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5 10:4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绵阳市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绵阳市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第一篇:绵阳市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绵阳市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绵阳市高校武术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场地设施缺乏,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和不足严重的影响着武术教学的普及与推广,阻碍了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对以上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前人的经验,提出了新颖的高校武术教学策略。

【论文关键词】武术;武术教学;普及与推广;因材施教

1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绵阳市三所高校(绵阳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和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和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综合分析法。

2结果与分析

2.1阻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阻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多发方面的,但是主要因素是运动场管不足且质量较差,这已成为目前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对武术的了解主要来自电影,武术侠小说和书籍杂志,说明大部分同学没有武术基础,因此在进行武术教学时,特别是在教材的选择,教材的要求和进度的安排上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做到因材施教。

2.2高校武术教学的安排武术是中华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历史悠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论是徒手还是拳脚动作,还是使用器械的技巧,都包含有跑,跳,闪,躲,滚,翻,拳打,脚踢等基本技能,要求手眼,身法,步,协调统一,武术运动中的套路演练能够全面提高人体各项素质,但是目前绵阳市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依然以初级拳(械)和简化太级拳为主。

2.3高校武术选修课学生对武术教师的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名好的教师不但能授业解惑,而且能教会学生如何自我学习,目前高校武术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水平,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不满意,这是一个敏感但是又不能回避的问题,同时,还发现许多高校虽然开设武术选修课,但是,却严重缺乏专业的武术教师,出现一名教师身兼数个项目的情况,虽然目前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还比较满意但高校武术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2.4武术的“技击”本质体现不充分教师在教授武术的过程中武术运动的本质特点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现行教材中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技术的教学占据绝对比重,教师教授内容以套路居多使颇具技击实效的武术动作向肢体练习的“舞武”演化,最终使学生失去对武术的学习兴趣。

3分析与讨论

3.1学生武术基础较为薄弱,水平不均衡学生的武术基础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安排教学进度以及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从调查可知,3%的学生学过武术基本功和武术套路,武术基础较好外,大部分学生武术基础薄弱水平不均衡,这就为武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分组学习。

3.2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重视学生的愿望,突破原有的武术教学模式框架,与时俱进,敢与思考,勇于摸索积极实践,大胆放弃学生不想学的内容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实际出发,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如教学设备,学生男女比例构成及教师的教学专长等,谨慎挑选教学教材努力钻研教材,熟悉掌握教材,思考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为教学改革做好业务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

3.3采用多种形式,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尽情表现并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在切磋中根据个人的“实用”需要突破教材的框架,对所学的内容作适当的改变,同时,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启发学生思维,比如,让某一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他们的创新动作,鼓励全班同学对他们的动作进行评判,思考,改进,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学习是一种民主的探究性的学习,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主动,气氛更和谐,身心更愉悦,教师在课堂上要主要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调整努力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要把武德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始终,重视学生人身安全,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使学生在相互尊重的友好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提高。

4结论与建议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武术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但现有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武术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与缺陷,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武术改革的模式,更好的发挥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同时各类学校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的安排和组织武术教学,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丰富高校武术教学的文化内涵,采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武术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习武兴趣,全面提高高校武术教学的质量。

各高校在设置武术课程时,明确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文发展和娱乐性为基点注重学生体育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增强体质与提高健康水平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等目前关键性问题,即一切活动均应围绕着如何促进学生发展这样一个重要核心,构建合理,科学的适合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教学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武术理论知识的讲授,适当降低考试,评估要求,努力向素质教育转变,使学生能在一个比较宽松活泼的环境中学习基本技术并得到身体锻炼,改善教学场地,器材和设备,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锻炼的环境,同时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5参考文献

1张蕾。高校武术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5):118

第二篇:高职高专院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过通揭示武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特点,论述高职高专武术课的作用和地位,并通过对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归纳、总结,提出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武术高职高专武术教学

前言:武术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很高的文化负载量。如何把这一宝贵财富保留下来使之源源流传,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学校进行教学和普及。在当代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它符合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技术性、健身性、娱乐性的体育文化特点,深受当代大学生喜爱。本人通过武术在当今的高职高专教学中存的问题的调查分析略抒浅见如下。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高职高专武术教学著作和论文,了解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的发展特点及现状,为高职高专武术教学提出改革意见奠定理论基础。

1.2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现状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的说明高职高专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3调查问卷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高职高专武术赛调查问卷。针对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的学生及相关专家、学者发放问卷,为论证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提供实证。

2结果分析

2.1武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特点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和反映。就其文化内涵而言,武术文化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汇和汲取了诸多社会领域中的营养。因而,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一个以武术为载体的、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其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

武术是一项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体现了武术是一种“技”、“艺”、“术”的文化,是围绕”武”而发展的特定技艺和技能。随着武术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它的领域已经涉及到教育、文艺等方面。它要求练习者不仅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而且还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在当今信息社会的快节奏形势下,通过武术的练习,可增强人体自身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从而达到高效率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武术在追求形体、姿态、动作的同时,特别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即在套路演练的技术上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做到手到眼到,形断意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

武术演练中表现出来的强烈动感、均衡的态势、恰当的节奏及和谐的韵律、深蕴的意境,无一不给人们以强烈的美感。武术演练的风格和技击特性在“神”“气”“韵”的联系巧妙的表现出来于虚实结合,实中求虚的美学特征。武术的技术动作在表现技术攻防含意时是以一种较为含蓄的表达方式,威武而不野蛮,委婉而不失刚健.柔和而不显松懈,给人一种含蓄而又生动的武术技艺之美感,也就是刚柔相济的审美体验。

武术可以强身键体,提高人体肌肉力量和伸展性,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有效地发展柔韧性。武术除了对人体自身具有健身、自卫、医疗、保健等功效外,还具有娱乐、消遣、表演、社交等社会功效,起到强身健体和陶冶情操的双重作用。

2.2武术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高职高专则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的任务。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已成为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中不同程度的发挥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功能。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体育场馆、设施、器材严重不足的现象,而由于项目本身的特点,武术不需要较大的场地就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为此,应充分地利用武术的这一特点在现阶段学校体育教育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武术运动是一项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广泛社会价值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健康文明的锻炼方式,更是一项很好的全民健身活动项目。大学生选择武术作为健身之道,有利于身体得到全面锻炼,有利于拼搏精神的意识培养,有利于爱国精神和素质教育的培养。因此,在高职高专加强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加深对武术运动的健身养身内涵的理解,使武术这一古老民族文化在高职高专这一群体中得以更广泛的发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高职高专开展武术教学,提高了人类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推进了人类的进步与文明,促进了大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了正确体态,塑造了健美体形,焕发了青春活力,增强了体质,提高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能力。通过表演、比赛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以及高职高专之间的正常交往和友谊,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弘扬了民族的艺术与文化,因而武术已成为高职高专不可缺少的教学课程。

2.3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武术作为一门国粹,在国家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更具有特殊的作用。目前全国大部分各类高职高专在体育教学中将武术列入教学大纲,不仅规定了一定的教学时效,而且制定了具体的考核标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理应在高职高专中受到重视。但由于武术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未解,影响学生对武术课学习的兴趣,制约了武术教学的效果。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使得武术在学校体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就这方面的主要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同仁参考。

2.3.1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低

高职高专学生对体育课中武术项目的认识水平较低,通过对300名选修武术的大学生(男196名、女104名)和400名非选修武术的大学生(男284名、女116名)采取问卷调查。

如(表一)

表一选修课学生和非选修课学生对武术概念的认识的统计表

武术的概念选修课学生非选修课学生

武术就是套路48.7%(252人)61.5%(492人)

武术就是技击17.7%(106人)14.0%(112人)

武术包括套路和技击33.6%(201人)24.5%(196人)

中华武术虽说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但从调查的大学生结果看,他们对武术运动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关心也不够,尤其是把武术理解为套路的学生占比重最大,只有少数的学生认为武术是套路和技击的结合。这说明传统的武术课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对武术课认识水平不高,从而学习兴趣下降。由此我们应该加强武术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大学生了解中国武术,知道武术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武术文化,使武术这一古老民族文化在高职高专这一群体中得以更广泛的发扬。

2.3.2武术课内容设置不合理

套路与技击是中华武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先有技击后有套路,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套路是人们为了便于练习、记忆和传授攻防格斗的方法,把许多攻防动作编排成有规律、协调严谨的模仿攻防组合动作,它以踢、打、摔、拿等动作为基本素材,使武术攻防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其中许多动作可在攻防实战中找到原形。而技击是把套路中的攻防动作拆解开来,因时因地灵活运用。从逻辑学角度来看,套路和技击是处于交叉的关系,套路和技击都有武术的属性———动作的攻防特征,但各自也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技击重实用,以克敌至胜为目的;而套路重动作的艺术性,以表现高、难、美、新为最高追求。我们在当前的高职高专课中,往往把套路和技击二者选其一而丢弃另一方;或者重套路、轻技击;要不就是忽略了武术运动的属性———攻防特征。根据人的本质特征,忽略了攻防特征,学生便丧失了对武术运动的兴趣。

2.3.3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实事求是地说,每年从体育学院培养出来的武术专业人才十分有限,能在教学第一线上工作的更是寥寥无几。随着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迅速普及,和师资极度缺乏形成极大的矛盾,于是大量非专业武术教师补充进来,但是其自身水平并不能满足现行教学的需要。据了解,高等院校90%的体育教师不是科班出身,多数是通过普修课学到的武术技能;多数学校在上课前由一名武术技能相对较好的教师带领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能者为师;虽然有少数的武术专业教师,但是兼职情况严重,责任心不强,上课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这也是学生对武术越来越缺少兴趣的主要原因。

3高职高专开展武术课的对策

3.1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

在学生选课前或者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教师要大力宣传武术运动的基本知识,可通过电视节目、广播、网络等,使每位学生真正了解武术的历史特点和作用,了解习武的意义。教师宣传时要全面、合理,要在全面宣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有不同的重心倾斜,比如: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宣传时要侧重于攻防实用性,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宣传时要侧重武术“强身健体,终身锻炼”的功能。在加强对武术作用舆论宣传的同时,体育老师还应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多侧面不断宣传武术的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育的结果就是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身心需要,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不断的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样武术课的教学就会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教学质量也就会相应的提高。

3.2优化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行组合式教学模式。

武术运动的内容由由套路和技击组成的,在设置武术课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强调技击和套路相结合的教学顺序;由于套路是技击的艺术化,所以武术课堂教学应把技击和套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而且在教学进程中二者所占的比例要有一定的顺序安排,也就是让技击在教学进程中所占百分比由大变小,而套路百分比则由小变大。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逐渐理解武术运动,再过渡到对武术运动健与美的追求。

3.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体育教师武术业务水平与能力,直接决定武术教学质量。要想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武术教学活动,前提是要有一个强大的师资力量做后盾,这样才能拓展武术教学的渠道。所以提高高职高专武术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对于高职高专来说,第一,加强师资培训工作,通过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教学、训练、裁判和科研培训班,建立师资培训与考核制度,使其成为体育教师上岗的基本条件。第二,配备更多的武术专业教师,发挥他们武术教学的优势,使之成为推动学校武术发展的主力军。第三,从管理上积极推行岗位津贴制度、教师聘任制等人事改革措施,积极推动高职高专体育。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要不断地研究教学方法,手段上要创新,古今结合、中西结合,迎合时代的需求。教师要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充分利用计算机开展辅助教学,如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加强学习,注重交流与沟通,拓宽知识面。此外,学生选项的多样化,要求教师专业面要宽,至少要能带两种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影视媒体等方式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另外由于扩招引起的高水平体育教师不足和青年教师居多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应通过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指导和培训青年教师的手段,来保证教学质量。

结论: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和反映。为了进一步让武术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高等学府的提炼与发展,为学生所掌握和运用,我们应做到第一,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武术是一项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第二,优化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行组合式教学模式。武术可以强身键体,提高人体肌肉力量和伸展性,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有效地发展柔韧性。武术除了对人体自身具有健身、自卫、医疗、保健等功效外,还具有娱乐、消遣、表演、社交等社会功效,起到强身健体和陶冶情操的双重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高职高专则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的任务。第三,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展望新世纪,高职高专开展武术教学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未来。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高职高专体育将为继承、发扬、传播武术教学提供良好的场所,并用科学原理与方法指导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和提高。让武术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高等学府的提炼与发展,为学生所掌握和运用,传播到社会中去,练就健壮的体魄,保持充沛的精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晓丽、王新雷.对大学生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4).[2]刘鲲.探讨高校的武术教学[J].池州师专学报.2004.10.[3]刘军、常生.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与对外传播[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4]雷鹏.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第三篇: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提要]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机构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总结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探索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提高审计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审计质量;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4月10日

高校内部审计是学校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对本系统内直属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独立监督、评价的行为。高校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应关注审计质量,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确保其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一般包括内部审计督导、内部自我质量控制与外部评价三个方面。

一、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

我国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起步较晚,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与准则的建设都不尽完善,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内部审计机构技术力量较弱,审计手段落后,效率低、准确率差,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无法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

二、影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高校没有单独的内部审计机构,有的高校即使单独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也是形式独立而实质上未独立,这些情况均会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高校内部审计项目缺乏计划性。高校审计部门虽然在年初就制定了审计计划,但由于中间临时任务时有发生,导致计划任务服从临时任务,项目质量服从审计时间的现象时有发生。审计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人员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审计项目只有尽量压缩审计的准备时间和报告时间,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甚至减少了现场检查,不仅影响了审计项目的质量,而且增加了审计风险。

(三)高校内部审计过程不够规范

1、方案编制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审计方案编写匆忙,使审计方案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可比性。

2、内部审计在复核制度上不够健全。一般只注重对报告的多级复核,没有全面贯彻分级复核制度,对审计的全过程没有建立有效的复核、监督制度,不能及时地发现审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3、审计结果缺乏统一的标准。审计成员缺乏必要的沟通,在检查重点、范围、问题的定性等方面不尽一致,使得审计项目的质量低。

4、工作底稿记录不规范。如部分底稿对时间、金额、事件经过等相关要素交代不清,或者记录重点不突出,专业判断含糊其辞;底稿记录中对样本比例、审计取证对象等都交代不清;复核者、编制者遗漏签名,看不出是否经过复核环节等。

(四)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升。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分析判断能力、工作经验是决定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由于目前的高校内审人员大多由会计、财务转岗,普遍缺乏计算机、审计业务等方面知识,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最终影响审计的质量。

三、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建立健全独立的内部审计管理机构,使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其他经营部门,保障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独立、自由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建立规范、系统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1、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通过建立审计机构、完善审计机制,及时对制度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集,并建立以风险管理平台为载体的规章制度,增强制度的操作性。对审计项目立项、方案制定、审计取证、审计报告、审计追踪等各个环节进行督导管理,可有效地控制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

2、切实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审计人员要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类学校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情况进行审计。做好教育基础经费投入审计调查,摸清家底、查清问题、分析原因,同时加强教育经费审计,防止教育经费的跑冒滴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和服务职能,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根据部门预算计划,审查预算编制及调整的符合性,从源头上制止教育资金使用的随意性,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提高教育财务常规管理水平;审计学校各项收入的来源和内容情况,学校的所有收入是否及时全额上交财政,纳入学校的财务核算,有无隐瞒、截留、挪用、转移学校收入的情况;审计学校各项经费的支出情况,重点审计公用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学校各项专款的使用情况,是否按规定的用途和范围专款专用,使用是否及时,是否出现赤字等等;审计学校资产管理情况,货币资金是否按规定办理收付手续,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办理材料物资与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入库、保管、领用、报废、变卖等手续,固定资产是否做到账账相符、账物一致;各类应收款项的清理情况。

(三)科学合理编制审计计划,确保审计质量。审计部门在系统地分析风险、合理安排审计资源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审计工作计划。对急需关注和处理的问题,领导和内审人员通过分析判断,合理地安排审计的时间,实施计划外的异常事项的审计,有效避免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审计项目,压缩审计的时间和报告时间,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四)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审计项目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审计程序、审计手段的先进与否,作为审计主体的审计人员素质更直接影响着项目质量的好坏。随着审计工作国际化及审计改革的不断深入,审计人员必须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及发展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审计部门应努力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开拓审计思路,更新审计知识,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庆龙.内部审计价值[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张艳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J].审计文摘,2011.8.[3]王爱东.国外内部审计发展趋势[J].中国内部审计,2003.8.------------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家为了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为学生上学提供了不少优惠政策,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加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它的许多不足之处也被暴露了出来。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入手,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不足 对策

随着国家对公民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高校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结合实际,从而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一定要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通过行政手段造势,一般都是形式主义,这就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不高。随着我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高校教师也开始重新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他们也逐渐意识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开始重新设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

对一个国家公民的思想造成积极作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个人的思想通常反映了这个人的需要。前些年,分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教育方式,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并没有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它不能有效地将客观需要与主观要求结合在一起,且没有应用到实践中去。而高校是学生通向社会的阶梯,此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应重视学生的要求,也应重视学生的需求,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与考察。只有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导向性,才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才有利于熏陶和启迪教育客体拥有比较科学的思想以及优良的品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实际。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般都比较生硬、简单,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一定要多样化,一改过去强迫性的教学方式,站在让教育者和学习者产生共鸣的高度,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环境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政治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在此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向,并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努力使大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工作对象以及新的时代主题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政治体制、道德观念、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随之改革,而且一定要与上述的体制相对应。这就使得在教育对象方面,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1)不知道怎样使得人们冲破传统的束缚,确定主体意识;(2)不知道怎样激发进入市场的独立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3)不知道怎样让人们快速适应行为、思维等方式的变化。

(三)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在不断变化

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现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的提高,致使他们比较重视自己的利益;第二,现在大学生的实用意识以及趋利倾向比较严重;第三,现在大学生的社会意识浅薄、诚信缺失。现在大学生的这种心理变化直接体现出了学生的道德情况不容乐观。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一定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一个人道德的高低直接反映着该人行为和思想的善恶,以及荣辱观等,而法律和道德是相互渗透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充分地体现着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它有利于提高人们在道德方面的责任感,而且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判断善恶、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阅历比较少、自治能力比较弱,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法律法规、道德教育,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二)一定要在大学课堂上积极发挥政治普及作用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地方,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结合新要求、新形势,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发挥政治普及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而使得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法律知识。

(三)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健康的、文明的校园活动,以充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办相关的法律网站等。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上的资源,加强典型事例教学,以增强大学生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

四、总结

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相关部门以及教师一定要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教育理念,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进而努力学习。

第五篇: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2016.3.6)

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10)

[摘要] 本文在总结高校学风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继而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对高校学风建设起到借鉴及启示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学风建设 现状 对策

一、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社会变革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易受到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优良学风能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外部动力与重要保障,端正学习目地,增加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自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于高校教师而言,优良的学风是教师教学基础与源泉。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教师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优良学风的学生群体便于教师能够建立优秀的学生团队,更有利于教学增长。于高校而言,学风是大学精神和高校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建设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于国家而言,总书记指出要培养有担当,能干事的优秀大学生。在当前形势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对高校和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一)高校方面

1、高校缺乏学风建设的机制和措施

一方面,配套措施和方法还不多,效果不尽人意。另一方面,办法、措施的整体协调一致性和有效性比较欠缺。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校内各个部门和全校的师生,既需要有整体性的方案规划,亦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多数高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缺乏对高校学风整体性的认识,校内政策的制定考虑问题不全面,政策之间的相应事项缺乏较好的逻辑性、连续性,认为只是某一部门单独的事情。同时忽略了学风建设相关主体,仅单从学生层面着手,没有充分发挥各个相关主体的积极性。

2、对学风建设的认识问题

一方面表现在学风建设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突出,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一些学校功利主义办学理念有所产生,提出搞教育产业化,追求效益最大化,而忘记了内涵发展与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缺乏针对学风建设必要的、全局的、系统的规划与措施。另一方面表现在,学风建设评价机制不科学,表现在现行的学风建设倾向于强调学生的评优评奖,缺乏对学生全面而系统的发展规划,现有的管理理念、方法、手段相都存在不足。

(二)教师方面

一是对本科木的投入积极性较低。高校教师兼有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师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在教学上时间精力不足,师生交流少,督促要求学生不够,课堂投入不足,甚至照本宣科,长期使用多年前制作的PPT,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对学生不遵守纪律的行为熟视无睹。二是少量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有待提高,表现在一线教师缺乏教学设计和授课技巧,对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三是考核方式和内容僵化,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为了完成本科目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囫囵吞枣,高分低能现象有时出现,甚至为了拿高分,不惜铤而走险,考试作弊,败坏了考风学风。

(三)学生方面

1、学习动机功利化

学习动机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主观原因,是学生可持续不断的进行学习的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以实现自我为动机的类型,这一类型的学生大多具有明确的理想信念及兴趣爱好等;二是以“感恩”为动机的的类型,这一类型的学生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及老师的教育之恩为学习动机;三是以寻找工作为动机的学习类型,在如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就失业”成为了很多学生的心头病,所以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实现就业,考个好分数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从而争取找个好工作是学生们的现实需求,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投入过多,忽略了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

2、学习态度被动化

表现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外界的督促才能主动学习,而不能自觉去完成学习,学习没有动力,为了应付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应付父母的被动学习比比皆是,考试“临时抱佛脚”现象屡见不鲜,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学习动力和自觉性。

3、学习纪律松懈化

学习纪律松懈化是指学生无视学校的学习规章制度,自由散漫,过于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随意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不遵守课堂纪律。学生迟到、早退、逃课、旷课成为“家常便饭”,学生上课交谈、玩手机、打游戏等现象较严重。二是忽视考风考纪,一到考试,各种小抄,手机资料,课桌答案满天飞,甚至不惜花重金使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目前考试作弊的方式越来越趋向于高科技化,由此给学校杜绝作弊事件增加了难度,且严重影响了考风考纪。三是存在学术抄袭现象。目前,许多高校都提高了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评判标准,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在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一度出现了学术抄袭,论文抄袭,找人代写现象和其它作假现象。有数据显示,在高校对学生论文进行查重检测中,一次性通过查重检测的比例比较低。

4、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性及创新性

为了培养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上,高校及国家相关部门一贯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向不明确、学习态度被动,导致学生的学习始终在教师的牵引与控制下进行,使得学生的学习方法越来越缺乏科学性。学生应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很有可能没有自成一套的学习方法,或者是照搬别人现成的学习方法,尤其是网络的方便快捷,信息的可复制功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缺乏创新性,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

三、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自身因素是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的根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发展,新时代的学生特点也随之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也深刻影响着高校学风建设的推进。首先,新一代的高校大学生在年龄上以“90后”为主,他们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依赖性较强,在学习上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新一代的高校大学生的追求个性,在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差异较大,同时,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自身素质等都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所差异;最后,新一代的大学生压力增大,压力是大学生学习动机发生偏差的主要原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奖学金评比过分注重学习成绩等都让学生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学生还面临着同学间的压力、师生间的压力等。

(二)家庭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比例居高,生活条件优越,自我规划、自我设计、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能力较差。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甚至很多家长在高中甚至初中 给学生灌输了“进了大学就解放了”的错误思想,使得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学习动力。而且现今家庭教育比较在意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兴趣培养,致使学生学习动机功利化,学习态度浮躁。

(三)学校因素

1、新形势下学校办学及教学理念滞后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之间竞争剧烈,招生能力是高校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在高校自主招生的过程中,高校往往盲目扩招,过分注重学生的人数,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扩招创收”的办学理念使得高校大学生素质差异较大,高校学风也随之受到影响。同时,在教学理念上,高校对于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分数的量化,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依靠分数量化,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依靠活动加分量化,学生的科研能力离不开科研加分的量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学习动机功力、学习态度被动。在新形势下,高校及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高校学风问题也是普遍的问题,问题归根于忽视了教育的本质问题,高校教育是对于学生的教育,而现在的高校教育往往依赖于学生主体又脱离学生实际。

2、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不健全

大学生考试作弊、大学生学术不端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归根到底在于学生缺乏诚信。同时,学校也缺乏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不健全是导致大学生学风问题的重要外因。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只是建立了大学生诚信的奖惩制度,而忽视了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过程中的教育、评价、监督、约束等环节,是典型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行为。由于高校诚信建设体系不健全,缺乏大学生诚信评价、监督和约束机制,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日常行为过程中忽视了诚信的重要性,也滞后于社会对于大学生诚信的要求。

3、大学生法治教育缺失

法治教育本身及其产生的结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其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但是目前除了法律专业及相关专业外,高校对法律课程的投入却非常少,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都受到极大的限制。法律基础课的课时有限,在很短的时间内要让学生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大学生缺乏法治教育,法律只是相对薄弱,大学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触碰到法律的红线。比如:考试作弊及学术抄袭等行为既是诚信问题,也是违法行为,它对于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四)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风气的影响

面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诸多诱惑,学生的是非观念淡薄且易受其影响,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着大学的学风。例如部分学生消费水平高,诚信意识弱,考试作弊,学习成绩下降,团队精神弱化,生活纪律涣散。另一方面,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不公平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影响,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他们趋向于实用主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丢失了爱国爱集体,刻苦学习,团结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2.新媒体的影响

第一,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使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偏差。新媒体在提供大量有用信息的同时也传播了很多不良思想,例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有害信息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使其学习态度浮躁。第二,新媒体的娱乐功能被放大,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新媒体的功能很强大,可以利用其进行学习和了解时事,但很多学生思想意识不够坚定,容易被其娱乐功能所吸引,在上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甚至染上“网瘾”,荒废学业。第三,新媒体的方便快捷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惰性,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有了更多的渠道,更加方便快捷,但由于其信息的可复制性,继而出现了抄袭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原创性和学习主动性。第四,新媒体的发展导致学生对网络学习产生了依赖,忽视了课堂学习。新媒体的强大功能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条件,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导致部分学生上课不听讲,甚至旷课,大大降低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1、制定学风建设目标,实行各部门的协同合作

制定学风建设的目标是进行学风建设的前提,以目标为导向,确保学风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目标应该包含横向和纵向目标两个方面,从学风建设的整体性和长远性出发将横向目标分为初始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景目标,从学风建设的系统性出发将纵向目标是确立由上至下的分层目标。分层目标是根据整体目标制定的,首先是明确学校领导层的工作目标,其次是结合整体目标,各个管理部门和学院要制定相应的部门工作目标,最后是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学生管理者和教师结合部门的工作目标制定个人的工作目标,实现各部门的协同合作。

2、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高校应逐步建立大学生诚信管理、评价、监督和奖惩机制,具体包括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守信激励机制即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标准,并在每学年评估学生的信用指数,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综合评定、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入党考察、发放助学金等内容的重要依据。失信惩罚机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所采取的惩罚措施,将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在全校范围内公开,加大其失信的成本,形成对大学生诚信行为的约束。同时,高校可以将大学生的个人信用情况,比如学生的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学习情况、经济状况、在校获奖情况、社会实践情况、道德品行,奖惩等方面汇集起来,建立大学生的个人诚信档案,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与不诚信行为,使诚信档案成为评定大学生信用等级的重要参考标准。通过建立大学生的电子诚信档案,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他们真正成为诚实守信之人。

3、充分发挥教师、辅导员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教学一线的第一负责人,对学生有着言传身教的作用。首先,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多种方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加强教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加强教师的责任心。同时采用激励机制,如选教学名师,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其次,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领域的拓展,创新教学内容,同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最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不断扩充知识贮备,以负责的教学态度、较高的学识修养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课余时间,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园生活成长期间的指路人与顾问,辅导员的引导作用是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首先,加强大学生的思想辅导。辅导员应当在坚持人性化、以学生为主的管理理念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生活、学习各方面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使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积极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心理访谈、讲座,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级人生观。其次,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通过就业指导,明确自身爱好和追求,帮助学生完成其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远大理想与现实理想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推动学校学风建设。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带动学生学习,创建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首先,开展多种多样的前沿性专业讲座和法制宣传。前沿性专业讲座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对专业有清晰、正确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展法制宣传,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其次,开展课外文化活动。学校应该经常举办各种学术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学科竞赛等活动满足同学们的文化需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文化生活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同时学校应该积极支持、指导学生文化社团、专业协会开展活动,经常组织一些诸如文学、历史、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等讲座及欣赏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最后,加强网络教育。开展相关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明确网络的利弊,正确利用网络,抵制不良诱惑。

参考文献: [1]王力.高校学风建设及其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复旦大学,2008.[2]李永干,许玉莲.普通高校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6:91-93.[3]庆兆珅,景发.高校学风建设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62-63.[4]邓新梅.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优良学风建设和优质教学质量保证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03:179-183.[5]程样国,舒涛,韩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163-168.[6]刘保相,闫红灿,李丽红.影响普通高校学风建设的教学因素及对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97-98+101.[7]吴立全,李水童,张立菲,刁婥.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及其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J].现代农业科学,2008,04:134-136.

下载绵阳市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绵阳市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班级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摘要:班级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和载体,班级管理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班级管理的好坏对学校校风、学风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工作......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在不断扩招,我国高校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现今,我国高校中聚集的人员数量较多,是我国重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与输送的基地。但......

    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吴万盛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为调研对象,分析了当前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对如何进一步发展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一、高......

    重庆市万州区武术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重庆市万州区武术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采用封闭式问卷法对重庆市万州区社区武术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中指出了影响重社区武术开展的因素,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及对策论文

    摘要:物理是一门重要学科,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发现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善于结合问题找到解决方法,从而让学生学好物理,发挥出物理学科的作用。关键词:高中物理;现状;对策......

    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推荐五篇)

    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自强 程琳琳 (邢台学院 河北邢台 054001 武汉体育学院2011级体育英语专业 湖北武汉 430079)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龚静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由于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小气候的共同作用和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