本,告诉孩子们这本绘本里有很多的小秘密,让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自己去发现,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此次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所以在活动中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需要去琢磨。
第四篇:大猩猩教案
语言活动:《晚安,大猩猩》
城南镇中心幼儿园
忻怡
活动目标:
1.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并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2.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并能进行动作表演。
活动准备:7把椅子,一把钥匙。
活动过程:
(一)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夜晚 1.出示晚上画面
看到这幅画面,我们马上会想到这是….? 2.晚上是干什么的时候?
3.小结:晚上可以干好多事情,吃晚饭,散散步,看看月亮,数数星星,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会刷牙洗脸,然后上床,睡觉前要和爸爸妈妈说晚安。
(二)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自主阅读
提问:看了封面,你觉得可能是讲一个什么故事?从哪里看出来? 2.交流讨论,理解情节发展 提问:这本书说了什么事情?
提问:谁拿去了钥匙?拿了钥匙干什么?先把谁的笼子先打开?
小结:用这张图片可以把故事说清楚,动物园的大猩猩偷了一把钥匙,不仅把自己放了出来,还把谁救出….(三)尝试表演 1.理清动作的前后顺序
这三张图哪张是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 2.动物们偷偷的跟在管理员的后面,是怎么做的? 3.表演
教师演动物管理员,小朋友表演动物,演出偷偷的动作,并与管理员完整打招呼。4.学学动物的声音
小结:大大小小的声音代表大大小小的动物,我们大大地用大大的声音说:“晚安”。
(四)延伸 想象后面的情节
提问:这里有双眼睛,你们猜猜这是谁的眼睛?
后面发生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原来这是管理员妻子的眼睛。
第五篇:读《大猩猩》有感
读《大猩猩》有感
看完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孤独和寂寞。
第一张中写道“爸爸”从没有时间带安娜去动物园看大猩猩,安娜一个人靠在墙壁上,默默的看着大猩猩的图书;而第二张图画则将父女之间的距离拉得更加遥远,父女两各坐长桌子的两端,毫无言语之间的交流。除此之外爸爸还用报纸挡住了女儿和自己的眼神交流,而且神情是那样严肃,不苟言笑。而四周的环境更是那样的单调、凄清:所有厨房间里的物体都采用了冷色调;物体的形状则都是规矩的长方形或则正方形,偶尔出现的圆形物体中,也被正方形所占据。第四五张图画中,我看到了“爸爸”的忙碌,一直低着头,赶着工作,而小女孩的身体是向前倾的一个状态,仿佛在试探爸爸有没有时间陪她玩,偶尔又会爬到爸爸的椅背后,偷偷的张望爸爸在干什么,好像在和爸爸“玩捉迷藏”。而接下来的这张图画带给了我无比的震撼,偌大的房间里只有一个小小的角落有微弱的光。在微弱的光里,我看到了一个彩色的画面,有朝气的向日葵,鲜艳的蘑菇,美丽的蝴蝶,还有可怜的安娜缩在角落里,和明亮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是一个无助,孤独的女孩。而黑暗的画面中,我可以隐约看见蝙蝠在飞,狼在嚎叫,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动物形态。连我这样一个大人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会害怕,更何况安娜呢?画面中不能忽视的还有一幅挂在墙上的图画,那是一幅非洲的地图,而非洲盛产猩猩。看到七八张时,我看到了安娜牢笼似的床,高高的铁栏杆将小小的安娜困在了里面,硬生生的将安娜与他爸爸之间的关系越隔越远。
而后面生气的安娜将爸爸送她的玩具扔进了玩具箱里。而这个时候故事也发生了变化,小小的猩猩在瞬间变成了大猩猩,这样的改变不仅惊呆了旁边的“邻居”,也吓到了安娜。但友善的猩猩让安娜一下子找到了安全感,在猩猩的邀请下,安娜和猩猩一起去了向往已久的动物园。这时一切画面变得柔和、亲切:圆圆的月亮,猩猩状的山丛,微笑的开关,远处猩猩的招呼,一大一小的背影。之后的画面又变的沉重起来,各种各样的猩猩们都被关在铁笼里,那无辜的眼神似乎在向我们求救。而猩猩吮吸手指的动作又让我想起儿时的我,当我无助,孤苦的时候,便会情不自禁那样做。
离开了动物园,猩猩和安娜看了电影,吃了夜宵,参加了舞会,做了所有安娜一直想和爸爸一起做的事情。第二天早上起来,安娜很高兴地去找爸爸,而“爸爸”则身穿休闲服,询问安娜是否想去动物园。好笑的是,“爸爸”的后裤兜上竟插了一根香蕉。最后画面定格在爸爸拉着安娜的手,安娜则拉着她的玩具,一起去动物园。
本书中的画面中运用了大量的互文手法: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蒙娜丽莎的脸被猩猩的脸所代替了;卓别林的经典动作也被大猩猩所模仿;还有会飞的超人猩猩,高举火炬的自由大猩猩„„
画面中许多地方都进行了对比:如安娜和爸爸吃早餐时候的距离是桌子的最
远两端,那中间的气氛是僵硬的,周围的环境是冰冷的,且桌子上只有寥寥几样食物;而安娜和猩猩吃夜宵时,两人之间几乎没有距离,明亮的环境,琳琅满目的食物,让人胃口大开。
其实单亲家族的孩子,更多的是关爱。只要爸爸或则妈妈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孩子就会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