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述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高校体育新课程教学论文
关键词:体育锻炼习惯;高校体育;大学生;新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广西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高校体育新课程教学的构思与展望。
体育锻炼习惯是指“重复发生或动作巩固而形成需要的体育行为方式,它的生理机制是一定的情境刺激和有关的动作在大脑皮层形成巩固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因此,体育锻炼习惯是个体参与体育锻炼,并在不断重复地把体育意识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需要与行为的倾向。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又是与社会体育紧密衔接的关键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习惯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对社会体育参与的程度和终身体育的形成。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现状,探明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这对有的放矢地推进当前高校体育新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8所高等学校的900名在校男女大学生(其中,本、专科学校各4所)。
1.2调查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锻炼的项目分布、锻炼价值取向、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锻炼的方式与时间等,进行分析并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样本,在正式调查之前,曾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应检验。发出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46份,有效回收率为94%。其中男生为439人,女生为407人。
1.3数理统计法
将所得数据和信息归类整理,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是指,学生在了解与认识体育现象、获得体育知识过程中所产生的意识,是形成体育认识的基础。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参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思想基础。大学生经过了10多a的学校体育教育后,已初步形成了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态度,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由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男、女生无明显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良好的,已具有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基础。
2.2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分布特点
从表2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喜欢的锻炼项目,男、女生有明显的差异,男生喜欢有对抗性、活动量较大的且有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如篮球、排球和足球等;女生则喜欢倾向于具有一定的运动量,但对抗性比较小和少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如乒乓球、健美操等,而作为基础项目的田径参与的人却很少。从项目的选择上看,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方式已不局限于单一性活动,说明了大学生们选择的项目是根据自己的个性需要来考虑的,这也折射了学校体育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宽松的体育锻炼环境。
2.3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
从表3调查结果来看,有81.4%的学生认为参加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可见,大多数学生锻炼身体的动机是明确的;而娱乐身心68.0%,健身美体55.2%,社交40.3%。这体现了体育的多功能作用和多数学生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多元性需要,同时,也为我们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此外,调查中还发现,大学生已把体育锻炼作为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沟通感情、融洽社会人际关系的桥梁。
2.4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
表4结果显示:有53.2%的大学生对“锻炼兴趣”作为影响个人锻炼习惯形成因素的首要选择,这充分表明在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情感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提醒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对大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激发和培养;学校体育教学占49.1%,说明学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场地器材不足(占47.9%),无法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锻炼,从而放弃了体育锻炼,这主要是近年来各高校扩招,教学设施建设远不能满足学生增长的需要,不能为学生充分提供锻炼场所以及运动器材。
2.5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
从表5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体育的强身、娱乐、社会交往、社会情感等各方面的功能在今后个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到大学生在毕业后没有很好的体育锻炼的方式,这就给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迫切问题,尽可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给学生一项或多项体育内容,使他们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方法和手段。
2.6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直接反映了其锻炼习惯的养成程度。从表6的统计结果看,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虽呈良好趋势,但与其实际参与锻炼情况有较大的差距,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才有16.3%,有26.9%的大学生每周只参加1次体育锻炼,32.2%的大学生偶尔才参加1次;而且,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女生自觉参与锻炼的人数越少。这一现状反映了目前在校大学生中,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乐观的,但自觉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偏低,形成了态度与行为的脱节。
3对高校体育新课程教学的构思与展望
从以上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但自觉参加锻炼的人数偏少,造成认识和实践的脱节,大部分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未能形成。而大学生们的自身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学校体育教育以及场地设施和器材等是影响其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增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兴趣,提高大学生们的体育锻炼能力,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增进学生健康水平,是当前高校实施体育新课程教学的重要切入点。
3.1把握新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淡化竞技,注重健身,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应成为新时期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大学生在校期问接受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是不断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不应该有意地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等,更不是为了参加高级的运动竞赛而夺奖牌。一味地用“高度、远度、时间”等统一指标去实施教学过程和评价教学效果,势必会挫伤那些因先天因素不足影响运动能力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削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以竞技运动项目的技术结构作为普通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必须予以淡化,高校体育应以健康为核心,体育锻炼增进健康要以人为本。同时,在实现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方面,应坚持把学生的体育要求和个性发展需要相结合;把体育育心和育德相结合;把锻炼学生的身体、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相结合;把单纯的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辅导等活动相结合;把全面发展与区别对待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等原则。教学过程以人为本,重在参与。
3.2构建新教材体系和内容
学生的体育能力与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锻炼习惯的形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与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基础。因此,要改变过去那种固定的、缺乏多样性的体育课程体系,建立内容丰富的、灵活的、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在理论教学中,把终身体育思想贯穿整个教材体系内容中,注重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修养的培养。传授既有锻炼原理与方法、体育卫生与保健,又有身体机能评价、传统养身理论及体育政策法规知识,注重体育知识的实用性。在技术内容的教学中,应保留一些文化含量大、技术难易适中、娱乐性强、健身效果好的竞技项目和民间娱乐健身内容,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一、二项能终身从事锻炼的项目及其方法,从而保证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
3.3优化教学体系和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应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终身化为主线。因为,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从不能独立锻炼身体,到逐步独立,再过渡到独立自主的转化过程;是培养学生即使毕业以后,也能根据所处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况,根据工作性质与职业特点选择或重新学习体育锻炼的内容,独立从事科学锻炼,以形成了满足个体身心健康的需要锻炼习惯。而锻炼习惯是在体育兴趣和意识作用下长期练习而形成的,教法的改革更新是激发学习兴趣和意识的因素之一。教学中教师要少讲、精讲,不能做“讲师”,而应做“导师”,增加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或创新的“探索式”的转化。改革现有的教学时数分配,建议在大学期间都开设体育课,并做到普及健身教育与选项课的教学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实行俱乐部式的教学,以此来延伸教师在课外的教育功能,使得参加课外锻炼的学生在技术指导上有了保证,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为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4完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
评价体系是教学指挥棒,它往哪里指,学生就跟着往哪里走。过去应试教育主要看结果不看过程,是绝对评价。体育课上的考试偏重于生物性评价,注重体育运动成绩,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比如规定100m跑的及格成绩是14.9s,差1s也不能及格,即便是有些学生在原始成绩是18s,而通过努力学习后提高到15.5s,在整整提高了2.5s的情况下还是达不到及格要求。这就意味着,体育运动基础好的学生即使不努力学也能及格,而基础差的学生,不论怎样去努力或进步多么显著,只要成绩达不到及格要求,也就很难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喜悦和快乐。这样必然会极大地挫伤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会由此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是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差异和积极性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能看到自己的努力结果和每一次的进步,充分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以转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全面合理的评价学生应做到结果与过程、理论与实践、记忆与运用并重的整体考核方法,即建立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3.5建立体育健身网络咨询系统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作用,建立体育锻炼、运动健身咨询网络系统,随时向学生提供有关体育锻炼的咨询、运动处方的运用、各种运动健身的方法、健身信息等。同时,体育教师也可以在线提供即时的咨询和答疑。丰富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增加体育教学的科技含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和事业的关系,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自党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此外,学校要为大学生们提供必要的锻炼时间、场地、器材,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创造必要的条件。
4结束语
体育锻炼习惯具有后天性、稳定性、指向性和省力性等特征,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是自身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学校体育教育的作用等。因此,新形势下的体育课程教学,必须强调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主动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以学生终身体育为主线,使学生终生受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使广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多方位的体育教育;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二篇: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与培养
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与培养
毛泽东曾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在很早就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至理名言。可见,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而强健的体魄则来源于体育锻炼。总之,体育锻炼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我们往往由于忙于应对繁重的课业负担以及其它一些事情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另外,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又使我们不得不长时间不能活动,所以,我们更需要体育锻炼来强健我们的身体。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关键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大学生身体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加以创新,培养成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一、终身体育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1.社会性。人是自然性、意识性、社会性的统一体。人之所以要开展终身体育活动,也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反映。社会的前进是对人的要求化为个体的需求,个人的需求也会逐渐转化为社会的需求。正是这种转换关系使体育活动必须具有社会社。
2.发展性。体育就是人们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一个过程。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虽然收获的大小因人而异,但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总能得到丰厚的回报,终身体育可以促进全面发展,在吸收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人的身体潜力、精神潜力不断被开发。
二、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从人出生到死亡之前都要参加体育运动,即将参加体育运动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当代体育的发展方向。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的基本国情,高校体育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努力开发大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的挑战。高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大学体育教育,使学生走入社会后能继续坚持体育锻炼,使人健康生活、工作并能长寿。学校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不仅看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提高多少,而且要看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后是否具备了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是否养成自我独立锻炼的习惯。因此,高校体育要把握体育的本质,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终身健康。我们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为此,切实抓好“终身体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校在“终身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1.终身体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点。高校体育教育的重点是以普及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培养学生爱好运动的“终身体育”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为基本目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有了明确的任务,就要使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意义,同时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会使学生逐步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2.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链条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高校体育是中、小学体育延续,在“终身体育”的长链中,有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终身体育”中最重要的一环。高校体育担负着传授给学生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意识,使学生养成科学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任务。
3.强调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是体育教育成果的一个主要标志。兴趣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的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是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它们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从体育兴趣入手,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应趣味化,使学生在有趣的体育活动中增强体质,增养个性,感受到体育课的无限兴趣,从而表现出积极的意识倾向,爱好体育活动。
4.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针对大学生现实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育培养。
(1)加强体育理论教育。当代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加强体育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战术和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将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体育观念。
(2)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对高校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要把激发与培养上体育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强调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思想落到实处。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等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以各种方式调动、鼓励、保护、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中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体会到体育活动的无穷乐趣,从而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3)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的前提,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教材内容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学生在校期间,可自由选择不同的学习项目上课,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锻炼能力。高校主管部门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活动场所,多开辟场地,不断增添体育器材,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与条件,为深化体育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四、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我国高校体育由于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只重视基本教育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无论从教学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意识,还是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又缺乏培养的方法和具体措施,致使学生体育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
1.让学生了解必要的运动卫生保健知识,使学生学会自我卫生保健。提高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能力,是提高其体育能力的首要条件。
2.增强脑力活动能力。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积极调动、挖掘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创造的能力,开发体育潜能,是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主要条件。
3.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发展学生体育能力的重要条件。
4.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愉悦的情感,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体育运动。这是培养体育能力的重要心理条件。
5.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人的健康,更是增强体育能力的基础条件。
五、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笔者结合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能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一)终身体育的有关概念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各种教育的总和。终身体育锻炼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贯彻一生的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活动的过程。终身体育锻炼者是指意识到自己的一生必须坚持不懈的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人。终身体育教育是贯彻人的一生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它是自发自主的教育,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教师、没有体育课作业的条件下进行的,人们根据各自的主观条件自主进行体育锻炼。
(二)终身体育的主要范围 终身体育的主要范围包括:第一,长期不懈地坚持体育锻炼。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有1小时的锻炼时间;学生毕业后,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每次30分钟。锻炼者能积极地、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第二,体育兴趣浓厚并稳固持久。在校期间,学生表现出对体育有极大的热情和毅力;走上工作岗位,表现出对一个以上体育项目感兴趣,并长期坚持锻炼。第三,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在学校通过体育教学懂得体育锻炼的价值、身体锻炼的原则和方法;走向社会,通过多种途径接受闲暇体育教育、竞技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第四,参加体育活动时总体感觉好,并伴随快乐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教学产生快乐体育的情感体验;进入社会,在身体活动中消除忧郁、烦闷等不良心境,产生愉悦、爽快的情绪感受。第五,把体育活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校内外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离开学校能够继续经常从事有益的体育活动,将体育看成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学校是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最有利场所。学生走向社会,能否继续经常地从事体育锻炼,最根本取决于自身的终身体育意识,而一个人的体育意识的程度取决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效果。中学或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作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它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
要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体育意识,体育宣传工作是培养学生自觉地参加各种课内外体育活动,实现家庭、社会参与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广播站、多媒体等宣传阵地,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定期举办体育知识讲座,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学校举行运动会等活动时,可特邀家长和企业、单位共同参与竞赛活动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以加强学校与家长、社会的联系,扩大学校体育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体育媒体的作用,不断增长学生的体育知识并开阔眼界,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二)激发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动机
动机是推动和指引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因,目标则是通过活动最终期望获得的具体结果。体育锻炼是一定动机唤起,并指向一定活动目标的行动过程。动机和目标是唤起人们参加体育活动,坚持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学生的良好体育动机还需要靠有意识去培养。首先,教师要从激发需要入手。学生对体育没有需要,或者主观体育意识极低,无法形成积极的体育动机。体育教学要激发体育需要,传授终身享用的体育保健知识与方法。其次,教师要创造环境,形成产生动机的诱惑。只有具备满足需要的环境条件,需要才会转化为活动的动机。最后,让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形成良好的体育动机,产生浓厚的体育兴趣。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运动行为。
四、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确定,体育兴趣的培养更加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新的体育课程的改革是培养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
(一)从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可趋向某种事物并由此能获得情感满足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有由事物或行动本身引起的直接兴趣,也有由事物或行动的目的和任务引起的间接兴趣;有产生于活动过程而在活动结束后即消失的短暂兴趣,也有成为个人心理特征的稳定兴趣。直接体育兴趣是指学生被某项体育活动本身所吸引,一但产生这种兴趣,就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间接体育兴趣是指通过让学生充分认识练习的意义,使学生对体育效果感兴趣,它离不开自身的意志努力。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应从教育引导入手,一是加强知识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参加锻炼的价值,加入到锻炼的行列;二是树立正确的目标,对已形成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明确方向,保持稳固的兴趣。
(二)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一是丰富教材内容,一是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促使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尽可能扩大选用教材的范围,从学生兴趣出发因材施教。三是选择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教材,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的体育欣赏教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是按兴趣进行分组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专长,结合学校实际,每次课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选项分组教学。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体育兴趣的培养,需要通过实际锻炼加以维持和巩固,没有实践活动,任何兴趣都难以产生。兴趣产生于活动对象的持续接触,只有持续的接触,才能产生心理相容。在持之以恒的锻练中,才能看到锻炼的作用与效果,才能对体育及其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形成稳固的体育兴趣。
五、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加强终身体育意识及兴趣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积极组织和参加群体活动、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指导等能力,多途径、多渠道地培养学生自觉地锻炼身体。
第三篇:高校体育教学理念与模式论文
摘要:现阶段我国高校在体育教育方面发展到一个瓶颈时期,传统的体育教育方式已经过于模式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真正的从兴趣出发,从而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大学生身体素质得不到相应的提高。本文从理念、模式等几个方面对高校体育教育进行重新认识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理念;模式;体系
1、重新认识高校体育工作理念
1.1 体育教学与学校各项工作相结合的系统化理念。体育是高校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简单狭义的理解为仅仅是体育教学,应该将其认定为一项系统工程,合理有序的融入到学校的大系统中。
1.2 教学方式改革下的开放化理念。将学生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真正主题主体,教学方式转化为开放、多元、灵活的模式,突出从兴趣出发的指导思想;尽量采用启发式和引导式新型教学方法。
1.3 大学体育以培养锻炼习惯为目的的终身化理念。以“终生体育”观念为主导的体育教育思想,即以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适应现代社会要求与终生健身意识的培养教育相互结合的教育思想。
1.4 大学体育的科学化及社会化理念。大学体育应该以科学研究做平台,并与学科建设同步发展,使其进一步科学化。从高等教育和体育教育自身规律的角度去主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将社会的需要作为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
2、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
2.1课内外相结合体育教学模式的形成。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任务,紧紧围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明确了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和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基础上,教学改革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求实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为此,构建了如下图所示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以供参考。2.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框架的设定。现代大学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具备多元化的教育功能,因此仅仅靠体育教学时间很难达到培养目标。2.2.1加强课内外体育活动的联系性,为学校更好的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与基础。2.2.2革新现有学习形式,建立课堂、课外、竞赛等互动的学习过程,综合化培养学生对体育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学习养成习惯,以终身体育为教育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2.2.3改变传统课外体育活动的自由状态,成为有课时、有计划、有管理、有组织、有辅导的开放型的课外体育活动。
3、以上述理论为基础对当代高校体育工作的革新化构想
3.1 修订现有体育课教学大纲,不断完善课。
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1)内容丰富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打破以往课程单一的局面,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和选择的权利。通过对教师及场地高效整合整合,不断增加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
(2)明确目标,强化课内外体育锻炼的有效结合修订后的大纲要具备创新性和超前性。制定不同的体育课程目标,使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互动性增强,有效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3)改革体育课考核方法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考核,除实行过程考核体系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外。要有新的尝试。
3.2 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管理系统较为复杂,组织管理相对比较松散。为了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应该建立的有力的组织机构。要求设置合理、机构健全、关系通畅。以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为中心,形成学校体育工作的多个亮点。
3.3 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各院体育管理、改进课外体育竞赛办法。
(1)“放权”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实行校级比赛由各系学生组织承办。
(2)拓展群体竞赛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能力性。
3.4 充分挖掘学校校级运动员在群体工作中的作用。建立田径、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代表队。相继参加各类、各级比赛,争取优异成绩。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工作开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4、结论
在实践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如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与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师资配备不能满足学生对各类体育项目的需求。体育经费不足,不能满足学校群众体育开展多项活动的需要。由于体育的特殊性,学校没有一个针对体育教师和学生运动员系统规范奖励办法,长期以来严重影响了教练员工作和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多数学校体育教师承担过重的科研任务,根据体育本身的特点,体育教师应该以实践研究为主,积极提高个人专业能力,指导学生训练和比赛。所以体育教师科研任务应该与竞训挂钩,鼓励他们回到运动场。根据有关规定,各级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应该与其他专业同工同酬,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有利于学校体育的综合发展,因此建议学校应以尊重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为出发点,修订现有工作量计算办法,重新核定体育教学工作量。只有解决好上述的一系列问题,才能更好的进行高校体育教育的革新。
参考文献
[1]《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李洪强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0816:23
[2]《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因素及对策分析》陈强中国培训2017.06
[3]《体育教改背景下的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研究》刘斌现代交际2017.09
[4]《普通高校与高中体育课程的比较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想》庄弼体育学刊2007-05-20
第四篇: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摘要:随着学习压力的减轻,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高中时期的学习模式,大学生普遍发展一项或多项体育爱好,将一部分时间投入到体育场上,有的出于爱好;有的为了锻炼身体,但无不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强壮的身体素质。但有大部分的学生缺乏适量的体育锻炼,这对增强大学生体质及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大学生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体育锻炼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三、体育锻炼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随着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不断深入和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教练员以往广泛采用的这些训练方法业已发生了重大变更。与以往相比,目前,这些训练方法在理论内涵、基本类型、基本功能、应用领域等方面均已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并初步形成了以重复、间歇、持续、变换、循环、比赛、高原训练法及其子类为核心的现代运动训练基本方法的体系。
随着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不断深入和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教练员以往广泛采用的这些训练方法业已发生了重大变更。与以往相比,目前,这些训练方法在理论内涵、基本类型、基本功能、应用领域等方面均已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并初步形成了以重复、间歇、持续、变换、循环、比赛、高原训练法及其子类为核心的现代运动训练基本方法的体系。
随着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不断深入和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教练员以往广泛采用的这些训练方法业已发生了重大变更。与以往相比,目前,这些训练方法在理论内涵、基本类型、基本功能、应用领域等方面均已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并初步形成了以重复、间歇、持续、变换、循环、比赛、高原训练法及其子类为核心的现代运动训练基本方法的体系。
四、体育锻炼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体育课各种课外文娱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锻炼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同时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随着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不断深入和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教练员以往广泛采用的这些训练方法业已发生了重大变更。与以往相比,目前,这些训练方法在理论内涵、基本类型、基本功能、应用领域等方面均已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并初步形成了以重复、间歇、持续、变换、循环、比赛、高原训练法及其子类为核心的现代运动训练基本方法的体系。
现代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各种基本方法在原理依据、负荷结构、负荷性质、供能形式、动作结构、组织结构等基本要素方面均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这些基本训练方法的单一应用尽管具有独特的功效性,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练员应在充分认识现代运动训练各种基本方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本运动项目的运动特点在机能训练、素质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等方面,科学地综合运用上述各种训练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现代运动训练基本方法体系中各类方法的功效。
随着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不断深入和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教练员以往广泛采用的这些训练方法业已发生了重大变更。与以往相比,目前,这些训练方法在理论内涵、基本类型、基本功能、应用领域等方面均已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并初步形成了以重复、间歇、持续、变换、循环、比赛、高原训练法及其子类为核心的现代运动训练基本方法的体系。
随着学习压力的减轻,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高中时期的学习模式,大学生普遍发展一项或多项体育爱好,将一部分时间投入到体育场上,有的出于爱好;有的为了锻炼身体,但无不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强壮的身体素质。但有大部分的学生缺乏适量的体育锻炼,这对增强大学生体质及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体育锻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
1、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学校应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大学生懂得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在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刚毅、乐观、自信、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构成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帮助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上好体育课并寻找合适的体育项目,坚持锻炼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充分利用体育课中体育活动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要求学生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加强大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教育大学生正确投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教师要宣传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意识。教育学生要忘却自我地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在健身运动中尽量轻松,在健身运动前听听音乐,和自己的朋友一齐参加健身运动,创造欢乐的气氛,并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健身运动常识,每次锻炼后要及时总结锻炼效果,根据生理、心理状态,及时调整锻炼计划,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3、面向全体同学全方位关爱体育锻炼弱势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心理脆弱、失调,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学生,他们的表现往往是:没有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及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降低他们练习的难度和要求,即使成绩没有进步,只要他们尽力了,就应给予表扬。其次,在下课后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做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你面前能够轻松自然,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来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
4、学校相关部门联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体育老师的事情,学校相关部门应该能够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保健等有关知识、并掌握具体的操作原则。学校应该认识到只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还不够,应结合体育的特点,给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针对心理障碍的变化过程和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他们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扰,使他们有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心理准备。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锻炼,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表明制约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主要因素是:缺少时间、没有体育设施、学习压力大、没心情、不懂锻炼方法。
其原因:首先,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无形中给大学生带来学习压力,没有足够时间和心情参加体育锻炼。其次由于学校体育经费支出比较低,而制约了体育设施的更新和维护,并且现有场馆设施不能有效使用,出现了“只能看,不能用”的尴尬局面。
另外体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的过程,它对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有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当前体育课形式、内容随着年级增长,满意程度而降低,高年级与低年级差异性非常显著。研究其原因:
大学体育课项目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我国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层次上还不够明晰。从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研究的总体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以促进身心健康为主。王润复(1996)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以身心健康为目的参加体育活动的男生平均为64.7%,女生为53.3%。”刘一民等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以健身为主要目的人数比例高达89.6%。但部分研究也有不同看法,认为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不明确。落云柯等(1999)的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有“6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但大多数参加锻炼的目的是为应付考试和打发无聊的时间。”赵梅(2000)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有“56.7%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应付体育考试。”“在考试期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多,占调查总体比例的95.9%。”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体育的心理健康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能促进心理健康,促进血液循环。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使大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反应、思维、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由此可见参加体育锻炼对完善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针对以上现象,为了了解体育运动在大学生中的普及规模、选择类别以及发展情况,以石河子大学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石河子大学普通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以期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依据。通过对我校部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及分析,总结大学生参加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阐明体育锻炼对体质的影响,以及改善身体各部分和其它方面的作用,使我校学生能够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去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我校学生的身体健康。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毛泽东同志对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勤体育则强筋骨,又足以增知识,又足以调情感,又足以强意志。”这就是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并能发挥积极的影响。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大学生的情绪;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
3、体育锻炼还能提升心理适应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大学生的交往能力;4,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大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5,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 黄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初探[J].宜春医专学报 , 2000,(S1)
[2] 李世芬.试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现代大学教育 , 1999,(06)
[3] 张海莹.大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 , 2006,(02)
[4] 杨锡让等译.运动生理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8
[5]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讨.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6] 姚颂平等译.体育理论与方法.(苏)列·巴·马特维也夫.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7] 胡亦海.试论重复训练法的应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2)
第五篇:新课程高中体育教学探究论文
摘要:现今高中体育教育存在很多弊端,如很多学校不太重视体育教学,大多是形式化的课程,教师没能够按要求进行教学,或者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大部分是自由活动,没能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反而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降低。更有甚者,体育课被其他课程占用,体育教学的时间被大大缩短,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这种体育教学现状与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大相径庭,所以我们需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体育;教学探究
社会发展需要全能型人才,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单方面发展学习或者其他方面,就会出现短板,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体育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但是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重视起来,以下是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一些探究。
一、合理安排课时
高中体育课时安排大部分是不合理的,其不合理体现在安排的时间和时长不合理。很多学校会将体育课安排在一周活动或者班会多的那一天,导致体育课与其他事情出现冲突,体育课往往会被取消。特别是到了高三阶段,很多学校为了完成其他学科的教学,会占用体育课的时间,将体育课的时间分配给其他学科,这样大大缩短了体育课的课时,体育教学难以开展,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得到更丰富的体育生活,身体素质也没能得到锻炼。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合理安排课时,学生可能没有热身就进入了正式的教学中,这样会使学生不能够逐渐适应运动强度,既没有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在新课程中,应该要保证体育课的课时,合理安排课时。比如学校可以以单双周轮换交替的方式来错开与其他事情的冲突,教师也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程,减少学生的负荷。
二、教学内容创新与多样同步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是单一的,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通过老师讲解或演示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体育课本来是一个具有活力与生气的课堂,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下降,在体育课中缺乏积极性,只是被动地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新课程理念的体育教学应该创新教学内容,使其变得多样化,教学内容多样化是教师因材施教的体现。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不仅仅讲解课本上的篮球技巧,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外国的球星和球赛,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分享一些球星训练图片和视频,图片和视频比简单的口述和繁杂的文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组织进行篮球对抗赛,在比赛中训练学生的篮球技巧。此外,还可以在篮球教学中穿插情境教学,模拟正式篮球比赛,让学生感受体育竞技的乐趣。多样化的教学能够使更多的学生融入到体育学习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发扬自己的个性,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到身心全面发展。
三、增强体育精神的培养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注重实践技巧的教学,强调实践的过程,却往往忽略了体育精神的培养,体育精神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也尤为重要。体育是一门集竞技性、开放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教师更能够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将体育精神渗透到教学中去。体育精神可以是团结与协作,可以是拼搏与进取,可以是信念与追求。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体育竞技精神的同时,可以引入一个榜样人物让同学们进行思考,像奥运冠军等,学生在思考的同时也学习了榜样人物的精神。另外,很多学生在比赛中往往注重竞争,忽略合作,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比赛,让学生分组合作,一起参与体育竞技,使学生将体育精神融入到实践中去,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素养,发挥出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
四、提高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体育创新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而创新意识则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一个基础。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探索心理和求知欲望。传统的教学课堂是严肃的,学生在课堂中感到压抑,而创新意识需要一个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所以需要加强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愿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复杂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障碍。这样能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更能集思广益,从而通过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跳远的教学中,学生在起跳时普遍存在着出腿部弯曲不够,摆臂幅度过大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以错误的动作给学生示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发现错误,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和分析,教师再加以指点,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更能使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形成自我的创新意识,来提高创新能力。体育在高中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应该得到师生的重视,现今的体育教学要在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以新课程理念指导高中体育教学,以创新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体育还能让学生得到锻炼,以更好的精神体魄去投入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海棠.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4:114-115
[2]聂亚楠.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才智,2014,20:129
[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