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能对领导说的几句话
不能对领导说的几句话
事不关己的敷衍句式:“您是领导,您说行就行。”“您是老板,你觉得行就行。”这些语句一般会被下属用来回答领导就某个问题向下属征求意见时。这样的回答至少有三个后果。第一,中断了谈话,让领导很扫兴;第二,容易给领导留下这样的印象:这个下属对工作不感兴趣,或者没有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的;第三,阻断了领导想根据下属提供的新信息作重新决策的尝试,增加了决策的风险。向下属征求意见,并不是让下属来作决策,只是领导希望从下属这里得到些新的信息,以便作出最后的决定。所以,对于领导的咨询,下属都应该当作领导交办的工作积极对待,提供力所能及的意见或建议。
不假思索的疑问句式:“为什么?”领导发布指示或者交代任务时,下属最好少问为什么。下属应该弄清楚的是任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样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至于原因,很多情况下下属应该根据自己对领导和单位的了解去分析。下属的主要任务是为领导分忧,减轻其工作量,所以,只要不影响任务的完成,有些“为什么”可以不问。如果觉得不知其所以然会影响工作,那么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提出一些看法,试着与领导继续交流。
不加思考的反问句式:“是吗?”“真的吗?”“不会吧?”“不至于吧?”在听完一个情况介绍或者较为新奇的观点之后,因为有所怀疑,人们常常会用以上的反问句。但是,下属与领导交流时应坚决避免这么问,因为这么问等于是在质疑领导。如果真的觉得领导的某些言论或者介绍的某种情况不可思议,可以换一种方式提出来,比如,可以用“您是说……(重复领导谈话的主要内容)。我觉得……”的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推卸责任的辩解句式:“请听我解释。”这句话一般被用来说明失误的原因或理由,会给人留下推卸责任的印象。工作中出现失误时,领导最希望听到的是下属准备怎么解决,怎样把损失降到最低。所以,下属应该尽量把工作做好,避免失误;出现问题时应尽力挽回损失,同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下属应有的工作态度。
第二篇:不能对领导说的这些话
在职场上,常常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有人工作很卖力,却被“莫名其妙”降了职;有人工作能力很强,却总是得不到重用„„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从主观因素上分析,我觉得,不善于与领导沟通,是这些人的最大软肋。特别是在某些场合,说了一些让领导误解、忌讳的话,从此失去了领导的信任或提拔的机会。
推卸责任的话:我已经尽力了,真的没有办法了
晓雯是一家饮料公司的南方区域销售经理,年轻有为。但最近她的地区产品销量一直停滞不前,总经理多次打电话要求她加强市场管理,晓雯也倍感压力,使出浑身解数,但业绩还是很不理想。面对总经理的质疑,晓雯本能地答道:“我真的已经尽力了,因为饮料市场竞争太激烈,今年我这块儿一下子又新增了五六个品牌,真的没有办法了„„”谁知,总经理一听,怒不可遏:“难道就你那块儿竞争激烈?北京地区比你那里竞争更激烈,为什么他们做得比你好得多!”一周后,总公司向南方区域派去了一位新的销售经理,晓雯则成了经理助理。
晓雯可能只是在重压下无意识说出“我已经尽力了„„真的没有办法了”这样的话,但这话会让上司这样理解:事情做砸了,可这个员工只想撇清自己的责任,她关注的并不是工作的成败,境界不够高,责任心不强,这样的人不能重用。当你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面对领导的批评,你千万不要推卸自己的责任,领导最反感的不是做错事的员工,而是做错事还推卸责任的员工。所以,当你尽力了但事仍没有做好的时候,你应该这样对领导说:“这件事我一定吸取教训,找到问题的症结,做事考虑周全,在可控制的范围内避免所有的纰漏。”领导也不是铁石心肠,如果你真的尽力了,他也许会客观地考虑到你曾面临的不利因素,而对你网开一面。
过分谦虚的话:我真怕自己做不好
公司来了两个新人小张和小李,俩小伙儿办事勤快、认真,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但在年终会上,领导对小张大加赞赏,对小李却提出了批评,说他工作缺乏激情和主动性。为什么在同事眼中一样优秀的两个新人,在领导眼中却大相径庭?原来,领导在给他俩布置任务时,小张通常对领导说:“谢谢您的信任!我一定尽力去完成。”而小李则总爱“谦虚”地说一句:“我行吗?我担心自己做不好呢„„”久而久之,领导再也不给他安排一些重要的工作了,而只是让他干一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活儿。
也许小李觉得自己是新人,领导委以重任时应当谦虚点,但他的表达会让老板这样看:此人没有信心,没有魄力,态度上就缺乏做事情的气势。尽管小李后来全力完成了任务,但给领导第一印象并不好。其实,作为领导,他布置任务时并不希望下属还来谦虚地推辞一番,他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执行者,你无须“谦虚”,接过任务来全力以赴去干就是了;如果你真觉得任务有难度,你应该这么说:“谢谢老板对我的信任,我很高兴受到重用,还请老板多多指教和帮助,做得不好的地方,请您多批评、多担待。”
自我标榜的话:有好几家公司都想挖我过去
沈鹏是公司的部门副主任,在这个不大不小的岗位上干了近十年,他认为凭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早该提拔了。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领导最近不但没有提拔他,反而把他调到了没人愿意去的后勤部门当主管,沈鹏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一位经理告诉了他其中的“秘密”——原来在一次汇报会上,沈鹏在向总经理讲完了工作方面的事后,还补充了一句:“尽管有好几家公司都想挖我过去,但我从不为所动„„”沈鹏说这句话,其实是向老总表示“忠心”,同时也是向老总暗示,他的能力在业内很被认可,希望公司能重用他。然而在老总听来,感觉此人已动了跳槽的念头。对于一个随时准备离职的人。领导还能重用他吗?此时的沈鹏后悔不迭,其实他现在所在的公司是业内顶尖级的,发展前景和收入待遇都是令人羡慕的,尽管有不少其他公司想“挖”他,但他根本就不想去。
一个有能力的员工得不到提拔,领导可能有更全面更合理的考虑。但你一句“有好几家公司都想挖我过去”,领导只有以下三种理解:此人还想在公司继续干下去,还没找到更合适的机会跳槽;此人想用这些话刺激我,以争取更好的待遇;此人已动了跳槽的念头,我要做一些二手准备了。无论是那种理解,对你都是不利的——你已给领导留下了不忠或者势利的印象,尽管你可能有点无辜。如果你确有能力和实绩,同时希望领导重视你、提拔你,你应该这样对领导说:我希望公司能为我安排更多更重要的工作,为我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这样会让领导觉得你是一个上进的人,迟早会给你机会的。
贬责同事的话:我没有办法与他(她)合作
公司派夏虹到香港接洽一项业务,同时还派王雅薇协助她。夏虹一听她的合作伙伴是王雅薇,顿时很不情愿,因为她和王雅薇一直合不来,有一段时间关系还闹得挺僵,现在居然要和她一同出差,要在一起同行同吃同住一个多月,夏虹想都不敢想,于是她找到经理,一五一十地将她和王雅薇之间的不愉快讲了出来,最后她说:“我真没有办法与她合作,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希望公司能更换协助人选„„”后来经理确实换人了,但换下来的不是王雅薇,而是夏虹。夏虹因此失去了一次创造业绩的好机会。
当你跟领导说“某某同事合作精神很差,我没有办法与之合作”时,其实也暴露了你并不善于与别人沟通、不善于处理同事关系的弱点。而且领导还可能认为:你对他人抱有成见,没有能力做管理工作。如果对方确实是一个人人都认为是不好相处的人,你从做好工作出发需要向领导建议,你可以这样说:“我过去和这位同事的合作经历中有不太愉快的地方,但我会尽量与他磨合,也请老板出面跟他沟通一下。另外,就这个项目来说,其他几位同事也是理想的合作人选,老板也可以考虑一下。”
在职场上,很多时候你不光要做得好,还要“说”得好,千万不要口不遮拦,特别在领导面前更要三思而后行。在与领导交流时,要让领导从你的话语中,能“听”到你的上进心、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
第三篇:销售员不能对客户说的话
销售员不能对客户说的话
这些话一定不能对客户说 说话,人人都会,但有些话在一些场合却不该说,尤其是在与客户交谈时,销售员更要注意不能乱说话。俗话说:祸从口出。我们常常看到在销售中因一句话而毁了一笔业务的现象,销售员如果能避免失言,业绩肯定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 这些话一定不能对客户说
说话,人人都会,但有些话在一些场合却不该说,尤其是在与客户交谈时,销售员更要注意不能乱说话。俗话说:“祸从口出”。我们常常看到在销售中因一句话而毁了一笔业务的现象,销售员如果能避免失言,业绩肯定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么在销售时有哪些语言禁忌需要注意呢?
1.不说带贬义的话语
有一些销售员尤其是业务新人在说话前没有认真思考便脱口而出,结果在无意识中伤害了客户。比如,“你家这楼真难爬!”“你这张名片真老土!”等。这些脱口而出的话语里包含贬义,虽然我们是无心的,但是客户听起来,感觉就不太舒服了。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销售员一定不要贬低客户,而是要多多赞美客户。
2.少用专业性术语
李先生从事寿险行业时间不足两个月,见到客户就一股脑地向客户炫耀自已是保险业的专家,把一大堆专业术语抛给客户,什么“豁免保费“‘费率„‘债权„‘债权受益人”等一大堆,让客户如坠云里雾里,特别反感,拒绝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李先生的错误就在于没有弄清楚客户不是保险专家,他们不懂得那么专业的术语,其实销售员的职责就是把这些术语用简单的话语来进行转换,让客户听后明明白白,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3.不说夸大不实之词
销售员不能因为要达到一时的销售业绩,就向客户夸大产品的功能和价值,这是一种欺骗客户的行为,一旦日后为此产生纠纷将得不偿失。
任何一个产品都存在着优与劣两方面,作为销售员理应站在客观的角度,清晰地为客户分析产品,帮助客户“货比三家”,这样才能让客户心服口服地接受我们的产品。夸大其词的谎言是销售的天敌,它会使我们的事业无法长久。
4.禁用攻击性话语
一些销售员会用带有攻击性色彩的话语来贬低竞争对手,甚至把对方说得一文不值,这样做是缺乏职业道德的体现,不仅不会使销售获得成功,反而会造成客户的反感,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
5.少问质疑性问题 在销售过程中,我们有时生怕客户听不懂我们所说的话,而不断地质问对方“你懂吗”、“你知道吗”、“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这种类似于长者或老师的问话方式往往让客户感觉没有得到起码的尊重,造成客户的反感。如果实在担心客户还不太明白,我们可以用试探的口吻来询问对方:“有没有需要我再详细说明的地方?”这样会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6.回避不雅之言
每个人都希望与有涵养、有层次的人在一起,所以我们在销售时一定要避免谈及一些不雅之言。比如,我们在销售保险时,最好回避“死亡”、“没命了”、“完蛋了”等词语。我们在处理这些不雅之言时,可以用一些委婉的话来代替。总之,不要让不雅之言损害自己的个人形象。
7.不谈政治、宗教话题
有些销售员为了与客户找到共同话题,可能会与客户谈起当前的一些时政新闻等话题。对于最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新闻谈上两句固然可以,但是最好不要涉及敏感的政治话题。不仅如此,对于宗教类问题亦当回避。这是因为政治与宗教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话题,由于人们的信仰不同,在政治观点和宗教信仰上很难形成一致的看法,相互之间就容易产生分歧,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伤害彼此的感情,这对于销售工作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应该尽量避开这两方面的话题。
当然,有些情况下客户可能会主动谈及此类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我们同意还是不同意客户的看法,最好都不要明确地表达出来,只需要“默认”对方的观点,表现出我们是一个外行而又有礼貌的听众,如果能够让对方意识到这一点,他一定会把话题转入到正题上来。
第四篇:班主任不能对学生说12句话
班主任不能对学生说12句话
1、明天叫你家长来,叫不来,你就别上课了。
2、你是不是觉得你比别人水平高,你是不是认为你比别人能行。
3、想一想,你是怎么回事,想不通,就别回家了。
4、你怎么这么没有了出息,连作业本也忘了带?你怎么忘不了自己呢?
5、你脸皮真厚,要是我,早打个地缝钻进去了。(班主任工作 www.xiexiebang.com)
6、你家长辛辛苦苦让你上学,你却不好好读书,还专门乱花钱!你对得起那个?
7、你看你前面的同学比你好,你右面的学生比你好,左面的后面同学都比你好,只有你最差!
8、完了,你太没用了,这辈子算是没有出息了。
9、你瞧你像个什么样子,你配当我的学生?
10、今天为什么来晚了,不用解释,站半天。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11、现在正在上课,你在那里做什么小动作,站起来。
12、你看你是个什么人,你根本就不像个人。
第五篇:9句话父母不能对孩子说
大人们往往由于压力、情绪等对孩子发火,这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下面是父母最不该说的9句话,看看你是不是也在不经意间说过呢? 别烦我,没看我正忙着吗
父母有时会忙得焦头烂额,有时会心烦意乱,在孩子的打搅中,会说出“别烦我,没看我正忙着吗”这样的话,父母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也不特别带什么感情色彩,只是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独立的空间,但在孩子看来,这句话意味着父母不把自己当回事,认为自己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其实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父母的关注就是他们成长的养料。专家建议,不管父母多忙,都应该挤出与孩子玩耍的时间,都要给孩子倾听的机会,这样孩子才能感到被尊重和呵护,才会健康成长。
你是个„„
对于两岁左右到处乱跑,精力充沛得像个动物的孩子来说,有的父母会说这个孩子是个小疯子,然而当这个小男孩到了上学的年龄,可能也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改掉这一习惯,他继续如此,似乎想努力符合妈妈给他的这一称号。
绝大多数孩子的行为是父母影响的,假如父亲称我为失败者,那么,当某一天糟糕的事真的降临在我头上,我会告诉自己,我活该如此,因为我是个失败者。而当好事情降临时,我会说那只是我一时走运而已。
有时父母会对被迫撒谎的孩子说“你是个撒谎者”,或者诸如此类的话。专家建议,家长表达愤怒时不要伤人,要批评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不要说:“你真是个懒虫。”试着说:“你的屋子很乱,你该把脏衣服拾起来。”如果把一个男孩子称为“胆小鬼”或“爱哭的人。” 就是把对孩子的弱点强加给孩子。男孩子懂得表达愤怒和进攻对他来说是合适的,同时他们也习惯隐瞒自己的悲伤和恐惧,始终一贯的定型可能会使男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很难处理自己的情感表达。
你最好别和„„一块玩!大多数父母都宣称给予孩子交往的自由。但是,从呵护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多数父母都会担心孩子交友不慎,从而走向歧途。且不说孩子在外的的交往,即使是孩子带回家里的“朋友”,往往也是很多父母看不顺眼的。因此,在孩子的交友问题上,几乎没有父母是完全放任自流的。
即使是你特别讨厌的暴徒和吹牛大王,或一碰就哭鼻子的“娇气姑娘”朋友,除非是他们的行为真正令你受不了,否则家长还是静观其变。
通常而言,朋友之间应该能给予对方鼓励、并帮助对方规避错误。这样看来,孩子应该与他个性不同,并且对他的个性有所补益的人结交。比如,内向的孩子需要跟外向的孩子结交,过分受保护的孩子需要与自主意识较强的孩子为友,胆小害怕的孩子需要有比他勇敢的孩子为伴,心理不成熟的孩子可以从与成熟玩伴的友谊中得到益处,太沉迷幻想中的孩子,就需要多与较朴实的孩子相处。我们做父母的,只需对孩子跟朋友之间的正确关系加以鼓励,对不正确的关系加以告诫,切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就限制孩子的交往,甚至取消他的交友自由。
总之,在对待孩子交往的方面,我们既不可越俎代庖,也不可放任自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充分的调查研究。
不准„„
对于现在很多孩子沉溺网络或电视,并且对电视、网络的喜爱超过了读书、下棋、体育锻炼或听音乐,父母总会有些担心,因此有些家长就粗暴的禁止,不准看电视,上网。
但是简单的禁止,并不能解决问题,唯一值得借鉴的,就是像有些家庭那样,只准孩子在周末上网和看电视,或只容许孩子在许可的时间内,看经过父母选择的节目和网站上的信息。只有这样做,父母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对于像电视和网络这样的一种药,孩子究竟应该在什么时间吃,究竟吃多少分量。节目不能让孩子自由选择,而应加以适度的管制,这样的做法是对的。
此外有一点是父母们必须注意的,就是电视和网络会“浪费”掉孩子生活中更具有意义的事物——他们跟电视或网络呆在一起的时间越多,跟父母和其他一些事物比如书籍在一起的时间就越少。因此,做父母的如果真要做到对孩子的精心呵护,多给孩子一起相处,使孩子不至于与培养他们品格的正常氛围相疏离,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这是为你好
每当家长想要孩子做一些他们不想做的事,总是使出这样一个“杀手锏”,但事实上,对于孩子不感兴趣的事情,即使孩子听从了家长的建议,心里也有极强的反抗和意见,对于事情本身也多无益处。
专家建议:切不可打着“爱”的旗号去强迫孩子,如果真的为孩子好,就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情感。
你为什么不能像„„一样?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尤其是当孩子做错事或遭遇失败时,家长认为这种比较可以激励孩子发奋。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就不能像小雨那样听话?你就不能像乐乐一样考个一百分?诸如此类的。其实对于很多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即使家长不批评心里也很难受,更何况家长说出这样尖刻的批评,这会使孩子的自尊心被彻底击垮,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别人不具备的优点和长处,对于一时的失败或错事,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改正。
专家建议:当孩子失意的时候,最需要父母的抚慰帮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重新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你要是不„„,我就给你颜色看看
有的脾气比较暴躁的父亲,会对不听话的孩子说这样的话:“假如你不马上收拾好这些玩具,我就给你颜色看看”。虽然他自己也知道不会真正这样去做,聪明的孩子或许也深知这一点。正像非真诚的夸奖一样,非真实的威胁同样会暗暗削弱父母言辞的可信度。
试着将威吓换成一种许诺。当孩子在超市磨磨蹭蹭不想回家时,你不要威胁说:“我走了,不要你了!” 而是换一种方式说:“咱们赶紧回家,那样咱们就有时间在一起玩了。”这个主意有助于产生动力,激起他做其他事的兴趣。通过讲道理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对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有效。
小心,我来帮你
在呵护宝宝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出于溺爱或“责任心”,常常以“消极”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所遭遇的一切。
比如,父母怕孩子出意外,便在孩子的探索范围内设置障碍:他们常常对孩子说:“别跑,会摔跤的”、“别乱动”、“我来拿吧,你会打坏这只杯子”、“我来帮你叠被子,你去玩或听儿歌”等等。你当然是好心,作为父母,你总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还是想说,诸如此类的警告反而更容易让孩子遭遇挫折。因为,你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肯定他一定会摔跤的;你肯定他会出事;你肯定他会打坏你的杯子。对于一个正在努力走向独立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信息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更好的说法也许是:“出去玩之前一定记得把鞋带系好”、“小心一点”、“把杯子拿稳”等等。这样你强调的是鞋带、是小心、是杯子,而不是孩子的笨拙。
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考验的是父母的勇气而不是孩子的勇气。也就是说,做父母的往往无法接受孩子受到伤害的事实,他们的心理没有具备这样的承受能力。他们习惯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无处不是危险,这个世界到处都可能发生意外。因此,为了防止孩子遭遇危险和意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孩子时时置身于“安全”的范围之内或自己的庇护之下,远离一切想象的或可能的潜在威胁。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在“保护”了孩子的同时,却限制了孩子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空间,从而也就等于扼杀了孩子的生命。
你是最„„ “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一幅画”,“你这么聪明,你这么伶俐”,或者类似的表扬鼓励的话,对于父母来说,给予孩子鼓励是对的,但是要注意表扬的态度和表扬的频率,否则会使孩子认为父母给予的赞扬如此慷慨,以至于他最终不再相信父母的话。
不断得到赞扬的孩子一旦进入社会,就很可能经历很大的失望,会很难接受表扬,一方面,期望得到很多赞誉,当得不到表扬时,会感到不安;而另一方面,当真正得到夸奖时,却对之表示怀疑,因此会怀疑作为孩子得到的所有褒扬之辞的真实度。
尽管小孩子在他们做得不错时需要正反馈,但父母应以真诚的态度来调节表扬的频率。一个孩子如果总听父母说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小公主”,而在学校她的鼻子却屡遭男孩子们的取笑,那么她就会对这种反差感到迷惑。专家说:“频频得到父母夸奖的孩子常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的父母把事情搞错了,并且他们根本不理解自己的孩子,或者比这还要糟的是,他们会认为他们的父母对他们没有寄予多大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