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氛围对于幼儿教育的影响

时间:2019-05-15 10:0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庭氛围对于幼儿教育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庭氛围对于幼儿教育的影响》。

第一篇:家庭氛围对于幼儿教育的影响

家庭氛围对于幼儿教育的影响

摘 要:俗语说:“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家庭氛围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部分,为幼儿园教育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家庭氛围和幼儿教育工作相辅相成,只有将其与幼儿教育融为一体,才能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家庭氛围;家庭教育;幼儿

一、家庭氛围对于幼儿正面的影响

1.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儿童的文明行为提供健康的前提

在农村,幼儿文明行为的形成往往与其家庭氛围有着极大的关系。通常刚入园时,能与教师多讲几句话的幼儿,其家庭文化层次和生活条件都较好。可见文明行为的养成,需要有一个愉快和谐的家庭氛围。在一个氛围较好的家庭中,父母教育孩子时,能以积极的情绪进行,孩子从牙牙学语阶段就会耳濡目染,从而做到有礼貌、待人热情、举止大方。也就是说,一个幼儿如果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往往背后就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2.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儿童的生活提供健康全面的养分

(1)培养爱劳动的习惯,为幼儿的行为养成打下基础。现代独生子女家庭占主流,父母对孩子一般会过度保护,在生活中处处代劳,使孩子失去自己动手的机会,从而失去独立行为的意识,形成一种“懒相”,家庭氛围较好的幼儿在这一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幼儿。

(2)平时家庭氛围较好的家庭,往往就不会忽视对孩子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在各种细节中都不会忽略对孩子教育的契机,把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幼儿有相对好的健康成长保障。

(3)良好的家庭氛围带给幼儿良好的情绪,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幼儿需要有良好的情绪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培养幼儿良好情绪的条件。在我们的一日活动中,发现有的幼儿在遇到问题时,会产生紧张的情绪和一种受挫感,对事物失去自信与乐观。经过家访,发现这些往往与其家庭氛围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3.科学的家庭氛围为儿童的学习行为创造发展的空间

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曾对儿童智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科学的家庭氛围里生活的儿童有着几种共性:思维敏捷、观察力强、勤奋好学、有自信心。这表明家庭氛围对儿童的学习行为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家庭氛围对于幼儿教育负面的影响 1.家庭氛围对幼儿本性的负面影响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受欢迎的形式。然而有相当多的父母不重视游戏的作用,在他们看来,游戏是一种“浪费”,会导致孩子“只会玩”。有的家长觉得写字、念书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主要内容,而游戏是剩余时间进行的娱乐;甚至有些家长限制孩子的游戏,让孩子的剩余时间在弹琴、绘画、跳舞等学习活动中度过,认为孩子玩游戏是调皮捣蛋、淘气、不用功的表现,不少的幼儿因为经常玩游戏而受到家长的批评和指责。于是幼儿的天性被扭曲,顺从地去做那些自己不喜欢同时也不适合自身年龄的活动内容。

2.家庭氛围对幼儿主动性的负面影响

部分家长能认识到游戏的重要性,允许幼儿玩游戏,但在幼儿游戏时,家长没有给其自主权,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强制孩子要如何玩,使幼儿玩得不开心。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游戏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孩子玩什么游戏、怎么玩,家长都不过问。这些幼儿“被动性”明显、缺乏主见。

3.家庭氛围对幼儿自主性的负面影响

幼儿在家中时往往没有良好的游戏环境。很多家长会忽视孩子对游戏空间的需要。幼儿在家中进行游戏时往往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多家庭室内装修一新,但是没有幼儿游戏的室间,他们在游戏中不能充分发挥。很多幼儿是自己在家中玩,缺少游戏玩伴。家长在为幼儿选购玩具时,由于不了解幼儿游戏的内容,所购买的玩具很少适合孩子游戏的开展,让幼儿想游戏但又玩不起来,于是这部分幼儿只能“望洋兴叹”。

三、家园互动,促进良好家庭氛围的形成 1.发挥家长在幼儿教育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有研究证明,父母如果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那么他们的孩子在社会性方面往往会有更好的发展,家庭氛圍对于幼儿的决定性影响并不亚于幼儿园。当然,我们也不能把二者混淆,他们各具特点,互相不能取代。而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家长把教育的责任抛给教师,而忽略了自己身为父母亦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2)在幼儿园教师的心中,应当树立起家园合作的重要思想,在尊重和理解家长的基础上,大力争取家长们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支持,进而主动参与其中。幼儿园应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开放一日活动,请有关幼教专家进行讲座,举行家教知识竞赛等,进一步促进家庭良好氛围的形成。在吸引家长主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

(3)请家长到幼儿园当“一节课”的老师,和孩子们玩游戏,家园交流、共享,共同培养幼儿个性的发展,使孩子们生活在积极愉快的环境中,家长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发展,凡此种种,对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4)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和家长及时沟通,把先进的、正确的育儿观念带给家长,和家长一起讨论幼儿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帮助家长理解思路,以温和、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升家庭氛围的教育功效。

(5)在任何时候,教师都要重视幼儿在园、在家的表现,家长也要经常主动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发展情况,把家园共育推向新的高度,在和谐的氛围中,一致推动幼儿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2.在游戏中重视家庭教育的功用

(1)保证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是良好家庭氛围形成的先决条件。幼儿游戏时间分两大阶段,有饭前和饭后两大块,先让幼儿自由地进行各种游戏活动,然后让幼儿玩些以静为主的游戏活动,把学习的内容贯穿于游戏之中。

(2)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家长树立正确的游戏观,不要把幼儿所扮演的角色与其今后的职业联系起来,不要认为扮演“售票员””“营业员”“工人”等角色是没出息的表现,扮演“警察”“厂长”“经理”等角色才高兴。其实,在幼儿来看,也并不在乎自己扮演什么角色,他们只在乎游戏的过程,他们的能力在游戏中得到了提高,他们在游戏中反映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最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发展。(3)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游戏材料。幼儿的游戏过程离不开游戏材料的支撑,父母们在为孩子的游戏选择恰当的支撑材料时,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特征。家长可多为幼儿提供插塑、拼图、积木、橡皮泥这类玩具,既便宜,又能讨幼儿的喜爱。家长也可以根据游戏的需要与幼儿一起制作玩具,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鼓励幼儿利用废旧材料或自然物进行游戏,如用报纸替代衣服,用圆形物品替代方向盘等等。

(4)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空间。大部分家长在设计房子时,没有考虑孩子的游戏空间,认为孩子做游戏是找大人的麻烦,害怕幼儿游戏时搞乱搞脏房间,所以禁止孩子游戏。其实,不管条件怎么样,家长一定要安排空间给孩子玩游戏,哪怕只有一个小小的角落。在孩子的小天地里,可以让他们自己收拾玩具,既保持了房间的整洁卫生,又增强了他们的小主人意识,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劳动技能等。

总之,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幼儿教育既相辅相成,又融为一体。我们要向传统说教模式宣战,探索幼儿园与家庭、社会三者互动的教育新模式,让幼儿浸润在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中,度过愉快而难忘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林民芳.拾起被遗忘的生活教育——转变观念,系统管理,践行“生活即教育”的理念[J].福建教育(学前教育版),2013(10).[2]王惠明.创新家校工作方式,扭转幼教“小学化”倾向[J].福建教育,2013(42).

第二篇:家庭氛围影响孩子成长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成长

——四年四班姜皓文家长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地方,家长的教育能力决定着孩子成长的质量,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要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首先我们规定了自己无论工作多忙,晚上一般从6:30~8:30这段时间我们全部留给孩子,陪她一起学习、读书等。小孩学习的时候,我坚持不看电视、手机,就读报纸、书刊,既不会分散孩子注意力,还能够在孩子的心中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亲子阅读这方面在她小的时候会读给她听,目前她已经升入四年级,会喜欢自己阅读,所以我会陪着她读她喜欢的书,同时跟她分享故事中的体会心得,还会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

周末的时间尽量带孩子一起出去参加户外活动,一起娱乐,让孩子充分体会家庭的温暖,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例如:在爬山的过程中会教她如何去爱护环境的一些知识,看到山上有瓶子之类的垃圾会和她一起捡起,培养她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意识,同时培养她面对困难勇于攀登,坚韧不拔的精神。

有时间会尽量带她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例如让她去参加小记者活动,让她多些对社会的认识,开阔她的视野,丰富课外知识。

同时参加了义工活动,培养孩子助人为乐以及勤俭节约的品质。另外,我们在家里做到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不抽烟、喝酒等。家长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是在不断成长的,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要不断学习,读懂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和她探讨学校的事情,也将大人工作中的事情、社会新闻等信息与她分享,引导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篇:2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摘要:众所周知,环境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塑造有着重大影响,而性格因素又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作用,处于不可缺失的地位,甚至对于一个人今后的行为、处事、际遇、成就都有着深远意义。而幼儿期的宝宝本身并不存在自我意志,正是处于人格的树立期,因此,他所受到的教育也就具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事实上,幼儿教育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从宝宝进入幼儿园才开始的,宝宝所接受的教育,也并不只是在幼稚园中的。从另一种层面来说,孩子在入学之前,自己的心性、意志已经受到了他的第一人老师——即父母深重的影响,同时,家庭氛围也是先于学校氛围出现的一种环境,因此,家庭氛围、环境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可谓是不言而喻。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差异,东西之间方的育儿理念、家庭氛围显示出巨大的差异性,即使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中,由于父辈母辈所受教育程度、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同,其家庭氛围也显示出很大的不同,不同环境下所成长出的儿童会有着不同的生命历程与体验。幼儿是纯白的一张纸,上面最基础、最底层的涂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之后的书写与涂绘,因此,幼儿教育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重要性,家庭氛围也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1】

关键词:幼儿教育

家庭分类

环境氛围

影响因素

存在问题

导言: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看重于幼儿教育,可是真正的幼儿教育到底是从哪里开始的呢?真正担当启蒙者这一伟大角色的,到底应该是谁?家庭作为孩子到达这个世界上接触的第一个自然个体,应该担负起怎样的职责?

我们要了解到的,应该是在整个社会环境中,要去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用以引导孩子人格、性格的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并之后使他成为怎样的人,拥有怎样人生的际遇。

一、家庭氛围对幼儿成长的必要性 1.什么是“家庭氛围”?

什么是家庭氛围?首先,我们来说,什么是家庭。家庭是一种自古便产生的社会关系,它由始祖关系演化而来,是说由婚姻结合、血缘联系、或者自愿抚养组成的一种带有亲属关联的社会关系,它的基础是一夫一妻,后来会逐渐增加子辈、父辈,用以供养老人,以及抚养孩童,是可以达到“天下大同”的儒家所倡导的模式。

同理可知,家庭氛围,便是家庭内部所产生的氛围,环境。换一句话说就是说,家庭里面的各个成员之间,进行互动、联系,也就是最基本的语言、行为动作交流,进而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或者心理氛围,是具体与抽象的结合体。具体的家庭氛围可以用家庭硬环境所代替,所谓硬环境,指的就是家庭硬件基础设施,比如电视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产品,沙发、餐桌等生活用品;而抽象氛围,则可以用家庭软环境来代替,所谓软环境,指的就是家庭内部的文化氛围,比如说,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人的处事方式、行为脾性等等。

而此处所说的家庭氛围,更多是倾向于一种情深层面,即抽象层面,软环境方面,下文具体分析的,也是这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比于家庭硬环境的简单实际,家啊听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度孩子的心理、思想产生着影响。

2.中式家庭氛围

我们前面说了,家庭氛围是脱胎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弱国整个社会环境都处于一种积极和谐的状态,那个体家庭环境也有很大几率是阳光上进的;同时,如果整个社会环境都是一种“负”状态,那相对来讲,个体家庭环境也很难逃脱这样的命运。

无疑,我们国家普遍家庭的氛围也是存在于整体国家环境之下的。自古以来,我国国民就有着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而我们国家更是从接连不断的战火与灾难中走出的,在经历了七年抗战、三年内战、十年文化**、三年自然灾害中,才一步步迈向了和平与富足,因此也可以说我们的上一辈、上上一辈是“挨着饿,扎紧裤腰带”活过来的,自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这些苦难也成为一种过往的记忆。但是,在社会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人们转把这种苦难的回忆转化为对子孙之辈的“爱”,就是你在大街上通常可以听到的老一辈说的,“不能让我家孙子受什么样的苦。”类似于此。【2】

如今,孩子是越来越少,独生子女已经是社会常态,所以家长就会有更多更充裕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照顾、培育自己的孩子,他们给予孩子自己所能给予的最好的物质条件,不让受苦、不让受累,以弥补自己当年的一些缺憾,这就是普遍的“溺爱型”家庭氛围。在这样的环境氛围的影响下,孩子就会日益养成一种“顺应型”的思维,也就是自己无法去自主的思考,缺失独立思考的意识。

在中国式的教育下,有一句话很是受用,被许多家长追捧,并运用的炉火纯青,这句话就是:“我是为了你好。”,为了你好,所以你要去上什么什么兴趣班;为了你好,所以你要早上六点起床晚上九点睡觉;为了你好,所以不许看课外书只准做卷子;等等等等。这样的家长,往往喜欢给孩子以具体的指导,不管是生活也好,学业也好,甚至是交友方面,用一个词就是“事无巨细”。这样的教育氛围与方式,发展到另一个层面上就是,家长会为你选择高校,择业,也会为了让孩子适应越来越高压、快速的生活节奏,而去更为严苛的要求孩子去“办正经事”,而孩子要被迫放弃自己的喜好等等,在这种环境氛围下长大的孩子,会逐渐缺失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他的创造力也会被扼杀。

3.犹太式家庭氛围

大家都知道的是,犹太人很聪明,因为他们有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那些在数学、物理、化学、经济等诸多领域有着重要建树的人都有着犹太民族的身份。但是要知道的是,这些人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离不开他们所接受的家庭氛围的。

犹太民族是一个很善于思考与学习的民族,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他们会从各个方面培育自己的后代,给予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教以智慧而并非单纯的知识。犹太民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让孩子去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适当给予引导而不是完全性的帮助,因为完全性的帮助会使孩子无法建立自身的自信心,也无法拥有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格,那样,也就很难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或者取得出色的成就。

早期教育是有可能决定孩子一生的高度的,在犹太人眼中,“生存式教育”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也就是说,婴儿必须要脱离母体才能生存,人必须要自立才能自强。在许多犹太家庭中,父母都会去选择一种“放手”行为,选择充当一个旁观者和引导者,而不是直接参与。有一个著名的“花瓶故事”就是,要教会一个孩子不能打碎花瓶,他们会告诉孩子如果花瓶打碎则需要重新购入、需要清理现场,甚至是一种美的损失,而许多国人则会告诉孩子这个不可以做,否则会受到批评等等。

在这种整体社会所营造的教育理念下,犹太家庭很容易就会形成一种轻松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而这种独立自由的氛围,为之后“天才的养成”,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二、不同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1.“情感型”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通过身边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或者是一些科学数据同时也表明,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下,所教导出来的孩子的性格会是相对健全的,至少是没有什么大的差错的;而单亲、暴力、罪犯家庭的孩子中,性格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偏激、偏执现象,当然这并不是百分百的,只是一个相对值的概念。用一个简单的结论老概括这种情感影响就是,在良好积极的家庭氛围中,孩子的性格容易被培养的乐观开朗,而消极负面的家庭氛围,则容使孩子自卑、压抑。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兼具着人格启蒙的重大任务,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了,然后去正确积极引导孩子的正向发展。其实自孩子的心里,父母就是自己最好最天然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无一不影响着孩子的思维举动。同时,幼儿期的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这是一种双向性、彼此的互动行为。通过朝夕相处的陪伴行为,父母能够进一步、更加直接、准确的把握孩子的心理,从而做出相应的行为与引导,而孩子也可以与父母发展更亲密、更信任的关系。

在情感教育中,父母要做到,并不是像某些机构一样,用非常“感人”的事件去鼓舞、感动听众,他们要做到的,是在生活的小事中,给予孩子以“爱”“善良”的正确释义。

2.“学习型”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事实上,家庭氛围本来就是一种学习环境,而父母的行为也是被孩子所模仿学习的,可以说,家庭是一个天然的教育场所。人们常说的,“身体力行”也就是这个意思。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的温柔敦厚会使孩子变得善良真诚,反之,如果父母吝啬、贪婪,是很难培育出大度平和的孩子的。换句话来说,就是家庭会在无形中去塑造一个孩子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3】

有一个很著名的教育典范,就是达尔文的母亲,苏珊,她对于达尔文的启蒙教育开始的很早,对于达尔文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不管多门稀奇古怪无厘头,都会仔细认真的回答,并把达尔文向自己感兴趣的草木虫鸟方向引导,所以才能最终成就达尔文的昆虫传奇。我们不是说,父母要有很高的学历,或者很完全的知识,才能是学习型的环境氛围,而是说,父母要对“学习”循循善诱,并且自己也要成为“学习型”的人。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初为人父母,家长们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孩子。家长们可以通过书籍和网络去获得正确的教育理论,也可以通过和亲友的交谈去获悉一些教育过程中的注意点。但是,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如何因材施教,采用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父母是比较迷茫的。而更糟糕的是,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各种不合适的教育观念和竞争观念。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家长对幼儿的教育往往会不自觉地陷入重智轻德的境地。孩子刚能读书写字,家长们就会给他们报各种补习班和培训机构,将他们的日程排的满满当当。但是往往却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忽视了对孩子性格的塑造。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其实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只有创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孩子才能够在其中不断创造,打开自己求知的心灵。

3.“民主型”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父母与孩子有着一种天然的臣服关系,而大多国人教育中往往也会恪守这种关系,但是这样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也不会是有利于孩子健全发展的。

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离不开民主平等的思维观念的,父母只有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格来自由对待,才能够使他的道德情操得到不断陶冶,使他的道德意志得到不断锻炼,让他的人格不断完善发展。

三、家庭环境对幼儿助人行为影响 1.亲子关系的影响

通俗来讲,亲子关系就是指父亲与子女、母亲与子女关系的统称。亲子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家庭氛围的一种映射。在日常的交往生活中,父母的行为处事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助人行为。有科学论证表示,依赖型的亲子关系中的儿童,会比其他儿童更加富有同情心,也就是说,幼儿会把父母对他的照顾转化到其他事物上面,因此,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这里,家庭氛围更多方面是说家庭的和睦程度,也就是说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在一种完全和睦的亲子关系中,是很容易激发出幼儿人性中的善意、真诚等许多美好方面的。

2.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首先,什么是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方式就是父母对于子女进行教育与培养的一种实施性方法,是一种教育观念的综合性、具体性表现。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助人行为会带来不同影响。

通常来说,民主、宽松的教育方式能够为孩子带来更多的创造力,他们自己可以获得更多的空间、机会,然后更容易激发出掌握的创造力与潜力,而他的助人行为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思考与更加独立的培育,是一种自我思考形的真正意义的助人行为,而不是普通道德上形式性的助人行为。

而在一些专制、压力型的家庭中,孩子们的自我空间比较少,做事情会处于一种“循规蹈矩”的状态,自我思维在这个时候是被抑制的,同时,父母的严苛并不能使孩子感受到来自于家庭的温暖,反而带来的是恐惧心理,这样他得到的是并不存在的温情,所以就不容易对他人形成同情心,也就是助人行为。

【5】【4】

在那种过于溺爱或者保护型的家庭中,由于孩子自主意识过于薄弱,他们的行为举止都是有着恪守的准则的,或者说,这些家庭下的儿童,会过分的被满足,被占有,他们很难去真正懂得或者理解助人的思维,也就是说,这些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是不需要去融入助人思维的,因为自身教育与环境,使这种概念变得不被需要。

四、总结

幼儿教育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永远值得被思考与探讨,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父母们稍不留心就会走向极端。有一些家长十分宠爱孩子,自己舍不得的吃穿用度给孩子买起来豪不心疼,这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是弊大于利的。孩子从小就有着优渥的物质资源 想要的东西随时都可以获得,这样不但不会感恩父母,反而会让他们认为自己的处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会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意志力和自控力。

在教育过程中,会发生各种问题,所以我们更应当科学的教育孩子,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参考文献

[1] 黄践

.论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60-64.[2] 吴玉成.对目前党校汉语言教学培训中存在问题分析 [J].[3] 高岭,土宁宁,马骏鹰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2).周刊,2014(53)30-49.[4] 马谚,施颖,辜贤春.浅谈农村职校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6(37).[5]黄乔蓉.大学班级心理委员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0):1149-1151.

第四篇:家庭氛围影响孩子心理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心理

在当今生活节奏较快的大环境下,家庭的情感交流和心理保护功能显得尤其重要和珍贵。我们考察了厦门各种家庭,发现不同家庭氛围对孩子个性影响十分显著。按家庭氛围粗略划分,可分为民主型、正统型、放任型、冲突型、包办型等家庭。

民主型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相亲相爱。互相尊重,家庭生活动静相宜、生动活泼。严谨、有序。父母子女有充分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这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容易养成开朗、目信、积极的心态和开拓、自制、灵活的思维习惯。

正统型家庭的父母为人严肃,行为端正,对子女要求严格,决不轻易表扬子女。对人对事总的原则是“责任重于泰山,欢乐藏在心底”。由于缺乏愉快的情感交流,子女对父母往往敬而远之,有烦恼宁愿放在心里。有的孩子甚至养成表面顺从、心里不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害怕承受失败的心理。

放任型家庭一般有两种,一是父母忙于工作将子女托付给保姆或亲属;另一种是父母对孩子教育比较随心所欲,没有一贯的标准。这两类家庭氛围下的孩子都难以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孩子普遍活泼有余,严谨不足,责任心、自控力与开拓性都很差。如某酒店老板的孩子上初二,表面上看起来健康快乐,但行为无规矩,上课不遵守纪律,不爱做作业,成绩较差。他自己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冲突型家庭的父母双方比较爱吵架。这类家庭的孩子日子很不好过,时刻要提防“战争爆发”,或胆小退缩,或攻击好斗,极易酿成心理疾病。某商店的售货员脾气急躁, 偏偏丈夫的脾气也很倔,家里总是吵吵闹闹,甚至大打出手。孩子从小躲在一旁哭泣,上初中后,开始不回家,在街上游荡。终因打群架被处分,之后更自暴自弃;发展到偷抢赌博,被少管所收容。

包办型家庭的父母一般勤劳肯于,爱子如命,处处呵护,事事顺从。不知不觉中,孩子养成依赖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很差,无法独立处事。在我们诊所中,这种家庭。前来咨询的较多,“两代人都很痛苦。其中有位学生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大学毕业后,家人帮他找了一份工作。但上班没几天,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总担心自己的缺点被同事知道,总猜测别人在背后议论他。发展到不愿见人;幻想有个“世外桃源”容纳他。这位青年如今还在治疗中,情况有很大好转。

此外,还有分裂型、单亲型等家庭;就不一一分析了。一般来说,民主型家庭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最值得我们借鉴(振明心理诊所 黄碧芬)。-------(厦门晚报 2000-6-2)

下岗职工心态各异

如今社区内下岗职工较多,其心理冲突厉害,且心态各异。我们调查发现下岗人员存在几种不同的心态:

难为情心态。这种害羞心理多数出于比较安分的职工;他们平时工作不错,但因岗位合并或人员富余而下岗,自己觉得很没面子。在前来咨询者中,有一位姓冯的女工哭诉:“我18岁进厂,十几年来都勤勤恳恳,从不怠慢。突然下岗了、真担心被人误解自己表现不好,在邻里间难以抬头,对孩子也不敢告诉实情,感到很压抑,绝望)„„”

冤屈心态。对下岗大道理表面接受,当自己下岗时想不通,抱怨“命运不佳”,没人缘,很冤枉。一位前来咨询的内向的中年女工抱怨说:“我人生命不好,坏事都轮到自己头上。自己人际关系不好,不会去巴结人,才会下岗......”

冲突心态。一些人将下岗怪罪干领导,公开与领导发生冲突,尤其是年轻人。有位姓叶的年轻人一到咨询诊所;就愤慨他说:“我这人性情暴躁,常抱怨不平,对领导有意见,爱顶撞。这次下岗一定是领导给我穿小鞋,今后我一定要找他算账„„’

留恋心态。一些年龄较大的职工,工作了几十年,对原单位有感情。如今“铁饭碗”被打破,动力定型遭破坏,一时难以适应,还守着原来的心态和生活方式。这种心态的下岗职工比例不少。

对待下岗问题,上述各种心态都不足取,应好好调整自己。

首先要正视现实,学会闯过心理关,不回避或歪曲下岗现实,抛弃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的心理。其次,乐观生活,学会调整不良情绪。情绪不好不仅会使人的能力和意志受到压抑,而且会消耗心理能量。调整的方法很多,如学会自我安慰,自我鼓励,做一些能使自己快乐的事情。在处于愤怒、优愁等情绪时,可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到户外散步,深呼吸,自我暗示,以转移注意力。也可将忧愁烦恼向亲友倾诉,不要闷在心里,有时就是大哭一场也未尝不可。

此外,还要放下架子,走上再就业之路。这方面的劝导较多,在此就不详述了。当然,政府、社会也应在各方面关心、帮助下岗人员,让他们走上再就业之路。——振明心理诊所 孙淑珍 厦门晚报---2000.6.19

老年人的退休关

离退休是正常的人生规律,但有部分事业心强,性格内向或无心理准备的老同志适应不了生活的突然改变,出现无所事事。手足无措的心态;有的还并发心悸、失眠多梦,全身燥热等生理疾病,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离退休综合症。

唐某退休前在机关任科长,工作积极肯干,为人处事很受人称赞。但他不善家务,又无太多爱好,退休后与以前判若两人,生活无聊,心理疾病也随之产生。家人十分着急到心理诊所来咨询。我们先对老唐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和疏导,再引导他参加老年人的社会活动,以获得充实感。三个月后,老唐逐步适应了退休后的生活;精神焕发。可见,老人过好退休关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做好心理准备,看轻名利、地位。如老唐那样,“在朝时门槛被踏破,退位后门前车马稀”,角色转换,不能正确对待,就容易产生失落和孤独感,老人若能从大局出发,离退休前就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打算,就可减轻心理失衡。一些研究表明,有思想准备的老人退休后适应快,无怨无悔,无忧无愁;泰然处之,产生安全感。

其次,重定生活目标,丰富生活内容。老年朋友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兴趣、能力和经济状况,安排新生活、如从事读书学习、园艺、绘画、工艺、写作,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参加一些问题活动等。还可结识一些朋友,感受生活在群体友爱中的幸福。张女士退休后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绘画、烹任,两年来,绘画大有长进,做的菜肴儿孙们赞不绝口、在老年羽毛球队中还经常外出比赛,身体也比以前健康。

再次,要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态。退休了,有更多时间在家,要正确处理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不摆长辈架子,不为一些不如意的小事而耿耿于怀。当然,家庭、单位、政府部门也要多关心离退休人员,发挥老同志的余热。-----振明心理诊所 孙淑珍 厦门晚报 2000-6-16

家长的临考忧虑

最近,社区中应考学生的家长们谈论最多的是中考、高考,许多家长的心理紧张不安,这无疑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有位考生第一次高考由于过度紧张,以2分之差落榜;第二年再考,由于家长给予的压力大,该考生在6月中旬突然因腹泻、便血住院,到了7月中旬才好。第三年的6月份,又因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医生检查肠内既无器质性病变,也无病毒感染,结论是“非特异性过敏性结肠炎”。在精神医生看来,该生是由于紧张焦虑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因此;临考前家长首先调适好自己的心态至关重要。

一、保持常态的生活方式。中、高考临近,考生自己可能并不十分紧张,家长突然变得精神过敏,左叮咛右嘱咐,反复讲要吃好饭,睡好觉。这样做反而使孩子害怕起来,它暗藏着“威胁”,这本身就是压力。家长对子女考前常见的“重点保护”极易造成紧张气氛。家长应少在子女面前讲中、高考话题,尤其是敏感的“重点校”、“状元”、“分数”、“面子”、压力”等词语。有位考生咨询时诉说:“我家住小区,父母为了让我高考,特地在学校附近租房,这样反而让我更紧张。”临考前家庭应保持平常的生活习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子女,它本身就是一副“镇静剂”。

二,及时调整孩子的情绪。临考前不少孩子紧张焦虑,家长切不可受子女情绪的感染而盲目地同悲同乐,不要由子女的情绪来调节你,家长应随时调整考生心态。考试中,家长别过多关注孩子考得如何,而应让考生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门科目上,以利再战。前几年在高考心理热线咨询中,一位家长说:“孩子考数学时太紧张,少考一页试卷,现在很沮丧。”我鼓励他坚持考好其他科目,后来孩子还是考上大学。

此外,还要合理配膳,注意劳逸结合。由于天气热,千万不要给孩子吃西洋参,更不能乱给孩子服安定或兴奋剂。近几年,武汉第六医、院救洽服用安定中毒的学生300多个。武汉中德医院心理门诊治疗92名学生中有82名服用过安定。家长不能把分数看得高于健康,若孩子有考试焦虑症应及早请心理医生治疗。

--------振明心理诊所孙淑珍 厦门晚报 2000-6-23

邻里关系的冷漠

住户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社区的安定团结。据了解,我市今年上半年诉诸法院的邻里纠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多。这反映出居民法律意识增强,但也反映出邻里关系的阴暗面。我们考察了社区邻里关系,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疏远型。邻里间“和平共处”出门点点头,最多寒暄几句,有的甚至楼上楼下的住户都不认识。据说,某新区一位家住六楼的住户,上午10点多钟被窃,小偷还大张旗鼓用汽车运载东西,而楼下的住户还以为是该住户搬迁。

二、亲密型。邻里关系密切,互相帮助,逢年过节生日喜事都互送礼品。

三、矛盾型。邻里关系紧张,为一些事情,如装修、搞卫生、装空调不当,或夜间电视声、卡拉ok声、打牌声过大,或两家孩子吵架等等问题,产生矛盾,甚至打架斗欧。也有的为此告到法院。如某社区的老邱和老肖因孩子吵架而搞得两家争吵,矛盾激化,大打出手。后来“战火”越烧越大,邻里变成冤家,生活不得安宁。两人的单位也大伤脑筋,为调解矛盾费力不小。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据调查,目前我市第一类型的邻里关系居多,尤其是新区。第二、三类型较少。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邻里关系,这是人们心理发展、个性健全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美国卡耐基工业大学曾 对1万人的档案记录进行分析,发现“智慧”、“专门技术”、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的 8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社区居民应该向良好的邻里关系——亲密型发展。否则有损身心健康,也影响工作和生活。良好的邻里关系应建立在下列基础之上:

相互关心。从心理角度分析,人们都不希望别人有困难时才找自己。所以好事应做到前,平时就应该互相关心,不要等有事才去找邻居帮忙。

互相宽容。在邻里关系中,宽容是非常重要的,有一颗宽容的心不仅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能化解很多矛盾。社区管理部门应创造一些条件。如利用双休日、节假 日开展社区活动,加强邻里间的交往。------振明心理诊所孙淑珍 厦门晚报 2000-6-30

假期防止“三色”污染

放暑假了,如何让青少年学生过个有意义的假期。是摆在家庭、学校和社区面前的问题。青少年精力旺盛,可塑性大,情感易冲动。一方面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习新东西;另一方面也易受不良影响。据我们调查发现,青少年最容易受“三色”污染。

一、黄色污染(即“色情文化”)。指过分渲染两性关系的一种流行文化。其表现范围是多方面的,影视录像、杂志、小说甚至电子游戏机、网络,常有色情画面的出现。色情文化是青少年性犯罪的直接诱因。例如,去年山西汾阳市公安局在市某歌厅查获两起嫖宿案,5名嫖客均是小学生,最大15岁,最小13岁。这些孩子用零花钱结伙去歌厅。并与3名歌女发生了性关系。

二、白色污染对小、是指毒品的毒害。青少年吸毒的心理原因是由于好奇心强,好模仿,控制能力差。有的青少年重友情,讲“义气”,容易受他人、环境影响而走上吸毒之路。大多青少年,成瘾有某些品行障碍,如逃学。偷窃、斗殴和少年犯罪等,他们的成绩差,情绪不稳定。例如本市张某去澳大利亚学习4年,半工半读;辛辛苦苦赚了几十万元,回国后由于不慎交上了毒瘾朋友而染上吸毒,几十万元付之一炬,搞得家无宁日,好端端一个青年变成脸黄肌瘦的“瘾君子”。

三、灰色污染。指交社会上不务正业的人而误人歧途,心理学工作者对1000名中学生抽样调查:“你有了不顺心的事跟谁说”,结果有50.9%同学回答:“跟同龄朋友说”。青少年对友谊的需求超过了任何年龄的人。青少年由于不够成熟,交友时带有不稳定、多变化的特点,若交上坏朋友就容易入歧途。净化社区环境,堵截污染源,努力建设文明社区,是防止青少年受“三色”污染的根本条件。

首先,社区要关心青少年假期生活。可发挥离退休老人余热,组织幸富多彩的文休活动。社区提供有益的活动场所,充实学生们的闲暇生活,使其旺盛的精力得到有益释放。

其次,加强社会文化市场管理,严禁电子游戏机。电脑网络的色情文化,文化部门应切实抓好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工作,查禁淫秽物品。再次,禁毒工作应长抓不懈。教育青少年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厦门是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个禁毒试点城市之一,应抓出实效。----振明心理诊所孙淑珍《厦门晚报》 2000-7-14

失恋者的心理障碍

如今多数失恋者能逐渐正确对待失恋,然而有些失恋者出现失控和反常的心理反应,尤其是一些青年人。笔者分析失恋者心理表现,常见有三种不良的心理问题。

一是自卑心理。、感到羞愧难当,陷入自卑、心灰意冷之中,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走上绝路。其实,失恋是恋爱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并不是一种错误。因此,不存在什么失面子的问题。在银行工作的小陈曾诉说:“我与女友从相识到相爱已三年,可是最近为了一些小事而争吵、之后女友提出分手。我无地自容,怎么向亲戚。朋友、同事交代?”

二是报复心理。有的失恋者失去理智,产生报复心理,结果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结局。特别是由于一方不道

德而导致失恋;更容易出现报复心理。其实如果对方人格低下,你应该为相别而庆幸,切不可降低自己的人格。以图一时的泄愤。在某酒店工作的小马因对方有第三者介人而失恋。他不甘愿,天天去女友家门口大吵大闹,声言让女友不得好过。

三是渺茫心理。有的人把恋爱看得至高无上,一旦失恋了,事业、前途也不顾了。失恋的石小姐伤感他说:“我俩计划一起上夜大进修英语,之后一起考研究生,可是现在于点兴趣也没有了,今后也不知怎么办。”渺茫、焦虑,不但干事无补.反而可能使你们在恋爱问题上更草率。

失恋的痛苦是可以理解的,要尽快摆脱精神痛苦而达到心理平衡,必须克服上述心理障碍。

首先冷静分析失恋的原因。冷静分析一下失恋原因,可以帮助摆脱“恋”的苦恼。

其次及时疏导心中的郁闷。人的理智可以战胜感情,失恋者可以采用疏放法,即找亲人或知心好友倾诉你心中的烦恼;也可振笔疾书;甚至可以关门痛哭一场,这样有助于消除失恋带来的心理压力,及时恢复心理平衡。也可以采用转移法,主动置身于欢乐、开阔的环境。

再次努力把精力投入到事业、工作和学习中去。很多历史名人都曾经经历过失恋的痛苦,他们可以作为积极转移失恋痛苦的楷模。

可喜的是,上述几例失恋者经过心理疏导与治疗后。都能摆脱失恋盾的巨大痛苦,面对现实,开始新的生活。小陈还评上先进工作者,人了党。小马又找到新的恋人。而石小姐考上了研究生。可见,天涯何处无芳草,莫愁前路无知己。一扇幸福之门对你关闭的同时,另一扇幸福之门却在你面前洞开了。----振明心理诊所孙淑珍 《厦门晚报》 2000-7-21

婚变家庭对子女的伤害

据统计,80年代初,我国离婚率仅4.7%,到1995年已达到11.34%。城市离婚率要高于农村,大城市要高于平均数。有资料表明,目前离婚原因中,女性因丈夫有第三者的占64.8%,男性因妻子有第三 者的占48.6%。

离婚不仅影响夫妻双方。更危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许多研究表明,双亲离异的家庭很容易产生精神和道德上的起畸形人。今年3月,我们接待了某中学初三学生洪某。只见她已瘦得皮包骨,反复涝叨:“父亲再婚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我不同意。”经诊断她已发展到精神分裂症。由于其父母婚变,她被判给父亲,后来父亲重组家庭,后母对她很不好,而对自己带来的女儿关怀备至。这种强烈的反差给洪某的精神创伤很大。另外,家庭破裂导致家庭教育残缺,容易令子女一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一系列心理问题,造成性格缺陷,如不善于与人相处;病态的防范心理等。本市初一学生蔡某父母离异后,母亲开了家诊所,忙于工作,对孩子照顾不周。结果造成孩子行为障碍,不敢与人来往,常常独守一处。

离异家庭给孩子的心灵创伤具有较长的持续性。调查表明,父母离异后,1/3的孩子在5年内感到压抑;1/3的孩子在一年内对生活感到乏味,缺乏目标和抱负。还有的孩子表现出性格的不稳定、有冲动性和破坏性。美国两家机构调查表明,102名自杀未遂的青年有2/3来自破裂家庭。另外,破裂家庭的少年犯罪现象大大高于完整的家庭。父母离异对孩子是一场灾难,离婚者应加强对孩子的心理保护。

首先,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自己的反常情绪和行为,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前配偶的坏话,更不要把孩子作为传递敌对信息的工具。当你向前配偶射箭时,这些箭会射穿孩子的心灵后才到达。

其次,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孩子大胆去交朋友,参加各种活动,大胆与同伴、好友谈心。当然,也要尽量避免社会不良刺激对孩子的影响。

再次,社区单位应多给孩子关心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振明心理诊所 孙淑珍 《厦门晚报》 2000-7-28

温馨家庭心理谈源

人们都企盼自己的家庭温馨幸福,我们考察了社区一些家庭,发现不幸的家庭有各自的不幸,而幸福温馨的家庭却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总的来说,他们的家庭成员间充满着“四爱”。

一、夫妻间恩爱。夫妻关系是家庭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核心关系,它是温馨家庭的基础。恩爱夫妻表现在相互认同,相互沟通,相敬如宾和相互补异。恩爱夫妻包括长辈的老夫老妻,还包括了晚辈的少夫妻。调查表明,老夫老妻恩爱的比例大于少夫少妻。特别是有些老年夫妻退休后,双双上老年大学,培养了共同的兴趣,更加情投意合。有位老人为他的老伴作画题诗时写道:“ 昔日并肩打豺狼,今天双双上学堂;男书女画日切磋,共命夫妻翰墨香。”又如本市有位曾教授,文革中经常被批斗,其妻受到刺激,得了精神分裂症,一旦发病;摔盘砸碗。曾教授平反后,有些人劝他“另找一个”,他说:“糟糠之妻不休。”仍然无微不至地关心病妻。这是一对典型的恩爱夫妻。

二、长辈对晚辈慈爱。它是温馨家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不仅表现在物质上,述表现在精神上。同时又是一种有分寸,有理智的爱。长辈的慈爱是一种血浓于水,无法分离的亲情。温馨家庭中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一视同仁,尤其是正确处理婆媳关系这一敏感问题上,能平等对待媳妇。有位媳妇说:“一家人看电视时)婆婆给公公、儿子、孙子、自己各削了一个苹果,惟独没给我,一个苹果是小事,哪怕问一声‘吃不吃’,我也高兴。”这无形中给家人造成不和睦的因素。长辈对晚辈的慈爱还必须注意“隔代亲”问题,否则也会由此引发家庭矛盾。

三、晚辈对长辈敬爱。它是温馨家庭又一重要因素。晚辈对长辈的敬爱表现在听从教诲,细微体贴和尊老敬老等方面。在当今社会里,两代人由于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的不同,矛盾较尖锐、“这就需要沟通、理解小晚辈考虑问题要站在老人的角度,在保障好老人的物质需要的同时,更要使老人精神上得到满足。目前,社区中不少晚辈与长辈分开居住,但无论工作多忙。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顿团圆饭都会使老人精神上得到慰藉。

四兄弟姐妹间互爱。尚未成人或成家立业的兄弟姐妹,一般能融洽相处;而在已成家的兄弟姐妹之间,由于经济收入。个人能力、承担赡养义务、继承遗产等各种具体问题而产生冲突,甚至爆发“家庭战争”,这样的事例很多。而温馨家庭中,已成人的兄弟姐妹间能平等相侍,相互尊重、关心和爱护,共同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大家相处气氛融洽。———振明心理诊所 孙淑珍 《厦门晚报》 2000-8-4

第五篇:家庭藏书量对于孩子的教育影响

家庭藏书量对于孩子的教育影响

一、家中藏书量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根据美国一所大学分析全球27国家超过7万名学生後发现,家中藏书越多,学童接受教育的时间较没有藏书习惯的家庭学生为长,可见阅读习惯的确会影响日後的学习。

美国内华达大学研究了27个国家,73000名学生就读时间长短後发现,来自於家中有藏书的学生,大学毕业的比率比家中没有藏书的孩子多出20%,另外,家中藏书量若超过500册以上,学童受教育期间平均多出3.2年,显示家中藏书多寡,与孩子将来受教育的期间长短有关。

不过研究人员也发现,每个「家庭收入的多寡」才是影响孩子受教育时间长短的原因之一,而且世界各国皆然。

内华达大学研究人员麦坎举例表示,「位於亚洲的中国,家庭藏书超过500册以上的家庭,孩童接受教育时间比没有的家庭学童平均多出6.6年,在美国同样的情形,则多出2.4年」。

因此研究人员推论说,不管国家的经济条件、政治制度或文化如何,「阅读与教育之间紧密相连」,而且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确是往後发展的基础。

这份研究报告同时刊登於《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期刊。

二、家长的教育理念比家庭经济条件更能影响儿童的学业

中国教师报: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接手一个新班时,发现有学业不良的学生,首先做的工作往往是家访。家庭情况对学生学业不良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刘全礼:我曾经从七个方面对儿童学业不良的家庭成因进行调查,包括家庭的经济条件、家庭的学习条件、父母的生活方式、教育方法、家庭的学习环境、父母的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父母对子女的期望。

调查结果发现,家庭收入、家庭居住面积和孩子是否在家中拥有自己专门的学习空间对儿童的学业影响差异并不大。

但是学业不良儿童和普通孩子相比,在家庭藏书上差异显著。学业不良孩子的家庭藏书明显比普通孩子的家庭藏书少。这种差异表面上看好像也是由经济因素导致的,其实更多的是和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关。

中国教师报:看来家庭的经济条件对孩子的学业影响不是很明显。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及教育方法应该与孩子的学业成正相关吧?

刘全礼:不能笼统地这样说。从我们的调查看,父亲的学历和学业不良的关系不明显,也就是说,学业不良儿童和普通儿童在父亲学历上的差异不显著。但是,母亲的学历和儿童学业不良的关系密切,差异显著。

中国教师报:看来,三字经上说“子不教,父之过”这话有问题。

刘全礼:这句话没有问题。“子不教”中的教和刚才的学业中的教育内容是有区别的。刚才说的差异可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上,在我国孩子的教育辅导主要是由母亲承担,“相夫教子”嘛。母亲的知识水平、学历高了就更可能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同时,高学历的母亲可能更看重知识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第二个原因可能是高学历的母亲智力更好,而这更好的智力又可能遗传给子代,从而使子代的智力更好,从而使之文化课更优良。当然,这个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

中国教师报: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孩子的学业不良之间具体呈什么特点?

刘全礼:根据我们对北京部分小学的调查,普通儿童与学业不良儿童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总分数上没有差异。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的文化成绩的学业不良主要不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决定的,这是一个让人有点意外的结论。我们推测的原因是,小学阶段的文化课内容相对简单,在中学阶段这个结论就不一定成立了。

中国教师报:您刚才说的是,普通儿童与学业不良儿童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总分数上没有差异。是不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不同的父母之间的做法差异还是有的?

刘全礼:是这样,两类儿童的父母在某些子项目上差异显著。比如,两类儿童的父亲在“孩子把贵重物品丢失”和“孩子拿了自己的钱包里的钱”的反应上

差异显著。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学业不良者的父亲更易采取粗暴的教育子女的方法,也就是说,可能粗暴的教育方法与学业不良有关系。

还有,两类儿童的母亲在回答“心情不好时如何处理与孩子已经定下的看电影的承诺”以及“孩子的什么事情使自己难过”两个问题时差异显著。这反映出两类儿童的母亲的情绪控制有差异。普通儿童的母亲的情绪控制更好一些,更易使孩子从中获得教益。

下载家庭氛围对于幼儿教育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庭氛围对于幼儿教育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调查报告:家庭氛围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家庭氛围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摘要:为了探讨家庭氛围对成长的影响。采用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和查找相关资料对家庭氛围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过调查分析,家庭氛......

    家庭氛围对儿童个性成长的影响

    家庭氛围对儿童个性成长的影响 01-18 庭氛围主要是指在家庭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氛围,它对儿童个性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第一:夫妻关系对儿童个性成长的影响 在一个家......

    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家庭氛围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摘要 本文通过在阐述家庭氛围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说明了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一种......

    创造良好家庭氛围

    创造良好家庭氛围,激发孩子读书兴趣一、营造氛围。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形成原因固然复杂,但爱读书好读书从 小引导孩子读书却是一个重要原因。在美国,许多家庭在孩子......

    营造健康家庭氛围倡议书

    亲爱的家长:充满生机的春天已经向我们走来,感受着和煦的春风,沐浴着微微的春雨,我们迎来了四季中最美好的季节。每个家庭都在尽情地享受生活,快乐健康地度过每一天。世界卫生组......

    营造优良的家庭氛围

    营造优良的家庭氛围——温馨、和睦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据专家调查,有四种类型的家庭:民主和睦型、专制矛盾型、放任自流型、兼备型。其中,产生品学兼优学生比率最高的是民主和睦......

    父母教育方式及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父母教育方式及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个体成长发展最先受到熏陶的环境,是个体成才的第一驿站。因此亲子关......

    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影响(共5篇)

    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影响 摘要 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往往起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创建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实施有效教育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