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现状及分析论文
摘要: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有序、有效展开,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产生积极影响,对加强学生锻炼,以及提高其运动技能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但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活动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实现其预期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本论文将主要分析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体育技能;全面素质;足球教学;教学策略
一、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活动暴露
出的不足之处目前各高校均已有序展开公共体育足球教学活动,但是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等方面,均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对实现其预期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整体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活动起步相比较其它国家而言较晚。因此导致其学科属性尚未达到学术范式要求,且教学标准制定缺少学科基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许多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定位为—“体育专业教学的分支”。基于此定位制定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足球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此定位和制定教学目标,相对而言缺少一定的严谨性,且无法为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活动指明方向。而且最重要的是会造成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活动只单纯的注重阶段教学,而不重视甚至是忽视学生终身体育教学,这与当下全面素质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相悖。
(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基于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展开的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活动,具体包含足球基本理论教学、锻炼方法、竞赛规则及技巧等内容,过少甚至不涉及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如此一来,教学内容偏向于专业足球教学,相对较为复杂,且其实效性不足,趣味性差。长期依照此教学内容展开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活动,势必会对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导致足球教学无法实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各高校在公共体育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投入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少,足球教学配套服务设施不到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资金不足。因此,导致部分学校足球教学受到场地限制,更多的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而实际展开足球教学活动时,大多数情况下也选择采用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以灌输式理论教学,教师动作示范、学生演练为主。如此一来,既不满足当下体育教学发展要求,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即没有实现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实施策略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活动,旨在于通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相对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展开学习,并在这一体育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运动技能,培养自身良好的体育观、道德观、心理状态,进而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具体来说,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丰富足球教学方法
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丰富教学方法,以此消除教学活动的枯燥性,从而能够更好的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足球教学活动中,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思考能力。教师可以针对足球教学内容,选择游戏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借助辅助教学工作等等方法。比如,针对某足球技术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注意向学生传授动作要领,便于学生初步认识此动作。然后教师示范、学生复述,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教师应该注意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式学习,以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足球知识。教师还可以积极借助足球游戏、足球对抗赛等等活动展开日常足球教学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还应该注意创新高校专业体育足球教学方法。因为足球教学在不断发展,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创新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
(二)精选教学内容
精选教学内容对于有效展开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活动而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注意结合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对象的特点,基于以下几方面精选教学内容:
(1)精选具有代表性的足球教学内容,而且应该注意把握其简易度。
(2)精选实用性足球教学内容,选择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的足球教学内容。
(3)侧重展开球性练习、运球技术、停球技术、顶球技术、脚内侧踢球等教学内容。究其根本在于,其是足球教学的基本内容,且也是运用频率相对较高的技术动作。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精选足球教学内容,选择利于激发学生足球学习兴趣的足球教学内容。
(三)合理制定考核标准
高校专业体育足球教学考核,不同于其它学科知识。通常情况下,选择两项足球技术作为考试内容,然后通过衡量学生的足球技术运用情况作出考核评价。此外,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情况等也是一项重要考核内容。这种考核标准,相对而言过于简单,应该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基于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四角度展开综合性评价,结合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展开综合性评价。具体阐述,主观评价指基于足球比赛,衡量学生表现出的兴趣以及其能力,而客观评价则指技术、理论考核。展开综合性评价,相对而言更能全面衡量学生在高校专业体育足球教学活动的学习情况。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活动的有序、有效展开,帮助学生加强锻炼,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注意精选足球教学内容、合理制定考核标准、丰富教学方法等。希望本论文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现状及对策这一问题展开的深入思考,可以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对保障足球教学活动有效性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孙刚,董晓春。山西省部分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足球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武术研究,2017,2(09):128—130。
[2]王群。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8):133—134。
[3]叶明。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6(04):222—223。
第二篇:改进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现状的对策论文
【摘 要】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各方面都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对足球教学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高校足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 足球 教学现状 对策
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问题
1.教学目标偏差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只重视阶段教育而忽视终身教育,脱离了学校体育的国家目标。而且缺乏明确的文字说明,对教学结果没有明确的说明,使师生双方不了解完成教学后,学生什么样的表现才算是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且缺乏指标性描述,没有制定完成教学任务的判断标准。这样就使教学目标失去了指导教学进程的作用。以足球理论教学为例,高校都把掌握足球基本理论知识、科学锻炼的方法、足球竞赛规则等作为教学目标提了出来。但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后是什么情况却说不清楚,这样就使教学目标流于形式,教师往往是用一两次课的时间将足球知识、竞赛规则、体育锻炼常识一讲,就结束了足球选项课的理论教学。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则因缺乏判断依据,教师对此亦无能为力。
2.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不配套。
高校足球教学内容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各项足球技术。目的是通过使学生较为熟练的掌握足球各项技术,达到让学生投入到足球活动中,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然而将这种繁杂的足球技术直接拿来当作教学内容,不利于大学生对足球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另外,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学生积极性不高。目前多数高校足球课教学内容专业性、竞技性较强,健身实效性不突出,教学内容的游戏性不够。足球课教学内容大都集中于基本技术,对于足球竞赛规则裁判法,足球游戏等内容涉及不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体系;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相脱离;知识陈旧,静止化,新知识难以诞生并进入课堂;迷信技能,没有创新,难以吸收新理念下的课程内容,减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3.教学方法方面
长期以来在高校足球公共课中大多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采取“一锅粥”的方法,让学生围着自己转,教师缺乏创新动机,现行的教学监督与管理机制,又缺乏帮助教师产生动机的有效措施。当教师尝试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时,则又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和便利的辅助配套服务。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教学法的丰富与丰满。教师为教学的方便,往往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需要,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一视同仁”,缺乏针对性,结果往往是基础差的得不到提高,基础好的原地止步。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高校足球选修课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改进现有的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制定出一种崭新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改进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现状的对策
1.完善足球教学方法
高校足球教学中,应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提高其理性思考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传授某一技术动作时,首先向学生简明扼要传授动作要领,让学生对此动作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印象,接着教师再来示范,然后由学生边复述动作要领边进行练习,让学生自己学习踢球的方法。或布置某一技术动作,由学生来当教师示范讲解给同学听。另一方面还要多安排各种活动性游戏和接近比赛条件的练习,提高学生在对抗中运用技术的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战中去,迅速提高其实战能力。在练习手段的运用上,也要尽量结合射门、对抗和比赛,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增强纠错的能力。另外,每次课都应安排一定时间的比赛,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认识自身的足球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比赛形式,除了七人制比赛外,还可以多安排五对五的小场比赛、以及四门比赛等,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师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2.正确选择教学内容
针对足球公共课教学对象的特点,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需综合下列因素:首先,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其动作结构和方法要相对简单,使学生易于掌握、运用、具是有实用价值。其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能为今后的学习、提高素质、技术、技能打下基础,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因此,需将球性练习、脚内侧踢球、脚内侧停球、脚底停球、脚背正面停球、原地顶球、运球技术、运过技术和基础技术的综合练习作为足球技术教学的重点内容加以对待,它们是学生掌握复杂技术的基础,也是运用频率最高的技术动作。要求基本掌握踢球、停球、运球、头顶球的技术;以抢截球和假动作为辅,删除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如铲球、倒勾、守门员技术等。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加以筛选的教学内容,有轻有重,轻重结合,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各层次的学生今后在足球运动、身体锻炼方面的发展打下基础。除此以外,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介绍足球竞赛规则、裁判法、比赛的组织、足球简史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等内容。
3.合理确定考核标准
目前我国高校足球教学采用的评价方式一般为,选择一两项足球技术作为考试内容,依据学生在考试时运用这两项技术的情况,给学生相应的分数。再加上教师以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形式给的印象分,两者相加就成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教学评价方法过于简单,没有把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正确的评价方法应为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出勤率,随堂提问等。教学大纲要求的客观评价:包括大纲规定的技术考核,理论考核和裁判法考核及运用;主观评价:以足球比赛为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兴趣。这样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多地出现在足球场上,真正为兴趣和健康锻炼,而不仅仅是为考核过关锻炼。
三、结语
高校公共足球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自由选择的发展空间,根据同学们的自身条件,确立学习与提高的目标,并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与相互评价中产生提高技巧的欲望,在主动锻炼中掌握健身方法,培养其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德,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与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力.通过足球这一教学手段,使学生从中获得愉悦、快乐,获得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127.[2](美)约翰·W·桑切克著.周冠英,王学成译.教育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3.
第三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要素是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以发展学生身体、心理健康为主要依据,进而对高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考如何才能让高校公共体育课朝着更加健康、更加符合学生兴趣、更加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方向发展。
1、原有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教育与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日益深人,原有的学校体育教学的体制与现代培养人才的方式不能相互融合,出现脱轨现象。由此发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1教学主体不明确
在过去的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体育课的组织者、决裁者,学生则在被动学习中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痛苦,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问题,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
1.2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中心。教学形式主要集中在田径运动项目中,教学手段比较单
一、教学效果不明显,在学习安排的内容上显得枯燥无味,毫无趣味可言,完全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观念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1.3课程评价体系单一
体育课程评价是学生体育课总结性的评价指标,课程评价分数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体育成绩的好坏。在此评价的过程中忽视了过程性的评价,而是单一的达标性评价,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体育课考试只有素质好的同学才能通过,给学生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阴影。
2、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2.1明确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与目标
体育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公共体育的建设与改革,对学校自身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坚持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运动项目结合起来,始终将“兴趣”和“终身体育’,放在教学的首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掌握终身锻炼方法,发展终身锻炼的能力,促进个性健康发展,提高学生身心健水平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
2.2转变教学观念,实行学生主体教学模式
高校传统的公共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遏制。首先,必须改变体育教师自身不利于教学的传统旧模式,每位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形成了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却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做徒手操的方式,无论遇到什么课都是如此。这种因定的模式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达不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其次,必须转变过分地强调课堂结构的旧作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时一般采用“三部分”的结构模式:准备部分一基本部分一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构成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再次,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充分强调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首要目的,尊重学生的权利,了解学生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的提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使学生身体和心理得到全方位的促进,体会实践体育教学带来的愉悦心情,消除传统体育教学所产生的错误认识。
2.3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在体育教学中不光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还需培养其对体育的正确的价值观,对体育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参与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兴趣,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从而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身体娱乐能力以及体育欣赏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愉快的享受,激发其长期参加身体锻炼的兴趣和欲望,建立爱好锻炼的生活方式。这对体育课的内容、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内容丰富、新颖,课堂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要把兴趣放在学生学习的首要位置。
2.4与社会接轨,开设新型时尚体育运动项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体育与外界体育运动项目也呈现出交汇的现象。公共体育由过去的行政班授课转化为选项班授课,选项课的开设也越来越丰富。学校体育强调对学生身体、个性、心理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这些体育运动项目的同时,增多了对新型体育运动项目的接触和了解。新型时尚项目的渗人无疑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为学校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基础,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2.5推行体育教师再教育,提高业务水平
搞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高校体育师资队伍是高校体育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也是体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体育科学化的主力军。21世纪世界高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取决于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决定于高素质的教师。因此,未来高校体育的成败,对人才的培养最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是改革和发展高校体育的前提。公务员之家:
2.6完善课程评价系统,注重过程性的综合评价
传统的公共体育课程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运动技能的评价,把运动技能评价作为了衡量一个学生体育成绩好坏的唯一指标。从实际评价效果来分析,这种单一性的评价是极为不公平的评价方式。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而评价方式确是统一的,无疑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信心,久之则对体育课程产生了放弃的思想。此外,评价方法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以教师为主。尽管有时教师也会让学生去组织上课、组织比赛,但很少考虑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其实,如果教师指导学生和帮助学生去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每个学生能更全面地看到自身的进步或不足,能激励学生更有效、更积极地进行学习。要把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结合起来。因此,必须做好多功能的评价系统,从运动参与、运动情绪、提高幅度、个体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去考虑学生的个体评价,将以往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向多功能的过程性评价模式的转变,形成真正适合学生个体评价的模式系统。如此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不仅仅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而且给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树立了信心,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第四篇:试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及教改措施论文
论文摘要:教学改革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根据建国以来首次“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l,的会议精神,笔者重新审视了内蒙古民族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合理性的、建设性的教学改革措施。
论文关键词:内蒙古民族大学 公共体育课 教学现状 教改措施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是人的一生中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时期,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和完善的时期,这时期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如何,对未来乃至终身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大学生体育教育要与终身体育锻炼相对接,要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夯实的基础,大学生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教育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1教学现状
1.1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从2001年开始,也是全区较早实行体育教学改革的学校之一第一学年为基础课教学,主要学习武术、田径、球类等项目,第二学年为选项课教学,设置七门选项课和一门体育保健课。武术是我国体育教学的传统项目,足球、篮球、排球、游泳是普及项目,健美操、围棋是具有休闲、娱乐性质的项目,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体育保健课是针对残疾学生和不能参加体育锻炼的特殊人群开设的‘通过近几年的体育教学改革,已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2第二学年开设的选项课是培养学生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时期,通过选项课的学习,学生对某一项或某两项得到了全面的系统的学习,这种学习是专长性质的学习,是弥足珍贵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兴趣也因此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学校场地、器材、经费等多方面的限制,使得开设的选项课过少,一些时尚的项目人数又过于集中,不能真正做到在多样化的条件下让学生自由选择。
1.3在电化教掌、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基本普及的现在,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一块黑板、一张嘴和一支粉笔上,就连已有若干年历史的投影仪和幻灯片也很少采用。实践课的教法也往往满足于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析法,重复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还没有在体育课上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锻炼兴趣,从而难于实现学生个性的发挥。
2教学改革措施
2.1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使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更加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作为人生最佳学习和生长阶段的大学体育,应当承担起在学校体育这个最佳增强人体体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增强学生在校期间自觉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运动习惯,增加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强学生坚持锻炼的意志,促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仍然坚持锻炼,否则就无法做到象教育部部长周济所倡导的那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2.2修改充实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多年来,高校体育课教材主要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陈旧,忽视了终身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的阐述,已不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所以教学大纲要修改,教材内容要充实,也就是要开展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体育教学,即要求教学内容要大众化。“大众化”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以培养、锻炼身体的。“身体健康素质”的健康内容;其二是以增强、提高、强壮身体的“身体运动素质”的强健内容。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在于目的、目标、标准上,联系主要在于运动锻炼的知识、方法手段和原则上。应在两者的共性基础上,构造框架,充实内容,在个性的基础上突出“健康素质,运动素质”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应用性。这样既可增强学生的健康知识和体育意识,又可做到在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以运动为手段的目的,实现身心并健。
2.3增加选项课项目,为学生自由选择项目提供广阔的空间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8月上海举行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形成良好的风气,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大学生体育要与终身体育相对接,要求每个大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积极推行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的“三自主”教学形式,吸引大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为了更好地积极推行以学生为本的“三自主”的教学形式,学校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公共体育课教学的重视,加大协调力度,创造出更多的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即在原选项课的基础上开设更多的选项课,既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又分散了人流,缓解了某些项目过于拥挤的现象可以开设的项目有:我国的国球乒乓球、羽毛球,具有休闲、娱乐性质的早冰、贻拳道、健美、网球等等
2.4延长学习时间,为终身体育镶炼打下夯实的基础
学校的体育课,只有大
一、大二才有,大
三、大四没有开设,这也就意味着大
三、大四的学生基本上放弃了体育锻炼,要让他们动起来,延长体育开课时间,即大
三、大四也要开设体育课,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以俱乐部的形式开设教学训练课,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对其热爱的体育项目进行再巩固,另一方面可以使体育教育在高校期间保持四年不间断,将体育教育贯穿整个教育周期,满足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与未来终身体育的需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相对接。
2.5引进电化、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开放、活泼的学习氛围充满课堂。
3结论
大学体育改革,势在必行,其中弘扬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是关键所在。在“健康第一”和“终生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应该重新构建体育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设置,把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放在首位去思考,去开展高校体育的各项教学工作。
第五篇:试析高校公共体育课应加强体育理论教学论文
摘要:
水文通过对高校公共休育教学现状的分析认为。休育理论在休育教学中琴乏应有的重视,休育教学主要强调技术教学。按照规定的几项教材向学生灌枯一些运动技米,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既无参加休育搜炼的愈识又无科孕地进行休育极炼的知识写方法。作者认为体育教学应加强休育理论和应用方法的内容,以提高学生休育认识术平,传搜朴学健身才法,养成终奔徽炼身体的习惯。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体育理论
1、目前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1)体育理论课时数少。
目前,各院校体育理论基本上是执行1991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后称(纲要)〕为标准,<纲要》规定体育理论课不得少于总学时的这项规定看上去好象比979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后称(大纲))中规定的每学期体育理论教学为2学时多3倍的时数。我们认为(纲要)中规定的体育理论课时数与技术课教学时数还是相差甚大。要使学生首先了解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以及实施目的、任务的基本要求,然后要学生学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加上各种项目简单的规则和技术原理,如此分配下来,1296总学时的理论课,就难以应付,然而1296总学时的理论课对有系统教学的选项或选修班来说就更不能满足。
(2)高校体育理论尚无统一教材。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载体,一本好教材能使师生之间的教和学相得益彰。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体育尚无统一教材,各院校自行规定教材内容,不够统一,一方面会造成授课内容不一致,院校与院校之间不能及时联系,相互间的交流亦有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很难保证教材内容和中学知识相衔接,使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3)技术与理论相脱离。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从制定教学计划,设计课堂方案,都突出了技术教学,相应的体育理论教学被忽视,甚至出现技术教学与理论相脱离。分析其原因有:
一是教师本身思想上对体育理论教学重视不够。
二是有教师认为体育理论课时有限,很难给学生讲清什么问题,理论课教学只是一种形式。
三是有的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教学中难以做到使技术教学与理论教学很好匹配。四是体育成绩的考核往往与体育理论无关。
(4)教学计划不落实在。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计划不落实的现象时有发生,最突出的表现在雨雪夭,由于相当多的院校无室内场馆,即使有室内场馆,也因数量少,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无法进行体育实践课的教学,有些教师不注意利用因雨雪天不能上实践课之机来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而是通知学生自习或自由活动。就连计划内的理论教学,也由于不考核,不检查而放任自流。
2、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是一个多学科的知识体系。
人是生物的,又是社会的。体育是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对体育不能用单纯的自然科学来解释,也下能用单纯的社会科学来解释,就这一点决定了体育的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是一卜多学科的知识体系。
(1}体育教学必须按教育理论的要求,确立其教学的目的、任务、阶段性目标1本系和教学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树立起“终生体育”观念。
(2)体育教学必须以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来揭示说明体育的本质和体育的社会功能二体育的价值以及1本育的效应。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体育的深层次认识和建立起良好的体育意识。
(3)体育教学必须贯彻马列注意毛泽东东思想来教育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质和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本育教学须以仪本解剖学和运劝生理学的知识来让学生了解自身的生理结构,机能和体育运动与入本各器官的发育和生理功能变的关系。
(5)体育教学必须教给学生一定的体育保健卫生和我国优秀的传统养生学知识、促使学}i学全科学锻炼身体和文明的生活习惯。
(6)体育教学必须以心理学知识来解释心理素质与体育运动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磨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稳定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
3、关于加强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建议。
(1)建立体育理论教学管理系统。
现今,我国高等院校休育的行政系统就是体育部(教研室夕,而体育部(室)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体育教学,目前,在全国高等院校中的体育部〔室夕没有专门管理理论教学的系统。多教师认为理论所占学时比较少,用不着搞专门管理工作。大学生已经接受过十几年中小学体育教育,可以说他们在运动技术技能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理论知识却异常贫乏。体育不仅肩负着身体锻炼的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促进大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体育围绕运动实践产生了大量的人体运动规律,而这些规律正是指导身体发展的理论依据。因此体育部〔室夕应专门成立理论教研室,教研部室夕主任应重视管理工作,加强理论教材与教具的建设,并合理地调配理论教学人员,抓好管理工作。
(2)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和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相关的学科是众多的,要求掌握的知识量也是很大的。
所以我们认为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应胆地进行改革,突破《纲要)的框框,增加理论课时数,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兴趣,强化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根据国外很多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的经验,笔作提出建议:体育理论课时数应占体育课的25%为好。
(3)统一体育理论课教材。
在我国,高校体育是必修课,高校体育理论是大学生体育课程的高级内容,应当使所有的大学生都能较系统地掌握有关体育的产生、发展、原理、作用、价值以及它的运用。为此,国家应编写统一的教材来规范教学内容。教材的选编原则要科学,即由浅入深,自成体系,道理详实丰富,条理清晰,科学合理。
(4)加强体育理论知识对运动技术、技能学习的指导作用。
身体的运动是体育的主要特证,所以高校体育教学中,技术技能的教学要占重要的地位和很大比重。高校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最高阶段,所以此段技术技能教学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这个深度和难度不应体现在让他获得多么高的技术、技能水平上,应体现在让他们具备一定的生物力学知识来理解运动技术技能形成的原理和让他们具备一定的运动生理学知识来懂得运动技术、技能的形成过程对人体的发育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学会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怎样对自身进行测定和评价来获得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上。总之高校体育教学要充分运用体育理论知识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技术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真正达到“知其所以然。”
(5)加强电化教学的各种手段,严格考试制度遇到雨雪夭无法上课时,应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作用,利用幻灯片、录像及有声教材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育助于他们在体育实践中尽快地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技能。同时要严格体育理论考试制度,学期结束后,必须进行考核,检查学生对理论课内容掌握的好坏程度,可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