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改善奖励方案
质量改善奖励规定
1目的
为了提高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规范长清工厂质量奖惩管理,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特制订本规定。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长清工厂所有在职员工。3引用 《质量手册》
《SJQM/04502-2015内外部问题处理规定》 《SJQM04511-2017A建友质量问题处理及索赔规定》 4质量改善奖励办法
4.1在月度质量评比中,经审查确认后被评选为“月度质量之星”人员,给予奖励100元/人;被评选为“年度质量之星”人员,给予奖励300元/人.4.2 生产过程中,下道工序互检发现不良品,奖励金额按处罚全部金额50%执行。4.3发现工艺错误、设计错误等,经核实避免造成损失的,根据避免损金额大小,奖励30-100元/次。
4.4经检查员检查合格入库产品,发现不合格,经确认后避免减少损失者,给予20-100元/次奖励。
4.5对本岗位工作或其他岗位工作中,发现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能够积极提出改善建议,经确认被采纳,给予奖励50-200元/次。
2017-08-01发布 2017-08-01实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4.6工作中的改革或创新,能提高产品质量及效益,经落实并采纳后给予奖励50-100元/次。
4.7在车间生产负责人月度生产中,发货产品无质量问题反馈及制造过程中无报废产品产生,给予生产责任人当月奖励100-200元。
4.8其他未提及的经过确认直接或间接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工作效或降低了生产成本等,视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5质量问题处罚办法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按照《SJQM04511-2017A建友质量问题处理及索赔规定》执行,质量索赔费用将全部作为质量改善奖励发放。
2017-08-01发布 2017-08-01实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第二篇:高中质量及奖励方案
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 高中非毕业班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考核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巩固创重成果,打造库区农村特色学校, 以教学为中心, 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激励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培养教师公平竞争、合作探究意识,规范教师成绩认定程序, 特制定此方案。
二、成立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
1、毕业年级领导小组: 组 长:法人代表
副组长:联系领导、分管领导、年级正组长 组 员:年级副组长、政教员、班主任
2、考评小组成员:
法人代表、副校长、工会主席、纪检干部、教导主任、初(高)中部分管领导、年级分管领导、年级正副组长、各学科组长。(注:以上成员均以在毕业年级最后一期任职为主)。下设考评办公室,教导处牵头,教导主任为办公室主任,考评小组成员参与。
三、评价办法
1.各年级学科教师综合成绩由考评小组进行评价。
2.跨年级、跨学科教学质量认定,分年级计算,用各年级排名得分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3.非统测学科(含高三体育)教学过程等同文化课教师的考核,最后考核得分按“教学过程”考核得分×5为最终考核得分。(含音乐、体育、美术、综合、信息技术)
4.分学期进行考核,每学期教学成绩以期末成绩为准。
四、结果运用
1.纳入考核(绩)、各级各类评优选模、绩效工资分配考核。考核小组按一等:二等:三等=2:5:3的比例进行考核结论认定。
2.考核结果分春秋两季分年级排名,作为学期认定。
五、量化细则
(一)教学过程(20分)1.教学常规(5分)按教导处教学常规考核(含教学、教研常规检查、学生评教、领导抽查、材料上交等)计分:优计5分,良计4分,中计2分,差等计0分。
2.教科研成果(5分)
在国家级和市级教育学会(或相应专业委员会)论文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分别加5、4、3、2分,县级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分别加3、2、1、0.5分;参加国家级、市级、县级、校级课题研究(在本学期内结题)分别加5分、4分、3分、2分(不分主与从);考核时教师本人需提供相关证书原件或相关部门加盖“与原件相符”印章的证书或文件复印件(起止时间:每期开始至寒、暑假结束)。
3.巩固率(10分)计算办法:巩固率=期末参考人数÷学籍建卡数(若涉及中途分科或选修文理方向,则以分科后各班人数计算。)
计分办法:以全校同年级巩固率为标准,基础分8分,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加或减0.2分,累计加分不超过10分。扣分扣完为止。(非毕业班跨年级任教相同或不同学科的,先分别计算再除以跨年级数或跨学科数;有毕业年级又有非毕业年级的以毕业年级计算,下同)
注:补习生除外,插班生入相应班级考核,班级学籍数相应增加。
(二)教学效果(80分)(信息技术学科只按以下第4项考核)1.平均分(20分)
(1)计算办法:平均分=班级学科总分÷所教班级期末参考人数
(2)计分办法:以全校同年级同学科平均分为标准,基础分14分,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加或减0.4分。累计加分不超过20分,扣分扣完为止。
个人所教班级,既有文科又有理科的先分别计算得分后求和再除以2。2.合格率(25分)
分文、理科,按我校各科实际参加春、秋季期末考试成绩排名的前60%为年级合格总人数。计算办法:个人所教班级前60%中所占总人数/个人所教班级的参考总人数(不含补习生)(平行名次要占下一名次,最后一名成绩相同的并列名次全部计算)
计分办法:各任课教师的合格率达到平均水平(即60%)得17分。超过同年级同学科平均合格率的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分别加、减1分,加满25分为止,减完为止。
3.优生率(35分)(以年级该学科参考人数的前20%为优生)(1)计算办法:优生率=优生数÷所教班级期末参考人数
(2)计分办法:以年级平均优生率为标准计25分,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加或减0.5分。加分累计不超过35分,扣分扣完为止。(平行名次要占下一名次,最后一名成绩相同的并列名次全部计算)
4、信息技术教师:会考成绩一次性合格率达85%得56分,达100%得80分,85%-100%之间按级差计算得分。
第三篇:提案改善奖励标准
工具名 检索编码 提案改善奖励标准 CM011947 页码 5-1 第一条 为鼓励本公司全体从业人员踊跃提供有利于公司营运的改进意见,以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并促进民主管理,特制订本奖励标准。第二条 改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所涉及的内容应为下列项目之一: 1.管理方法方面的改进事项。2.制造技术、操作方法、作业程序及机器设备的改进等方面的事项。3.产品质量提高方面的事项。4.设备的重新设计或修改方面的事项。5.新产品开发以及制成品及包装的外观方面的改进事项。6.原材料、能源的节省,废料的利用及其他降低成本方面的事项。7.工厂安全的治理整顿以及机器工具的保养方面的改进事项。8.其他有利于本公司的各种改革事项。第三条 提案内容若涉及下列事项者概不受理: 1.无具体内容或单纯提出希望者。2.众所周知的事实或正在进行改善的事项。3.已被采用过或以前已有过的提案。4.经试行一个月才提出者(但其效果显著从而有重大贡献者,可以予以追认。)5.在业务上已被上级指示要求改善或已由上级指示他人开始进行时方提出改善意见者。6.非建设性的批评意见。7.对于个人及私生活的攻击。第四条 提案手续规定如下: 1.应使用规定的正式提案表(由本公司印发)。2.提案表应写明下列事项: ①提出方案的原因。工具名 检索编码 提案改善奖励标准 CM011947 页码 5-2 ②方案的具体内容(最好能将改善前后的数值比较表、比较图或素描图以及详细说明书,动态分析、试验或试制的资料记载在内)。③新提案实施后的预期效果以及提案者本人认为需要注意的事项。④提案者所属的单位、姓名、提案日期。3.提案先投送提案箱,然后由提案改善者进行登记,编号后分发到被提案单位初审,认为可行后,送回改善组再作复审,复审结果由提案审查委员会评定。第五条 为使改善提案能得到顺利正确的处理,本公司成立提案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其组成状况如下: —审查委员 提案审查委员会——提案处理组 —推行委员 第六条 审查委员除经理或厂长为当然的委员之外,其余的应由经理或厂长指派专人担任,其名额要根据需要决定,从审查委员中公推一人为主任委员。每次审查提案时由提案改善组负责说明(必要时可以请原提案人及其主管人员列席说明)。第七条 推行委员由各部门主管担任。第八条 各委员的权责规定如下: 1.审查委员 ①参加提案审查委员会的人员应回避对自己所提改善方案的审查。②负责提案的复审、评分及等级评定等事项。③提案改善奖励办法的研究修订事项。④对提案实施后的成果的研究讨论事项。2.推行委员 ①对经审查委员会批准采用的提案的事实进行策划,并负责实施成果的调查报告事项。工具名 检索编码 提案改善奖励标准 CM011947 页码 5-3 ②启发、倡导下属人员的提案事项。③审核提案、评分及奖励事项。第九条 提案审查委员会要遵循提案处理的组织程序处理下列事项: 1.提案的受理、登记、编号、送审事项。2.提案的推行。①有关行政上的及建议性提案由改善组协助办理。②有关技术性、一般性、开发性的提案由现场推行委员及各部门主管主持办理。3.审查后提案的施行和效果调查、追踪,报告资料的整理保管事项。4.与审查委员会有关的其他交办事项及事务的处理。第十条 提案处理审查程序如下: 1.处理。①由处理组决定提出的改善方案是否受理。②对受理的提案应予以分别整理编号,对不受理者,应通知原提案人并附送钢笔一支以示鼓励。③促进提案的实施。2.审查。①召开审查委员会复审提案。②将审查结果作成记录并拟具奖励方案,呈送上级核定。③张榜公布,并将奖金发给提案提出者。第十一条 提案由处理组及推行委员会裁定为采用、不采用、保留三种。第十二条 提案根据其性质分为开发性提案、一般性提案、技术性提案和问题要点提案。1.开发性提案 工具名 检索编码 ①新产品的开发。提案改善奖励标准 CM011947 页码 5-4 ②产品的重新设计(本人职责范围内的设计不应列入提案)。2.一般性提案 ①配置流程的改善。②机械小零件的增设及一般工作方法的改善。③对一般性物料器材等的价值分析等合理使用。④一般事务的改善。3.技术性提案 ①经过特别的研究设计之后才产生的改善提案。②经过多次试验之后才成功的改善提案。4.问题要点提案 第十三条 提案奖励办法 1.凡提案经审查而不采用者即发给价值10元的日用品。2.凡提案经审查而予以保留者即发给价值20元的日用品。3.提案经正式受理者按以下标准给奖: ①开发性提案 a.产品的新设计奖给500元奖金。b.凡具有独创性,新产品含八成以上的新构想而且适合本公司制造者,给予800元奖金。②一般性提案 根据工作方法及原物料节省的标准金额分别加以计算,一件提案两者均具备时应分别计算再合计。③技术性提案。按月平均改善节省金额的15%再加上技术基本奖金为其实得奖金,基本奖金按技术性提案评分表计分,每分以10元计算。④问题要点提案。工具名 检索编码 提案改善奖励标准 CM011947 页码 5-5 a.凡提出问题要点者,发给毛巾、肥皂、牙膏等价值20元的奖品。b.看了公布的问题要点,而将问题解决者,可得到节省金额的20%~30%的奖金。第十四条 采用的提案实施后,若收到的效果高于预期以上,经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另外发给奖金,保留或不采用的提案,如提案人申诉理由,发现其有价值时,可由原提案人提出再由改善组重新审查,确实认可后再加以奖励。第十五条 同一内容的提案以先提者为准,如同日提出则视同联名提案处理,联名提案按一案给奖。第十六条 提案内容如涉及国家专利法,则其权益概属本公司,但要由本公司按其经济价值另发一次特别优良奖金。第十七条 本标准经总经理核准后实施,修改时亦与此相同。
第四篇:质量问题改善方案--质量提升管理方案
××公司正式投产后产品质量提升策划文案
一、背景分析
××公司在7月6日至22日进行了投料试生产,在这半个多月的试生产期间,公司依靠一流的生产设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集团派出的专家团队,圆满完成了公司制定的试生产计划,并达到了预计的效果。但是,由于是初次试机生产,不管是在设备联合运行、操作熟练程度,还是在线管理方法方面,均显露出了许多不足。虽大多数问题已被解决,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努力解决,以利公司产品质量提升和生产稳定。例如,在试生产期间,由于车间未考虑设置专门的采样点,加上对新工作岗位的陌生和季节工操作不熟练等因素的影响,以致在质量检测方面出现了技术偏差。又如,由于生产信息传递、把握不及时,生产工艺通知单未能准确到位,以致对生产指导不全面,对质量把控不系统。因此,工艺质检部从工艺改进、质量检测提升及管理创新等方面积极展开探索,持续改进,确保工艺指标和质量检测指标都能有效指导生产,保证公司的产品质量。
二、产品质量管理建议
为科学有序的提升公司产品的质量,使公司在行业内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提升产品质量作为工作的首要来抓,拟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全员的产品质量意识。建议从高校或质量协会聘请教授、专家,对我公司全体员工,特别是与生产相关的职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工具、ISO90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等。让公司职工了解质量的重要性,让大家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进行生产。2.加强产品质量审核。成立公司层产品质量监督小组,其职责主要是监督产品质量,对产品质量检测手法、产品缺陷等提出改善措施,对不合格的产品严禁流转,对合格的产品全部贴上产品合格证或加盖“合格”印章。具体文件、措施由责任部门(工艺质检部)拟定,报请公司审定。
3.控制来料质量。来料包括原烟和生产辅料(主要是包装相关品)。相关责任部门应对生产原(辅)料的质量严格检查,来料质量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产品质量。因此,应从源头上把控来料质量。
4.保障设备运行稳定。在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流量稳定是保证产品质量指标合格的前提。对于新设备、新操作工:首先,我们应对设备加强整改,使设备运行、衔接流畅。其次,大力开展操作技能培训,提升操作工的操作技术和应对突发设备故障、产品质量问题的能力。再次,积极推进6S管理和全员生产维修(TPM),加强设备的点检、维护管理,使设备健康运转。
5.强化沟通、协调。部门和部门之间的配合、班组与班组之间的衔接、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协调都非常重要。生产与质量是分不开的,设备与工艺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前道工序有责任和义务为后道工序提供合格的产品,后道工序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前道工序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杜绝不合格产品产生。
6.细分工作流程,推进标准化管理。对每项工作,不论大小繁杂,都应制定相应的标准工作流程(SOP),并形成我公司的企业管理标准化体系。在工作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按照流程去做,按照每个流程顺序去做,环环相扣,这样就可以减少出错,避免犯错。7.跟踪质量细节,责任落实到人。产品质量问题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产品质量检验员、管理员应认真分析、严格管理。此外,公司应制定相关的奖罚措施,对于在生产质量方面有好的建议和方法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破坏产品质量的员工进行处罚。
8.质量分析制度化。公司应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职工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对近期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回顾,讨论、分析,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形成看板教材,避免以后再次出现同样的质量事故。
9.注重员工思想情绪。员工的工作情绪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管理者不仅要在工作上帮助员工,在生活上也要帮助员工,让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
10.推进科技创新。开展QC活动。由公司牵头,动员全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开展QC活动。比如,开展质量周、质量月活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M)等。公司还可聘请质量管理专家、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专家,制定我公司的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力争通过ISO体系认证和实验室认可(CNAS认可),提升我公司在行业内的声誉。
11.进行技术攻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以前没有遇到过的设备故障、产品质量问题或反复出现同一个问题时,要召集各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讨论,或是请教专家,整理出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
12.推进技术革新。科技创新即技术创新,公司应重视科技创新,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鼓励员工自主创新,或与高校合作创新。工艺质检部每年开展一两个科研课题,并将科研结果公开发表或申请专利。
以上是工艺质检部对提升产品质量的一些建议。科学管理证明,持续改进,即可减少质量检测环节和产品返工现象,消除在制品、成品不必要的移动;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减少生产准备、换级时间,减少设备的意外停机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都是每个制造企业效益的源泉。
第五篇:生产成本、质量改善策略及方案
技术、品质、成本、服务改善策略及方案
通过两次阿米巴培训,全员的互动发言和老师的现场剖析,公司成长过程中的弊病也逐渐暴露出来。几千万的呆滞物料,生产计划的不停变动、不良品时常流出,生产制程中物料浪费严重、部门间互相扯皮,权责不清等诸多问题不断涌现。现从技术、品质、成本、服务改善四个方面做简要的分析及提出改善方案。技术:
对于空调行业发展,技术品质的提升包含前沿技术、新材料应用、工艺设备、人工智能、自动检测等内容。结合公司现状、市场定位及人员的综合水平,公司目前技术水平的提升应趋向于现有产品可靠性、性能的提升。从客户的角度、产品的使用条件进行评估、调研得到提升。技术中心的重点工作将是新项目的开发,在整车开发前期参与到设计当中,了解整车环境,便于产品设计,能够了解到整车的开发进度,在设计当中更改数据,减少反复试装带来的浪费。在生产制造环节,不能因新项目的开发而忽视对批量项目的维护跟踪,维护好现有产品,巩固及加强对现有技术状态的理解才是技术品质提升的基础,因此生产过程中,工装设计的改进、工艺流程的革新需要持续优化。
质量:
目前,公司的产品质量问题频发,不管是客户反馈,还是内部质量,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质量管理部作为品质控制和质量保证的专职部门,对质量的改进和提升责无旁贷。
一、员工的质量意识
1、加大对员工的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品质月报、质量看板、不良品图片等方式,对全体操作员工进行培训,通过不断的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标准作业手法的培训,使员工掌握自检方法和作业手法。
2、利用周、月总结会、每天班前会、现场质量会,采用统一培训、单独引导、质检帮带的形式,对新工、返工较多员工重点引导,使全体员工掌握质量标准,并进行口头和现场操作考核评估效果。
二、质检人员的工作技能
1、为了提高品管部的整体素质,首先要确定合适的质检人选,按公司的专业要求,严进严出,对不符合公司要求、工作绩效较差的质检实行优胜劣汰。在工作中重视职业心态的教育,培养爱岗、敬业、负责的质检人员,打造优秀团队。
2、加强质检员自身发现及跟踪问题的能力、处理异常及沟通协调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并注重实效考核。通过强化自身能力,提高工作质量。
3、改变现有质检人员的薪酬组成,采用质检等级工资制,通过考核确定等级,改变以往的计件模式,增加流程中的质量检验,防止漏检的发生。
三、品质制度的完善执行
1、对公司的质量文件进行梳理和修订,明确各部门、车间、各级人员在品质方面承担的责任,规范管理流程,做到有理有据、有章可循。
2、制度建立的关键在于执行,强化执行力,责任到岗到人,严格执行质量奖惩制度。落实控制细节,针对一些质量问题点,专人跟踪,专题研讨,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善措施,并进行改善效果的跟踪,最终以标准化的形式固化。建立客户投诉档案,对客诉问题分析改善。
四、车间现场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6S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6S做不好,质量、安全、成本、效率如同空谈。现车间6S缺乏持续性,铝套走位、焊接不到位、地上掉产品、端子脱落、次品乱放等问题常有发生,这些都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源头,要进一步引导质检监督车间6S。
2、组装车间是公司产品质量的最终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质量控制的关键。质量管理部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按照公司的质量标准,把控好最后一关,注重细节和做好预防工作,确保不良品不流出去。
五、供应商质量管控
从质量问题分析上看,供应商质量问题占比达到40%以上,由此看出,来料问题显著,要做好来料抽检,对多次出现物料问题的供应商要做SI检查,对客诉中反映的来料问题,加大供应商的处罚力度,对供应商定期做评审。
成本:
每个企业在产品和服务同等的前提下,始终以更低的成本赢得竞争,因此按照《经营会计报表》的建议、跟踪,形成一个透明化的经营环境,挖掘各环节间的交易成本、减少不可需的浪费很有必要。
一、降低采购成本
1、与供应商议价,做到物料与市场行情接轨;
2、开发新供应商:在供应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适当开发供应商,尽可能的做到就近采购,降低运输成本,增强物料到货及时性,并优化供应商,让供应商能和公司共同发展,节约采购成本。
3、批量采购:规划好物料的采购计划,与供应商议价,可采取竞标的方式与供应商签定长期 供货合同,分批供货,分批结算;
4、策略采购:公司常用且与市场行情关系密切的物料,可参考往年的物料行情,结合公司近期用量,在行情价低的时候,适当加大采购量,以降低原材料成本;
5、了解市场信息,寻求新产品: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多收集相关采购信息,关注行业动态,寻求能替代的物料;
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1、人人参与经营,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由于成本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企业的所有人员、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因此,应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这一成本管理体系包括企业的全体员工和生产的全过程,将成本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每个员工,形成成本管理的网络。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实行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形成人人关心成本、处处关注成本的局面。
2、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产品中的劳动消耗量就减少了,可以使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工资等费用降低。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并对生产职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通过改革生产工艺、改善劳动条件、改进操作规程、使用新的材料等,这些途径的采用,都能提高产品的产量,使劳动生产率提高。
3、节约材料的消耗
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中材料的成本,也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因为在产品成本中,通常是材料成本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材料的消耗量较大,因此,降低材料消耗的潜力很大。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诸如制定各种消耗定额、实行限额发料制度、材料数量差异分批核算法等,使材料的消耗不断降低。
4、控制生产损失的发生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一些损失,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对于大部分损失,都是列入产品成本的,因而,不断地减少生产损失,也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有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损失,不但是造成了废品,而且还可能造成一个车间、一条生产线的停产。
5、控制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也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费用的项目较多,应对每项费用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如对低值易耗品、办公费等,应制定相应的费用定额和开支标准,促其不断降低。公司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部门的职能,建立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分析各因素对成本的影响,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切实推行成本全员管理,采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成本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战略成本管理,运用成本领先战略及成本效益观念进行成本管理。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现代成本效益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要认识到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要及时、全面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员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
总之,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应高度重视,从每一个细节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改善:
公司也面临着“服务竞争”,竞争的中心已经由产品竞争扩大到服务领域,“客户”的角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服务领域已经步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时代,售后服务工作成为行业越来越重视的领域。对于公司目前服务提升不仅仅局限于售后维修服务,应将售后服务中反馈的问题及时对公司内部反馈,而内部相关部门应积极动作起来,注重每一个问题的严重性,重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于服务的本身不应只让客户感受到维修及时、态度好,更应展现给客户这个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间效率的及时性上,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实际事件才能得到客户的理解及认可。不断了解用户意见,把用户反馈的信息做为改进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来源。产品安装在哪里,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就跟到哪里。建立售后服务网络,能和终端用户取得联系,不断指导用户正确保养和使用设备,预防故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