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画片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时间:2019-05-12 12:1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动画片对幼儿教育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动画片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第一篇:浅谈动画片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浅谈动画片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摘要:动画片以其单纯明快的情节和变化多端的形象深受儿童的最爱,动画片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欢乐,是孩子离不开的童年伙伴。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动画片已全方位的进入了幼儿的生活。本文试着分析动画片受欢迎的原因,讲述动画片给幼儿带来的利与弊,进而探寻怎样发挥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积极影响,将动画片应用与日常教学中,促进幼儿的积极发展。关键词:动画片;幼儿教育;影响;

动画片的特点是色彩鲜艳,音效强烈,人物造型夸张,因而特别能引起视、听、动觉多种感官刺激。动画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生活——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知,对美与丑的感受,对善于恶的判断等。好的动画片能让儿童在笑声中学习知识和增长智慧。但是随着动画片种类的日益繁多,并且若在时间上过多的收看动画片,都会对儿童的身心造成消极影响。在幼儿教育中,要发挥动画片的积极作用,将动画片应用与课堂教学中,争取发挥动画片对幼儿教育的最大效用。

一、动画片受幼儿欢迎的原因

(一)在形象设计上可爱有趣

动画片以卡通形象为主,符合幼儿的审美观念,满足幼儿天生寻求快乐的本性。《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在国产动画片的一匹黑马。它之所以那么受幼儿喜爱,原因之一是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动物形象,如用蓝色衬托喜羊羊的冷静果敢,用粉色装扮美羊羊的甜美可爱,而懒羊羊因好吃懒做,所以总是慢吞吞、胖乎乎的。这些形象一下子就获得了孩子们的好感。

(二)在语言动作设计上夸张幽默

夸张的形象固然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幽默搞笑的语言和动作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不管内容还是情节设计,都是通过语言和动作传递快乐的。比如《猫和老鼠》中,汤姆猫总是被杰瑞鼠折腾的惨兮兮,搞笑的画面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三)在视觉设计上明亮多彩

审美上,幼儿偏爱于那些看上去吸引人的画面:具有明亮色彩、具有有趣的特点。比如国产动画片《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爸爸长着很小的脑袋,而儿子却顶着个大脑袋,这与现实生活中的常情不符,却丝毫没有让儿童觉得不习惯,反而被主人公这种奇特的外貌所吸引。

(四)在情节设计上符合幼儿的内心世界

动画片一般都包含扬善惩恶的情感,这一点与儿童的价值观相契合。儿童对好坏的分界相当清晰,并且动画片大都有一个共同点:总有一场大小、强弱之战,结果也总是以小制大,以弱胜强。儿童作为弱势生命体,很容易对此发生兴趣。他们热衷于幻想的世界,那些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故事,比真实的故事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

(一)动画片对幼儿教育的积极影响

1、刺激感官发展。动画片所具有的多元形式,如色彩、形象设计、动作造型、视听设计、语言幽默等,符合幼儿的审美心理特点。动画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儿童的感官以有效的刺激。动画片 《天线宝宝》 之所以受到全世界婴幼儿的喜爱,就是因为它的画面色彩鲜明、线条简单流畅。幼儿在观看这部卡通动画片的时候能使视觉、听觉和肢体运动得到发展,刺激孩子的感官。

2、发展认知能力。大多数的动画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情节按主题层层展开,既单纯又富于层次感;主角比较固定,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主题鲜明的材料能使儿童注意力集中,围绕一个中心开展思维活动,在无意识中完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例如《海底总动员》中的尼莫,它是教育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素材,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可以增长孩子交往方面的知识。

3、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动画片以其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富有情趣的对白,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紧紧抓住了儿童的心。动画片人物的夸张变形,情节的演绎也遵循着儿童的逻辑,使孩子有了很多共同的话题,乐意与他人交谈。幼儿通过观看动画片,扩展词汇量,感受语言丰富多彩的一面。比如《懒洋洋当大厨》中懒洋洋有一句台词:“酸甜苦辣咸,快乐天天见”,幼儿一下就能记住这种有个性的语言,也多一些和其它幼儿进行交流的机会。

4、发展艺术想象力。在儿童的愿望世界里,为了能飞行,人可以长上翅膀;为了获取胜利,英雄可以拥有神奇的武器;各种动物可以具有人的神态表情和意愿等。卡通动画片的视觉造型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使孩子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形式变化感和自由感,从中获取无穷的乐趣。

(二)、幼儿看动画片过度的不良影响

1、影响儿童身体健康。据统计,城市儿童平均每天看动画片的时间超过1.5小时。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需要通过一定量的体力活动促进身体发育,一些孩子因看动画片时间较长,运动过少,造成身体发胖,体质下降。新西兰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每天看电视超过2小时,易染上身体超重,高胆固醇等,影响成人后的健康。过多地看动画片还会造成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沉迷动画片使儿童阅读困难。广州市儿童学习能力研究中心对上门接受评估的孩子作了一项手眼协调能力测试,其中一项内容是让孩子在规定时间里抄写一篇短文。结果发现,大多数孩子只能完成测试标准的一半左右,甚至更低。广州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谢主任分析,因为这一代孩子是在看动画片中长大的,较习惯于接受视觉图像,不太习惯文字阅读与理解,导致一些孩子无法完成需要手眼协调的抄、读、记等学习必备技能,直接表现为学习的不适应。

3、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加强。儿童看了电视发生攻击性行为常常是因为将虚拟世界规则与真实世界规则相混合,有些男孩子喜欢模仿动画人物暴力动作,易造成游戏间危险因素增加。动画片中的施暴行为是为了惩恶扬善,因此在儿童眼里这种“暴力”行为是受到社会鼓励的,这些主人公基本上是以英雄、伟大人物或其他儿童羡慕的人物形象出现,他们的行为极易受到儿童的模仿,将虚构世界规则与现实世界规则混合。

三、发挥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市场上的卡通动画片良莠不齐,既有适合成人看的,也有专供儿童看的。要更好地发挥卡通动画片的教育作用,趋利避害,就需要老师和家长为幼儿的“看文化”把好关,在卡通动画片的选择和使用上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观看不同的动画片 岁~2 岁:这一时期,孩子的感知能力还比较差,无意注意的时间也很短,可以适当地看些主题单

一、情节很简单的动画片,画面色彩要比较鲜艳,配乐要优美,要短小。这个时期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以让幼儿看一些有助于语言开发的动画片。岁~4 岁:建议家长为孩子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神话故事、古老的童话、有关动植物的故事,一方面满足其旺盛的好奇心,一方面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岁~6 岁:这时候的儿童语言理解能力已经发展得较好,家长可以引导他们看一些科普性质的动画片,拓展儿童的知识面,开发儿童智力。通常幼儿所喜欢的、适合幼儿观看的卡通动画片应具有以下特点:主题单

一、明确,具有教育性;情节简单、紧凑,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形象可爱,性格鲜明,动作夸张,幅度大;画面色彩鲜艳,配乐优美,具有欣赏性;篇幅短小。

(二)家长与孩子的及时交流

由于幼儿观看动画片是接受信息的过程,3-6岁的幼儿学习能力低、鉴别能力弱,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对动画片的选择幼儿往往会不加思索地全盘接受,这样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我们建议在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家长最好抽出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一同观看。对于情节语言简单的动画,看完之后家长可对故事内容进行简单的提问,还可以复述故事的大概内容、或者全家进行角色表演等等来发展幼儿的语言,使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对于动画片中的主题思想的理解如果出现了偏差,家长就能及时引导并加以纠正。

(三)严格控制幼儿观看动画片的时间

长时间观看动画会导致幼儿视力严重下降,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减少,最终影响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发展。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应该严格控制幼儿观看卡通动画片的时间。

四、动画片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动画片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以娱乐性、教育性、社会性的动画片为教育内容,以幼儿的社会经验为工具,激活幼儿的思维,使幼儿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的方式主动构建语言、思维等,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常规的动画教学分为四个阶段:欣赏阶段、情节复述、你问我答、角色扮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幼儿的掌握程度不同做适当的调整,灵活调整,以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音乐的动画片教学中,首先引导幼儿理解和认读动画片歌曲和人物对白,让幼儿欣赏和学习完整的动画片歌曲,从而鼓励幼儿朗诵甚至表演歌曲;在故事的动画片教学中,在幼儿完整的欣赏完故事之后,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和认读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和短句,进而试着能大致讲述故事情节,让幼儿表演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合作表演。创设和日常生活相近的情境和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动画片创作者而言,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动画片不仅具有娱乐性,更具有知识性和思想性,使孩子在玩中成长,乐中获益。教育者在选择和使用动画片的时候,不仅要选择能吸引幼儿的感性的动画片,还应该更多的注重对幼儿的理性教育,发挥动画片的教育作用。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动画片中除了获得视觉的快感外,还接受文化的启蒙。

参考文献:

[1]郑薏苡.《少年儿童动画片观赏心理的调查研究》.《兰州学刊》.2002.[2] 李淑芳.《动画片与幼儿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3]蒋蓉蓉.《卡通世界的利与弊-谈幼儿观看卡通片的影响及指导》.网络.[4]任频捷,动画片对中国儿童暴力倾向的影响.南京大学出版社(哲学版).2004.

第二篇:动画片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动画片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摘要:动画片在儿童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动画片的特性以及动画片与儿童的关系,阐述动画片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介绍运用动画片来正确引导儿童的方法。帮助家长正确的引导儿童的发展。关键词:动画片;儿童发展;影响;方法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动画在儿童的成长中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很多家长仍不能理解动画与儿童的关系,以至于不关心儿童所选择的动画,有的抑制儿童看动画的欲望。那么动画片和儿童是怎样的关系?动画片对儿童又有什么影响?该为儿童选择怎样的动画片?又怎么应用动画片引导儿童?以上这些问题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一、动画片的特性

(一)教育性,教育功能是动画作品的一个基本功能,通过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和主题,借动画的艺术性表现,促进幼儿德智美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

(二)知识性,幼儿动画的知识性侧重的是对幼儿智力方面的教育 在幼儿文学中存在丰富的知识题材作品,把其中蕴含的知识,借助于生动形象的动画形式加以表达。

(三)形象性,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使得幼儿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塑造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动画片的人物形象具有形象性。

(四)简明性,幼儿动画具备简明性的特点,除了众所周知的角色要少外,主要体现在情节和结构的简明上。

(五)天真性,幼儿动画的天真性特点包括万物有灵的观念 幻想和夸张的特点,以及由此要求的平等尊重的去成人化。

二、动画片与儿童的关系

动画片和儿童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在汉语词典里,“伙伴”泛指“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伙”多含有共同、联合的意思,“伴”多含有陪伴、陪同的意思。

由伴看来现在儿童的生活世界和动画片是形影不离的。一方面,电视的大范围普及、电视节目内容的空前丰富。城市人群之间的交往日益减少以及家长工作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动画片在家庭中成了一个事实上的badysiter陪伴儿童渡过在家的股东时间。而且现代儿童无时无刻不与动画形象面对面,数量、获取途径以及内容的极大丰富,保证了动画片作为儿童的伴的角色的存在。伴是一方为主角一方为配角的,动画片是配角,儿童是主角

伙是共同、联合的意思,在这层意义上,动画片与幼儿的关系是对等的,是同样层次的,在双方的交往中是有来有回、相互配合的。例如,儿童经常自己扮演角色,我是孙悟空,你是超人,我比你厉害之类的。这使虚拟的动画人物在特殊的场景下幻化成儿童生活中真实的伙伴。

三、动画片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动画片有利于儿童语言学习

能扩展儿童的词汇量。动画片为儿童词汇的扩张提供了一个语音与图景相结合的教育条件。这有利于儿童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其效果往往好于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教育方式。

能为儿童提供形象化的语言。儿童的认知思维特点决定了动画片中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对他们有极大的魅力他们在观看动画片时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述个人和周围的一切。

能向儿童展示各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动画片是由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个性特征的创作者创作的。儿童通过观看动画片不仅可以学到本民族语言的特殊风格,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其他国家和民族语言的特殊韵味。这对发展儿童儿的语言交际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能锻练儿童倾听的技能动画片给儿童提供了有意识地倾听并在实践中训练倾听技能的机会。在动画情境下,儿童通常会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 ,形成有意识倾听的技能。(二)动画片有利于儿童思维发展

1.不拘一格的视觉造型。儿童的思维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对于面前这个世界,会比成人更多地采取同化的手段来把握。对于儿童来说,事物是什么样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对于自己的意义。动画片的视觉造型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使儿童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形式变化感和自由感,从中获取无穷的乐趣。

2.多通道的感官刺激。儿童处在生命发育的早期,他们的感官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刺激。在儿童时期接受良好的感官训练是日后智力发展的基础。动画片在艺术形式上确实能融视、听、动觉于一体,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浓缩的方式给儿童的感官以有效的刺激。

3.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大多数动画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情节按主题层层展开,既单纯,又富于层次感。这对于儿童思维结构的建构、逻辑框架的确立是有益的。动画片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各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原理都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走入儿童的心里,为儿童的思维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素材。

4.情感色彩浓厚。动画有着明显的情感倾向性,情感特质在动画片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在儿童期,由于理智发展不充分,儿童的情感体验往往比成人来得迅速、强烈,也更容易沉溺于其中。动画片情感色彩浓厚,能引导孩子体验别人的情感,同时加深自己的内在体验。5.儿童化。动画片以其儿童化的画面、音乐、言语紧紧抓住了儿童的心。动画的人物形象有着夸张的变形,举止、言谈表现出儿童特征,其思维是“泛灵”式的,情节的演进也遵循着儿童的逻辑。

(三)动画片有利于对儿童智力发展

首先,动画片色彩鲜艳,生动形象,动态播放,活泼有趣,寓教于乐,儿童乐学;动画片形象直观,言辞简短,易于理解避免说教,娱乐身心,营造自然轻松活泼的氛围,儿童易学。由于儿童的记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直观形象的特点,以无意记忆为主,因此,如果能把识记的内容和儿童感兴趣的动画节目联系在一起,并指导儿童积极想象,记忆效果会更好。

其次,动画片具有想象丰富、大胆奇特等特点。动画片里的故事充满了奇思妙想,利于儿童想象,从而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化,动画片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为儿童的思维发展积累大量的感性素材,对儿童的思维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经常看动画片的孩子比不看或偶尔看动画片的孩子思维更敏捷。

(四)动画片有利于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

现今3~6岁的儿童多为独生子女,而且大部分家长又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又担心孩子自己到外面玩儿会有危险。因此,儿童最多的娱乐活动莫过于在家自己看动画片。动画片是儿童学习社会交往的主要来源之一。

积极健康的动画片能让孩子学会怎样去关心帮助他人,怎样与人交流合作,学会懂得谦让,富有同情心,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习惯的培养,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得出,幼儿能清楚理解动画片的内容并能把从动画片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五)动画片利于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

动画是儿童生活主要的一部分,儿童喜欢模仿动画中的行为。

当儿童动画片中的主人公出现良好的行为表现,并获得成功、表扬或奖励时,就为儿童树立了一个良好的行为榜样, 当主人公做错了,受到权威的动画里权威的老师或家长的教育后,主人公知错就改也为儿童树立了榜样。通过这些儿童就会明白是非美丑,知晓哪些是适宜的行为,模仿榜样的言行举止,长期坚持,就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动画片有利于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

幼儿期是自觉的行为目的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意志、独立品格的形成与否以及程度的高低,主要依赖于成人的外界的教育指导。而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将为儿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动画片中的主人公遇到困难时,儿童会伴随主人公的行动、语言去理解遇到的问题并思考解决遇到的问题的方法,以及当动画片中的主人公遇到困难时的乐观精神,遇到挫折不气馁的态度及百折不挠的意志,都会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从而使儿童能从容面对他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所遇到困难,增强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动画片《海尔兄弟》 则教育幼儿遇到困难时要不惧困难,并且要想方设法地解决困难。

四、对儿童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 使得儿童缺乏群体活动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将儿童在封闭在家中加以控制和保护,由于家庭环境的寂寞,活动的单调,儿童只能整天坐着观看动画片,长期如此容易形成孩子孤僻胆小的性格,容易养成不合群的性格特点,社会适应能力差。二儿童理解能力不足,易受动画片的影响儿童看电视主要观看的是动画片类,而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少儿动画片中却充斥着械斗,杀人,流血等各种各样的暴力镜头,很多儿童在观看了动画片后很容易会模仿动画暴力动作,对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电视对儿童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的形成有着强有力的影响在电视里,暴力行为有时很少受到惩罚;在动画片中,受害者有时并未受到真正的伤害,相反受伤害的角色总是能九死一生甚至是死而复生,这使得儿童认为暴力并不会对人造成真实的伤害,从而认识不到暴力伤害的严重性有些动画片中某个人物被杀死后,其他人物并不在意,甚至会笑,这种影响会使得幼儿变得麻木不仁,缺乏同情心,甚至不能认识到尊重生命的意义。

(三)长时间看动画片,对儿童身体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电视有高频辐射,长时间盯着电视屏幕,减少了儿童眼球运动的机会,导致视力下降。而且很多儿童都是边看动画片边吃饭,这种习惯会使儿童的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

(四)因为现在的动画片良莠不齐,对儿童的影响好坏兼有。难以把握其对儿童的影响。

五、善用动画 促幼儿和谐发展

(一)把动画片作为一种教育途径与其他教育途径相结合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儿童接触动画的途径已经大大扩展,因此,家长在为孩子挑选卡通动画的时候可以跳出电视光碟的局限,尝试引导儿童看卡通漫画书,这既满足了幼儿看卡通动画的欲望,又可以把儿童从电视中解放出来,增加幼儿思考的机会

(二)正确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动画片。在挑选动画片的时候,家长或教师应事先对选择的动画片有一定了解,适合幼儿观看的卡通动画片应具有以下特点:主题单一明确,具有教育性;情节简单紧凑,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形象可爱,性格鲜明,动作夸张,幅度大;画面色彩鲜艳,配乐优美,具有欣赏性;篇幅短小。

(三)严格控制幼儿观看动画片的时间。长时间观看动画片的儿童由于长时间的不运动,肢体活动减少,造成身体素质严重下降儿童在现实中受到挫折后,可以逃避到动画片中去,在无休无止的观看中,危机感消失了,儿童重又变得 充实和 满足,忘记了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建议家长应该严格控制幼儿观看卡通动画片的时间

(四)许多家长与教师常常为无法将儿童从动画片中拉出来而苦恼。其实 ,家长与教师不必为此着急。儿童急于想了解这个世界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若儿童过分沉迷于这一幻想世界 ,家长和教师可用其他同样表述幻想世界的文学形式 ,如图画故事书、故事讲述等适当地分散幼儿对动画片的注意 ,让幼儿从其他文学形式中去体会、观照幻想世界 ,这样 ,便可减少幼儿对动画片的痴迷程度。

(五)许多家长与教师在儿童看完动画片之后 ,急于让儿童回答一些问题或复述故事,当儿童讲不出来时 ,便十分着急。其实 ,这也大可不必。动画片有不同的类型 ,有一类为抒情型 ,有一类为叙事型。对儿童而言 ,这两类动画片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教师或家长在指导幼儿观看抒情型的动画片时 ,只要让儿童得到某种情感体验便可 ,教师或家长在指导儿童观看叙事型的动画片时应该将重点放在要求儿童有序、完整地复述整个故事上从而达到训练其思维的完整性与严密性的目的。

(五)对同一动画片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理解与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只要求能体会动画中的气氛,能够调动情绪,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因为抽象思维已有所发展 ,因此可让他们在观看后再用言语与肢体语言 相结合的方式,发挥想像 ,表述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得到情绪上的愉快,也可适当地培养想像力与表达能力 ,一举多得。

六、结语

动画对于儿童是很重要的存在,在了解了儿童和动画的关系,动画对儿童的影响,希望能让家长了解动画的重要性,关心动画教育,并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儿童,使儿童可以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吴振尘.幼儿动画的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09.5(47-49)

[2]唐晓娟.关于幼儿与动画片关系的探寻.[J].教育教学研究.2004.4(19-21)[3]刘杰.电视动画对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影响及其反思.[J].人文科学.2005.6(170-171)[4]曾智.动画片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作用.[J].幼儿教育.2001.2(13)[5]黄进.卡通片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J].幼儿教育.1998.7 [6]龙明慧.电视动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科技教育.2011.8(181-182)[7]侯朝宇.动画电影与儿童的道德教育.[J].电影文学.2010.5(146-147)[8]赵慧君 母远珍.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教育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9.3(89-90)

[9]高超.暴力卡通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及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2007.12(49-50)[10]魏霞.动画暴力对幼儿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J].教育观察.2010.11(76)[11]陆琴芳.善用动画,促幼儿和谐发展.[J].考试周刊2009.11(231)[12]郑红伟.如何引导幼儿观看动画片.[J].研究与探索.2002.6(16-17)

第三篇: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提 要:当今社会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动画片成为了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以鲜艳的色彩,夸张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深受儿童喜爱,成为幼儿必不可少的成长伙伴。动画片不仅满足了儿童的娱乐愿望而且使儿童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增加学习的认知能力,同时为儿童提供了关于社会和自我方面的知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搜集查阅资料对国内外关于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进行了述评,同时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型理论与儿童观看动画的心理相结合,总结出儿童在观看动画片时的观察学习心理过程。在分析动画片对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交往发展的正反两方面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通过采取正确指导儿童观看动画片;严格控制儿童观看动画片的时间;选择合适儿童年龄阶段的动画片和确保动画片的质量四个方面的措施发挥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为引导儿童观看动画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动画片;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

动画片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也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片通过把人或物的动作、表情、变化等分划成许多画幅;用摄影机连续拍摄成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的感觉;再利用夸张,生动,形象,直观的表现手法;鲜明、新颖、具体形象、突然的显示变化大大地吸引着幼儿的眼球。

片中外形独特的人物形象,突然出现的声音和音乐与画面上的显著变化,恰巧符合幼儿注意的特点,成为儿童注意力集中的焦点,给儿童带来巨大的欢乐,是儿童不离不弃的童年伴侣。目前动画片已经成为幼儿精神生活得一部分,被他们所喜爱。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儿童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随着大众媒介的不断发展,动画片日益成为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它以精彩的故事情节、错落有致的叙事结构、丰富的人物形象和语言、多变的绘画色彩和风格等倍受幼儿们的喜爱。

一、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机制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性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研究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班杜拉认为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习得行为: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一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行为操作。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经历四个过程。首先,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或者被认为优秀的、热门的和有力的榜样;有依赖性的、概念低的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模仿行为。其次,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学习者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个体储存他们所看到的感觉表象,并使用语言编码记住这些信息。再次,观察学习的复制过程。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这一过程涉及到运动再生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的和行为的操作。最后是动机过程,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二)儿童在观看动画片时的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

首先,儿童把自己的心理活动集中注意在动画片中所要学习的模仿对象上,感知模仿对象的社会行为。其次,儿童会把他所感知的模仿对象的行为示范信息进行编码,并作为表象储存在他们的记忆系统中。

再次,儿童会把在动画片中看到的模仿对象的行为转化成恰当的行为。

最后,儿童认识到在某些情境下模仿某些行为会有得到利的结果,那么当这种情境出现时儿童就会发生模仿行为,这种模仿行为可通过动画片不断强化逐渐形成长期的行为。动画片中有很多角色和情节和儿童生活比较贴近,被儿童所喜爱。所以,儿童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在榜样的模仿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社会性行为。但是,动画片中所

包含的侵犯性的语言和动作也成为了儿童观察学习的对象。儿童在观看此类动画片后,无疑增加了他们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不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儿童行为的习得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儿童的许多行为是通过对现实的现象或榜样行为的模仿而获得的。有研究也表明,即使以一些卡通人物作为榜样,儿童也会模仿所看动画片断中的榜样行为。由此可见,观察学习在人类的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幼儿期的儿童的学习中更加显得重要,因为儿童正处在道德的“他律”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虽然有限,但模仿力极强,仅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就可获得学习。家长,老师,同伴等一切影响因素都是儿童的模仿对象,动画片也逐渐起到榜样作用,成为儿童观察学习的一个重要来源。班杜拉非常注意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一种理念的价值,最终是根据他在改变时间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来评判的。所以,他在分析榜样作用的影响时很重视那些具有广泛影响的大众媒体所产生的影响。认为大家都有理由关注电视尤其是动画节目中日益增多的暴力,色情和颓废厌世的影片,这对塑造儿童的行为将产生很大影响。

二、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具体表现

社会性发展包含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与社会交往三大方面的内也容。所以,研究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也应从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社会情感的影响,社会交往的影响三个方面入手。

(一)儿童社会认知

儿童的社会认知是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儿童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理解,以及儿童对社会规则以及社会类别和社会关系的理

解。这对儿童做什么事、思考什么问题、以及如何思考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的社会认知受经验与年龄的限制,再加上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导致儿童行为的认知体验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而动画片画面直观、形象,故事性情节性极强,角色夸张丰富且拟人化,为儿童创造一个直观的、立体的认知情境。

1动画片对儿童社会认知的积极影响

首先,动画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生活,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丰富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知、对美与丑的感受、对善与恶的判断。这些判断促使儿童更好地了解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接受它们。其次,大部分动画片中都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狮子王辛巴》,《小鲤鱼历险记》等反映出生活中要不怕困难,勇敢的面对挫折,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成功。这些都有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培养积极乐观地生活态度和不怕挫折的精神。第三,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儿童蹒跚学步的同时他们的视野也越来越宽广,对人和物的好奇心和兴趣也在不断增长。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儿童能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而且回答得非常形象生动,易于儿童接受并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观看《海尔兄弟》,不仅扩宽了儿童的知识面,同时还增长了他们的认知能力,让儿童在欢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得掌握了知识。

2动画片对儿童社会认知的消极影响

动画片中的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又往往是生活经验的夸大,由于儿童受理解能力和经验的限制,容易导致儿童产生错误的信息理解。如在动画片中,公主总是美丽善良的,王子总是英俊勇敢的,坏人总是丑陋、有阴谋的。对此,儿童可能会形成不恰当的形象认知,使他

们只是简单地通过外貌而对他人品行进行直接判断,这对人的形象认知发展和品德的发展是不利的。

(二)儿童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是“个体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个体对人际行为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简言之,是个体对社会、生活、人际接触和思考所引起的情感活动”。

1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情感的积极影响

首先,动画片以其特有的电教媒体为媒介,通过视听感官的传递,刺激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优势中心,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特别是观赏一些娱乐抒情类的动画片,往往能使幼儿得到一种情感、情绪上的放松,儿童可以借此来发泄不良的情绪情感,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如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中那优美恬淡的画风,悠扬委婉的二胡、竹笛合奏,给了儿童宁静温馨的愉悦感。另外,在动画片中的父子情、朋友情、兄妹情等感情描写随处可见,如《三只蝴蝶》中的姐妹情,《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父子情、朋友情,《萤火虫之墓》中的兄妹情等都对儿童的情感产生重要影响。其次,儿童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会使他们表现出与所喜爱的动画形象相应的语言、动作,并且还会把这个积极情绪带入生活之中,从而促进儿童亲社会情感的发展。

2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情感的消极影响

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动画片在满足儿童社会情感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当儿童观看到紧张的故事情节或攻击性的画面时,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影响儿童社会性的良好发展产生。如宣扬复仇行为、英雄主义的动画片故事情节

相对紧张,6岁以下的儿童很难理解其故事情节中,观看之后会受故事情节的影响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体验。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相似的情境他们会产生逃避心理,这样不利于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同时有研究证明,观看此类动画片所产生的紧张情绪的影响甚至会延续到青少年期。

(三)儿童社会性交往都

社会交往是“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交流过程”。

1动画片对儿童社会交往的积极影响

首先,兴趣主导儿童的人际交往行为,交往对象的变化性很大,兴趣感相同的动画片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使他们有可以共同交流的话题和感兴趣的爱好,增加了幼儿之间的交往。其次,动画片中人物间的语言交流与行为交往为儿童提供了一种社会交往的行为模式。儿童在观看过程中,可以不知不觉地受到这种行为模式的刺激,并从中获得一定的交往技能。儿童也能够通过模仿动画中的助人为乐行为、合作行为和共享行为促进社会行为的积极养成。

2动画片对儿童社会交往的负面影响

第一,有些暴力动画会对儿童的交往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儿童爱模仿加之尚未懂得怎样交往,动画中的暴力语言及暴力行为便成为儿童模仿的样本。长期或过多的观看此类动画片可能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第二,幼儿过多地看动画片,占去其他时间,不利于同伴交往的发展。儿与同伴共同活动、共同游戏是儿童交往能力培养的最主要途径,再加之现在的儿童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同伴交往。因此,当动

画片占据儿童的大量时间后,必然会影响到儿童社会交往的发展。

三、发挥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影响

动画片本身作为一种文化没有对错之分作,但是儿童受经验与年龄限制缺乏是非分辨能力,因此要进行正确的指导发挥动画片的优点,避免动画中的缺点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合理控制观看时时间;确保动画片的质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阶段的动画片,最大程度的发挥动画片的积极作用。

(一)进行正确指导

第一,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找准时机对儿童进行讲解,让儿童理清现实与动画内容的差异,这样可以减低儿童对一些暴力、血腥、动画作品的认同。

第二,在观看前向儿童提出一些与要看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儿童对所观看动画进行有目的的观看。

最后,观看后可以组织儿童通过角色游戏、辩论会等形式来体验动画片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及表达能力。

(二)控制观看时间

要合理控制儿童观看动画片的时间,一般情况, 325分钟, 530分钟为宜。

(三)确保动画片质量

首先,动画片要具有教育性,优秀的动画片向儿童宣扬真、善、美的品德,给儿童提供模仿的优秀榜样,教给儿童群体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这为促进幼儿是非观念的形成和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奠基作用。例如国产传统《 孔融让梨》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道

德品质的形成富有重要教育意义。

第二,为儿童选择动画片时要充分考虑儿童自身的接受能力的身心发展特点,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内容和难度不同的动画节目,激发儿童参与的兴趣,养成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的行为,从而促进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发展。

第三,选择动画节目时不仅要有娱乐性,注意思想性和知识性,使儿童在玩中潜移默化的增长知识,在娱乐的过程中获益。

(四)选择合适的动画片

各个时期的儿童认知能力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年龄特征、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选择合适的动画片。

首先,幼儿期儿童,孩子的感知能力还比较差,无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可以选择些主题鲜明、情节简单的动画片,画面色彩要鲜艳,配乐要优美,时间不宜过长。此时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兼顾上述特点的同时为幼儿选择一些有助于语言开发的动画片。

其次,学龄前期儿童随着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不断发展,神经系统的机能也逐渐增强,言语开始真正形成,同时也具备较强的心理活动能力。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开始留意周围的事物,动画片这种形式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教师或家长应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神话故事、古老的童话寓言、有关动植物的故事,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幼儿日益增长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第三,学前期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喜欢具有娱乐性趣味性、人物形象和情节简化、动作比较夸张的动画片。这一时期的儿童语言理解能力已经发展得较好,可以为他们选择给看一

些带有科普知识性质的动画片,扩大儿童的知识面,开发儿童智力。

儿童的认知是以身体─动作为基础的,动画片主要用动作来完成故事讲述,在表现形式上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通过图画的直观性及影视的活动性,将幼儿内心里第二世界的形象直观动感地表现出来,使幼儿内心已有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得到体验与再现。由此可见,幼儿喜爱动画片也就不足为奇了。了解了幼儿喜爱动画片的原因,以及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充分发挥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影响,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引导幼儿观看动画片了,充分发挥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积极作用,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路晨.动画片对儿童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3、郑海斌.教育心理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4、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M]陈新银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第四篇: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二稿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嘉 应 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姓 名:学 号:系 别:班 级:专 业:指导老师:申请学位:

(二零一五届)

关于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影响的思考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余曲娣 111160061 教育科学学院 1102班

小学教育 罗九平 教育学学士

嘉 应 学 院 教 务 处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内容摘要

在这个电视普及的年代里,动画片成了伴随每个孩子成长的伙伴。动画片因为其色彩鲜艳的画面,古怪的人物造型和奇妙的情节,深深地被广大儿童所喜爱着。动画片可以给孩子带来许多好处,然而也难免把它不好的一面影响给孩子。近年来,动画片对儿童行为的不良影响逐渐凸现,引起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影响的具体体现,包括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影响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同时也探索了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影响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关于动画片对儿童影响的积极策略。

关键词: 儿童

动画片

儿童行为习惯

ABSTRACT

In this era of popular television, animation has become associated with the growth of each child partner.Because of its colorful cartoon pictures, quirky character modeling and wonderful plot, deeply loved by the majority of children.Cartoon can bring many benefits to the children, but inevitably it bad side effects on children.In recent years, th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child's behavior gradually cartoon highlights,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community and parents.This paper studies the habits embodied cartoon effect on children's behavior,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cartoon habits impact on children's behavior;and also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cartoon habits impact on child behavior, and finally put on cartoon positive impact on children's strategy.Key words:

Children

Cartoon

Children's behavior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关于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影响的思考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一、研究意义与现状

(一)选题的意义

在这个电视普及的年代里,动画片成了伴随每个孩子成长的伙伴。动画片因为其色彩鲜艳的画面,古怪的人物造型和奇妙的情节,深深地被广大小学生所喜爱着。动画片作为儿童暂时的玩伴,往往可以满足儿童的交往需要,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动画片中的节奏简洁明快,对白幽默风趣,也会给儿童带来轻松的感觉,使儿童能不知不觉地模仿动画片中的语言,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但是儿童控制能力差,不会识别动画片内容是否有教育意义,只是一味地娱乐,并且很多小学生还花费大量时间在看动画片上,影响了学习。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动画片的很多情节,动作和现实生活差距太大,很多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达到的境界,比如人在天上飞,打人等儿童看多了就以为在生活中人也是可以这样做的,就去模仿,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期,动画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表现。动画片对儿童行为的不良影响逐渐凸现出来,并引起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关注,未来几年,关于动画片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必定会取得更多新颖的、有价值的成果。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家长给孩子正确的指导,有效地利用动画片带给孩子积极方面的影响,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提升教育的质量。因此研究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可以让家长、老师更贴近学生,更懂得儿童的心理、更能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研究,黄瑛指出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它有利于儿童性格的塑造和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儿童发扬团体的力量,互相帮助;有利于拓展儿童的思维,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也有利于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此同时,动画片一方面通过英雄人物行为的正义性使暴力动作合理化了,另一方面动画片的娱乐效果使暴力行为造成了后果的喜剧化,因而导致儿童行为判断出现偏差。在关于如何解决动画片对儿童带来积极影响方面,黄老师主要从家长这一角度来阐述,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还可以从教师、动画制作商等角度进行更完备的阐述,为此我将以这为突破点,进行本次论文的写作。

王淑宁老师在《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中指出“动画片将声像完美结合、画面直观生动、语言简单明了、配乐优美动听、故事性强,深受儿童的喜爱。由于儿童好模仿,他们在观看动画片时必然会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

[1]王英、段丹老师在《动画片与幼儿道德教育》中也强调“动画片能促进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能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儿童意志力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3] 许多动画片中的施暴形象往往被过分美化,主人公的施暴行为是为惩恶扬善。由此,在儿童的眼中这种暴力行为是受到社会鼓励的,这些主人公基本上是以英雄。伟大人物或其他令儿童惊羡的人物形象出现,他们的行为极易受到儿童的模仿。

相关资料显示,之前的研究主要在动画片对儿童道德和情感方面,对于行为习惯的研究是较少的,所以我选取关于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影响这一角度。对梅州市人民小学做定点研究分析,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来得出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找出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二、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动画片”,英语称为“卡通片”(Cartoon),含义是活动漫画,是以图画表现人物形象、戏剧情节和作者构思的影片,美术电影中最基本的形式。它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相互之间只有细微变化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动画片则摄录在磁带上),然后以一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能获得形象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儿童的行为是儿童的感情、思想、情绪、能力和行为动机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个体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最终导致的肢体表现。

[4]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行为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是一柄双刃剑,如果缺乏管理、建设和引导,可能会对儿童发展具有消极影响;但如果利用得当,也能成为儿童教育的有效途径。动画片作为电视频道的一种,同样也是存在这种现象的。经调查后,关于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积极影响

1、儿童心灵上受到动画片中合作、助人等,并使这些观念强化,从而懂得关心朋友、团结合作、与人分享等好的行为

我认为动画片的的本身是美好的,片中一幅幅色彩明快的画面和一个个造型

[7]生动的人物角色,再加上有趣的故事情节,也深深地吸引了我。很多动画片中所透露出来的道理,往往会对儿童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大耳朵图图》这部影片,动画中通过主人公“图图”的生活所见所闻,向我们讲述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内容方面更多的是取材于生活的故事,让孩子回归到了平凡小孩的位置上,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创作动画,每集最后告诉我们一个“胡图道理”,儿童在这种“道理”的熏陶下,在生活中也会表现出很多亲社会的行为,如关心朋友,不顽皮,听父母话。再看《熊出没大电影之年货》,这部电影主要讲光头强从伐木工变身护林员,与熊大熊二等森林兄弟一起合作打败敌人李老板,故事情节波动大,但其透出的道理就是要与朋友合作完成任务。在对梅江区人民小学183名学生的调查中,这种现象也是成立的。(数据详见表

1、表二)

表1 是否会模仿动画片中的角色安慰伤心、着急的人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会 126 68.9 不会 57 31.1 合计 183 100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表2 是否会模仿动画片中的角色与他人合作完成某种任务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会 131 71.6 不会 52 28.4 合计 183 100

从上面两组数据的反应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儿童会受到动画片中合作、助人等亲社会信息的影响,并使这些观念强化,从而懂得关心朋友、团结合作、与人分享等好的行为。

2、有利于孩子宣泄情感。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小孩都喜欢刺激、幽默、新奇的事物,动画片的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广泛,制作精细,幽默刺激,深深地被儿童所喜爱。[5]片中许多错综复杂的感情,难免给儿童情感上带来了许多的冲击。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与小伙伴之间发生了矛盾,受了欺负的时候,孩子就会借骂人或者打架来发泄自己的不满的情绪。动画片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故事情节。在与小伙伴玩耍时,有时难免会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发生矛盾后,刚开始都是彼此就不理睬对方,或者采取不好的方式解决,但故事的最后都是友好地解决之前的矛盾,并成为了好朋友。看这类动画片能让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影子,那么就会采取片中动画角色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最后自己的情感得到合理的宣泄,也收获了友谊。(数据详见表3)

表3 是否会模仿动画片中的角色处理与他人发生的矛盾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会 93 50.8 不会 90 49.2 合计 183 100

[6]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从上表我们看以看到,超过一半的儿童会模仿动画角色来处理与他人发生的矛盾,这就说明动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宣泄出儿童的负面情绪,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处理所发生的矛盾。

3、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如《大耳朵图图》这部影片,动画中通过主人公“图图”的生活所见所闻,向我们讲述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内容方面更多的是取材于生活的故事,让孩子回归到了平凡小孩的位置上,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创作动画,每集最后告诉我们一个“胡图道理”,有的是教孩子从这集里学明白一个道理,有的是善意提醒家长。它的内容情节丰满而真实,突出童趣,不仅有让人心情愉悦,还传达出了一些深刻的东西,家庭的温馨,父对子的循循善诱,母亲的望子成龙等等,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部浓浓的“温情家庭喜剧教育片”。

又如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龙猫》,充满了美好的情感,以高超的表现技巧和博大的人文精神感动了无数的观众。很多时候娱乐的教育作用比教学的教育作用还大,动画片《灌篮高手》的播出让那么多从不碰篮球的学生玩起了篮球,而另一部以少年围棋比赛为主题的日本动画片,又让众多的学生学习起了围棋,尽管大部分的学生只是热了那么一阵子,但从中我们能看出动画片对少年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因此,不管是不是好的动画片,只要你面对的是儿童,就得考虑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有多少。

(二)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消极影响

1、容易导致儿童出现错误的分析和判断。

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会从动画片中学习什么是好人与坏人、该做与不该做、对与错等等。动画片里确定的行为逻辑是“我应该怎么做”,而不是法律依据和社会准则,只强调个人的情感宣泄和英雄主义,而不考虑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片中的施暴主体形象也被过分美化。儿童强烈的模仿能力,会使儿童认知能力不合理化发展。比如《熊出没》,片中光头强每次的出现都拿着一把大锯子在砍树,而熊大熊二这两位森林的保护者在看到这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时,往往会使出各种方法进行制止,包括殴打、搞破坏。那么在儿童还不健全的认知情况下,他们会误认为这些比较酷的打斗场景是正确的,从而使认知上形成对暴力的合理化,生活中的问题也往往用暴力来解决。从我所调查的儿童

[8]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中,这类问题也是出现很频繁的。(数据详见表4)

表4 是否会模仿动画片中你认为比较酷的打斗场景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是 98 53.55 否 85 46.45 合计 183 100 从上表反映的数据来看,超过一半的学生会模仿动画片中自己认为比较酷的打斗场景,这些往往都是对暴力的合理化,那么在生活中就会增多暴力行为。

2、会使儿童盲目模仿动画中的不良行为。

“有人曾经统计,《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被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抓过1380次,喜羊羊被煮过839次,被电过1755次。《熊出没》曾在十分钟的时间内,爆粗口21次,其中包括“见鬼”、“臭狗熊”、“去死”、“笨蛋”等不雅用语。”儿童天生就是模仿大师,哪部动画片热播,孩子们就追着看哪部,模仿哪部。”再看《熊出没》,熊二在片中像个贪吃的小孩,每次遇到光头强不在家时,就去偷吃他家的事物,而在片中并没有说明偷东西是不好的。在这种环境下,儿童也会误认为主人不在家时可以随意拿东西吃,这样难免就滋长了所谓的额“偷盗”行为。

实习的过程中,我曾经采访过过几位家长,关于孩子看动画片,你有什么反应?其中有位家长这样说,儿子8岁,最喜欢看《熊出没》,有天儿子突然问他“爸爸,人是不是怎么打都不会死啊,为什么光头强被熊大熊二打了这么多都不会死呢”,然后他突然就问我,“如果儿子模仿里面的情节,出事了怎么办?自己又不可能禁止孩子看动画片,由于工作的需要也没什么时间陪孩子。”这位家长担忧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在2013年的时候,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街道麻汪村七组三名不足10岁的男童模仿“灰太狼”烤羊肉,结果其中两个孩子被烧伤。

3、自我约束能力变差,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动画片上。

儿童控制能力差,不会识别动画片内容是否有教育意义,大多数孩子看动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画片看得开心就好,不会去思考其他。“在2002年所作的关于“中国城市儿童媒介接触调查”中发现,中国城市儿童每日接触电视时间是40分钟左右(不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每周看电视时间约为5小时--7小时,而在广大农村这个数字要更高。在对梅江区人民小学183名学生的研究者我们可以发现花大量时间在动画片上是很多儿童都会出现的问题。(数据详见表6)

表5 人民小学183名学生观看动画片时间情况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基本不看 12 6.56 一小时内 97 53 一小时到两小时 51 27.8 两小时以上 23 12.64 合计 183 100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相当多的学生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动画片上,这样长久看着带有为量放射的品目,双眼造成近视的屡见不鲜,尤其是大城市里的电视机品目越来越大,长久发展下来,很多儿童双眼受到严重伤害,又回造成儿童睡眠不足,直接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率,三是只顾看电视,不愿意外出与别人交往,不愿意出去室外活动,体质越来越差,身体也越来越胖,对儿童无疑是一种摧残。”

三、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影响的成因

现在的很多儿童都是独身子女,特别是城市里面,住在高楼大厦里 各门各户之间几乎不会有什么联系。那么问题就来了,当学生从学校回到家里后,父母往往在工作,不能长时间陪孩子玩游戏,交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大多的娱乐方式就是看电视了,所以动画片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儿童的主要娱乐方式。动画片既可以满足孩子们的交往需要,又能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身心都可以得到放松。我认为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影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画片自身的特点。

1、动画片“形象化”表达,容易受到儿童的喜爱。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动画片是影视剧的一种变形。它巧妙地将影视性和绘画性结合起来,不仅保持了一般卡通画的特点,而且还完成了许多影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动作。片中形象化和理想化的特点使得动画片容易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大多数的动画片都取材于传奇故事,以夸张、变形为主要的表现特征,故事情节都包含惩恶扬善的情感,它是最符合儿童心理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海绵宝宝》,片中的海绵宝宝、派大星的形象都是眼睛特别大,笑起来嘴巴也张得很大,哭起来又是泪珠滚滚而下。这种夸张的形象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很受欢迎的,他们会把自己想象成片中的英雄、乐观的正人物角色。他们热衷于幻想的世界,那些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故事比真实的故事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有的孩子看完《铠甲勇士》后,就会幻想自己长大后也会成为一名惩恶扬善的英雄人物;看完《巴拉拉小魔仙》后,会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学习到魔仙岛的魔法,成为一名魔术师;看了《多啦A梦》后,会决心成为一名发明家,这些都能激起孩子们热衷于动画的性质。再加上动画配音,里面的配音都与孩子本身存在一种联系,今天的动画片在艺术形式上确实能融视、听、动觉于一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浓缩的方式给儿童的感官以有效的刺激。同样,那些生动、富有想像力、张扬着正义和人类纯真情感的动画片,都会让孩子体会到真善美,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孩子。

[9]

2、动画的传播和影响渠道具有多样性, 传播速度快,监管部门没有严格控制进口儿童动画片的质量、数量和播出时间。

在现代影视社会中,动画片的影响渠道是多重的。动画片的出现最初与卡通画的流行有有很大关系的。一般来说卡通类图书深受小学生的欢迎。之后,电视动画片又被制作成录像带或碟片,目前又有很多的电脑游戏也大量地采用了动画的形式,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传播又给动画片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而有些监管部门又没有严格控制进口儿童动画片的质量、数量和播出时间,导致一些不符合播出标准的动画也被播出来。

(二)从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看

1、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明显的阶 段性。儿童从出生到成人,其心理发展经历六个较大阶段,这就是:

乳儿期(从出生到1岁)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婴儿期(从1岁到3岁)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从3岁到6岁)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从6岁到7岁到11-12岁)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从11-12岁到14-15岁)

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从14-15岁到17-18岁)

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从呱呱坠地开始,婴儿就对人类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到了蹒跚学步,他们的视野越来越宽广,对人和动物也越来越好奇。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而且在动画片中可以得到非常形象生动的解释。动画片的导演在创作影片时,往往通过对儿童的考察,从儿童的心理和视觉需求来刻画令儿童喜欢动画形象。比如六岁以下的儿童会喜欢《天线宝宝》,看四个天线宝宝在神奇岛上玩乐,看它们跑来跑去这种纯真,彼此之间有良好的关系,没有暴力,虽然很多事情都不懂,但是就很喜欢那种画面。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就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巴拉拉小魔仙》、《大耳朵图图》、《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种故事情节较简单,易懂的。高年级的学生则喜欢那种偏搞笑又有较强的情节联系的,如《火影忍者》、《海贼王》。

2、看动画片能缓解儿童的心理压力,这是吸引儿童观看动画的一个重要原因。

动画片和儿童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在汉语词典里,“伙伴”泛指“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伙”多含有共同、联合的意思,“伴”多含有陪伴、陪同的意思。由伴看来现在儿童的生活世界和动画片是形影不离的。一方面,电视的大范围普及、电视节目内容的空前丰富。城市人群之间的交往日益减少以及家长工作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动画片在家庭中成了一个事实上的保姆陪伴儿童渡过在家的股东时间。而且现代儿童无时无刻不与动画形象面对面,数量、获取途径以及内容的极大丰富,保证了动画片作为儿童的伴的角色的存在。伴是一方为主角一方为配角的,动画片是配角,儿童是主角伙是共同、联合的意思,在这层意义上,动画片与幼儿的关系是对等的,是同样层次的,在双方的交往中是有来有回、相互配合的。例如,儿童经常自己扮演角色,我是孙悟空,你是超人,我比你厉害之类的。这使虚拟的动画人物在特殊的场景下幻化成儿童生活中真实的伙伴。

像《海绵宝宝》、《开心超人》、《熊出没》这类的动画片,它们的故事情节都是比较幽默搞笑的,儿童看这类的动画片往往会缓解他们紧张的学习压力,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生活上的不如意。比如《熊出没》的故事往往比较中规中矩,有些桥段可以看出有借鉴好莱坞动画片的内容,但是总体故事紧凑,没有拖沓的地方,笑料很多,很多孩子都看的非常投入,有些片段大人看了也觉得很好笑。

3、来自同辈群体的压力,盲目跟风。

由于现在的孩子普遍喜欢看动画片,甚至热衷于动画片。导致动画片影响了他们日常的认识、行为和话语能力。因为每个孩子回家几乎都看动画片,那么动画片里的人物和内容就构成了他们平时谈论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如果哪个孩子不了解正在放映的动画片,就会遭到同伴的耻笑和“排斥”。为了不让同伴嘲笑自己,即使是不喜爱看动画片的儿童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去看,因为如果不看的话就会被排斥出朋友群体。

(三)家长没有正确引导孩子看动画,忽略动画片对孩子的影响。

儿童喜欢爱动画片,就想很多少女爱看韩剧一样,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作为家长首先应该理解孩子的喜好。在动画世界里,孩子们可以实现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梦想,弥补了现实生活的缺憾。孩子渴望像“超人”那样强大,那样受到别人的拥戴和崇敬;渴望像魔仙一样拥有魔法,可以受到同龄伙伴的羡慕;渴望像大雄那样可以拥有一只无所不能的机器猫等。因为孩子还小,认知功能发育不完全,对事物缺少判断能力,模仿动画片里出现的画面,孩子会觉得好玩,意识不到什么不对或者危害,那么很容易使孩子接受动画片里人物言行的影响,从而使生活中也发展出暴力,甚至认为这是好的,是“勇敢”的表现。

[10]

然而有些父母或许并没有正确对待孩子看动画片的影响,认为动画片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疏于指导,甚至有些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都没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管教,而是任其看。

表6 人民小学中高年级184名学生家长陪孩子看动画片情况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从不 32 17.4 偶尔 135 73.4 经常 17 9.2 合计 184 100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表7人民小学中高年级184名学生家长给孩子筛选给孩子动画片情况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会 74 40.2 不会 110 59.8 合计 184 100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被调查的家长中,73.3%的家长只是偶尔陪孩子看动画,17.4%的家长是从不陪孩子看动画的,只有9.2%的家长经常陪孩子看动画,说明家长对动画片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不够。再看表4,关于家长是否会对孩子看动画片进行筛选中,我们可以得出大部分学生家长对于孩子看动画片是不加干涉的,综合两表格我们可以得出对数父母并没有正确对待孩子看动画片的影响,认为动画片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疏于指导,甚至有些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都没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管教,而是任其看。

四、发挥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影响的积极策略

(一)从动画片自身的特点来看,由于它形象化的表达深受儿童的追捧,传播和影响渠道的广泛让孩子着迷。从这方面我认为应该这样:

1、动画制作商要以儿童为本位,制作出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动画 长期致力于儿童文学研究的北师大教授王泉根从儿童的本位立场分析了儿童影视创作现状。他认为我们传统的创作观念是把儿童视为成年人教训的对象,成人们总喜欢通过具有成人思维的读物、作品和影视来教育儿童要怎么样、不该怎么样,现在这种观念正在改变,正在从以成人意志、成人教育目的转向以儿童为本位。[11]比如美国《成长的烦恼》的成功原因正是站在了儿童的立场,以儿童为本位。《哈利.波特》为什么能成功?它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站在了儿童本位,这部长篇通话,全篇都在为儿童讲话,为儿童的权利和儿童的生存说话。因此动画制作商应该站在儿童的视角、儿童的眼光、儿童的兴趣去审视动画,找到儿童内心的需要,从而制作出更多更好的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优秀动画片。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2、监管部门要规范动画传播,加大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应该严格控制进口儿童动画片的质量、数量和播出时间,动画片应该通过方方面面精挑细选出来,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其他方面都应该是非常优秀,多播出一些以教育孩子善良勇敢为主题的影片,坚决抵制淫秽色情的动画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所共同需要的品德。

(二)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1、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快乐的校园生活是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有利因素。很多孩子沉迷于动画世界的原因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所以才迷恋动画世界。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的是走进生活去体会生活的美,而不是花过多的时间在看电视上。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应该积极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并不仅仅是知识,还要获得无穷的快乐。学校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看的动画,比如《大耳朵图图》《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类具有教育性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动画。

2、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教育监控能力,能够根据孩子的发展去适当的教育行为。

现在小学生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学习上,小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一些学校,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例如,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小小的年龄,背上一个和自己身高不相称的大书包,里面装满了各科的学习参考资料,令成年人掂着也沉甸甸的;有的学校上午课前有晨读,下午放学后有辅导课,回家还要做两个小时乃至更长时间的书面作业;有的学校还布置小组长检查,没有完成的放学后留下来补上。这些办法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压力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孩子就会通过其他渠道去减压,看动画片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所以我认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区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而不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给学生过多的负担。

(三)从家长的可以这样做:

1、积极调动家庭的动画教育,正确选择适合儿童相应身心发展年龄的动画片。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我国著名的媒介与儿童教育学者卜卫通过对当代中国儿童的调研得出我国儿童对电视的五种需要,分别为:情绪刺激需要、缓解焦虑需要、学习需要、交往需要、消磨时间需要。

[12]

在一般情况下,儿童是在家里收看动画片的,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和教育者,家长的观念、行为、性格、态度等时刻影响着孩子。因此,家长积极或消极的指导和干预是决定孩子是否受其影响的主要因素。英国经验论学者洛克指出:儿童的心灵像一块“白板”,还没有沾染尘埃和污点,可以任你写上最美的图片,只看你用什么方法教育他。动画片以它生动的人物形象,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灵,它对儿童的成长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加强引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成长。家长不能剥夺孩子看动画片的权利,这是当代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影响而完全否认动画片的价值。

2、要对孩子观看的动画片进行筛选,对动画片中宣扬血腥和暴力、漠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这类动画片就坚决不能给孩子看。

家长除了关心动画片对孩子知识、道德层面的教育,应该更关心动画片的图像、声音、人物等传递的美学价值和娱乐价值,关心它对孩子快乐童年的意义家长还应适当控制孩子看动画片的时间,不能一味地放纵孩子看电视。

[14]

[13]

不能只看到动画片的消极

由于现在很多动画片都是改编自童话故事、历史故事,家长可以让孩子把书和动画片结合起来,这样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可以买一些寓教于乐的,与动画片有关的图书,一旦孩子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会持续这个良好的习惯,有效地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有时间的话,家长还应陪孩子看动画片,一起体会其中的乐趣,多跟孩子进行沟通。

五、结语

通过调查,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家长给孩子正确的指导,有效地利用动画片带给孩子积极方面的影响,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提升教育的质量。因此研究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可以让家长、老师更贴近学生,更懂得儿童的心理、更能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参考文献:

[1]黄瑛.动画片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J].网友世界,2013,(3): 90.[2]王淑宁.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12): 42-46.[3]王英 段丹.动画片与幼儿道德教育[J].文教资料,2008,(23): 71-72.[4]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纂委员会.中国百科全书(电影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277.[5]牛向阳.动画片对幼儿教育的影响[J].电影文学,2008,(14):147.[6]张向葵 曹华 刘志.中国儿童的电视环境与儿童成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150.[7]张向葵,曹华,刘志.中国儿童的电视环境与儿童成长.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52.[8]赵津晶.警惕进口动画片的暴力倾向.中国电视,2003,(07).70-72.[9]牛向阳.动画片对幼儿教育的影响[J].电影文学,2008,(14):147.[11]苏青清.动画片对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影响[J].大众科技,2013.[12]刘利.家庭中幼儿观看动画片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基础教育,2014,8.[13]孙钠.关于动画片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影响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2,11.[14]袁晓景.浅析动画片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N].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致谢

在本篇论文完成之时,我想感谢一直指导和关心着我的罗九平老师,谢谢他对我热情关怀和悉心的指导。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罗老师花了很多经历指导帮助我。在论文的概念、结构和文字处理上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指导, 因为他深厚的学术知识和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才使我的论文可以完成,这种激励向上的精神将会在未来继续激励着我,走向社会。同时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的各位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谢谢大家!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附录1:关于小学生观看动画片情况的调查问卷

你好!首先非常感谢你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本问卷主要针对小学生观看动画片情况的调查研究,对于你的回答我们将予以保密且仅作学术研究之用。问题的答案并无对错之分,请你不必顾虑,客观如实地填写即可。祝你学习愉快,身体健康!

1、性别(),年龄(),年级()A 男

B女

2、你喜欢看动画片吗?()A 喜欢

B不喜欢

3、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动画片?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E.6岁

4、你每天看多长时间动画片?

A.基本不看

B.一小时以内

C.一小时到两小时

D两小时以上

5、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动画片?(多选)

A.英雄类(秦时明月 铠甲勇士)

B.科普知识类(虹猫蓝兔)C.寓言故事类(十二生肖)

D.魔幻类(巴拉拉小魔仙)

E.生活故事类(大耳朵图图)

F.其他

6、你在观看动画片时最吸引你注意的是哪一方面?()A画面效果

B人物设计

C故事情节

D语言声效

E其他

7、你在观看动画片时是否会模仿动画片中你认为比较酷的打斗场景?()

A.经常会

B.有时会

C.从来不会

8.日常生活里你是否经常扮演动画片中的人物或做出动画片中人物的动作?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

A 是 B 不是

9.生活中你会不会效仿动画片中的人物对弱者表示出同情,例如对受伤的人表示关心?()

A 会

B 不会

11.在生活你会不会效仿动画片中的角色安慰伤心、着急的人等?()A 会

B 不会

12.在生活你会不会效仿动画片中的角色处理与他人发生的矛盾?()A 会

B 不会

13.在生活你会不会效仿动画片中的角色与他人合作完成某种任务,如搭积木等?()

A 会

B 不会

14.在生活你会不会否效仿动画片中的角色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钱财等?()

A 会

B 不会

15、如果你喜欢的动画片偶像别人不喜欢,你会不和他交朋友吗?()A.会

B.不会

16、看到街上有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主角形象的玩具和服装时你会怎样?()A要求家长买

B用自己的零花钱买

C不买

D其他(请注明)

17、你看完动画片以后觉得怎么样?(多选)

A很快乐,经常会想动画片中的情节

B.学到了许多在课上没学到知识 C.有时候会学动画片里面的人说话或做事

D.有时候很希望自己会成为动画片中人物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附录2:关于小学生观看动画片情况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家长:

您好!我是嘉应学院2011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看动画片的情况及家长的监督请况,分析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对策,我特此设计了本次的调查问卷。您的意见和看法对于我了解学生观看动画片的状况将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此问卷,我只做将予以保密且仅作学术研究之用。问题的答案并无对错之分,请您不必顾虑,客观如实地填写即可。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祝您工作愉快,阖家幸福!

1、您的孩子几岁()

2、性别()

A.男

B.女

3、您的孩子喜不喜欢看动画片()A非常喜欢

B 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4、您对孩子看动画片的态度是()A非常赞成B赞成 C一般

D不赞成

5、您陪孩子看动画片吗?()A从不

B偶尔

C 经常

6、您是否对孩子想看的动画片进行筛选?()A、是

B、否。

7.您认为孩子每天看多长时间的动画片是合理的()A一点也不看

B半小时内

C 半小时至一小时

D只要孩子喜欢,看多久都可以

8、您的孩子在观看动画片时的专注程度()A非常专注

B专注

C 一般

D不专注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以梅州市梅江区人民小学为例

9、您希望您的孩子多看那种动画片?()A、娱乐性

B、教育性

C、两者并重

10、您孩子看完动画片的反应是()A 模仿人物形象

B 讲述

C没反应

11、经常看动画片后,您孩子的视力与以前相比如何()A上升

B下降

C无明显变化

12、.您认为动画片的功能是()A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学习知识 B满足孩子的兴趣,孩子看了开心 C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3、您认为动画片对孩子的影响()多选 A、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B、有利于孩子宣泄情感 C具有一定得教育意义

D、增长知识,增加见闻

E、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F、抑制孩子阅读能力和阅读容量的扩大 G、会使孩子模仿动画片里人物的不良行为举止

14、您觉得动画片对您的孩子哪方面的影响最多?

A、语言;B、智力;C、德育;D、社会化;E、其它。

15.您会通过扮演动画片中的某种角色或运用动画片中的故事来教育孩子?()A 会

B 不会

第五篇:论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论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本文详细讨论了动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动画片是青少年非常喜欢的一种图形形式,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认为它对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生活观、价值观、印 象形成、友情观、言语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并就如何促进动画片的积极意义方面 进行了讨论。【摘 要 题】聚焦青少年社会热点 【关 键 词】动画/青少年/社会化 【正 文】 世界动画作为一个产业正在飞速发展,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娱乐、广告、心理治疗科学研究、视觉模拟、环境规划等领域。我国动画产业的起步相对较晚,但动画对青少年的魅力却是有增无减。虽然目前动画片在教育中已经有了相当广 泛的运用,但许多人是因为动画片的娱乐性才去接触它的。迪斯尼动画的成功市 场运作虽然说明成年人也是动画片的一个主要接受群体,但目前来看,青少年仍 然是最大的动画片主动受众。青少年不仅观看电视中的动画片,动画电影、游戏、书刊等图形形式也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不但接触动画本身,与动画有关的消费娱 乐产品也都被接受,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据有关 调查,全国现有电视频道 2000 多个,几乎都有固定时间的少儿动画栏目。我们 在生活中也经常听到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放学回家就看动画片,而且定时出现,成 了“动画痴”、“动画迷”,不但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受影响,更大的担心则是 孩子对有些动画片中的不良镜头的模仿而影响了孩子的品行。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社会化相当重要的阶段,也是自主性很强的阶段。整个社 会化过程与一个人的最终人格形成及社会行为和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社会 化,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 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周晓虹(1997)认为,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即是广义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这些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介及法庭、监狱等。社会教化同时可以分两大类: 系统、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非系统、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 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后一种社会教化往往是在无形 中发生作用的,它对个人的成长、心理的成熟与变化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往往 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这个咨询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的观念形成的

影响非常大,青少年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到传媒观念的干扰。动画

片就是通过大 众传播媒介与青少年接触,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作用机制 动画这种形式在各种媒体上广泛存在。电视是播放动画的最主要的媒体,几 乎每个电视台每天都有动画播出,一些还有专门的动画频道。目前电视播放的动 画的特点是篇幅长,几乎都是连续剧。具有固定的时间,播放的收视对象明确定 位于青少年,国外动画片多于国内的,其中美日动画片特别多。动画电影也是广 泛地被喜欢,许多有影响的动画片,比如《狮子王》、《人猿泰山》、《白雪公 主》、《千与千寻》、《花木兰》、《宝莲灯》都是开始以电影的方式进入青少 年的视野的。它的特点是故事性强,人物特点明确,文化内涵非常突出。网络也 是现在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媒体,许多大的门户网站都有动画(动漫)频道,可以在多种频道观看动画,也可以自己动手创作动画,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它的 特点是新媒体,更适合青少年,更便利,具有更强的个人思想,开放性更强。另 外,动画对青少年的影响不仅仅是看动画片本身,还包括动画的附加产品的影响,比如,动画人物的玩具,主题公园等等,像史努比、米老鼠的玩具、迪斯尼动画 主题公园等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这些影响除了具有可以帮助他们间接地接触社 会、帮助他们社会化的积极作用外,也会有某些消极影响。那么动画对青少年的 影响作用机制到底是什么? 通过青少年自己的了解,将动画片中的社会关系认同为实际社会生活。人的 青少年阶段大多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主要起着修正他们的行为和学习科学文 化知识的作用,而在对社会的真正生活面貌、掌握社会的技巧上,学生都不能切 实体验到。吸引他们注意的动画片就成了他们猜测社会的最好的标本,并通过与 他人讨论,明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品质,什么样的行为是社会及他人所认可的,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明白基本的社会因果关系。认同动画人物,模仿他们的行为。青少年喜欢动画片,不仅仅是因为有意思,好看,有调查表明,34%的被调查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有些像自己,76%的被调查小学生希望具有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的某个能力特点。而在言语模 仿、动作模仿方面的表现就更常见了(Bandura, 1963, Fabregat & Beltre, 1998)。动画片所包含的文化的影响。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动画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孩子种文化是动画本身以及观看者所共同创造和拥有的。比如,日本动画的风格: 人物坚强,强调团队精神,成人化强,视觉刺激大;美国

动画注重个人能力、幽 默、动画附加的商业性更浓;中国动画简单,强调讲单纯的道理和利他行为。有

调查表明,最受中学生欢迎的前五部动画片竟然全是日本动画,青少年接触到的 日美动画也是最多的,这表明很可能逐渐使他们接受日美文化,并在潜意识里影 响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使其和认知行为具有明显的日美文化性,更重要 的是可能看低自己祖国的文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忧虑。

二、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具体表现 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的特点是兴趣主导性强,交往对 象变化大等。共同感兴趣的动画片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而不知道 该动画片的人往往会被孤立或嘲笑。所以,动画片对青少年来说提供了共同爱好 和话题,增加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另一方面,对动画片的理解也给他们提供了人 际交往的方法、规则的参考。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在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获 得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自己观察理解人际交往的原则,再将其用在实 践中,动画片便成了一个学习的来源。他可以提供人际交往中的基本沟通知识,比如,许多动画片中,活泼、开朗的人总被描述成受大家欢迎的,经常帮助别人 的人也会得到大家的赞扬,干坏事的总会受到惩罚等,这些都对人的基本交往原 则进行了描述和强化。同时,动画片也会有一些对青少年人际关系形成的不利影 响,如对个人努力强调得不足,好人总先要受许多挫折打击最后才有好报等。对青少年关于人物形象认知及品德形成等方面的影响。这方面的影响主要表 现在过于理想化,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外貌与一个人的品德并没有直接的关 系这样一个事实。在动画片中,公主总是美的、善良的,王子总是英俊的、勇敢,坏人总是丑陋的、有阴谋的……对此,青少年特别是儿童可能会形成不恰当的形 象认知,使他们只是简单地通过外貌而形成对他人品行的直接判断,这对人的形 象认知发展或品德发展是不利的。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动画片片中人物的身份与 地位、品德总有一致性,比如,王子、公主生来就很富有、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而不交待这些财富和品德的其他正确的获得方式,这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人的富有 和品德决定于家庭出身,从而对家庭形成不恰当的评价等等,这些影响一旦形成,影响将是深远的。另一方面,动画中人物的性别角色分配有一定的规律性,如领 导者总是男性或雄性动物,女性或雌性动物总处于辅助地位,这与现实人们对性 别的刻板印象一致,有利于儿童认识现实,但在角色职业

类型以及对应的角色性 格特征培养上会对青少年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NextPage] 对青少年生活观价值观的影响。在许多动画片中,都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狮子王》,强调生活中只有不怕困难,不要消沉,积极努力,一定会取得

成功。这样的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生活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些动画片,如《蜡笔小新》,虽然很现实,但以一种不加修饰的方式揭示人的好奇,这只会 使观看者产生不恰当的认同感,对习得社会生活的规则、形成他们的生活观价值 观具有消极影响。其实在许多经典的动画片中,只是非常刻意地表现其娱乐性,如《tom & jerry》,《米老鼠和唐老鸭》《蜡笔小新》等,对人生的积极品质 没有太多的强调,只是让人们在观看到一个倒霉蛋的时候开心快乐。这些容易使 青少年养成乐观的性格,但也有可能会影响其积极奋斗的生活观念的形成。对青少年友情、爱情观的影响。爱情是人类的一个美好的感情,动画片也并 没有忽略它,比如《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灌篮高手》、《怪物史瑞 克》、《葫芦兄弟》,甚至《蜡笔小新》、《花木兰》、《tom & jerry》等都 以爱情或友情贯穿情节的。在动画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统一的画面;爱情 的女主人总是美丽的,即使将来要变成天鹅的灰姑娘也是美丽的,爱情总是浪漫 的,为了爱情可以做许多勇敢的牺牲,结果总是幸福浪漫的;有朋友总是令人向 往的,朋友总是在主人公需要的时候出力的,朋友总是忠诚的。这些表现与现实 生活有许多相似,但也过于理想化。青少年的爱情观正是在这些影响中形成的,这很容易使他们将来有不恰当的期望和行为。对青少年言语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的语言获得有可能是社会学习的结果,即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说话来获得自己的语言。同时,在思维发展的 研究中,非常强调言语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其中的结论之一就是良好的语言能力 会有利于思维的发展,言语习惯对思维方式(特点)的影响也是被证实的。所以,在动画片对青少年的影响中,必须注意到他们对一些动画人物言语的观察模仿。青少年是非常容易被环境影响的,特别是当环境刺激是他们感兴趣的时候。有调 查显示,对大家共同喜欢的动画片,人物的言语特点会在同辈群体中得到广泛认 同和流传,当父辈们不知道时,他们便认为没有共同语言。例如《蜡笔小新》中 的小新,当小新从幼儿园放学回家时,总是对他的妈妈说:“妈妈你回来了。” 许多青少年看了这个片子后觉得好玩,也模仿起小新的说话风格,特别需要注意
的是对《蜡笔小新》这类动画片主人公的行为特性的模仿更需要引导。同时,也 要注意青少年长时间观看动画片而缩短了他们的注意力间隔时间,对他们的语言 应用能力产生的限制作用(Postman, 1990)。

三、促进动画片对青少年社会化积极作用的措施 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应 该尽可能地控制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动画片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并注意其影响 的长远效应。

成人的恰当理解。要发挥动画片对青少年的社会化积极作用,家长首先要有 正确的态度。家长和孩子在看动画片上的矛盾虽然主要表现在孩子贪恋看动画片 而占用了学习时间,但对孩子来说,印象却是家长直接反对他们观看动画片。在 当前动画片如此被广泛接受的情况下,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应该认可青少年喜欢动 画片这样一个事实,它是符合青少年的认知习惯的,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些积极 意义包括:传递社会生活的规则,传递社会中认可的行为和不认可的行为并呈现 后果,传递角色行为规范以及训练想象力等,这些都可以使他们间接地认知自己 面对的社会,促使其社会化的发展。人的青少年阶段,特别是儿童阶段,对动画 片产生认知理解最容易。所以,只有在成人对动画片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同时认 识到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正确行为。家长与儿童的及时交流。这包括陪看和相互交流。调查发现,动画片是可以 给成人看的,许多家长也都很喜欢看动画片的,那么,家长不妨抽出时间来陪自 己的孩子一同观看。在陪看的过程中,伴随着和孩子对动画人物行为的评价交流,既可以防止孩子无限制地观看,又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对动画的主题思想的理解。特别是每个动画中都有好人坏人,怎样才是好人,怎样就是坏人,为什么好,为 什么坏,及时说明和强化,这对消除动画的消极影响,促使孩子社会化发展更有 利。这种交流还会消除动画片带给的另一个消极影响:动画中的社会和现实生活 不符这样一个事实。青少年的辨别力是有限的,在调查中,有一半的中学生认为 动画片中的生活是与当今社会精神相符合的。家长在这方面就可以对孩子做正确 的解释,这种恰当的解释有利于青少年辨别虚构社会与真实社会的区别。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兴趣发展。家长在承认自己的孩子喜欢动画片的前提下,同时要注意对孩子的兴趣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青少年的兴趣是比较容易养成和 改变的,对某一个事物感兴趣的直接原因是可以从中获得快乐。如果某个孩子对 动画片感兴趣,他的兴趣

不是制作动画片,也不是学习动画片中自己喜欢的人物,而是看动画片本身,这种兴趣对他们的成长是有不利影响的。因为自制力差,他 们有可能会长时间地看电视中播放的动画片,甚至去买动画 VCD 自己一次看个 够,这不利于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的发展。所以,要引导儿童青少年正确地认识 自己的兴趣,将喜欢看动画片提升到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动画片,喜欢那种充满想 象力的空间,喜欢人物的良好行为和风度等方面来。文化传媒部门要注意引进积极健康的动画片。90%的青少年观看动画片的载 体主要是电视。所以要消除动画所具有的消极功能,首先应当从源头上把好关,这包括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的质量和播放的时间选择两个方面。在动画片的质量 方面,应该选择具有明显积极意义的动画片,特别是国产动画片。目前电视中播

放的动画片来自国外的占绝大多数,其中许多动画片中包含暴力、成人内容,或 者强调暴力对问题解决的唯一性,这些对青少年社会化很不利。应该选择充满智 慧和想象力的、强调人类的理想和优秀文化的好动画,像《海尔兄弟》、《猫和 老鼠》、《花木兰》、《白雪公主》等影片,而像《蜡笔小新》之类应该尽量少 播放。在播放时间方面,首先不要连续播放太长时间,这会对观看者的生理和生 活习惯造成不良影响。其次,不要为了经济利益,选择儿童的吃饭时间播放,可 以在双休日多播放一些,其他的时间少播放一些。当然,由于现在动画片的适应 人群很广泛,许多国外的动画片的定位是给青年或成年人看的,比如,1999 年 获得美国动画片收视率第一名的《南方公主》,其四个主要角色满嘴脏话,是以 黄色暴力低俗的笑话和讽刺名人来取悦观众的。所以不妨参考电影的分级模式,在播放动画片时,说明该片适合什么年龄的人观看。在调查中,还有一个事实值得注意,许多青少年观看什么动画片是不加区分 的,只要是动画片他就看。这也要求大人的解释和帮助选择。当然,如果在电视 播放动画片前后,有主持人对动画片主题作一个讲解,说明大家要学习什么反对 什么就更好了。【参考文献】 [1] 孙立军主编.《影视动画影片分析》,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2]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 C.D 威肯斯,J.G 霍兰兹.《工程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贺雯、彭聃龄.《儿童电视动画片播放效果的研究》.《应用心理 学》.1996.2.[5] 司徒宁.《走近动画》.《中国美术教育》.2000.4.[6] 陈秋玲.《组织动画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学前教育研 究

下载浅谈动画片对幼儿教育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动画片对幼儿教育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动画片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及运用(范文大全)

    动画片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及运用江津区白沙幼儿园龚治勇在平时与幼儿家长谈话交流中发现,我班的孩子在家的娱乐活动大多是观看电视节目,而节目中又以看动画片为最多。动......

    关于动画片对幼儿有何影响的调查报告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发现,由于大部分家长平时忙于自己的事,无暇照顾孩子又怕孩子自己玩会有危险,当幼儿在家时总让孩子看电视,动画片一部接着一部地看,那么长时间看电视对幼儿有何影......

    动画片对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研究论文(推荐五篇)

    动画片通过简明的语言、生动直观的视觉冲击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学习知识、领悟道理的平台,但是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发展的程度还不足以对动画内容进行筛选,模仿能力又......

    浅析有效家园合作策略对幼儿教育的影响[5篇模版]

    督导论文 浅析有效家园合作策略 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辛店镇第三幼儿园 孙聪慧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

    对幼儿教育的感言

    对幼儿教育的感言 时光飞逝,转眼间大约一个月从事幼儿保育工作过去了,回看这些日子,好象就在眼前,这当中的酸甜苦辣真的很多。从中我也了解了幼儿教师的辛苦,更随着天气的转热以......

    重视环境对幼儿教育

    重视环境对幼儿教育 淄博市桓台县实验幼儿园重视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在开学初期,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利用自己的照片和课堂上学习的创意美术内容,来装饰幼儿的活动空间,既......

    浅谈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谈对幼儿教育认识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教育学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为了有效......

    2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五篇范文]

    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摘要:众所周知,环境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塑造有着重大影响,而性格因素又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作用,处于不可缺失的地位,甚至对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