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塑造孩子健康的性格
金博士培优:
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塑造孩子健康的性格
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是父母最大的心愿之一。性格就是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健康的性格就是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即能合理、积极地处理人际关系,处理遇到的挑战、压力、挫折。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2、诚实、勤劳、正直、勇敢、热情、开朗的性格;
3、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勤奋好学,具有自信心和独立性。而孩子性格塑造最关键的就是在于孩童时期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是熏陶孩子性格特征的熔炉。
和谐的家庭气氛对塑造孩子健康性格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来到人间的第一个世界,也是孩子成长的最主要环境。所以,培养孩子首先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那么,什么是良好的环境呢?并不是优越的生活条件,也并非简单的严格管教,而是和谐的家庭关系,正确的家庭教育。团结和睦的家庭环境及父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孩子的心灵发展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家庭成员各尽其社会和家庭之职责,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热心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家庭成员之间心理相容,同享欢乐,共分忧愁,平等互助,彼此信任和尊重,即使偶尔发生矛盾冲突,也能顺利解决。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抚养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这是因为,文明家庭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孩子置身其中感到愉快;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并尊重他人,使孩子能感到“这是我的家”,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另外,温馨的家庭能使孩子获得支持感,当孩子犹豫、彷徨,或遇到困难、挫折、灰心气馁时,可以从家庭的关怀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
相反,在空气沉闷、压抑,充满矛盾冲突的不和谐家庭中,尤其是父母双方的矛盾冲突激化,导致离婚所引起的家庭破裂,首先受到伤害的是孩子,令其受到无所适从的心灵上的创伤。研究表明:生活在不和谐而气氛紧张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诸如,喜怒无常、闷闷不乐、胆小怕事、固执己见、不听劝说、不能自制、不爱交际、自卑、孤僻、冷漠和撒谎欺骗等等心理障碍或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还可能形成反社会人格。
所以,明智的父母,疼爱孩子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真正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孩子营造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
怎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1、父母要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
父母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父母的社会行为,言谈举止,就像一面镜子潜移默化影响着模仿性、可塑性极强的孩子,而家庭环境的和谐与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作为家长事事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以堂堂正正的人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家长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做一个正直、善良、宽容、勇敢、诚实守信、有礼貌、有责任心的合格小公民。比如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位,帮助生活有困难的邻居,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遇到困难敢于接受挑战,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
2、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
在家庭中,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对孩子性格品质形成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作为父母必须尊重、孝敬老人,对待兄弟姐妹要宽容和帮助,夫妻之间理解和信任。然而,生活中夫妻间的争吵是在所难免的。夫妻间经常吵架,家庭气氛中充满了隔阂与猜疑,会使孩子神经紧张,从而导致孤独、冷漠、行为出轨。所以,明智的父母应该协调好夫妻之间的矛盾,关爱每个家庭成员,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同时也要让他们懂得去爱别人,轻松和谐的家庭气氛自然形成了。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孩子才可能获得稳定、温暖的家庭幸福,形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并从中学习到关心与信任;才能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有健康的心态。
3、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民主的氛围,平等、尊重是家庭民主的生命所在。因此,在家庭中必须尊重孩子,把他当作平等的人看待。尊重他的想法,认真聆听他的意见,哪怕其意见是幼稚、不成熟的,要对孩子充满信任,相信他的上进心、相信他的是非判断。面对孩子的不当看法,像对成年朋友一样,阐明其道理,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当孩子犯错误时,更要表现出家长的民主性,允许孩子申辩自己的行动理由和自己的感受,在听清楚明白后再进行理智的帮助和教育,在这个时候,纯发泄性的责备和带侮辱性的谩骂,是父母形象的“自损”,绝不会获得任何教育的收获。只有这样在民主的实行中孩子的自立意识才会随之诞生,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勤奋好学,具有自信心和独立性的性格也会随之而来。
4、严格要求孩子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过分溺爱,一切都顺应孩子们的放任要求,只会造成孩子们的脆弱和无能。只有对孩子树立了权威的父母才能实施有影响力的教育。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需要关心、呵护的方面很多,除了要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其体魄的健康外,孩子内心的塑造、性格的健康发展,情感的滋润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都应同样予以重视,树立“让孩子全面发展”的意识,给孩子以全面的关注,是体现“严格”的第一方面。因此,使家庭生活有序可循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按孩子的成长需要合理制定作息时间表,按孩子的日常表现制定奖惩规则等,让孩子理解这种安排的意义,使其能逐步自觉参与,并形成习惯。严格的最终目的,是增强教育效果,所以在实施“严格”的过程中,目标要求明确,落实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对孩子提出的力所能及的要求,如果是正确恰当的,一定要坚持,尤其是一些需要在长时间中形成的习惯,更要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对孩子要求严格,是爱的明智表达,也是培养孩子忍耐力,适应集体生活,遇事果敢性格的重要途径。
5、做孩子的朋友
首先父母应该和孩子多进行语言交流,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让孩子通过语言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其实这也是父母和孩子交朋友的第一个要求——坐下来听孩子倾述,跟孩子交流,有时并不需要作父母的自己说,只要静静地听孩子把话讲完,让孩子觉得您真正理解了他的想法,体味出父母对他是尊重的,孩子也就满足了。孩子放学回家以后,家长可以主动询问一下一天的课程内容、课堂上发生的趣事、老师说了什么、同学们有哪些精彩回答、学习上还有哪些疑问、与同学相处的快乐或矛盾等等。关心、帮助孩子适应学习生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又一重要因素,也是孩子形成大胆、自信、即不屈服权威、又尊重别人良好性格的重要因素。
另外,父母应该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在玩和游戏中,可以指导孩子从最接近、最具体的榜样身上能学到并形成同样的良好性格。父母要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待周围事物,做孩子的榜样。要多鼓励孩子自己去行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增强自信心,形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性格。我们根据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创设富有动态、富有童趣的环境。根据孩子爱想象的特点,创设能激发孩子想象力的环境。家长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带孩子去名山大川旅游,通过长途跋涉,不仅可以促进一家人的感情,家长还可以全方位地为孩子树立榜样,锻炼孩子吃苦耐劳、自信、坚定的性格。
总之,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孩子性格培养方面乃至一生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只要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亲子观,必定会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第二篇: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一、“妈妈”需要好心态
我们生下子女,就必须肩负起养育的责任。我在怀孕7个月时,辞职回家,在儿子2岁4个月上幼儿园之后才重返职场。儿子幼年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有我的陪伴!现在,儿子17岁,我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任何遗憾。虽然儿子并不完美,但我尽到了做母亲应尽的职责,让我欣慰的是,这些得到了儿子的认可。
二、家庭放在第一位
作为妈妈,我认为家庭是第一位的。在儿子较小时,我尽量不加班,如必须出差,我会优化行程时间,即便凌晨或是深夜,我都会争取当日去当日返,以便给儿子更多的陪伴。
三、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我不认为男人应该比女人少承担家庭责任,但事实总是并非所愿。夫妻两个人应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家庭生 活,我和先生分担家务,包括陪孩子玩,但我们总会挤出一段三人为伴的共享时光,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家的氛围比较轻松愉快,我较少干预儿子,但教育目的非常 清晰:让他将来有能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健康的生活。
四、建立母爱新原则
我对儿子的爱是“了解、理解、尊重”。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发育特点;理解,孩子每个行为背后的诱因;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我们需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给他一定的自主权,让他在规则内感到自由、安全和信任,让孩子在爱中慢慢成长。
五、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与儿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会根据儿子的兴趣,选择他喜欢的事情陪他一起做。那时,我们更像是朋友。儿子小时候非常喜欢听故事,我就经常给他讲,我绘声绘色 的讲解、夸张的动作、表情和语调会感染到他。我还会利用一切合适的机会重复这个过程,比如候诊室、候机大厅、游戏环节中、公园里,还会借此邀请其他小伙伴 一起加入。
六、愿意坚持一生的事
至今,每晚我做的最后一件事仍是给儿子的睡前陪伴。睡前,一起听音乐、说故事、做抚触等等。孩子大了可以不做全身抚触,但最好坚持每天推背,小时候半小时,大了可能就三到五分钟。然后,与儿子拥抱、道晚安,并轻轻地告诉他:“妈妈爱 你!”每天早上儿子出门上学时,我一定会将他送到门口,跟儿子拥抱后说再见。每年,我会组织一次家庭旅行。这些是我愿意一生坚持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 或说教,它们已经成为我和儿子精神层面的活动,让我们双方都能感受到“爱的力量”。
A “mother”, need a good attitude
We gave birth to their children, it must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I stay at home at 7 months pregnant, in the 2 year old son, 4 months after the return to the workplace in kindergarten.Each growth stage son childhood has my company!Now, son of 17 years old, I have no regrets for children's education.Although the son is not perfect, http:/// but I tried to do her duty, I am pleased to say, the son has been recognized.Two, the family in the first place
As a mother, I think that the family is the first.The son is small, I try not to work overtime, such as travel, I will optimize the travel time, even if the early morning or late at night, I will fight for the day to day return, in order to give him more.Three, create a healthy and harmonious family atmosphere
I don't think that a man should bear family responsibility less than women, but the fact is not like.Two people of husband and wife should be a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work and family life, my husband and I share the housework, including to accompany their children to play, but we will always make a three friends sharing time,http:/// this is very important.Our family atmosphere is relaxed and happy, my son less intervention, but the educational purpose is very clear: he will have the ability to do what one likes, healthy life.Fou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principle of love
I love him is “understanding, understanding, respect”.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in different age stages;understand the cause behind the children, every behavior;respect for children, choice and decision.We need to put children as an independent person, give him some autonomy, let him feel free,http:/// security and trust in the rules, let the children grow up slowly in love.Five, to accompany the child to do what he likes.And when my son together, I will according to his interest, he likes things to accompany him to do.At that time, we are more like friends.Son of a small time likes to listen to stories very much, I often tell him, I hit off explanation, exaggerated gestures, facial expressions and intonation could infect him.I will use all the right opportunity to repeat this process, such as the waiting room, waiting hall, the game,http:/// the park, but also to invite other small partners to join.Six, to adhere to a lifetime.So far, every night the last thing I do is to son bedtime companion.Before going to bed together, listen to music, storytelling, massage and so on.The child can not do the whole body massage, but the best day pushing back, little time for half an hour, the May three to five minutes.Then, with his son, goodnight hug, and told him gently: “mother love you!” Son go to school every morning, I will send him to the door,http:///the son said goodbye to embrace.Every year, I will organize a family trip.These are all my life to stick things rather than just a mere formality or preaching, they have become my son and spiritual activities, let both of us will feel the power of love "".
第三篇:家庭氛围和孩子性格之间的关系
家庭氛围和孩子性格之间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性格很重要,从孩子成长来看,性格决定行为,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在孩子性格形成的童年时期,如何培养性格,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童年的性格一旦形成,将伴随孩子一生,在事业和生活中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孩子天生在性格上有差异,后期更是千差万别;同一个成长环境,也会培养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性格;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我想,可怜天下父母心,很多家长也和乔治五世一样,想尽快把孩子培养成才,不惜为此付出时间、经历和金钱。但是,如果孩子的性格不够自信、不够开朗、不够宽容,那么,也正如艾伯特一样,即便以后当上了国王,也会遇到诸多的问题。
第四篇:努力塑造健康性格
努力塑造健康性格
一、导入新课
1.性格的定义:简单来讲,性格就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如诚实或虚伪、勤劳或懒惰、自豪或自卑、勇敢或怯懦、果断或优柔寡断等都属于性格特征。
2.教师:我们知道良好的性格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努力培养和塑造自己的良好性格。古人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既然如此,有的同学会问:性格能培养?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性格是可以培养的。
3.以案例说明性格的可变性,良好性格是可以培养的。教师介绍电视剧《女子特警队》中女特警队员沙学丽的故事:沙学丽少年时代生长在比较富裕的家庭,性格开朗但有几分娇气。沙学丽走进了女子特警队这所大学校,经历了野外生存的艰苦磨炼,在追捕犯罪分子的战斗中,不畏艰难,以顽强的斗志奋力拼搏。
讨论:女特警队员沙学丽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二、如何培养性格
1.教师:在生活中,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性格上一无是处的人也是没有的。我们既不要因为具有某种性格上的优点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有某种性格上的缺点而苦恼甚至自卑。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发挥自己性格上的优势,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努力培养良好的个性。
2.认识良好性格。
教师:哪些性格是良好的,哪些性格是不良的?看下面的故事,从中体验性格特征。
案例一:小王同学正在写作业,小李同学闯了进来,拉起小王同学就往外走:“别着急写作业,先玩游戏机去。” 小王坚持不去,小李又拿出自己的作业,让小王抄。小王坚持自己做,既不去玩,也不抄作业。在完成作业后,他的脸上露出开心的微笑。
案例二:王永同学去看足球赛,当自己支持的球队进球时,王永同学高声叫喊,手舞足蹈,扔东西,吹小喇叭。过了一会儿,自己支持的队输一个球,王永同学垂头丧气,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痛哭流涕。
案例三:两位同学在车站等车,发现一个小偷正在偷一位老奶奶的钱包。小明同学假装问路,缠住小偷,可是小偷还是跑了。与此同时,小文同学马上到车站派出所报警,警察赶到。他准确地说出了小偷的特点、穿着打扮及逃跑的方向,警察迅速出击抓住了小偷。
以上三个案例分别说明了性格的态度特征(小王对学习的良好态度)、性格的理智特征(小王不怕艰难,认真学习)、性格的情绪特征(王永情绪不稳定)、性格的意志特征(两位同学遇困难不放弃)。培养良好性格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正确的态度:良好的性格表现为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热爱生活、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执著追求、勤俭节约、正直朴实、谦虚谨慎、有礼貌、守纪律、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勤奋踏实等。
(2)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表现为遇到困难坚持奋进,不畏难而退;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目标,有自觉控制自己行为的自制力和纪律性;做事情有恒心,有毅力,能坚持不懈地把事情做好;坚强、刚毅、勇敢等。
(3)积极的情绪:情绪活动比较适度,能够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精神饱满,朝气蓬勃地对待生活;能比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比较好地处理突发事件等。
(4)健全的理智: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强,不怕艰苦,有取得成功的自信心和坚持力,有克服自卑的能力;有责任感,还能忍辱负重;记忆速度快而且巩固等。
3.判断自己的性格。根据上面对性格特点的了解,让学生分析判断自己有哪些良好的性格,有哪些不良的性格。
4.探讨性格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学生之间交流,总结培养良好性格的途径和方法。下面的途径和方法供教学参考。
第一种方法:扬长避短。“扬长”就是要坚持和发扬自己性格中的优势。“避短”就是要努力克服自己性格中的弱点。
第二种方法:要有韧劲。我们克服性格的弱点除了重在行动以外,还要有韧劲。克服性格弱点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有足够的毅力。第三种方法:养成良好习惯。古代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这句话生动而深刻地说明了习惯与性格的关系,它告诉我们,要塑造良好的性格,就要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做起。第四种方法: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意识对良好性格的形成也非常重要。抗英禁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是用自身的力量约束自己,克服了自己的性格弱点。第五种方法:置身于集体的监督之中。“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接受大家的监督,可以随时发现自己性格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改正缺点,发展自己。
第五篇:家长会发言稿:塑造孩子性格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晚上好!
很高兴能与大家交流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也感谢老师的信任,把这样一个美好的机会给我这么愚钝的家长。
在座的家长都是教育的行家高手。在各位面前实属班门弄斧,不周之处还望大家指正。下面是我个人的粗浅做法,也是我与孩子的点滴故事。
一、塑造孩子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性格可以让孩子亲情松松的应对未来的一切,也可让我们的孩子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幼儿时期,我喜欢给孩子讲故事,故事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很好的引导着孩子,潜移默化中孩子明辨了一些是非,知道了乐观阳光;现在我喜欢和孩子闲话家常,朴实的交流每每激起孩子的爱心、孝心,她知道了珍惜,学会了感恩
“玉不琢,不成器。”只要我们做家长的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责任心,每一个孩子必将长成参天大树。
二、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可以成就孩子的一生。现在对孩子来讲最重要的习惯乃是主动自觉的第一时间完成家庭作业。这个习惯是孩子在学校养成的,我得感谢她的老师,我只是每天检查作业,签字。
另外一个重要的习惯在我看来是阅读习惯。我们家孩子刚识字,哪怕只是极少的汉字时,就已经开始自觉读书。我们做家长的千万不要说“字都不认识,看得懂”等等之类的话。要知道正是这样没有信心的话语才叫我们的孩子远离读书。激发阅读兴趣是我们最应该做的。我家孩子开始接触小说,当看见是一大本头,也害怕的不行。什么时候才看得完,这时她想放弃。我为她推荐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短篇的“斑羚飞渡”等。读过之后,她甚是感慨:动物世界的舍弃,相知相爱,顽强······深深地打动着她那颗纯洁火热的心。而后一口气读完沈石溪的中长篇小说。后来我还到图书馆借了曹文轩的一系列小说,她看的也是如痴如醉。现在长篇的对她来说“那都不是事”。所以家长要会引导,会推荐。
其次要拓宽阅读的范围。经典固然重要。其他如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科普书籍我们的孩子也要读。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只要是健康的书,只要孩子愿意,家长都要支持,另外一点也很重要,我们要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交流书中内容,以及读书感受。每次孩子读到喜欢的地方总会跑到我身边深情地朗诵,我总是欣喜的听着,每当她评价书中人物时,我除了赞赏偶尔也会说说我的意见。我也会先与孩子前读一本书,尔后兴高采烈地讲,孩子羡慕,嫉妒,恨,随之读得废寝忘食。我还会后于孩子读书,细细地读,美美地咂摸。孩子目睹我的欣赏,总会情不自禁地跑到我身边,贴着我重新咀嚼文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要我们做家长的坚持,我们的孩子必能养成读书的习惯。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少一些责骂,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前几日,餐桌上,吃得正酣,谈得热烈。她说,“一仆二主” 就是我们三口之家。我欣然接受,更惊诧于她的想象力,于是美言几句。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作法,旨在与各位交流、探讨、分享。若有不妥,还望批评指正,同时你们有什么好的做法,也请不吝赐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培育。
谢谢!谢谢!